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管理系统的价值

图书管理系统的价值

时间:2023-08-01 17:4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管理系统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管理系统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 设计 实现

图书管理系统水平和图书馆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在图书馆管理中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将对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的需求和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最终研究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的实现。通过为众多图书馆开发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强化我国图书馆图书管理,推动广泛图书馆的发展进步。

1 系统技术和需求分析

1.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关键过程,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后台支持管理、借阅管理、信息管理等系统功能,而图书管理系统使用者分为三类,所以可从使用者角度进行需求分析:

第一,基于借阅者角度自助化图书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管理系统应具备图书参数情况查阅、读者阅读历史记录、修改读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登陆密码、联系方式等)、权限拓展、读者留言、预定图书等方面功能。在管理系统设计时应当主要考虑反馈信息、个人信息修改、借阅历史查阅、检索图书信息等。

第二,基于图书管理者角度自助化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自助化管理系统时应具备读者基本信息编辑、查询、录入功能,其中基本信息包括读者单位、性别、编号、姓名等;同时还应当获得书籍信息编辑、查询、录入功能,书籍信息包括图书类别、编号、名称等;另外还应当具备输入借书、还书信息功能。

第三,基于系统管理人员角度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系统管理功能,例如维护、管理借阅者和管理人员,系统的查看和维护,应当包括查询、数据维护、业务等模块。

1.2 技术性要求

管理系统需要在图书馆中使用,所以开发人员应当强化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使得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图书馆管理要求,技术性要求应当包括:第一,系统工作的连续性。第二,系统需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并实现并行处理。第三,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第四,系统包含完善人机界面。第五,系统可共享信息。

2 系统具体设计

2.1 管理系统编码原则

系统软件设计中需应用编码这种程序设计语言,编码实现了图书管理系统设计的实例化和具体化,实际中要想使代码得到优化就必须开发出高品质软件。编码时应当保证程序设计语言科学性、合理性,实际中高级语言较为常用。因为编码主要功能是保证程序易读性,所以构建文档过程中需要注释和标示相应程序,将数据结构功能和特点详细注明,同时使用清晰标准、简单易懂的说明语句,并优化相应程序,使得程序输入、存储效率得到提升。

2.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作用是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是系统的构成部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这样终端就能够获得数据库中的这些关键数据信息。项目开发功能的实现和数据库息息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工作存档,所以规划管理时应当考虑实际情况,这样就需要科学选择数据库。当前SQL Server、Sybase、Oracle、Access等数据库较为常见。

第一,E-R图。数据库E-R图又被称为E-R模型、实体-联系图,通过该图形成现实环境的概念模型,所以设计开发中经常使用该工具。该模型包括属性、联系集、实体集三个基本概念,具有清晰性和简便性。例如用户信息实体图包含属性有密码、状态、权限、编号、户名。

第二,表结构。实际中存在较多数据库表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图书分类表:该表储存内容主要是管理图书分类数据,图书分类数据中类型编号最为关键,具体包含图书名称、类型编号、备注;用户表:该表储存的主要是管理系统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中用户编号最为关键,具体包括用户名、密码、状态、权限、编号;图书信息表:图书信息表储存内容主要是管理图书数据,包括图书描述、类型、状态、编号、联系方式、负责人、名称;部门信息表:其作用在于部门信息数据管理,包含本部门名称、编号、备注;部门信息表:部门信息表储存内容主要是图书出版社信息数据,包括图书出版社备注、名称、编号;图书借阅表:图书借阅表储存内容主要是图书借阅数据,包括归还日期、图书编号、借阅编号、借阅日期、读者编号。

第三,数据库连接设计。图书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数据库为SQL Server-2014,使用访问数据库编程接口,实现数据库的查、改、增、删、链接功能。

2.3 系统网络和界面设计

第一,系统网络设计。设计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应当对两种网络类型进行全面掌握,也就是内部网和外部网,又称为广域网和局域网。在系统网络结构管理中,需要有机结合外网和灵活、便利的内网,在内网中访问那些敏感、机密的图书信息,外网上共享其他信息。同时网络系统安全性还应当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增设外网防火墙,避免遭受黑客恶意攻击。

第二,图书管理系统中系统界面非常重要,是用户了解和应用管理系统的主要阵地,能够体现出整个系统价值和用户对系统认可程度。

3 系y的实现

3.1 信息管理系统

实际中要达到管理系统整体要求,必须保证管理系统具备图书管理的修改、新增、查询、删除功能。修改功能中能够进行所选图书各种资料的修改,删除功能中能实现以往构建图书记录的删除,新增功能中能够实现新图书记录的构建,这样查询功能中就能够依据相应条件进行符合条件图书的查找。

3.2 查询图书

查询系统应当具备健全的图书类别代码、出版社、名称、编号查询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图书信息的修改,选择查询方式和查询关键词后进行模糊查询的检索,最终获得与关键词相关的数据。本文在访问数据库中应用的是SQL语言,查询数据库代码如下:

If Option Value=False And Option2.Value=False And Option3.Value=False And Option4.Aalue=False And Option5.Value=False And Option6.Value=False Then MsgBox,“选择查询方式”,vbInfomation+vbOKOnly,“警告”……

Else:strcon(1)=“书籍编号like%”Text1.Text%:End If

Else:strcon(1)=“”:End If

以上这些代码就是依据编号查询方式进行图书查询,例如输入需要查询图书编号后点击查询,就能够将查询图书信息显示在查询结果中,同时还能够实现书籍属性的修改,并且能够将图书删除。依据以上编写代码还能够将其他所需代码编写出来,例如图书类别设置、图书基本设置、添加图书等,在相应软件程序中输入这些设置后,所需界面就能够实现。

4 结语

图书馆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图书馆应当在科学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开发,使开发出的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充分符合图书管理要求。本文研究了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I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通过设计出科学、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推动图书馆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霞,张淑华,李维嘉等.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C/S结构的后台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社会科学版),2013,09:351-353.

[2]单天宇,赵东国,张佳佳等.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书管理模块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社会科学版),2015,14:3713-3715.

[3]李芹,张大磊,张艳平等.基于C/S和B/S模式的医院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31.

[4]黄自钦,魏季礼,赵正英等.基于Delphi7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轻工科技(社会科学版),2012,08:72-74.

第2篇

【关键词】J2EE;图书管理系统;分析;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书籍发挥的作用日益越来越大。虽然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发达,各种电子设备已经唾手可得,像电纸书、手机、笔记本,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它们仍然取代不了传统图书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现在很多城市中,为了提高市民素质,大兴图书馆建设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随着馆藏图书的增加,如何对所有的图书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人们必须亟待解决好的难题。这样一来,各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涌现出来。这当中,基于J2EE的图书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本文正是对基于J2EE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一、软件开发主要技术

(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它是指在一个系统中,人和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等之间能够对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存储、处理和使用等一系列任务。

(二)J2EE

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是基于 Java 2 平台而搭建的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J2EE 平台包括一整套的服务(Service)、应用程序接口(API)和协议。有了这些软件开发的基本要素,使得我们想要开发基于 Web 的多层应用程序成为可能。

(三)基于Internet 的MIS 系统的核心技术

以前,我们在搭建管理信息系统时是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而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以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为核心。比起C/S 架构,B/S 架构的优势显得特别的突出。C/S架构离不开特定的操作环境,这限制住了用户的活动空间;而B/S 架构对操作环境依赖性较低,只要能上网,就能够使用MIS 系统,这样一来B/S架构作为新型基于Internet 的MIS 系统的核心的优势就不言而喻。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软件分析

图书馆作为一个提升公众文化水平的重要场所,在信息化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文献、图书资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图书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庞大,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是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方向。结合图书管理系统的现有思想以及图书馆自身的特点,采用新型的B/S模式能够将图书管理到Internet上,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大大的便捷,而且管理系统的扩展性较好。在浏览器中,user可以查询图书管中图书的所有信息,并对自己所借阅的图书进行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流程也得到了优化,工作量大大降低,规范了图书的管理。

同时采用J2EE的系统开发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在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方面。过去的软件开发方法在现在的网络系统开发中显得越来越鸡肋,所以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以往的思想和方法。管理系统的开发选择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采用MVC的模式,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可重用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够兼容诸多不同的用户接口,这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在管理系统的开发中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首先需要对各类书籍的采购、读者的借阅、不同类型的编目、书刊的检索等都一一涉及到,才能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并提高书籍的使用效率;其次,读者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查找到所心仪的书目;然后,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所编书籍的条码进行红色光扫描就能快捷的完成读者的图书的借还过程;图书规范管理离不开对不同的读者的权限的设置,并对违规人员进行对于的处理;最后,还需要提高尽可能全面的历史图书采购统计、图书的流通统计,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尽可能的透彻。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采用了 J2EE 平台,搭配了后台数据库oracle,考虑了实际使用中的跨平台操作,以实现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经费使用价值最大化、读者联网查阅图书便捷化为目标。图书自动化管理必然成为今后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

在经过对图书管理系统功能分析后,结合J2EE 程序编程思想,可以得出系统功能模块图。主模块功主要负责系统与数据库建立连接;负责运行程序主界面;同时在获取用户输入数据后负责进入调用子模块;最后在用户选择退出图书管理系统时断开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恢复初始界面。模块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其他具体包括借书模块、还书模块、图书查询模块以及系统查询模块。

在主功能模块完成后,需要构建数据结构,得到程序的实体/关系图(E/R图),它起着在系统需要的数据之间建立纽带关系。E/R图主要标识了借阅人、图书借阅登记和图书基本信息之间的关系图。

E/R图中,实体是Book和Member,它们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根据Book和Member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属性,可设置具体数据结构如下:1) 结构体Book,其数据项与每本图书的基本信息相关,如书名,作者名等;2) 结构体Member,其数据项与借阅人有关,数据线包括借阅人编号、名字等信息;3) 图书借阅记录Record,其数据项有借阅序号、借阅图书编号、借阅人编号等;4)图书分类Category ,数据项具体包括分类的编号、名称和数目等;5)用户信息表,其数据项有用户名、密码、用户权限;6)为了维护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有黑名当表Blacklist;7)违规处罚规则Rule,其数据项有读者免费借阅的天数、超期罚款费率、生效规则。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J2EE的图书管理系统在充分吸收了当前国内外成熟软件的优点的基础上,融汇了当前主流的图书管理思想,采用了当前已经成熟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设计,实现了完善的图书管理功能。正因为如此,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与时代主流相吻合,并在传统书籍与电子书的竞争中,传统书籍能够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有了图书馆离系统,读者能够随心所欲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得到准确位置后,能够继续顺利地进行借阅、归还和续借书籍等步骤,大大地方便了读者,也解放了图书馆管理员的过去以往繁重的包袱。

参考文献:

[1]程美群, 杨天军. 211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分析[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 3: 17-19.

[2]李妍. 基于 J2EE 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吉林大学, 2009.

第3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B/S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027-03

在信息时代里,图书信息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但在一些中学里,图书信息的管理却没有达到高效便捷,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当你想到图书馆去借某本书时,却获知已被借走,只好白跑一趟;当你想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又不得不把这本书借出,如果不好看,又得还回去;当你借书证丢了,别人却用了你的借书证借书。如果你正身处这样的境地的话,只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设计了歌山一中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方便管理学校的图书资料信息,学生可以查询一本书有无借出,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介绍,能让自己的借书证丢了也能得到保障,以及电子书籍的下载,方便管理员统一管理。

1 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被认为是最简单的一个步骤,但却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步。我们通过需求分析了解整个软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的需求,为软件的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用户的各个方面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系统的功能和综合要求,通常对软件系统有几个几点的综合要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出错处理需求、接口需求、约束、逆向需求、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读者功能的实现:读者之南:明文规定读者借阅须知;网上读书:浏览下载电子书;图书检索:查询库存图书,查询具体的某本图书的有无、是否出借了(按关键字书名、作者、出版社),查询图书馆的最新图书(关键字入库时间);意见反馈:比如读者可以对图书馆买些什么书可以提供意见。

操作员所实现的功能:流通处理:对借阅图书进行借阅登记,对归还图书进行幻术登记。查询借阅图书,可以通过按天数查询出过期读者;节目处理:对学校新买图书登记入库,对报废、遗失图书进行注销,移入其他数据库,查询书目(可以安全部、书名、类别查看);读者管理:读者档案管理,对毕业生进行删除,对读者借阅证进行作废处理;数据统计:可以统计处每一本书的借出次数,也可以统计出每个读者所借书的数量;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恢复。

管理员所实现的功能:可以实现操作员的所有功能;指定及管理操作员人数;数据维护:设定操作员工作口令、借书期限,对数据进行备份、恢复;数据统计:可以统计出每一本书的借出次数,也可统计出每个读者所借书的数量;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恢复

2 关键技术分析

本系统采用基于技术的B/S模式开发和设计,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早期的图书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单机版的,只能管理员使用,而读者想查询图书信息时会遇到困难,很不方便,这无疑增加了实用和管理的难度,故本系统采用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读者可以在校园网内的任一一台计算机上查询图书信息。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发平台并提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作为一种开发框架,用来构建网页和网站时,可通过 HTML、CSS、JavaScript 以及服务器脚本来实现。它支持多种语言开发,将、Visual C++.NET及Visual C#等语言结合在一起,改进了ASP的缺点,支持跨平台操作。而且简单易学,提供了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等功能,在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方便非常简单。

SQL Server数据库易用、易学、稳定、安全、具有扩展性和可靠性,能提供大型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服务,防止多个用户同时更新相同的数据,具有迅速开发新的应用系统的功能,特别是直接存储数据。SQL Server 可与VS团队协同工作,开发人员可在同一环境中跨越数据层、客户端以及中间层进行开发,并提供了舒适的集成化开发环境。

在环境中访问SQL Server优先使用的数据访问接口是。提供了一组丰富的组件用来创建分布式数据共享应用程序,它提供了对关系数据、XML和应用程序数据的访问,是一组向.NET Framework公开数据访问服务的类,也是.NET Framework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创建由应用程序、工具、语言或浏览器使用的前端数据库客户端和中间层业务对象,支持多种开发环境需求。

可以访问和操作数据的两个组件是.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和DataSet。.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是专门为快速访问数据及数据操作设计的组件,由DataAdapter、DataReader、Command、Connection四个对象组成。另一个组件 DataSet用于XML数据或管理应用程序本地数据等于多种不同的数据源,是独立于任何数据源的数据访问而设计的。

3 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动态页面组成,设计的系统包括读者模块、操作员模块和管理员模块。

总体设计是根据软件的需求分析来确定设计目标的,还要根据它们的优先顺序,再根据目标决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法,制定各种规范,按功能将系统按模块进行层次结构的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建立软件需求的对应关系,确定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模块之间的接口,即模块之间传递的消息。最后设计接口的信息结构,评估模块划分的质量及导出模块结构的规则,完成数据库设计,避免冗余大量的数据。

3.1 系统流程

1)系统运行时,读者直接进入,操作员和管理员身份的验证。

2)通过身份验证后,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将数据库内容导入,显示于用户界面。

3)系统进入消息循环,通过超链接方式进入各模块功能。

4)各功能模块执行后重新进入消息循环状态。

5)由关闭系统事件关闭系统模块,退出系统。

3.2 系统总体结构图

3.3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B/S模式,通过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技术,对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而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是使用SQL语言来实现的,是以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根据系统需要,创建了Library.mdf数据库,主要包括10张表,分别存放相应的子功能的数据信息,其中图书分类表(flk)、图书档案表(tsda)和读者要案表(dzda)是关键表,具体数据结构见表1,表2和表3。

4 系统主要功能简介

本系统采用比较常见的B/S界面结构,其效果图如图2所示,页面上部分为系统的标志;下半部分为读者模块和管理员模块的主要功能菜单项。读者模块实现了浏览信息,下载电子书,检索图书信息和意见反馈功能,在主界面上都可以实现这些功能。

操作员的功能模块效果图如图3所示。

5 结束语

图书管理系统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借阅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系统结合了目前Web应用开发的.NET技术,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性、安全性高等特点,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更严谨周密;为读者借阅图书提供了便利,在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学校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同类学校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曙光,刘卫国. 基于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9).

[2] 徐枫. 三层架构体系分析与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8).

[3] 王春喜. 基于B/S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4).

[4] 杨朋英. 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3).

[5] 王敏. 现阶段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问题及完善[J]. 中国电子商务, 2012(1).

[6] 苏曼. 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分析[J]. 办公室业务, 2015(21).

第4篇

【关键词】管理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实现

0.引言

《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有效管理,满足图书管理电子化、标准化的新要求;功能强大的图书查询模块,大大方便了用户日常图书的查找工作。本课题主要围绕图书管理这一主题展开的。图书管理系统能够把图书按图书名称和图书类别来存放,可实现对图书的添加、修改、删除、查阅。

1.系统结构与模型

1.1系统功能结构图

基于图书管理系统采用C/S[2]三级体系结构,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系统目标和系统逻辑模型的要求,图书馆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划分出如下几个模块,主要有书籍类型管理模块、书籍管理模块、添加书籍,删书籍模块、查询书籍模块、书籍借阅管理模块。

1.2开发及运行环境

系统开发平台:Visual C#.NET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SQL Server 2005

运行平台:Windows xp/Windows 2000

2.系统实现

2.1书籍类型管理模块

书籍类型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了书籍类别信息的浏览。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书籍的类别,以方便用户查询。

2.2书籍管理模块

书籍类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有书籍信息管理添加、书籍信息修改、书籍信息删除和书籍信息查询。书籍管理“数据源”窗口命名为book。

2.2.1添加书籍

添加书籍模块主要实现了书籍信息的添加。

(1)打开“数据源”窗体将book节点从“数据源”窗口中拖到窗体上。

(2)在窗体load事件中,与要加载btype和book数据表中的数据

(3)在“保存”图标的click事件中实现了书籍信息的添加。该事件代码如下。

2.2.2删书籍模块

删除书籍模块主要实现了书籍信息的删除。

(1)在窗体load事件中,与要加载btype和book数据表中的数据

(2)在“删除”图标的click事件中实现了书籍信息的添加。该事件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bindingNavigatorDelete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this.Validate();

this.bookBindingSource.EndEdit();

this.bookTableAdapter.Update(this.libraryDataSet.book);

MessageBox.Show("图书数据删除成功!");}

catch {

MessageBox.Show("删除失败!");}}

2.2.3查询书籍模块

查询书籍模块主要实现了书籍信息的查询。

(1)打开“数据源”窗体将book节点从“数据源”窗口中拖到窗体上。

(2)选择datagridview控件的右上箭头,打开任务对话框,选择“启用列重排序”。

(3)单击“查询生成器”按钮,打开“查询生成器”对话框,将where bh=?添加到查询语句中【3】。

(4)重复(3)、(4)步操作,添加书籍名称、书籍作者、和出版社的查询。

(5)在窗体load事件中,与要加载btype和book数据表中的数据。

(6)在“按编号查询”按钮的click事件中实现了按编号查索书籍信息的应用事件。

(7)在“按名称查询”按钮的click事件中实现了按名称查索书籍信息的应用事件。

2.3书籍借阅管理模块

2.3.1借阅书籍

在借阅书籍界面中读者信息中除了读者编号外,读者的其他信息只是想用户展示,并不需要添加,因此将读者编号外的读者信息控件设置为只读,当输入了读者编号后,将根据输入的读者编号信息显示读者的其他信息,在“读者编号”文本框的leave事件中添加。

2.3.2归还图书

归还图书模块主要实现了书籍信息的归还。

(1)打开“数据源”窗体将borrow节点从“数据源”窗口中拖到窗体上。窗体上出现用语导航记录的datagridview和bingding。

(2)选择datagridview控件的右上箭头,打开任务对话框,选择“启用列重排序”。

(3)单击“编辑列”超级连接,打开对话框,设置属性,选择datagridview控件,选择“数据”|“添加查询”命令,打开“查询标准生成器”对话框,在“新建查询名称”对话框中输入fillbyread。

(4)在“按读者编号查询”按钮的click事件中实现了按读者借阅信息查询的应用。

(5)在“删除”按钮的click事件中实现了书籍借阅信息的删除,从而实现书籍归还。

2.4读者管理模块

读者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了读者信息的查询。

(1)将一个reportviewer控件添加到窗体中,单击该控件右侧箭头,打开“reportviewer”任务对话框,单击“设计新报表”超级连接,打开报表设计界面。

(2)打开“工具箱”对话框,选择“报表项”。

(3)将“表”选项拖拽到报表编辑窗体,打开“数据源”对话框,展开readers数据表,将bh字段拖拽到报表窗体中的“详细信息”行的第一列,生成=fields!bh.value。

(4)应用步骤(3)的方法,将readersname字段,phone字段和cardate字段分别拖拽到报表中,并设置第一行个单元格的value值分别为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电话和办卡日期。

(5)在窗体load事件中实现了读者信息的显示。

3.总结

论文实现了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图书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其实施方案,最后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与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斌.SQL Server 2008应用开发案例解析.科学出版社,2009:45-67.

第5篇

关键词:网络 图书管理 管理员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75-01

大学图书馆一直作为大学学习的主要辅助工具而存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实行大学图书网络管理是新时期的需要。

1 传统大学图书管理的不足

传统的大学图书管理方式重点在于对图书的收藏保管,忽视了图书作为文献的作用。在管理上,传统的图书管理将不同时期的图书按照分类摆放,信息目录和内容提示全依赖于图是管理员对图书的了解和掌握,这严重影响着图书使用效率。还由于图书货架摆放的利用空间狭小,读者一多就形成拥堵,使读者使用的范围变小,影响着图书的高效使用。

2 网络管理下的大学图书馆

先进的图书管理模式应当在使用图书方面具有高效、快捷的特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使用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才能办到。利用图书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网络来进行管理,可以进行图书管理的交互式信息处理,加快图书管理中的信息采集、检索管理和存储调配等流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图书的检索功能,在借阅时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到相应的图书。

在管理上,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利用软件来处理图书管理信息,免除了传统管理方式中由管理员手工登记的繁琐,这样就加快了图书的高效使用。

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对于网络管理下的大学图书管理,对管理员的要求除了要熟悉传统的业务之外,还要会使用计算机和各种软件。也就是要求图书管理员从原来的文献管理者和提供者向信息专家转变,要将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网络将信息进行传播。

3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图书管理带来的变化

和传统的图书管理相比较,网络管理下的大学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

3.1网络化改变了图书管理的流通方式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是借阅人带着需求到图书馆查资料,填写目录,检索书单,图书管理员根据书单取书,然后再办理借阅手续,整个过程繁琐,而管理员在服务一个读者时就要花费不少精力,也影响了工作效率。网络管理下的图书借阅过程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或者读者自己在终端上完成,程序简便快捷。由于网络化管理的图书馆24小时开放,读者不受限制,随时都可以办理文献借阅手续。网络化的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并且电子文献在不断地占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浏览同一份文献,或者下载同一份文献。在网络环境下,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这就使馆藏文献具有高效使用的价值。

3.2网络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模式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基础是馆藏文献的数量与品种的多寡来决定的,而网络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由于是网络形式,因而网络资源、电子出版物和纸质图书同时出现,这种相辅相成的局面,使得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文献收藏单位,而是一个以文献资源为基础的具有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它的服务对象不再限于本校师生,还可以扩展为社会的各个阶层。

3.3网络和传统方式共存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主要包括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图书借阅、新书预告、参考咨询和定期服务这几项,以前的计算机是作为辅助工具存在的。这种服务方式是坐等上门的被动方式,影响了图书馆文献的高效使用。

在网络管理下的图书馆,不仅保持着传统管理的优势,还增加了一些新功能,在保证有丰富的纸质文献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电子文献;除了拥有馆藏资源之外,还有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这种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提供学科文类齐全的纸质资料,还能提供视听 、缩微、多媒体阅览、光盘检索和网上检索等多功能服务。

4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图书管理的创新

网络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在发展中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技术在不断更新,因此要做到信息化服务具有多样化和现代化,就要从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上创新。

在技术上创新首先要加强硬件设施,包括网络通讯系统和工作站的建设和更新换代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将传统的图书资料和信息进行多媒体数字化处理,使资料能进行电子化存储、检索和管理传播,还要对现有文献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从文献整体提供过渡到知识单元提供,以便创建独具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

在管理上创新要建设具有特色的阅览室,包括视听资料室、多媒体光盘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网络检索室等。这样就可以让读者不仅可以进行静态阅览,还可以进行动态阅览。

管理上创新还要加强网站的主页建设,这样方便在线读者能迅速查到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目录,是否外借,还可以在网上办理预借续借等手续,同时还可以在主页上介绍新书刊、馆藏资料等活动。同样,管理上创新还要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提升,因为在图书馆中,管理员占主导地位,无论是传统式还是网络化,都离不开管理员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管理经验,还要有扎实的网络知识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可以采用岗位培训、进修的方式培训老管理员,对于新的管理员,这些应该作为招聘条件把好入口关。

5 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图书管理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创新是目前图书馆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2]杨立婷.论网络信息时代图书管理手段的多样化[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9(03).

第6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子项目;图书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52―02

1 引言

SQL Server2005是当今社会比较流行且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运用SQL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思想,所以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会关联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要以“理论教授”和“上机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向导的项目教学模式,这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伊利偌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理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在该教学法中,项目是指一项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它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项目教学方法是把课堂所讲知识融合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通过逐一解决工程项目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

3 项目设计方案

既然项目工程是一项具体的任务,那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要使学生明白这堂课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把思路理清楚,因此要以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又能涵盖各项知识点的系统工程为例来精心设计教学实例和教学项目,以达到教学效果。

项目的实施分成不同的阶段,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项目初始阶段,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布置项目任务,讲解相关的要求,在项目的中后期,以学生为主导,主要由学生根据要求去完成项目,教师在此阶段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错误,帮助他们去解决各类问题。因此,一个项目的实施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当一个子项目完成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把此项目进行分解,把教学任务和要求融入到子项目中(见表1)。

整个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包括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表的操作和管理,数据查询,视图与索引,数据完整性,存储过程、触发器和事务,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等内容,把整个知识结构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任务,一个任务对应一个子项目,整个项目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主线,把所有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贯穿到各个子项目中。

在课堂教学中,对应每个子项目的任务和要求进行讲解,例如,在创建“图书信息表”时,首先让学生思考这张表的用途,表中有哪些内容,从而引出表结构的设计,在设计表结构时,“书号”、“书名”这些字段存放的数据值是不一样的,从而引出数据类型的概念,在明白了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再把这张表在SQL Server2005中创建出来,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了。再如,SQL语句的学习也是这门课程的难点和重点,通常学生在初学时对语句的句法形式难以理解,毫无兴趣,在项目教学法中,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执行完这条语句后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接下来再分析这条语句的语法,在完成一个子任务时,不断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问题,进而巩固对句法的运用。

在每完成一个子项目后都要进行总结和讲评,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对该子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阶段性的概括。在所有的项目都完成后,对本学期所学的课程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产生,因此,再通过一周时间让学生以“图书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为基础做一个课程设计,对于设计的思路、涉及到的知识点以课程设计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总作为本课程期末考核的依据之一。

4 实施特色

4.1教、学、做一体化

《SQL Server2005》课程的授课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室提供了上课所需的环境,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理论知识运用到项目中去,当无法解决问题时,再由教师进行引导,从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非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学生被动地接受,一味地由教师讲,学生学,整个课程学完后学生都不知道学了些什么内容,思路混乱,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掌握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2师资队伍保障

项目教学法意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备教学项目设计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提高社会竞争力。教师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和接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选取的项目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又易于实施,例如笔者选取的“图书管理系统”,这个项目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熟悉,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去图书馆借书还书的经历,便于教师分析,从而保障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图书管理 工作影响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复杂而且繁琐,导致图书馆的发展呈现落后和制约的状态,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引入到图书管理中,促使图书在管理方面出现较大的变化,无论是在管理服务方面还是在管理人员方面,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可见,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且深化图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意义。

一、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着实提高了图书馆运营的意义,其对图书馆产生了不可取代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丰富图书馆的资源

传统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比较单一,来源渠道有限,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不仅丰富了图书资源,而且开辟了图书资源的网络渠道,借助信息网络,扩充图书馆的图书内容,例如:传统的图书馆中基本是纸质的图书、资料,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保障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基础上,增加电子资源、影像资源以及各种类型的重要文献,坚实信息查阅的基础,进而为读者的创新思想提供环境[1]。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促使图书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得到很大的分配。

(二)优化图书管理的服务结构

服务优化是图书管理中的重要结构,传统图书管理并没有高质量的服务方式,但是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升了图书管理的服务质量[2]。其中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朝向移动性、熟悉性、虚拟性的方向发展,促使图书服务结构也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图书管理的网络服务,例如:网络订阅、网络查询等,改善了传统服务模式,近几年出现与图书管理服务相关的电子设备,更是为读者建立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促使读者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客户端享受同样的图书管理服务。

(三)密切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

传统图书管理中的管理员与读者之间大部分只是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基本不会出现其他交集,信息技术的参与,对图书管理产生影响,改变了管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员在图书管理中不仅扮演协助者的身份,同时其在与读者的沟通中更是发挥推进和帮助的作用,信息技术促使图书管理信息化,同时资源也呈现信息化的状态,为保障读者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员需对读者进行意识上的引导,行为上的指导,保障读者可自行进行图书查询、借阅,因此,在管理员与读者之间信息化的交流中,促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传递,密切了图书管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四)促使图书管理员转型

图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介入,提升了图书管理员的地位,因此需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信息能力。例如:传统图书馆中的管理员,只需具备图书管理的能力即可,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要求,管理员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其在为读者进行信息化服务的同时,保障自身掌握熟练信息技术,包括:网络图书查询、预定、归还等,在现代图书馆中,提升管理员的能力和技术,对管理员产生较大的影响,整体提高管理员的素质和技能。

二、信息技术为图书管理提供的机遇

图书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衍生出促进图书管理发展的机遇,提高了图书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3]。因此,提出图书管理的发展机遇,如下:

(一)促进全国图书馆交流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促使全国图书馆处于同一个环境中,实现图书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将全国图书馆放置在统一的运行空间,不仅实现图书共享,而且可实现图书馆的大范围管理,面对社会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图书馆需利用信息技术寻求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保障图书馆之间可有机的融为一体,在融合的过程中体现独立,例如:多馆联动,是信息技术为图书管理提供的有效机遇,一方面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可保障读者服务的便捷性。

(二)更新图书馆的设施

在信息技术的要求下,图书馆的管理设施也呈现信息化发展,例如:图书馆中引进图书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馆内的图书即可一目了然。图书的借阅情况,图书剩余量等信息,都可通过管理系统查询,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时效性,同时利用计算机协助操作,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能力,加快图书管理设备的更新速度,保障图书管理中可实现异地借阅、网上查询等功能。

三、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展望

目前,我国图书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为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两点展望:第一,实现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全国普及,我国仍旧存在一部分读者未能熟练的使用信息化图书馆,依赖于传统图书馆,增加信息化图书馆的普及力度,保障其被更多的读者接受,不仅为读者提供方面,同时也可简化图书管理;第二,实现国内与国外图书馆的连接,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影响,仅限于国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加,在信息技术展望中,尽快实现国内外图书馆的连接。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不仅具备高效率的影响,而且其对图书管理提供了可观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图书管理的服务、管理方面,着实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图书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逐渐以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同时提高了图书管理的创新思想,丰富了图书管理的途径,可见:信息技术提高了图书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遵民.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陈友军.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6).

[3]金娟.信息时代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构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第8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 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04-01

1.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实现了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是指学生将代码抄好,从借书窗口递给管理员,再找好所需图书给学生。封闭式图书管理重在馆藏文献的保存,但浪费时间,并且学生也不清楚具体内容。开放式图书管理是指在实现馆藏文献全开架的基础上,打破借阅分离,实现“流阅一体”,即一个馆一个窗口的模式。在此模式下,读者可自由进出各个阅览室,充分了解各种书刊,实现借书、阅读、自习一体化,提高了图书的借阅效率。目前,学校图书馆已基本实现开放式管理模式。

1.2 实现了区域的资源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信息技术消除了馆与馆之间的时空限制。目前,学校图书馆大部分参与了本地区或跨地区的横向馆协作,参加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特别是民办学校对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更有激情[2]。

1.3 实现了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

以前的图书管理过于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度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刚性的制度管理只能解决“只能这样做”,而不能解决“如何做得更好”,显然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图书管理需求。因此,需要图书管理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实现人本管理模式,制度中强化人性化。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实现了由制度化向人本管理模式的转变。

2.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不能适应信息化需求

目前,学校图书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引进人才的家属,学历普遍偏低,大专学历以上人员仅占一半,并且基本上是学校内部进修取得的,整体素质偏低,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由于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基本完成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服务方式转变,从采访、分编、典藏、流通、阅览、期刊到咨询、检索等诸多部门都使用了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因此,低素质管理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图书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2.2 藏书与学生需求不是很匹配

教育部对学校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数量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图书质量、期限则没有明确界定,导致一些学校为了满足教育部的要求,采取突击性的大量采购,而不考虑所进图书是否符合师生的需求,甚至不了解学生的需求。这种重视图书数量忽视图书质量的做法偏离了图书馆购书是用以满足师生学习、研究的需求这一主旨,并且,一些学校为了保证其图书数量,仍然保留了那些时代久远、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很少或几乎没有使用价值的图书资料。

2.3 图书管理服务缺乏创新

图书管理的创新是深化图书改革的内在需求,而目前学校图书管理的创新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部分学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仅限于本校师生,没有对外开放,走出去寻找市场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不能适应图书馆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图书管理员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平台,很少实现双方之间互动。图书管理员不能充分利用图书管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组织及综合利用的优势,及时将学科动态等信息反馈给师生,师生也不能将需求信息反馈给图书管理员;第三,不注重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很多图书馆追求图书藏书数量以及藏书的全面性,并没有考虑各类图书的使用频率。不注重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因此无法做到根据读者需要决定图书采购[2]。

2.4 经费短缺,书刊难以得到正常补充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招生数量急剧增加,这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极为有利,但是,由于学校扩建、扩招投入资金比较大,造成学校贷款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学校对图书馆投入减少,书刊很难保证得到正常补充。

3.提升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

3.1 强化图书管理人员培训

图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信息化图书管理需求。目前最有效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是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外语及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的方式主要有:讲座、学术活动、参观学习及继续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支适应时展、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3.2 建立与服务对象的交流平台

为了给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可以建立与师生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了解师生的需要。因为他们非常了解本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并具备优质的信息收集渠道和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选购的图书应该最有专业水准,最符合他们的需求。

3.3 强化图书管理的意识,建立图书管理员考核机制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服务工作,为了使图书发挥最佳作用,学校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图书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需建立图书管理员的考核机制,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效率。考核指标的设置可以包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创新、服务能力等[3]。

3.4 提升图书管理的技术手段

从图书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践来看,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图书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很难发挥最大效益。学校图书馆应配备图书目录检索柜、电脑查询、完善的监控设备、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建立起一套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学校师生提供有效服务。

4.总结

总之,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因循守旧,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最终将会因过时落后而被时代所抛弃,学校图书管理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推进各方面工作的创新,使学校丰富的图书馆藏资源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教育和社会科学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惠苏平,石继华。基于图书管理系统的报纸管理模式初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 规范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18-01

21世纪是知识、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人们获取新的信息知识,进行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最重要的一个传播媒介就是图书、报刊、杂志等。对任何科学理论以及党史的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就可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做出新的总结,谋求新的发展。因此,推进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有相当多的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觉得图书馆管理工作就是整理图书、收集材料、保管文件,认为图书管理不是单位的主要业务,也不能为单位创造效益和业绩,不足以体现工作人员的价值和地位,这种轻视图书管理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必须加以改变。

(二)图书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受过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培训,以致这些人对于图书管理工作不能保证投入足够的精力,对图书的分类管理知识也不甚了解。在一些单位图书管理还存在着分类混乱、首页目录与文件内容不相符等问题,尤其是图书存在缺页挖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调阅图书或档案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

(三)图书管理交接手续不严密

在一些地区,由于一些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尚待提高,对于移交过来的图书不仔细检查数量和规格,检查过程草草了事,新增的图书和档案不能及时、准确登记。在原图书管理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图书移交手续不合制度规定,对于必须检查和清理的过期图书没能按制度进行清理,有时甚至连移交人、监交人的签字都没有,从而导致图书的数量不足、材料缺失,事后追究起来无法确定责任人和责任界限。

(四)图书管理手段过于单一

目前,包括一些地方上的图书馆、党校、档案馆管理过程中没有引入计算机以及图书管理软件,查阅档案文件和管理图书的方法单一且效率低下。此外,一些单位储存图书的设备比较陈旧,原有设备已经不能适应图书管理需要,一些图书馆管理中心亟待设立专门的综合图书管理室和图书储存设备。

二、实施图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图书管理相关单位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单位和个人进行理论研究、调阅参考文献、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科学规范化管理图书和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有利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有利于图书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有效发挥文化服务功能,促进部分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整体提升。

三、加强图书馆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要增强责任感

通过开座谈会、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向图书管理人员详细讲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流程,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认识,重新看待图书馆管理工作,将该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图书馆管理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人定岗,分清管理责任人。其次,要根据自身条件,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选派图书馆管理人员到高等专业学校学习,进修图书馆管理课程,也可以请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再次,在努力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严把质量关,充分提高管理水平。

(三)规范图书管理程序

图书移交是一项重要、细致而又严密的工作,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办理图书交接,首先要对馆藏图书资料进行分拣清理,保证账实相符;其次要对以往未曾整理的文件分类存放,按时间先后及时归档;再次要建立移交档案,对移交的图书资料必须记明移交的时间、地点、移交清册、图书数量、监交人、移交人和接交人,主管领导出面监督交接,监督过程要细致,做到对交接双方负责。

(四)完善图书管理硬件设施

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图书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意识,加强对综合图书管理库的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库房面积,购买空调、干燥机、图书柜、档案架等必要设施;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图书馆未来发展必然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使图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为积极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必须争取财政资金投入,购买新式计算机和引入图书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图书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书标;图书馆;图书管理;书标维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书标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明确书标的具体作用,思考如何引导读者快速的找到自己有借阅意向的图书类别,如何使读者轻易理解书标的指示,逐渐成为了图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书标

书标作为现代图书管理中的重要元素,主要以文献索引号的形式进行图书分类。形式上多种多样,一般多为长方形三段式,分别标记图书的分类号、书次号和图书卷册号。不同类别的图书文献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框进行区分。一般图书馆把红色书标围框默认为自然科学类图书,把蓝色书标围框默认为社会科学类图书。位置一般贴在书脊下部。此外,书标还用于文献的排列编目。每本图书入馆之前都要进过很多道工序,按照中途分类法的规定,经过主体分析之后,根据图书的基本内容作出分类,给予分类号码,之后在对同类图书进一步分类,进行种次号排序。最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库。如K表示历史类,I表示文学类,书标上标出TP31/5,TP31是该文献的类别号,5就是它的书次号。有了文图分类号和书标,庞大的图书数据库排列就可以井井有条。

二、现阶段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文献标识不完备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都一改从前。但无论体制上和系统上如何改革,图书的借阅与还取仍是图书馆不变的主要工作。传统的手工借还操作,在目前仍然是图书借阅工作的主要形式。所以,目前很多图书馆的图书标识仍是工作操作,导致不完备,很多图书分类不准确,常常导致读者在相应的类别图书区,找不到该类别的图书。

2、书标的打印和粘贴有待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认识,读者们对现代图书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光对图书质量和品位有相应的高要求,而且对书标的规范也有相应要求,只有完备的书标,图书才会得到有效的借阅,才能发挥它的价值。而现阶段的中小型图书馆,由于资金、设备的欠缺,在书标打印和粘贴上存在问题,如打印模糊,粘贴位置不一致,甚至有在书籍扉页手写中图分类号的情况,导致图书在整体摆放的时候严重影响美观。

三、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

1、可以使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书库中迅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书标是读者与图书管理员之间一种没有语言的交流,具有桥梁作用。读者通过中图分类号的图书类别,可以迅速地找到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在读者没有目的性的浏览图书时,也可以根据书标上的图书类别进行查阅,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而且,书标的用途不仅在于指引读者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在图书排序和摆放时,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把杂乱无章的图书,按照固定的排序摆放。

2、有利于图书管理员把图书按固定排序摆放

在图书馆闭馆之后,图书管理员都要对所以图书进行有序的摆放,把放置错误的图书放回原位置,保证了下次开馆时候图书摆放合理,方便读者查阅。如果没有书标上的中图分类,杂乱无章的书籍会越来越杂乱,使图书管理员无法按合理一定的顺序摆放。久而久之,书库就变成了书堆。

3、有助于图书的维护和修补工作

通过书标功能,图书管理员根据中图分类法把图书分为若干类别,哪种类别的书更面向大众,如文学、历史类,哪有类别的书更面向学术研究,如科研报告类。面向大众类别的书籍,借阅率一定很高,磨损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在图书维护和修补方面,对此类书籍要重点注意。如果没有书标标识,书库中的图书新旧程度不但会杂乱无章,而且在图书的维护和修补工作上会进行的很困难。

四、在图书管理中书标的维护与改进

1、书标形式上的维护与改进

由于现阶段大多数图书馆用的书标一般规格为2.5cm×3cm,面积过小,容不下较长的分类号,经常出现分类号的印刷和填写超出书标范围。而如果保证了图书分类号全部印在书标上,又使得分类号字体过小,读者在查阅时和工作人员在排序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针对此类情况,建议合理设置书标面积和形状,可以试着使用2.5cm×4cm规格的书标,不但不会使分类号超出书标,而且可以保证字体适中。

2、书标粘贴的维护与改进

书标作为图书分类的标识,可以说是与图书同时存在的。但由于书标的质量不好,黏贴度不高,常常出现书标脱落的想象,如此不仅在重新排序分类时很麻烦、易出错,而且会影响书籍的美观和完整性。对此有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写书标和多贴书标,这样的维护方法仍然不利于图书的美观,因此,建议采用粘度较好的书标,最好再在书标表面贴一层透明胶,保证书标的牢固性。还有就是书标的粘贴位置,现在普遍图书馆图书上书标的粘贴位置一般在书脊上,距下部约3cm的位置。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这种粘贴位置的弊端有很多,如书标基本上都正好贴在图书的出版社名称上。使得读者在找寻相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时常常出现看不见,或者将书标撕掉查看的情况。长此以往,跟读者和图书管理员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建议把书标粘贴在书跟上,这样不仅使得图书在摆放时,看上去整齐划一,有利于同一水平线上书标的查阅,而且免去了看不见图书出版社的麻烦。而且,还可以做到加固图书,避免图书自下部裂开的情况。

总 结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投入图书管理中的今天,书标作为图书的指示牌,仍然是图书馆图书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化书标形式,完善书标的应用,加强书标维护,不光是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更是推动知识传播和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范珏强.谈谈多元信息书标及其制作[J].科技资讯,2009(31).

第11篇

关键词:服务意识 责任心 图书管理

图书管管理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细致需要仔细认真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才能胜任的,本文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才能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

1 以读者文本,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亲和力

1.1 首先要在思想上培养和提升管理人员的亲和力。亲和力强的管理人员更容易与读者沟通交流,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日常工作中读者在与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的咨询服务实现的,良好的亲和力有助于使沟通双方产生共鸣,缩短心灵上的距离。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人员要具有崇高的职业情操和甘为人梯的职业奉献精神,坚持耐心对待日常琐碎的事情,不要给人一消极、敷衍了事的态度,要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负责,坚持做好充分准备。用热情和周到的服务去赢得读者的认可。做事要严谨细密认真、精神要饱满富有激情。让读者时刻感受到图书馆温暖舒畅的人文交流环境。其次,从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个人形象气质方面全面提高。良好的个人形象气质有利于图书馆服务人员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也才更能体现图书馆教化育人、思想熏陶、人格塑造的核心内涵。

1.2 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全方位努力践行充满亲和力的服务。图书馆服务工作虽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服务岗位,但同样也可以当做一生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来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管理服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职业精神是其工作的核心精神。从思想上重视自己的工作,也是对读者负责的需要。亲和力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要真诚地奉献读者,耐心为其服务。你为读者奉献多少读者就会回报你多少。目前,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内容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主动提高自己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加强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升级优化图书管理系统,扩大对外宣传,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要全心全意把图书馆的核心内涵价值传播弘扬出去。要让充满亲和力的服务保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和员工的良好关系打下基础。

2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提高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素质

2.1 相关负责领导要积极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培训考核。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要有一批高素质的运营管理服务团队。而高素质的团队是需要领导不断培养、锻炼才能塑造出来。领导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要求基层服务人员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管理软件的水平。逐步实现信息化、数据化管理。这样才能不断减少大量低效的人工服务,同时也能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2.2 侧重管理服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思想指导行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决定着其行为。因此,要做好图书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树立踏踏实实为读者服务的基本理念。这方面,图书馆主要负责人要加强馆员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培养馆员热爱图书馆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起一心一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还有要鼓励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充分发掘利用图书馆的宝贵资源提高自己,鼓励再学习,提升其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用自己更专业的知识去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读者。

3 提高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技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模式

3.1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计算机技术更是加速变革创新不断。我们原有的计算机数据库可能早已落后。所以图书馆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升级更新。积极学习吸收并运用最新的计算机科技服务于管理工作。鼓励创新管理技术,主动学习电子图书的优势,加强对数据库的安全性、保密性等检测。优化局域网的使用、充分利用因特网。

3.2 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管理理念。良好的管理理念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图书管理领域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扩大对外交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适当派考察团去西方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其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只有用最先进的理念才能指导图书馆服务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时具进,强化自身,勇于接受和挑战新事物,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学习和开拓为读者服务工作的新手段、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扎实又高效的工作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真正做好为读者服务的工作。

4 结语

提供服务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者最需努力做好的。更好的服务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图书馆工作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在搞好馆臧建设的基础上,图书馆需要积极探索为读者服务的有利体系,全力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莉,刘甲.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展望[J].价值工程,2011(28).

[2]王晓霞.如何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J].价值工程,2010(14).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图书管理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4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椒⑸了巨大变化。他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通过利用各种电子产品迅速获得自己所要的知识和内容。因此,即时化、便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无疑给传统的图书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那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已成为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层图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图书管理标准化,实现图书信息的相关采集、整合、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同时也能促进社会文化和学术成果的进步。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和知识文献的重要储备中心,对广大读者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修养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教育模式的需求,也是社会赋予的重要职责。因此,紧跟时代步伐,秉承服务理念,尊重读者意愿,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模式,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朋友服务,对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2.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图书管理在众多图书馆当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很多图书馆中,领导和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们只片面地认为,所谓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多配置些电子设备,多安装一些图书管理的应用程序,而忽视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忽视了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忽视了对信息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使得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能在实践中充分利用。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工作人员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和创新服务的意识。这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十分不利的。

2.2 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相对短缺,共享程度较低

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图书管理的重点内容是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便利。目前,绝大多数基层图书馆在进行新资源引入和数据库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读者需求,缺乏独特性的资源。同时未能考虑图书馆的网络建设,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开放性、统一性、系统性的数据库对图书信息进行查询,导致数字图书馆在管理、数据检索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共享程度较低。

2.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人才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图书管理人员的资历、知识基础、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未来发展。然而,目前很多基层图书馆都缺乏一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才,限制了图书管理的创新发展,阻碍了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4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面临挑战,风险较大

信息化条件下为图书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图书馆优化硬件,而且需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然而,信息化技术犹如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给图书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给广大读者带来诸多便利。另一方面也给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病毒和黑客一旦攻击,会导致信息被篡改和恶意破坏等,从而使信息失去完整性、真实性。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瞬间瘫痪,影响正常阅读和工作,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安全问题,防止风险事故发生。

3 优化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3.1 强化意识,提高认识,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

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要想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强化管理者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与技术指导,提升他们综合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后,图书馆管理者要将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吸取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3.2 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服务质量

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首先,要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和深化开发,提高挖掘度和共享度。其次,要加强特色资源引进,建立个性化的特色数据库。最后,要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建立系统化的网络数据库,完善图书馆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质量。

3.3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图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工程,人才是根本。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与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率。因此,培养和建立一支符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专业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一要定期培训,加强交流,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基层图书管理。二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独立获取知识、转化知识的能力,使之适应新时期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三要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图书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优化技术,加强防范,提高信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了阅读资源和环境,方便了读者和管理人员,同时也加大了网络风险。因此,一要增强防范意识,警惕网络风险,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力度,防止黑客和病毒侵袭、信息丢失、数据失真等现象发生。二要定期z查、扫描软件,及时优化环境,修复漏洞,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三要优化技术,提高抗干扰能力,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防止黑客、病毒攻击,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安全保护体系。

4 结语

加强基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图书管理模式改革的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了知识文献储备,拓宽了学习途径,对基层文化软实力发展以及社会资源高效共享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基层图书管理效率,减轻了图书管理工作压力,方便了读者信息查询和阅读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在基层图书管理中,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注重人员培训、技术开发,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咏梅.论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1(7):356-357.

[2] 徐丽琼.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金田,2013,45(1):355.

[3] 王稚元.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97-99.

[4] 王潇潇.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图书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76.

[5] 王春艳.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赤子,2013,45(4):156.

[6] 陈凌云.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中文信息,201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