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

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

时间:2023-08-01 17:4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

第1篇

一、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识字能力又怎么样培养?

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课堂的时间浪费掉,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重要的事情,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学的,但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

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但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三、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

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提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五、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由权威变成合作者,那么教师跟学生是平等关系,在学习中,备课中,可以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的组织,并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这样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化,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同学提,老师提,再一起解决;还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课堂新用语的运用机械化,从教材难引到实践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以教材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然而就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一句课堂口头语“你们读懂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知道还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课程的教材,使我们在课堂提问下,学生无语。

我们是想让学生弄懂教材,并从教材中引发到现在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师们还是拘谨于教材,不敢突破。还由于学生在现在生活的阅历和社会接触较少,读课外图书也有限,也很难去领悟教材,甚至一些关键词、句难以表现出来。

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第2篇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研究 基于“对话”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式”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尝试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略谈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略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研究 当前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生作文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对小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作文教学也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难的一个环节,所以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以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开展提出了简单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现状;对策

【中国分类法】G623.24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而作文教学又直接关系到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进行增加了新的难度和考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

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是研究作文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可以包括两各方面,一方面是作文教学设计,也是作文教学的准备过程,另一方面就是作文教学的实行过程,就是作文教学的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文教学设计,是作文教学开始的起点,具体包括确定作文教学内容,选择作文教学方法,找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这些内容是做好作文教学实行阶段的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找到教学问题等工作相对要复杂,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作文教学的开展,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成为狭义的作文教学,它是在作文教学的设计的基础上,将作文的写作方式、写作技巧传达给学生的阶段,所以说作文教学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作文写作能力的学习,直接体现一个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可以通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向来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自然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来自于多方的重视是作文教学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在之前,面对升学压力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作文教学“见效慢”,也就是说一般投入较多,但是受到的回报比较少,或比较慢,所以经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作文教学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来自于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之一。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对于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在逐渐增多,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发展的体现之一。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一些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设施,还是远程教学,都是依靠科技力量才能得以实现,最近几年,作文教学中也开始逐渐引入现代科技技术,比如通过电脑模拟场景来培养学生的创作情感等方式,这对于作文教学的开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对于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在逐渐增多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之一。

2、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问题的存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还不是非常成熟,因此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设计阶段重视不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中已经提到,作文教学设计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看,教师对于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时非常低的,很多教师甚至完全不进行作文教学设计,而直接进行教学的实行阶段,这样一来,课堂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而问题出现以后,由于缺乏可见的准备,问题的解决也常常陷入困境。此外,没有做够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内容的讲授也会不充分,不利于学生的掌握。

(2)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观感受缺乏重视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环节的主体,但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而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想法进行教学,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方法的传授和情感的沟通的过程,如果只是教师在上面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样,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同时,由于不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总之,作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主观感受缺乏重视是单签作文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以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没有形成等等。

三、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对作文教学的发展提出以下策略:首先,要提高对作文教学设计的重视,可以硬性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做好足够的教学设计工作;其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使教师掌握更多学生信息,进而对学生困惑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再次,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作文教学本身应该是非常灵活的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比如课外活动、小组讨论等,所以说应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这对于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的水平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作文教学的的水平更是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对策

引言

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语文教学属于基础学科,不仅关系到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并采用恰当的方式解决,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帮助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教育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一些陈旧的教学手段在逐步淘汰,教师们也在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有着明确的指导意见,教师的角色应该更多的转向为引导者、激发者,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是主角,学生很少发表对知识的见解,互动的活动也比较少,这样就无法考虑学生的感受与需求,也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课程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活动适合教师,但是不适合学生,甚至打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调

教学方法陈旧,造成了课程缺乏吸引力,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对于正在处于认识世界的小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应该有着很强的欲望,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考虑到这点,只用一只粉笔和一本书就完成了所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也容易产生反感。所以说,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现代化的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3.语文教学没有实现生活化

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以家庭为主,所以日常生活对于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入手,那么就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生活的融合仍然比较少,有些教师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文兴趣比较不利。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以上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积极的寻找解决措施,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提升语文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固的基础。

1.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性,是最直接的让小学生转化为课堂主体的方式。具体来说,第一,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注重他们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和接纳程度,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二,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避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手段,多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鼓励学生在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困惑。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多了解学生,本着和学生做朋友的心态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教师就会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2.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丰富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学习效果也就比较突出,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特点。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挥学校教学设备的作用,拓宽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声音、图画和视频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这样不但能够消除课堂的枯燥,还能调动小学生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也需要多加沟通,对于好的教学经验实现共享,让课堂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优化学习方式,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将语文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生活化是目前各个科目教学都提出的话题,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向不熟悉的事物转化,比直接讲解更加容易,也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一来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水平不高,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小学生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二来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多运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对于今后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每个学生都要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这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情况下,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应该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正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师进福.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 ,2013,35:192-193.

[2]吴俊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30:81.

[3]穆伟, 李依萱.保定市区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2014(18).

第4篇

在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中国的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向前迈进,总的来说,中国小学课程的教育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各地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困惑,由于这些原因,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极为不确定,包含了巨大的易变性。本文就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其中的困惑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指明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课程改革;困惑;方向

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也处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然而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经过改革的当下的小学语文课程,如果再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更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开始对现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同时也对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困扰,比如传统教学方法、学校资源等方面,阻碍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现。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效简析

(一)人性化教材的实施

从我国之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难看出,各类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不灵活,内容晦涩难懂,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老师在语文的实际教学实践中,知识的讲解过程不具有开放式的特点,学生对于语文教材的真实感受就是极度枯燥与乏味。而新版的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过去相比,多了一份对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关注,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点不再晦涩难懂,而是与实际生活更加融合,和以前相比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语文的实践活动,不但加强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健康发展。

(二)老师角色的改变

老师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往往是课堂的主体,并且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不存在双向的知识传输。在语文课上,学生必须遵循老师的命令,按照老师的意志进行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学生的知识转化率得不到提升,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在进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小学语文课上的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得到了保证,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作为主体,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老师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存在的困惑

(一)小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表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然而,在中国流行已久的应试教育观念不单单在学校管理人员与老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同时对学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生大部分都不具备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更不用谈主动地去学习了。在这样的教育状况之下,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恢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仿佛给了学生雷霆一击,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反应,就很难去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有序顺利的推进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

(二)教学资源能否支撑课程改革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被要求能够灵活使用现代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授课,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开展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践过程。然而,我国的现代教育与其他国家比起来发展效果并不是很好,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未灵活使用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得不到完美的贯彻。现在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快速,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地区发展不协调,经济的不到快速的发展,导致当地教学设施跟不上,学校的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无从谈起,因此,受此影响,小学语文的改革必当受到影响。

三、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笔者对日后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方向提出解决困惑的相关解决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当代学生教育观

由于小学生个体不同,所以每个人在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智力高低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之处,所以,每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有所高低,各有不同,老是想要推进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必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成为语文课上的主人公,带每个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给每个学生充足的空间,激发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兴趣,给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二)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校必须把本校的情况育改革情况进行融合,建立健全新的教学评估制度,让学生有评价每个老师教学过程的平台,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对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宝贵意见,能够进一步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优化调整。

四、结语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进的情况之下,小学语文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传统教学思维进行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作者:汪小兰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严塘镇汪家冲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主动提问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批判智力单因素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教育应致力于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从老师提问点名回答发展到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再加以指导和分析,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提出认识和观点,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见,主动提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课堂氛围不浓厚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教授和研讨变得十分僵化,授课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语文是一门理解随意性强的课程,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如果缺乏问题交流,疑问就无法解决。

2.主动提问的方式呈机械性

新课程增强了小学生提问和回答的积极性,但机械式地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难以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优势,课堂上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缺少提出并探索问题的机会。目前新课程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但一些地方教学,老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学生不敢问、不会问,以致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发问意识不强

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语文课堂的授课进度。部分小学生认为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缺乏实用性,或以为这些知识点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因此很难产生质疑思想与主动发问。

二、激发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有效措施

1.为学生创造敢于发问的环境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因此,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使知识生活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破除学生怕提问的怪圈。

(1)唤醒提问的动力。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用名人作为榜样激励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除了给学生讲名人事例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比较单纯,一开始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幼稚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压抑感和紧张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2)构建语文学习小组。考虑到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差异,语文教师分组时要保证每组学生整体水平的相对一致。并通过设立语文学习小组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另外,语文学习小组的建立让他们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不断充实问题的答案。

2.教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

(1)善于发问。很多课文可以单刀直入,抓住问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在阅读中要发现材料中语句之间的矛盾,并针对矛盾引导学生起疑,从而加深对文章的把握,为学习文章引路,为问题的提出铺路。

(2)在空白处发现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的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努力引导学生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积极发现知识,激发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补充课文情节上的及意念上的省略。引出新的见解并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空白点,借助空白点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开掘。

(3)指点学生在文章反复处发现问题。文章为了表达某种意义时会在内容上反复,这种反复往往暗藏玄机,在这里发问有助于由点到面了解作家的精心构思。

3.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斗志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阶段,受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小学教师应了解学生心理,善于在课堂上捕捉上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大胆主提问。无论是在教学的哪个阶段都要让学生主动提问,首先老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稍差的学生提问,这样其他学生就会动脑思考,主动提问。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耐心给学生解答,并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受到老师表扬之后学生会很愉快。同时要教师积极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步入学校学习就是他们适应的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制订教学计划,大大提高提出问题的准确性和质量,让提问这一教学模式变得具有时效性。如:在学习《游山西村》时,教师要把思维和思考方向放在重点上,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档次会很高,通过教师引导对于学生现阶段和以后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好问善思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将问题意识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从而使提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春红.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J].赤子(上中旬),2015(24).

[2]张焕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学周刊,2014,20:185.

[3]陈爱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66.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策略

在工作中,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成绩比较优异的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下降;小学时语文成绩欠理想的学生,更是对初中语文学习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引起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加以改变的话,不但会导致学生学不好初中三年乃至以后的语文,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笔者以为,找准小学毕业生刚升入初中后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下面,笔者拟就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差别及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差别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客观存在着一些差别,只有搞清楚这些差别,才能较好地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衔接工作。这种差别,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1.教师的授课方式存在差别。由于小学语文课堂容量较小,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较慢,加上课时比较充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讲授课文时速度较慢,对知识点的讲解较清楚,且能及时做到反复讲、反复练。因此,学生只要平时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但在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课文篇幅明显增长,加之总课时有限,大多数语文教师讲课速度较快,许多知识一带而过,很难做到反复讲练。另外,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大多也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注重让学生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而初中语文教师大多注重整体把握,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注重自主理解分析和灵活运用。这样,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短时间内不适应和成绩跟不上等问题的出现。

2.教材内容存在差别。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文篇幅较短,文章浅显易懂,知识点少,可读性强,识记、积累的成分较多;初中语文课文篇幅显著增长,内容逐渐加深,知识点增多,理论性增强,需要理解、感悟的问题明显增多,尤其是文言文方面的难度变化更明显,使得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种“高不可及”的感觉。上述这些教材内容上出现的差别,往往会导致学生难以一下子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生活,从而容易使学生出现学习自信心、积极性受挫等问题。

3.学习、生活环境存在差别。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进入了一个学科明显增多,时间明显紧张,所接触师生明显变化,学习难度、广度、要求等明显提高的全新环境。这种变化,会让许多刚刚升入初一的新生难以适应,甚至会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分化”与成绩的“滑坡”。

针对上述中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方式、教材内容、学习、生活环境不同的差别,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那么,就可以顺利地解决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1.循序渐进教学,巧妙完成衔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对初一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结构等特点有清楚的了解,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在起初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降低教学起点,放缓教学梯度,放慢教学进度,遵循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原则,使绝大多数学生能跟上学习的步伐。切不可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讲课进度快、难度大,要求高,如此,不但不会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课产生好感,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不适应感。因此,要有效解决因中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方式不同而造成学生语文学习无所适从、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起始年段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兼顾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起始年段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采取由慢逐渐到快,由易逐渐到难,要求由低逐渐到高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在自然而然中巧妙地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改变学习方法,明确学习任务。中学语文教师,除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适应中学的学习特点以外,还应重视引导学生改变小学时学习语文的方法,明确初中语文学习的任务。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内外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初中语文学科的知识量大,难度加深了,对理解要求、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再不能沿用小学的陈旧的学习方法,而是要努力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会做笔记,勤于圈点勾画,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渐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争取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对每篇课文,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要心中有数,明确哪些是该掌握的,哪些是该了解的,哪些是该理解的,对不同的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做到主次有别,轻重有度。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高效和成绩的逐步提高。

3.引导适应环境,争取顺利“转身”。在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工作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地引导学生适应中学的新环境、新变化,争取让学生顺利地从小学生“转身”到中学生,这也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班会、个别交流、让学生写信表达心中的忧虑等形式,先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后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做好心理调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刚进入初中后,对环境、课程、教师、同学等的不适应是一种普遍和正常现象,是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的,是每个人人生经历中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学生对此不应畏惧甚至回避,而应主动、积极、尽快地熟悉并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小学之间的顺利“转身”,并愉快地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的新环境,完成中小学生身份的顺利“转身”,是保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力保障。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质;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5-02

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和关键,之后的所有深入教育都是以基础教育为前提的,而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则在基础教育中肩负着关键的重任,因为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中都起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面对如此重要的教育内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在教育生涯中把握好这一次教育改革的奇迹,转变好这一次的发展机遇,超越自我,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语文基础课程学习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现状,并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新需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小学语文教师从专业院校接受专业教育所具备的素质以及在毕业之后不断参加教学培训所积累起来的素养都越来越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不管是在学历上,还是学识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整体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上也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不断转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问题。

1.教育理念尚待转变。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处在一种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中,近年来虽然也逐渐开始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传统的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力在现代的教学体制中还是存在的。特别是近年来各个阶段的升学压力都很大,整个教育体制也还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小学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中心位置,但往往只关注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发展,却忽视了对学生整个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方面的引导。而在教学方式上,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就采取了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接受程度的考虑,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认识和最终的教学目标缺乏清楚的认知,忽视了学生由“语文能力”向“语文素养”方向的转变。

2.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自己整个人生中的懵懂阶段,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待求知的态度都还处于模糊的建立阶段。所以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在知识方面授予学生一定的可接受内容,而且要考虑到学生整个价值体系的建立,为此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较为单一,并且模式还较为固定,教学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往往教学活动脱离了学生对真实生活的体验,自身缺乏多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就在学生的求知过程中缺乏更多积极主动的引导作用。

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改善。许多语文教师往往没有站在学生的本位上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往往只会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很少应用到多媒体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计教学内容。所以往往让学生感觉上学没意思,产生厌学心理。

二、新课程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1.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阶段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于学生观和教学观两个方面,外在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只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只关注应试教学成果,到关注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实际教学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要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小学生还处于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心最重的阶段,他们在困惑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能找到答案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学生问及其他方面知识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知识面广的小学语文教师就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多地帮助自己的学生,从而更加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从小就帮助他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规范。

3.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小学生由于自己知识面和学习技能的局限,对外界事物尚处于形象记忆阶段,所以枯燥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最好能够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形象教学。并且小学语文教师最好能够从学生有兴趣的内容着手,将学生的兴趣点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转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主动性。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平台。这其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教学模式也将要转变,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则取决于教师的角色转变。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将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问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从而完成新课程改革所赋予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葛雅慧,王凤霞.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调查报告[J].甘肃高师学报,2008,(1).

[2]许书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学周刊,2011,(24).

[3]庞以贵.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0,(14).

第8篇

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最先开展合作学习,但是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形式化太严重、忽视合作学习的内涵等。因此,需要给实际的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目前,我国在探究新的学习模式,目的是改变学生的一个思维方法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通过研究表明,小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佳阶段。所以,目前在小学阶段大量推行合作学习模式,这样能够让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实现很大程度的推进。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发展的学习方式,而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其思维方式和速度比较不一,一般的学习方式很容易消磨小学生以上特性,但是合作学习就可以使其特性得到很好的保留和发展。近年来,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泛利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极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探讨如何更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就是目前所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打造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以前,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主要依靠教师,而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学生理解的东西比较少,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主动的理解和思考,使其理解能够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知识。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小组的成员各补所短,进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是当前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技能,如果从小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可以对其今后的学习或是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一般使用的是小组学习方式,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成员之间的合作。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合作的技巧以及培养了团队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所存在的不足

虽然合作学习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会存在不足,例如教师个人经验不足,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等。

(一)教师的个人经验缺乏

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学生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太成熟,其个人控制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对其不当行为进行纠正。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的理解,缺乏一定的经验,使得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学生的参与热情度低

有些时候,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评价,还存在统一答案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降低了。还有些教师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因而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落差,导致其不想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极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第一,给定学习目标,小组学习探究。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给既定的目标,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向。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弱,无法全面理解课文,而且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其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教师在事先就制定好了学习目标,这样会让他们更有目的性进行讨论,而且其结果也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让小组成员进行组内投票,选出最佳答案,在进行最后的答案阐述时,对他们进行表扬,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团体荣誉感,而且能够激发他们下次参与讨论的激情。第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因此,需要时刻注意。在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讨论背景,例如讲故事或是谜语、音乐等方式,这样首先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目光,让其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接着教师需要适度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一个纠正方向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而且没有办法深度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时候需要教师帮助遇到理解难题的学生。同时,教师和可以适度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样可以最直接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当小组内存在较多的争议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减少发生不和谐事情的概率。但是教师需要把握参与的身份以及合理性。比如说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定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在稍后的合作学习中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同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分组需要讲究一定的合理性,可以配置奖惩制度,使学生更有动力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并且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合作学习就是当前提出的一个新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的最为广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达到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二是提高其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度,而且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个性,进而使教学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推广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玲.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2013(11).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07-02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体自己的特性且其含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慢慢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为目标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呢?

1 掌握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概念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往往是由探讨和研究两个部分组成。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探讨学术性的问题,从而研究出一种或者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探究性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质是不一样的,因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不单单重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还重视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目前,探究性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探究性教学模式往往会采用平等、民主、开放、激励等教学手段,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鼓励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探讨和研究来解决问题。总之,探究性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2 探究性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有学生反映课堂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究其原因,教师单单注重学生对于字、词、句、段、文本的理解,不能够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单纯为了取得一个高分数的成绩。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背诵的任务,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不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死记硬背,从而使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沉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兴起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可见,探究性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究前提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解读课文的导读内容,使学生了解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教材训练内容在学习语文知识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解读课文导读,可以选用适当的解读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教材的新颖性,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或者难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万不能将正确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要想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且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地和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要想更好地将探究性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备课阶段,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运用扎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实践活动,将小学语文中的“言”和“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拥有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才能教授给学生。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因此,教师和学生就要明确合作探究、相互双赢的目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挥团队优势,相互帮助。教师应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思维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促使形成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只有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才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且掌握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为学生进行高深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除上述之外,教师还要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多和学生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归纳、概括和掌握小学语文学习的知识要点,使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充实感和愉悦感,进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另外,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的能力,将课文内容和自身的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进行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本文的基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剖析,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理解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

教师还要注重拓展和延伸课本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讨和研究,且要及时给予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学生以肯定和表扬。教师还要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到课堂外,引导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进行阅读,不断地探究语文知识,充分发扬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不断地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吸引学生进一步地学习。

4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探讨和研究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当代的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李俊仙.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3).

[2]胡波.新课程下探究性学习的再思考[C]//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2007.

[3]胡久华,王磊,胡晓红.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初步研究:基于我们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育,2002(11):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89-02

小学课堂的基调是轻松而活泼的,而语文教学的艺术美也唯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自由时才能得到完美展现。让学生在学习上体会和享受语文学科的情感美、语言美、节奏美等,才能不断开拓小学语文教学审美的深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个人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内涵

时代的变革,让教学逐渐上升成为了一门艺术。在这个时代,教学绝不仅仅只是教师立于讲台前单方面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师生间思想、心灵的碰撞,教者会将教学当作一种美好而崇高的境界去追求与创新,也引领学生追寻美好而别有趣味的美丽语文新世界。现代教学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即现代学习科学和现代美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其核心就在于教与学的统一,并富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十分活跃、教学对象天真纯洁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姿多彩,所以其更能够体现其教学艺术美。如此来看,开拓语文教学艺术美是可行而又必要的,它对增强语文课堂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基本表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多姿多彩的,其教学艺术美详细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语言美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语言的优美程度。若是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学生在感知文本时便会如临其境、深切感知,使得语文教学跳出单薄的纸张、冰冷的文字,让学生在丰富、有趣、多味的语言交流中得到情与意的享受。

2. 节奏美

教学中恰当的节奏是让学生放松、舒缓的良药,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安排上富有变化,即课堂教学节奏起伏稳定、张弛有度。在这样的节奏中,学生的身心会随着教师节奏的指引,如同聆听或明朗、舒缓或低沉、急促的乐章般走进文本,体味、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3. 情感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若是评价与反思一堂课,教者必定会回顾:这堂课中是否有情感互相碰撞而四溢的火花?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为情感。一位教师在熟悉了教材与学生之后,被课本中众多美好的形象激起心中的热情,就这样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也被激活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被教师丰富、高尚的情感所激发,从而产生师生间情感的交缠――共鸣,这样的语文课堂真乃气象万千,令人感慨万端。

4. 板书艺术美

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教师的微型教案,而要写一份充满艺术美的板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书写美――文字书写得端正、整齐、美观,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审美享受。

(2)内容美――遣词造句精炼、准确;从整体上看,线索分明,重点突出。

(3)形式美――板书形式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条理清楚,在内容精炼的基础之上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5. 课堂气氛美

舒适、优雅的课堂气氛会令学生如沐春风,这样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氛围应具备以下要素:

(1)猜想――通过活跃的思维,学生会在头脑中以猜想的方式形成一种揣测探问的心理欲求。

(2)疑问――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问题情境,用疑问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惊讶――课堂上善于揭开学生的疑问困惑,用精妙的方式点拨后让学生恍然大悟,并在解惑后收获惊喜之情。

(4)趣味――死板、单调的课堂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打动学生,教师的课堂讲述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能让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5)沉思――在课堂关键问题上,教师要会“留白”,让学生自行沉思探索。

(6)争议――学生大胆地质疑,各抒己见,问题摸索明白,才算是真正地进入课堂。

(7)联想――教师切勿把课讲彻底,要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展开联想,在有限中延伸至无限。

……

且不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它的定义是什么,若是一堂课包含了以上这些要素,它必然是充实、丰富、科学有道的,它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更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艺术性、审美性。

三、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措施

打动人心的课堂,总是能做到:把自由还给学生。

1. 还给学生表达的自由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带有太多传统课堂的特点,除了少部分学生在课上说出与教师期待的内容相似的回答,更多的则是做没有反应的听众,或是偶尔唯唯连声表示赞同。课堂将学生的表达自由剥夺,留下教师一人自说自话,这样的教学的确是很难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美”。因此,学生表达的自由极其重要。我们必须把自由还给学生,认真创设自主、融洽、人文的课堂环境,不断开拓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深度。

(1)允许插话。学生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插话正是其思维、灵感火花闪现的体现,当其出现时,教师不应一味地去阻止、否定,而是要立即去引导、补充,使之清楚明了,否则它会很快从学生的头脑中消失。对学生不经意插话的重视与把握,很多时候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惊喜与成就,从而不断提升其探究能力。

(2)鼓励争论。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争论,再适时地指点他们的议论观点,就会让他们的分析理解、语言表达、求新求异等能力在丰富有趣的语言交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2. 还给学生思维的自由

语文教学在现代教学提倡的“思维无”的大环境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不同方向想。教师要勇敢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打开思维,自主探索世界,发现自己思维的闪光之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逆向思维等求异思维会让学生的求知之心走得更远。

(2)尽情地想。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空白、插图,乃至合适的音乐、动画等,引起学生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并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迈进。

3. 还给学生活动的自由

小学语文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教科书中通篇的文字,会让教师与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实不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要想变得活跃,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动起来”。

(1)给学生怎样的活动自由。教师应以突出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均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很好方式。

(2)提供怎样交流的环境。除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活动外,教师还需特别注重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督促学生手脑并用,将知识融进现实生活中,并从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美,为人师者不妨动动脑筋,广学博思,注重人文,唯有如此,课堂才是新课堂,学生才是在审美教育下的新学生,我们的教学、教育才有新希望。

参考文献:

第11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大批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被应用到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些现代化的高科技教育技术手段不仅被认可、采用,并已经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是珍惜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地学习运用,大胆尝试,并迅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下面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例,谈一谈我们的收获与启示。

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长期的传统语文教学中,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使无数的同仁深感乏术,而自从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走进课堂,就好像给原本沉寂的课堂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强心针,学生学习、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瞬间调动了起来。例如:我们教学《在山的那边》一课时,就做了大胆的尝试,用到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首先,我在导语中这样说:“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生答:“大海。”我又问:“你们见过大海吗?”学生回答:“没有。”有的学生回答:“在电视上见过。”于是我说:“那今天我们就到山的那一边去看看大海好吗?”学生极其兴奋地齐声回答:“好!”,接着音响里传出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海风呼啸的声音、海鸟的叫声……之后,屏幕上渐渐地映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大海图片,并配上了《海之诗》的乐曲。学生们哪里上过这样的语文课,一个个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完全沉醉于大海的魅力之中。整节课,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思维活跃,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主”原则尤为重要,“三主”之一的学生训练的主线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但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训练题目往往过长,远远地超出了黑板的容量和老师安排好的教学时间,因此,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这条主线往往被淡化,出现了大量的“满堂灌”的语文老师,从而剥夺了学生训练的权利。自从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可以毫不费力地将要在课堂上训练的题目事先准备好,上课的时候清晰地投映在银幕之上,既省时、省力,又能取得良好效果。

如学习人物对话的语文,我们的一般教学原则是,教师让几个同学代表几个人物进行对白,这样既生动,又符合教学的基本逻辑。但如果我们事先用多媒体设计好人物,并辅以对话,其效果更好,学生会从人物的特征出发,加强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对话加强理解并丰富语言,这是一般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语文。重要的还有语言环境和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开拓思路,重在教育引导,关键在于启发、诱导,并通过调整课堂结构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共享天下优秀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延伸、学生学习中能力的培训与迁移被提上了全新的高度,仅凭一本教材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在教学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建立了电子备课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备好每一节课,查找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每节课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找到现有的模式。这一做法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一个广阔无限的世界,每一节课都能上出新的方法。从导语的导入、板书的设计到问题的设计、课外的延伸,每节课的教学我都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闪光点,语文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能找到无穷无尽的资源,这为丰富我的语文课堂的内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仅靠老师的努力只是完成了成功教学的百分之五十,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我也积极探索新办法,我会让那些有家庭电脑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从网络上收集一些病句修改,名著、阅读、小故事、时事新闻等方面的素材,拿到教室里交流、积累,有的学生还把搜集到的好的文章拿到课堂上来念。这些做法都极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学生视野过于狭小的不足,从而为语文教学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当今社会什么都在讲速度、效果,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变得直接明了,但不失文雅、含蓄,显得别具一格,比如网络聊天和手机短信。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拥有家庭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拥有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新生事物正在被当今的中小学生快速地接受。但由于引导不力,太多中小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利用这些资源,从而产生了一些消极负面的作用,比如曾经使好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网络聊天。我就经常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利用这些资源的问题。最后,我收集了全班学生的QQ号码,利用星期天和他们交流。很快地,我成了他们的网友,在网络上,他们有什么知心话都向我说,有什么困惑也请我帮忙。渐渐地,网络聊天成了我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不仅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困惑,还引导着他们正确利用网络。

总之,只有有效地、合理地、科学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节拍,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新时代人才。

第12篇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师认为最难、最困惑的教学内容之一。从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得出,语文教学的重心已经从语言内部结构逐渐地转变成了语言的功能,即是语言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语言学”则成为了语文教学研究的话题。这样,我们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创建一个交流平台,来实现对语言学习和实际语境之间的有效连接。为了方便总结和推广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作文先导式”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理念简单概述

“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实施,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程序与内容序列,并且利用虚拟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然后以“作文”为载体,促进学生对识字的渴望、阅读的需求以及强烈提高写作水平的愿望。这样,教师按照学生自主活动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体验过程中学习。

所以,“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实验就是突破传统的以书本为重心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兴趣需求为逻辑起点,并将原有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起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间接地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思考性和自信心,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为学生以后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兴趣和能力基础。

通过上面的简单概述,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可以表述为是以兴趣需求为思维逻辑起点,以自主体验为认知基础,以知情相结合为教学的理想,利用作文先导式为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学科”的基础上,着手揭示语文知识的逻辑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语文学界就提出了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口号,简称“双基”。就是统一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框架和教学重点内容。经过专家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基本上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这严重的背离了“语文”内在功能。所以,参照“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并且通过实践分析,可以实施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来整合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1.生成。我们认为,语文学科就是一门理解性的学科,按照学科的要求进行构建语文知识框架体系。这严重是对知识的误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课时多、成效差”的原因。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这种看法,把语文教学过程理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种由内而外生成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和知识灌输过程。“作文先导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创设情境以及如何诱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与交流上,而不是侧重于传统教学目标,比如学生要认识多少个生字,怎么样让学生掌握这些生字的内容上等等。按照语文知识和能力“生成”的思路,正和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训练”思路设计的教学相反。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贯彻语言表达和交流,构成了“生成”教学设计。

2.整合。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把教学内容分成了四部分,即是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然后再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分析式”教学框架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实际效率。而“作文先导式”实验的做法就是在小学生入学后,集中摒弃“拼音”环节,用短期有效的时间完成拼音教学任务,然后让学生把学到的拼音知识应用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在书面表达中的应用。接着,语文教学进入“作文先导式”模式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口头语言把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完整、生动的表达出来,并让学生记录下来。如果遇到不会写的生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然后让学生进行现场阅读。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也达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目的。使用这种“整合”策略,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生成求知需求,才使“语文教学”成为必要,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3.评议。作文先导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是潜移默化的功能,并把“评议”贯彻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成为一个认识与实践操作的主体。“评议”可以评识字,评写作,评阅读,所以,它可以成为识字教学或者是写字教学的一种方式。而采用此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进一步发展和升华,获得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