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成果展示

语文教学成果展示

时间:2023-08-01 17:4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成果展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成果展示

第1篇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面临着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代需求,以往老师讲解、学生接受等被动的教学体系制约了教学成果的获取,因此需要探索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方式。动漫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改变了传统课堂饱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问题,在板书及讲解为主的基础上融入文本、图像及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新型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由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改变传统呆板、单一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丰富多彩、生动活跃的形象板块,充分发挥出动漫的优越性,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动漫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价值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其学习成果及学习效率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此科目教学中,动漫的融入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具有明显效果。目前,高科技产品及网络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教学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有很多的小学生在接触语文教学之前,会通过电子产品对动漫及卡通形象等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喜欢接触这种丰富多彩且情节生动的卡通形象,并且表达出对动漫的喜爱。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采取适当措施将动漫合理科学的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以此保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动漫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1.1深刻感知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只是关注口头讲述课文知识,但是却往往获取的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面对天性活泼、好动且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小学教育的需求。动漫的引入能够十分巧妙地凸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经过对枯燥的知识加以形象化,通过全面塑造妙趣横生的形象来激励学生们显现出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们开始重视语文知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在教学内容中涉及到比较抽象的知识,仅靠老师们枯燥的讲解,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正确的分析方式,使他们短暂接触过之后就能忘记相关内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结合《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进行分析,动漫将会展现出较为逼真的效果,帮助学生们记忆具体的三次时间,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之前,老师们完全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他们提前收集一些与三国相关的英雄人物动漫图片,并且对学生所收集的动漫图片加以分类整理,经过相关的筛选之后,对此进行排序,实现满足故事架构的系统构建。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加以了解,针对卡通十足的人物图片让学生们自己理解课文主旨。

1.3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卡通动漫的融入有助于学生们深入体会其中的内涵主旨,并且营造出乐趣十足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小学课文的学习中,有部分文章所涉及的内涵不易查明,所以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成果,使小学生们对所学重点无法把握并消化。动漫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欢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制作出相关人物的面具,这样就能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巩固知识情节的记忆。伴随着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学生们可以正确理解知识的内涵,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演绎,搭配丰富多样的动漫,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动漫引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方式

2.1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动漫应该注重图文、声像的有机结合,让知识信息的来源渠道更广,为小学生们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动漫对象。经过展示的过程,让学生们在眼前感受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结合着视听共享来感受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轻松愉悦,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了当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2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经过适当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多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逐渐由浅至深,实现了由近到远的发展。动漫教学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来加以形象化,采取动画的形式将其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乐趣,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大帮助。

2.3拓展并升华主题:

语文教材中的故事、童话及寓言等都会涵盖着一定的道理,这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体会出来。在小学教育中,完全可以将其改编为动漫剧本,然后制作成相关的动漫作品,以此加深学生们对于此内容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

总之,动漫拥有巨大优势,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加以形象化生动化,提升信息传递的形式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动漫凭借着众多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体现出重要价值。语文教师需要合理科学的设置动漫应用模式,采取适当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等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江涛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百尺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婉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李小敏,甘维,马磊.将教育戏剧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06:154-156.

[3]石字芬.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J].才智,2012,11:336.

第2篇

新课标对各科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往的教育中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得教学成果受限,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改革需要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上下功夫。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具体有效策略。

关键词:

学生个性培养;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策略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能力以及个性的培养,课堂教学单调、无趣,让学生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位置,学生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会阻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会缺乏对知识点创新能力,因此在改革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是忽略了对学生能力、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只有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所具备的独特的优势,让其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结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以往的语文传统中由于教学方法单调,课堂上的气氛不活跃,而小学生正处于多动、好奇的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聊的语文课堂就更容易让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填鸭式”的教学,也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置,也习惯了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对知识的汲取程度低,更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有效的打破这一僵局,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中,还可以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2]。例如在教授《月球之谜》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将月球的图片和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月球的壮观,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吸引他们,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通过良性竞争,激励学生进取

竞争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良好的竞争,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敢于创新。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学生也需要具备能够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承受力,这些都可以通过开展良性的竞争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中展示自己的优点,不断的去努力[3]。进取型是创新人才所要有的个性品质。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要学生背诵难度就更大,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竞争、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背诵《两小儿辩日》的时候,学生感觉背诵有难度,通过比赛选出前五名会背的学生,教师要先说明会有神秘的小奖励,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就会开始认真的进行背诵,当有一个同学会背时,教师会夸奖这个学生,可以让其从中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胜利会激励着他,让其在之后的背诵中都能更加有积极性和自信,其他学生见有人已经完成目标,也会迫切的想要成功,也会更加积极、努力的去背诵,加快整体背诵的速度,在比赛后对于那些没有背会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一些鼓励,让他们慢慢来,在看到背完课文会受到表扬以及教师的鼓励后,学生也会更积极的背诵,不想输给别的同学和不想让教师失望,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入了竞争性,也让背诵不再是乏味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果。

四、增加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创新思路

小学的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内容,对风景、人物等的描写都有,有优美的语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熟悉掌握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合理的使用教材,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比如,在学习《找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课文中的角色,给学生分角色扮演,让学生读课文中的自己角色的话,教师在旁边负责读旁白,但读到文章的最后一段“春天来了”的时候,让学生一起读。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既实现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了对文章中角色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文章中的情境中,将自己当做是小草、溪水等角色,从自己角色的角度去更深层次的体会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五、多给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

学生都想有机会可以展示自己的优点,表现自己,尤其是小学生。语文本身也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有的学生擅长背诵,有的学生擅长写作,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学生的个性元素,教师要将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4]。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施展个性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例如:有的学生朗读课文时情感丰富,那么就可以让他将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其他的;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好,那么就可以让其组织一场辩论赛,能够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对其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结束语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除了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个性培养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积极的思考对策,实现对学生个性更好的培养,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

作者:徐小峰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白土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霏.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4(10)

[2]刘王红.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8)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14-02

一、教学探究之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1.理论:由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尊心,学习的氛围特别容易受到教学氛围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成效。在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感策略,用情感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要拿起表扬的武器来对待这些学生。

2.案例:在进行《詹天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讲述一下对于工程师是怎么认识的,问一下他们长大以后的愿望,进一步拉动学生之间的关系,再为大家讲述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讲述这位工程师为中国人民修建京张铁路的伟大事迹。再向学生提问,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而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时候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呢?通过提问和交流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

二、教学探究之二:创设教学情景

1.理论: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学习的信心,端正语文学习的态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也比较少,对于知识的理解一般处在表象的储备阶段,这就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对于课文中语文的形象和意境感受得比较浅显,要想进行语文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收效甚微。但是让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产生的效果十分明显。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静态图片变成动态的画面,创设动态的情境,把学生设置在一个声音、形象、画面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这样的视觉刺激具有明显的效果,实现了“情景教学再现”,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主旨。

2.案例:在学习《索溪峪的“野”》的时候,在讲解之前可以为学生放一首傣族民歌《美丽的张家界》,创设情景导入,再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索溪峪的图片,再在展示的时候配上声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感受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在图片与声音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仿佛置身在索溪峪,看到了千峰竞立,争奇斗研,让人称奇叫绝的美,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多思考,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探究之三:学生自主学习

1.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需求与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原来的“逼迫学习”到后来的“我要学习”,提高了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探究能力。这种为更好地达成语文教学目标采用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语文,提高人文素质。

2.案例: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探究课题: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人?文章是怎么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来说明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她为人类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这篇课文是怎么对居里夫人的形象进行塑造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去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再对教学成果进行认真的总结。

四、教学探究之四:小组合作教学

1.理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建立在学习新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课堂互助机制,很好地保留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这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增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一个小组的成员之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小组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分工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把每一个同学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精神。

2.案例:在学习《诗海拾贝》的时候,可以把班级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出一位比较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这个小组长来组织工作,保证课堂谈论的持续性。并且给学生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首先是我会朗读,可以小组成员一起朗读,也可以个别朗读,但是要发音准确,读出相应的感情;其次是我会理解,可以给每个小组进行分工,在这几首古诗学习的时候,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收集相应的资料。

五、教学探究之五:专题活动组织

1.理论:在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阵地是课堂,依据是教材,但是也不能完全被教材所束缚。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开设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在开展专题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关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语文元素,留意社会中的语文资源,包括家庭生活中的语文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把语文教学活动推向。

第4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准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忽略课前设计和课后设计,不能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

2、教学资料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能根据不一样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资料,但教学资料和主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仍有发生,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超出了小学生心智成长和生活阅历水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枯燥。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本事和运用本事的培养与发展。针对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可是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了存在形式化的弊端,还存在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没有具体而充实的资料和有效的课堂组织。有的教师则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不管什么教学资料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手段单一。教师缺乏主动性,只是选择陈旧的教学方式去管理学生,教学气氛沉闷,语文教学显得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无法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本事和合作创新本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高质量备课,合理设计教学资料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依照课标与教材进行高质量的备课。一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设立具有弹性的课堂教学资料,科学制作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要研究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性格特征学生的需求,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生活中。三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2、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为重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多元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适合的方法。二是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取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相互启发,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思考本事。三是根据教学资料科学设定相关活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开展竞赛、小组讨论等活动,实施创新式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要适应课标理念的发展、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容量,并且能化抽象为具象,使教学资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利于学生获得明确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2020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我们的学生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缺少了学生自由的广泛的议论!这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少思想、多复制”!议论少,想象得更少!其实,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本就一个童话的世界!

教师应当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心灵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的喜欢的教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还需要具有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本事。

再精致的课件,也无法代替学生从语言文字描述中所获得的个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尽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能憾动心灵的。与其花这么多的精力制作并不成熟的课件,还不如引领学生透过课文语言进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时候,学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课件让学生看得一览无余了,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窥探语文,是坚持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极好境界。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欢乐,简单就是幸福。

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活力,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

2020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本事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而在我看来,语文不只是一门学科,一种本事,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出于对语文的热爱,我选择了做一名语文教师。

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我对于语文的教学有着些许的心得与感悟。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传统教学中,教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还记得担任语文教师的初期,由于没有经验,一向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成果的反馈,发现这样教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交集,所以,对于课堂的安排和掌控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教学地位的转换,而是对于学习的态度的转变。学生不再将自我置身事外,而是以课堂为己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此刻学的是有用的,而不是浪费时间的随波逐流。

3、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对课堂的安排上,要给予学生必须的时间。

4、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

谈到创新本事,这其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我们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以及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中,都能够看出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本事的培养便成为了培养学生的又一重要任务。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创新的小能手,只是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同化了想法。而教师要做的,不再是统一学生对事物,对课文的理解,而是,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跟着感觉去描绘自我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同学的不经意的一个想法,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体会出从前未曾体会到的涵义。这其实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本事的同时,也开拓了教师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民主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应当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简便的学习氛围,学生构成进取、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我们经常说兴趣是的教师。不仅仅如此,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进取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本事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资料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本事。

3、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创新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进取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进取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5篇

实践:虚心留劲节,风雨不知寒

张卫其老师认为,“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的过程”。为培养儿童的阅读思考力,他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全身心投身课程改革实验,先后进行了两轮课改实验。

教学实验第一阶段,也就是1995~2002年开展的“如何使语言文字训练到位”的研究阶段。期间,张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一课获湖州市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在浙江省录像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撰写的论文《用比较法教学〈猫〉》等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课题成果获市一等奖;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于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在教学实验的第二阶段,即2003~2009年开展“小学语文‘自探共研,适时训练,随机反馈’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他发现在语言文字的过度的形式训练中,造成了语文教学中人的个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缺失,对此,他开展了研究。为建构有效模式,他潜心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并虚心向同事、导师请教。期间,他还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高端培训班、湖州市第一层次名教师培养学习班,到“王崧舟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脱产学习,得到了沈大安老师、汪潮教授、王崧舟老师等一大批教授、专家的指导,简约灵动的语文教学风格和“自探共研,适时训练,随机反馈”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在他的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得到了张扬,学生的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发展。许多老师觉得他的课堂充满着“思性语文”的魅力。他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在浙江省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当时,评委老师都这样评价: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变“教师一言堂”“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的多向立体化交流”;他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的简约生态课堂,从而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让语文真正姓“语”名“文”。

2010年,张老师调入安吉县教科研中心工作,积极实践“儿童本位”研究课题,倡导教研要为教师服务,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研活动按照“问题切入、主题引领、课题深化、培训跟进、活动反馈”的“五环式”教研体系开展。他提出的“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阅读要从单篇走向一本,从一本走向多本,从课内走向课外”的鲜明主张,指向儿童阅读思考力的培养。为了推动儿童阅读,让农村小学的孩子有书读,好读书,读好书,多年来,他和老师们共同开展了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研究,倡导“在共读共写中发现语言密码”。记得他调到县教科研中心组织的第一个县级活动就是“班级读书会”,邀请我们杭州上城区的蒋军晶等老师进行示范、讲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目前已经走进了乡村学校,在安吉县小学遍地开花。据我所知,晓墅小学、递铺三小、实验小学、杭垓小学等一大批学校都把“读书节”作为每学期的“固定项目”,并成功实践和开发了晨诵课、绘本课、导读课、方法交流课、主题探讨课等各种童书共读课型,一大批学校开发了具有个性化的“儿童阅读”校本课程,使童书阅读成为了学校常规性的活动。

以变革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发展。张老师曾说过:“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新的评价方法探索上,他一方面鼓励学校改革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将活动评价、绿色评价引入学校;另一方面,他尝试将PISA阅读测试理念、非连续性文本考查引进试卷,变监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检测是否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期间,他在首届浙派名师培养工程中开设“个人专场”展示教学成果,获得了汪潮教授的赞誉。他撰写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获浙江省小学语文论文评比一等奖,近30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其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全文收录,《花的勇气》一课的教学在浙江教研网“天天公开课”栏目播出。他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第四届江浙沪教学观摩活动”“华东六省一市教学观摩活动”,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首批课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教研之路上,他虚心实践,阔步前行。

传播: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2010年,张老师从一线教师转而成为安吉县教科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他与学科团队一起着手尝试推进“学为中心”的“学导课堂”。也是从这一年起,他的教学主张“教师的教,不在给予,而在基于学情的相机引导”使安吉县的小学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改变。他说:“改变多年的教学习惯,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总要允许老师们有一个磨合过渡期。”作为教研员,他思考更多的是全县学科教师队伍的个性体验和职业情感,为了帮老师们顺利过渡到“学为中心”时代,他平均每学期开设两节示范课、听课100节以上,经常对县里的小学进行专项的教学调研,通过听课、查备课笔记和作业本、举办教研活动等,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反思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学习单的编制和使用》到《学习单的优化策略》,再到《学导课堂的误区和操作策略》,他的每一次讲座都见证了把思考和实践推向深入的渐进步伐。

他关注课堂,更关注课程建设。“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课程执行”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三大核心问题。但一般教师的课程观非常淡薄,要树立青年教师的课程观,首先得身体力行。他集合自己的研究思考,利用每学期教师培训的机会,引导青年教师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整体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引导青年骨干教师先行实践与思考。比如,自然形成的小班如何借用课程理念进行课程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实现有效连接,根据地方特色如何建设学生喜爱的拓展性课程等。有关注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收获。在他和老师们的努力下,“绿动课程”“驿站课程”等一大批富有校本特色的语文拓展性精品课程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课程意识观照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活力和张力。目前,安吉县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努力体现着有效的语言学习及和谐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区域五所课改基地学校先后接待了温州洞头实验小学、建德市校长代表团、上虞金近小学、浦江县校长考察团、庆元县江滨小学、江苏启东和合镇教育集团、义乌廿三里小学等100多所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在近两年里,参观总人数就达4000多人次。张老师开设的讲座,在省内外各地交流示范,取得了良好反响,扩大了“安吉小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他也被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推荐为长三角基础教育学科专家库专家。

创新: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要抓好学科建设,关键在教师;要抓好教师队伍,首先得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张老师通过“培养制度与指导平台的建设”,引领青年教师走合作发展之路。在合作中引领,在分享中进步,使教研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教科研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对全县教师产生了较强的辐射作用。

他以学科特色教研组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培养、指导教师对象上,点面结合,内外兼顾。一方面重视教师的个体分层指导,另一方面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并强化培训。我多次参加安吉县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张老师的“分层培训法”给我印象颇深。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对课堂教学还缺乏了解的青年教师,他开展了“让每位新教师有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体验”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改变了以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调研方式,对新教师采取跟踪式调研。要求新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反复上,让他们亲历上一堂好课的磨砺过程,并在第一学年学期末上一堂“亮相课”,让他们逐步获得“只要我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把课上好”的成功感。对于已经逐步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他通过结对的方式进行指导,在结对活动中通过上示范课、作讲座、现场教学指导等形式加强培训。同时,他还要求结对教师在本校教研组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并制订了《结对教师考核办法》,要求结对教师所在学校的教研组活动次数与内容数量要相结合,并纳入考核范围。这样,就将指导面从结对教师辐射到了其所在教研组与学校。对于日趋成熟、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他通过全县层面的选拔,建立了“县小学语文学科指导组”,除了个别指导,更要求研修小组成员在校内教研组开展体现校本教研特色的各类教研活动,将骨干教师的研修与全体教师的整体提升紧密结合,发挥了指导组的最大功效。其间,结对教师成绩颇丰,省教坛新秀、市教学明星、市教学能手、市教坛新秀不断涌现。

他改变传统教研模式,以网络教研为平台,促进全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安吉县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情和网络教研的优点,他通过对骨干教师的选拔和管理,组建了安吉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研修小组”,并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网络教研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经过实践,建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安吉县小学语文以教研网为主、QQ群为辅),探索了两种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教研模式: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学研讨模式和以互动交流为形式的主题讨论模式。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使偏远的农村教师能同步享受优质的教研服务,有效促进了区域教师的均衡发展。

第6篇

写景作文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入门篇章。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一、培养学生形成积累好字词、优美句子习惯;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表达、心有所思,口有所述,笔有所写。三、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四、寓美育于教学,发现美景、感悟美景、传播美景。教学成果关系到他今后对待写作的兴趣;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习惯;能否亲近大自然;能否热爱我们的奇山净水、绿草树林、多彩鲜花、清新空气。形成坏境保护意识,净化心灵。使学生生理和心理同步发育。

老师交流时常提及的问题”字、词积累枯燥乏味,难以坚持!”“缺乏带领户外观察,当场习作指导!”“身边缺乏风景名胜景区,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没条件”等等,其实随着现代电教设备推广普及,”攻克小学写景作文”比以前要容易操作了。下面我谈几点心得:

一、循序渐进

写景作文需要字词积累,观察身边景物,多练习,书写体现时间、空间感。决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一定要循序渐进,结合课本字词学习,渗透扩充写景字词的认知使用。例如:学竹、花、草、树、字时认识常用描写词葱翠、俊秀、修长、苍翠欲滴、直插云霄;含苞待放、新枝吐蕾、花骨朵、色彩斑斓、花繁叶茂;欣欣向荣、绿油油、生气勃勃;参天、巍然、高大、繁茂、倒垂、盘曲、合抱、林海、遮天蔽日等等。结合多媒体展示丰富了这个字的内涵。类似的山、水、石、虫、鱼、鸟、风、雨、雪、小溪、江、河、湖、海等字时,有图形、声音的认识。激发学生多种感观,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有写作欲望,想要把它们美描写下来,随着学习深入,积累的词句多了,就会产生写作冲动,这时引导练习写作片段就容易多了。

二、善于观察、勤于动手

写景片段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它是不断积累字词的动力源泉,又是积累的

词转化为优美文章的切入点。同时多练写景片段还能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解决了写作时 “眼高手低”、”无话可说”这些毛病。许多老师对写景片段不重视,不能结合平时教学进行充分的练习。尤其是学生在积累字词,运用字词上取得的成绩没有给予及时肯定、鼓励,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写景片段练习场景可先写身边熟悉的,如校园美景,住处边上的广场,公园,小溪,湖泊等。写景素材很多,不一定非要写风景名胜,名山大川。只要带有情感去观察,去描写就是好文章就能打动人。就算需要,我们也很方便借助网络、多媒体找图片,视频,音频资料效果也很好。而且写景片段练习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还可体会四季变换,春、夏、秋、冬风景;天气变化,阴、晴、雨、雪等,体会通过写景反映作者心情。常练写景片段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锻炼描写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促进优美字词积累;写作中逐步反映时间感,空间感。

三、多看范文,扩展视野

到了中高年级我们的写作就要有取舍,抓住重点景物进行描写,体会写作中的时间感、空间感。课文中有许多范文学习像《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也可从作文书中找一些学习,掌握技巧如方位顺序,时间顺序;体会美景带给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不一样的享受。

教室经常展示优秀作文,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每次作文都选取优秀范文来学习欣赏,对认真写的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指明学习的方向。好的作品我们要搭建平台让它展示,校园作文竞赛,小学作文刊物等鼓励学生多写多投。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写景作文入手,且写景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又总是没话可写,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触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写景作文学好了,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才会愉快接受和学其他类型作文,才不会”谈作文色变”。

第7篇

初中老师教学理念改变的关键是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而老师扮演辅助引导者。教学目的不是仅仅为了教,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知识,自觉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利用出来,这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效用。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理念上适时而变,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组织教学形式,制定教学评价目标。正所谓“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让学生体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根源上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优质。只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教学,努力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才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大胆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唱主角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发现,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学习的兴奋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明白,通过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我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应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语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获得知识,找到最佳学习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模式,大胆放开学生的思维,用“语文”的情境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实用的高效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等感官刺激加以利用,并通过具体而形象形式提供给学生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正是由于中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这种特征,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老师应当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将教学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课件。并且,多媒体技术有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有利于学生课后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复习。例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中,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学生不易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幻灯片的展示,同学更加深入理解了文中的情感,教学课堂也是充满了趣味。

多样化的课堂作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课堂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设置多样化的课堂作业有利于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复习巩固知识。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如背诵课文,熟悉生词,写话题作文等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时间强制规定但是学习效果不佳。

课堂作业应当坚持开放性,激发学生兴趣畅所欲言,切莫规定标准答案。比如,在学习《黄河颂》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诵,体味诗歌中的感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初中语文教育高效优质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长期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更新创新,还要善于借助多种课堂辅助手段。“没有最好,只要更好”,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颜翠芳单位:江西省德兴铜矿中学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教育;关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051-01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地的教师都在努力的提高自身素质,众多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层出不穷,重点都是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积极融入其中,成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与探究者,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除了基因因素,就只有环境因素了,可见环境的重要性。心理学家也曾研究过,学生在良好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下,记忆力是平时的两到三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的作用。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在课堂上要变展示自己为展示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研究。这种平等的关系需要教者能够走近并走进学生,学会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的同伴。提倡民主,民主是催化剂,只有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教师教学要有意识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还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和谐和平衡发展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学生的自主性课堂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外在氛围。在平时的工作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无话不谈。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心态轻松了,学习效率也随之提升。

二、明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于他们来说,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渴望自立,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就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课堂设计中兼顾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我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将学生组织起来,设置多个学习合作小组,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等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学生编人其中,让学生在这样的载体里面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改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单打独斗的局面,为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还对教学组织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将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要求设计为思考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合作小组里面开展学习,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解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深人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服务学生,学生才会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才能把自己当成教学的一份子,才能有利于课堂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团队,提高教学效率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34-01

多媒体教学拥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善。以下是笔者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势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1 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语文归根到底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文学科蕴含了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背景资料、研究领域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在学生面前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内涵与含义。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和语言描述,很难概括语文教材中的所有知识,更不能直观、系统地呈现语文知识体系,甚至会因为语气和用词的不同,导致学生在理解方面产生偏差,从而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而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特点,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录像、动画、视频、幻灯片等各种方法,全面展示教学内容,从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拓展学生的感官功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出师表》这篇文章时,由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环境了解甚少,所以只依靠教师的口语讲解是难以解释清楚的,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三国鼎立”的局势图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了解作品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而对文章主旨产生深入和全面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片段,如诸葛亮北伐等。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当时历史的了解,认识到诸葛亮忠心报国的思想情操,从而体会《出师表》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2 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理顺文章思路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首先引入苏州园林的山水画,将形形的苏州园林美景真实呈现于学生眼前,如独特的花草树木、别具匠心的假山池沼、独具一格的亭台廊榭,都形象展示出苏州园林的各种美景,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完美如画”。在播放苏州园林的视频文件时,可以配以柔美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苏州园林的主体特征是什么?对于设计者来说,应怎样体现这一特征?课文从第二段到第六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学生欣赏完视频资料之后,可以根据以上问题再次分析全文结构,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古代工匠在艺术方面的别具匠心。

3 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网络搜索有关“父亲背影”的视频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不但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将学生引入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深深的父爱。这就为新课的引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阅读状态。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大西北黄土高原农民的“腰鼓”表演,让学生欣赏那豪迈的舞姿,感受当地人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经过激荡人心的舞蹈熏陶,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学习课文,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4 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传统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一般都采用抑扬顿挫的朗读,但这种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审美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安塞腰鼓》一课主要以生动的语言来展示“安塞腰鼓”这一艺术形式的粗狂豪迈,单纯依靠教师和学生的诵读难以加深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切身感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安塞腰鼓”演出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用眼睛直观感受和体验。在刚劲奔放的舞姿和欢快明朗的音乐中,学生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加深了学生对舞者内心世界的把握,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乡愁》配乐朗诵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配乐朗读的魅力,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二中学,山东 淄博 255400)

参考文献:

第10篇

1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技工学校在不断的招生,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普通中学,和中专筛选后的初中毕业学生,很多学生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的原因,很多学生不能够进入到高中或者中专院校进行学习。学生只能赋闲,还有一些学生在社会上打过工。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没有兴趣。他们的语文基础水平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语文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掌握,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障碍。在课堂上不能跟随老师的思路,总是玩手机、打瞌睡。个别同学还总是迟到早退,还有请假不上课的现象,还有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现象发生。如果想改变现在的教学状态,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成功,大胆进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科学的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的讲课,学生却很无奈的坐在自己的座位若有所思。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枯燥,厌倦课堂的学习。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考虑学生的喜好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科学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将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更加重视学科内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接受到科学的教育,不断的提高全面素质的发展,让学生所学的内容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得到应用。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科学内容联系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3 科学的教学手段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仍然采用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现在科学技术不断的提高,应该脱离黑板粉笔式的教学,采用电子式的教学,教师应该通过备课,把握课程的重点内容,将重点内容做成教学课件,通过PPT或者视频的方式将课程展示给学生,并对课程进行讲解。这种运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更加的科学,富有很强大创造性,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乏味。科学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的对知识进行理解,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见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多媒体的教学当中,不仅学生学习了语文知识,还让学生对课程进行联想,学到了很多学科以外的知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4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创新教学和灵活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课本为主,然后归纳课程内容的重点,进行重点教学。课程的内容始终如一,在教学上没有突破。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来对教学进行创新。创新教学则会改变枯燥的教学课堂,让教学的课程内容不再固定,不再是程序化,而是根据教学的主体内容进行多样化教学,让学生不再厌烦课堂。

在教学当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及时是相同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也可能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也就说明教学是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此时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进行灵活教学,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预习时,让学生感受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自主的进行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仅仅抓住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对课堂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被老师所讲的课程内容所吸引,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讲。教师应该主动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动到真实的场景当中。学生通过自己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把握去领悟语言的魅力,了解语文知识的适用性。实践课程的内容需要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强力的好奇心去了解内容。同时,对实践内容进行研讨,重点的内容可以设置疑问对学生进行考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取长补短。灵活的教学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是现在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爱语文知识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灵活的教学方法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合理的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通过表达能够让周围的人了解到他的想法,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中能够与同事友好的共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作业 趣味性 自主性 灵活性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87

作业,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巩固教学成果而安排的一项活动,在各科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业对教师来说,是及时了解学生达成目标情况的一种反馈方式;对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巩固所学,使他们能灵活地运用课堂知识。

一、立足语文之“趣”,活用作业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作业充满兴趣。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和年段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作业。

低年段的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不长,知识储备少,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低年段学生的作业,如画画、问问、说说、演演、读读……在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这篇文章,把这篇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自己解决。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安排学生回家把这篇课文讲给家人听,也可以表演给家人看。这样作业,不但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对他们,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如读读、写写、看看、想想、背背、问问……执教《詹天佑》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写一写詹天佑的人物颁奖词,让孩子们感悟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容,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关注语文之“主”,精妙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思考作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标、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的作业;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例,执教《三亚落日》课文后,孩子们都被三亚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为美妙绝伦的三亚落日设计作业。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地投入到作业设计中去。他们设计出的作业很有价值。

生1:我为三亚落日设计广告语。

生2:我为游客设计三亚的解说词。

生3:我根据总分的结构写一段话。

生4:我配上音乐图片美美地诵读课文。

生5:我为三亚落日画一幅精美的图画。

……

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不但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设计出的作业更加灵活多样,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三、凸显语文之“异”,灵活作业

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发挥他们主体性的重要前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设计的作业要有层次感,体现多样性,给学生自己选择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乐意去写作业,自主探究,并能高效地完成作业。

例如,教学《雪儿》一课后,教师精心设计了几道作业:

1. 小书法家的你,可以抄写文中优美词句来展示你的书法水平。

2.小阅读家的你,可以配上美妙的画面和音乐,美美地朗读《雪儿》。

3.小画家的你,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描写画一画雪儿的外形。

4.爱查阅的你,不妨查资料寻找雪儿的其他特性。

5.爱故事的你,不妨把课文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6.爱观察的你,不妨选一种鸟类进行观察,找找它的特点。

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道或多道进行完成。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12篇

一、用精美的语言来包装课堂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存在着许多形象的、情境的审美内核。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想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首先自己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一方面应该像诗一般,有鲜明的节奏,有和谐的韵律,通过语速的快慢,语音的强弱、高低,语调的舒缓、 沉稳、欢快、高亢等来表现它的美;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应该机智幽默,意味深长,催人奋发,学生能从这闪现出智慧的话中轻松地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现代学生需要听或音乐般的,或有幽默效果的话,正如鱼需要水,树木需要阳光一样重要,所以教师要多说具有这些效果的话。

教师运用美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去探求真,获得善,享受美,从而使他们在知识上得到充实,智能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得到陶冶,灵魂上得到净化。

二、用精彩的生成来构建课堂

“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存在着确定性,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就是始料不及的“意外”。布卢姆曾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应尊重学生的思维状态,关注他们的需求,把握好契机,并及时将它转化成有效地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并带着期盼分享他们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学生一起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并从中体验到意想不到的课堂乐趣。

如笔者在教学《将相和》中“负荆请罪”一段,正当学生为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胸襟折服时,冒出了一个另类:“老师,前文的蔺相如机智勇敢,这里他为什么这么傻,采取这种自取其辱的下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苦思冥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既达到目的,又不受羞辱。有的说:“蔺相如可登门造访,晓以利害关系,相信廉颇也会通情达理的。”有的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和廉颇讲理,光明磊落地说服他。”还有的说:“让赵王找个茬治治廉颇,再由蔺相如出面求情,获得廉颇的感激。”……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以退为进”,让廉颇悟出其中的道理,效果远比指责、争辩、欺瞒好,这就叫策略,蔺相如就是这样一个立足智慧,做事有谋略的人。对话,使教学如“剥笋”般层层推进,如“织网”般丝丝入扣;生成,使课堂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课堂教学的精彩就这样在偶然中悄然生成。

三、用精选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来丰富课堂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概念。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与语文教材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出现在阅读课堂上。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对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选用缺乏明确的目的,误以为引用的资料越多越好,以至把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用在补充资料的展示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