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课

如何学好地理课

时间:2023-08-01 17:4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学好地理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学好地理课

第1篇

关键词:改变学生 厌学地理 策略

引言

如何改变初中学生厌学地理的状况,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老师面前永远要关注的问题。针对我们那个地区生源比较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也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的转变观念,搞好教学工作。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探究

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中生,在小学没有系统学过地理,而地理这门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部分偏难,人文地理部分较枯燥,如何使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学好地理,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地理课的时有发生,又因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目前,我县初中地理只是结业科目,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认为地理是副课,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教育地位低下,在这种困境下,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来说很重要,也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2.兴趣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点的对策探讨

自初中地理学科纳入非中考科目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师生都认为地理学好学差无所谓,与其学地理,不如把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去,正因为这种偏见,很多地理教师带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以及无奈与庆幸的心理,敷衍地进行地理教学。我认为以学生对学科没兴趣为由,对自己教学开脱的教师是不负责的教师,因为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激发产生的。正因为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就更应在课堂上制造情境和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使他们对地理产生乐趣、情趣、志趣,最终产生兴趣。

1.展示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兴趣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中所指出的:“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而这些只有通过地理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也是地理教师的价值所在。由此激发地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并实践到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2.关注教学中的趣味点,增强兴趣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教学可坚持关注时事热点和联系最新事情的原则,经常有意识、有选择地把电视、广播、报纸上的内容纳入地理教学中;经常摘录报刊上的一些地理信息来充实教材;经常联系社会现实,强调活学、活用。例如,与学生一起关注“5?12”汶川地震、身边的鲁甸地震、“神七”升空、日本四岛危机、伊拉克动乱等等。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竞赛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集体的协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用再担心学生不喜欢地理了。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兴趣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觉得学了没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特别是课本地理知识要和乡土地理密切结合,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地理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些道理我们心知肚明。但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如何尽职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在现在教育大环境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就更难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师德水准和修养。

课堂教学的气氛可以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缩小师生距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5.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应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从上述三方面下工夫,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页)

[2]梁少泉.初中地理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的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页)

第2篇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三、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第3篇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习信心;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知识跨度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且该学科也非常重视实际运用。可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地理不重视,不喜欢,即使我们教师一再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也无济于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新颖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喜欢上地理课。因此,如何践行课标新理念,让高中学生爱上地理课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显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预想或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它表现为相信自己,喜欢自己,肯定自己。如果一个人具有自信心,他就会在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就能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由于地理知识本身难度大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的地理成绩不理想,因此,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错误地认为地理不好学,自己学不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爱上地理课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时,我总是充分尊重学生,用赞许的眼神、鼓励的目光与学生交流,即使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也从不讽刺挖苦,而是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例如:“你的进步很明显,老师真高兴。”“你的想法值得我们学习。”“你画的图太漂亮了,是个美术天才。”“很佩服你的勇气,加油啊!”“你的想法很周到,要是这样一改就会更好了。”这样,学生就会在老师的鼓励下树立学习自信心,他们会觉得自己还行、能行,从而也就喜欢上了地理课,爱上了地理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当学生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期间的奥秘。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地理课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时,我常常结合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大家知道,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气象、气候、天文、水文、地质、海洋、资源、生物、城市、经济、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内容,真可谓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这方方面面的内容有着无穷的魅力,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些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在讲述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时,我给学生补充了外星人的有关资料,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觉得地理真是奇妙无比,从而产生了学习兴趣,爱上了地理课。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因为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大家知道,地理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就是图片较多,但是,这些图片是静态的,根本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可是如果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成声情并茂的画面则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定会让学生爱上地理课。例如,在学习“月相和潮汐变化”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月相的变化过程和潮汐的变化过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如身临其境,觉得地理课很有意思。

四、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

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生就会努力学习地理,就会爱上地理课。高中地理中有些概念较抽象,我们教师只有利用学生看到的、听到的作为教学案例,学生才会一目了然,才会对此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时,我让学生自己讨论他们村的用地、周边的环境变化等,学生非常有兴趣,他们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因此,很多学生觉得没有好好留意这些事情很遗憾。正是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才明白了地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好地理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地理课、爱上地理课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彻底打破陈旧教学模式,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爱上地理课。我相信,高中地理课一定会越来越精彩,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喜欢上高中地理。

参考文献:

[1]解献环.试论地理课堂教学的技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7(6).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兴趣教学 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

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此,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以“谜”引趣

地理教学中,新课导语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起着渗透主题、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的作用,风趣幽默的谜语导入,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学生的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产生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如教学“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先让学生猜谜:“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通过这些谜语导入,使学生形成空间轮廓概念,加深对地球、地图特征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引用故事,“横”生妙趣

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到课堂中,会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化得妙趣横生,很受欢迎。如讲到“季风气候”一节时,可以引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作为导语:“……当时正值隆冬,赤壁战场盛行冬季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反而烧了自家,为此,周瑜焦虑成疾,一筹莫展,正在危急关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地预测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偶然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反常现象,结果助东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如此讲述幽默风趣,学生乐听乐学,寓教于乐。

(三)自编口诀,“教”之以趣

将教学内容编成简洁明快的口诀,使知识点串在一起,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世界十大人口大国可用“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来记忆。识记“南亚”国家时,口诀是:“南亚八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锡尼不,临海孟印巴。”

二、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培养,以鼓励为主,使学生体会到他们在课堂中的角色作用。

此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而老师则在一旁扮演导演的角色,施行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应该如何治理?”此时,可以学生围绕问题,各抒己见,让他们在讨论中检验自我知识掌握程度,取长补短的同时还能巩固已学知识。学生讨论完成后,选出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老师再加以点评。如此,学生不仅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识。

三、重视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地理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则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小组合作 读图能力

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被称作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高中生学好地理的有力工具,甚至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办法正常地学习地理。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培养高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

地理知识内容极其复杂,上有大气气流、日月星辰,下有海洋世界、地壳结构。知识五花八门,信息千变万化。学好地理,记忆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光有记忆能力,不会运用地图,是难以把高中地理学好的。学会读地图,对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很多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这跟地理教师的教学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地理教师对地图强调不够,学生的关注度就下降。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没有地图照样可以学好地理,这种观念是严重错误的。本文笔者主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把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入高中地理课堂,以提高高中生的读图能力。

一、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特点

当今社会,竞争极其激烈,没有合作精神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内容。合作理念已经被引入广大中小学教学课堂中,这是现代教育进步的一种表现。小组合作引入课堂主要是在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将班级同学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分成若干个小组,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注重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教师对同学有一个真实的了解,为后期的评价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高中地理读图教学小组合作的可行性

地理课程内容丰富,如果不具备地图阅读能力,光靠文字记忆,效果肯定不佳。地图可以把知识点串起来,让学习地理变得轻松起来。但是,学会读图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是地理图形种类繁多,不同的知识点,图形的种类不一样,二是每一类知识的图形自身也比较复杂。学会读图要细心,要有耐心。如果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读图技巧的传授,效果难以保证。这时候小组合作的引入就能够合理解决以上困难,小组合作能够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能够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能够集思广益。小组合作对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高中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经过多年的学习,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懂得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小组合作在读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小组合作培养读图能力,需要地理教师备课更充分

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似乎是学生在忙活,实际上更忙的是地理教师。地理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更充分的备课准备,预防分析课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测学生可能出现的臆想和疑惑,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预测学生的分析盲点,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进行专业的解答,给出可能的思考答案。教师除了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烂熟于心,还要对地图上的信息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地理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地图上的知识点进行对照,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能够有清晰的轮廓,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小组合作是难以达到这种高度的。

(二)小组合作培养读图能力,需要教师进行情境创设

小组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这也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才行。教师主设计情境能够让高中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小组合作很快进入角色,而不是拖拖拉拉,在课堂上浪费时间。所以地理教师要对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备课,利用多媒体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小组讨论的状态,尽快进入学习过程。

(三)小组合作培养读图能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高中生因为阅读兴趣、知识结构各不相同,采取小组合作,就能够把各自独有的知识分享出来,在讨论中还能够激发各自的想象能力,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信息点,这样就能丰富各自的知识面。例如,在让学生熟悉全国矿产资源的地图知识过程中,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先跟学生交代清楚这次合作的基本步骤、需要讨论的内容,每一位小组组员把自己熟知的各地矿产知识与同学分享,然后结合地图进行验证和补充。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就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合作,迅速提高读图能力。

(四)小组合作培养读图能力,多媒体的引入不可或缺

虽然小组合作以学生的自由探索、讨论、分析为主要过程,但是一些辅教学工具也很重要,特别是多媒体。多媒体以其声音、色彩、图片、视频的优势可以为小组合作提供强大的支援。当小组讨论地图知识的时候,有难以确定的知识;讨论过程中,有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以及风向、洋流等动态知识,多媒体的动漫效果就可以为小组合作解决现实难题,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

(五)小组合作培养读图能力,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

第7篇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一、注意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采用“互动教学”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三、引入新课要有“新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 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注意教学过程地图化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看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把培养学生获得此项可以终生受用的地图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教学方法、理念、师生互动、教材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改变,当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及辅助的作用,带领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改变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最首要的就是转变教学策略。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是在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下,用新的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解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转变地理教学策略要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果想要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成果,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想要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转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课堂氛围,而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的前提是让学生爱上地理学习。怎么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散状态集中到课堂中来,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利用好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做好新课导入是关键。地理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课外话题,以故事、诗歌、新闻、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到接下来的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学习中。导课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课堂学习,学习效率高,学习劲头足,教学效果理想。

2D变地理教学策略要重视地理知识的传递

针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地理渗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教材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本质全面了解,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反复的展开、演示、还原,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到生活中运用知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多从我们日常生活着手,将地理知识更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让学生从枯燥的书本知识中学会如何学以致用。重视地理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记忆知识,纠正应试教育所学内容只能用来获得更高分数的错误观念,从心里端正学习观,爱上地理学习。

3转变地理教学策略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如果学习地理就和学习历史、政治等学科一样,仅依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知识的,虽然地理属于文科类型,但是对于该学科不能只是简单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仅对教材知识简单陈列讲述,学生根本无法深入掌握。如果学生不会读图就无法对国家和地区进行判别;不会图标分析、获取信息就无法对一个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位置等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的教学阶段,有许多抽象的概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散空间思维能力,头脑中形成地球的立体概念,然后对课本知识加以理解。如果仅仅靠背诵各个时区、行星概念,学生仍然不会计算时区问题、理解昼夜更替。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不仅是教授学生解答地理习题的关键步骤,更是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本知识的基本要求。

4转变地理教学策略要求增加地理课堂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在新常态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组织开展地理课堂活动的能力,采用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所在,将课本知识融入到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合作、善于探究,有利于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进步和发展,其教学效益是无穷的。

实际上,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方式非常丰富,普遍运用到的有合作学习、情境创设、知识竞答等等。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河流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学习。增加地理课堂活动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地理课堂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寓教于乐,将课本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常态下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课堂氛围,组织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所在。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能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5.

[2] 杨旭昌.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革新,2010(4).

第9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效率 途径 方法

课堂教学效率在不同学科有不同定义,针对中学地理课堂来说,重在开阔中学生的视野,一节课45分钟教师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融洽,课堂气氛活跃,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基本达到中学地理课标要求。地理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学生学习的科学性问题,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地理课堂学习效率,是我们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做法。

一、转变思想,树立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新教学理念的贯彻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直接关系。

初中学生,甚至部分高中学生都认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视。而且很多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教师也不重视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学是什么样子。所以,首先得让师生们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让学生“想学”。

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自身包含文科和理科,与生物、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均有联系,学好地理可以提高综合能力。地理对日常生活有用,如天气预报、地震、泥石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以上两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他们自身很有用,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体会地理的价值和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想学”。

二、激发兴趣,发挥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感兴趣,学习起来就很快,也会学得很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就是指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效率就能提高。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如讲地球自转时,可以用“坐地曰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两句诗词形象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讲天气时,可以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明夜里下雨了,这就是很明显的天气状况,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一山有四季”的景观。运用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又如讲宇宙、天体、太阳等知识点时,可以用下面的谜语“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火”(北极星),“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夕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另外,在讲中国的城市时,也可以借用下面的谜语,“一路平安”(旅顺),“船出长江口”(上海),“拆信”(开封),“空中码头”(连云港),“全面整顿”(大理)等。这些谜语本身很有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应用多媒体,提高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及区域性的特点,研究范围宽广,研究内容复杂、抽象,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而现代教育中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形成过程等,通过情景再现或创设情境、动画演示等方法都能予以很好的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四、注重情感,融洽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激情课堂的主要因子。教师应该多方了解和洞察学情、学生的心理,实现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多层次课堂。要有预见性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当学生出现消极情感或学习不太理想时,教师应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客观和有效的反思,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和改进,增强学生间的了解和沟通,营造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如教学“地图”这部分内容时,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等,学生对此普遍感到困难,进而产生焦虑畏难的情绪,甚至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教师如果引导得当,让学生充分自学,课堂上又能组织好合作探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拉他们一把,给他们中肯的并带有鲜明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那么情形就朝利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初中地理作为初中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科,在初中基础学科教学中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主要原因除了教师不够重视,将其作为小科目对待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初中地理教师找不到合理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技术研究课题下的初中地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出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打造出更高效、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

地理课堂是教育学生、传授知识最重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对于文科学生相对较难的地理学科来说,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少数同学厌学,这就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缺乏兴趣,效果较差。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注意想办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树立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下面我就对怎样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学习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想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学生要能够产生学习这科的兴趣,要有学习这一科的想法和欲望。如果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是存在排斥心理的话,那么课堂效果就无从谈起。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学好地理。结合我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这一特点,我注重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愿意学习你这一科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师只有怀着满腔热情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倍感老师的亲切和温暖;同时也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信赖感,使教师能成为学生的朋友,甚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倾诉对象。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关心他、为他好的一个好老师,他如果不认真学习你这一科的话他就会在面对你的时候觉得不好意思,这样他就会努力地去学习你所教授的这一科。

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由于地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性,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 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

课堂不是教师独自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也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要求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整堂课都在不停地讲,而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要看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最好老师讲了之后还给学生留一些自我消化和向老师请教或和同学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每堂课上完后都觉得有收获、有意思,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三、分析高考考纲考点,讲课时做到重点突出

教师应多分析每年高考的常考点和必考点,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做到重点突出,不重要甚至是不考的就可以不讲或少讲。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很好地把握重点,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学生发现考试的题目基本都是老师讲过的重点,考试成绩很理想,那么他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很佩服的感情,同时自己也树立起了学习地理的信心。

四、教师要帮助学生多做知识性和规律性的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多做一些知识的归纳,以及答题的规范性、知识的规律性的总结和指导,并且要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觉得地理也不是自己想得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其实也还比较简单,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地理的信心。比如我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就把高中大部分的关于区位因素的问题总结在一起,包括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港口区位选择的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因素等等。我把这些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在一起,既方便学生集中记忆,同时在学生答题的时候遇到这些问题至少知道从什么地方去分析、去作答,对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就有了不小的帮助。

第11篇

每年我接手高一地理教学,都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大部分学生都对地理感到头痛不已。不爱学地理。我细分析了具体的原因,大概有这几方面的原:

(一)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教学里地理是一门副科可上可不上,而且绝大部分学校都没认真上过,学生自然也就不学,而高一地理只安排了两节课。自然而然学生就不会花心思去读地理。不重视地理哪里能学好呢?

(二)基础太差,我们的教学是功利性的教学,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中考里地理是作为考察学科不记录为中考成绩,那谁会好好教,谁又会好好学呢?高一的地理教学设计又是建立在初中基础上的。可以说他们一点地理常识几乎都不存在。

(三)高一地理教学学习的内容又是高中里最难的部分,自然地理——难度大,综合性强涉及学科多。教材枯燥 ,多为原理性的知识。难度大,要求高。对一个刚从初中进来的学生,要他们在短的时间里,把学习习惯由感性思维转为理性思维。由以前以记忆为主的转为高中以理解、运用为主的学习方式。确实很难,难怪学生在选择分科是感慨选理科物理要命,选文科地理却很难。不晓得怎么办。

二、解决学生不喜欢上地理课的建议和措施

问题找到了,怎么解决呢?我一般是分三步做,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变教法,激发兴趣;循序渐进。提高成绩。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你想知道日月星辰是怎样运行的吗?为什么会有日升月落。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你想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美丽风景吗?你想领略各国风情,文化特色吗?你还想知道现在正在发生世界大事的国家的情况吗这就是我们地理要讲述的内容。学好地理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地理就是专门研究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与我们人类之间关系的学科。

我还给学生说清,地理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高中不存在副课,地理是必修课,它对于我们的学业很重要尤其是打算选择读文科的学生,高考地理是一百分且是文综里最难也是最好的分的学科。鼓励他们 地理最难在高一以后会越学越容易。提高积极性。

(二)改变教法,激发兴趣。走出教室感受自然。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不仅要在课堂学习,更应该到外面去感受实际。我们当然不能像古人一样游学。但我们可以利用周末,春游等机会去感受自然。如周末我常和同学们一起起去爬山。和他们谈论山势的高低变化,地形起伏,各部为的名称,山脊,山谷,鞍部等等。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山顶坐看风起云涌,花开花谢,草木枯荣谈天气变化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变化。在山巅远眺县城新貌,指点城市道路布局,城市规划,各功能区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即让学生加深教材的理解,又加深我们师生之间的友谊。

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里抽象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教学更有广阔的空间。我利用网络将正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小情,每周制作一期课外读物,把正在发生地的地理背景时化的由来。让学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纵览国际时讯,把握时势变化。我让学生看过利比亚战争风云,伊朗危机和叙利亚冲突等等,把该国地理形势,位置特点作出评价。满足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责任感。

还有建立多个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利用我校的仪器建立天文气象观测小组让一些学生观测星辰运行,记录天气变化,气温高低,风向及风力变化。环保志愿者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课外活动时组织学生对校内外进行清扫,亲身体会环保人人有责。利用我们留守孩子多的特点鼓励学生假期出去陪陪父母,看看世界,回来让他们谈谈自身对外面的理解。将实践和课本结合起来。

(三)循序渐进,提高成绩。毕竟高中是要成绩的教学过程,高中阶段练习涉及面广,知识要求高,难度大。所以不能光有兴趣还要有刻苦努力,在作业布置方面我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联系分三个层次,包含基础题,主要来自课本,基本没变化。考查学生对教材熟悉程度。中档题,对基础题加以变化,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把握程度。高考题及创新题,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且对不同层次题目,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也不同。

三、结束语

总之,我希望通过我的一番努力会让学生对地理越来越感兴趣。我还给学生说清,地理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高中不存在副课,地理是必修课,它对于我们的学业很重要尤其是打算选择读文科的学生,高考地理是一百分且是文综里最难也是最好的分的学科。鼓励他们 地理最难在高一以后会越学越容易。提高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钟吉.“L-O-V-E”教学法的构建与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1期

[2]昌盛华.中学地理教学与课堂调控技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3]昌盛华.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2期

第12篇

关键词:地理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想学;爱学;会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时间变短,要在缩短了的时间内完成以往的教学内容,这就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提高思想认识

初中生甚至部分高中生都认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视。而且在很多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教师也不重视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学会是什么样子。所以,首先要让师生们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让学生“想学”。

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与生物、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均有联系,学好地理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地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天气预报、地震、泥石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初中生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以上两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他们自身是很有用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去认识,去体会地理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想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一切,那么教师就必须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新的师生关系――民主。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赞赏的关系。只有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只要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和学。有的时候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教师抓得越紧他越不肯学,他们就是不想屈服于教师的威严。所以只有师生关系变得民主了,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就会自愿去学习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感兴趣,他学习起来就很快,也会学得很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就是指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教师对地理感兴趣

教师对地理有兴趣,上课就会有激情,就会去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情绪、行动就会感染学生。学生听起课来就比较有精神,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2.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

不仅仅包括地理知识,还有其他,比如历史、化学、物理、政治等。地理知识本来就包罗万象,初中生好奇心又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才有话讲,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听”,昏昏欲睡,课后再去背诵。这样没有活力的课堂,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他们会对这样的课反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讲的东西,而没有兴趣,这样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课堂效率就比较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就把学生吸引过来,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留一些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课外去调查研究,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如,让学生去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让他们去找出污染源,再让他们去想方法解决污染问题。学生只要认真去做了,他们就会感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性,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只有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爱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才是地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取得高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做好引导者、促进者,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掌握知识,不是被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掌握对其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