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的对象

社会治理的对象

时间:2023-08-01 17:40: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的对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的对象

第1篇

全县由当局兴办的敬老院(福利院)建议执行“县民政部分主管,乡(镇)、村共同,院长担任”的治理体系体例和管理协调机制,便于提拔综合治理和效劳程度,促进全县敬老院(福利院)运营治理管理走向准则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截止2010年5月底,全县共有乡村“五保”对象1930人,依照入住率80%左右核算,只需床位1596张,而全县乡镇敬老院(福利院)共有床位2096张,将闲置床位500张。为充沛应用闲置床位用于社会托老效劳,建议将全县乡镇敬老院(福利院)进行资本整合,将塔水、秀水、花荄等13个乡镇敬老院(福利院)1596张床位集顶用于全县乡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确保到达设计床位;将“界牌镇敬老院、桑枣镇敬老院、晓坝镇敬老院、茶坪乡福利院、兴仁乡敬老院”等5所乡镇敬老院和福利院、500张床位集顶用于社会化养老托老和会议休闲运用,进行市场化运营治理

为使“统筹城乡敬老养老治理中间”科学治理标准,高效清廉运转,将延聘社会监视员,对治理中间进行具体监视,确保其收入用于以院养院,还积极承受营业主管部分和纪委监察的监视。

管理人员的治理

敬老院(福利院)院长接纳向社会公开雇用,执行竞争上岗,县民政局按有关规则进行录用和治理。敬老院(福利院)院长执行县民政局一致治理。每年由县民政局组织相关部分对其进行年度管理审核。

敬老院(福利院)其他管理人员准则上由县民政局执行全员聘用制,由县民政局一致组织聘用、治理和运用,对年度审核不称职或延续两次测评院民称心率达不到50%的,必需实时解职。敬老院(福利院)一切管理人员,应参与相关营业培训,执行挂牌上岗,承受院民和社会监视。

出产运营治理

敬老院和福利院应起劲开展天井经济,加强办院实力,花鼎力气、下真功夫。

依照十(一栏猪、一群大家畜、一窝禽、一块蔬菜地、一个小果园、一口鱼塘、一排店面、一个瓜果蔬菜大棚、一个加工场、一支种养加工步队),百(百头以上大家畜),千(养鱼上千尾),万(院办经济纯收入3-20万)的总体目的,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开展天井经济。

开展天井经济管理由院务治理委员会一致指导,执行院长担任制,由院长依照市场猜测状况,确定和调整相关详细项目,确保开展目的的总体完成和良性开展。

由管理人员和院民代表若干人构成开展天井经济指导小组,详细担任选择确定运营项目、依据出产运营项目,设立若干出产小组,选定小组担任人、催促项目按时按要求落实、监视出产运营运动的收、付和什物治理状况、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劳动才能的院民参与出产劳动,付给院民恰当的劳动待遇。

财政治理

依据当时的生涯规范,集中供养对象最低的根本生涯规范不低于300元/人.月,而我县集中供养乡村“五保”对象的供养规范仅有210元/人.月(含财务预算150元,民政归入乡村低保60元),远远不克不及知足实践供养的需求。为此其入住对象每人每月生涯补差资金90元,按全县1930名五保对象,集中80%供养率核算,全县集中供养人数将到达1596人,每年需生涯津贴资金172.368万元。

要多渠道筹措入住对象供养经费。鼎力开展院办经济可处理38.3万元。整合伙源、进行市场化运作,处理57.5万元。将局部敬老院和福利院展开社会化养老托老收入用于补偿敬老院和福利院运转资金和院民供养经费的缺乏。经过以上两种渠道全年合计可处理95.8万元。

要标准树立各项财政准则,一切收入都必需开据县财务非税收入发票收取后一致上缴县财务预算外收入,经县财务局审核后按有关规则再一致拨付,严厉执行进出“两条线”的财政治理准则;严厉依照财政规则树立和健全管帐帐簿,配有专(兼)职管帐和出纳员;县级下拨的供养金、乡(镇)村津贴的供养经费、自费人员寄养经费、社会小我或集体捐赠赞助的款物、自产农副产物及出产运营收入、管理人员工资与津贴等收入和支出都必需辨别设立响应帐目,日清月结,做到帐款、账物、账目清晰相符;严厉财政审批手续,各项经费开支必需事前经院长赞同,严重开支要向县民政局请示。经费报销要有原始凭证,收购货品要有专人验收,报销凭证由经办人、验收人、院长签字后方可入帐,不契合手续的凭证不得入帐;树立固定资产注销准则,置办和制造的各类出产、生涯设备,要照实注销入帐,闲置固定资产集中保管,专人治理。一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注销造册存档,并上报县民政局,根绝敬老院的资产自行流掉。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对象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2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只有创新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今天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和价值多元化的出现,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忽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这些方法都没有把握住教育对象的本质。教育对象的本质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因此,有必要对教育对象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其他课程都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学生的思想为教育对象,帮助学生塑造新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焦点是人,传统灌输模式忽视人的本质需求,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单一主体性思维,导致教师与学生的疏离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学生理所当然的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作为主体的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接受教育的,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新的解读和判断,最终将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1]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如果在教育活动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客观容器,是不会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在传统的灌输理念下,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把学生看做是可以被任意塑造的客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方法,“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充塞着一个个结论,而这些结论又是无需检验和怀疑的,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极为贫乏”。[2]这样的教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单一乏味,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有时还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使教学活动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二)对人的本质的忽略,导致教育目标的偏离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由于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断裂,知识理性对道德教育的侵略,道德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人却被边缘化了,受教育者被物化为装载知识的容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成为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规范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道德教育变得不再“道德”。其表现为: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权利,实施非人道的体罚与虐待;把人当做工具打造,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肢解人的完整性,片面强调人的道德认知,而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的培养;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做是客观物体,是没有生命的、消极被动、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由于这种教育遗忘了人的关系性存在,泯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造就的都是一些既无独立自主性、也无责任意识的、虚伪的“道德人”,最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偏离了教育人、塑造人的教育目标。

二、从内因外因对立统一关系看教育对象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特征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科学认识教育对象的本质,为教育方法创新奠定基础。

(一)群体性生存是人的现实本质

为了全面揭示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是社会存在物,这种社会,不是由一些处于所谓“自然状态”中的独立的、单个的人机械地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而是人们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人的本质不是人的某方面的属性,不是某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使人呈现出今天面貌的是以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成就自身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要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活在人群中,有群体就会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这些关系对人产生了长期的、深远的影响,这些关系就是影响每个生存与发展的外因。我们研究人的本质就不能只从个体出发关注个体的特点,而是要在社会关系中去把握一个人的本质,探索一个人的思想。

(二)追求优越感是人的心理动机

仅仅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把握一个人的思想本质还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关系只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每个人既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成就的,但同时也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由意志,都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自由选择的依据。奥地利著名的思想家、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的最深层次的心理动机。人类与其他的生命体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人更是为了意义而生存,为了在人群中获得优越感而生存。只有能够获得优越感,人才会愿意采取行动、才会去实践,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也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等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优越感,或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优越感。

(三)教育对象的存在本质

通过对影响教育对象外因内因的分析可以掌握教育对象的存在本质状况。首先,教育对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教育对象始终生活在群体中,受到群体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影响,教育对象的发展过程是在群体中实现的。其次,在群体性的教学活动中追求优越感是教育对象一切实践活动的心理动机与规律。只有能够获得优越感,教育对象才能够产生兴趣,才愿意参与其中。而教育对象的这些本质特征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优越感的获得,只有这样才能够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念

分析问题是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深入地研究教育对象的本质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从教育对象的本质出发,提出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念。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师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只把学生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客体。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无法获得任何优越感,也就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造成“教”与“学”的割裂,也颠倒了“教”与“学” 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获得优越感教师就必须明确,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应该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受到主体地位,如教师可以在找学生回答问题后询问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有存在感,有受尊重的感觉等。因为可以获得优越感学生就会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从而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4]

(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前面谈到学生只有感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获得优越感才愿意去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在讲授任何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虽然以往教师都会谈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但总的来说过于空泛,教材与教师更擅长于宏大叙事,而这种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来向学生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的实际用处和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知识以应对未来的生活实践。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时还要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同时让学生看到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相关的,教师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欣赏之情,学习的热情就会被激发,从而获得自身所追求的优越感。

(三)努力创造学生的参与机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教学活动与自身的关系,感受到自己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才能获得优越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参与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问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5]参与式教学过程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把学生看做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只把学生看做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通过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参与的程度越深,就越能感受到自身的优越感,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教育对象的深入理解而不断创新出新的方法。创新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问题为中心去开展教学活动,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2] 李太平,李炎清.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第3篇

论文摘要: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静下心来,创造性地研究思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将决定着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甚至对未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如何认清这些变化,研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新特点,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已经成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讲,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 

 

一、研究型教师的内涵 

 

研究型教师,并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面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多种假设,寻找问题原因,提出调整方案,最终解决问题。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英国著名课程学家斯腾豪斯(l. stenhouse) 在他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的成员”。以此为基础,他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也就是说,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教师应学会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型教师并不是指专门埋头研究的教师,而是指具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它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 

 

二、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系统深入的政治理论水平外,还应该具备多方面素质和潜能。 第一,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第二,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第三,具有创造性的反思能力,善于批判性地考察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例如,能否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即:教学实践的理论性与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相结合、兴趣的广泛性与学习的渗透性相结合、思考的独立性与思想的开放性相结合等。也就是说,善于摸索、勇于探索,善于与同事合作、联合攻关,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等,都是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具体地说,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善于反思教师自身或教学中的问题。包括: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认识是否偏颇;2)能否把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3)能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课题”;4)知识储备是否够用;5)能否很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6)是否具有与同事合作的意识等。 

 

三、高师院校对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呼唤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学生,也就是说,它是一门研究和正确引导人的需求的学科,是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学科,这是该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最本质的特点。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教育目标要求提得过高,脱离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教学内容死板,背离学生生活的多样性,一味强调政治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发展而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多样性,过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导向作用,对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挖掘得较深,尤其是将政治价值及政治功能放在显著的位置,缺乏对人的发展的关注;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习惯于采用填鸭式、劝导式和讲述式等显性教育手段。这些显性教育手段具有观点鲜明、时间集中的特点。但仅仅采取这种方法,往往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1]正是由于高师院校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迫切呼唤研究性教师,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新研究课题 

 

1、 如何在思想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地说,第一, 尊重人的主体精神,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不断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使学生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实现真正的自我。如:要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从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事事关心学生,时时依靠学生,处处发展学生。第二,尊重学生的完整性精神,即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孤立的单面的物人、知识人、政治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中的人是全面的、丰富的、完整的社会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完整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第三,关心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学生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学生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要着力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第四,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特殊性,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2、如何在思想教育中引导个体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自我潜能肯定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说,自我教育是教育客体在其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发挥主体性作用,根据社会及教育者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和提高自我品质的一种高度自觉、自省、自律的活动。[2]在思想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念、对世界或周围事物的认知等存在着某种偏差, 这个认知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毕竟人要否定自我、战胜自我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教师需要耐下心来,潜移默化,因势利导,学会换位思考,切忌一味唱高调,假大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承认他们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体验等的差异,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我教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自我教育模式下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实现被教育者的地位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取向,从而最终使教育对象主动地、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3、如何在思想教育中注重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在加强和改进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心理疏导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虽然教导和诱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但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而指导常常高高在上,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3]疏导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帮助疏导对象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学会观察、倾听、询问、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然后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及时疏导学生心理。 

 

五、结语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是“育人”,它不等同于工匠教育。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它也是一门“人学”。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疏离,它就会陷入人文关怀缺失的困境,最终也达不到促进人、发展人的目的。思想理论课教师应该努力完成从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不断努力强化内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和总结。当然,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思想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也不例外。研究高师院校思想理论课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是全面贯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111-114. 

第4篇

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忽视问题的存在,盲目乐观,就容易产生,滋生自满;过于看中问题,强调困难,见木不见林,就会产生悲观主义,不求进取。如何看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如何破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难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

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综治工作对象的管理职能的归属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象的内容繁杂,有政治的、经济的,刑事的、治安的;有公共的、民间的,生产环节的、消费环节的;还有长期的、短期的等等。工作对象所涉及的社会管理的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涵盖的社会规范的权利义务也多有区别,如户籍管理、社区治安管理、治安技防管理、校园治安管理等。部门行业不同,管理功能不同,职责义务也不同。综治工作对其工作对象如何管,管到何种程度是当前要研究的问题。统管的力度大了,表面上看步调一致,整体联动形成了合力,实际上压缩了地方的、部门的、民间的、个体的开展综治工作积极性的空间,综治工作的交响乐变成了综治工作的独唱会,失去众人打柴火焰高的综治团队效应。统管的力度小了,会形成各自为战,重复作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整体合力不足,工作不能平衡发展。总之,产生问题的根源是社会综治工作对象的管理职能归属问题的决而末行。二是综治工作的网络建设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综治网络有了大发展,但发展的步履尚且不能适应社会新的形势的发展需求。网络建设有两种,一种是组织网络,也叫系统网络,它是物的东西,主要的要件是人和队伍;一种是职责制度网络,也叫功能网络,主要要件是制度规范,是保证上下贯通的规则管道。现存的问题,就是两大系统网络有而不全,或者叫上全下缺,或者是延而不周,表现为基层综治队伍缺额大,体系不健全,社会职能与队伍规模不匹配,现有的人员队伍中,还存在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人员变动频繁的问题。人员不到位,队伍不确定,岗位职责的落实自然“悬”于半空,结果势必造成功能网络的“残缺”。一方面工作流于形式,把走“样子”变成了一种状态效率,应付大于实效;另一方面短期工作行为,追求眼前效果的直接化、最大化,急功近利,结果“过而化之”,末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基础。凡此种种,影响了综治工作整体长远发展的效能。

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综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科学构置综治组织网络。一方面要有网络规模,规模是体系的前提,要在基层各级部门、组织、团体中建立综治机构,形成由中央到地方的综治机构网络,网络规模,说到底是队伍人员数量的规模,人员阵列就是网络,网路清晰,周延到边才具规模;另一方面综治队伍要精,建立综治网络重点解决的是综治网点问题,网点布局合理是关键,但综治网点上的人以精干为上,职能专一为良,既不滥设机构,也不滥增人员;再一方面注意综治队伍的梯次结构,从专业、文化、民族、年龄等要素上进行合理的搭配,既顾及眼前又虑其长远,从而保持综治队伍自身建设就具有可待续性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是建立综治组织职责体系,实现综治体系职责定位清晰。首先要解决好综治体系中上下级部门间的岗位职责划分,使上下之间既管道畅通,又不出现岗位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上级部门的综治职能在内容上,尽量宏观一些,工作的位置始终要居位于导向的位置,收集的信息要精,分量要大,如果事无巨细,什么信息都要,信息的管道就容易堵塞,最终影响决策,对下指导出现混杂信号,也会影响下级的工作效能。其次解决好综治职能部门与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责划分。综治职能部门对综治成员单位要统领不要统管,统领是指方向问题,是居于“帅”位,综治成员单位在“帅”旗的指挥下,按其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合中有度,分中有则,最终实现职责的联动。其三解决好综治职能部门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岗位职能定位。一方面了解社会的安全动态,对社会治安状况做到心中有底;另一方面要把社会群体的党政组织做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基层综治组织、综治工作人员更多地是协调,或是“出谋划策”,当好问题所在单位、部门领导组织的参谋,把问题的解决纳入执法、执政部门的责任权限之中,从而保证问题能够依据政策“一次清”,不出反复。

三是建立综治工作的调研机制,保证综治工作与时俱进。综治工作是国家管理事物中的一项新的内容,经验不足是必然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建立综治工作调研机制,对综治工作自身的运行情况,不断进行动态分析。如机构的配置,人员的增减,职责职能的调整等,务使综治工作趋于灵活多变,与时俱进地得以发展。

四是建立综治队伍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综治队伍的整体工作素质。首先要重点加强县、乡两级综治队伍的培训。县、乡两级综治队伍是国家综治力量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人数比重大,另一方面工作量集中,再一方面队伍成分新,由此原因,县、乡镇综治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素质缺失:既责任意识缺失、实践经验缺失、实践能力缺失、整体传承能力缺失。其次要把综治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纳入国家的培训计划。一方面要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干部管理学院中开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职干部”培训班,从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把综治干部队伍培训纳入国家的培训体制;另一方面要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干部管理学院中增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课程,通过常识性的普及教育,使各级党政干部自觉确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意识和国家综治意识。其三、进一步挖掘中央、省政法综治机关的综治培训资源,扩大培训对象范围。中央和省两级政法综治机关,拥有下级机关自然缺失的综治信息平台,综治干部队伍的培训,说到底是政法综治信息的融通,触发和交流,所以中央和省政法综治部门应当利用综治信息资源,加大对县一级综治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其四、建立县、乡综治干部异地挂职制度。综治工作是经验型的工作,信息决定经验,经验决定成败。要让综治干部走出去,要创新交流机制。可以让综治工作好的地区的同志到问题较多的地区挂职,也可以让综治后进地区的同志到综治工作好的地区挂职,也可以上下交流挂职。

总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搞好这项工作,只有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作者:河北省邢台市政法委)

第5篇

一、认真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启动

1、切实制定好“六五”普法规划和决议。我局将根据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六五”普法规划、决议,结合实际,联合制定我局“六五”普法规划,对今后五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和安排。

2、全面部署“六五”普法工作任务。召开我局“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启动大会,总结交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全面动员部署“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全市“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的推荐呈报和宣传推介。

3、精心组织“六五”普法骨干培训。认真组织普法依法治理骨干参加市里组织的集中培训,以适应“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启动的需要。同时,按照普法教材人手一册的要求,切实做好《“六五”普法年读本》的发行征订工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式,组织学法对象进行学习。

4、大力营造“六五”普法社会氛围。在全局大力宣传“五五”普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大力宣传“六五”普法规划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六五”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工作安排和要求,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六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要针对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学法对象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强化学法措施,增强学法实效。

1、强化领导干部考法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法制讲座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将法律知识水平作为领导干部任职的基本资格。继续改革完善干部年度学法考试制度,采取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公共法、基础法和专业法相结合,统一部署和分类实施相结合的新方法,提高学法成效。将年度学法考试工作纳入对个人绩效考核内容。11月份举行全局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考试。

2、激发经管人员学法热情。通过法律知识培训、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加强花炮企业经管人员法制教育,激发企业经管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经管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深入开展重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要突出抓好宪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省依法治省办统编教材《“六五”普法年读本》等为今年重点学法宣传内容。

1、深入开展宪法和法治理念宣传。要以弘扬法治精神为导向,突出加强宪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公民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

2、深入开展部门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实际,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大力宣传与职能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学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我局领导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水平。

六、切实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从贯彻“十二五”规划,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六五”普法纳入我局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将普法依法治理经费按一定标准和要求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

第6篇

各村、各机关单位要在巩固集中整治“庸懒散奢贪”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治理力度,以零容忍态度狠刹“吃拿卡要”行为,坚决刹风肃纪,使干部作风进一步增强、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进一步好转。

二、工作任务

在镇辖各村、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中深入开展“吃拿卡要”问题治理工作,重点治理一下,不廉洁、不负责、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1、索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红包、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或者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或者要求管理服务对象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或者向管理服务对象个人借款,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的汽车、房屋等财物;

2、强迫管理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订阅报刊资料、参加各类社团或者参加国家无明确规定的学习班、培训班以及各种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或者以各种名义向管理服务对象摊派钱物、索要赞助;

3、行政审批违反一次性告知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或者该下放的权力不下放、该取消的审批不取消、按行政审批目录实施审批,或者违规设置前提条件、增加审批环节,人为设置障碍,拖延审批、多头审批,增加管理服务对象负担;

4、无法定依据收费,超标准收费,收费不依法开具票据,通过中介机构变相收费,搭车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乱收费行为;

5、滥用自由裁量权,以罚代管、只罚不管、趋利执法、随意执法,迫使管理服务对象请客送礼、托关系、找门路;

6、为管理服务对象指定中介服务,或者推荐中介服务并从中收取好处,或者个人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7、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或求助事项,拒不受理、拒不办理、拖延办理或敷衍应付;

8、办理便民服务事项过程中,、索贿受贿、优亲厚友,不得好处不办事,得了好处乱办事;

9、在工作中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

10、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的其他行为。

三、工作步骤

(一)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各村、各单位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治理“吃拿卡要”问题作为整治庸懒散奢贪、持之以恒纠正“”的重大举措,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向干部群众、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适合本单位治理“吃拿卡要”问题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好自查自纠工作,将自查自纠工作情况及时通过公告栏、宣传栏等媒介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到镇纪委。

(二)加强宣传教育。各机关单位、村委会要强化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治理“吃拿卡要”问题工作长抓不懈,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以“吃拿卡要”为耻的理念,在本地区本部门内营造出治理“吃拿卡要”的浓厚氛围。镇治理“吃拿卡要”问题工作办公室设立在镇纪委办公室。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镇纪委将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岗位和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抽查跟踪回访,准确了解掌握各单位开展治理“吃拿卡要”问题情况。

(四)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吃拿卡要”问题的常态化制度,结合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全面梳理权力事项,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建立治理“吃拿卡要”问题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治理“吃拿卡要”工作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

四、工作要求

第7篇

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首先,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加以界定。关于界定,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不同于一般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广义的是指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实践教学方式,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又包括校内实践、校外(社会)实践及科学研究实践。本文主指广义的界定,其中不管哪种实践教学,都应有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及教育评价机制,都应是师生在场,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评价机制的存在,否则实践教学就将面临困境。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却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题解析

(一)实践教学的教育者、教育对象自身存在不足

首先,实践教学的教育者即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基础,使得思政理论课的教育者在师资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员缺乏,能基本满足理论课的教学,但实践教学却很难;二是,教师培训和参与实践机会少。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很少参与实践,所以在带动学生实践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思政理论课学时遭到削减。这些都给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展开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其次,实践教学的教育对象即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高职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身却存在明显不足:第一,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目的性,却缺乏基本的求真和探索精神,一切讲功用;第二,重视学习的专业和技能性,却片面发展,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第三,学习发展环境的现实与复杂性,使他们不重视对自身的反思,而出现了诸多的迷惑和困惑。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再次,实践教学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动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是主导,教育对象是主体,但这种双边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却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师生结合度不够,实践教学没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践教学的教育内容不够合理,形式简单

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中,首先,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与教材相应知识的结合不够;二是,方式简单,没能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尤其是专业实习充分结合起来。其次,实践教学形式简单,有效性不强,学生认同度不高,可操作性较低。思政理论课涉及学生多,参与人数多,院系多,涉及的部门多等,尤其是校外实践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实践领队师资的配比不足,外出实践安全没保障、经费保障问题等,这都使实践教学难以展开。

(三)实践教学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没有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教育评价机制。如:组织形式的评价,考核方式的评价等。在组织形式上难与辅导员、团委、学生会的一些工作区别开来,所以难以评价与考核。在考核方式上,考核的途径、方法相对简单,多以调查报告或论文来评判,而学生,在应对上,主要是在网络上获取资料,拼凑达成,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少,这样也就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题破解对策

(一)建立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学习体验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思政理论课“要结合当地的人文、社会资源,建立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增强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二)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教育评价机制,增强实践效果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教育价机制,有利于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当前的不足,一要,充分利用资源,按照师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组织形式,责任到人,加强考核,二要,广开言路,多途径展现实践教学成果。如:实践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汇展等。

(三)加强实践教学部门联合,保障实践安全。

针对思政理论课学生覆盖面大,参与人数多,涉及部门多等情况,尤其是校外实践方面,应加强部门合作,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学工部)等配合,共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难以实行。要提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应首先拥有足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养与学习力度,打造一支稳定合理高素质师资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水平,才能驾驭好思政理论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美德;道德;培育;途径

一、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是时展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内容和任务

人与自然如何共进、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则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内容与任务。“2005年高校思政课实施方案”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授课的对象为高校的全体学生,受众面普遍而广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教育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般规律的重要阵地,也是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环境美德①(EnvironmentalVirtue,EV)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品德,是对传统美德的拓展与升华。“人类应当将自己的美德发扬于尽可能广大的领域、尽可能多的自然对象,而无须追问自然对象与人类的相似性如何,无须根据自然对象与人类的相似程度确定自己施善的边界与程度”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德”不仅仅是指传统道德观念,还包含环境美德,具有环境美德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给出的新要求。第一,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性关系,还有利于他们提高作为人本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协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增加参与环保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环境美德的培育,对营造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显现的引导作用。“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时期树立起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③第三,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一个群体,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对环境美德的了解与理解掌握,他们的环境美德理念将在很大意义上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对他们进行环境美德的培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的途径探究

(一)树立榜样

环境美德的培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借鉴日常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发挥榜样人物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介绍、分析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绿色思想和行动的绿色人物的范本或者楷模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比如,索南达杰、梁从诫、张正祥、杨善洲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展现的一种新的道德品质,人面向自然的美德———环境美德。在树榜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大学生明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关爱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还要关爱自然,以敬畏之心善待自然,要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形成“人与自然平等原则、人与自然共享命运原则和自然大于人原则的环境美德。”⑤

(二)挖掘素材

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将“天地人和”视为美德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可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敬”、“俭”、“仁”、“好生”、“不忍之心”、“天人合一”等理念。“敬”不再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由“畏”而“敬”的道德态度,而是指基于理性的、道德态度上的“敬”,包含着对自然事物利益、价值的肯定,对人类自身破坏性生存的制约的道德态度;“俭”包括节检、惜用、节省、节欲、节制等意思,是中华民族推崇的重要美德之一。“‘俭’作为环境美德既有节约劳动,又有节约资源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意思。将这些传统的环境伦理思想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善待自然的情感和意识。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元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的素材,将大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三)重视实践

大学生环境美德的培育,既靠教育也靠实践,实践是良好美德养成的重要条件,是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的源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课内实践教学、课外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实践教学形式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知行合一,产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美德意识,才可能有与自然共生、共进的环境美德的实践行为。当然,大学生环境美德的培育既需要高校思政课加以引导,也需要大学生个体自觉践行。只有将环境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目标。

作者:江盼 单位:百色学院学院

参考文献:

[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PH

[2]姚晓娜.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宄[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曹孟勤.在成就自己的美德中成就自然万物一一中国传统儒家成己成物观对生态伦理研宄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宄.2009(07).

第9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者 人格魅力 释义 功能

 

长期以来,我们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给予的重视不可谓不足,投入的力量不可谓不多,但收效却差强人意。其缘由颇为复杂,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够,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认真探讨教育者人格魅力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者人格魅力的释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泛指一切直接或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既包括政治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又包括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党政官员、文化工作者等,还包括家庭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学生家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就是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稳定的,通过自己的言行在青少年面前所展示出来的,具有榜样效应的,高尚的或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忠贞不二的政治信念。 

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该忠实信仰自己所施教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忠贞不二的政治信念,才能忠诚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才能焕发出表里如一的政治人格魅力。 

2.言行一致的道德责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确立正确的、稳定的职业荣誉、职业良心和职业理想,遵循职业规范和准则。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共生活规则,做到礼貌谦逊、诚实守信。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以情操、志趣和理想的一致与和谐作为选择爱人的最重要标准。 

3.满腔热忱的教育情感。 

教育情感,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和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一种真实的、稳定的眷恋、关怀和热爱。这种情感不是低层次的感受性情感、知悟性情感,而是高层次的思维性情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经过系统地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实践锻炼,以及个人长期的道德修养所培养出来的情感性。 

4.自省自尊的尊严意识。 

在充分认识了自己的人生权利、主体价值和社会作用的基础上,确立起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有了这种自尊心和自豪感,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功能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先进性为被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范式。 

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具有较强的学习模仿情结,此时,给青少年的人生道路以正确的引导就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了忠贞不二的政治信念、言凿行践的道德责任、满腔热忱的德育情感、自省自尊的尊严意识,就会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对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现实性增强了政治理论的可信度。 

长期以来,我们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青少年对政治理论不认同、不信服。因此,先进的政治理论必须人格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了人格魅力,也就成为先进政治理论的现实人格承担者,这样就能增强政治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而增强它的被接受度。 

3.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形象性弥补了政治理论的抽象性。

政治理论作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其言行是政治思想理论的展示和实践,无疑是青少年身边的直接的、活生生的实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人格魅力,青少年可以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抽象的政治思想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从而为他们接受和实践这一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4.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情感性加速了被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 

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情感性具有促进教育对象接受传导者所传导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作用。教育者的教育情感包含着教育者为教育对象好的动机,以及对德育对象的深深关怀。教育者情感中这种对教育对象的关怀,会深深打动德育对象的心,使之较快接受并坚持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三、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培育 

 

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从主体的角度,即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努力的角度,提出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初步思路。 

1.学习理论,完善人格内涵。 

提高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要明理,即通过学习理论、明白事理,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为理性思考的结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包含着忠贞不二的政治信念、言行一致的道德责任和满腔热忱的教育情感等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这些素养,就必须以学习理论作为前提。 

2.努力实践,提升人格境界。 

提高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要笃行,即通过努力实践,去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化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培育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磨练自己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和行为,巩固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通过与被教育者的互动,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10篇

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强弱、工作的透明度、工作的诚实性及工作的本质性等直接关系着国家审计完善和推进国家治理的作用,也就是审计人员能力越强、透明度越高、诚实性越高,则相应的国家审计公开性、公正性及公平性就越高,其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推动作用越大,相反地,如果国家治理好,就反应出国家审计推动作用明显,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就越高,所以国家审计是推动国家治理的重要方法。

一、审计人员视觉下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治理是指国家各政府使用多种方法对各方面的利益及权利进行治理和调节的过程,国家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及方法是国家权利,治理的对象是国家及社会事物,利益及权利服务的对象是国家利益、公民利益及社会安全。国家审计在严格意义上来理解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所有政府、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进行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的过程,具有法律效应及财务效益的性质特点,对国家治理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是一种监督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等都具有相应的审计监督权,任何行政机关、任何社会团体及任何人员都不能干预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工作,否则以犯法处理,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国家治理又直接影响着国家审计,即国家治理水平越高,则相应的国家审计水平就越高,国家治理的方向是国家审计制定发展方向的依据,也就是说国家治理方向对国家审计治理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审计目标则是国家治理良好进行的主要推动力[1]。

二、审计人员视觉下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家审计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其审计机关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制约机?P,且对国家治理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国家审计在实际运作中,还是出现了很多权利及监督上的问题,具体的国家审计实践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审计人员对目前财政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预算审计的参与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降低了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监督作用;第二,国家审计人才稀缺,严重影响国家审计的审计效果;第三,审计程序存在不合理现象,我国政府、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种类繁多,且具有层次性和阶级性,决定我根审计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因为不同性质的单位、机关及企业,内部结构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审计方法也不一样,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因不了解审计对象结构及发展,往往会使用与之不适应的审计方法,最后导致审计结果与审计对象实际情况不符,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还得不到想要的审计效果[2]。

三、审计人员视角下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

(一)审计机关要及时有效的公告审计结果

第一,审计机关要将需要公告的审计内容清晰化、易懂化,并及时将清晰易懂化后的审计项目及结果及时公告出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政府、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第二,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工作时,一定要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及时反馈意见,对人民群众的反应要给予尊重和注重,对人民群众提出的异议,要及时给予回答,并加大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以此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集合人民群众的意见,以此推动我国审计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三,审计机关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高科技技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将审计结果及项目及时公共,实现审计公开度及透明度的提高,这不但以利于我国审计机关审计公众责任度的提高,还有利于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收支明晰度的提高,有效监督和督促政府有效履行国家治理职能[3]。

(二)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的具体完善路径如下:第一,审计机构及部门要及时公开审计信息,以便于公众了解审计信息,参与审计活动;第二,审计机构要依照相关规定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国家审计活动,并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多媒体传媒等)宣传审计活动,宣传时听取公众意见,根据意见解答公众审计问题;第四,国家政府要根据审计问题、审计发展现状及审计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公众参与政策和制度,以此提升人民群众的审计参与意识,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实现国家审计工作规范性和审计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三)不断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

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具体提高路径有:第一,审计机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工作执行力,将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及审计问题及时上报,不要受到任何机关和部门的影响,对于审计问题严重的单位,应结合相关部门给予严厉审查;第二,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化审计技术,实现审计工作,以此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第三,利用数据网络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此收集、记录、统计和分析审计资料、审计数据等,实现审计效果提高的目的;第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素质等,要求审计机关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和公平性。

第11篇

(一)社会信用体系内涵和社会治理创新的表现

社会信用体系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合规应用和信用服务体系为支撑,以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为内在要求,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社会治理创新主要表现:一是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治理的主体不再仅为党政部门,而是多元主体,也包括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民,多方参与互动、相互合作、各自发挥相应的作用。二是社会治理方式多元化,不再是仅依靠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而是要依靠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三是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它是不同的社会主体的彼此关系和运作方式的创新。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制度可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制度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社会治理创新依赖合理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其中一项就包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本制度也是当前社会治理创新需建立的基础制度。这些制度包括:以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为依据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电话号码、银行卡等实名制度;违法犯罪记录与信用、职业等相关联,对守信奖励和对失信惩戒制度;对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的信息保护制度等。

(三)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重要工具

它可以推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系统的工程。它的建设既需要党委的领导,政府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市场的运作。

它可以促进社会治理的方式创新。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下,以信用记录作为对公民、社会组织等管理的数据基础,让信用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直接挂钩,实现社会治理高效化,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方式。

它可以利于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通过建立奖励诚信,惩戒失信的机制,可以解决经济、社会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成为成熟的信用经济的基础制度,可以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社会治理机制的一次重大创新。

二、社会信用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各类主体进行社会治理创新

(一)推动政府部门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实现职能转变。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提升监管的水平和效率,实现社会治理创新。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实现政府监管方式从法制、道德的传统手段向法制、道德和信用机制综合运用转变。过去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仅采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监管处罚作用有限,也不对外透露处罚信息。这很难触动一些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而采用新的信用监管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家工商总局、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财政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等也分别以不同形式或模式对企业及个人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例如:全国工商系统从2003开始,个体户、企业、商品综合市场分类监管。充分运用企业登记和日常监管信息建立健全企业数据库。特别是建立并开展持续的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信用制度。工商部门对诚信企业向其他部门推送,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安排专项资金、银行信用贷款和信用担保、企业上市融资,在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相应给予优先或便利。对于严重失信企业,纳入失信“黑名单”,除了进行行政法律手段惩治,进行重点高频率监管,提升监管的效率。

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推进政府监管部门从单一部门转变成众多部门和行业联合监管。过去各个行政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流不够,起不到真正的联合监管。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都共享,在法规技术标准之下,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等方面信息记录和实现信息共享监督。例如,有信用记录的污点,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某家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和公开,被众多机构和公众了解。这家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工商、税务列入重点监管的对象,别的企业不与其合作,客户不购买其产品,难以生存和发展。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推进政府监管时间从事后临时监管向即时、长效监管转变。利用建立及时更新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政府部门可以突破事后、个案监管。过去在社会主体出现失信等问题以后,政府部门才实施监管惩戒。现在政府部门可以依托信息化手段,及时监管市场主体的动态,一发现有失信违法等现象的可能态势,即可进行事前监管。而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社会主体一次失信、违规即可记录下来,可以使政府部门了解社会主体长期的情况。

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推进政府监管对象上,从个案监管到全面、重点监管转变。例如:工商部门通过信用评级数据库对不同等级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重点监管,只需对信用状况差的企业进行重点、高频次监管,对信用状况好的商户进行免检、少检,实现了政府部门的高效监管。

(二)有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进行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市场交易中,经济主体之间常常存在着信息不完整不对称,由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主体内在驱动力在缺乏约束机制和约束软化情况下,很可能采取隐瞒、欺诈、违约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需要专业化的信用服务行业收集评价各种信息,交易之前防范风险。信用服务行业可以起到创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通过信用服务机构的评价,信用好的企业,信用等级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金支持,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匹配。这样依靠市场自身就可以进行自我治理,是一种创新。

(三)有效激发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治理创新。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行业协会、商会以会员为对象,通过开展诚信宣传、制定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和规定,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公开和共享行业的信用信息,针对企业开展基础管理、财务能力、履约状况、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完善守信得益、失信惩戒机制。企业信用自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高,行业竞争秩序走向规范,走向诚信经营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的社会治理创新。

(四)实现企业、公民等公众参与的自治性的社会治理创新。

1、实现企业自治的社会治理创新。

在信用体系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企业也都普遍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维护整个市场正常秩序。这也是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尝试建立这个自治的管理制度。

2、实现公民自治的社会治理创新。信用管理让公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注重个人行为,以免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生活。这将推动公民自觉遵守各项经济、社会的规定,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因为守信的人在这套制度奖励机制下将会在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中受益。这将极大地减轻政府部门为了解决社会失信等问题做出的大量行政工作。

三、促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法治化、精细化

(一)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法治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依赖配套的法律制度,才能很好实施。而法治正是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社会信用体系能够正常运作,需建立以下系统的法律制度:统一的信用编码管理法律制度;信用信息公开、收集、保护、运用制度;信用服务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都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内实现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基本制度。

(二)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实现精细化。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它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就是实现对个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运用大数据进行常态化、标准化收集相关信用信息,根据相关评价模型进行量化的评级。根据不同的评级,不同的社会主体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不同的政策,从而把道德标准量化,实现精细化的社会治理。

四、社会治理创新需以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各省市地区、政府部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广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制度。

根据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来看,这是一项覆盖面广、影响到经济、社会、政治等众多领域的基础性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不能理解为政府的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它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体。因此也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重点领域的建设。各省市地区需要全方位去推动,现在有些地区也先行一步,率先展开了试点,有了初步的成效。而在经济领域的推动力度上,更需要全社会的企业都要参与进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二)推行统一的信用代码制度,加强建设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和融合。目前来看,信用信息系统包括三大数据体系:行政管理信用监管信息体系、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商业协会信用信息体系。未来只有通过三大体系信用信息共享交换,通过实现区域数据库和全国的联网,及时有效地向全社会提供和信用信息,通过严格的制裁措施,让不讲诚信的社会主体承受难以承受道德、经济和法律代价,进而产生“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效应,才能有效地形成社会诚信自觉。

第1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理性计算 反思与批评 风险治理

一、风险管理的发端及其基本意涵

风险,从广义的角度讲,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凡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和灾难性后果的地方就存在风险。风险管理与人们天然地渴望降低不确定性的本性相联系。但风险的观念以及风险管理的观念并非始终为人们所理解,Judith Green(1997)从对“事故(accident)”系谱学地分析出发,认为风险观念是人们摆脱了决定主义的命定论并接受了理性的因果分析时才得以产生。Gray等(2001)认为,风险管理扎根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但只有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风险管理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也有人认为现代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统计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运用,在二战中随着数学概念在军事领域的运用而得到发展,直至五十年代,决策科学作为一门确切的学科出现后,风险管理的一般观念才得以出现。不同的人或组织对风险管理可能形成不同的界定,但在任何定义中,风险管理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风险管理的主体、风险管理的对象、风险管理的方式和原则。故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简要勾勒出风险管理理念的演进和发展。

二、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出现建立在概率论在管理科学中的系统运用,起初的风险管理建立在理性计算的基础之上。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大致包括两个视角,即风险管理的技术视角和经济学视角。风险管理的技术视角,就是力图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在风险暴露和风险后果之间建立联系,形成风险分析的技术模型,其基本的内容大致包括数据收集、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采取。经济学视角的风险管理与技术视角的风险管理最为接近,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成本—收益原则和预期效用理论。

早期(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对风险采用了一种客观实体主义的定义,即将风险视为可能发生的对人类造成负面伤害的事件。这种定义在保险业和化学工业中最广泛地被采用,风险本身是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模型的建立而得到估算的,比如在保险业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应对风险的方法大致包括风险处理、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等。

在这一阶段,即风险管理主要以理性的计算为基础阶段,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单一的,即作为管理者的个人、企业或者政府(或者说是风险分析和管理的专家);管理的对象,亦即被定义为风险的事物,也是明晰的,对何谓风险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太大的争议;而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也是命令式的。

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模型的简单性和明晰性,尽管这种简单性与明晰性可能获得一种方法论上的活力,能够分析数据、风险描述和价值判断,但其最大的不足之处也正是在于由于其简单性和明晰性而无可避免的狭隘性。

三、对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的反思和发展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对这种以单纯的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大量质疑和批评,不同的视角和理论被引入了风险研究之中。下文主要介绍三种主要的理论视角,即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和文化研究视角,及其对风险管理的反思和发展。

心理学视角的风险研究强调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即对风险的主观判断和评估,风险认知是风险管理者在风险认定和策划风险排减措施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由于风险感知的引入,风险管理开始从纯粹客观的分析,转向开始关注人们主观对风险的判断,风险管理也开始转向一种来自于底层的视角,对风险的认定也并非仅限于专家的视角。

社会学的视角将风险的定义由实体论层面拓展到了社会定义和社会建构层面,“真实的”风险后果总是包含着社会诠释并与群体的价值和利益相联系。Zinn 和Taylor-Gooby(2006)概括了社会科学中五种风险研究的理论路径:理性选择路径、反思性现代性路径、后现代视角、系统理论视角、批判理论路径。理性选择路径将后果的不确定性与管理决策联系起来,强调不同的个人偏好与组织文化价值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理解。反思性现代性理论假设现代性的元理性基础已经失去了其合法化力量,经典的现代性转向了反思性的现代性,包括生活方式的个体化、知识和价值的多元化以及个人生活计划不确定性的增长等。系统理论视角将风险视为一种与社会定次级群体紧密相连的基础性社会建构,社会系统不断内在化外在威胁,将外在威胁转化为风险,风险的接受者和承担者之间存在非连续性。批判理论强调发达的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悖论和自反性后果,强调政治权力运用造成不平等的风险分配。后现论家发展了一种最为激进的建构主义观点,何谓风险、何谓收益及其何种程度都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塑造作用,重视社会框架和文化偏见的作用。

风险的文化视角将风险视为由社会中结构性力量所决定的社会建构,诸如健康威胁、不平等、公平性、控制等问题都不是有科学分析可以决定的,而只能是社会中不同行动者信念和理性的再建构。这些建构反映了不同风险领域中各个群体或组织的利益与价值以及这些群体之间共享的意义、文化产品和自然现象。风险政策是所有行动参与者持续斗争的结果,是将各自对风险的理解纳入公共日程之中,并强加给他者。自我利益之间需要做出妥协以实现群体自己的现实,不同群体之间为了建构有意义的现实有必要进行沟通,决定可能的现实建构的范围和界限。

各种研究视角的引入,丰富了人们对风险管理本身的理解,风险认知、风险沟通、风险参与等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原有风险管理的狭隘界限。风险管理的主体的单一性和明晰性受到质疑,风险的界定也成为一个建构、商讨甚至斗争的过程,风险管理的方式也开始变得更为复杂。

四、风险治理:风险管理理念的综合演进

对传统的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受到了多重挑战:风险感知挑战了理性风险分析的理想模型,技术性的风险分析也面临挑战,科学专家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政府在风险管理中的合法性也开始受到质疑。1992年英国皇家协会了一份关于公共风险感知和风险管理过程的报告,首肯了风险的可接受性之于科学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图将风险分析的技术科学观念与风险感知的社会和心理分析整合起来。90年代后,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也要求一种更为综合的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治理的观念开始出现。

治理(governance)的概念在90年代中期以后在有关国际关系、比较政治科学、政策研究、环境与技术社会学以及风险研究的文献中大量出现,涉及风险治理的组织和机构也大量出现。从国家层面来看,治理阐述了涉及到政府与非政府行动者的集体决策的结构和过程,现代社会中的治理被视为政府机构、经济力量和市民社会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全球层面,治理意味着一种横向组织结构,包含了政府和非政府行动者,这些行动者在没有更高权威组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非政府组织扮演了一种至关重要的角色。风险治理包含了横向和纵向两个为维度,横向上看,风险治理包含了政府及其机构、行业(或企业)、科学和学术团体、市民社会(或非政府组织)等行动者,从纵向看,风险治理包括了地方性风险治理、区域性风险治理、全国性的风险治理、跨国的风险治理以及全球性的风险治理。风险治理成为一个多维度、多元行动者的综合的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治理要求考虑各种情境性因素,诸如不同的制度安排以及包含不同风险感知的政治文化。

200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良好的风险治理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开放性、参与性、责任性、有效性、一致性、均衡性与辅。2005年,基于传统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路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国际风险管理委员以风险治理的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整合了的风险管理框架。这个整合的框架力图提供一种综合的方式以整合风险认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弥补之前风险治理中的不足。这个框架包含了风险预评估、风险评估、可忍受性与可接受性判断、风险管理以及伴随以上每一个阶段的风险沟通。

五、小结

从摆脱决定主义的命定论观念到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理念的出现,再到更为强调主体的多元、对象的不确定以及原则和方法上的协商和参与的风险治理框架的出现,风险管理理念经历了其自身的发展和变化。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但另一方面,人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快速发展背后所隐藏的危机,风险管理理念的演进也恰好体现了这种现代性自身的困境。如何走出这种现代性的困境,走向何种理念和原则的风险管理,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思考。

参考文献:

[1]Green, Judith, Risk and Misfortune(199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ccidents, London: UCL Press

[2]Gray, P. C. R. and Wiedemann, P. M.(2001) 'Risk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tual lessons from approaches to the use of indicators',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 3, 201—218

[3]Aven,Terje and Renn, Ortwin(2010). Risk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Concepts, Guidelines and Applications, Heidelberg: Springer

[4]Zinn, J. O., & Taylor-Gooby, P. (2006). Risk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 In P. Taylor-Gooby & J. Zinn (Eds.), Risk in social science (pp. 20–5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