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时间:2023-08-01 17:40: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第1篇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基于互联网医疗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据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在政策、技术、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以31.1%的复合增长率稳步发展,至2014年,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规模达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预计未来两年仍然高速增长,2017年受在线医疗增速放缓的影响,互联网医疗整体增速放缓(见图1)。

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为6.5亿,普及率达48%;手机网民为5.6亿,占比86%,因此,互联网医疗逐渐以移动医疗为主成为必然。从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构成数据来看,移动医疗占总体市场规模的比重从2011年的17.0%增长到2014年的26.4%,2011~2014年移动医疗以51.8%的发展速度远超在线医疗25.9%的发展速度。预计至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医疗健康各个环节的逐渐渗透,移动医疗的占比将超过在线医疗,达到55.0%。因此,移动医疗将会是互联网医疗未来的重点方向。

从产业链来看,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在线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为主的产业格局。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开发的加快和企业经营实力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从竞争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抢滩”,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苹果、谷歌、三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百度、阿里、腾讯也通过投资或并购的形式入主国内知名在线医疗平台。但是整体来看,上述巨头的相关布局更多的属于战略卡位,而在底层数据的收集环节仍处于各自为战的探索阶段,互联网医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上。未来,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数据资源的掌握和利用能力变化,竞争格局也会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过程中。

驱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互联网医疗相关利好政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用户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巨额资本的不断涌入,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家政策利好。在政策层面,国家今年以来频频出台医疗相关政策,推动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重塑。2015年1月12日,卫计委《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师合理流动,放宽条件、简化注册审批程序,探索实行备案管理或区域注册,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5省区远程医疗政策试点,为推广应用远程医疗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借鉴。同月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确定了2015医疗改革的七个方面。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划要求,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5月7日国务院出台的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完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医药电商发展。8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9日国务院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工作重点。在政策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行业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势在必行。从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中,可见多点执业、医药分开、网售处方药、加快发展商业保险等信号已经十分明确。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的春天就要来临。

技术相关因素的推动。4G和Wifi技术发展,使终端设备更加快速地连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使快速地从实时数据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可能;网络和智能手机等硬件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医疗可覆盖人群大幅提升,同时加速保守的医生群体的观念转变;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设备更加智能化;机器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些因素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使得远程医疗、慢性病监测、在线医疗、移动医疗等成为可能,从而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

用户需求的推动。医疗资源不均衡导致看病难、挂号难问题凸显,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中国老龄化人口增多,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造成医疗资源出现严重短缺;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升高,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对冶未病有了明确需求;药品链条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看病成本居高不下,以药养医的状况依然持续。

BAT等重量级选手参与及资本的推动:BAT、京东、360、小米等大体量公司凭借敏锐的嗅觉快速进军移动医疗领域,使得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大量创业者涌入该领域;短短三个月之间,挂号网1亿美元、丁香园7000万美元、春雨医生5000万美元三起融资,引发了业内对互联网医疗的热切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热钱涌动,使得互联网医疗迎来爆发。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重度垂直将成为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重度垂直,是指企业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一系列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从而达到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企业的平台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都存在于两个维度所构成的四个方向之中,这两个维度,一是在病种类别上,是做大而全,还是做垂直细分;二是在整个服务链条上,是做独立环节,还是做重度整合。四个方向是:重度-大而全,重度-垂直,独立环节-大而全,独立环节-垂直。由于医疗服务需求的“纵向”衍生性存在,我们认为像网购电商那样大而全的模式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不成立。“重度垂直”将是大势所趋,但“独立环节-大而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将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最终互联网行业将发展为“一全多垂”的行业生态。结合到病种细分方向,我们认为具备七大要素的病种方向,更适合重度垂直,即:治不好(慢性)、必须治(致命、痛苦)、高单价、高频次、多环节、重时效、基数大。而具备这七大要素的病种有糖尿病、肝病、心脏病、肿瘤、尿毒症等,它们有可能最先实现重度垂直的互联网医疗模式。

“重问诊模式”产品将更有发展潜力。目前市面上,“轻问诊模式”的产品较多,但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于患者而言,使用频率低,对医生无依赖,对软件的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数据,学术价值低,且比较随意。“重问诊模式”的产品让就医问诊变得更垂直、高效,在预约挂号、导诊就诊、看数据等方面可一键解决。对于医院而言,“重问诊模式”有利于科学安排资源,减少运营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就医时间与费用;对于医生而言,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减少医患矛盾。

个性化医疗将是未来健康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医疗重视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通过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更精准、更匹配的医疗服务,进而达到预防、预测的目标。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把人群细分,对病人个体化的行为和数据进行精准的解读,给出精准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医疗数据。通过精准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药物的副作用、节约医疗的费用。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医疗模式会有比较大的明显变化,即从简单诊疗发展到疾病的预测、疾病的预警,再到积极参与管理,最后到个体化治疗。未来每个人都有配套的终端,完全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对自己身体体征生命的相关信息进行筛查、收集,然后相关信息会传递到健康顾问家庭医生那里,可以进一步得到相关疾病回馈以及健康指导。未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基因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人而医”时代将会来临。个性化医疗将在现在互联网医疗的基础上,由生理数据层面,深入到基因层面,实现真正的精准医疗。

健康管理将随时随地。随着移动医疗产业的成熟发展,随身健康管理将逐步兴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随身健康管理可使专家服务大量人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专业的内容服务。随身健康管理类似一个临床诊疗的过程,可以跟随个人,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意外风险和医疗支出,也能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尤其是针对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具有心脏病突发风险的高危人群,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管理将更为重要。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将更易用。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助听器、药物输送等类型的可穿戴式设备,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将成为新的移动平台市场及生态圈。同时,随着穿戴式医疗仪器的传感器终端将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其载体也将朝着人们更容易接受、适合长期使用和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方向发展。如具有传感功能的T恤衫,采用传导性纱线和小型化柔性电极进行电连接,使医生能通过T恤衫来实现对穿着者心电信号的测量,预期可进一步实现身体活动情况、血氧饱和度和肌电信号等的监测。

第2篇

(讯)如果说2014年是智能硬件的试探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智能硬件的“布局”之年。

8月31日,国内“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了“中国智能硬件网”,该平台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智能硬件资讯、研究成果。主任曹磊在谈及“互联网+”的核心趋势时说:“PC互联网已成为‘死海’,移动互联网目前是一个‘红海’,各个细分领域都已打得非常火热,手机、视频、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都有一批‘巨无霸’企业产生,创业的机会非常少。下一个5年便是万物联网,这还是‘蓝海’,是待发掘的未来,万物联网的时代正在开启。如今,智能硬件正成为下一代生活、制造的万亿‘风口’。”

据了解,目前正在编写《智能硬件:下一个万亿风口》一书。该书将智能硬件分为四个“派系”一是“平台派”,有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苏宁、国美;二是“生态派”,有小米和乐视;三是“厂商派”,有海尔、格力、海信等;四是“海外派”,包括苹果、特斯拉、谷歌等。此外还有广大中小“创客派”等。

曹磊认为,智能硬件产品分为高科技硬件(手机)、可穿戴设备(手环、手表、眼镜)、智能家居(水杯、茶杯、灯泡)、智能家电、3D打印、智能机器人、车联网,以及智能服装、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未来20年,将来到“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将改变每一个产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产业互联网所代表的跨界融合成为总的发展趋势,从最早的零售业到如今的金融、医疗、可穿戴、在线教育、在线旅游以及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传统硬件领域也将被改变。

当然,一个小米是不可能独揽天下的。预测,智能硬件将会迎来爆发式发展阶段,目前还是一个新起步的“蓝海”市场,而以BAT、小米、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深度布局“万物联网”产业链。

曹磊表示,作为互联网的第一阶段,PC互联网已成“死海”,进入2015年,互联网能看到的大部分机会已经被阿里、腾讯和百度三巨头,以及京东、苏宁、小米、美团、大众点评、网易、360等公司瓜分了。PC端已经成为历史。而第二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现在则是“红海”,从2015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个周期,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强化延伸到生活服务、应用场景。而基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万物联网”则是第三阶段,是未来的“蓝海”,在物联网的推动下,更多的智能设备互通互联,这不仅是一种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趋势,而需求和趋势就代表着机会——智能硬件。纵观全球,虚拟现实设备、无人机、智能手环与手表、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甚是火爆,智能硬件正在刮起一场全球瞩目的风暴。(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文/王晓涛 编选:)

第3篇

关键词: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12年国际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8.5%,而我国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更是发展到了8亿之多。移动互联网如此快速的发展促使医疗行业也正式向移动领域进发[2],并借助方便、快捷、丰富的医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中不断扩展运营。

1 移动医疗发展现状

当前移动医疗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医院医生(B2B)和面向用户与患者(B2C)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通常用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医学知识库、医学工具等。后一种模式则用于求医问诊、医联预约、远程会诊、病情咨询和院后随访等。

国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比较兴旺,在部分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并且随着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智能化发展,远程医疗也正在向移动领域不断渗透[3]。例如,在2009年,美国某科研机构曾研发出一套远程卒中系统(telestroke),能够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远程急救和护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患者出现急性神经性脑中风时,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系统,为诊疗提供必要的病情及影像资料,藉此实现对患者的远程辅助诊疗,为抢救生命赢得更多的宝贵的时间,增加更多的生存机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德国研发了一套远程皮肤病学信息系统,可以为皮肤病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患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后,可以直接用手机摄像头采集皮肤图像数据[4],然后结合自身的生物反馈信息一同发送给医疗诊断单位,医疗人员则借助计算机终端设备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患者进行诊断。法国研究人员将一种内嵌式低功耗传感器进行改进,制造出一种微型的可移植医疗设备,利用双向传感起搏器来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5],当患者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比如能够基于地理位置来查找附近医生并进行预约的ZocDoc;能够借助手环、头贴、手机等设备检测睡眠质量并提供针对性睡眠指导的ZEO等。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普及也带动了医疗商业的发展,使得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和健全。

2 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移动医疗应用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豌豆荚、91助手等一些知名的手机应用平台上检索“医疗”这一关键词,能够找到上千个应用,而检索“健康”一词得到的应用数量更是达到几千个之多,这些应用的覆盖范围十分广,包括求医问诊、预约挂号、医学宝典、健康指导、药物手册、移动药店等方面,一些优质应用的下载量已达到百万级别。由此可见,国内移动医疗应用行业正在蓬勃兴起,受到相当数量的群体关注。

如今,国内相对比较出名的移动医疗应用有以下几个类型:①医患交互类,这类应用整合了相应的医疗数据库以及医生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或打造私人家庭医生,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春雨掌上医生、5U家庭医生等。②专业辅助类,这类应用一般基于CDSS系统,内容涵盖了临床评估、医学计算、药物、手术、医学检测等方面,可以帮助专业医生进行医疗信息的查询、决策,提高一线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全科医生等。③面向患者的用药指导类,可以为普通家庭提供药物信息查询、药物真假鉴定、药店查询等,这一类比较出名的软件有家庭用药助手等。④综合服务类,这类应用一般由医院机构合作开发,能够为用户提供移动导诊、预约挂号、病情查询、健康档案查询等综合医疗服务,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话费来支付相关费用,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移动医院、医事通等。

3 未来移动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移动医疗应用的普及得益于移动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然而,移动医疗应用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①医疗本身属于一种严肃性、复杂性的活动,从事相关业务必须符合政策规定,具备相应资格,这使得目前的一些移动医疗应用面临着违法的风险和指责。②医疗活动需要提供真实、完整、稳定的医疗数据,而移动医疗应用能否满足这一要求还有待考量。③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行业资源的深度合作和大力支撑,需要构建一个各机构相互补充、促进的联合运营体系,而目前这一体系并不完善。④必须探索一套健康、完整的移动医疗商业运营模式,移动医疗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改变用户观念,增强用户付费意识,逐渐打造一条健康、有序、有活力的移动医疗产业链。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移动网络及设备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移动医疗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移动医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努力健全移动医疗行业体系,使移动医疗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鹏,吴昊.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1.

[2]张冬娟.移动医疗引发英国医疗服务新变革[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12.

[3]林敏,乔自知.移动医疗的需求与发展思考[J].移动通信,2010:6.

第4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服务;趋势;对策

移动互联网金融不但凝缩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精髓以及优势,而且引入了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建立在移动设备的基础上,比较典型的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设备上的差异,使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有诸多明显的特征,其中不但包括透明度强、成本低廉,还包括参与性强、操作简便。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分析了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1.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1.1金融服务行业壁垒淡化

互联网产业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在很多领域都硕果累累,诸如网络基础建设、软件应用、信息服务等。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资金、信息优势的积累,互联网产业将改造、改变更多的传统产业。一些和互联网“精神”、“发展趋势”相悖的企业,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挤压下,要么借助互联网提供的机遇“涅”,要么则走向终结。在互联网产业的推动、支持下,产业之间的壁垒将逐渐消失,产业融合的趋势将不断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服务行业的壁垒将日益淡化,直至融合。

1.2金融服务需求扩大、层次提高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金融服务需求、层次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两点:其一,高金融资产群体老龄化。现在高金融资产客户群体主要是青壮年人群,而未来这部分群体将变为中年人,这种老龄化的趋势正在悄然而变。为了适应新的金融需求,就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对以往的产品加以调整,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互助养老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总的来说,高金融资产群体的老龄化,实际上催生了新的金融服务需求,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其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强,人们在各方面的需求水平将不断提高。这部分需求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城市人群越来越多,对银行产品、服务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尤其是在智能性、移动性等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必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数据的关联分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以推出更高层次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发展到一定程度,移动终端以其便捷、体验性、移动性等特征,在金融服务领域将占据更大的份额。

1.3金融产品服务定价市场化

这里所说的金融产品服务定价市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其一,汇率市场化不断成熟。出境旅行、投资、留学等更为便利,跨境结算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客户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在对外投资、分支机构设立上也将更为积极,这些都标志着汇率市场化进程提速。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还主要停留在满足内需上,而随着汇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国际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国际计算业务将成为盈利的关键。而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降低境外网点设立成本,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提高银行的经营、服务效率。其二,利率市场化不断成熟。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金融行业的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但是产品、服务的同质性较强,竞争激烈。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相关政策的出台,利率限制将逐渐放松,存款保险制度将不断完善。在这样的发展驱使下,商业银行当前“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推出中间业务产品以及更为高端的金融服务。而这些产品、服务大都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

2.商业银行应对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趋势的发展对策

2.1提高对移动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

商业银行要发展必须要看到大的趋势、走向,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应该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商业银行领导应该从战略上认识到移动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时刻关注产业布局,提高自身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以往,商业银行将互联网金融服务看作是自身业务的拓展途径。以电子银行业务为例,商业银行看重的是该业务对人力资源的释放作用。因为该业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这才引起了银行的关注。商业银行大多利用新渠道来进行传统业务的迁移,而不能利用这些渠道进行创新,研发新产品、服务,这使得其发展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商业银行还不能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必将自承恶果。

2.2挖掘潜在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点

商业银行要发展,眼光必须要放长远,不能局限于当前的“形势”,而应该预测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的产品、服务的趋势,并深挖、改造,推出更多新业务、产品、服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业内惊奇,而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出现,产品、服务的模式将发生深层次的变革。以手机银行为例,该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实际上建立在智能快速普及的基础上。手机银行的发展,不但有效地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也进一步优化了商业银行的功能和内容。而试想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平台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商业银行需要挖掘的业务增长点很多,盈利的角度和思维也十分多样,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2.3开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

依靠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社会公众可以享受到更为多元的金融服务。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竞争者们正在加速开辟新业务、新赢利点,以便在竞争中取得主导权。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尝试。它们通过提供更为智能的金融服务,弱化了客户对银行产品、服务的需求,凸显出自身产品、服务的有效性,对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此,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市场走向,掌握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动向以及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和这些主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积累在互联网金融上的经验,逐步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在支付结算领域,新产品屡见不鲜,业务类型也更为多元,结算行为更加复杂。在这样当前情况下,客户对支付流程再造的需求就会逐渐凸显出来。为了实现自身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突破,商业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相关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评估客户的资金流特征、支付偏好、结算需求等,以更好地优化支付流程,为客户创造更为便捷、高端的客户体验。在投资融资领域,由于金融脱媒进程不断加快,客户的投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在产品与服务的选择上,从注重考量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程度。为了拓展自身的融资业务,商业银行应该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了解网络融资公司等机构的运行状况,并建立和这些结构的合作,以便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评估、分析,建立健全自身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以便争取到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为其研发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移动金融服务方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将竞争对手整合成自身的力量,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客户资源,还可以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更好地促进相关业务的开展。

2.4推进内外部系统的有效联通

为了更好地提高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就需要从满足客户智能化、移动化的金融业务需求出发。而要满足客户这样的需求,就需要加强对各类商业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这种研究和创新建立在内外部系统有效联通的基础上,只有实现有效、智能的联通,才能更好地精准的推送相关的信息,保持对客户需求的敏感度,有效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开展精准的市场营销。具体来说,要推进内外部系统的有效联通,就需要集中力量,构建移动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当前的业务系统诸多,运营管理较为复杂,交易数据量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业务间的融合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在从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不同业务数据进行整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有在统一的系统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客户关系维护,把握客户的需求,搜集更为多元的交易信息,以便发现更好地销售机会。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在未来十年,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内部数据仓库建设,借助大数据技术、通信网络,提高自身的信息存储、处理、联通、分析、共享等方面的能力,依靠这些信息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地开展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

2.5深入感知金融市场需求信息

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是提品、服务的基础,为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应该尽量采集、汇总客户办理业务中表露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金融生态系统信息数据的分析。只有了解到真实、可靠的需求信息、数据,才能更好地进行决策优化,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未来十年,新兴信息技术,诸如语音识别、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将快速发展起来,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与客户的交互水平,掌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并通过有效地分类,关注潜在的客户。此外,人口城市化、老龄化车孤独不断提高,移动金融、社区应用等正快速发展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将会产生更多的潜在客户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支付业务存在诸多的竞争,其中不但有电信运营商的用户识别竞争,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工具的竞争,还包括移动互联网公司客户资源的竞争。总之,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移动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感知金融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凸显银行的渠道优势、技术优势。

2.6提升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

为了构建引动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新型数据挖掘技术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数据分析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助这些数据,完善自身的决策支持系统,优化业务流程以及知识获取流程。商业银行在运营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存在某些“痕迹”、“规律”的,但是这些“内涵式”的“痕迹”、“规律”都隐藏在大量的数据深层。要分析出这些有用的东西,就需要利用数据仓库。商业银行需要利用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筛选、分析银行的业务数据,将无用的数据剔除,选择那些对业务开展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为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源。在利用成熟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银行的业务部门要与技术部门保持合作,及时总结最新的实践经验,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保证知识库信息建立与管理过程中维持决策推理机制运行的准确性。

2.7打造移动金融产品创新团队

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行业存在大量高科技人才,且保持激烈的竞争。银行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引入的高科技人才比较少,这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具备与互联网企业想匹配的科技水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在互联网行业集中了大量的产品研发人才,且素质较高,而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应该挖掘和培养更多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人才。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状况

1 引言

数字化医院是智慧医疗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对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IPv4为基础的互联网所固有的缺陷:网络地址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网络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增加,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等突出问题,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医院发展对网络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数字化医院建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迫切要求数字化医院系统由现行的封闭式物理隔断模式转向开放运行模式,与外部系统(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与共享,充分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构建数字化医院的服务模型及体系结构,可适应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开放环境下的数字化医院服务流程、服务模型和体系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可充分满足当前医院业务系统建设以服务为导向的需求,为数字化医院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能快速实现更广泛互联、更便捷移动、更高效共享的全面数字化医疗。

2 国外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研究状况

美国已启动“农村卫生保健试点计划”,以帮助公共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宽带网络连接,以便其向全国各地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该计划将资助85%的网络升级、Internet2连接和选定接收者的先进网络服务费用。约翰霍普金斯全球临床健康教育中心正在使用运行在Internet2网络之上的远程医疗技术,该技术可提供高质量视频会议并可连接高分辨率显微镜、三维核磁共振成像,支持艾滋病毒耐药性互助陈述分析。

欧盟2001年建成GeANT高速试验网,并在2005年6月启动GeANT2研究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部署的混合网络同时采用包交换和电路交换。GeANT2的许多连接都达到10Gbps的速度,可应用于许多领域的协作研究,如网格计算、生命科学、射电天文学和天气变化等。GeANT2提供的数据信息包括高清晰度图像、视频和音频文件、DNA样本及相关数据,目前,欧盟GeANT2高速试验网已应用于生物医学信息共享。

亚太地区1997年6月3日由17个亚太地区国家或地区近40多个成员组成的先进网络组织成立,建立APAN主干网,其主要宗旨是对连接亚太地区各国的学术网络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日本于2002年推出IPv6商用服务,2005年完成互联网向IPv6的过渡,2007年启动了“新一代网络”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应用方面,IPv6技术主要用于电子病历共享和远程医疗等方面。如在十胜地区建立起基于IPv6的远程医疗系统,为地方医院、大学附属医院,甚至一般家庭提供医疗支援、远程手术指导、远程会诊以及家庭监护等服务。

3 国内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研究状况

1998年,我国开始搭建IPv6试验床,开始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2003年8月我国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D。CNGI的核心网中规模最大的学术性主干网是CNGICERNET2以及CNGI国际/国内互联中心CNGI-6IX。我国的CERNET2主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使用CERNET的全国高速传输网,以2.5-10Gbps传输速率和部分IPv6路由器,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CERNET2核心节点,实现全国200余所高校下一代互联网高速接入,同时为全国其他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提供下一代互联网高速接入服务。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推动并形成了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群,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使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及关键技术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

我国在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可扩展、更安全、更大、可信、可管理、高质量的以IPv6核心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在学术与产业界共同努力下,现已进入大规模研究和建设阶段,其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已经商用化,使用它可以改变现行数字化医院网络传输能力有限、服务质量难以确保、网络安全隐患严重、有效管理机制缺乏、移动性能差等问题。NGI地址空间巨大,接入方式方便快捷,支持100Mbps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支持终端的无线接入和移动通信,提供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完整性,同时可进行有序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和及时的维护,这些优势都将为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目前利用CERNET和APAN进行国际性的医疗会议和交流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可远程观看临床手术,与主刀医生现场交流,远程医疗培训等。2009年11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内镜暨内镜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上,利用CERNET与亚太先进网络APAN连接,北京协和医院、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韩国峨山医疗中心同步操作演示的手术现场,开启国内医院首次利用网络进行手术直播到海外的先例。

就广东省而言,为了推进广东省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已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一系列发展目标:全省要进一步提升光纤网络覆盖率,用户接入带宽平均每年翻一番,力争在光网络覆盖、网络速率和应用水平方面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到2015年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TD-LTE网络,推动广东率先进入4G时代。在“智慧广东”的重点应用领域中提出了智慧医疗,提出建立家政服务网络体系,探索居家养老、虚拟养老院等家庭保健服务新模式,推广应用带物联网功能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加快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重点在重症监护、病患管理、用药安全、血液制品管理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开展物联网应用。目前,广东范围内部分三甲医院推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成效相对比较明显,初步建立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服务模型、服务流程和体系结构,但离全面推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医院还有一定的距离,尚需制度及财务等方面的保障和基层医院的切实推行。

4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的应用技术

(1)数字化医院中的物联网技术。借助于医疗物联网技术实现即时监测和自动数据采集以及远程医疗监护。(2)数字化医院中的云计算技术。医疗行业的云计算中,病人的电子医疗记录或检验信息都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病人的信息和相关资料可以全球存取,医护人员从因特网激活的设备上实时获取资料。(3)数字化医院中的移动计算技术。移动计算帮助完成对医疗机构内部网络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语义理解、推理和决策,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所需要的信息,实现智能控制。(4)数字化医院中的数据融合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手术导航中,将各种模式的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提供互补的医学信息。

第6篇

云计算自10年前正式问世以来,就成了整个IT行业的颠覆力量,被碾压者有之,被“网红”者也不少。这里笔者要谈的就是后者,它是一个在中国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的网络设备细分市场,今年预计可以到达3.2亿美元(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F&S”)。

3.2亿美元的盘子也许与服务器相比不算什么,就是与企业网络设备市场相比也不过小菜一碟。但笔者为什么要单独讲这个市场呢?

我们从增长率来看,中国整体企业网络市场增长只有个位数,甚至交换机、WLAN无线设备还出现了下滑,为什么?而这个细分市场高达25%的高速发展,则代表了整个企业网络设备市场发展的前景。

网络市场的分水岭

在中国互联网兴起的近20年中,流量的巨增曾经造就了企业网络设备市场辉煌。中国基础网络建设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建设阶段,而云计算的普及,以及在由此基础上兴起的大数据、“互联网+”市场需要的则是“从有到优”的业务型网络。

毕竟网络的需求不仅仅是链接,不同行业不同场景都需要业务和应用去定义新型网络。我们会发现SDN/NFV的兴起,但它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时候,中国用户对ADC(应用交付控制器)的需求程度就成了网络设备市场分水岭的一大标志。

什么是ADC?在互联网建设早期,它就是我们曾经熟悉的负载均衡,而现在这个产品还需要链接管理、TCP优化管理、网址转化、高级路由、智能端口镜像等系列智能的技术升级和模块组合。可见ADC是一个智能的设备,也更符合软件定义网络的未来。

据F&S判断,2015年之前中国市场ADC保持15%的增长,而自2016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将到达25%的年复合增长率。换句话说,ADC在中国已经度过了成长初期,而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原因就在于,技术上是云计算的革命,业务上是“互联网+”的需求。

ADC 的用户目前主要集中在并发在线业务需求较大,对网络传输稳定性要求较高并且 IT 建设预算相对充足的行业,如互联网、银行、保险、证券、教育、政府、公安和运营商行业等。

今年以来,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和电商化也带来了高流量、高并发的需求,ADC 也在逐步向其他行业扩展,包括物流、制造、零售和医疗等行业。

中国ADC玩家大排名

在这个代表网络发展趋势的细分市场,不可否认目前处于“非Others”的前几名企业除了深信服,依然都是国际品牌。

这些企业的技术基因、行业背景以及商业策略各不相同,从TOP3企业分析中就可见一斑。

第一名:国际一线老牌F5

ADC的第一大行业依然是传统的金融行业。在负载均衡年代异军突起的F5依然占据着优势市场。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以及国产化趋势的兴起,传统行业对于ADC的需求也开始呈现对接开源技术,分布式处理、吞吐量更大等云化特征,F5的市场近三年来在互联网和运营商等优势市场正在面临国产品牌和云化技术企业的蚕食。

第二名:国产第一品牌深信服

ADC的第二大行业是政府行业,深信服由于过硬的技术和国产企业的身份毫无疑问是政府行业的第一品牌。其产品的高性价比使之有了SMB广大市场的基础,但技术水平与国际一线还有距离。当然,国际品牌也在加强本地化服务能力,国内用户对 ADC 产品的需求也与全球接轨,公安、国税等细分市场也在越来越接受本地化服务能力和技术能力具备优势的国际品牌。

第三名:互联网第一品牌A10

作为国际一线品牌,A10在技术上采用云化特征的ADC技术路线,在商业策略上首先避开了TOP1和TOP2的优势市场,而主攻趋势性的互联网市场。尤其在互联网+的趋势下,两者产生了协同效应,使得A10近年来以120%的速度增长。当然,互联网企业做成BAT级别后,也会对所有设备大包大揽,但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趋势造就了水到渠成的优势市场。

谁最被F& S看好

在这三家企业中,F&S将“中国区ADC技术领导奖”给了市场排名第三的A10,可能多少令人诧异。

其实,在对上述三家企业的分析中,已经看到A10在前瞻性策略上选择互联网市场,从而带来未来高速发展的势能。当然,如果ADC的产品技术路线不与之匹配,互联网市场也是玩不转的。

未来,ADC的技术发展趋势如何?

一、吞吐量向T级发展。未来五年内,随着在线用户数量突破 40 亿,在线设备突破 310 亿。ADC 产品将向大容量、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更何况吞吐量还需要做余量规划,以应对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和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具有100G 以上吞吐能力的 ADC 正在成为行业客户的选择。F&S甚至预计在五年内有过 T 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这一点正是A10的前瞻力表现之处,也是它得以脱颖而出的关键。它摒弃固有的产品路线,果断在软硬件上都采用了最新的架构。2013年开始采用自主研发的 ACOS操作系统核心和SSMP 硬件架构(可扩展的对称多处理器结构),这是更适合高吞吐量的技术路线,也是它区别于F5的不同技术路线。在与本土品牌的对比中,F&S认为A10产品的性能可以达到本土品牌的2~5倍。

二、与开源技术的整合云平台。随着虚拟化、云计算、NFV、SDN 等技术的发展,ADC 逐渐向强调弹性和自动化的云化管理方向发展。同时,将 ADC 所有功能通过 API 接口进行集成,简化设备管理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多家领先的 ADC 厂商都看到了这一趋势,A10 也做出了相应革新,支持各大主流云管理平台,在实现硬件虚拟化的同时,也支持开源 IaaS 平台OpenStack。

三、多功能安全的重视。安全防护功能的外延成为 ADC 产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如多向量 DDoS 攻击防护、应用与威胁识别、SSL 加密流量可视化等。A10不仅为ADC 设备配备了 SSL 加速 ASIC 芯片,还采用了SSL 透视(SSLi)解决方案。

第7篇

盘点“互联网+”领域发生的十大产业事件或动向,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互联网+”的热点脉搏和发展趋势。

1、互联网小巨头加速合并

2015年,互联网与线下行业结合的各垂直领域迎来史上最大的合并潮。

从年初的滴滴与快的合并,年中的58同城与赶集合并,到年末美团与大众点评、携程与去哪儿、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都是在资本环境急转直下的背景下,由各资本方主导,这些经过几年竞争、大笔烧钱投入成长起来的“小巨头”,不得不抱团寻求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合并案背后,大都有BAT三家互联网巨头投资、接盘的背影,表明资本运作已成为BAT布局“互联网+”的重要方式。

2、新规出炉专车纳入监管

经过近一年的争议,2015年10月,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意见征求稿,首次承认专车这一模式,不过,作为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监管红线,征求意见稿仍未允许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

截至发稿时,专车新规的最终稿还未,不过专车纳入监管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它直接关乎专车行业的未来,专车平台经营者需要尽快思考合法合理合规的运营模式。

3、互联网金融创新与规范发展

2015年4月,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式营业,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6月,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11月,百度与中信银行宣布共同成立百信银行,至此,BAT竞相成立互联网银行,为“互联网+金融”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2015年7月,央行、工信部、网信办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促进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业态更加健康地发展;12月,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监管规则的陆续落地,对规范网络借贷市场,促进现代金融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4、移动端网购超过电脑端

2015年“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天猫交易额突破912亿元,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68%,京东移动端下单量占比达到74%,其余各大电商平台移动端的支付比例也在60%~80%之间。

2015年全年,各电商平台在移动端持续发力,移动端购物占比不断攀升,前三季度,移动端网购交易额占比分别达到47.6%、50.8%和56.7%。移动端在2015年超越电脑端,成为网购市场的主流入口选择。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渗透最早的传统领域,对于其他传统领域的转型而言,移动端网购规模超过电脑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5、电商与实体零售加速融合

随着电商交易发展模式进入平稳期,线上线下各渠道加快融合。2015年6月,阿里巴巴与银泰商业全面融合,银泰成为阿里集团打通整合线上线下商业的重要平台;8月,阿里巴巴与苏宁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尝试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对现有体系实现无缝对接;8月,京东与永辉超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探索零售金融服务;9月,由万达集团、腾讯公司和百度公司合力打造的飞凡电商也首次亮相。

“互联网+”传统零售的典型模式,将有助于双方取长补短、共享资源,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消费体验。 电商是2015年“互联网+”的一大亮点。

6、跨境电商举办“黑五”购物节

2015年5月7日和12日,国务院连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都对跨境电商做了重要部署。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跨境电商园区超过20个,上海、杭州、广州、宁波、郑州、重庆等地也纷纷建立跨境电商园区。

在2015年的西方“黑色星期五”纪念日,国内无论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还是洋码头、蜜芽、淘世界、考拉海购等独立的跨境电商,都争相举办“黑色星期五”购物节。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出现全球化趋势。

7、电商密集下乡

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商务部等19部门在2015年9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强调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层面密集出台的扶持利好下,2015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电商下乡进村。

8、互联网巨头进军影视产业

2015年8月,阿里影业宣布组织架构调整;腾讯在9月的一周内成立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两家子公司;拥有几大游戏版权的网易则在12月成立影视公司,这都显示出互联网巨头对影视业的重视和关注。

一年来,IP(知识产权)更成为“互联网+影视”领域的热词,各大互联网巨头争相购买IP,制造IP,并衍生出影视、文学、音乐等多个产品,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也依靠紧俏IP资源来扩展付费会员,“互联网+影视”一片繁荣。

9、在线教育抢搭新三板融资“快车”

“互联网+教育”也在2015年迎来快速发展,这其中,融资成为关键词。

2015年,在线教育格局初定后,北教传媒、佳一教育等在线教育企业纷纷登陆新三板融资,新三板成为在线教育的融资快车道。

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新三板挂牌公司涉及教育产业的企业共有57家,包括25家教学软件供应商、11家教学设备供应商、8家线下教育培训服务、7家教辅内容出版和6家在线教育服务培训服务。

随着新三板的融资功能日趋凸显,在线教育企业通过新三板融资的数量和规模也正不断扩大。

10、“互联网+医疗”破冰前行

第8篇

“要成为大国、强国,必须重视科研;在科研中,高校应当是最主要的力量。”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盟”启动大会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盟的创立,也是为了提升中国互联网科研能力,以实现让中国成为互联网大国、强国的目标。

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盟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的网络平台。“我们发起这个联盟的基本目标就是资源共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徐明伟介绍,清华大学内各个院系以及网络中心都有很多空闲的网络设备,清华大学希望将这些空闲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学生共享以供做大规模的实验使用。发起这个联盟,是希望让更多的高校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应用创新提供更好的基础。

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筹建工作历时1年,组织了全国120多所知名高校共同参与,其中,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25所高校成为首批应用示范基地,已初步建成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集成各类软硬件资源近6000台套。申报利用联盟平台资源开展的项目类型丰富,涵盖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水文、气象、电力、农业、医疗、化工等一大批具有行业及学科特色的领域。

“这个平台的意义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于这一平台,实现了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提供一个互联网环境,为高校互联网技术创新和高校学生的工作实习和网络创业提供支撑;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资源的整合,为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环境。”李志民表示,“互联网的基本精神就是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李志民介绍,联盟未来将重点建立三个平台:基础实验平台、创新支撑平台、应用发展平台。其中,基础实验平台围绕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的底层基础架构进行标准制定、技术开发、运用优化、安全保障、功能升级等相关软件、硬件技术的研发。创新支撑平台是为支撑各类创新应用在平台的设计开展,对具有学科和行业特色的系统平台进行接口开放、功能优化、平台对接等工作。应用发展平台利用平台实验资源及开发环境,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学科特点及区域特色所进行的互联网创新应用的相关开发工作。

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星网锐捷网络公司总裁刘中东表示:“国内教育与科研资源不均衡的现象较为明显,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情况并存,相信联盟的成立对高校资源共建共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互联网技术创新成果的培育,以及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联盟建立的过程,也需要企业的参与。”李志民介绍,联盟目前有三家企业成员,他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加入到这一联盟中来。

第9篇

看病问诊无需到医院排队,健康咨询通过手机访问就能完成,甚至连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也能在手机上完成……网上看病的形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些正在变为现实。

近些年来,网络除了给大家提供新闻、娱乐等素材,它的角色也在逐渐延伸――网络看病。这一新兴的应用技术备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新鲜,更重要的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它是否真的能起到“看病”的作用。众所周知,它的背后关系到最为宝贵的生命。

“看病难、看病贵”久拖不决,传统医疗体系在“互联网+”创业者眼里到处都是痛点。互联网巨头们从2014年起就发起对互联网医疗强势抢滩,谋求先机。春雨医生、好大夫、挂号网、丁香园等网站一早进入移动医疗行业抢占市场,而传统医院也在加快“触网”行动,从体制内发动对“互联网+”的“逆袭”。

网络医院试水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把医院“搬家”到网上,挂号、支付等均可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搞定;广东省中医院把中药待煎配送也搬上网,为患者节省看病时间……与这些医院利用互联网优势来优化院内流程,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相比,依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的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有更大的“野心”。这家采用“医生视频问诊+患者就地购药”模式的网络医院,开业以来受到的关注远超他们自己的预期。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目标是建3万~5万个远程诊疗点,而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患者在家即可找医生看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全国第一家获得网络医院批准的医院,于2014年10月底开业,在运行近半年的时候,该网络医院就已为11492名患者开出了8172张处方,现在每天受理患者超过1000人次。这是一个无需来医院挂号看病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安装在社区医疗中心或者连锁药店等网络就诊点的视频终端,患者可向在线医生求医问诊。之后,网络医生的处方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后,患者持处方去药店买药。目前诊疗费免费,候诊时间人均10~20分钟。

“刚开始时谁都看不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广东省二医)的员工说的是股价,这其实也代表了不少医生最初对网络医院前景的看法。2014年12月3日,广东某公司宣布参股广东省二医网络医院后,股价从13.75元飙升到52.70元。“很多同事后悔当时没买”。

彼时,这一全国首家获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在经过一个多月试运行后,于2014年10月25日正式上线。刚开始,接诊医生对网上看病有所顾忌,一名消化内科博士一个星期才开出两张处方。

“太草率了,会出大问题的!”面对无需当面诊断的新手法,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说,这种网上诊疗有风险。而在该院院长看来,任何改革和创新都是有风险的。

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广东省二医试水网络医院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一开始不少医院员工也不知道网络医院在做什么。一位老人在一家药店看了病后来到省二医咨询网络医院的事,导医台医务人员说没有这回事,老人以为自己被骗了,院方回访得知后才向老人解释清楚。后来该院开大会时专门向全院通报了网络医院的情况。

“网上看病会有很多信息缺失。”虽然也在做网络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网络医院负责人的态度非常谨慎,其网络医院主要是做患者管理和健康咨询,“我们根本不做这个事情(网上诊疗),医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网上直接给患者看病靠谱吗?王医生在省二医网络医院出任网络接诊医生,他说,“(对网络看病)不排斥,也不是很积极,当时觉得网络看病有局限性。”而对于不少西医医生而言,更是难以适应,不少医生一到互联网上就不会看病了。

后来,该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胜明要求网络接诊医生转换思维:“假如你就是一名赤脚医生,也没有那些检测设备,这个患者现在很痛苦,假如也就是常见病,你能不能判断得准?”慢慢地,网络医生的日接诊量上升到了五六十人,多以常见病为主。

得知广东省二医要搞网络医院,该省卫计委有领导一开始也非常反对,“但现在,他们都鼓掌欢迎。”张胜明称。

互联网医疗成为投资热点

今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18年在健康医疗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意见》重点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同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而近日的《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第二版)》指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失衡是导致医疗服务中“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关键,互联网医疗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在重构医疗新秩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资本看准了互联网医疗这个蓝海市场万亿级的想象空间,公立医院也从中看到了机会。广东省网络医院目前正在快速布局“抢占入口”, 已经在全省21个地市布点1700个,日均门诊量超过1000人次。依照计划,明年广东省网络医院将完成3万~5万个诊疗点的建设。

为复诊患者提供线上诊疗的浙江宁波“云医院”在今年3月11日也正式运营,不过,在“云医院”上网上诊疗须是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另外须是复诊患者,且事先须与医生签订服务协议。

最近一两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重金砸向互联网医疗。另外,类似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移动互联网医疗产品也纷纷面市,但按照相关规定,他们目前只能做网上健康咨询。

网络医院助力分级诊疗

据介绍,广东省网络医院目前采用的三方合作模式,省第二人民医院提供在线网络医生,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网络平台,省内数十家连锁药店提供网络就诊点。患者在建有就诊点的药店,可以通过视频向网络医生问诊,医生开出药方,患者可当场拿药。

张胜明介绍,患者的满意率接近百分之百。现在来看,“网上看病靠不靠谱”成为一个伪命题,更需要厘清的是网上诊疗适合看哪些病,如何让远程诊断更精准。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在一个论坛上介绍,前往大医院看病的人数众多,但真正需要到医院来诊断的不足30%,很多医疗行为可以在社区完成。而网络医院正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分级诊疗,轻症可以由网络医院医生远程诊断开方,患者拿处方直接在药店买药;需要做检查的患者转诊去二级医院,更严重患者的转诊到三级医院。分级诊疗可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也能缓解大医院看病难、排队多的问题。

“我们医生至少都是有三五年临床经验,常见病怎么有搞不定的呢?”张胜明对网络医院医生工作进行了细分,医生通常只处理感冒、痛经和慢性咳嗽等50种常见病和慢性病。

如果遇到网上诊断不了的疾病,他们会建议患者去医院检查。“只要是医生明确开了药的,就是有相对把握的。”张胜明认为,网上看病风险可能会比现实中高一点,但医院会通过这些方式把风险降到最低。

另外,有医生出于规避风险考虑,会适当夸大病情,院长田军章也称:“不能因为有风险而不去尝试,改革和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关键是如何来把控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远程诊疗设备将迎来春天

远程医疗要做到诊断准确,医疗级可穿戴设备至关重要。之前有媒体报道,一位扁桃体发炎的患者张开嘴巴打算让视频那头的医生看病时,医生说:“不用看了,看不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诊断将摆脱这些被业内认为“玩具”级别的设备。

张胜明介绍,广东省网络医院与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展合作,已经设计出几款用于远程医疗的产品。其中,远程电子听诊器已开发完成,正在寻求厂家生产,“前期会少量生产一两百个试用”。此外,还有用于远程探查口腔、鼻腔的窥镜,用于中医远程把脉的脉诊仪等仪器,还在设计开发中。张胜明透露,远程窥镜类似于“一支笔长的视频设备,前端使用医疗级的一次性卫生材料,能放入口腔让医生清楚检查咽喉、牙齿等,高清摄像头还可拍下照片,让网络医生更清晰地判断患者病情。”。

老年慢性疾病的监护与治疗占据较多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所需的医疗资源可能会逐年增加;近年来“三高”人群数量增加较快,对他们的持续监测和治疗是传统医疗难以破解的难题。最新的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也指出,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可以介入到慢病的医疗诊断-监测-治疗干预的全过程,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C2C远程看病仍有多道难关

当然,网络医院要构建C2C(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的医疗模式,还需要破解几大难题。

首先,从政策方面来说,目前国家卫生政策只允许执业医师在医疗机构内行医,医生在家行医开药方,属于非法行医;其次,网络诊断开出处方,一旦发生医疗事故谁来背责?医生个人是无力承担的,未来是否可能有商业责任险来兜底?

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随着诊疗量的激增,网络医院也面临缺少医生的境地。“目前网络医院的患者需求量开始激增,个别远程医疗点甚至出现排队、轮号的情况。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医生数量不足。”张胜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抽调医院内能够抽调的其他医生,进入到网络医院专家团队里。而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开展,这个平台也鼓励更多其他医院的医生能加入进来。

如何保证网络医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医生,网络医院开出的薪水往往比医生原科室高一到两成。张胜明提出,除了在薪酬上有基础保障外,未来不排除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医生的积极性。“其实跟临床医生相比,网络医生的工作也相对要轻松一些。”由于大部分需要处理的都是轻症患者,网络医生以主治医师居多,也不需要占用过多优质医疗资源。从分级诊疗的角度看,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有价值。

“目前只是互联网医院的初级阶段。”张胜明如此断言。未来的医疗,可以逐步实现轻症在网上看病,需要做检查的去基层医院,最终患者实现真正分级诊疗,到时候,三甲医院取消门诊就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院长田军章则相对谨慎,他认为,“网络医院”是医改背景下新的探讨和尝试,要充分利用医院成熟的机制防范风险,控制风险。互联网应用于医疗领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它只是传统医院服务方式的补充,不能代替传统医院诊疗。

2015年1月,深圳市卫计委表示,今年将研究制定“网络医院”建设方案。该委的设想除了健康管理、网上咨询、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等外,还计划将医生以个人名义的网上诊疗也纳入监管范畴。

第10篇

关键词: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前言

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是现今广泛应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延伸和发展,相较于现今所使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其在传输速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也是我国下一阶段所使用的主要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做好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特点

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通信中所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具有通信频谱利用率高、通信性强及能耗和通信运营成本低等的特点,一旦普及应用将会对用户及运营商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实惠。相较于前几代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通信频谱中的高频段频谱资源利用更为广泛且利用率较高。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通信频谱带中的高频段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会受到高频段无线电波穿透能力不足的限制,从而影响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高频段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上述特性不会对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光无线组网、有线与无线宽带技术的融合等的应用造成影响。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通过对传统通信理念进行创新,改变了以往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信息编译码、点对点之间的物理通信传输方式,其通过采用更加广泛的多点、多天线、多小区+多用户的协作模式大幅度的对互联网的相互协作、相互组网性进行了强化从而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研究时将室内无线移动网络的覆盖作为其研究的重点与业务的支撑点,从而对传统移动互联网通信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革新和改变,通过理念的创新将会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在移动通信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此外,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中加入了“软”配置设计,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通信网络运营商可以根据动态的业务流量的变化来对移动互联网通信的资源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的能耗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还能够节省系统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根据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现今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所具有的性能指标,未来所发展起来的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应当具有以下的性能指标:(1)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所传输的数据速率将至少要高于1Gbps。现今所使用的4G/LTE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已经得到了100Mbps,而新的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数据的传输速率将会至少高出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传输速率的10倍以上。以下载某一视频为例,现今所使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为1分钟,而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完成相同画质的视频则只需要5s甚至于更少。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完成在线视频的观看时,则可以使用4K或是8K画质的视频。(2)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所具有的容量比要高出现今所使用的4G/LTE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1000倍,平均每平方公里范围内所分布的连接数将≥100万个。(3)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时无线延迟时间将<1ms,现今所使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无线延迟时间标准在50ms。在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时,将会使得数据的传输速度更快,从而可以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完成一些高精度要求的控制,比如说当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来作为无人驾驶或是无人汽车在线控制时,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将无线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控制在1ms以内将能够有效的避免危险的发生。(4)除了上述的性能指标外,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时,其所能够支持的最大的移动速度也将由原先的350km/h扩展至500km/h,从而为移动无线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2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发中的关键技术

现今的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一般来说,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性技术:(1)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的架构。(2)5G移动互联网通信输送技术。(3)5G移动互联网通信中体系统技术。(4)5G移动互联网通信验证技术。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的传输中将会使用高频段通信频段。现今所使用的移动互联网通信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的区间范围以内,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将会使得这一频段内的频谱资源变得十分的拥挤,而高频段主要指的是27.3-350Ghz的毫米波频率。这一区间的频带宽度高达284.6Ghz,这一频带宽度是微波全部带宽的12倍。此外,由于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将会使得元器件的尺寸大幅缩小,毫米波系统将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小型化实现极高速短距离,用以满足5G移动互联网通信对于速率和容量的需求。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将能够使得频谱的利用率得到大幅的提升,而多天线传输技术也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究的重点。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也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又被称之为高效的频谱效率技术,这一技术的特点是在某一相同的物理信道上对两个方向信号进行传输,并在通信双工节点的接收机处采用对消方式来抵消自身发射信号对所接收信号带来的干扰。从而实现在发射信号时完成对另一节点的相同频率信号的接收。此外,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中将注意做好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的研发,在传统的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中其通信联网多采用的是以信号基站为中心实现对于信号基站周边范围内设备的全覆盖,设备基站作为信号的发射和中继点无法随便进行移动。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将改变传统的信号基站联网模式,以D2D直接通信技术来确保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能够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进行运转从而实现通信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从而实现了信号接入设备在接入方式和网络连接方式方面的创新。相较于4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在智能化、宽带化和多元化及包容化方面更为突出,其对于数据的传输速率也更快,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以下两方面的技术:一是通过在宏基站处布置大规模天线来取得室外空间增益从而实现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传输速率的提升。另外就是通过布置密集网络来满足室内和室外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将向着高频带宽度、更加密集的布置方案发展,部署高达200以上的扇区。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研发新型的网络架构以满足高容量、大规模的用户需求。现今在对于5G移动互联网通信架构的研发中,主要集中在对于云架构和C-RAN方向的研究上。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应用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高速率、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中心,未来,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中心网络将交由大型服务器所组成的云计算平台来实现,各服务器之间将采用该交换机网络及数据交换功能的路由器与基站相互连接。宏基站将具有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功能,能够更好的对数据进行时效性数据处理,对于时效性特强或是特别大的数据将交由云计算中心来进行网络处理。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中,根据终端或是所使用的基站数量、形态的不同将采用不同的频段,从而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网络架构连接及天线更为多样化,在对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有相应的智能识别功能,用以实现对于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智能组网。智能化技术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关键一环。

3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其网络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其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与网络技术进行良好的结合,将能够使其发展更加全面化。此外,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传输速度上得到大幅的提升,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移动设备将能够更快的进行数据的上传或是下载。此外,人性化也将会成为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从而使得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中更加的便利与简洁。

4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民众对于移动数据传输需求的增加,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总将会投入应用。随着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发瓶颈的不断突破在不远的将来,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将会取代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本文在分析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赵国锋,陈婧,韩远兵,等.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4):441-452.

[2]柴蓉,胡恂,李海鹏,等.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5):569-576.

第11篇

大势所趋

近年来,开源软件在全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开源软件的软件产品和服务日益成熟,应用也逐渐为用户所接受。专家预计,到2012年,全球90%的企业和机构将有计划采用开源技术。

对此,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Zemli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产业发展来看,Linux面临着三大发展趋势:第一是Linux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领域中,比如,许多手机操作系统是基于Linux平台开发的;在服务器市场,Linux已经基本替代了UNIX操作系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Linux已经占到90%的市场份额。第二是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给Linux带来机遇,据某全球调查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75%的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在使用Linux来降低成本。第三是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也给Linux带来发展机遇,比如现在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二者之间在性能、移动性、便携性等方面都在逐渐走向融合,这给Linux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的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Linux销售额已经达到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中国Linux操作系统的销售市场已从早期的政府教育领域开拓扩展到金融、邮政、电信、铁路、石油、航空等领域。

但我国开源软件产业也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开源社区方面,许多社区还处于无序和无目标的状态,存在着人气不足、人才缺乏和项目缺少等问题。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主任邱善勤认为,提高开源社区水平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资源整合问题,包括内容资源缺乏、开源软件类型单一以及技术人才分散等问题;第二,跨地域的技术开发问题;第三,统一技术标准问题,目前基于开源软件的数据库、中间件等商业产品很少,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十分迫切;第四,开源软件商业化问题;第五,人才培育问题。

下一个金矿

由于移动互联网主要是在开源软件和开放技术支撑下发展起来的。从国际市场来看,众多的国际厂商纷纷加入到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的市场竞争中。如英特尔在了针对上网本市场的Atom处理器芯片之后,正在积极推动Atom向智能手机应用的拓展;智能手机芯片厂商ARM也在依托其芯片在功耗方面的优势向上网本市场寻求突破。

软件方面,谷歌在互联网上建立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目的在于掌握互联网,充分调控第三方在互联网上开发的免费的资源和应用程序。以英特尔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联盟也推出了Moblin软件(Linux操作系统)平台。诺基亚也已推出开放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平台,微软也将在智能手机、上网本,以及相应操作系统云计算平台上推出其新成果。从中国市场来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在建立相应的手机平台,中科红旗、中标软件等均在开发上网本Linux操作系统。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带来的机会,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开源软件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第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移动互联网的许多IT技术和通信协议主要是由开源技术构成的。第三,互联网上大量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累,极大地丰富了开源社区网站的信息内容和应用资源。但他同时指出,目前移动互联网还存在着安全认证等问题,这制约了网络交易的发展,而在移动应用的时候,相关通信协议也有待完善。

谷歌Android工程师苏哲也告诉记者,现在的产业环境需要一个基于开放标准的开放系统平台,未来移动产业会建构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因此,谷歌推出了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Andriod操作系统平台,其中使用了很多开源组件,Andriod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以移动业务为中心,很多设计、理念都是面向移动设备。此外,谷歌还发起成立了开放手机联盟,一些移动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中间件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都参与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都是联盟的成员,联盟的目标是共同推动开放平台。

把握机遇

开源软件在给产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中国IT厂商带来发展机遇。前不久,英特尔公司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开放、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平台Moblinv2.0公开测试版,该软件平台可使所有软件厂商基于它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其载体主要为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上网本,上网机和嵌入式系统等终端。据悉,英特尔已经与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包括中科红旗、中标软件、百资信息科技等公司,在Moblin平台上共同开发了一系列的操作系统,以及包括车载导航、视频、数字医疗、通信、游戏等各种应用。

“在移动互联时代,软件世界里新铺了一条全新的跑道,大家还没有决出先后,美好的未来在等待大家共同开创。”对于移动互联网给软件厂商带来的机遇,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产品开发总经理粱兆柱博士如是说。

第12篇

(本文来源于“艾媒咨询”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资讯,可微信搜索“艾媒咨询”或者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更多行业资讯福利,尽在“艾媒咨询”微信公众号。)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移动医疗规模在2014年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底,全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2.7亿元。在2014年,互联网在线问诊、线上售药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在2015年互联网医疗新生态中,在线问诊、在线买药将紧密结合,打通在线求医、买药多环节,构建互联网医疗新生态闭环。

回顾过去一年国内移动医疗行业动态,BAT仍是作为行业的带头人。其中,百度战略投资“健康之路”、阿里则从药品开始切入,构建医药电商,并借此从药品O2O扩展到医疗O2O,希望建立完整的医药生态闭环。而腾讯在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后,又以1亿的美元领头挂号网;另外,以2014年微信数据为例,全国已经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为患者节省超过600万小时。下面,我们也借此前Dr.2的资料,来盘点一下BAT在互联网+医疗上的详细布局。

当前阿里主要布局分布在阿里-未来医院、天猫医药、阿里健康三者。借助阿里本身在移动支付上的优势,打通B2B以及B2C的交流渠道,彻底深化O2O在移动医疗的应用。

去年5月,支付宝钱包正式推出“未来医院”计划,将阿里最基础的支付能力、账户体系能力、数据能力、云计算能力输出到医疗行业。通过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能力形成整套的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而医疗成为主要项目之一,被称为“未来医院”。而此前,根据官方透露的最新数据,截止到目前,“未来医院”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昌、郑州、长沙、昆明、武汉等25个省市落地,覆盖37家医院,累计为超过30万个患者提供服务。

天猫医药馆是则天猫旗下的一个医药购物频道,它汇集了OTC药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品牌保健品、传统滋补品等网购服务项目。

根据店讯通研究院相关数据研究,2015年2月天猫医药馆药品销售额为5233万元,环比下降34.43%。但回看天猫医药在过去一年的数据,显然天猫医药目前已成为了天猫里面的一个重要品牌。

在本月的月中,阿里健康了其官网上线的消息,同步推出包含医药、医疗功能在内的四大平台,囊括了消费者、医疗机构、药店和药企的全生态环节,坐实了对阿里健康的诸多想象。由此可见,马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初步展现。

另外,阿里健康与新浪微博爱问医生的合作自从公布后也是受到了行业的一致关注。综合两者优势,阿里在移动医疗的布局日趋完善,并且开始面向全国的医疗服务机构逐步发力。

腾讯方面,则很容易可以看到,在充分利用微信这一超级APP优势的情况下,配合挂号网还有丁香园的助力,腾讯已经轻松实现O2O。而在智能设备还有垂直搜索方面,腾讯同样也有着相关部署。

目前在微信上,医院挂号等服务已经逐步上线面对用户开放。而其移动支付功能在此前一轮的推广中,用户习惯也已逐步养成。借助微信,腾讯已经在移动医疗上逐步建立其一个用户就诊的完整闭环。

在智能硬件上,糖大夫血糖仪作为腾讯在移动医疗的又一重要产品,则有助于腾讯打通在智能硬件尤其是针对医疗方面的市场入口。同时,智能设备的推出,更有利于腾讯在后续服务方面挖掘商业价值。如接入后端医生服务,并且在数据和服务平台方向上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借助腾讯本身的社交属性,未来腾讯还将在垂直搜索领域持续发力,打造移动医疗大平台,为用户打造一个完整的移动医疗生态。

日前,百度总裁张亚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度在医疗领域布局主要有3点:1、与国内医疗领域的权威机构301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搭建移动互联网医疗线上平台。2、百度以“百度医生”APP为连接点,将病人与医疗服务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目前已经在福建、湖北、广东三个省份推出,并进一步大范围推广。3、百度今年还战略投资医护网,将百度医疗服务拓展延伸至线下。目前百度在移动医疗硬件市场、还有云端服务等方面均有相关行动,并且在B端逐渐深入,利用其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打造移动医疗生态圈。

日前,健康云的上线,也为移动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带来了充分的想象。通过健康云平台,当医疗数据积累足够大之后,包括疫情监测、疾病防控、临床研究、医疗诊断决策、医疗资源调度、家庭远程医疗等方方面面,全社会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水平、医疗健康产业运行效率都将得到根本提升。而Dulife硬件平台,则进一步契合百度在移动医疗上数据方面的融合,令百度在移动医疗平台的建设上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