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4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市场经营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训范围遍及26城市
“为了促进网吧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经营管理能力,2005年,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举办了第一届网吧培训万里行活动,在各大主要城市召集网吧业主进行培训,通过加强专家、厂商与网。巴业主之间的互动,帮助网吧业主们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副主任周勇告诉记者,这次培训活动历时一年,行程遍及全国17个主要城市,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馈,“整个活动下来,共有2万多名网吧业主参加了现场培训,间接培训网吧从业人员近十万人。”
周勇表示,为进一步引导网吧市场健康发展,提升网吧业主经营管理能力,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将于今年4月继续启动“2006中国网吧培训万里行”活动,并将把培训的范围由去年的17个城市扩大到26个甚至更多。
“过去是以点带面,今年则要把面扩大;去年主要是在省会城市进行培训,今年则要向地级市渗透,加大政府对行业的影响力。”网吧培训万里行活动的负责人张欣荣透露,2006年的培训活动,首站将从东北开始,除重点城市之外,“,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还专门开辟出一条路线,针对华东地区的非省会级城市网吧业主进行培训。”
据悉,2006年的网吧培训将于4月18日启动,首发站定在沈阳,之后则依次为大连、济南、青岛、北京等城市。培训规模也将由去年的17个城市,扩大至今年的26个城市,将在哈尔滨、太原、长春、杭州、吉林市、南昌、沈阳、郑州、大连、西安、天津、兰州、济南、武汉、青岛、长沙、北京、广州、石家庄、深圳、上海,昆明、南京、重庆、合肥、成都等中心城市举办。预计本次培训活动将会直接培训网吧业主4万多名,间接培训网吧业主20万人,主办方将全程免费为网吧业主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内容更具针对性
除了进一步拓宽培训地域范围外,2006年的网吧业主培训活动在内容上也将比去年有着更大的提升。
据介绍,由于去年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首次举办这样的网吧业主培训活动,更多的是尝试和摸索,因此在内容方面主要侧重于进行政策传达、配合地方管理部门加大对经营者素质的培训等,在经营管理的培训方面并没有达到课程式的开发。
中心在认真总结2005年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将继续开展“中国网吧培训万里行”活动,活动将全方位培训网吧业主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产品采购、加盟注意等内容,力求真正、全面、彻底为网吧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搭桥铺路。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细胞、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与市场毫无关联。相反,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体系,这正好是最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并发挥作用的空间。据此,笔者提出了校园文化市场的概念,并结合组成这个复合概念的相关概念,如校园文化、市场和文化市场诸概念,对校园文化市场作出如下界定:校园文化市场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其教育和娱乐功能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中介,是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者、提供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
1把握好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主导方向,解决好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
培育校园文化市场,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特别是解决校园文化市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校园文化市场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设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市场产品才具有时代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给予人们充足的精神营养;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市场产品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繁荣兴旺,才有广阔前景。
同时,还要提倡多样性,这既是党的文化工作的“双百”方针在校园文化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大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更是文化主旋律本身的要求。因为文化主旋律内涵丰富,反映主旋律的校园文化产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要求多样化,而且更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产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
2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的结构,解决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娱乐师生两个功能,要坚持用健康、文明、格调高尚、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优秀精神产品和娱乐方式,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市场,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负有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消费,提高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责任,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师生宣传介绍高雅文化、严肃音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以重大“红色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一二·九”爱国运动等为契机,用征文、演讲、辩论、革命歌曲演唱等形式,加大校园政治文化、高雅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提高师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欣赏层次。要以提高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先进性为先导,以广泛性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精品战略,组织好校园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生产,通过实施校园文化精晶战略,创造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学校特点的,深受师生喜爱并有社会影响的文化力作,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冲击力。
同时,要抓好“雅”、“俗”兼顾工作,雅的主旋律的东西是实现校园文化教育性的需要,而校园通俗文化也是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实现校园文化娱乐性的需要,它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它有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特殊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缓冲器”、“剂”,同样不能被忽视。要针对校园娱乐场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学校政策措施导向下,重点用市场的手段,实现校园文化娱乐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适应和满足校园娱乐文化市场的需求。
3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有效的管理是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有效的管理,校园文化市场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繁荣。而这种有效管理是建立在校园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基础之上的,离开繁荣和发展的管理,就失去了工作的中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桎梏。抓管理,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对校园文化市场进行界定和规范,并制定和颁布管理法规;另一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部门,要结合各高校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市场行为,让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其次是要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打击校园文化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维护合法经营的正当权益。再次是要坚持“扫黄打非”,净化校园文化市场。另外,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的非市场化管理,即那些不能被市场所包容的文化因素的管理,诸如政治文化类、思想教育类、纯艺术类等内容,校园文化管理部门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保证其在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份额,不能让“俗”的挤掉“雅”的,非主流的冲淡了主流的。
4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产业,健全校园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所在。对高校而言,问题在于校园文化有没有产业化的条件和可能。应该说,有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如文化演出团体就可以作为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运作,形成演出产业公司;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拓科研文化产业,形成研发一体的产业集团;还有图书出版发行产业、体育服饰、设备产业、音乐美术品产业等等。
在建立校园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学校作为管理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以前归属学校管理的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文化单位进行产业化改造,变主要靠学校经费投入为通过产业化改造达到经费自给自足,变高校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5认真研究和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增强校园文化的市场效益
高校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教育活动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规律;一是自主性和非强制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关系,教育者不具有强制力,受教育者具有自主自愿的较大自由度;二是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三是关注热点,紧跟时代。市场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效益等方面。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和把握这些规律,重点要做好这样几点: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受教育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提供什么,即校园文化建设要时刻以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需求为中心来开展。同时,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它决定着我们下一步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目标,决定着校园文化市场的有无及大小,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
第二,要注重校园文化产品的“包装”。这主要是从形式上要求校园文化要形式多样,为广大受教育者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有了好形式才能承载更多更好的教育内容,才能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校园文化市场建设要弘扬传统文化,高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具有无限神往,又具有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因势利导,把大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要和行动。
6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地区性校园文化市场
市场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而校园文化市场目前却是条块分割的、封闭的。这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市场的客观存在的结果。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高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高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和协调下,对高校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协调配置,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各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相互促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碰撞中得到优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市场与社会大文化市场的对接与融合。
7用市场文化激活校园政治思想文化市场
校园政治思想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政治态度、思想和感情在高校校园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和深化主流政治思想文化在大学生中认同和接受的程度。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呢?我认为可以借助市场文化激活大学生对校园政治思想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在理性思索中接受和认同主流政治思想文化。
这里所谓市场文化是指观念形态在市场中的积淀和积累,是社会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和魅力。就是说一旦建立了文化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就对各类文化产品、活动、现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吸引力、渗透力、辐射力的综合效应,具有一种非人为的张力,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作用下,可以激起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思索。而且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等,都是同政治思想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和观念,这本身也会激发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兴趣。由此可以推论,我们借用市场文化观念,或许会对大学生接受主流政治思想文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市场经营者队伍
一、婚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行业对人才需求数量的分析婚庆,与会展等一起,都属于新兴文化产业,目前婚庆已经形成日益庞大的产业链。在婚庆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中,产生了以婚庆与文化活动策划、执行、营销能力为核心技能的婚庆策划师、活动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演艺策划师、文化经纪人等岗位以及与婚庆密切相关的摄影摄像师、美容化妆师、形象设计师、主持人、礼仪、模特等岗位群,人才需求旺盛。仅以桂林市为例,就有婚庆公司40多家,文化传播、文化发展公司约有50多家。桂林市较大的婚庆公司员工有40多人,一般都有10多人。上规模的婚庆公司,其产值总计有1000多万元以上。其中,约有近10家企业以“提高婚庆及模特人才的素质,积极打造桂林婚旅之都”为经营目的,涉足婚庆及模特教育、培训、考证及人才领域。这为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建设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婚庆专业(方向)奠定了基础。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2012年开始,目前婚庆专业(方向)的招生,从往年的10多人、20多人突破并稳定在40多人规模上。
(二)行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分析从上述对婚庆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可以看出,婚庆从业人员的素质将日益提高并走向细化、专业化。在婚庆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中,产生了以婚庆与文化活动策划、执行、营销能力为核心技能的相关岗位和岗位群。关于婚庆人才专业能力素质结构,详见下表:
二、婚庆专业人才供给分析
(一)毕业生供给数量、就业方向的分析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婚庆节庆方向)为例,其2012届毕业生共29人,2013届毕业生共24人。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前期摸索中,培养方向并没有确定、细化为婚庆方向(婚庆是当时的培养方向之一),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网络营销、体育健身、工商行政等,可以说是广义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其中,与婚庆相关的行业或岗位有化妆师、摄影师、婚礼策划师等,从中不难窥见婚庆专业方向的需求和热度。2012年10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向广西教育厅申报新增婚庆专业方向并获得批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婚庆方向)2013年正式招生,预计招生人数50人,五年内计划发展规模达到每届招生100人。以当前的培养规模来看,婚庆专业(方向)能提供的人才数量还没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企业也认为(摄影摄像人才)不需要专业,只需要感兴趣、有热情、肯去学,多次要求学校代为物色和推荐实习或就业的学生。
(二)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的分析从2012、2013两届毕业生素质看,毕业生基本具备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能力、文化创意策划能力、职业适应发展能力等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必备的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素质比较宽泛,适应性强、专业性差,这也是和当前文化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但随着培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婚庆等文化活动、文化市场迫切需要专业化、细分化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同时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发展能力。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还需要较有针对性的培养,需要较大范围、较高实效的提升。
三、结论和建议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以桂林市为例,婚庆行业已经从单纯以营销占地盘的量化发展阶段,逐步向北京、上海、广东乃至海外等高端婚庆区域所引领的策划定制、优化发展阶段迈进,同时,婚庆企业及从业人员不断通过婚庆教育、强强合作等方式来促进婚庆行业的发展。面对这一发展的大好机遇,婚庆专业的发展、婚庆人才的培养,应主动适应婚庆等文化市场需求,积极深化校企合作,逐步推进“实训实践服务多维互动,策划营销执行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学紧密结合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发展战略,以婚庆专业为突破口,带动舞蹈表演、音响工程、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休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作者:黄传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就是个难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的、外来的文化生活方式不断出现,给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
1、增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管理”“管理”,管好了才能理顺,如何“管”呢?那就要从“人”开始。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日常管理工作,执法工作做的好与差、文明与否,直接影响着政府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以及经济的繁荣。所谓文明执法,就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及时准确地运用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去打击制止各种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繁荣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是做好文明执法的工作前提,也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关键。要根据自己的执法范围,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有关文件,比如分管音像市场的就必须学习掌握好《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只有这样,在实际执法工作中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实施处罚过程中,引用法律、法规条款一定要准确得当,要经的起推敲。如果做不到依法行政,执法机关随时都有可能被推向被告席。依法行政不仅仅是文明执法工作的需要,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廉政”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廉政建设搞好了我们才有资格去探讨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廉则生威”,抓好廉政建设,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确非易事。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行贿无处不在,有时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别人设的圈套里而跳不出来。作为行政执法部门,要想抓好廉政建设,必须要抓好三个落实。首先,制度上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廉政制度,廉政建设就无从谈起。领导、稽查、罚没、财会、后勤等都应有各自的制度。制定制度一定要注意工作实际,切实可行,切忌贴在墙上摆花架子。无论什么制度大体可分两项,一是权利二是义务。二者要制定合理,否则权利过于集中会导致腐败,义务过多会降低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
其次,监督机制落实。任何权利如果失去良好的监督机制,都会导致腐败。由此会严重影响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想把执法工作的监督机制落实到实处,首先必须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要做到人员透明、处罚透明、财经透明。在自己工作的执法范围内,建立并实施执法目标监督责任制,使其产生应有的刚性和力度。再次,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一个行政执法部门,如果对那些不认真履行职责、违法办案、办人情案、的行为不采取措施不加追究,就会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展开,所以对每一个案件,除按法定程序实施外,必须逐级上报。部门主管领导除按规定审批外,必须对案件定期复查,如发现错案,要迅速及时准确地给予纠正,还经营者一个公道。对于错案责任者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惩处,特别对个别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同时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行政责任。
二、把发展文化市场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培育、发展、繁荣文化市场的新突破
1、要发展,以培育为基础。文化市场发展初期,我们一直把管理作为重点,注重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打击。但往往是在非法行为被打击取缔后,由于没有及时地用合法经营来弥补市场缺位,致使非法经营行为如割韭菜一样,割一茬,还生二茬,每次治理行动结束不久,文化市场的非法经营活动就会从新回潮、反弹,文化市场的管理陷入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由此可见,仅仅依靠集中整治和打击这两种手段管理文化市场是不够的,必须在抓管理的同时,坚持把培育、发展文化市场的思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处理好严格执法和教育疏导的关系。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必须破除那种“管理就是执法”、“执法就是处罚”的观念。
一是坚持执法重心前移,及时发现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力求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在纠正违法行为和实施处罚之前,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由被动接受处罚变为主动认知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同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确保合法性的基础上,体现执法的人性化,真正达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和谐执法。
2、坚持以繁荣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培育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力度。大力培养各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变传统文化营销模式为现代文化营销模式,形成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多出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的发展,要打破所有制、打破部门界限、行业垄断和地域壁垒。实行部门、行业、地域和产权开放政策。应当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摒弃对私营企业的歧视,除个别行业由国家明确限制外,应一律给予同等地位和待遇。我们应积极主动地拆除各种横亘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经济障碍,尽快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关键词]文化市场 执法队伍 不足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80-01
前言:在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市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文化市场也爆出除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这对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的不足,分析了目前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文化市场执法的有序开展做出有益探索。
一、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中存着的不足
1.相关体系与编制不够健全
当前,国内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并未形成统一的建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队伍建设。一是编制不足,人员配备不齐。很多基层文化机构,长期未将执法机构编制问题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二是名不正,言不顺,基层执法单位在编人员数量较少。由于属事业编制,必须在上级有关管理部门的授权委托下开展执法工作。三是大部分执法人员都属于内部调剂,不少县市未意识到执法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抽调或调入过程中把关不严,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执法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大部分执法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了解也不透彻。这导致执法随意性的增加。因此,执法对象通常对执法队伍工作的满意度偏低。尽管近年来,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也积极招录高学历人才加入,但整体来说,这一比例仍然较低。
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激励机制的建设,目前在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低,对于很多威胁到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即员工干多干少、干与不干基本上都一样。举例而言,目前很多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成员中都有很多的非编制员工,这部分人与编制内员工干的一样的工作,但是待遇层面却差了一大截,薪酬的不公平必然会导致这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整个队伍的执法能力与效果。
3. 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尽管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队伍整体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我国一些文化执法人员不注重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学习,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既出现了一些野蛮执法的现象,又出现了一些、贪赃枉法的现象。由于我国文化市场个别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我国文化市场整体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法制化的管理人员队伍,是摆在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
4.经费、装备是制约基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的又一瓶颈。行政执法经费短缺,装备差,执法技术含量低,执法人员待遇低,直接影响了文化行政执法的效力。“费改税”后,绝大部分县级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执法经费严重不足,有些地方没有执法经费,需要通过自收自支或罚没款项返还等形式获取执法经费,来维护队伍日常经费开支及人员工资,造成执法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不仅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运作,也不利于保障执法工作的公正、廉洁。
二.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措施
1.积极引进人才,强化培训
结合文化市场的规模大小及工作量适度增加编制数量,同时合理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定编定岗。应积极招录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中来。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健全考核机制。对在岗人员加强业务、相关法律方面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工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法队伍数量少、人员老化、整体素质低等问题。
2.依法管理与优质服务的有机融合
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不仅要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管,同时,还应积极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从以往的约束型管理转为服务型管理,从而在服务过程中促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首先,多措并举,帮助行业自律。组织开办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班,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经培训合格后,向其颁发上岗证,并与其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提高他们守法经营的意识。其次,要树立服务意识,为繁荣文化市场不断努力。比如,引导有的行业自我保护,防止行业间出现恶性竞争。积极为经营户牵线搭桥,提供有关信息,引导其控制经营成本,实现盈利。最后,可帮助经营户加强行业间的学习交流,如组织他们外出学习交流,学习其它同行的好经验、好做法,从而促使业户进步,谋求更多的利益,学会合法经营。
3.完善执法队伍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设是激发执法队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阐述,只有满足员工的某种需要,才能形成对其有效的激励。激励机制的建设关键在于公平,即让员工的付出与所得成比例。激励机制建设的基础在于能够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机制的建立,来准确的衡量员工的绩效,并根据绩效来实施相应的奖惩,这样才能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与此同时,在实施奖励的时候应注意差别性,即针对不同的员工的需求偏好来实施有差别性的奖励。
4.加强了政治思想建设,注重提高全体队员的政治素质。
4.1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在文化市场执法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如果不注意学,就不能熟悉运用,容易出现偏差。为此,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及《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上级业务部门规章、现场检查笔录等各种执法文书的规范制作、盗版音像的鉴别等执法知识,以及执法设备的熟练使用等。由于常年坚持了业务学习,全队执法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执法中的法律政策,熟练掌握执法技能。近几年来,所办理的案件无一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
4.2、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根据执法工作的需要,经过反复修订,逐步形成了包括《学习制度》、《稽查制度》、《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执法包干责任制》、《举报受理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二十项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了稽查队的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市场管理的力度,促进队伍现代化建设。规范了执法行为,有利于全市统一量化执法标准,提高了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加强文化市场立法工作
当前各个行业的违法问题依然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修尽快出台相应的文化市场管理法,为规范文化市场提供法律依据。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以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现状为基础,地方法规的制定必须结合具体情况,以国家相应母法为指导,适应当地文化市场发展形态。
结语: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文化市场的依法管理,坚决遏制社会丑恶现象的发生。培育和发展文明、健康的文化市场是文化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文化市场的管理做出贡献。因此,进一步研究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的措施方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路宁;王异异.关于中国文化市场管理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10(1):30-33.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3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609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173家,其他印刷品37家,打字复印96家,出版物印刷1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7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5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网吧63家;书报刊经营单位90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2004年产值达17.1亿元,比2003年递增19%,职工达8783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不包含印刷行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⒈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公平有序竞争;多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在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析文化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健所在。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步伐。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变经营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宏观调控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要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
⒋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法规,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⒌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和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等多渠道,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
三、近期规划和今后发展方向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依法行政,在加大执法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竞争发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规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消费,使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低于经济发达兄弟县市水平。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产业,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起与海宁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和能力显著提高,创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较大的增长,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产业之一。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节庆会展等综合场馆的功能作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庆会展产业化。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商贸展览及文化活动。利用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办会方式,打造精品会展。
(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准、高品位文化主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演艺娱乐业;要充分发挥名角、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推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总量平衡;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改造各类新兴娱乐项目,建成1—2家大型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现有电影放映业,新建海宁市影视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电子游戏机房,提高书刊销售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资格标准。
(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灯彩、皮贴画、布艺画、皮影戏、剪纸、书画以及现代艺术品的生产经营。建立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大力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激活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艺术品销售和交易市场,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培育买方市场。
(4)加快发展传媒信息业。要以信息化、城市化为契机,将全市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宽频数码互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要加快信息产业升级步伐,利用各种网络优势,开发市政、交通运输、社保、医疗、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5)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搞活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市场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及社会体育健身设施,开办普及型体育经营项目;要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要发展体育经纪组织,扩大经纪人队伍。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文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产业行为;要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建设,优化资源,确保重点;要建立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2)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进行改革。
关键词:哈尔滨;文化市场;文明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63-02
文化市场是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它由文化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文化需求的大众化和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分化以及大众传媒的全民共享而生成。文化市场的发展,为振兴文化产业搭建流通平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体现。同时,“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成绩显著,文化市场管理有序,繁荣健康”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文化市场的发展成为哈尔滨市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任务。文化市场作为哈尔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健康,对于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哈尔滨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的文化市场通过不断培育和建设,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系统,初步形成了包括娱乐、音像、电影、演出、书报刊、文艺培训等综合性市场体系以及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一是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行业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和加强,继续扮演着文化市场的主要角色。二是旅游、动漫、会展、网络等新兴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崛起。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文化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对文化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文化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五是文化消费逐年增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六是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为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城市品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文化市场作为哈尔滨市的新兴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文化场所丑恶现象屡禁不绝。
二、哈尔滨市文化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文化市场构成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哈尔滨市文化市场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文化市场主体发展规模小、效益低,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消费对于拉动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限。三是文化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是消费者喜爱的文化精品得不到满足,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文化产品滞销,这种“卖难”现象并不是简单的“供大于求”,而是供与求出现了脱节。四是文化经营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哈尔滨市文化领域既缺乏技术人才,又缺乏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五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文化市场管理涉及公安、文化、工商、税务、物价、教育、卫生、消防等众多部门,在协调机制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扯皮现象的出现。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文化管理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市场管理。长期以来在文化市场建设上,存在着“思想要提前解放,政策要提前灵活,环境要提前宽松”的观念,但却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的现状,致使管理上出现漏洞。第二,改革开放以来,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各种艺术形式或文化产品,纷纷打入文化市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个别市民在经济条件改善之后,为了追求刺激,贪图享受,购买或接受一些文化垃圾产品,降低了文化需求方面的文明层次。第三,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和完善。
三、发展哈尔滨市文化市场的对策建议
1.以壮大特色文化市场主体为核心,推进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按照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哈尔滨市应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培育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这是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成熟文化市场的重要标志。从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应把以寒地冰雪、历史文化、艺术精品、动漫制作四大文化产业主体加以打造和培育,以此推进哈尔滨市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2.以打造文化精品为突破口,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一是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标准要求,依托现有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和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精品,用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推进文化精品生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平台搭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区域建设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以此塑造哈尔滨市的文化特色及风格,形成和扩大哈尔滨各艺术流派的影响力。三是加快完善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一系列各具特色、富有时代气息和较高文化品位的区域文化带;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我国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当前整体的情况来看,还面临着很多的调整和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并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复杂背景,本文从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含义出发,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以此为深化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含义
姬汝茂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是有关政府在管理文化产业方面具有的政府职能、组织体系、管理方式以及政府与文化单位间的关系,处理的规范和准则等等。通过管理体制,从而规定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管理等相关活动的特征。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是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一种反映,并在不同时代下,因生产环境、文化氛围等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
二、新形势下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背景
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管理都是由国家全部包办。政府在该过程中既充当所有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扮演着经营者和举办者的角色,成为一个全能的选手。文化机构则依附于政府,通过政府这个机构,实现对文化企业的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方式之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非常非常严重的“政事不分”和“管办不分”的特点,从而导致其一方面弱化了政府在调控当中的宏观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弱化了社会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最终的结果导致行政力量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效率低下,缺乏自身活力等严重的后果。而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完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项政策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文化产业开始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如在电影行业中,大量进口影片开始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电影文化市场。而随着外国企业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从事文化经营和服务,它们凭借自身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的实力,对这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的诱人利润有清楚的了解,对中国文化市场,他们志在必得。因此,加快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三、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滞后,发展秩序紊乱
在管理体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宏观管理体制。在这方面其主要存在着政府过多地干预经营管理,并出现政府职能交叉、缺位、多头管理等问题。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政府还存在统管不同文化产业,并可直接参与和决定文化产业自身的运行,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游离在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使得其严重缺乏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在微观运行机制方面,政府过多地干预了文化市场,而对其中的价格、产品质量、市场执法方面却缺乏监管,缺乏相应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由此这些问题导致文化市场发展混乱,盗版、欺诈等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二)投资渠道单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活动逐步活跃起来,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对于文化产业来讲,面对充裕的民间资本,其投融资渠道却比较单一,很大程度是依靠企业自身资金来源和政府财政投资。资金缺乏,成为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民资引导政策。
(三)管理体制缺乏活力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较晚,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比较落后,在文化市场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仍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其中的行业分割问题,文化、新闻、广电和出版等部门包揽了从宏观调控到微观的所有运营管理方面,企业运行等仍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思维;其次,针对一些区域分割,很多文化资源的流动受到区域壁垒的严重影响,从而不利于整个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结构优化。同时,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文化市场方面很多的规范和注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也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严重阻碍了市场不同主体的活跃程度,使得整个文化市场在建设中缺乏活力,并带有严重的行政干预的色彩。
(四)管理方式与手段比较落后
在管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如在用人机制方面,没能形成流动机制和淘汰机制,导致在文化产业中冗员过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也比较低。在管理手段方面,存在着“重行政、轻法律,重管理、轻市场”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如在管理中,通过条例、决议等方式直接干预文化市场的建设,忽视市场机制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导致文化产业的产出比较低下,人力资源也严重浪费。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如长期计划体制影响、思想观念的滞后、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等等。
四、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面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只有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笔者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管理思想。俗话说改革的前提是思想的转变。只有广大的管理者在改革中树立改革的思想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奠定基础。同时科学划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使得各个部门在实践中做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同时进一步优化文化管理部门结构,以此使文化部门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第二,加快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体制性创新是新时期文化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政府要逐步转变自身的“垄断性生产和提供者”的角色,并创造各种政策和环境,为文化产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创新文化发展的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并将这种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从而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同时培育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企业,并加快在法律法规、审批制度、监管制度方面的建设,从而构架更为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第三,构建完整的国有文化产业管理监督体制。国有文化产业资产在当前的形势下数量庞大,从业人员也非常多。因此,做好对国有文化产业资产的管理成为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做好对国有和私有之间的产权界定,为国有文化产业的管理奠定基础,同时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实现对国企的现代化的管理。第四,加快当前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中的合并、兼并、重组等,从而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秀文化企业;同时加快对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拓展企业资金来源的路径,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资金驱动力。对此,应放宽民资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允许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到资本市场,从而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
五、结语
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只有正确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中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作者:祖令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世香.大部制视角下地方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及其挑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05):38-48.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011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文化产业增长迅猛
2011年,陕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0.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4%,比2010年增加0.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对陕西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双提高
截至2011年底,陕西文化产业共拥有企业和单位13602个,个体经营户76374户,分别较2010年增长8.1%和3.1%;拥有总资产553.01亿元,较2010年增长12.0%;年末从业人员数达到40.13万人,较2010年增长6.5%。
2011年,陕西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实现利润和税金达到142.3亿元,较2010年增加32.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29.2%;人均实现利税达到6.34万元,较2010年增加1.27万元,增长25%。按年平均从业人员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3.56万元,较2010年增加5.68万元;文化产业单位每万元资产增加值为6012元。
三大区域间文化产业规模差距较大
2011年陕西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增加值分别占89.5%、4.5%和6.0%;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数分别占72.4%、14.8%和12.8%;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年末从业人数分别占81.3%、9.1%和9.6%;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总资产分别占87.7%、6.4%和5.9%。2011年西安市企业和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企业和单位数、年末从业人数和总资产分别占到全省的67.1%、45.1%、52.4%和68.5%,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0.8、3.4、1.2、下降了5.4个百分点。得益于西安世园会的召开,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增加,在全省文化产业总量中比重上升。
文化产业层增速加快
2011年,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看,陕西企业和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17.3亿元,其中:“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52.4亿元,较2010年增长31.5%;“层”实现增加值99.3亿元,较2010年增长42.6%;“相关层”实现增加值65.6亿元,较2010年增长23.2%。
陕西文化产业“核心层”、“层”和“相关层”的企业和单位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48.6%、28.8%和22.6%变化为2011年的48.0%、31.3%和20.7%,分别下降了0.6个百分点、增长了2.5个百分点和下降了1.9个百分点。“层”主要依靠旅游人数增加和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业快速增长的拉动,比重上升。
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
2011年,陕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陕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五个规范性文件。结合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建党90周年,开展系列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节文化市场,覆盖全省的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系统基本建成,在网吧经营管理和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剧节目等方面发挥出有力的监管作用。陕西还出台了《关于推进陕西网吧连锁化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方案,网吧连锁化整合系列推介活动已全面展开。
2011年,全省共出动文化执法人员24.7万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8.6万家次,受理举报2213件,立案调查3390件,有力地推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投资与创新能力制约发展
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2011年,陕西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业的支出为61.3亿元,较2009年增加13.4亿元,增长28%,低于陕西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为54.4亿元,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4%。
陕西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业的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2.23%降为2011年的2.09%,下降0.14个百分点。
从上图看,陕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陕西文化艺术经纪与机构极少,2011年陕西省演出经纪机构仅有15家,从业人员326人,其中民营演出经纪机构14家。这说明真正将文化视为一种产业来投资和运作的人还很少,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都影响了陕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资源转化创新能力不强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有着许多优质文化资源都未得到开发、保护和利用。如:陕西优秀文学作品的数字化问题。“文学陕军”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然而却没有走向世界。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译者陈安娜功不可没。只有将最民族化的作品做成最世界化的模样,才能在全世界推广。再如,陕西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传统的保护只能延续它的生命,而不能成为产业,只有用高新科技进行开发,才能广泛传播,壮大生命力。再如,民俗民风的传承问题,只有融入现代科技内容,才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接受,也才能世代传承下去。
文化产业与经济、金融、信息、高技术等实现有效融合不够。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程度不高。数字出版、网络传媒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缓慢。新闻出版、影视、演艺等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仍存在市场观念不足、包袱较重、运用高新科技的资金缺乏等问题,行业间缺乏交流和有效合作,尤其是有效整合资源不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继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制度创新
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上,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政府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水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转制、部分剥离、兼并重组等形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机制。合理划分文化单位的类型与功能,实行分类指导。建议根据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增加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规模。
关键词:观念;创新;发展
一、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
例如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上,要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力争双赢,过去过分强调文化经营单位的事业性质及公益性质而忽略了文化的产业性质,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思想障碍。
历来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双重定位,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是文化产业要完全市场化,取消其意识形态功能;二要走出绝对对立的误区,坚持两者结合,真正好的文化产品不仅社会影响好,而且经济效益也必须可观,两者相互促进势必实现文化产业的腾飞和崛起;三要走出“自然论”误区,不能以为我们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就必然发达,在文化消费与文化意识的关系上,培育国民的文化意识,克服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满足一般生存,忽视文化情操等种种惯性思维。
二、文化体制和改革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
近年来文化体制和机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相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言明显滞后。
首先,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其次,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改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文化事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再次是按照政企、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造,建立文化单位注册登记制度,合理划分文化单位的类型与功能,实行分类指导,对于公益性单位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竞争性单位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但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弱质文化产业的现状,也应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给予优惠。
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战略定位,既要确立文化产业优先次序和主导结构,又要对文化产业的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国家过度垄断局面,进一步理顺产权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作战略性调整,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现阶段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应是培育“文化产业市场”和“文化产业组建”,从基础建设抓起,以实现文化的真正“市场化”和“产业化”。
四是发展文化产业,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民族文化要大胆地“走出去”,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采,交流就是有进有出,如果在国内文化市场上满眼都是异国“风景”,大人小孩只是简单模仿“泊来品”文化;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造”却寥若晨星,岂能说我们的文化是安全的,文化产业是壮大的?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已经是中国文化产业直接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举措,为此要借鉴我国灵活、宽松、自由的外贸政策,大胆放宽文化产业、产品的出口审批权,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和中介服务,鼓励国内文化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加大中文输出力度,促进中文语言的国际传播,以此作为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在世界重要城市树立带有民族文化标志性的景观;办出高质量的国际一流大学,使之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扩大和推销中国文化输出等。
五是科技和人才是文化产业腾飞的两只翅膀,“科学的发展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要从投资、财税、准入许可,文化产品流通诸多方面给予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的政策优惠,鼓励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数码影视技术和照排技术、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提高文化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也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为此,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并通过美育教育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和文化市场。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制度变迁 三角结构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301030736)(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新闻与传播学院重点课题资助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3940,比2013年增长12.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3.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76%,且从2004到2014年近十二年的实际测算结果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展速度较为平稳地保持在10%以上[1]。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后,我国文化产业也随即进入“转型期”,即把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过度依赖政府以行政手段配置文化资源转向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发展的新阶段,并将发展速度降下来,将发展重点转向转型升级。转型经济学的代表人热若尔罗兰指出,转型的过程就是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的核心是作为制度内核的利益关系的重构,转型期文化产业的制度变迁是包含了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关系的动态系统。本文试图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制度构建的现实情况,论述转型期文化产业的三角分析框架,从而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和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理论提供参考。
理论基础: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及其关系
1.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政府、市场、企业。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康芒斯(1937)将人类的交易活动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资源的买卖关系,也称为市场交易;第二,管理的交易,具有法律上上级对下级发号施令的交易权利,也称为企业内交易;第三,限额的交易,具有权威的国家组织对下级组织的交易关系,也称为政府型交易[2],这三种交易方式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三种基本的制度形式,即政府、市场与企业。这三种制度形式的结合相应构成了社会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如图1所示。政府的性质被理解为民主,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公众福利最大化;市场是交易的场所,市场的目标是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有效地组织交易;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企业组织的效率取决于其内部的契约安排和产权结构。
2.经济制度中政府、市场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市场失灵在理论上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F・史普博在《管制与市场》一书中指出,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介入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3],可以解释为,政府的作用在于矫正由于市场不完善、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等引起的市场失灵,但弥补市场失灵的方式也未必一定是政府管制,因此政府管制本身也包含了大量的制度费用,如管制规则的制定、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督等,因此,肯尼斯阿罗(1969)指出:“市场失灵的纠正需要的是集体行动,而不一定是国家(政府干预)[4]”。
(2)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的关系,纠正市场失灵也可以由私人集体行动来完成,如企业组织,究竟选择政府还是企业组织来替代市场,取决于这两者产生的交易费用的比较,以及两者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决定强制性影响生产要素使用,而企业通过一体化激励可以将外部收益和成本内部化。
(3)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一体化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一体化涉及中间产品是从市场购买还是在企业内部制造的问题,科斯(1960)认为,如果市场交易费用过高,企业使得交易双方需要签订的合约数目大大减少,企业就会产生,即企业以上下级管理资源配置手段代替了以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交易,而企业规模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5]。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的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
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三角结构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制度结构,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到文化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制度研究极为特殊,需在借鉴制度三角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制度分析框架。政府、市场及企业构成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三角结构,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任何变化都是围绕这个三角结构展开的,围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
1.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市场的替代关系。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博弈是推动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核心动力,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也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由于文化所具有的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政府与市场的替代关系研究不同于一般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政府既要发挥引导作用,避免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外部性对社会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逐步退出文化市场,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交换。因此,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替代并不能完全按照交易费用的高低来确定,必须考虑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需要。实际上,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开始,党和政府就一直在探索文化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替代关系主要表现为文化市场交易对政府型交易的替代。从2002年《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至今,政府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放权(审批权、管理权等)总数达到142项,政府文化行政审批权从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为11项,中央政府(文化部、原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数量为37项,政府权力取消数量为89项,政府权力转移(政府管理权由政府转移到相关行业组织或公共服务机构)数量为5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在一些文化领域逐步退出,让文化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受到国家过分依赖产业政策主导文化市场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推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影响,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仍旧很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中市场对政府的进一步替代预置了新的政策条件和宏观环境。
2.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业的替代关系。
文化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这两者的替代是制度三角结构中最为基本的替代关系,这两者的替代关系体现为政府统一的行政性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替代,替代的过程表现为经营权力逐步由文化企业自己控制。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实行的事业体制,文化事业单位从属于政府,文化企业内资源的配置受到党和政府的严格管控,文化企业不可能替代政府进行文化资源配置。这一时期,由于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导致产权不清晰,文化产权制度实行的是主管主办制度,造成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几乎都是由政府完成的,相应所产生的政治型交易费用必然很高,文化企业没有经营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任务就是推动政企分开,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将企业塑造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通过公司化、股份制改造提高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自主交易,建立出资人专业化制度,发挥文化企业内交易对政府型交易的替代功能,推动政府与企业间的行政关系逐步转变为以资产、产权为纽带的法律关系。
3.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的替代关系。
一般情况下,文化企业需要在市场中与其他文化企业进行交易,买进生产要素,卖出文化产品。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实质是要素市场对产品市场的替代,是一种长期契约对相对短期契约方式的替代。如果直接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活动,就需要很多交易,相应会产生很大的成本,纵向一体化企业代替市场进行交易就是为了降低这些交易费用。如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文化企业上市等行为都是文化企业内交易对市场交易的替代。由于我国文化企业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文化企业所在文化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环境的非竞争性,导致我国文化企业内交易与市场交易相互替代的范围十分有限,替代关系也相对不明显,且这种替代绝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决定的,如文化企业很多市场行为如组建产业集团,大部分都是政府行政配置整合的结果,并不是靠市场内生动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的自发自觉行为[6]。因此,要实现两者的广泛替代,政府就应该首先培育可竞争性文化市场,打破非竞争性文化市场限制,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其次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小微文化企业成长,使得两者的替代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
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分析框架的扩展
在文化产业制度三角结构中,政府、市场及企业这三种基本制度安排不仅存在着两两替代关系,替代的过程也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制约的,替代的程度、方式不同也会影响整个三角结构的变化。如果以角的大小表示各种制度安排的大小,市场制度所代表的角的不断扩大就可以表示转型期制度三角结构的过渡,如图3所示。因此,在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随着政府文化管理制度在一些文化领域的逐渐退出,文化企业和市场制度在一些文化领域的逐步进入,就出现了能够有效衔接这三种基本制度安排的其他独立的制度安排,将这些制度安排纳入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结构框架中,就能进一步扩展和充实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
1.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分析框架的扩展之一:行业协会。
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市场之间的替代来看,前文已经分析,政府对市场进行替代主要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但市场失灵只是政府管制介入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即市场解决不好的,政府也未必解决的好,因为政府也是不完全政府,直接的政府管制未必会带来比市场机制或企业制度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结果,因此,在两者的替代过程中,就出现了新的制度安排形式――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指自律性的行业管理组织,组织性质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非盈利性。当前我国文化系统的行业组织主要包括新闻出版系统行业协会以及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电影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等等。
行业协会具有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与专业性,是对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具有补救功能的制度安排,其所具有专业经济优势可以有效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所产生的大量成本。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是区别于政府宏观管理与主体微观管理的中观社会治理方式,在管理文化事务中间接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政府实现监管市场的社会共治理念。在文化市场发育较为完善的国家,行业协会中观管理与政府宏观管理之间的关系密切,如日本政府将文化产品的审查和把关交由行业协会管理,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市场;再如韩国通过政府分权等文化事务管理方面的实务性工作(如出版物内容审查与评定等)交由行业协会承担,而政府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业政策的制定上[7]。在我国,政府的部分文化权力也在逐步下放给行业协会,如2013年7月11日,国务院《新“三定”》,明确将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职责、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职责、报纸综合质量评估职责、期刊综合质量评估职责等四项政府文化管理权转移到相应的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这部分的管理职能。
2.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分析框架的扩展之二:中介组织。
从文化市场与文化企业的替代来看,由于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从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到服务专业化,形成一个递进的序列,呈现不同的程度,而一体化企业也有高级与低级一体化之别,因此,代表专业化的文化市场与代表一体化的文化企业就呈现出不同的交易方式与交易程度。随着制度变化所带来的权利有效配置的变化,不同个体获取收益的机会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因此激励结构重新得到调整,此时交易费用也会不可变地发生改变,市场所提供的强激励机制是不可能完全被企业复制而又不带来很大额外费用的,因此,将一个交易由市场转入到企业内部的程度也有高级一体化与低级一体化之分,市场专业化组织作为市场交易与企业内交易的中间组织的出现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中介组织主要是指依法登记成立,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向委托人提供有偿服务并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而文化中介组织是指在文化市场中,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组织和促成文化产品与服务市场交易而收取佣金等报酬的文化服务机构。文化中介机构具有文化服务、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监督等功能,其作用就在于为文化资源在文化企业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一种中介机制。
因此,考虑转型期的文化产业制度变迁,三种基本制度安排之间不同程度的替代方式出现的文化行业协会与文化中介组织,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制度三角结构做出相应的补充,将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两种制度安排纳入到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框架之中,以完善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框架内容,转型期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多边形分析框架如图4所示。
注释:
[1]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10页
[2][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67.页
[3][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5页
[4][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5][美]R.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2页
关键词:文化商品文化产业
一、文化商品及其界定标准。
所谓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我们一般把通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劳动而生产的文化与其载体的结合体,称为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文化劳动产品一般是以物质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表现为物态形式,而文化劳动服务则一般是以人的活动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表现为非物态的活动形式。如电影光盘可认为是一种文化劳动产品,而正在上演的舞台戏剧对消费者而言,则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劳动服务。
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能否成为文化商品,具有两条判别标准:第一,精神效用标准。一般物质产品的本质具有物质属性,主要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文化商品的效用主要不是取决于其物质载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决定于其精神或思想内容的属性;不是取决于对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决定于对人们精神的满足。虽然有些文化商品具有物质形态,但其物质形态只是人们所需求精神的物质载体,如人们购买光盘,需要的不是光盘本身,而是光盘中所包含的音像内容;人们购买书籍,也不是需要书籍本身的纸张,而是书籍中记录的内容。总之,作为文化劳动产品的文化商品,可能会有多种效用(包括物用效用),但精神效用却是文化商品的标志性效用,不具有精神效用或者精神效用不是该商品的最主要效用的商品,决不是文化商品。
第二,交换对象标准。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只有在作为人们的交换对象时才能成为文化商品。从劳动价值论来看,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本身具有作为等价交换的价值基础,能够作为商品进行等价交换。而从现实性来看,当人们以生理与生存为主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在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正是这种需求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奠定了现实的市场基础,从而使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成为文化商品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二、文化商品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经济特性
(一)文化商品的生产与需求有别于一般商品
1,文化商品的生产。文化商品的生产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一种是文化本体的生产过程,另一种是文化载体的生产过程。文化本体的生产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主要表现为人类的脑力劳动,它是以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技术以及人类所拥有的智力为主要生产资源(当然有时也会借助某些物质手段,如自然科学研究中所用的仪器、设备等),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无形的精神产品——文化。文化载体的生产又包括两种方式,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产品时,文化载体的生产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活动,它与人类从事的其它物质生产活动没有什么两样,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主,生产出具有“一定效用”的有形的物质产品,当然,这里的“一定效用”主要是指它的承载文化的作用。作为文化劳动产品的文化商品,它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过程一般能够被清晰地区分开来,同时也表现为多组织联合的产业形态。如报刊图书出版业,就属于此种典型的产业形态。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服务时,文化载体的生产一般表现为人们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时,文化载体的生产过程也表现为文化消费的过程,消费者通过观赏或参与服务提供者所组织的某种活动或表演,完成文化消费过程,并得到精神需求满足。如文艺演出、教育等就属于此种类型的产业形态。基于此,也有人把文化本体生产过程和文化载体生产过程,区分为“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活动”。
2,文化商品的需求。影响一般商品需求的因素如消费者收入、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也影响文化商品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决定文化商品的需求,即是文化消费者的艺术趣味。文化商品的艺术趣味具有积累性。“人们对音乐、文学、戏剧及表演的欣赏及其消费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决定于人们对该种艺术所具备的知识与理解”。这种文化趣味要通过教育与经验而获得。因此,“高雅”艺术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如博物馆、图书馆等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支持。这也是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所采取政策的基础。
3,文化商品的供求弹性。一般商品的供求曲线是,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供给越大,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处是其均衡点。文化商品也是在这个一般规律中找寻自己的均衡点。但是,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其他商品。一是社会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变化大,特别是我国,出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不时掀起一些文化运动,期间需求量大,过后则锐减。二是居民文化消费的选择性强,除了基础教育,一般文化服务特别是文化娱乐,互相取代、彼消此长的情况经常发生。三是创新产品的市场机遇不好把握,人们对文化服务创新的理解和接受通常有一个过程,是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还是受到冷遇,难以预料。文化商品供求的高弹性,带来企业经营的高风险,是必须时刻警惕的。
4,新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文化商品的供给与消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展文化产业要研究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二)文化商品市场有别于一般商品
1,文化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构成。现在文化商品要作为商品走向市场,成本核算与价格制订自然是必须的。文化商品因具有突出个性、突出创新的特点,个别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常常起主要作用。这样一来,文化商品的价值弹性和价格灵活性就相当巨大。但上限不能超过居民的购买力,下限不能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就要求文化服务企业一方面要加强成本核算,改变不计费用、不讲效益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场供求情况,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合理定价,以便为消费者所乐于接受。
2,文化商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在文化商品市场上,除了产品质量、价格、经营管理人才等一般性竞争之外,还有其特殊性的竞争。首先,他们既有同行业的竞争,又有不同行
业的竞争。例如艺术表演,戏曲、歌舞、杂技等等,同一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选择。因此,第一位的是不同行业的竞争,究竟哪一个行业能吸引消费者,然后才是业内哪一个企业或剧目获胜。其次,创新竞争。文化商品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的竞争从选题开始到产品问世,无处不有出奇制胜的思考与行动。再次,文化服务既有人类基本要求的共性,也有反映和表现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特性,意识形态的竞争和斗争,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高层次的竞争。
3,国内外文化市场联系密切。文化传播是没有疆界的。一般地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但都是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寻求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广泛运用,使各民族、各地区的距离日益缩短,互相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种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书刊报纸、演出团体,都可以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进出出。这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商品,在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为国外居民服务。因此,本国文化商品走向世界,国外文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也发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相对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过,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兼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文化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是可以改变的。(三)文化商品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内容与形式
1,文化性。不论文化商品表现为有形的物质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活动,它们都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文化内容的注入,才能使它们成为真正的文化商品。
2,道德性。与其它产业相比,文化商品的道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文化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来看,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所谓健康的文化内容,是指文化内容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反之就属于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从文化商品生产的手段来看,存在正当与不正当之分。由于文化商品的特殊性,在其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一些不正当行为,如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的,也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所不容许的。
3,可持续发展性。社会文化作为文化商品的生产资源,对它的利用不但不会消耗,反而具有累积效应,会使社会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文化商品的市场需求来看,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旦启动,便一发而不可收,而且处于永不满足状态。这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随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强烈。因而,市场需求的无度性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不过,严防文化商品市场的精神污染,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文化商品消费中的非竞争性与排他性。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服务时,文化商品属于半公共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产品时,文化商品基本上属于私人产品,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与排他性,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其可复制性是很强的,如形形的盗版文化复制品。
5,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正外部性。文化商品具有公益性,因此,文化商品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消费时,都具有正外部性。
三、繁荣文化商品市场有赖于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
由于传统观念及体制等各方面原因,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文化商品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把握文化商品的发展规律,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开拓文化商品市场,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是非常重要的。
1,开展大众文化活动,培育文化商品市场。目前我国居民的文化商品消费与其收入水平相比,还是较低的。文化商品市场的潜力远没有开发出来。这一方面是长期的事业供给,居民的文化消费以福利性为主,如非必需,就不愿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和经营者对文化商品市场需要的适应和开拓的观念不够清晰,等客上门的经营习惯很深。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在供给和消费两方面都要下工夫。从供给方面努力,就是要鼓励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文化企业和经营者只要真正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办法总是有的。对于文化商品消费市场的培育,以活动带市场,将是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方式。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必然提高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同时也会培养和造就一批文化消费积极分子,如球迷、影迷、发烧友等等,这当然会促进文化商品市场的繁荣和兴旺。
2,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的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中,产销双方或供求双方既可以直接联系,也可以通过中间人或中介机构。中间人或中介机构起着连接和组织作用,同时还为双方降低交易成本。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他们既要懂市场、会经营,又要有文化、知艺术。其次,组织有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型文化中介企业。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众多人才,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文化商品市场的信息量大,商业信誉高,服务质量优良,以大带小,促进文化产业中介经营走上正轨。第三,建立行业协会。文化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特点鲜明,经营方式和活动范围各异,行业的利益和要求也随之不同。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与个体经营者之间的中介机构,一方面贯彻执行政府有关部门政策法令,协助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代表和保护行业的共同利益,进行行业自律。
3,组织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现代经济可以说是大企业主宰市场的经济。大企业因其经济实力雄厚,生产和经营技术先进,市场信息灵敏,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良好,活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一般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应有自己的文化骨干企业,用以形成文化经济和文化商品市场的基本立足点。
4,建立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创新性和公益性强于或大于其他产业。从公益性来讲,文化商品不仅要反映和表现时代主旋律,而且还要执行国家对文化的方针政策与具体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也是自谋生存、自我发展的。他们服从社会效益是有条件的,若负担得起,对社会作一定贡献是必要的;若负担过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国家和社会或免除其义务,或给予适当补贴。从文化产业的创新性来讲,有成功,也有失败,是一种风险投资。文化产业的创新又关系着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把握和引导文化商品的创新活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国家的引导的主要方式是出题目、给资助,鼓励文化企业按自己情况挑选并创作。由上可见,强调社会效益,鼓励文化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经营的发展,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资金投入。各国实践经验表明,国家和社会的资金的投入可以采取“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形式。这种形式既有利于资金的管理和有效使用,也有利于广泛调动社会经济力量,增加基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