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8-01 17:4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1篇

一、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国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节水要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长期坚持,要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全过程,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总理明确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相继制定印发了《__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__省地表水功能区划》、《__省行业用水定额》和《__省节约用水奖评审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为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城市用水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加剧,一些工业项目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不能开工建设。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顺应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以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来调整用水结构,满足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玉米、大豆等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多年来,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我省农业也是用水大户,每年农业用水大约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农业用水大部分集中在各大、中、小型灌区,这些灌区多数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建成,经过多年的运行,加之年久失修,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通过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可以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抓住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进全社会节水进程,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着力抓好长春、__、四平、辽源和图们5个省、部级节水型城市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到20__年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框架,到2020年,建成节水型社会基本框架。

第一,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努力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要宣传国家关于节水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宣传节水的成功经验。新闻媒体要开展水与生命、水与环境、水与发展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全社会都能从我省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宝贵,认识水问题的严重性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水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引导群众更多地关心和参与节水工作,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与节水的关系,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科学发展观是处理发展与节水关系的理论向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总结好“十五”节约用水工作的经验教训,处理好经济协调发展和节约用水的关系,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确定节约用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切实可行的思想。

第三,加强协作,实现节水社会化。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各个环节,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又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形成政府推动、部门主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水利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配合;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研究,安排好节水项目;建设部门要在逐步推广节水器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新措施,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经贸部门要认真研究建立工业节水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不断降低企业用水成本,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农口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加快推动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渠道防渗进程,积极推广高科技节水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模式、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要广泛动员全

社会的力量,形成推动节水工作的合力。要大力开展建设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乡村、节水型灌区活动,积极推广和宣传节水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尽快树立一批好典型。第四,科学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用水,用最少的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最大的效益。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节水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地区水资源状况,客观地分析地区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的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省水利厅要全面抓好我省筹划和建设中的六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这六大水利枢纽工程投资额约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总投资的50。六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完善,将实现我省治水思路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跨越。各级政府也要加快影响水利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全省水资源合理配置。

第五,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综合决策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密切合作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审议建设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高综合决策水平;加强法制体系建设。要加快《__省节约用水条例》、《__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制定步伐,尽快出台水价管理、农业用水水权交易、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等管理办法,以及高耗水生产设备和工艺强制淘汰办法,为依法用水、治水和节水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管理水量水质。进一步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强水务管理机构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水务管理现代化、监测标准化、监理规范化、宣传普及化、信息网络化,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精湛、廉洁务实的水务管理队伍;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民主决策程序,提高政策制订过程中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组建各类用水户协会,逐步建立分水和用水的民主协商、水价听证会、信息公布等制度,使用水者充分享有知情权和发言权。

第六,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工业布局。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管理为主的转变,促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型或清洁型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用水工艺,使我省重点行业及产品的单位耗水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发展,运用行政、经济等措施引导高耗水行业逐步向水资源丰富地区转移。造纸、石油、化工、医药、粮食深加工等高污染行业要通过工艺挖潜与技术改造,降低和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危害;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各地要根据本地水资源条件进行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作物品种或发展雨热同期作物,发展旱稻种植面积,采取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重大建设项目要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量水而行,凡需要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事先进行水资源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对城市发展规模加以限制。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应与当地水资源具体条件相适应,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控制建设耗水量大的工矿企业。严禁盲目扩大用于景观、娱乐的水域面积,限制洗浴、洗车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节水型服务业。

第七,加强相关机制建设。要按照《水法》的规定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以水资源费为基础、水资源有偿使用为核心的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加大水费征收力度,适时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水资源费要计入供水企业成本,实行价内征收。运用价格杠杆调整用水结构,引导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产业调整方向、用户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合理核定基本水价。非农业用水价格要尽快调整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深化农业水费制度和供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供水成本约束机制,规范供水经营管理行为,切实减轻农民水费负担。城市供水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促进管理”的原则,按照居民用水保本微利、公用水适当利润、高消费用水合理利润的尺度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加快推进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节水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拓宽节水治污投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和公众加大节水治污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节水治污产业开发;要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商品意识,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水权交易制度与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

第八,加强节水工程建设。要建设水资源监测和取(用)水计量设施系统。“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组织完成市级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预报。在重点大中型灌区建设输水自动监控网络,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城市供水企业的取水实行远程实时监控。加快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建设生产、生活节水工程。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渠系配套工程、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示范工程、集雨节灌工程;加快火电、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建材、医药、粮食深加工等高耗水、高污染工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工艺,提高循环用水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集中资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3—4个省内大中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渗、漏、损,提高输配水效率和供水效益;建设污水回用工程。大力开展污水的综合利用,推进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建立包括企业和城市在内的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管网系统,促进污水资源化;各地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作为缓解城市缺水的重要措施。加快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保证水域使用功能。“十五”期间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必须保证充分发挥作用;建设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全面实施泡湖湿地与地下水保护行动,限制开采地下水,倡导合理利用雨洪资源,采取人工回灌、建设替代水源等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湿地缺水、污水与地下水超采区,恢复生态湿地及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湿地、城市河道等环境整治,改善湿地、城市水域功能。

第2篇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severe water shortage.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 water pollution, low efficiency of water using, water waste and behind the management level.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som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water consumptio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ing, curb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water reusing,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o on.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策略;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management strategy;water-saving socie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17-01

0引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冰川、河流、地下水等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指广义水资源中可以逐年恢复更新的淡水,在工程上,水资源仅指狭义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开采利用的淡水及用于冷却的海水。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万多亿m3水体被污染,预计到2025年,将有28-33亿人面临淡水不足[1]。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将“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1.1 水资源的特点①人均淡水资源匮乏。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3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②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降水量大多集中在汛期。③用水量大、利用率低。2009年,全国用水量达5000多亿m3;但有效利用率只有16%,吨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④水污染严重。我国属污染型(有机污染为主)缺水,2009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已达589.2亿t,多数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约80%的水域受到污染。

1.2 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①体制上的弊端。我国水资源管理目前处于分散状态,未建立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②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我国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面临缺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国家重视新水源的开发,但忽视了节水方针的贯彻[2]。③缺乏创新意识。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整体创新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3]。

1.3 国际水资源管理经验①美国。美国对水资源实行由州、部落和市政当局负责的分散管理体制[4]。水资源管理策略为:开发新一代水资源监测技术、开发并推广可提高供水稳定性的技术、研发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及用水需求的了解、改善水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等。②英国。英国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署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水法、执行环境标准、发放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实行水权分配、污水排放和河流水质控制等[5]。③日本。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治水、协同管理”,注重水资源的长远规划,并通过法律使其成为国家意志[6]。开发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重视中水、雨水的回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量。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2.1 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抓好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落实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满足重点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调度工作。

2.2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先进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的工业节水技术及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建设节水文化,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2.3 改革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主要有水资源开采利用的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在水资源管理中,居民有权了解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促进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2.4 治污在先、保护水生态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研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废水集中处理。此外,治污不单指污水,也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畜禽粪便等,避免污染物进水,对水资源进行源头保护。

2.5 重视雨洪利用和污水回用储存降水和洪水,简单处理后综合利用,如景观水、消防用水、冷却水等。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出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喷洒、冲厕、洗车。此外,还要加强地下水储备[7]。

2.6 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工作加强水资源质与量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加强需水管理的科学研究,在综合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3结论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大胆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②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创新体制、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Kaveh Madani.Game theory 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9,1:1-14.

[2]王庆永.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8:6-7.

第3篇

摘要:小城镇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农村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是小城镇建设最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也必须看到,一些小城镇的建设对农村资源、环境的破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对周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发挥小城镇与农村的相互作用,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关键词:小城镇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就必须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有机结合,还需要从战略上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施城市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融合。即发展农村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机动机制,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城镇和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1996年9月,亚洲建筑师代表在雅加达开会,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城市与乡村”的主题。可以说,个性与特色就是品牌,它对于小城镇的经济集聚与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出现“千镇(村)一面”、“模式化”和城区的“翻版”。而是要根据农村和小城镇内部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和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迅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将为小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的再发展,将会为此特色经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汇聚,从而增强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竞争力。如此点面结合,农村和小城镇将会在互动中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其次,小城镇和农村应该集中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促进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建立起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在发展这个特色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集聚,农村和小城镇企业都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以及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减少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要时刻注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把供、产、销串联起来,有利于推动产品市场相对局限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小城镇还应该建立专业市场,以此来解决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矛盾的根源是分散农户和单个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层,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农户和企业进入市场亦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即交易成本很高(包括信息成本、评估成本、交易约签订成本),使单个农户和企业难以承担这些交易成本,生产也就不是围绕着市场而进行,这就出现了农产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解决“卖难”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公会,建立起一些专业市场,立起产品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从而解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建设最现实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些资金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农产品大幅增加,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消费市场,为加速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口转移

小城镇的发展,吸收了集镇周围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蓄水池与有效载体,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压力,又避免了众多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收入的来源之一,也是其生产生活的最后保障。只有在家庭主要劳动力都已相当稳定地转入城镇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可靠的收入来源以后,他们才可能退出农业部门。因此,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当地发展非农产业,其重点应是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务业。这既适应了目前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又可以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依赖土地的人口,使留农村中的劳动力有可能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定居小城镇,不仅能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又能使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集中居住,这对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又是极为有利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转移的农业人口很分散,难以形成对第三产业有消费需求的社会群体。因此,发展小城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种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

农村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应该成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尤其要注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占用耕地是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如果为数众多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过多占用耕地,我国的耕地将面临严重的损失,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反之,如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小城镇可以在促使原来分散的企业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节约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当然,做到这一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农民在进城过程中把他们原有的宅基地转移出去,然后在城里集中居住,节省出更多的土地。而且剩余人口的转移,使农村耕地减少人口压力,从而为农业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农业现代化对规模的要求也能得到满足,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市场

第4篇

1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但是我国的农业人口依然是占有很大的比例,为此发展农业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此外,我国也属于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水资源却是发展农业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尤其是一些水田,更是不能没有水资源,所以实现农业节水是当务之急,其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农业节水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有很多,而农业节水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很大,如贯彻落实农业节水技术,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会显著提高,同时水资源也能够得到合理配置,这为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农业节水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传统的农业节水意识并不高,人们并不认为农业节水会带来哪些益处,尤其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节水意识更差,但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来之后,人们逐渐的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不仅关系自身,更关乎后代人,只有做到了农业节水,农业才能够进入到现代化,而社会环境也才能够有所改善。最后,国家鼓励政策,使得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实,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们农业创新,发展节水灌溉等技术,因为农业节水的意识越来越高,参与其中的人们也就越来越多,随着农业节水初见成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也逐渐的实现,而且国家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将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密切结合起来,所以当人们投入到农业节水事业中时,实际上就是在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2发展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农业节水有其必要性,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农业节水更显重要。其重要举措如下:首先,提高人们农业节水的意识,农业节水效果与农户的节水意识息息相关,如果农户没有这种意识,农业节水效果很难显现,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为此,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是关键。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在传播期间,应该站在农民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宣传,让农户感受到,农业节水对自身有着极大的益处,这样农业用户就会潜意识里接受,从而将其付诸实践。另外,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定期与农户进行交流,指导其学习,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等。其次,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农业,有些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却种植的是水田,而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种植的却是旱田,针对此种情况,当地农业部门应该要求农业按照实际情况来种植农作物,并且合理的调整灌溉方式等。有些地区比较适合种植树木等,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农户种植果树,并且宣传种植方法以及灌溉方法等。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当地政府可以向农户推广抗旱作物,同时引进抗旱栽培技术等,同时这些地区,一定要注重降水的利用程度,帮助农户建立蓄水库等。再次,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和引进了很多旱作农业技术,但是其真正的利用程度却不高,有些技术因为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在农业节水的号召下,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技术已成为必然。比如推广使用补水技术或者是微节水工程,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天然降水分配更加合理,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能够进行优化配置,另外,如果是梯田,可以将雨水都聚集在梯田坡面的下面,之后进行农田灌溉;有关部门还需要大力推广使用耐旱性比较强的农作物品种,同时使用高校的栽培技术,按照农作物自身对水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应的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品种,同时还需要新品种的使用。第四,增强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不同种类、品种的农作物的抗旱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现有的常规育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节水农业的需求,因此对农作物种类、品种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努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出具有多抗基因的农作物,使得农作物能够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等。第五,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要依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技术的基础,将水利和农艺、工程管理、现代灌溉方式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改善农田的灌溉方式,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业节水,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或者种植作物品种不够先进,或者是灌溉方式不够合理,所以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我国的水资源原本就十分的缺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整个农业种植将会陷入到缺水的状态中,所以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将,农业节水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需要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高春伟单位:黑龙江省海伦农场

第5篇

亮点一: 《规划》突出了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基本主线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线,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重要法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规划》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在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中从不同角度阐明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加快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亮点二: 《规划》突出了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的战略导向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资源开发处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尽相同。从国家层面科学引导各类资源型城市因地制宜、协调有序发展,避免政策上“一刀切”是一个难题,但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规划》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四种类型,强调深入挖掘各类资源型城市自身潜力和优势,规范成长型城市有序发展,推动成熟型城市跨越发展,支持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引导再生型城市创新发展,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亮点三: 《规划》突出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的目标取向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以民生为本、和谐发展作为指导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以解决好资源型城市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性地提出利益分配共享机制。《规划》目标不仅突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硬性指标,还关注了保护传承矿区、林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等精神文明指标,目标取向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在规划目标中,关于民生改善的指标最多,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以人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全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积累经验。

亮点四: 《规划》突出了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的任务部署

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完善,环境整治不到位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不能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必然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规划》在重点任务中突出了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棚户区改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具体问题的解决,做到了战略部署有抓手,工作推进有保障。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的诸多问题属于系统问题,是因为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系统间矛盾而产生的,谋划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矛盾的核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因此,《规划》强调了体制机制创新,从不同领域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资源型城市尽快形成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

亮点五: 《规划》突出了积极稳妥和求真务实的政策设计

第6篇

体系两次修订 GDP占比从10%到5%

自200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以来,已经经历了2007和2008年两次修订。对比2006年,2008年的考核方案将市级考评体系由原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5个方面共44项指标,整合为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共39项指标。

市级指标体系取消了与GDP密切相关的“工业增加值”指标,增加了反映服务业发展的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及人均水平”和“服务业投资及人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水平”指标权数由10%下调为5%,“地区财政总收入及一般预算收入”由6%下调为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上调为2%。与市级指标体系一致,县级体系也由原来的5个方面共35项指标调整为3个方面共32项指标。在“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方面”,增加了反映结构调整成效的“工业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指标,权数为3%;同时,适当降低了“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水平”指标权数,由10%下调为6.5%;以及其他一些调整。总的来说,2008年指标体系修订弱化了对GDP的评价考核,而强化了对结构调整、民生、节能、环保、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考核。

省会城市发展水平与发展指数位次差异大

根据山西省确定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3方面39项具体指标的市级考核方案,对山西11个省辖市的“十一五”时期发展水平及发展指数进行了衡量并排序。

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反映了各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差异。结果显示,省会太原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以90.46分排名11个省辖市第一。从排名情况看,处于70~80分之间的共计7市;低于70分的市只有1个。发展指数考核评价结果显示,晋城市在发展指数考核评价方面得77.37分,排名11个省辖市第一,其中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分均居第一。它与长治、朔州、运城和临汾一起受到表彰。根据山西省政府规定的表彰和奖励办法,以反映发展变化和工作努力程度的“发展指数评价”结果为依据,表彰省辖市的前6名。因此,虽然太原市发展水平排名居于首位,但因其发展指数仅排第八,因而不在受表彰5市之列。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整体水平优异,但就山西省的表彰奖励规定来看,显然并不倾向于行政级别高、经济规模大的地区,体现出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

发展指数“冠军”遭“一票否决”

山西省根据2008年制订的县级考核方案,对119个县(市、区)“十一五”时期发展水平及发展指数进行了衡量并排序。

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小店区得分居首(86.60分),而发展指数考核评价结果则是孝义市排名第一(78.20分)。根据发展指数评价结果,15个县(市)和5个市辖区得到了表彰(原则上表彰县(市)的前15名。但鉴于孝义市发生特种设备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按规定取消其表彰资格)。

第7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40-03

1986年,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增长较快,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素质不高,资源承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等部门提出选择江苏省常州市和无锡市华庄镇,开展城镇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相协调,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1997年底,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市、县、镇,以及大城市行政区实验示范,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为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探索经验。截至200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8个,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情况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起步于1991年,目前已拥有烟台市牟平区、长岛县、日照市、东营市、青岛市城阳区5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临沂市罗庄街道、泰安市、广饶县大王镇三个省级实验区。山东省各实验区结合各自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模式、提供了示范,树立了样板,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目前,山东省的实验区建设有连成带的趋势。

牟平实验区围绕矿产资源和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加强环境教育,实施“细胞工程”,走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长岛实验区紧紧围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岛环境保护,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海岛可持续发展道路,雨水综合利用、海水生态养殖、海水淡化、太阳能综合利用、风力发电、渔家乐旅游等成为海岛特色;日照市实验区突出了新型港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特色,着力发展港口经济、大学经济、体育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了“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势,城市品牌和知名度大大提升;东营市在石油替代产业开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河口及湿地生态保护与治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青岛市城阳区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实现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和实践,对推动全省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中央关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新方略,赋予了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内涵,为实验区建设创造了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实验区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今后,将努力推进实验区的建设内容和发展趋势向“四个方面的转变和突破”,即:由综合性可持续发展实验向着力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主的实验转变;探索由单一行政区划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向跨区域的实验示范转变;由注重实验区区域布局均衡发展向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转变;由实施可持续发展单项技术项目的引导向复合型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

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视,必将形成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大区。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尽早构筑山东可持续发展试验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山东省构建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必要性

2.1 构建区域性可持续发展试验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高速发展之后,产业格局向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以此规律为主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经济发展以石油化工、煤炭、建材、造纸等资源严重依赖型的传统产业为主,这种模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山东省已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虽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山东的经济发展是以市地行政单位为单元的,这就造成了行政体制分割的经济区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区域性联合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因此,构造齐鲁可持续发展试验带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建立可持续发展试验带是实现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转化的需要

现阶段,山东省产业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4∶57.5∶3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传统产品、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仍占76%;全省1000户重点企业总耗能达到1.55亿吨标准煤,占全省总能耗的66%;全省万元GDP的能耗为2.5吨标准煤 ,能源消耗居全国第一。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2%的任务十分艰巨,已经到了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高新技术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先导作用和催化作用,大力发展不依赖于资源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试验带,可有效地对区域性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调整,实现“大兵团会战”、条块有机结合,增加各市发展的协调性,进而带动山东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向高层次、高技术、高效益转化。

3 构筑山东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构筑山东可持续发展试验带(简称“试验带”)要求科学的分析、合理的区划,在方法学上是产业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问题。在全省一盘棋的格局下,各相关城市间的经济活动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因此,构筑山东可持续发展试验带必须考虑城市间的科技素质、经济结构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性,这是研究的核心依据。构筑试验带,必须立足现实,考虑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潜力。

根据区位论的基本原理,计算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潜力可借助建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进行研究。空间相互作用模式是用来分析和预测空间流的一种理论模型,用定量概念表示两个城市间的物流、信息流、人流等的关联性,成为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方法。本文将此引入试验带的区划分析: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潜力与两个城市间的距离成反比,遵循空间相互作用论中的“距离衰减原理”。普林斯顿大学的J.Q.Stewart将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引入社会学范畴,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公式模型,这使用经济学分析试验带区划具有了可行性,可作为区划的理论依据[1]。

构筑试验带,主要考虑城市间的距离、经济聚集规模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因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的城市,某种程度上代表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于比重低的城市。因此,我们选择GDP、高新技术产值和城市间的距离3个指标,建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潜力模型,计算各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潜力,以确定试验带的规划范围。

山东省17个市中任何两个城市间的潜力模型,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概念化处理的算式提示,对于特定区域而言,若F′ij>1,则说明两个城市的相互作用力大于该区域的平均水平,把这两个城市规划进一个试验带可能是适宜的,反之就是不适宜的。根据这个原理,理论上的试验带划分,应当选择构成试验带的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潜力最大、整体效果最强的目标。在研究一个区域的多个城市时,要判断第I个城市是否适宜划入带内,只要将第I个城市与其余城市结合力累加,若其和F′ij>n-1(设有n个城市),理论上这个城市就可以划入试验带。

4 结果与讨论

按照上述方法,选用《2005年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情况的通报》和《山东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 计算出山东省17市各城市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潜力的累加和F′(见表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正璋,张维祥,赵友春等.构建齐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研究[D].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995.[Wang Zhengzhang,et al.Study on how to build the Zone of Qilu Hitechnology Industry[D]. Softscience Projects of Shandong Province, 1995.]

[2] 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Statistics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M]. 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5.]

[ZK)]Economic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st Belts of

Shandong Province

ZHAO Wen

(Economics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zone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ll the country. I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to buil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st belt in Shand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zone, it studies on interactional potential between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by standort theory. Consider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economic scale gathering and

dependent on resources, the results calculated were Zibo,Jinan,Yantai,Qingdao,Weifang,Weihai,Taian,Dongying,Jining,Binzhou,Linyi Cities may possess potential who can ally to develo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st Belts. So this paper supply to government a theoretic prove for territor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8篇

有的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中是并列的。只要三者相加综合资本是增长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按照这种理解,只要物质资本增加可以抵消自然资本的减少,即使自然资本退化超过了生态门槛,也仍然属于可持续发展。这种认知在干部队伍中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一些地方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任何意义上的经济增长都是以自然资本减少为代价,因而均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理解,具有绝对化和反向发展的思想蕴含。

由于上述两种不正确的认识,结果不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GDP为理由乱作为,过度开发环境资源,恶化了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理由不作为,导致了区域发展停滞不前。

不过,现在主导行为方式还是那种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并列的发展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主要表现在设定评估指标和测量方法上,多数地方政府仍采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简单加和,并以此为标准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所谓绿色GDP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发展悖论,只要经济增长超过环境退化,仍然认为区域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从东部沿海来看,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所以,地方政府应当认真反思,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重新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和相关指标。

发达地区需要降低自己的过度消费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腾出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质发展空间,后者需要在生态门槛之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两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强调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绿色化,才是最根本的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套之路。

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不能只关注末端治理,不注意源头预防,将可持续发展停留在环境治理的水平上,结果总是进行救火式和事后补救式的工作;另一方面,不能有了源头关注,就放弃末端治理,任何情况下末端工作总是管理的第一步,即先是治标抑制不良事态的扩大,然后是治本消除源头的驱动因素。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启示和变革。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不同利益,在地方政府决策中,应发挥不同组织和不同机制的各自作用。强调单一的政府机制,或者强调单一的市场机制、社会机制,都不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治理。

尤其是在当前利益群体趋向多元化的历史转折时期,可持续发展是多方面的合作共赢,是各种群体共同意识下的多元行动。单纯的自下而上机制和单纯的自上而下机制,均不利于或者不足以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体制性力量,和企业、社会自下而上的非体制性力量两方面的整合。明确这一点对于地方政府的决策至关重要。

第9篇

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并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绿色工作和绿色技能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绿色技能是指在掌握完成一项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意识、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责任感以及在工作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能力。绿色技能可以同时在工作场所及通过其他的学习经历进行培养。

随着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就业结构的转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发展绿色技能成为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关注点。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国际雇主联盟等联合启动“绿色工作行动”,旨在促进各国把环境、就业与技能开发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绿色技能协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能力构建,培养学习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能、知识和责任感,并为此提出四个具体建议:发展可持续性技能标准;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的技能,使其能够培养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技能;重新设计培训包,把可持续技能纳入进来;制定相关策略,提升弱势群体的技能,促进其向低碳经济顺利过渡。2012年,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把绿色技能和环境意识纳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与培训的供给要满足绿色企业的发展需求,以促进欧盟到2020年实现智慧、可持续及包容性发展的目标。

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借鉴国际理念与战略行动,我国应根据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从技能供需到劳动力开发都制定具体的绿色技能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对绿色技能需求的预测,确定对绿色技能的具体需求,据此对各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和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或修订,同时引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绿色技能专业或培训课程;二是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纳入到所有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中,通过全面提高人口的绿色素养,促进关于绿色经济的投资、技术创新和就业创造,促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三是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场所实训与绿色知识学习相结合的绿色技能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习者的绿色技能。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30502

1引言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策略和观念,提出了区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资源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公正、公平、和谐以及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尤其是强调生产关系和生产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发展。

2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合理使用资源,保证资源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生态文明包含很多内容,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人和资源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目恕K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态文明。

中科院科学家曾经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体现生态文明,包括两部分内容:①要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对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要回报自然,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索取,只有做到平衡发展,人和自然才能更好的相处,这样一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目标就达到了。②需要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伙伴际关系、区际关系,怎样能实现共享、合作,在共享的同时要考虑别人的利益,保全他人利益的同时发展自己[1]。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代表着人类进化、成熟和理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在文明中体现出来。

3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着力点

3.1在思想意识上完成三大转变

重新建立全面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所以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彻底从思想意识上完成三大转变:①把增长和重人轻物发展理念等同起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②改变传统的理念,改变“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观念,重新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③从粗放型改为集约型,将以前的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增强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模式。

3.2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的国策理念

20世纪80年代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家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还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以环境换发展”的模式,环境和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对立的。90年代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本质上改变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不和谐发展状态,但是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成为全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还不能影响和约束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经济行为。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代表着我国治国理念的提升,保护环境境界更高,影响效果也更加久远[2]。目前我国必须将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的一种执政准则,纠正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3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平衡的标志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是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的承接和更深层次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①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推行生态文明理念,提倡低碳消费和绿色生产方式,制定高产出、低消耗、少污染、可循环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机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②实施供给侧改革,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创建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3.4利用信息化手段,创建信息增殖的生态文明

信息化指的是将国民经济发展从能量和物质为经济结构核心转变为以信息为经济结构核心的过程。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是将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相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前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进而提高产品知识含量和附加值的创建过程。整个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以前的技术改造替换为信息技术改造和重组传统工业技术,使得产业结构全面升华改造。与此同时,以信息化为先导,将工业化作为发展信息化产业的能量和物质,再将信息化作为工业化现代技术的发展动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这就是最新的信息经济发展过程,这是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信息经济,在促进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更加促进了信息增殖的生态文明。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黄文刚,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经济与管理

4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创建生态文明新途径

当前,政府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的理念,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虽然我国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乐观,环境整体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和科学定位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便显得更为重要,应严格按照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法律、科技、伦理、教育、行政、政策和经济等手段来优化生态环境管理策略,完善生态环境运行机制。这样一来中国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就可以呈现出法制性、开放性、伦理性,将科技性、高效性、多角度性和多层次性融为一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体系[3]。

(1)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从而促进企业开发高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所以要出台有效的政策、法规来扶植绿色产业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入,创建绿色基金,给予绿色产业发展最大的资金支持,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2)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当前的l展现状,应该重点处理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和社会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如工业废水处理、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灰霾雾霾天气等问题。通过不断深化生态工程建设,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我国总体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化建设不断彰显、生态制度建设不断健全。

(3)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大量事实证明,若是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缺位”时,民间环保组织通常能够进行弥补。大力发展民间环保组织,一方面,通过开展环保组织活动,能够使参与活动的成员切身体会到环保的意义和乐趣,而且还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环保的认识,明确良好环境对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加积极地加入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民间环保组织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减轻政府的负担。

5结语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这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中包含人类的世界观、思想观、价值观等因素,而且还涉及到工业、农业、自然等领域,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回归,发达的技术被先进的文化彻底拥抱,高科技、新体制、生态化和外向型的有机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完美结合,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跃胜.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6(6):27~34.

第11篇

所谓能源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即能源的供给安全;二是减少和降低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安全。就中国能源安全现状而言,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持续扩大的能源需求所形成的供给压力不断加大,能源供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能源消费高强度时期。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考察,中国城镇人口已由1978年占总人口的17.92%上升到2005年占总人口的42.9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就业人口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85年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5.68%上升到2005年36.04%(引自2005BP世界能源统计)。从城市人口和城市就业人口两个方面的数据来看,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为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就工业化发展水平来考察,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再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判断,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急剧地扩大了能源消费需求,而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部门。199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03388.7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8.82%,2005年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78139.5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9.77%(见表1)。尽管1995—200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没有多大变化,2005年的比重只比1995年高出不到1%,但三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需求量却增加了72.30%。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石油和电力能源消费需求呈急剧上升态势。就石油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石油产供能力短时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为满足国内石油需求只有通过扩大石油进口来实现。1993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而1993年之后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为1218.7万吨,而到2005年石油净进口达14275.1万吨[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国际能源机构(IEA)及美国能源署(EIA)网站数据整理而得]。另据国家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进口原油14518万吨、成品油3638万吨,原油进口金额664.11亿美元,成品油进口金额155.52亿美元。随着石油进口的增加,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199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还只有1.9%,但到2003年却高达48.6%,并且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石油消费与进口大国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将持续较快地增加,能源供给压力加大,供求矛盾仍会长期存在,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紧张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大了对环境影响的压力

从能源资源禀赋状况来看,中国是煤多、气少、油贫。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储量相当丰富,且煤质较好。中国煤炭资源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2004年中国煤炭资源采储比只有59年,而世界煤炭资源的平均储采比为164年。就石油资源而言,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48.44亿吨,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而累计采出量已达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4.91亿吨。相比世界富油地区来说,中国石油资源是比较匮乏的,而且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就更低了。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07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底,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的61.5%;欧洲(主要是俄罗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444亿桶,占世界的12%;非洲约为1172亿桶,占世界的9.7%;北美地区约为599亿桶,占世界的5.0%;亚太地区石油资源最少,约为405亿桶,占世界的3.5%,其中中国约为163亿桶,占世界的1.3%。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短期内较难改变。由于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烧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大分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状况受我国能源结构制约还将持续下去,对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比重过大,单位GDP能耗高,能源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给紧张局面

从能源消耗强度来看,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费强度(单位GDP产出能源消耗量)为2.5吨油当量/万美元GDP,而中国为8.4吨油当量/万美元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美国的4倍多,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根据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铁、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导致中国能效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等,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而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例如,2004年采掘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几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就占当年GDP的57.68%。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资源,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结束。此后,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学者们都对能源安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经济学领域而言,能源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专门以研究石油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上研究能源经济学的学者们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国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例如,NoureddineKrichene(2002)通过考察1918~1999年间的世界原油与天然气市场,并对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这两个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1918~1973年这一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价格稳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变得极不稳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JamesD.Hamilton(2003)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石油价格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特征;J.Bielecki(2002)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未来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能源来源;DavidK.Backus和MarioJ.Crucini(2000)通过考察石油价格与贸易条件后发现在最近25年中石油价格的变动主要是由贸易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并且量的作用也是极不相同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致了能源需求的稳步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刺激了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需求急增。近年来,国内能源产供能力受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如舒先林、阎高程(2004)、王树林(2001)、曹志峰(2004)等,他们都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开展了相应研究。然而,与国际上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才刚刚起步,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和系统化。诚然,国内外学者所做的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参考基础。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石油能源以及能源安全供给问题上,而有关能源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得较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更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金融部门如何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三、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对策

(一)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策,通过金融业务动作同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源安全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趋势下,金融部门实行绿色金融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金融部门正确认识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辩证关系,提高对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增强绿色金融意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贯彻到具体的金融业务之中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克服过去那种只顾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资源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提高金融部门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与化解金融环境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金融部门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把好信贷、证券融资关口,促使企业实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部门通过运用信贷杠杆、证券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作用;有利于金融部门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金融部门应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意识与能源安全意识以及在金融业务中贯彻落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

2、金融部门通过业务运作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凡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项目,一律给予金融上的优先支持;而对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高能耗产业,金融部门一律不予支持,也不为其开办其他金融业务。

3、金融部门应加大对洁净煤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开发技术与应用推广、能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资源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4、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制度化、具体化,使之成为金融业务运作的具体可操作准则。金融部门应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等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进行具体细化,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操作准则,提高绿色金融业务运作的实效性。

5、为使金融部门配合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金融部门可以借鉴世界银行的经验,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外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信息动态,并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为实行绿色金融、领导科学决策与金融业务运作,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南。

参考文献:

1、舒先林,阎高程.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3).

2、王树林.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1(5).

3、曹志峰.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4(5).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魏一鸣,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M].科学出版社,2006.

第12篇

近日,全市召开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水利工作及全市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水利工作,表彰奖励上年度水利工作先进单位,安排部署200*年的水利改革和建设任务。

今后几年我市将全力推进“节水晋中”建设。总体目标是: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到2015年,基本建成节水型晋中。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思想观念和自觉行动;建立起功能完善的节水工程体系、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体系和运行高效的节水管理体系;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年我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三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供安全、可靠、良好的水环境为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建管并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晋中在全省的率先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200*年水利工作的重点是:引深三项改革,强化四项建设,推进五项工作。

为推进“三农”工作,落实中央“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高度,阐述了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各级水利部门,一是要以先进性教育促进水利工作。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认真研究水利发展方略,理清思路,转变作风,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二是要以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水利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搞好服务,切实在兴水富民上办成几件大事。

近年来我市水利工作取得基本成效,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还要做到:一是必须深刻认识我市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切实增强保护资源、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二,要把治水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推进水利改革和建设。第三,要继续引深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第四,要明确工作重点,以重点带一般,推动工作,特别要抓好节水晋中建设。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机遇,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市委政府倾全力推进,水利部门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把握中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立足本市和本地实际,深入研究水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创造新经验。要坚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同步,不断构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利支撑体系。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管理的水平,必须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要有创新,发展上要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