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时间:2023-08-01 17:4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第1篇

决策效率、决策质量以及决策成本是评价投资决策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云会计平台进行决策相关大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撑。

(一)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规模化背景下,固定投资决策越来越频繁,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也越来越大。过去,由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各种限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并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考察、调研,这使得投资决策往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决策效率相当低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企业基于云会计平台可以直接取得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同时通过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相结合,能够避免部门之间数据的孤立以及传递过程中的缺失和时间拖延。通过企业各分子公司的业务系统以及管理系统与云会计平台无缝对接,能够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海量的数据,这样大大节约了投资决策的数据获取时间。同时,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量决策相关数据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效率。

(二)保障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案一方面会利用有限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依靠投资决策者以往的经验来决定,其中主观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比较严重,决策质量较低。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通过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连接,收集企业投资决策所需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经由后台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处理,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更加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进而减少主观判断依据,保障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其投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企业持有的资产风险相对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着债务风险、投资总额变动风险、投资期变动风险以及估算风险等诸多风险,由于固定资产回收期长、流动性差等特点,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风险可控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而是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负债比重、现金流量、技术支持、人员配置等要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国际货币状况、市场营销情况、政府政策、投资环境、市场发展、消费者偏好等一切与投资决策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进而对比、分析得到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云会计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但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而且能够通过数据支撑,使风险控制在最小。

(三)减少企业的投资决策成本

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与改良一般涉及到销售部门、库房存储部门、财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等,传统的投资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纸质资料收集和整理、电子邮件、电话等途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按需购买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和数据端口与所有部门以及子公司相连接,减少了硬件和设备的成本,而且企业无需派大量的调研人员对市场和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通过云会计平台,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投资环境、消费者偏好、相似产品的市场占有量等结构化数据和包括产品相关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文档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都能够方便地被企业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基于云会计平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相关大数据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企业投资决策中过多的人力成本,还可以减少相关硬件设备的购买、维护和后续修理费用。

二、大数据、云会计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新建生产设备,往往由于投资回报时间较长,资金占用量较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生死存亡,所以在投资决策前期需进行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2篇

关键词:内控 固定资产投资 预算 执行

内部控制体系堪称现代企业的骨骼和血液,对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认真严格地执行预算,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监控的目的,从而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实施执行前的风险分析、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执行后的核算与评价进行多方位研究,分析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一、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实施执行前的风险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大、时间长、环节多等特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执行前的主要风险有:

项目立项时未经过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存在决策不当,盲目上马等因素,导致资金款源没有落实,资金链断裂,预期效益难以实现或项目失败的风险。

项目招标未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和商业贿赂等行为,导致资产价高质次,安全事故频发。

存在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等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的现象。

施工单位不具有相应资质,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导致出资风险甚至法律风险,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工程监理机构和人员不合格,造成工程监控流于形式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执行前对风险点的研判和分析,在执行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监督与控制措施,一一加以解决。

(一)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提高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

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财务部门加大对固定资产预算提报前的审核管理,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提前监督。对生产作业设备变化情况及更新需求建立项目库,实行排队机制,对于可行性研究进行实地调研,提出建议和意见,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二)落实预算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建立阳光操作体系

监督工程物资采购是否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监督工程项目的阳光操作、招投标活动是否公平,建议建立物资网上招标,工程项目管理、资金电子审批等制度,对上述领域制度的落实情况,实行集中监督,实时监控。在一定范围内让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进入公开透明程序,从源头遏制腐败问题的滋生,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推行预算项目的写实制度,增强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写实是指对投资预算项目执行的动态管理活动。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跟踪分析、实地调研、全过程参与监督,让财务监督的职能贯穿在每一个环节。核查工程材料费用的真实性,调研各项目的市场材料供应,了解固定资产预算安排是否全面、预算支出是否合理,监督大额资金的流向。对工程项目按进度验工计价,录制工程现场的进展情况,实时掌握投资项目状况,撰写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写实报告,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规范有序的运行,增强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对于固定资产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调整,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维护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严肃性

(四)加大执业资质的审核力度,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

执业资质是胜任一种工作的资格,也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质量的有力保证。对于大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前,企业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在招投标环节,审核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并通过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认证系统,核实施工企业的规模、现状和发展等资质情况,选择优秀的企业为自己服务,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致使企业蒙受损失。

(五)专业部门与纪委相结合,提高预算的监控能力

工程监理部门是否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否及时改正,对发现的设计问题是否按照规定报告企业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对投入使用的工程物资是否履行了签字义务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专业部门与纪委相结合监督检查的方式。单位的设备主管部门作为“娘家人”,对单位的出资把关,监督工程监理部门的工作;纪委部门监督设备主管部门的履职情况及工程质量,为工程监理部门的不作为行为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核算与评价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计核算记录也十分重要。对于新建购置的固定资产及时点收入账,严格按照预算额度验工计价,按照施工图纸和预算方案进行现场验收,及时准确核算入账,保证工作全面完成。

跨期较长、投资较大的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结算,会计核算时,按照每一期工程进度验工计价,严格履行大额资金支付联签手续。当年完工的项目,经过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相关人员验工计价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准,方可计价入账。投资额度在一定限额以上的设备设施,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估验资,出具验资报告,对资产的质量状况进一步发表意见。对于跨年度的工程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结转手续,确保预算项目的连续性。

铁路运输业是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性和资产专用性的网络性产业,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执行必须严格明确,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执行上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方法,规范有效的执行。只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才能推动规划的健康协调发展,也才能保证铁路运输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第4篇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经济租金是扣除全部成本后的净额,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储藏成本等,而且包括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经济租金是扣除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之后的利润。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竞争促使经济租金趋于零。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也认为,如果资本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并且有众多掌握充分市场信息的参与者,各方行为精明、谨慎行事,符合公开市场条件,那么资本市场就会迅速调整到均衡状态,这时,证券投资者只能按资金的机会成本获得回报。也就是说,在有效资本市场上,如果不考虑交易费用,对证券买卖双方来说,一方所得正是另一方所失,因此证券投资的净现值很难大于零,尽管资本市场可以细分为许多子市场,但资金在这些市场之间的流动非常迅速,证券的买者和卖者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有利因素,形成激烈的竞争。也正是这种竞争力量促使证券市场迅速达到均衡,并使证券投资的净现值为零甚至为负数。因此,用净现值法来评价证券投资方案的优劣就毫无意义。

第5篇

(一)固定资产的回收期限较长

固定资产投入会变为一种回收期限较长的企业资产,通常来说资产的回收周期会达到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最短的资金回收周期也会在一年以上。然而,造成上述现象是因为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数量过大,而这部分资金在企业的日常运转过程中会占到较大的比例。另一方面来说,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是以计提折旧的方法完成价值的评估的,而这种方式会将固定资产核算入成本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回收期限的增加。基于上述分析,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策略制定中,必须对整个项目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只有完成推论之后才能够决定是否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

(二)流动性差是固定资产的基本性质

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之中,流动性最差的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这部分资产缺乏基本的变现能力,并且在实际的固定资产售出过程中,企业需要付出一定数量且根本不可能再收回的投资作为代价。对于企业来说,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即闲置或者产生实际损失,在两种因素的限制下,固定资产在投资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

(三)固定资产投资次数极少

由于固定资产的难回收性,致使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逐渐减少,往往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才会进行一次。因此,在投资之前必须制定详尽的计划,保证所有的资金投入能够发挥价值。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当前,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认识不到位,规划企业的战略目标时,不重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投资,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缺乏经营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过多偏重短期经济利益,缺乏对于风险控制的科学管理,影响长期效益。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企业整体战略管理存在缺陷;第二,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中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

(二)专业技术储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作涉及研发、制造、信息化管理、财务、报关、设备选型、建安工程、节能环保等众多专业。由于对行业发展的方向不清晰、政策制度了解不深入、投

资需求梳理分析不足,先进技术应用掌握不全面,投资风险预见性不足等原因,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盲目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案反复调整、建设投资超概算、建设周期超期现象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按期竣工验收工作的开展。非理性、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但不能提升企业的收益,还会使固定资产折旧系数变大,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利润。

(三)投资建设过程管控不规范

国家及各主管部门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计划管理、招投标管理、建安工程现场管理、项目调整审批、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制定了完整的管理制度,随着审计监察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避免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保证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急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四)融资渠道有限,建设资金压力大

企业投资资金主要包括贷款、自有资金、国家拨款等。近几年来,较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享受了国家的财政支持,但贷款、自有资金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的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收益留存,由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收益难以准确预测。如果企业资金紧张、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将会非常大,必将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改善

(一)统筹考虑,做好长期顶层策划工作

第一,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只有企业树立起科学的管理意识,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战略管理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管理,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之上。第二,加强战略和企业风险以及所能获得的效能之间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依赖于牢固的战略意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需求、风险控制、企业效益追求之间找寻平衡点。在平衡点的寻找过程中以战略思想为第一出发点,将眼光放长远,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

(二)借助内外部资源,为投资决策把关

第一,为保障投资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应按照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建设涉及的各专业具备的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与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差距,掌握先进研制工艺技术,深入论证,不断细化建设方案,降低投资风险。第二,建立项目储备库,并开展前期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实现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并为后续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三,组建企业内部专家团队,解决资产投资项目中遇到的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借助外部专业资质力量,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对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工作进行预评估,减少经济损失。

(三)完善企业投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以往项目建设经验,不断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招投标及比价采购管理、竣工验收管理等制度,使项目管理有法可依,保障项目建设的合法合规。按照合理投资、科学规范、长期效益的管理目标,重点加强招标采购管理及建安工程管理,确保投资项目建设规范,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四)加强市场投资环境分析,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1、分析投资微观环境

市场投资的微观环境与企业的发展和项目投资密切相关,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企业自身所掌握的技术、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等。基于上述分析,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于影响项目发展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是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出现阻碍。

2、分析投资的宏观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受宏观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述几种因素是影响企业项目生存以及发展的基本要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当满足上述因素时,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障碍都能够克服。比如,在法律保护和宗教文化允许的项目建设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和外界投资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抓住机遇,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十二五”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筹集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保障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应抓住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机遇,围绕国家“调结构、增能力、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借助区域经济圈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沟通和联系,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缓解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压力。

四、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08-0010-04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1983-2007年,天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9.62亿元增长到2388.63亿元,24年间增长了60倍,推动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由123.4亿元增长到5018.28亿元,增长了40倍,为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周期性增长

通过1983―2007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等指标分析,可看出投资增长具有两方面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具有一定周期性。除1989年为负值以外,其他各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为正值,最高为1991年46.23%,平均增长率为19.31%,保持较高的水平(见图1)。同时,周期性增长显著,相隔3―4年形成1个小周期,每8―10年形成一个大周期。固定资产投资率以1990年为分界点,体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并在各自阶段内较为稳定。第一阶段,从1983年到1990年,年均投资率为34.22%,第二阶段从1991年到2007年,年均投资率为40.41%,两阶段年均投资率相差6.19个百分点。

图1

2.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固定资本形成额年度实际增量占GDP实际增量的比重,它的倒数被称为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每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所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由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可以看出,除1989、1990、1999年异常值以外,其他各年均在均值水平上下浮动。设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为X,除异常值的考察期内,E(X)=2.45,VAR(X)=1.40,经计算,X在一个标准差之内的概率为86.4%。同时均值远大于1,表明总体上固定资产增量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从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即投资增长转化率看,除1990年、1999年两年的异常值,其余23年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均值为0.82,即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82个百分点。同时,2000年后,系数距离均值的波动更小,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平稳。

(二)与全国水平相比,投资对经济带动效果更加显著

通过与全国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带动效果高于全国水平,并且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国占比稳定,增速略低于全国水平。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2%―3%之间,增量稳定在1%―4%之间,且从1986年以后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始终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体现了极强的稳定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均值为0.87,表明天津市增速略低于全国,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全国水平相比呈下降趋势。从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全国水平比较来看,明显出现逐渐下降趋势,表明天津市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下降。尤其是2003年以后,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近几年宏观调控政策在天津得到较好的落实。

3.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低于全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体现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一般而言,在粗放型经济中该比率较高。天津市这一指标在1998年以后与全国相比呈下降趋势,说明天津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在全国前列。

4.固定资产投资弹性高,体现了较强的经济拉动效果。除去两个异常年度,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始终高于全国水平(见图2),体现出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

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特点

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具有以地方投资为主导、自筹资金占投资资金来源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较高、房地产开发投资相对稳定等特点。

(一)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较快,地方投资占主导地位

投资主体可以做两个方式的划分,一种按照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划分,另一种按照地方投资和中央投资划分。在这两种划分方式下,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具有各自特点。

1.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较快。国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投资增长速度较快,集体经济增长速度较平稳;2000年以后,非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与非公有经济之和)投资超过国有经济投资,2003年后这一趋势更加显著(见图3)。

图3

2.地方投资占据主导地位。1993年以来,天津市地方投资始终高于中央投资,2000年后差距越来越大。2000-2004年是地方投资占比增长最快速的一段时期,平均占比为70.5%,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2004年以后,地方投资占比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二)自筹资金和信贷资金为投资主要资金来源

按照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四类。从天津市投资资金来源看(见图4),2000年以来,自筹资金增长最为迅速,从244.9亿元增长到1181.9亿元,增长了3.8倍,且自筹资金在投资结构中始终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国内贷款则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大资金来源,且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外资作为固定资产资金来源较为稳定。

图4

(三)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迅速,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

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十五”期间,天津市第二产业共完成投资2094.9亿元,年均增长12.7%,增速高于“九五”时期7.9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755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4%,比“九五”时期提高了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其总增量超过了第一、二产业投资的总和,达到3203.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4%,远远高于“九五”期间17.5%的平均增长水平,所占比重也由“九五”期间的49.7%提高到60%。

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开始下降。2000-2007年,天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由133.93亿元增长到505.3亿元。其主要特点为: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在2004年以后出现下降,体现了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结果,二是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为稳定,表明天津市在控制房地产投资热方面具有一定成效。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本部分通过宏观经济学中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分析本地区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恒等式GDP=CONM+INV+XM,其中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CONM代表消费,INV代表投资,XM代表净出口。数据部分,CONM、INV、XM分别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净出口数据为代表。

回归分析分两部分,首先对各指标总量进行线形回归,发现常数项、净出口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去掉常数项和净出口,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GDP=0.8548×CONM+1.6128×INV(1)

(7.6554)(17.5344)

各系数均具有经济学意义,且通过显著性检验。

第二步,对各指标取对数。由于净出口部分指标为负值,且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较小,因此去掉净出口。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含常数项的回归方程:

LNGDP=1.3212+0.3560×LNCONM+0.5790×LNINV(2)

(13.0960)(3.2536)(5.8891)

各系数均具有经济学意义,且通过显著性检验。

通过回归方程(2)可以看出,消费、投资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560、0.5790。投资的弹性系数较大,说明天津市目前投资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更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消费不平衡,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程度较高

从近几年天津市投资、消费增长可以看出(见图5),2003年投资与消费增速差距达到最大,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几年消费增长受通胀影响较大,因此实际上来说,投资与消费的不协调程度并没有明显改观,仍可能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目前消费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投资的扩大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

图5

(二)投资对中长期贷款的依存度较高,贷款向房地产业集中态势突出

天津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5年8月份达到近两年来的最低点16.8%以后,开始逐步回升,2007年达到25.6%。同时,中长期贷款增长迅速。2007年12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491.7亿元,比年初增加704.86亿元,增长率为25.3%,同比多增166.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中长期贷款增长相互带动、相互依存的关系,值得密切关注。在上半年短暂出现分离以后,9月末,两项指标增速重新趋于一致,充分体现了二者的依存度。同时,存款短期化、贷款长期化的结构性问题将对金融机构的健康经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将削弱宏观调控的执行效果。

近年来,贷款向房地产业集中的态势非常突出,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末,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为25.7%,比上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从长期的运行情况看,贷款过度向房地产业集中将使房地产估值泡沫积聚的风险向银行系统转移,应引起关注。

(三)节能降耗取得成效,但工业高耗能行业集中度较高,结构节能未发挥作用

近年来,天津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氛围,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6年天津市单位GDP能耗为1.06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98%,下降率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全国第二位,天津市单位GDP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6%,比2005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但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仍没有达到4.4%的年均值,意味着今后四年的节能工作压力会更大,节能形势更加严峻。同时,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2905.7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66.6%。工业仍然是全市能源消费的主导产业,其中,电力热力、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五大行业是天津市的高耗能行业,2006年消费能源占全市工业能源消费量的84%,集中度很高,也是全市节能降耗的重点所在。另外,200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是通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对节能没有发挥积极作用。2006年全市节能量为138.64万吨标准煤,结构节能量为-52.76万吨标准煤,直接节能量为191.4万吨标准煤。技术或管理节能效果显著,结构节能为负,没有发挥作用。因此,要提高总体能效水平,应该更多地从结构入手,通过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全社会节能降耗指标。

五、进一步完善投资机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一)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加强宏观调控

近年来,地方政府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主体,原因在于现存考核体制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重要影响。建议充分利用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投融资改革,不断完善政府考核体制,逐步退出竞争性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回归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角色。继续加强和改善对投资的宏观调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合理调控投资增长。

(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人民银行要加大货币信贷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窗口指导”层次,从天津第二产业占比较大、第三产业亟待提升的实际出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第三产业信贷投入。要根据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形势变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控制中长期银行贷款,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的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贷监测管理,关注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风险,通过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等方式,优化信贷资金结构,有效分散房地产贷款风险。

(三)扩大消费需求,弱化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

重点是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提高其购买力;其次要深化改革,为居民提供越来越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商品种类,优化消费环境;再次要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农村商业流通体系建设,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四)完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多元化融资

完善天津资本市场,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要充分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机遇,借鉴组建渤海银行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以此满足产业升级和居民投资需求,分散投资风险。

(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落实节能降耗政策

从源头严把高能耗行业准入关,严禁投资新建或改扩建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缺乏能源、环境支撑条件的高能耗生产项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升级。

第7篇

【关键词】资金时间价值;财务管理;研究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价值理念是公司理财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公司理财的全过程。公司价值的确定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司价值获取的风险性。时间价值与利率有一定的关系。从社会角度看,时间价值实质上是在无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报酬率。时间价值可以用利息表示,但利息除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外,还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

时间价值观念在企业理财中广泛运用,如企业融资、投资决策、信用管理等。由于时间是有价值的,不同时间单位资金的价值是不可比的,任何投资决策均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式,即单利和复利。其中,单利认为只有本金才能产生利息。而复利是指传统上的利滚利,除了本金之外,利息也能继续产生利息。财务决策时通常使用复利进行计算。

单利计算较为简单。其终值计算公式为F=P*(1+i*n),其中F为未来价值,P为当前的价值,i为利率,n为年数。现值计算公式为P=F/(1+i*n)。复利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则较复杂。终值是现在一笔资金若干期的本利和Fn=P×(1+i)^n。现值是未来一笔资金的现在价值P=Fn×(1+i)^(-n)。

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例题:某人拟租房,租期2年,房主提出2种方案:一是全部租金35000元于租房时一次性付清;二是租入时支付20000元,2年期满后再支付18000元。同期市场利率为12%,试问租房者应选何种方案?

解:第一方案现值35000元

第二种方案的现值20000+18000*PVIF(12%,2)=34349元

(PVIF(12%,2)指的是在市场利率为12%的条件下,两年后的一块钱在现在的价值,即复利现值系数。可通过查现值系数表得到)

通过比较,很明显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案。

三、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在财务决策中的一般应用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最主要是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决定企业的生产能力,而且流动资产投入决策是依附于固定资产的,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大、金额大的显著特点,其时间周期长,需要通过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在正确分析和评价投资机会。

在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评价时,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折现评价方法以及非折现评价方法。

1.非贴现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固定资产非贴现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指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收期两种。

投资利润率(ROI)是指投资项目经营期内的年平均利润额与投资额的比率。其中投资额有投资总额和平均余额两种计算方法。投资回收期(PP)指的是企业回收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指标认为投资回收期越短则投资风险较小,并将其作为对投资项目的初步判断。

非贴现投资决策指标的运用一般用于对投资项目的初始判断,为辅助决策方法。非贴现决策评价指标的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是计算方法简便、结果直观,可作为项目投资的辅助决策指标。其缺点是未考虑时间价值。而且回收期法未考虑回收期外的现金流量,一旦回收期后现金流量呈不规则变化,会误导投资方案的决策。

非贴现投资决策例题:甲企业投资A产品,计划投资总额为300万元,其中投入固定资产200万元,投资期限5年。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520万元,年付现成本390万元。投资到期后固定资产净残值率5%,所得税率40%,计算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

年折旧额=200*(1-5%)/5=38

净利润=(520-390-38)*(1-40%)=55.2

回收期=300/(55.2+38)=3.22(年)

投资利润率=55.2/300=18.4%

2.贴现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净现值(NPV)指的是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额。净现值是贴现决策体系的核心指标。对于贴现率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目标投资报酬率、机会成本等。净现值的决策原则为当投资方案的净现值≥0时可行。

净现值的优点为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和项目风险水平同时也反映项目投资期的全部现金流量。但其不能揭示投资方案实际所能达到的投资报酬率,当备选项目的投资期不相等时,净现值法无法直接判断各方案的优劣。另外对贴现率选择也有难度,是选用资金成本还是目标投资报酬率,资金成本还有借入资金成本、加权资金成本和边际资金成本之别。

获利指数(PI)是指项目在经营期和终结点所产生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初始投资的现值之比,其实质是净现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获利指数的决策原则为对单一方案决策时,获利指数≥1可行。对多个可行互斥方案决策时,选择获利指数最大的方案。该指标一般在限量资本决策中运用较多。

内含报酬率(IRR)是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又称内部收益率。内含报酬率的决策原则为在对某一方案决策时,内含报酬率≥资本成本时,方案可行。在有多个可行互斥投资方案决策时,应选择内含报酬率最大的投资方案。

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缺点能直接反映出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但是其计算过程较复杂,对投资收益的再投资假设苛刻,投资回报率不是按资本成本,而是按该项目的实际收益率。经营期现金流量呈不规则分布时,会出现多个内含报酬率。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分析,以增加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本文从非贴现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和贴现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展开,分析了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一般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慧.资金时间价值实质的再认识[J].价值工程,2010(16).

第8篇

2015年10月17日,余额宝7天日均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3%,这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利率进入“2字头时代”。目前国内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降可能对中国经济周期和相对资产价格继续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余额宝收益率是国内有代表性的市场化存款利率。如我们在此前研究报告[1]中指出,由于余额宝具有用户众多(2.2亿),规模庞大(6170亿元)和流动性高(原则上支持T+0存取款)的特点,余额宝收益率可以被看作国内有代表性的市场化存款利率和实际意义上的无风险利率。

在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余额宝收益率将继续下降,私人理财产品和国债收益率等其他实际意义上的无风险利率也将继续下滑。

2014年11月份以来,中国央行已经累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1.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另外,贷存比政策取消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政策也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负债成本。我们估计,在目前的货币政策下,余额宝收益率或将下降至2.4%~2.5%。

三季度实际GDP仅增长6.9%,国内投资增速的下滑是导致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国内投资增速随着7月份以来的投资风险溢价升高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而疲软,而消费增速大致平稳。同时,GDP平减指数再度由正转负,从二季度的0.1%的增长显著下降到-0.7%的通缩。

投资风险偏好的降低,以及通缩压力的抬头,均表明经济仍需要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我们预计,央行2015年还会继续降息1次、降准100个基点,那余额宝收益率或将再下一个台阶,至2.1%-2.2%。

虽然降准和扩大央行再贷款都有助于推动货币扩张,但我们认为前者效率更高,且对降低市场利率的作用更为显著。

无风险利率的下降有望提升具有固定收益特征金融产品的吸引力。我们认为,无风险利率的全面下降可能会提升低风险、但收益率不低于4%的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因为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将更具有稀缺价值。此类产品包括收益稳定的高息股、部分资产支持证券(ABS)、私人理财产品或者是投资于稳健型基础资产的部分分级A基金。另外,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也会对股市估值中枢的相对上移产生一定程度的支撑。

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将继续降低企业部门融资成本,但减税可能对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加有效。在宽松货币政策下,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息费用(基于绝对水平)未延续上升趋势。然而,年初至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1.7%,但税收支出仍然增长4.7%。此外,税收支出在工业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和税前利润中分别占到40%和45%,而利息支出占比仅为10%和12%。因此,减轻税负可能比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更能修复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提升投资回报率。

目前环境下,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溢价和提升投资回报的宏观政策可以帮助无风险利率下降传导至投资风险偏好上升。虽然广义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在4月份已经触底,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在近几月出现显著回升,但投资增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企稳后8月份再次显著放缓。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至10.3%,9月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只有6.8%,比8月份9.2%的增速明显下降。

第9篇

国有资产实际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大,资产增量不断增大,但利用率低。

很多企业为满足经营的需要,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增置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因此企业资产存量不断增加,但从固定资产利用率来看,其相对比例却有所下降。一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未对现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造成资产一方面未完全使用,另一方面却又在不断新增;二是为提高技术,不断添置新设备,而旧设备又未很好地开发利用,导致旧设备闲置;三是未进行充分论证,盲目引进或技术改造,造成新旧设备不配套而同时闲置。

2、只注重固定资产前端建设过程,忽视后端管理,管理责任界面不清。

固定资产从形成直至退出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中,要涉及多个执行部门间工作的衔接,应该是严格的闭环管理过程。但在很多企业中,只注重资产形成前期的建设过程,对已有的资产管理观念淡漠,也没有一套规范的固定资产流程制度要求,造成固定资产各周期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相关部门或岗位在管理过程中责、权、利不明确,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或干脆把资产管理工作推给应以负责价值核算为主的财务部门。

3、资产使用状况信息传递不畅,易出现投资风险。

在宏观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或高速发展时,企业管理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是跟随市场变化加大投入,还是根据企业资产现有存量和运用状况采取稳健的政策进行重大决策,但由于资产管理基础的薄弱,各部门信息独立,信息传递不畅,缺乏集成,因此很难快速掌握本企业资产的数量和使用状况,从而造成企业投资决策的前期论证没有准确可靠的数字支撑,只能靠“拍脑袋”定方向,极易造成投资风险。

健全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如上所述,当前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薄弱环节,在工作许多方面尚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困扰或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明确工作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且基础性强的工作,必须把这项基础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层的工作日程中来。一要明确目标。切实把固定资产的正确核算、妥善保管、合理使用、信息反馈及时,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作为抓好固定资产工作的核心任务。二要落实责任。从组织制度上,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界面,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在各管理线条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与连接,形成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各负其责,由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信息统计利用率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对资产的立体管理。三要监督检查。企业领导层要经常对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管理部门研究改进办法,及时纠正存在的各类问题。

2强化制度,健全流程,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各单位在组织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要发挥好固定资产的效能,关键是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要强化制度。企业在重视经济利润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资产形成、使用、核算、处置、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完善配套严格的审查体系,防止和纠正各种有损害国有固定资产权益的行为。二要建立规范的、标准的资产流程,从而固化资产各执行部门间的流程操作和工作衔接要求,使资产管理达到无缝、闭环管理。

第10篇

中国的经济发展理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更加强调投资的质量,而非数量。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现象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相比民间投资,其他的投资方式效率更低。若这些低效率的投资方式一味单边增长,必然会引致投资风险的负面叠加,也会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投资要“造血还债”而非仅靠“输血”

投资的灵魂是稳健。所谓稳健,是指投资主体能够利用自身的投资收益、自有资金、资本金化解投资风险。投资主体本身具有“造血还债”的机能,而不是仅仅指望扩大投资增量稀释短期风险,不是简单地依靠“输血”苟延残喘。投资是为了取得收益,但收益未必由社会全员共享。更重要的是,投资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由于大量粗放投资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甚至负面的叠加性,若得不到有效缓释或化解,大量积聚的风险会引致经济紊乱,最终的投资风险必然由社会全员来承担。解决投资的债务或风险问题,拖延时间仅仅是权宜之计,蒙混过关更是不可能的。

低效投资不但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投资增量的边际效用。个别地区的固定资产存量利用率不足50%,资产大量闲置。人们对这些“僵尸”固定资产束手无策,甚至坐以待毙。现在,中国部分行业总体产能过剩,若仍一味强调扩大投资规模来维持增速,由于边际效应递减,作用必然有限。

显而易见,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战场要转移至盘活固定资产存量上来。盘活的任务相当繁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盘活的方向必须明确。盘活固定资产存量的质量、水平及数量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强调投资增量的同时,不应忽视盘活存量。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积累了大量的自有资金,加之中国全社会的资金已经十分富足,所谓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被“资产荒”所替代,“资产荒”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提高民间投资尚需解决三大外因

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民间投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民间投资的核心仍在于对风险的计量与把控。过去几年,民间投资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民间投资有着独特的独立承担风险及损失的属性,不规范的民间投资风险更大,更有投资者在高利润诱惑下,盲目投资,出现了一些影响范围较广的风险。一些民企无论在资金实力、核心技术、国际化进程还是人才团队、文化建设上,均有了长足进步。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上,一些民企发挥了标杆性引领作用,展示了投资的理性与成熟,这些内因是民企投资发展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可以助力提高民间投资的质量与水平,民间投资尚需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国企的“去保护”。要打破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国企债务的隐性背书。地方政府、国企凭借内生机制主动承担债务风险,有利于用市场化手段化解风险,约束低效投资,发现投资价值,让民企与其共同享有平等的发展空间。在融资的准入条件及利率上,地方政府、国企具有天然的绝对优势。

二是民企借贷中的“去失信”。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保护依法合规民企的正当权益,扭转诚信企业吃亏、失信企业受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把逃废债务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失信民企的惩罚就是对诚信民企的最大保护。

三是政府管理的“去低效”。要高度关心民企投资问题,着力解决事关民企投资利益的突出问题,真心诚意为民企办实事,竭尽全力为民企解难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针对民企强烈的呼声和愿望,有的放矢地找准切入点,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见到实效。主要包括: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成本;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服务,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消除投资上的所有制壁垒、限制或歧视。 民间投资可选择的领域有待拓宽

中国许多领域已对外资开放,但对国内民间资本的介入仍有严格的限制。相对于国有投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可选择的领域仍然较窄。支持民间投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第一,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政策限制,破除对民间投资的不合理限制。

第二,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确保投资信息披露的深度、广度、质量和水平,使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的计量更具确定性。

第三,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维护政策的连贯性和确定性。个别地区在吸引投资上非常主动,但是一旦资金投进来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第11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投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机制的需要,是加快投资项目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打造产业特色的需要。各镇(办)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对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把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

二、投资项目管理的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总体规划、各专项发展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环保标准等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有关部门规范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明确职责分工。招商局、经济发展局是投资管理部门,分别负责辖区内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经市政府授权,招商局负责市发展和改革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权限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以及权限以上基本建设项目的上报。经济发展局负责技术改造项目的初审和申报工作。

四、加强规划和土地管理。强化产业布局,鼓励各类投资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一)基本建设项目(新建工业、服务业类项目),一律进入产业园区和各镇产业集中区。(二)鼓励现有企业以技术改造为契机向园区搬迁;限制园区外的企业新增用地进行技改扩能,如有特殊原因,确需在原址新增用地建设技改项目,投资业主必须书面承诺:一旦因公共利益、重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统一拆迁时,新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不要求予以补偿安置。

五、明确投资项目申报材料和程序。(一)项目申报单位在向投资管理部门报送项目时,除提供《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22号)等文件要求的资料外,还需要附送投资业主与各镇(办事处)签订的“投资协议”。新增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还需提供“用地协议”(用地价格不得低于管委会设定的最低限额)。(二)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拟建项目的类别(基建类、技改类)向相应的投资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具备即办条件的立即办;不具备即办条件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批复、核准意见、备案通知或上报请示。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项目申报单位需要澄清、补充与完善的内容或不予批复、核准、备案的理由。依法应当评估(论证)或需评估、听证,或需要现场调研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所需时间不计入上述期限)。

六、加强投资政策引导。投资管理部门要建立产业政策和投资信息制度,及时公布政府对投资的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重点行业投资状况、发展趋势等信息,引导全社会投资活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七、加强投资信息统计。要加强投资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进一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和投资的运行态势,建立各类信息共享机制,为投资的有效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对全社会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和引导。

八、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各镇(办)、经发、招商、规划建设、港口事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立足服务,密切配合,高效运转,管理到位,建立和完善投资有效调控和监督管理机制,优化配置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资源对社会投资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第12篇

一、财务分析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一)短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1、制定谨慎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包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收账费用等)最小化原则,制定收账政策、催收账款;建立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制度,以补偿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规避坏账风险。2、分析预测存货的供应状况和耗用状况,确定合理的存货保险储备,避免因存货短缺而影响生产和销售;根据物价变动趋势,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如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等;3、确定合理的现金保险储备,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等情况,避免因现金短缺而导致财务危机,同时拟定解决现金短缺的应急方案。

(二)长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1、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采用谨慎的决策方法,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拟定最优方案;适应固定资产效率逐年递减、维修成本逐年递增的状况,采取加速折旧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而不以利润为基础。2、在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子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经济状况、证券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分析来规避;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不同种类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减少这种风险。二是采用谨慎的方法对证券计价,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四、股利分配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