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海绵城市的理解

对海绵城市的理解

时间:2023-08-01 17:4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海绵城市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海绵城市;建设;应用

海d城市是一种城市设计理念,主要是要求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环境变化时,能够维持城市范围内的旱涝平衡[1]。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洪涝和干旱灾害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雨水充沛的情况下,能发挥出吸水、渗水和储水功能,当发生干旱时,将这些吸收的水分进行充分的释放。这种设计理念在不打破生态原则的基础上,有效的将人工和自然途径相结合,不仅充分的利用了雨水资源,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1、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与意义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水,也成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用通俗的化来说就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城市各个地方用吸水材料作为海绵体进行城市建设和规划,这些材料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比如草地、树林、泥地或者湖泊等。平时不会影响市民的正常休闲,在暴雨来临时,就发挥出其特性,将雨水囤积,避免发生洪水或者内涝,大大减少城市积水的几率。这些囤积的水在干旱时可以通过浇花、洗车等方式进行释放,充分利用,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排水管道以及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使天然水系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大幅减少了政府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大大降低了因内涝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城市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2、海绵城市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技术原则

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为前提,将土地浪费及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最小化,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及生态利益最大化。在处理排水管道与不可下渗地面时,要保证最大程度的实现水平衡,根据场地特征进行科学利用,充分保障自然水的畅通。为了使径流中所含的物质有充足的预处理过程,就要严格的控制排出和增长通过时间。根据小规模场地中设置分布式过滤、阻留等工程设施提供径流的过滤和储藏[2]。

3、园林景观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3.1净化空气,降沉降噪

园林景观植物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源,只有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和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同时,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这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又能降低空气温度。园林景观植物规模大,结构复杂,稳定性好,起到了良好的防尘、防风的作用,而且降低了城市中各种生产和汽车等制造的噪音。

3.2实现低影响开发

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藏、调节和传输同能实现低影响开发,使径流污染、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得到了严格有效的控制。要想切实落实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和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就必须以生态优先和规划引领为基础,重新对城市空间进行认识和利用,提升城市规划和各职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对影响城市水生态的明爱区域要限制开发,有效的保护,同时根据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对新开发或者需要改造的城区进行规划和建设。绿地水体、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及生态铺装是实现低影响开发园林景观常用的手法。

3.3 净化水质,保持生态平衡

水生态基础建设是海绵城市构建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污水的处理又关系着水生态的基础建设[3]。在传统的污水治理中,通常是采用构建单一的灰色基础设施,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往往由于功能单一而无法完全解决复杂的水污染问题。通过管道将城市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水中,这就对水质造成了二次污染。绿色的基础设施完全对立于过去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园林景观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对净化水质、防洪、气候调节及保护生态坏境及五中多样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湿地中的应用,湿地植物不仅能吸收水中的富营养物,而且能有效的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净化水源,充分保持水中的生物平衡。

3.4 补充地下水,防止洪涝等自然灾害

湿地不单能提高物种的多样性,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还是方便储存的良好场所。传统的思维和做法是直接将其排放到河流中,并没有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循环系统。不透水的铺装应用使土地蓄水能力逐渐降低,导致径流系数增大,从而形成洪涝灾害。园林景观植物的应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合理解决超标径流系统,通过与城市雨水灌渠系统的相互配合严格控制水流。园林景观植物的叶脉及根均有一定的储水功能,通过在道路两旁建设生态滞留地,利用海绵城市的特性,在雨量大的情况下进行吸水、储水,降低径流系数,在干旱的天气通过蒸腾作用将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补充地下水以调节城市气候,降低热岛效应。除此之外,园林景观植物的根系对土地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了水土流失和土质疏松,也降低了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情况。

结语

海绵城市作为强调以生态方式收纳雨水的雨水管理概念,是传统排水防涝系统的加强和优化。在现代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加剧、日渐突出的当下,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范围广,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的构建遵循自然规律,将改善城市生态的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相结合,打造出了既科学有效又外表美观的绿色基础设施,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促进了文化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海绵城市的认识度,并大力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美好。

第2篇

记者在华夏南路人行道走了一圈,不但鞋面没沾上泥水,鞋底也很干净,轻松实现了“雨中不湿鞋”的目标。“人行道从上至下分别铺设了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和碎石,雨水通过缝隙逐层下渗。”淇滨区市政管理处工作人员王小明向记者解释:人行道下渗不完的雨水会流到植草沟内继续下渗;路面汇集的雨水通过道牙开口先流入雨水收集井进行初期沉淀、净化,待蓄到一定高度后,再流入蓄水池,经过慢慢下渗,可补充地下水源,不会再像以往经过管网白白流走。

因连续降雨,鹤壁市兴鹤大街部分路段明显积水,而桃园公园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公园内所有园路及停车场虽然湿润,但看不到积水。

“园路的铺设材料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塑胶、透水砖等,雨水落到路面后可很快渗到地下蓄水装置。蓄水装置蓄满后,通过管道流入人工湖。”淇滨区园林局局长郭高峰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桃园公园周边的鹤壁海关、鹤壁旅游综合体、高铁广场、兴鹤大街等区域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将来桃园公园不仅可以吸纳公园内降水,还可吸纳周边区域降水。

据悉,改造后的华夏南路,超过70%的降水可被吸纳,用于补充地下水;桃园公园可吸纳超八成降水,实现区域水循环。

鹤壁市是河南省唯一的首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该市大部分海绵城市工程的设计和招标正在进行,50余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到2016年年底,300多个项目将基本落地。该市住建局副局长郑全智说:“海绵城市建成后,将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目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于十分缺水的鹤壁来说,也将有利于补充地下水源、修复水生态。”

鹤壁市的情况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海绵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渐行渐近。

政策频出,护航海绵城市建设

近年来,中国城市“雨后看海”“逢雨必涝”现象屡屡发生。住建部曾对31个省(区市)的351个城市的内涝情况进行调研:2008年―2010年期间,有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占被调查城市的63%。2013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直接经济损失3100多亿元。而同时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4个。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对于雨水,一般都是通过巨大的排水管网,力图尽快将它们排入城市周围的江河湖海。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每当遭遇短时间集中降雨时,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内涝难以根除;降水又都被白白排走造成旱涝急转,宝贵的水资源得不到利用。

作为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海绵城市从概念的提出到技术指南的出台再到试点工作的开展,政策的落实推进速度令人赞叹。

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明确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路径和基本原则,并进一步细化了地方城市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方法,指导各地建设海绵城市,旨在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等现象。

2015年1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了《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

2015年4月,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16个城市名列其中,它们是经过竞争性评审,从全国13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包括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按照“一定3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的国家补助政策, 16个城市将在3年间累计获得中央财政230多亿元的补贴。

专家介绍,首批试点城市,多选择的是新兴城市或城镇化过程中聚集人口较快的地区,同时也考虑了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兼顾等因素。

2015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包括规划阶段、建设阶段、政策支持以及组织落实四大部分共十项具体措施。

2015年12月,在时隔37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海绵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也成为解决城市雾霾、水患、热岛效应等城市病的方案之一。

2016年3月17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章节,专门提到“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3月18日,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按程序报批。规定指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并进行分解、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也是在3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再次启动新一轮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试点要求更加严格、标准更加细致,具体参数都比之前的有所量化。此外,这次对申报城市增加了一项资格审核条件,即试点区域必须包括一定比例的老城区。

4月底,通过现场答辩,专家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成绩, 14城入选2016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青岛市、珠海市、深圳市、三亚市、玉溪市、庆阳市、西宁市和固原市。

业内人士表示,海绵城市兼具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双重功能,投资建设可容纳万亿元,将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环境治理,或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既减少了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的破坏,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对于大众来说,海绵城市不仅是个新鲜的名字,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虽然工程大多在地下,但这“地下乾坤”却实实在在装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多地开启新一轮海绵城市热

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广大民众的现实呼唤,使多地开启了海绵城市建设热。

根据部署,目前列入全国海绵城市试点的各地正积极推进,并摸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浙江省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杜绝“各人自扫门前雪”似的“为海绵而海绵”,坚持“管得宽”。首先,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方面“管得宽”,从城市发展理念上升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战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山水林田湖”的广度去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杜绝片面肤浅地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就是“穿衣戴帽”“涂脂抹粉”,把铺一些透水砖、修几个蓄水池、建几块下凹式绿地等同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嘉兴的特点和水环境差、水生态恶化、局部地区有内涝风险等因素,确立了恢复生态,重现江南水乡特色,使嘉兴成为“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田园城市目标。

其次,是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面“管得宽”。嘉兴的海绵城市建设,不只是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的项目,而是将跟“水”有关的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统筹兼顾,与“五水共治”、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域外引水工程、城市有机更新等举措协同推进。这一做法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最后,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管得宽”,而且“管得远”。为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符合技术标准,嘉兴印发了《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评估办法》《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和《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竣工测量评估办法》3个文件,从设计、规划、施工、验收等全过程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控。同时,为了让这些文件落到实处,还制订了《嘉兴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标准图集》《嘉兴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验收、养护技术规程》《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监测方案》和《嘉兴市区雨水控制管理办法》《海绵城市养护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一套科学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旨在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今后市区城市(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市域内各县(市)可参照执行,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绿地等都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要让海绵城市建设在嘉兴的城市开发建设领域步入‘新常态’。”该市市委书记鲁俊的这句“新常态”,算是对嘉兴海绵城市建设“管得远”的完美诠释。

跟部分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初期“不知朝何而去”不同的是,武汉的海绵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在实现项目功能的同时,全面提升景观效果,力求“好看管用” ,化“水忧”为“水优”,恢复百湖之城昔日“江汉交流波渺渺”“檐前槛底大江流”的“旧模样”,既要“彰显滨江滨湖特色、挖掘城市魅力”,又要“夯实生态基地”的城市“海绵体”。

作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总体布局中两河区域生态示范带建设项目之一,武钢二号明渠治理工程连同青山港及一号明渠综合整治工程,具有清通引水通道、排水干渠、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廊道、实现区域提档升级的重要战略地位。二号明渠整治项目将采取在渠里种植水生植物、岸边开挖植草沟和生物滞留带等措施,利用自然的力量控制雨水径流,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经过这样自然生态的方式处理后,渠水水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除了同一旁的公园相得益彰外,还能解决武钢生产所需的功能用水,实现景观和功能的融合。

在园博园的建设中,更是处处体现海绵设施与景观的结合。园博园的道路、广场基本上都采用了透水铺装,在停车场大量运用的透水混凝土,雨水能透过混凝土和砖的缝隙渗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一部分经由地下埋设的透水盲管收集,用作浇灌园内花木。而长江文明馆的屋顶绿化、杉杉湿地的水净化与循环系统、楚水“一湖四溪”作为全园最大的雨水存储设施,最大水容量为10万立方米,成为绿化浇灌的重要水源。此外,园内还建有6个容量各100吨的弃流池、12个雨水花园以及遍布园区的生态草沟,用于汇集、过滤、存储雨水。

青山区武青堤江滩是武汉市两江四岸江滩建设的重要内容,长7.5公里,总面积为110公顷。与以往江滩建设不同的是,青山江滩完全按照“景观+功能”的建设思路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在景观方面,现有武青堤坡度将降低一半以上成为缓坡绿带,市民可以在堤上散步骑行。由生态草溪、体育运动、都市时尚、工业遗迹、市民广场、青山记忆等七大景观区组成的景观带,完全延续了“青山文脉”。同时,武青堤江滩还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服务设施,在缓坡堤防内设置地下覆土建筑,作为地下停车场。这样的生态江滩不仅能避免出现传统江堤阻隔断市民亲水空间的现象,还能有效地开发城市的立体空间,达到兼具景观和功能的效果。

4月9日,萍乡市主城区遭遇了一次强降雨,平均降雨量超过28毫米。经过“海绵体”改造地段周边的百姓却没再见到此前“逢雨看海”的景象。而且,此次强降雨量,已远远超过《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制订的“日降雨量不大于22.8毫米时不产生径流”设计标准和目标。提及此事,萍乡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立马儿来了精神:“海绵城市建设关键要看实效,简单地挖条植草沟、建个雨水花园,这样‘为海绵而海绵’的做法,劳民伤财不说,即便暂时通过了考核验收,将来还是会挨百姓骂的。”

然而,要做到“不挨百姓骂”,就得练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功夫”。萍乡市通过科学的统筹和规范体制的建立,把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落到了实处。萍乡城区处于丘陵低洼地带,雨季比较集中,过去的城市建设没有注重对原有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利用,内涝已成为这座昔日“江南煤都”的一大重症。同时,作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地区,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些“先天不足”有了充分的认识,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盯上了“科学统筹”,树立了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与机制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培植海绵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管廊建设相结合的“六大结合”发展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的全过程。

为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普遍存在的散、小、乱问题,萍乡市将新老城区121个子项目整合为6个项目包,全部采用PPP模式。如此,不仅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还解决了审批、评审、招投标环节因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特点缺乏了解而导致的障碍和阻力,大幅度提升了效率。在运维方面,萍乡市采取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管控交由技术服务方负责的方式,将统一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指标体系和一体化管理模型平台延伸到项目全周期,借此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各环节技术问题,防止多个政府部门考核导致管控体系碎片化。这种将多个责任主体合并为一个的做法,不但有利于提高绩效、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还能大幅降低投入成本。据了解,仅此一项,就节约了上千万元的成本。

同时,针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萍乡市税务部门还出台了16条税收优惠政策,对涉及海绵体建设的管道、涉水、透水砖等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这些实实在在的利好,对推动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关联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眼下,不仅试点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 “海绵城市”也成为各地热词,进入重点项目投资菜单。河南、江西、福建、云南等不少省份纷纷发文,在全省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6月1日,河南省评定许昌、濮阳、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商丘、安阳等8个省辖市为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城市,省财政将对这8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连续三年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和其他县(市、区)要分别于2016年10月底、2017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新建单位和小区,都必须建成“海绵型” ;新建公园绿地要全部达到海绵城市标准;每个城市都要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等。

江西省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6年起,全省各地新建的城区、园区和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城市水生态,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其中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规划实施中的刚性控制指标。

福建省提出,2016年将着力补齐市政设施“短板”,突出解决“逢雨必涝”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

云南省下发《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到2017年,昆明、曲靖、玉溪、大理、丽江等省级海绵城市先行先试建设取得成效,70%的降雨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争取纳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此外,上海、陕西、河北及江苏南京、山东青岛等省市都积极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海绵综合体”未成气候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而是系统性、若干个互动式的工程组合,在各部门的协同下,建成规模的“海绵综合体”。近几年从市政设施到居民小区,将雨水和洪涝变成蓄水存量的实践已屡见不鲜,但种种原因使得“海绵综合体”建设未成气候。

理念认识受限,同质化现象严重,投融资模式创新乏力,这是日前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对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集中“会诊”的“共性”结论。

首先是资金投入。以鹤壁市为例,作为首批全国试点城市,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为:西起107国道,北到淇滨区黎阳路,东至护城河,南临淇河,总面积大约29.8平方公里。就这不到30平方公里的投入,除了中央财政下拨的12亿元专项资金,河南省财政每年亦有4000万元的奖励补助,加上市财政资金的配套,仍有较大资金缺口。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需求之大可见一斑。其他未进入试点城市行列、不享受一系列补贴的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压力也可想而知。

据了解,目前,我国99%的城市还都是雨水快排模式,远达不到海绵城市的标准。建设海绵城市需对现有的地下管网进行大规模改造,地上综合设施进行整治,均涉及到巨额的投资资金。

有报告称,预计2020年海绵城市整体的市场空间可达2.3万亿~3.4万亿元。收益模式成为万亿市场落地和推广的关键。

如何在金融方面创新机制、继续加力?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曾表示,将采取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此外,还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目前,各地多在探索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设计建设管理。

PPP模式助推海绵城市发展在政府此前出台的政策中已多次提及: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应积极推进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财政部2014年首次出台《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提出鼓励措施,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补助基数奖励10%。

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则明确,试点工作中采取PPP模式操作项目投资占试点工作总投资比例,以及这些项目工程量占试点工作总工作量的比例。

其次是统筹建设和协同作战的落地问题。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有序建设”,但截至目前,真正将此要求落到实处的试点城市并不多。业内专家表示:“这样做不但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影响到三部委的阶段性考核业绩,还会增加投资成本,在地方财政‘压力山大’的当前,真正将统筹兼顾落到执行层面,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并结合城市建设实际经验,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应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等六个环节。涉及到与城市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的有效协同,还要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管廊建设,结合棚改、危改、旧城改造等项目,包括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园林绿地、地下管网、水系整治等。从政府职能出发,涉及到规划、建设、水利、水务、环保和绿化等部门参与。

业内人士指出,城市建设项目数量多,形态特点各不相同,涉及部门广。要全面转变传统规划建设模式,推广低影响开发,必须理顺部门职责,协力推动。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

第3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005-01

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是应对我国不断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雨水渗透、排泄、以及水资源的缺乏和再利用问题的重要突破。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就海绵城市理论提出了重要要求“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本文就海绵城市理论在公园绿地设计中应用的方法和问题做出论述。

1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说城市具备海绵的吸附作用,这也是学者应用这一概念来形象的比喻城市对于雨水的吸附应用能力。在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对海绵城市提出了明确的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是为让城市在水问题上能够由一个缓冲作用,充分实现城市在开发前后的水文平衡和对周边水生态的影响。从建设意义上来说,海绵城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二是修复城市被破坏的水资源系统;三是运用较低影响到措施来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要依靠自然水域的雨水调蓄功能,还要发挥公园绿地对于城市的水资源吸收和释放能力。

2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设计

2.1 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设计理念

公园绿地是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备很大的城市雨水资源的吸收和释放能力。但是,从我国目前公园绿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依靠现有公园绿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公园绿地也无法完成对整个城市雨水的管理能力,只能作为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辅助。另外在公园绿地的设计上,还要根据城市的气候环境和水资源环境进行设计。例如部分水资源缺乏的城市,重点开发公园绿地对于水资源的存蓄和净化作用。而对于雨水资源丰富的城市,要重点开发公园绿地的雨水渗透和调蓄功能。

2.2 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设计要点

从公园绿地的设计要点来看,我们主要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这四个类型。其中综合性公园指供城市居民休憩、游览、文化娱乐的综合为主的公园。这类公园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综合性公园大部分占地较大,与自然地形和水体相结合等特点,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能够完整的实现雨水径流的产生,传输,滞留整个过程,对于雨水的调蓄能力较强。而专类公园则是指具有特定的园林内容或形式的主题公园,如儿童乐园、动植物园、历史名园等。这些公园在形式上都有自身独特的要求,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其特殊功能性进行设计。而带状公园是指沿城市交通干道、河流、旧城墙基等建设的狭长形一体化绿地。这类绿地一般宽度较小,但是长度较长。在设计时主要强调对周边道路与自身雨水的收集、下渗、净化、滞留。街旁绿地主要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如沿街的小型绿地,广场绿地等,这类绿地可是设计对道路雨水的过虑和渗透。

2.3 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的设计手法

在公园绿地的设计手法上,主要参考公园绿地的自身特点和实现的功能进行设计,例如与地形结合的设计、与水体结合的设计、与植物结合的设计、与建筑结合的设计等。首先与地形结合的设计主要是指城市公园绿地根据地形坡度变化可分为凸地形、凹地形、平坦地形等。其中凸地形是雨水径流产生的主要地形,要对地形改造,增加径流的时间,加大渗透。而凹地形一般结合自身条件设计成雨水塘用于消纳自身与周围的雨水。平坦地形则与凹地形结合,形成雨水汇聚的形式。水体结合的设计则要考虑公园绿地与水体的关系,是径流过境型、径流汇集型、无径流型中的哪种。其中径流汇集型公园一般是指位于雨水径流末端的公园绿地,这类公园要考虑对水资源的容纳能力,同时还要有净化和处理能力。径流过境型绿地则是位于城市与水体间绿色隔离带,能对周边流入雨水进行过滤与净化,可有效控制流入河流雨水径流的污染问题。而与植物结合则是通过不同的植物组合改善绿地对于雨水的滞留能力,如坡度较大的地方增加一些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相结合的植物群落,促进雨水渗透;与建筑物结合则是利用雨水花园对屋面汇集雨水的处理,还可以设计绿色屋顶,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回用。

3 结语

目前城市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也不断显现。在国家大力推行海绵城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设计提出了一些技术与方法,期望能够通过研究提出更有利的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 城市景观 绿色交通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80-02

近年来暴雨经常会造成我国城市内涝,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有时会威胁到生命安全。造成这种灾害的原因是道路过硬,绿植过少,雨水无法及时排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明确提出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近两年,全国展开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绿道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对象。

一、促进绿道建设

(一)生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工业和城市发展导致河流、森林和湖泊污染严重,原始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逐渐消失,城市绿色空间逐渐减少,城市居民缺乏休闲空间,增加了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

(二)城市空间扩张太快

城市范围的快速增长导致人口数量大于城市用地量,呈现出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过快增长的城市土地利用、各式各样的新式建筑遍地开花,房地产开发过于超前,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大量耕地被占用,影响农业发展,致使许多张┤嗽贝τ谖薰ぷ髯刺,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城市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生活品质得不到提高。研究表明,大量绿色空间被蚕食,空间分布不均匀,城市遭受酸雨污染,水土流失,原生态自然被利用,生态系统被破坏,水质问题,洪水灾难,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垃圾围城、噪音,威胁着生态安全系统。

(三)居民的生活质量

2007年中国环境政策(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地方的环境治理在总体的恶化。”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出20个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16个。在中国许多标准化城市肺癌死亡增加了8―10倍。另一项数据指出,2020年,中国将有3900亿美元支出在煤炭污染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疾病当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对休闲生态绿地有稳定增长的需求。

二、谈道路绿化的概念和国内外道路绿化的改革史

(一)道路绿化的概念

道路绿化是城市街区绿化里的重要因素。道路绿化最早被理解为一条路,两行树。道路绿化是指灌木、花卉、攀缘植物等等经过各种形式的布局和种植方法,装饰不同属性绿,目的是组织交通、改善环境和住所、美化市容,为观光休闲创造效应。城市绿道,就是将城市变为绿色交通城市。创建宜居城市、花园城市和生态景观,反映了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迫切需求。道路绿化的概念也随着城市化和环境内涵逐渐深入,由单个元素发展为坚持多元素、多类型、多功能、多通道综合元素。

(二)国外绿色方式改革的历史

据记载,喜马拉雅山山麓街道为最古老的绿道。18世纪下半叶,奥匈帝国有关于绿道的法令,在道路两边种植各种各样的果树作为行道树,欧洲许多国家还将这个方法作为绿道基础建设的要素延用至今。19世纪时期,欧洲把中世纪的古城墙拆毁,修筑景观大道,大道宽阔,使城市更加生动有魅力。1858年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成为现代经典,对欧洲和美国等国家有极大的影响。国外在绿道建设发展改革中,保留许多旧时期建设方法,高度重视对原始树木的储备,保留原来街道绿化的风格,有很多都是中世纪或许更古老年代保留下来的树木,到现在还保留着原来的景观大路。

(三)绿道改革在我国的历史

行道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以街道树木种植的形式存在。秦朝以咸阳为中心建立了通向全国的大道。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治就是修筑的意思,驰道就是天子道,即皇帝行车的路。唐朝景观和城市绿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代时期的图书有系统的记录,路边的树木大部分和外国历史记载一样,种植许多果树在道路两旁,南部线道路使用木棉。清代中后期,欧洲和美国企业侵入中国一些沿海城市并有所发展,新建了许多街道,并引进许多外来树种。改革开放以来,道路绿化的功能已经开发了从单个元素到多个元素,类型多样,多功能,多通道综合元素,不仅绿化树种树木,也增加灌木和地被类。道路绿化树种需求更加丰富多样,建设绿色通道,景观大道,生态走廊,避险通道,创建安全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

(四)绿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21世纪,人类意识到工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难以弥补。为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国在19世纪建设公园系统,形成大量的城市公园和保护区,20世纪掀起了绿道(Rreenway)计划,现在已经代替公园路成为公园系统的主要部分。1959年,怀特(William White)在他的论文(Seeure Open Space for Urban America)中第一次提出了“绿道”这个词,提出了建设绿道保护性空间的必要性。绿道、游步道在美国是由废弃铁路转变而成的,后发展到沿着河流、溪流、湿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统一规划,绿道、游步道作为徒步旅行和其他娱乐场所,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绿色通道联通全国形成一个全面的林荫道路网络。绿色通道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休闲活动和改善人们健康,调节洪水的河流绿地保护,保护生态系统,历史文物保护和利用,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平衡。未来,林荫道路将是室外空间规划的发展趋势。美化环境不是种一排树,几片草,而是“适当”和“可持续”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应急避难”的目的。改善生活环境是世界性主题,创造安全、漂亮的绿色环境,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是新一代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城市绿道的组成

(一)道路绿带

行道路绿带也叫做徒步道路绿带,功能是遮阳,调节温度、湿度、灰尘、降低噪声,改善道路环境,是一个城市绿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隔离绿带的主要功能是区别快车和慢车的速度以及安全,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路边绿地是人行道旁红线内的绿带,目的是降低噪音,减少人流作用,相邻建筑物、墙壁、栏杆和其它绿带,功能是保持在一个连续和完整的景观效果。

(二)交通绿地

绿色交通用地,修筑设置在道路交叉口的景观,包括中心岛,安全岛,导向岛和立体交叉绿岛。中心岛(俗称转盘)呈圆形,起着回车,约束车道,限速和对街道装饰的作用,主要的功能是组织循环流量。安全岛可以让行人在街道上短暂停留,避开来往车辆,安全过马路。导向岛绿道是道路附近的十字路口直走和绿地之间的通道,功能是引导车辆减速,确保行车安全,常以草坪和花坛布置。立体交叉岛是指干道交换和斜坡环绕的绿地。

(三)广场绿地

广场绿地根据广场功能,规模和周围的绿化,有利于人流和车量分布。

(四)停车场绿地

停车场土地范围内的绿地,功能是提供车辆的停放,隔离,美化环境。

四、我国和各国的绿道建设

(一)国外绿道建设

英国绿色项链串联开敞空间。1929年,大伦敦地区规划委员会建立了伦敦开放空间规划,介绍了绿色壁垒的概念。1934年,伦敦的帕特里克・阿伯克龙丰富绿化隔离带开放空间规划的思想,介绍了“绿道”的想法又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提高和改善,通过建设城市生态网络的格林功能,有效地解决城市污染严重,生活拥挤等问题,保护了城市生态结构,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闲环境。

德国绿道成为推动老城更新、提升土地价值的手段。德国通过推进绿道的建设,使老城区和效率低下的工业区变成了风景优美,适合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城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周边土地的价值。

(二)我国绿道建设

江门市绿道重建通过国外绿道建设成功的经验,为我国绿道重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花园式干道绿化:它的本质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和绿地占总面积的25%以上。设计强调整体绿化效果,丰富的装饰和丰富的变化,可以充分体现江门地区强城市景观的特点,植物材料选择优雅充满异国情调的树种。

老城区道路绿化:狭窄的街道,绿化可以因地制宜,强调垂直绿化,园林小品尺度宜亲切怡人,个别大树种浓荫匝地亦具独有风貌。植物选材以遮乔木为主,少量的灌木以选用多花耐修剪植物。防护式道路绿化:强调的是防护性结构,注意遮荫和对于交通噪声和烟尘的衰减作用,保证视线通透。植物选材乔木树冠优美,外型整齐,常绿枝叶茂盛,速生,抗性强,灌木耐修剪。

五、结论

重建弹性街区绿道对于我们有着以下重大意义:

1.重建弹性街区绿道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2.增加道路庇荫,适当调节温度,合理改善气候。

3.碳封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促进碳和氧平衡。

4.有害物质的吸收。

5.降尘,过滤有害物质。

6.低噪音。

7.灭菌。

8.组织道路交通。

9.组织城市景观。城市艺术的外观往往是自然和人工,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城市景观的规划中,旅游公路就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道路布局与自然地形和地貌特征、人文情况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空间组合和最佳视觉效果。

10.反映城市的文化。城市绿道文化是地区特点,当地植物是可以直接反映地域文化特色。

11.提供防灾功能。城市道路的避难所成为地震、火灾和其他城市灾害的紧急疏散路线,并且可以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绿道建设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方案,要结合我国发展情况,宏观的调控,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绿道建设或者海绵城市带来的益处,只有全局发展,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海绵城市”就是以景观为载体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比如“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的产生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收集的雨水可以用来环卫车洗街、利用于绿化的灌溉、利用于景观用水、洗车等等。如果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强吸水能力,很强的可塑性,下雨时通过城市的绿道所属设施,存起雨水,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解决了城市“渗水”问题,避免洪水内涝,这就是街区绿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城市化日益加剧城市生态系统问题日渐突出,建设海绵城市迫在眉睫。我们相信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变得更美好,才能与自然更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上卷)[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CJJ75――97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4]王莹.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合理储备量的预测[D].河南大学,2009.

[5]卢明慧.城市景观的价值取向与空间形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6]苗力.浅谈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

第5篇

摘 要:沈阳作为一个北方城市降雨相对集中,由于排水设施标准低、排水体制不合理、排水设施管理养护不到位等原因经常出现严重内涝。该文主要介绍了沈阳市主城区排水系统的基本情况,分别从城市排水规划、排水管理体制、排水设施养护以及城市排水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排水系统 污水系统 雨水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075-03

沈阳是降雨分布时间极为不均衡的北方城市,降雨相对集中,且多为短历时高强度暴雨,由于排水设施标准低、排水体制不合理、排水设施管理养护不到位等原因,夏季经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现象。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汛期300 mm以上的积水区域达到100余处,严重威胁城市的运行安全,给市民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迫在眉睫。

1 沈阳市主城区排水系统的基本情况

沈阳市现代意义的排水设施始建于1903年,城市排水设施经过不断地投资建设和改造,排水管渠和泵站均具有较大的规模和数量。排水设施按产权划分可分为市、区两级管理。截至2016年底,主城区内排水管渠总长3 688 km,其中市管排水管渠463 km,区管排水管渠3 225 km,最大管径3.5 m,现有排水泵站95座,其中市管泵站50座。

浑北主城区共分为5个污水系统,分别是北部系统汇水面积约为121 km2,主要汇入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40万吨/日;仙女河系统汇水面积约为33 km2,主要汇入仙女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42万吨/日;南部系统汇水面积约为77 km2,主要汇入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64万吨/日;西部系统汇水面积约为45 km2,主要汇入西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8万吨/日;东部系统汇水面积约为22 km2,主要汇入满堂河和河口湿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5万吨/日,合计污水量约159万吨/日,处理后分别排入浑河、新开河、细河、辉山明渠和满堂河;浑南主城区共分为6个排水分区,污水主要排入夹河污水厂、产业区污水厂;浑南新城,分为2个排水分区,污水分别排入白塔堡污水厂和桃仙污水厂。

浑北主城区共分为5个雨水系统,7个大的汇水分区。雨水经泵站提升或自流方式排入浑河、新_河、细河,部分雨水系统不完善地区散排至周边水体;浑南主城共分为9个雨水分区,雨水排入浑河;浑南新城区分为2个雨水分区,雨水分别排入白塔堡河和沈抚灌渠。

浑河以北三环以内336 km2,浑北主城现状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地区93 km2占28%,分流不彻底地区162 km2占48%,分流地区43 km2占13%,散排地区38 km2占11%。浑南主城和浑南新城现状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地区,还有部分边缘地区和城市绿地由于缺少排水设施处于散排状态地区。

2 存在的问题

该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的建设标准目前普遍采用的设计重现期为0.33~0.5年,明显低于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的3~5年。经过多年来的防汛工作统计,该市中心城区大部实际的排水能力均小于15 mm/h,仅能达到该市防汛的三级预警标准(指灾害性天气预报中雨,24 h降雨10~25 mm,浑河流量1 000 m3/s以上,2 500 m3/s以下),大到暴雨时给该市城市防汛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2016年7月21日和25日两场大雨,全市主要交通节点公铁桥和立交桥区域,积水平均都在1.5 m左右,有些地区甚至超过2 m,造成道路交通瘫痪,严重影响了该市的交通出行状况。

据了解,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哈尔滨、长春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排水体制与该市大体相同,均为截流式合流制,新建区域的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原有排水管渠的建设标准也相对较低,设计重现期同样为0.33~0.5年,为提高抗洪排涝能力,近几年各城市均加大了排水工程的建设力度,明显提高了排水管渠的建设标准,设计重现期采用1~5年,雨水排放能力远高于该市目前的排水状况。

通过归纳分析,排水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在规划设计方面,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太低。该市排水管道网的设计重新期平均为0.33~0.5年,明显低于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的3~5年,主要原因是该市老旧地下管网比例较高,原有排水管渠建设标准低,泄水能力明显不足;雨污混流分流不彻底地区雨污水管道混接错接现象严重,污染城市水系;汇水面积扩大,硬覆盖增加,径流系数由0.5提高至0.6~0.7,单位地表面积雨水径流量增加20%以上;地面雨水收集设施位置和数量不合理,地势低洼处易形成积水;排水出口河道断面较小,例如:细河、新开河等都存在排水出口断面不足,汛期高水位时造成管道内的水无法排出,造成市内积水;缺少强排泵站,汛期无法强排造成市内内涝严重;大量的铁路地道桥和立交桥等低洼地带设计重现期标准低,汛期积水严重。

(2)在管理方面,该市中心城区污雨水合流区域占28%,分流不彻底区域占48%,混接严重,汛期雨水管渠混入大量污水,对流经的河道均由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主要是由于全市排水管理和建设审批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缺少监督机制,各区的排水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存在相互掣肘的情况,思想不统一,因此,雨污分流工作很难实施;缺乏精细化管理,在进行道路施工时常常因为管理不到位对地下排水管线破坏严重,或者在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图纸实施,存在大量断头、缩管径、倒虹、混接管道等情况。

(3)在养护方面,排水设施养护力量薄弱,机械化程度低,清扫不到位,淤堵严重,影响排水能力;政府监管不到位,养护效率低下,受体制制约无法引入市场化竞争。

(4)在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方面,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

3 对策与建议

3.1 运行管理方面

(1)制定符合沈阳实际的城乡排水管理条例,做到城市排水管理有法可依,在执法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理顺排水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议整合有关部门职能、确定全市唯一的排水管理部门,进一步理顺管理、建设机制,彻底解决疏通、维护管理协调难以及部分管网建而不管的问题。

(3)完善养护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现有管渠排水能力。按照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规范开展排水管网和泵站设备维护工作,加强排水管网疏通清掏,确保设施稳定运行、管网通畅无阻;规范排水防涝项目建管交接工作,加强管养维护机制,制定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检查督导,保证管养标准和质量。

(4)提高排水养护机械化水平。采购先进设备,提高管道养护清扫效率,进而提高管道的排水能力,同时,加强对管道通沟污泥的现场处理处置,配备抢险排涝设备,提升抢险应急能力。

(5)对现有养护机制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目前该市冬季清雪和市政道路的清扫实现了市场化,市政管道、河道运河的养护等建议进一步放开,进行市场化的探索。

(6)出台与新方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为改革后的新机制保驾护航。

(7)推进雨污混接排查和分析工作。采用“逐街逐路逐井”的方式进行调查,按系统和区域分析不同的混接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8)推进排水信息化建设。实现排水系统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决策信息化,建成国内领先的特色“智能排水”综合体系。

3.2 在规划设计方面

(1)从城市的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城市的排水管网规划,要合理解决规划期限、设计规模、功能分区等问题,使城市的排水网规划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城市排水管网的投资费用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应充分考虑管网的维护成本。

(3)加强源头雨水控制,按海绵城市要求建设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等,减轻市政管网排水压力,建议建立健全海绵城市规划审批、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档案备案、维护管理、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

(4)实施管网改造,按照雨污分流,摘除混接污水,消除污水直排水体,提高雨水管网设计、建设标准。

(5)拓宽末端水系出口,提高新开河、细河等出口水系过水能力,提高水系排洪防涝能力。

3.3 工程建设方面

着眼于解决水体污染和城市内涝两大顽疾,综合采用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改造、低影响开发等措施,以系统工程和试点工程作为主要建设方向,全过程、多角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4 结论

(1)恢复和保护城市生态本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全面恢复和保护生态本底,以现状及规划城市“山、水、林、田、湖”为重点生态修复与保护对象,城市水系和绿地面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只增不减。

(2)按照海d城市建设理念,源头上构建绿色雨水设施,就地消纳部分雨水,减少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3)细化雨水分区,提高设计标准,完善常规雨水管网和泵站,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4)新建深层调蓄隧道及排涝泵站,与河湖水系共同构建排水防涝系统,确保洪水行泄通道畅通。

参考文献

[1] 康丹.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20):51-53.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问题分析;设计方法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雨水,保持城市清洁,同时起到抗洪涝的作用。当前,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道布设、用地规划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降低了工程的给排水性能。在本文当中,笔者将对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减少水环境污染,保持城市的健康发展。

1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规划问题

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严重的规划问题,主要表现为给排水工程用地规划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之间的矛盾。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采取了竖向规划的方式,这将严重影响给排水工程的用地,降低给排水工程的高程,所以,一些城市所建设的道路给排水工程是达不到防洪要求的,一旦暴雨侵袭,就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1.2埋管深度设计不合理

这里的埋管深度不合理主要是指污水管埋管深度的不合理。由于受到了原污水提升泵站位置的影响,一部分城市所进行的污水管埋管深度设计是不合理的,加之道路坡度的影响,降低了污水管的输水和储存性能。一些采用暗渠形式安装污水管的设计,埋管深度较深,但是管材质量并不能承受该深度设计的压力,降低了管材的使用寿命,使得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由于原污水泵站的存储位置不合理,不仅导致污水管埋深太大,也促成了污水管网规划中垂直高度的不合理,设计时应该使得污水泵站规划不影响周边居民区的位置,尽量减少污染,在排水工程设计中通过管道材料、基础设计、施工方法的合理使用减少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合理的排水管道高程设计应根据排水规划进行。不合理的垂直高程污水管网规划,以及原污水泵站位置的错误主要由于缺乏先进技术而造成的。

1.3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存在滞后性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了很多的变化,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一些基础建设工程发了改变,这些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对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造成影响。道路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当依据其它工程建设、城市功能的变化、社会需求的改变、技术的提升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的,但是当前仍旧有一部分城市采取了传统的设计方法,没有对工程设计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考量,使得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出现了滞后性,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目前大部分城市的道路给排水工程,甚至是一些新区的给排水工程,都无法达到污染处理要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依然存在严重的污染性。

2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内容和原则

2.1主要设计内容

精确计算各项目用水和排水指标;预算城市的总用水和排水量;了解评估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城市给排水平衡评估;水源的合理规划设计;确定取水和排水方式;确定给水和排水系统构造;供水能力的设计;给/排水工艺分析和确立;管道布线;干径确定;规划水资源保护计划。

2.2设计原则

现代城市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总原则应是必须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强化给排水系统的抗洪涝能力,保障城市安全;降低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污染性,设计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提升工程的环保性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必要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应当着重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设设计具有前瞻性的道路给排水工程,方便日后进行改造和规划。

3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分析

3.1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方法分析

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方法分析:(1)精准计算给排水量。通过确定位管道给排水容量确定管径是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关键,在确定城市市政道路排水量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保证其具有更高的精度。水置换通常由非正式的水组成,如公共用水、消防用水和生产用水。这种计划外的水通常是用每天用水量来计算的。排水量则与雨水和废水排放量有关。例如,雨水流量和降雨强度等参数的增加会加大工程的排水压力,排水量也会因此提升,这些环境因素也是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温度变化,才能更好的计算道路给排水系统的排水量,使之能够适应该城市的生产生活排水需求和环境需求;(2)水管等材料的选择。管材等材料的选择是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首先,各个材料的选择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采购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根据我国有关条例规定,城市给排水系统材料应能够达到70年的使用寿命;其次,应当对材料的规格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尤其管材和相关连接构件的选择,必须满足对应的嵌入要求,保持管道间的良好焊接或衔接。由于现代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管道多采用暗敷方式,管道深埋地下,受到了地面交通和地层压力的影响,所以全部地下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韧性,此外,还应加设管道防护装置,避免管道被挤压变形。

3.2道路路基系统的给排水设计方法

道路路基系统的给排水设计方法:(1)明确了解排水的必要性,将排水管放置在路基的不同部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排水系统中排水管道的不同作用,确保每个排水管能够最大限度地排水;(2)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咨询具有多年设计经验的人员,正确理解给水排设计中道路养护的意义和价值。考虑给水排工程是否与其他工程施工环节存在关联,了解相关的交互工程能否对供水和排水性能的展现产生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协调给排水系统中供水和排水与灌溉水利之间的关系。保证灌溉水利的发展不会受到道路排水的影响;(3)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前,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降雨情况,通过认真调研,了解相关雨量信息,熟悉当地道路建设的各个环节;(4)在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中,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应详细阅读设计图纸,明确给水排系统的规划和水管分布情况。

3.3给水工程的设计方法

变频供水设备的使用逐渐给城市供水管网造成了压力,大量用水高峰期的出现使得供水厂的供水规模必须进一步扩宽。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供水系统也必须做出对应的设计,同时提高供水的安全级别。另外,对于道路供水系统规划,应着手于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贴近城市未来发展中供水需求的变化,例如:设计时,要做一个合理的供水管道储备设计,第二,对供水管道直径进行合理设计。尽量避免重复投资现象,使给排水工程利润最大化。

4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城市更加要求道路给排水系统具有较高的给水和排水性能。因此,应当采取发展性的眼光对待工程设计,保证道路给排水工程的高性能,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继刚.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26-127.

[2]高淑红,杨乐,刘微.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2):245-246.

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当代情节;价值观念;文化观念;保护与更新

【Abstract】From the concept of historic area, the article analyse the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polt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for historic area.The paper emphasize the value of life, the value of history, the value of society, the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value of esthetics in the 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historic area manifest the rebirth of culture,the function of culture and the value of culture.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hree angles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government, the correspond of designer and the participancy of commonalty, the article explain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method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for historic area in the the contemporary polt.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ntemporary polt, the notion of value the notion of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进入空前的开发建设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新区的建设,旧城的更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导致了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是城市传统风貌的改变,使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成为近些年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伴随着这些社会问题的变化以及大众在价值观与文化观的变化,我们关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观点也应该不断做出调整,适应这种变化,体现出当代的情节。只有这样我们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才是合理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1、传统街区的概念及其“当代”的情节

1.1 传统街区的概念及范畴

“传统街区”的概念最早是于1933年8月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历史性文物建筑建筑师和技术专家会议,会后通过的《雅典》中首次提到传统街区,修复历史性文物建筑的《雅典》共提出七点主要决议,其中第三点和第六点指出:历史地段保护问题应该通过所有国家制定国家级法案来解决,历史性地段应该受到严格的有监护人管理的保护。传统街区是历史地段的重要类型之一。之后,在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历史性文物建筑建筑师和技术专家会议,会后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该第十四条进一步指出历史地段的概念:必须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当作专门照管对象,以保护其完整性,并确保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清理和开放。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华盛顿》又提出该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无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我国于1986年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笔者认为传统街区不单单是个体建筑,地段内的单体建筑可能并不个个都具有文化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因而使其价值得到升华。从地段的构成上看,也不只限于宫殿、庙宇等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而是包括了民居、商店等更广泛的内容。它是城市活的肌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城市人口最密集、最繁华、最活跃、最具生气的部分,是城市本身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反映着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甚至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它强化了大众对于城市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传统街区的当代“情节”和新挑战

时光转逝,我们当今再次关注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时候,其价值观和文化观已经被重新定义,并且赋予了“当代”的情节。所谓传统街区的“当代”情节,也就是传统街区在当代的社会观念中的新的使用功能和为新功能所需要的建筑构成要素,以及随之产生的新的保护与更新的评价体系。传统街区的价值被发现或赋予新的内容,历史似乎被再次创造,其间引发的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探讨是必然的,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是多元的。

1.2.1 城市化和城市扩张的影响

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3%,我过正在进入一个成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而随着城市中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城市面积、高度、密度的不断扩张,这些因素必然威胁到传统街区的生存,传统街区在这种城市变迁中也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如,我国历史文化名称昆明的中心地带的历史老街――文明街,正逐步面临着城市化的侵蚀,惜日完整的片区,今日已经成为不到100米只剩下两层表皮的残缺老街了。

1.2.2 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度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由“无偿”变为“有偿”。这样,受级差地租影响,城市中心区地价高于周边地区。而传统街区的区位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其现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很不经济,它们中隐藏有较高的土地升值空间和房地产开发潜力。在当今地产开发如火如荼的时候,传统街区的保护面临经济上和利益上的双重压力。如上海外滩传统街区的更新,依据其极为优秀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改造后吸引了大量的世界级品牌,提升了该地段土地的经济价值。

1.2.3 当代人价值取向和个性的转变

当代社会个体特性得以充分发展,现代人强调个性的表达,现代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以时尚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去表达自己,他们往往把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元素随意的组合在自己身上去表达个性,而不是传统地、刻板地拿统一性来表达自己的身份。现代人的表达方式不再是传统的,表达意义也不是单一的,这也导致了现代城市的拼贴化特征。如今一些更新较成功的传统街区,单从功能上看,已经不单单是商业和小餐饮的店铺了,一些艺术性的、时尚性的元素已经加入其中,各种时尚中心、创作工作室、视觉展览观和高档文化餐厅已经出现或拼帖在我们的传统街区中了,再加上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保护和更新工作中的使用等等,这就为传统街区的更新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上海的新天地就是在这一新标准和评价体系中诞生的非常成功的老街更新案例。

1.3 传统街区在“当代”社会体系中的角色与现状

1.3.1 风光的主角与乐观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一些处于乐观状态的传统街区。它们大多成为城市的主角,由于开发和更新的较好,

正处与良性的循环状态。如上海的一些历史街区被改造成高档宾馆或具有娱乐休闲功能的花园洋房区,又如上海新天地、北京后海等传统老街再开发后仍然体现出浓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老街因为如上因素,被成功的保护了下来,而且还成为城市经济、文化、旅游等等城市活动的核心点。

1.3.2 尴尬的配角与悲观的现状

许多很优秀的历史街区,由于经济的衰落,没有得到较适宜的周转资金的投入,也就得不到教好的维护,用地环境日益恶化,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反过来,某些历史街区却过度地投入、修复与复原,“真文物,真历史”被消灭,“假文物,假历史”反而被生成。

1.3.3 当代人批判性的思考

对于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我们往往过于理想化。但当我们深究的话就会发现,有些目标本身就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我们大众,设计师和政府都希望把一些传统街区保护下来,也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有些老街正在走向逐渐的消亡命运,为什么好的出发点却带来了不理想的结果呢?为什么这些老街还是保不住呢?我们对于传统街区都在提倡保护与更新,可是那些环境差,居住条件不好,而且区位有不好的传统老街还需要我们保护吗?是放弃还是保护?大众还期望去留住这样的老街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的人对于老街的感受到底是什么?他们的期望值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都是在当代“情节”下不断涌现出来的,而且这些问题还会进一步的变异和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不断的考虑这些问题,解决这些矛盾。

2、从当代价值观念看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2.1 生活价值

传统街区内蕴涵着人类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对环境的需求作为保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以隐藏在传统街区中的传统生活方式为载体。并且以简单的、清晰的设计手法去表现现代社会的生活价值观,用易于理解的甚至是可逆的处理方法去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实现当代人的生活归属感和历史认同感。

2.2 历史价值

传统街区是人类建筑活动的产物,它承载着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体现艺术、技术),而且还包含着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等众多内容的历史信息。一处历史街区就是一处文化遗址,它较为浓缩而又真实地承载着一定历史时期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建筑艺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和城市传统风貌的“标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 社会价值

传统街区是包含深层历史进程的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其价值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其社会价值在于,它是一群普通人生活记录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重要的身份认同。不仅如此,传统街区蕴涵着不可再生的文化信息资源,它是城市环境、城市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传统街区本身能衍生出难以估计的社会、文化、环境效益。

2.4 科学技术价值

传统街区的科学技术价值在于,它们是往往利用地方材料和低技术。我们要发掘地方材料,关注低技术,希望借助传统手段谋求当代建筑学的发展。地方材料和地方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回应了地域环境与地域文化,低技术策略则提升了建筑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5 美学价值

传统街区的建筑、设计或规划往往是集中了公众参与设计的精华,大到整体街区的空间效果,小到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处理和装饰,这些都是很有品质的,具有相当的美学价值,可以为现代规划与建筑设计所借鉴和发扬。有的街区的更新甚至采取了传统与现代并存和传统与现代冲突的美学效果,是人们的情感和对于美的感受游走与时空之间。

3、从当代文化观念看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3.1 文化的再生性

传统街区地段要整体的保护与更新,建构整个传统街区的空间形式、建筑形式和景观形式。在这样一个整体中,构成了社会文明的记忆作为文化的再生。这种文化的再生性、传统街区的后续开发与利用,挖掘了新的社会需要,传统街区被赋予新的文化功能。从而构筑出当代独特的文化生活景观。

3.2 文化的功能性

传统街区往往是由普通人自发建造的,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时间轮回,当代的普通大众在现代社会中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发言权,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比以前更高了。因此,作为公众记忆的重要部分,那些涉及放映他们历史发展的老街和老建筑往往回更多的得到认可,文化的功能性既在与此。

3.3 文化的价值性

传统街区是全民共享的资源,它提供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要再现历史的叠痕与变迁,让古迹既忠实承载历史信息,有适度创新,带来新的场所感。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消费对象,包括历史。我们要以这样的历史为依托,来挖掘和放大当代文化价值,实现当代文化的价值性。

4、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策略与“当代”方法

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或是建构,或是拼贴,或是织补,或是重构。我们都要以当代“情节”为背景,以分析当代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为依据,产生和到处我们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4.1 政府的角度

政府相关部门要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相关政策和法规要突出保护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历史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大特点,核心保护区要坚持“原拆原建”即严格保持现有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筑的高度。要倡导整体意义的保护与更新,重要建筑物所在整体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除建筑物外,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廓景城市空间肌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都是保护的要素。

4.2 设计师的角度

传统街区的再利用与更新的基础是保护,因此在传统街区进行更新时回在空间利用中存在许多限制性的边界条件,对这些评判条件的评判是建筑师在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的基础。这种评判包含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建筑师对传统街区建筑本身的认识,另一条是建筑师个人因素的介入。建筑师强烈的主观因素往往演绎成为对历史建筑进行再利用设计的概念。

4.3 从民间改造与公众参与的角度

民间改造面广量大,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城市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保护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使得政府重新审视传统街区的价值使更多优秀的历史老街和历史建筑被列入保护范围,避免了一些历史建筑被夷为平地的命运。而这种从点到点的民间自发改造利用以其多样化差异性丰富了城市遗产的内涵和历史文化的底蕴。最后,公众参与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对现行体制提出的一种挑战。

5、结语

一条街道的兴衰史,往往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就像意大利建筑阿尔多・罗西指出的:“历史片区是集体记忆的场所”,它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着发生在其中的事件和情感,并将其包含进过往的记忆以及潜在的有关未来的记忆中去。任何城市都有其生命周期,都经历着诞生、发育、成熟、老化、改造、更新等循环往复的过程。特别是老的街区,一般而言,在发展变革时代总是要衰落的,恢复历史街区、修葺历史建筑,保留下一些城市片段可以很好地保护城市历史遗产,传承和延续城市历史、商业文化,延续城市的建筑文化历史文脉,赋予了它们新的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以及时代气息。

对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问题的分析是多角度的,从当代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分析应该是最基础的。我们的观点、方法和策略也应该是动态的、可持续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和期望。

参考文献:

[1] [美]J・柯克・欧文. 西方古建古迹保护理念与实践, 秦丽译.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宾,潘丽珍,高军,冲突与反思,城市规划,2005,9

[5]董贺轩,胡嘉渝,城市历史街区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规划师,2005,8

[6]伍江,王林,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概述,时代建筑,2006,2

作者简介:

第8篇

横跨黄浦江两岸的南浦大桥像条彩红,将浦东浦西紧紧联在一起,虹桥、漕河泾、闵行、浦东4个开发区昂然崛起,这个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会重又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上海毕竟背负得太重。1700万城市人口使早已饱和的市区极度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恶化。尽管工业基础雄厚,但企业老化,设备更新缓慢,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期内好转。上海人将自己的城市比作一头负重的牛,每前行一步都喘着粗气。

面对着这些无法回避的困难和问题,上海应该怎么办?

改革开放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绝处逢生的机遇,深化改革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困难告诉人民,把问题亮给群众,上海人的事要由全上海人民来参与,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创造性是深化改革的基础和保证。

精明的上海人表现出非凡的聪明和气魄。

参与比期待更重要

1990年1月30日。这天是上海入冬后最为寒冷的一天,也是最为火热的一天。上海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全部亮出黑体大字:《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今天起交由全市人民讨论。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议论一个热门话题:房改!房改!

衣食住行是人类物质文明进程的四个台阶。温饱满足之后,人类拓展自己的居住空间便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在上海,这种需要远比中国的其它城市更为迫切。数字表明,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积仅6.4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仅31%,煤、卫设备的拥有率为50%。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下的困难户有32.7万户,占全上海市总户数的14.4%,其中,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下的特别困难户还有4.2万户。此外,还有棚屋3万平方米,简屋121万平方米,危房14.6万平方米。夸张一点说,上海人关注住房胜似关注生命。

随着大讨论的展开,上海人越来越清楚了自己的“家底”,也越来越弄明白了一笔帐。1979年到1989年,上海共投入住房建设资金131.28亿元,建成了4368万平方米住宅,63万户居民迎来了乔迁之喜。但10年花了上百亿元,困难户仍有增无减,几十万住户依然在斗室中“叠床架屋”,“几代同堂”。住房仿佛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永远地投入,永远地不见端底。

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着住房制度改革这个现实。

接下来的问题无疑便是应该怎么改,改革措施怎样更趋于合理和完善。尽管4500字、大小45条的《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花了200多个日日夜夜,走访考察了国内外诸多城市的方案后才推出台的,但是,上海人对此仍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建议。

整整27天,上海人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状态。工厂、学校、机关、商店,人们自发地或有组织地聚在一起,充分发表着对方案的看法。上海的各新闻媒介也天天报道来自各行业、各阶层群众的建议、意见,赞成的、不赞成的,各种观点都亮了出来。房改方案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从各个渠道里吸足了充沛的水分、养料。

——27天时间,有10万人次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来电来访提意见、出主意。

——讨论中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讨论稿中规定的提租补贴后新增支出15元以上部分一律减免的条款,认为这条不改,对多占住房者没有任何触动;另外房改方案,还应有解决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的具体计划。这两条意见均被采纳,写入正式的房改方案。

——同济大学的师生对方案提出了7个方面的意见,结果有6个方面得到了采纳。

上海市房改办的同志已说不清这个方案究竟是几易其稿,究竟经过多少人执笔、修改,他们管这叫“千人稿”、“万人稿”。1991年2月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经过了3天的认真审议后,一致通过关于《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这是一部凝聚着全体上海人智慧和心血的杰作,上海人怀着最激动的心情迎接这个“新生儿”的呱呱坠地。

上海的住房改革终于从讨论阶段步入了更为艰难的实施过程,可以想见它的举步艰难。因为不同层次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理震荡,即使赞成改革方案的人,最真实的感受也是喜忧参半的。因为他们毕竟要拿出并不富足的钱,毕竟要割舍早已习惯的终身享受低房租的优惠。

然而,这场牵动全民的讨论却使上海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种信任,一种做为公民的尊严。一位起初怀疑房改讨论的青年教师畅快地给市政府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次讨论不是假商量而是真商量,不是假民主而是真民主!”一位棚户区的居民含着泪对干部说:“尽管房改增加了我们个人的负担,但领导信任我们,把底交给了我们,我们明白不改不行了,多大的压力也要和政府一道顶着。”当时的上海市长也道出了政府与群众的共识:“深化改革要走群众路线,群众拥护改革,改革就能成功。”上海理论界人士这样评述:上海市房改大讨论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房改本身,整个讨论是决策民主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一次强化改革意识的自我教育过程。

一步一步走上更高的台阶

第9篇

必须拥有西方奢侈品

品牌开始对消费者进行奢侈品常识的普及和教育。最先是体现出“标志的力量”。香奈儿的双C,路易威登的LV,巴宝丽的大方格,象征了身份、奢华。你无法把存折给别人看,奢侈品向他人暗示了你的社会地位,避免了炫耀个人背景的粗俗行为。比如一个黑色小山羊皮和蛇皮质地的瓦伦蒂诺手袋,无声地表明拎它的女人有自己的基金、不动产。如果拿了个爱玛仕凯利包走在街上,其实就是拿了个价签:”我花了7000美元。”

人类有一个普遍心理,每个人都想占有别人无法承担的东西。奢侈品利润正是建立在“精英主义”、“排他性”的基础之上,用瓦伦蒂诺总裁斯坦法诺・沙西(Stefano Sassi)的话说,“奢侈品意味着极致、优美、豪华和一对一的关系。让富豪们消费了‘独一无二’。这种消费超越了时间,永远都有生存空间”。比如定制Lv的行李箱,他们会在箱子上为客户做烫金的姓名缩写,所以路易威登也是最先被中国消费者接受、最被认可的奢侈品牌。另一标志明显的品牌阿玛尼则被认为是最时髦的品牌。

在时尚业,中国处于“被占领”的状态,激发了中国消费者有了根深蒂固的”必须拥有西方奢侈品”来印证社会地位的价值观,身份焦虑让他们特别看重奢侈品的“出生地”,欧洲制造的最好。在伦敦的奢侈品集散地新邦德街、骑士桥街一带的高级时装店,导购会对进来的亚洲面孔贴心地说:“我们的东西全部产自欧洲。”

品牌还向消费者灌输“奢侈品是投资”的观念。这一点,名牌手袋做得尤为成功,但凡知道爱玛仕的中国人都知道它的凯利包、Birkin包值钱。某时尚杂志主编说:“如果你有个爱玛仕的手袋,囊中羞涩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卖掉它救急。”所以,爱玛仕2008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近15%。香奈儿的手袋也在中国内地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拉格菲尔德把中国手袋市场视作香奈儿集团抵抗经济危机的海绵垫:“自2006年以来,香奈儿的利润每年都在增长,如果手袋这一块市场突然减少25%,也不过回到3年前的情况。”奢侈品牌关注中国的新富阶层

目前,奢侈品牌更关注中国的新富阶层。WGSN的哈里斯认为,有钱人是不同于你我芸芸众生的,他们对奢侈品的忠诚不受经济衰退的影响。有了他们,奢侈品行业即便受经济走势的影响出现些微下滑,一旦经济复苏,恢复也最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非生活必需的行业历经数次全球性经济低迷,仍然没有死亡的原因。

胡润百富在《2009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指出,中国富豪年平均消费200万元,其中,名车、名表等奢侈品是最大花销项目。报告还指出,中国52%的富人生活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二、三线城市居民对奢侈品的认知程度、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2007年后,奢侈品在中国发展最快的不是北京、上海,而是成都、哈尔滨、大连、重庆、西安、无锡、温州、宁波等二、三线城市。

高盛银行预测,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口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是奢侈品业的主要支撑。北京、上海的消费者见多识广,精明世故,判断力强,过了需要奢侈品进行身份认同的阶段,倾向于购买小众但更高雅的品牌。比如奥地利皮具品牌Ludwig Reiter,这个有120年历史的品牌至今坚持手工制作,很少打折,只在优惠季给VIP客户9折,刚刚在北京金宝街上的高级购物中心金宝汇开了专卖店。所以,路易威登、爱马仕等品牌需要西安、无锡等市居民的支持,让他们在二、三线城市复制在大城市取得的成功。

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广告费用、人力支出、运营成本更低,价格竞争的程度也小得多,利润空间反而更高,“开一家赢一家”,一个奢侈品商说。这就不难理解江诗丹顿在宁波开旗舰店,欧米茄全球只有20家旗舰店,14家在中国,除了香港、北京、上海,就是开在鞍山、温州、昆明、大连等城市。就在浙江台州市,今年也开了家东森购物中心,里面不乏卡地亚等奢侈品牌。

面对中国市场,设计大师们放下身段亲临“红色中国”。香奈儿的卡尔・拉格菲尔德市场嗅觉最灵敏,他是少数几个第一批来中国内地的顶尖设计师。2006年,他来中国,笔者参加了媒体群访。那天,卡尔依旧是符号化的装束:马尾辫、墨镜、手套、折扇、H&K衬衣和Dior Homme外套,据说这身打扮他花了两个小时。他来是为了推广香奈儿的高级定制礼服。他热情介绍香奈儿首创的一种服务――“飞翔的裁缝”:只要客户需要,不管其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香奈儿的裁缝队伍即刻飞到客户家中为其量体、裁衣、试衣、修改,免得顾客多次飞到巴黎劳心费力,并替顾客省了费用。

第10篇

摘要 分析了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和探索。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落实和执行,对黑臭水体治理从源头预防、系统治理和公众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并提出了制定排查方案、编制达标方案、建立组织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以及严格责任考核等优先行动方向。

关键词 黑臭水体;水体治理;水污染防治;“水十条”;源头预防

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基础要素,水在城市中穿梭和流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功能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镇基础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城市河道沦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集中排污的主要通道,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空间分布集中,河流污净比高,水体自净能力弱,容易造成缺氧和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所有城市几乎无一幸免。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为黑臭水体治理划定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即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黑臭水体治理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水十条”将公众身边黑臭水体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体现自下而上的公众诉求,也是自上而下回归水治理本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治脏、治乱、治臭”为重点的河湖水环境整治行动。2013年,市政府印发了《加快河湖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2013-2015年),确立了河湖的“五无”目标,即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非法排污、无明显臭味、无违章建筑物。2013年,开展了河湖的“百日整治”行动,重点集中治理群众最关心、问题最突出的20条段、200公里河道,通过整治河湖环境卫生、向河湖补充环境用水、建设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实施雨污水管网清淤、开展河湖生态环境执法、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河湖水质等措施,促进了河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北京市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对象、目标明确,手段综合,达到了改善水质的目的。

2005年,为了改进河涌的治理效果,广州市制订了《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结合水系梳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群闸联控、河道清淤、植被复育、景观营造、生态堤岸建设等各项因素,将河涌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进行规划,形成了“截污治污、补水调水、引水济涌、堤固岸绿、生态自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规划的实施标志着广州市河涌水系的治理进入了综合整治阶段。2013年,广东省印发了《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据此各市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城市内河涌整治,珠三角地区全面开展每个城镇整治一条重污染河涌,广州、佛山实行“一河一策”“一涌一人”,明确每条河涌整治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2013年7月起,广州市环保局开始定期公布50条河涌水质信息,让公众知悉治理成效。广州市通过规划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的顶层设计,多手段综合达到系统治理河涌的目标,并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013年,江苏省印发了《全省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市、县两级城市河道为重点,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提升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围绕“五水共治”,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将深入实施“工程治水、管理治水、结构治水”三大举措,全方位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水问题。

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上海、北京、广州、江苏和浙江等地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底数不清,缺少明确规范的判定标准和依据。目前,很多城市河道没有监测断面,河道水质状况尚未被掌握。国家尚未黑臭水体判定的标准和依据,地方政府在进行黑臭水体调查、评估和判定时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存在各省之间以及各地市之间黑臭水体河长、面积等不匹配的情形,而且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事关城市水环境状况排名,地方政府在公布清单和治理进度方面存在犹豫和矛盾的心理。同时,存在认为排污控制区的河道黑臭是正常现象的理解误区。

二是治理手段单一,系统性不足制约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部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寄希望于污水截流、清淤、筑坝、护岸等措施,治理手段比较单一,有些地方采用在河沟、河渠上“加盖”,当作排污暗沟,虽然暂时避免了臭味的散发,改善了感观,但加盖后封于地下的河流水质也会进一步恶化,会对流域水系造成毁灭性破坏。为了打造城市水体景观,很多地方建设了橡胶坝,由此导致下游地区基本断流,断头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防洪泄洪,部分地方改河道自然护坡为混凝土护坡,甚至“三面光”——河的两岸和河底均被混凝土衬上,严重阻碍了水陆生态系统的联系,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黑臭水体的治理普遍缺乏规范化设计和宏观导向指引。消除黑臭仅仅是城市水体治理的最初标准,城市水体要成为公众的亲水空间,成为城市的生态廊道和绿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亟需进行顶层设计,进行规范化的指导。

三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水治理的重要内容,“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困局尚未打破,治水合力尚未形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涉及多行政管理部门,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涉及环境保护部门,排污口设置以及河道管理涉及水利(水务)部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住建部门,其他还涉及景观、规划、土地等主管部门,管理协调难度大。

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黑臭水体存在反弹的可能。黑臭水体在治理过程中,如果污染源治理不彻底、治理后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黑臭水体反弹的情形,表现为丰水期好、枯水期差,晴天时水质好,下雨天又黑又臭的情形。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坚持工程项目和管理制度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共同促进黑臭水体的消除以及良好水体的恢复。

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设计

其一,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同城市开发和建设协同推进,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黑臭水体的形成与城市的无序开发和建设密切相关。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建设等相融合。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引导和优化城市开发建设,严格城市水域空间的蓝线管控,为城市河湖保护提供生态屏障。加强城市良好水体保护,防止水质退化,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

其二,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坚持综合施策和系统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的。国家层面应制定和出台“黑臭水体评定技术标准”“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技术指南”“黑臭水体消除验收标准”等技术文件,加强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管理,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切断直排入河的污染通道;重视城市面源治理,减少初期雨水污染对河道水体的冲击;实施河道生态疏浚,减少内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塘等进行深度处理和回补河流,给城市水体进一步减负;其次是重视河道补水,及时将再生水、雨水等补充到河道,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维持河道水体流动性;最后是重视河道的生态化改造,通过跌水以及曝气设施建设等改善水动力条件,解决河道流速慢、水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其三,黑臭水体治理需发挥公众监督,将:“互联网+”融入黑臭水体治理。公众是消除黑臭水体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对黑臭水体具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移动互联时代为创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式、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机遇和契机。借助移动互联平台的便捷性,搭建黑臭水体信息平台,有利于公众举报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对黑臭水体治理对象、治理进程和治理效果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倒逼地方政府加快治理进度,早日消除黑臭水体。

其四,黑臭水体治理应当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破解治水融资难的困局。目前,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市场化机制不足,资金筹集以地方财政收入为主,未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将黑臭水体整治融入城市建设中,挖掘与黑臭水体治理相关周边土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收益创造能力较强的配套项目资源,实施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采用PPP等模式,达到加快黑臭水体治理的目的。

“水十条”目标要求下黑臭水体治理优先行动

行动一:制定黑臭水体排查计划,明确黑臭水体治理清单。“水十条”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行动纲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是“水十条”治理的重点领域。“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黑臭水体“拉网式”排查方案是地方政府近期必须开展的工作,为后期黑臭水体治理夯实基础。

行动二:制定黑臭水体达标治理方案,有序开展水体治理。“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黑臭水体问题涉及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排污口整治和湿地建设等各项任务,需要逐个水体编制达标治理方案,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时间紧,需要倒排工期,合理安排治理计划,集中资金,分段实施。

行动三:成立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组织管理机构,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任务的统筹和协调。浙江省在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五水共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在环保厅实体运作,为“五水共治”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借鉴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管理经验,建立黑臭水体治理的组织机制,将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住建、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同时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行动四:强化管理制度建设,严防黑臭水体反弹。强化黑臭水体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护城市水体,构建“护水、保水”的管理机制。注重城市水体的监测、清淤、保洁等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实行合同环境服务,鼓励专业化公司对城市水体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借助媒体曝光等新手段,建立现场督查、舆论监督、社会举报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第11篇

关键词:设计序列;园林工程;授课模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大发展,城市基础建设量的扩张使得风景园林行业正处于膨胀阶段。据调查统计,截止2015年,整个风景园林行业从业人数达到约…2…0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目前社会上也存在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很多园林专业应届毕业生苦恼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通过对各个设计单位的HR进行访问,分析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刚毕业的学生相关软件能力不足,二是如何做一个合理的方案根本没有思路。《园林工程》作为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紧密联系,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其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园林工程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园林工程的基础知识进行合理可行、可落地可实施的设计,最终能将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管理有机衔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第一线的技术能力。2007年,李胜、龙松亮在《园林工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创新研讨》中提出“课题研讨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教师授课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科书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学生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考核方法的改变(考核上增加学生主动性能力的考核)[1]。2011年,李艳、聂庆娟在《园林工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中提出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人物驱动重构理论和实践、3结合以及3递进的园林工程教学方法设计理念[2]。2016年,路培在《园林工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工程案例、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3]。本文以从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园林设计序列为核心主线,通过从整体到局部,理论与实践、交叉思维、交叉联系的方法,使得学生将园林专业的所有课程有机的与《园林工程》联系起来,做好知识间的联系与推导,避免学生就业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1园林行业大学生学情特征分析

园林工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设计中5大要素(土方、水景、园路、假山、绿化)的设计内容及作图方法。其教学的难点在于园林工程更多教人以工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操作,并恰当的在园林方案设计阶段很好的应用,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之间的孤立学习是很多学生难以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下面从某一高校开设的课程为例,分析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大一主要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基础有机化学、线性代数、画法几何、测绘学、素描等;大二主要学设计的基础课程:园林初步设计1、测绘学、植物学、水彩、水粉、专业认知等;大三主要学习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园林工程、园林景观生态学、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史、园林苗圃学、园林艺术原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大四开始动手做园林设计:园林设计、课程毕业设计等。等到毕业求职时,学生突然发现虽然学了那么多知识,但很少能用上,知识体系乱成一团,没有任何头绪。但他们同时也发现,公司选择人才时有2个标准:要么是软件熟练,要么是通过所学知识能做出合理方案。而毕业时存在的问题是软件不熟练,由于知识体系散乱,做出的方案也不合理,因此学生在就业期间很迷茫。于是,目前有大量的培训班如火如荼的进行。据了解,有些培训班仅1年的学费就好几万,他们主要培训学生软件、方案的做法以及施工图等。为了让学生顺利过渡到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其教学方法与行业需求的结合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对学生的学情特征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园林工程》的授课改革,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顺利掌握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方案,如何将方案进行实施落地。

2园林设计序列的内涵

意格国际马晓暐先生作为意格的总裁兼首席设计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与从业经验,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园林设计的序列——水、场、山、筑、路、绿、园、形”,并在2014年意格国际暑期夏令营中全面开讲。在AGER总裁马晓暐先生清华景观学系LA…Friday报告纪实中[4],他也指出“竖向设计是景观设计一个最为核心的内容,竖向搞不好,设计就不可能做好!但恰恰是竖向设计,没人教,没人懂,没人会!我们现在做这个专业太浮夸了,都在做大曲线大弧线,玩大概念,而踏踏实实做项目的人太少了。”他所说的“竖向”便是他所讲的“园林设计序列”。2.1园林设计序列的定义园林设计序列即园林方案设计的节点,它指出每个节点从工程上应该如何考虑,从美学角度应该如何考虑,从而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水的来源分为很多类别,方案设计阶段主要考虑的是降水,也就是通过场地的脊线寻找汇水面,确定水面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地下水位标高确定场地中水的标高。场是指活动场地,其主要根据排水分区确定场地合理的功能和标高。山是指场地的相对至高点,当场地标高确定后,可依次寻找场地相对至高点,控制场地大的格局。筑即建筑,当水的标高、场地的功能、园区的控制点确定以后,建筑就可以根据其功能设置。例如建筑可临水,可以放在有功能的场地附近,可以放置在场地中相对最高点等。路是根据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及场的功能顺势而为,按最大化增强其体验性。绿是指植物,主要根据地形地貌及园路的曲径通幽营造植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园是当场地功能确定后来塑造特色小游园。形是最终通过挖掘场地的地域文化,塑造个性、风格。2.2园林设计序列的作用此序列不仅涵盖风景园林设计的所有要素,而且也为风景园林方案设计提供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法,使得风景园林的理性与感性完美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使得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仅可找到园林工程知识点所对应的缘由,也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园林工程授课思路探讨

通过上述园林设计序列,梳理园林方案设计和园林工程的知识要点。并采用理论到实践、整体到局部、交叉思维、交叉联系的方式,使得学生融会贯通,更好地达到社会第一线的要求。现以“水”为例,探索园林工程中“水景工程”和“园林给排水工程”授课…思路。3.1基于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园林设计作为设计流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对于掌握其他流程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设计序列为主线,强化园林设计的方法,同时加入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方案。园林工程课程最重要的3大工程是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其细部的规范与标准可反过来指导方案设计。例如,在土方工程中要考虑原有等高线,要考虑坡度,通过这些计算坡差及汇水量可以反过来修订方案设计中的不足。水景工程中要考虑水源,水源的确定同时也指导园林方案中水面的位置,不会增加多余不必要的管线等。下面以园林设计序列“水”为例,讲解如何基于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方案的设计,如何通过园林工程课程学习园林设计的其他…课程。3.1.1着眼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园林水景工程在城市水系规划要领中提出“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要求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有水体的公园设计时要着眼于水的来源与归宿。水的来源主要有地表水(降水、江、河、湖等)和地下水(泉水、承压水等)。降水作为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在方案设计时应该通过源头找到归宿,使得场地中的水面位置合情合理,能起到园林蓄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美化景观效果。例如新加坡作为一个常年多雨的国家,其降水在景观中成为关键元素。南洋理工大学虽然整个校园位于山上,但是所有的景观湖和溪流都通过明沟排水相连,人活动的场所与宿舍之间也全部通过2层连廊连接,真正的做到生态花园城市的目标。地下水位作为园林设计的基础,对于场地标高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要设计1个自然湖面,其水位标高一定要与地下水位一致,高了会增加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低了会影响园区场所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园林方案设计时,应着眼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虑水的源头及归宿。3.1.2着眼于水的安全性考虑从宏观层面来讲,水的安全性即是以排洪排涝为主要目的,同时营造景观效果。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提出的海绵城市政策(渗、滞、蓄、净、用、排)。目的是通过园林蓄水,让其有一个很好的归宿,而不是采用地下管网排走。目前中国出现的城市怪病——有70%的城市缺水,同时也有70%的城市发生洪涝灾害。这种城市怪病的出现,也正是基于城镇化30年来城市规划的大批量复制,其未考虑基底水系廊道,使得水系规划出现严重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讲,水的安全性主要是场地排水的合理性。例如,在容易发生冰冻的地方,如果排水不畅,会发生滑倒、摔伤等安全事故。3.1.3利用排水塑造场地功能区域园林中既有坡地又有山地,地面的起伏有利于组织地面排水,而且利用地面排水也可以减少地下管道系统。坡地形成的排水分区使得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参与活动。例如,在草地上:2%~3%的场地适合各类人群活动;3%~5%活动,散步;5%~8%散步困难,造型美观;8%~12%种植植栽,可以躺卧;12%~33%种植乔木。3.1.4园林工程知识在园林方案上的落实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基于园林工程知识在方案中考虑的顺序如下:(1)寻找水的来源;(2)考虑场地的汇水面,计算汇水量,确定方案中水的位置;(3)疏通场地整个大的排水方向,营造水的体验性;(4)考虑当地的地下水位,确定水位标高;(5)划分整个场地的排水分区,梳理整个场地的竖向分布和功能分布;(6)详细推导场地的排水方式及排水坡度。3.2园林设计指导园林工程的学习了解整个园林设计8大节点的设计思路和对应的园林工程如何检验其合理性之后,园林方案的细部落地所对应的园林工程施工做法及规范便很容易理解。挖掘专业之间的联系点,从源头学习施工知识的原理,而不是简单直接去记忆这些知识。上面从园林方案设计的角度,整体分析园林工程知识点如何指导方案设计中元素水的问题,除方案中的水元素全部理好后,其已经大部分涉及到园林土方工程和园林给排水工程知识点。那么落实到施工细部,便可以着重从《园林工程》教材中讲授对应工程的知识要点及施工图做法。例如在水景工程中会重点讲:从自然地形排水不做防渗湖底的做法,对应的人工防渗水池的做法及所用到的材料;不同的设计方案所对应的不同护坡及驳岸做法等。在园林给排水工程中,针对不同功能场地的排水所对应的给排水做法。3.3现场教学及模型制作强化知识记忆前2种授课思路是从理论上讲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但对于园林工程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还是必须落实的实践操作上。所以课程授课中另一个环节便是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现场中去,同时对于这些真实项目让学生通过现场图片绘制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的详细做法。通过对施工环节的了解,掌握园林工程课程中的专业名词,强化记忆。此外,和园林其他设计课程结合,让学生体会园林工程课程所起的作用,通过交叉学习的方式强化各科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课程作业中会设置园林设计与园林工程结合起来的方案模型制作作业,将局部工程做法也通过模型体现出来,真正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

4结论

以园林设计序列为主线学习园林工程,不仅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行业的方法与思路,与社会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基于行业经验的探索,总结如下授课思路,以期为高校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以园林设计序列为核心主线,讲解此序列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基于园林工程知识指导园林设计的合理性。(2)到方案的落实,园林设计指导园林工程的学习。(3)现场教学及模型制作强化知识记忆。

参考文献:

[1]李胜,龙松亮.园林工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创新研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23):152-153.

[2]李艳,聂庆娟.园林工程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256-1257.

[3]路培.园林工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6,(11):150-151.

第12篇

1.1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将城市化过程中对区域水循环和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文现象称为城市化水文效应.从水文过程的本身来看,城市化带来的水文过程效应主要包括:城市降雨过程特征突变、城市耗散强度增大以及城市产汇流过程畸变等.对于城市降雨过程,众多研究表明,城市市区内的降水量显著高于郊区降水量,城市周围降水时空趋势性分布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对水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这些影响被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市“干/湿岛效应”等.其中,城市“雨岛效益”和“干/湿岛效应”与城市“热岛效应”密切相关.在城市“热岛效应”方面,Gedzelman等人、Champollion等人、Bottyan和Unger、Nadir基于城区和郊区的气温观测数据分别研究了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匈牙利塞巨(Szged)、苏丹喀土穆等城市的热岛效应,发现纽约城市热岛效应最强,城区和郊区的气温差最高可达8℃.张景哲等人、周淑贞对北京、上海的“热岛效应”做了系统研究.在“热岛效应”定量模拟方面,日本学者Kimura和Takahashi,Toshiaki和Kazuhiro建立了人工热排放(包括汽车尾气、工业废热、人工取暖等)的精细模拟模型,绘制了较为详细的逐日和年际人工热排放变化图.香港城市大学Chan教授建立了考虑热岛效应的城区温度变化修正曲线.在“雨岛效应”方面,黄国如和何泓杰,王栋成等人在济南的研究表明:“雨岛效应”导致城市增雨率约为10%;曹琨等人选取1959~2007年上海市龙华站降水、气温资料及青浦、嘉定降水资料,运用累积曲线、距平统计和相对偏差对比等方法对上海地区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雨岛效应”主要集中于汛期5~10月,市区降水平均年增长率为郊区的1.6倍;目前,在国际上关于“雨岛效应”具有2个基本观点:一是城市化导致城区高强度降水增加;二是城市化及其工业污染产生的气溶胶导致城区降水减少.第一种观点的代表性研究在墨西哥城,Jauregui和Romales通过1941~1985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夏季城区“>20mm/h”的高强度降水明显增加,而同时期郊区雨量站的降水没有显著变化.第二种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Daniel,他基于NOAAAVHRR数据和历史降水数据分析得出“城市化和工业污染导致区域降水量减少”.这两派观点看似矛盾,实际具有科学上的内在一致性,城区点上极端(高强度)降水增加,是以面上其他区域降水的减少为代价的,因为区域水汽通量条件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点”上多必然导致“面”上少.在“干/湿岛效应”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长时期、大范围气象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上,Katharine等人基于全球1973~2003年系列5°5°分辨率的逐月地表湿度分布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化及其他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水汽含量(绝对湿度)明显增加.Brown和Degaetano基于美国145个气象站的逐小时湿度数据分析了美国1930~2010年的地表湿度演变趋势,发现绝对湿度普遍增加,相对湿度在城市和郊区表现不一样,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也不一样,大体是东部城市呈现“干岛”,西部城市呈现“湿岛”.顾丽华等人利用4个气象站1961~2005年水汽压、相对湿度的资料,对南京市的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发现南京在平均相对湿度和水汽压上表现为明显的干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南京城市干岛效应总体为增强的趋势;在浙江丽水和福建厦门,潘娅英等人和张少丽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城市干岛”的结论.在城市蒸散发研究方面,已有研究认为,由于城市化进程使植被、土壤等下垫面条件被不透水硬地面替代,持水下垫面的减少会导致蒸发量的减少.倪广恒和敬书珍基于遥感技术研究了城市蒸散发过程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响应关系;吴炳方和邵建华基于遥感影响建立了区域蒸腾蒸发量的时空推演方法,该方法在流域大尺度范围内应用较好,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对城市区的模拟精度受到限制,而且也没有考虑城市人工取用水的蒸发耗散.Qin等人将下垫面分为5类(耕地、城乡居工地、陆生植被区、水生植被区、未利用土地),分别提出了各项ET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在城市耗水计算中综合运用了用水定额、耗水系数和水量平衡法.在耗水率计算方面,李彦东认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蒸发耗水率不超过10%”.孟凡贵在博文“制度性干旱”的附文中()测算北京市区工业和生活蒸发耗水仅为133mm,由此推断城市单位面积水耗远比农田小,对水源的贡献远比农田大,这一计算忽略了城市中水回用及复杂的循环转化消耗过程,结果偏小.“制度性干旱”的观点一度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研究员()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孟凡贵)之所以能得出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结论,是因为该文在计算各项水资源消耗量时有一些问题”.以上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蒸发耗水的关注.总体来看,目前城市蒸散发对自然侧、大尺度的研究较多,对考虑城市耗用水过程的综合蒸散发过程的研究还比较少.

1.2城市化伴生的水环境及水生态效应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城市化和工业化往往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生态受到较大破坏.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水环境和水生态是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中国环境报告”指出,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水平大幅度下滑,“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已有超过30%的主要河流、70%的湖泊和20%的沿海水域遭到严重污染,尤其是河流流经城市段的污染最为严重.同时,城市区域地下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地下水水质优良的比例仅占37.3%.水环境和水生态恶化不仅对居民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稳定增长的绊脚石.因此,近些年来,城市化、工业化伴生的水环境与水生态效应相关研究成为城市水文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城市水环境方面,以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为着眼点,Zacharof等人,Schütze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纳污能力计算、水环境过程演变模拟等模型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施监控方案.水环境纳污计算模型可以定量求解水环境承载力,对城市建设决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郭怀成和唐剑武以山东临淄为例,建立了该区水环境系统动态预测与决策模型,由模型获得定量化水环境承载力,以研究城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及对各协调策略进行评价.崔凤军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城市水环境,对策略变量做出预测、优化,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左其亭等人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同时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水环境和水质过程演变研究主要从污染物性质,污染事件的过程与方式等方面认识环境恶化与水质劣变过程的演化机理,同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张学勤和曹光杰就城市水质问题提出了节约用水、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生态修复城市水体等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任玉芬等人通过对不同城市下垫面的分析,研究了屋面和路面等不透水面以及绿地3类城市主要下垫面形式的降雨径流污染.Zheng等人通过动态建模方法,研究城市雨水径流多环芳香烃(PAH)的污染评估.Gnecco等人研究了在城市表面的降雨污染,分别调查了屋顶和路面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在路面径流中最显著的污染物为溶解形式的Cu,Pb和Zn的重金属;关于屋顶径流,锌浓度是非常高的.Vizintin等人使用结合过程的模型,测定考虑城市水循环的城市冲积含水层地下水污染.在城市水生态方面,相关研究结合城市生态建设管理实践,通过水与其他生态要素的统一分析,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科学建议.早期的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主要考虑城市结构、形态设计等,忽视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水问题、水环境和水生态的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Kattel等人认为,城市生态是一个联合的整体,是建筑、土地利用、城市绿地、道路、湿地、栖息地及岛屿等不同的组合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维持城市生态,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Gbel等人提出了拟自然的城市水文生态管理方法,并评估了这种管理模式下城市地下水的响应规律.王沛芳等人提出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Wang等人研究了青岛崂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对于城市居民区的废水排放,为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的营养物质汇集,人工湿地和沿岸水生植物形成了缓冲地带.周文华等人以北京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内涵和4种典型城市水生态足迹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基于城市生态需水量的水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刘武艺等人定义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提出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压力量化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设计了计算模型.综上所述,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效应研究不单单局限于水资源本身,需要结合城市整体建设规划,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水环境承载力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应该侧重于污染物的运移转化,以及污染事件和水质劣变过程机理的认识和模拟等方面.水生态研究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则紧密结合了经济、社会等各类因素.城市生态需水量、城市生态承载力等研究都已开展.在城市生态建设日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水生态学的研究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3城市化水文过程机理研究

城市化水文过程机理研究是城市水文研究的另一重要分支,这部分研究可划分为“自然”和“社会”2个方面.“自然”方面重点研究天然降水在城市复杂下垫面上的运动转化和消耗过程;“社会”方面则集中于城市供用水方式和排水过程特征等领域.“自然”方面早期主要关注城市暴雨洪水及市政排水设计等工程问题,中国部分高校为此开设了“城市水利工程”专业.近期关注城市水文内在机理与模拟预测等基础科学问题,包括不同城市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关系、城市产汇流集成模拟、城市暴雨洪水的源头控制(Perrine等人),代表性成果包括Smith等人,Ragab等人,Amaguchi等人,Naftaly等人,Thomas等人,Yang等人,Ramier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天然水循环的影响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天然的下垫面条件,隔断了地表、土壤与地下的水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的产汇流特性;

(2)城市化进程破坏了已有的水文格局,改变了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平衡,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城市化进程从整体上改变了城市水文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大了城市洪水内涝的发生风险.“社会”方面,已有研究重点关注城市供水安全,研究不同城市单元的用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城市水体水质劣变与驱动机制研究等.Mercedes等人对巴塞罗那居住区游泳池的用水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游泳池的用水约占了总用水量的10%,富人区游泳池相对较多,人均用水量也更高一些.Rachelle等人通过澳大利亚金海岸城132个家庭的用水观测和行为分析,研究了有无节水意识对最终生活用水量的影响.Peter和Denny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城市资源消耗(水资源、能源、住房)的决定因素的半定量分析表明,用水量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个人节水意识对片区用水量的影响较小.Angela和Thomas研究了西班牙马洛卡旅游度假区的用水量,指出高端旅游度假区人均用水量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私家花园的用水量占到了夏天总用水量的70%,大众旅游度假区的花园用水量占30%,城市居住区约占20%.刘家宏等人、左其亭剖析了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指标的演变机理,建立了考虑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城市水质劣变和污染负荷驱动机制是“社会”侧的新的研究热点.Chebbo和Gromaire通过法国巴黎一个名叫“LeMarais”的城市试验小区的综合观测,定量分析了下水道系统的污染负荷,分别估计了径流,废污水和下水道的沉积物对总污染负荷的贡献.Campisano等人利用数学建模和实验观测,研究了下水道的冲洗脉冲波对管道沉积物的冲刷效应.李家科等人从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概念模型3个方面进行了归类整理,梳理总结了城市面源污染估算的主要方法和模型,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过程机理与描述方案.

1.4城市水文过程模拟模型

城市水文过程模拟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产汇流与暴雨内涝过程方面,已有研究认为城市化导致城市产汇流机制和产汇流特性均发生改变.Urbonas等人绘制了城市暴雨径流系数与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的相关关系图,表明随着城市下垫面不透水特性的增强城市产流系数迅速增大.Brun和Band研究表明,城市不透水面增加0.1~1倍,产生的地表径流将增加2~5倍.Seth等人在美国对高度城市化流域和自然流域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城市化区域降雨径流峰值要比自然流域高出30%以上,同时,城市化区域径流衰退系数要比自然流域低40%左右.Mark等人和Schmitt等人解析了暴雨洪水时城市表面流和下水管道流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国学者在城市产汇流和洪涝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城市降雨和径流的预报上.许有鹏等人以我国南方城市地区为例,借助“3S”技术平台,对区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结论表明快速城市化导致区域不透水率增加,河网滞蓄能力下降,区域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增大.由于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原型观测的难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借助区域或者流域水文模型对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Lhomme等人建立了基于GIS的城市地表产汇流模型.Vieux和Bedient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人口稠密的城市化地区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Valeo和Ho分析了目前融雪模型的一些问题,建立了以野外实验得到的城市融雪参数为基础的融雪模型,解决了城市地区的融雪问题.Berthier等人用二维数值模型来确定土壤在城市集水区径流的形成中的作用,发现土壤出流的贡献可以占到径流总量的14%.城市水文过程模拟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概念性水文模型;

(2)物理性水文模型;

(3)水动力模型.其中,水文模型将城市水循环系统看做一个“黑箱”或者“灰箱”系统,借助输入-输出响应关系或者具有一定物理机理关系的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水文过程和水循环行为.此类模型结构简单,对输入数据和参数的要求不高,便于普及应用,缺点在于模拟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模拟过程的时空尺度不宜太小.水动力学模型对城市水文过程进行了显式刻画,利用地表水动力学方程,管道流体运动方程等对城市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大大地提高了模拟精度,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模拟的时间尺度.但是由于建模过程需要大量复杂的输入数据和参数,限制了模型的广泛应用.当前,城市水文和水动力模型层出不穷,但每一种模型都具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这些模型在特定区域和特定工况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总结来看,SWMM模型、InfoWorks模型和MIKE模型是应用成功的典型.SWMM模型的全称是城市暴雨雨水管理模型(StormWaterManagementModel),是由美国环保局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该模型可以模拟城市区域次降雨径流过程,包括城市地面暴雨径流的过程响应以及在城市排水系统的水力运动过程等.模型问世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在城市暴雨径流预报模拟、污水排放的环境效应分析以及城市雨水污水排水设计等领域均有应用.我国学者针对SWMM模型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刘俊和徐向阳利用SWMM模型对天津主城区外环河以内的主要河道进行了建模计算,得到了研究区重要河道断面的流量过程.陈鑫等人对郑州市主城区的暴雨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研究区设计排涝标准和排水重现期进行了分析.InfoWorks模型由英国Wallingford集团负责研发.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仿真模拟城市水循环过程,对城市管网的水流过程模拟能力比较强大.我国学者近些年来也积极引进该模型.姚宇建立了城市工业园区排水网络模拟模型,仿真模拟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行性能.张伟分析了城市排水管网的水力特性,并模拟管网水流的沉积规律,为城市管网防淤塞管理提供有力工具.MIKE模型是丹麦水资源及水环境研究所(DHI)的产品.DHI是非政府的国际化组织,基金会组织结构形式,主要致力于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的研究,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软件、领先的技术.MIKE模型家族中有一款专为城市水系统量身定做的模拟工具-MIKEURBAN模型,其前身为MIKEMOUSE模().MIKEURBAN是模拟城市排水,污水系统的水文,水力学和水质等集成工程软件,它集成了城市下水系统中的地表流,明渠流,管道流,水质以及泥沙传输等计算模型,具有强大的城市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模拟能力.文献检索显示,MIKE系列模型目前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MIKEURBAN模型的应用还不是很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基于城市水循环调控与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需要,MIKE-URBAN模型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提升空间.

2城市水文学发展趋势

城市水文研究是通过分析城市化对于降水、城市下垫面产汇流规律、城市暴雨洪水以及供需水、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来实现对城市气候成因分析、洪水预测计算、污染事件防控、景观生态系统建设、雨洪资源化利用等目的.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城市水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开展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水文机理与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产生“热岛效应”的机理认识也比较清楚.研究手段已从数据对比法(包括城/郊观测数据对比、城区长系列历史数据对比)上升到模型模拟和实验室模拟阶段,建立了一系列能够反演城市“热岛效应”的统计模型、能量平衡模型、数值模型、解析模型和物理模型.目前对城市夏季“雨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雨岛效应”的产生机理认识也比较统一.但对城市干/湿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在不同地区并不一致,这与城市水循环的复杂性、城市所在区域气候背景的差异性,以及水分相变过程与能量平衡(显热/潜热转化)过程的高度契合性密切相关.城市干/湿岛效应与城市蒸散发密切相关,欲从机理上阐释干/湿岛形成的原因,必先弄清城市蒸散发的机制及其各项水分来源.城市水文机理与模拟方面,“自然侧”的降水-产汇流研究比较系统,已建立了包括城市屋面、硬化地面、城市绿地等复杂城市下垫面的降水-蒸发-径流定量模拟模型.“社会侧”的用水规律和需求预测研究也比较多,剖析了收入水平、节水意识、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城市用水量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对城市人工取用水的耗水机理研究较少,在城市综合耗水强度“是高还是低”的定性认识上还存在激烈争论.目前对工业、生活及城市景观生态用水消耗的定量计算做了一些探索,定量方法主要是经验性的耗水系数法,尚没有建立具有物理机制的城市用水蒸发耗散模型.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水资源消耗的空间分布,以及城市化对水分收支影响等关键科学问题来看,城市综合耗水的内在机理研究将是现代城市水文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该方面研究获得的城市蒸发耗水的定量计算成果,可以建立水分相变过程(蒸发)的能量吸收(潜热)与气温(显热)的关系模型,从而架起城市蒸发耗水与能量收支之间的桥梁,为解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湿度条件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奠定科学基础.理论上,蒸发耗散强度大(相对于郊区)的城市,其热岛效应弱,反之则强,因为蒸发吸收显热,对温度升高具有抑制作用.在应用方面,随着城市内涝问题的日益凸显,城市建成区短历时暴雨洪水的精细模拟预测、城市水文极值事件的定量描述、“海绵型”社区建设(低影响社区)模式及其水文响应规律等也是城市水文研究重要方向.城市水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国内在机理和模型上的研究还要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重视水文效应机理研究.之前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水文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水文现象.把握城市水文效应的规律性并开发定量模拟模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如城市暴雨产流过程的时空精细化模拟,重点要探究城市“雨岛效应”、“干湿岛效应”对城市局部气候的定量化影响,提高降雨预报精度和预见期.其次,要发展多学科交叉及应用研究.做好城市水文学研究必须涉及多个领域、学科的交叉合作,城市水文研究不仅与大气科学密切相关,还与环境科学、生态学及社会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相互关联,只有协调好学科间的相互关系,领域之间互相合作,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水文效应机制.最后,要把握好气候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响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科学界不争的事实,诸多学者认为全球变暖现象对于城市水文过程及水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城市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脆弱,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于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十分必要.

3结论与展望

城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80年代正式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早期重点关注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等水文计算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文学面临的问题更趋复杂,学科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囊括了城市化伴生的水环境与水生态效应、城市水文过程机理解析和过程模拟等内容.近30年来,城市水文学在城市水文与伴生过程模拟、城市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城市防洪减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理、模型和实验观测方法.但是,目前城市水文学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争议.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1)城市区域局部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问题.目前,城市区域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受到学界广泛认可,但上述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定量表征方法研究还很不充分.

(2)受到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干扰影响,城市水文要素和自然流域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城市区域的综合耗水强度和蒸散发量显著升高.认识城市高耗水过程机理,实施ET耗水管理,控制城市高耗水对促进区域真实节水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