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管理计划

图书管理计划

时间:2023-08-01 17:4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管理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管理计划

第1篇

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的重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工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幼儿园图书管理员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供大家阅读。

幼儿园图书管理员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现状分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书籍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也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源泉。为了让幼儿有随时接触图书的机会,以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我园增设了一个专门的幼儿阅览室。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特点,配备了适合大、中、小班阅读的各种类型的图书,所有图书定期更换。图书室的创建,将为孩子们打开另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

在上学期中幼儿们进入图书室后选择书籍时显得比较混乱,看书习惯有待提高。为了使我园的阅览室再攀高峰,也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图书室工作担负着自我超越的艰巨使命。

二、活动目标。

(1)小班:

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2)中班:

能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发展幼儿完整语言,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发展。

(3)大班:

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三、材料投放。

(1)座位可为幼儿提供各种舒适的坐椅或坐垫,比如可爱、舒适的小椅子,厚而软的地毯块或大枕头。提供给托班幼儿的座位还应考虑安全因素。舒适的座位可让幼儿产生像在家中阅读一样的感觉,从而吸引更多的幼儿进入图书室阅读。

(2)书架可根据需要,摆放各种类型的儿童书架(如悬挂式书架、可移动的书架、立式书架等)和储物柜来陈列和储存图书。书架摆放在边界处,起到分割区域的作用。

(3)辅助材料除了上面提到的`座位和书架等物品外,图书室中还要配备一些辅助材料。下面列出一些在图书室中有助于幼儿学习读写的材料:图书室登记册,可以记录幼儿进入图书室阅读的次数、时间、所阅读的图书等信息;图书之外的其他文字材料,如书单、文字标识等,可以增加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4)图书的选取在图书室,教师可以投放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但是,不管怎样,图书都应是图书室的主角。在选择图书时,除了要考虑幼儿发展水平、与课程的结合等基本因素外还应考虑以下可能影响图书室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图书的数量,需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不要把所有的图书一次性陈列出来。因为过多的图书会增加幼儿选择的难度,使他们疲于选书而疏于阅读。所以,在图书上架之前,教师能按主题将图书作个分类。

四、实施过程。

图书室的创设固然重要,有效利用更是不可忽视。有效利用才能使图书室的作用得以彰显。

(一)加强阅读指导

毋庸置疑,要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前提就是要让幼儿乐意进入图书室。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办法就是设法让图书室更富有吸引力。舒适的环境和有趣的图书是吸引幼儿进入图书室阅读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想让他们常常进入图书室,并能长时间停留在图书室,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的阅读指导策略。

如,制作图书室"小广告",鼓励幼儿在图书室使用玩偶讲述故事,让幼儿分享在图书室创作的书写或绘画作品,等等。

(二)制订图书室阅览规章制度

1、幼儿人数:每次每班进入图书室的人数限制在15人以内。

2、保证时间:每班需按照时间安排遵守(时间,如有外出学习等特殊情况,请提早一天自行安排好。

3、幼儿看书要求:幼儿在看书时尽量要做到物归原处、物还原样。阅读时保持室内安静,椅子轻拿轻放,爱护图书等等。

4、对教师的要求:每位教师要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要耐心、细心指导幼儿读书,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日常管理。

1、老师要对破损的书籍进行及时的修补和调换。

2、每位老师带领幼儿阅读后进行及时的清扫,使阅览室保持空气清新、整洁干净的读书氛围。

3、将记录表、时间安排表上墙,便于检查和自查。

幼儿园图书管理员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图书室规程》为依据,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认识新时期学校对图书室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图书室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教学、科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本学期,图书室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图书室的标准扎实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图书室的育人功能。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图书室工作。

三、具体工作:

(一)加快建设,提高标准。

加强图书室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认真学习《幼儿园图书室规程》和各类业务书籍,确保图书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规范管理,认真服务。

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工作。本学期调整学生借还书的周期,增加借阅量,保证让学生能看上书、看好书。师生阅览室的开放确保定时准时,并做好休息日的开放工作。由朱莲老师负责图书室的日常工作,图书固定资产的登记、借还书等工作。

(三)加强指导,开展活动。

要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文献知识和图书室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阅读内容、读书方法、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要经常宣传好书、新书,向学生推荐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刊。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指导功能,加强教育指导。

(四)加强研究,科研管理。

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要加强研究,掌握科学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管理能力水平。

幼儿园图书管理员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强化图书管理,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教学教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突出图书室在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

2、通过阅读使幼儿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故事内容、情节。

3、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鼓励幼儿讲述故事续编故事等。

4、感受文学中语言美。

三、活动时间

各班严格按照“部室活动安排表”按时进入图书室活动。

四、活动形式

1、集体阅读。选择短小精悍、有趣味、情节强的故事作为讲述内容。

2、自主阅读。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小小广播员”讲述,推选1—2名优秀的有经验的幼儿为大家讲故事。

4、故事情节再现,情景表演。运用头饰、面具、玩偶等,分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幼儿的理解。

5、续编、创编故事。

6、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

五、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教师讲解阅读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2、根据主题内容进行阅读活动。

3、活动总结点评。

4、活动结束,图书归整,填写记录表。

六、评估与反思

第2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 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10-01

一、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实现了开放式管理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往往是由学生将其需要的图书以及图书代码交由图书管理员,再由图书管理员将学生所需要的图书递交给学生。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下,借阅分离严重影响了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开放式管理模式的确定,实现了图书借阅的自由化,中小学生能够在阅览室充分了解各类书籍,实现图书使用效率的飞跃。目前,部分中小学的图书室已经实现了学习、借阅一体化,实现了在图书管理模式上的质变。

2.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图书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在信息化的推动下电子图书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下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诸多学校的电子图书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区域信息共享体系,在校学生以及教师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资源分享系统获取大量的图书资源。

3.人文管理精神得到凸显

传统的管理制度过于僵化,已经无法适应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僵化管理模式下,只能是循规蹈矩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图书管理过程中,灵活性、自主性不强。现阶段,图书管理活动中的人文管理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管理自主化、人本化的趋势得到了加强。人文管理精神的注入,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人员素质令人堪忧

目前,中小学的图书管理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学校教师的家属,因此其没有接受专业的图书管理培训。往往是在入职后,由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工作要求、工作既能够培训后就直接上岗。因此,诸多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相关工作不熟悉。因此,其个人工作素质不能够适应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甚至严重影响图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藏书适应性不高

所谓的藏书适应性,指的是图书馆的图书是否能够满足学校学生、老师的需求。目前,学校在进行图书采购时,往往采取一次性大量采购,进而图书在时时更新方面有所欠缺。并且,学校在进行图书采购时过于”专断”,没有多途径征求学生、教师的意见,进而导致了其采购图书偏离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

3.图书经费紧张

目前,图书经费紧张是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目前入学儿童激增,学校的基础性建设经费开支较大,对于图书购置经费的重视程度往往偏低。期刊、报纸得不到时时的更新。此外,图书馆内大量陈旧图书得不到恰当的利用与处理,进而占用了大量的金钱与藏书空间。

4.缺乏创新服务

目前,图书管理服务创新是提升图书管理效率与改革的内在要求。但是,就目前中小学的图书管理服务现状来说,往往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第一,服务对象局限。目前,中小学图书室的开放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学生与教师,服务对象过于局限。图书服务要得到发展,服务对象首先要广,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满足群众的非物质需求。

第二,缺乏交流与互动。这里所指的交流与互动,主要针对图书管理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图书管理人员往往无法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进而也导致了服务的发展滞后。

第三,图书借阅统计管理不严格。图书借阅统计是了解服务对象图书需求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中关于借阅统计的相关信息缺失,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在采购图书时无法准确把握图书的需求种类。

三、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1.组织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是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基础。学校要结合其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将电子信息化、图书情报信息处理等新项目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且,培训计划要有阶段性、目的性,通过系统的培育课程切实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奠定专业基础。

2.建立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平台

沟通交流平台是图书管理人员获取服务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信箱等方式搭建双方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平台,师生能够针对学校的图书管理服务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图书管理服务的提升指明方向。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了解师生对图书的需求,避免其采购资源的浪费。

3.建立考核机制

目前,针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考核尚不完善,真是部分学校缺失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的消极懈怠,缺乏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将其服务态度、专业知识、服务能力等列入考核内容。并且将考核的结果与图书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的激发图书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四、总结

图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对于知识的渴求往往也是通过图书得到满足。因此,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相对于上个世纪,我国图书管理工作无论在工作模式、服务模式还是工作效率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经费紧张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时代;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改革的重任。目前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还存在着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开辟出一条管理的新途径,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一、更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理念

在档案图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随着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来对工作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对于从事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由于长期受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自身性质的影响,在从事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现有的管理方式,致使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较低、效率也处于一个非常不理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档案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将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需求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的需求,使其能够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创新档案图书管理的工作手段

在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进程中,要注重工作制度的创新。在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进程中,要在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来进行,充分借鉴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模式中有益的部分,对于一些不再适应当前档案图书管理模式需求的工作方法来敢于舍弃,从而在继承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形式方面,可以将一些利用价值比较小同时保存的年限又比较短的一些档案资料通过分级保管的形式下放到基层的管理部门中,这样不仅大大方面了基层部门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的使用,同时又能够缓解档案馆藏库存紧张的局面,使得档案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之中。此外,在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为了避免以前在案卷立卷工作中繁琐复杂、随意性大、案卷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等现象的出现,要积极推进立卷工作改革,对传统的档案立卷工作进行积极地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进程中,也要注重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缓解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几率;此外,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还要进一步推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用,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能加符合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与高效化。

四、注重服务方式和工作内容的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服务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一系列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方式,通过各个档案图书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网来进一步实现档案图书资料的共享。当前,通过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方式,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重视对网络的利用,积极推动各级档案机构之间数据档案资源的联网进程,在更大范围之内实现档案图书资源的共享,推动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同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建立起网络在线服务平台,使得需要档案图书资料服务的用户能够获得在线支持,进而为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此外,还要注重对工作内容的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改革的进程中还要在工作内容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优化档案图书资源、提升馆藏资源的质量,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提升服务的质量。

五、提升管理队伍的水平

以人为本是实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改革的进程中,要重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进而形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持。首先,对于档案图书工作人员来讲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打破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束缚,解放思想,在新形势下依据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要进行积极地创新;其次,要提升自身的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和掌握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各种业务需求,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好地适应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新变化;最后,要重视对于档案图书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对在岗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等形式来不断地更新其档案管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档案图书管理机构还要依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进而带动整个档案图书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六、推动档案图书管理的法制建设

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和创新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推动法制建设,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目前针对档案图书管理我国已经制定了《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在工作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制的规范下健康地发展。

结语

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注重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的创新,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服务方式,注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晓红. 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的相关探讨[J]. 办公室业务,2014,03:113.

第4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 管理体制 创新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所谓图书管理,就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

一、高校图书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伴随着自身管理的进步,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使人们的信息交流、处理、存贮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面临着一系列内外环境的制约和阻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是处于集中式管理和多元等级结构。各校的图书馆基本由各自的院校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人事、经费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对象也只限于本校,尚未形成统一的最高层次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部门。因而,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孤立发展模式,呈现出封闭半封闭的分散状态。无论规模大小都各自热衷于追求本校的“小而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又由于缺乏宏观调控,各馆间还未进行统一的分工协调,在自动化和数据库建设方面,更是缺乏统一组织和标准。因而规范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难以快速进行。

2.图书管理职能存在缺陷

自古以来,图书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搜集、储存和传播文献信息。在人类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图书管理的这些最基本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综合运用,将人类社会快速推进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图书管理等传统的文献信息生产与流通机构管理使文献信息的垄断地位日益受到冲击,这是文献信息走向平民化的表现,是图书管理大众化的表现,是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图书管理要在这种全新的信息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图书管理的职能,优化图书管理的职能。

3.组织结构生硬僵化

高校图书馆的内部各组织以文献管理的主线来展开,分为横向的业务系统如采编、流通、技术等和纵向管理程序如计划、控制等。这种以分工为基础,形成了分割式的方法管理业务。由于结构单一、沟通较差,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尤其在网络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反映迟缓。因此,必须对文献为基础的层次结构进行重组,从功能上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时代竞争需要。

4.管理激励机制缺乏

高校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是靠“吃皇粮”维持日常的运转,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服务机构。在人事管理中,实行的是终生制。馆长是由上面委派,馆员是统一分配,一经录用无论优劣,稳端“铁饭碗”。职称评定论资排辈。图书馆不承担经营风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这种缺乏竞争的机制下,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和发挥。特别是有些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和业务知识,习惯于应付日常琐碎事务,不太重视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而使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缺乏敬业和创新精神。

二、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必要性

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以人为中心,对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过程。而管理创新则是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内容所进行的整体或细节的改进与提高的创新活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及其创新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管理创新意味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信息环境,不仅只是计划、组织和指挥,而更要协调馆员与读者、馆员与设备、部门与部门以及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发现和重组各种资源和结构,进一步激发馆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图书馆事业的总体目标而协同努力。管理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馆思想和方式方法的更新。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管理创新是深化高校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还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的途径

1.图书管理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能否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念,管理思想必须实现以下转变。首先,从一般化建设向特色化建设转变。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来考虑资源建设问题,把资源建设建立在合作和共建的基础之上。各个图书馆在分工的基础上,应加强自己的特色化建设。其次,在图书馆的发展途径上创新。图书馆必须转变发展观,树立竞争与协作的思路,克服传统图书馆独立、封闭的办馆模式,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建立图书馆联盟,加强合作,走共同发展之路。再次,在图书馆的职能与功能认识上创新。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有许多新问题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管理者只有主动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新的活力。

2.高校图书管理制度的创新

首先要创新制度资源。应根据制度的构建原则和运作机理创新制度资源。从管理体制等变革创新入手,实现人事、财务、分配等制度的全面创新,科学制定、合理配置制度资源,宏观和微观创新并重,采用纵向继承、横向移植和综合创新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其次要构建创新的制度体系。创新制度体系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权限及编制、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管理原则等。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咨询等相关制度,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四是读者服务规范,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

3.高校图书管理服务学科建设创新

现在各高校比较注重学科建设,一所大学的重点学科的多少和水平高低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反映学校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各高校均有自己办学的历史和特点,学科建设也千差万别,重点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即使是综合性的重点大学,也不能将所有学科均等建设,往往会选择部分优势学科或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很多情况下,学科建设注重于实验设备、人才培养和引进、科研项目的支撑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往往忽略了重点学科的图书资料建设。

在学校的一些重点学科或重点项目的立项、评估过程中引入“学科馆员”制度。主要选择部分素质较高的馆员为特定学科专业服务人员——重点学科馆员,学科馆员除了关注和从事一般的图书管理工作外,对特定学科的文献情报资料加以特别关注,并向院系专家联系人进行经常性的专业学习与交流。学科馆员充分利用图书管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组织及综合利用的优势,跟踪学科动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科组,为学科建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4.图书管理人员管理创新

对图书馆人员的管理要做好:一是做好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吸引工作。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必须围绕业务建设进行,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可以带动图书馆整个馆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二是实现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解决“管”和“理”两个方面的问题。“管”是指怎样对馆员进行激励、协调、督察和控制;“理”是设法对馆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馆员的素质,加速馆员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三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应根据个人的能力特长、兴趣,“知人善任”,这样才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对具有奉献精神的员工,积极进取,取得较大成绩的,给予荣誉或经济上的奖励。

管理创新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创新促发展,这是公共图书馆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阅读多样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开创多元化的服务的新模式,使公共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梅:浅谈高校图书管理创新[J].科学之友,2010(11):102.

[2]刘旭 于瑞云:新世纪图书馆发展战略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1(2):12-15.

第5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管理体制;创新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作为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所谓图书管理,就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

一、学校图书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学校图书馆事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伴随着自身管理的进步,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使人们的信息交流、处理、存贮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给学校图书馆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面临着一系列内外环境的制约和阻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是处于集中式管理和多元等级结构。各校的图书馆基本由各自的院校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人事、经费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对象也只限于本校,尚未形成统一的最高层次学校图书馆的管理部门。因而,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孤立发展模式,呈现出封闭半封闭的分散状态。无论规模大小都各自热衷于追求本校的“小而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又由于缺乏宏观调控,各馆间还未进行统一的分工协调,在自动化和数据库建设方面,更是缺乏统一组织和标准。因而规范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难以快速进行。

2.图书管理职能存在缺陷

自古以来,图书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搜集、储存和传播文献信息。在人类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图书管理的这些最基本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综合运用,将人类社会快速推进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图书管理等传统的文献信息生产与流通机构管理使文献信息的垄断地位日益受到冲击,这是文献信息走向平民化的表现,是图书管理大众化的表现,是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图书管理要在这种全新的信息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图书管理的职能,优化图书管理的职能。组织结构生硬僵化。

学校图书馆的内部各组织以文献管理的主线来展开,分为横向的业务系统如采编、流通、技术等和纵向管理程序如计划、控制等。这种以分工为基础,形成了分割式的方法管理业务。由于结构单一、沟通较差,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尤其在网络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反映迟缓。因此,必须对文献为基础的层次结构进行重组,从功能上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时代竞争需要。

3.管理激励机制缺乏

学校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是靠“吃皇粮”维持日常的运转,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服务机构。在人事管理中,实行的是终生制。馆长是由上面委派,馆员是统一分配,一经录用无论优劣,稳端“铁饭碗”。职称评定论资排辈。图书馆不承担经营风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这种缺乏竞争的机制下,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和发挥。特别是有些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和业务知识,习惯于应付日常琐碎事务,不太重视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而使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缺乏敬业和创新精神。

二、学校图书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必要性

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以人为中心,对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过程。而管理创新则是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内容所进行的整体或细节的改进与提高的创新活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及其创新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对于学校图书馆来说,管理创新意味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信息环境,不仅只是计划、组织和指挥,而更要协调馆员与读者、馆员与设备、部门与部门以及各学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发现和重组各种资源和结构,进一步激发馆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图书馆事业的总体目标而协同努力。管理创新是学校图书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馆思想和方式方法的更新。

三、学校图书管理创新的途径

1.图书管理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能否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念,管理思想必须实现以下转变。首先,从一般化建设向特色化建设转变。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来考虑资源建设问题,把资源建设建立在合作和共建的基础之上。各个图书馆在分工的基础上,应加强自己的特色化建设。其次,在图书馆的发展途径上创新。图书馆必须转变发展观,树立竞争与协作的思路,克服传统图书馆独立、封闭的办馆模式,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建立图书馆联盟,加强合作,走共同发展之路。再次,在图书馆的职能与功能认识上创新。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有许多新问题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管理者只有主动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新的活力。

2.学校图书管理制度的创新

首先要创新制度资源。应根据制度的构建原则和运作机理创新制度资源。从管理体制等变革创新入手,实现人事、财务、分配等制度的全面创新,科学制定、合理配置制度资源,宏观和微观创新并重,采用纵向继承、横向移植和综合创新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其次要构建创新的制度体系。创新制度体系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权限及编制、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管理原则等。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咨询等相关制度,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四是读者服务规范,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

3.学校图书管理服务学科建设创新

在学校的一些重点学科或重点项目的立项、评估过程中引入“学科馆员”制度。主要选择部分素质较高的馆员为特定学科专业服务人员――重点学科馆员,学科馆员除了关注和从事一般的图书管理工作外,对特定学科的文献情报资料加以特别关注,并向院系专家联系人进行经常性的专业学习与交流。学科馆员充分利用图书管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组织及综合利用的优势,跟踪学科动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科组,为学科建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4.图书管理人员管理创新

对图书馆人员的管理要做好:一是做好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吸引工作。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必须围绕业务建设进行,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可以带动图书馆整个馆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二是实现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解决“管”和“理”两个方面的问题。“管”是指怎样对馆员进行激励、协调、督察和控制;“理”是设法对馆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馆员的素质,加速馆员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三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应根据个人的能力特长、兴趣,“知人善任”,这样才能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对具有奉献精神的员工,积极进取,取得较大成绩的,给予荣誉或经济上的奖励。

管理创新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创新促发展,这是公共图书馆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阅读多样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开创多元化的服务的新模式,使公共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梅:浅谈学校图书管理创新[J].科学之友,2010(11):102.

[2]刘旭,于瑞云:新世纪图书馆发展战略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1(2):12-15.

第6篇

一、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思想素质

小学图书室科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科学服务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而思想素质是先导。图书管理员要深刻领会学校图书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自身思想修养,热爱图书管理这项工作,要以一颗火热的心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这是管理好图书室的先决条件。

二、美化图书室环境

图书室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的图书室除常摆上四季常绿的盆景外,还依季节摆上四季盆花。如春季摆上淡淡花香的幽兰;夏季摆上香气馥郁的茉莉花;秋季摆上硕果累累的黄珠果;冬季摆上迎风傲骨的红梅。在图书室恰当位置贴上名言警句。在室内恰当位置悬挂上一个“静”字,室内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学生在这样简朴、宁静、高雅、催人奋进的环境中借阅图书,犹如置身于知识的海洋,心情十分舒畅,在不知不觉中图书室就变成了孩子们乐于去的地方,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学生的素质。

三、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

1.图书管理员要热爱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被视为天职,而热爱学生是图书管理员工作的前提。小学图书管理员本身就是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启蒙老师,小学生胆小、懵懂、幼稚,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脸上要微笑,这样孩子们才喜欢与你亲近、和你交心,依恋图书室,乐于阅读。如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只能对你望而生畏,远离图书室。

2.加强图书管理员的业务素质

图书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保障图书室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而目前大部分图书管理员是从教学上来的,专业知识很有限,即使经过短期专业培训,但真正要独立开展工作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是由教学转到图书室工作的,很有感触,我原以为图书管理岗位是养老的地方,可当踏进这道门,开始真正工作时,才知道这里边的学问很深,不是人们所说的借借还还书这么简简单单的事。单就拿图书分类、编目、上架来说,若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根本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图书管理员要自觉努力学习,加强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文化知识的欠缺。切忌做图书保管员,让图书在馆里睡大觉,而要做图书管理员,让图书室真正发挥它的教育职能。

3.建立管理制度

小学图书室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必须从规范入手,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如《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图书借阅制度》、《图书丢失、损坏赔偿制度》等,有了这些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再加上图书管理员的精心管理,图书管理就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时代是培养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黄金时代,我们可从这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需要。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必需让他们自身有阅读的需要。我和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科任老师密切配合,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一些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引导老师们在班队会上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故事会》等活动。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提出一定的探究性的问题,如在自然课中提出:为什么鱼在水中总是交替地向上游动与向下游动?在语文课中寻找课内外知识的结合点。如学习《黄山奇石》,让教师们引导学生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的读物来阅读。这样学生们踊跃到图书室借阅图书,查阅资料,主动做好读书笔记。

让教师们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一个有生命力的校园应该是书声琅琅、充溢书香的。我针对清明节,让教师们组织学生阅读革命先烈的书籍,并写出读书心得。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针对国庆节,阅读歌颂祖国的书籍,并写出演讲稿在全校进行《我爱祖国》的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在春暖花开的春季学期和果实累累的秋季学期,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比赛,学生们的作品在各种刊物上频频获奖。通过各类读书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在课外兴趣活动中,组建学生阅读小组。在阅读课上,把学生带进图书阅览室,学生尽情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他们行走在异彩纷呈的知识之旅上,漫游在神奇有趣的动物王国里,他们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伟人交流……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迷恋上了图书室,爱上了课外阅读。瞧着学生们在图书室如饥似渴的阅读劲儿,真让人感动。而阅读带给他们的收获是可想而知的。

5.提高图书借阅率

学校藏书的目的是为了流通,只有广大师生积极借阅,藏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也才能提高图书借阅率。为了提高学校图书的借阅率,除我们图书室开放借阅图书外,还采取班级集体借阅。每班培养2名小图书管理员,定期到图书室集体借阅图书。在教室设立图书角,由学生自由借阅,小图书管理员协助班主任负责学生借阅登记管理工作,并负责按期归还和调换图书。这样学生借阅图书灵活方便,大大缩短了全校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的排队时间,有效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

对于教师教学用书,我按年级、学科特点、知识点分类建立专档。在教师办公室设立书柜,图书管理员把该年级适用书籍放于办公室内,由该办公室负责人对书籍进行具体管理。教师自由借阅,随用随取、自己登记。图书管理员每周整理一次书柜,防止乱架。同时,根据教师借阅情况,适时更换图书,以保证教师的教学、学习需求。这种灵活简便的借阅方法,既提高了文献资料的流通量,又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

适时添购新图书。根据师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每年、每期购置一定量的新图书,这不但满足了广大师生的求知欲,还让图书室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着图书的借阅率。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员;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时期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与培养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3日

一、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整体素质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书籍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源为高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有其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中的作用,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管理员的整体素质。高校图书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员的整体素质与技能,是图书馆适应新时期发展和满足社会广泛需求的又一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令人担忧,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真正学习图书管理的“科班”出身的很少,图书馆成了一个养老的地方。图书管理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按部就班,工作主观能动性极差。而部分年轻人对待图书馆工作缺乏热情,认为工作枯燥,难以创新,因此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图书管理员已很难适应新时代读书者所要求的快速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激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稳定管理员队伍,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

二、新时期高校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1、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当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的师生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应当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用热情和真挚来感染读者,这样才能与读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才能充分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之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高校图书馆员应当具备现代的科学管理技术。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体,具有其特殊性。作为图书管理者不但要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而且要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现代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实体。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懂得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软件技术管理的队伍。如何更好地对图书馆系统进行信息化分类,为师生提供一个获取更多知识的平台提出一个重要课题。

3、提高图书管理员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作为高校的一名图书管理员,除应当熟悉图书馆的各项管理流程和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发展创新,走一条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发挥网络优势。

4、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外语水平。在学术国际化、知识全球化的信息化环境下,国际之间的图书馆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和密切,各语种、各类型的文献信息大量出现,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才能更好地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性、学术性信息。

5、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文化涵养。作为高校的图书管理员,他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其自身所具备的知识、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都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内在的素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作为一个窗口单位微笑服务会缩短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另外文明优美的语言可以反映出图书管理员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

三、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培养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忠诚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要具有奉献精神,树立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意识,真正做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钻心研究和学习,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要有计划地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扩展自身的信息意识。

2、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和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图书馆在高校一直是一个清水衙门、养老的好地方,管理人员思想严重懈怠,缺乏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通过业绩、工作量、创新性性与职称挂钩,将年终考核与职务挂钩,一改以前吃大锅饭的局面,从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能力和业绩上进行考核。对那些在工作上敬业的加大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才能让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有效、更合理的环境,形成一个更佳的人才竞争和流动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管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34-1.5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深,高校师生在教研及学习中,除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料外,还需要大量边缘科学方面的信息知识,图书馆作为资源共享的平台地位益发重要。美国图书馆曾就各个因素在图书馆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管理人员占75%。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教育培训和教学科研中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以及文化服务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单一传统的文化服务方式和理念与现代高科技化、快捷化、多样化趋势不相适应,其作为信息文化服务平台的作用日益被分流和淡化。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成为能够为社会提供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部门,才能发挥其在现代信息社会传播途径中的中坚力量。而要达成此目的,就必须有能提供这种现代图书馆服务的高素质图书管理人才。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是确保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图书馆事业能健康发展之根本所在。图书管理人员既是知识的提供者,又是知识的管理者,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尤其如此。目前很多科研成果出自于高校,通过示范推广被应用于生产实践,继而把科学知识转化为了现实的生产力。而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生产力的持续推进也必然要求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而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正是决定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才能胜任当代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

二、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发展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信息的加工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前进与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环节。具体说来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要想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作用,就需要有一支政治思想好、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图书管理队伍。这是图书管理人员首要的基本素质。一个图书管理人员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既有承担大量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又有在学海里探求知识的学生,多方位的读者需求会给图书管理人员带来琐碎而繁重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树立和培养职业荣誉感,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用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

(二)过硬的业务知识素质

业务知识素质是指图书管理人员要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图书管理人员的又一基本素质。图书馆藏书汗牛充栋,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各门科学无所不有,管理人员必须博闻广知,不但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多种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三)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这些知识的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凭图书管理人员的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不仅仅满足于为读者提供哪些服务,更关注读者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中得到了什么,从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当好教学、科研的后勤兵。

(四)较强的信息意识

图书管理人员要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还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不断涌现,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动态、现实要求等有较快的心理反应速度,具备快速准确搜集信息、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能准确地做出预测、给予判断,为读者做出参谋。

(五)现代化的办公能力和一定的外语水平

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图书馆将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网络化和数字化。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是图书馆运作的平台,这种网络背景下的图书管理人员面对的将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所从事的工作也将更多地与网络有关,所以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水平是必要的;同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进行图际交流,西文编目等工作将会得到很好的进行。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图书管理人员自身认真学习,刻苦钻研

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快速普及,各种各类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形式层出不穷。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资源共享的平台。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只有树立起创新意识,才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及批评性思维的技能。

(二)强化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是图书馆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形象至关重要。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应明确其职业职责,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工作过程中忠于职守,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同时甘于默默奉献,用熟练的操作、周到的服务、和蔼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为读者提供适时适当的服务;其次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意识到图书馆工作的意义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具有为读者服务的崇高品质。

(三)实施有效管理,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图书馆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图书馆应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把任务计划工作列入主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贯彻到图书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中去,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压力,促使图书管理人员有质量、有责任、有目标地完成工作;同时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使其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提高实际业务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综合服务的效果。

(四)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职业技能

高校图书馆已逐渐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的管理方向,这在给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挑战。图书管理人员作为信息时代的领航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并掌握管理新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图书馆现状及特点,可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地组织岗位培训,加强岗位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图书管理人员参加学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本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继续教育,改善其智能结构与知识结构;通过业务培训、计算机网络培训、外语知识学习等来提高其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总之,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对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琴.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J].理论导报,2008(12):46-47.

[2]周健.浅议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提高与教学工作的配合[J].科技信息,2007(14):190.

[3]金玉莲.浅议图书馆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01-102.

[4]何树娟.浅论提高高校院系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J].科技信息,2010(35):259.

[5]栗慧.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2(2):27-31.

[6]张厚生,王启云.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第9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图书管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89-02

一、图书管理的信息化

当前网络在图书馆中得以广泛应用,文献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给传统的呆板滞后图书馆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化、速度化、有效化的优势使之成为21世纪图书馆发展方向的主流。网络既是图书馆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起了促进和催化作用,是图书馆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随着图书馆实现自动数字化,建立图书馆局域网,并能与互联网互联进行信息共享,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公众对信息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图书馆网络信息量趋于庞大,也变得复杂多样,如何有效地建设、维护好网络,并保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是图书馆需要解决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相应地要求图书管理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使得与网络信息化同步。这就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其在网络化的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

二、网络信息化下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网络信息化下的图书馆,数据和信息是生命,准确而完整的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正常开展的保证。旧有的图书管理员的管理技能和知识结构已然无法适应这种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化专业知识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当今科学发展使得各类学科高度细化、大量集成和交叉渗透,这就给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以下素质,才能适应适应网络信息化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图书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为读者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含社会各个阶层,工作任务繁重多变,因此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从业道德教育和服务宗旨教育。图书管理中网络的运用与管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效应,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道德与伦理方面的问题,进而会影响人的道德水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对于图书管理员要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细腻的工作作风,真诚的服务态度,积极的隐私保护意识,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敏锐的知识产权观念。

2.深厚的业务素质

图书管理员应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具体体现在:首先要系统性的掌握图书信息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是了解图书管理业务程序,熟悉自己所管理的图书信息的内伸外延;再次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最后应注意提高外语水平,能够识读相关外文图书信息,提高外文资料的利用率。

3.较强的信息意识素质

现代的图书馆信息量翻倍式增加,图书管理人员要敏捷地捕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及时地收集及更新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以充当各层次读者的助手;同时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信息技术处理知识,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独立筛选、甄别与整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读者能够很快地检索到需要的知识信息,提升了信息利用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4.超前的思维素质

网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管理维护好网络,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全局的观念来考虑问题,并要有预见性;其次,图书管理网络信息化是一个不断革新的领域,需要管理者勇于创新;再次,图书馆信息化、集成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需要我们去积极研究。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随时随地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会使得我们变得迷茫和困惑,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及超前的思维能力。

5.必要的管理素质

目前的图书馆界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人员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尤其是缺乏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图书管理工作不仅是对知识信息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包括服务对象及管理者本身。网络的运用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信息传递手段,具有虚拟特殊性。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排除硬件设备外最终取决于使用者的运作状况。或者说网络是否能保持正常运行,主要的问题不是技术方面,而是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交关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因此人的管理是网络管理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工作得到全方位的进度和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身份也在改变。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图书管理人员应及时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进行能力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网络信息化下图书馆工作的需要。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应根据社会的时代要求和网络信息环境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要求,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倡导图书管理人员自我教育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政治理论学习、举办岗前培训等多样活动,以及对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进行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加强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宣传图书管理工作的作用及意义,培养图书管理人员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图书馆不仅成为读者的知识殿堂,而且还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对图书管理人员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计划,适时地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和轮岗实践教育活动,使他们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通常通过网络进行。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传统的图书管理形式人工操作多、劳动量大、效率低,已经远不能适应电子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程序向利用计算机网络转变,就要求图书管理员掌握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存储的技术。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外语知识,拓宽服务的范围和领域,这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流的需要,是顺应时展的需要。随着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及全球信息网络的联通,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析、辨别和收集有用信息。互联网上的语言部分是英语,管理员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尤其是英语,才能有效地处理、加工网络信息。因此,只有具备外语知识才能直接地了解国际动态,便于直接的收集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传递工作。

3.培养图书信息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现代社会的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开发、储存及传播的重要阵地,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当今已经进入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图书管理人员作为知识的引领者,其知识框架的核心内容就应该是如何进行获取知识信息。对于现代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

图书管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管理,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还应该要有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当代的知识信息社会中,每一个公民或者组织都应在知识信息的接触过程中遵守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章。只有洞悉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才能在知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避免产生纠纷或者抵触法律的行为。图书管理人员的另一工作性质就是服务,为了增加服务效率,图书管理人员还应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读者心理的需求,这样才能使信息服务工作准确到位,才能有效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本身而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工作心态也是非常必要的。

4.培养信息技术运用和处理能力

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能熟练的运用和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首先要对信息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从冗杂繁多的信息中分析出具有可用价值的部分。能将各类信息加以甄别、筛选,从中整理出有用的内容并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并能从中发掘出潜在的利用价值。要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譬如能利用计算机平台建立各种图书数据库,处理各类图书信息,能从网络中猎取到各种读者需要的信息,能指导读者利用网络检索图书文刊,并能在网上解答读者的问题。

5.建立健全科研奖惩制度

图书馆必须制定科研工作规划,使图书馆科研工作有预期的目标。首先要建立科研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对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要制定相应的指标,进行定期考核,实施奖励与表彰,提高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人人参与科研。同时,利用本馆的优势,对管理员的科研活动实行一定的开放政策,如在检索资料方面、打印复制方面等等。

6.选择合适的再教育途径

合适的再教育途径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函授网络学习、去高校进修学习,可以把教培人员请进来授课,可以进行内部轮岗相互学习。还可以与网络信息技术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的信息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请他们代为培养图书管理员的网络信息知识和管理能力,这样,更容易使图书管理员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场所。

四、结语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图书馆事业是人类赖以发展的伟大基石,人类的发展时刻需要它的辅助。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及时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乃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3).

[2]唐家玉.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管理[J].人大复印资料,2001,(6).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图书管理模式;继承;创新

在新课改背景下,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料的管理中心,已然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学图书馆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对图书馆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继承和继续发展。

1.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图书资源短缺,管理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目前,由于学校对于图书馆的重视不足等原因,图书馆的藏书量十分有限,而且现存的一些书籍大都已经过时,学校没能及时的更新这些资料,导致教师不再或很少去图书馆查询资料,图书的利用率不断降低。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学生中已经有许多人开始阅读电子书,因此,学校的图书馆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购置一些电子藏书供教师和学生借阅。但是,实际上,许多学校还未意识到这一点,纸质图书的管理还未到位更别提网上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管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1]。这就使得学校的图书馆形同虚设,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因而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不断提高

许多图书管理人员由于长期在图书馆这一较为封闭的氛围中工作,加之自身也没有主动的向外拓宽自己的视野,于是在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仍旧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工作。长久下去将导师图书管理工严重滞后,很难给师生提高高质量的服务。

除此之外,图书管理人员在自身修养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在一些学校的图书馆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很难满足学生的借阅要求,并且在服务态度也存在问题。学生在查阅图书时时常会找不到所需要的书籍,就会寻求图书管理人员的帮助,但有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服务态度很差,他们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借阅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与图书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1.3图书馆多以书籍为主,对馆藏管理过于保守

目前,一些学校的图书馆还在沿用传统的“以书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使得管理工作变得过于保守。许多图书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他们服务的对象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而不是图书。这样很容易造成图书馆的故步自封,难以继承和发展下去。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应该为他们带来知识和乐趣的图书,却只成了一种摆设。

2.新课改下图书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2.1在图书馆内部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而创新意识则是图书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图书馆馆长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及辩证思维能力,以此来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知识体系。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需要领导者的正确领导[2]。图书馆馆长的管理创新意识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延迟整个创新过程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对于馆长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政府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图书馆在继承的前提下不断创新。

2.2创新图书管理者的培养方式,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

图书馆要重视对复合型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并鼓励他们树立信息化观念、开放观念、竞争观念等全方位的服务意识,为图书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学校以及图书馆领导要适时组织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对图书管理人员开展在职教育,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为教师和学生提高优质的服务,满足他们的借阅需求。对于教师以及学生的借阅需求,图书管理者要尽量满足,并登记师生想看但图书馆没有的书籍,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及时购入这些书籍。

2.3科学合理的配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中学图书馆的任务是“以书育人”,那么图书馆内高质量、具有时代特点的藏书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条件。因此,学校图书馆要发挥其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藏书的品味和质量。中学的图书馆应该在遵循新课改要求的前提下,配合教学要求订购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书籍期刊;坚持多样化原则,尽量多购置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科技、文史以及法律方面的书籍,同时还需要购置一些电子类的书刊、教学光盘、以及教育软件,满足师生的多种需求。

2.4 优化图书馆的技术创新

在21世纪,学校图书馆将会朝两个方向发展: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同时也是现代化的图书馆在技术方面的重要特征[3]。近几年,我国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中学图书馆也应该享受这些技术带来的便利。图书馆管理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逐渐改变服务的方式。图书馆内书籍的查询、借阅情况、入馆新书等情况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呈现在师生面前。此外,学校还要不断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在满足师生借阅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第11篇

 【 关键词】: 中学  图书管理员  素质  技能

        中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图书馆(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到中学图书馆(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学校应选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学校图书馆(室)实施有效管理,学校在物色和选配管理人员时要考虑如下几条:一是要热爱图书管理工作,敬业精神较强,勇于开拓和进取;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图书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管理活动,自身素质不高,视野不开阔,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 

        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要发挥中学图书馆的作用与效能,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中学图书管理员应具有怎样的基本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使图书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呢?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命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学校图书管理员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具有不为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而且,优秀的学校图书管理员要热爱图书管理工作,自觉地将之视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深刻理解图书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二、较强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意识、能力。

        现代学校的图书管理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仅有热情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扎实的现代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图书管理能力。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在遵循图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熟悉图书的分类规则及常用工具书的检索方法,熟悉图书馆藏书范围和藏书特色。

        图书馆(室)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从规范入手,建立可供操作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行机制的内容,即图书管理工作的方法、任务、内容等。其主要工作是要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如《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图书借阅制度》、《图书丢失、损坏赔偿制度》等,并与教师年度考核、工资晋升、实施奖惩等挂起钩来,使这项工作运行起来有力度。二是涉及运行机制的方法。要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把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条理化,形成管理规章,出台管理规定,使管理工作具有权威性;第二是业务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依据图书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出图书馆(室)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是学校依据学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学校图书管理方案,使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四是图书管理人员要强化自我管理、现代管理意识。 

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及组织指导开展读书活动的能力。

        学校图书馆(室)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室)的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师生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看好书的兴趣,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促进图书效益的发挥,学校图书馆(室)要秉承“以读者为本,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一理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中小学读书竞赛活动,以赛促读,教书育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中,可通过树立典型、建立示范区、示范学校等形式,把图书管理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在普遍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基础上发现、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作联系点,通过经常指导活动,发现、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工作;二是建立评估验收和奖励制度,通过督导评估活动,争取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真正解决房子、票子、位子问题,实现馆舍建设、书刊配置、图书管理上档次,同时大张旗鼓地推广典型,使学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通过组织读书征文评比和管理经验交流,推动图书管理工作良性循环。 

        学校图书管理员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为师生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只有通过图书管理员与师生的有效沟通,才能了解不同师生的需求期望,才能主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应该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努力与师生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关系,用真诚周到的服务去争取更多师生的支持,提高图书管理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四、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素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正迅速进入图书管理工作,现代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复印技术、录像照相技术、视听设备和视听资料的使用及保护技术等,都将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学校图书管理员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献信息等,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教改、文化阵地。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和“孵化器”!早在198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学图书馆宣言》就指出:“中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一所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

        中学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阵地,担负着配合课程、辅助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教育的重要职责。随着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新课标》颁布后,它的重要地位更是上升到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的高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图书馆建设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小学图书馆的硬件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要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作用,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实现的,工作人员是形成工作能力的保证与主体,是影响图书馆读者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中学图书馆的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只重视图书馆的“硬件”,更应重视“软件“,即馆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建设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图书馆效能的发挥。图书管理员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适应当今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中学图书管理员应具有怎样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使图书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呢?

要有敬业精神

        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要热爱图书管理事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具有不为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自觉地将图书管理工作视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深刻理解图书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认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学校最基本、最基础的办学条件,它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是学生和教师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是为学生提供探索性学习,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课堂延伸和“第二课堂”。 图书管理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图书管理员必须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甘当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中学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主要是学校师生,而师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也各不相同,这使他们在借阅和使用图书资料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图书管理员耐心为不同层次的师生读者服务,要牢固树立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热爱本职工作,鞠躬尽瘁。在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方面,要克服“你们找上门我才为你们服务”的不良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想师生需要之所想,急师生需要之所急,主动介入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端正服务态度,对读者不仅要热情耐心,更要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切实满足读者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图书馆成为读者心目中的知识殿堂。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基本保证。以人为本,图书馆业务流程(从采访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展开做到百问不厌,百挑不厌,百换不厌,百看不厌,对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传递不厌。我们每个馆(室)员要深刻理解图书馆的意义和作用,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以饱满的热忱和科学态度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具有较强的图书管理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图书管理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具有社会性、科学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仅有热情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扎实的现代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图书管理能力。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员不但应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熟悉图书的分类规则及常用工具书的检索方法,熟悉本校图书馆藏书范围和藏书特色。)良好的外语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能够鉴别、采集、整合网络信息。

        科技知识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涌现,各门科学无所不有。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图书管理员工作起来一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对进入馆(室)中的图书文献进行整序工作而言,馆(室)员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就不能变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为井然有序的整体文献系统,就不能对各学科国内外科技政策、发展水平和各种信息资源有较详尽的了解。馆(室)员不具备对各种信息的熟悉、筛选、整序、浓缩、分析的整合和研究能力,也就不能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更便捷、更系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如:为老师准备好与授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图书信息等:为学生准备好有助于知识掌握的辅助信息和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及时把新信息推荐给他们。

        随着计算机管理的普及和深入,馆(室)员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和应用。学习和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信息贮存和检索等各种实用技术,努力使自己从传统的“门卫型”向“网络知识服务型”转变。所以,我们馆(室)员要主动刻苦钻研新技术,

        因此,图书馆(室)员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社会、生活、科学领域的新信息、新知识,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才能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为师生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只有通过图书管理员与师生的有效沟通,才能了解不同师生的需求期望,才能主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应该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努力与师生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关系,用真诚周到的服务去争取更多师生的支持,提高图书管理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具有组织和指导开展读书活动的能力。

        中学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老师和学生,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思想的发育期,从书籍中吸取养分意义重大,由于他们思想尚未定型,阅读就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中学图书管理员承担服务于育人的双重职责,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书籍的筛选、阅读的指导方面都要起到导航的作用。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用好的书籍积极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读书讲座、举办读书节等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书籍真正成为青少年进步的阶梯。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业务以及科技诸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图书馆(室)的能动作用必将发挥得更好,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年轻的图书管理人员充实到中学图书管理队伍中去的同时,在职的中学图书管理人员应进行图书管理方面继续教育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把图书馆建成具有一流条件、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学校标志性工程,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成为师生求知和向往的地方,成为学校最亮丽的景观。

【  参考文献】

【1】网络时代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  张灵慧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2

【2】浅谈数字时代中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和谐创新  赵静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4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效途径探讨

一个城市文化氛围是否浓厚与当地图书馆完善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断增加,图书馆建设和使用也成为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良好的使用图书馆除了设施和书籍方面的完备外,最需要的是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现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大部分素质比较低,许多都是关系户,这就导致图书馆许多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如何解决目前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是目前关注的重点。

一、提高和重视图书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许多人对图书管理工作存在很大误区,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图书管理工作就是整理下书,管理管理借书和还书,这就将图书馆的功能极大地弱化,降低了图书馆管理上的地位,图书馆是应该在管理人员带领下给大家创造阅读查询和学习的环境,对于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及时的学习和引进,为大家创造更加科学化合制度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良好的管理,可以发挥出图书馆在一个地区文化氛围浓厚的作用,通过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地区特色活动,达到延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

二、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和顺应时展的能力

1.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普遍来说,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是目前我国的现状,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人员要有主动学的意识,因为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的都是成年人,成年人进行有目的的学习相对来说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再加上图书管理工作并不复杂,但是许多人都把这种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他们认为图书管理工作非常简单,不需要进行学习,缺少这种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就造成他们学习效率不高。作为新时代的管理人员,无论有没有管理图书的基础,都应该主动培养学习图书管理知识的主动性,这样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才能更好的解决。

2.定期进行培训

在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主动学习意识时,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管理的培训要有一定体系和系统,不能盲目的进行无意义的培训,许多管理人员都会抱怨讲座太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学习管理知识,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因为培训缺乏一定系统和安排,就会让培训变成无用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管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影响也会比较大。因此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有计划的进修和培训,这样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的竞争力,同样也是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与肯定,通过培训灌输一定管理知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

许多工作人员都从事图书管理工作多年,也有的是图书管理的新手,因此图书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这种以老带新的研讨会,这种一个双向的过程,也是有效交流经验和提高管理素质的有效方式,许多在管理图书馆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对图书管理工作都比较熟悉,再加上他们对本地图书馆的风格也比了解,如果能够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年轻管理人员,对于年轻管理人员更快的适应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各个地区图书馆也应该举行定期交流会,交流各方面经验和看法,要积极学习其他图书馆的长处和优点,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效的运用,来提高整个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转变工作观念,树立服务理念

长期进行图书管理工作会让许多工作人员产生厌倦心理,这样自觉不自觉的就会产生一种误区,就是只负责管理图书而忽略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只是觉得自己将图书管理工作处理好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其实这只是图书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作为一个图书管理者重视图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通过与读者沟通,可以发现自己在选择图书中存在哪些误区,哪些书是读者不喜欢看的,哪些是深受大众喜欢的,通过这种沟通和交流,把握住读者心理,选择一些大中喜欢的书目。并且要改变自己在服务中的态度,让读者参与到良性互动,在管理人员的教育下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图书和爱惜图书。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虽然在不停的强调工作人员转变工作态度,但是很多工作人员依旧意识不到自己与高素质管理人员存在的差距,依旧不能对自己的不妥行为进行改正,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各个部门出现竞争,在保证必要工作量的前提下,必须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不能让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懒惰的人无法偷奸耍滑,自然起到了推动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目的。

五、建立奖惩机制

在建立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相应也要建立奖惩机制,建立赏罚分明,严格考核的制度,在进行奖惩时要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进行对比分析,由此来决定工作人员职务的高低和年终一些奖项的评选,要让那些真正热爱这项工作的人员获得更多的奖赏和奖励,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素质。

六、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越来越需要安静的生活,图书馆作为最好的丰富精神的场所也就成为人们经常出入的地方,人们在出入图书馆的过程中发现,图书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专业人员素质较低,在管理上经常出现失误,这就影响到图书馆的信誉和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人们通过图书馆满足自身精神需要,因此图书馆目前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 战立红.关于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途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3(03).

[2] 门海兰.图书管理关于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途径研究[J].神州,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