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管理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创新;原则;企业管理
研究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掌握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重点分析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那些问题,并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总结出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改进措施。
一、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
(一)信息化结构的经营
众多企业受到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冲击,它们一般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普遍使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如多媒体、PC等,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中进行全程高效率、高透明度的信息处理。
(二)结构组织由垂直化向扁平化更改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对众多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市场竞争水平,必须对现有的垂直化结构组织进行改革,以信息传播更快捷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取代传统结构组织形式。
(三)立足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盛行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全球诸多国家连接成为一个广阔的市场群体,不管企业经营规模大小、销售额度高低、是否处于主动自愿,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国际市场的大规模竞争。在大数据时代爆发下的知识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区域化竞争视角,看到全球的国际市场竞争情况,立足国际市场,研究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
(四)核心知识水平的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爆发下的知识经济环境中,企业只有掌握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才能够大幅增加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抢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份额,所以,企业只有提高对本企业的核心知识重视程度,才能够获得更广大的发展。
(五)客户需求为导向
我国现今市场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卖方为主,企业必须考虑到自身定位客户的具体需求,以客户需求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方向,向客户提供包括商品、服务、体验一体化的全方位销售管理。
(六)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时代的巨量信息井喷,带来的不仅仅是机会也有威胁,企业如果不能快速吸收信息并对自身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且不断提高、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落败,进而丧失市场份额。所以企业必须大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引流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是被市场所抛弃。
(七)树立全球合作竞争的理念
世界经济市场趋于融合,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也带来了较以往而言更加激烈且难以抗争的市场环境,巨大的机遇和竞争在为企业提供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打独斗已然不能帮助企业取得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竞争理念得以树立和推广,日渐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核心思想。
(八)加强对企业员工需求关注
在以往的企业经营中,少有企业会关注自身员工的人性化需求,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经济利润变化。而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中更多的开始关注起员工自身需求,通过对员工个性化需求的补充,进而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九)融合多区域文化
过去几十年的市场环境单一,企业的竞争也不过是区域化竞争,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全球经济大融合。因此,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后,对自身企业经营的文化需求也要做出相符合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跨国集团诞生,在其管理中,也必须考虑到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如何协调此种文化差异带来的企业管理问题,也是现今企业所必须解决的一大管理难题。
二、我国现今的企业管理创新现状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司的管理创新,因为政府支持、公司努力,所以公司出现了许多明显的改变,与之前进行比较,中国目前的公司管理创新活动有以下特点:(1)管理创新内容,由单一生产管理的创新转型为销售管理创新,并不断向财政管理创新和资产经营创新所转变。(2)管理的目标、范围从实物管理转型为价值管理,从封闭性管理转型为开放性管理,中国公司的管理创新行为更为开放,更重视运用价值规律。(3)公司部门结构出现改变,由先前依附于政府的生产工厂与加工车间,变为包括股份企业的许多较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这可以表现出管理创新行为对于部门的创新十分明显。(4)自主营销需要自负盈亏,这可以使公司更为积极与主动的进行管理创新,并且有一些公司开始看重对于管理新经验的学习,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新方法。(5)更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公司文化,并借此使自身的公司形象具有个性、形象不单一。公司文化的创新已经成为公司管理创新十分主要的一部分。
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手段
(一)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其具体表现为,企业领导阶层的管控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企业领导阶层的职权不断增强,监管的范围也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企业领导阶层的监管,不再局限于人员的管控上,而是由此转为对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监督上。另外,企业为应对未来同行业的挑战,需要不断转变领导模式,克服思维固有模式限制,加强与同行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增加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使企业的领导模式与先进的以知识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方式相融合。
(二)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的平稳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企业制度,与此同时,企业制度也是对责任的有效划分,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完善现有的企业制度,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断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能够保证年终收益的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已经认清知识的巨大推动作用。企业要运用制度设计、创建新型的企业制度,这种新型的企业制度要使与企业有关的知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与企业利益和竞争优势密切相关。另外还要使企业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增加人才成本的投入资金,逐步增强专利性知识所有者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专利性知识的所有者还要依据相关规定获得与其知识相对等的企业领导权。
(三)管理战略创新
管理战略的制定必须基于总体考量,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当今时代,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放性成为当今经济的特点之一。由此可知,我国企业也无法避免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企业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直面世界经济的挑战,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知识科技的资金投入,使之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企业战略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考虑,加以新的定位,树立全球战略,做全球化企业,它要求企业具有全球性战略环境和企业的条件与目标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抓住机遇和回避风险的速度、机警和创新精神、具有适应全球竞争的独特的能力和技巧。
(四)管理组织创新
互联网经济正在改变着旧有的企业体系构成,具体表现为,互联网经济不断改善企业的交流渠道,扫清企业的交流障碍,使企业部门交流更加便捷。另外,互联网经济还改变着企业固有的领导模式,通常情况下企业决策权力往往由总公司独立掌握,而随着互联网经济影响范围的扩大,企业逐渐对其决策权利进行有效分散。因此,固有的企业结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追求高效利润的需要,企业不得不重新选择一种新的企业盈利模式,其中就包括精简企业领导结构等,与此同时,企业员工过多也会制约企业利润的增长,使企业结构更加高效便捷,另外,企业还要增加先进设备的购买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信息化和网络化。从而使企业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更能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从而不断减少企业的不必要开支。
(五)管理模式创新
如今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拥有了知识,才可以更好的制造收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持续进行探索与学习,并增加知识储量,借此提高自身的地位。因此,现在的人们渴望自身的知识的到增长,由于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增长,所以人们对于知识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公司急切需要可以使所有员工全身心投入,持续的进行学习与创新的组织。因此学习型组织形式被许多公司所使用,学习型组织要求组织中所有人员不断的进行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同时,重视呈体系性的思考、整理知识。重视借助集体性学习的方法,确定所有员工的目标,调节员工的行为,要求员工对自身进行调节,并借此使员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氛围,使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生存与成长。
(六)企业文化创新
现在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期,因为该阶段的经济有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所以公司经营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可以利用国际化,使用全世界的各种资源,比如利用自身的资产、技术管理方法等优点,融合东道国的各种资源与市场规模优点,并借助跨文化优势,进行跨国化营销,这是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法。所以,公司要在跨文化、地域的情况下进行经营,一定要对文化管理方式进行革新,进行跨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任海艳.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2]常新悦.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之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创新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压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管理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要积极该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使企业管理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让企业的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导向。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作为核心对象的企业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的获取、共享以及创新应用的过程。在知识管理的结构中,主要包含知识、知识人员、知识活动和知识设施这四个功能要素,也可以说是知识资产与知识活动。关于知识管理的内涵,历来研究有很多。最早从20世纪中叶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研究开始,人们对知识管理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1]。但总的来说,知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企业通过对知识的创新和利用,使它成为企业管理应用的有效资源。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对企业的创新与开发,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在社会经济变革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持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的创新方案
1.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
认识指导实践,一个人的创新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创新,要首先转变企业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要素,完全取代了过去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管理要更加重视对企业知识的积累与创新,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积极建立团队型管理理念、学习型管理理念以及服务型管理理念。首先,企业是一个整体的团队,各项工作的进行,都是在分工合作,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进行彼此的协作。在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过程中,企业的团队型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创新管理思路,特别是在以知识为主的经济时代。其次,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知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加强企业的学习型管理理念,注重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对新知识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保持企业的先进性。最后,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企业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企业要注重对职工之间的关怀,管理者的作用不能是监督与控制管理,要在企业管理中进行服务,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整体过程中,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知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符合当今知识经济的需求,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企业的集体智慧进行创新和创造,以此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2.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的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源泉。知识的分享、学习和创新在企业文化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将个人的经验与知识整合到一起,组成系统的知识,建立起开放性的文化,能够保障企业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应该充分解放人的思想观念,以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利用为主,发展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发挥导向性作用,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知识的创新。企业文化要特别强调对人的尊重,建立起企业内部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促进企业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创造,然后利用新知识,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3.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方式创新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的重点已经不再是以往工业生产的操作过程,在人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加大了关注力度。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质是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契合过程。在知识管理系统中,企业职工都需要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转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应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企业知识、决策和信息的共享。企业本身拥有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在社会的急剧发展中,信息也在不断的丰富。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开发、利用上,企业要积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保证企业的知识做到共享。在企业工作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利用集体智慧,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形成企业另一个遵守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方式,做到科学民主。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知识管理已逐渐成为管理的新趋势。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要积极探索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上进行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以促进企业的创造力发展,保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夏静文.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0,3(5):18-1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一、引言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1.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 IBM 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Mark W. McElroy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随着中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四、结论
在用户主导和技术制胜的新经济时代,传统的规模导向的企业已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和深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以提高竞争能力:
1.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变幻的条件下,企业首先需要将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之间、同一企业的产品之间、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范畴,以明确各种要素在相关界面之间的联系方式,取得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2.优化组织设计,提高反应速度。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组织的设计原则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第一,组织设计的基础应由传统的物质流转向价值流和信息流;第二,组织设计的目标由传统的效率性转向适应性;第三,组织能力强化的重点应由资产的竞争性转向员工和企业的学习性。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组织结构的简化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来提高其反应能力,并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即实时企业组织,如虚拟企业、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等组织形式。
总之,面临新经济环境的挑战,我们要分析、明确并把握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把国外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努力进行管理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在20多年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中国企业的管理变革已经完成了一次,现阶段要开始新的变革。中国企业管理上一次变革的时间大概在1980年到1995年这一时间段,即自中国改革开放后,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刚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当时陷入供不应求的情况中,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企业管理方式不够科学,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改革。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即企业要积极引进管理科学,强化职能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在以往的管理中以计划管理和粗放管理为主,现阶段,这两种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管理要细化分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加强企业职能管理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的到来,尤其是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受到国际发达国家企业的强烈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管理的变革亟不可待。
2、知识经济和企业管理
2.1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革命,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在这两次经济革命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已经迎来了第三次经济革命。第三次经济革命的基础是信息和知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农业经济时期的关键性资源主要以土地、自然资源和体力劳动为主,农业经济时期的典型组织以早期的农场和作坊为主。早期农场和作坊的主要生产技术已手工作业为主,产品是单件和小量产品的服务,其管理特点以无分工的专制式管理为主。工业经济时期的关键词资源是材料和能源、蓝领工人为主,工业经济时期的典型组织是大规模生产企业。这种大规模生产企业的主要生产技术以机器自动化生产为主,提供的是大量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大规模生产企业的管理特点在劳动方面进行细致分工,组织管理的模式是以多层次、递进和集中式管理为主。知识经济时期的关键性资源是知识与信息、知识人才,知识经济时期的典型组织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主要和关键性的生产技术是以柔性自动化、人工智能化和计算机及通信为主,这种生产技术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具有大量和个性化的特点。
2.2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变化,二是战略的调整,三是竞争的焦点。首先,在环境的变化方面,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关键性和基础性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其二是经济时代的主导因素发生了变化。其次,在战略的调整方面,投资战略上,由过去的厂房、设备和生产线为主的有形资产转变为人才的培训和人员的激励创新,成长战略上,由规模经济转变为无形资产的创造与增值。再次,在竞争的焦点方面,从以前的资产和技术的竞争转变为现阶段人才的竞争,除此之外,竞争的焦点还有融入了知识和信息的产品,比如微软公司的软件等。
3、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
企业管理思想是管理活动中的基本理念与原则的升华,企业管理思想为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在过去的企业管理发展历程当中,企业管理的思想深受历史渊源和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企业管理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各种各样的管理思想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管理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不同时期的管理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因此,带有强烈的时代和历史烙印。知识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经济时期的管理思想诞生出新的理念,比如,变革与创新、集成与融合、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等。
3.1变革与创新
首先从管理思想的变革与创新方面讲,在工业经济时期,管理思想的变革与创新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动力,但是,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丢产品和技术的垄断,企业追求维护自身利益两个方面遏制了管理思想的变革与创新。企业的管理活动以追求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主要目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推动着社会生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知识经济时期的企业在追求企业绩效上,主要以企业的成本,产品的质量、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知识经济时期企业的管理思想方面的变革主要在于创新,管理思想的变革包括了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而信息、知识和人才则为创新提供了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创新管理。
3.2集成与融合
工业经济时期的组织管理以西方自由之父-亚当·斯密的分工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工业经济时期,劳动分工与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分工越细,工作效率也就越高,但是细致的劳动分工使得企业的协调工作变得复杂化。复杂的协调机制和规模庞大的协调机构使得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受到阻碍,由此诞生出一种新的思想,即集成与融合,这种思想逐渐成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指导性思想。所谓集成,指的是将不同性质的事物在同一目标的引导下实现有机的合成。而融合指的是不同事物在集成的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新事物的过程。从上文可以看出,管理思想的集成与融合的作用都是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集成包括了多学科人才的集成、技术的集成、业务与管理过程的集成等,而管理思想的融合包括了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之间的融合,现代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的融合,这些集成与融合为当代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集成与融合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很多企业和产品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计算机集成制造、团队工作等。
3.3以人为本思想
人既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不管是在农业经济时期、工业经济时期,还是在知识经济时期,人的因素一直受到重视。因此,在企业的管理思想的变革中,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管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投资者的愿望,同时也要满足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物质、文化发展等的需要。在企业的管理当中,减少管理的层次、员工的教育培训等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体现。
4、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组织与行为两方面特征的总和,市场竞争中永恒的逻辑就是优胜劣汰。在知识经济时期,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准确迅速的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及时更新完善技术,改进经营管理的策略。
4.1团队工作
团队是企业基层组织和管理形式中的主要管理模式,以团队工作为主要管理模式的代表企业有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等。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精干和灵活等特点,深受国际众多企业的认同。在精益生产系统中的主要支柱就是团队工作。同时,团队又包括了职能团队和项目团队。团队工作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劳动组织的灵活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创造精神,因此,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构建高素质的团队组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2分形工厂
分形工厂来源于分形理论,分形在企业的形成过程中受递归机制的影响,可以衍生出变化无穷的复杂结构,分形的主要对象是依据其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实现整体相似。有关研究表明,任何经过漫长时间考验的事物都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企业也是一样。分形工厂具有自相似、自组织和动态的特点,分形工厂的结构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受分形结构特点的影响,分形工厂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3虚拟企业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增强企业管理的灵活性,由于市场和社会的瞬息万变,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要抓住机遇,就要积极挖掘、合理配置并且有效的利用好企业内部的资源。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成员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经营管理实体。组合的目的在于抓住市场机会,因此,一旦失去机会,这种组合式的虚拟企业也就解散了。虚拟企业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和合作,在虚拟企业中,组合成员根据市场机会提供自己的核心能力,把经济管理精力集中在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中。虚拟企业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5、结语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管理;转型期;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2
经历了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的中国,积极的应对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整个国际市场已经全面呈现出知识竞争、科技竞争的态势。我国企业现代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已经迈出了脱离计划经济的第一步,正处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企业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开拓了视野同时也使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不难看出,寻求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才是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型企业、学习型企业营运而生,其核心就是将知识与科技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管理创新是关系到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
一、学习型企业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1.学习型企业的含义
学习型企业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人为本,以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学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所架构的学习求知的目标管理体系和所建立起的能够不断实现知识转化的运行机制的现代企业。学习型企业管理理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顺应现代学习型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的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企业不同的是,现代企业更加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将科技发展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学习型企业就是在这样一种市场竞争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是符合国际市场竞争潮流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学习型企业具有相当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企业开展自身发展转折的重要转折点。
2.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
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在于企业组织强调以共同愿景为大前提,以增强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强调提高企业的创造性产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学习型企业管理以培养整个组织的自发性学习能力为目的,以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形式为主要手段,开展对企业内部的推动性管理,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学习型企业管理主要应用于具有创造产出能力的企业范围,且企业的产出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参与智力性劳动的人员较为密集,在这类现代企业内部实施学习型企业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企业富有生命力的后续人才团队,并能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然而,实施学习型企业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等,与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相比,管理成本的增加只是现阶段的一种积累,在企业能够负担的情况下,实施学习型管理仍然是长远发展的最优选择。
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管理在我国运行已久,按照企业内部分工将企业各职能部门进行纵向的切割,划分为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和职能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形成一种垂直化的等级体制,自上而下进行纵向管理,高层的管理者做出管理决策后,对低层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控制,而低层管理者在执行上层决策的同时,还要将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层层上报、请示,然后才能够做出处理。从管理结构上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尽管很清晰的明确了权责范围,但缺乏效率性和科学性,决策层位于管理等级的最高端,往往很难第一时间体会到问题的影响性,多数情况下是在问题发生以后,经过层层上报才获悉,因此,延长了管理决策反应时间。传统的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管理核心是采用周密的制度约束来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传统的企业管理更多的是针对制度而开展工作,尽管能够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的保证,但却无法取得整体工作效益的最优化。
2.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在不断的发展和摸索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再加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移等,使得现代企业必须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现代企业管理试图采用较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来对传统的垂直结构进行改造,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管理距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在平行的结构范围内进行网络化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一时间对管理问题作出反应,充分发挥企业 内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企业所有人员开展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将被动式管理转变为能动式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更注重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针对“人”来实施的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逐步加快企业管理智能化步伐,增强企业生存能力,拓展企业生存空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以参与国际化竞争为基础,提升企业自身创造性为动力的柔性化管理。
三、完善学习型企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尽管学习型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典型代表,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就我国目前企业管理开展的总体情况来看,传统企业管理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在大部分国有企业中,仍然保持着传统企业管理作为主导。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竞争发展需求而诞生的,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适用性。但在我国传统企业管理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转变管理模式是需要循序渐进开展的,完善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应当在传统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学习型企业管理,从而实现稳步过度,顺利完成企业管理转型。
1.建立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文化氛围
开展学习型企业管理首先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树立企业转型形象,提升知识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打造现代企业科技为先的企业形象。从培养员工责任感的角度出发,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荣誉感,重视社会价值的体现。尽管企业的运营是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利益仅仅是企业成功的一方面,社会效益也同样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积极通过企业宣传途径提升员工对知识生产力的重视程度,将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与提升企业整体科技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大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力度,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和深造,并向员工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机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尊重知识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
2.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
员工是企业最基本的构成,传统的企业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可取性,“制度约束”在学习型企业管理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传统管理制度区别在于,现代制度的“以人为本”色彩浓厚,并不是生硬的管理。通过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思想激进、情绪波动较大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员工顾虑,对工作积极性高涨的员工要给予必要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实施人性化管理才能够达到政令畅通、各尽其责,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管理环境才能够使企业管理发挥最大程度的能动效果,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化约束、能动性管理。学习型企业管理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要使员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将自身的学习性与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从意识上形成一种学习理念,从而实现管理创新,将企业从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下逐步剥离出来,逐步向学习型管理模式过渡。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加剧,知识资本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学习能力成为现代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习型企业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各企业,如何选择企业管理模式引导企业未来发展成为了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学习型企业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我国现阶段,企业需要提升创新能力与科技含量的重要时期,学习型企业管理更加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通过将员工的个人学习性与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相结合,来提升企业整体学习水平,成为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将是企业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着眼点。
参考文献:
[1]王利平.创建学习型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2(01).
[2]蒋健康.建立学习型组织 打造企业软实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9).
[3]吴琼艳.论构建我国企业学习型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2(03).
[4]李志清.试论学习型企业文化提升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2(08).
21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也是知识不断被应用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对知识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探索知识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阐述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
知识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发展
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一方面强调企业内部的静态管理和计划管理,忽视了管理结构的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崇尚模式化的管理思维和线性化的知识管理方式,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的反馈作用。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里,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的质量与企业应用知识的效率逐渐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因素。所以说,现代企业要想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在知识管理的视角下,勇于打破传统企业战略管理的束缚,并不断创新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支撑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发展
1.知识管理是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
所谓知识是指人们通过梳理、接受、消化前人的经验或者利用自身的探索实践活动所获取的某种认识、判断和技能,与信息和数据相比知识更为系统,与实践的结合也更为紧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则是指企业对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的创造和应用过程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实践活动。现代企业进行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例如企业在营销战略管理过程中利用广告上的文字、图片向人们传达产品信息,而这一过程便是企业对产品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
2.知识管理是制定企业管理策略的向导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人们通过直观的感受可以接收到的认识或者技能,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人脑中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有通过本人的主动交流才能得以传播。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过于主观,应该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非企业管理学。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不能忽略隐性知识的作用,尤其是企业高层领导的隐性知识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策略方面的作用,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只有将其对企业管理的隐性知识准确地传达给下一级,上传下达的渠道才能够畅通,进而在知识的指导下,制定出合理的企业管理策略。
3.知识管理是落实企业管理策略的关键
落实企业管理策略是实现企业有效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策略落实的过程就是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整合与优化的过程。企业通过对各种知识进行高效的管理,将知识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通过知识创新使企业不但能够实现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还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创新知识、创新组织管理的氛围,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内生力量。
4.知识管理是支撑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础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建立相应的核心竞争力,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掌握了核心知识,并将知识合理地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二、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取知识的动态流程,也是企业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过程。本文从西门子公司的发展历程出发,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解读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1.企业背景
西门子股份公司于1847年创立于德国,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1872年西门子进驻中国,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在这140余年里,西门子以创新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卓越的营销策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截至到2015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9.4亿欧元,拥有超过32000名员工、20个研发中心、77家运营企业,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企业的知识管理
构架西门子企业在建立之初便形成了一个知识管理雏形,在这一体系中,西门子利用知识图书馆和网络回复互动论坛建立起一个知识共享平台,在平台上企业销售人员和营销团队可以充分地了解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反馈以及对新产品功能的需求,进而为企业制定产品研发方案和产品营销方案提供资料。随着西门子公司的不断壮大,这种知识管理构架也在全球得以推广,企业在总部和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之间打造了健全的共享网络,以便于总部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传达到分公司;同时,在慕尼黑总部还设有网络维护系统,以保证知识管理的顺利运行,在管理运行时,企业还利用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方式为管理系统注入活力,最后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战略中取得成功后,西门子公司又审时度势,将这种管理理念向企业的其他部门扩展,以实现知识对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绝对主导。
3.管理效果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他的管理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二是就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配置过程。三是企业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进行的。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已经对传统企业管理提出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思想、原理、方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管理优化措施
互联网作为信息和管理技术的完美结合,对如今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就最为直接与深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管理优化。包括: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方面的优化。
1.管理理念的优化
知识与信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管理理念也将会随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进行不断的优化。企业的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并且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优化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管理观念上不断优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需要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进行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以其未来学家的深邃眼光较早地洞悉到这种变化的趋势,并将这种由社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知识的“赋值”称之为“符号财富”。他甚至深刻地提醒世人:没有人会因为苹果计算机公司或IBM公司的物质资产而购买其股份。起作用的并不是这些公司的建筑物或机器设备,而是其市场推销能力和社会关系、其公司管理的组织能力以及雇员们头脑中的那些突发奇想。它们所代表的不过是另一些象征性符号而已,而且已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如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耐克(Nike)鞋业公司,在市场上可谓独占鳌头,但它并不直接生产和制造鞋,它的资产是“耐克”商标、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这说明企业的管理观念的优化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2.管理模式的优化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企业管理方式应该改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是人、财、物、供、产、销等环节方面的管理,而是知识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的经营环境中,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和与传统的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在行为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物品生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会随着有形资产的消耗再不断的缩小。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知识在其自身作用下,他的生产、分配、使用是在不断增长。对于企业管理者,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中的环球网进入数据库,还可以通过公司的内部网络获取公司的专业技术知识。面向知识管理的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了,也就是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逐渐向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交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以行动和知识的创新更快地反馈循环来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作出反应。
3.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体现在个性化以及消费时机地点的随意性趋势上转变。企业的交易更多的是电脑与电脑之间的沟通。作为一个企业内部可以采取以“业务流程再造”物理治理模式,该模式就是企业对现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进和设计组织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内容最小化,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的绩效,以相对更低的成本实现或增加产品对顾客的价值。同时对于企业外部,电子商务需要建立起最佳“企业物流治理模式”。该模式是指物流治理社会化的物流一体化治理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有利条件。同时提高物流管理的宏观社会效益才能够保证企业微观“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正常运作的重要外部条件。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可以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的高级化与社会化管理的目标。
作者:李林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进入20世纪国际经济发展时代中国经济日益增长逐渐融入全球一体化,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企业的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文章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探讨如何把握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把国外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所处的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第一种因素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 第二种因素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 第三种因素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对外发展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种因素: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
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二、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 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 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第二种因素: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
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企业运营,都是建立在分工论的基础上的,这种效率低下的功能组织不能适应具有顾客主导、竞争激烈、变化迅速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必须彻底摈弃大工业时代的企业模式,即将硬性拆开的组织架构,如市场开发、生产、营销、人事、财务、后勤等功能性部门,按照自然跨部门的作业流程重新组装回去,即从协作的角度出发,用整体思想重新塑造企业的所有流程,使企业模式与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相适应,才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显然这种重新组装是对过去组织赖以运作的体系与程序的一种革命。企业重建运动是从研究传统分工开始,针对过细的专业分工中将管理重点放在单个作业效率的提高,而忽视整体业务流程功效的问题,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彻底抛弃原有的作业流程,针对顾客需求,再造一个或几个新的业务流程,使品质、效率、成本、服务等经营目标获得惊人的改善。
企业再造的根本目标是建立顾客满意的工作流程。顾客需求是企业一切活动的目标和中心。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企业缺乏真正鼓励员工们去全面满足顾客需求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企业再造提倡以顾客导向进行企业变革,鼓励给员工授权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企业构建“把顾客需要放在中心地位”的流程体系。企业再造要求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企业作业活动,按照“所有工作/活动必须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打破原有的科层组织中的职能与部门界限,使企业的活动重新构建在跨越职能部门与分工界限的“顾客需求导向”的基础上;企业再造要求重新检查每一项作业或活动,识别企业的核心工作流程和不具有价值增值的作业活动,简化或合并非增值的部分,剔除或减少重复出现和不需要的流程所造成的浪费,并将所有具有价值增值的作业活动重新组合,优化企业的整体工作流程,缩短交货周期,提高运营效率。
二、管理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出现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垂直组织结构,上下级之间是决策输送和信息反馈的逆转传递,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都同样要经过中间的层层结构传递,这导致了诸如信息损耗大、传递成本高、传递速度慢等不良后果。另外,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往往形成部门职员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障碍。这种严格定位、分级负责的模式在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由于行业发展的可预测性较强而比较有效。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高度发达,信息化导致最高决策者同最基层的执行单位直接联系,使多数中间组织失去存在的必要,企业管理组织趋于扁平化。传统的企业管理是对实体企业的管理,这种管理要负责企业的各种实物的保存和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一方面使空间变小,另一方面又使空间扩大,除物理空间外,还有媒体空间的存在,种种虚拟现实出现,虚拟企业应运而生,比如虚拟书店、虚拟银行、虚拟研究所等等。
三、知识主管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新职位
知识主管或首席知识官员(Chief Knowledge Officer,简称CKO)是一种新式高级经理职务,他们的地位居于首席执行官(CEO)和信息主管(CIO)之间。他们对于商业动作过程的作用就如同信息主管对于技术开发的作用。知识主管必须能够把结构化的外在知识与直觉相结合,从而感知组织文化和行为中的隐性知识,保证将组织的智力资产最终能转化为能为组织带来利润的知识产品。因此知识主管既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又是知识管理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知识主管及知识经营的产生是企业管理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变革。长期以来,许多企业把眼光仅仅盯在生产设备和经营利润上。忽视人才、知识等无形资产的投入。知识经营将成为一种全新的经营形态,第一次使企业有可能超脱物质资本或自然资源有限的制约,利用知识进行生产,获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管理呈现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信产业兴起,信息处理价格的降低,通信和计算机的技术“数字趋同”,所有这一切已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产生了第三次革命,如芯片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速度,光纤和数字化技术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
五、以知识和人才管理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被看成是“学习型组织”。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以物质管理和资本的管理为中心,而是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对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智慧作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只靠像福特、斯隆、沃森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企业。成功的学习型企业应具备六个要素:一是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身学习的步骤;二是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引进知识;三是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企业文化;四是具有实现共同目标的不断增长的动力,重在共同目标不断创新;五是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意义,重在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生价值;六是学习工作化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重在提升应变能力。
六、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职能不断增加和更迭新内容,但无论怎样,传统的企业管理仍然只注重有形资本,而未将无形资本的创造和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管理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无形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管理的职能主要是为企业内外的新知识资本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加以大力培养。创造、培育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七、重视绿色管理,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崇尚自然、重视环保、追求健康的新时尚。
知识经济已经把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即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列为自己的产业领域。可以肯定地讲,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绿色营销将是国际市场营销的重点。对此,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视其为“朝阳
工业”和最有希望的“输出产业”,给予保护和扶持。目前,绿色管理的思想已开始变成广泛的实践,这就要求企业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来规划自己,主动承担起对社会进步所负的责任。
众所关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政府信用受损,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挫伤,中国乳业也因此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从反面说明了企业必须重视绿色管理,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于任何生产经营婴幼儿产品的企业来说,确保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必须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良知,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家对祖国的未来必须担当的民族大义。任何以利害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都是不能被法律和公众所允许的,也是不可原谅的。“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绝对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长为金钱巨人之时,却在社会责任上沦为道德侏儒。
八、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
企业文化是管理活动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自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提出以来,企业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但是,不同的国家在对人的理解上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主要是指单个的人,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把激励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是分散运用到单个对象上;有的主要是指集体的人,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调“人和”效应、团队精神、追求整体优势。在管理方法上,有的注重制度和纪律的强制;有的重视共同意识的形成和在其感受下的自觉行动。
在管理的目的性上,有的是利用人,追求功利;有的是为了入,实现人的价值,如此等等,各有其合理性,体现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内涵,但是随着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在企业管理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更具综合性的管理内容和艺术技巧。则是必然的趋势。
对21世纪的中国企业来说必须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东方文化精华,并吸取西方文化科学的进步成分,建立适合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家或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地对企业文化常抓不懈,将企业精神变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所处的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第一种因素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第二种因素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第三种因素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对外发展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种因素: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
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二、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转中国-第二种因素: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式。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上享有优势,网络化又使知识之获取如此便捷低廉,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有利。西方企业推出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为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以任何股权和非股权形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
第三种因素: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
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企业组织形态已开始由固定化和显性化转向实时化和虚拟化,物质流不再成为企业组织设计的唯一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现场作业成为可能。通过业务外包,“全能型”企业能够蜕变成为只保留较少职能部门的“核心型”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更加明显的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因此,增值过程的重整成了企业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适应这种需求,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组织结构顺利地实现了扁平化、弹性化和柔性化。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
我们所处的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第一种因素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第二种因素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第三种因素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对外发展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种因素: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
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二、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第二种因素: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式。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上享有优势,网络化又使知识之获取如此便捷低廉,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有利。西方企业推出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为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以任何股权和非股权形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
第三种因素: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
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企业组织形态已开始由固定化和显性化转向实时化和虚拟化,物质流不再成为企业组织设计的唯一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现场作业成为可能。通过业务外包,“全能型”企业能够蜕变成为只保留较少职能部门的“核心型”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更加明显的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因此,增值过程的重整成了企业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适应这种需求,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组织结构顺利地实现了扁平化、弹性化和柔性化。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
企业管理的方法已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了模块化。简明、精确、快速的模块化电子
—、关于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一)关于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的研究
黄华在《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述评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伟大的企业管理大师。他的企业管理思想是在其生活背景和一定的假设下诞生的,涉及管理的二重性与职能、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员工管理和企业的成长与本质等内容。我国企业必须用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来提髙自身管理水平。
针对马克思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整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主线,同时也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原理以及许多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其对单个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理论分析中,逻辑地演绎出了丰富的企业管理思想。
按厢企业管理的内容分类,马克思的企业管理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的“二重性”原理,即管理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对管理劳动的分析;管理职能提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监督、调节和指挥;有关生产管理的论述;企业的财务管理;关于设备和折旧费的管理;企业的销售管理,马克思指出“从商品到货币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决定了商品所有者的命运”;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马克思指出“一个统治阶级越能把被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吸引进来,它的统治就越巩固”;企业的成长论;对企业本质的论述等。
(二)关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
张兰霞认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即以泰罗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先导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和以管理理论丛林为特征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陈振华认为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分别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发展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阶段、企业再造理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阶段。
刘传宏认为基于时间维度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包括: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工业人际关系学理论、二战之后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反思与创新。
另外,任佩瑜在《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一文中又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六阶段”的见解,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管理丛林阶段、文化理论与战略管理阶段和企业再造阶段。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的研究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企业理论50年”课题组发表的《我国企业管理理论50年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可以划分为“二大时期”,第一大时期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党的,这一时期是在髙度集中型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企业管理理论;第二大时期是在党的以后,企业管理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更要重视对企业环境,特别是市场的调査和预测。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张巾爽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的。19乃年,蒋一苇首先提出了经济改革要以企业为基础的观点。另外,企业的“转轨变型”也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都经贸大学的黄津孚在《我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一文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落后于理论的发展,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第一,企业管理正在全方位地发展;第二,企业管理正由政治行政驱动变为经济政策与市场驱动;第三,企业管理创新日益活跃。
二、关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人类进人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关于国际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研究
梁树良认为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十大趋势可概括为:管理核心人本化、管理理论科学化、管理人才国际化、管理目标价值化、管理内容精简化、管理组织网络化、管理权力知识化、管理特点个性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法文化化。
刘传宏认为,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创新成为管理的主旋律;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学习型企业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人本管理将更加受到重视;全球战略与快速应变是企业决胜的关键;跨文化管理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交融与渗透。
此外,姜太平在《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一绿色管理》一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的观点。他认为,绿色管理的思想是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的新思维。所谓绿色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绿色经营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绿色”的内涵,绿色经营理念也可称之为“绿色管理哲学”,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导向、一种观念。
在1996年12月20日举行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学者们归纳整理了国际企业管理的10种最新趋势,分别是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目标多元化、产品服务化、出口品牌化、技术髙级化、组织活性化、机构网络化、角色多重化、激励监督科学化、费用适度化。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企业管理风潮的最新特点,即顾客导向、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团队组织、自主管理、全球竞争、弹性策略、企业形象、以人为本。
(二)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陈振华认为,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树立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第三,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第四,建立规范而合理的管理制度;第五,采用先进而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第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学者陈静华在《关于未来企业管理理论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管理全球化;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实现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具备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王钦认为,企业的成长思维转型应该由“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由传统的“一招鲜”转向“系统管理”;企业的战略转型应该依赖于企业组织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内部管控系统、企业文化系统的支撑;企业的国际化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
傅洲认为,随着世界知名企业、跨国企业不断地大范围地占领着中国市场份额,从而使中国企业生存环境日渐恶化,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的中国企业管理会更加注意科学管理、全员创新、绩效管理以及分权管理。
张兰霞认为,21世纪需要一个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套全新的经营方式和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以便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范围、企业管理组织、企业管理流程以及企业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
(三)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髙,我国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
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问题,梁薇认为,第一,企业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关注的焦点;第二’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第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从传统的外在标准向更加注重人的内在价值方向发展;第四,自主创新方式以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另外,她还指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更加重视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周晋华认为,构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机制要做到:第一,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打破常规,训练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方式;第三,学会逆向思维;第四,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管理创新;第五,通过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方法的改进和突破,实现管理创新。
李晖认为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包括:转变观念,树立管理创新战略思想;完善体系,加快人才的培养速度,努力提髙中层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管理实践;以人为本,实现多元化管理创新目标;融合两化,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