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

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

时间:2023-08-02 17:1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

第1篇

    1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是应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工程原理,利用生命有机体来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目前生物技术应用到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均重视高技术发展的当代,生物技术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2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1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运用生物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不同于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及污染物转化成无毒的,从而达到净化水环境的目的,运用生物技术净化废水由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会投入很大的成本,而生物技术是最经济的方法,运用生物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不仅能够达到净化水环境的目的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就是在废水中放养能够净化水环境,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能够发挥作用的水生动物或水生植物,生物技术在废水治理中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生物技术的运用也符合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降解有毒物质,转化污染物等净化水环境的能力。与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比较来看,生物方法能够连续的对废水进行处理,运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还可以在水中放养一些真菌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难降解的物质有显着效果。由于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是我国环境部门的首要任务。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生物技术也是最经济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2.2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处理中的应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中还可以应用于废气净化处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企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显着的提高,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这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现在许多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戴着口罩,这都是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肆意排放造成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悬浮物和灰尘,现在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国的环境治理部门已采用各种方法来净化空气,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物方法,同时生物方法也是最经济的。采用生物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主要是应用生物的过滤功能、洗涤功能和吸附功能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采用生物技术还有经济实惠、效率高、环保节能、安全的优点,运用生物技术来净化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显着的效果,净化空气不仅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为了保证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没有污染物的每个市民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像如果没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上下班,这样既省钱又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3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经过生物技术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作为作物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部分资源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国外采用机械快速堆肥工艺,发展用蚯蚓床处理有机垃圾和粪便、处理城市垃圾,不仅可以将城市有机废弃物转变为肥效高且无臭味的蚯蚓粪土而且还能获得大量蚯蚓作医药原料。

    2.4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的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治埋环境污染的目的。生物修复技术最成功的例子是应用投加营养和高效降解菌对油轮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此后该技术被不断扩大应用于环境中其他污染类型的治理。

    3结论

    爱护我们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治理环境污染刻不容缓,现在解决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工作重点之一,我国应该在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做好环境污染治理方针的实施工作。短期内彻底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是不现实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大对相关治理环境污染项目的建设力度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如何能够更好更快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提高我国的环境质量是我国相关部门最关心的问题。生物技术对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就有显着效果,同时生物技术也是最经济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第2篇

关键词 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123-01

1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分析

1.1 水体污染

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水环境质量恶化,居民可以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进而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1.2 大气污染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1.3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通常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简而言之就是“垃圾”。目前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这些垃圾不但可以污染大气,而且还会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为了创建良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我们要积极研究运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手段,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如在环境治理时采用比较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2 生物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

生物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现代高新技术,它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内容涵盖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发展初期仅仅局限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加工工程等方面,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逐渐在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方面运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生物技术不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而是以以生物为对象,着眼于环境污染中再生资源的利用;生物技术打破传统的高温高压处理技术,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连续性的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可以开辟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有力的保障;生物技术可解决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3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3.1 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制约人类社会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对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分析当前的水处理技术,我们可以得知生物处理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控制和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手段,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和治理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目前常见的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生物技术有生物膜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稳定塘法、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法和土地处理系统法等等。其中突出表现在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水处理剂等方面。

3.2 生物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技术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在大气污染处理中的应用历史非常短,还不够成熟。目前在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领域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术法与传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比较,具有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性好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3.3 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固体废弃物也迅速增多,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固体垃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填埋、堆肥、焚烧。其中填埋和堆肥技术属于利用了生物的处理技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后,可作为作物生长的优质肥料,实现生活垃圾的部分资源化,这不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实现废物资源的二次利用。

4结论

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已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应用前景。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问题的也会不断出现,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原有的技术阶段,我们要不断探索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新理论、新方法,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毅.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

[2]许云峰,杨涛,兰微.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3]刘艳丽.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9(4).

[4]柳萍.环境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评《现代环境生物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

第3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损失测算;探究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09-02

1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程度逐渐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为环境的污染面越来越广,人类向自然排放的污染物基数越来越大,以二氧化硫以及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代表的污染物排放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然而,在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考量,充分认识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有多大的时候,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经济损失测算。对环境污染进行经济损失测算是充分认识问题的直观方面,从环境污染中发掘出问题,可以使认识不断地深入,为找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

2我国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测算

环境污染所造成损失的测算方法有:环境污染损失法、机会成本方法、治理环境成本方法以及人力资本方法。我国运用最多的就是环境污染方法与治理环境成本方法。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使用环境污染法测算出2008年我国因为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118亿元,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5%,大气、水以及固体污染在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中的比例分别为:42.9%、55.9%以及1.2%。根据治理环境成本方法,2008年的治理成本达到1005.3亿元,虚拟治理成本达到2874亿元。综合两种治理方法,环境成本治理方法所得到的损失较小。

我国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紧急损失需要相应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协作,并且仅仅测算出一年的经济损失是不能全面反映情况的。于是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测算1989~2008年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研究成果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悬浮颗粒的环境治理成本是0.004965元/kg、1.101742元/kg以及0.617869元/kg;消除污染水中的有关化学需氧排放的治理成本是1.11663元/kg等。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得到利用环境治理成本法获得的环境污染损失。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采用环境污染损失法以及环境治理成本法所获得环境污染损失分别为:5118亿元、3879.8亿元,这就说明环境治理成本法获得经济损失相对较小一些,基本上与我国环保部测算出来的数据相一致。例如进入21世纪后,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从2000~2008年期间,经济损失从3320亿元上涨到5652亿元,在这8年期间的污染经济损失同比增长了69.8%,可以看出我国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

3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损失之间的

关系为了对环境污染的损失变化趋势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需要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及内容的整理与探究,发现在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采取环境库兹涅茨的思路。环境库兹涅茨认为当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时,环境污染水平会因为这个阶段的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加重;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阶段的时候,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这个时候,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会根据收入水平的大幅增加而逐渐得到改善。因此,环境污染的程度会因为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而首先出现递增,等过了一个拐点后再出现递减的变化,测试环境污染程度主要是把一些具体的某一污染物当做指标,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

4环境污染出现加剧的结构性成因

4.1高污染的行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非常大

我国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电力行业、废金属制品业、钢铁以及化工行业;造成我国水污染的最大行业是造纸行业,其次是食品加工业。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那些具有高污染性的行业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也从侧面佐证了我国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突显了我国由之前的高污染、高投入以及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迫切性。

4.2高能耗产业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环境污染

问题据有关统计,从2000年起,我国对煤炭的消费占全国所有能源消费的71%~73%,这是和我国的能源贮蓄结构相吻合的,我国的能源贮蓄结构是“富煤少油”,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个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因为煤炭的直接消费所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并且随着一些高能耗产业的不断增加,加重了我国对煤炭的过度需求。因此,我国的高能耗产品的产量速度加快也会导致对能源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我国的能源消费大都以煤炭为主,这就进一步加重了环境的污染程度。

4.3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效率比较低

在我国能源效率的高低将会对环境污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规律认为我国能源效率较高就应该减少能源消耗与排放,从而减少能源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5环境污染出现加剧的制度性成因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就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并且在之后还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与颁布了很多环境法规,但是我国的环境问题却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依旧十分严峻。特别是政府、企业与个人在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有时出现视而不见或者明知故犯的情况。根据当前的现状,应该完善我国资源价格形成体系,健全我国环境法规。

5.1我国资源价格体系还不完善

从相关理论上看,我国的资源价格应该将资源的成本、资源税以及环境成本这三个方面的有关影响直接反映出来,但是我国现行的资源价格就只是对其直接成本进行反映,而体现在环境成本中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相关消费税以及车船的使用税等税收的收费标准比较低,并且我国对其进行调控的力度也不够。我国的资源价格跟世界资源市场上的价格相比,远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据有关统计我国的煤炭价格仅仅只是美国价格的一半,我国低廉的煤炭价格导致国内出现对煤炭过度需求的情况,因此,造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的过度排放。

5.2滞后的环境立法

我国的环境立法原则主要是“成熟一条,制定一条”,这充分说明我国环境立法只关注相关经验性而不重视先导性,甚至有些环境立法还比较滞后。例如有关环境法规对于超标排污的收费规定,只是对那些超过相对浓度标准的排放物收取相关排污费,而那些排放物相对较少的,只要不超过相关标准的就能够无偿污染环境。这显示我国环境法规还不是很协调,并且有些法规还存在矛盾。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些环境法规的处罚手段与力度都是无关痛痒,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守法成本相对较高、执法成本相对更高的不良现象。

6结语

随着进入到21世纪,我国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究其原因就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对高能耗行业过度依赖、资源价格偏低以及资源效率比较低。因此,我国应该不断完善资源价格体系以及环境法规,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士恩,雷家骕.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测算及成因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70~74.

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 河北省 环境污染 综合治理

一、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环境污染现状

(一)工业污染源从城市转向农村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上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分布调整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而其中的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得当

农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农村环保基础实施相对滞后,大多数农村没有地下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村民们将自家的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在田间水渠,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生活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和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随着渗透土壤中,如果到达地下水系统,将会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河北省农村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显示,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成分为贡、镉、铬、铅等,污染来自海河流域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严重威胁河北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

(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根据2012年河北省环境公告显示:2012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4.9万吨,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为42.3万吨,农业源排放量为91.8万吨。可见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已经逐渐超过工业点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而近几年,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的环保意识,盲目提高农产品产量,使得农药、化肥、地膜的施用量呈上升趋势。据《2012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为6302.37千公顷,其中农用化肥施用量为329.33万吨,农药使用量为8.48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12.69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68248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159.06千公顷。与2011年相比全省农药、化肥、地膜使用量呈上升趋势。

二、国内外环境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及启示

(一)德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实践

德国注重保护生态农业发展。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农场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定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料,种植豆科植物,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政策上,实施环境保护补贴,使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给我们的启示:一是推进农村环境局域化管理。可以从农村的整体规划入手,以村为单位,结合村子自身的农业及景观特点,制定具有特色的环境保护局域规划。二是发展生态农业。例如可利用“秸秆还田”等措施,对土地施天然肥料而减少化肥的实施,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物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还能防治燃烧秸秆所导致的大气污染。

(二)美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实践

美国农村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垃圾处理回收产业链。在美国的乡村,生活垃圾都是由规模不大的、专门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家庭公司来承担,这些公司在当地“比比皆是”,家庭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垃圾车去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并取得一定费用。这样美国农村生活垃圾就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经过收集、回收、处理、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商业化的运行模式,形成一个垃圾回收的产业链。

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村民提高自主意识。政府的法律制度是约束外因,提高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是内因,内因外因相结合才是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二是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过于分散,没有一部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造成农村特有的一些环境污染,没有明确的监管和治理措施,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三、河北省农村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建议

通过借鉴国内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提出适合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1)积极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村镇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垃圾处理试点工作。多增加一些环保服务站,垃圾处理回收站,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争取做到每个村落都能够设一个能够解决自身污水垃圾的处理系统,村中建立更多的符合卫生条件的厕所,并定期有专人负责清理回收。各级政府要动员村民捐助农村环保设施,为农村环境治理争取到更多的资金。

(2)发展生态环保农业。在农业生产上,要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进而大量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等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采用“秸秆还田”措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防治大气污染。

只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才能将“环境污染治理”落到实处,而非停留在口头上,真正为村民谋取利益,从根本上调动村民积极性,从而促进河北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科技投入;两阶段DEA模型;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建设

为推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依赖于资源消耗的传统型生产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措施的首选,自1978年以来,这种模式的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能源消耗型的生产模式中忽略了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牺牲了有限的资源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投入可转化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实现高技术产品的产值和培育有活力的技术市场环境,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警示下,区域建设者逐渐增强了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并努力构建经济―环境―社会协调的区域生态系统。自1999年海南设定为环保部认定的第一个生态省至今,我国的生态省区域已扩展为15个。在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中,科技资源投入在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污染的排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本文将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对科技投入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作用进行测度。首先,根据将科技资源和环境污染排放分别界定为环境排放子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将环境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治理分别界定为环境治理子系统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然而,两个子系统间前后衔接,共同组成一个以科技资源为投入、环境污染治理为产出的综合系统。通过测算各个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可获得科技投入对区域环境建设的影响作用及程度。本文将采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系统效率水平的DEA模型方法作为研究工具。然而,传统DEA评价中将决策单元视作"黑箱",忽略了决策单元(DMUs)的内部结构。鉴于本文提出的子系统之间的串联关系,本文将采用加性两阶段DEA模型对子系统影响效率及系统整体影响效率进行测度。

一、 国内外研究评述

科技投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金华,吴巧生(2005)研究了现代技术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于(2007)建立了“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用于促进区域生产环境建设。魏建兵等人(2006)研究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然而,目前针对于科技投入与生态建设影响关系的量化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试图通过量化模型,测算科技资源投入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及贡献程度。

科技资源投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清晰测度科技投入的影响程度及贡献率,我国学者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尝试:侯风华、赵国杰(2008)利用索洛余值法推导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速度方程。李兵等人(2009)利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投入变量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韦凤琴,黄佐(2012)采用基于投入型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量化了科技投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谢友才,张红辉(2009)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量了浙江省各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鉴于DEA模型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系统相对有效性的优势,该方法在科技投入影响程度及贡献率中被广泛应用。

Charnes和Cooper于1987年首先提出了传统的DEA模型与方法。然而,传统DEA评价中将决策单元视作“黑箱”,忽略了决策单元(DMUs)的内部结构。伴随系统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的提高,两阶段DEA模型方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两阶段DEA模型的研究中,将整个评价系统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串联子系统,并且前一个子系统的产出(全部或部分)对应为第二个子系统的投入。根据这种结构形式,Wang等人(1997)提出了序列型两阶段生产系统的DEA模型;Seiford,Zhu (1999)提出了两阶段DEA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部门和市场部门的绩效测算中。Zhu(2000),Sexton和Lewis(2003)又分别将该模型应用于世界500强企业和美国棒球队绩效测评中。以上研究主要基于传统DEA模型的理论框架,将两个阶段分别作为多投入-多产出系统进行独立效率测算。然而,现实评价中各个子系统与决策单元整体效率应考虑在同一模型体系中。为克服传统DEA模型在科技投入影响测算中的缺陷,冯锋等人(2011)将科技投入划分为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应用改造两个子系统,并利用两阶段DEA模型进行了投入-产出效率测算。冯志军,朱建新(2011)、杜军等人(2009)也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算了科技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研究科技投入与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研究较多,但量化方法的研究较少。鉴于目前研究中,利用DEA方法测度科技投入的贡献与影响的研究较多,然而真正从系统内部结构关联中测算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加性两阶段DEA模型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的影响评价中,以获得科技投入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评价结果。

二、 评价系统结构分级及两阶段DEA模型介绍

科技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投入,会通过技术创新、科研人才研发、研发经费、研发项目、专利等投入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产出指标,与此同时,工业化发展中也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排放。我们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研究系统,其中由科技投入产生环境污染作为第一个子系统,称为“科技投入对污染排放影响子系统”。以环境污染指标作为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指标作为产出可以界定第二个子系统,称为“环境污染治理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并非互相独立,其中,第一个子系统对应的产出指标恰好为第二个子系统的投入指标。因此,两个子系统具有串联链式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第6篇

1.农村存在严重的生活污染。农村水污染表现较突出,有些村庄有小型的村办加工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坑、塘,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也随便乱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

2.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逐渐严重,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让其失去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及食品污染。

3.在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类药物使用量持续上升,也成为地表水和土壤污染的因素。有害的化学物质在食物中积累,因为农村是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地,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和人身上。

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农村环保经费投入少,工作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地方把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到城市和工业上,而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环保相关法律了解甚少,所以出现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环保法律的存在,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2.面源污染。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可根据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企业经营的大规模等特点,多数情况下可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而农村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场的污染,如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而不可行。

3.环保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相对有所提高,各级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主要用在城市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真正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极其有限。因此造成农村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的状况,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也难于申请到治理的专项资金。

4.制度保障不力。县、乡、村环境保护管理网络没有真正形成,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链条无法向农村延伸,农村环保管理不少地方处于失控状态。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农民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宣传带动家长影响社会。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的基本内容,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能力。

2.依据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大预防和治理力度。应加大对农村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防控和治理方案。对来自生括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用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3.以镇、村为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制度,镇和村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摸索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厂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第7篇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畜禽养殖业;发展;治理措施;江油市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86-02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实行无公害绿色消费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综合防治水环境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历史文化名城。江油市境内的昌明河和涪江一道,是江油人民的“母亲河”,是穿越江油城市内十分重要的河流,盘江是江油市第二大河流。江油市境内河流两岸环境的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江油市加大对昌明河和盘江河的综合治理,对全市畜禽养殖户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积极创建省文明卫生城市。通过一系列措施,美化了江油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档次,拉动社区文明建设,使原有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在江油市境内,畜禽养殖业对水环境污染的现象仍然存在,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对江油市畜禽养殖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

1 江油市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大量投入,江油市畜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一批设施先进的规模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领军产业[2-4]。

2012年,江油市全年存栏生猪67.06万头,年出栏肉猪82万头;存栏小家禽650万羽,年出栏家禽1 650 万羽。共有养殖专业户3 458户,其中鸡年出栏500羽以上的有588户,鸭存栏500羽以上的有320户,猪存栏50头以上的有 2 545户。

目前,江油市有畜禽宰杀场(点)42 个,其中25个为生猪屠宰场,另17个为家禽宰杀点。

在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畜禽粪尿对江油市境内涪江、昌明河、盘江等河流水环境的污染加剧。

2 发生污染的原因

随着江油市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对水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远远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畜禽养殖业造成江油市境内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场未建立粪污处理设施或设施落后,达不到治污要求。

(2)家禽宰杀污染极为严重。境内大部分的家禽宰杀点都无污染处理设施,尽管有少部份家禽宰杀点修建有污染处理设施,但其设施也达不到环保要求。

(3)个别生猪屠宰场修建有沼气池,但建而不用,使粪污得不到有效处理,偷排现象时有发生。

(4)外地人员到江油市租用农房从事养殖业,治污设施不到位,加重了江油市污染区。

(5)治污设施缺乏检修,达不到治污效果,甚至闲置。

3 治理措施建议

加大畜禽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降低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江油市畜牧生产工作的重点。

3.1 加强领导管理,实施专项整治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是一项变废为宝、为社会和人民造福的重要工作。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费用高。江油市对此高度重视,对相应部门下达目标任务,设立领导小组,实行领导承包人制度,层层落实具体责任。

(1)推行行政主管污染治理工作的乡镇负责制。分管农业的乡镇长(街办主任)负责落实,明确具体办事人员,并与年度考核业绩挂勾,确保养殖污染治理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把养殖污染纳入法制轨道,做好治理污染宣传工作,加强对畜禽养殖户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畜禽养殖户充分认识养殖业造成水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

(3)及时总结,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将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各乡镇在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中及时反馈进展情况、治理经验、整治难点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与有关部门协商,以便及时处理,确保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监督检查。各乡镇实行专人负责治污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畜牧、环保等单位进行不定期督查,确保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任务顺利完成。

3.2 治理措施

(1)根据江油市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场,建立养殖小区。通过养殖小区的建立逐步规范江油市养殖业,引导全市畜禽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解决好养殖污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2)在江油市中坝、三合、太平三镇的城区范围内设立禁养区,统一规划,对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户,动员其搬迁到规范化的养殖小区。

(3)种养结合,实施生态养殖模式。对畜禽粪便可采取干燥法、发酵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鼓励畜禽养殖场(户)将畜禽粪便生态还田。畜禽养殖场(户)不得任意向水体或者其它环境直接排放畜禽粪便、废渣或者污水等污染物。

(4)对市内河流周边的畜禽屠宰场进行综合治理。由当地乡镇政府牵头,畜牧、工商、农业、商业、环保等部门配合对所有畜禽屠宰场进行全面检查,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有设施建而不用、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屠宰场一律予以取缔或停产整顿。

(5)对市内河流周边的养殖场进行规范,根据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通过修建沉淀池、化粪池、沼气池处理养殖粪污。条件好的养殖户修建沼气池。沼气池的修建要提高科技含量,要组织专业队伍定期进行检修、清渣、换粪等。

(6)加强对外来养殖户的管理。外来养殖户在江油市租用本地农户的场地进行养殖,由于条件所限,绝大部分没修建畜禽粪便污染处理设施。因此,应制定适当措施,对外来户必须要求他们修建粪便治理设施,无设施的当地政府要强制其搬迁。

(7)实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对病死畜禽的无公害处理。江油市境内沿河两岸有少部分养殖户向河内丢弃病死畜禽,针对这种情况,各乡镇要加强监督,设立举报制度,对乱扔病死畜禽者进行严惩。

(8)推广粪污治理新技术,继续探索粪污治理新途径。采取微生物净化、粪尿分离、粪便生物处理、利用粪尿产生沼气、改善日粮配方、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等技术进行养殖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4 小结

城市河流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水环境质量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对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控制,以促进江油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美解,何华西.我国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4):315-318.

[2] 李丽立,张 彬.降低畜禽粪便对水源污染的日粮营养调控的措施[J].中国商办工业,2000(5):47-49.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88-02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治理对策,以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却较为欠缺,由此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无法为我国环保型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治理对策,以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环境是人类生存及进行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资源和条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发展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进步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农村环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发建设了多种绿色工程,并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且政府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农村环保建设已经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对于农村环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并获得了较为成熟的环境保护及治理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仍有一定欠缺,从而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较大缺陷,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提升,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动力。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

当前,虽然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高,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这与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薄弱有直接关系。很多农村居民缺乏环保教育,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对于污染后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任何危机感,由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此外,很多农村居民污染环境后缺乏污染治理意识,虽然觉得环境污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但却认为自己有心无力,也就任由污染越发严重,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满足的居民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却较少,由此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较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深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确保其渗透农村居民当中,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2.2 环境设施落后导致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环境设施的建设能够对农村居民的日常环保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促进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城市的各种环境设施也就难以在农村中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乱倒,从而导致河水污染、河道堵塞,不仅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有些农村居民虽然对于环保有所认知,也希望减轻农村环境污染,但却由于农村环境设施欠缺,也只能将自家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由此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很多城镇都建立了工业区,生产污水及垃圾大量排放,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中心,致使大量污染严重的污水渗透到地下,对农村的耕地种植产生了巨大危害,有些污染不仅会对农村耕地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耕地中,给人们的后续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对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生制约。

2.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仍有待革新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先进的环保技术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但是,当前虽然对于农村环境技术发展有所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旧有较大缺陷,相关的科研队伍较为薄弱,而且素质较低,对于农村环境如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应用的现状及基本规律都缺乏充分分析,由此也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对此应当加大对环保科技发展的投资力度,以确保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更好的满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3.1 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居民,应当加强其环保教育,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到各个城镇广泛宣传环保教育理念,并张贴环保教育横幅,以强化人们的环保认知。同时还可以开展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不断强化人们对于农村垃圾的污染认知,确保对垃圾分类,并回收有用的垃圾,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了解。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科技发明,以鼓动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创新,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发明新的环保技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而且地理气候较为复杂,由此导致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较为复杂,对此,开发部门可以深入到农村地区,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勘察和探究,并鼓励当地农村居民就环境污染给予建议,以建立符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发展需要的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农村居民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为自己生活环境的治理出谋献策,这必然能够增强其责任意识,以不断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更好的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做出贡献。

3.2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从而导致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此也就无法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而且严重匮乏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也导致一些具有环保理念的居民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只能听之任之。对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号召居民将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此外,政府还应当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建立相应的生态模式,通过实行典型示范,逐步将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农业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并根据生态模式的发展情况对农业发展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如创办大型的生态农场、草坪公司、花卉公司等,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发展的投资力度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展,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借助于先进的环保科学技术,才能够弄清楚农村环境的发展规律,以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首先,应当不断壮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队伍及科研机构,加强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组建高水平的生态专家队伍。其次,应当不断加强对于环境基础科学的研究,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的研究力度,对于农村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同时还要做好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研究力度,并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流域综合治理等技术的研究,以不断促进农业防灾能力和抗灾能力的提升,促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进行。最后,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当采用最佳的实用技术,同时加强推广和评价,以确保此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技术方面考虑,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应当确保规模较小,或者采用集中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确保污染治理技术的可操作性,从而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

4 结 语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综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使其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以为我国构建环保型社会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 宋言奇,赵秋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辩证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 高伟宽.浅析区域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技,2009,(S1).

[3] 宋言奇,段进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略的六大环节[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4] 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07,(3).

[5] 何学松.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第9篇

关键词:污染物 环评 试生产 竣工验收

一、环境监察的概念

环境监察要突出“现场”和“处理”这两个概念,即环境监察是在环境现场进行的执法活动,环境监察不是“环境管理”而是“日常、现场、监督、处理”。环境监察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微观”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环境监察按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事前监察、事中监察和事后监察。

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或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依法对辖区的一切污染源,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从而控制污染源的产生,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简而言之,是运用法律与经济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

二、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工业企业污染,抓住了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就是抓住了控制整个形势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环境管理仍主要以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被动模式为主, 我国现行管理制度如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制中的常规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风险,“一刀切”的环境评价和管理方法难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环境风险区域或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科学评价和管理,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评价指标和浓度限值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规模逐年扩大、数量逐年增多,环境污染的新账、老账正在叠加,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诉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处于“环境问题凸显期”。 环境执法作为维护环境安全强有力的工具,这时候显得更加重要。由掌握环保法律法规,同时又经常深入现场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和排污状况的环境监察人员从建设项目建设初期到建成后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将企业的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延伸到事前监察和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监察,将会有效推动企业增强主体责任,全面减少污染排放。

三、如何进行建设项目环评、试生产、竣工验收的前置监察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前置监察报告的内容:

在建设项目办理环评以前,环境监察人员主要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为指导方针检查企业是否符合国家和区域环境政策 ,项目是否开工以及开工时间,是否属于“未批先建”的项目。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1.1项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状况

1.2项目建设情况

1.3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意见

2.试生产批复前前置监察报告的内容

在建设项目试生产阶段,环境监察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监察主要通过现场听、问、查、看、测等方法,检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按审批意见要求建设完好、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体系、设施运行记录是否规范完整等。检查防治污染设施是否已全部按审批要求完工并能投入运行,运行效果如何,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否满足要求。检查生产规模有否改变,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有否变化,企业污水治理设施,排污管网进行全面了解及实地查看。同时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根据本项目的环评报告、环评报告批复等有关文件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监察。

2.1项目建成地址

2.2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情况

2.3主要生产工艺落实情况

2.4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情况

2.4.1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2.4.2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2.4.3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2.4.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

2.4.5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及落实情况

2.4.6在线监测设施的建设情况

2.4.7排污口规范情况

2.4.8关停淘汰要求的落实情况

2.4.9建设期间环境违法问题的处理情况

2.5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意见。

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置监察报告的内容

在对竣工验收建设项目检查时,监察人员应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设施是否能全面、正常运转,运行效果如何,全部污染物是否都经过处理并在指定的总排污口达标排放,核实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与环保审批材料上是否一致,包括生产规模、生产量、产品种类、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对企业生产状况进行了解,重点是检查生产规模有否改变,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有否变化。在试生产阶段发现的治理污染设施要求整改的事项是否落实。也有项目基本情况的简介

根据本项目的环评报告、环评报告批复、试生产申请复函等有关文件对该项目进行现场监察。主要检查内容有:

3.1项目建设地址

3.2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情况

3.3主要生产工艺落实情况

3.4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试运行情况

3.4.1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3.4.2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3.4.3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3.4.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

3.4.5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及落实情况

3.4.6在线监测设施的建设及使用情况

3.4.7排污口规范情况

3.4.8关停淘汰要求的落实情况

3.4.9建设期间和试生产期间的环境违法问题的处理情况

3.5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意见

在当前形势下,建设项目不向环保部门申报和不经环保部门审批进行开工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环境监察人员依据环境监察工作的职责定位即“三查二调一收费”对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也是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仅仅依靠单纯的行政命令解决环境问题已不适宜。通过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对建设项目环评、试生产、竣工验收前置监察的现场执法, 这种部门的联动机制把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到审批阶段,而不是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后再去检查、解决污染问题。对于解决好多竣工验收后披着合法的外衣却在大肆污染的企业能起到利剑作用,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原因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有效地监管污染治理设施,是保证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的关键措施。目前环保部门常采用的监管措施包括加强监督检查、增大现场检查频次,提高监控能力建设、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这些监管措施往往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运行、达标与否为依据,属于污染治理设施末端监管,不能从根本上揭示污染治理设施运转不正常的原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对治理设施进行综合评价,揭示治理设施运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或改善提供依据。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危害甚大。2004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约为1亿吨,居世界地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石油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也将会进一步加剧.据报道2004全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依然严重,只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重庆市为例,2000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85万吨,据说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达到37%,我国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除了汽车尾气污染,城市污水厂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建的城市污水厂周围现在都有了人口较为密集的居民生活区或公共活动区,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越来越靠近居民生活区,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散发的臭气和一些细菌与病毒,将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期、运行期和使用期后,除了设置必要的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系统外,还需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臭气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处置方法。

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主要是国家作为主导,一切由国家进行投资、建设、运行及管理,虽然我们已步入市场经济很多年,但以前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的惯性仍然存在,并且普遍存在的一个观点就是环境污染防治问题是一项公益事业,应该完全由政府解决,由财政支付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对污染防治设施只讲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如此大的社会经济领域中,污染防治设施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均处在经济政策的制约之下,设施运营处在单一的管理模式之下,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方式已远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讲经营,不计效益,甚至不顾及环境的恶化,到头来不仅使这些设施运行质量不高,浪费了大量的投资,污染治理效果也比较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还潜移默化地使人们认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营是没有经济效益的,人为的将治理污染与加快发展对立起来,加以政策制定过程考虑行政手段多,对企业要求的多,落实的少,环境执法成本高,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涌现。

为了较好控制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成本,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已经被当下的社会环境所认可。同时,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环保企业,它们不但有能力进行环保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环保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有能力进行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专业化管理。再次,我国有都分地区和部分环保企业,已经进行了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企业监管的尝试。通过与排污企业签订设施的运行管理合同,进行有偿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实现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杜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已有了实践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

三、控制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主要方法分析

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大气污染治理设置的运行成本,就要把治理设施运作模式纳入到市场化的轨道上来。市场化运营的宗旨是:通过服务方提供给委托方有偿的和良好的环保技术及市场化运营管理,达到有效控制污染,降低治理成本,使双方均获得相应收益的目的。作为环保设施运营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和规律,因而,环保设施的市场化承包也非同于一般性承包,其运营管理方式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管理。要结合各个地方的、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多种方式进行。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商业模式包括:投资-建设-运营-移交(BOT)、投资-运营-移交(TOT)和托管运营及委托运营和技术指导与设备维护等多种形式,并以BOT(投资-建设-运营-移交)、TOT(投资-运营-移交)和委托运营占主导地位,今后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引导宣传,出台支持措施。鼓励在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园区、排污企业集中区采取污染集中治理的模式,委托第三方运营和管理,使污染者变成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企业的付费者和服务享受者,将第三方运营和管理改变成为重要的生产业。同时,制订合理的优惠扶持政策通过调整污染物收费政策,摸清项目在建设和运行阶段有关的税费缴纳、贷款贴息、用电和用水增容、土地征用政策,进行总量测算,给予第三方运营企业减免税费相关优惠政策,加快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2)降低运营风险,健全监管机制。政府对社会化经营的单位应作多方面的论证,对其接纳的范围、类型、数量、经济承载力等要逐一分析,防止一哄而上,带来决策失误和投资浪费。运营公司可以根据环境保护设施状况及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承包方式来降低风险。同时,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督管理。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治污企业不但要有可靠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信誉,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高效稳定运行。二是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所有企业必须达标排放,打消企业偷排污染物的侥幸心理,通过严格的环保执法和处罚,使排污企业认识到污染治理市场化的优越性,主动推行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运营。三是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污染治理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3)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融资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和多规格地广泛吸纳来自国际和国内所有可利用的资金,以政府指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兼容各种资金以保证环保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加快制定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收费和监督管理等一系列规范,使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建立在法制基础上。明确委托方和运营公司的责权,减少实施过程的纠纷。出台污染治理设施第二方运营相关法规性文件,明确排污方、运营方和监管方的责任和义务。对污染治理运营企业实行资质化管理,规定污染治理运营企业每个项目最低持证上岗人员数量,拓宽环境保护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相关运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实行第二方运营企业年度评估和公告制度,对不合格运营企业坚决淘汰和退出回。

第11篇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水质监测综合治理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容量被逐渐消耗,同时,水体污染也愈来愈严重。水质污染不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尽管目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日益增强,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水环境的整体质量还在下降。

现在,水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此,本文将以广州市天鹿湖为例,探讨水体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径及办法。

天鹿湖底质检测及分析

天鹿湖位于广州市新城西北部,南侧为黄陂居住区,面积约1993.0公顷,被称为“广州东肺”,是广州市的生态安全保障区。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一些私人鱼塘蚕食湖面、上游村镇污水直接排放河涌中、沿岸景区人为污染直接流入河中等,天鹿湖水遭受了污染。

底质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通常,它不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废水处理厂污泥。底质检测可以了解水环境污染现状,追溯水环境的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生物的影响,并为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体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了依据。

水质样品的采集及地质取样。先取基本资料,测量天鹿湖水下地形,水下地形测量以GPS RTD或RTK法测定平面位置,接测水位,回声测深仪测深(或测深杆测深)。淤泥厚度测量及淤泥取样采用锤击侧面剖开钢管的形式取得。锤击多次后,钢管不能下沉即认为钢管底部到达淤泥与硬土质交界面,而后根据管内泥样测量淤泥厚度并分析淤泥分层情况。进行水质取样的时候,集中采集表层水样。

在底质取样的位置应尽可能与水质监测断面相重合,由于底质比较稳定,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较小,所以只需要一次取样就可以。

天鹿湖水质污染评价。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天鹿湖主要功能为景观娱乐,因此使用该标准的Ⅳ类水标准值为评价基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计算各采样点各检测参数的超标倍数。计算污染指数主要是将测定结果与相应国内各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比较,然后以湖底底质正常层综合污染指数为标准来评判上层淤泥受污染程度。通过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天鹿湖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基本上都达到了Ⅳ类水标准。从污染区域看,整个湖面水体没有明显严重污染区域,靠近岸边个别点有超标现象。

天鹿湖水环境整治的路径

对天鹿湖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有关部门应首先保护饮用水资源,确保百姓用水安全,然后再从经济角度出发,采用多管齐下的策略,稳步推进,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主要治理方案如下:

污水截流。避免水质恶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流入天鹿湖。在建造湖边道路的时候,可以同时铺设截污管道,将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接引入污水处理厂。严管湖水上游的村镇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在污水尚未被截留的沿湖的主要入口处建闸挡污。

湖底清淤。天鹿湖湖底淤泥淤积厚度大,有机物质含量高,这也是造成湖体水源污染的根源。政府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系统的生态清淤。

退渔还湖。天鹿湖沿岸及上游有许多私人经营的鱼塘,这些鱼塘严重蚕食了湖面。政府可以给予渔民适当补偿或者发展其他产业,以便清理鱼塘围堰、拆除威胁湖水安全的建筑。同时,对湖边进行生态修复,种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吸收湖中的氮、磷,提高水的清晰度、透明度;种植沉水植物过滤、改善水质。另外,还可以在天鹿湖建设环湖生态林,防止沿岸的水土流失。

做好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加大水质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实现水体污染的提前预防。例如,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检测水质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有毒物质和有机农药。努力做到强化监测、预防为主、及时处置、提前预警、及时发现。

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手段

目前,我国水污染治理立法采用的环境管理政策仍是以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所使用的环境经济手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环境领域应用的环境经济手段包括超标排污费、污水排污费、污水处理费、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生态环境补偿费、SO2收费、矿产资源税和补偿费、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排污许可证交易、治理设施运行保证金、废物交换市场、废物回收押金、环保投资渠道、补贴等。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水环境治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扶植市场,使水环境治理实现市场化发展运营。

其一,采用多种方法筹集治理资金。由于水环境治理耗资较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领域的相关企业共同出谋,多方筹集治理资金。

首先,政府应该提高对水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要制定有利于水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政策,实现环保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比如,制定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在污染治理中的相关法律责任,污染治理规范化后,针对不同的委托方式,都能找到法律的责任主体;加大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环保的投入力度,从而解决跨行政区的水域污染治理问题;建立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并合理规划和利用这笔资金,严防盗用、滥用;可以对收益性较低、需要政府扶持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行补贴,给污水处理行业一些优惠的政策等。

其次,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扩大开征面,遵循“谁投资、谁受益”和保本微利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建立公开、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体投资环境整治项目,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良性发展模式,让水资源治理走上专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使企业从减少污染排放中获得利益,为增加污染排放支付费用。将水环境治理的权利放给有经济、技术及经验的企业,鼓励专业企业公司参与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在农村,对于化肥及禽畜饲养方面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应该加大力度管理,研究测土配方施肥,集约化家畜饲养等制止水质进一步污染。

最后,应该明确水污染的责任主体,以推进污水处理,做到“谁污染,谁治理”。对造成重度污染的企业应该勒令其停业整顿,并将罚款用于治理已经被污染的水环境。对于其他轻度污染或者具有潜在污染的工业企业,应该要求其划拨出专项的水质治理资金,由相关税务和环境部门负责征收。

其二,加大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资。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水质污染控制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水质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强化水质自动远程实时监控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工作。首先,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和科研人员应该研发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争取做到专业处理设备和仪器的国产化,减少维修、维护及产品换代等方面的资金浪费。应该由相关部门对水环境治理企业进行审查,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使相关基金用到实处,发挥更大的价值。其次,政府对于经营、区域性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及经营、水污染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前期开发等进行补贴。

其三,通过经济手段体现水资源的价值。很多人都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的价值,仍旧认为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也存在缺陷,即一个地方需要多少水,供水部门就想办法开源提供多少水,从来没有考虑过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更没考虑过用水的同时也在制造污染。于是,用水量的增加也就造成了水环境恶化。

根据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一个地区的最大水环境容量和循环水量的最大值来确定最大供水量,根据该地区的排污情况和污水处理能力来确定水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排污量。当超出最大供水量和水环境所能承受的排污量时,就应该适度增加用水者和污染企业的负担,从而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水平。比如,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限定供水量;严格控制单位产值耗水量高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或征收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在居民用水管理方面,按照家庭成员数量制定生活用水标准,并采取超量加费的措施,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价值,提高节水意识。

第12篇

关键词: 室内空气检测治理措施

Abstract: the indoor air quality and the human body health, in recent years, building decoration materials of the widely used, cause indoor air pollution is serious.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any to decorate office building in indoor environment formaldehyde, benzene, ammonia, TVOC testing index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indoor air pollution status are put forward control measure.

Keywords: indoor ai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建筑装修材料广泛使用,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广大居民已经意识到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纷纷对室内污染情况进行检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住房内空气污染。但办公场所内装修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本文对某公司新装修一个月的办公楼室内环境中甲醛、氨、苯、TVOC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根据室内空气的污染状况提出进行治理的措施。

2 材料与方法

2.1 检测对象和检测项目

检测对象: 选择某公司办公楼中的3个办公室,1 个会议室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检测的项目:室内空气中甲醛、氨、苯、TVOC的浓度。

2.2 检测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2.3 分析仪器

TDP-1000B双气路气体采样器;

7230G可见分光光度计;

GC112A 型气相色谱仪;

GC122型气相色谱仪等。

2.4 采样方式

依据GB50325- 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标准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抽检采样。选取有代表性的4个房间,采样点数分布如表1所示:

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当房间内有2个以上检测点时,应在对角线、斜线、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并在原始记录上用示意图标明。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气压。

2.5分析方法

甲醛:按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用酚试剂分光度法测定其浓度;

氨:按GB/T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

苯:按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F室内空气中苯的测定,测其浓度[1];

TVOC:按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测定,测其浓度。

2.6 评价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2](Ⅱ类民用建筑):甲醛≤0.10mg/m3,氨≤0.2 mg/m3,苯≤0.09 mg/m3,TVOC≤0.6 mg/m3。办公楼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参照该标准。

3 检测结果分析

对该公司办公楼抽样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检测,抽样房间的各项检测项目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各项所检测的项目中,只有苯的含量,符合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的Ⅱ类民用建筑的技术要求。其余参数甲醛、氨、TVOC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会议室内空气检测项目超标严重,因会议室属于精装修,室内使用采用复合地板、胶合板、地毯,壁纸,乳胶漆、吊顶材料等复合化学建材以及办公家具复合板材等装修材料, 生产这些材料时用到的胶粘剂、防水剂、稀释剂等含有大量的甲醛[3 ]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装修后,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不断地挥发到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因此污染物种类及相对含量普遍比较高,使用地毯、复合地板等装修材料的室内比其他不用这些装修材料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氨、TVOC浓度普遍要高。

4 治理措施

(1)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清除室内污染物的方法,通过室内外空气交换而达到稀释净化的目的。测试表明一般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高于室外,室内通风换气后,有害物质浓度明显降低。

(2) 使用空气净化器。目前已开发出了多种空气净化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 主要是利用某些有吸附能力的各种多孔性物质吸附有害物质而达到去除有害污染的目的。最为常用的吸附剂为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

(3) 生物法。某些植物对有害气体有吸收-代谢作用,消除空气污染除了要经常开启门框加强通风外,在室内栽种绿色植物是去除化学污染简便而有效的途径。吊兰、鸭拓草、芦荟、龟背竹、虎皮兰等叶片硕大的观叶植物,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具有净化空气、杀菌吸尘、清除不同有毒物质的功效[4]。

(4) 使用化学方法。 使用一些化学试剂,使其与甲醛等有害物质反应吸收,如市面上卖的甲醛去除剂等,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 GB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2]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 张晓勇,黄卫.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控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