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成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问题;措施
引言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河流流域的治理程度,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很深的影响。我国对于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一直非常重视,希望可以通过良好的治理成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扩增水资源的价值,增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就是对塔里木河的综合治理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示,促进塔里木河治理成效的提高。
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认识
塔里木河流域面积广阔,跨越区域范围广。在1950后人口增长迅速,很多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应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应用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导致水资源开发应用过度,很多的源流河水已经不能满足干流水量的基本需求。在农业生产方面应用大水漫灌的灌溉形式,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的损失,很多的草场逐渐的退化,使得许多的河床断流,湖泊渐渐干枯,河流附近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损害,使得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后退趋势。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塔里木河流域下游接近四百多千米的河道断流时间竟达到三十年。我国对此不良情况非常的重视,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应用于塔里木河河流治理。相关部门也积极依据国家要求,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性治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绿色植被渐渐恢复,土质情况渐渐得到改善,土地沙化得到有序的控制。但是不能满足与取得的良好成绩,对于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也需要引起反思,从而促进治理成效的提升,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开发不合理
以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应用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应用效率和价值较差,对于塔里木河流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河流的水资源都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应急输水阻力大
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与资金的投入,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已经八次应急输水成功。但是在2007年,塔里木河流域相关治理部门落实第九次应急输水方案,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环境。但是这次应急输水却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艰难,这一次实际输水量为0.11亿平方米,不足预期计划的百分之十。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以及工程管理体系,生产用水量增加,使得第九次应急输水失败。
依靠丰水年进行应急输水不科学
对于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单纯依靠丰水年进行应急输水,是不科学的,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下游形式恶化。应急输水只能作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辅助措施,相关部门需要不断的找寻根治的有效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塔里木河下游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节约难度性大
水资源节约是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最为关键的内容,能够有效的水资源的应用价值。塔里木河流域因为以往应用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不仅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大面积土地资源盐碱化严重,对于地质资源也造成的严重的损害,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可以应用滴管节水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应用效率,同时还能改善土质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滴管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农业从事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自身的思想认知进行转变,水资源节约具有很多的难度性[1]。
加强综合治理的有效策
I 综合治理要具有持续性
塔里木河流域很多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非常的稀少,水利基础设施缺失严重,水资源消耗量大,存在多种水资源短缺情况。这些内容不仅是现阶段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以后综合治理过程中也会面临的难题。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部门要保证综合治理的持续性,对于河流的治理并不是某一时期或者是某一阶段需要落实的工作,而是需要具备长期性、持续性的。积极的找寻有效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检查后进行实际落实。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加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良,不仅要注重水资源数量的管理,同时还需要注重水资源质量的管理。调整农业生产模式,要避免农业从事人员在应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形式,政府部门要加强扶持力度,建设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大力推广滴管技术的应用。不断的协调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提升水资源的应用价值。要坚持不断增加塔里木河下游流量的综合治理原则,使得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转变管理模式,科学进行管理
想要不断的提升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成效,必须要落实先进的管理的模式,对管理体制进行转变,使得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呈现科学化、现代化的特点。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应用法律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在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护水资源环境。在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积极广泛的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决策的民主性[2]。
结语
在以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导致众多流域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应用,对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其中塔里木河流域较为严重。提升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认识,对于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应用有效的措施改善,提升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孙美琴,赵成义,施枫芝,彭冬梅,吴世新.近20a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01):99.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跨区域生态治理 补偿机制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快速推进,社会分工的纵深发展,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来行政管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区域公共问题不断凸显,而这些问题单纯依靠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单位去解决,都变得不切实际。这就要多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单位跨区域合作,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于是区域治理的概念变应运而生。区域治理是指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公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最大化区域公共利益,通过谈判、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集体行动的过程。[1]区域治理是作为补充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自身缺陷营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方式。我国当代的区域治理,是治理理念或理论在国内不同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其实质上是一个以公共权力在政府间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的治理变迁过程。[2]
一、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一)背景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是浙江省钱塘江源头,也是安徽省省内仅次于长江水系、淮河水系的第三大水系。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黄山市三区四县以及宣城市绩溪县都是新安江流域安徽境内的流域的覆盖范围。浙江省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来自新安江安徽段,新安江安徽段不仅是下游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还是华东地区坚强的纯天然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目前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由于当地工业、旅游、农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的加剧,新安江生态保护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共同牵头启动为期三年的首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并于2012年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黄山市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见表1)。
(二)具体做法
截至2014年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首轮试点圆满完成,三年中,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作为跨省界的街口断面水质三年连续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同时,浙江省千岛湖水质实现与上游来水同步改善,新安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也初步完成,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技术和实践支撑,也为进一步深化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步探索了一条上游地区强化保护意识、主动加大工作力度,下游地区立足本地实际、助力上游加快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在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安徽省委、省政府调整了黄山市政府的考核体系,省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黄山市委、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以及专门负责日常工作的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政策保障,还建立了责任落实机制、综合治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跟踪督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等各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实施。
2015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第二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而在9月,国家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这也意味着试点工作已经纳入到中央顶层设计。
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的亮点
笔者认为,生态补偿就是建立在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所产生的流域生态补偿基础之上,流域生态补偿是指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在流域内上下游各个地区之间展开的以直接支付生态补偿金为内容的行为,[3]主要是以生态补偿机制为基础,建立一整套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所形成的“协商―治理―补偿―监督”良性的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安徽创新性的设立了“协商―治理―补偿―监督”模式,当地政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逐渐建立了以“协商―治理―补偿―监督”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安徽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好的实现跨区域不同层级政府间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第一,创新机制,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提供机制保障。由于我国政府实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同级别的地方政府间由于经济地位等的悬殊,纵向和横向都缺乏平等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省级地方政府与市级地方政府间由于层级上的不平等,导致话语权的缺失。而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由国家环保部、财政部牵头,安徽省和浙江省签订了明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重要内容的补偿协议。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的地方政府,不论是在补偿协议签订之前、签订过程中,还是在整个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中,黄山市政府可以直接与省政府乃至国家相关部门对接,在一定范围内理顺了与浙江省政府在平等协商、谈判的途径,也能够在一定较高程度上l挥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的主动性。
第二,制定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为在协商基础上的治理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将新安江流域保护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为新安江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战略支撑。同时,不论是安徽省政府还是试点主要承担者――黄山市政府都陆续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试点工作实施提供切实的政策保障。最后,黄山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更好了推进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据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是在协商基础上,与各层级政府共同推进跨区域生态治理这项工作。
第三,明确补偿模式、补偿资金来源,为补偿提供基础保障。在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当中,在国家三部门的推动下,明确了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模式和考核标准。黄山市政府治理成效达到规定标准,就能够获得因实施跨区域生态治理放弃的发展机遇等带来的损失相对应的来自国家、安徽省政府及浙江省政府三方的生态补偿资金。与此同时,协议中也明确规定,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补偿资金不论当地政府治理成效是否达标,但是只要实施了治理,都会拨付,因此补偿是基于协商、治理基础上的补偿。这也就说,补偿是基于地方政府在协商、治理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如果没有前期的协商制定协议,以及付诸实践的治理,生态补偿资金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明确考核标准、补偿原则、补偿标准,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从协议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监督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协议中明确规定,如果治理效果不达标,安徽省政府将会赔偿浙江省政府相对应的生态补偿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家、浙江省政府及安徽省政府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主要承担者治理过程及治理成效的监督效果。同时,协议当中,明确了考核标准,并规定用做考核标准的水质数据由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淳安县相关部门联合监测得出。由此可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只有协商、治理、补偿和监督四者有机融合统一,才能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也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一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跨区域生态治理在中国越来越被更多的专家、学者及政府所重视,如何发挥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安徽省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协商―治理―补偿―监督”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长效机制的建立,为我国其他地方、更多领域的跨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为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汪娜,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15级研究生。钱结苗,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15级研究生。赵宏斌,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导师。]
参考文献
[1] 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以“五乱”治理为核心,着力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打造城乡环境示范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镇城乡面貌持续好转。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属地管理、分类指导、村民自治、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环卫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把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与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和制度创新,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工作重点
(一)深化“两点六线”治理重点。全面巩固菜坝、凉水井场镇“两点”和宜飞路、菜喜路、垃圾场路、两凉路、偏凉路、围场路“六线”整治成效,打造整治亮点。
(二)规范垃圾处理机制。统一规划布局,具备生活垃圾转运条件的,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方式集中处理;不具备转运条件的,按“适当集中、连片治理、区域共享”,分片建设处理设施,适当集中处理。
(三)推动全民参与环境治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分类指导的原则,广泛建立环卫志愿者队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化“六进”活动和卫生村、卫生单位、卫生户的创评活动,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引导群众集资、社会各界捐资、政府加大投入,共同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活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除四害”宣传工作和健康教育进村(社区)活动,全面落实爱国卫生月(周末)大扫除、重大节假日整治。村、社区、驻镇单位每年灭鼠二次以上。自建小区、农户庭院要配置好环卫基础设施、修补路面、清洁粉饰墙面、补绿植绿。
四、工作机制
(一)落实责任机制。努力构建党政主要领导负责指导和督促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指导和督促所联系单位、村(社区)、分管部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企事业单位开展好责任范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开展好责任范围整治工作;村(社区)干部搞好本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村(居)民认真履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着力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
(二)落实问责机制。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曝光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个人进行曝光,单位主要领导作书面整改承诺,并限期整改。畅通服务热线、投诉信箱等意见受理渠道,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监督问责体系。
(三)落实激励机制。一是加强督查考核。镇政府对村(社区)每季(抽)检查一次(事前不通知),每半年评比一次,半年、年终检查前三名的村(社区)和联系村干部分别加3分、2分、1分,半年、年终检查最后三名的村(社区)和联系村干部目标考核总分中扣1分、2分、3分。镇政府临时安排迎接检查突击整治的村(社区),检查获得好评的,每次加2分;检查未通过的,每次扣2分。二是加强财力保障。按照政府补贴(按50%配套工作经费的方式)点、村(社区)出点、村民筹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设施建设维护。三是加强工作奖惩。与各村、社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按考核细则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加大对评比的卫生庭院户和批准建立的垃圾池(房)材料费的奖励补助力度,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政府调整充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组,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保障。坚持舆论开道,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素质。采用进村入户宣传、志愿者劝导、强化学校行为习惯教育等方式,带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治理成效;做法;经验;建议;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N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40-02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由于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所造成的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中心地区,是中国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1 纳雍县石漠化现状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南部,是贵州省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14个县份之一。据2005年贵州省石漠化监测数据,全县潜在石漠化面积54 480.5 hm2,占土地总面积(244 800 hm2)的22.3%,石漠化面积74 016.1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2%。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3 331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6%,中度石漠化面积69 525.7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8.4%,强度石漠化面积785.6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36%,极强度石漠化面积785.6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5%。全县25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分步,其中锅圈岩乡、阳长镇、新房乡、化作乡、寨乐乡、沙包乡和张家湾镇最为严重。纳雍县石漠化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危及珠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对当地石漠化实施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纳雍县石漠化治理成效
纳雍县被列为全国100个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后,及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了《纳雍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0年)》。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系统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开展试点工作,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开展了化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人工造林506.3 hm2、封山育林142.8 hm2、坡改梯57.1 hm2、田间生产道路3.4 km、储水池32口、沟渠2.1 km,治理石漠化面积701 hm2。
2009年开展了龙井河、水淹冲、下鼠仲河流域治理,完成人工造林393.4 hm2、封山育林393.4 hm2、坡改梯20 hm2、田间生产道路5.28 km、储水池10口、排涝渠1.01 km、引水渠6.48 km、河道整治0.6 km、人工种草210 hm2、林下种草424.9 hm2、棚圈修建3 400 m2、购置饲草机械60台、青储窖1 000 m3,治理石漠化面积1 317 hm2。
2010年开展了下木沟、上鼠仲河、野麦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封山育林1 896.29 hm2、人工造林941.63 hm2、坡改梯29.6 hm2、修建田间便道7.58 km、种植牧草479 hm2、棚圈修建3 700 m2、购置饲草机械48台,治理石漠化面积3 347 hm2。
2011年开展了果比河小流域治理,完成封山育林1 218.56 hm2、人工造林365.75 hm2、坡改梯26.67 hm2、修建田间便道26.67 km、机耕道1.03 km、种植牧草100 hm2、棚圈修建1 500 m2、购置饲草机械10台、青储窖300 m3、引水管道1.03 km、储水池3个120 m3、排洪渠1.7 km,治理石漠化面积1 611 hm2。
2012年开展涉及乐治镇、老凹坝乡的老凹坝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完成封山育林面积863 hm2、人工造林412.8 hm2、坡改梯26.76 hm2、修建田间便道长11.53 km、机耕道1.18 km、排洪沟1.6 km、种植牧草115 hm2、棚圈修建2 320 m2、购置饲草机械38台、青储窖200 m3,治理石漠化面积1 276 hm2。
5年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8 252 hm2,全县石漠化面积减少到65 764.1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6.86%,下降了3.34个百分点。
3 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坚持“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进一步治理石漠化是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的认识。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领导。三是责任落实到位。由县发改局牵头,县林业局负责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县农牧局负责草食畜牧业工程,县水利局负责基本农田与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四是技术指导到位。由县林业、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区组织开展工程技术培训,并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工程建设。五是资金落实到位。在争取国家资金及时到位的同时,县财政及时足额拨付配套资金,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1]。
3.2 抓好“五个早字”
一是规划早制定。在工程实施前认真编制实施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流程早规范。制定了《纳雍县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办法》,规范工程的实施。三是宣传早发动。从《实施方案》编制开始,采取墙报、办专刊、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加强石漠化治理工程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物资早准备。对工程实施所需的苗木、草种等采取询价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五是工作早启动。工程《初步设计》通过评审后,及早启动工程招投标程序和启动工程建设。
3.3 着重“六个加强”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和资金投入。整合发改、水利、农牧、林业、交通等部门的各项资金向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倾斜。二是加强质量监管和督查考核。成立由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农牧局、水利局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监察、督促小组,采取综合督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并纳入项目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县财政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开设资金专户,实现专人管理,同时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资金使用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四是严格工程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确保工程规范实施。五是加强工程监理。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实施监理,让工程的实施在全程监理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六是加强工程后续管理,确保工程发挥实效[2-3]。
4 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4.1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在工程建设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生态农业导向型、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主导型、人工造林与林产业导向型、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坡耕地与水土保持建设主导型、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等多种治理模式,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
4.2 坚持技术创新,科学治理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协调和沟通,大力引进先锋树种、草种、先进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工程治理效果。
4.3 坚持长短结合,转变方式
工程建设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问题,更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工程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逐步把靠土地谋生的一部分人转移出来,使其从过去上山砍柴到现在使用沼气,从过去陡坡耕种到现在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从单一种植和传统养殖转向多种经营和发展现代畜牧业,并逐步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4.4 坚持资金整合,加大投入
在国家加大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专项投资的同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为中心,整合“三江源”工程、“三小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草地畜牧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使用各方面资金,加大对石漠化治理区域的投入,确保整合治理取得实效。
4.5 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加大工程建设责任制落实力度。由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做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加快研究将工程区已经建成的生态林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范围,完善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工程治理成果管护,做到建管结合。依托现有渠道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效益监测[4-6]。
5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3(4):489-492.
[2] 宁茂岐,赵佳,黄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监测[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6):17-18,27.
[3] 杜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产业,2011(7):16-19.
[4] 杜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N].经济日报,2011-08-10(7).
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青海省东部地区采砂场地质环境破坏现状。青海东部地区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粗放,可供耕作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之基础建设又主要集中分布于此,以建材类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青海东部地区大大小小的采砂坑场遍布了湟水流域各大支流。不仅挖损、压占了大量耕地资源、破坏了地貌景观,而且造成了大面积的含水层结构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青海东部地区的自然地貌景观和水土涵养。青海东部地区采砂场主要集中分布于湟水谷地及其支流谷地一带。据调查:区内累计过采面积达13337hm2之多。压占挖损土地、地貌景观改变、含水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采砂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保护等措施缺失或未能落实到位,尾矿随意堆放,采坑不能及时回填处理,致使采区堆积了大量的固体松散物,在挖损、压占大面积耕地资源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沟道的泄洪能力,松散而随意堆放的尾砂料为泥石流储备了大量的物质来源,严重威胁着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未能按一定的边坡开挖比进行合理开挖及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局部地段已形成高5~20m、长数百米的高陡边坡,在流水侵蚀和重力作用下常失稳致灾坍塌,威胁当地居民安全。
青海省三江源区、内陆河源头区砂金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现状。青海省三江源区、内陆河源头区系纯牧业区,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滞后,草场植被是当地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畜牧业是当地唯一的主体经济,牧业生产方式以自然放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由于江河源头区砂金资源丰富,采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20~30年代,受当地丰富的砂金资源的诱惑、经济利益的驱动及当地亟待改变的贫穷落后面貌,同时也限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矿区长期处于无序的乱采滥挖状态之中,致使原本就很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及草场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调查,三江源地区及内陆河源头区的群采砂金活动累计损毁土地面积高达20000多hm2,该类矿山自上世纪90年代末全面禁采关停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人由于历史原因已经灭失。2004~2011年年底,地质技术人员赴野外对已破坏的矿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成果为:开采方式有两种,即群众性开采及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过采区主要分布于河谷开阔处的低阶地及河漫滩地带,地表原始生态环境多为河谷阶地草原和河漫滩裸地,砂金矿过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十分严重。过采区内几乎未经过平整,砂堆如山、连绵不断,沟坑遍布、纵横交错。过采区面积1061.6hm2,挖损破坏河道长度数百公里,遗留采金坑塘数以万计,其中大的坑塘长150m,宽100m,面积近15000m2,坑深10m以上。面积在500~1000m2的坑塘更是随处可见,且多呈串珠状相连,坑塘周边的废弃砂砾堆积松散,高出原地面5~15m,与塘底相对高差达10~20m。砂堆数万个,其中高4~23m,方量大于5000m3的砂堆数量众多,高2~8m,方量在1000~5000m3的砂堆遍布过采区,多呈浑圆状,受矿体延展方向控制,部分相邻的砂堆则构成了沿沟谷方向展布的条状砂梁,由于堆弃高度过大,加之近水一侧的侧蚀作用,其顶部多变形开裂,易发生坍塌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青海省北部煤、铀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现状。青海省北部分布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亟待改变的贫穷落后面貌以及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导致煤矿的开采长期处于无计划的乱采滥挖状态之中,致使原始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矿山安全隐患随时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目前该类矿山主要有祁连县默勒煤矿、门源回族自治县红旗煤矿、瓜拉煤矿、西宁市大通煤矿。煤矿区多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群众无序开采形成,历经20多年的反复开采致使矿区地质环境和土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煤对区内地质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草地土壤层的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河流改道、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据实地调查,采煤区历经多年的采挖,破坏现象极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采煤破坏草地数千公顷,以剥离和占压为主。对原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大,采煤矿井和祼露的尾矿堆随处可见。开采方式以井采为主,有硐、竖井、斜井等沿山体走向展布。尾矿堆主要分布在矿井四周,多呈不规则椭圆状顺坡堆放,尾矿堆积较为凌乱,一般高2~3m,最高达4m,直径3~10m,最大达20m。矿井治理和尾矿回填、整平整治难度大。由于采煤弃渣随意堆放引起河道改向,地表水溢流对凸岸的冲蚀作用强烈,致使漫滩面积增大,低洼地多成积水塘。采煤对土地生产力的破坏程度率达80%以上,造成大面积土地沙砾化,水土涵养能力下降。矿井井口四周发育圆弧形崩滑体,地质灾害隐患大。
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及成效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地质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野外调查、分析可行性研究工作为基础,针对不同地层岩性,不同矿种(类),不同规模,不同开采方式,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亦不同,工程治理措施和方案也不尽相同。工程治理措施和效果是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该类项目得到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资金来源的支持,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得以实施,并取得非常大的成果。
砂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及成效。通过对青海境内砂金矿区采取宜牧则牧的原则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其主要方法为:首先是通过采取复坑平整措施将过采区高低不平的裸地整理成一定坡度(尽可能平缓)的平顺地面,以减少降水对坡面的冲蚀作用,控制水土流失。其次利用改土、客土回填等手段改善裸地的土壤状况,为没有土壤或母质的裸地坡面创造土壤环境。再通过工程措施、植物生态重建技术、利用人为工程手段或措施在植被恢复困难的裸地坡面上,为植物生长创造与其相适应的土壤环境、水分环境等一系列必要的生存条件,引入先锋群落完成地面的初期覆盖,防止该地区的侵蚀和水土流失,为本地物种的重新侵入和目标群落的形成创造前期条件。治理成效:(1)修复河道确保河流行洪畅通,减少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2)原始地貌得以基本恢复。(3)恢复被破坏的草地资源,使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
#p#分页标题#e# 采砂(石)场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及成效。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采砂(石)场采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采取了削方、填筑、覆坑平整、客土回填、支渠、农渠、生产路、防洪堤、人工栽植树木等多项治理措施对破坏区进行了治理。取得了以下成效:(1)基本修复了采砂(石)场及其周边的地质环境,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2)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将原本废弃的土地生产力破坏严重的矿山用地建设成为高效、高产、优质的耕地,治理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煤矿、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及成效。通过青海省煤、铀矿老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采取尾矿回填、整平尾矿恢复原始地形地貌、封堵矿井、整治修复河道、地质灾害防治、人工种草、围栏封育恢复植被等多项治理措施。取得了以下成效:(1)加强洞口围岩稳定性,减少了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机率,防止出现新的偷采盗采行为;(2)基本恢复了原始地质环境,植被得到恢复,原本满目苍痍的地貌得到基本修复。
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成果
青海省东部地区采砂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始于2007年,截至2011年度财政投资投入约135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1666.6hm2,其中新增耕地约33hm2,恢复耕地近133hm2。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内陆河江河源头区砂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始于2004年,截至2011年度财政投资投入约420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7628.1hm2,其中恢复草地近7000hm2。青海省北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始于2005年,截至2011年度财政投资投入约10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166.6hm2。从2004~2011年下达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共计48项,累计投资约5.65亿,预计未来产生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可达到投资的5倍。项目工程量超出原定计划,通过国土资源部、省财政厅、省国土厅、地方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验收,48个项目工程质量均达到优良全部通过验收。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有效增强了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进了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日国内不少城市针对违规养犬展开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当前,犬伤人、犬扰民已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此举深得人心,受到一致的称道。不过一旦整顿的风潮过去,流浪犬是否还会游荡于街市,狂犬病是否还会四处蔓延,却依然使人难免忧心。
忧心何来?短期内的整饬固然卓有成效,不仅必需而且顺应民望,但是违规养犬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当治理整顿依靠短时间动员起来的人力、物力和声势奏效一时,也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运动,轰轰烈烈之后又归于平静。没有长期而且有效的控制,问题仍旧是问题,等到水土适宜,又会死灰复燃。几乎每一年,查缴和销毁盗版音像制品的行动都在各地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常常大规模的清理打击刚刚停顿,盗版光盘光碟就如春韭复生,又迅速出现在市场。
另一方面,无论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也好,清理违规经营也好,这些在一定时间内所进行的集中式“歼灭战”,并不经济。在付出了相当高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之后,却只有表面上的收效,而没有真正的成效。相反,“一窝蜂”式的运动带来的是不良循环,类似于猫和老鼠的游戏,在治理与被治理者、整顿与被整顿者之间轮番上演。而社会问题伴随运动带来的声势像水银柱一样上下波动。
过于习惯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却忽略了浮出水面的社会问题在冰山之下所深埋的东西。可以说,几乎每一种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或利益机能。因此根本的应对之道,就是所谓的“长效机制”,也就是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机制,从限制诱发社会问题的心理或利益机能入手,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本身。
从社会问题的发生机理来看,解决社会问题并非能够用强力手段简单地铲除之。幻想通过一场或几场运动即可一劳永逸,是不切实的。社会问题的真正解决意味着问题的发生遭遇了阻遏、限制和控制,产生问题的机能失效,无法使问题形成问题。假使养犬这一行为本身始终规范有序,始终限制于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又如何能够成为危害公共正常秩序和人身安全的社会问题呢?同样,如果盗版行为背后的利益机能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那些被粉碎机或压路机销毁的音像制品依旧会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或者付出了治理成本却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不仅令行政者烦恼,也让社会成员担忧。解决社会问题的运动战还养成了一种惰性心理。一些社会问题或不良现象往往习焉不察,等到问题突出了,事态严重了,才救火般地来一场围歼战。而控制社会问题的长效机制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微杜渐,以避免和减轻问题恶化所带来的损失与后果。
实现社会的有序、健康与和谐,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终极目标。靠机制还是靠运动?无论从达成目标的效果还是手段运用的科学性来看,这两者之间的选择都不言自明。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2016年度下达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现制定我局2016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16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文明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为载体,紧紧围绕全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城乡环境合治理工作方针和《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条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巩固“五乱”治理成果,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事业、产业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参与面广、富有成效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努力开创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措施和要求
(一)坚持责任区、社区、街道和“门前五包”常态化保洁。继续加强清扫保洁工作,请专业人员负责清扫责任区,保障责任区卫生。以“干干净净”为工作目标,重点以“三洁”(地面洁,无垃圾、无油污;立面洁,无牛皮癣;绿地洁,无垃圾、无乱堆放、无乱牵挂)为主要内容,保证“门前五包”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做到“五要”,水沟要畅通,橱窗要洁净,管线要规范,停车要有序,朝向要一致。
(二)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深化“除陋习、树新风”、“治三乱”等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公民道德宣传月”、重大节日等节点,开展主题实践宣传活动至少12次,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热情,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在重要路段设置治理工作宣传标牌,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劝导“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工作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监管工作当中。
(三)强化对各直属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效能,督促各直属单位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彻底消除“脏、乱、差”。局办公室每半月暗访一次、每10天督查一次。杜绝脏、乱、差行为的发生。
(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广泛开展机关节能降耗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废纸再利用,降低空调使用率,树立廉洁高效务实的机关形象。
积极参与环境公益活动。局机关,各直属单位扎实有效开展有利于治理生态环境、美化办公区等活动,每周进行办公室卫生大扫除1次,每月组织职工到目标责任区、社区、街道大扫除至少2次。
项目开展抓住影响流域生态建设的主要矛盾--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并存,植物生长可利用水严重不足,以径流资源的合理调控为核心,实行治理措施网络化布局,依据小流域各景观斑块异质性,布设陡坡地“槽带式”、缓坡地“网格式”、坡耕地“宽带式”、沟壑“全方位式”、河道“双龙”式相互连接、网络化治理体系,形成了一个高效、多层次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系统,提高了治理措施的群体功能,为水土流失区的生态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造出诸多有推广价值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化建设模式
本项目在对小流域进行治理的同时,将其作为基本开发单元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建设(见图2)。在实践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小流域高效开发模式,为本项治理开发建设树立了样板,典型模式有:1)以经济林、果为主导产业的建设模式;2)农、果结合型建设模式;3)资源高效利用型建设模式;4)农、林、牧、副综合发展型建设模式等,这些模式为今后我国北方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产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管理决策系统”,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信息化管理。
为适应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FoxPro)、灰色系统和动态规划等先进信息科技理论和方法,以“流域动态监测系统”和“流域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信息系统设计流程研制,建立了“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治理区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完成大凌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提供了先进的、系统化决策和管理技术,促进了水土保持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
生态经济型流域治理成效
1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辽宁省大凌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开展20年来,对该流域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凌源市、喀左县、朝阳县、北票市、阜蒙县、义县六个行政区县200余条小流域展开连片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00多km2,年拦蓄地表径流量达16231.79万m3,占年径流总量的75.1%,土壤侵蚀模数由3410t/km2.a下降到720t/km2.a,保土效率提高到79.5%,年保土量605.07万t。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旱、洪灾害明显减轻,为植被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立地条件,林草覆盖率由16.3%提升到40.9%,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项目开展以来共修建梯田25946.01hm2,保土耕作5842.2hm2;挖环山水平槽142607.58hm2;修建土石谷坊29376座,建塘坝25座,小河道治理457.26km,修作业路1354.25km,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土地生产率提高到10.13万元/km2,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53914.13万kg增加到现在的78044.01万kg,人均粮食增加468kg。
3农业生态产业基本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石漠化;现状;成因;治理成效;四川威远
中图分类号 S71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78-02
Rocky Desertification Status and Governance Situation in Weiyuan County
HUANG Yu-tan 1 YIN Xue-feng 2 LIU Wen 3
(1 Weiyuan Forestry Bureau in Sichuan Province,Weiyuan Sichuan 642450; 2 Puziwan Town People′s Government of Weiyuan County;
3 Pingchang Forestry Bureau)
Abstract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endemic to China Southern wet limestone karst area,and it′s a kind of desertification phenomenon formed in the basis of fragile karst landscape. Rocky desertification worsen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its direct consequence is loss of land resources,so the people lose their basic conditions for survival. Weiyuan County is a serious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and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was carried out in recent years. Causes,harm and control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Weiyuan County were overviewed.
Key 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present situation;cause;control effect;Weiyuan Sichuan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1-2]。石漠化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丧失,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3-4]。威远县是四川省石漠化危害严重县,近年来就石漠化治理开展了探索。
1 威远县自然概况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中南部,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西接荣县,北靠资中、仁寿。地处东经104°16′~104°53′,北纬29°22′~29°47′,全县幅员面积1 289 km2。威远县属四川省盆地低山和丘陵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内属热带季风暧湿气候。全县年均气温18.5 ℃,极端最高气温39 ℃,极端最低气温5.5 ℃。年降水量1 000 mm。县境内土类呈带状分布,主要有水稻草土、潮土、紫色土、黄色土、黄壤共4个土类,7个亚类,18个土属,73个土种。威远县成片林主要分布在低山区,也是天然林分布区,丘陵区主要是稀树草丛植被。
2 威远县石漠化现状
2.1 石漠化面积及分布
4.3 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
由于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石漠化地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水荒,如果治理不及时,威远县因土地强度石漠化将使一些村落永远失去生存条件,不得不采取移民措施。
4.4 贫困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与农村贫困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威远县随着石漠化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同时,石漠化使土层变薄,土壤层次缺失,土体结构破坏,耕作层日趋粗化,导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5-6]。岩溶地区人民生活多数处于贫困状态,石漠化成为威远县岩溶地区贫困和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源。
5 石漠化治理成效
5.1 绿化造林成效
结合长江上游天然生态保护屏障建设,整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保工程、日元贷款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绿化工程等项目资源,捆绑资金综合治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 620 hm2、封山育林7 540 hm2、森林管护2 750 hm2、苗圃建设18 hm2。
5.2 生态与经济效益
有效结合全县农、林、畜、水产业发展,通过种植经济林和优质饲草,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达到治理石漠化土地的目的。累计完成了生态型草地建设面积2 500 hm2,发展牲畜养殖户2 000余户,经济林果建设1 860 hm2。
5.3 农田水利
通过基本农田改造,开展坡改梯,修建蓄水池、水窖、排灌沟渠和作业便道等,保水保土,降低石漠化土地的扩展速度。累计完成山坪塘新建和改造1 100口、蓄水池1 200口、引排水渠460 km、沉沙凼2 570口、林间田间道路300 km。
5.4 新能源利用
通过农村新能源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新型清洁燃料,有效减少了农民的滥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林地,促进了全县生态环境的改善。累计建设沼气池3 500口。
6 主要治理模式
6.1 特色经果园
在潜在石漠化区域,经过土壤改良,大力发展经果林。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为出发点,推行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促进,实现农民增收与生态环境改善。
6.2 林业生态复合模式
包括林草、林药、林蔬、林果“生态+经济”等生物治理措施,集成种草养畜模式、“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旅游开发”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建设(或林下产业)治理模式。
6.3 畜沼果(粮、菜)循环模式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施工的原则;牲畜存栏数3头以上,有充足的原料保证沼气正常使用和产生充足的沼渣和沼液,满足果树生长用肥;必须进行“三沼”综合利用,进行喷施和底肥。最终达到增强果树的抗逆性、培肥地力、提高果品品质的效果,从而让果品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为全省畜―沼―果模式的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6.4 坡改梯水系配套模式
将土石坡耕地改梯,同时配套建设蓄水池、引排水渠,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土地资源状况,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7 参考文献
[1] 张俊佩,张建国,段爱国,等.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J].林业科学,2008,44(7):84-89.
[2] 曹建华,袁道先,童立强.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特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J].草业科学,2008,40(9):40-49.
[3] 李森,魏兴琥,黄金国.中国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过程[J].草业科学,2007,27(6):918-926.
[4] 罗贵荣,梁小平,李兆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对策初探――以广西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1):97-98.
关键词锡林郭勒牧区;水土保持工程;难点;模式
锡林郭勒牧区地处内陆腹地,由于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气候特点及超载放牧等不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导致该地区草场沙化退化面积不断扩展,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不仅使当地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而且使京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该地林草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京津地区的风沙天气数也有所减少。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地域的特殊性,当地水土保持工程在项目管理、地块落实、措施配置、成果管护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1]。
1锡林郭勒草原水土流失概况
1.1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是该地区主要土壤侵蚀方式,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风蚀、水蚀交错区,各类侵蚀交替作用,使该区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据统计,锡林郭勒牧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72 337 km2,其中风蚀面积166 955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7%左右;风蚀水蚀面积并存面积120 635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0%左右[2]。
1.2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1.2.1自然因素。土壤、气候、地形是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锡林郭勒牧区风沙大,且持续时间长,降雨量虽小,但降雨集中,多暴雨,而且地形起伏较大,土壤类型为栗钙土、淡栗钙土和沙土,土壤质地疏松、内聚力小、抗蚀能力低,遭到强度较大的风雨侵蚀时极易流失[3]。遇到暴雨很容易形成山洪。
1.2.2人为因素。盲目开垦、超载放牧、开矿滥挖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影响因素[4]。短期经济行为诱发了锡林郭勒牧区的垦荒行为和过度放牧,由于防护措施不完善及干旱、少雨等因素,春、秋2季风力侵蚀使开垦后裸露的土壤逐年沙化,引发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随着近几年锡林郭勒牧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不断开发利用,露天煤矿开采、铁路修建等开发建设项目对地表植被的不断扰动,破坏了草场的生态系统,使植物根系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抗风蚀水蚀能力降低,造成土壤被侵蚀,导致水土流失。
2锡林郭勒牧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几项难点
2.1项目区地块落实难
由于牧区的每一块土地、每个山头都承包到农户、牧户,在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的地块落实就必须经过牧户的同意,当地水土保持部门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认为某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纳入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而一些牧户由于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影响其畜牧业的发展,拒不配合将自己的草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使项目区达不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总体效果。
2.2项目管理规范难
由于锡林郭勒牧区相对落后,缺乏国家大型生态建设项目管理经验,致使项目管理不规范。主要原因是项目管理机构多,造成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造成工程管理混乱,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项目启动后,锡林郭勒盟各旗县成立生态办,由生态办负责项目建设管理,生态办在方案制定、工程管理等方面大包大揽,工程资金拨付不及时,致使各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无法有效发挥技术监督和质量把关的作用,导致工程质量差。
2.3林草措施布设难
锡林郭勒牧区地广人稀,地形地貌复杂,加上水土保持投资有限,致使封禁、造林、种草等坡面措施比例分配难度大,以丘陵区为例,该地区土层浅薄,坡陡处裸岩裸露,坡缓处多为草场,若全部封禁,达不到防治标准;若在陡坡土层薄处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由于缺乏土壤和水分条件,很难成活;在坡缓草场造林,整地标准低会影响造林成活率,整地标准高会破坏草场。因此,如何配置水土保持措施,也是锡林郭勒牧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难点。
2.4林草措施成活保存难
锡林郭勒牧区干旱少雨,风沙大,局部地区年降雨量 <300 mm。据统计,锡盟≥8级大风多年平均达日数68 d,沙暴日数20~38 d,土薄坡陡,一些地区土层厚度仅2 cm左右,立地条件极差,不利于林草植被的成活和保存。尤其是近几年持续干旱,加上部分地区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苗木规格不符合要求,整地标准偏低,后期管护措施跟不上,人畜破坏严重,导致林草措施成活保存难。
2.5治理成果管护移交难
据资料统计,我国北方草原100%超载放牧,超载率达50%以上,锡林郭勒牧区畜牧超载量也非常严重,虽然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进行了围封,各旗县颁布了管护办法,成立了管护大队,但效果不明显,违禁放牧现象依然严重,经常发生管护人员和禁牧者冲突事件,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由当地水土保持部门和牧户签订了3年的使用合同,即3年内项目区由水土保持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牧户不得在项目区进行放牧,3年后,小流域治理成果以怎样一种形式移交,项目区应由谁管护,目前尚没有科学成熟的管理模式。
3锡林郭勒牧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模式
3.1项目管理模式
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搞好水土保持项目的根本方式。为了保证水土保持项目的进度,提高工程的质量,达到项目管理的责、权、利相互统一,应建立以主管县(旗)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把建设资金直接下拨给水利部门,由水利部门做建设管理单位,从方案制定、设计编制、组织实施、自查自验、经费管理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中,减少项目管理中不必要的环节,根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把水土保持工程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中,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同时,水利部门应与林业、草业、农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到项目中来,使项目建设和群众利益挂钩,从而建立“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共谋发展”的建设管理体制。
3.2项目区地块落实模式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区是实施好水土保持工程的前提[5]。为了避免在项目区选择方面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在选择项目区时,应由乡镇预先提交申请,水土保持部门综合考虑项目立地条件、乡镇积极性、治理的迫切性、项目的连续性、全县治理总体规划以及项目区的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水利水土保持项目区的范围。针对牧区地块落实难问题,应按照“生态置换、建设一片、保护一片”的思路,通过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发展小片水地、高产饲料基地等方式,解决牧民的饲料来源和经济收入问题,将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置换出来进行生态建设,从而达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的双赢。
3.3措施配置模式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合理配置各项措施是实施好水土保持工程的关键。当地水土保持建设应坚持综合治理的防治路线,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封禁和治理的关系,对山势陡峭、基岩裸露、水土资源匮乏、林草生存条件差的地段进行封禁,封禁的同时应采取补种本土耐贫瘠灌木等措施,人工促进其生态修复;对水土条件较好、适宜造林的地段,从该地实际出发,以灌木树种为主,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二是处理好整地规格大小的关系,整地规格过小,起不到拦蓄径流、保水保墒的目的;整地规格过大,对地表和植被扰动大,容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10年一遇6 h最大暴雨量设计标准设计,具体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可做适当调整,既要保证拦蓄径流效果,也要避免草场遭受人为水土流失。三是处理好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的关系,应做到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植物措施科学配置,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护体系。四是处理好小流域建设和水源配套工程的关系,为了提高林草成活率,保证小流域治理成果长效发挥,须修建蓄水池、水窖、机井等取水设施。五是处理好小流域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工程治理应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项目区应尽量靠近村庄;在生物措施的选择方面应从当地实际和群众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地群众的利益,从而达到既“绿”起来又“富”起来的目的。
3.4管护和治理成果移交模式
好的管护和成果移交模式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长效发挥的保证。针对项目区放牧现象严重问题,应采取“强化宣传、完善体制、堵疏结合”模式,一要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牧民真正明白水土保持工程在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涝危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完善管护体制,一方面要形成强有力的县、乡镇、村3级水土保持监督管护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管护配套政策和规定;三要在项目区林草植被有明显好转或大旱之年,允许牧民进项目区打草,同时,按照生态补偿原则,可以在项目立项时争取专项资金,对牧民适当进行补偿,使牧民真正从小流域治理工程中受益。治理成果的移交可采取“集体管护和个人管护相结合,谁管护、谁受益”的模式。水土保持部门按设计实施完工后,在3年合同期限内,由县级管护大队和乡镇政府共同管护。当水保部门和牧户签订的3年合同到期后,将治理成果移交乡镇政府,由乡村两级专兼职管护人员实行统一管护。同时,可将治理成果承包或拍卖给个人,由个人进行管护和经营,使集体管护和个人管护相结合,保证治理成果效益的长效发挥。
4参考文献
[1] 张淑卿,张兴源.锡林郭勒草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j].内蒙古水利,2009,19(1):62-64.
[2] 刘仲涛,安成秀,钱卫华.浅谈锡林郭勒盟草原沙漠化防治[j].现代农业,2008(6):66-67.
[3] 鲁文竹.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保护调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3):95-9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国务院年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年”的工作部署,持续加大火灾隐患的整治力度,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全面推动各项消防安全工作,为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治理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古建筑等场所的火灾隐患,推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单位进一步落实火灾隐患治理的工作责任和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全区的消防安全环境,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的发生,确保全区火灾形势稳定。
三、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内容
(一)排查治理范围
1、人员密集场所:
(1)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2)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
(3)客运车站、码头的候车、候船厅(楼);
(4)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
(5)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2、易燃易爆单位: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场所。
3、“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仓储或经营等使用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和场所。
4、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5、地下空间场所:使用性质为生产加工、旅馆、出租房、商场、市场、娱乐场所、库房、汽车库等的地下空间。
6、文物古建筑:列入国家、省、市、区政府保护的文物古建筑。
7、影响当地火灾形势稳定的其他场所。
(二)排查治理内容
全面排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消防安全疏散、自动消防设施、公共场所室内装修、电气线路设备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具体包括: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情况;
2、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3、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
4、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5、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6、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情况;
7、消火栓状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灭火器材配置等情况;
8、电气线路敷设以及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9、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情况;
10、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场所设置位置情况;
11、“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实行防火分隔,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消火栓、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运行等情况;
12、销售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的质量情况。
四、工作步骤
区政府成立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公安分局分管领导、区消防大队领导任副组长,区府办、民政、监察、建设、交通、教育、文体、卫生、旅游、安监、人防办、工商、网络站、市质监局荔片区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消防大队,统一组织和协调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也要相应成立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按照动员部署、组织实施、验收三个工作步骤,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督促辖区内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月20日前)
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全面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月20日至11月)
1、奥运会前集中治理时段(月20日至6月30日)。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动员部署的同时,要立即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监管、监察、教育、建设、文体、卫生、工商、旅游、网络站、质监等行业或系统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及其部门消防安全消防责任制的若干规定》(政19号)的职责分工,对本行业或本系统监管的单位及其重点部位,逐一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区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基层公安派出所对口业务指导,广泛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优势,加强城乡薄弱区域和“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要推动和指导乡镇政府对乡镇居民区和城市社区进行火灾隐患排查。
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治理范围、内容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对历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重大隐患(降为一般火灾隐患的),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全力督改,于6月底全部完成整改。
2、集中执法时段(7月1日至7月31日)。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要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依法予以处罚。即凡未经过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就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一律依法坚决予以关闭;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要督促指导隐患单位作出整改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管监控。对排查出的重大火灾隐患,要按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办法》进行判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重大火灾隐患,要依照《省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试行)》,报请区政府依法决定和挂牌督办。对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自身确无能力解决的,要报请区政府协调解决。对于火灾危险性大、不能及时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在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3、治理成效巩固时段(8月1日至10月10日)。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和突出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消防安全,切实加强消防安全保卫措施。区广电等相关媒体要广泛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宣传攻势,集中曝光一些久拖不改的火灾隐患,宣传整治工作典型,普及消防安全常识,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进一步巩固火灾隐患治理成效。区公安消防部门及各行政(边防)派出所要集中开展消防监督抽查,加大对公众聚集场所的错时检查频次和力度,督促社会单位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4、冬防排查整治时段(10月10日至11月30日)。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针对冬季风干物燥,易发生重特大火灾的特点,将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冬季防火工作紧密结合,严密各项冬防措施,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验收阶段(12月)
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对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的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验收,对工作不落实,排查治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报请区政府或借助消防工作联席会议,予以通报,对工作认真负责、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验收情况请予12月5日前书面上报区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消防大队)。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和保障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到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为北京奥运会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活动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环境的现实需要,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杜绝应付、走过场的想法和做法,切实将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责任逐级落实到基层。要针对当前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加以治理。要指导基层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单位、社区、农村开展全面检查,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监管。特别是“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突出的乡镇,要对照《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继续推进“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要督促当场整改;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督促单位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厉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行为,对于工作不力、消极应付甚至失职渎职的人员,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三)抓好结合,务求实效。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要统筹兼顾,抓好“三个结合”,共同推进消防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北京奥运会消防安全保卫等专项工作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消防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坚持把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与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日常消防监督业务结合起来,严格消防行政许可,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打击消防违法行为的工作力度,消除滋生隐患的根源;三是坚持把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结合起来,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真正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第三方治理的意见》,部署改革创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文件的出台,为环境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
2016年3月,以区政府投入1700万购买治理服务为标志,广东佛山南海区“第三方”治污模式正式形成。政府将通过购买社会团体服务的方式,让污水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环境工程等专业领域的环境服务队成员进入村级工业园进行摸底调研,提出量体裁衣的治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整治提升。
“第三方”治污的缘起
2015年2月,南海区委十二届六次会议提出了“努力打造品质南海,全面提升南海长远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的任务目标。“品质南海”由经济高质、城市高品、服务高效、社会优治、环境优美、民生优享“六位一体”的任务目标构成。然而,南海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制造业具有高污染的特点,污染物排放的70%源于制造业。南海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但是,人少点多一直是基层环保监督管理员面临的普遍难题。以桂城街道为例,约有3100家企业,却仅有20多名环保监督员;夏冬社区有两三百家污染企业,只有5名监督员,两人一组也要三、四个月才能巡完一圈。
巡检中发现,部分企业污染治理不专业、治理设施运行成本高,大量企业没有治污能力。被抓现行的企业多由于排污量超过治污设施承载力,导致废水溢漏,污染河涌。企业也有环保意识,但存在排污技术不过关的问题,造成非主观的排污行为。政府治污陷入反复、频繁执法、强势打击的恶性循环中。随着企业主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否应该加快引入“第三方”对环境污染开展专业治理?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说:“第三方治理是将专业化环境治理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入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可以使污染治理相对集中、减少环境治理设施的重复投资、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水平。”此后,南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探索并形成了“第三方”治污的南海模式。
在系统工程中推进
南海将环境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纳入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区委书记梁维东亲自带队调研南海的环境治理工作。“第三方”治污不仅作为一种实践,更作为一种理念,被全面嵌套在南海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之中。
部门联动保障政策落实。2016年1月,环保和公安两部门在区环保局设立联合执法办公室,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案件调查、联合执法、共同培训等工作机制,实现数据互通和日常信息互通,以更好地打击污染犯罪行为。将公安的强制力职权纳入到环保执法体系中,执法阻力减少了,一旦遇到污染企业及企业主涉刑事违法时,联合执法可以及时控制嫌疑人,确保环保涉刑案件有效跟进,甚至可以提前介入环境涉刑案,直接立案侦查,开辟了环保执法新局面。区环保局法制科副科长王东海分析说:“在打击环境污染联合执法办公室成立后,建立了环保涉刑案件移送机制,移送标准及证据要求都规范了,环保执法效率明显提高。”“环保警察”成立一年来,办理的环境污染涉刑案、刑拘的环境污染犯罪嫌疑人快赶上过去十年的总和。
“五大体系”打开环保局面。为了打造“品质南海”,区环保局探索出“五大体系”,破解环境治理难题。这五个体系分别为尽职尽责的环保队伍保障体系、网格完善的基层环境管理体系、齐抓共管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超市模式的环境治理服务体系和智慧环保的污染源阳光体系。与“五大体系”直接相关的环保队伍、环境服务超市的线下服务队、污染源巡查员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合同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基层治污的积极性和成效。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副局长邓浩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是划定一块区域,设定一个目标,一群人共同监管巡查。如今建立了网格完善的基层环境管理体系后,专人专责点到点地监管,工作与绩效挂钩,工作人员的监管积极性和成效都明显提升了。”
环保服务超市搭建对接平台。“全国共有9个环境集聚区,而落户南海的集聚区是唯一被命名为‘环境服务’的一个,其原因之一正是南海的环境服务市场需求大。”对于供需两旺的环境服务业,受限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对接问题,双方都是干着急。为了避免政府主导对接行为中容易产生的腐败行为,2014年,南海环保局在全国首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服务平台――环境服务超市,解决环境服务“去哪找”和“哪个好”两个关键问题。环境服务超市通过整合集聚区现有服务企业、服务技术、服务要素,实现线上网站展示交流、线下服务队洽谈交易相结合,为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提供“一站式”对接。“环保超市”成为“第三方”治污企业自我展示、提供服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