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时间:2023-08-02 17:1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环保;节能;践行;调研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一)低碳生活的定义

“低碳经济”在当前是个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其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而相应的,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就是“低碳生活”的概念了。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二)低碳生活的意义

低碳生活时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生活和企业运作过程中适度减低碳量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文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1、创导低碳生活对社会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推行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空气的质量,延缓温室效应的发生。同时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也可以使人们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科学普及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环保的实现还有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且逐步的替代一些落后的高能耗产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的绿色健康。

2、低碳生活对个人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对于以后工作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学会低碳生活有利于传到健康高效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目前新的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新的理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对我们来说既是时尚的,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0份问卷,通过课余时间在校园内随机发放以,经整理统计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实际行动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

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被问及你是否了解低碳概念时,3%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了解低碳和基本了解的只分别占到30%和25%,有45%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低碳概念,对于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有近一半的同学不了解,还有30%的同学对其没有基本认识,说明大家对低碳环保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我们大学生还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可见我们当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低碳生活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在低碳环保方面更是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指导。调查显示我们大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浪费成自然的消费观念和我们对低碳知识认识不足够有很大的关系。

2、大学生还未做到真正将“低碳”体现在行动中

我们在问卷中提到了几个具有代表大学生生活中是否注意低碳的具体生活细节问题。

(1)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时,是否采用精包装?”的问题时,只有18%的人,认为包装没必要精装,以环保为主,大部分人视情况而定,另外有17%的人则认为一般都买精装,显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代学生对于环保低碳没有主观认识,缺乏低碳环保的主动性。

(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食堂吃饭是否会剩饭”时,从不会剩饭的只有占到总数的14%的比例,24%,的人经常会剩饭,62%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剩饭剩菜。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这种不好的习惯。虽然食堂上的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桌上墙上到处都是,但是同学们剩饭剩菜现象仍然不见减少的趋势。

(3)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夏季空调合理温度”时,虽然有60%的同学认为应该将空调设置在26度以上,任然有接近40%的同学将空调温度开到了20度到25度之间,甚至开到了20度以下或者更低,可见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只注重自身的清凉而无视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严重损害。

由以上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意识到低碳生活的意义,有心参加低碳生活并接受低碳宣传教育。但是主要仍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生存在现代社会虚荣、物质的风气中,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没有让我们真正付诸行动,而是受社会影响,有选择的适当的进行低碳生活方式。

3、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动机不纯

由此我们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和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时,存在很大的挑选性,不是全面接受和以低碳生活为主要出发点考虑和行动的,而是出于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新潮和时尚等别的目的,只有2%的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从环保角度考虑,几乎一半的同学从时尚新潮考虑购买。例如,在具有时尚新潮气息的节能电器选项中几乎100%同学认为自己会接受并使用该电器。而在一次性消费品的选项中则应为贪图方便只有30%的同学认为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为了方便会选择使用。此外,iphone的热销和富士康代工厂污染员工中毒事件频频,却仍然在世界上大卖特卖就是很典型的大学生忽视环保,只注重部分环保产品的新潮性质而忽视环保本身的伪环保案例。由此可见在低碳生活的普及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和障碍。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可见,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来看。

首先,主观上,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够。当前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问题,还停留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即使在新闻中看到听到“低碳”的概念,也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因此就更不会去想作为个人,应该如何去实践低碳生活。此外,由于缺乏对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不够。在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被低碳”的层次上。

其次,外在环境的刺激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和社会对“低碳”概念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学校,学校在低碳消费知识的普及上存在着不足,学校不仅没有相关系统的课程,而且很少有相关宣传普及活动,只有少量的学生或学生社团自发的活动,显然缺乏系统性。此外,当前社会中对于“低碳生活”的行动也不足坚定。以塑料购物袋为例,只要顾客花费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次性购物袋。这样塑料购物袋还会大量使用,因为它的使用成本太低了。所以说这种采用收费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观念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

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的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先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通过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意识付诸于行动,从而为“低碳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代社会,消费已成为推动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连年上升,客观上也拉动了内需。当代大学生是市场中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牵动着许多产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影响社会未来的消费潮流。大学生在社会环境和消费广告无孔不入的刺激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对象、消费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理念

经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会参加低碳生活的校园活动,只有8%的同学表示不回去。看来对于,接受环保宣传知识,大部分同学都是持支持态度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宣传,应该在学校内开展比较有效和容易实施。能够提高学校同学的低碳生活意识。可以通过现场答疑解惑、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同学了解了“低碳生活指南”和“垃圾分类指南”等环保行为,建议每周需同学搜集有关环境污染危害和环保意识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综合生活实际,列举低碳行为,“变废为宝”的活动。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宣传让同学们学会简单的辨别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学校也可以开设低碳教育课程。

四、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措施

(一)寝室生活

提到学校住宿,不得不说我们男女生寝室夜间灯火通明,通宵不息这一怪现象。由于大学生们正值壮年,年轻力壮,活力十足,所以在大学生寝室无论男生女生,通宵现象大行其道。加上高年级学生可以自带电脑以后,通宵这一现象就更加频繁了。这样的生活状况,不但不利于节约低碳生活的方式,也不利于大学生第二天的上课效率。经常有学生在宿舍通宵,到了上课的时候就埋头大睡,不仅仅无法听课,而且会影响课堂氛围。对此现状我们建议可以联系学校后勤处在宿舍里开展“熄灯一小时”等活动,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都固定一个日期举办该活动。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二)在校饮食

在饮食方面建议我们大学生三餐最好在校食堂食用,减少订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的频率,而且可能会有害身体。学校周边固然有很多小吃,各种风味,但是不排除其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建议学校禁止外卖送进寝室楼,既可以保护学生财产安全,又促进学生下楼吃饭,从而从侧面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三)外出交通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和社会环境优势,对于坐落在市区(杭州市)的学校,自行车租赁十分方便,只要一张市民卡就可以在市区各个自行车存放点借存自行车。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存放点对于租借自行车十分方便。建议大学生办理市民卡或公交卡,出门都使用自行车代步,既不会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又可以行赏沿途的风光。同时进行骑单车宣传低碳活动,呼吁大学生走出寝室,去户外活动,组织大家骑车环绕西湖骑行。既锻炼身体,有益健康,又促进宣传环保知识,十分有意义。对于坐落在郊区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公交车,尽量少坐的士,让公交车“公共交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结论

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低碳经济将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倡导和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和前提条件。随着低碳生活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大学生这一社会主流人群对低碳生活方式随暴露出不小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并提出改变方案和建议。倡导大学生低碳生活对整个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各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去深刻剖析其原因,不断探索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使当代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薛妙勤.低碳生活的伦理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46.

[2]李培志.低碳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J].理论界,2011(8):37-38.

[3]王莉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60-62.

[4]李文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生活方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69-61.

[5]刘淑美.推进低碳生活革新人类幸福观[J].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经济视角,2011(7):10-11.

[6]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74.

[7]葛金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J].济南大学校报2011(7):61-71.

第2篇

摘要 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对的巨大威胁和挑战,而低碳城市的建设、低碳生活的形成是解决当前环境和气候问题的迫切需要。回顾我所经历的一点一滴,那些记忆依然使我感到充满着挑战性。如何更好的认识低碳、实施低碳,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查阅等,对杭州市及其临安县社区居民的低碳行为现状进行调研,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提高我国城市尤其是杭州市居民低碳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 低碳 行为意识 社区居民 出行

一、调研背景、意义及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出,导致地球变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各地区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志愿者联盟与绿色传播中心的在京成立,让低碳进入生活,进入社区,其宗旨是促进中国绿色碳汇增加、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在这样的形势下, “低碳生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同。由此,我们践行低碳生活,走进社区,也是刻不容缓。

由此结合我们2012年暑期“情系母亲河”流域科考实践团,通过实地调查活动,以进一步认识人们对低碳的了解程度。我们利用暑假分别在五大流域途经的省市自治区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以倡导绿色理念、建设绿色家园、培养绿色队伍为重点,以青年人的影响示范力,带动社会公众关注母亲河、关爱母亲河,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二、调研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研对象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人群、临安天目山镇白鹤村村民、T32杭州——北京车厢3、4、5、6的旅客。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方法:通过《社区居民低碳行为意识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发放100份,回收93份,有效问卷86份。《低碳列车出行意识卡》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

2.数理统计方法:通过Excel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实地访谈法:通过与临安县天目山镇白鹤村社区、杭州市民、T32杭州——北京车厢3、4、5、6的旅客进行访谈,了解实际情况,以了解第一手真实有效的资料。

4.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低谈的有关知识和数据调查分析,了解现阶段的权威研究情况,以便在分析问题时更为准确和全面。

(三)调查内容

首先,是对低碳居民社区“低碳”行为意识调查,包括居民对低碳认识度、意愿度和重要性调查、社区组织低碳宣传或教育情况、社区居民对自身生活是否低碳的评价、社区居民实践低碳宣传和传播情况、影响低碳生活实施的障碍因素、低碳生活好处和对身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等。

其次,“绿色列车 低碳出行”行为调查包括出行方式调查、出行饮食调查、出行低碳习惯调查和低碳级别汇总与调查等。

最后,杭州市、临安市白鹤村低碳宣传行为调查,包括举行的环保宣传活动、举行“最美庭院”评比活动以及举行低碳教育讲座等。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结论

(一)低碳居民社区“低碳”行为意识调查

1.调查对象研究

此次调查对象中,14%在18岁以下,23%在18至30岁,20%在30至50岁,43%在50岁以上。男性占58%,女性占42%。受访者中退休老人居多,占37%,在职者其次,占25%。

2.低碳与生活的关系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而如今,这股热潮正影响我国许多城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许多人对低碳已经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受访者分析后我们发现,67.73%的人认为低碳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其中表示不知道低碳的只有3.95%。

3.社区居民实践低碳宣传和传播的情况

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现状,有91.50%的居民表示自己所住的社区几乎没有进行过低碳的宣传,而微乎其微的社区经常进行低碳传播。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而不应该只要求民间组织自行发起活动。

4.对自己生活是否低碳的评价

如下图显示,表示自己在生活中做的很好的群众只占13.32%,这说明我们的低碳还主要停留在只为图实惠方便的层次,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加强对低碳行为进行方便性上的创新,从而使大家喜闻乐见,真正融入其间。

5.社区居民低碳行为意愿度调查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居民是非常愿意进行低碳行动的,而仅有12.80%的人表示不会在意,2%的居民表示不愿意,可见,社区开展低碳宣传等活动,不仅不会给居民带去负担,相反还会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在居民看来,生活中进行低碳行动是很能够让人接受的一件事,其中,最能让人接受的是观看环保相片,还有社区绿地保护也令人喜欢。可见,大家对完善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还是持有一颗炽热的心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低碳行动将不断壮大。

6.影响低碳生活实施的障碍因素

从数据来看,35.60%的居民表示,缺乏有效的引导,不知道如何实施低碳是影响低碳生活实施的主要障碍,还有32.36%的居民表示人们的生活方式依然比较粗放,并不考虑生态成本。由此得知,居民对低碳还是有自己主见的,社区在进行宣传时更应注意引导,而不应是照本宣科,不达效果。之前有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低碳活动主要是为了节省自己的经济开支,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这种想法的只占4.5%的比例,可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于低碳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加深。除此之外,从受访者们还得知,仅有14.64%的人表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表示非常满意,而还有21.19%的人表示不满意,对于一个追求建设和谐主义社会的国家来说,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慢慢消除这种差距。

(二)“绿色列车 低碳出行”行为调查

1.长途与短途出行方式调查

在众多出行方式中,火车以其方便实惠的优点广受大家欢迎,73.32%的人表示自己进行长途旅行时乘火车出行,这也是比较环保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此次举行绿色列车还是很有意义的。

在短途出行时,乘坐公交占85.97%,而乘坐出租车和驾驶私家车的人仅占8.73%,由此可见,虽然有不少人不知道“低碳出行”,但大家其实都已亲身参与其中。

2.出行餐饮,饮食及习惯调查

在快餐与正常餐两者中,大多数人选择了正常餐,占73.32%。在快餐中,71.32%的人表示自己经常吃包装食品,其中38.97%的人表示自己吃方便面。对于这些包装食品,既不健康又不环保,而且所花费的钱跟购买车上食品差别不大,我们应该提倡大家减少包装食品的消费。

在旅途中,自带水杯和自带手绢的人明显少于不带的群众,可见,对于比较细节的生活方式上大家对低碳还没有太强的概念,这也是我们低碳志愿者今后需要加强宣传的方面。

3.电器(包括手机)使用时间调查

在旅途中,大家使用电器等设备的时间主要集中在4小时以上,而手机模式多数会主动调节到省电模式。

4.车上吸烟情况

在车上吸烟的受访群众占51.09%。国家提倡戒烟的政策不但有利于吸烟者的个人健康,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的重要行动。一支烟的制造和消费后的污染都是极不低碳的,因此,在之后的活动中,我们也应把戒烟纳入低碳的活动中去。

四、调研结论

通过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居民知道“低碳”,但不了解“低碳”的具体内容,接下来的低碳环保活动应更侧重于实践,要实现“低碳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从调查结果看,尽管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众对低碳生活只有很浅的理解(如节电节水等),往往对一些更深层次的低碳生活方式一无所知(如循环用水、家电不待机、适度消费等)。

(三)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多数居民的“低碳生活”大多是出于节省,而并非是以低碳为出发点,市民对低碳窍门的掌握显得非常匮乏,在最后对低碳生活窍门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仅有不到8%的人能快速而准确的举出实例。

(四)前文数据表明,虽然居民想过“低碳生活”,但当低碳生活影响生活质量或为居民带来麻烦时,往往会选择放弃低碳,而不愿选择替代的节约能源的方法。

(五)通过在列车上对旅客们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知道“低碳出行”这一理念的人并不多,但因为人们消费观念的原因,大家在生活中低碳出行这一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不过,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为了自己方便实惠”的层次,需要进一步地带动改善,从而真正做到低碳出行。

五、政策建议

(一)宣传方式和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要改进对低碳生活的宣传方式,明确低碳生活的具体方式。例如,通过宣传单、海报等为人们提供一些低碳生活的小窍门。其次,阐明应做到低碳生活的原因。对待不同的人,要着重说明低碳生活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益处。例如,对于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低碳生活能帮他们节省开支;对于生活条件较优越的人群,低碳生活能让他们有更简单、纯净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心境得到满足和升华。之后,可以采用人们乐于接受的宣传方法,促进企业采用低碳促销方式;在社区举办低碳宣传专场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充分利用特色活动的影响力,如 “地球一小时”,手工DIY变废为宝等。同时,重点针对城市居民开展低碳生活的宣传教育工作。最后,还要依靠科技和法制手段,如可以规定人们在扔垃圾时必须分类,否则予以罚款。当宣传教育不起作用,采用强制的方式让人们去做正确的事情也是有必要的。

(二)低碳行为建议

纸张都双面打印,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仅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等等。

第3篇

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主办,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市级重点科技活动“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于2010年5月9日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王东江、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书记张萍等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好者》杂志、《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及北京市18个区县的学生和教师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上午9:30活动开幕,首先,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代表中国科技馆致欢迎辞,欢迎来自北京18个区县的学生、教师、家长,欢迎论坛评审专家。随后,北京市教委体美处王东江处长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北京市教委对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支持与关注。他肯定了十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在全市的影响力,表达了十年来对支持、关心和爱护金鹏科技论坛活动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谢意。王处长还从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角度,从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角度,从加强研究提高科技活动质量角度,从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角度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金鹏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与北京市各区县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论坛开幕式上,为9个获得“金鹏科技论坛优秀组织奖”的区县颁发了奖杯。

颁奖仪式后,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的主体部分――论坛讨论热闹开场。本届金鹏科技论坛以“低碳,我们在行动”为话题,分两个部分进行“低碳”大讨论。

第一部分是“我们对低碳的认识”。三位同学来到台上,结合自己的获奖项目畅谈各自对“低碳”的认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台下的学生、教师也纷纷发表自己对“低碳”的理解,向大家共享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结合现场的“低碳”声音,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陈迎博士从更准确、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对“低碳”进行了解读。此外,两名曾经参加过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北京学生代表畅谈了他们在哥本哈根的感受。

论坛的第二部分为“低碳,我们在行动”。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同学热烈交流了对“低碳”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分享了“低碳”实践行动的经验。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倡导“低碳”出行、“低碳”饮食等日常生活方式。甚至提出了对论坛现场实施“低碳”行为的建议:论坛活动背景板的制作可改为投影方式,节约纸张、塑料的使用;会场灯光可以暗一些,节约电能……为响应学生们提出的“低碳”建议,中国科技馆马上进行了改进,在不影响会场使用的前提下,关闭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场灯。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毕竟,“低碳。我们在行动”!

论坛讨论部分结束后,陈佳洱院士在论坛上发言,他对同学们参加科技活动、关注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积极表达主张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寄予了希望。

本届论坛还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倡议全市中小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低碳生活”,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绿色“低碳”的美好家园!这一倡议得到了全北京市18个区县老师与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在论坛的最后,参加论坛的领导、专家与各区县的同学、老师一起,在低碳行动墙上签名,承诺“低碳,我们在行动”!

论坛结束后,来自18个区县的学生代表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手持“节能减排”学习单深入研究科技馆中的绿色展品,直接感受新能源、新技术、节能材料带给人们的便利与快捷、安全与环保。

第4篇

为了解邢台市居民对于低碳消费观念的认知情况,此次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对邢台市的永辉巴黎小区、达活泉园林小区进行了调查。这两个社区均为比较成熟的小区,居民构成具有比较高的代表性,居民构成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个体以及私营企业的职工。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10份,有效率为84%。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后,得出邢台市低碳消费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邢台市居民低碳消费的认知度分析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邢台市居民对低碳消费理念认可度较高,但是对低碳消费内涵理解的比较浅。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态度较认可,但是实际生活中低碳消费的习惯尚未形成。有60%的居民知道低碳消费的含义和大概的内容,只有16%的人对其含义和内容较为熟悉,22%的人有听过,但不知道,2%的人从没听过。55.24%的人认为低碳生活是节电、节气、资源回收,37.62%的人认为低碳生活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7.14%的人认为低碳生活是尽量少使用含碳制品。

2.邢台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显示:尽管大多数人对低碳消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认为低碳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实际生活当中仍然会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平时缺乏节能环保行动。比如针对“在日常生活中,您和您周围的同学、好友有无节能环保意识”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54.29%的人有意识但缺乏积极主动性,31.43%的人偶尔会有,只有11.9%的人有意识并积极实践,还有2.38%的人从没注意。

二是居民在消费中存在着不良的消费习惯。例如在对居民进行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上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61.43%的居民常常使用,24.76%的居民很少使用,13.81%的居民偶尔用一次。这说明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一次性消费”、“便捷消费”等浪费现象,而这些消费行为都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 邢台市低碳消费面临的困境

1. 政府方面欠缺有效的政策支撑

目前邢台市在低碳消费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方面都非常滞后,缺少对低碳产业的长远规划,对低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也很缺乏。这往往使得低碳企业因为成本劣势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造成低碳商品的价格高于同类的非低碳商品。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低碳产品时要付出更高的价格,造成低碳产品在市场中不能被广泛的推广。

2 .企业方面缺乏低碳创新能力

发展低碳消费首先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而目前邢台市企业积极性不高,普遍缺乏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低碳消费的推广面临巨大的障碍。除此之外,企业缺乏对低碳技术应用的长远规划,仅局限于眼前利益。企业的内在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目前低碳技术尚不成熟,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获利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企业在没有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缺乏研发低碳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多数企业放弃前景好、社会效益高的低碳产品,选择能够在短期盈利但并不环保的非低碳产品。

3 .消费者方面低碳意识淡漠

(1) 低碳消费意识薄弱

据调查,邢台市居民对于低碳生活的概念比较模糊,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并没有在居民心中深深扎根。居民所了解的低碳只是个别的例子,没有系统的低碳理论知识,也就无法从全局上去把握低碳。邢台市消费者对于低碳环保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78.1%的人认为在实施低碳经济方面政府最应该做出行动。有其中77.14%的居民表示愿意改变自己的某些生活习惯,但却不知道怎么做。

(2) 高能耗高排放现象突出

据统计,由于我国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器关机不关电源而造成的电量浪费高达180亿度;平均每年一次性消费中仅一次性纸杯的消费就高达170亿,一年的碳排放就是34万多吨。邢台市居民中有55.19%的家庭表示家用电器不会彻底关闭,而是会保持待机状态。居民外出就餐时更趋向于使用一次性餐具。有私家轿车的大部分家庭外出几乎不会乘坐公交车,这些生活方式都在浪费着能源。

三、促进邢台市低碳消费的对策建议

1.政府引导低碳消费

(1) 广泛开展各种节能宣传活动

政府要开展各种节能宣传活动,让民众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定期的开展专题节能实践活动,在电视、广播与报刊等传播媒介上开设专栏对低碳消费细则进行宣传,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管作用,对那些严重破坏低碳生活的企业进行曝光与跟踪报道。积极支持那些提供高质量低碳产品、践行低碳生产的企业,对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的个人进行鼓励和广泛宣传。

(2)提供政府财税政策支持

邢台市政府应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企业的生产结构。例如,为促使消费者购买小排量的汽车,政府可以加大对大排量汽车的税收力度,同时对购买小排量或新能源的汽车给予补贴优惠;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研发,采用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对履行节能减排义务的企业,提供税收等其他方面的奖励政策;对于技术创新型的企业实行免税待遇,从而更好的刺激企业对低碳技术的研究。

2. 企业推动低碳消费

(1) 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目前邢台市以煤炭、钢铁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在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业要求低耗能和低污染,这既是实施低碳化发展的的核心内容也是低碳消费顺利进行的保障。发展低碳产业必须积极推进低碳生产,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企业要明确在发展低碳产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进而实现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企业只有加强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消费者提供实用的低碳产品,才能实现低碳消费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体系,避免出现已有研究成果和低碳技术不能够被及时的应用和快速转化的局面。

3. 市民践行低碳消费

(1)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调查显示邢台市居民的某些消费是出于追求攀比而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必然会造成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首先要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要引导居民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消费心理的影响。其次,改变居民对过度的物质消费的盲从。低碳消费的实质就是以低碳为导向的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节能环保的一种消费形式。引导居民认清低碳消费的实质,推行极简主义的生活理念,使低碳消费成为一种时尚。

(2) 加强低碳环保教育

第5篇

关键词:气候变暖 行为方式 影响

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将大大改变当代人传统的行为方式。从内外环境的刺激影响来看,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各类因素是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人类行为影响着气候变暖,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将刺激人改变行为方式。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生活是人类就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一、个人行为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随便人口的增加与人类活动的频繁出现,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界系统被打破。工业革命后由于人类大量的能源消费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人类其他活动减少了各种碳吸收源。在此相互作用下平衡被破坏,气候状况也随之发生改变。个人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气候的变化,导致气候变暖。

二、气候变暖的反作用

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生物方面、水资源都起着一定的反作用。除此之外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及各国的政治关系。这些反作用的日益突出都将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三、气候变暖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因为高碳消费和过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1、低碳生活的内涵与行为方式

为实现人类社会在环境系统工程的单元中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的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其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1消费过程中就采取可持续发展方式,消费过程中注意生产、生活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生活上采取低排方式,生活中注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生活中采取经济消费,生活中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尽量减少消耗。

2、低碳生活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要求

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之间会有一定的平衡。但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对资源、能源等高度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严重影响到后来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代人留下必须的资源和空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在生资源都是有限的,从目前来看,人们的部分不良消费模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浪费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树立节能、环保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3、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

为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要求,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等为代表的能源开采也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这种高碳消费是以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公众必须要关心的问题。理念是行为的前导和驱动力量,现实物质生活是理念形成的基础。要中止一种行为方式必须首先消除它的理念驱动力量,消除错误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理念。现今我们已经知道只有低碳生活的实现才能实现从高碳消费到低碳消费的转变。

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低碳生活不仅仅只是一种设想,更是值得公民践行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能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同时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全球变暖提倡低碳生活,只有让更多民众改变目前的高碳生活方式,才能向低碳经济转换,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改变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提出生活中的低碳建议,通过垃圾分类、节约能源、家庭绿化等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大力推动环境意识的宣传活动,将实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的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将生活中身体力行节约能源的经验、低碳消费的经验普及起来;大力倡导与培育全民族的环境道德意识,使人们低碳生活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充分发挥每个城市家庭与公民在践行低碳文明生活方面的作用,用规范指导全民的行动,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暖与人的行为方式是相互作用的,目前看来只有二者相互适应,在适应中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低碳消费方式就是在气候变暖反作用的影响下人类做出的行为选择。只有人们从观念上改变,从行为上践行低碳消费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晓.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J].人与自然.2001.06

[2]李国琛.便于气候变暖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5.05

[3]刘庆强.个人行为改善与减缓气候变暖研究 [J].四川环境.2007.08

[4]蒋有绪.减缓气候变暖危险须走低碳经济之路[[J].中国科技投资.2010.04

第6篇

低碳服务;图书馆;角色定位

英国政府于2003年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出现“低碳经济”这个名词,并作了明确说明:“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理念迅速蔓延。

如今,低碳概念已渗入到各个领域,社会各界对“低碳”概念也加以延伸,因而“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服务”、“低碳城市”等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图书馆,除了在图书馆建设中引进“低碳建筑”的理念外,为社会提供“低碳服务”已经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主旋律。2010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了《珍惜环境资源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倡议书》,它是我国图书馆界对社会作出的低碳服务的郑重承诺。在低碳的旗帜下,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将与时俱进,因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现代化图书馆,在方兴未艾的低碳技术热潮中如何进行角色定位,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客观分析和冷静思考的问题。

1.图书馆与低碳社会

图书馆建筑低碳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既存在高能耗问题,又面临新图书馆如何开展节能设计与建设问题,开展图书馆节能工作已是当务之急。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已经成为图书馆低碳建设的典范,它采取了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后,10万平方米的省图,采用两种空调模式“接力”省电:中央空调冷热系统采用地源热泵,节能40%。到峰谷电价最低值时,再“切换”到冰蓄冷系统空调,可以省电费30%。湖北省图书馆的节能设计“全覆盖”,连地下车库不需要空调的地方,都进行了楼板隔温,防止“丢失”能量。该馆因节能指标比国家规定50%标准还低,成为湖北省节能示范项目和“最省电的公共空间”。

图书馆低碳服务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公益性文化组织,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由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环境与能源问题的加剧,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将顺应时展和社会需求而发生变化,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将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图书馆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将是图书馆向公众传播“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2.图书馆低碳服务角色的实现途径

图书馆低碳服务,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理论与现成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在创新中探索具有图书馆特色的服务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我们不但要告诉读者,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而且建议他们,你在低碳社会中可以怎么做。这样就减少公众转化低碳生活理念的盲目性,从而自觉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

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现阶段,人们对于低碳生活还比较陌生。因此,要促进我国低碳生态有效健康发展,首先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普及全民的低碳生活观念,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低碳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低碳生态的发展。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但是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面对能源压力、环境压力以及国际社会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压力,我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了相应的义务。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国际重要会议上郑重承诺低碳排放目标,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利用阵地优势,宣传国家制定的与低碳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国内外开发新型低碳技术的最新信息及环保技术,增强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信心。

普及低碳观念。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通过馆内讲座、读者活动等方式,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工专题,通过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等走向社会的机会,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开放性,发挥社区图书馆的优势,以策展图片、发放宣传单、实际操作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低碳信息引导,使低碳生活理念在他们的观念里潜移默化。

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馆员应以身作则,结合图书馆业务特点,工作期间办公尽力无纸化,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办公若必须纸张,尽量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办公室接待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净化馆内阅读环境,多采用自然光;引导读者养成低碳阅读的习惯;降低噪音

做社会公众珍惜环境资源的引导者。“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它贯穿在社会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更要在低碳生活方式中起到表率作用。在与读者交流中,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切身体会,争取与读者产生共鸣,达到普及低碳科学的目的。

做宣传低碳理念的志愿者。在各种适宜的场合以适时的方式,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各种低碳环保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研究图书馆低碳服务的手段,积极探索为读者提供低碳服务的技巧;

做低碳社会决策层的建言者。低碳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的持续、循环、良性发展。馆员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图书馆建设应贯彻绿色建筑理念,即充分重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从建筑角度为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立足社会和谐,正处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阶段。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寻求一种“和谐”。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公益性文化组织,是和谐社会中联系政府与公众的纽带。在低碳服务过程中,图书馆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政府、与公众、与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9

[3]刘 婧.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服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08.08

[4]中国图书馆学会.珍惜环境资源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倡议书.中国图书馆学会网,2010.07

第7篇

关键词:贵州省;碳排放量;经济增长;解耦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178-03

引言

自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签署,到2005年初作为补充条款的《京都协定书》强制生效,再到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由《哥本哈根协议》引发的激烈讨论,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并且亟待解决。在这一大背景下,要减缓全球变暖进程,最主要的便是减少温室气体诸如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等的排放,而由此衍生出的“低碳”概念备受关注,“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更是广为传播。在全国“低碳城市”的建设浪潮中,作为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举全省之力践行。而在“低碳城市”的创建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学术界对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理论,早前多为基于EK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相关研究(林伯强等,2009;许广月等,2014),而近几年的相关研究集中于基于解耦理论的分析和评估。查建平、唐方方、傅浩(2011)着重于工业经济方面的研究,他们考察了2004―2009年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提出改善能源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周五七(2013)的重点则放在了区域工业以及其产出与碳排放量的解耦比较,通过对1998―2014年间碳排放量以及工业产出做出的解耦弹性分析,可以得出工业领域大部分呈现相对解耦状态的结论;王礼刚(2014)的研究对象为贵州,他列出了大量数据用于比较分析贵州省在改革开放以来所表现出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关系。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对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百花齐放,但是基于解耦关系的研究多从宏观着手,对于具体地区的具体分析也并未涉及到位于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贵州。本文借鉴已有的基于解耦关系研究方法,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4年为研究区间,对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进行探究与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尝试提出建议。

一、模型与数据

解耦理论的模型存在多种类型,本文主要采用Tapio解耦模型(其采用弹性概念,能够动态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解耦关系)对贵州省某一时间段(2004―2014年)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进行变量分析。

解耦弹性指数:

T=

由上式可得,T=解耦理论的弹性指数,C=碳排放量,GDP=生产总值,ΔC=碳排放量的变化率,ΔGDP=生产总值的变化率。根据T、ΔC、ΔGDP的不同可将解耦划分为如下几类(见下页表1)。

二、数据选取与计算

由下页表1可见,要得到贵州省历年的解耦弹性指数T,则必须要计算出碳排放量变化率、生产总值变化率。

本文所列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其中,用贵州省人均GDP表示经济增长,并计算出贵州省历年生产总值变化率;用表2所列碳排放系数(因为计算碳排放量系数的公式繁杂,现用较为常用的一组数据计算分析)来计算贵州省历年碳排放量,继而计算出碳排放量变化率,最终得出贵州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解耦状况(见表3)。

表3显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过程自2004年以来出现了不小的变动:有比较多的年份呈现出了扩张负解耦抑或是增长连结状态,这些现象表明贵州省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其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来说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在另一部分的时间内表现出了强解耦乃至强负解耦状态,由此可见贵州省在这一段时间节能减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发展省内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些许成果。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2004―2014年)贵州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态势和碳排放量的解耦状态可以总结成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一(2004―2011年),这一阶段中,除去2005年和2006年出现的两个强解耦状态不谈,贵州省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总体来看较为快速,最突出的年份是2007年,其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是30.1%,超出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近7倍。原因可以推测与当时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有关: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逐渐消退,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滋生了迅速拓张的国际贸易;但另一方面,由于贵州省本身的发展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产业结构落后、发展所需的资源匮乏以及地理位置偏僻等等弊病,导致其市场并未因全球经济增长而有所回应,因此贵州省在此阶段并未有较大发展。

阶段二(2012―2014年),在这一阶段中,贵州省的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而且碳排放量骤降,整体形势优越,尤其是在2012―2014年的三年之间,贵州省连续呈现出了强解耦或弱解耦的表现状态,这些与贵州省那个阶段的经济表现(经济发展回暖、市场活跃度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力增强等)不无关系。

结论与启示

由于贵州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处被动,处于劣势状态;但另一方面,因为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植被茂密,因而有其天然的环境优势。因此,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要在充分利用好自身环境优势的前提下,寻求适合自身实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因此,关于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实现整体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充分发挥自身环境优势,将“低碳”置于永远的第一位。贵州省群山遍布,风景秀丽,民俗独树,要大力贯彻“青山绿水也是优势”的思想,发展低碳旅游业和低碳服务业。要在切实保护好当前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尤其是城市的绿化面积,可以选择引进外部优秀的环保发展案例和优秀的高端人才,结合贵州省自身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总结出适合自身的、独特的低碳发展模式。

充分审视自身发展问题,优化更正。贵州省现今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牺牲了大量自然能源和环境资源的结果,在目前展现强劲发展势头的工业方面,贵州省各个产业要敢于“破而后立”,摒弃过去的高耗能生产方式和粗放型产业结构,逐渐减少对高耗能、高碳排放量能源的依赖,要寻求更加低碳的生产方式,加强能源的重复利用,节能减耗。

加强低碳宣传,倡导低碳生活。贵州省政府和各个企业要加强低碳生活的宣传,使人们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以“低碳”为核心的日常观念和生活行为,逐步改善之前固有的思维模式,支持和践行“低碳生活”。与此同时,要努力寻求新型环保科技的生活和发展模式,做到“低碳生活,环保发展”,使贵州省成为真正的“低碳”省区。

参考文献:

[1]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

[2]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5).

[3]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一个解耦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6).

[4] 周五七.基于解耦理论的中国工业低碳转型进程评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3).

[5] 王礼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贵州的面板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9).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室内设计的前卫感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看,其在室内设计中理念的不同,所产生的家居装修风格也存在着的很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是当前在中产收入家庭中比较流行的复古风格的设计,还是在年轻一代中比较风靡的欧式风格的装修,如何在格局的设计及家具的选择等方面更好的从低碳的角度来进行考量是当前室内设计者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尝试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室内设计的诸多环节中,希望对当前的室内设计理念的革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低碳理念的内涵

低碳是一个舶来词,是从英文lowcarbon中直接翻译过来的。低碳这一概念,随着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而为世人所熟悉。所谓的低碳就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气体是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温室效应的增加产生正相关的一种气体。它可以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器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热能以及各种能源在消耗的过程中都会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因此,在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降低这种气体的排放就是一种低碳的表现。

二、室内设计的涵义

目前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关于室内设计的具体内涵并没有从具体的内容要求上进行比较细致与具体的界定。现在比较流行的室内设计的内涵是从存在的价值及所具有的功能的角度来进行概念的阐述。所谓的室内设计是在依托一定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相关的设计执行标准的基础上,从房间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客户的心理诉求等诸多层面出发,借助相关的施工手段与设计原理,对室内的结构、布局以及各个空间的功能进行整体的设计的过程就是室内设计。虽然关乎于室内设计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其最终的设计落脚点却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更好的提升居住者的居住品质。包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环境的环保性以及居住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整体的温馨的怡人的氛围。室内设计对象的不同,其对设计的风格及侧重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狭义上的室内设计主要是从居家的角度来考虑的。广义的室内设计则囊括的范围比较大。各种封闭、半封闭的空间都可以看作是室内设计的对象。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以居家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对象,探讨其在低碳理念下的具体的设计要求与做法。

三、低碳理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低碳理念的提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极为正向的。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倡导低碳就意味着自然环境污染的减少,大众的生活环境会得到一个比较大的改善。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大众在家居生活及日常的出行等诸多方面都会选择绿色环保的方式,在降低了社会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言,通过较少的产出,来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是其重要的运行法则。所以,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也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通过较小的环境代价,来获得较高的社会发展效益。同时,人类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到当代人的获得与享受,还应该为下一代人的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一方面,人类按占比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设计自然,让自然更好的为其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大的助力,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的发展也会受到自然本身规律的制约,换句话说,人的发展,或者说,人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在自然的合理范围程度之内,不要逾越,不要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底线。另一方面,人类作为造物主最大的奇迹,有能力更好的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更多的发展资源的同时,要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主动的去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总之,在生态系统可承载的环境之内而进行相关的经济运行行为,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当前低碳理念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正面的影响。

四、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上文中提到了低碳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室内设计与大众的生活居家环境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性。在这一节中,将主要从室内设计的各个细节入手,分析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在室内设计中,客厅及卧室对采光的要求比较高。为了降低日间照明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的增加,应该从室内各个区间格局的设计上,增大窗户的面积及窗户的朝阳。这一点要根据室内设计所在的地区在日照时间及太阳全年的平均高度等指标来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光。通过这种室内设计不仅仅很好的做到了低碳设计,更从装修设计的效果上提升了房间整体的开放性与通透性。除了从自然采光的角度来进行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之外,在室内照明器材的选择上也尽量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器材。在灯具位置的设置上,以发挥其照明的功效为基本的出发点。在满足低碳照明的基础上兼顾灯具在整体的室内设计中所具有的装饰功能。如果从低碳理念的角度出发,照明灯具的实用性与低碳环保性要远远大于其装饰性。因此,包括灯具在内的诸多家具器材的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从实用性与环保性的角度出发,避免各种华而不实设计行为的出现。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满足其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其在整体室内设计中的价值。

2、装饰材料的环保性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家装污染对居住者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威胁。电视新闻中多次报道,由于在室内设计与装修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导致居住者罹患白血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装修标准,这不仅仅是出于低碳理念的考虑,也是为了室内装修设计的环保与安全。例如,在壁纸的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没有异味、有环保部门认证的厂家所生产的壁纸。最近,在一些室内设计中比较流行的手绘电视背景墙的做法受到了很多年轻一代的追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彩绘颜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环保无污染的产品。建议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避免过多化学装修材料的使用,在设计装修完成之后,应该借助相关的环境监测仪器来对装修过的空间进行环境监测,特别是空气质量的监测。一旦发现某些化学指标超出国家相关标准,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总之,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选择环保性的装修与装饰材料,是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不能仅仅为了外在视觉层面的享受而忽视了居住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是室内设计的大忌,要予以最大程度的避免。

3、室内设计中的自然

为了更好的提升室内设计的低碳与自然品质,在室内空间位置运允许的条件下,专门设计出一块小的空间为鱼池或者是花坛,在增加了室内环境的优雅与可观赏性的同时,很好的践行了室内设计的低碳理念。需要指出的是,在鱼池或者花坛的设计上,尽量利用室内的灵活空间,不要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增加了房间居室的拥挤感。同时,在花草及鱼类品种的选择上也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对空气净化,吸附微尘有着重要作用的植物作为养育的首选。在鱼类的选择方面也要从其成活性及观赏性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全盘的考虑。

五、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在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过程当中,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前提,通过高效、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来实现人与自然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室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公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改善,其所具有的意义是极为突出的。

1、远离污染

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世界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也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的装饰材料非常必要。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之后,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拿出收入的一部分来进行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大众健康意识与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在这种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低碳理念开始作为大众家居生活的一部分走入了寻常百姓人家。居民对于健康的欲望也愈发强烈。同时由速发展带来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年轻人很早的出现亚健康状态,因此他们急需解决现在的健康状况,室内设计的无污染就是最后的防线之一。人们主动选择环保、健康的装修方式与装修材料,都加入到节能、环保的活动中,这样也可以让人们在家居生活中,远离化学污染,光电辐射等。所以,低碳环保的室内设计会不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在这种低碳亦或是环保的室内设计中,公众对于室内设计在环保层面的需求有了更大的提升。这种在思想观念层面的提升,不仅会从根源上避免家装设计与装修过程中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还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室内设计远离污染已经成为更多人的诉求。

2、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低碳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领域的主要策略,低碳设计最终是为了降低建筑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改变人们居住的环境,给人类带来健康环保的生存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的理念实际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在远古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主要是顺应和膜拜,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开始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索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趋于紧张。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所带来的种种危机与考验的事实表明,我们需要而且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协调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思想意识层面的转变,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要想从根本的层面上进行改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上的转变就是爱自然,感恩自然。我们爱自然,因为自然馈赠了我们太多。我们依赖自然,倡导在室内设计中的低碳理念因为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有的梦想都如同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所以,当前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都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控制。

六、结语

在室内设计的诸多环节中,不断的从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低碳理念的实践,从本质上来看是人类在追求高品质的居家生活的一种本能的选择,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将会最大限度的降低因为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居住环境的二次污染。本文主要分析了低碳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装饰材料的环保性以及室内设计中的自然等维度来探讨低碳理念在具体的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寒冰,吴昆,王海辉,江唯.关于室内设计中绿色低碳理念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04)

[2]国建英.浅谈室内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

[3]陆锡才.浅谈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

[4]唐伟.浅谈居住设计中绿色低碳理念的应用[J].科技风.2010(09)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闲置物品 C2C 交换

随着大学生输入输出的快速换血,学生常年挤压的闲置物品一直给学生自身和社区环境带来问题,因此,一个立足于高校系统内的闲置物品C2C交换平台能将学生的闲置物品进行二次及多次配置,利用大学生对需求品的互补性、周期性、普遍性,在学生问形成资源合理配置的良好局面,达到低碳环保的良好局面,让大学生的闲置品“绿”起来。

一、国内易物平台的现状

截止2012年2月,根据“中国换客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网累计“换客”已达139539人,易物总量239774件,成功交换15268次。随着易物风潮的兴起,国内其他几家类似网站,如易物联盟、易登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视线,并且借着“物价上涨”的东风,催生了大批精打细算的“换客族”。时下国内的易物业务由同城、同区范围的实物交换引导主流,涉及日常用品、数码产品、交通工具、艺术收藏等,并由学生、白领、准白领构成换客主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之间。

二、校园C2C易物平台的SWOT分析

(一)优势因素(strengths)

1.市场需求优势: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完整的消费观念,又有着追求新事物和经济生活的矛盾心理,从而,易物平台可利用不同阶段学生在需求品和闲置品上的互补互足,进行资源合理配置,让学生以“换客”的身份各取所需。

2.“零仓储”优势:借助学生社区公寓的固有空间,利用“储存云技术”将闲置物品“云”到持有者的寝室内,实现“免仓储,免管理”的库存维护方法。

3.组织体系优势: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网络,高素质的大学生客户群,专业涵盖广泛的大学校园环境,使“高校易物”能借助每个学生的“信息源”身份,快速扩散。

4.人力资源优势:大学是人才与社会接轨的孵化园,将易物平台建立于高校中,良好的工作锻炼机会、交友机会和收入机会能吸引学生为易物平台服务。

5.“绿色环保”理念优势:在全社会关注“绿色生活的背景下,“以物易物”作为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渠道之一,能号召广大学生的参与,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其成长周期。

(二)劣势因素(Weaknesses)

1.质检难度因素:交换物品其质量的参差不齐、部分换客的不良动机等本身对换客利益构成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服务、技能、电子软件等无形商品的交换使监督更是难上加难,成为了平台运行的一大挑战。

2.市场竞争因素:在C2C业务迅猛发展的当今电子商务市场,要使高校易物在C2C业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甚至是竞争者的排挤和打击。

(三)潜在机会(Opportunities)

1.业务领域拓展机会:“高校易物”能解开易物业务局限于“有形商品交换”的枷锁,更大程度地关注于“无形商品交换”的项目,如技能交换、服务交换、和虚拟物品交换等,让各有所长的大学生换客同时体验当“技客”的非凡感受。

2.后期多元化发展机会:在高校易物平台获得一定号召力的基础上,可以开发闲置物品的租用、拍卖、援助贫困生无偿使用、试用申请、商家产品推广等多种业务,使易物平台满足学生的多方位需求,在大学社区内获得高度影响力。

(四)外部威胁(Threats)

1.网络攻击威胁:在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不道德言论、不良信息的甚至服务器病毒攻击等将时刻威胁平台的安全。

2.“兄弟产业”威胁:竞争激烈且模仿迅速的电子商务领域中,兄弟产业竞争、行业巨头冲击等时刻威胁着该平台生存和发展。

3.客户信誉威胁:在开放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部分道德素质较低的用户将威胁他人的权益,并借此欺骗他人财物,成为“易物”平台健康发展的“毒瘤”。

4.淡季周期威胁:由于大学生的在校时间具有周期性,学生的假期时间成了“易物”平台的潜在淡季,削弱了平台的受关注度,人气被假期潮流大大减少

三、大学生闲置物品C2C交换平台的模式探讨

(一)总体发展策略

秉承“学生为主、一换多得、紧抓主流、兼顾特殊”的宗旨,建立“自由配对、牢牢监督”的大学生闲置物品C2C交换网络平台,广泛收集学生的闲置物品信息并进行二次及多次资源配置。在“需求决定价值”的主旨下,模糊“价格”概念,抓住不同时期学生对需求品的周期性、普遍性、互补性,提高交换成功率,并形成高效系统内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并让用户“换对”价值标准;让社会“换来”低碳经济;让学生“换轻”生活负担,让平台“换出”良师益友。

(二)业务规划

1.实体物品交换。主要为书籍、电子产品、学习工具、交通工具等。主要流程为:用户提交物品信息,发起交换请求,由易物平台将请求发给其他换客;物主在后台的个人管理中心,查看收到的交换请求明细,筛选请求;在双方物主经谈恰后,通过留言、电话、邮件等方式确认交换事宜,进行交换;双方对该次交换进行评价,并给平台反馈意见,从而促进诚信机制建立和整个平台的发展。

2.虚拟物品交换。如电子软件、电子消费券、团购券、创意想法、音乐作品等,主要流程类似实体物品交换,但将利用网络完成交换,并双方事先协定好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避免纠纷。

3.服务或技能的交换。如英语能力、音乐技能、舞蹈、烹饪等,其流程也类似实体物品交换流程,但由于交换周期较长,将分阶段、分类别处理。该交换是校园易物系统的一大特色,有利于换客以“技客”的身份结交良师益友。

第10篇

[关键词] 盐城市;低碳经济;SWOT分析

[基金项目] 盐城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课题“基于SWOT分析的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批准号:11YCKW04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周璐,盐城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江苏 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47-0004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愈发凸显,并由此引发了很多灾难,而其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是最关键的元凶,因此,经济发展和气候环境的关系逐渐被世界各国所关注。英国这一工业革命先驱率先意识到了自身能源安全和气候变暖的威胁,该国政府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目标,由此“低碳经济”这个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以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随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纷纷制定了相关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文件和措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摸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途径。低碳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位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更有着不容懈怠的责任。在2009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总理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40%~45%。可以说,“低碳”对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重大战略机遇,低碳经济的理念在中国各地蔚然成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的盐城,工业底子薄弱,在过去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中承接了很多发达地区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无疑加大了其节能减排的压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盐城市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同时,坚持将节约能源、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原则,积极践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 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清洁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而盐城市在这方面具备先天的资源优势。盐城境内海岸线占江苏全省的56%,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m3,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m3,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全市拥有683万亩的滩涂资源,为江苏全省之最,土地资源、光能资源、风能资源和潮汐能非常丰富。盐城市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将农作物秸秆为主的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将会带来丰富的生物质能。良好的资源禀赋为盐城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能源保障。

2. 具备良好的低碳产业基础

基于良好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盐城市在产业低碳化方面已初见成效,如:风电装备、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电光源等新特产业后劲十足,已经成为带动盐城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市形成了较好的低碳产业基础。近年来,华锐风电、神山风电、汉德风电等重点企业纷纷进驻盐城,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也已建立,初步形成一流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11年,盐城风电装机已达到87万千瓦,光伏装机200兆瓦,在江苏全省占到了半壁江山,成为全国七大风力发电基地之一。作为盐城一大支柱的汽车产业同样在低碳化进程中硕果累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奥新已研发成功并小批量出口3大系列7个品种的纯电动车辆,中大则致力于开发纯电动、天然气、混合动力客车,东风悦达起亚推出了环保理念电动车型Ray、汽油及电动混合动力车K5以及由东风悦达起亚自主设计的福瑞迪纯电动车。此外,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为低碳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盐城市位于“海上”的中心地带,长三角经济圈的北缘,是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盐城市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空港及海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其中,航班直通韩国首尔、港台以及国内主要城市;班轮航线开通至日本门司、台湾基隆、韩国仁川等。全市港口、空港、铁路和高速齐头并进,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崇启大桥的通车,盐城市已经逐渐融入了上海两小时经济圈,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2008年初,上海被列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低碳经济的技术和经验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因此,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盐城加强与上海及国外在低碳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二)劣势(weaknesses)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产业结构会影响能源结构及碳排放强度,因此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单位产值能耗是最低的,所以加大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实现产值的增加和能源的节约。2011年,盐城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5∶47.2∶37.8,显然第二产业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化工、纺织等支柱产业本身终端、高端产品比重低,大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盐城以重化工业为先导加快工业化进程,符合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粗放型的方式对于能耗和环境的破坏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否则必然会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压力。

2. 全民低碳经济意识薄弱

践行和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从思想上牢牢树立与低碳经济相匹配的低碳观念。目前,在盐企业和居民低碳经济意识较为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盐城过去在大规模招商引资和承接苏南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入了很多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尤其是一些污染性较强的化工企业,带来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的缺失使得大部分企业缺乏节能环保意识,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企业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三废”排放、企业办公、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没有贯彻低碳理念,缺乏研发低碳技术和推行清洁生产的动力,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约束力较弱。同是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观念及其指导的行为对于盐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市民传统的消费习惯显然和低碳观念格格不入,好面子、重排场这种典型的高碳消费理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居民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在思想上往往把环保的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和相关企业。尽管大部分居民认可低碳经济,但是主动学习了解、宣传、践行低碳生活的却为数不多,低碳消费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当然,这与政府及相关媒体的宣传不到位也是密切相关的。

3. 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全市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千万元以下规模。在年销售额方面,达到20亿以上级别的很少,实现百亿元以上年销售额的只有两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盐城大多数企业的通病,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相对匮乏,企业生产主要集中于中间加工产品。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离不开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与之配套的高技术人才。然而,盐城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和江苏其他城市相比弱势明显。发展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需要政府资金的大力扶持以及金融机构的低碳信贷支撑,毕竟大部分企业规模有限,自有资金不足。目前来看,盐城市低碳金融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研发低碳技术、推进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发展低碳金融还可以从信贷角度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融资,带动低碳企业和项目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低碳金融制度势在必行。此外,高技术人才是突破低碳技术难题、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盐城市技术人才储备相对不足,本土人才培养工作以及人才引进机制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 江苏沿海开发及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

江苏沿海开发与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东风,为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沿海开发国家战略提升了盐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带来了更多国内外客商的进驻投资,成为了港台、东北亚商人青睐的投资热土。盐城市已吸引总投资超644亿元的145个重大沿海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成为了沿海开发主攻特色产业。沿海开发在推进工业低碳化进程的同时,也必将带动物流、保险、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实现低碳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契机。随着盐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盐城将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和金融高地。目前来看,人才和金融是制约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加大与上海、苏州等长三角成员在经济、技术、人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产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利于打破固有瓶颈,清除推进低碳经济的主要障碍。

2. 各级政府提供的政策规划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都提出了一些政策规划。在国务院近期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包括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十方面的保障措施,要求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应用,并特别突出了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预计“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总投资将达23660亿元。在确定碳减排目标的同时,全国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也在抓紧制定和推进之中。尽管江苏省没有成为首批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但是省政府却高度关注低碳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同样强调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将“低碳经济”确立为沿海地区开发的主要战略之一,并积极争建首个“全国沿海低碳经济示范区”。作为沿海开发的中心城市,盐城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将低碳经济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节能减排目标,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如:积极研究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重点行业管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并制定《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努力营造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

(四)威胁(threats)

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具体如下:一是盐城市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全市展开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之中,因此“发展排放”的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不可避免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压力依然很大。二是在承接东北亚产业转移中,政府需要擦亮眼睛,有所取舍,不能纯粹地用GDP作为考核政绩的单一标准,否则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会进一步加剧“高碳”增长,阻碍低碳化进程。三是与低碳经济配套的政策法律不完善,尽管政府规划中已经明确了低碳发展的目标,但是相关的奖惩制度、税收和补贴政策、监管机制等尚未出台,缺乏必要的法律政策保障,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上述的SWOT分析充分体现了盐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盐城市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产业及区位优势,牢牢把握沿海开发及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结合政府的低碳发展规划,针对自身的劣势和可能面临的威胁,对症下药,推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当务之急。一是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加快发展生产业,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商务服务业等;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加新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特色产业,推进工业低碳化进程;三是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发展立体种养的特殊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滩涂资源发展耐盐农业,推广生态循环农业。

(二)加大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本地电视媒体、报纸和户外广告、标语的感染力,让更多人意识到企业的高碳生产及个人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应当主动将低碳消费纳入到教学课程当中,使学生从小就能掌握相关知识,逐步培养良好的低碳消费观念。政府还应当专门印制低碳经济知识学习手册,分发到各个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调动全民积极性,使市民通过学习手册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树立低碳消费观念。此外,政府还可以大力开展低碳社区建设,通过示范点全面推行低碳消费理念。

(三)充分发挥低碳金融的支撑保障作用

盐城市大部分企业在研发低碳技术方面存在资金瓶颈,金融机构可以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对于节能、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发展低碳技术、践行低碳生产的中小企业,应当在贷款上给予优先待遇,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并杜绝那些污染严重、淘汰生产的企业的信贷申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应加大低碳金融创新力度,推进低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如:碳基金、碳证券、碳交易,等等。

(四)完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财政、行政手段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税制方面,针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及其产品,征收一定比例的碳税,相反对于低碳产品则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在财政方面,给予低碳产品以及相关的生产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企业开发新的低碳技术。同时,结合价格机制,通过补贴降低低碳产品价格,增加产品需求,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并充分利用行政干预的力量,针对高碳生产行为予以警告、勒令改造,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积极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低碳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证低碳产品的质量和低碳产业的有序发展。加快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低利率低碳信贷政策及其他融资政策。与此同时,制定和完善相配套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势在必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1).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餐外带;碳排放;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1019603

1引言

节能减排(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即为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这一词出自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一项重大国策,是节能减排是落实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对于环境以及节能减排作出相关指示: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大学生践行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的同时,其文化辐射作用也不容小视。在高校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校大学生作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在节能减排项目中的积极性、加强高校节能减排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节能减排教育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科学发展的主力军、未来社会的建设

者,对于促进节能减排、践行低碳生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在高校食堂就餐外带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与落实大学生的节能减排行动将会从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展,进而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调查数据分析

3.1描述性分析

3.1.1关于打包使用餐具情况的调查分析

各种调查数据分别见表1~表3。

表1打包用的餐具

1频率1百分比1有效百分比1累计百分比有效学校提供的塑料袋1609161.5161.5161.5学校提供的餐盒1321132.4132.4193.9自带餐盒16016.116.11100.0总数1990199.91100.01缺失1系统111.111总数19911100.0

同学们打包时使用的餐具基本包括:学校提供的塑料袋,学校提供的餐盒以及自带的餐盒。而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3/5的同学会选择学校提供的塑料袋,可见高校塑料袋的使用量也是相当大的。

3.1.2关于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情况的调查分析

表2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

1频率1百分比1有效百分比1累计百分比有效 直接丢弃1500150.5150.5150.5当垃圾袋1442144.6144.6195.2打包时,反复使用14814.814.81100.0总数1990199.91100.01缺失1系统111.111总数19911100.0

从表2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有500人(占总人数50.5%)会直接丢弃;442人(占总人数44.6%)会当垃圾袋;只有48人(占总人数4.8%)选择在打包时反复使用。

3.1.3关于判别食品用塑料袋的方式分析

表3判别食品用塑料袋的方式

1频率1百分比1有效百分比1累计百分比有效 观察是否有QS标识或食品专用等1214121.6121.6121.6观察是否有杂质1191119.3119.3140.9闻是否有刺鼻气味1166116.8116.8157.7不关注塑料袋的安全标准1419142.3142.31100.0总数1990199.91100.0缺失1系统111.1总数19911100.0

由表3可知,关于判别食品用塑料袋的方式:①观察是否有QS标识或食品专用等共214占总人数的216%;②观察是否有杂质共191人,占总人数193%;③闻是否有刺鼻气味共166人占总人数168%;④不关注塑料袋的安全标准共419人,占总人数423%。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对于食品用塑料袋的安全并不关心。

3.2显著性分析:

3.2.1塑料袋的碳排放与打包频率的单样本方差分析检验

以下我们对塑料袋的碳排放与同学们的打包频率进行了单样本方差分析检验(表4)。

表4打包频率方差分析

1平方和1df1均方差1F值1Sig.值组间的147.09413115.698155.8441.000组内的1277.17019861.281总数的1324.2641989

首先我们提出原假设:塑料袋的碳排放与打包频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由表4我们可以看到:sig值近似等于0(0

3.2.2塑料袋的碳排放与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的单样本方差分析检验

以下我们对塑料袋的碳排放与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进行了单样本方差分析检验(表5)。

表5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

1平方和1df1均方差1F值1Sig值.组间的138.23513112.745141.4201.000组内的1303.39719861.308总数1341.6321989

首先提出原假设:塑料袋的碳排放与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不存在相关关系。由表5我们可以看到:sig值近似等于0(0

除以上分析,我们以某高校为样本(该校在校学生8000人),通过对该学校食堂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调查后了解到,该校每天的塑料袋的使用量大概是10000个。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对于塑料袋的采购数量上学校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采购数量根据需求量决定。针对北京市节能减排相关指导意见,该校也未做出相关的措施予以执行。

4结语

4.1节能减排意识较弱

调查中有超过80%的同学每周都有打包带走的情况,其中90%以上的同学选择使用学校提供的塑料袋或是塑料餐盒进行打包。而针对单个塑料袋的碳排放情况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半数的同学不清楚单个塑料袋的碳排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较弱。

4.2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调查中显示有将近半数的同学对于食品用塑料袋的标准是关注的,而大多数塑料袋的安全标准是不合格的且在高温的情况下塑料袋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因此,塑料袋的不当使用对于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4.3高校塑料袋的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大

作为样本的高校,其在校生有将近8000人,而每天消耗掉的塑料袋有10000个,平均每人消耗1.25个。目前北京市高校在校生人数有854980人(包括普通本科589234人,研究生265656人)。而每个塑料袋造成的碳排放是1~2g。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仅北京市高校食堂塑料袋使用每天所造成的碳排放就高达1068725g~2137450g(约为1~2t),而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5632973人(包括本科生23913155,研究生1719818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全国仅大学生塑料袋的使用造成的碳排放就为32041216~64082432g(约32t~64t)每年造成的碳排放就是11680~23360t,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会将使用过的塑袋直接丢弃,必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4.4学校对于节能减排方面的措施不到位

从我们对高校学生的调查和对高校食堂相关负责人的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北京市出台的节能减排行动报告中,明确提到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力量,但是学校并没有按照节能减排工作采取相关的措施以贯彻执行政策,学校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在节能减排方面是缺位的。

5措施

5.1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1)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要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做好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增加与环保相关的选修课程等手段来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为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2)大学生应该注意着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提高对保护环境的热情。自身做到不用或少用一次性餐具,也带动身边同学、向同学朋友宣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3)大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学生组织的帮助下,自发性地组织相关的白色垃圾处理组织,经常性地举办宣传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增加实质内容,构建有效互动,了解白色污染,起到实践带头作用。

(4)经常性地了解时事新闻、报纸杂志中关于一次性餐具消费的报道和文章,了解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和危害性,为了自身健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5.2各高校针对就餐外带所采取的措施

(1)长期做好宣传工作。各高校可以通过制作新颖的展板、创新的海报或官方微博、微信等形式来宣传提倡学生使用可循环的消毒餐具,并在高校范围内发起“抵制一次性餐具,珍爱可循环餐具”的倡议书签名活动。坚持长期做好宣传工作,帮助同学们养成文明绿色使用餐具的习惯,使可循环餐具的使用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共同构建环保健康的绿色校园。

(2)要加强可循环餐具的消毒监督,培养学生监督员。学校食堂的餐具都要经过严格的一冲二洗三消毒的程序,坚持洗洁精和碱粉清洁、蒸汽消毒与电力消毒并用的措施,确保食堂餐具的安全卫生。

(3)将减少和控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写入学校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资源管制,支持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回收利用机制,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和措施。

国家提出并实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工作已有35年,但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进展仍十分缓慢,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相关调查,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甚至是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久东,李迎新.低碳生活模式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引导实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2] 吴楚,彭崇林,吴巧玉,等.建设高校低碳生活的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例[J].环境教育,2011(6).

[3] 陶曼,王友良.试论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2011(4).

第12篇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绿色消费的传播者和践行者”[1],他们的消费行为将直接引领未来绿色消费的发展方向,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对推动我国国民的绿色消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消费教育问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指导作用,试图为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的现状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明智之举。这种新的人类发展模式革命性地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2]。人们日益在追求注重环保,节约资源之际,应该重视绿色消费问题。绿色消费这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虽然已经在我国高校得到部分大学生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其绿色消费观念依然薄弱。塑造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念,是既影响他们品德行为的形成,又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与提高的重要问题。

 

然而,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绿色消费教育课程的缺失,导致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的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严重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推行绿色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因而无法成为真正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绿色消费。独立学院绿色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只注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成为纸上谈兵。学生进入大学后,一般都是住校,导致家庭教育缺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脱离,使得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文化的引导势孤力薄,难以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走上和谐健康的发展道路。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是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重视加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发展我国绿色消费经济,促进生态环境教育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有利于适应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环保责任感和对绿色消费的认同感。但是,从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整体来看,他们无法将绿色消费观念自动内化为日常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容易出现偏差,极易受到外界干扰。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对其进行绿色消费教育对我国将来推动和普及绿色消费有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者,理应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主要建设者。加强对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习惯,积极倡导校园绿色消费观,走低碳环保之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效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的观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在绿色消费中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能够促使大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把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自觉行动,并在低碳经济社会建设中起表率与示范作用,这对于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极其重要。

 

2.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消费理念具有复杂性,消费呈现多元化、现代化与超前化等特点[3]。多元化的消费理念正弱化着大学生对绿色产品的热衷度,社会上的不良消费容易导致大学生盲目地攀比消费、过度地消费等错误消费方式。复杂的消费理念导致大学生感性消费超越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行动往往落后于绿色消费观念。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要带头做一个绿色环保主义者,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倡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种行为方式,又是一种道德素养的体现。提升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科学理性消费行为,加强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是关键。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良好的绿色消费行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综合发展视阈中实施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的路径

 

促使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健康消费,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独立学院大学生要自我教育,树立科学绿色消费观。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正确引导、积极营造家庭科学消费氛围。社会要加强对大众消费教育引导,构建和谐的社会消费环境。高校要坚持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消费教育力度。

 

1.独立学院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构建绿色消费理念。首先,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科学的绿色消费观的培养,是其自身“三观”的养成和实现综合发展的重要前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高,很容易养成不良消费习惯。故独立学院大学生应不断学习绿色新产品与消费的新知识,深刻掌握绿色消费内涵,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主旨是绿色的消费行为和绿色的消费方式,自觉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

 

其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两型产品,研究低碳节能新型技术。积极加入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践行绿色消费行为,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学习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监督举报各类环境污染问题。

 

最后,要构建适度的消费方式。限定在正常需要范围内的适度消费,应该成为独立学院每名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勤俭节约意识充分内化,大力促使绿色消费成为校园消费时尚。

 

2.家庭绿色消费教育要加强监管,积极营造家庭绿色消费氛围,形成日常绿色消费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绿色消费教育应该与家庭绿色消费教育相结合。家庭绿色消费教育指引子弟绿色消费行为,传播绿色消费文化,承担着对大学生最初的基本绿色消费观的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的行为,需要氛围的熏陶。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子女消费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家庭成员绿色消费观的形成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该以科学绿色消费的行为和理念,对子女言传身教,教育其养成自觉绿色消费思维方式和绿色消费行为习惯。

 

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灌输绿色消费的思想,双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增强其绿色消费技能,让绿色消费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点滴之中,让绿色消费行为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消费时尚。使大学生认识其在与自然环保关系中应负的责任,增强资源忧患、环境保护与节约的意识和责任感。

 

3.学校要加强科学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教育。(1)高等学校应加强我国高校绿色消费教育课程的建设。学校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将绿色消费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在课程设置中把健康消费观的培养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坚决拚弃各种不良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2)加强以倡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大力建设人性化、生态化、科学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4]。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让教育管理者如班主任、辅导员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润物无声地实施科学消费引导,使勤俭节约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特征,成为独立学院赖以传承与骄傲的文化底蕴。(3)加强绿色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引导大学生构建绿色健康消费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走上和谐健康发展之路。

 

4.社会要积极创建和谐健康消费环境,增强绿色消费技能,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一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地传递健康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信息。绿色消费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学校,而是一个从政府到全社会都参与的过程。政府和社会团体也应该发挥其该有的作用,与学校共同协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二是要加强消费市场的调研和监管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社会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风气、拜金主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肆意夸张宣传绿色商品,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程度、加强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推出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适宜绿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