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语拼音教学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期两天半的汉语拼音教学国际研讨会即将落下帷幕,大家对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社会应用、汉语拼音推广的作用等发表了非常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研讨会,正如刚才有代表发言时讲到,是《汉语拼音方案》50周年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国际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160多人与会。在开幕式后有四位专家分别就汉语拼音方案的科学依据和基础、国内和国际的汉语拼音教学以及汉语拼音的社会应用情况,进行了大会报告。80多位代表在分论坛发言,与会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形成了一些共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借这个机会,我想谈三点感想。
一、关于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
(一)针对汉语拼音的基础理论、教学方法和经验、汉语拼音的社会应用、汉语拼音对信息技术的支持和贡献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展示了汉语拼音方案推行的成就和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一些特色和经验。在基础教育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手段、方式有很多创新,可以说丰富多彩,效果也非常显著。汉语拼音的教学和语文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这是很多老师的感受和期待。拼音教学跟教材的改革同步进行,也取得了新的经验。很多与会者高度评价汉语拼音方案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汉语拼音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前景远大。
(二)在拼音教学和推广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值得重视的成果。这次会议对我们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一步做好汉语拼音教学工作和规范汉语拼音的社会应用、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我们国内的基础教育的经验。
其次是在国外教外国人汉语的过程中,如何把汉语拼音教好,如何发挥汉语拼音在外国人学习汉语中的作用。
第三是汉语拼音将在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什么样作用、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是汉语拼音需要加大推广力度。从老师到专家,都有相似的看法,汉语拼音在社会应用领域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前几天,我们接到一个语言学家写给温总理的信,他提到一个现象,过去我们所有的报纸书刊名都是用汉字和汉语拼音标注,但是现在除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有限的几份报纸还是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相对照的报名以外,绝大多数的报纸的报名全部改成了中文和英文对照。这实际上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汉语拼音社会应用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改变不是国家标准调整后做的改变,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除了我刚才讲的书刊的名称要用汉字和汉语拼音注音,现在很多没有坚持做好以外,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去少数民族地区很注意当地马路上的招牌,上面的文字排列形式是少数民族的文字在先,汉字在后。有一次我去香港参加一个会,香港的同行说他们讲普通话讲不好,我不会粤语,我们在谈话中使用了同声传译。在香港是两文三语,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在中国内地广大的地区,我们的国语是汉语汉字,在汉语不方便使用的时候,我们使用汉语拼音,而不是英文。所以汉语拼音的社会应用需要加大推行的力度。这次会议上,很多专家、老师都提到这个问题,这是现在我们国家语委正在研究的问题,也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第五是要加强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培训和技术武装。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国外汉语老师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国内老师也提到这样的问题。
(三)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汉语拼音教学和汉语拼音社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有些问题也进行了学术争鸣,我觉得这也是这次会议重要的成果。很多专家发表了对汉语拼音方案本身内容的一些不同的看法,并且提出了如何进行修改的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汉语拼音的功能是拼写还是注音,也进行了讨论;对分词连写进行了研讨,另外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使用范围,也进行了讨论。我想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认识,做好汉语拼音的社会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与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加强和改进汉语拼音推行方面工作的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听了各分论坛交流的情况,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第一,语文新课标汉语拼音教学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对教师的培训和要求方面不够明确规范,教学法缺乏统一的参照,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没有坚持……大家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也是我们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明显的问题。第二,反映社会应用不规范。这两个问题是大家高度关注的。
与会者对如何做好汉语拼音教学和推广工作,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一是提出政府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社会应用的指导。作为国家语委,作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我们一直强调,语言文字工作非常重要,语言文字工作也容易受到忽视。我们召开这样一次研讨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社会应用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在这次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更明确的意见和要求,使相关工作得到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二是提议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进行修订,制订明确的规范标准,同时加强科研人员和教师之间密切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三是希望这样的会不要再过50年开一次。四是建议尽快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包括国内及海外的教师。五是要建设教学资源库,建立素材库。六是很多专家、老师提出来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有效实践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并且对这项工作下一步如何开展,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二、关于这次会议的后续工作
首先,这次会后我们将会同主办单位,包括教育部语用司、基础教育二司和国家汉办,一起对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别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并加强沟通与协作,争取尽快地加以解决。现在有一个机会,教育部正在制订2020年的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语言文字工作也专门作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附加部分。对于这次会议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带到中长期发展规划里面去,比如汉语拼音正词法国际标准的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我们的资源库的建设问题,我想完全可以纳入到我们2020年的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去。纳入规划就可以有一个时间表,规定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我们也希望今天参加会议的领导、专家和老师能够关注这方面的工作,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我们要广泛宣传会议的成果,特别是这次会议上提到的对汉语拼音方案的价值的认识。包括对于学习汉语,对于我们小学生能够提前识字,能够提高和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在信息时代汉语拼音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要宣传在这次会议上大家提到的对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教学和汉语拼音应用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进行整理,不仅在媒体加大宣传,会后语文出版社还要将这次会议的论文结集出版。这次会议是我们汉语拼音方案50年来第一次国际教学研讨会,这本论文集也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座的各位有幸参与这个工作,也是值得纪念的。
第三,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争取能够尽快形成政府部门、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的交流、沟通跟合作的机制。加强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及时分析汉语拼音教学和社会应用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大家提到,汉语拼音教学研讨不要50年一次,至于几年一次,我们会把这个作为一个问题来进行认真的研究。如何在行政部门、科研人员、一线老师之间建立一种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的机制,或者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我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
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一个口号: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今天我们的语言生活可以说跟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语言文字应用领域极大的拓展;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妥善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汉语和外语的关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首先,方言现在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很多地方把自己的方言看作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大家也注意到,媒体里面特别是电视里面,方言剧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用方言播新闻。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方言的关系。同时,还有如何处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外语使用的关系,这里面的问题非常多,比普通话、方言之间的问题要多得多。随处可见的,是外语使用不规范,我们的书刊名称,到底是用汉英对照还是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很多交通标志把地名用了英语,“王府井大街”变成了WangfujingStreet。我是王登峰,我在外国人面前也是王登峰,而不应该是“登峰王”。我们不是不学外语,不是不使用外语,而应该让母语和外语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当然还有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这在宪法中已有明确的规定。
目前语言文字工作面临三个机遇,第一,语言文字工作和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汉语拼音教学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正确读出字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人力资源大国和强国的区别就在于个人素质的差别,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要求提高国民的素质。一个人素质最核心的部分是智力,智力包括言语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离不开言语能力,所以智力最重要的是言语能力。恰当表达自己,有效跟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够和别人建立并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你会不会说话。所以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从汉语拼音教学到整个语文课,到我们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这也是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语言文字工作能够做出的贡献。从国家语委来讲,我们下一步要在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上下工夫,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构建语言文字能力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现在关于语言文字测评指标只有一个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我们现在正在研发语文能力的测试标准,今年在11个省市要试点进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上述举措都是为了提升公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第二,语言文字要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最近几年来,逐渐形成传统文化热,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文化对全世界都更具有吸引力。我们越来越看到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在这个过程里面,语言文字工作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从*年推出了一项工作,叫做“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我们可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也可以推行汉语拼音。我最近在读《尚书》,我的这本书里面有拼音注音。我以前读过《尚书》,第一个难题是好多字不认识,不知道怎么读。终于有一天看到这样一本书,每个字都有汉语拼音,我就可以读了。我们现在读经典,两大问题,第一个古文不一定能够理解;另外一个好多字不会读。汉语拼音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是大学教授,照样需要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诵读经典的过程,既是跟中国文化热潮合拍,也可以真正地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在大中小学生中组织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现在除了普通话推广以外,很多老师关注的问题是很多人不会写字了,因为电脑用得太多了。很多的大学老师说不愿意看学生用手写的任何东西,因为基本上看不懂。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母语,日本韩国每年中小学要举行全国范围内汉字书写的比赛,我们很多省市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但全国性的没有做过。这次将要举办的大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比赛包括用硬笔和软笔书写,主题是“书写经典,传承文明”,上交的作品书写的应该是经典的诗文。我们除了提倡诵读以外,还要提倡书写,写一遍和念一遍效果可能不一样。我去过一个大学的文学院,这个学院四年下来,八个学期里面有七个学期开设经典诵读的课程,每个学期一个学分,一个学期背50篇经典作品,考试很简单,默写《琵琶行》、《岳阳楼记》。在座有很多的小学老师、校长,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书写经典、传承文明这项活动。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祖先还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这么宝贵的财富,所以我想,我们通过诵读、书写经典,既推行了规范汉字、推广了普通话,同时也让我们的公众能够有机会亲近经典,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第三,语言文字工作应与信息化结合。语言文字工作如何更好地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推广,这是目前语言文字工作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这里面包括汉语拼音正词法,包括通过拼音或者其他的方式输入汉字的规则。国家语委已启动一个试点工作,就是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声数据库的整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方言会慢慢地消失,为了在它们消失之前能够留下有声的资料,国家语委在两个省市做试点,在方言区,采录下方言的声音和方言区普通话的声音,这样把语言资源可以保护下来。这也是语言文字工作和信息化结合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现代汉语知识掌握和学习情况调查
由于现代汉语知识在小学语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本课题组还特意对小学语文教师现代汉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为国培项目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成员对现任100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如下:
(1)您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吗?A.不知道B.知道,但没有研读C.知道,并认真研读过有91人选择答案B,只有6人选择答案C。
(2)动词、形容词能够作主语吗?A.不能B.能C.能,但词性变为名词有76人选择答案C,14人选择答案B。
(3)请您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中音节的拼写规则给“我们到张家界游玩,那里瑰丽而神奇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注音。在做这个题目时,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均询问了课题组成员《汉语拼音方案》中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只有16人的答案完全正确。
(1)题主要是了解小学语文教师是否关注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政策,
(2)题主要是了解小学语文教师是否经常学习现代汉语知识,及时更新;
(3)题主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师是否能够规范使用拼音规则。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现代汉语知识,有待于进一步培训,提高语言素养。同时,课题组对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情况的调查,学生反映:一是现代汉语学习内容较为抽象,难懂难学;二是现代汉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实用性不强;三是现代汉语理论性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二)对部分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使用现代汉语教材的调查
课题组对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开展现代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10所高校均没有专用教材,使用的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同的教材。
(三)对部分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任课教师的调查
课题组对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开展了现代汉语教师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一类是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教师兼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这类教师大多是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但比例不大;二类是非语言学专业教师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比例较大。高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尽管现代汉语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但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还较为薄弱,其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二、造成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薄弱的原因
(一)高校不够重视现代汉语课程
大多数高校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均把现代汉语课程列入了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进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依然是教育学、教材教法等,课时分配和师资力量优先保证这些核心课程,而现代汉语基本上边缘化了。甚至有管理者认为,现代汉语是我们汉族人的母语,学生能说能写,开不开设关系不很大。这样一种状况必然导致现代汉语课程资源配置较弱,如大多数高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是2个学分;只要是学中文的老师,都能教现代汉语。学分少,师资力量配置弱,必然会削弱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实际上,现代汉语作为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提高语言素养和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是拼音、识字、辨析词语、写作等,用到最多的知识依然是现代汉语里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的语言学知识,要知道,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先要有一桶水啊,试想想,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自己都不会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弄不懂主谓宾等,怎么能够来教学生写汉字、压缩或扩展句子呢?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将之纳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并积极做好相关评价工作,致力于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二)学生不够重视语言理论知识的学习
中小学一般淡化现代汉语知识教学。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文字在社会沟通、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练习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有关语言文字结构和运用的规则,提高理性认识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尽管新课标语言文字运用要求较为明确,但由于现代汉语知识理论性强,内容多,在教学中不好操作,所以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小学语文教师更重视人文性熏陶,基本上淡化语言教学,或者说,需要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语文教师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教用来解决问题的语言文字知识,譬如,“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在数学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这是一个缺少主语的病句,中小学教师可能联系句子谈一谈主语的特征等内容,但一般不会详细地讲解句法成分系统,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理论知识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教师觉得教语言知识比较麻烦,中小学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也较为简单,大多数学生也不会很重视,更不会用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来钻研语言理论知识了。这可能导致一种后果,尽管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系统学习了语文,但由于没有系统学习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比较缺乏,学生一般不能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来分析语言,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新生的问卷调查中,需要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没有一个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来。也就是说,中小学淡化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教学,只是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学生缺乏语言理论的指导,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就大打折扣。进入大学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虽然觉得现代汉语知识很重要,但因为现代汉语是母语,学生能读能写,凭经验和语感能发现和解决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问题,觉得完全能够应付小学语文教学,所以没有必要再深入学习现代汉语理论了,加之现代汉语理论比较抽象、枯燥,学校对现代汉语考核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大。
(三)教材编写相对滞后给现代汉语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部分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使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教材相同。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同,所以在课程设置、专业要求上不尽相同。现代汉语课程虽然是两个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教学目标、课时分配以及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掌握的要求不一样,如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现代汉语一般是5-8个学分,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一般是2个学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人才,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等,培养目标、要求决定教学内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不一样。如果两者使用的现代汉语教材相同,就可能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必然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知识传授按照全、满、深、透的标准实施;教学手段通常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授课,那些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很难进入课堂。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年代,思想非常活跃,求新求异思维占主导地位,呆板、枯燥的课堂肯定对他们没有一点吸引力,如果学生事先没有了解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重要性,就不会积极主动地钻研语言学理论知识了。现代汉语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积极做好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工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三、解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学好现代汉语,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语言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理论对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建设
一是高校可将现代汉语课程列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资源配置中向之倾斜。二是适当提高现代汉语在课程体系中学分比例,可提高到3-4个学分,确保现代汉语课程有较为充足的课时。三是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增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环节,即组织学生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听课,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运用现代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知识来进行教学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现代汉语知识。四是鼓励现代汉语教师进行教改教研工作,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探索出适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组建一支专业、敬业的现代汉语教学队伍,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水平。所以现代汉语师资队伍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使现代汉语师资队伍专业化,所谓专业化,就是说任教现代汉语的教师最好是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老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是做好现代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汉语教师到小学课堂跟班听课,参加小学语文教改教研活动,参加相关语言培训班的学习等,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的对接。再次,鼓励现代汉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把生活中生动活泼的语言例子引进到课堂中来,建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
【关键词】识字教学 以人为本 实效
小学识字教学作为小学初低年段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一直在回报与付出的期望之间折磨着教育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多、快、好、省地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这已成为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成为信息横生时代人类应对认识局限、突破认知不足的新命题。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意义与地位
1.小学识字教学的基础性
从学生学习、认知的角度而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阅读教学的基础。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过的词要能正确地读,懂得意思。”这说明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大凡读书就得会识字,这说明它也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所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识字教学,要求儿童识得二千个字左右,为读书打下基础。对此,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文中说:“前人在识字教学中第一步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儿童集中地认识两千来字,然后才逐步教他们读书。”并且还强调,学好语文,必须要过“三道关口”:字关、句关、篇章关。首先强调的就是要过“字关”,目的是为在阅读中过好句关、篇章关打基础。不识字,就不能读书!这是人们公认的道理。
第二,它是写作教学的基础。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地写,大部分会用。”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写字和写作教学。而学生写作,起码的前提就是要求学生会写字;不会写字,也谈不上写作。这表明识字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所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写字教学,在规定了小学分阶段识字教学总目标之后,在各年级教学目标中还详细规定了写字教学的要求。对低年级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600-1800个,其中800—1000字会写;对中年级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对高年级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里,“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也是为写作教学打下基础。
2.小学识字教学的发展性
汉字承载着数千年来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大而言之,识字教学是民族文化延续和民族文化符号发展的方式与需要,是民族文化素质发展的重要标志(关于这一意义,郝家杰、戴汝潜曾经撰文说:“民族文化素质问题说到底是识字水平问题,我国在本世纪末要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说到底首先是解决识字问题”。);小而言之,识字教学是儿童个体或群体突破成长与认知局限从而步入自由认知王国的必由之路,
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和起步阶段,对于儿童持续的智力发展与思维完善具有助跑作用。
二、识字教学方法应坚持以人为本
识字教学究竟是为谁服务?学生。明确了这一点,教学工作就不至于变成无的之矢,也更有利于施教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引导。以作者本人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与心得来看,识字教学必须坚持以人(学生)为本的核心规律,否则难以达成识字教学的总体预期目标。
1.识字教学应摆正学习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正确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或者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一言堂”等。)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创新式识字教学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创新式识字教学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体验中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互补的能力。这一切,均要求将学生视作主人、中心,甚或上帝。
2.识字教学应注意差异化
差异化是小学识字教学难以回避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最大的区别。这个差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主体的差异化,包括年龄、心理、个性、认知、情感等的个体差异与区别;二是学习内容表现出的层次性、难易程度等;三是教师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四是信息承载媒体或者表现方式的差异。
承认这些差异的真实存在,对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顺势而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为例,教学目标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突出了汉语拼音工具性的运用功能,这种相对较低的要求是基于低年段学生的群体认知的特点而采取的教学策略。此阶段的识字教学主要在于: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表演学习独立识字。而以小学高年级为例,此阶段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差异化仅此可见一斑。识字教学忽视这种差异化的存在,其一刀切的结果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糟糕!
3.识字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类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到高级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识字教学在操作实践中不可逾越这些“铁律”。识字教学中时时处处遵循这些规律,是教学方法效果彰显的不二法门。
4.识字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动力系统的目标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自觉的能动状态,在这一学习动力系统中,兴趣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兴趣,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求知欲。
小学阶段要完成3000左右的识字量,教学中必须抛开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识字方法,大胆展开想象,努力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引导学生在饱含趣味中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并逐步学会独立识字。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我在一次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时,出现了“汨罗江”,其中“汨”字是生字,我就用猜谜语的方式激活大家的学习热情——“似泪非泪,东边日出西边雨”。学生搜肠刮肚,答案层出不穷,但最让人终生难以忘记的不仅是最后的那个唯一答案,或者是认识了一个“汨”字而已,还蕴含着有趣的地理知识。
5.识字教学应兼顾审美教育与情感激发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是我们运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的工具。认好字、写好字,是儿童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汉字作为世界上审美文字家族中的一员,其形、音、意之美,积聚着我国古今智慧的精华。要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字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借课文的情境,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汉字
的情境。这样可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又可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字的古代美与现代美。
三、实效是检验识字教学方法的最终真理
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或者模式,都只是形式,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识字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应用是否得体,以人(学生)为本是基本要求,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实效。识字教学方法不能最大程度地解放人、塑造人和发展人,无助于学习者高效成长,算不上成功的教学手段,更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方法。
笔者结合本人及同行的教学体验,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衡量识字教学实效的标准:
1.质、量标准
单位时间内记得牢,识得多,是评价识字教学的最直观也最简单的标准。
2.成本标准
学生的最终收获与取得该收获所消耗的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的比值逾大,愈符合成本节约性原则,愈能说明教学的效果;反之,则说明教学成本过高,有违投入初期的高回报愿望。
3.迁移性
好的识字教学方法还应具备迁移性原则。迁移性主要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的前提下,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比较、拆分、组合、会意、形声、组词造句等方式,从已知向未知进发。好的识字教学方法一定不只是局限于“认识工具”——识字,更在于“使用工具”——学会识字。
四、克服识字教学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回顾过去,不难发现传统的识字教学一直存在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抽象轻形象,重分析轻直觉,重理性轻情感。教生字的主要手段靠机械重复,大量抄写,识字成了儿童的沉重包袱,毫无乐趣可言。
1.识字过程单一化
受汉字是“音、形、义”统一体的影响,教师们在教每一个汉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如教学“淋”字先指导反复念这个“淋”字的读音,接着分析字形:什么结构?每一部分都是什么?能组几个词?最后再把意思抄写下来。字字如此,耗时低效。
2.识字数量平均化
许多时候在课堂上当教师出示本课生字时,有的孩子会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识了其中的某些字,所以对他们来说再学就没兴趣了。可我们的教师不管你会不会,教材生字表上有,我责无旁贷就得教。这样一来,会的本来就会,自然记得就快。教师一看,学得挺快,加点速度,最后导致会的不爱学了,不会的跟不上。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随之淡化了。
3.识写两类同一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里认识,放在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可是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拔高这个要求,把只认识不写的字也让学生写一行拼音,一行字,组几个词。把“认识和学会”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了。
4.识字方法单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