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时间:2023-08-02 17:1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第1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数学科目建模能力的培养

有人将数学比喻成认识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成年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能否把数学的运用能力发挥极致。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规定:“通过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就要重视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会被抽象成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在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所学数学知识的来源,对数学知识原型的介绍和分析给予重视,以便更好的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用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就是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一些应用问题,或者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科技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建模训练。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构建的数学模型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例如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市场调查、实地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教育经验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教材里蕴含的启发性材料,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通常会萌发出大量的新思维,此时,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知识的传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要激发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欲望,主动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初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思想。为了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增进师生感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把学生从过去枯燥的课堂氛围中解脱出来,开放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不再是只要求学生背公式、解答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活泼的、不被约束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学生禁锢的思维打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懂得学生的诉求,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教育工作者授课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场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并在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后,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观不断被激发出来,从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平等学习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通过教育工作者实施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很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实践,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自觉地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寻求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加强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

二、总结

所谓国际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地去探索更好的素质教育方法,通过素质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成为满足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艳全工作单位:河北省滦平县第七中学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

当前我国正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热点之一,它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观念理论、制度体制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做艰苦的工作。初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初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莘莘学子,如果他的大脑思维离开了敏捷、灵活、深刻、创造、批判,而是迟钝、呆板、肤浅、因循、保守的。那么何谈他已具备了能经受世纪风雨洗礼,能为“四化”再创辉煌的优良素质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质作一探讨。

1.寓爱于教,以情激趣。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常以教师的情感力为转移。作为数学教师,只有把爱寓于数学教学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态传递给学生,那么才会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幸福和情感。由此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坚定学习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活动中,各种能力的质的方面的结合就能称为才能,数学才能的基本组成是:对数学材料的迅速而准确的概括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迅速“压缩”或简化了的推理过程,以及相应的运算能力;在学习数学材料过程中,思维迅速而灵活地转移到与原来直接相反的过程的能力。

2.寓教于乐,创趣乐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上述各种能力,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不是考试,而是对课程的真正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贮存和应用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加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并且引导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学习的成功靠动机的激发,而对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体验,又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全体学生都摆入“学习主人”的位置上。教学过程中随着知识的步步升入,问题练习的设计要有深度,启发引导要研究目的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目的的为学生创造一些愉快的能充分展示潜在能力的情境,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学习的,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爱学数学。

3.设疑激欲,以疑引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等形式出现,学生学起来很容易乏味。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教育气氛中加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才有利对新知的获取,促进思维的发展,拖进自身的知识视野,进而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这就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要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改变落后的教学现状,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这种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增长智慧,从而得以全面发展的疑问设计,触目惊心的悬念设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而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弱,决定着学生获取情趣的高低,同时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4.促使参与,操作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到我们的每一项实践中去,让他们感到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思维的产物、探索的结果,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学得懂、记得牢、用得活,才能转化成更快地学习新知识的工具,从而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一致的。在概念教学中,由于教学概念的叙述也是抽象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经验,以致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体验不深,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必须用形象地描述和准确语言唤起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思维活动,组织有关的表象帮助学生对抽象表述的理解,因为抽象的东西是从具体的东西中来的,要掌握抽象的原理,原则就得正确地回到生动的事实中去。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教学法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这个模式,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素质提高。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时代飞速发展,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之外,更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因此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必要的发展过程。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去,是每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数学老师必须都要面对的问题。

1.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数学的讲授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单方面由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模式,充分发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全面而且各个都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认知能力等发面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科学合理的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情境,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各自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长和发展。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学生的潜力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开发,潜能也不断被激发出来,综合素质也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但是其应用较为宽泛,初中数学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讲授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文化特点适当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习,了解初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由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的。教授对于素质教育了解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在平常的讲课过程当中不自觉的对学生进行着素质教育。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推动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之一,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大多不是很成熟,甚至存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改变学生这一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升数学学习在学生心目当中的比重和分量,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抽象晦涩的数学理论在学生眼前变得形象生动,数学不再是远离生活,永远都在课本上的东西,数学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表现之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如在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会测量、市场调差和分析等技能,把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结合在一起,在学的过程当中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体验到应用数学的快乐,并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就是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活动,深入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并且从中找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某个部分,变得既广阔又发散,既敢于创新又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结语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重要的阶段之一,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初中的数学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任重道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积极探索,并把探索得出的成果付诸到实践当中去,切实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的教育工作当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涂志灵 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身体及心理均进入半成熟、复杂、矛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一、初中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思想未能及时转变

虽然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的核心理念,但是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仍有大部分教师未能及时地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没有真正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加上我国升学门槛就是分数,学校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升学率,同时教师本身职业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成绩,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分数[2]。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教师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迫于升学压力,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真正实施。

(二)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尤其是资历比较老的教师已经完全习惯传统教育模式,面对新的教育理念不仅不适应,而且接受程度也较低,不知道从何下手[3]。有的教师虽然积极地响应素质教育,重视教师同学生间的互动,但是却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忽视了互动的最终目的,导致素质教育形式化。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匮乏,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职业水平等也良莠不齐,对素质教育的展开形成了较大的阻碍,因此也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初中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综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应具体分析每个科目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应在明确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数学学科特点等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首先,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素质教育素材,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实现素质教育。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剪纸环节,让学生在剪纸过程中观察剪刀变化。根据剪刀张口的变化、剪刀把手角度变化等,引入相交线内容。因此,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活,而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地创新[4]。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注重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数学意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教学中,在学生理解平行线相关概念以及判定方法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自行在纸上画上数条直线并讨论出不同的判别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并进行验证,然后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讨论平行线的判别方法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基础概念、理论的教学中可以以学生自主阅读理解为主,教师指导解释为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变化,若是学生之间理解能力、学习效率等差距十分明显时,可以试试层次化教学,通过因才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三、结语

素质教育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取得成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广平.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46.

[2]谢康.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17):173.

[3]焦民欣.基于素质教育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5(24):215.

第5篇

一、端正数学教学思想,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提倡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即发展主体,从而培养出大批人才,使其具有较高素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以较高的历史使命感和教师责任感去战胜旧的、陈腐的应试教育思想,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倾向,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教材

数学教学工作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把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供各年级教学要求具体化,目标明确,做到既适度又具体,使前后知识连贯,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明确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素质教育因素。通过教学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有机处理,使其能为素质教育服务。

2.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保证知识连贯性和教学能力训练的阶段性与连贯性。例如,在讲分解因式时,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深入,分解范围便由有理数式逐渐扩展到实数范围,保证数学训练连贯性。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年龄方面情况,有的放矢,不要好高骛远。

4.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点注意训练的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以省时间、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准绳,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学习数学知识和认识事物、数学教学与思想教育、保持知识分量与发展能力,教与学的种种关系,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笔者认为应将重点放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训练应该有目的性。训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2.训练要有针对性。训练要突出重点,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中,对于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分阶段地进行。时间多少、分量多大都要因教材内容要求视学生情况而异,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运用数学的能力。

3.训练要有层次性。训练应该环环相扣,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4.训练应该有系统性。学生在不同阶段获得知识往往是分散的,局部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看清局部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局部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才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

5.要注重训练学生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讲过的题目不能仅仅是听懂,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这道题目用了哪些知识点,是如何运用的?坚持思考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某些问题要归纳其规律性,善于归类,这样就不只是掌握了一个题目,而是一类题目。

6.要训练学生的复习意识。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不遗忘。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一段时间把前面的作业复习一遍会有好的效果。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总之,只要有了认真的学习态度,有了学习的决心,再加上正确务实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不是难事。

四、采取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满堂灌教学,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潜力。初中数学教学要注意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力,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比前者相对来说更为重要。

初中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然后进行有必要的讨论和总结,教师要积极地参与进去,和学生共同讨论,并要进行必要的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讨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诚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突出精讲内容,在每一节授课中都要明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让学生能够知道这节课需要重点学什么,重点记什么。做到了然于胸,胸有成竹。要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做到精讲、细讲,让学生很轻松地接受所讲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不能总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思路。

第6篇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教师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学习观念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比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等等。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比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

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在山区的农村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全面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跟上时代的潮流,为培养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燃烧自己,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摘自2006年3月《数学专页》120页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方法

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是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将素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没有其他科目丰富,题目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也较为稳定,学生很少做超出课本内容的题目,因此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时期。

一、在初中数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是一种多元化的思维,数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多元化的发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初中数学中,有的问题的解并不是唯一的,这就教会了学生看问题不应该只看表面,而是要从多个角度是出发,灵活地思考问题,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实现学习的乐趣。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完善优化目前数学教学的问题,其可以从实际社会的层面出发,为人才培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且素质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础。此外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观念和个人素质,并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其更为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最后开展素质教育可以重视学生心理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力。所以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前要先掌握、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和意义,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传统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阶段的学校教师都在努力地完善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目前来看,教学的深入改革预示着传统教育的退位,但由于教师和家长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想要完全改变思想观念还需要一定时间,现如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没有重视其实践能力,导致在课堂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法提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学习水平低下的情况出现。

(二)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此外造成素质教育无法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其大多在教学中使用保守教学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导致方式较为落后。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观念的印象,在教学中以自己为主,导致学生过于的依赖教师,对于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理论知识无法更好地进行记忆,大多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在考试时只能靠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来提升一点成绩,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效率不高,从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最后由于目前初中教学的方式较为保守,教师没有对知识进行扩展,只将数学知识局限在课本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不到新的知识,无法对数学公式等进行灵活运用,对自身思维发展造成影响。

(三)无法解决差生变好的问题目前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论是开展本科教学还是开展素质教育,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差生的问题,在实际学习中学习较差的同学和学习较好的同学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教学时要针对所有学生,让大家一同进步,但总体来看教师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没有过多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对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且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对好学生的培养,忽视了其他学生的情况,长此以往造成学习好的是真好,学习差的依旧很差,造成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对素质教育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四)教师自身素质较差除了传统教学的问题外,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技术的水平较差,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质量。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水平较差,其自身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不够,无法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此外大多学校因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实际教师招聘过程中只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累积程度和学历的高低,没有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能力。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由于学校安排的教案、时间等因素影响,属于被动性教学,导致应有的进度赶不上,不该讲的内容全都讲完了,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依赖学校的安排,缺少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而对教学质量及素质教学的开展造成了影响。

三、数学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一直以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都是教师为主体,灌输学生数学知识。但是,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叛逆阶段,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依旧按照传统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位置,学生不仅不会感激教师的负责,还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也不要一味紧抓学生的学习,应该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讲授完课程之后,可以让学生对于实现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在他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再加以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深刻,也会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所有学科之中最为抽象难懂的一门学科,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甚至对数学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要想更好地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中来,首先就要让学生爱上数学。比如在教师在教授一个数学概念或者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解一下这个概念和公式产生的背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其他知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继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如果只是死板地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将是密密麻麻的图表信息,而找不到其中的重点。如果教师能够把图表信息转化为叙事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让学生可以根据图表里的信息自由发挥,这样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使学生爱上数学。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会做多少题型,而是学会解决各种题型的方法。因此,老师要想将素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的课堂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各类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作用,有效地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数学课程中来。这样可以不仅可以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还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清晰解题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应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两个连续偶数的积是224,求出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解题的方法有多少种,可以将其中较小的偶数设为x,那么另一个较大的偶数就为x+2,这样就可以列示为x(x+2)=224,可以得出x=14,x=-16;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题方法,设其中较大的偶数为x,小的偶数则为224÷x,这样可以列示为x-224÷x=2,可以得出x=16,x=-14,通过解决这种一个问题,有多个解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突然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四)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中,首先要向学生强调的就是爱国思想,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讲授推动数学发展的科学家们的爱国事迹,既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中学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使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应试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完成课堂上的授课之余,也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复习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将数学应用到日常生活。

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32-01

初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智力开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中阶段全面提倡素质教育以及教学改革,是执行我国新一轮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而初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研究话题。

1 遵循素质教育前提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1.1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形式,它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与场所。无论教学模式如何变化,都要将课堂教学视为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针对素质教育进行改革时,不要忽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2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在进行知识传授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例如,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对中国古代有名的数学家的成就、历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加以讲解、描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以及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通过对事实的分析,自然而然的转变学生观点,培养学生现代唯物主义观点。

1.3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一种精神,是数学的生命,它是对事物规律的本质研究,也是“素质教育”在数学中应用的关键。学生通过正确的数学思想,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评判标准不仅是他对数学知识掌握多少,同时还要求他具有一定高度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老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正确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将来学习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以及科学观念。

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通常隐藏在知识内容当中,因此,老师应将这些方法挖掘出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素质的培养。

例如,函数教学,函数是对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函数的数学思想是利用函数的性质建立函数关系模型,从而对关系模型进行研究,它是“数量之间的联系与变化”的现代唯物主义观点。而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利用公式解决函数问题时,要将函数的数学思想加以讲解,让学生在掌握函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函数数学思想方法。

2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途径

2.1抓好“双基”“双能”教学

“双基”是基础知识以及基础训练的简称。基础知识是指教材当中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常识,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首先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在对数学规律以及数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在对基础知识进行传授时,老师要将理论与实际良好的相结合,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训练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实践练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以及加深记忆的重要途径,尤其像数学这样的理科知识,内容枯燥、抽象,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牢记知识。

“双能”是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简称。“双能”是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锻炼与培养而获得的,同时“双能”能力的提高,又对于“双基”的学习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双能”的培养,一定要按照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既不能设计过多的训练内容,导致学生产生学习负担,又不能完全不设计训练内容,使学生成为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老师要掌握好培养训练尺度,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日益加深的同时,逐渐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

2.2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不断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利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的形成。

2.3教学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复杂的知识学科,而初中生处于成长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缺少一定的抽象能力,这是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老师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更加轻松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且使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在实际生活可以合理的应用知识。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相应的教学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为了满足社会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要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基本原则,对学生全方面的进行素质教育,从而满足新课标要求的同时,为社会输送符合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数学思想;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最初目的,实现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最终目的,它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健康、实验和操作技能、劳动技能等诸多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道主流。

学校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爱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激烈,我国需要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而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贯彻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本文中将探讨一些怎样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贯彻素质教育,意见较为浅薄,希望老师们能提出建议。

(一)要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

学校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否顺利有着直接的影响。身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除了熟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首先,数学教师要树立端正的教学态度。热爱教学事业,健全的人格尊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切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积极学习新课标的要求,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摒弃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教师要敢于走在时代的尖端。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向学生贯彻爱国情感、集体意识、心理健康知识、平等民主、积极向上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不但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其次,数学教师不但精通教材,还要扩大知识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其中,掌握牢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数外是教学中的三大主科目,数学作为基本学科,数学教师不但要有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为以后发展数学科学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数学教师不但要精通数学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其他方向,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还有,数学教师要加强教学艺术。数学具有逻辑性、系统性、严肃性等特点,但是素质教育中提到,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提高表达能力,要做到语言准确形象、流畅自然、生动亲切、充满激情,让学生愿意听,能听懂。在向学生演示教学动作时,一定要标准规范。师生之间要和谐,在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教学活动。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其实就是构建数学结构或者解决数学问题所用的完整性考虑,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思想。它是从现实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比现实中的教学方法更为深刻。很多教学思想都是通过教学方式表现出来的。

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达到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身为数学教师,在写教学方案时,要将教学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思想,主要就是通过设计数学目标、归纳数学知识点、演示数学解题过程等环节来完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在思考时较为灵活。例如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它能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就是让学生在做题和想题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每个题型,把一类的题型放在一起,每类的考题用不同的方法,循环渐进,这样学生在复习当中也不会自乱脚步,学习效果会更加良好。

(三)学生的兴趣不容忽视

不管是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还是贯彻素质教育。任何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兴趣是离不开的。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没有兴趣,就缺乏效率。

学生一旦对学数学产生兴趣,那在进行数学课堂上就会很活跃,那他们接受数学教学信息的效果就会显得良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尊重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兴趣,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进而总结出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得也比较容易。例如现在很多初中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或者创设情景模式,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等,一旦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贯彻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怕困难、团结向上的思想,学生接收能力就会变强。

参考文献:

[1].陈健,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08-11-21。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教学体制的改革,确保现行的教学体制更加符合时间的潮流和学生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教学体制逐渐成熟完善,并且逐步取代以往的应试教育体制,成为如今各阶段教学的主流。素质教育提倡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从学生学习意愿、兴趣等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出健康的个性和人格,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新时期,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谨遵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数学是一门客观性占主导的学科,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和程式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也是一门注重方法的学科。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例题的讲解,给学生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让学生通过一道题学会一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数学教材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包含的内容更加专业,知识范围也更加广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更加需要教师有目的性的引导和帮助,所以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时期的数学课堂要朝着活跃气氛、提升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展。

一、学生为主,启发式教学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主导时期的数学课堂,大部分教师在“分数为重”理念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传输,希望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相关知识,从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消化和吸收能力,不仅造成教师精力的浪费,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昏昏欲睡的课堂教学效果。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课前规划,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选择适当的时机,有意识的引导和提醒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引导型教学方法,因为,数学是一门问题解决型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角度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来完成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可以随机的抛出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不具有难度,主要是适时的帮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在例题讲解完后进入课堂练习的环节时抛出,这一部分的题目可以带有一定的难度性,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在思考角度和解题方法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找出问题的答案。以上两点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大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保持较高的思维活跃度和课堂参与度,从而配合教师共同营造出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是天赋所致,有的是学习兴趣所致,还有的是学习方法所致。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选择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听课要求。因此,分层次教学就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

分层次教学是在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创新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减少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我看来,分层次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在接触一个班级的一开始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弱点和问题所在,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基础内容为主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对于一个知识重点可以选择两个难度不同的例题,这样在讲解的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大部分学生打牢学习基础,还能够满足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知识拔高性训练需要。最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不同水平的学习群体布置相对应的课下作业,从而保证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消化掉”每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上三点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进而长时间保持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团结互助,探究性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未来踏入社会,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并且能够自主性的学习知识,不断成长。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而在我看来,探究性教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教学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体现

一、教师明确更新教育观念

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凡属重大的改革无不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教育改革如此,特别是数学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搞好教育改革。初中数学教学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点:①抓好双基;②培养能力;③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要废除那种把数学教育看作应试教学,搞题海战术,搞压宝式数学,只注重方法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的做法。数学教学目的是发掘造就人才,提高公民素质。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迅猛激变充满竞争的多极世界,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想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加强义务教育而数学教育。

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本身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和巨大魅力,它不仅能使人脑开阔,思维严谨,思维敏捷,更具有培养人的思想品质、提高公民素质的功能。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把握这门艺术,才能发挥数学发掘造就,健全,和谐现代化人格的教化功能,而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以应付考试为动力,重书面文化,重拔尖升学,以分数定高低,而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教育,忽视了能力培养,以致形成高低分的现象。而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大多数,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及教化功能,着重培养人的发展创造力。素质教学当然也不排斥传授知识,不排斥拔尖升学考试,而是更加注重知识,注重教学思想和意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必然,是培养现代话人才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必将代梦应试教育。

二、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实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大使所趋,如何让素质教育早日进入课堂,的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是处必须大胆实验,开展教改,教研活动,重在“研”字上下功夫。

实行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对教学原理的适应性,并从基础抓起,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在提高基础品德和基础学力的同时,发展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实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学习,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止境,要想搞好教学,实行素质教育,教师本身必须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新问题,更新知识。数学教师是数学教育的实践者,更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数学素质,实践经验,更应具有教育心理学素质。

三、注重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数学不仅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更主要的是数学是人们学习研究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科技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具。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实用性,使学生通过实际运用,学习数学,反过来用教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增强实用性,就是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而教学思想方法是独特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功能。数学具有严谨性、统一性、对称性、简洁性、和谐性等特点。若在教学中注意应用这些特性,展示教学中的内在美,激发求知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 在时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是狭隘和片面的,不忽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揭示内在规律,发挥教化功能

第12篇

关键词:多元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42-01

学困生是一种在各个学科教学工作中都会碰到的学生类型,该类型的学生智力正常代码是成绩却普遍较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该类型的学生尤为常见。人的智力包括语言、空间、逻辑、运动等多种智能,其中逻辑智能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智能,而其他智能则是辅智能[1]。因此,根据学困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开展数学教学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转变对学困生的态度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相对较弱的智能通常会被放大,因此多数同学、老师只看到学困生不足的方面。学困生也因此被贴上"愚笨"、"差生"等片面性的标签,而学困生自己也对自己产生不信任、自卑感,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上不去。因此老师、家长及学生自己应建立多元智能观,消除对学困生"愚笨"、"差生"的错误认知,转变对学困生的态度。老师可将学生及家长讲解多元智能观的理论,提高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同时开展自我认识活动,可通过定期自己写自评或者向同学进行自我介绍等方法重新认识自己。写评语时写出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处,总结一段时间内自己在学习方面上的进步点与不足之处,保障对自己的剖析的客观性。此外,告知学困生学习成绩差不是先天的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转变当前的学习状况;对有进步的学困生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智能观,尊重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2]。

2.区分优弱,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首先,可通过多次数学考试、测验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确定学困生在班级内的比例及名单。接下来,将具有权威性的调查问卷发放到学困生的手中并要求其进行填写,对学生的问卷填写情况进行智能优弱的评估。同时将问卷评估情况于学生的交流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分析、记录每名学困生的智能优弱情况。最后根据学困生的智能优弱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学困生的逻辑智能相对较弱,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倾向于对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理论教学与练习;如学生的空间智能相对较多,则增加对三维图形内容的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弱势智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3.开展多元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优势智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如在《几何》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通过教学模具进行教学,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量与立体几何;或者可用多媒体向学困生展示空间图形物体的移动、形状及向量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对空间的直观感受。此外,还可开展"一帮一"的学习活动,根据班内学生的智能分部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助活动。如学困生在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差,则找一名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预期进行合作,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在学习互助中,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可得到提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另一名优智能的学生在互助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逻辑能力,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语言、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合作的方式,两名学生可在互助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的共同进步。

4.建立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发展

为适应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首先,从多种角度去评价每一名学生。可从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全面性[3]。多角度评价可看到学生长处与短处,有利于对学生的学生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估。其次,多方法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评价及卷面考试、实践活动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评价手段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有效性[4]。最后,优化各个评价项目的评分比例,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学生的逻辑、空间、语言、交际等各方面的评价项目进行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中,不仅要看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劣势,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将学生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实现优者更优,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