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园绿化景观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绿地;街心绿地;景观工程;景观设计
1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原则
1.1可行性
城市街心绿地景观设计是一个整体性较高的大工程,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进行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往往需要城市其它建筑的配合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可能重建的区域,要从经济价值、历史人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是否能够重建。对于未建设地段,也要考虑地段价值和附近的区域情况,考量交通、地域与周边建筑的距离等因素,确定绿地建设的可行性。
1.2服务性
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城市居民服务,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服务性,比如,城市街心公园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场所。或者建设绿色步行通道,为老人小孩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通道。
1.3标志性
城市的标志就是一个城市最鲜明的特点,是一个城市的招牌、地标。包括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城市的重要门户区,历史文化遗迹等,这些标志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闪光点,同时也是城市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区域,在进行城市街心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区域,通过街心绿地将相关区域有机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景观。
2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
城市街心绿地,不仅是城市的“人工绿肺”,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这就要求街心绿地的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服务性和便民性。凉亭、长廊、花架、平台、广场、公园、桌椅、标识和铺装等都在街心绿地的景观设计范围内。街心绿地应该具备城市绿肺的功能,在设计中,要将生态元素充分考虑进去,好的街心绿地设计,要具备降温、净化空气、防风防火、吸收噪音等各种功能,充分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充分考虑视觉效果,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景观设计,在设计上采用分块重复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一种节奏上的韵律,给人一种平和的心境。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同时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灌木树种主要在绿化带上使用,作用是减少噪音,增加绿化量等,草木花卉作为地被植物,主要起到点缀作用。
3城市街心广场绿地景观设计
城市街心广场绿地景观设计,应该将生态保护和休闲娱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为核心,突出当地的特色。因地制宜,注意空间的大小变化,以人为本,充分服务群众。街心广场的绿地设计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绿化阶段:绿地建设要保证一定的绿化率。(2)彩化阶段:要在绿地建设完毕的基础上,种植不同颜色的花卉、灌木,点缀整体的绿地效果。(3)艺术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绿地景观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使街心绿地建设更上一个台阶。(4)生态化阶段:也是较为理想的阶段,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城市街心广场绿地景观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让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完美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良好环境。
4城市街心公园绿地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公园成为人们工作之余重要的休息场所,为此,越来越多的城市不断增加城市绿化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山体公园是以立体绿化的空间形式向人们展示一种独特的山体绿化环境。比如,现阶段很多城市中都借助于自然的山体营造山体公园,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山体公园都较为偏远,公园的各类休闲设施也不完善,导致山体公园内的有人数量较少,山体公园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
山体公园相比平地公园来说,地形更为复杂,地面的高低起伏较多,公园内的景观以自然景观居多,为此在进行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山体公园的独特性,合理处理公园内的各种景观要素。首先,从山体的视觉空间角度分析,受山体自然空间特点的影响,不同的山置要选择各种不同的景观设计。比如在山顶位置,由于其所处位置较高,所以在视觉空间较大,人们在山顶会获得全方位的景致,视野开阔,为此,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山地来开发公园景观,并尽可能的向山体腹部延伸,再比如,在山体的山麓地带,针对其视域相对有限,内部有良好的视觉关联这一特点,可以将其作为主要的公园活动场所,成为山体与城市的过渡地带。
其次,注意山体公园内游玩路线的设计。受山体起能伏的影响,在道路的开发和组织方面要难于平地公园,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不同的山体路线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觉体验,为此,在道路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展现多样性,并根据山体的走势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比如,设计者可以顺应山体地形,使公园道路与环境相互适应,此外,还可以让公园内的道路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同时进行,以体现山体公园道路的立体性,为游玩者提供多种游玩选择。
最后,以人的心理需求为依据进行山体景观设计。公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让人们可以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中获得身心放松感,为此,在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以山体独特的地形优势吸引人们前往,而且要确保公园内的道路、设施等可以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理想的休憩场所。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手法
(1)城市人文精神在山体公园中的展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为此,在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时还应该将城市自身的人文精神渗入其中,增强人们对公园的亲切感。“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其强调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在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该秉承这一传统思想,在公园建设时不仅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意维护好山上的树木花草,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应成趣,此外,在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合理利用山体资源,结合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的变化,确定城市山体公园的定位和性质,让山体在给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休息场合的同时,感受到显示城市自然特色的标志性要素。
(2)地域性特色在山体公园中的表现
地域性是对环境的人文和自然特性的反应,在建设山体公园的过程中,设计者要注意保护山体的自然风貌,与此同时,依照城市的文化风貌建设与城市地域性相协调的建筑,设计材料尽量就地取材,建筑风格要与传统风格相适应,以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比如,在一些建筑物的色彩设计上应该注意与城市的传统风格保持一致,并注意凸显出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以帮助人们更进一步的解读生活,体会城市文化。为了向人们展现山体公园的地域性特色,设计者还需要依照山体的形态以及建筑环境,合理规划公园内的道路线路,设计多样的游玩线路,以便让人们在游玩时可以感受到多种多样的城市文化。
(3)注重山体公园的景观空间组织
城市空间结构,建立城市与山体公园道路之间的联系,注重山体与山体、山体与城市之间的良好连接,以不断优化山体的轮廓线,确保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另外,在山体公园景观的效果分析上,还应该注意山体轮廓线的夜景效果,使山体与城市融为一体。比如,在设计山体脊部景观时,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尤其注意对山体的保护,做好对山脊线的保护工作,以确保整个山体在山顶、山腰、山麓等景观设计的一致性,并尽量避免在山体的山脊部位设计特色景点或者观景台,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设计,明确国家规定禁止建设、限制建设和适宜建设的山体界限,坚持以保护为主,实行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完善山体公园的景观空间组织。
结语
关键词: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设计手法
在寒地城市公园中,空间水景观的设计尤为重要,其空间水景观的营造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城市建设的美观度,而且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在目前的寒地城市公园中,人们对空间水景观的营造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公园设计者们在设计手法上不断创新,以期在感官上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享受,从而使得寒地城市公园的空间按水景观营造的价值得到有效的提升。
1 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发展概述
城市公园是人们共享的活动场所,城市公园增加了城市绿化的面积,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城市公园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还原和保护,使得人们可以在休闲时,感受到自然环境,满足了人们的返璞归真的要求。我国在古代,对于园林的设计主要集中于空间水景观的设计。水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能够为人们提供接近自然的机会。在古代,园林的水景观通常都会采用静水设计,再配以亭台楼榭等辅助建筑物,使得园林的空间景观设计更为丰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现代的城市公园中,水景观中融入了流动水设计,虽然公园水景观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和过去不同的地方,但是在设计的整体性上来看,我国的城市公园水景观设计仍然缺少创新,尤其是寒地城市公园水景观的营造,其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 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营造的制约因素
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寒地城市对于公园的水景观营造越来越重视,在公园水景观营造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城市公园水景观设计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城市对公园水景观设计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但是在水景观设计的质量上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很多的寒地城市公园水景观在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形式,水景观设计具有了多样性,但是其中还是具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其在设计时,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设计规划,使得公园水景观没有季节性的变化特点,在形式上会给人造成一种单一感。另外,由于寒地气候气温较低,在设计时,对于气候特点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从而使得景观出现冻胀破坏的问题。寒地城市对于公园水景观的维护做的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防治措施,在管理意识上较为薄弱,对于周围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没有做到具体分析,在水景观设计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使得后期的维护费用增加等等。这些制约因素都严重影响到城市公园水景观的设计,尤其是在冬季,由于对于气候因素的考虑不周,使得冬季水景观的观赏效果不够理想,从而影响到了整个城市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对公园水景观中的各项制约因素如何进行合理的解决,以推动寒地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是目前我国寒地城市公园最主要的讨论课题。
3 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设计的手法
3.1 衬托
水景观是公园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整体观赏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公园景观中,水景观一般起到的是一种衬托的作用,能够使得城市公园更具有观赏效果。因此,在对水景观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考虑都整体的效果,在不影响公园的使用性能的基础上,进行水景观的营造,从而使得公园的空间景观效果更加的突出,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感官享受。在对水体形式进行选择时,要注意根据公园设计的主体概念,综合考虑水体的性能以及基本形态,从而保障选择水体形式与公园景观相符合,达到衬托作用。
3.2 仿形
在公园空间水景设计中,常常结合自然界中形态各异的动态水体形式,并将这些形式融合于公园环境之中,使之成为可亲近、可欣赏的水景观。而静态的水体是指不流动、相对平静状态的水体。它的形态通常由岸线的形状表现出来的,以规则式水池和自然式的水塘等形式出现,是公园空间环境中最为常见的组景手段。这种状态的水外形呈几何规则式,水际线条挺括分明,具有宁静、平和的特征,给人们舒适、安详的景观视觉印象。
3.3 借声
声音在水景观环境中是形成感觉空间的重要因素。我们似乎完全习惯了水的语言、冰消的滴落与汩汩声,惊涛激岸的碎浪声和水边的鸟鸣声声,我们几乎可以用耳朵欣赏。水体受到外力冲击或者至上而下流动,都会产生一种特有的音响,可形成一种听觉美。借助声音能使水景观环境中出现听觉享受,并引起人们联想,恰当的运用水声可产生十分惊人的效果。在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营造时,通过借声的手法能削弱噪音的影响,水声给人宁神镇定的作用,使周围的空间变得更加恬静,创造出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给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听空间,营造空灵超脱的意境。
3.4 点色
水本身是没有颜色的,通过透入水中的光线,受水中悬浮物以及水分子的选择吸收与选择散射的耦合作用,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是构成水景观色彩美的重要内容。公园空间中的水在建筑、林地、山石中可起到点色和破色的作用。水色在水景观中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宽阔的水面能映衬出周围的环境变化。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线中青蓝色的反射作用赋予它丰富的颜色;周围环境颜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
3.5 光影
水是无色透明液体,在特定的条件下,水能够形象、不夸张地反映出周围物像。平静的水面犹如一面镜子,山、石、树、建筑等,都会在水中形成倒影。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扩大景面,产生虚实对比、交相辉映的画面。在水面上看到物体的倒影,却有浮游飘洒的情趣和飘渺、神秘的联想,它为单一平静的水面增光生辉。在阳光的照耀下,倒影、逆光、反射等将建筑环境衬托得如诗如画。在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设计更应该结合水的水的色彩和光影,给人营造一种清新、亲切、平静、透明的美感。
结束语
水体本身的可塑性极强,寒地城市的水景观依据四季不同的形态具有千变万化的特征。这些水景观给寒地城市的居民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心理感受,如果能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色,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水景形式。水景设计可以增加寒地城市景观的生机与活力,有益于寒地城市人们的身心健康并满足人们的视觉艺术需求。
参考文献
[1]毛开宇.适应气候变化的寒地城市建设思考[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3).
关键词:绿化景观;设计要素;生态;城市道路
1 玉山镇绿化景观研究背景
玉山镇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名镇,是昆山市经济、文化、政治和商贸中心,近年来已创建出一个“一路一园、两绿夹水、依路设带、傍河建林”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镇绿化景观。
2 景观要素
2.1 道路绿化要素
道路绿化要素在设计中用来分割空间,是最具特色的柔性要素,必须具备交通和环境景观双重功能,提供给驾乘人员安全的交通环境和连续短暂的景观,应用植物引导视线、防眩晕。
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之长江路市镇府路段:中央隔离带和非机动车隔离带均采用整形和色块的手法成型。行道树为香樟,有良好的庇荫度,非机动车隔离带中层种植金边黄杨、圆柏、含笑等。中央分隔带是行车过程中视线触及最多,强调节奏和韵律,种植红花木、海桐等灌木以及色彩草花进行点缀。道路下层配置沿阶草,避免地面。
镇中心易堵道路――震川路绿化:堵车会引起驾乘人员的焦躁情绪,绿化景观设计要求更高。现今,震川路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丰富的绿化景观:幽静的小道、多彩的灌木林、低处的咖啡屋、高处的历史墙等,这些变化由绿色衔接,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2.1.2 道路景观设计特点分析。通过对震川路与长江路路段的调研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道路绿地设计的3大特点:(1)视觉景观:长江路绿化带、分隔带给绿化景观预留出足够的设计空间,充分利用周边的各类自然元素,为营造出流畅丰富的景观带。(2)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对步行人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步行尺度的游憩空间进行设计,根据车辆的不同速度,在车行道和慢车道划分不同长度的绿化标准段。(3)生态绿化: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 利用植物材料既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特性,又考虑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的生态关系,尽量做到四时有景。
2.2 植物要素
2.2.1 宏观的植物群体景观。植物的群体景观在生活中很常见,在长江中路路段有片由黄杨、红花木、金边黄杨等多种色彩植物修剪规整,围合的绿色停车位,无论站在景观的哪个角度,视野都非常开阔。这样的距离感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景观两边喧嚣与宁静的差异氛围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1]。
2.2.2 微观的植物造型景观。在城镇中,植物景观的主要是观赏功能。玉山广场上用花卉组合而成的造型景观,不同色彩的植物组合,配置在广场、道路、路口。往来的市民与游客在行走时被精致景观吸引。这些造型多样的植物景观很快便成为城镇中的亮点。
玉山镇前进西路路段中用矮牵牛等草花装点隔离带,形成一条色彩斑斓的植物彩带,美化了城镇,也使得行走在路上的人们的心情自然愉悦起来。
2.2.3 草坪。草坪是植物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草坪有着“城市会客厅”美誉,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展现文化特点的绿地开放空间[2]。
昆山市镇府广场的草坪,草坪上布置精美的路灯,少有植物,视野开阔,体现了市政府建筑物崇高、雄伟的意境而又不失亲切。
儿童公园的草坪,布置了少许植物与雕塑。草坪在点缀空间的同时,地形适当起伏,使道路具有导向性,成为人们公共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3 水景要素
滨水区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最敏感的区域。城市滨水区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处于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而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3]。
滨水绿地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对滨水绿地的成功改造在玉山镇也有几例。
玉山镇儿童公园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成片的睡莲,水边种植垂柳,枝条在水面上空伸展,倒影入水,优美的树姿与水体相互掩映,提高了景物的审美情趣。岸边种植了云南黄素馨等枝叶茂盛的垂直植物,遮挡了欣赏欠佳的石岸,红花继木等灌木配置在岸边,对地形稍加改善,达到露美遮丑的效果。
娄江是玉山镇边缘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位于玉山镇以南,源于太湖,经过玉山镇的湖段贯穿城市的商业中心,称之为城河。
对娄江绿化景观设计影响最大的改变之一便是沿着岸边的河上木栈道。木栈道与两岸繁华的街道相比之下更显得亲近、自然。周边布置了适宜季节变化的色彩植物,岸边水域也配置了各种水生植物。城河边的绿化景观带有小咖啡馆、绿地、休息区等,是人们休憩、赏景的好去处。东西大桥河段边上最美丽的是那片原有的水杉林,正阳桥西南角铺设了休闲绿地。
玉山镇对娄江水域的绿化处理相当优秀,很好地凸显出市民游憩的需求和景观生态功能这两项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滨水绿地的游憩和生态功能。
2.4 石景要素
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在玉山镇绿化景观设计中,有许多山石与植物搭配而成的观赏点。美丽茂盛的植物可以衬托出山石的蓬勃气势,而若隐若现的点缀山石又可以提高植物配置所表达的内涵,通过将山石与植物恰当合理地进行搭配,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4]。
2.4.1 植物为主,山石为辅。玉山镇将山石巧妙地运用于许多绿化景观设计中。如亭林公园内的环境一角由两块形状奇异的石块和多种植物组合配置。此景主体为植物,石块自然精巧,植物有疏有密,两者相互有机组合之中,密植的修竹、低矮的五针松、较高的罗汉松、铺地的红花酢浆草与沿阶草等高低参差与造型石块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生动野趣的自然景观。
2.4.2 山石为主,植物为辅。图公园的门口、河道边、院落等视线相对集中的地方看到特意配置的奇特山石,周边常常配置不同植物,以起到衬托或烘托的作用,这种突出山石主体的表现,常作为障景或框景用来划分空间,丰富层次,展现多重层次、内涵递进的欣赏价值[5]。
图亭林公园的入口旁边特别放置了一块刻有公园名字的大型独立山石,山石周围配置了香樟树、八角金盘、常春藤以及沿阶草,四周以小石块隔离。三棵高大的香樟树形状奇特且枝繁叶茂,衬托出大块山石气势不凡,成为周边的视线焦点,构成了一块独具匠心的景观。以山石为主配置植物的时候,对植物的造型、特征以及色彩需衬托出山石的气势。
2.4.3 植物与山石,相得益彰。图2是玉山镇的一角,是一副以古典粉墙隐于后,竹石相生的幽静画面。画面中翠竹挺拔,安静而优雅,山石奇特,深情之搭配,相得益彰,隐隐散发出古时诗画中的优美意境。
2.5 小品要素
优秀的景观小品不仅是绿化景观创作中的言语,也是该区域良好的文化载体,使得城市绿化景观表现出无穷的美感与活力,是景观要素中最为清晰的景观语言。
竖立在道路绿化带中的广告牌,色彩突出、造型简洁、点缀绿化,无意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向路人传达信息。
设计精巧的路灯与绿化融合,每到夜晚灯亮,犹如点缀在大地上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广场上色彩艳丽的花朵层层围绕,烘托祥云,表达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深刻内涵,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成为广大市民与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
3 玉山镇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注意要点
3.1 重视绿化的生态性和多样性
生态性是城市植物景观的基础特征之一。城市植物景观空间中多种多样的物种类型和植物种类就是城市植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进化机制最主要的产物。如果景观中的某种物种受到伤害,在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情况下,其他植物可以起到代替和补偿的作用,维护整体系统的运转,保持整体景观[6]。
3.2 无障碍设计管理
绿化景观的无障碍设计和管理要充分考虑绿化对各方面的后期影响。树木生长,枝条数量的增加与长度的伸展会对靠近绿化带的行车造成影响,需要适时地修剪;在运用外来植物配置植物景观时,要严格控制管理,防止阻碍本地植物生长,外来植物过快繁殖;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形成障碍的植物;道路主要树种宜选用一些生命力强、好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提倡多植乔木,适当配置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营造出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7]。
参考文献
1 苏同向.城郊道路绿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昆山市淀山湖
镇曙光路绿化景观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 2011(1)
2 田国行.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 满国富.浅析贵州省贵阳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 2013 (22)
4 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5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6 沈守云.张启翔.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一)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的主要项目,在城市规划与管理设计中,管理辖区与具体的区域划分都要按照道路为标准进行划分,进行交通区域的运输网络项目规划和具体细节的设计,将一系列的城市道路组成部分进行联系,并相互协调,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可以帮助城市美化环境,提高城市艺术设计风格,提高城市美化效果,让一个城市展现出其魅力与特点。城市中的道路规划与道路系统设计需要针对城市具有使用和功能组织情况进行细节划分,制定城市发展特殊的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系统中,满足城市交通的设计需要,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面貌,对于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形象设计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道路规划与设计,提高对城市道路的设计需求也很有必要。加强城市道路规划的秩序,改善城市道路规划的整体布局,按照一些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标准化建设。其要求为:①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②满足、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③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的用地情况组成不同的道路系统;④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干道路线走向,减少工程量;⑤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⑥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地铁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二)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人文景观设计、创意景观设计等内容。在景观设计与规划道路的过程中,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要满足地理、文化、区域等因素的标准,满足现实需求。在不同学科中研究城市景观设计,要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要满足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的要求,在自然景观中,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设计内容,其中有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中,主要的景观设计价值在于城市景观设计的服务能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考虑将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相互结合,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公园规划形成配比,加强城市内公园规划、滨水绿地的相互规划,加强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三)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城市道路规划指的是城市交通、休憩道路详细设计、建造、使用、反馈的整体过程,然而城市景观设计包含在城市道路规划的建设项目中,城市景观设计更多的指的是城市公园、绿化带、湖边、河边的一系列绿化景观设计。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城市绿化本身与城市建设本身结合在一起,为了帮助城市道路建设更好的完成绿化覆盖,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美观效果,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要保证持续改进道路规划的细节,改进绿化与休憩带的细节处理,设计更为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保证城市景观设计的创新性设计和发展。在道路上拥有不同的种植林木、丛林设计要有层次感、例如在混凝土浇筑的树木景观,灌木丛设计,人行道树木等等,丰富了城市的面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创新策略
(一)重视道路规划的前期分析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规划中,需要重视道路规划的前期分析,在注重分析的前期准备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在设计阶段要了解好施工和城市规划的方向,掌握具体的成本投入以及损失数量,从而对即将施工的道路建设成本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具体的前期规划内容中要注意几个工作内容:第一,充分了解城市规划的整体状况以及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其中的定位,这样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全局出发,掌握相关资料与信息,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第二,对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城市进行详细的了解,其中包括历史文化、人文环境以及建设条件等。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就是这一城市形象的展示,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各项因素,并将相关信息融入到设计之中,从而展现出城市特色。
(二)坚持最优化设计
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第二个重要创新,是要掌握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包括对最优化设计和科学设计的重视。要考虑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等城市道路规划的新趋势,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重点工作中,认识到低碳节能的重要性,要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本地的地理风貌和环境因素,考虑到具体城市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考虑到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群落的设计,要符合本地区的要求,还要考虑到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创新的规划,营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方向,在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中根据绿化情况实事求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设计,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等因素,不然所有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都一样,那么就无法展现出这个城市的独特风貌与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坚持最优化设计除了让城市环境达到最美的效果外,还要让城市具有活力,展示出城市的特色和地理风情,改善城市本身的风貌除了在道路傍边的园林设计上进行创新外,还要在人文、历史角度进行本土化改进。
(三)加强关键设计点的监督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准确掌握设计要点,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要充分考虑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周围环境,城市道路的设计是离不开城市环境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设计是否与周围的建筑与环境相协调,是否能达到良好的比例关系。要配合之间完整的协调关系,加强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创新的合理组成,从形式上规划道路的布局,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道路的创新规划要保证车辆和人之间的分流,要完善通行效果。在视觉效果上要让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融合为一体,让城市道路规划成为一条动态序列的景观廊道。第二,确定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结合生态建设风格,让道路规划与绿色景观设计形式结合在一起,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根据不同城市规划的地域特点,确定绿化形式。
三、结语
关键词:公共景观设计;细节;缺陷;人本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30-0016-01
黄鹤楼公园蛇山路段,因没有人行道,300米长的绿化带被踩出一条小路(图1)。2009年9月5日武汉《楚天金报》以《绿化带踩成“人行道”》为题,进行了报道。2009年11月20日长江日报也进行了跟踪报道。蛇山绿化工程完工于2006年底,三年多来行人用脚宣告了一个事实,即这里应该有一条人行道。问题是当初为什么没有?这个问题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是有教训可以为戒的。
现阶段公共景观的设计、审核、公示、反馈等环节中,民众的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热情不大,公共景观从设计到完工往往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事。但公众是公共景观的服务对象,使用的主体,设计中如果有明显的缺陷,可能给公众带来不便甚至于伤害,最低限度也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
如上面蛇山路段,行人不走绿化带就要走机动车道,而大东门附近车多且车速较快,行人如果珍惜了绿色的生命,恐怕就要用自己的生命冒险了。而且很遗憾蛇山并不是个个例,唐家墩小森林东南角是个人字路口,两路间的尖角由于种植的海桐较茂密,多次发生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因不能及时发现彼此而碰撞的事,这个路口的问题因媒体的反复报道而进行了改正,手段是移除了部分海桐且注意了植物矮化(图2)。相似的例子常骑自行车的人应该可以发现,一些路口,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间的绿化带上种植着高大的雪松或者繁盛的桂花,这些植物挡住了骑车人的视线,骑车人很难及时发现转弯的车辆,一不小心就会有擦碰。
另一些公共景观设计被时间证明是不合适的。汉口花桥一村路边的一个小景观就是个例子,这个景观主体是一个精致的石灯,其周围是白石子构成的干山水,这样的设计从效果图上看确是一个不坏的景观小品,放在私宅或者会所也能添些情趣,但在街边却是个明显的失败设计,不到一年石灯就被掀倒,其后就逐渐不见了构件,最后更是只留下了一个底座,而白石子、干山水也已被绿草覆盖(图3)。
解放公园提供了另一个例子,解放公园免费开放后拆除了围墙,代之以比地面略高的花坛,很快,花坛的红花绿草中就被抄近道的人踩出了几条便道,公园方面为消灭这些便道先是插了好些牌子劝人足下留情,被证明没有效果后拉了四道铁丝网进行封锁(图4),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能挡住少数人的脚步。
以上的例子有的设计师大概不以为然,没人行道修就是,海桐雪松挖了就是,石灯没了种树种竹就是,四道铁丝网不行八道就是。相比较壮美的园林,如画的景观,是小处,是细节,无伤大雅。但这些真的是细枝末节吗?当然不是,这些是一面面镜子,映射出的是设计师的缺陷、不足。设计了以上景观的设计师,如果没有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引以为戒,那么应该说该设计师是不适合设计公共景观的。
现在就该讨论公共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了,首先公共景观设计师应注意自己不仅仅是美的创造者,还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人本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检验标准就是民众的满意度,蛇山的小道就是民众用脚投的反对票,就是民众给打的不及格。解放公园那四道防贼般的铁丝网更是近乎于一个讽刺。其次,公共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社会的现实,其中一个现实就是民众中永远有一部分不打算遵守规则的人,花坛修在那里当然不是准备给人踩的,但你把花坛修那么矮,使人抄近路的成本很低,那么只要有一个先行者,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如果在设计之初就把花坛抬高,或者干脆用水景隔开,那么铁丝网就可以下岗了。再者,公共景观必须考虑后续的养护问题,象极易损坏的石灯,需要不断精心维护的干山水,就不应该再出现在街头。
总之公共景观就应该让民众看着赏心,用着舒心,另外还必须兼顾实在,耐久的原则。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和谐;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住环境水平的提高,使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了延续生命美感的设计方式。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生态规划指的就是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念,从收集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出发,以“顾全大局”为指导要点,进行适合地区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规划。一直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都是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而自身的幸福感却没有得到提高。飞速的经济增长让环境污染变的越来越严重,不合理的建筑、开发、消费让环境资源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发展阶段。它涉及艺术、交通、环境、气象等行业,维护生态资源,实现持续发展是当今形式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特点
2.1社会实践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设计者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根据相适应的自然条件、资源利用方式,在进行景观开发的基础上,协调城市中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建立一个具有社会实践性发展的过程。任何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设计都不能成为好的设计,这样的特点在以生态规划为导向的景观设计中同样适用。
2.2绿色环保性
生态规划能够运用绿地、山水等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首先,为了完成最终目标,设计者需要针对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进行系统的规划,从园林地区的面积、特征上搭配组合,提升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在全国多地雾霾天气爆发的情况下,设计者要运用生态规划,满足绿色植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绿色卫士”的需求。
2.3美学价值性
大自然在为人们创造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就了自然美景的鬼斧神工。设计师正是要巧妙地利用这些绿色资源,在不打破自然平衡的基础上,找到景观建设的最佳灵感。一方面生态规划能够强化人们在精神上的愉晚和舒适,陶冶人们在思想、信念上的情趣;另一方面在魅力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优化其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增加景观在观赏、功能上的各项需求。例如,在商业区域中的地下停车场区域设计景观绿化休闲区,乘客则能够在景观区域中休息、拍照,感受极富美学价值的景观场景。
2.4科学研究性
一直以来,自然都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对象。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蝴蝶效应”,凸显出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景观设计师的活动也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部分。生态规划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它能够挖掘自然界中人们、动物、生物等生态系统在环境平衡中的作用。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常态问题
3.1园林绿化景观功能较为单一
当前形势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还滞留在为了绿化而绿化的阶段。从相关部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60%以上的城市绿化设计者对自身设计的要求都不高,只停留在满足国家绿化规范条例的基础上。对于在大、中、小城市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价值并不关注,严重缺乏对于园林绿化景观功能的开发。功能的单一性直接导致城市景观设计不具备持久性、实用性,只是和环境建立关系,并没有和周边居民、设施搭建一个和谐的关系。在现在的园林绿化分布中,绝大多数的绿化景观都处于城市繁华地区,只有少部分处于城郊等偏远地区,所以,开拓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迫在眉睫。
3.2生态景观的规划缺乏群体性
在园林景观的组织中,草坪、树木、山石、道路、喷泉、栏杆、凉亭都属于规划中的一部分。硬件设施的多样化: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构建出了丰富、有趣的景观环境。有很多设计者过分重视草坪的设计,运用大面积的植被塑造出景观的特性,但却失去了生态规划的科学性。大面积的草坪容易形成浪费,实用性较弱并且养护费用十分高昂。相对于其它植物而言,在生态景观的规划上缺乏群体性的塑造,需要设计者利用适当的设施,突出群体性设计。
3.3尽量延长生态景观的寿命
在对景观园林进行生态规划的初期,设计者就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区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广东省北依南岭、南濒南海、比邻港澳,地处亚热带,所以,这里的空气湿度高,雨量充沛,适合种植油杉、大叶榕、广玉兰、木棉、菩提树等喜湿喜热的植物,而丹东桧、云杉、樟子松、黄杨等植物习性正好相反。设计者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设计感觉,而放弃景观的长远发展。还要考虑当地土壤的pH值,选择适应本土生存的植物。
4强化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绿化工作的一部分,在设计时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应用方式,通过各项措施,能够改善城市的气候,充分利用城市功能,建设高质量的绿化空间。
4.1建立群体性景观园林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进行植物的群体设计。在植物的运用上,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宜温湿度、土壤含量等情况,进行草坪、植被、树木、卵石路、花亭等层次的搭配和种植。在群体性的景观园林设计中,要注意设计的形式感和层次感,做到环境的丰富性、美观性,方便园林工人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群体性景观园林,首先要以生态规划为导向,尽可能利用本土绿色植物和自然再生设备,大大减少在园林建设中对外地树种的依赖,在人力、物力上降低不必要的浪费。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能的植物,发挥本土植物在遗传、生理、形态、环境方面的适应性优势,满足生态规划的发展需求。选择抗病性强的植物,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逐步降低运输、种植、管理、养护等方面的成本投入。
为了让景观环境做到和谐统一,设计者在设计初期要奠定整体的基调。例如,在城市中心的一块绿化区域里,为了达到地标性的花园结构,设计者可以综合参考地域特色,根据周边建筑情况,设计不同的景观表现。商业建筑多为西式塔尖式建筑旁设计,诸如德式花园、地中海式花园、西班牙式花园等景观风格。德式花园沉稳肃穆,适宜简约、舒适的花草景观布置,设计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地中海花园风格明快,通过明亮的色调和浪漫的海洋气息,以蓝、白突出景观,让颜色亮丽的草木植物带来清新的感觉。这几种基调,都能够衬托出生态景观的层次感和画面感,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艺术的群体性景观园林。
4.2结合实用性和艺术性
对于生态规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师在注重美学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绿地在人文空间中的设置,构建舒适、实用的园林生态空间。在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具体结合方面,设计师要满足居民对景观空间的需求,让绿色景观空间不但能成为一个欣赏的空间,更能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景观场所。例如,在美国,占地80hm2的红山公园是全美最大的城市公园,而它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采矿废墟。完工之后的景观设计与人们所了解的景观建设有所不同,这个举世闻名的新公园在完成了生态景观设计后,还成了市民娱乐、休闲、理疗的场所。它在选址上连接了新旧2个城区,具有3hm2公共用地、1.3 hm2湖泊、各种娱乐区的景观绿道。在这里尽情观看山水美景,享受“天然氧吧”的理疗享受,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满足了市民们的多项要求。
4.3运用生态型景观平衡法
为了让园林景观设计维护固有的环境平衡,在植物种类的设计上,形成严谨的规章制度。100m2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m2的植被,以确保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除了尽量选用当地树种外,应可能地运用绿色植物生态原理,营造景观植物群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省内各地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水肥光热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造林,并适当引进少量外来树种。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景观带,采用花(叶)色树种、常绿树种和灌木作为主题树种,种植5~10行,形成3~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在公路两侧1 km可视范围内,以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江河生态景观林带选择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沿海生态景观林带选择海岸防护功能强的木麻黄和红树林树种。在规划景观平衡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相互结合的办法,在草坪或花坛中选择常绿、彩叶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树木的生态效益,增加景观的关注点。在绿化带等地方选择丛植,起到隔离、保护、分界的效果,确保景观区域能够被划分开来,或者运用借助植物群体性栽植的方法,将众多不同的植物通过艺术的设计布局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美丽的生态绿化线。在广东省的景区规划中,设计者也应借鉴这种群体性种植方式,通过植物的共性编排,做出多种种植方法相互结合的景观园林设计。
4.4营造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对于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植被、树木、山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景观园林设计师要充分考虑设计元素,在规划初期就要做到因区而异、因地制宜,避免大规模的破土动工,尽最大可能减少施工对传统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例如,广东地区民风淳朴,充满亚热带风情,地形多丘陵,包含多种生态资源。在园林设计上,设计师要尽可能多地体现地域资源特色,节约电、石油等资源,利用太阳能、水能等洁净资源,采用循环资源利用的方式,减少绿植材料的浪费和垃圾、废弃物的产生。设计师要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开拓可再生资源方式,并利用洁净能源作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照明的方式,强化园林景观的生态约束能力,营造一个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法,案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娱乐活动便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人是城市的主人,因而公园设计也应以人为永恒主题。游人的活动可以增加公园的总体艺术效果,并且成为公园景观构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1关于植物造景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运用仍然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在植物配置中蕴含了人的理想是显得尤为重要的,城市公园具有艺术品的特征,植物的时代性并不是很强,所以利用植物造景是最能衔接现代与古典园林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景观,同样也包括不同文化和地域性的景观。植物配置的形式非常多,主要有孤植、对植、丛植、树群、树林、植篱、花坛、花境、草坪等,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论文参考。
1.2关于区域空间
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公园的建设中,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或转角处设隔景小空间,经过婉转通道中逐渐放开,到达开阔空间;如果先前存在较多的不同于传统公园的小空间,而这些小的空间又不能够以小衬大、不能够给整个公园提供成景的作用,所以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消极、闭塞空间的产生,使这些空间开朗化是设计的目的。另外,还应大力提倡和发展水体绿化、立体绿化,增加绿量,创造公园新空间。
1.3关于纪念性景观
对于纪念性的景观,因为其具有所在地方的典型特性,所以其也具有了所在场所的精神体现,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将纪念性景观作为重点来设计。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环境和设施,要考虑到人们对其的依附心理,还是应当充分的考虑该景观环境的保留或者做旧处理。
1.4关于公园设施
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2.对某公园景观设计的探讨
某公园园址呈方形,面积约586公顷。论文参考。公园规划以绿为主,发挥公园的绿化效益和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和追求,以具有特色的花卉和乔木,创造出适宜人们休息、游览的环境。风格上既有历史的传统性,又具有现代的新鲜感。园林建筑与园林空间的创造,追求山林野趣和具有明快开朗的特点相结合。
2.1入口主景区
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平立面上大体量的花池树池对称分布,通过高大乔木的对应布置,形成入口处的磅礴气势。高品质的材料运用也点明该区的重要性,同时又通过地面材质的曲线铺装和多样材质的使用来打破过于对称的布局,满足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2.2水体主景
大面积的自然驳岸式水池设置主要观赏性人造山体,形成山水合一的景观效果;掩映于山水之间的亭台和木质钓台既自成一景又满足了人们置身于景和观景的需要;缓缓的步道沿坡而上,池面微波粼粼的淡淡水色,水中清雅的睡莲,隐约于山水林间的亭台,一片透着木质芳香的钓台,一叶扁舟,一缕情感。
2.3山涧溪流
高差在4米之上的自然地形使立于山水主体地位的山涧溪流顺势而下,自然沟体的曲折蜿蜒形成几汪浅浅的清潭碧波,几尾小鱼欢快地游于其间,溪边的林荫仿佛静謐的空间,流水声与山石一体有几分动的跳跃更衬托出空灵的山间环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好一派诗情画意。论文参考。
2.4儿童游戏区
置于自然山水侧,峰回路转间。浅滩式戏水池由于儿童的使用,使水系在整个园景中更具活力,山与水的动态画面也得到充分加强;池边的沙滩与整体儿童游乐设施相联系,丰富了平面造景的色彩和三维立体效果;木质水车的对景处理使得儿童活动空间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又渗透出新的文化主题。
2.5下沉式的广场和健身场地
放置于整个空间的垂直高点,逐步向下移动,视线上使健身场地富有延伸感。突出由上而下的层次变化。辅助以花架通廊、风格亭、树池等使人们在活动之余又有足够的停留休息和观赏景物的空间。
2.6其他多功能型活动区域
在住宅单元幢与幢的空隙间留出符合人类活动就近的一些具有健身、娱乐、休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利用各种园林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建景观。在别墅区的花池单挑构架将花池与架有机结合,通过富厚重感的石材运用衬托出园建景观的自然和朴素,加入以风格化的山石为构图主体的旱沟作主景式铺装,使别墅区的景观既与整个环境相协调,又突出了这一区与众不同的造景特色。
2.7植物的组合配置
采用营造山林的布局思路,以2-3个品种的高大乔木作整个住宅景观区的骨架树种,以6-7个品种的乔木作为整个住宅景观区的主要树种,辅助以多种、多规格的各类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自然山林环境的植物群落。同时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将常绿与落叶相结合,观花观果与观叶色相结合,根据花期果期合理安排搭配植物品种与景观相结合,形成具四季变化但又四季有景的水平布局与垂直布局,植物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适当地自然生活习性的乡土树种,使植物景观在短期之间迅速达到设计效果,从而使整个景观满足景观开发要求,取得相应效益。
同时在景观与建筑的协调上,通过高大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和地势的高低变化,软化建筑的硬线条,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并成为景观在园內的重要背景,借助建筑的独有色调也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空间内的色彩在总体的设计上通过建立于山水统一基调上的各景区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环境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构成一幅浓缩大自然美景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风景画。
3.结束语
总之,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经过专业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设施和园林艺术布局,以供市民休憩、游览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同时也是被称为“景观建筑”的设计原则的主要产物之一。因此,要加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刘月,陈东田,刘雪.山地城市公园特色景观营造研究[J].山西建筑,2010,(05):347-348
[2]张灵博,陈珊珊,宋力.浅谈人的行为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2).
关键词:续扩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前言:城市公园在续扩建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指当地环境和群众。所以在城市公园的续扩建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对于城市公园续扩建景观造景基本方法也要进行探讨。目的是可以将续扩建中的城市公园景观进行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使其在城市中充分发挥休闲娱乐的作用,是人的身心都得到最大的放松。
1续扩建城市公园时,其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公园的续扩建中,有着诸多的基本原则需要遵循。这些原则都是在总体的基础上,将城市公园的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联系在一起。第一个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内容指的是城市公园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第二个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这个原则指的是在城市公园续扩建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城市中的要素进行利用,使城市公园有着当地的氛围。第三个原则就是和谐、发展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讲的是城市公园要和当地的环境、经济等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二者的共同发展进步。第四个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指城市公园在续扩建过程中一定要顾及当地人的利益,做到充分为当地群众着想,不可干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
2对于城市公园续扩建景观造景基本方法的探讨
2.1对于植物造景方面的探讨
在公园续扩建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运用仍然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在植物配置中蕴含了人的理想是显得尤为重要的,城市公园具有艺术品的特征,植物的时代性并不是很强,所以利用植物造景是最能衔接现代与古典园林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景观,同样也包括不同文化和地域性的景观。植物配置的形式非常多,主要有孤植、对植、丛植、树群、树林、植篱、花坛、花境、草坪等,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
2.2对于区域空间方面的探讨
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续扩建的公园中,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或转角处设隔景小空间,经过婉转通道中逐渐放开,到达开阔空间;如果先前存在较多的不同于传统公园的小空间,而这些小的空间又不能够以小衬大、不能够给整个公园提供成景的作用,所以需要在续扩建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消极、闭塞空间的产生,使这些空间开朗化是设计的目的。另外,还应大力提倡和发展水体绿化、立体绿化,增加绿量,创造公园新空间。
2.3对于纪念性景观方面的探讨
对于纪念性的景观,因为其具有所在地方的典型特性,所以其也具有了所在场所的精神体现,在续扩建过程中应当将纪念性景观作为重点来设计,并需要有机的结合到续扩建之后的新景观之中。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环境和设施,虽然在续扩建时已经显得陈旧了,但是考虑到人们对其的依附心理,还是应当充分的考虑该景观环境的保留或者做旧处理。
2.4对于公园设施方面的探讨
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续扩建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1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1植物本土化原则
不同城市气候条件迥异,移植适宜气候条件相差较大的植物容易因水土不服和维护难度较大而造成死亡。景观设计应根据公园所在环境和气候特点合理选择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因地制宜,营造出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为居民所喜爱的本土化植物景观。本土植物不仅适宜在当地生长,而且具有取材方便,造景空间大和后期养护管理和成本能够最低的特点,因此,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植物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要求。公园植物景观应运用本土植物群落来展示地方景观特色,本土植物和城市公园地形地貌相结合,能够创造稳定、和谐、优美的园林风景环境。植物景观设计不应以标新立异为主导,避免不顾当地气候环境特点,盲目引进不适应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的植物物种。
1.2经济原则
所谓“经济”是指城市公园的绿化设计应以最适当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整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园林强调园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居民提供休憩和健身场所,它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托。城市公园一般面积较为适当,拥有足够的绿地面积和绿量,这是产生生态效益的前提。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有以下途径:在通过突出乡土树种外,还要侧重能够产生较高生态效益的树种;规划设计园林绿地景观坚持“因地制宜”,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进行城市公园建设,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保持了原有风貌,又节约了建设成本;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融入到园林设计和规划中,在城市公园建设初始阶段应设计经济、科学、合理的植物生态群落。设计样式依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的要求不同可以呈现不同特色,但都要考虑到不同树种的习性、体型、物候期、生长速度等,不但要把美学和造景结合起来,还要从发挥生态效益与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和栽培学角度考虑,以提供一个相对幽雅宁静和维护管理比较简单经济的城市绿岛。
1.3养护管理精简原则
城市植物景观应树立简约、自然、养眼的城市绿化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资源,缩减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量,形成资金资源投入和良好环境产出比值的最大化。在园林林木配置方面,首先考虑到林木的年龄、季节和气候等变化,使林木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特色。其次还要考虑到若干年后园林的景观效果和维护成本,建议考虑用大规格苗木,尽量一次成型,短期内能够达到设计者期望的景观效果,减少后期投入。在公园种植方面,通过植物配植,可大大节约资源消耗,并对资源的利用实现再生,实现低碳。公园植物强调植物群落浑然天成的天然美观,力求公园植物在养护管理上的精确和经适性,尽量避免养护管理过程费时费工、水分和肥料过度消耗、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除特殊场合外,城市公园尽量摒弃修剪费工的大草坪、树木造型园、刺绣花坛、盆花花坛等。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病虫害少、耗水少、生命力强的树种。注重回归自然设计,加强植物群落自身更新的能力,依靠自然之力实现循环更替,减少人工干预,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能够自我维护的经济优美园林绿地系统。
2 城市公园人文景观设计原则
2.1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风俗、民情
首先,每个城市都是在历史长河里逐步发展起来的,都能涌现出为后人称颂或祭祀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光荣,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公园可以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树立雕像或采取寓教于乐的版画形式,在设计时,和公园的自然景观衔接要自然,做到浑然天成。其次,可以合理运用地域符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生动地说明不同地域的相异性。如果说城市公园是城市的名片,那么地域文化就是城市公园的招牌。地域文化内容涵盖很广,如:乡土艺术、农耕文化等,其中乡土艺术根据各地的风俗、民情、情感不同形成了丰富的种类和多彩的风格,并且制作简单,构思巧妙,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结合城市现代元素可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表达出来,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清新淳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应此,吸收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精髓消化、提炼、升华,运用到城市公园的人文景观设计中,延续了历史文脉,具有地方特色,让居民有亲切的感觉,有利于自豪感的营造。
2.2注重实用功能
城市公园设计目的就是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所有景观功能设计均以此为中心。在城市公园设计中,一要合理地分割活动空间,设计一定的空间和体育器材提供运动场所,或者有一些安静的场所可以休息闲谈,或是为孩子提供安全、娱乐的活动设施。二是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不少城市公园设计了顶部镂空的亭子,这样的亭子夏天不能遮阳,雨天不能挡雨。阳光强烈时没人愿意在里面休息,显得华而不实。三是切忌为了美观牺牲实用功能,不少城市公园的园路设计成卵石路和踏步,如果作为辅助的园道当然别有一番情趣,但是作为公园的主园路或必经之道,就必然会使穿高跟鞋的女士行走带来不小的麻烦;一些城市公园为了美观、整洁,垃圾箱设计较少,安放位置不合理,并且都在较为隐蔽的角落,没有卫生间或仅对管理人员开放,这就容易造成垃圾满天飞和游览的不便;一些城市公园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在靠近如水池、斜坡等边缘危险地带,容易忽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识。
2.3硬质景观取材合理
硬质景观指除绿化和建筑物本身以外的一些有形状物,如室外场地、路面铺砌、建筑小品等。在营造舒心休息意境时,硬质景观的设计要注重乡土性、地域性的特色表达。尽量运用本土的材料和生态环保性材料,这样既可以融入当地氛围,又可节约成本,便于维护,也有利于景观效果的持续。在硬质景观设计中,代表性建筑和主干道是人们关注和通行逗留的场所。首先,在设计中注意控制其体量,加强与本土文化结合,比如将本土特色的民间文化融入铺装中。其次,通过不同建筑物的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场所空间,让居民能参与其中,享受无穷乐趣。
3 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搭配原则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有生命的载体,是园林造景中的主力军和体现城市公园主题的基础,人文景观固有的造景空间大、诠释内容多等特点,是城市公园的灵魂。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搭配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主题鲜明,舒适实用”的原则。园林造景中植物造景应达到70%以上,并且植物配置要科学,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坚持“功能优先,注重景观,方便居民”的原则。营造景观如亭台楼阁、假山叠石、旱喷广场等可以适当缩减。在城市公园的整体设计中,要有“天人合一”理念,建设的目的注重让居民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注重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努力达到居民在游览过程中,既放松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并且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归属感的目的。
[关键词] 地被植物;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K928
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地被植物作为植物群落组成部分,对城市景观绿化、丰富园林绿化生物多样化发挥重大的作用。地被植物种类多、颜色丰富,对生存条件选择不苛刻,且生长在土壤表面,不会对园林造景产生巨大影响,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1.地物在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净化空气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质量愈来愈差,地被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地被植物的茎叶能够有效吸收粉尘、CO2、有毒气体,并释放氧气供人类使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地被植物根部位于土壤下面,能够有效涵养低下水分,避免水土流失,且有效吸收、分解地下有毒物质、净化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净化后的水分蒸发至空气,使得空气的湿度增加;美化环境,增强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地被植物自身具有独特特点,地被植物配置得当,形、色、高矮配置会使得园林绿化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吸收粉尘和颗粒。植物具备吸尘、过滤空气的作用,地被植物亦不例外,地被植物的枝叶浓密、茂盛,且绒毛较多,粉尘和颗粒的吸收功能更强,即便刮风亦不会引发再次污染;弱化噪声、保护视力。地被植物茎叶浓密,利于声音传播的削弱,而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一部分光照,降低光照的反射强度,对于公众视力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司机开车研究疲惫时,观赏窗外地被植物会有效缓解视觉疲劳,保护司机眼睛,提高公共交通质量。
2.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应用原则
地被植物种类多,色彩丰富、季节鲜明,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为园林植物景观绿化增色,亦丰富城市绿地的生物的多样化。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绿化植物品种差异、群落差异明显,如何选择、配置成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关键。笔者认为地被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遵循“功能性、季节性”,同时按照城市园林景观美化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具体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的配置原则分析如下:
2.1科学性
地被植物的设计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植”标准,选择某种地被植物前,要事先了解该植物生存条件及生活周边群里的关系。地被植物的生产条件包括土壤、温度、光照、气候、地形等,而群落关系多指上层乔木、灌木种类、疏密程度、、通风情况等,综合了解其生存条件、周围群落关系后,根据植物的生存特点、成长后覆盖面,科学的与乔、灌、草类合理配置,打造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环境。
2.2功能性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遵循“功能性”,园林绿地按照其功能分类为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风景游览绿地等,按照绿地类型和功能性的差异,乔灌木配置不同,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种类地被植物营造功能性园林景观。公园绿地设计要求较高,开阔的草坪、林带、规则式花坛等都可以,地被植物选择要因景而异,如规则式地被植物选择整齐、耐修剪的品质;街心绿地要选择矮小、整齐植物,体现季节性植物为宜;风景游览绿地地被植物设计要体现自然性、原始性。
2.3艺术性
地被植物应用和配置要遵循园林艺术的原则和规律,科学处理园林植物和布局的关系,利用不同品质的地被植物颜色、花期、叶形,展现不同的园林景观美感。地被植物是植物群落的最下层,要着重突出上层乔灌木景观,当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少时,地被植物应选择较高品种,如金丝桃;当上层分枝点较低时,地被植物选择应以“匍匐贴地”品种为主,如蔓长春花。设计时充分考虑色彩协调,运用色彩对比规律、协调,创造优美、绚丽的色彩效果。
2.4地域性
本地地被植物易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省打造生产环境所需成本,适合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选择以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条件为基础的地被植物,营造属于城市自我特点的植物群落,彰显城市文化。
3.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用
3.1观赏性景观设计
观赏性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地位植物为主的花境设计、野花组合、矮生灌木地被植物。以地被植物为主的花境,主要理由观花地被植物,并配置少量的宿根花卉,栽植于树丛、篱笆、栏杆旁,并加以艺术提炼形成自然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野花组合指利用高低错落的野花,达到回归自然的设计目标,且精心挑选野花品种,使得野花组合可在不同季节开花,野花组合设计要选择较强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品种;矮生灌木是管理植物不可缺少部分,可充分利用丛生性强、枝叶茂密、铺地速度快特征,迅速覆盖地面形成观赏景观。
3.2生态性景观设计
坡面绿化地被景观设计和河道绿化地被景观设计是当前生态性园林绿化设计两种常见方法。坡面绿化的景观设计,主要利用抗性强、耐脊薄、根系强大、管理粗放、能迅速蔓延的草坪、地被植物或藤本植物覆盖边坡,以防止冲刷、防止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同时,在保证地被植物发挥绿化覆盖作用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选择观赏价值高的开花植物,并采用丛植、列植等不同的绿化模式,尽量做到乔+灌+草十地被的复层搭配,形成景致各异的坡面植物群落景观。在河道两侧,通过地被植物的栽植与装饰可以使河道生硬不良的立面得以美化改善,并且还能增加河道两侧的绿视率,减轻雨水对河道边坡的冲刷,控制水土流失侧。
参考文献
[1]杨晓力.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22):203-204.
[2]魏晶晶.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3(03):96-97.
[3]黄丹.关于城市园林地被植物配置的要点分析[J].广西园艺,200244(5):12-13.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被植物;配置
近年来,地被植物的合理使用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强化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绿地的生态性。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地被植物能够增加叶面积指数,而且能够吸收高层乔木、灌木不能吸收的光照,同时能够使空间资源得到广泛地应用,促进地被植物生态功能的实现,也使景观效果得到提升。
1选择地被植物的标准
景观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首先要确定地被植物的植株高度,这是地被植物选择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地被植物一般位于人工植物群落的最下方,因此,要选择植株比较矮的,能够覆盖地表,并且具有良好效果的地被植物。地被植物的生育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被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也关系到种植成本的高低,因此,在选择地被植物时需要选择一些生长周期比较长,最好是多年生的植被。一、两年生的植被花期比较长,而且颜色娇艳,能够与其它植被相匹配,增强观赏性。
地被植物是通过其茂密的叶片形成覆盖的效果,叶片绿色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被植物的覆盖效果,因此,要通过定量分析,选择常绿、半常绿以及落叶的地被植物,明确选择的地被植物之间的差异,从而挑选出合适的地被植物,促进景观整体效果的实现。由于地被植物的种植范围比较大,在管理和养护上必然不能做到细致,而且地被植物一般用于装饰一些地表比较差的位置,这就需要地被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生存。地被植物的适应性越强,对其管理也就越粗放,粗放型的管理与成本支出是密切相关的。此外,在景观设计时,要选择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地被植物,例如,地被植物的花、果、颜色等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够给人们一定美的感受,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城市的形象需要。
2南京地区景观设计中地被植物的配置
2.1根据园林的性能、功能配置地被植物
园林景观包括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区、单位等,需要根据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对于公园,公园绿地的面积比较大,布局也比较复杂,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比较高,有花坛、草坪等。花坛主要是利用花卉、草木等多种植被集合,利用花卉植被的色彩吸引人们的关注,南京的城市公园一般利用三色堇、鸡冠花、一串红、矮牵牛等布置花坛。草坪是与其它植被相互组合形成的景色,植物不同形成的观赏效果也不同,草坪的景观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利用南天竹、槛木、铺地柏等对草坪进行点缀。街头绿地的光照比较充足,但是灰尘比较大,选择的地被植物要有耐灰尘、抗污染、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选择毛鹃、红花木、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红花酢浆草、龙柏等。居民区的人口比较多,绿化面积比较少,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景观的认识逐渐提高,地被植物已经广泛应用到居民区中。居民区的地被植物一般是常绿、观花地被等,一般主要有南天竹、红叶石楠、爬山虎、毛鹃、红叶石楠、常春藤、紫茉莉等。单位的绿化工作需要改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常见的地被植物主要有大花美人蕉、大叶黄杨、小叶女贞、迎春、凤尾兰、茶梅、栀子、花叶蔓长春等。
2.2地被植物要色彩协调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的地被植物要做到色彩协调,具有一定的景观性。景观设计中的植物与上层的乔木、灌木等一样都有不同的颜色,很多地被的叶色比较好看,例如,葱兰、麦冬、常春藤等都是深绿色的;天鹅绒草、脑是翠绿色的;菲自竹、澳州金丝草等为绿白相间色等。很多地被植物虽然花朵比较小,但是成片观赏的效果很好,因此,在上下植物色彩搭配时要相互协调,将花期以及叶期错开,形成四季性的观赏景观。当乔木和灌木开发后,要与同时开花的地被植物配置时,也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乔木、灌木的花朵要与地被植物的花朵错开,可以分季节观赏,还可以同时开放,实现色彩的相互搭配,形成色彩缤纷的效果。例如,夏季当紫薇花盛开时,可以搭配地被植物紫茉莉,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