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基本概念

社会治理基本概念

时间:2023-08-02 17:1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基本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基本概念

第1篇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年一届的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而且对教学有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一般来说,考试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考试的内容是教材的精华。对于政治课来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围绕政治课的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于废弃“三大任务”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和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无情”的鞭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近十多年的中考实践表明,今年的中考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年中考应认真对待的一大难题。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会是今年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还不等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于是社会就向前发展了。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还必须运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第二步摆出社会发展规律,然后用“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即说明改革就是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步摆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然后再用这个原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一步分析说明,即说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就发展了,随之整个社会面貌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向前发展了。第四步归纳小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既是教学的依据,也必然是考试的依据。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既是教学的宗旨,也必然是考试的宗旨。教学中只有扎实教学,克服“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明确方向,拾遗补漏,避免“猜题押宝”,中考中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概念教学 探讨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加强概念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的理解政治概念,对于高中生学好政治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材中引入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些比较抽象,为了使整体学生更加准确完整的掌握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有以下方法供老师参考。

1 情景法

1.1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情景

高中课本的政治概念有些是需要以学生生活的实际作为铺垫的,这样可以把政治理念具体化、实用化、生活化,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学习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具象思维。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的内容时,在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掌握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消费观,有很多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不切实际的消费,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消费,甚至是小范围的学生自己的消费,都可以拿来用作情景引入,可以让学生观察我们校道上的节能灯、食品店的纸袋、可回收的垃圾箱等等,都是一些鲜活的情景素材,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对于政治概念的理解,使问题变得具象化。

1.2 以情景为载体,设置相关问题

新课程下的政治教学应该是互动式的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因此要注重教学中的扩散思维,使高中政治概念深入其心。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活中学生常常遇见的画面:上公交车你推我挤,不按秩序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吵大闹;网上不良信息在论坛疯传等等,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遇见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有什么感受,有想过怎么阻止此类情况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政治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可以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中,既便于学生对于书本概念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 比较法

著名教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世界上的一切的。”高中政治概念知识琐碎、记忆量大,概念与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正确深入的理解教材概念,防止概念混淆。比如对于“抗震救灾的认识”一般会出现在非选择题中,我们就要进行反复的比较、推敲,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抗震救灾的政治常识一般从“党和国家”两个角度回答问题,涉及到国家的有: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国家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等等;而从党的方面讲则有:领导地位、性质,执政理念、宗旨以及改进党的建设等来分析问题,通过党和国家两方面的比较,使得问题的回答更加严密。最后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概括性的结论,使学生可以清楚、准确、牢固的掌握政治概念,加深对概念的全面理解。

3 分层递进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分层思想的引入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去理解:一个是教师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概念教学的方式,另一个是在概念教学本身的基础上对所教的概念分层剖析,步步深入,一步一个脚印的让学生理解概念,由小极大,最后吸收。

3.1 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分层思想

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的基础上专研教学大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过程中,对于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初步的掌握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等等。而对于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自主性的探究,让他们结合现在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新闻事件探讨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在以后的实际练习中碰到类似的案例题以及拓展性的题型就不会手足无措,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大致的完成一些基本题型,提高学习成绩。

3.2 在教材概念上体现分层理念

第3篇

关键词:健康养殖;发展趋势;养殖手段;防疫手段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93

蛋鸡的健康养殖并不是简单优化饲养环境就可以做到的,其中包括饲养手段,疾病防控方式等多个环节,所以目前的蛋鸡健康养殖技术是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阶段,本文将针对目前蛋鸡健康养殖的基本现状及基本概念进行分析,从而具体阐述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1 蛋鸡健康养殖的基本概念

原来我国采用的传统的蛋鸡笼养的养殖方式是被各大养殖户所广泛接受并且使用,但是传统的蛋鸡笼养的养殖方式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弊端,不能够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蛋鸡质量的相应需求,在这个背景之下,蛋鸡的健康养殖概念被提了出来,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蛋鸡的养殖质量,增强了蛋鸡的养殖效率[1],降低了蛋鸡们染病概率,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因蛋鸡染病可能带来的相关经济损失、风险,通过蛋鸡疾病防控、饲养环境的优化与改良、饲养食料的改善等多种方式提升蛋鸡健康养殖技术,丰富蛋鸡健康养殖技术手段,使得蛋鸡健康养殖技术不断发展。

2 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从蛋鸡疾病处理向蛋鸡疾病防控方向转变

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只有当蛋鸡出现了患病的现象,各个养殖户才会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进行疾病的事后处理,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疾病的传染能力较强,影响范围较大,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现在可以可喜地看到,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及方法已经从蛋鸡染病的事后处理向蛋鸡疾病的预防与防控方向进行了转变,通过合理用药等方式,提升蛋鸡的疾病预防能力及处理能力,增强蛋鸡的体制,从而从根源上进行疾病的防控。

2.2 从挑选较好蛋鸡到培育蛋鸡优良养殖品种方向转变

蛋鸡的养殖原来往往依赖于挑选较好的蛋苗,但是这种方式明显较为传统,现在在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之中,往往人们更加青睐于进行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改进与开发,分析好各个蛋鸡的基因缺陷及遗传数据[2],利用较为尖端先进的生物技术,培育出抵抗力较强,蛋鸡经济效益较高的优良品种,对于这种拥有优良基因的蛋鸡称为抗病、抗逆能力较高的蛋鸡优质品种,从挑选较好蛋鸡到培育蛋鸡优良养殖品种这一转变,是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2.3 从粗放式养殖向优化饲养环境方向转变

粗放式的养殖方式及较为狭窄的养殖环境并不能利于蛋鸡的成长,并且环境较为恶劣的饲养环境还可能产生相应的病原体,从而造成蛋鸡疾病的产生,蛋鸡产量的迅速下降,蛋鸡往往会较快死亡,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活动环境,骨质也会较为疏松。所以优化饲养环境变得十分重要,在蛋鸡健康养殖模式中,优化蛋鸡健康养殖环境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保持鸡舍中的温度及通风程度,对于饲养环境要定时进行清洗与消毒,以免爆发疫病。

2.4 从饲料的简单喂养向配置优质饲料进行转变

现在的蛋鸡健康养殖已经从饲料的简单喂养向配置优质饲料进行转变,现在的蛋鸡饲料更加注重饲料里营养成分及比例,注重鸡饲料不同营养元素给蛋鸡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合理利用饲料资源进行配置,优质饲料的喂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蛋鸡的鸡蛋质量,提升蛋鸡的相应产量,促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帮助蛋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补充不同的营养,从饲养方面提升蛋鸡体制,加强蛋鸡健康养殖的管理,从而促进蛋鸡健康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2.5 蛋鸡的健康养殖技术正在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转变

在20世纪90年代,蛋鸡健康养殖概念才被提出来,那时候只有初步的概念及理论,但是现在蛋鸡的健康养殖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了[3],目前的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以科学的手段进行蛋鸡的健康养殖。

3 结语

蛋鸡健康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确实呈现出了不断普及推广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也实现了从蛋鸡疾病处理向蛋鸡疾病防控方向转变、从挑选较好蛋鸡到培育蛋鸡优良养殖品种方向转变、从粗放式养殖向优化饲养环境方向转变、从饲料的简单喂养向配置优质饲料进行转变、蛋鸡的健康养殖技术正在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转变等多种转变趋势,对此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在蛋鸡健康养殖这个方面不断努力从而促进其健康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宁,秦富,徐桂云,等. 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报告[J].中国家禽,2014(07):2-9.

第4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改革思路;策略探讨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现代化都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除了涉及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过程等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体制改革、办学能力的现代化,而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则对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因此,高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确定明确的改革思路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蓬勃发展。

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所谓的教育治理体系是指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并大力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唯有不断完善当前的政策制度和教育治理体系,才能充分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主要如下:第一,全面完整性。高等教育事业并非孤立发展的,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因此,要想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稳定发展,仅仅靠制定一些政策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整个治理体系和制度系统进行全面完整的规划,既要有总管全面的长期文件,也要有针对教育事业具体发展方向的专门文件。第二,重点突出性。高等教育管理内容繁杂,涉及面极广,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以突出重难点为基本逻辑来开展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就目前而言,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文件的规格、效力以及传承三个方面,在合理范围内,有关部门应力求制定并更高规格的政策文件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促进相关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第三,具有鲜明的方向和特色。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时也应具有本国特色,能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实情。高校应以社会主义为最终方向办学,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第四,开放创新性。要想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当前的教育制度是必然。随着时间的发展,任何一项政策决定都会失去其原有的效应,因此,有关部门应以开放性的思想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及时的修改与创新,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从宏观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确定基本的工作思路:第一,从法律层面赋予高校一定的自,详细列入具体的权利清单,同时还要明确界定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权限;第二,加强有关资源分配的立法与监督管理,将高校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归拢,改善因不同部门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手段随意等引发的混乱现象;第三,将法律法规中已明确规定的自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应,而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政策文件;第四,促进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其由管制型逐渐向服务型过渡,建立并健全信息公开系统,为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实行权利下放的最终目的并不代表让高校拥有绝对的自,而是为了充分激发其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的办学活力,同时使其更加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此外,要想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仅仅依靠宏观的制度安排或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自身还应从自身出发,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一系列更为成熟的内部教育治理体系以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

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主要集中体现在政策制度的建设方面,要想切实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有必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设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将教育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力

教育部门在设计好教育政策制度后,关键步骤在于将其落实到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使其彻底转化为执行力。高校可以适当地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政策文件精神,夯实教育思想基础,进而确保教育政策制度的全面落实。要想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下级执行机构对教育政策文件的宣讲能力,认真学习的讲话精神,理清各级各层面的政策安排与整体教育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现象,充分考虑每一项政策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衔接工作,在立足于长期政策的基础上落实每一项阶段性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整体发展取代局部发展,既不能因为过于灵活而破坏教育政策制度的原则性,也不能用原则去束缚实际执行方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和引导教育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防止基层机构只是简单地传达文件通过,以会议的方式来执行相关要求。对于部分基层单位急功近利、持消极观望态度的现象,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相应的督促和指导,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当中,狠抓落实政策文件要求。

(二)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正能量

要想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必须拥有足够宽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工作思路。前面也曾提过,教育并非是一项独立发展的事业,它涉及到全社会人民的利益,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社会外界的共同参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相适应,教育部门应根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实际需求,以构建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为核心任务,以政府角色和职能转变为重要突破口,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能够科学规范运行的教育治理体系,最终形成政府宏观监控,学校享有一定的自主办学权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支持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正能量,进而有效激发各个高校的办学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职责。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自身角色和职能的转变,由以往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转变,适当下放权力,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方式,积极引导并全力支持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工作。

(三)构建高水平的良性互动政策环境

高等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则与良好的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只有提升了外界教育政策的环境水平,教育治理体系才会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彰显教育政策的价值。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其可行性进行实践检验。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有利的一些政策因素将会在新一轮建设工作中再次得到强化,而正向作用不明显的因素则会被弱化甚至消除,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地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构建高水平的政策环境,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履行自身权力掌控范围的职责,对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以办学主体为基本出发点,明确各职能部门间的权利责任,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行使自主办学的权利,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除此之外,社会外界也应积极参与到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工作当中,例如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政府教育决策、检验教学成果等等,实现管、办、评教育权责的落实到位,最终构建起一个高水平的良性互动政策环境,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2]别敦荣,韦莉娜,唐汉琦.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J].复旦教育论坛,2015(3)

第6篇

关键词:治理;公共管理;政府改革

“治理”(governance)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物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越来越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形势更加复杂。时代的大变迁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却日益显示出运作僵化和反应迟钝的弊端。20世纪90年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家纷纷赋予治理这一概念以丰富而崭新的内涵,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即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政府统治理论的新思想,并逐渐地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广泛运用。

一、治理理论的内涵

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以后各国学者又对“治理”这一概念做了许多新的界定。

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罗西瑙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另一位权威人物格里・斯托克认为治理是公共机构与自愿社团的相互依存,意味着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来自公民社会的机构和行为者对传统的政府权威提出了挑战,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起也开始关注并研究治理理论。毛寿龙在《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将Governance译为治道,认为“治道变革指的是西方政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来界定自己的角色,进行市场化变革,并把市场制度的基本观念引进公共领域,建设开放而有效的公共领域”。1俞可平则认为治理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由于目前治理理论发展的还不成熟,各国学者对治理概念的理解也有差异,因此对于治理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治理概念的基本涵义来看,治理包含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可以成为不同层次上和范围内的权力中心;第二,强调在国家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公私机构之间的界限和责任存在模糊性,两者相互依存和互动,不再坚持国家职能的专属性和排他性;第三,重视管理对象的参与,他们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合作,分担其行政管理责任,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不断强化;第四,主张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还存在许多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采用和推广这些新措施来不断提高效率,有效控制和引导公共事务。

与政府统治相比,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承认我们的政府愈来愈复杂,而且提醒我们注意责任的转移,要求那些属于第三种势力的志愿社团组织为解决集体关切的问题做出贡献,标志着统治这个领域正在发生变化和与过去的决裂。即使我们使用“政府治理”这一概念,其治理主体也不仅仅只是政府组织,还包括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党、非政府组织、公民等。正是由于治理与统治之间存在着这些不同,才使得治理理论能够弥补传统政府统治的不足,对政府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二、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由于实际国情不同,我国政府改革不应该也不可能照搬别国的模式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有效机制、合理因素。治理理论作为21世纪国际前沿的理论之一,对于我国政府改革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1.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

过去普遍认为我们的政府是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实际上它管了许多不应该也无力管好的事情,从而产生了政府失灵。因此,我国政府改革必须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使政府的职能和精力集中于提供只能并且必须由政府供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在一些竞争性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上,要实现政企分开,打破政府垄断,引入市场机制,允许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参与,这正是治理理论所积极倡导的。就政府与社会关系而言,政府行为只能发生在公共领域而不能是合法的私人领域,不能侵犯社会的自主和自由,而要建立与社会的合作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优势

“治理主义主张政府要找到管理市场和社会的合理界限,通过多元化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安排,在市场的确能够发挥作用和优势的领域”,1确定首先由市场组织来提供服务,满足利益要求,并承担相关的责任。通过政府政策性的间接支持和引导,使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彼此协调,打破政府垄断局面,进而将市场的供求机制和企业精神引入政府部门,使政府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实现与市场机制的最佳结合,这是政府改革的根本途径和思路。

3.培育社会公众的自我管理意识

如果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政府的管理运行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达到善政,而无法达到善治。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社会正在兴起和发展。为了使之在公共管理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政府需要大力培育社会公众的自我管理意识,使每一位公民学会成为自己的治理者,学会与他人协作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政府要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支持,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管理,通过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不断完善,提高公民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4.为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社会自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与政府的关系极为密切。我国第三部门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资金匮乏,缺乏独立自主性。政府应积极为第三部门的独立发展和自主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建立约束机制,保证其行为符合公益目标。为了使第三部门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可以制定鼓励向第三部门捐助的法律和政策,扩大其吸收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政府机构改革,使之彻底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利用政府政治社会化的优势地位,加深公民对第三部门的认识和信任,使社会自组织体系充满活力。

三、结束语

治理理论兴起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世界各国行政改革和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试图明确划分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界限,而是强调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分享公共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虽然治理理论还很不成熟,基本概念也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它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如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多方主体的对话与协作。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是“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作为民主的一种新的现实形式,治理带给我国公共管理和政府改革很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 孙柏瑛.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1).

第7篇

关键词:会计透明度影响因素治理

近年来,会计透明度引起了会计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门话题之一,不断曝光的会计造假案件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的严峻现状。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增强会计透明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现阶段我国会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透明度的基本概念

透明度定义: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披露本身不必然导致透明;为实现透明,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信息披露,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使用者能据以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等。换言之,在现有的确认与计量的框架下,通过有效的披露来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应当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从目前的各种论述及现有会计准则的要求看,有效的披露应当包括披露更多的信息(即“充分披露”),还包括以恰当的方式披露恰当的信息(即“相关性”和“重要性”)。当然,上述要求还必须建立在所披露的信息相对可靠的基础之上。

会计透明度是传统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它是以相关性与可靠性为主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延伸,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概念。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会计透明度包括三个层次的涵义:(1)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2)所有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和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准则;(3)企业必须对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使外部使用者随时获取关于企业的所有信息。判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是否达到高透明度,应当以外部使用者是否可以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作为标准。

二、影响会计透明度的主要因素

1、会计寻租对会计准则制定质量的影响。会计准则作为一份公共合约具有经济后果。人们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认识为他们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开展会计寻租活动提供了动力;又因为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而导致的会计管制的存在又为他们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开展会计寻租活动提供了现实空间。会计寻租活动的大量存在,表明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很大程度本成为一种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程序,虽然它以一种技术范畴的赵式出现。随着会计信息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风及会计数据作为资本市场控制的一种重要工具,会计寻租现象也日益普遍起来。

2、当今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对会计准则产品质量的影响。当今财务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立足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主要提供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信息,缺乏未来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应讨会计中产生了大量的递延、预计、待摊项目,允许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和确定备选方法,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计量存在很大的缺陷;市场创新特别是金融创新使当今财务会计面临全面的挑战等等。只要财务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存在,会计准则产品质量就永远不可能是“完美”(perfect)的,即使对会计准则制定质量进行了较优的控制。3、事前的制度安排与事后的惩罚机制对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影响。(1)确保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事前制度安排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管理层对会计信总编报方面的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约束与监督,造成了所谓的“会计内部人控制”现象,这使会计准则执行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2)事后惩罚机制——确保会计信息执行质量的最后一剂良药。从我国来看,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很少追究刑事责任;也没有惩罚性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为数众多的中小股东要求赔偿因虚假会计信息而蒙受的损失。在法律上也没有提供可操作的程序,因此,我国的刑法,民法和相关的专业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便在发生虚假会计信息时,可以鉴别、确认有关责任人及责任的分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事后惩罚机制确保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作用。

三、我国会计透明度的治理措施

1、完善的会计准则是提高会计透明度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以及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己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仍须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以财务会计概念为主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以其作为参照,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指导,避免会计准则之间相互矛盾;(2)将“决策有用观”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制定专门的税务会计法规来满足国家税务征收的需要,实现税务与会计准则的脱离,使会计准则更加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3)进一步完善已制定的会计准则,在可靠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增加对某些重要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分部报告等,同时严格规定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使用范围,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数量,对于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的行为严格要求充分披露;(4)进一步健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针对新的企业业务模式发展新的会计准则;(5)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加快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步伐;(6)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增强其制定过程的透明度,以增加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代表性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

2、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是提高会计透明度的根本保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只是为提高会计透明度奠定了技术基础,而要真正实现信息披露的高透明则离不开监管,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

首先,要健全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其次,要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第三,要完备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第8篇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第9篇

自我国设置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以来,有关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争论一直不断。直至今天依然是基本概念混乱不清,基础理论肤浅薄弱,学术论著自相矛盾的现象相当普遍。本文试图规范澄清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理顺三者的相互关系,以促进我国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和研究健康深入发展。

1.何谓公共管理?有人认为,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例如,夏书章教授就是这样看的。他指出,行政管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英文为administration,意为行政、管理,因此,有人把它译为行政学,有人把它译为行政管理学。因为行政天生具有公共性特质,因此,英文administration前通常有public加以限制、形容和修饰,所以,有人也把它译为公共行政学,有人译为公共管理学。[1]我理解夏老的意思,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仅仅是个译名不同的问题,并无实质性的内容差别。如果我的理解是夏老的本意。那么,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其一,假定行政、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过去在外国表达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的含义,但是也不是对国外在这一个领域全部研究现状和历史的全面概括,至少它没有能够概括进去国外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全球治理等理论。其二,既然我们把外国在这个方面的理论引进国内,那就遇到一个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问题,而夏老的看法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其三,当前中国教育部在专业设置上把公共管理设为一级学科,把行政管理置于公共管理之下设为二级学科,表达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差别的意向,此时再把行政管理等同于公共管理,值得商榷。当然,夏老强调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不仅在译文上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实践中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行政管理即政府管理确实在公共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舍弃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只是一句空话。

2.有人认为,公共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新公共管理。陈振明教授说“:说到底,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而且它代表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趋势。因此,我宁愿将公共管理视为一种传统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之后的新途径、新范式,我称之为‘第三种途径’,而将前两者分别称之为‘第一种途径’和‘第二种途径’。”[2]陈教授讲的“第三种途径”的“公共管理”,就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一度很兴盛的“新公共管理”,它是一种在“重塑政府形象”名义下以市场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引入私人管理企业方法的公共事务管理市场化的公共管理模式。陈教授关注当今世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令人钦佩。但是,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其一,他把公共管理等同于新公共管理模式,忽视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也属于公共管理范畴,显然在概念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其二,他只看到新公共管理引进私人管理方法的优点,没有看到这种模式存在的缺点。据我观察,当年在美国很兴盛的新公共管理如今并不是很时髦的东西,相反,强调政府权威才是当今在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三,有意思的是陈教授一方面写文章赞扬宣传西方新公共管理式的公共管理,另一方面由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却讲的是政府管理的内容,这种论著上面的互相矛盾表现了作者自己研究中的困惑。

3.陈庆云教授是最早参与公共管理译名争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与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不仅英文译名不同,含义也不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说“:所谓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从本质上看,我们对公共管理的定义与公共政策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公共政策是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就是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调控活动中的行为规范。”[4]陈庆云教授强调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但是,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其一,就译名而论,publicmanagement仅仅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译名,不能全面反映和概括西方公共管理的历史和现实。administration在英文里既有行政含义,也有管理的含义,因此,publicadmin-istration既可译为公共行政,也可译为公共管理,怎么能说publicadministration就只能译为公共行政而不能译为公共管理呢?

4.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是相当混乱不清的,对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关系的说明也是自相矛盾的和很难自圆其说的。这就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界的现状。它既说明了学界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不成熟阶段,也说明学界正在积极热情地探讨公共管理这门学问的科学真理。

第10篇

摘 要:我国理论界已达成“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的新共识。政府会计二元结构格局的形成决定了我们迫切需要运用二元结构思维重新考究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以指引即将展开的政府会计改革。二元结构新理念可以融入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核算对象与适用范围、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与计量属性、政府会计要素、政府财务报告等概念框架及其表现形式之中,进而形成新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关键词: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4-0002-05

一、问题缘起

自金融危机以来,希腊、意大利、爱尔兰和葡萄牙、冰岛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这归因于政府财政收支松懈,债务约束弱化以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截至目前,IPSASB(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下同)已了32项具体准则,拟在2013年底完成公共部门主体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为制定IPSASs(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下同)提供指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包括基本准则、若干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在内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推动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与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制度环境正在发生重大有利变化:《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等相继,为政府会计改革创造了优越的制度环境。建立既满足财政收支合法性预算管理要求,又满足政府公共产权使用效益绩效管理需求的政府会计系统,显得极为迫切和及时。

学术界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探讨已取得丰硕成果,学者们主要研究了政府会计改革的现状与难题[1-2]、政府会计目标定位[3-4]、政府会计核算基础[5-6]、政府会计主体界定[7]、政府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8]、政府会计改革实施路径[9]以及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体系[10],形成了以下重要共识:一是须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以揭示政府的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二是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以使政府会计信息既能满足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要求,又能满足预算执行监督与控制的需求;三是完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使其反映“拨款、承诺、核实和支付”整个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情况;四是中国政府会计改革应坚持“渐进式”道路,与中国经济渐进式改革的基调保持一致,减少改革阻力。当前研究主要围绕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单一问题展开,系统性探讨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文献太少,且未达成共识,尤其缺乏从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的“二元”结构维度展开探讨。本文拟在“政府会计=预算会计+财务会计”这一“二元”结构等式的基础上探讨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及表现形式,旨在指导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逻辑一致、首尾一贯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及准则体系。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实质上就是政府会计理论体系中与实务结合得非常紧密、不可回避且认可度高的一系列基本概念的联结,旨在为政府会计实务提供逻辑一致、首尾一贯的理论指导,为发展政府会计准则奠定坚实基础,其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核算对象与适用范围、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与计量属性、政府会计要素、政府财务报告等。

二、政府会计目标

IPSASB强调: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应以决策有用性为首要目标,反映受托责任为次级目标。国外政府会计目标的表述大体有英美模式和德法模式,前者将政府会计定位于财务会计(资源会计),主要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阐明政府履行的受托责任;后者将政府会计定位于预算会计,主要向政府立法机关、行政部门提供财政预算信息,供议会和政府决策使用。中国政府会计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10]:一是符合“管控治理观”,即政府会计信息应该能够为上级政府部门评价下级政府部门的绩效服务;二是符合“解除受托责任观”,即政府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公众确定政府履行的受托责任;三是符合“决策有用”,即政府会计信息应能提供外部资源提供人或潜在投资人正确决策的信息。政府会计目标的表述应在考虑信息需求方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经验,以使其符合我国的习惯。基于政府会计“二元”结构思想,政府会计目标实际上含有预算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目标两大方面。预算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反映政府财政资金收支合法性情况的信息,而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反映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合理性、效益性等财务状况信息。其中,预算会计目标可用“公共受托责任”概括,而财务会计目标可用“公共受托责任+决策有用”概括。受托责任可划分为对内受托责任和对外受托责任。预算会计的公共受托责任主要是对内受托责任,即主要局限于政府内部,类似于上述的“管控治理观”;而财务会计的公共受托责任则主要是对外受托责任,反映政府对社会公众履行的资源受托责任,类似上述的“解除受托责任观”。因而,“二元”结构政府会计目标的完整表述是“公共受托责任+决策有用性”。即政府会计的目标是向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和政府财务状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该观点充分利用了“英美模式”和“德法模式”的优势,可以实现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双重具体目标,是在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情况下,政府会计目标的完整表述。

三、政府会计核算对象与适用范围

政府会计核算对象可以划分为以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核算对象涵盖政府全部资源以及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核算对象包括政府全部收支和部分以照权责发生制基础核算的资源两大类别。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是以反映预算收支执行结果但未反映执行全过程,且未全面反映政府对公共资源支配、使用及其结果信息,有点类似德法模式。按经济性质与用途分类,资金可以分为基金和本金[11]: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具有周转性与增值性等基本特征;基金是指国家行政组织与各类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与运用的专项资金,具有一次收支性与无偿性等基本特征。本金与基金分开,适应了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的需要,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来源属于本金,纳入政府预算上缴之后形成基金。若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用于国有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则再由“基金”转变为“本金”;若将该预算资金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则仍为从“基金”到“基金”。对于政府会计而言,上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应成为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政府投向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也应成为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因而,现实中,只要资金流入或流出财政系统,则均应成为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即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可表述为:社会再分配过程中的基金运动。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元素化合物;实验教学;有效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3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新教材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编排在《化学1》中进行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材编排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物质,充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打破了按周期系选择和编排的传统,而是以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线索;不再分为“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关于“族”的知识都集中在化学2的“元素周期律”内容中,不再采用过去的“以典型元素带族”的处理方式;与原来高中化学相比,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覆盖面与现行课程差别不大,但是内容的组织线索、深广度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导出和应用均建立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教学也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进行的,因此, 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对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理清脉络,构建网络,把握边界

课程标准以能够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宗旨,不过于强调知识系统和结构,只提出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标准“元素化合物”规定从周期系中11 种典型金属、非金属元素(C、H、O、Cl、N、S、Si、 Na、Al、 Fe、Cu )的单质和化合物中选择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与环境、健康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化学概念、原理学习联系紧密的物质性质变化和应用的知识。理解并把握好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就能准确控制好“度”,就能把握住知识的边界,元素种类不能拓展到族的范围、不能将大量的毫无由来的杂乱无章的化学方程式教给学生记忆。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已有大幅度的变化,高考考查知识载体或背景多是非常陌生的过渡元素,中学教学无法涉及,从而考查教师教学中是授人于“鱼”还是“渔”。所以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要把握好课程标准、进行“及而不过”教学,否则舍本逐末、事倍功半又身心疲惫。

必修化学要兼顾知识体系、社会发展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方式,难以完整体现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要在适当时机做知识梳理,构建相对简单的网络化知识体系。每个单元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网络进行梳理,把握知识的脉络。对概念进行整合,并且把握好深广度。利用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关系形成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主线, 构成知识网进行提升,通过“点、线、面、网”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尽快学到具有简约性的、整体性的、互相联系的、结构化的知识系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适度拓展

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它们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我们生存、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扩大学生的视野,学以致用,使学生形成辩证、全面的化学价值观。教学中教师介绍化学的作用须把握好“度”,其利与弊、功与过像“双刃剑”都同时存在。其中能源、材料、饮食、药物等都离不开化学,当然环境污染也跟化学有关,但是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是离不开化学。

教学中如钠元素可联系高压钠灯、侯氏制碱、治胃酸过多、发酵粉、焰色与光谱等;铝元素可联系导线、涂料、铝箔、铝合金、定向炸弹、治胃酸、净水剂;铁元素可联系高炉炼铁、铁与血红蛋白、油漆颜料、磁性氧化铁等;铜元素可联系游泳池剂、波尔多液等。硅元素可联系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石墨与钻石、陶瓷与玻璃、足球烯、温室效应等;氯元素可联系自来水杀菌消毒、化学毒气、漂白粉、纸浆漂白、食盐调味等;硫元素可联系到硫酸生产、酸雨治理、胆矾用途、钡餐绿矾药用等;氮元素可联系合成氨、火箭上天、光化学烟雾及雾霾、赤潮等。高中化学知识不应是支离破碎的东西,应该是丰富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知识体系,合理利用化学史、化学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知识、与课本知识有关联的最新化学科学进展和科技成果,培养和生成学生的情趣智慧、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结合身边的现象、物质或事实,让学生感到熟悉,感到亲切,最终达成“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的目标。

三、渗透观念,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新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都编排在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其用意非常清楚,让学生利用分类观如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通性,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通过微粒观分析物质组成及微观结构,推导出其具有的性质,充分体现自然科学的逻辑性,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为《化学2》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记忆是高一学生最怕的事,好多学生认为记不住那么多方程式。记忆化学方程式应重点训练守恒观,利用守恒观去书写及配平方程式。比较难的方程式大多为氧化还原反应,充分利用价态(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进行配平,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方法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难点就突破了,并为“化学反应原理”中“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储备了思维和方法。当然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教学应根据知识的层次、学生认知的水平及学生整体的情况,尊重差异、顺其势、就其形,可采取集中教学或分散教学等多种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化学用语及工具,熟练掌握都需要循序渐进并不断渗透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加以巩固及提高。离子反应同氧化还原反应一样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和工具,也要不断运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反应的本质,为学好“化学反应原理”中“电解质溶液”积累感性素材。当然如转化观、科学观、价值观、绿色观等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不断整合零乱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新课程教材特别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多种能力。中学化学认知方式的特点是从宏观现象入手,在微观层面做分析研究,借助化学符号系统做描述。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现象观察和实验探究,是形成知识表象的重要途径,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个入口。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锻炼、质疑品质得以启发、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好奇心求知欲得以加强,所以无论怎么强调元素化合物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实验教学是教师深刻影响学生的平台,实验操作的规范、治学的严谨、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演示实验时,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因为学生在观察着、感受着、模仿着老师的每一步操作。由于条件所限,有些不能开出的实验也要尽可能从网上寻找资源,如下载一些视频材料让学生观看,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准确切入,自主探究,有效教学

找准切入点是突破知识点的突破口,如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四节内容可以分别从材料、资源、环境、化工原料进行切入,了解硅、氯、硫、氮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感受过程的变化,寻找变化的原因,感悟启迪,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会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的探究能力的基础上,制订高中阶段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环境知识,更重要的是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问题意识、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与人交流勾通能力等,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而这些正是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栏目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实验、化学课外活动、专题研讨等形式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要求我们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反思,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和效率。有效课堂作为新课程的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必将引起作为教者更多的思考与投入,只有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的完善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

第12篇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困境成因分析

今天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是根本原因。在一份问卷中,“课程缺乏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回答‘教学方式陈旧’占了62.4%,‘理论功底缺乏’占10.2%,‘语言缺乏感染力’占18.2%,‘教师个人因素’占9.2%”。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主要表现。

1 重说教而轻沟通

传统教学方式缺乏教学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效果的感受,教师不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不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联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 重理论而轻现实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因教材和大纲的编写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也与学生的思想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存在远、空、浮的问题:远离社会现实,缺少与社会实际密切相联系的具体的实在的内容”。

3 重知识而轻能力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都在呼吁重视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但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过于重视理论掌握而忽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忽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结果思想教育课变成了知识传授课。课堂上讲授理论,考试专注于考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记忆,而且有标准答案,而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己思考发挥的题目则较少。既然不能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思想的培养大打折扣。

二 翻转课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启示

面对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困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启示。所谓翻转课堂,简单说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程序颠倒过来。具体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下学生自己复习和消化吸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把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教学自己完成,而将进一步理解、拓展和消化吸收过程放在课上完成。翻转课堂与在线视频教学不同,“‘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学生不是孤立、无序地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非常契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为解决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思路。

1 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回应现实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

传统教学由于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时间较少,很容易造成教与学之间的脱节,教师讲的可能是学生知道的,而学生想知道的,教师不一定讲。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从而能使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相互了解,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地合拍。“翻转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同疑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予小型讲座或演示。显然,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讨论现实问题提供了较多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学的理论来分析当今社会现实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有利于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增强讲授内容的趣味性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课堂上枯燥的说教和灌输产生反感,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课堂生动有趣,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做到生动有趣。而且限于讲授相关知识的压力和知识的逻辑性,有时候也不得不牺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放在课前的视频教学,一方面可以让讲课最有趣味、最受欢迎的教师来录像视频,或者让每位教师精心准备,把自己讲的最好的课录下来,还可以充分利用著名高校的名师课程,这样就会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有利于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通过一张试卷,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条目作为考核内容,而对于学生真实的思想水平和思考问题能力的考核则相对较弱。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师生互动留下了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为师生交流对话提供了条件,这样就为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学生一个相对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可能,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依靠一张试卷来确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借此也使得学生更加注意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辩论能力的提高上来。

三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从实施翻转课堂所需要的条件来看,我们认为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首先,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把相关知识传授的阶段通过视频教学来让他们自己完成是很有可行性的。其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功底。他们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尽管文理科学生基础不一样,但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具备的,这为他们展开自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技术条件具备。从技术条件上来说,电脑在大学生中较为普及,同时一般大学都能提供相关的硬件设施。让大学生自学某些课程,技术条件完全具备。第四,课前学习录像的提供较为方便。目前来说,随着mooc等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建设,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对一个普通高校来说,建立教学相关网站,组织自己的力量甚至借助于校外名师来录制相关课程视频也不是难事。当然,既有有利条件,也可能面临如下困难,但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1 学生课下学习不主动、课上发言不积极问题

学生已经习惯于听教师讲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就听,不感兴趣就干自己的私事,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努力背诵几天,轻轻松松及格过线。如果要在课下自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甚至发言讨论,可能一开始不适应、不习惯。因此,调动学生课下学习和课上发言的主动积极性成为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学生不愿意听课是因为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如果精心设计每节课堂录像,并加入名校名师的视频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必然提高。此外,还可以通过改革考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把期末一次性考评改为平时课堂考评,将学生每堂课上的发言和表现记录计入考评,必然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课下学习挤占学生课外时间,引发学生不满和抵制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相应减少课堂教学的办法,把课下学生自学也计入相应课时。只要学生在课下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课时,并通过相应的知识理论性的考核,就可以减少课堂学时,这样就避免了挤占学生课下学习时间。

3 课堂人数太多,讨论难以开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一般是100人以上的大合堂,人数过多成为阻碍课堂讨论交流的障碍。而如果实行翻转课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学生课下自学可以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假设一位教师需要给20个班的学生上课,每次2个班每周10次课。如果拿出一半课时在课下自学(课时减少一半,变成每周5次),这时可以将每次2个班的合堂分成1个班,轮流上课,每周仍然10次课。教师工作量没有增加,但课堂人数减少一半,便于讨论交流。

在众多改革思路中,我们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最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最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是最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最有希望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脱目前困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徐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困境与对策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01).

[2]刘伟兰,赵繁迪,赵蒙,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创新思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4]袁玉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