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明确地理课程特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具有以下多方面的明显特征。在区域性方面,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述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初中地理课程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因为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就是为了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教师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还应该强调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通过学生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解决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地理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逐步学生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进行乡土地理,把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各种实践能力。
二、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系统,科学实施教学方案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教学教材,全面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系统,全面了解四大板块的知识内容,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通过初中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地理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了解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了解实践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严格按照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地理教学目标。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式,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地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理,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一方面,立足校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设计相关的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提倡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人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
三、全面把握知识结构,科学评价教学成效
1.1初中地理“副科”观念的影响
虽然新课改要求进行素质教育,但是芮城县初中教育仍然是向考试看齐.初中中考时不考地理,所以地理在初中长期被视为“副科”,每到考试前地理课就被语数外等主课占用.而且因为地理在初中不受重视,初中地理的师资力量也出现了薄弱现象.芮城县高中地理教师师资不足,受过专业地理教育的教师都进了高中.初中地理课大多是由没有地理专业素养的“主科”教师捎带上,甚至一些乡镇初中都没有安排地理课.那些初一、初二开设地理课的学校,到了初三因为要应付中考也不再开设地理课.总之,初中地理“副科”使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完成,最终造成高一地理教学时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成为高一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1.2教师对现行教材要求难以把握
新课改中教材的改版是一个亮点,教材的编写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更加贴近生活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新课标要求不具体,加上高考方案尚未确定使得教师对于教材的深度、广度、难度难以把握,导致教师仅仅将课改前原有的知识体系搬到课堂,增加了课时所需,导致课时紧张.又由于高一地理上册属于自然地理,它的学科性较强,相对比较枯燥乏味,这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冲击.芮城县所使用的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设置了大量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指导教师进行活动安排,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是这却成为教师处理教材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活动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才能达到“活动”效果,占用大量的时间,这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出现课时紧张的问题.
2.3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
初中地理是“副科”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高中的“重理轻文”思想也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因为现在高考仍然是3+X的考试模式,高中学生到了高二就要进行文理分科.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公民的技术要求较高,理化生的学习成为关键,所以很多大专学校和大学更多的设置了理科类专业.芮城县除芮城中学外,博立中学、陌南中学,风陵渡中学都在高一下学期就已经分科,而且文理科班级设置不均衡.如博立中学高一共九个班,只设置了两个文科班,这样在高一上半学期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会选择理科,所以对地理学习不积极,到了高一下半学期分科后,已经选择理科的绝大数学生根本就不学地理了.
2多种途径提高芮城县高一地理教学质量
2.1努力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在回顾初中知识的过程中并不能把初中所学的知识再重新给学生讲解呈现,然后再学习新知识,因为这会使得课时紧张.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立足于高中的方法,归纳、分析、总结出对应的初中知识.
如在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全球气候分布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所以在高中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各种气候特点.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初中气候分布的知识已经淡忘或初中没有基础,需要进行复习.
在处理这一节时,教师不必先组织学生学习初中学习过的全球气候分布,然后分析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各种气候特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影响产生了哪些气候及其特点,然后根据全球各地区受到哪些风带和气压带的影响,就可以得出该地是哪种气候类型.这样处理既对学生初中知识进行了巩固复习,又让学生学会了用高中知识归纳、分析、总结,另外还可以节省时间.
2.2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虽然课本讲解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很枯燥,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科的趣味性特点:以“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来设计教学很容易使课堂妙趣横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导入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疑问,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从而会萌发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因为需要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之一.
如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时,导入设置马纬度的故事,然后提出为什么30°N附近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在听课时就会认真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从中寻找答案.总之,教师应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2.3加强新课标研究,优化教材处理
新课改下课程标准仅仅只是课程教学的标准,教材是课程教学中具体的材料和一个途径,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必须要熟悉课程标准,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校情、生源再重新设计一套教学流程.地理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首先应该改变以前“教教材”的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合理选择使用教材.此外在教学的广度、深度方面避免过分专业化的处理.对于新教材提供的充足的可供讲授的内容和学生自学、课外阅读和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资料与方案,教师应该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并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加选择的全部讲授,必然导致课时紧张.
此外,教师应该恰当处理“活动”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因为人教版教材的特色就是内容大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对一些教学价值不大且学生操作起来较难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的舍弃.如“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活动,地理教育价值相对较小,学生难以操作,应该舍弃.否则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没有一定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地理教师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一、背景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地理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养成学生对于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任务,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只要多留心,到处都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利用地理教材内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我们地理教师把地理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一个引子,或者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地理教师在对地理教材的处理方式上,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地理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地理教材。地理教师充分利用地理教材内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的方法有:
1.重组教材内容顺序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教师不可过分拘泥教材,可以根据实际,重组教材内容顺序。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安排的顺序是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公转与季节。根据学生的认知习惯,我在引导学生自学完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后,并没有按教材顺序学习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而是先学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时差。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地球自转所带来的影响: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学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最后再学习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与季节。
2.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案例、地图、活动等
教材中的案例、地图、活动等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教师如果利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节课之前,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6页的活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据此画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并考虑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学生通过前面热力环流的学习,很容易得出:近地面的空气由两极地区流向赤道地区;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地区流向两极地区。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地球不可能不自转,地球表面也不可能是均匀的,因此这种环流是不可能维持的。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考虑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近地面的空气不可能由两极地区流向赤道地区,高空的空气也不可能由赤道地区流向两极地区。那么赤道与两极地区的空气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三、积极开发地理教材外的课程资源
1.学生生活中的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是鲜活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教师应积极开发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体验地理与现实的相关性,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认识到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例如:9月中旬前后,我们要学习《地球公转与季节》这部分内容。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归纳:每年夏季过后,白天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每年冬季过后,白天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家庭使用的同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夏季洗澡时水很热,但冬季洗澡时水就比较冷。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
2.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地理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课程资源。例如:丹金溧漕河纵贯我市南北,一直是我市重要的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但是近些年来,河水污染现象非常严重。我校刚好位于丹金溧漕河西部,因此,在学习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研究丹金溧漕河的水文状况,并对该河水的合理利用提出自己的建议。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要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加深课堂印象,强化记忆效果的目标。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探讨教学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就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而言,我们一定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各家教学理论(学说)之精华,逐步建立、健全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学科特点、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探讨、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运用板图、板画的图像艺术
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艺术,也是地理教学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是以 示意图的方式,揭示出地理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发展演变过程。它较为形象直观,在课堂上边讲边绘,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等的不足。用板图、板画教学,对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建立空间概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板图运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活跃思维,开发智力,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加深课堂印象,强化记忆效果等诸方面起到显著作用。要充分发挥板图的多种教育功能,教师必须在课前围绕教材,精心设计,合理剪裁,从而使板图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形象语言,成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板图设计也无疑需要追求创意,提高品质。它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保持敏锐的观察力 和想象力,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摆脱教材的束缚,解放自己的创造力,使板图的设计新颖、独特,富有吸引力。例如教材第十一章“人类与环境”,概念多、知识零碎、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时缺乏系统性。我们以巧妙的构思,创造性的联想设计一幅“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板图,把整章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创意设计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能力,也就是说板图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要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因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一种好的形式表现,好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美,它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实现愉快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提倡创意设计,强调创造性和艺术性,并不是否定教材,离开教材,随心所欲,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恰恰相反 ,我们要的创意,应当是紧扣教材,围绕目标,为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为教得生动,学得主动服务,我们设计板图,可以从课本中没有的,以文化图,也可以从课本中的插图而来,以图变图。
二、地理教学过程要以活动为中心
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主要地理活动方式有:
(1)地理游戏活动。如地理谜语、在地图上旅游、政区拼图、地理故事会等。
(2)地理实践活动。如等高线制作、区域规划等。
(3)社会调查活动。如环境状况调查、资源调查等。
(4)地理体验活动,包括直接体验(如郊游、参观)和间接体验(如观看录像、电影等)。
(5)合作学习活动。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更多的是没办法按照上述活动来设计的。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等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相提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方法是:第一步,老师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来源于课本,但又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第二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第三步,(课堂上)小组内部总结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以使小组各成员都能完成大纲要求。第四步,小组间相互提问与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轮流主持,提出问题,其他小组进行枪答,并统计得分,评出优胜小组。第五步,教师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一是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二是进―步突出重点,三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三、地理教学要实现学生主体发展
实现学生主体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潮。学生主体发展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是实践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能动的发展,表现为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裴娣娜,1999)。
中学地理教学势必由地理知识的传递变为地理素养的培养。相应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的发现(探究式)学习。为此,我们必须反思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建立适应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其一,传统教学缺乏“人情味”。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抽象的学生,而不是现实的学生。教师可以随意训斥,甚至讽刺、体罚学生。师生双方存在着事实上的人格不平等。其二,传统教学不是实质性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一言堂,教学信息流是单向的、是机械的,也是单调的。因此,从教学的“互动性”上讲,传统的地理教学不属于实际意义上的教学。其三,正是由于传统教学存在着上述现象,才导致教与学的分离,甚至有时还是对立的。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统一呢?
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即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此,现代教学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甚至是互助的师生关系。这种现代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交往的基础。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在以交往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主动的和丰富的,因而也就“教学相长”。同时,教师的作用也逐步由传统的知识源泉,转变为指导者,并进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从而实现由以“感知―加工―表现”为基本环节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环节的发现学习。
四、优化地理教学小结结构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由于自身哲学观、心理学基础以及方法论的不同,选择、组织教材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计模式。
目前,影响较大的课程设计有三种,一是学科中心模式,二是学生中心模式,三是问题中心模式。我国传统教材属于典型的学科中心模式的产物。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新教材力图吸收三种模式的优点,将“教材”变为“学材”。虽然可读性增强了,但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减少了。针对新教材的这一特征,可将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以激发、强化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第二阶段,采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立、扩展与优化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理清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在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后,利用。最后约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遗忘程度。
参考文献:
[1]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 中学地理 应用
0 引言
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前教学现状,为达到一定教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方针。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原则,更具灵活性和导向性。就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研究而言,我们一定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各家教学理论(学说)之精华,逐步建立、健全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学科特点,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策略。
我在地理教学中总结了几条基本策略:
1 教学氛围愉悦化
建立愉快、喜悦、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氛围),是成功实现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基础。
1.1 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因而,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1.1.1 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入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问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老师和学生们建立了平等师生关系,我们很注意尊重学生,总是从多方面正确引导,不挖苦讽刺学生,更不打骂学生,有成绩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体现在作业批改中。作业本上,对的打“√”错的不打“×”,批语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话“你真聪明”、“你真棒”、“你做的真好”、“某某地方不太恰当,请你再思考一下,重新再来你能行”。对学生缺点错误用恰当的方式委婉的指出,让他感到羞愧,自己愿意改正.因而,一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违法的。我提倡要坚决杜绝体罚、挖苦学生。
1.1.2 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应有真诚的感情交流,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情感好,就爱听某位教师的课;相反,学生和某位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这位教师的课。因此,我们在教学别注意了这一点,用真爱去打动学生,把握学生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学生能领会教师每个眼神、动作,师生间能做到交流自如、配合默契。
1.1.3 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1.1.4 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从世界观的形成、知识增长、能力培养、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等方面以身作则全面指导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1.2 运行外部“赏罚”机制。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外部赏罚等外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激活、引发和加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
1.2.1 教学内容设置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应因人而宜、灵活的设置课堂内容、作业,课堂内容、作业应有难易之分,基础弱的同学使他们在易上充分发挥,能力强的同学在难上现能力,这样他们就会找到自信对学习产生兴趣。
1.2.2 帮助学生增加成功与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而且经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克服不了时,教师应予以暗示、提示或者引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的喜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成为学生继续参与的加油站。实施“小步子,快节奏”的教学策略,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上成功的机会。
1.2.3 教学“处罚”要有针对性。切莫过于严厉,因为“处罚”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矫正信息,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一点,对于学习错误要么不予理睬,要么予以训斥,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
2 教学起点问题化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根据这一观点,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问题来源是多方面的。常用的办法有:
2.1 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
2.2 创设问题情境。我们把许多地理知识编成故事讲给学生们听,然后提出问题,他们会很感兴趣地去思考;如:在讲中国河流时,我把长江、黄河比作两位漂亮的公主远嫁到渤海和黄海,支流比做丫环,然后让学生们看她们远嫁走过哪些省,路途是否平坦,经过哪些地形区,这样抽象的地理知识变活了,学生的兴趣高涨了,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自主的学习与思考,从而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3 教学内容图像化
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图像方能表述完整。
怎样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我们认为:
3.1 要认真研究教学媒体的综合利用问题。要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幻灯投影、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板”教学艺术与电化教学媒介相辅相成,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系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简化。具体作法有:①变死图为活图。即让死图说话。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煤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②化繁图为简国。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圆形。③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展示。④创设寓意图。利用“苦难的母亲”、“小鱼的哀求”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4 教学过程活动化
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掉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主要地理活动方式有:
4.1 地理游戏活动。如地理谜语、在地图上旅游、政区拼图、地理故事会等。
4.2 地理实践活动。如等高线制作,区域规划等。
4.3 社会调查活动。如环境状况调查、资源调查等。
4.4 地理体验活动。包括直接体验(如郊游,参观)和间接体验(如观看录像,电影等)。
4.5 合作学习活动。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更多的是没办法按照上述活动来设计的。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等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相提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方法是:第一步,老师先特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来源于课本,但又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第二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第三步,(课堂上)小组内部总结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以使小组各成员都能完成大纲要求。第四步,小组间相互提问与解答。在这-过程中,各小组轮流主持、提出问题,其他小组进行抢答,并统计得分,评出优胜小组。第五步,教师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一是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三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5 教学小结结构化—课程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原则,本文选取了首都师范大学2005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32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地理教学实习状况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占总数的87.5%。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钻研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成绩评价(评价学生、评价教学)、备课6个维度命题,总共20道。每道题采取5点量表记分的方法,让实习生依据亲身体验选择非常熟练、比较熟练、基本熟练、不太熟练、极不熟练,数据统计时赋予分值分别为5、4、3、2、1分。第二部分以研究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地理教育学课程与中学教学实习的互动、融合与整合状况为目的,共6道题。前4道题研究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的状况,基本属于等级量表的范畴,每个选项以一句话描述了各等级的状况,分别赋予分值4、3、2、1分。后2道题研究地理教育学课程的状况,属于类别量表的范畴,只统计各选项的百分比。
此外,笔者等人还选择性地听取实习生课程、与实习生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非正式访谈,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在中学实习1个月的经历也是本文的资料来源之一。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实习效果的总体状况
问卷的第一部分共20道题,每道题得分3为参照值,因此总分60为中等水平。本次调查中28名实习生的平均分为65.25,略高于60分,说明实习生已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通过实习能够基本胜任课堂教学。但是实习效果差强人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很大的潜力可供开发。另外,有8名实习生总分低于60,占总人数的28.57%,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比例。这说明超过1/4的实习生还与一个合格实习生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分看,钻研教材得分3.31、理解新课程标准得分3、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分3.25、基本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得分3.23、成绩评价(评价学生、评价教学)得分3.36、备课得分3.37,所有得分均大于或等于3分。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理解新课程标准得分显著低于其它5个维度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2.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实习的融合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相关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82.14%的实习生认为大学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能够完全或者基本满足教学实习的需要,只有17.86%的实习生认为有些内容大学课程中没有学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71.43%的实习生认为大学学习的内容与中学教学的内容似乎不完全一致。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学科思路或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67.86%的实习生认为非常有帮助或者比较有帮助,但是绝大多数实习生根据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另有28.57%的实习生认为没有什么帮助,认为大学学到的学科思路与中学教学完全不一样。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学科素材(指中学课本之外)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71.43%的实习生认为用到的素材大部分都是在教学实习中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21.43%的实习生认为来自大学课程的素材与教习实习中搜集的素材的数量差不多。
从“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为实习生提供学科内容的组织、分析等能力方面”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53.57%的实习生认为备课时从大学课程学到的方法中得到很多启发,甚至得心应手。46.43%的实习生认为大学课程中的学习方法对实习没有多少直接帮助,甚至只是对要讲的内容不感觉陌生罢了。
以上4道题分别是问卷的第21~24题,采取4点量表计分方式,故2.5为参照值,通过计算,这4道题的平均分依次为2.93、2.68、2.25、2.39。其中第23、24题得分低于2.5,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这两道题得分显著低于第21、22题,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地理教育学课程与中学教学实习的融合
从“大学地理教育学类课程中,你认为对教学实习帮助较大的是:(可多选)”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中学见习、听课(71.43%)、地理教学方法的了解(60.71%)、中学地理教学案例的分析(53.57%)。由此可见,切实解决实习生如何“教”的困惑是最突出的问题。
从“教学实习(讲课)中感觉比较(或“最”)困难的地方是:(可多选)”这道题答题情况来看,初中实习生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把握补充知识的多少和深浅(57.14%)、理清课堂教学组织的思路(57.14%)、找到合适的素材(57.14%)。初中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课程设计原理性的内容较少,理解起来不是很难,但是由于初中课程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这就使得教材编排突出区域重点,而显得学科体系不完整,因此实习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组织思路比较混乱,非常有必要补充知识与素材,但是不能把握补充知识的深浅。高中实习生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吸引高中学生的兴趣(64.29%)、能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57.14%)、组织课堂学习活动(35.71%)。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这就使得课程难度加大,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由上可见,无论是初中实习生还是高中实习生,他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都是围绕新课程的特点展开的,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地理教育学相关课程不涉及相关内容,如果实习生不在大学期间理解和实践新课程,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扎实教学技能,提高实习效果
实习效果如何与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是否扎实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教学技能不仅指实践知识层面,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实践智慧。高师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是普遍的,在研究者对175名中小学校长、管理人员和教师调查中发现,不少中小学校长抱怨高师毕业生是“半成品”,需要很多时间再培训,这是对高师毕业生实践能力、实践智慧不足的有力佐证。为了不让这样的“半成品”进入中学校园,在教学实习之间,一定要利用多种途径,如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微格教学等途径锤炼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实习生实践能力的获得不要寄所有希望于教学实习,这是不切实际的。
实习生毕竟还不是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才能实现,不能以一名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的标准要求实习生。实习生教学实习前应基本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实习提高实习效果,达到一名高师合格毕业生的要求。 2.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适度融合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培养能力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有机融合,使高师课程“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起来。具体到地理学科,就要加强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的融合。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充足、科学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供缜密、清晰的学科思路或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提供充足的学科素材,培养实习生学科内容的组织、分析等能力。实际调查中发现,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的融合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提供学科素材和提供学科内容的组织、分析等能力方面。
笔者认为,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与中学教学的融合度并不是越高越理想。如提供学科素材方面,学科素材涵盖非常广泛,要求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似乎不太现实。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素材方方面面都可以引用到课堂教学中,而寻找素材应是地理教师的一种能力。地理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时俱进的敏锐性,根据教学实际选择素材,这样才能满足课堂对素材的需求。另外,大学相关地理学科课程的难度要高于中学课程,并不是中学课程的重复学习,因此应提供充足、科学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是不能要求大学学习的内容与中学教学的内容完全一致。
3.从实习生需求出发开设地理教育学课程
中学见习、听课、地理教学方法的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案例的分析代表了实习生的内心需求。实习生最迫切想学习如何“教”,这不是理论的学习,更侧重于指导、训练他们怎样“教”,强调实践操作性。教师职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地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要着重从“教”入手,但是不能忽视融入“学”法的指导以及必要的理论学习。
由问卷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出,理解并实践新课程标准是相对其它维度最迫切需要提升的问题。从上述初、高中实习生报告的教学实习中最困难的地方可以看出,实习生遇到的困难几乎都与新地理课程的改革有关。当前的实习生都是新课程实施之前中学毕业的,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现状实际了解少,体验更少。因此,地理教育学课程的开设要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实习生实施新课程的热情。从新课程的实践出发讲解新课程的理念、与旧课程的区别;从实验区新课程实践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突出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差异。
与此同时,地理教育学课程自身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尝试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如多使用探究式教学,多采用讨论、发言、辩论、撰写论文等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实习生从大学教师的示范中,体验新课程,学会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1.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知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来说,中学地理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认为知识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这三方面的任务未得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综合发展,尤其突出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将感性地理知识等同于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每一章节内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只注重传授感性地理知识,而轻视理性地理知识。将感性地理知识教育等同于地理知识的教育,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地理知识系统不能有效形成。
(3)在教学方式上重灌入轻启发。从师生双边关系来看,主要是存在重灌输轻启发,重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核心地位,形成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素质教育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其中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教师导学方法的探究。在中学教学中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关系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的导学方法,合作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师生情感的融洽交流,都是教师导学的成功因素。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利用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入新课,可以引起良好的效果。
(2)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便于观察和了解难以理解的地理事物。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素材,应具有直观性和便于探究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直观动画及材料来接触教材中抽象的地理事物,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思维能力的升华。
(3)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探究。亲身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感受过程,在亲身观察中不断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才能产生解决新问题的新思维。因此亲身体验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最有效方法。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在教学中做适当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联想到所学知识不足,以提高应用能力。
3. 素质教育形式下的中学地理教法探究
(1)案例教学法。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了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法一改原来教师动口、动手和动脑,学生听、看、不动脑的传统教学方法,变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同时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JTP教学法。中学JTP实验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的简称,是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于1990年签订的为期三年的教育革新项目。它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从兴趣、情感角度来探讨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一是用地理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用地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教材,培养兴趣;三是从问题入手,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兴趣,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洋溢着对探求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四是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3)“立体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系统的三项职能的“立体交叉”落实,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学地理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地理教育的三项职能建立的,而现代地理教育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全面地实现下列三项职能:一是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能力培养方面,不仅是要加强对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维、地理记忆等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要特别强调与重视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思想品德教育。三项职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将三者融为一体,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把三项职能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地理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系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体现。现行的地理教材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教材外部联系和内部结构。地理教材是一个开放的智能系统,同外部的联系非常广泛。例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体现为三方面:一是与初中地理教材智能的衔接联系;二是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三是与实际的联系。再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内部结构体现为:采用系统地理的形式,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地关系为线索,将当代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组成一系列知识结构。因此,地理学科具有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和相互交织的综合性,从这一意义来看,地理学科实际上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基于这种特殊性,只有建立一种以横向知识、纵向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分别为三个维度的立体知识结构,才是比较合理的结构。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教学时从知识的纵横两方面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气氛有起有伏,有声有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既注意到学生横向之间的个别差异,又注意到学生个体在发展中不同阶段之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是一项工程,它面向的是一个由许多活跃的个体构成的复杂群体,在每个大群体中,又有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小群体。因此,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迅速的提高,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既立足群体,又照顾个体;既发展群体,又塑造个体。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最大极限的长进时,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正伟.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2005.3.
[2] 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3] 吕文杰,马文鹏.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的课程审议[J]教育研究,2005.2:74.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课程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38―04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从只是几所大学附属高中的选修课程到被列为国家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在实践深入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却显得越来越紧迫。我们需要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到底应该具有哪些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是如何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呢?通过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试图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现状,得出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影响因素。
一 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从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层面来看,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迫切需要得到重视和确认,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们质疑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也对信息技术课程还能够存在多久存在忧虑,出现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不明确。第二是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什么存在争议。到底是教信息技术工具还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争议,主要就在于没有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即没有确定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能够带给学生什么,能够满足社会的什么需要。第三是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1]。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诉求,不仅仅流行于研究者中,而且在一线教师的讨论中也日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信息技术教师对于课程价值的认识和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实践取向。所以,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状况,了解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影响因素,这些就直接关系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实现。所以,本研究以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内容作为分析对象,试图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现状。
二 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是先确立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理论分析框架,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确定了访谈提纲;在2010年年初对访谈对象进行预访谈,修改访谈提纲;从2010年4月到6月,对总共5个城市的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在2010年4月-7月进行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录音资料整理;在2010年7月对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录音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个案选取时主要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在全国抽取5个城市的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取样存在着各种类型。比如,从学段来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8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5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7位。从性别来看,男信息技术教师9位、女信息技术教师11位。从工作年限来看,信息技术教师的平均工作年限13.25年,其中,工作年限最长的为23年,工作年限最短的为6年。从所学专业来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为12位,有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所学的专业为体育、中文等。为了获取更多可用的信息,本研究所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来说,都是能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例如,从职称来说,就可以看出所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信息技术教师中的“熟手”教师,特级教师一位,中高、小高的信息技术教师占了绝大多数。
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主要是半结构式的访谈,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等内容。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时间大约为50分钟。
三 理论分析框架与编码
根据价值学理论,我们在考察其他学科的课程价值体系之后,借鉴王坤庆有关教育价值的分类方式[2],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个体内在价值、个体工具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其中,个体内在价值包含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能、能力培养、社会责任以及情感与态度;个体工具价值包含生存的价值、发展的价值、享受的价值;社会价值包含缩小数字鸿沟、构建信息文化、适应知识社会。
我们将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内容按照意义分成数个片段,然后进行分类。各个类别的主题结合预先设计的结构与具体的访谈数据中新出现的类别最终生成的。通过多次阅读整理出的访谈录音文字内容,我们将有意义的访谈片段进行编码,并初步建立一个编码系统。在编码过程中,我们通过讨论不断地修正这个系统。根据访谈录音意义的片段,我们进行了分级登录,最后根据理论框架和实地访谈内容确定了4类共包括18个小主题的编码系统。访谈编码系统分为四类:个人内在价值、个人工具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最终的编码系统分类如表1,各个小主题的频次如图1。
四 研究发现与结论
根据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内容主题频次的数据,以及结合具体访谈内容,我们得到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具有以下一些结论。
1 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
从我们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感很强。TT2老师是一位有十年左右工作经历的信息技术教师,她对我们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下面的话语。从她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肯定,她的言语中充满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豪感。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一年教QBASIC,四年之后学校有一次校庆。有个学生见到我后,跟我说:“孟老师,你那时候讲的算法,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有用。”当时我就觉得这种东西是对学生有价值的东西。还有个学生,他从来没接触过电脑,敲键盘手指都是僵硬的,我就一点点地教,最后考完试之后,他对我说“老师,我特别高兴,我会用电脑了”,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教的课对学生是有价值的。(TT2)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主要是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作用上来肯定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如TT1老师所说:“应该有咱学科的东西,这个肯定还是别的学科替代不了的,不然的话咱们学科肯定就亡了。”从TT1老师的简短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充分肯定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价值。还有的信息技术教师甚至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语文两个学科课程进行了类比,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独特的价值。
从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同来看,普遍是非常认可的。信息技术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程价值。信息技术教师普遍不认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独立学科最终将走向消亡的说法,而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的价值。
2 “只管低头干活,不管抬头看路”――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普遍偏低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线实践者,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认识不深入,根本没有深入思考过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只是根据教材或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或者信息技术课程能够给学生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很多是来自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有关专家的培训或者教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从访谈的主题频率上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教师只关注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内在价值,而不关注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所带来的工具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对于社会价值中的适应知识社会的价值方面,则没有一个接受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谈起,而构建信息文化的价值也只有3人次谈起过。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天天接触学生,所以思考的也大多是信息技术课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等具体问题,很少思考信息技术课程到底从长远来看能够带给学生什么。
从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现状来看,信息技术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只管低头干活,不管抬头看路”,即并不关心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只关心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关注教什么以及怎么教。
3 信息技术教师对于课程价值认识的功利主义取向
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方面,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通过访谈来看,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强调信息技术课程要教授一些实用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重要的频次达到了17次,甚至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有用就教什么”,这是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的表现。以下是信息技术教师一些典型功利主义取向的认识。
技术是为了你的需要服务的。我觉得咱们的课程设计也是往这方面走。学生需要什么,咱们就教什么。教技术我也赞同。调查学生的需求,拿电脑干什么,而且是能对学习有帮助的,或者对以后都有用的。为什么讲Office?Office确实有用。(TT1)
我就讲应用。我觉得什么有用我就给他们讲什么。(JT3)
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教师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认为操作是学生马上能够学以致用的,是学生需要的。但是,功利主义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过于短视和不全面。短视主要是没有站在学生的人生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课程所应有的价值,而仅仅着眼于眼前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不全面就是仅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作用,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以及方法过程的作用,不能够站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明确提出了“什么有用就教什么”,但是判断教育是一项长周期的活动,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当看什么知识对学生最有价值时,我们要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来预测。另外一方面,是确定有用的标准是什么?所谓的“有用”,是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还是学生日后的公民生活?还是学生和谐地健康发展?所以,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什么有用就教什么”只能说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价值认识。
4 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技术化倾向
由于历史发展背景与自身的技术特性,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始终停留于简单理解的技术化倾向层面。技术理性膨胀导致信息技术课程仍然仅仅停留在“什么有用教什么”的技能培训层面,而不能够使得技术与人文融合,技能培养与素养养成共生。技术化倾向还体现在于信息技术教师只关注技术操作的细微处,或者关注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些方法与策略,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仍然不能占在信息处理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信息技术教师普遍缺少对于信息的批判性使用等能力培养的认识。以下是信息技术教师一些典型的技术化倾向说法。
操作的东西不是没有必要,有些东西还是要讲,因为咱
们毕竟是技术的课程(TT2)
如果落实到学生的个体来说,他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所
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最重要的(CT3)
咱们的关注点当然还是技术的价值 (TT3)
技术化倾向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开始,就强调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功能,等到20世纪90年代,则强调计算机课程的工具论。工具论视野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操作技能的掌握,使得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自然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可以说,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技术为本的学科课程,自然带有技术的痕迹,但是如何在使得技术取向与文化取向相调和,则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5 不同学段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不同
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有所不同。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工作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呈现出一些差异性。首先,在认识层次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深度方面要强一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都是科班出身,大部分教师都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从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感也相对比较强,再加上学历上也普遍高于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深度方面则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强一些,所思考的问题也更深入一些。其次,在认识内容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由于科班出身的较多,所以学科本位更为明显,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加强调技术取向,强调编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而言更加强调综合应用,强调学生兴趣。
6 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来看,课程政策和教材已经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以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些典型看法。
重视程度,最关键的就是省里的指挥棒。(JT1)
我感觉最起码有一套标准教材。(CT4)
教材整体化衔接问题,就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应该是有一条核心价值来贯穿我们的教学的,我觉得目前可能还不够统一。(WT1)
在信息技术教师访谈中,我们普遍感受到课程政策直接制约着教师的课程积极性。在高中,由于各省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制不同,导致信息技术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的存在,各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应试的倾向。在义务教育阶段,则由于国家在此阶段课程指导文件的缺失,直接导致各地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差异性,有的地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急剧压缩,信息技术教师队伍重新洗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缺失,也导致小、初、高内容体系的不连贯,导致了初、高都是零起点的尴尬局面。由于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缺失,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没有信息技术教材或者缺少好的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在呼唤体系化的小、初、高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在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中,由于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加大了教育投入,硬件设备逐渐并不成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多元的、复杂的,对于它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加深的,我们基于实践,立足理论分析,试图能够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逐渐清晰化,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97-198.
[4]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方法论与发展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3):8-12.
[5] 王爱胜.追寻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核心与价值[OL].
[6] 仲小敏.我国现代中学地理课程价值与实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J].教育研究, 2002, (11).
The Statu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Understand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s from Teachers
LIU Xiang-yong1 DONG Yu-qi2
(1. Jiangnan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2.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hangchun,Jilin 130024, China)
Abstract: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s a research topic to solve.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views with 2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the researchers find ou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held generally positive orientation of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held the generally low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T teachers’ orientations about the value of IT curriculum are technical and utilitarian; different learning section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value of IT curriculum; Curriculum policy and curriculum materials are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that influence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curriculum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