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一语文教学方法

高一语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3-08-02 17:1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语文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一语文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高一 语文学习

所谓自我学习水平认定, 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正确的认识。需要区分的是, 许多学校的入学考试并不是对这一概念的实践。因为大多数学校举行考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分出好坏, 贴上标签, 分层教学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绩, 于是考察形式, 试题内容和结果都与笔者定义的自我水平认定相差甚远, 现实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所以建立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符合高一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学习机制,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但是,语文学习既有一些共同的规范和方法,也存在不同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高一语文教学应在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机制。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而高一仍能够用的良好学习方法、习惯,不但应该保留,而且还要强化和发展;对于在初中尚未具备,而升入高一必需的方法、习惯,才需要培养。因此,所谓“初高一衔接”,是指保持、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一语文学习要求的方法和习惯,最终完善符合高一语文教学规律的学习机制。

我的衔接对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1.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提高。目前大多数教师备课、上课关注的还是教材、教学内容本身,而对学生关注不够,造成教学上不能因材施教。按于漪老师经验:“对学生的情况若明若暗,教学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或失之艰深,学生如坠云雾;或失之肤浅,学生味同嚼蜡;或失之繁琐,学生昏昏欲睡;或失之过简,学生索然寡味。”因此,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自觉衔接意识;善于分析教材、大纲,学生和教师自我;并注意衔接的科学性,从感性升化为理性。

例如在语法这个问题上,由于中考语文试卷不涉及它,所以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就难免忽略它;而高一教师又感觉这个知识点是初中就该解决的,更因为课程进度、时间等方面的困难而无法过多顾及:由此造成了高一学生的知识“空档”,许多学生搞不清楚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我主张初中教师多了解高一教学,高一教师多研究初中教学,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2.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学习动力主要是态度和动机,动机源于需求,需求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语文学习提供动力。语文是一门长线课,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似乎人人都懂,但人人都不精通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最基础的识记水平能够直接体现外,其他的能力不能短时间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心理。所以,在高一阶段,教师更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文学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赛诗会等形式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自学能力的形成。并从肯定鼓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特级教师陈钟梁说:“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其阅读方法。”他同时又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其着眼点应放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很有针对性。

3.教得活也要学得好,培养自觉主动发展的能力,形成一种风尚和习惯。高一语文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有意识地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中有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在大的学段跨跃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变化的冲击下,他们不知道哪些初中的习惯应该保持,哪些应该随学习的深入进一步发展。认识的迷茫导致学习行为的紊乱。他们蔑视勤奋努力,嘲笑严谨认真,误把书写潦草当作成熟潇洒,误把作业拖沓当作聪颖脱俗,误把好高鹜远当作蔑视保守……面对这种情况,高一起始阶段,教师应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常规教学,不仅要有针对性的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更要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上,如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考试上培养自觉性,并反复强化,形成定势。使学生养成认真写字、广泛阅读、勤写随笔、注重积累和查阅工具书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导学法,拓展知识。初中的语文教学,首先还是扎扎实实教好本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还是立足于课本。那么,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课后及补充练习,一般来讲,平时的测验考试就基本不成问题。而高一已到了受普通教育的最终阶段,应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专业打好基础,无论学文科学理科,都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学外语也离不开母语。高一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培养和发展自学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广泛阅读,拓宽知识,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改变过去局限课文,靠老师帮助辅导甚至猜题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高一语文学得更好。

第2篇

关键词:高一学生 语文教学 问题 策略

随着一年一度中考的来临,学生升入高中将进入学习的新阶段,升学意味着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全面变革,学生心理需要一定的调试。 旧的学习方法加上科目的增加让让学生无法应对新课程,会出现偏科、学习时间与成绩不成正比等现象,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表现突出。此时有些学生开始抱怨高中语文太难学,摸不着门道,找不到方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的角度就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谈些个人看法。

一、高一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1.初中升入高中后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面对着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使得不少同学出现了心理、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语文难学,实际上是对由初中向高中转换后的学习不适应。

1.1对教材的适应性欠缺。一是初中阶段的课文篇幅短、教时长,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朗读,再加上有老师精细的讲解分析,以至于学生可以背诵课文。但到了高中阶段由于课文篇幅长,并且课时相对减少,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差,再加上学生对复习时间的掌握分寸不到位,几篇课文学过以后就把学生对学习“底线”搞乱了。二是高中阶段所学科目的增加意味着精力的分散,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势必有的科目无暇顾及,再加上学习兴趣的减弱。势必在语文学科上的弱势会逐渐凸显出来,偏科便由此形成。

1.2学生的学习方法欠佳。一是自学能力在初中阶段,语文考试内容有具体的范围,中考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对学生来讲只要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就没错。高中阶段就不一样了,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教材来学教材,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自学。二是很多成绩原本优秀的学生在跨阶段升学后都无一例外地遭遇了“滑铁卢”,第一次的月考、期中考让他们大受打击,无法应对新课程

1.3学生有困惑畏难情绪。因为经过紧张的中考以后学生如愿以偿的考进高中,从心里上来讲可以松口气了。但对高中语文来说不像数理化那样每日有笔头作业,其他作业一多让学生就将语文放至一边去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了,时间一长,自然就感到语文“难学”了。

2.初中升入高中后语文教学面临问题的成因

2.1沿袭初中语文的学习。一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往往出现“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管听不到位下课很慌忙”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继续沿用初中的语文的学习方法,更注重答题,学习的重点可能更在于应试。二是高一学生要学习九门学科,时间紧,压力大,再加上有的学校强调语数外(其实只重视数学和英语),有的科目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甚至直接被挤掉。语文作业、课外阅读等只能在课内完成。三是到了高一阶段“更注重理解,答题时需要技巧”的学习无法运用,致使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学生的个性、学识问题。高一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同学语文基础不扎实,连最基本的语法知识都不懂,理解能力普遍较低。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甚至还不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自然兴趣不浓,甚至影响周围的同学。

二、高一语文教学的策略

1.创新教学消除学生困惑畏惧心理。教育专家胡波说:“新生们普遍觉得功课量特别大。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抓紧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作为教师,则应该在教法上多下些功夫。篇幅较长的课文,最忌的是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巨细无遗的讲法。教师要对教材有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准确确立教学要点,最好一课时完成一两个教学目的,争取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下深记得的印象。这样讲授的结果,能使学生把厚书读成薄书,把长课文变成短课文,对每一节课的重点都有一个深记得的印象,对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感到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收获,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摆脱误所谓“高中语文难学”的思想阴影。

第3篇

由于初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目前最具权威性的评价就是中考和高考。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考既是初中升入高中的选拔考试,也是初中的毕业考试,教育部门对中考及格率的要求是要达到80% ,所以中考语文试题相对简单,学生中考的语文成绩也比较高。部分学生中考分数虽然高,但是仍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并没有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高考并不是学业考试,而是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考题有一定的难度,更注重考查能力。

一、教学方法方式的衔接

首先,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学生自然会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此时的学生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 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此时,有必要简单的阐述一下,对于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极大的压力,此时不能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其次,抓住学生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凝聚点.做好初高中学生情感的衔接。应该成为教师重视的 方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先导.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初中课程改革以后,许多教师在 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初中相比.高中教学方式方法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 陈旧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学生怀着很 大的期望到一个更高级的学校读书,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心理上的这个衔接点,要进行自我调节,不能漠视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高一教学中的“第一次”:设计好第一次师生见面,讲好第一节课,把握好每位心理状态。

最后,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的教学情况,在思想上做好衔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 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师特别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习的本学科知识的情况。把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储备情况结合起来,寻找衔接的结合点。

二、注重实践与前引后连

首先,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即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也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但往往不能灵活运用。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我认为。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外,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这不但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也适合于我们藏族地区学生的学习。

其次,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初中语文学习处于 中等的学生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教师有必要扶一扶、拉一拉。应针对入学新生. 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中前引后连,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可先复习《春》,使学生更充分地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把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教学,以旧带新,这样可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衔接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的深度、广度得到拓展。

三、语法知识的强化性衔接。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解决语句修改、长短句变换、句子衔接、仿写,以至阅读理解都直接或间接要用到语法知识。对我们藏区学生来说,学生的语法知识太 缺乏了。初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基本”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初中语法只学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没有“语素”、“句群”等知识的介绍,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法知识也得不到保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要时时用到语法知识。因此,高一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中作一些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法知识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哪些需要补充,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补充相关的语法知识。如结合“理解句子”的训练介绍一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知识,让学生从语法的角度把握句子的结构、理解句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补充语法知识,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断层处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从而有利于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4篇

一、常规工作

1.集体备课的定期开展

集体备课活动在高一语文组的开展一直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备课组保证每周三进行备课活动,同时集体备课内容丰富多样。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对于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课文教学设计的实施、专题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学进度、关于作文序列的思考和探讨等等,我们都按部就班的加以研讨和规划。半学期下来,14位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都展示在集体备课记录的字里行间中。这些文字见证了高一语文备课组从建立到成长的每一个脚步。

2.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舞台

本学期以来,备课组十分重视新教和年轻教师的锻炼与培养。我们让王老师参加学校举办的“高效课堂汇报月”中充分展示,让乔老师认真准备上了两次汇报课。

3.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

备课组成员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并贯彻每一专题的教学重点。落实常规教学,抓好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测试等五个环节。本学期,高一语文组教师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自开学以来,本备课组共开展相互听课14节次,组员认真备课,保证有专题、有特点、有研讨、有整改、有提高。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高一备课组老师在教学中着力培养高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文学积淀,提高文学素养。阅读课做到有计划、上规矩,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享受体验艺术的快乐。

针对学校给语文科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备课组加强研讨寻找对策,确立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规范化、试题化,学生回答标准化、多元化的思想。同时,由专人负责专题训练试卷命题、作文训练拟题工作,尽最大努力弥补训练不足的缺憾。

二、特色措施

1.作文教学方式的探索

作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学生文学积累少,还谈不上作文材料的多样、新颖),进行作文序列设计,建立了一条由规范训练到自由写作的路。具体方式:选好范文,分析讨论范文的结构,严格按照范文仿写。仿写一遍不够,再写第二遍,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②马惠、陈茵、王立新等老师试点“师生同舞台”教学方法,如:师生限时同题作文、师生写作同题读后感、师生共悟诗歌创作等,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2.古诗文积累的增加

本学期共要求学生背诵古代诗歌和课文名句,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三、期中考试中突出的问题

1.卷面情况:大多学生能做到字迹工整,按指定要求答题。但是还有相当数量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主观表达题涂改现象严重。

2.答题内容:①错别字、病句较多;②常规答题步骤掌握不牢靠;③表述语言口语化现象较严重;④很少运用术语;⑤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较多,表述不到位。

3.作文:记叙文,大多学生能从学习、生活的中发现一些东西,但缺乏开阔的眼界和细腻的内心情感,很少有学生写到灵魂的深处的发现,因而大多学生写的是发现亲情和友情的题材。少数学生文体不清,抒情大于叙事,甚至没有叙事。还有部分学生写的内容层次较浅,如发现父母老了等。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

四、我们的思考:

1.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

①学前读。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读课文,划生词,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三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②学中读。学习课文离不开一个“读”字,但“读”时也不能毫无目的、方法,一味“让我们读一遍”、“让我们再读一遍”,这样只能变成“老和尚念经”。如何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应注意方法的指导。③学后读。欧阳修讲述作文之道时曾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课文学完,应强调对精彩片断的熟读成诵,并及时写作读后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①使学生敢于提问。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打消学生怕问错、怕嘲笑的心理疑虑。②使学生善于提问。“敢问”是基础。当学生头脑中充满一个个小问号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让学生问得有价值,有水平。平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词句处、理解的疑难处、内容的关键处、与实际生活的反常处提出问题。

3.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①宽容民主促“说”。要让学生“说”起来,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教师可以是“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可以是导演,但决不能成为课堂上的“演说者”。②形式多变练“说”。让学生乐说、会说,教师还须设计多种灵活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说话形式。

第5篇

一、略有不足的高中语文阅读传统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一门贯穿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因为语文的重要性以及普及性,所以许多关于语文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观念就成了学生的枷锁,让学生一直停留在传统当中“不知”创新,“不敢”创新。从传统观念角度讲,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停留在考试和成绩两个阶段,而不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素养以及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培养。这样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它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开始与现代化教学脱节了。

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课程,具有非常强的语言性特征。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非常少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和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学生可以针对自身情况与其他学生组成一个科学恰当的阅读小组,不光只是在阅读方面进行合作,关于语文甚至是其他学科都可以以该小组为基础,对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分析解决。这样,既是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就可以自发地形成一种固定的合作学习习惯,遇到问题时会主动积极地配合去解决问题。

二、合作学习模式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泓清泉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乃至是学科教学之中,合作学习的模式都具有巨大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善用这种教育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动结成小组,通过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问题的解决与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重要能力。另外,通过这种相对自由的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一种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知识的畅快性,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有意地将课文翻译的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由老师一句句地带着学生翻译。由于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比较少见的古文,学生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翻译,所以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的形式进行课文翻译。

该模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中的教学情景。通过一种科学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在提高语文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的设置最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对于文字和文章的理解把握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培养这种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雷雨》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课文中有较多人物和人物对话,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扮演一个人物,以话剧的方式进行课文阅读,然后对多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分。这种开放性的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所以,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配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要进行学生的分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在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将成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或者可以将性格活泼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这样会造成一种性格互补的良好氛围。另外一种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自发分组。例如可以询问学生宿舍情况,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结成小组。同宿舍的学生由于互相比较熟悉,所以对于分组以后的学习工作开展更加有利。

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绩、性格这三方面综合素质,使同组成员能够有着较强的配合能力,增强其协作与交流能力。一般小组的划分人数不宜过多,以四到六人为最佳。

(二)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学习情景

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的课堂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之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例如高一语文课文中,《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可以就烛之武劝退秦师的原因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讨论秦军究竟为什么退军。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甚至可以引起学生针对某一话题的激烈讨论,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结语:

第6篇

“天人合一”,这一著名的哲学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教育当然也包括其中。在教育领地,“天人合一”就是和谐,历代教育者都主张教育应该是和谐的。因为,自然是有秩序的,呈现为整体的和谐;人的生命也是有秩序的,也就必须使生命各部分得到和谐发展。这样,诉诸于人身体、感官及思维的教育活动必须是和谐的。但是到了现在,在这物化严重的年代,教育中的和谐因素渐少,学生的天地受限于学校的围墙,学习的内容受限于应试的藩篱,教学方法受限于行政化统一运作某种模式的压力。于是,教育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当然,被破坏的和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我们追求和谐的教学环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如此,和谐的风景还是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上实现的。在教育王国的诸多风景中,语文应该最是风光无限的,不只是它与一个民族灿烂文明同生同长,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独特的超越性带来了生命体验那无上的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的艺术,美不胜收,其实质应落实在“和谐”上,语文学习就是追求和谐的美的过程。在语文课中,应创设具有和谐意义的美好环境,达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生成美好的境界。这是教学环境的和谐,体现在人与人关系的建设上。在语文课中,应把审美的和谐和伦理的和谐完善结合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遨游文本世界,领略语文之美。这是教学内容的和谐,体现在人与文联系的建立上。在语文课中,教师还应努力追求最佳效果的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充分展示语文教学审美功能。这是教学方法的和谐,体现在人与方法的联系上。

 

下面结合自身教学《想北平》(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的体会作具体阐析。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我们今天来学习老舍的《想北平》。北平也就是北京,先请大家说说看,北平可写的内容你觉得有哪些。

2.学生展示。

3.教师发问:老舍会采纳大家的意见吗?请大家读课文。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

1.学生诵读课文。(诵读前,教师提出要求:结合第一环节交流的内容,注意每一段的大意,思考文章的思路。)

2.交流文章思路(“我的北平”(第1段)——我真爱北平(2—3段)——北平的特点(4—7段)——我真想念北平呀(第8段))。

第三环节:导读领悟

1.你是从文中何处知道北平怎样的特点?(说明:学生找出某处之后,教师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然后引导学生体验,接下来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形象性”的话,以求对北平的特点有更明晰的认识。北平的特点:①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②动中有静;③布置特别匀调,在人为中显出自然;④花多菜多果子多,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2.与我们在第一环节比,我们介绍北平,与老舍写北平,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文章用怎样的方式表现这种情感?(我们一般是神往之情,是对异地的渴慕。老舍是怀想之情,是对家的热爱。老舍主要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这一情感。)

 

第四环节:品读体验

1.文章写了北平很多特点,将题目改为“忆北平”,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忆”可能只是客观的叙述,“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告诉人们他对北平是爱的。)

 

2.你能总结出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词语置换,品味语言。)

3.再到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语句中渗透的情感。

第五环节:倾吐心语

1.读了老舍向北平倾诉感情的文字,大家一定感慨良深。下面就请你们向老舍先生的北平说一两句自己的话,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2.学生比较自己语言与老舍语言风格的异同(老舍的语言是简朴的。教师补充两句关于简朴的名言:①张籍:看似平常最奇崛;②叔本华:简朴不仅始终是真理,而且也是天才的标志)。

 

3. 如果若干年后,大家身在异国他乡,一定会非常地想念故乡。请大家也用这简朴的语言说说那心中的想念。

本教学主要体现了和谐教育的如下特点:

第一,力图建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些关系是否和谐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诸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现在的最大弊端就是从教师主导的一端走向学生主体的一端,而产生更为糟糕的效果。“谁为主”的问题,其实往往成为破坏和谐的问题之一。因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本次教学中得到了充分重视。

 

在课堂上,教师饱含激情,努力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比如,在第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自认为北平可写的内容,学生说完后,我突然发问,“老舍会采纳大家的意见吗”,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跃跃欲试,要读课文,氛围产生了。这节课,还能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以真诚、接受、理解为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第四环节,教师先示范品读,再启发学生总结学法,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又由学生据这个方法进行品读。老师示范品读,体现了真诚,为学生接受作准备;由学生总结出方法,完成了老师与学生在内在理解上的沟通,学生便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理解也就更为顺畅,并且深刻。这都是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完成的。

 

第二,力图体现教学内容的和谐。教学内容主要指以课本为依据,向学生提供的语文教学信息,形成人与文本的互动。它是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系列训练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语文知识主要来自文本,语文能力体现于学生对语文的把握,语文系列训练则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变的操作系统,力图实现超越。教学内容的每个要素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每个要素的教育功能,又要注意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也即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中。

如第五个教学环节,先让学生向老舍先生的北平抒发自己的情怀,这是带着此前的学习从文本中走出来。再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风格与老舍的相比较,这又是走进文本,教师适时补充关于“简朴”的知识,这又是语文知识学习。最后,让学生用体验文本简朴语言风格后的状态去以简朴语言说说自己将来对故乡的想念,这又是走出文本,当然,这时的“出”中又有着对文本的不停地回归。这样,人在文本之中的进进出出,具有了语文的终极意义,即解放了人的言语束缚,实现了言语能力的发展;解放了人的心灵束缚,实现了人性的发展。语文教学就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审美的和谐和伦理的完善结合起来,这样也就有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力图促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际上,一次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教与学生

学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方法层面上,千法万法,我们都应该落实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上,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从这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力图将教师“教”的活动转化为学生“学”的活动,课堂的和谐便有了基点。比如,在第一环节,让学生说自己了解的北平,是教师“教”的活动,用的是“揣读法”,为第二环节的初读和第三环节第二步的学生活动,也就是交流“与我们在第一环节比,我们介绍北平,与老舍写北平,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这一问题作了铺垫,即为实现转化作了准备。在第二、三环节,用的是“诵读法”,落实了情感的体验。这几个环节综合起来看,它体现了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有效融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地明白老师不仅是在教知识,而且是在教他们学。再如,在第四环节,品读体验,我的做法是自己先示范品味,然后启发学生发现方法,再用这一方法自行品味,进行交流。这里教师的示范就是“教”。启发学生发现方法,就是转化的桥梁。学生以此法进行品味交流,就是教师的“教”转化成的“学”,和谐的境界便产生了。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

当我们对学生自杀的新闻逐渐麻木时,学生把老师杀害的新闻又让我们错愕不惊。此时,作为教育者或者关心教育事业的人是否该反思呢?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是否更应该反思?我们一直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是否做到了呢?《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①但是在新课改的大潮下,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师弄错了重点,错把知识与能力当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忽视甚至是消蚀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他们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太虚,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为例,整本书中,致同学们和单元目标导读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说明的语句寥寥无几,大部分是对知识与能力维度目标的强调。连课本都如此,教师怎么能不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消蚀呢?

2.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还是无法逾越重知识讲解,轻情感教育的鸿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很微妙。所以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情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渗透还是很难的,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更考验教师的思想灵魂。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也说明教师并不只是单纯的交给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的灵魂,即韩愈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大部分教师仍然受制于传统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太偏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以至于无论新课改的口号喊得多响,而那只是口号,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突破传统教学的教师毕竟少数。

3.评价考核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矛盾的问题。当那个因迟到几分钟而不让进高考考场的男孩跳楼自杀的时候,我们应试教育的弊端裸的暴露出来。学校和教师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谁又能在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天天高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呢?另一方面就是情感方面很难有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布卢姆认为:“任何一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可能很快地习得,并直接表现在认知方面的考试中,而学生的兴趣、态度和个性特征形成起来比较缓慢,只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好几年,才能在评估中看出了其变化。当然,这不是说,情感行为不可能会有比认知行为更突然的变化,而是说,这种突然的变化往往是以长期发展过程为基础的。”②由于情感变化不像认知目标那么明显,这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问题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教育一再强调要培养健康的人才,健康不仅要求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可是现在学生因受不了压力,或者克服不了一点小的困难就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也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那究竟怎么能有效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呢?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而情感领域又包括五个类别:(1)接受或注意(2)反应(3)价值评估(4)组织(5)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其中价值评估又包括接受价值,偏好某种价值,信奉。这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实施中。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也不是学生无缘无顾就形成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正如雷夫・埃斯奎斯说的,孩子们都需要指导,即使是很聪明的孩子。③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对语文课文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敏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孩子接受一种正确的价值,然后让他们慢慢偏好这种价值,最后达到信奉。这种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最好从小做起,从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这样就可以培养更多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了。

语文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重要的载体。其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更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1.阅读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雷夫・艾思奎斯说:“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细化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通过朗读创设一个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去感悟文章所传递的情感,进而得到熏陶和浸染。李镇西老师提出一个理念:“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就是要求学生要进入到文本中,真正的读到心理,引起作者与读者的共鸣。

2.写作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阅读使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写作使人思考精确。”李镇西老师曾反思过他上的作文评点课。他说:“写作从生活开始,生活从细处感悟。好的文章总是从砰然心动到若有所思。”他注重教育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强调语文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相信对学生具有心灵震撼力。教师一定要重视写作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实施,因为写作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更可以改变生命。(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②《学习论》 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③《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思奎斯 中国城市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学习论》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329页

[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思奎斯,中国城市出版社

[4]《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华东大学出版社

第8篇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科目专业中一个颇具特殊的学科,大学语文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却显现出很明显的落后和错位状况。所以大学语文应该从科目的分类、功能的确认和课程的体系三个方向进行进更深层次的定位。大学语文分类应该从开始的教育类科目转变为文学性质学科。要想成为具有自主性和完整性的科目,大学语文迫切需要有自己学科的独特性。一套相对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成是一个学科完善的标志。文章首先讲解了大学语文科目的分类,随后对学科的特性进行相关探讨,最后对学科功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科目的发展的长河中大学语文是一个颇具特殊色彩的领域,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却显现出一个很严重的落后和错位状况。语文有着悠久的过去但是却以较慢的速度向将来发展,未来对于语文有着较大需求,但大多数民众却没有意识到这点。语文有着大量相近相似的专业,但不被大众认可;同时语文也较高的标准,但学习队团队参差不齐。所以最好从科目的分类,功能的确认和课程的体系这三个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位。

一、科目的分类

首先要从头开始考虑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分类问题,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将语文的类型逐渐从教育类科目转变为文学性质的科目。一个科目专业的建成与完善,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他名字的完成。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科目目录看来,大学语文作为二级学科被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同大学物理、数学、体育和化学等都是同一个二级学科归于教育学门类下。在各大高校内部对这种分类不甚了解,而且这种分类方法极其奇怪。就单纯对大学语文的分类来看其中没有太多的政治问题,所以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探索。事实上中文学科方面的主流方向极少关注大学语文学科的分类问题,更不要说是对他产生疑问。产生该现象主要是由于法律早就将这一科目归类到教育学门类中,不存在重新对他进行归类的价值。民众仿佛在逐渐丧失对一些已经成为常识知识的质疑反思能力。所以在这种探索能力缺乏的条件下想要创新即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观念,来解决大学语文科目分类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将大学语文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很明显偏离了本质,由此来看,大学语文应当归类于文学性质门类里的中文学科。就学科角度而言,语文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上层建筑基础牢固才会更加稳定,保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具备更强可操作性。

二、学科的特质

作为一个边缘化状态的学科,大学语文要想成为一个完善自主的学科,他必须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大学语文和其他普通的中文专业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知识网络和教学实方面的普遍性、实施性以及综合性。首先,知识网络的普遍性。目前中国教育的很大的盲区就是研讨的出发点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忽略了人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教材的改革上应该增强对人文的解释和渗入,加大文学内容,不止要做到丰富内容,更要丰富内涵,所以这样会对教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高要求。其次,科目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国内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浪,由于想法不够完善,所以很快就被扼杀,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所发起的运动终究会失败。大学语文的功能是要将视听说读写提高一个层次,如果脱离原本的目的,失败则是必然结构。再次就是教育的实施性。因为他与其他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差别,使得其实施性需要更加突出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总而言之,在我们确立学科时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涵的丰富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也要随着发展对自身进行深造。

三、功能的确认

首先,教育方面的确认。近几年时间很多专家一直仔宣扬大学语文在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来提高大学语文地位,想要将大学语文向思想品德教育靠拢。现代中国人糊涂的将重要性与政治性划等号,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对大学语文的功能进行清醒的认识。不能将其与思想品德课程相提并论,要着重强调文化的传承,提升自身品味与能力,增强语文成绩。第一语言。将语文二字拆分语字在先,语言的深层次学习是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第二人文素养。文字在后,文明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大学语文不止教授知识,使学生文学素养提高文化水平提高,更要教授做人的道理,完善学生人格和正确规范的三观。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一个专业的建立最基础的标志就是从一个课程转变成一门学科,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很大的波动性。一些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但还有一些高校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对其学科的地位是有一定的影响。从选修课向必修课的转变是由一门课程向一个学科转变的开端。随后则是从教学角度考虑问题,内容的设置要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因材施教,与当今大学生生活联系紧密适应时事热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大学语文目前仍是普及性质的学科,还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还要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不能破坏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特质,还有要保留大学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能。以此原则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适当的设置和完善,更好的进行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的教学之路。

作者:刘重达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

第9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理念 主题写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95-02

一 问题的提出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谈到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其实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更为严重。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执教过普通中学,也执教过重点中学,教学对象有从初二到高三等不同年级的学生,总的印象是中学生作文状况非常糟糕。具体表现为:内容贫乏,感情矫饰;没有血肉,缺少思想;“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抄袭移植,难见新意。中学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可谓不够,教学力度不可谓不大,训练强度不可谓不高,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怎样建构?

经过深刻的反省,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理念出了问题。忘记了作文的根本——作文到底要干什么?常常过于主观和“一厢情愿”,总是从教师的教学目标去看待作文,去要求学生的作文符合教师的要求,去追求一种美好的作文“业绩”,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作文。忽视了作文中的学生的现实状况,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实际情况。重视作文的拟题、命题,在“写什么”上下工夫,而很少想到学生的接受、认同程度,在“能不能写”上缺少追问。

二 对一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多年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盛行着一种主题写作的僵化模式。这种主题写作模式的特点就是把本来充满生命情趣和创造精神的作文教学变成十几个或几十个单调乏味的主题进行写作,如关于成才、勤奋、文明、礼貌、道德、理想、团结、爱心等。学生就在这种“宏大”的主题套子里进行奉命式的写作,进行填充式的涂鸦,进行毫无思想的操练,其结果就出现了面目可憎的“学生腔”作文。

那么,这种主题写作模式的弊端体现在哪里呢?不得不说,这种硬塞给学生一套抽象概念的做法首先就违背了写作的规律。因为写作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应该是抒发和表达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而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的产生来源于生活的感发,而不是来自于抽象概念的注入。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产生根源可能比较复杂,其中有传统的“文以载道”封建文学观的影响,也有“”时期主宰文坛的主题先行文学创作模式的流毒,更有应试教育的因素。无疑地,这种写作模式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很大危害。具体地说,这种主题写作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重理念灌输,轻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的作文主题要有正确性,内容要有进步性,情感要有健康性,材料要有积极性。这当然没错,只是强调得过了头。教师的强调往往代替了学生的生活理解、生活认知,人为地拔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因而没有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地,教师对学生作文涉及的自我情感体验持一种贬抑的态度,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合乎要求,总是力求围绕有“意义”的东西去编造、搬用,弄一些虚假的东西塞到文章中去,而往往忽略了自我真实的人生感受和体验。这样一来,自然就形成了学生作文的内容虚空、情感虚饰的毛病。

第二,重反复训练,轻生活积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只重视课堂训练,只重视某一主题的反复训练,而忽视学生课外生活的积累,没有把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可能某一个主题在初中写了,在高中又写;在高一写了,高二、高三依然写。作文课采取一种闭门造车的方式,为作文而作文,而不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从而表现生活。因而学生的作文缺乏生活的底蕴,缺少生活的发现,缺失生命的激情,成了无病、“强颜作笑”。作文当然也就空洞苍白、丧失个性了。

第三,重形式技巧,轻内容厚重。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写作,由于学生的积累不够,思想穿透力不强,教师往往强调写作技巧的运用。因此,很多时候,作文训练变成了写作技巧讲座。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诸如此类。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写作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指出写作技法的讲授应当适当。因为,作文并不是纯技巧的东西,相对于作文的内容表达来说,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在缺乏丰厚的生活内容的基础上,在缺少真情实感的书写里,技巧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要知道,从心底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比经过任何技巧的处理和词藻修饰的文字更富有感染力。

总之,主题写作模式剥夺了学生自我思想的权力,排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内驱力,忽视了学生自我生命体验、生活积累的重要性,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僵化的写作教学理念。

三 作文教学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这话具有真理性,但绝不是真理。要接受某一理论时得问一问它是什么样的理论。是僵化的教条,还是富于生命的思想。若是前者,用它指导实践,一定会走向失败的死胡同;若是后者,用它指导实践,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作文教学理念对作文教学无疑具有指导作用,它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

那么,中学作文教学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作文教学理念才是正确科学而又切实有效的呢?

回答是:回到写作的根本。什么是写作的根本?《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毛诗序》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代杨雄《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多么明白朴素的话!而这朴素的话里却道出了写作的真理。写作就是思想感情的表达,写作就是自我性情的抒发。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却抛弃了这朴素的观点,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大肆采用一套违背写作根本(写作是人性人情的自然表达的需要)的空洞教条来进行作文教学,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以致读了十多年的书,写了十多年的作文的中学生,居然还不会自然而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反省。

回到写作的根本,回到抒写自我思想情感的轨道上来,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途。“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写作者如果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没有会心、没有感悟、没有体验,那么即便写出了文章,也是没有感情的,与读者产生不了共鸣。所以呼吁作文教学应当回归到写作的根本上来。

回归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其正确性为:首先它符合认识规律。从认识论看,文章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感受和认识,也就没有情感体验和思想的产生,当然也就没有反映。写作绝不是从命题到命题、从概念到概念的简单抽象推理活动,而是充满人生感悟、情感体验、理性认识的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其次,回到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符合人的情感传达的主体需要。从深层动因来说,写作是内在于人的心理倾诉欲求。人遇于物,必有所感兴。或悲或喜,或怨或怒,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情性。有了许多的情感的积累,自然就有倾诉的欲求,或歌或哭,或诗或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它是天生的人性。有了情感,想遏制也遏制不住;没有思想,即使棒打它也不出。所以,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自我情感的抒发,这才是作文之要诀,作文之大端。舍此,必然走向死胡同。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说:“真正的写作源于内心的需要。”可谓一语中的。人是有感情、会思想的动物,人天生以来就有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而写作只是一种思想情感传达的手段,人们借写作来抒发心灵,表达性情,如果抒发的不是真实的自我,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洞见,那写作又有何意义呢?又有何价值呢?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反思现行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较正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方向,从写作的本质去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使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 回归写作根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文训练途径和方法

一种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回归作文根本的理念的贯彻实施也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生活感受训练。一切真知灼见来源于社会实践。一切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体验。生活是源,写作是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从而分析生活,评判生活,记录生活,叙写生活。

第二,自由言说训练。在一定意义上说,写作就是说话。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的条条框框太多,便束缚了学生的头脑,以至于学生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应当给学生头脑松绑,去掉那些作文的八股教条,让学生恢复到一种自由自在的言说状态。

第三,示范摹拟训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脑力劳动。但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有一个继承和革新的问题,对前人的、别人的创造物进行学习和模仿,吸收拿来,为我所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老师不应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俯下身来,写一写作文,给学生一个示范,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第10篇

[关键词]学科教学;分课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32-0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教学模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介绍国外教学模式的理论较多,结合国内教学实践探寻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较少;二是局限于教学模式的一般研究,结合具体学科特点创建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在教学研究领域,以课型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的新体现在对教学模式研究不足的弥补:一是它的研究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实践,以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标,更具有有效性;二是它的分课型是结合学科,以学科不同知识特征为前提的教学模式研究,更具有操作性。

一、课型与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结构

课型与教学模式这两个术语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对其内涵的确认是分析展开的基础。

(一)课型与教学模式辨析

课型有两种理解。一是课的类型,即按知识特征、教学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比如阅读课型、识字课型。本研究“分课型构建模式的意义与关键”中的“课型”指的就是此类含义。二是课的模型,是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活动方式、需要时间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在此意义上的课型实为教学模式,比如《“抒情类课型”研究》《“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中的“课型”即指教学模式。本研究“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关键”最终目标在于寻找教学模式。

(二)课型的本质与划分要求

课型本质上是依据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对教学知识的归类。比如,语文课可分为识字课、阅读课、作文课、口语交际课等。还可以有其他的划分,比如可依据内容、形式及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将语文阅读课型继续划分为认知类课型、抒情类课型和明理类课型等。课型的划分随着标准的不同而划分种类也不同,我们在划分时应兼顾两个标准:一是概括性,这样构建出的教学模式才具有代表意义;二是具体性,这样构建出的教学模式才具有操作性。一般来讲,课型的划分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文本的知识特征与表现形式,这是最主要的划分依据,如英语课可以划分为单词课、阅读课等课型,语文课可以划分为诗歌、现代文、古文等课型;文本的教学要求,如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同,阅读课可以分为认知型、明理型、抒情型等。

下面笔者以小学语文抒情类课型为例来说明划分课型的依据。有研究者这样定义该课型,这类课型一般是依托于内容的学习,逐渐感知并领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以提升、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对于高年级教材来讲,它的内容形式多以抒发社会情感的古诗词和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等文学类文学作品为主。该课型的划分首先考虑了文本的知识特征,认为抒情类课型的文本特征应是以抒情为主;其次文本形式是古诗词、抒情性散文与叙事性散文,它的教学目标一般是以情感目标为主,以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分课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对教学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是对教学程序的抽象描述。这个抽象过程是排除教学过程中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出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

虽然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这些所谓的“教学模式”都应具备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才能成为教学模式。构成一个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下面笔者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为依据,简要阐述分课型教学模式应包含的基本要素。

1,课型划分的依据与特征(理论依据)

分析某类课型的特征在分课型教学模式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型的特征是该类课型划分的依据,也是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方法)设定的基本依据。在《“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中,作者是这样分析该模式的理论依据的:“苏教版教材十分重视多识字、快识字,创造性地编写了‘韵文识字’教材,即将原本不相关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的意义紧密相连,编织成图文并茂的韵文,表现出很强的形象美、音韵美、意蕴美。”

上述对课型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该课型知识类型的特征及知识编排特征与意图的分析,这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2,课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课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有两个:首先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依据;其次是课型的特征,这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内在依据,体现出课型教学模式的个性特征。比如音韵识字类课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在《“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中,作者在分析了音韵识字类课型的知识与编排特征后,确定这类课型总的教学目标为:“一是在教学中多角度地把汉字的知识结构与学生识字的方法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结构――用结构’的长程课堂教学结构,形成韵文识字常规;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一专多能的育人价值,突出识字、写字的首要功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享受审美情趣,为学生进入阅读打好基础;三是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在诵读和书写中培养识字能力,体验汉字的音美、形美、情美,感受汉字的魅力,生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该目标是按照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展开的,每一维度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又充分利用了该课型韵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与目标。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对教学过程的描述与概括。在《“韵文识字类课型”研究》一文中,作者总结该课型的教学程序如下。

定向积累,主题交流。这一步骤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往往是选取与教材有关的“词语百宝箱”内容,让学生对对子。主题交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障碍点,进行开放式教学。

创设情境、语境识字。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语境与情境进行识字。如教学“贝”字时,教师先呈现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贝壳,再展示“贝”的象形字,使学生从字源中了解“贝”字的形和义的联系,加深对该字的理解与记忆。

诵读词串,想象入境。教师教学时要重视词语

之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节奏,在人情入境的诵读中产生“声像同步”,在识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联想识字,分类交流。韵文中的生字都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师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汉字结构、造字法、同音字、同偏旁、趣味识字等进行分类交流,保证汉字的识字率与巩固率。

当堂反馈,拓展延伸。从上述程序来看,教学模式的程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任何优秀的课堂教学程序离不开导入,导人既可以达成知识目标,也可以达成情感目标,还可以引入方法目标,因而教学模式程序的第一步应是导入;第二,教学程序的最后一环是教学评价与巩固环节。教学程序应设计巩固与评价的环节,以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进评反馈。比如《“韵文识字课型”研究》教学程序中就包括了这一环节:生字要当堂书写,当堂默写,了解个体和群体的情况,捕捉生成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并让学生总结学习心得,以达到巩固的目标。拓展延伸可照课文“编创词串”、在课外找相关的资料、制作“识字卡”等。

二、教学模式的固有矛盾与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合理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都需要一定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很多人期待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探索一种能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但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践证明,这种期待没有实现,也没有可能实现。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来自于教学模式的一个固有矛盾。

(一)“概括性与操作性”:教学模式特征的悖论

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依据知识特征及不同特征知识的不同教学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模式。课型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依据的标准可能有多种。比如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划分,这是以知识是否学习过为标准进行的划分。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新授课教学模式与复习课教学模式。这类课型的划分概括性强,总结出的教学模式同样概括性强,这是优点。但是,其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参考价值并不高,如果用贬义的词来形容,那就是相对模糊、笼统。试想,假设有人总结出了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新授课教学模式,那么它是否对物理新授课、语文新授课的教学都具有指导价值?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教学模式概括性越强,对教学的指导价值就越低,没有操作性的所谓的教学模式已不具备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操作性。相反,教学模式分得越细,对教学的指导价值就越大。针对新授课而言,如果不同的学科、不同学科里不同特征的内容分别探究不同新授课的教学模式,那么对学科教师的教学指导就相对具体。比如诗歌鉴赏课,依据的是诗歌、鉴赏的特征来称谓的;新闻、报告文学类课型,依据的是这类知识的新闻性特征进行归类的,并依次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其对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指导意义就大。那么这里似乎存在一个矛盾,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概括性,这是一个上限,概括性越强的教学模式应是价值越大;但教学模式的另一个要求在于,其对教学的指导性越强、越具体,其价值也就越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不能太概括,究竟这个度如何把握呢?

(二)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概括性与操作性”悖论的最佳平衡点

教学模式应是指导教学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对于教学模式所对应的知识类型来说。教学模式的概括性是它的另一优点,正是有概括性,才使其研究有了价值,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适用。教学模式的前提或首要功能应是对教学的指导性,如果没有指导性,其概括性又有什么用呢?目前,许多所谓的教学模式已失去了教学模式的基本价值。“近年来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教学模式高度相关的研究,其中仅17%涉及到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绝大部分是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操作性不强。”本研究认为,上述现状应是当下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个误区。基于课型的教学模式探究则可以避免实践性、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又具有概括性,应该说是教学模式概括性与实践性的最佳结合点,因为它符合以下两个标准。

第一,不同特征的知识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不同。教学模式设计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于所要教授知识的特殊性要求。不同特征的知识对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是教学模式设计的出发点。如果某教学模式没有考虑知识的特殊性,那么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不具有针对性。分课型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提出的。下面分别以高一语文(人教版)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的阅读鉴赏课,教材选取了四首新诗、词,分别为《沁园春》《雨巷》《再别康桥》与《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一学生在这类现代诗歌阅读方面,字词上基本没有障碍,那么教学模式的设计就可以直接安排学生阅读教学内容。因为阅读是体现出其“情”的重要手段。针对这类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就应以适合现代诗词教学为特点,字词的学习就可退为次要位置,教学模式中就可以不考虑字词的学习问题。

第二单元为古代记叙散文,分别为《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与《鸿门宴》,虽然同样以鉴赏为目的,由于是古文,其字、词与句的学习就不能忽略,学生没有良好古文基础的话可能不能顺畅地阅读,教学模式中就不能没有生字、词的教学。

由语文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特征来看,虽然都为语文鉴赏课,但由于现代文与古文在知识特征与教学要求方面的本质区别,教师在构建教学模式时就不能忽视差别而笼统地概括。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既能照顾到教学模式的概括性,因为它是对一类知识教学策略的概括,又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因为它关照到知识的特殊要求。

第二,不同特征的知识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其教学目标要求不同。这是教学模式设计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比如同样为抒情类教学内容,其最终目标要求都为“领悟情感,丰富其精神生命成长的质量”。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情感适应期,要求感知并唤醒一般情绪,如喜怒哀乐;中年级学生处于情感丰富期,要求唤醒并践行道德情感;高年级学生处于情感提升期,要求提升并完善其审美能力和责任感。因此,在情感类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探究中,教学模式要体现年级特点,体现不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

(三)教学模式的探究是对优秀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

教学模式能为各学科教学提供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为教师在仅凭经验和感觉进行教学与重视教学的提高和反思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不过这个模式可能是下意识的,教学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比如,教学论上认为最古典的教学模式是讲-听-读-记-练,而这一教学模式不正是我们正在批判的大多数教师采用的只专注知识传授倾向的教

学吗?可见我们的教学是有模式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

在此情况下,无论教学效果如何,教师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都是必要的。对于教学效果一般甚至较差的教师而言,如果不刻意反思自我教学实践,改进已有的教学模式,那么其教学可能永远是低水平的教学重复;对于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而言,如果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那么这样的优秀经验就无法实现共享,并且也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三、分课型探究教学模式的要求与建议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为了寻找一种适合特殊知识类型的相对理想的教学程序,我们不期望能找到一种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就应正确认识教学模式与教学的关系,在构建教学模式时意识到以下五点。

第一,教学模式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结合体。教学模式具有封闭性,它只对某一类知识的教学具有指导与参考价值。就英语教学而言,如单词课课型模式、语法课课型模式应分别对单词课与语法课的教学具有指导价值。当然,这样的指导应是相对的,绝不是禁锢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指令。“那种认为存在一种唯一的最佳教学设计模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有多少设计者与设计情境,就有多少设计模型。”任课教师完全可以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创造。这也正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另一特征――开放性。

第二,三维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模式设计的起点与终点。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及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是针对目标的达成来进行的。教学模式建构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还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三,教学模式应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或备课,以方便教师的教为出发点。这实际上是对教学模式操作性的要求,目前众多教学模式因为缺乏这一点,导致推广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