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

时间:2023-08-02 17:1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

第1篇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的今天,国有企业必须调整自身管理模式,积极研究知识管理模式来不断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经济当中站稳脚跟。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当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能够给国有企业管理者以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知识管理;管理方法

当前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加深,国有企业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在管理上必须寻求转变才能获得新的发展,为国有企业发展获取新的动力,知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知识管理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在企业管理当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因而国有企业也要不断应用知识管理方法,不断构建自身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从而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企业知识管理概述

随着人们迈进知识经济,知识管理也营运而生,如何对知识进行优化开发和利用,使知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是企业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则是企业对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技术的一个全方位体系,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概念结构的分析,一方面是如何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国有企业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内容上入手,这样才能抓住知识管理的精髓,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率。知识管理在国有企业当中的应用对于提升企业本身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知识管理能够通过构建知识平台来促进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增长。通过知识管理对外界环境的探查分析,能够让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当中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让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借助强大的数字平台让员工能够共享知识平台,从而不断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助力;二是知识管理能够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管理使得企业对于知识的应用利用程度达到最大化,通过传播、共享和使用知识来刺激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使得国有企业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知识创新循环,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知识创新机制,不断为国有企业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二、国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分析

(一)、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层次分析

知识管理系统在层次上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方法层,这一层主要关注知识管理的实施和推进方法,管理的重点是在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动态性,对企业内部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方法论,而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指导是需要企业管理者本身不断进行探索的,通过方法层的构建能够帮助企业在内部更快、更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推进,能够让知识管理在国有企业当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来;第二层是技术层,这一层关注的是知识管理中的技术层面,所涉及到的方面也比较多,所以这一层是需要注意全面性,在国有企业内应该建设知识管理IT平台,为企业内的员工提供共享的知识平台,让企业内员工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知识技术,并且要为知识管理提供安全系统平台,同时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建立起相应的实施方法来支持知识管理;第三层是应用层,这一层主要是关注知识管理的应用效果,利用知识、管理知识所得到的决策知识或是业务帮助都是知识管理的效果表现,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组织企业内员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深业务技能学习,从而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员工自身素质,也能够提升整个企业的知识素质水平;第四层是战略层,这一层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综合性战略计划发展,关注国有企业在市场发展当中的知识竞争力变化,在这一层当中对知识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管理框架的全面认可和构件,并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上认可知识管理的地位,从而在企业内部构件起完全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为企业内部知识交流、共享创造良好氛围。

(二)、国有企业推进知识管理的方法

国有企业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框架过程中,除了根据框架四个层次来进行建设,还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从自身的实际发展角度出发来不断完善知识管理系统,从而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在管理上首先是要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转变企业管理观念,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让员工能够自然受到企业的知识管理熏陶,多进行自我学习和与人交流学习,不断碰撞出在知识上的新火花,这对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国有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知识共享平台,建立业务知识库,让企业内部的员工都能够在平台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知识共享,发挥机体的智慧来不断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同时知识库又是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促使企业整个知识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结语:

知识管理内涵丰富,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因而国有企业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所处的发展形势,应用知识管理方法来重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范黎明 单位:大港油田测试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闻靓.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7(18):216-217.

[2]刘捷.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管理的国有企业文档管理优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7):121-123.

[3]曾炜楠.国有企业应用知识管理具体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5):24-26.

第2篇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非常关键,因此研究企业知识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知识管理具有综合性、创新性、不易模仿等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知识管理的相关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在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

彼得·杜拉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中指:“在当今礼会中,知识是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的主要资源。土地、劳力和资金这些经济家所认为的传统生产要素,现在虽然没有式微,只不过变成第二顺位。只要有知识,这些要素皆可轻而易举取得。”简言之,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将取决于知识的累积和应用。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而人类社会的脚步也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如此,未来的经济活动将是以专业及服务为主的知识经济。知识是企业的主要经济资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其主要资产.企业要从现有知识中创造出新资源,就必须对知识加以管理。DCG(2002)调查显示,有九成以上的美国企业对其抱以正面评价,认为它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而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报告。美国大约有超过1/3的主要高科技公司,均已正式成立或计划成立知识管理系统。(TheKnowNetwork)>杂志2000年的调查显示,全球令人赞赏的知识密集型公司由于推行知识管理.业绩大部分都能持续成长,呈现m高盈利能力、高成长性的特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首先应考虑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以累积、应用企业知识,增强企业实力。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当代企业如何管理内部的知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诞生于知识经济逐渐兴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商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共同构建企业商务智能,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代信息化管理的是数据;第二代信息化管理的是信息;而知识管理将信息化推进到第三阶段,第三代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它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知识管理在知识资产管理、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4个方面进行深化和突破。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对非连续的变化所致的重大变革之际,将资料、信息技术与整个组织流程、企业精神等加以整合的过程及成果,其中包含了全体员工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

知识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关注知识如何推动创新有助于帮助企业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资源。资源7~(ResourceBasedView)认为.组织中不同资源的积累和转化,为组织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在相关研究中,把知识作为一种核心资源的提法已经得到普遍认可,Tang(1999)更提出知识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九大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子。当知识能够自由流动时。其潜在的价值就会变得具体起来;若能适当运用既有知识,或提出新的想法,不仅能使生产力获得提升,更能激发创新。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1)竞争加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2)顾客导向:企业要为客户创造价值。(3)工作流动性增强:雇员的流动性加快,雇员倾向于提前退休,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管理其所获得的知识,企业有失去其知识基础的风险。(4)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由于竞争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由于模糊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动态的不确定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习已成为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组织成员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组织的核心技能,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成为企业重要的稀缺资产。(5)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经营要求企业具有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知识获取、知识创造与知识转换的能力。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步骤

Davenpo~和Prusak认为知识创造是公司为了增加知识库存,所采取的特定行动与计划;认为其目的在于增加知识库 存。Nonaka提出5种适合组织创造知识的条件,分别是意图(Intention)、自主权(Autonomy)、波动/仓Ⅱ造性混沌(Fluctuation/Chaos)、重复(Redundan.cy)、必备的多样才能(RequisiteVariety)。创造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达文波特提到的收购、融合、适应以及知识网络等。收购提供了获得某个组织知识的方法.此种方法的好处不仅是获取知识,若是组织要扩充生产线、多角化经营这都是最方便、快速的方法;但是收购的方式依然可能造成知识的流失,或对组织造成影响。融合为组织特意建立复杂与冲突的环境,使组织在混乱、冲撞的情境之下创造出新的工作模式,并在此模式下产生新知识。适应是指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努力适应环境并追求进步,使得环境变化的威胁成为知识创造的媒介。知识网络为组织内非正式的群体构成,即由共同志趣的人员组成团体,并在频繁的对话中创造新知。

对于企业而言,整体产业内创造新知的手段。主要得依赖于融合、适应以及在行业内部建立知识网络等方式来实现,而收购往往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其实施的可能性较低。为了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其有效的方式是在行业内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来提升其新知识的创造能力。知识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主要工作包括:全面完整地认识知识管理,对企业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特别是让企业高层认识知识管理;利用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评价工具多方位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通过调研分析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的长、短期效果,从而为是否推进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推进方向等。

该阶段是企业接触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因此需要注意: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采用何种实施方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不要忽略企业文化和管理现状;知识管理的推广需要企业流程、组织、绩效等管理机制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深入企业业务层,必须得到高层重视,并将知识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才能保证知识管理在企业中顺利推进:由于知识管理需要长期推进,需要对知识管理的效益进行准确量化评估,才能转化为长期发展的动力。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本环节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个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在规划中,切记知识管理只是过程,而不能为了知识管理而进行知识管理。只有把知识管理充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主要工作包括: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来进行知识管理规划;企业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真实性分析;制定知识管理相关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对流程进行合理化改造;知识管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规划;在企业全面建立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规划阶段的难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与流程的结合: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及管理思想的转变:以知识管理思想为基础的业务流程的改造;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

第三步: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根据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主要工作内容: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业务体系。包括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亦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拟订最合适、成本最低的知识管理方法,这称为知识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虑到一种业务体系下有多方面的知识,如何识别关键知识,并判断关键知识的现状,进而在KM模式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行为,这可以称为知识管理策略规划(KSP)。所以,此阶段的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本阶段是知识管理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的阶段,根据对企业试点部门的知识管理现状、需求和提升计划的分析.应该考虑引入支撑知识管理落地的知识管理IT系统。根据前几个阶段的规划和分析,选择适合企业的IT落地方法.如带知识管理功能的办公协同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知识门户落地等。可以说,本阶段在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中难度最大,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项目保障团队,做好业务部门、咨询公司、系统开发商等多方面协调工作。其难点为:选择合适的部门进行试点;知识体系的建立及知识管理模式和策略分析:针对性地提升行动计划。

第四步: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推广内容:知识管理试点部门的实践,在企业中其他部门的复制:知识管理全面融人企业业务流程和价值链;知识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全面运用;实现社区、学习型组织、头脑风暴等知识管理提升计划的全面运行,并将其制度化。难点为:对推广造成的混乱进行控制和对知识管理实施的把握:知识管理融人业务流程和日常工作;文化、管理、技术的协调发展;知识管理对战略目标的支持:对诸如思想观念转变等人为因素的控制以及利益再分配:建立知识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绩效体系。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完成这一阶段,企业必须重新定义战略,并进行组织构架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准确评估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实现的价值。在本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知识管理是企业运作的一种战略。而且有必要成为企业综合运作机制的一部分,从而把知识管理全面融人企业战略、流程、组织、绩效等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知识管理将逐渐演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有力促进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发展。其重点为:知识管理深入业务体系;知识管理的广义推广:知识管理提供战略支持;知识管理新实践的创新。其难点为:知识管理深入业务体系的流程调整:知识管理思想推广到其他管理体系中:知识管理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新实践和方法的创新。

第3篇

一、知识管理研究概述

1.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

从2000年开始,据中国知网期刊数据统计,用“知识管理”作为检索内容的论文就有近12000条。从国外学者更多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存储、识别、编码、转化、共享、传播、运用等。从国内学者对知识管理内容研究看,知识管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研究侧重点也会不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研究知识管理在企业或社会性组织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主要是研究知识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逐渐看到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积累在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而随后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也越来越发现知识管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2.知识管理研究的方法

从国外学者对知识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来看,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多种知识管理的方法,如构建组织信息开发技术、组织激励知识的创新和转换、建立知识评估系统等。而国内对知识管理方法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到知识管理中对隐性知识获取和显性知识的应用,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获取。如王如富等人提出知识编码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设立知识主管、构建知识仓库、进行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的六种方法。其他学者从知识管理方法的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知识的搜索、知识的地图、知识专家系统、知识订阅、知识资料库和知识分类等,这些知识管理的方法对于落实企业和社会性组织的知识管理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知识管理研究的策略

知识管理可以为企业或社会性组织创造价值,国内外学者也对构建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和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国外对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多数研究侧重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提出相应策略,如Day James 提出知识管理实施的四个策略,即企业业务会受到的知识的影响;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在组织系统中的影响;根据企业知识管理策略调整企业内外的经营方针;知识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反馈情况。从国内对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情况提出了新的适合我国发展的知识管理策略。如邱均平教授提出,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策略应与国家发展策略相吻合,因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需要得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改善激励机制,建立相应的企业知识产权机制和制度。

4.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系统研究比较有代表的是Tiwana,其提出知识管理系统有十个阶段,即企业或社会组织的框架、管理战略、知识管理的框架、现有知识系统、知识管理的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的规划、层级化的知识管理系统、结果为导向的知识管理实践、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知识管理的反馈平台等。国内对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知识管理系统要素、层次、模型和机制等进行研究。朱祖平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可以由企业或社会性组织的学习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共同协同合作。张新武提出,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其由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个体学习模式、业务规则及交换过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

二、企业知识管理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组织中, 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知识创新活动以及他们的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 通过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知识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知识, 由知识和知识载体组成。知识生态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能够进行互动,使其具有学习、适应和调控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知识系统正如生态系统,把企业知识系统和生态系统进行结合起来。知识生态系统的运用就是合理利用和保护知识生态系统, 为组织知识创新、带动社会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知识的总量和质量以及知识交流的途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知识生态系统也逐步成长。组织文化、人才、资本等因素影响着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进化。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影响知识生态组成、功能的知识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优化,为知识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塑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知识管理生态系统的协同的重要性

协同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存在,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系统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在现实中,企业、社会性组织等部门,成立各式各样的部门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协调。人们通过建立协同的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创新。简单的各部门资源的连接和单一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用户新的需求,而是需要把信息进行互连、重组、协同来解决新的问题。

企业或社会性组织对知识进行的协同其目标是使其能够成为知识型组织,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成员的合作来降低企业知识管理的成本,增强竞争力。对知识进行协作管理会使组织部门之间、部门成员之间知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关系变得更加便捷,企业和部门之间知识共享的成本减少。参与到知识管理协同的成员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利于成员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促进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的提升无疑有利于本组织整体知识共享、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本企业和部门的管理理念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四、知识管理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研究

1.国外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和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H?Igor Ansoff)是较早较深入对协同进行研究的。对协同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哈肯认为协同有抽象性和普遍意义,是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而安索夫从经济管理角度,把协同细化到管理层面进行研究。

在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基础上,Michael Porter(1980)继续了安索夫研究,提出利用识别协同机会方法来分析价值链;Christopher Bartlett和Sumantra Ghoshal (1990)提出实现企业盈利可考虑从组织行为、技能等方面共享来实现。另外,社会系统学派代表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对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发挥很重要作用,其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知识管理,认为企业组织中人们相互关系是一种协作系统,他注意到个人只有同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不能发挥作用 [4]。萨尔坦?科马里在其《有效的知识管理》中提出,企业知识管理在文化方面进行协同,认为“知识管理涉及在企业中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创新、传递和共享的环境”。

2.国内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灰色多层综合评价;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61-02

1 引 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1]。企业管理者通过知识管理绩效评估,衡量知识管理的业绩和发展成果,从中找出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国内外许多学者就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曾在文献中对其进行过研究[2-4]。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均未形成统一认识,主要是描述性地判断企业知识管理效果好坏,很难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好坏程度,导致评价中提供的评价信息处于“部分确知,部分不确知”的状态,具有很高的灰色性。本文建立基于灰色多层次评价的知识管理绩效模型,分析评价知识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建立一套适合知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一种知识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评估、跟踪和实时监测知识管理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则。

2 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结合企业的组织特性和知识管理的特点,从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保护能力、知识管理设施、企业效益五个方面设计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并选取多个子指标,建立了一套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知识管理绩效灰色多层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对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首先应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制定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依据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值的确定,然后采用灰色多层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对某公司的知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A代表一级指标Ai的集合,记为A=(A1,A2,…,Am);Ai代表二级指标Bij的集合,记为Ai={Bi1,Bi2,…,Bin}。则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定评价指标Bij的评分等级标准,通过制定评价指标评分等级标准,并赋予一定分值,将定性指标Bij转化成定量指标。本文制定如表2所示的二级评价指标Bij的评分等级标准。

按照上述的方法可以依次得到R2~R5。

步骤七,对Bi作综合评价。对被评对象的Bi作综合评价结果:Bi=Ai×Ri=(bi1,bi2,…,big),所以:B1=A1×R1=[0.3736,0.2535,0.0394,0.0826]

按照此方法同样可得到B2~B5。

步骤八,对A作综合评价。对被评对象A作综合评价的结果记为B,则有B=A×R=[0.3820,0.3568,0.2469,0.0543,0.0239]

步骤九,计算综合评价值。设将各灰类等级按“灰水平”赋值,得各种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按前述方法得:C=(5.0,4.0,3.0,2.0,1.0)

于是受评者的综合评价值W=B×CT=4.2104。

由此可见,知识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值为:该组织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属于“好”灰类。这与实际中专家所得的结论一致。

4 结 论

本文提出知识管理绩效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将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文中评价样本矩阵是由评价者根据预先给出详细指标和评价标准情况下得到的。本文的研究工作只是对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分析的初步尝试,以求为知识管理的定量研究工作探索一条适合实际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张瑞红.企业知识管理现状、风险与绩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5.

[2]张瑞红.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状况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第5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ome relevant theori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construction cost consultation enterprise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has also been explained. Some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s, 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expertise network, talent database, customer database, project knowledge base have been put into perspectives, with objective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intensive consulting service, and thu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core business activities.

关键词: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专家网络和人才库;客户管理库;项目知识库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 consultation enterprise;knowledge management;expertise network and talent database;customer management database;project knowledge base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9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越来越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国的造价咨询业自身还不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工程造价咨询也受到国外的大咨询集团的冲击。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我国的咨询业该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该如何提升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不断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呢?本文不仅叙述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以及知识管理,还初步探究了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方法。

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概述

1.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基本介绍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指接受委托,对建设项目投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企业。工业造价咨询业务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核;二是建设项目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并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设计方案比选、优化设计等;三是建设项目合同价款的确定;四是合同价款的调整及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及竣工结(决)算报告的编制与审核等;五是工程造价经济纠纷的鉴定和仲裁的咨询。

1.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行业特征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五大具体特点如下:①以项目流程为导向,组织其他业务流程为目的提供知识支持;②咨询方案的制定依赖于个人知识的共享和团队的合作;③咨询服务需通过应用现有知识并进行创新,最终实现知识商品化;④工程咨询产品产销直接见面,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⑤工程咨询过程呈现非线性、反馈性和相关性等特点。

2 知识管理概述

2.1 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知识管理是由机构资源的无形化和知识化所直接导致的,并由机构经营及管理方法的复杂化和知识化所推动的,进而由对机构信息和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而产生的科学。

2.2 我国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企业的生存压力也不断加大。目前,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还是被很多工程咨询企业所忽视,认为它只是文档资料的管理,当然也有很多工程咨询企业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使得知识管理系统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只能作为信息系统使用。只有极少数的企业,系统的应用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实施

3.1 工程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总体架构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可划分为三个过程:第一是知识收集和积累的过程;第二是企业知识的整理和合理管理的过程;第三是企业知识再利用的过程。

建立专家网络和人才库:知识管理的社会化战略。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开展造价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要整合社会的人才资源,建立对自己有用的网络专家和人才库,进而提高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客户管理库:知识管理的市场化战略。工程咨询企业由于自己的不断发展会形成一些固定的人脉资源,而人脉资源多了就需要对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客户管理库,不仅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还可以开发潜在客户群,形成良好的客户网络。

建立项目知识库:知识管理的系统化战略。建立项目知识库,对项目的全程跟踪要依据项目的运作的过程,搜集整理管理项目额基本信息和相关文档,使管理者和咨询师可以便捷的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使用。

下面以工程造价咨询中重要的工程价格指数、指标库的建立过程为例来说明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知识系统化管理的方法。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3.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对策 ①构建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建设和应用知识库。知识库的组建和应用的实现需要通过数据库管理技术、存贮结构技术、元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中间件技术:知识库的信息共享需要通过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外联网来实现。②建立知识共享交流的企业文化:鼓励相互合作、培育知识共享、交流的企业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需要为员工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比如改造大家的办公环境,建造网络虚拟社区,这样就可以让知识更好的在员工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知识与智慧提供者的贡献要提出特别的表扬,使之具有满足感。使知识系统成为宣传个人成就、促进合作、建立友谊的一种途径。同时,企业的领导者也应对知识共享交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要自己参与其中,多与大家交流!③建立知识管理奖励机制:为了让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的建设和应用,可以采取奖励的手段,这样更有利于知识共享体系和文化的建立。这样就使得知识的价值在共享中表现出来,然后通过奖励给贡献者作为回报,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知识绩效机制、知识奖励机制、知识运行机制等。都可以作为奖励的机制。

4 结论

知识是咨询的基础,咨询是知识的再生产。两者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了提高自己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响应能力,减少公司的运营成本,可以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建立专家网络和人才库、客户管理库、项目知识库,虽然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工程咨询还不是很健全,但是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随着工程咨询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规范,知识管理将会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宁,赵敏,朴越,段蕾,杨锦.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1(08).

[2]陈一飞,李芳成,王庭文.流程导向的全过程造价咨询企业动态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0(10).

第6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档案管理 模式建立

1、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概析

档案管理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与知识管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首先,两者的管理对象一致。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和文件,而知识管理所管理的是知识。档案、文件属于知识的范围,因此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次,两者有着相似的管理目的。档案管理的本质目的是为多项活动提供档案管理服务,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是档案管理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知识管理的本质目的是将知识价值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力。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都是在恰当的时间为人们提供需要的信息,目的相近。最后,两者有相似的流程。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为: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报关、统计以及服务,而知识管理的流程是知识的产生、征集、保存、加工、整理、评估和利用。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都是对相对分散的对象进行收集和保存,使它们集中化,接着通过整理和加工促进其有序化,接着通过鉴定和评估促进其优化,最后实现它们的价值。

2、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立策略

2.1 创设重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理念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在建立过程中,首先应该创设重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理念,完成从传统的档案收藏中心到如今的知识创新中心的转变,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不仅具备以往档案馆的管理功能,还应该具备知识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起以知识生产、处理为基础,提供知识地图、知识搜索等工具,以知识库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系统。另外,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管理,还应该具备人本管理功能,不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从人的角度实现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充分挖掘档案管理人才的潜力,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知识管理的引导下,变得更加高效有序。

2.2 兼设知识服务的图情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等同宗同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更是非常必要。以知识管理为背景,推行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是被动的信息服务到主动的知识服务的创新。信息服务是在用户简单提问的基础上提供文献检索及传递服务,不会分析和考虑文献和信息是否对用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由于素材的限制,信息服务不会对提供的知识进行科学的提炼和分析,不会关系到一些创新知识的管理和开发。而知识服务就不同,知识服务能顺应社会发展并体现社会特征,其核心是知识创新、以人为本,目的是为用户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具有持续性、主动性、创新性、效用性、知识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同时也能对显性知识中的隐性信息进行开发,根据用户的问题,进行信息的动态收集、选择和分析,较深层次的加工、开发出能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知识。

2.3 提高档案管理者知识水平促进管理效果

档案管理者在企业档案知识库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了企业全部的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生产或活动的全部记录,如专利文档、技术文档、商标文档和技术文档等,能为企业实现巨大的效益。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知识素质是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首先,应该对档案管理者进行宏观管理知识的培训,促使他们掌握常规的档案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沟通方法等,同时具备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其次,企业档案管理者应该具备处理档案、情报和图书这三部分信息的技能。知识经济社会中,档案、情报和图书是企业档案知识的来源,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处理、融合这三种信息的能力,顺应时展。

2.4 宣扬知识共享、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时,一定要重视知识,不断提高整个企业的学习力量。首先,应该及时发现知识缺口。因为内外部原因,企业会产生对某项知识的需求,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该需求不能匹配,即知识缺口。如今的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保持的重要资源,所以应该及时发现知识缺口并弥补。其次,应该突破学习阻碍,包括障碍、官僚作风、沟通缺乏等。重点培养企业成员的团队精神和价值观,强化知识共享,使得学习成为档案管理的一部分。最后,应该创建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弱化等级观念、简化层次结构,让员工能平等的反馈和传播知识,形成开放性、成长性、学习型的知识共享平台,如此才能有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奠定丰厚的知识基础。

3、结语

在知识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更应该是档案的在再次开发和重新利用。本文首先对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重知识观念的创设、图情档一体化的建立、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和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宣扬四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对于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促进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明或.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工作的定位思考[J].湖北档案,2009(1-2):40-4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认识及管理

论文摘要:从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对知识管理的管理包括实施环境、策略与做法、阶段与步稼两大方面村知识管理进行了用释。

自从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达文波特(T.H.Davenport)1997年所著的《营运头币只》("Working Knowledge")一书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知识管理在国内外均引起了强烈反响(m。知识管理的思想是基于新的经济形态一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知识与管理两方面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管理是复杂、微妙、不易把握的过程,知识管理的领域庞大而复杂,并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知识管理包含管理、运营实践和哲学、技术、战略以及人类行为特隆等相关领域。因此,知识管理的复杂胜和实施知识管理的不同原因导致了对这个领域的不同看法。

一、知识管理的认识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热潮,但由于“知识管理”还是一种新兴事物,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到目前一直还没有统一。很多国内外研究“知识管理”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二)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创造(或获取)、知识确认、知识表达、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综合过程。知识管理的这5个阶段允许组织进行学习、思考、忘却和再学习,其过程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维持是不可缺少的。(三)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现知识管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知识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是将企业的智力资本转化为价值的一系列过程,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得、组织、应用、共享和更新等。要进行知识管理,需要有技术和工具的支持,而知识地图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Blog是一种非正式的知识管理工具。Blog是目前互联网上一种发展迅速的信息形式,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企业界正在把blog引入企业内部网和公司网站。这将是一种新型简便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

二、知识管理的管理

(一)知识管理的实施环境。知识管理实施的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需要运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工具以实现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还需要企业将组织沟通与激励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内部环境。知识管理实施的外部环境即社会背景,如: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二)实施知识管理的阶段和步骤。知识管理首先要在小范围内实施并且取得成功,然后才能慢慢地扩展到整个组织机构。如何适当的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进而有效的管理知识,是当前许多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1.第一阶段:基础架构评估。此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分析目前的基础架构和结合知识管理与组织策略。先对知识管理策略与科技架构的各种构成要素有所了解,再与科技、文化变革、新的奖励制度平衡得当,并与组织策略的步调相一致。2.第二阶段:}:i帜管理系统分析、规划与发展、规划知识管理基础架构、审计现有的知识资产与系统、安排知识管理团队,绘制知识系统管理蓝图、发展知识管理系统这五项为此阶段应注意解决的步骤。3.第三阶段:系统发展。展开行动,运用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改变管理、文化与奖励制度以引导发展健全的知识管理系统。4.第四阶段:评估。绩效评估、投资报酬评估以及精进知识管理。其目标在于明确掌握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资源究竟有多少以及如何改善知识管理的运作。(三)知识管理策略与做法。1.促进组织学习。要有效的促进组织的学习,以期达到更合理的进行知识管理。 包括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和继续学习,以延伸知识的广度和宽度。2.津;f’}织记忆。现代化的知识管理总是会涉及科技,建立了组织记忆则可以透过科技的支持,持续累积与扩充知识,确保知识不会因人员的离去而流失,同时提升新近人员的技能,进而提升组织的效能。3.持续转化个人知识为组织知识。组织是个人构成的实体,真正汲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是组织中的成员,因此组织若想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必须先充分掌握并汇集组织成员的知识,并将其持续地转化为组织知识。4.发展组织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并非知识的罗列堆砌,而还包含一种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要发展组织的创造知识能力,即创造新知、将新知传播至整个组织,并且将之融人组织产品、服务与系统的能力。在一个创造知识的组织中,人人都是知识工作者,人人也是知识生产者与管理者。5.发展知识分享的机制。企业已经日益认识到知识分享对于组织成功的重要性,也开始认识到技术能使知识分享更加切实可行,于是,许多组织开始采用能切实推动知识分享的工具和方法,如创建企业数据库,召开经验研讨会等。虽然迄今为止,对于知识分享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但发展知识分享的机制却在知识管理策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6.建立知识管理团队。组织的知识不是个人的,知识的管理也不是简单的拆分,所以建立起组织知识的永续运作机制是必要的,以促使组织知识的收集、分类储存、分享扩散、以及创新与运用,使知识得以发挥最大效能。此外也必须对组织本身的知识流动过程与组织的未来愿景有充分了解,对于知识学习有较高的灵敏度与接受度,进而妥善规划组织所需要的知识以及促进组织学习。7.促进业务社群的知识活动与互动。知识管理不只是组织内部的管理,同时是组织之间的管理,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促进业务社群的知识活动与互动,有利于组织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同时增进协作,共同发展。

三、综述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是从零星、分散向集成、综合转化。这种系统化、综合化的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热点。知识管理作为企业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区别于以往管理方式的新型管理形态,近年来在许多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知识管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知识管理有众多的框架,并且不仅包含着诸如知识的分类,知识创造、产生与开发,知识识别与获取,知识共享、传播与扩散,知识编码与存储,知识整合、应用与评价等一系列的知识管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关注着如组织文化,参与者,知识技术,组织学习,组织战略与知识管理战略等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第8篇

一、知识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知识管理的战略指导及规划。企业领导未能从战略层面对知识管理提出要求或没有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目标。由于知识管理在短时间内不能给企业的收入及效益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管理层只将知识管理当作可有可无的组织活动,未能将知识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范围。或者由于缺乏管理规范和体系,或者相关理论支持不足,知识管理负责部门未从企业全局出发统筹考虑知识管理的范围,未对知识进行清晰明了的定义,未建立相关部门配合机制,未制订系统化的推进计划。

二是用技术代替管理,过分依赖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层、员工往往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管理系统”,只要应用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将信息、文档储存在硬件里,就等同开展了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层专注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而不从机制上、流程上考虑如何促进员工的互动交流,如何扫除知识获取的障碍,这种“静态”的知识管理难以有效推动知识的再利用。同时由于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个人的大脑中,文档化、显性化难度较高,单纯依靠信息技术难以实现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三是上层决策知识管理方法,缺乏员工积极参与。虽然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也成立了专业部门负责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推广,但是这些企业只是从管理层的角度来构建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忽视了知识管理新技术、流程等的引入可能引起基层员工抗拒的问题。知识管理的负责人只看到组织从知识管理中可获取的潜在利益,只考虑用什么方法激励员工贡献知识,未能考虑如何让员工从知识管理中得到真正的帮助、从知识管理中获取绩效。这样的知识管理难以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甚至导致知识管理与员工对立的局面。

二、成长期互联网企业的知识管理应该如何实施

一是创建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最重要最根本也是影响面最大的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促进员工主动完成知识积累,积极分享知识,推动知识创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在企业形成固定的行事风格、企业文化之前,企业管理层应有意识地明确企业的文化基调,提升文化管理水平,并带领企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应特别注意个人及团队的本位主义、囤积知识而不是分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情况,及时制止和纠正。其次,企业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员工视为组织重要的行为指标,都会形成上行下效的普遍氛围和文化,因此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参与及支持知识管理,并承担知识管理文化氛围营造者的责任。

二是构建适于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企业必须考虑如何为知识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部门协作基础,并在体制上处理好知识管理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于互联网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基础,扁平的组织结构能够让信息和知识更便捷地交换与传递,更易促进知识的创新。其次,“柔性组织”也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借鉴的一种组织方式,即根据预期的市场变化或项目任务对人员技能的不同需求和对组织结构适时地、迅速地作出调整。例如,谷歌公司就结合了扁平化和柔性两种组织方式:具体项目由3~5人规模的小团队全权负责,项目团队获得充分的授权,每位工程师可根据个人兴趣及项目需求同时参与多个项目,将多个项目的成果应用于当前的项目中,大大提升了成果复用率。再者,由于知识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团队,为了有效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思想,消除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障碍,应设立由一个高层领导指导、多个部门管理层组成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这样能有效促进各部门将知识管理视为一项合作性的工作,推动知识管理在企业层面广泛实施。

三是加强知识管理信息技术能力建设。知识的沉淀、交流和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众多的知识管理模型中,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信息化水平仍普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包括企业门户、财务以及OA系统,较难满足知识管理的需要。互联网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的纵深建设,为知识管理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首先,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开发者应充分了解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知识特点、知识诉求,建立完善的知识分类、知识搜索等基础功能,尽量减少基层员工使用系统的障碍。其次,在构建知识管理信息技术时,应避免将其仅仅当作信息汇集、知识沉淀的存储硬件。知识只有交流才能发展、只有互动才能创新,因此知识管理技术应具备互动、提问等能力,为知识交换、知识创新提供空间,充分调动员工互动的积极性。最后,知识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必须将知识管理与其他业务过程协调统一,将业务流程、业务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系统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绝不能认为知识管理系统与工作流管理等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分割的。

四是建立适宜的知识管理制度体系。知识管理的引入必定会促进管理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同财务管理、业务操作管理一样,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理念的落地实施,制度保障必不可少。首先需要有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Accenture咨询公司提出的知识管理模式中,激励及奖励机制是保障知识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激励员工主动分享经验、大胆提问、积极互动是知识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可以通过员工知识贡献积分、福利制度、基于团队成果的激励等方式实现。其次是要有高效的约束机制。目前互联网行业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人员变动频繁,特别是在成长期,在共享、贡献的文化还未形成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例如,通过定期会议、项目管理模板化及制度化、文档存档汇总等方式实现知识管理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最后,制度化知识管理并不是以制度条文化、文字化为目标,而是应该契合期望营造的企业文化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信息平台承载情况、业务流程现状,确保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作者:张兴茂 单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关键成功要素,惠普公司

一、知识及知识

(一)知识

在农业社会,土地与劳动力的结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工业时代,以石油为代表的物质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入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从知识归属角度考察,知识可以分为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从知识的属性角度考察,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可以编码,可以记录的知识,其传播空间理论上可以不受限制。而隐性知识则指难以编码,一般只能通过面对面交流进行传播,在传播空间上有所局限。个人知识一般以隐性知识为主,而组织知识基本都是显性的。根据Delph

(二)知识管理

对于知识管理的界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从不同的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以增强竞争

知识管理大师达文波特(Davenport)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

积极实施知识管理的IT巨头微软公司指出知识管理的关键是“组织、流程和技术合成一体

尽管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分析以上学者

第一,知识管理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重点在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质是

第二惠普公司,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因为信息管理重在对信息——显性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

第三,正如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所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转移、

二、知识管理发展与存

(一)知识管理

斯威比(Karl E. Sveiby)博士在1986年到1990年一系列著作(《知识型企业》,1986;《知识型企业的管理》,1987;《知识管理》,1990)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开创者。从各国知识管理的实践看,知识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到1990年),此阶段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认识。第二阶段(1991年到1997年),此阶段由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动知识管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微软和IBM等著名IT大公司纷纷开始实施

(二)企业知识管理存

如上所述,自1998年以来,知识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理论界和工业界对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及其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众多企业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KMS)及子系统(如客户知识管理系统,CKMS)。但由于知识管理不仅仅涉及技术,还与企业管理流程、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有关,是

实施知识管理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与企业高层战略、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文化、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关系密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问题。因

商业目标不明确。正如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主任欧戴尔(O’Dell)指出那样,知识管理无法在企业有效推行的首要原因是:“推行者不能将知识管理与真正的商业目标连接”。实践中,大多企业认为推行知识管理就是管理“知识”或者管理“人”,认为只要实施

在企业组织文化层面,知识共享机制不畅通。知识管理自1998年伴随着知识经济进入我国,到现在不过10年多时间,应该说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适应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留一手”等传统观念在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这为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制造了的困难。同时,知识共享的激励和

知识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很多企业在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选择了众多不同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M等。这些系统间缺乏任何联系,无法

三、实施知识管理的关

随着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知识管理应用模式。如联想的知识库专用系统——专家库,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惠普公司,有效地降低了重复劳动,避免了组织失忆。青岛啤酒共识通过在企业内部网上建立跨部门的知识频道,改善了部门间的知识转播模式,有力

(一) 知识管理的关

关键成功要素(criticalsuccess factors, CSFs)是确保管理者或组织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知识管理的CSFs可视为确保知识管理成功而必须关注的重点要素或行动[1]。知识管理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提炼。

表1 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

层次

要素

策略与规划层

知识管理必须配合企业经营战略

组织与制度层

建立了知识管理组织并确定了负责人

有专门知识团队研究和设计知识管理方法

具有制度保障知识贡献和共享

知识共享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正在形成

技术平台层

建立了分类存储知识的企业知识库

建立了沟通与交流的知识协作中心

建立了保证知识沉淀、共享、传播和交流的信息技术平台

br> 识管理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但这不能全部否定惠普进行知识管理的经验。同时,这也再次印证了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理;基于培训师网上讨论库的产品知识汇总数据库;基于工艺流程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全球网上共享知识中心等。同时,积极对员工积极IT技能培训,为全公司开展知识管理铺平了道路。

公司内部的共识是:要成为管理者,只有通过讲课等形式与大家分享经验,扩大自身影响力。惠普还把这种分享与和员工的个人业绩评估紧密结合。员工乐于分享,将获得额外的加分。另外,惠普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名誉上的鼓励惠普公司,对那些乐于与大家分享知识员工个人铭牌上加上星形标志,同时在物质上加以奖励。

的负责人——CKO(首席知识官),从组织和制度上积极进行知识管理的实践。

和管理方法参差不齐的问题等。同时,从这些问题和具体业务需求进行驱动去寻找知识管理要管理的内容,如:从产品销售中相关知识的传播,找到的关键问题是培训师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的效率。这样的知识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保持一致,同时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为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打下了战略基础。

倡导下就尝试开展知识管理,下面结合表1对惠普的知识管理进行分析。

识管理分析

er>建立了沟通专家、领导、员工的知识网络

同时,在进行了大量文献和实际案例分析基础上,“高层管理者的领导与支持”、“组织文化”、“信息技术设施”、“培训学习”、“知识结构”、“绩效评价”,被公认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成功要素[3]。

3层次9要素

其中,知识管理大师达文波特(Davenport), 在归纳了众多知识管理实践案例后,提出了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成功要素——“三层次九要素”[2],见表1。

键成功要素

促进了知识共享与转移。依托清华大学建立的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为知识共享与知识增值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下面以惠普公司实施知识管理项目为例,具体分析实施知识管理系统的关键成功要素。

键成功要素

相互提取和利用,大量孤立的数据、众多独立的系统为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带来阻碍,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同时,在这些系统中,信息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信息并没有真正转化为知识。

补偿机制不完善,对知识输出方的物质和精神补偿不到位,企业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员工和管理人员倾向于“守住江山”——“垄断知识、巩固岗位、守住优势”,而不愿让自己的知识被共享,这样导致知识共享机制不完善。对于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在兼并收购以及进行本土化策略过程中,还必须克服企业文化“水土不服”与文化冲突现象导致的知识流失。

知识管理,企业内各部门将“自然”地进行知识分享,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实际上,成功的知识管理是知识与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知识管理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或者人力资源的问题”,知识管理必须在管“知识”和管“人”两方面都要同时取得成功。

此,在由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向知识管理系统迁移过程中,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生命周期比一般的信息系统(如ERP)系统要长。因此,期望通过知识管理项目的实施,能快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

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实践上看惠普公司,据英国电信PLC组织研究负责人Daniel Morehead调查,知识管理项目成功的比例不到50%——“不能说这些企业的知识管理项目完全失败,但这些项目没有最终达到规划时的最初目标。”总的来看,目前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有以下主要的问题和困难。

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管理项目,一大批知识管理的软件问世。美国此阶段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显性知识收集、储存、共享。欧洲和日本则把研究焦点放在知识的创造(包括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及知识资本的测度上。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知识管理进入全面纵深发展阶段,实践中人们开始反思知识工程项目实施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理论上对知识管理的实证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发展

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存储和知识创新等,成功实施知识系统工程对知识和人的管理不可偏废。

因此,人是知识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要素,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对组织内以人为本的管理。

理则建立在信息管理基础之上,是对知识的综合系统管理,重在实现知识的共享。

对人的管理。同时,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知识迁移模式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互相转化的管理。

和组织对知识管理的分析,可以归纳出知识管理的内涵。

”,“技术是实现知识管理系统(KMS)的手段,包括技术应用于技术创新”

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力为目标的识别、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和过程。

视角出发,给出了不同的知识管理的定义,以下是一些代表性观点。

的内涵

i Group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最大部分知识(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Nonaka)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Socialization:群化;Externalization:外化;Combination:融合;Internalization:内化)对于知识共享与知识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克博士在1965年所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知识与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管理概述

参考文献

[1]AlazmiM, ZairiM. Knowledge management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003, 14 (2) : 199 - 204.

[2]Davenport T H,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153.

[3]盛小平.知识管理关键成功因素解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9(6):87-91.

[4]王众托.关于知识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 管理学报,2004(7):18-24.

[5]赵洋,胡峰.知识管理: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3):42-45.

[6]李灵稚.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2007.

第10篇

论文内容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成为主流经济,市场竞争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企业为了提高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及时洞察国内外宏观趋势和发展动态,规避政策和竞争风险,监视竞争对手,制定正确的对策,最终赢得市场和得到市场份额,开始逐渐重视经济信息、市场动态、对手情报的收集和利用。随着信息量的剧增使得企业难于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时找到准确的信息,所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竞争情报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知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知识经济正成为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一方面知识经济倡导创新、合作、学习、共享和重视知识资本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知识的迅猛增加,也增加了人们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难度,这些客观变化都无疑要求加强对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进行有效地管理,使人们快速找到正确的知识,并快速学习、共享需要的知识,以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竞争力,知识管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产生和发展。

知识、信息的快速更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和谐运作与发展就成为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竞争力的关键。

一、竞争情报

(一)关于竞争情报

美国匹兹堡大学Joseph M.Katz商学院的John·E·Prescott教授认为,“竞争情报”既是指一个操作过程,也是指一种产品。我们可以理解:竞争情报是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战略决策为目的,系统地和科学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竞争者活动和总体经营趋势以实现企业自身目标的过程,是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工具。

(二)竞争情报作用

将数据、信息、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战略决策的情报是竞争情报成果的核心。其主要作用与效果体现于:

1.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与行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情报支援

例如:为企业制定未来的战略计划提供情报支持;在新产品开发和推出阶段评估对手的反应行为及其反制计划和措施,等等。

2.机会和威胁的早期预警

包括预测竞争者的早期行为、技术动向和政府行为。例如:预测和规避可能的技术突破对企业现有和未来竞争优势的影响;预测和规避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变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等等。

3.参与者的评价与追踪

包括竞争者、客户、供应商、管理者和潜在的合作者。例如:提供参与者的评估,以鉴别各类潜在的竞争者、合作者及客户群,等等。

4.支持企业战略规划和执行

由此可见,竞争情报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二、知识管理

(二)关于知识管理

知识是由信息而来的,它通过对信息的提取、识别、分析和归纳转换而来。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提高组织机构管理能力而提出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使组织机构通过知识共享、获取和利用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企业在关键的经营过程中使用的知识的质量。在创造竞争优势、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中,成功使用企业的知识资产至关重要。在各个行业中,知识管理的任务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的职能作用却是保持不变的,主要包括:为联机和非联机的知识建立知识地图,向用户提供知识利用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检索工具,监视企业外部知识源。

二、旁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系

(三)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相同点

1.产生的背景相似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都是在物资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

2.研究对象都是知识和信息

竞争情报活动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内容重组、信息深度加工、以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知识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知识的挖掘、重组、转移、创新、共享和显化。由此不难看出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是高度交叉,彼此融合的。

3.都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相关联

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是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缺乏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支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是不能生存、发展的。

4.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竞争情报是一种特殊的高度浓缩人类智慧的产品,人的经验与高度综合的判断力起着关键的作用。竞争情报要求鼓励每位员工积极主动为企业收集情报,共享情报、利用情报。知识管理考虑的是如何转化人的观念使其愿意提供知识和共享知识,以及如何方便人们交流、学习知识并最终产生新知识。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能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重视个人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从而为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5.最终目标相同——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竞争情报本身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即提高活动主体的竞争能力、保持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企业的竞争力无关,这是知识管理的缓效性造成的错觉。事实上,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是直接为企业竞争力服务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知识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又有赖于知识的有效管理。归根结底,知识管理旨在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6.实施策略的相似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属于信息活动的范畴,因而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些共性。表现在:

(1)对显性信息的收集方式相同。对于诸如专利、技术、会议资料、管理文档之类的显性信息,可以采取相同的收集方式。

(2)部分信息交流方式相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注重加强信息在活动主体内部的流通,如竞争情报机构和知识管理机构都会采用BBS公告牌的方式加强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

(3)对人的协调机制相似。两者都涉及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因而在对人的协调机制上也存在相似性。比如,竞争情报所采用的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等,有些类似于知识管理为实现知识共享而开展的研讨会、讲习班等。

f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不同点

1.研究范围不同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一个信息的转化过程,信息既是这一活动的原料,又是最终产品,信息是竞争情报的灵魂和实质。

竞争情报研究范围可以概括为

3个方面:

(1)竞争主体情报,主要包括竞争主体能力的评估,诸如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市场范围、营销方法等。

(2)竞争环境情报,诸如政治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

(3)竞争对手情报,包括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竞争对手的SWOT分析、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等。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它的活动是围绕着知识的有效识别、获取、开发、分解、转移、使用、存储和共享而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是知识创新的工具和原料,其核心仍然是知识。知识管理主要关注知识获取、转化、传递、共享和创新等问题。

2.研究内容和方法不同

竞争情报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为主,其目的是有效的组织知识,使其发挥作用。在竞争情报活动中,虽然强调人员的主观作用,但是人的经验知识是作为一种方法而不是对象来对待的。

知识管理则是对企业内部知识的组织、管理,强调挖掘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从而建立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网络,形成知识的管理体制。

3.外延差异

竞争情报工作只是信息工作的一个方面,其目标、任务和对手都比较明确,主要是为科研、生产和决策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支持和对策建议。而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知识创新和共享的激励机制及保护制度的确立等。

4.时效性不同

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能对外部环境变化、条件变化等做出快速反应,并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报告、建议、对策等,一般不具备可重用性。

知识管理则没有很强的时效于企业的长远战略、计划,通过长时间的运作能促进企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是可以为企业全体人员长期共享的。

由上可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和融合的问题,两种理念互相交叉、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和互相融合。当概念上升到理论层次的时候,其边界已很难界定。虽然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在侧重点、操作步骤和实现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在产生基础、内容甚至研究对象上,又都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无论竞争情报还是知识管理都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激励绩效,将是企业能否迅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四、正确理解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f一)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互补性关系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处于主导地位,收集竞争对手的一切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情报人员的加工、整理、分析,最终转变为企业可综合利用的情报。这一过程由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发挥主导作用。其后,由于情报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使之利用和吸收率大大降低。因此,需要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建立企业机制,改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吸收和消化,提高吸收利用率及深度,并将分析后的情报内化到员工的认知结构及企业的工作流程中,以改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状态,形成企业的专有知识和专有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管理则明显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是融合的。它们没有明显的分界,既相互融合又相互涵盖,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缺一不可。合理地利用二者的关联性,可以使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由此形成并不断完善的系统才能拥有治理资源上的优势,并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形成新的竞争力、生产力和竞争策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协调促进竞争力的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积累和在企业内的释放和共享,都将会增强企业竞争力,即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的挖掘和管理,从企业各个层面渗透知识,建立专有认知结构和特定工作流程,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知识管理是一种可以从企业内部和整体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它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在这一点上它与竞争情报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知识管理是从企业内部和整体上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所以由此产生的效果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主导权和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精确的规划和长期有效的实施。这就需要企业的各种资源及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管理充分衔接、合作。然而也只有在强大的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才能更好地、更完善地执行其搜集、整理、分析情报的职能,才能更准确地抓住环境变化,才能完成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等等的研究,也才能将更准确的情报递交给企业高层管理者,以辅助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的载体和来源。“人”在竞争情报系统中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生存状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全员重视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即发动企业中所有的人都做“情报员”,鼓励每个员工为公司收集情报,并利用情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的每一个人,不管他处于何种职位,都被鼓励为公司提供情报。

知识管理考虑的则是如何转化人的观念使其愿意提供知识和共享知识,以及如何方便人们交流、学习知识并最终产生新知识。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不断将外部信息源提供的信息转化为情报在企业内部加以消化,以此为基础,企业的知识管理构建了一个以人为主导,以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情报、知识和智慧的联合应用为主体,能够集体共享和交流的学习网络,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11篇

【摘要题】企业信息建设

【关键词】知识管理/竞争情报/优劣势分析/隐性知识

【正文】

1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内涵

目前,就国内范围来说,竞争情报的定义多种多样。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Society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ofChina,简称SCIC)对竞争情报的定义是:一个组织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获取环境信息并与之适应的能力,也就是情报能力和对策能力。竞争情报是通过搜集、分析与决策等一系列对信息、对知识管理的过程,把分散的信息转化为相互关联的系统知识。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的研究。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有关显性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信息为情报部门所获取,并通过情报人员的加工、整理和综合分析,以提交决策部门。竞争情报活动使得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解除企业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有利于企业针对显性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展开相应的知识创新和决策制定。

知识管理是指一种致力于将组织的智力资源——记录型信息和员工头脑中的智慧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的信息管理策略与理论。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系统化、组织化的管理,实现企业内知识转化、知识共享,进而达到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重视对知识进行识别、提取、综合、应用、存储和共享,将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发掘,为它们提供沟通转化的渠道。从而通过提升整体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信息量的剧增使企业难于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时、准确地得到信息,所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竞争情报的冲击,迫使其快速发展。而以知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知识经济正成为这个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登上了社会发展的舞台。虽然它们在侧重点、操作步骤和实现方法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无论在产生基础、内容,还是对象上,都存在着重大的关联性。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竞争情报,都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何正确认识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激励绩效,将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1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联性

(1)二者产生的基础和目标一致。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以信息为依托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竞争情报是企业为在市场上赢得优势所搜集并经分析与加工的信息。知识管理是对企业中的知识、信息进行管理。它们都是以企业作为行为的主体,都是以信息和知识作为基础,都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的目标。竞争情报产生知识,知识管理管理知识,两者对知识的产生、吸收、使用和消费整个流程形成了一个合理并且交叉的有效渠道。

(2)二者以企业为媒介和契机。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以企业作为发挥的平台,在同一个舞台上发挥着不尽相同的作用。企业也是引发它们的媒介。如果没有企业的需求和推动,二者将不会如此迅速地被推上展示的舞台。

(3)二者都与信息管理技术相关。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在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没有信息管理技术中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支撑,两者不可能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和发挥。

(4)二者都是对企业中的信息、人和组织为关注点。竞争情报系统由三大网络组成:组织网络、人际网络和信息网络。而知识管理也是针对人、组织和信息这三方面进行管理和提升。

(5)二者的相互促进。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并不是单独地发挥作用。竞争情报系统是知识的生产和增值。竞争情报的某些结果只有通过知识管理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竞争情报所收集的信息和知识可以作为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一种知识积淀、知识储备和知识更新。而知识管理过程对员工的培养,将会使员工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对企业竞争情报活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维方法上的改进。因为最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产品只有通过有能力、有经验的高级情报工作人员才能综合提取和归纳出来。

2.2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相异性

(1)两者针对知识和信息的不同方面。竞争情报将信息转化为有用的情报的过程,是对无序信息的一种提升。它所关注的是供应商、顾客、行业中竞争对手、外部环境和市场,信息收集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一种管理,对内部环境的一种优化。它的管理对象是知识,关注的是知识的获取、转换、传播、共享和创新。知识永远是它的核心,信息收集范围相对集中,其他的一切都是作为一种工具和原料。从整体上看,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整个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方面。

(2)两者的速率不同。竞争情报是以企业某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为重点,有目标地进行战略和战术活动,目的是对自身和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使企业自身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竞争优势。可见其阶段性明显,反应迅速,时效性很强,速度相对很快。知识管理的节奏相对缓慢,它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可视的效果。它是伴随着企业发展而发展,是服务于企业长远战略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其阶段性不明显,绩效只有在长期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3)两者的最终受众不同。竞争情报首先反映参与市场竞争的同类经济组织或商品的准确的信息,或者说是关于竞争对手和竞争产品的信息;第二,它是将初始信息转化为相关的、精确实用的战略知识的过程,也是进行一系列类比、评估、分析和内容重组的结果。所以它是为企业决策层出谋划策,其某些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建议等等,都是提交给决策层。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的一种浓缩,是对企业所有知识的吸收、消化、传播和创新,其目标是应用于企业自身全体员工,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被企业内部人员所共享。

(4)两者的机构和方法不同。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有各自的实施人员和体系。竞争情报工作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员在企业其他工作人员的初始工作之下承担的工作。在竞争情报中,存在着像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定标比超和层次法等信息收集和分析方法。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的思想,主要与企业中的各种资源管理相关,本身融合着管理学、法律、经济学中的很多思想和方法,是对管理知识的继承和发扬。

由上可见,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融合的问题。这是两种理念的相互碰撞,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当概念上升到理念层次的时候,其边界性和边缘性已经很难界定和区分。

3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融合

3.1两者的系统互补性和融合性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发展的大潮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调整自身,这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知识需求和知识消费,同时也需要对知识进行管理,那么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理念的结合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之间既相融,又相互涵盖,并且存在着良好的互动,由于自身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通过下图可以清晰地查看企业竞争情报过程与企业知识管理之间的协调与融合。首先,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灰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只是知道其中一部分的功能,如管理功能、生产功能等等。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处于主动地位,运用各种信息搜集的方式和方法,收集竞争对手的购置、生产、销售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就作为了系统的输入内容输入到企业本身这个灰色系统中。输入的信息经过情报人员的加工、整理和分析,最终转变为企业可以综合利用的情报。以上过程由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发挥着主要功能。但是,由于情报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在没有良好的应用系统作为吸收辅助下,情报吸收比率将不会令人满意,不被充分利用的情报就是在浪费资源。基于这种情况,知识管理的作用将转向明显。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建立企业机制骨架,改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吸收和消化,提高吸收效率及深度,将分析后的情报内化到员工的认知结构、企业的工作流程,改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状态,形成企业的专有知识和专有技能,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将对开始的信息收集和竞争情报发生作用的主要方向进行影响。

由此可见,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融合。上图只是将两者的协调与合作粗略化表示,它们不再有严格的分界,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缺一不可。这样形成的不断完善的系统才能拥有治理资源上的优势,并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形成新的竞争力、生产力和竞争策略,在竞争中击败对手。

3.2两者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融合

好的基础才有好的建筑。这正是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协调与合作的一种优势。

知识是技术的源泉和基础。知识在积累和企业内部释放的过程中,将会给企业带来实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受益最多的武器。

企业发展从起步阶段,就在不断地寻求着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知识管理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的挖掘和管理,从内部各个层面渗透知识,建立专有认知结构和特定工作流程,以学习型特性来从本体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知识管理正是一种可以从企业内部和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手段,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与竞争情报不同。企业能从本质上打好基础,这对企业不只是一时的效果,而是关系到企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长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整体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其发展需要精确规划和长期的实施。这就需要企业的各种资源与知识管理充分衔接与合作。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才能更好地完善其搜集、分析,准确抓住环境变化,完成自身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研究,将更加准确的情报送交企业高层,辅助决策。

3.3两者在企业内部构建中的合作

企业的竞争情报体系不断将外部信息源提供的信息转化为情报在企业内部加以消化,企业内部的竞争情报体系也要全力运转。企业内的这些竞争情报源给企业提供了丰厚的营养和积淀,使得企业中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构建一个以人为主导,以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情报、知识和智慧的联合应用为本,能够集体共享和交流的学习网络,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力。

人才是知识创造、存在和运用的主体,无论是在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中都是最活跃和主动的因素。不同的人员水平和管理层次构成了企业现有的结构,也使企业有了明显的实力层和分工。这些处于不同位置的职能群体不仅产生的情报不同、技术不同、所配和和应用的知识管理方法也不相同。知识管理在企业中构建表格、数据库等学习网络框架,可以促进员工将自己所得、所想的隐性知识全部或是大部分贡献出来,将自己的知识发现和知识总结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企业知识库。这种分散的知识和信息的数据库化、有效的信息和知识传递,为竞争情报系统提供了另一种资源,可以从这些分散的贴近竞争对手的专家型知识中发掘出更加隐含的情报。因为任何一个小的信息都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竞争情报的一个新的突破点,推动企业的成长。

企业中“人”的因素是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两种理念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二者的合作,将建立一种集信息、情报、知识管理和共享于一体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史千里.建立知识管理战略应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经济论坛,2005.13

[2]秦铁辉,舒文芳,晏创业.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浅析./book/n2250.pdf

[3]竞争情报的定义.[2004-04-09]./aboutCI/index.htm

[4]韩毅,杨晓琼.企业竞争情报中的知识管理.情报杂志,2001(2)

[5]/53237.html

[6]/absoft/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22

[7]柯克·W·M·泰森著,竞争情报完全指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陈春颖,熊佩琼.竞争情报的知识管理实现方法.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4)

[9]黄蕾.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组织整合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10]张玲.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现代企业发展的两个加速器.晋图学刊,2005(1)

[11]/absoft/Article/ArficleShow.asp?ArticleID=22

第12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一、企业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1.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企业针对环境的变化,规划与环境相匹配的富有弹性的战略,并继而进行实施、评估、控制。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最大化。企业通过战略管理分析成功的原因,并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期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相关战略作出调整、进行部署,可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我们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必须结合企业面临的具体内外部环境来进行,既不能忽略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管理内容与目标的影响,又要作到以我为主,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2.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第一是价值优越性。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特征。价值优越性是由企业的内在环境和市场决定的,其中市场中的客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得到体现最有力的佐证。如果企业不能通过创新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顾客带来更多的价值回报,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那么顾客就不会选择这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自然不能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使核心竞争力无法实现;第二是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会让竞争对手通过简单的复制或模仿而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蕴育于企业文化中,具有比较强的抗复制能力;第三是多元延展性。所谓多元延展性是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针对环境作出快速应变的能力,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面对多变的市场和环境时,企业如果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就会针对环境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比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去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进入新的市场,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等;第四是有机整合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一些关于知识与技能、产品与服务、管理机制与创新的有机整合,单纯的一项能力无法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有效的整合才能显现出巨大的力量;也正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整合的结果,才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容易让竞争对手进行模仿和复制。

二、战略管理与知识管理

1.战略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从本质上讲,成功的企业应该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同样,企业内部的某个人、某个团队也必定具有不同于其他人和团队的知识体系,企业必须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加强对这些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的管理。因为从企业的层面看,知识就是资源,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价值,知识就是竞争力的源泉;一个企业的产品创新、制度设计、管理提升、营销策划都需要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知识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基础和保证。由于单纯的价格竞争或简单差异化竞争的时代已逐渐一去不返,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研发具有新的知识含量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因此,我们的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和创建以知识化、信息化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全新管理模式。这里所谓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不但包括了一切学问和理论,还包括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化。新经济时代,知识逐渐转化为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亦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今天的企业处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企业将不得不面对以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形态的竞争。企业的兴衰成败已不再单纯取决于它拥有物质资源、资本和员工数量的多寡,而首先在于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强弱以及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水平的高下。知识,已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主要武器、财富的主要来源和资本交易的主要对象,这必然导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必须随之进行转变。

在20世纪初的世界500强企业中,至今仍位居其列的仅有3%左右。许多研究者由此称,使企业“基业长青”的主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知识管理,将是帮助企业避免步步落后的有力武器。传统静态管理模式是固化、框架性质的程式,缺乏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在今天已无法适应企业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战略创新。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管理的变革,以获取、整合、保存和应用自身拥有的各类知识,创建动态化、知识化的管理体系。知识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应被提上日程。企业实现知识管理,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首先,企业要认识到知识管理是对其它现有的管理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因此,开展知识管理要与其它管理方法相结合,与具体业务开展相结合。其二,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必须构建一定的组织形态和与之相关的制度保障,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环节明确相应的目标任务和管理人员,并由一名熟悉企业全程业务的高管负责系统推进。其三,配合必要的培训和定期评估、反馈,不断整合优化。企业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不断获取、整合、利用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信息,对于企业提升研发能力、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拓展和优化营销渠道、营销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相信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不只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也是企业崭新的未来。

三、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施战略管理,强化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倡全员、全过程学习,是加强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希望本文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