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3-08-02 17:15:13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素质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64-01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从学生的能力以及实验、教材的相关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生物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 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就是要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落实一种全面的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一种着眼于基础以及发展的教育,它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予以提高。在当今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内容就是能够用一种很丰富的,比如说动植物的资源、生物发展史,在当今的社会中,人类面临着很多国际性的问题,比如说环境、人口、以及粮食、艾滋病等等,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生物教学缺乏一种包罗万象以及千变万化,那么它就是一种较为残缺的教育,教师应该利用生物教材具有的一种知识面比较广,而且也具有某种生动的形象这种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到关于人口、能源、土地、资源等等一些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一种关心社会、自然、地球、以及国家利益的一种情感与责任感,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就始终贯穿着与社会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观点。能够使得学生懂得对环境不能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要学习多种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低于挫折的一种能力,积极的去适应环境,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心理。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在向学生讲述一些生物知识、规律、以及发展的历程时,还应该将一些生物学家的一些宏大的理想以及他们的爱国事迹,乐于奉献的精神与献身事迹等传递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对生物知识与以掌握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人格有一个提升。

2 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策略

2.1兴趣化的教学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要实行素质教育,就应该做到兴趣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持续化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这是孔子教育我们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材的编写风格、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来运用兴趣化的教学策略,这样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实验教学,设疑教学,以及竞争教学等方法。

2.2信息化的教学策略

当今这个社会是属于一种信息的高速发展时代,要保证紧跟这个时代的步伐就应该做到信息化教学,这种教学策略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成为一种记忆的工具,只是进行简单的记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在一种互动的信息中,进行知识的重组,这样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生物课本,不能只依赖于这些内容进行教学,要紧紧的跟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脚步,不断的为学生注入新的知识,及时的让他们了解生物的新动向以及化学的有惯性研究成果。

第二,教学的形式要丰富一些,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是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口授耳听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对于生物课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辩证、甚至是对于怀疑的内容进行采访验证,或者是上网查阅资料,观看一些关于生物知识的影片,对一些工农业部门进行实地参观,这样就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将他们的特长发挥出来。

第三,授课者不一定只是教师,也可以是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一些有经验与实践的人员都可以为学生进行讲解有关的生物知识,或者是做专题性的报告,这样来扩大知识面。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学,快乐的学。

2.3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首先,角色进行转换,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予以引导,要学会倾听,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欣赏、关怀。其次,对于后进生,要更加的关注他们,做到共同进步,对他们更加致力于人文关怀。再次,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的理论与实际向结合起来,可以做组织一些生活性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多列举一些实例,激起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快乐学习。

2.4鼓励学生阅读

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包括预习、课中、复习、课外等阅读方式,对每一种阅读方式教师就应该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比如说,要想使得学生做好预习阅读就,就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在对教材阅读结束之后,鼓励学生积极的去解答问题。比如说学习“生物的遗传以及变异”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遗传?变异?”、“一对夫妻生男孩女孩的几率是怎样决定的?”、“在我国,为什么药避免近亲结婚?”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3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生物教师要积极的探求新的策略以及方法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第2篇

关键词:物理学;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51-02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本人从以下六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物理学对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物理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过窄的物理学知识面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也不利于实现物理课程的其他教育功能。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在几门基础学科中,物理的研究对象最广泛,研究的规律最基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无生命的,但是,生命活动却绝对不会违背物理规律。现在人们常说,现在是这门学科的世纪、那门学科的世纪,这是从某学科的发展前景来讲的。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出现了跃进式发展的学科,必然广泛地应用到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学科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学科的重要性不能等同于学校中课程的重要性。因为初中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总的目标作出贡献。

开展物理学科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格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等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培养创造意识,培养创造观察,培养创造思性维能力。

二、必须加强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素质首先表现为具有较多的科学知识,此外,还表现为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既要保证能有效开展,又不能因此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科学方法教育必须与物理知识教学有机结合。知识是方法的载体,脱离了知识教学,方法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开展科学方法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情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当然,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不能脱离教师的自觉性,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大多是隐含的,如果教师不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没有对物理科学方法比较系统的理解,科学方法教育就很难顺利开展。

要明确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要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三、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素质培养

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从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初中学生来讲,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创造,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四、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无处不体现着人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科学精神要注重质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十分注意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展开课题。课本写得思路清晰、节奏轻快,本身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不了,有的理论推导对中学生来说预备知识不够,或者有的推导或运算是留给学生自己完成的,那么这些地方都有明确的交代,不丢失任何一个思维环节,也就是说,绝对不给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坏习惯,通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维意识,如爱科学的情感、乐于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感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五、加强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发展学生创造力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发展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也更得手。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丰富,创造力越高。相反,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只要有创造力,一样能创造发明。

六、物理教学要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一、初中生当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

1.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

由于刚刚才结束小学的学习,初中生刚踏进中学的校门时多少会感觉到不适。这个时期,初中生受到父母和学校的双重压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甚至要求孩子达到不可能的目标,无形中为孩子增加了很多压力。而学校课业繁重,再加上此时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水平远赶不上生理的发展速度,使他们面临更复杂的考验以及更大的压力。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暴风雨时期。

2.当代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随着改革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导致了新一代继承人出现不能吃苦的毛病。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尤其遇到困难时,不能积极应对,适应能力差,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考试失败或者学习上遇到难题,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时,常常会失去信心,破罐破摔。

3.初中生存在着逆反心理

初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学生要经历从小学闭锁期到开放期的一个巨大转变,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还不稳定。而此刻随着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的意识也在逐渐改变,逐渐脱离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能够对身边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成人意识与独立意识都在迅速强化。自尊心在此时会变得尤其敏感。很多初中生在此时会变得烦躁不安,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出现不合群、意志消沉、理想泯灭以及学习被动的现象。

二、利用体育课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几种解决方案

1.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初中生减轻压力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为缓解初中生压力,体育课程可以合理增添体育课程,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教学模式。对于压力大的初中生来说,应参加一些运动量小,缓和沉稳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能使心情平静下来。同样也可以引领学生参加一些以集体配合为主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毽球等,通过这些运动在集体协作、默契配合中享受愉悦快乐的心情,使心情得到排解。

2.体育课能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部分体育教学目前都是在室外,学生上体育课要经历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体育竞赛,如足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等等,呈现出竞争的态势,吸引学生参与。在进行运动技能的练习时,他们要经过反复地练习才能掌握并应用自如,同时他们也要承受肌肉酸痛以及身心疲惫的不适,无疑这也能使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吃苦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比赛的过程中,努力的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并从中获取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体育竞赛从来都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它可以锻炼学生承受失败与挫折的能力,强化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3.教师需要注意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

首先,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内容,不能仅仅只是枯燥的练习,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来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将学生从“不练”转化为“多练、爱练”。其次,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被当众批评,所以教师的言语不能太过打击学生。最后,教师要学会给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目标。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体质身体素质知识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制订目标。

三、关于体育教学的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学在初中生阶段愈发重要。在众多文化课中,许多学生难免觉得枯燥,而体育课不仅能使学生放松身心,还能提高其他课的上课效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义务则是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我们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心理素质 锻炼策略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评判的基本标准,而初中阶段是锻炼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作为唯一在户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初中体育教学应如何结合体育教学的灵活性、竞赛性和交往性等特点,锻炼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良性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解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青春期,调查表明,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生理和心理发展速度的不均衡现象,由于自身阅历有限,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往往与实际脱轨,在心理素质上大多呈现明显弱势,如羞怯、敏感、冲动、焦虑、自卑等倾向①。

随着情感的日益丰富,人际交往的不断深入,这一时期的学生在个性心理发展上也呈现出显著特点。

首先,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其思想意识重心逐渐从客观世界返回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不断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听不进周围人的意见和不同观点,对他人的态度表现得十分敏感,表现出极端性或偏执性,容易产生压抑、孤独、逆反、烦躁等负面的情绪体验。

其次,逆反心理严重。初中生随着生理和心理发育出现不平衡性,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断增强,当他们的想法或行为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很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及偏激的想法和行为。

再次,较易产生消极心理。步入初中阶段,初中生将在短时间内面临许多新鲜事物,并产生多方面的需求,当自身经验和能力不足、或受到外界的阻力、或愿望不切实际时,就会导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面临的挫折失败较多,从而易受到打击,陷入矛盾、困惑之中②。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

体育学科是初中教学中唯一在户外进行教学的学科,它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又不必面临其他学科那样紧张的考试压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游戏、竞技等有趣的活动,有效锻炼学生自信、向上、乐观等积极的心理素质。

1.在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如今的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正所谓优胜劣汰,若不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绝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都体现出竞争性的显著特点。在初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如游戏赛、竞技赛、等级赛、让分赛等,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竞争观念,培养不屈的竞争意识,锻炼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同时在比赛之后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保持积极的竞争意识。除此以外,教师可在成绩考核中适当引入激励法则,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更上层楼,勇攀高峰。

2.激励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激发人们勇于迎接挑战、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的现实功能,是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开展能够锻炼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小组赛来组织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小组间的竞争性,激发集体凝聚力,促进成员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力争荣誉的勇气和自信心。同时,对于有进步和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竞争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3.通过科学设置障碍与难度,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品格

当前的初中生,成长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家长在生活和物质等方面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关爱,很多时候也不忍过多苛责,造成了其依赖性强,独立性弱,心理承受能力差③。具体表现为娇气、怕脏苦累、容易生病,不愿参加体育运动,害怕失败,适应力不强,受到一点打击就情绪低落,甚至丧失斗志。针对这样的学生状况,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障碍与难度,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使学生始终保持参与的积极性。

三、总结

总体来说,通过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锻炼的有效策略丰富多样,传统的体育精神里面蕴含了丰富的、积极的正能量,初中体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采取多样化策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释】

① 李会涛. 浅析中小学生体育教育与心理素质养成的关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73-274.

② 杨茹芳. 体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30):15-16.

第5篇

一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养

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的前提是教师本身也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应当在业余时间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自身的心理学素养。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只有教师具备了健全的心理素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的分歧与胆怯等症状,才能在教师的宽容、谅解、引导下受到感染并得到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通过自身的心理素养引导学生不断克服和战胜自己的弱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由于中学生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体育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体育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往往因为害怕动作不标准而不敢参与体育练习,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设置有针对性的方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两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学生的个性,从其兴趣点出发,对体育技术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降低难度,对其进行个别辅导,提升学生的技术掌握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适当的鼓励也能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情绪,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坚持过程评价,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对其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幅度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不能简单地以终结性评价一概而论。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这样能够较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 适当的挫折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挫折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对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训练,为了熟练掌握一项技术要领可能需要反复进行练习,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失败与挫折,教师需要在教导和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关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挫折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素质,磨炼意志品质。可以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坚持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体育活动大部分情况都是在户外,这就避免不了碰到恶劣的天气,一般情况下,教师考虑到天气情况的变化会改变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实行室内授课。但恶劣的天气恰恰为挫折教育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如在下雪天进行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御寒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还可以创设比赛情境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多进行一些比赛活动,让学生投入其中,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在进行抗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考虑到运动的负荷量,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适当进行调整,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

四 通过分组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体育课训练中集体性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理解,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消极、焦虑等不良心态,克服这些狭隘的思想,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集体中。而且,合理组织合作学习,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进行协调配合和竞争的机会,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进行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锻炼与提升。有的体育活动一般一个人是无法进行的,必须需要多人协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再进行对抗竞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竞争之中更加注重小组内的协作配合,锻炼每个学生的协作能力,而且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出发,积极改进教学形式和自身的心理素养,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需要对众多的课程进行学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在初中阶段所面临着的压力。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于音、体、美相关的课程都表现得不够重视,甚至会利用各种借口占用相关的课堂,这种错误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每一门科目的开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都是为了培养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的。尤其是初中体育这门学科,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不仅会减少学习过程当中的压力,还会强健自身的体魄,促进心理素质的正常发展。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就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体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学习过程当中,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 巧用合作教学法,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无论是在当下的学习过程当中还是在今后的做事过程当中,都需要融入集?w合作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当中既能够掌握课堂知识内容,还能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教学课程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掌握课堂知识内容,促使他们建立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在小学体育课堂关于足球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课堂上的学习,让学生可以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们更有效地融入集体中。其次,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在运动过程当中如何规避因为剧烈运动所带来的碰撞伤害,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介绍遇到紧急事故时应如何处理,进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足球技巧练习,并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简单的比赛。在学生比赛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当中理解体育课堂当中所蕴含的竞技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体育课堂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容转化成为自身成长当中所需要的精神支柱。这样一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便能初步理解合作精神的真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 利用直观教学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行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会表现得更为积极。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在课堂上沉默寡言,影响了他们积极性格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超越了学生心理理解范围,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变差。而直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应用,便可以更有效地将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直观,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当中开展体操教学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体操对我们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当中学习体操的热情。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按照操作的体操队形进行排列。而教师则在队伍前面进行直观的演示,学生则跟随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做到在课堂上学习过程当中理解体操动作。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练习,通过课下练习来提升对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从侧面鼓舞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参与到各科的学习过程当中。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提升重新拾起信心,从而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

三、 优化练习教学,在锻炼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但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并不是很健全,学生在面对困难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挫折,放弃前进的步伐。这对学生在今后的身心发展会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兼顾学生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双方面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练习法教学便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兼顾学生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使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当然,练习教学也讲究策略,教师需要优化练习过程,让练习更为有趣,从而助力学生克服困难,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意志力。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关于篮球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上关于篮球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说明。同时,还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听课的过程当中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相关的解答,让学生可以理解篮球相关方面的知识。然后,教师结合视频动画想学生展示相关的篮球技巧,让学生在初次接触篮球的过程当中便掌握标准的姿势,为之后的课堂练习打下坚定的基础。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可以通过简单的模拟练习进行掌握。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篮球比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比赛进一步强化技能,建立不服输的信念。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总结经验心得,分享练习中的体会,以此促进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上的梳理和回顾帮助学生培养起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课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必不可缺的作用以及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进而降低学生学习上的压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第7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身心素质;教学对策

引言:初中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通过体育课的各种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还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有所发展,这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表现形式,但实际上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教学效果难以显现,这是值得初中体育教师思考的。

1.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学生身心素质教育

1.1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初中体育教学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表现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缺勤率较低,上课态度较为认真上,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初中体育教学是成功的,其中一个薄弱环节就是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够,体育运动中包含的合作、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勇敢不畏挫折的精神并没有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均衡教育,是目前初中体育教育的难题。

1.2 加强学生身心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学生不仅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还面临着心理成熟的压力,处理这些压力需要学生具有足够完备的心理素质,能够从正面的角度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因此,对学生进行身心发展的协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体育课作为一门专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同时也具备在运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的条件,因此,在体育课上加强学生身心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对策

2.1 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处理学生的身心发展关系

想要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关键在于有效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质,因此教师要为每个学生研究一套体育教学方案,这样才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教师还要充分了解体育对学生身心素质的积极影响,在教学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了解到每位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心理变化,为学生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

2.2 采用情趣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身心发展的乐趣

很多初中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不积极,抱有一种“不喜欢”、“无聊”的态度,使体育课教学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作用,是因为初中体育课刻板的“长跑”、“短跑”、“铅球”、“排球”等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乐趣。如果教师能够灵活的设置教学内容,采取情趣教学法,就能激起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例如,在100米短跑中引入定向运动的内容,将普通的100米短跑设计成“百米定向障碍运动”:以100米短跑跑道为计,分别在其中设定三个寻找东西的障碍,每当运动员跑到插小旗的位置,就能读到小旗上的寻物内容,然后找到物品,持有物品,继续跑,完成三个寻物障碍并第一个跑到终点就是第一名。这样一来,100米短跑就变成了“跑步游戏”,学生们会纷纷踊跃参与,体育课“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也就达成了,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了解到体育中的对抗和合作精神,实际上也是对他们的心理成长的帮助。

3.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对策的应用的分析

3.1 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改善作用

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初中体育教学,实际上是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通过教学学生将意识到体育学习实际上而是知识的学习,他们能够更加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体能,掌握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的过程,教师更重视在教学中开发学生喜欢的运动形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极大,学生通过对体育学习的反思从而得到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这使得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

3.2 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本着“人本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体育的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平等教学是首要原则,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过分追求学生达成某项体育指标、对体能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对学生体能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给予正面的评价;培养学生运动意识始终是体育教师的任务,因此,教师应将教学重点使用放在对学生运动的基本态度上。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体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协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身心素质的全面锻炼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并使用情趣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身心素质教育,相信通过全体体育教师的努力,初中体育教学必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田林.伦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J].学周刊,2013(11):112-114.

[2] 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4-6.

第8篇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点滴体会。

一、要自觉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觉悟水平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不能在学生中乱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播。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既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相统一。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协调教学中各种因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辨析质疑能力,激活创造思维。

一、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中自由舒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以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怀疑、敢争辩,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师生、生生形成一体,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在互动环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出现了失误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弄清失误的原因,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从而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先导,也是创新的源泉。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呢?在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创设问题情景,以良好的开端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有理数加法法则”时,我提出如下问题:理财是一门知识,如果你是家长,你应怎样去估测一年来家庭的收入情况?此问题一提出,马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2.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立体图形”时,出示一些立体图形,让学生亲自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主视图,侧视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结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3.联系实际生活,以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推动了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纵深发展,它被广泛应用在现实世界的各种领域。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尽可能缩小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以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在“统计与概率”中,可让学生思考,为迎接校运会召开,班上准备购买一批运动鞋,应怎样合理购买各种型号的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要对班上每一个同学穿鞋的尺寸做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整理成数据,并根据数据做出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统计知识的了解。再如:学习“立体图形展开图”,让学生根据要求做一个精美的正方体包装盒,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很好地学习了书本知识。

三、训练学生辨析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师不但要善问,还要激发学生大胆质疑,有所疑,然后才有所发现,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多问问学生,“你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你们愿意交流各自的想法吗?”诸如此类的话,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信任,敢于质疑的勇气随之产生。其次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贴边或质量不高,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诱导,教给他们质疑方法。

笔者常用的方法有:

1.注重教师示范,如在讲完平角、周角后,向学生提问“直线是平角吗?射线是周角吗?直线和平角,射线和周角关系应如何叙述?”

2.引导学生钻研课本,针对课本提出的问题大胆质疑。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材料,课本里的知识是高度概括化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须不断提出新问题,可以问:这一章的重点知识是什么?这一节与以前所学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这个公式该如何应用?为什么要注意条件?通过教师的训练,学生逐步树立提问的意识,就会有质疑的理念。

3.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质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含有不少数学运算和关系,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的数学素质之一。因此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如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可以质疑:哪个环节改进后,成本会更低?等等。

4.调控解答质疑,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仅仅掌握质疑的方法还不够,因为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质疑”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

结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肩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总结以及改进,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符小珍.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新课程(中学版).2008.(03)

2.郑志强.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冶金教育.2002.(02)

3.章保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刍议[J].教育评论.2002.(01)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 教学特点 实践能力

前言

素质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向及要求就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中,使用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原则及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实施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与传统化学教学不同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的把握成为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指的是以促进全民素质提高为宗旨,根据每一名学习者的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时,这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兼顾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更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育的思考,在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阻碍。很多优秀的人才被埋没。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人的个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上升,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也有积极作用。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初中化学教学必然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例如,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辅助化学学科的学习。初中阶段的教育一般以综合课程为主,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各学科之间都有相应的交叉。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还是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学会化学原理,而且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启发学生的思维。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初中化学学多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这虽然能够学习前辈们丰富的经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我国现今的初中教育中,普遍采取通过繁重的课程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方式,这极大的摧残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更制约着我国素质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在安全范围内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势必会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所区别,而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下面本文就将以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在素质教育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案例阐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教学。

以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水氢为例,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我首先对全班同学的化学基础进行一个简单的摸底。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进行相应难度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并不急于讲授这一堂课。因为初中化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枯燥,一味的讲授可能会使得学生们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在这堂课知识点的讲解之前,我对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的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水,那么你们能说出一些水的性质吗?这个问题一提出来,课堂的氛围立即活跃了,学生们都在积极地进行讨论。其实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是打破枯燥无味的讲授,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思维的扩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们的反响也很强烈,有的学生说水是液体的,有的学生说水是有浮力的。当然也有学生说水是可以喝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并没有去批评他,这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创新思维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接下来对于水的组成这一部分知识的实验中,我看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要表现自己,这时候我给予他们鼓励。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今天你们谁能用不同的方法推测出水的构成?这时候班级开始安静下来,学生们陷入思考之中。我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想要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们大多直接告诉学生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这样的讲课虽然能够使学生们知道水的构成,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因此,十分不利于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样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四、结语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结合素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将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富.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121-122.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中,英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的,重视学生的成绩,但这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非常重要。因为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交际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够在初中课堂上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呢?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在教育教学观念上都与应试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慧教育上;从如何对待学生方面看,素质教育针对所有的学生,然而应试教育只重视极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育教学的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而应试教育重点强调考教一致性;从教育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重视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试教育则是老师讲学生听;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实现师生的双向的活动,学生提高了能力和素养。然而应试教育就不分学生什么档次,学生机械地记,死板地学,能力很差。

所以,在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上要给学生不断的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要转变教学理念,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课堂。毫不动摇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要转变应试教育的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英语方法上的指导,使初中学生能够掌握英语的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环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不断地提高,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断地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原则,优化课堂结构

初中生大多数学习英语知识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遵循英语语言教学原则,优化课堂结构,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自信心、兴趣、学习策略等不断的培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的原则,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优化。

初中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不断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又时也要把情感、文化的内涵等语言知识引入到课堂里,使课堂结构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无疑给学生英语学习指明了方向,学生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了素质教育的魅力。初中英语教师还要把语言的魅力不断渗透给学生,再通过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本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语言情感为核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三、营造交际氛围的情境,提高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口语交际很强的学科,他是一种语言交际的工具。事实证明,学习英语除了要有一定的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给学生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那么为学生营造交际氛围的情境,就变得尤其重要了,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英语的交际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上,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交际的环境,但作为英语教师也要营造或创设一个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中事物的千姿百态,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等无不给初中英语教师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交际素材,素质教育的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渗透。如问候、购物、看病、打电话、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都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看图及多媒体会话、分角色朗读、诗歌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来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也可以组织英语口语比赛等形式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就能轻轻松松的把英语学好。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的在课堂中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中既学会了知识,又懂得了交际的要求,提高了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中的英语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太重要了,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断的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这也是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一堂英语课上重点灌输的思想和理念,这也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每节课之中,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英语,变机械的教知识为既教授给学生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不断的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健康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蒋亚琴.初中英语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6)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全面素质

一、素质教育的具体定义

正如民间通俗概括的那样,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方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与注重教学硬性效果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素质教育重视每个学生其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个性塑造、物理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心理人格健全健康等全面发展。

二、当今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状况

在新课改进程逐渐深化的今天,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对我国学生长期综合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的状况仍存在许多问题。

1.体育教学时长不足

许多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应试教育水平,尤其是初中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中考录取率对于学生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并不在中考中占有有效分数,因此,许多体育课被迫“让位”。有些地方体育课经常被考试主课挪用占用,体育教学时长不足。

2.师资队伍与硬件建设不足

很多学校在挑选文化课教师时精挑细选,再三考核,但是对于体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却相对宽松,导致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传统观念认为,体育教学的难度远不如文化课难度,体育老师只要能够示范标准的体育动作,能管住学生,就可以了,这是非常不正确的看法。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与否,对于学生的课程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与之相对的,许多学校对于体育器材的采购也不重视,这进一步限制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3.教学模式枯燥单调

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陈旧、单调、死板、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上体育课最大的盼头就是自由活动时间的玩耍,这样根本无法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4.对于体育重要性的意识不足

体育意识不足指的不仅仅是学校对于体育教学重要性的意识不足,也包括学生自身对体育重要性意识的不足。初中阶段文化课学习压力增大,尤其是初三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将学习生活的重心转向文化素质教育,轻视了体育素质教育的重

要性。

三、体育素质教育的意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优秀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去为理想目标而奋斗。体育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舒缓学习压力,增强精力与集中力,能促进文化课学习效果效率的提高。在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增强意志力,获得自信心,增强自主能力,促进学生拼搏精神的养成,锻炼学生应对挫折与困难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长期发展与人格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1.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硬件上,优化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及时补充体育教学所需器具,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考虑增加专用的体育空间,比如篮球馆等各类球馆、游泳馆、田径场等。软件上,要提高学校体育教师水平,除了提高教师招收的门槛条件,严加考核,对于现存教师团队,要积极开展培训进修,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鼓励他们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

2.优化体育课程模式

采用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与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针对男生和女生的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

3.培育正确的体育意识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体育老师自身要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学校也要向文化课老师强调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制定相关制度,杜绝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的冲突。对于学生来说,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白体育的重要性,增强其体育意识,使其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的参与。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素质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一环,必须重视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如何完善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林.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