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时间:2023-08-02 17:15:13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第1篇

《教学大纲》指出:“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高中、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其间也有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

如果高初中课程标准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来考虑,然后分阶段落实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那么,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体现着系统性、一致性和连贯性。而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实际上,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高中语文教材中抽象逻辑思维内容的增加,抽象程度提高了。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法学法的差别,从而导致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困难。

如诗歌教学。初中阶段实际教学不是很重视,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如文言文阅读。初中阶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如现代文阅读。初中阶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阶段则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如作文教学。初中阶段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高中阶段则要求作文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短,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要求低,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易于接受;高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

面对初高中教学上的差异,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做好处理衔接的心理准备

衔接难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高中教师不必埋怨学生基础差,也不必指责初中老师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他们是无辜的。再说,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问题既然已经摆在面前,那就静下心来想一想,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想想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想想怎么解决它们,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二、做好处理衔接的材料准备

整体材料准备。高中教师应先仔细研究高、初中课程标准,将二者进行比较,体会两个课程标准对同一知识能力的要求的不同,要求差异越大,往往表明它在高、初中时衔接越难。高中教师还要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并与高中教材比较,找出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也往往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难点。如,初中对词语分类、短语类型、句子构成等只学不考,这就造成教师、学生重视不足甚至完全抛弃,而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就离不开这些知识。因此对他们语法方面的知识要进行补充学习,加大训练力度。高中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他们的不足。这几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处理衔接的关键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之后,可作为处理高初中教学衔接的“总纲”。

具体材料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教学衔接问题,尤其在每一单元教学之前要回顾一下“总纲”,看看这一单元在衔接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衔接问题是在单元教学之前解决还是结合在课文教学中解决,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三、做好处理衔接的学生指导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初中教学;中小学衔接;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更具有阶段性。初中和小学教学又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常会遇到自己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各方面都很优秀,可一旦升入初中,不知道为何,各方面感觉都很吃力,学生自己压力大,家长跟着发愁。究其原因是中小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致使学生无法完全短时间适应。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可能替代学生去学习,我们如何能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给学生升入初中做好提前准备,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学语文学习的不同

1.学生心理和思维的变化

自觉性差、依赖性强、自我意识薄弱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教学环境的转变,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升入初中的学生更加要求独立自主,思维方式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即思维由“是什么”向“怎么样”“为什么”变化,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没有小学的一些初步和转变或者学生不能实用这些转变,就会出现失落、挫败、迷茫等现象,从而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教材、教法、学法的变化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一般比较简单,知识点不多,题量不大,难度小,对于知识也只是识记和浅层的理解,不做过难的要求。而初中无论是在知识的量上,还是在难度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对学生独立完成的要求也有所增加。

从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教学主要以朗读、感性阅读为主;初中语文则更加侧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堂容量也很大。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小学学生只要记忆力好,勤学习,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初中只靠死记硬背是无法提高成绩的,即使高成绩也缺少一些灵性,缺乏创新的能力。

二、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做好与初中的衔接

1.在心理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由于年龄和环境的变化,使初中与小学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我在平时的小学高年级班级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认知心理,如,在阅读课上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全堂课引导的心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将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2.加强学生思维转变的训练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转变,学生的思维也开始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方面转变。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教学时,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感悟能力。中学的学习不再是小学那样只让学生认识“这是什么”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时多思考、多总结。如,写一段本文作者当时的感想,给课文写一个小结,刚开始学生一定不适应这样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更多去思考,无形中为学生升入中学做好了思维的准备。

3.教师在教法上适当转变

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更多的是创设一些生动的、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更加得到强化,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有时间去大量地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适当地开展抽象思维的训练,如,让学生在现实的感悟中体会某个名胜古迹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开展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

4.学生在学法上的适应转变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其实真正的目的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跟着教师学”,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我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学习方法的交流课,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一些更加适合自我的方法,适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意识地在字词记忆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将来在初中不盲目乱抓打基础。

中小学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与学的不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可能替代学生去学习,但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给学生升入初中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文儒举.浅谈七年级与六年级语文教学衔接.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2(08).

第4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上册包括诗歌、散文、演讲稿、文言文等单元,在内容方面与初中语文知识的衔接更注重质的提升,学生也明显感觉到课文的难度和长度与初中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诗歌这个单元,除了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应从单一的朗读教学上升为读写结合教学。比如,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对诗歌的内容可以不做详细的讲解,而侧重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当然,这个引导过程需要分析诗歌的内容,但更应注重学生个体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对诗歌画面的联想和想象。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诗歌时,可要求学生以“写”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样做既增加了课堂的构成元素,方便学生交流,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读写结合中的“写”,可以是仿写。如诗歌《再别康桥》结构清晰,诗句中音节的韵律和节奏较为明显,尤其是“悄悄”“轻轻”等叠词的运用凸显了诗歌的建筑美和音乐美。学生通过仿写能进一步加深印象和感受。“写”还可以是扩写。做法是让学生挑选全诗中的一节诗歌,把诗歌中所体现的画面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展开,在合理的范围内丰富文本的内容。

在文言文单元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因为高中文言文篇目增多,篇幅增长,大部分篇目故事性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开展教学;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增繁增难,尤其是文言文翻译,初中没有严格的直译要求,而高中对文言文翻译有着严格的直译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比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首先安排半节课让学生预习,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方案,在预习环节提醒学生注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文意串讲时,对语言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语句进行重点讲解。做法是:提问学生口译句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讲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翻译写下来,教师把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翻译范例拿出来作点评,全班同学边听边对照自己的翻译,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最后,分析讲解完文章后,要求学生整体翻译文本。翻译的文本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重点段落,即语言点相对集中的段落。这样一来,课堂内外都注重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尤其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高一阶段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若本阶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中都会有所裨益,而读写结合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工作坊坊主:黄蔚玲 工作坊成员:莫华昌、杨伟勇、宾旭升、覃明兰、江壮生、武月荣、莫北金、区达贵、黄丽霞、石林静、甘 琳等)

(责编 欧孔群)

第5篇

关键词:初中;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误区;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41

就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能够发现许多刚刚上高一的学生由于适应不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而成为了学困生,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考虑到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否得当,并且能够提出具有建议性的改良对策。

一、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主要误区

(一)衔接教学陷入了单向性的误区

通常情况下,初、高中的英语教学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现象,教师对于英语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为主,导致学生在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有明显的脱节问题。许多学校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分班的依据也多是考虑学生的中考成绩,对于学前教育多为形式化的流程,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学前过渡性教育,没有统一的部署与要求,对于初中、高中的衔接性学习只能靠学生个人的调整,促使衔接教学陷入单向性的误区。

(二)衔接教学的片面性误区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呈现出注重知识教育,轻视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加偏向于对词汇、语法的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衔接,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衔接教学注重于语法基础的衔接教学,却没有培养学生在高中学习的态度、方法,造成衔接的片面性。

(三)衔接教学的突击性误区

由于学生初升高的起点有所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有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不同,而在初升高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统一与周密的摸底工作,造成教师在进行英语衔接教学存在突击性与随意性问题。教师不能够细致的掌握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根本所在,搞不清楚是在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还是学习语言知识上的问题,或者是学习心理上的变化等。在英语的衔接教学中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大量词汇的考察等具有突击性与随意性的摸底工作,造成英语衔接教学陷入了突击性的误区。

(四)衔接教学的表面性与超前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不仅是教授新的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与理解上得到能力的提升。虽然英语教师会进行适当的衔接教学,但是只是流于表面,其主要还是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阅读理解,忽略了许多新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在学习策略与思维上发生了变化,致使英语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为了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会将本应三年完成的教学内容并为两年完成,造成英语衔接教学进入到了超前性的误区之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接受大量的英语知识,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拉大了距离,不能系统性地理解和消化。

二、有关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误区的对策建议

(一)处理好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衔接

要求在进行英语衔接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循序渐进与可接受性原则融入其中,能够在高中学习中的前两个月重点培养学生接受新阶段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得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对英语的学习。比如说,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进行听力的强化训练,首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听力训练,其次,提问学生进行原文的英语复述,然后让学生进行快速分组,并进行英文交流复述听力中的对话片段。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最基本的两个技能,听说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衔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的学习阶段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的教学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可以跟紧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学习。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学生都是因为适应不了高中的自主学习而从优等生变成了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和预习的习惯,并建议学生多去阅读,从而提升自身的阅历与见解,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英语练习中会让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教师会对词性进行讲解,例如:judge,作为动词翻译为断定;判断;判决;而作为名词翻译为裁判员;法官;评判员等词义。然后让学生对自己不熟悉与不认识的生词进行英文词典的查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手能力。

(三)做好教学方式的衔接工作,促进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

进入高中英语的学习阶段后,有别于初中的教师一言堂形式,要求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培养其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和赞许,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果,让学生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心情,以此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完成角色的完美转变。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的前十分钟通过以学生展示自学英语成果的形式,自主表演一段精彩的英语对话、戏剧或者是讲一个有趣的英文故事等等。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要求教师抓好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能够将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可以形成自主学习。在进入到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作为衔接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将实践同理论结合到位。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之余,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互动学习的形式,强化师生联系,能够以朋友的角色纠正学生在这一时期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上的不当之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为了能够让英语教学在初中与高中阶段衔接得当,让学生可以取得更好成绩的同时得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考虑到英语教学衔接的循序渐进性与可行性,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推动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张黎.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第6篇

论文摘 要: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材选取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为避免教学的脱节,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教师通过唱歌、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例如: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3.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有着判断、引导、鼓励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归纳和总结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在小学阶段,教师大多是以颁发五角星、小红花等以示鼓励,初中教师可以借用这种形式,用表扬栏里的红旗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对回答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学习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过渡与衔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7篇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几点思考

顾亚娟

(靖江高级中学,江苏  泰州  214500)

摘  要:很多学生进入高一后很难迅速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甚至英语成绩相对初中而言一落千丈。本文通过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就高一新生的心理衔接,英语语言技能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衔接进行了探讨,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高中衔接;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困难产生的原因

为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变更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全部进入新课程。这是一次课程的的重大变革。具体就英语学科而言,由于高中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初中新教材中的内容相比难度明显增加,教材内容多、要求高、进程快、难度大,高一新生难以适应。同时,由于高中阶段教师的循环制,高一英语教师大部分是上一学期的高三老师,他们刚经历了高强度教学工作。高中英语知识体系已反复梳理,对学生的理解力、接收能力期望值普遍偏高。这样学生、老师以及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困难已成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造成现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困难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初高中英语知识内容的客观区别,也有学生教师主观上的原因。具体地:

就初高中教育理念而言,初中英语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未来走向国际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语言素养,而普通高中教育则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为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拔尖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又是前者的必然发展。初高中教育的目的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初高中英语教育的断层。

就初高中英语教学的知识内容而言,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课文简短,句型简洁,语言简练,语法简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理解;词汇、固定词组、常用句型复现率高。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抽象,话题多样,文章长,句型复杂,语法难度大,词汇量增加,且复现率不高。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很难适应,这样就更加造成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

就学生而言,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一个心理的适应期。高一新生经过初三紧张的学习,加上暑假两个月假期的放松,而且在心理上认为高三还遥远,不必过早紧张地投入学习,思想上就显得较为懈怠。在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高中英语学习不再像初中那样轻松取得好成绩时,有些学生会迅速做出调整以适应高中英语教学,而有些学生则迷恋往日的辉煌,被动地等待奇迹的出现,结果屡考屡败,自信心受挫,进入学习的恶性循环。

就教师而言,由于初中知识点相对较少,老师有大量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复现、巩固、记忆。而高中的英语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能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词汇的积累主要由学生主动完成,老师协助检查。当然有些教师忽视高一新生的特点,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认识程度不够,在高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节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一新生的不适应。                                     

二、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

初中和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非常关键的人生阶段,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范围不仅包括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而且包括高一新生的心理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等各个方面。下面针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所产生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首先要让其了解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异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并迅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来适应高中英语教学。要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有时间调整学习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氛围。由于高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大,性格敏感,所以对于适应较慢的学生,教师不能放任不管甚至鄙视他们,应及时找他们谈心,用爱播撒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和他们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并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老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会赋予他们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

教师要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适应高中的英语教学。指导学生上课务必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高中英语课堂内容多,密度大,复现率低,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准备好纠错本,随时纠错,防止二次犯错;指导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注重词汇积累,因为近年来的高考阅读篇幅越来越长,词汇量越来越大;指导学生科学地解题。比如,听力,要抢看题干和选项来猜测话题和答案,标注每题疑问词以明确听音重点 ,根据重音抓关键词语,放音前快速、仔细阅读试题及选项,迅速地捕捉每个小题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纵横对比,大胆推测,听力材料中往往有一些线索可以指引你找到答案,如:重复、重读、停顿和升调等,要善于捕捉这些线索,边听边做笔记,抓住关键词语。再比如,江苏省高考试卷的任务型阅读是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的题目,教师对高一新生要重点指导其解题方法,即先看表格,将表格结构与文章内容对应起来,到文章中定位相关内容,判断词性,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注意先填右栏再填左栏,同栏表达要一致。填完后一定要复查,查单词拼写与大小写,查名词的单复数,查动词的人称时态语态,查非谓语动词形式,查形容词和副词的形式,查所填单词是否为文中原词,还是需要同根词的转换或同义词的转换,等等。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在考试时无从下手,也更增添了几分信心。

第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教师通过唱歌、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例如: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3.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第9篇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掌握作为国际语言——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它的全面性,也要考虑到它的阶段性和各阶段的衔接性,使各个阶段自然过渡、合理衔接(田悦灵,2007)。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初高中英语衔接是指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后,在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要做好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分析农村初高中的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方法的异同点等,从而寻求良好的衔接途径与方法。根据课题要求提出两个问题:1.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中存在的问题;2.针对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本课题的研究既为学生的顺利自然过渡提供良好的帮助,也对各位高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定的依据,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本县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在小学没有接触过英语(小学阶段没有师资条件开设英语课程),即使在初中的学习阶段,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也没有受到正规的英语教育,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总感觉学习找不到方向。具体问题与原因如下:

1.初高中英语教材的跨度大

由课标要求不同而产生的内容难度上的差异。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五级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六级要求,不难发现各维度上语言要求的提高。以词汇为例,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约1500生词,200—300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则要达到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语法结构也明显复杂起来,仅高一上学期就集中学习被动语态、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定语从句等。课本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材设计,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能力、文化价值和情感态度的需求。教材中阅读材料的难度极大地增强,课文篇幅长,生词多,句子更为复杂。所以,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2.缺乏语言习得的环境

有研究表明,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完善,接受外语的外在阻力就越大。相反,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得越不完善,接受外语的能力就越强(范谊,2002)。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母语知识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困难也就越大,他们的习惯思维较为固定,学习语言的可塑性方面不如幼时的效果好。再者,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前者属于汉藏语系,其语法关系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综合型、分析型发展的语言,其语法意义如格、数、时等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所以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已经内化的知识体系中接受一种新的语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较多的。有效的语言习得就得在母语环境中发生(束定芳,2002)。本研究的受试大都来自农村,基础本来就薄弱,也没有这门学科语言习得的良好环境,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仅停留在“应试”水平上,所有的教学都是为高考服务的。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对初中所学英语的掌握不足60℅,其他的英语能力也较差。

2012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探索第11期3.初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侧重点差异大

《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明确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根据访谈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熟悉《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了解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讲授和设计上,都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而初中的英语教学只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为最初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初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的不同,给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带来很大难度,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来基础就薄弱,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做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4.学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源地不同,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同,造成部分学生容易掉队,最终形成两极分化的趋势。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班级学生的两级分化趋势严峻。在笔者所在的学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都来自贫困村。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英语课程无法实施,即便有的学校开设英语课,也是有名无实,学生学不到东西,造成学生在初一才开始真正接触英语,相比条件稍好的郊区和城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已拉开了距离。至高中学段,有的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英语表达和思维的能力,但很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还处在茫然、空白的状态。

5.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的差异

学生从初中生向高中生进行角色转换,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的转折较大。初中阶段教材的容量小,内容简单易学,课堂操练机会较多,学生感觉边玩边学就可以掌握到知识。而且此时期,学生的年龄小,自我表现的意识较强,他们有好奇、好动、好玩、好模仿的特点,教学中应用游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表现出一种自我克制的状态,同时由于高中教材难度大、教学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也和初中大不一样,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出现畏惧情绪。

教师要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学业上顺利过渡。

三、针对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

1.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本校800名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先对刚毕业的初中生做了问卷调查,一年后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两次问卷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对知识与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尽相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也有所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准确定位学生,了解学生在初高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衔接的顺利进行服务。

2.教师对教材的掌握

外语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在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教材,宏观地把握教材,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任务,由于农村特殊的环境,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适当删减以符合学生的学情。在听力训练环节,农村的学生很难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改编、删减,可以先从简单的听力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在口语训练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给话题,给出简单的提示,如有用的词汇和句式以帮助学生连贯地表达,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如果对课文口语表达的话题不熟悉,教师应当及时引导或换个学生熟悉的话题,让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以达到提高学生口语的目的。在阅读方面,通过教材所给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高一课文涉及的题材和体裁广泛,信息量大,知识性强,尤其是注重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的介绍。在写作训练环节,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写作的训练,不同题材和体裁,教师可以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过程写作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了更好的做好农村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本校教师开发课外拓展教材,《人教版新版高中英语教材》配套的校本教材《高考英语语法巧攻略》,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鉴赏》。

3.教师注重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导航者、风向标,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有目的地为学生查漏补缺。教师要摸清学生底子,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扎实地查漏补缺,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复习初中知识,尤其是语音、语法方面。第二,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初高中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式”编排,在语法上采用“循环式”,在词汇上采用“循序渐进” 的原则,这种编排为初高中衔接创造了条件(王莉莉,2008)。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可以让刚入高中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做到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做好课堂笔记;教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第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帮助高一年级的新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找准课堂的切入点,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创设情境,活化教材与课堂。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活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学习的效果(Jeremy Harmer,2000)。

4.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师不但要熟悉自己所教学段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也要吃透初中学段的教学目标和特征。针对农村的教师,要了解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的发展,学习新的适合自己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教师要借助于行动研究,对班上的学生和在教学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做个案研究,以帮助、促进教学,做一名反思性教学实践者(张德萍,20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学习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对于刚结束初三、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高一学期是外语学习的重要转折期。教师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使高一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英语学习,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实现高中教学的目标。如何更好地进行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话题。由于本课题组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研究有限,在如何更好地进行农村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中存在很多不足,教师们会继续学习并积累经验,为后续的研究做准备。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2000.

2.Van Ells, T.(Ed.)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 [ M].London; Edward Arnold.1984.298-311.

3.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

5.范谊.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田悦灵.浅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8.王莉莉.中国校外教育[J].学科教育,2008.

9.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成长成才

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不连贯性在高一的英语课堂上体现十分明显,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节奏和过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教材的分布和教材的设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教师英语教学的展开。因此,做好初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十分必要。要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渗透高中英语教学的各个特点,使二者之间产生一种必然的联系。

一、影响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有很多影响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使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呈现一种脱轨的状态。从目前初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1)主观因素。从主观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在升入高中时候,不能很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节奏,不能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环境。初中是学生的一个转折阶段,且初中是学生真正以主干课模式接触英语的一个学习阶段。随着家长及学校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在小学甚至是幼稚园时期就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英语课程,但是,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教学,也没有形成严格的英语学习要求。初中可谓是学生接触英语的第一关键阶段,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方法还局限在小学的基础阶段,而高中则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一个提升过程,学生必须进行深入学习。基础阶段和学习深入阶段的学习自然会导致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的不同,而学生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二者的差异,这在主观上造成了初中英语学习与高中英语学习之间的不顺畅。

(2)客观因素。从客观因素角度来说,既有学校对英语重视程度的不同,也有教材体系的不同,更有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同。在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学生不适应教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现象发生。

第一,教学模式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对于教师来说,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初中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过程,而高中英语教学则是一个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的过程,教学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移,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不同。高中教师主要侧重于语法和学生英语素养的训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产生了不适应的状态,并从主观上排斥高中英语的学习。因此,教学模式的差异性是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教材体系的差异性影响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初中英语的教材主要是体现为几个基础的部分,比如说Section A和Section B。在Section 中会为学生呈现出较为简单的语句或者是短文对话形式,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趋于简单化,使许多具有英语基础的学生能够容易掌握单词和简单的语法。而高中英语教材则突然间为学生展现了一大篇的阅读和较多的课后练习,这导致了学生在主观上形成了学习的障碍,产生了恐慌感和无助感。

第三,重视程度上的差异。学校所传达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十分重要。在初中,学校将英语教学置于数学、语文教学之后,或者是与数学、语文教学呈等同状态;而高中,学校则将英语视为一门重点学科。这种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影响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二、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针对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诸多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初、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使初、高中英语教学成为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要在内在和外在双方面建立一种必然联系,真正做到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不脱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减少英语教学中的困惑与难点。

(1)转变教学理念。教师是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通过对自己教学模式的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初、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对接和交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融入高中的教学理念,也使高一的英语教学体现一定程度的初中教学理念。这样,就能在教学理念上为学生形成一个衔接,不至于使初中生在升入高中之后难以接受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进行。

(2)改革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和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这是由于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能力,而高中英语教学则更加注重英语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教法,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导致了二者教学方法的不同。针对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初、高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互渗透,使初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与统一,避免因为教学方法的不协调而影响英语教学的展开。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初、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改变学习方法,在初中就能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尽早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使初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学习特点而选择具有独立性的自学方式和其他学习方式,使学生尽早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

(4)改革教材体系。将初中英语教学的设置与高中英语教材的设置进行融通,使高中英语教材不显得过于突兀,将高一的英语教材视为初中英语教材与高中英语教材的一个衔接性教学,将教材的改革与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联系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的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活跃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3.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第12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衔接教学 教学方法

在结束了初中生活步入高中课堂时,很多学生发现他们很难适应高中的英语教学。在初中时,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很简单,成绩很好,但是到了高中,尽管学生在英语方面十分努力的背诵单词、记忆语法,却收效甚微,成绩很不理想,就造成了学生失去了方向,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及信心。那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来讲,就应该了解学生在初高中衔接过程中遇到的英语方面的问题,并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为后续的三年学习夯实基础。

1.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问题

学生们在从初中阶段步入高中学习时,对英语学习会遇到很多问题,对其进行总结,可分为以下几点内容:其一,学生缺少学习动力,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不强;其二,很难听懂教师用英语进行授课的内容;其三,不擅长利用英语进行思想表达;其四,恐惧英语听力练习,感觉十分困难;其五,英语写作无话可说等。作为英语教师,对于上述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最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及兴趣。

2. 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衔接过程

在进行初高中英语衔接时,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衔接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内容入手:其一,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对于高一入学的新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消除脑海中的消极想法,让学生全身性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很多学生认为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很紧张,到了高中可以“放松一下”,对于这种想法,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转变观念,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规律性,可以在黑板报中书写一些鼓励学习的词语,消除学生的惰性。还有一些同学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时,基础就不太扎实,对英语学习抱有惧怕心理。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英语练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肯定学生的成绩,并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其二,教师应提高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立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在班级一角放置一些英语读物。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牛津英语必修模块二Unit 1的Tales of the unexplained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英语预习,找寻一些无法解释的传说,在课堂上利用英语同大家分享,部分好的作品还可以放置在教师后面的黑板报中进行展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课程内容上进行衔接

教师应仔细学习初高中教学大纲及课本,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的结构,分析初高中英语内容的衔接点及关系,然后明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此为基础规划未来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英语教材是新课标英语,可高中学习的英语教材是牛津英语,这两套教材在难度及内容中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在课程讲解中将二者的共同处进行衔接。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穿插法”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初高中衔接,就是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穿插着回忆过去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将二者进行对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同时还可以夯实基础英语知识,消除学生对高中英语的陌生感与抵触感,从而更自主、熟练的进行英语学习。

4. 增强对学生衔接方法的引导

新课改中要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更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他们还没有适应高中的生活,不能很系统的制定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中的重点,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其指导的内容包括:其一,帮助学生制定阶段性及未来的学习目标;其二,为学生讲解英语记忆的技巧,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语法等知识;其三,教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例如查阅资料、英语阅读、作文写作等。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然后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共同结合,消除学生对高中英语的陌生及抵触感,进而更自主的进行英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工作,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