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时间:2023-08-02 17:1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第1篇

解读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首先要理解大众文化及大众文化在构造人类大众精神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影响力。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其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限制了人对文化享受的理解层次,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从以上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中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更为深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在商业性上的一拍即合造成大众传媒这个以传播精神思想文化内容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对大众文化的过多关注和商业性追逐使其逐渐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思想行为指路明灯的作用。

西方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指出,哲学真正的社会功能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批判的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他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而现今,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提防出现西方与高度物质文明相伴随出现的整个社会精神颓废、萎靡,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与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相一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众对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对沿着与历史发展的轨迹相一致的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要以理性批判的态度解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间的矛盾。要整合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要看到大众传播工具是人类创造的,不管其价值和功能存在怎样的矛盾和混沌,最终都要服从人的目的和需要。人类一旦发现它有悖于创造者的初衷时,发现它存在与人的价值和需要的矛盾时,就应改进它的价值和功能的悖谬,使它成为更有利于人类的价值和需要的东西。

第2篇

一、走向艺术与生活的一统化

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美学史有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艺术低于生活,代表人物如柏拉图、车尔尼雪夫斯基。二是艺术高于生活,代表人物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王尔德。其中王尔德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己以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生活对艺术的模仿远远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模仿。从中可以看出现代主义艺术家、理论家这种“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与生活无关”“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倾向。同时可以看到,生活在他们眼中的地位远远低于艺术。不只在西方,在中国文学中,日常生活也往往成为某种桎梏和消磨理想壮志的象征而被批评和扬弃。总体上说,在中西方美学史上,艺术与生活永远存在差别并严格对立。而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消解了这一由来已久的,似乎坚不可摧的二元对立结构,走向了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化”。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生活不是鄙俗的,因为生活原本就是艺术、诗意、理想、信仰赖以栖息的家园。在大众文化中我们看不到以艺术或生活为“中心”的情况,生活和艺术之间是相互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艺术真正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来。

二、走向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一体化

(一)古典美学所体现的功利价值集古典美学之大成的康德认为:“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惟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和愉快。”这段话中提及的“无利害关系”也即“非功利性”影响了康德之后绝大多数的哲学家、美学家,并且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在古典美学盛行的前大众文化时期,“功利性”仅被狭义地用来对待物质功利价值或曰商业功利价值,而如果将“功利性”的范围推广开来并蔓延到非商业价值的人文价值领域中来,我们会发现,古典美学所提倡的非功利性审美却是对人的精神生活有很强的功利性价值,非功利性与功利性不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在被局限的“功利”概念拓展后融为一体。这种审美的功利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精神的拯救及基于此而更为深刻地对社会的拯救。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按照人的“内在尺度”观照审美对象。“审美感觉只是在客体对象上寻找使人的精神产生愉悦的特征——即我们所说的‘美’”[2]美通常可分为和谐美、崇高美、悲剧美等。当我们面对鲜艳的花朵、倾听着天籁般悦耳的音乐,我们会感觉到无比和谐宁静,这种美让我们的心灵净化,超凡脱俗;而雄壮巍峨的高山,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又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崇高之美而顿悟人生意义何在的感叹;悲剧之美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力更为强烈,悲剧虽然往往与价值的毁灭和人的死亡联系在一起,然而悲剧体现出人类为了征服世界而拥有的顽强执着的伟大精神,这更能让人们清楚这一生该如何度过。的确,“从人的审美感觉活动的效果来看,同样是自己本质力量的表现,审美活动的特点是观照审美对象,通过观照审美对象来观照社会生活、观照自己,并通过这种观照使自己的精神产生审美的愉悦”[3]从而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而不至于陷入精神的真空。这种对人类精神的拯救是古典美学功利价值的最直接体现。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审美活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审美活动的发展。人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审美对于人的功利性价值将由于人的能动性最终演变为审美的社会功利性价值,这种功利性的最深层表现是审美的社会拯救。“美的价值在于:它要求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朝着适宜、和谐、完善的目标前进,它本身就有利于社会生活的适宜、和谐与完善的要求。”[4]从这一角度来说,它是基于个人的精神功利性上的更深层次的体现,“审美活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享受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受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的活动,这是一个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它表现了人类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生活的一面,因为人总是希望生活在宁静、和谐、美满、幸福的社会里,美的价值就定位在这里,美也定位在这里。”[5]人们从审美中享受到的精神愉悦到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是审美的功利性逐渐深入的表现。

(二)大众文化所体现的功利价值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古典审美的物质非功利性已逐渐显得不合时宜,取而带之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流行的、通俗的功利性审美取向,主要体现在大众文化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方面的功利态度。在艺术性方面,大众为摆脱工作压力和缓解生活的快节奏而对文化艺术进行消费,并从消费中得到艺术享受即满足感求,以便保持健康身心去迎接新的生活挑战。在商业性方面,艺术创造者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进行大众文化的生产,比如影视作品、通俗读物等,并通过市场将文化艺术产品销售出去,在得到大众情感认可的同时,也赢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并且使得市场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可见,不管是在艺术方面追求感性释放而获得身心的舒畅还是在商业性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大众文化都体现出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功利价值,人们的生活也通过遵循这种功利价值而不断发展。因此,从严谨的古典美学到开放的当代大众美学,审美的功利性价值都贯穿其间,而非功利性的概念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文化艺术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和经济规律产生关联,无论是间接的艺术性方面的联系,还是直接的商业性方面的联系。所以一味回避文化艺术的当下功利性而向上追问空中楼阁般的彼岸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放弃所谓非功利和超功利而开创一种功利一体化的新美学思想,并且着眼于这种新的美学观念来评价和引导大众文化,才能使大众文化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律去自然地发展而不是被永无休止地批判所淹没。大众文化的出现显得那么顺应自然,因为它迎合了这个世界的发展。虽然面临无数美学的、哲学的批判,但大众文化依旧我行我素,并且呈日渐繁茂趋势,这也应该得到秉承着古典美学精英理念的理论学家们的重视。美学殿堂不能是独断论表演的舞台,美学应该是一种“交往”之学,在“主体间性”的哲学视野下,美学应该有限地放弃主体性而选择平等对话的方式,在公共空间放弃精神教父的自诩,宽容他者和倾听他人的声音。在当今的大众文化时代,美学如果依然想对现实世界具有阐释和说明能力,就必须要适应这种通俗文化的审美现象,关注商品社会由技术和传媒控制的、以视像为载体的世俗性消费型审美文化,关注审美的泛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等新问题和新现象,关注和体验的重要地位,在研究对象、美的观念、审美经验等方面,采取开放的包容的姿态,进而主动形成一种一体化的新理念,并从形而上的抽象思维转向形而下的生活体验,最终完成美学的时代转型。

作者:许学宁韩婷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第3篇

我国的文化发展正处于重要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大众文化和消费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角度有很深刻的联系。国内对于大众文化消费心理和艺术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还不具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文化经济类的理论研究也并不多见。结合艺术产业分析和研究大众消费心理的理论和论文还太少,还需要专家和学者进一步补充和思考。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足,已经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笔者认为应该换一种一种角度思考艺术产业发展中的隐形或者潜在的因素,为艺术市场的市场营销提供新的艺术思路和探索空间。

关键词:

大众文化;消费;心理;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人们逐渐更注重精神需求,艺术文化消费成为了当前国内中小城市精神生活消费的主流。当前国内的艺术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还略有不足,消费者对于文化产业的心理认识还不够,内心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真实渴求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满足。笔者针对这样的文化背景试结合理论和实际对于当前国内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深入研究大众文化消费心里对艺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1大众文化消费研究的发展现状

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文化和工业的结合。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模式就是利用文化消费为手段为企业或者公司创造一定的收益。其中可以看出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和消费性以及通俗性等特点,在市场化的运营环境下大众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大量的文化精神产品随之涌现出来,社会上群体或者个人抓住大众的精神希求来创作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渐推进,我国的文化产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文化的繁荣既能促进商业的提高,也能优化文化内部的体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主导文化和民间文化等呈现出竞争和互补的趋势,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在其中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影响了国内文化市场和新兴媒体传播技术,通过传媒艺术和时尚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的影响和融合,呈现出更高的精神追求。大众文化正在往大众媒介新和信息的迅速高效传播方向发展,成为了高科技时代备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在这一基础上文化产品的商业性被凸现出来,成为了社会的时尚和流行的趋势,在大众认识和接受新文化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趣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体现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状态。公众对于文化消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广义上的娱乐性。娱乐化是大众文化传播和发展必须要具备的特性,通过改进艺术的发展形态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娱乐的发展中人们把享受当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再造中文化艺术产业正在往教育性和娱乐性方向综合发展。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追求个性和感官刺激的趋势。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环境下,精神的消费具有挑战权威的特点,在无终极的文化消解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意识[1]。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推进,让大众文化的心态更加的具有个性和叛逆,无意义的大众文化也初露端倪。总而言之大众文化想飞能让现代人在物质生活丰富时调整好自己的自我心态,回归人性和感性,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习俗。

2利用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促进艺术产业的具体方法

艺术消费的主题是人,是具有审美认知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人体和群体。一般来说具有欣赏美和追求美的主观想法,还需要有独立自主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通过艺术文化消费获得美的享受,投入到完善自我和美化自我的境界中。优秀的审美的意象才能让艺术消费主体主动消费,产生愉悦。不同的人对于美和丑的感受是不同的,体验美的感受也有区别。在具体的艺术文化活动中需要针对特定的审美群体因人而异的制定方案,才能共同获益。在发展艺术产业的时候,企业既需要迎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趋向,也需要引导消费者追求更高端的、内容更加积极的文化产品。科技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融合发展让现代呈现出文化和审美泛化的趋势,大众文化审美趋势逐渐多元化,人们的审美旨趣更加丰富和多远,消费者对于文化精神产品的审美需求和艺术期待也需要文化产品的逐步引导。现在的大众文化发展比较通俗,更注重的是消费者的感官感受,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不足,不能达到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文化企业营销时应当制定好高效的发展企划,获得主流消费群体的认可,才能让文化产品达到持续输出。企业生产出的艺术产品既要能参与市场竞争,也需要更严格的把控它们传递出的文化特性。经过选择的产品通过市场的进一步选择才能有效的为人利用。艺术产业的经营者需要时刻注意到艺术产品的特殊属性和商品归类,符合大众文化消费的心理需求才能时刻把控住市场的脉络,获取更多的经济文化效益。在文化产品推入到市场时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反馈,才能及时把握住文化产品的销售动向,不至于陷入文化市场的恶性竞争,良性的市场消费才能为企业的文化发展打下进一步的基础,发展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艺术市场多样和复杂,在本土的艺术文化与国际文化交融的过程中艺术产业正在更快速地发展。艺术消费的自由基指让人们对于艺术消费的需求更加多变,不同的时期大众的艺术追求是不同的,产业需要时刻注意消费体制中的反馈,才不至于造成艺术资源的浪费,节约更多的艺术成本来发展和更新艺术产品[2]。文化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只有逐渐提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扩大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提高顾客的忠实度和满意度。

3结束语

在网络和信息科技化的大环境影响下,艺术市场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传播而更加具有导向特点。在信息技术中文化市场的信息传播让艺术消费领域的提升空间越来越大,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不仅能碰撞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还能进行文化间的互相传播。在艺术体验越来越被重视的现在,消费者在文化消费过程中获得的艺术感受也越来越重要,艺术消费背后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也越来越大。企业将文化艺术产品与信息科技相结合就能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关注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宽消费的领域,增加企业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叶飞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健康的文化消费[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土家族,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应对

一.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众文化的特性使其在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越来越显出重要性和潜力,但是它对鄂西土家族的民间文化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1.大众文化的泛滥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时尚性的外表,商业社会的物质利益原则、消费原则、交换原则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商业价值与大众传媒价值的结合使大众文化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因而,以往相对稳定,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则被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步步紧逼,走向了逐步流失的尴尬境地。当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唱着“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流行歌曲的时候,曾经打动了无数代土家儿女的“满园竹子挑一根,百人里头挑一人,爱穿爱戴我不选,爱姐勤快又聪明……”的情歌却丧失了“市场”。除此之外,吸引着族人团聚的悠悠哭嫁歌,被西洋乐器演奏出的婚礼进行曲所取代;生子打喜时,风摆柳般的花鼓戏也被城里来的乐团以一首首“你情我爱”的流行歌曲逐出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到了数九隆冬时节,众人围着火垅吃着烤山芋,听着南曲的温馨场景更是被新时代的膨化食品和电视里热播的韩剧比了下去。这些昔日丰富着土家人民生活,表达着土家儿女缠绵绵的情义的传统民间文化被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充斥着,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根基。如今,只有在地区文化馆、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商业性表演活动中才能较完整的看到土家族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活动。

2.大众文化的涌入使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逐渐丧失了民族化特色。经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覃娟(1981— )女 土家族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 兰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民俗学

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西方的“麦当劳文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日益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追逐喜爱的大众文化也冲击着土家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家族是一个与汉族毗邻而居的民族,自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后,就受到了汉族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男女“以歌为媒”的自由婚姻变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今天,虽然土家族地区已经实现了婚姻自由,但是以往极富民族特色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等婚俗也都被人们所淡忘、忽略。土家姑娘们舍弃了美丽的西兰卡普,穿上了公主裙、吊带衫;小伙子们也换上了西装,穿上了皮鞋。不可否认,这些现象证明了土家族人民逐步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然而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虽然不够纯粹,但毕竟仍部分保留着本族人民的根本精神,它质朴、通俗、自然、单纯,它不追求个人风格的刻意表达,重在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间群体生活。而现代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尽管时时揣想着大众,试图以此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但它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③大众文化以消遣性、娱乐性为目的的特征,更使告别了传统生活方式,走向了富裕的土家族人民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去消费大众文化的产品,以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这也就不得不迫使曾让他们引以为荣的体现着土家儿女精神,反映着历代土家族人民生活的民间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

二.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正面影响

1.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解构功能打破了土家族地区僵化的文化格局。与西方不同,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许多人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并没有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和现代文化一样彻底的完成启蒙和现代化作用。而大众文化以其多元性和开放性打破了僵化的文化格局,对封建文化的余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解构。②这种冲击和解构同样影响着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最突出的是以“仁”学为核心的理性结构,它处处以礼来制约人的情感欲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性极致,都强调仁的本质在于有理性。由于各种因素的积累,理性的过度发达已对人形成了钳制。此时大众文化的适时出现,使人们从僵化的封建文化格局中解放了出来。大众文化以对感性、世俗欲望的肯定和满足,把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力量的无限活力释放了出来,它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土家儿女的心中,打破了他们心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道德。大众文化还提倡自由和平等,并吹响了个性独立的号角。

2.大众文化打破了土家族人们甘于贫穷、盲目服从命运安排的落后思想。大众文化向土家儿女讲述的是通过努力每个人都会走向成功、走向富裕的神话,传达给土家族儿女的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的思想极大的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对于受封建思想钳制了几百年的土家儿女来说,大众文化具有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禁锢,实现生命欲望的正当性意义。在大众文化这种强大的解构和吞噬功能下,生活在21世纪的土家族人民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与过去封闭状态下的土家族人民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大众文化推动了土家族民俗民间文化的现代转型。大众文化为人们积极地投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提供了精神上的有效指导和舆论支持。土家族特定民俗民间文化反映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随着这些传统民俗民间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消亡状态的产生,土家族的文艺工作者们也做出了与时代接轨的文化保护活动,实现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现代转型。1994年,长期生活在长阳土家族山乡的文艺工作者陈洪,以土家婚俗为素材创作了摸灰、骂媒、织锦、背山、哭嫁、甩筷、穿鞋、抢床共8章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由宜昌市歌舞剧团演出后,荣获了全国第四届“五个一工程” 奖,并在北京、上海、香港、厦门、兰州、苏州、深圳等地演出了180余场。④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人覃发池还通过改革创新土家族民间古老的“跳丧舞”而发展起了一种群众自娱性的集体广场舞蹈“巴山舞”。它不仅没有使传统的“跳丧”习俗消亡,反而使这种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和传承。

三.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如何应对大众文化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各个民族的民俗民间文化之中。对待民俗民间文化而言,面对大众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民俗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文化的民族性表现为纵向上不断自我更新、横向上不断融合外来文化的动态进化过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精髓,化为自身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被外来文化所移植、消解和同化。一个民族的有优秀文化总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只有保存民族特征的文化,才能更好的阐释本民族的优秀历史和特性。

2.土家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流行。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本着与其他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精神。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要采取“和而不同”的观点,主动吸取和融合大众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动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必须坚守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身也必须发展和创新。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发扬光大,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前途,乃至民族的地位。要保持民族自身的存续和兴旺,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必须创新,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① 吴加才 《论大众文化的特征》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第4期

② 洪晓 《试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广西社会科学 2007.第3期

③ 朱云涛 《断裂还是延续-----论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关联》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第6期

第5篇

随着2010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大关,国产影片产量达到460多部,仅屈居好莱坞和宝莱坞之后,位列世界第三。而今,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必不可少的精神消费品。与传统艺术相比,电影确实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但电影吸收综合了诸种艺术的优点,以鲜明生动的银幕形象反映生活,吸引观众,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因此电影艺术具有独特的美育意义。

所谓审美教育指依据审美价值观,通过审美规律和教育规律,诉诸于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美育可以分为两重目的和两重关怀。美育的初级目的是强化人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审美趣味,提高人的审美品位。美育的高级目的是怡情养性,塑造人格,完善人生,升华人的生命境界。美育的初级关怀是通过宣泄人们的生活情绪,放松身心,体验丰富的生命。美育的终极关怀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对人在宇宙中位置的追问,给予人类精神家园的栖居。美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一、电影艺术的美育价值

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的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和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电影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综合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特点。对比电影艺术特点和美育特点,我们发现电影具有独特美育意义,同时美育对电影又具有指导价值。

首先,电影艺术的显著特点是综合性,这有利于美育的实施。电影艺术作为后起之秀,吸收、借鉴戏剧、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的表现方式,将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人物与场景、叙事与抒情相统一,体现出丰富的审美功能。电影形象的最突出特点是运动性,电影按照故事开端、发展、和结尾的线索,将各个镜头串联起来,形成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使观众从中获得美感。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特有手段,通过电影镜头的组接和剪辑,构成连续的时空画面,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

其次,电影具有大众美育意义。从观影方式上来看,电影的欣赏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尤其在影院中,人们在黑暗的之中注意着同样的银幕,观看着同样的故事,体味着共同的情感,人们在对电影情感的共鸣中,个体的美感在群体中得到认同,因而电影有利于沟通情感,凝聚人心,和谐氛围,改善社会风气。电影艺术集体性的欣赏活动有利于突破个人狭隘的生活体验,人们在公共的审美空间里,体验着共同的情感,并获得强烈的归属感。

从电影内容上看,美育立足于人类普遍性的心理结构,使人与人之间形成情感的共鸣,制作者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观众认同,总是在电影中寻找人类普遍性的心理,如亲情、友情、爱情、英雄主义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片总是负担着人类普适性的价值观,世界票房冠军《阿凡达》在豪华的场景背后的故事核心就是弱者反抗的主题,不同的人身处不同的境遇,却都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同样的命运。

最后,娱乐性是电影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根本因素,也是美育普及化的主要手段。人类因为不同的经历、地位和修养审美需求层次也各有不同,但娱乐的需求确实共同的。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理集中于某一种情感,因此需要在电影的欣赏中体验多种情感。人有其中情感喜怒哀乐悲恐惊,电影的类型片,如喜剧片悲剧片恐怖片惊悚片,对应人类丰富的情感。按照佛洛依德的思想,人们大多数的情感受到日常理性的压抑,而潜藏起来,因此需要适当的方式发泄。在电影的欣赏中,人们的情绪得以宣泄、抚慰,心理得以平衡。比如工作在摩天大厦的都市白领们,一天的辛劳之后,到影院欣赏一部电影,在幻想中体味儿女情长的愉悦感或快意恩仇的武侠精神,虽然达不到灵魂的触动,但也是一番精神的巡礼。

总之,电影艺术以其综合性、大众性和娱乐性,与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普遍性相契合,使其在现代艺术门类中具有独特的美育意义。

二、电影的美育意义的危机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刊物、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娱乐性、通俗性和可复制性等特点。

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其产品供给大多数人的文化消费。大众文化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教化功能或纯审美价值,而是以满足于大多数人的感性娱乐需求为目的。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性,大众艺术通过通俗的内容、通俗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大众文化利用现代性的复制技术,可以大规模标准化进行产品的复制。大众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致的文化。

电影以其商业性、大众性而成为最具普遍性的艺术类型,同时也是美育普及化的有利途径。电影艺术满足了大众认识世界、参与社会、批判现实的需要,也满足了大众宣泄情绪、放松身心、寻珍猎奇的精神需要。而值得注意的是,商业性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造成人的精神肤浅化和虚拟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未能与之相应地提升,甚至还造成某些人们心灵的异化与扭曲。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实用化,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人在享受物质的时候,反而异化为物,成为物的奴隶。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急功近利,热衷于个人欲望的发泄和的享受,缺乏对道德和理性的探寻,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被消解,而以粗俗的笑话引逗人的敏感心理,造成人精神的肤浅化和平面化。电影利用高科技制造虚拟世界,以其逼真性、完美性,混淆虚假和真实的区别,甚至假的比真的还真实,容易使人沉溺于幻想的世界里,反而对现实世界失去兴趣和信心,成为“图像的囚徒”,造成人精神的虚拟化。

三、美育对电影的引导意义

当今时代和电影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美育研究的课题之一。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生命的感动,也是人类对本质力量的感性确证。美育不仅具有放松身心初级关怀的意义,而且还有升华灵魂的终极关怀的意义。美育的实践性要求美育的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美育可以矫正大众文化带来的人的精神平面化和虚拟化的问题。

如果说电影的娱乐性带给观众初级关怀,侧重于优美、喜剧审美范畴,带给人感官的愉悦;那么,电影的终极关怀,侧重于崇高、悲剧的审美范畴,启迪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并尝试着给予人们精神的关怀。人类的独特性在于具有智慧和能力不断地突破肉体生命和现实世界的有限存在,追求精神世界的永恒存在和无限延绵。因此,人类创造出宗教、哲学和美学,构建精神家园,给予人类终极关怀。正如陈炎先生在《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中所说:“文明人的不仅需要肉体的温饱,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其慰藉的最终指向便是一种终极关怀。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情感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美育的终极关怀是诉诸于人的情感世界,超越功利性的欲求和现实世界的束缚,反观人的本质力量,使人与世界达到精神的契合。

美育的终极关怀融入到电影形象的塑造之中,潜移默化地深入到观众的心灵。在经典影片《阿甘正传》中,人们会对那片洁白的羽毛印象深刻,在西方文化中,羽毛是具有神性的,象征着灵魂的纯洁和执着,埃及神话中人死后心脏要与正义之神的羽毛在天平上比较,只有心脏轻于羽毛,才可以获得永生;在基督教中,洁白的羽翼是天使的翅膀。电影开始一片洁白的羽毛很偶然地飘落到阿甘脚下,阿甘将它珍藏在画册中,由此引起阿甘一生的回忆。阿甘天生弱智,却单纯正直、善良无邪,对生命无比地珍重,因此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橄榄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在奔跑中阿甘获得了生命的意义。当影片结尾看到那片羽毛重新飞上天空,观众们无不为阿甘的纯洁、善良和执着所感动,阿甘的生命犹如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随风飘荡,或迎风搏击,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一以贯之的是对生命信念的执着。正因为这份信念,有限的生命才获得永恒的价值。

第6篇

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文化艺术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使得艺术与商品的结合日益紧密。艺术为谋求生存不得不将自己装扮成商品,而商品要想走向市场往往将自己包装成艺术。于是,艺术与商品结合后,借助大众传媒的作用,作为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的对象便进入了大众的审美生活,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以往审美形态的大众审美文化。在这种审美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艺术的独立性在逐渐消解,审美观念逐渐生活化、世俗化、商业化。其中音乐选秀节目就是当前大众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从2004年《超级女声》到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音乐选秀类节目经过了“七年之痒”,如今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它所反映的正是大众审美观念的逐步成熟。本文以此为例,分析大众文化的特点、与传统审美观念的差异以及当前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型问题。

一、大众文化的传播与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起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奥尔特加的《大众的反抗》一书中,指的是与精英主义文化相对的,为大众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的主体是由城市里的大多数,即进城后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工人阶级和城市居民所构成。奥尔特加认为:“不能把大众简单地理解为或主要地理解为‘劳动阶级’,大众就是平均的人。从这一点上来看,纯粹的数量概念——大多数人、群众——就转变为一种质量上的限定:它被用来指一种一般的社会属性,这种人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但在他身上却体现出一种种属的类型。”也就是说,这里的“大众”其实是指受到工业化的改造和压制而成的“平均的人”,它是随着资本生产模式下劳动分工日益破碎化等社会现象而出现的;是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外在的客体世界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强大到淹没和消解了主体的个性差别,最终导致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无意识地屈从而形成的。由此,大众文化也常常由于其肤浅、媚俗、功利等特点而被原有文化的掌握者(即主流文化)和少数的知识阶层(即精英文化)所批评。

美国文化理论家詹姆逊说到:“在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看歌剧,文化依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特定‘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尽管我国还远没有进入“后现代主义阶段”,但是诸多颠覆传统审美观念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已然成为事实。自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开始,表征大众文化特征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如井喷一般出现在我国的各大媒体之中:从《梦想中国》到《星光大道》,从《激情唱响》到《完美声音》,从《中国梦想秀》到《中国达人秀》,还有当下迅速走红的《中国好声音》无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正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对传统审美观念造成巨大冲击。

大众审美文化的这些新特点由于背离了传统主流价值观,因此在其出现之初就一直受到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批判。文化部原部长、全国政委常委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刘忠德曾三批超女,称其低俗、玷污艺术,并建议对其进行干预。然而相关数据显示,2006《超级女声》平均收视率8.54%;决赛期平均收视率11%,居同时段收视首位;今年的《中国好声音》收视率更是节节高升,第三期节目以3.039%创下收视新高,第四期收视率达3.34%,位列同时段节目榜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央视宣布以专业性、艺术性著称,推出过宋祖英、阎维文、毛阿敏等著名歌唱家的“青歌赛”今年停办。这一现象说明,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种客观的社会文化事实,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主观的批判和单纯的行政手段都是徒劳的,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则或许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清问题的实质。

二、西方大众文化的发展及其美学原因

我国流行的音乐选秀节目大多并非“中国创造”,而是从西方引进的“泊来品”或国外音乐选秀节目的“山寨版”。“超级女声”总导演的彭志坚就坦诚,该声乐选秀节目在诞生之初确实参考了海外同类节目的制作经验;《中国达人秀》版权购自英国一台同名选秀节目;而《中国好声音》的版权方则是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人民网上有评论惊呼:“为何收视率高的娱乐节目都非原创?”原因就是,西方国家中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远远早于我国,其表现形式也更为成熟完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大众文化”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因此需要从西方审美语境中考察其根源所在。

西方文明的形成受希腊文明的理性精神和希伯来文明的宗教主义的双重影响。前者注重理性与思辨,后者强调理想和信仰,这两种精神集中地体现在对现代西方美学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德国古典美学思想之中,表现为一种理想化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审美传统。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审美判断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无功利而产生;第二,单称判断而有普遍性;第三,不自觉而发现目的性;第四,非概念而必然产生。从中不难看出,康德所认为的审美判断最终围绕的还是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在康德看来,美本身还不具备自己的独立个性,骨子里脱不开理性、脱不开“真”的规定的。黑格尔用简明的命题对美做出了回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论断。他将审美确定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环节,因而最终还是要接受宗教和哲学的超越。由此可见,西方传统审美观念以人的理性和信仰为基础,而其中理性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于是,艺术和美学便不自觉地担当了用理性进行人类精神拯救的工作。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西方传统美学的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商品作为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得以进入大众视野从而导致了大众文化的产生,直至今天成为许多西方社会文化的主流形态。这当然会对传统审美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反之,其本身也必然受到传统理性审美观的抵制和批判。当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的客观现象出现之后,其无个性、标准化、肤浅、感性、媚俗、功利、商业化等诸多特征一直受到传统审美观念的强烈批判。因为大众审美文化使得艺术和美学不再是人类精神的拯救者,而成为人类精神的消费品。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了艺术被商品生产渗透的现象:“新奇的东西本身不是商品,然而今天它已经彻头彻尾地变成商品了;艺术抛弃了自己的自主性,反而因为自己变成消费品而感到无比自豪。”然而这些批判大众文化的知识分子最终却无奈地发现,在工业化的社会里,强调艺术的自主性不过是个浪漫的幻想。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说:“文化深陷在商品生产的结构之中;但是这种结构的一种效果,是把它放松为某种意识形态的自律性,这就允许用它来反对社会秩序却与之具有一种有罪的同谋关系,但是也使反抗极度痛苦而没有效果,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姿态而不是愤怒的攻击。”

第7篇

关键词:电影 艺术性 商业性 后现代主义文化

电影行业作为后起之秀,诞生于现代主义文化时期。目前,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已从边缘进驻到主流地位,现代主义电影所透过社会生活表象着力刻画深度的心里活动,如表现生活的孤独、社会历史带来的恐慌、人生的荒诞意识及异化感、生与死的灵魂拷问等等鲜明特征被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得以反叛和创新。

后现代主义文化反对现代主义的自闭症状,面向大众。它基调平和,通俗易懂,是相对于极度个性化的集体主义文化潮流,自然获得更多大众认同,从而使制作人和受众两方面调动了积极性,打破了艺术作品只为少数人独享的局面,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转。“拍电影是一个集体性过程,而不再是个人的私事,因此个人天才的作用也就相应得降低,中心化的主体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渐失去其重要性。”[1]不过,但凡事物都有两面,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好尺度。大众文化的平和亲切一旦过了火,为商业利益过分讨好受众即消费者而思想内核愈发平庸,就会失掉艺术自尊。本文即旨在点明留存在当今中国电影文化中的若干问题。

1、电影之症状

本雅明珍视的“灵光”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在现今电影艺术中消失殆尽。这灵光就像原始祭祀品一样,充满神圣感。“然而,艺术作品一旦不再具有任何仪式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灵光’。”[2]从好多过多依赖复制技术的电影作品看,灵光的消逝现象严峻,质量裹足不前;同时,电影人为效益过多奔走于各种商业活动,这样制造出受众审美水平和审美观降低的连带效应。宣传与明星让受众混乱到狂热至极不知如何接招。“对大众意识来说,一切都是从制造商们的意识中来的。”[3]

2、问题之症结

2.1快节奏社会生活所引发的压抑

当前社会各方面都呈快节奏运作而导致成果泛滥,创作者著作等身;各种竞争、各种评比无止境。在这样的趋势下,工业化资本给予电影人各种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一定程度放弃艺术追求也参与到复制活动中来,“不遵从意味着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软弱无力,意味着‘受雇于自己’”[3]。从广告效应、各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和网络影评等等方面均可感觉到这样压力存在。

2.2电影人和受众的代际变迁

第一,前辈影创人影像美学肆意彰显。大片的创作权利把握在主流电影导演如第五、六代和一些资格较老的新生代导演手中。一般的年轻导演无缘大片,因此其制作仅集中于中小成本电影这一方天地。

第二,中小成本创作主体年轻化。这些电影导演多出生于80年代,被称为“视觉思维”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电影、漫画、电子游戏中长大,用恶搞、拼凑、解构经典等手段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但因其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体验不够深刻,缺乏对于经典的严肃态度,亦缺乏对现实的深刻关照。

第三,电影受众年轻化。导演与制片方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迎合80、90这批主流受众需求。同样“视觉思维”的受众往往热衷电影的营销与宣传,但心理机制尚未成熟,成就了商业电影,却也有意无意中铸就了虚无主义电影价值。

3、发展之前景

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应秉承历来已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主题即精神内核上,对社会、人道深度追寻;内容中,有真实自然的幽默呈现和合乎逻辑的故事演绎;在电影语言方面,力求使技术与艺术、艺术与商业深度契合。同时,电影作品应向深度、高度引领大众的审美需求。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需要健康的电影市场、艺术责任的坚守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方的兼顾才可以。

近些年无论是受众还是电影人均已看清票房已不能作为衡量影片优劣的绝对尺度,创作出真正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的上乘力作才是正道。前段时期广电总局公布的几部被毙剧本使网民发出了“烂片无下限”的感慨。可见在当前电影市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的简单复制作品已不被看好。不过,营造真正健康的电影市场还是要“标本兼治”,根本在于对电影艺术本身的探索,即原创性。

康德在对“天才”这一天生的艺术禀赋进行论述和阐释别强调“独创性”是天才的“第一特性”。 “必须是有示范作用的”,因此天才的作品“本身不是通过模仿而产生的,但必须被别人用来模仿,即用作批判的准绳或规则。”[4]电影作品的原创往往包含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创作思考角度和观点的创新,独具作者本人的风格特征。坚持原创,就是一种责任的坚守,以利于社会和谐氛围的构建。

4、结语

总之,当前中国电影在实际创作与运作中,既要坚守住对艺术性和商业性融合的已有探索;对后现代性引发的消极因素的已有认识;以及现代性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深刻程度的已有了解,又要进一步开拓现代性、后现代性在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结合点和发展方向,用来发展民族电影和本土文化,力图创造一个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达到深度契合的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詹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2]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8篇

关键词:大众审美;潜移默化;不可忽视;摄影;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精神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当今的大众文化也在迅速地向前发展。其中,摄影作为其中的一种大众文化,在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并且处于一种繁荣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审美。虽然我国的摄影正在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其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大众摄影,从而提高大众审美水平。

一、大众审美概述

审美,是一种感受,它是以人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将客观事物呈现在人脑中,比如:客观事物的外形等,通过这种感受,有所思考,从而得到一种态度。审美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积累,在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审美的感受并非天生具有,而是通过后天或是特殊训练而养成,对于不同客观事物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在当今时代下,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要求人们提升大众审美水平。在人类大脑中,将认知活动交织在一起,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促进发展[1]。比如:参加一场演唱会,听到歌手演唱时,首先是对歌手的视觉上的审美,其次是听觉上的审美,跟着歌手的节奏进入到所表达的情感与世界中,用心去体会歌词与旋律中所传达的意思。

与审美感受直接相关的是审美理解,只有正确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加深对其的理解。人们在审美过程中,需要具备审美理解能力,并且可以随着时展调整审美能力。传统的审美理解具有无概念性的特点,将理性与感性的情感结合在一起,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审美理解越来越难,并且具有多层含义等特点,这样的情况需要较高的领悟理解能力,也就是需要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当代的大众审美意识是时代的产物,将日常生活与现代个性紧密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文化生活。大众审美观在不断地进步,这就要求着客观事物的发展需要与大众生活联系在一起。

大众文化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在逐渐提高。目前,我国大众审美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阶段,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因此,对于不同客观事物的审美也有所不同,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多元素的审美观格局。

二、大众审美下的摄影

我国目前对于大众摄影并没有十分准确与科学的定义,因此,需要明确一下大众摄影的范围,按照主题等方面对大众摄影进行划分,再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不断发展大众摄影,促进人们审美水平的发展。

从大众摄影技术方面来看,有很多摄影爱好者,虽然并非具备非常专业的高超技术,但是由于兴趣爱好,摄影爱好者们多会使用专业的相机设备,非常认真研究摄影技巧与知识,通常情况下,将其成为“沙龙摄影”。由于摄影爱好者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大家非常认真学习摄影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与此同时,这也是陶冶情操与提升审美水平的一个过程[2]。一般情况下,摄影爱好者们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大家经常交流与沟通摄影中的问题,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讲,摄影不仅是一种兴趣或者爱好,而且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头将生活记录下来,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从大众审美的角度来看,”沙龙摄影”的爱好者们有着自己的审美概念,在个人的审美意识下,展示不同的审美理念,大家会更加主动地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水平,拍摄出更多有价值的作品。在摄影过程中,大家一起互动,交流摄影技巧甚至是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了丰富视野,提升自身审美水平,摄影爱好者们会组织去不同的城市、国家去旅游,在此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恶劣的天气,但是大家为了目标不怕辛苦,坚持完成摄影工作,这种工作态度值得肯定。在摄影爱好者追求审美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大家进行不同方面的体能或者思想方面的培养,因此,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

三、摄影对于大众审美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们精神生活产生了冲击,极大影响着摄影方面的发展,对于大众审美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方面,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从某种角度看,摄影进行寻常百姓家,变得更加大众化。摄影爱好者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认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与技巧,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寻找摄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对摄影作品进行评价的阶段,也是一个追求更高审美水平的过程,这有助于大家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人们指导价值方向,促进更高层次文化艺术素养与道德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实践是许多认识活动的来源,在摄影爱好者们去野外采集材料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外情况,但是由于大家十分强烈的摄影目的,彼此协作、相互帮忙,在团体中,体现合作、不惧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

另一方面,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虽然摄影给人们生活增添很多乐趣,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消极影响,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理性处理,将会影响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摄影技术逐步发展,很多摄影的设备或者教学课程都十分昂贵,很多摄影爱好者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情况,盲目消费,购买较贵的摄影设备,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设备,导致了财务等方面的浪费,潜移默化之中,这种不正确的消费理念更是腐蚀着大家的精神生活,不切合实际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奢侈生活,虽然极大满足了物质生活,但是却令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久而久之,将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商家利用摄影作品的娱乐性进行炒作是一种十分浅薄的行为,严重有损审美水平[3]。在日常生活中,商家为了迎合娱乐性、商业性的市场需求,拍摄出不具有价值性的作品,这种类型的摄影作品纯粹是博人眼球,没有起到提升人们审美观水平的作用,相反,会有悖社会价值的建立与发展,构建不健康、不正常的社会氛围,因此,需要杜绝此类摄影作品与行为的发生。

从以上两方面的综合分析看来,摄影进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大众审美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摄影为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提供平台,这在很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建立,在对摄影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追求更高审美水平的过程,有助于大家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人们生活指导方向,促进更高层次上的文化艺术素养与道德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摄影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当今开放式发展的社会,摄影技术也更加透明化,许多商家利用摄影作品的娱乐性进行商业炒作,这是一种十分浅薄的行为,它严重有损审美,需要坚决对其进行抵制。在日常生活中,商家为了迎合娱乐性、商业性的市场需求,拍摄出不具有价值性的作品,这种类型的摄影作品纯粹是博人眼球,没有起到提升人们审美观水平的作用,相反,会有悖社会价值的建立与发展,构建不健康、不正常的社会氛围,因此,需要杜绝此类摄影作品与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日益繁荣的现代科技社会中,摄影进入寻常百姓家,发挥其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大众文化中,摄影文化呈现出很多的特点,从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大众生活,针对大众摄影的相关问题,从内容、表达等方面着手,深层次挖掘问题,总结原因与不足,最终解决问题。通过理性分析大众摄影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从而实现提升国民大众文化整体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子涵,董小龙.现代商业人像摄影的大众审美探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4):285-285.

第9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日常生活视野 人文精神 核心价值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中国知识界、文化界自发形成了一场广泛的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讨论首先是从文学界开始的,然后扩展到整个学术界,如今更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当今中国存在严重的人文精神缺失或失落的问题。关于人文精神缺失的根源,一些学者认为是个人利己主义、唯物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社会转型、精神文明建设的放逐等原因[1]。我认为,无论是探寻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还是培育与弘扬人文精神,都应该放在日常生活的视野中来进行探讨。在日常生活领域既是人文精神失落的地方,又是培育弘扬人文精神的起点。

一、日常生活视野中的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

日常生活是指普通大众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人们日常的工作、消费、交往、娱乐等活动。当前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呈现了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特点,并且深深受到市场化、商品化、流行化等的影响,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创造性也充分体现出来。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但多侧重于从人的本性、价值,以及终极关怀的层面来探讨。袁伟时认为人文精神需要具备以下要素:重视终极追求、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谋求个性解放、坚持理性[2]。周国平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3]。陈军科从人类文明发展动态的角度,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4]。也有学者试图从日常生活的视野来理解人文精神,如刘玉山认为人文精神是指专属于人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5]。我认为,日常生活是人们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是个体主义的,是探讨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身立命,如何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这里所讨论的“人”,是指具体的真实的人,一是自由自觉的精神,是指对现实生活有理性认识,有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是超越精神,有信仰,有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追问;三是有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推己及世界的精神,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是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点和功能,如商业性、娱乐化、文本的模式化和复制性等。大众文化一般包括流行小说、商业娱乐性的影视、流行音乐、广告文化等形态。大众文化有时也叫做流行文化,主要是着眼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情况,而且与消费主义紧密相连,因为流行就是一种消费[6]。我认为,大众文化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占主导性质的文化形态,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二、大众文化对人文精神的消解

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维系大众文化的几个关键因素是大众传媒、商品经济、消费文化,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大众文化对当今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但仔细分析大众文化所产生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对人文精神的消解,无法在根本上、在深层次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1.大众文化刺激了感观欲望。

作为文化商品的大众文化之所以大规模兴起,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消费社会的到来,大众文化被消费社会改造为满足需要的精神消费,大众的需求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大众文化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大众的消费,就要刺激他们的欲望,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2.大众文化消解了审美趣味。

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今社会是极度紧张、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追求放松、追求肤浅、追求平庸的需要,以此来调剂本来就十分紧张的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是拒绝由大众文化带来的审美,而是积极追求这种。这种是娱乐性的、时尚的、消费性的,而不是艺术的、审美的、高雅的。

3.大众文化增强了享乐主义。

在当今社会,时尚和流行是享乐的代名词。大众传媒和文化消费设计美好生活的模式,走到大众生活前台,引导消费。从表面上看,追求时尚是人们渴望突破现时生活品格和传统生活的限制,是对一种更新更好生活的追求,对更新潮更个性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从而凸显自我的存在。实际上,时尚和流行只是大众文化制造的一种享乐的文化符号,自我在享受过程中实际上失去了自我。

4.大众文化抑制人的创造性。

当代人的文化消费,由于其内在创造性、超越性维度的丧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日益表现为一种相互间的从众和服众心理。正如陈新夏教授指出的:“文化的商品化运作和市场化取向,一方面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调节生活、愉悦精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文化的简单化、快餐化和商业化。由于利润的驱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批量化、程序化,抑制了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化。”[7]

5.大众文化使人的批判性萎靡。

大众文化的日趋张扬,使昔日被视为社会智慧来源的精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享乐尘世、满足现实需求为旨趣,后者以反思历史、批判现实为诉求。大众文化走向世俗,维护商业价值,助长物质主义,生产容易为大众理解和产生愉悦感的文化产品,使人们放弃批判性和否定性。在这方面,受到最大冲击的莫过于作为精英文化源泉的大学。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保持批判精神,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精英”,成为大学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8]。

三、弘扬人文精神,倡导核心价值体系

人们往往关注文化理论的思辨、追问与批判,这是必要的。但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总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部分,总有实践的路径与方法。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弘扬人文精神,总是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要直面大众文化,用自己的态度去把握大众文化,去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去感悟人文精神。事实上,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具有负面与正面的双重意义。学者宣高扬通过对流行文化的日常生活性的研究得出结论,流行并不仅是社会生活和交换中的一种普通消费行为,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风格,表现出人们的生活需求、爱好及对待生命的终极关怀,它甚至也是最贴近心灵层次的一种思想方式[9]。那么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如何来弘扬人文精神呢?

1.个体的责任:加强日常生活的人文导向。

我们将现代人文观念贯注到人们生活的具体环节和细节中,使人们在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中,越来越多地体现人性化的、文化的、精神化的内涵和色彩,从而得以提高人的整个生活格调和生命质量,具体而言,就是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10]。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心愿,是人文精神的要求,也是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体现。在这方面,人们应努力去追求和实践,也就是在文化消费中坚持自身的文化品位,追求高雅的生活方式。

2.大众传媒的责任:探寻大众文化中人文元素。

大众文化消解了人文精神,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但大众文化并不愿与人文精神截然对立。大众文化要引领时尚,要刺激消费,但同时也在追寻真善美的内涵,因为人们在消费文化的过程中,在追求时尚与流行的过程中,并不始终追求肤浅、粗俗和平庸的东西。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起到推动的作用,但也发挥批判与反思作用,来探寻大众文化中的真善美的元素。大众媒体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将人文话题从学术研究领域转移到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引领普通和讨论人文话题,刘心武说《红楼》、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就是例证,这些话题的引出,有助于促成社会和民众去思考人文话题,追求人文精神。

3.知识群体的责任:引领对大众文化的意义追问。

我们确立和弘扬人文精神,不仅要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与提高人文素质,而且要以人的发展为引领,审视文化现象,追问价值与意义,正确判断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关系,如手段与目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效率与公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关系。就个人而言,应重视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自觉,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避免在毫无价值和意义的状态中生存。有学者指出:“以人文精神批评大众文化,摒弃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负面因子,是建构积极、健康、有序的大文化价值体系的必然选择。”[11]在这方面,知识分子群体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发挥起人文导引和示范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社会民众进行文化选择,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就是要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就是要批判吸引大众文化中包含的真善美的元素。

4.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提升公民的精神生活。

当前的人文精神失落和人文素质滑坡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人的精神生活受到忽视或片面化发展,所以要把提升人的精神生活作为人文精神培育弘扬的重要切入点。人们为了生存和根本利益,为了圆满地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需要提升精神生活,使每一天的生活都健康愉悦。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不仅要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而且要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特别是要提升精神境界,拓展精神生活空间。在这方面,政府和社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把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这样既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又有利于倡导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芳田.试论全球化时代我国人文精神缺失的根源[J].前沿,2009,(5):10-15.

[2]袁伟时.人文精神在中国:从根救起[C].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85-200.

[3]周国平.人文讲演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4.

[4]陈军科.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性建构[J].理论前沿,2001,(6):10-11.

[5]刘玉山.试析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19.

[7]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115-116.

[8]周光迅.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6-27.

[9]宣高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9.

[10]罗石.人文精神构建的实践路径[J].广东社会科学,2005,(5):54.

第10篇

[关键词]电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作用

继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后,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对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国家有意识地构建和推广的。

一、充分认识电视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是发挥电视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

1 电视受众量大、覆盖面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据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家庭电视机普及率达到了98.3%,其中拥有两台及以上电视机家庭的比例已达到29.9%。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人们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仅以儿童为例,法国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比例高达97%;美国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的比例为44%;20%的智利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31%的士耳其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我国香港37%的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有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四城市的少年儿童中,平均每天收看电视超过两小时的占21.5%。可见,电视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2 电视的宣传舆论和艺术教化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了人们不出家门即可观赏演播的愿望,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选取自己喜欢的节目,是一种受党和国家控制的较为廉价的宣传教育工具。它可以通过传达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和各类信息,创造一个更加透明、公开、公平、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也可以通过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意志,影响受众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可以通过有选择性地解读信息,影响社会公众对所发生的事件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电视传媒对这种现代民族话语权的把握,要求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中,责无旁贷地成为开路先锋。

电视,作为最年轻的现代艺术之一,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通过展现在屏幕上的可见画面以及与画面相配合的声音,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塑造直观视听形象的高度综合性艺术,也具有艺术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娱乐功能。电视的这种艺术教化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给人以审美需要的满足,使人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唤醒人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观念、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当我们在娱情中区分着欺骗与忠诚、背叛与信义、真情与虚假、懦夫与勇士、爱情与、正义与非正义,感受到国家意识、民族情节、国民性、公民权利、法律力量时,趋同的价值观就会逐渐在我们心中形成。

综上所述,与其他文化载体比较,电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王导作用十分明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大任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繁荣电视文化是发挥电视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

1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点,也是电视传播必须坚持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电视文化传播中坚持“唯人”而不是“唯物”,就是要坚持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以人的需要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的持续为原则,而不是“一切向钱看”。众所周知,一部人类传播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自我发展需求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电视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艺术,其受众是人,因此,应当而且必须更加自觉地将“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去不懈追求。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人”不是简单的个人,也不是单纯的集体,而是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结合,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人”的理解不同,其服务对象也会产生偏差。西方国家的电视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的得失,我国的电视则更关注群体利益的取舍;西方的广播电视体制更多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则更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电视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服务的文艺。我国当代电视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审美娱乐,从而振奋精神,更好地投入到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大潮中去。在这一点上,我国电视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是一致的。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电视文化传播中,就是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而不是把个人或极少数人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最高价值追求,而不是把满足极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作为最高价值需求;就是要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更加有效地引领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就是要将媒体模式、媒体内容、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更加自觉地实现“三贴近”原则,更加务实地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传递人文关怀,保障公民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2 不断繁荣电视文化,缝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充分发挥电视主导作用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价值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借助于广大的宣传媒体和人们的文化消费才能得以传播和建立。只有不断繁荣电视文化,才能更好地为核心价值提供更丰富的载体。一般来说,电视文化大体可分为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主导文化是指占主导地位的、体现领导阶级意图的、以国家意志形式出现的文化。我国电视当前的主导文化,宣传和提倡的是,希望通过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鼓舞人民大众的斗志,凝聚人民大众的 力量,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其目标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主导文化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电视文化传播中的“主打节目”。抓住主导文化的传播,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

大众文化直接反映普通人的文化理念,具有时尚性、娱乐性、世俗性和平民化等特点,它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但又具有媚俗的特点,有时候与主导文化相矛盾。价值的多样性、层次性、时代性要求价值的有效载体――文化也应是多种多样性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价值的传播和建立不仅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文化消费过程。电视的家庭性、日常性决定了电视具有大众化、通俗性的传播特征,这使电视拥有了最广大的受体以及由此而来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电视创作如果不适应消费时代、消费观众的消费需求,肯定不会赢得观众和赢得市场,更谈不上传播和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视文化看似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其实却是其大众文化与其核心价值的经典之作。不少文化学者坚信,美国好莱坞电影绝不仅仅是经济,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念。事实上,70%-80%的好莱坞大片都可以说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依靠商业资金、按照严格的市场方式运作,在严密的叙事体系中巧妙地缝合了所谓美国精神和主流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好莱坞电影在弘扬美国精神和主流价值观时,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强加于大众,而是通过娱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众。这无疑给我们广大电视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既抓好主导文化的传播,又加强大众文化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巧妙地缝合到电视文化中,这样,随着电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会得到很好的传播。

三、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电视工作者队伍是发挥电视主导作用的根本保证

任何电视文化产品,都是经过电视工作者的创造与选择才能够面世的。其质量的高低、核心价值蕴涵的多少、社会影响力的大小无不与电视工作者的思想价值取向、聪明才智和具体运作密不可分。应该说,只有建立一支德艺双馨,即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知识功底好,文化艺术修养高,选择、组织、操作能力强,人民喜爱的电视工作者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当前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修养。

1 善于把握电视传播规律,创作和传播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精品。

电视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经济为后盾的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它更具有浓厚的商业性。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可分为“创作――制作――销售”几个阶段。“销售”阶段,无疑应按商品规律运作,如广告宣传、上星入网、数字电视推广等,很明显具有商业性;“制作”阶段,也有大部分内容是按商品规律运作的,如“包装”、讲究“商品”的技术质量、聘用演员、租用摄影场地等等,很显然也具有商业性;就是在电视艺术的“创作”阶段,创作者或编导也要考虑大众化、通俗化,也要考虑上座率、收视率等因素,因此也具有商业性。电视艺术的商业性决定了电视节目离不开赢利目的,但电视又是不同于香水、牙刷、彩电、冰箱等这些日常消费品的特殊商品。因为电视编导们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不能放弃自己的个性和独创性,而将自己降为商品生产流水线上的制造商。它的特殊性就表现在它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具有艺术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娱乐作用,是一种现代艺术,其艺术性要求电视要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为此,电视王作才必须在电视产业化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关系、文化的商品属性与艺术属性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喜闻乐见与低级媚俗的区别,既坚持主导意识形态又有经济效益,才能创作出具有思想意蕴和艺术魅力、足以打动人心并能鼓励人积极追求真美善的电视节目精品来,才能繁荣电视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如果生产出的电视产品,大量都是平庸的、一般化的,没有什么新意的东西,那么它们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是消极的负面价值影响。

第11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 背景 中学语文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04-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的教育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大众文化本身具有的日常性、流行性、以及娱乐性等方面的特性,所以大众文化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如何在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国家和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就大众文化对中学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研,并针对如何在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为提高我国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适时的参考。

1 大众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造成的影响分析

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等高级文化不同,大众文化适应的层面特别的广,并不存在阶级性。大众文化在我国的产生及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对我国的传统的文化格局造成了一定冲击的同时还对我国的教育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类型性、通俗性、依赖性、流行性、日常性、娱乐性和大众传媒性,使大众文化更加贴近人民的日常的生活。大众文化迅速的在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普及。

1.1 泛化现象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由于大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商品性、通俗性和流行性,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文学泛化的现象,致使当今的精神活动过于商业性和娱乐化,一方面降低了中学生对文学的追求热情,导致很多的中学生在进行语文学时无法真正的静下心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在对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往往都是囫囵吞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大众文化属于一种新型的文化,势必会产生一些能够反映大众文化精神的文学作品,而大众文化的流行性和日常性,势必会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侧面也增强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1.2 大众传媒的多样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我国中学生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已经不再仅仅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更多的还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大众文化的诞生以及大众文化所特有的娱乐性和大众传媒性,使大众文化越来越多的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大众文化主要是以大众媒介(报纸、期刊、书籍等)和电子媒介(电视、广播、网络等)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便捷的获得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们视野;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由于大众传媒的商品化、依赖化和类型化,也极有可能导致加工出来的文学作品过于粗糙、不够细致,文学作品市场秩序过于混乱,这对于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缺乏足够大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2 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面对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我国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导致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一方面是教师不认可大众文学,禁止了学生接触一切与大众文学相关的内容;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十分认可大众文化,并且将大众文化引入到了日常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是十分矛盾的,面对大众文化早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到如何借助大众文化的优势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将大众文化合理的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

3 大众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大众文化具有日常性和通俗性,能够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降低了语文教学的难度,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又强化了语文教学的生活意义。教师通过合理的利用大众文化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使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在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其文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通过将大众文化引进到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还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选用大众文学的资源,借助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大众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12篇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38-02

美国动画电影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美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从美国动画电影所体现的美国文化看,美国文化虽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创新性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正在“变异”的地方。

美国动画电影类型颇多,从其所体现的文化元素分类,也可以看出美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美国英雄主义动画与小人物动画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动画电影无疑是体现美国英雄主义的动画电影。在动画电影中,美国的个人主义可谓是渗透到了各个角落。这类动画的代表作主要有《超人》、《蝙蝠侠》、《钢铁侠》、《辛巴达七海传奇》。这些影片中大多有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高大,威猛,单枪匹马,在危难时刻能够力挽狂澜。这明显地体现了美国的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英雄文化是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

美国人信仰个人的尊严,个人的神圣性。任何人干预个人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思考,判断,决策和生活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亵渎神圣的。可以说,“美国的的最高理想是个人,最高贵的社会理想和世界观也是个人主义。”无所不能,维护正义,近乎完美的超人就是美国人的最高理想。然而,这种英雄主义太超乎实际,毕竟“人无完人”。

哲学家色诺芬尼说过,如果牛也有上帝,它的上帝一定是牛的模样。美国的电影作品乃至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多都有一个美国式的英雄角色,都体现出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这一切恰恰生动说明了英雄文化和“美国式英雄”,在美国人中有多么大的市场和多么深远的影响。如今美国这样“简单”的英雄文化已深刻影响着世界,正如美国的其他文化一样。

而与英雄主义动画电影形成对比的一类电影就是以小人物为主角,描述小人物变成大人物,以弱小力量成为强大为主题的颠覆传统(Everyone can success)的动画电影也鲜明地体现了美国文化,体现了美国人的平等观。这类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英雄主义的演变,也体现了个人主义。被赋予英雄使命的普通人或是小人物开始受到大众的喜爱。这类小人物和所有美国大众一样,有着一样的迷茫和烦恼,但是他们却能在危急时刻拯救世界。他们或多或少有着自身的缺点,但是他们通过成长和自我实现成为了拯救世界于危难的英雄。这类影片的代表作有《功夫熊猫》、《小马王》、《快乐大脚》、《星银岛》、以老鼠为主角的《料理鼠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功夫熊猫》和《料理鼠王》,一只身体肥硕,不灵活的熊猫从面店的小二最后成为了拯救整个村子的英雄;一只小老鼠竟然成为了一家大餐厅的主厨。这便是美国人的平等观念,以人性为基础,强调每个人生来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毕竟,大家一样是人”(We are all human,after all.)

二、总动员系列与美国大众文化

其次,还有一类与个人主义相反的动画电影,即皮克斯商业和娱乐性的创举——体现童心和故事的总动员系列,其代表作有《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母牛总动员》、《蜜蜂总动员》、《怪物公司》等,它们的一般模式都是大帮动物或人结成群为达到一个目标而奋斗最后达成圆满的结局。总动员,即“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动员全部力量”。这从某种程度上又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类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娱乐性和商业性。这就体现了美国的大众文化。

类似于总动员动画电影的还有一类体现美国幽默文化,娱乐文化,美食文化的以《猫和老鼠》系列、《加菲猫》、《料理鼠王》为代表作的动画电影,主要也体现了一种美国式幽默和美国大众文化,以及美国人追求物质享受与消费文化。幽默与娱乐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理想人格的表现之一,也是动画表达的重要性质。美国动画电影中会运用经典的模式化角色或情节设定来体现美国人性格中幽默、娱乐的特征。

美国大众文化是美国现代社会的产物,高度的大众文化又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美国大众文化具有通俗化、产业化、商品化、娱乐性、消费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大众文化冲击精英文化,蚕食主流文化,对美国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文化类似于快餐文化浮于表面,不能引起人更加深度的思考。

三、人与自然题材和后现代主义

而涉及人与自然题材多以人用理性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可以共存为主题的一类动画电影,代表作《人猿泰山》、《狮子王》、《熊的传说》、《冰河世纪》、《恐龙》、《丛林大返攻》还有表明动物反抗人类工业社会的《小鸡快跑》《别惹蚂蚁》等,它们多反映出人类要用理性和科技征服自然的条件下人和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共同生存以及对工业时代的反思和批判,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