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健康教育笔记

时间:2023-08-02 17:1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健康教育笔记

第1篇

(一)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上,教师的讲解贯穿于整个教学,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只需要听讲,必要时可以记笔记,基本上是被动学习。加之,大学大部分的课程课堂讨论的机会不多,很多学生大多都是抱着考前背一背,记一记就能考及格的想法,结果是教师精心备课,辛苦讲课,而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不愿意听。由此看来,谈何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现状势必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体验式教学法则不同,是以学生为中心,每堂课学生们能够真正将自己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它把学生的情感、疑惑、体验、感受结合起来,引起学生认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

(二)亲历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都在积极打破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但无论形式如何的变化,大多数也逃脱不了理论的“灌输”。比如两课的教学,学生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的世界观,因而必要的理论灌输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体验式教学法的亲历性恰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亲历性体现在重视课堂设计的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肢体交流到内心体验,来完成课堂学习的过程,再运用到今后的实际生活中。

(三)趣味性和情感性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所在。体验式教学法则强调,学生在主动参与设计的活动中,开始有些被动,但活动的内容整个过程的参与性强,也会将被动学习知识变成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情感上的相互理解,真实体验,达到课堂趣味性和情感性的融合,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让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每一位大学生。目前,许多高校将这门课列为公共选修课或指定选修课,有些学校已将其设为必修课,这些举措让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差距,对他们来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比较新鲜的词,如何在对其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潜力,完善其个性,就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课程特性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同时通过引导、启发、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它一定是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心里的体验和感受不能单纯的理解为通过讲道理、灌输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个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情感在内,真正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它需要靠体验来使学生完成课程内容,教学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心理健康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在体验和交流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的需要

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来看,由于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知识,甚至还不能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没有这方面的概念,因此进入高校,我们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开设中,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这门课的很少,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进入大学,环境、语言、风俗、观念的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明显和突出。因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我们因当看到这个矛盾,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如何调动其参与性首当其冲的成为第一任务,课程中简单的采用理论讲解,是行不通的,而体验式教学法的特点和过程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语言的障碍,理解的程度都可以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完成,是他们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新鲜的概念和学习,从而产生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体验”,通俗的说就是一种体会和验证。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让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接受学习的内容或技能,或者通过唤起学生以往的记忆表象来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运用包括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记忆五个环节。

(一)分组

在教学的班集体中,根据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把这个小组称之为“家”。通过“家”这个词首先在意识的第一个层面上让每位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位成员,也可以增强“家”中每位成员之间的亲密性。每个“家”设家长一名,(不是父母,可以是大哥或大姐这样的长辈),“家”里成员一起为“家”命名,创“家”歌,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家”里成员要展开讨论,每一位成员都有一次代表发言的机会。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不但在形式上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现状,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合作中互帮互助,集思广益,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融入

融入,强调的不但是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把自己真正的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首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将本次课涉及的心理学的知识,活动设计的方式、参与的办法等课堂情景向他们做一说明,然后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入本次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该课堂中“我”需要做些什么。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并引发出他们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做到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都会影响人们认识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人们的决策、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通过教师对学生对在情景教学体验的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身心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教师教学达到通过体验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和丰富的情感统一结合的教学目的。

(三)分享

在分享这个环节中,学生们以“家”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地方围坐在一起,开展以本次课的内容为主题的“家庭”活动,类似于心理素质训练。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里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讨论结束后,“家”之间的彼此交换心得,分享“家”庭之间不同的有趣的事情,或是困难、疑惑,大家出谋划策,探讨可行的办法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能给予合理的引导和总结。通过这样一个思考、商议的过程来提高学生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有意识地观察是否有需要进行个别咨询的学生,如果发现就必须要给与及时的帮助。

(四)感悟

这是整个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引发自我思考的重要环节。教师针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学会用本次课所学到的知识、感悟,来联系实际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他们留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并给予时间让学生谈学习心得,聆听并观察他们是否对自身的问题有新的发现和认识,是否有了观念的转变,可以换位、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五)提高

这也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比如一些与本次课相关的电影、书籍等,让学生课下完成,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再一次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每一堂课中,在每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如在“分享”的环节中,主要是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训练活动,每一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感悟”,每一个环节都是互相贯穿,互相弥补的。

四、结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作弊,心理分析,对策

 

现代学校教育中,考试已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机制,是在校大学生所不可避免的学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考试作弊现象也由来已久,它伴随着考试制度的出现而出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考试的增加,考试作弊现象在各高等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状况,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特点、新状况

新时期下,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呈现出新特点、新状况,具体分析,主要归纳如下三个方面:

1.考试作弊范围面广。相对于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高规格高质量的国家级考试而言,高校内部的考试在作弊性质上不具有违法性,处理的结果也不具有严厉性。考试作弊的风险低、代价小,刺激着许多大学生在考试中抱着博弈的心态去实施作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中,包括像北大、清华等这样的名校也不例外。作弊大学生的数量多,内容的深度大,而且有不少大学生几乎是门门作弊、科科作弊。

2.考试作弊隐蔽性强。在当代大学校园里,夹带、交头接耳、抄卷等传统的作弊手段已很少见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和方法也日趋现代化,“科技含量”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手机、无线耳机等,因为它们自身小巧、携带方便、存储量大且方便作弊,使它们在大学校园充分显露出附加功能和价值,成为了大学生作弊的新宠。

3.作弊成功率高。经过对大学生作弊的分析,不难发现宽松的考试纪律、温和的处罚管理学论文,是驱使大学生作弊的动力之一。一般情况监考老师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发现有作弊的情况,一般也是先给予警告一次,并不会立即对学生按作弊处理。这样一来,往往纵容了大部分学生,作弊现象有禁无消。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尤其现在备受社会关注的80后、90后,尤其是90后,他们在重重压力下,探索真我,渴望自由;思维与情感方面,冲动而极端,单纯而脆弱。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大学生正处在青春迷茫期,由于不可避免地过早与社会接触,许多负面的影响随之而来。考试作弊便成了他们“张扬自我”的“舞台”,但探究他们的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一果多因。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分析

从处分作弊学生的实践来看,几乎所有大学生都知道考试作弊是违纪行为,各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处罚都很严厉,但仍有部分学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惜以身试“法”。大学生作弊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学生自身问题、学校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从学生自身问题方面入手,侧重分析影响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试图寻找防止、减少甚至杜绝学生作弊的相应对策。

1.从众与习惯心理。对于部分学生来将,作弊不作弊他们都能考的不错的成绩,平时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得态度是端正的,认真听讲、认真笔记。如果说大学生作弊从心理态度及主观动机可分为积极主动的心理因素和消极被动的心理因素的话,对于这部分“跟风”、“随大流”作弊的学生,在主观上他们的作弊应是属消极被动的心理因素。对于这一部分考试作弊的学生来说,作弊往往还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不良习惯。遇到考试,习惯性作弊,逢考必作弊,大考大作弊,小考小作弊。

2.侥幸与过关心理心理。实际上,作弊就是一种赌博性质的博弈现象。在作弊之前,许多大学生会把作弊的难度系数、风险系数及学校处罚后果的严厉性及成功的概率综合的分析起来,当作弊的失败概率较高、得不偿失时会让一部分人不敢铤而走险,进而只能老老实实的考试。再加上部分监考教师不愿意对作弊的学生一棒子打死,往往只是提醒一下,重的也不过是让学生提前交卷。有些学生就利用教师的这种同情心,没有羞恶感,大着胆子作弊。也许正是尝到了弄虚作假的“甜头”,一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更加凸显,相信自己能够遇到好的监考老师自己也会碰上好运气,导致作弊风盛行。

3.逆反心理。大学生正处在热血沸腾的年华,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方式。社会的进步,让他们已不绝对迷信老师的言教和权威管理学论文,相反,在大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和跟老师辩驳的景象,甚至有时学生说的有理有据,让老师哑言失色。特别是我们所说的90后。在社会、家庭重重压力下,他们探索自我,喜欢张扬个性。有了挑战老师权威的经验后,这种叛逆的心理也扩张到了考试,他们把平时对学校考试制度、任课教师的不满,发泄在考试过程中,享受这种叛逆行为给自己心理器官带来的刺激和。

4.浮躁心理。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的怀疑、批判,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意识系统崩溃,以“利”为目的逐渐主导了人们的行为和观念。社会、高校充满着浮躁的氛围,上至教授、下至一般教师人浮于事不安心做学问,行走于名利场上,完全丢失了社会赋予知识分子这个特殊集体的历史责任。这样的氛围也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引导,我们的大学生为了能够争排名,拿奖学金、获荣誉等个人利益,也很自然的躁动起来,一心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任何事都想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对于考试作弊大多存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心理,视作弊为达到成功的最快最佳的方法和途径。

三、对策研究

考试作弊不论是从学生道德素质的角度,还是从学风校风的角度而言,其负面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要想从根本上治疗、预防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顽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入手,分析最为微观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动机,从各个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进而标本兼治,不给考试作弊留生存的死角。

1.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成因后,应根据不同心理状态来对学生的心理矫正和思想引导:身体力行帮助大学生在心理上构建、培养健康的思想品质。最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竞争心理;必须要让同学知道诚实信用是做人做事的最为根本的底线。

因此,要有一套持续有效的教育机制。传统高校诚信教育基本以简单说教为主,对于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的现象解释乏力。虽然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可塑性。再加上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多用大学生的思维去管理大学生,平等互敬,激励鞭策,用朋友的身份去分析作弊的利弊和诚信缺失的危害。因为,同样是教育引导,用平等的身份激励引导远胜于以一名管理者的身份高高在上。

2.全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我国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仍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未完善起来。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作保障。因此,对于高校而言,亟待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软、硬件及师资做出明确规定,点面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管理学论文,分设专门负责学生诚信事务的部门等。此处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积极的早期预防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将被动消极的、诊治式的、面向少数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转向主动积极的、塑造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加大普及宣传力度,唤起师生对优化心理素质;将分析作弊学生的内在心理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有效的分析作弊的心理成因,从根源上加以杜绝。

3.创新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校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考试方法进行调整,让大学生在快乐中实践中学到知识领会知识。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和个性的不同,实行弹性学制,由学生根据学分要求自主选择课程;改革考试制度,可以采取改变考试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改传统卷面成绩占主导的模式为重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挥的形式,从而控制学生浮躁心理,变“被”考试为一种衡量自我的快乐之事,这样考试风气自然将得到有效提高。

4.完善考试作弊惩罚机制。当大学生把作弊的价值看得越高,有目标激发的动机越大。因此,只有加强处罚力度,提高学生作弊风险,严格执行现有的惩罚制度,甚至可以通过立法形式规范考试管理,让考试作弊者不仅承担学业上的后果,而且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才能从制度上来遏制各类作弊的心理动因,消除作弊动机,预防考试作弊。

[参考文献]

[1]蔡景华.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

[2]张爱芳.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新西部,2010,7.

[3]刘静.经济转型期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立的动力机制研究[J]. 天府新论,2010,4.

[4]徐建辉.也谈考试作弊的危害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09,1 .

[5]左振,倪守建,强景.大学生诚信考试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

[6]李军.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 济南大学学报,2002,4.

[7]查恒效.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分析与对策[J]. 教育与教学,2010,2.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和环境变化因素出发,系统研究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这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干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按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症下药,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应措施,培养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近年来在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中,约有1/3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因失眠、失恋、担心失业等因素造成心理问题而就医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大学校园的自残、自杀、他杀等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例如,2005年6月25日,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发生在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预防医学2002级学生安然向同班同学崔一平砍下80余刀,致使崔一平死亡;2006年2月20日至3月1日10天内,华南农业大学连续四名学生自杀身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生理发育、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前途理想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加剧,心理障碍、心理困惑等问题的严重存在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各方关注的时候了。本文就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

据报导,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存在两个规律: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向。基于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1认知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属于高智商群体,他们对社会和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且由于学习上的优越性,他们的言行在家里和社会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尊重,然而他们由于自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加上他们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引起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的偏差,喜欢将各种问题进行绝对化考虑,偏执地认为自己的各种想法完全正确,但当事物发展方向和自己思考的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时,就认为自己与社会格格不人,从而糟蹋自己或孤芳自赏或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等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干扰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心理调节系统的正常发展。

1. 2环境变迁的影响。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对大学新生而言,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中学阶段,听老师讲述的大学是充满活力、生机蓬勃,只要考上大学,毕业后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上大学后,通过与高年纪学生的接触,感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高中阶段一样存在着压力,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进度快,而且毕业就业时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灵活,且受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毕业生价值悬殊,学历层次不同收人差异很大,名牌大学和一般院校以及学科特色的强弱、专业的冷热、综合素质的高低都将在实际收人上有较大差距,这些就需要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技术才华、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对于专业不够热的,还需要选修一些别的专业的课程,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些新生就会产生学习焦虑症,还有些学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情绪波动较大,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或对热门专业的学生产生妒忌、猜疑和敌视的心态,甚至采取了不够理性的行为。

(2)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在中学阶段,由于有升学的压力,老师管的非常紧,学校也要进行“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学习属于“压迫式学习”,学习环境非常紧张;到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老师的管理也比较松散,虽然也有考试,最多也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两次,并且考试的范围也基本上在老师的授课范围之内,只要把上课笔记弄懂了,就可以过关,平时学习只有靠自觉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学新生学习上一下子就放松了警惕,学习上也得过且过起来,从而导致第一学期都可以过关,第二学期开始有补考,大二开始大面积补考,最后只要听说考试就头疼,导致“考试恐惧症”。

(3)角色的转换带来的不适应:在高中阶段,能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习佼佼者,老师都特别关爱他们,同学们都围在他们周围,奉承他们,到大学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学习上的优越感一下子都没有了,并且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班上的尖子生,从而会产生猜疑、压抑的心理障碍。据报道,某高校的一名女生就由于这种学习上的角色转换的不适应,而产生极度的精神压抑症,最后不得不退学。

1.3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组织,而家长是人生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的心理状态、个性品质、学识水平、社会态度、教子方式、家庭稳定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管得太死,不给子女自由的空间,超出了孩子的个性能力,让孩子成天在一种高度压力下生活;有些家庭由于家长的学识修养、人文素质、文化道德水平不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专制,处理问题粗暴简单、武断暴躁;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对孩子采取不管不理的态度,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对子女过于溺爱、迁就和放纵,坐视不管,放任自流,没有尽到家长应有的责任;还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拮据,特别是从农村和贫困边远地区来的学生,高额的学费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且生活费还常常没有着落,使得他们产生心理负担、苦闷抑郁,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和身边的同学交往;这些家庭中不良的因素,都会使大学生形成冷漠无情、孤僻消沉、心烦焦虑、骄横狂妄,甚至敌对逆反、易怒狂惹等心理障碍。

1.4生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发育成熟,已有朦胧的性意识,加上周围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变化,渴望谈一场快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并对之希冀甚高,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人,一年级约为巧%,二年级约为25 %,三年级约为40%.四年级约为65 %。有的学生在进校一个月内就确定了意中人,然后就去追求。但由于对恋爱缺乏深刻认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缺乏理性,喜欢仅凭外表一见钟情,不能做长远考虑,彼此间缺乏深入了解,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等众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经常出现失恋,有些大学生对失恋心里准备不足,面对爱神丘比特的刺伤,失恋后所引发的不良效应,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有些甚至出现自残等变态行为,调查显示,失恋在所有造成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约占30%;还有些大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自身德才学识不高,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搞多角恋爱,从而产生纷争、冲突,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酿成了悲剧,给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

1.5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是廉价而又便捷的学习方式、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网络世界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是个有利有效的学习工具,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秀不齐,宝藏与垃圾共存,精华与糟粕同在,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垃圾信息成为干扰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妨碍了人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再加上网络交流的快速性、隐蔽性和虚拟性,可以让人肆意发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很容易使人产生网络依赖性。

从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由于对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或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或对网络空间新鲜事物的迷恋,加上他们已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使得他们更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而他们的心里素质不强,自制能力较弱的特点,可能使他们棍淆网络与学习、网络与生活的关系,沉迷在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由此也产生了或轻或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是“网虫”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对策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克服这些心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调节,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里障碍的调适对策。 2. 1建立多层次的心理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救助必须有一定的组织保证,要使心理救助行之有效,首先必须建立起上下通畅,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的多层次的心理保健网络。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2. 2从新生人学教育着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刚进人大学,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陌生、紧张和不适应等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做好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作好思想准备。如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以便新生更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更好地投人到学习生活中。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 3进行实证性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跟踪时代变化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如贫困生群体,新生群体等)的心理发展与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实证性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个体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简介、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可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注意跟踪了解、交谈,适时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另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学生各种常见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2.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教学计划。目前,不少高校俄思想道德修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创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体系,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非常紧迫。开设心理健康系列教育课程,采取必修、选修或讲座的形式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引导和人格教育,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知结构为主要内容,以问卷、座谈、测试、分析等为手段,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偏异情况以及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和要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 5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羞于面对面与人交流,因此,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全面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倾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

(1)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的抗应激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专题讲座主要是由心理辅导中心实施,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内容包括新生适应、大学生恋爱、职业发展规划和由招生就业处实施的就业应聘辅导等,新生适应形式的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等问题;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道德意识,包括明确选择对象的道德准则、提高忠诚高尚的责任感和加强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的道德义务;职业发展规划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提高知己、知彼、抉择与行动能力为内容的讲座。而就业应聘辅导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应聘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讲座。通过这些形式的专题讲座,促使关心同一问题的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缓解或排除其心理障碍。

(2)利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网络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的特点在心理咨询辅导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各种不良隋绪,如利用网络媒体开设网络心理学常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综合课程或系列讲座,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也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布告、个别或团体网上即时文字交谈的方式,在为当事人保密的情况下,在平等与轻松的咨访关系的氛围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同时,还便于双方的思考分析,咨询信息的存储和典型案例的查询。

(3)通过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通过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发现大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总结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再通过以班级或同类学生为单元的团体,以专题咨询讨论的互动辅导方式,让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如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孤独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第4篇

关键词:理工科新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82-02

人际交往通常是指人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相互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交往和爱的需要是人在满足了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刚刚离开家庭、步人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新生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之后,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同时随着自身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急需要参照其他人来审视自身对照外部世界,再加上孤独感的产生,这些都加强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求。

在理工科院校里,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同时由于理工科学校男女比例偏高的原因,使得组织学生活动难度加大,于是理工科大学生少了很多特别是与异往的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宁愿采取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态度,这样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新生心理出现挫折感,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调整,会严重影响到理工科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甚至影响到新生的顺利成长、成才。

1增强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理工科新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际交往的能力体现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1.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也称作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及时的信息反馈、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等条件??。

1.2人际交往所受到的影响因素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们通常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同时,人际交往过程中还会受到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刻板效应等心理效应的影响。??

1.3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交往与理工科大学生密不可离,贯穿他们大学四年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起点,也是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如果一个人没有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即使有过人的才智、高超的能力与强健的体魄,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人才。近年来,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繁重、性别比例差异等问题,许多理工科的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犯罪、自杀的事件比例在不断上升。其中一年级新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比例在不断增高。所以说,理工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培养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开始,也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2当前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以及原因

有研究表明,理工科院校的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男性大学生在交往上显得更封闭,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同时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在交往场合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理工科院校的男性大学生认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需要更多的运气成分。许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交谈能力很一般,不善于有条理的向他人诉说自己的感受,很努力但却很难成为一位专注的倾听者,在不熟悉的对方面前常常表现得拘谨与沉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这些困扰导致理工科院校的新生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常常有意无意的伤害他人或是过分的羡慕别人以致心生妒忌,对于他人的关心回报的态度也常是冷漠、排斥、愚弄。理工科大学新生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2.1理工科大学新生学习压力繁重

理工科新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习的压力。理工科大学新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并且学习难度大,学习要求逻辑性强,除了理论还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等。同时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理工科新生在学习环境和方法有很大差别。而且理工科学生考试压力也很大,那种“临时抱佛脚”、靠抄笔记、靠背功的做法显然是没有作用的,因此,理工科大学新生在大学里要承受更大的学习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新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导致新生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

2.2理工科大学新生更容易沉溺网络

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理工科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频率很高。互联网作为新生的第四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与传播量,经常使用网络会干扰同学们的深层思考,长期下去会使认知流于肤浅,认知的能力逐渐出现钝化。理工科大学生们在网上面对的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机器,无论网页再精彩,再生动,也是一种机器的世界,大学生如果长期上网,必然会引起情感的缺乏和冷淡,进而产生情绪的焦虑,因此而出现情感情绪的强烈冲突,甚至发生精神的崩溃。因此网络也严重的影响着理工科大学新生正常的人际社交。

2.3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

对于理工类院校的大学新生来说,由于存在专业设置的偏重性,学生对理工类专业课程比较重视,对人文学科的知识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认为那些是“虚”的东西。因而理工科大学新生接触和进行文化艺术类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很少,而这些活动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这也是造成理工科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理工科学生教育模式的缺失

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互动模式。但是目前很多理工科院校依然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繁重的就业压力以及理工科学科的高度专业性使得部分理工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他们人格培养;家长由于受到多年的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物质的满足,忽视了他们心理的成长。长期的心理忽视为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埋下了隐患。因此,理工科院校与学生家长应该积极配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兼顾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展,共同培养好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优化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3.1掌握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

理工科大学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有一定的学习压力感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促使大学生不断学习,紧跟科技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但如果总是感觉到学习压力太大,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注意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结合专业学习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缓减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3.2巧用网络平台,扩大交际范围

很多理工科院校针对新生沉溺网络的状况,利用网络构筑了一张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的大学生心理网络预警系统。针对理工科大学新生在网络上流露出的心理状况,学校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此跟踪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心理困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使得新生们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通过沟通与耐心疏导使得新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担任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或者其他学生工作,以扩大社交范围。

3.3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全面人才

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很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于对学生基础人文知识的教授,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理工科院校有必要重新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并注重吸纳文人专业毕业的教师,以弥补自身教师人文素质缺失的不足。

3.4优化教育模式,促进健康成长

就理工科院校而言,培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应形成互助与自助相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有健康的交往心态。学校要基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面向全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查,通过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来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大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与相互交往,大学新生一般是18-20岁的青年人,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因此组建互助小组、学校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社团等,可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把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工作帮助理工科大学新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咨询活动,同时对于自己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也能自我调适。

同时,理工科院校也需教育新生注重内外兼修。由于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性,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外部形象不是很注意。而当学生在选择社会交往对象的同时,你也在别人的选择之中。人们常说教养体现于细节,而细节则展示素质。如果一个人衣着整洁大方、美观得体,举止文明且待人友善,谈吐自然而作风正派,他的身上会折射出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别人也愿意与他交往。一个品德高尚、性情稳定、爱好广泛、待人热情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而如果一个人兴趣贫乏、孤陋寡闻、性格孤僻、生活单调的人,往往不受大家的欢迎。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要注意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总之,大学新生时期是大学生心趋于成熟的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健康、信息的沟通、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协调。做好理工科新生的人际交往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生整个大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高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各个理工科院校应该继续重视并加大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性教育力度,使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注释:

①魏俊桃,陈谊.浅议大学生的人际关系[J].临沧教育学报,2003(3).

②武文军,肖欢,万维佳.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研究综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

第5篇

与糖共舞越舞越迷糊

从此后,汪大爷开始了与糖共舞的日子。有一年秋天,他下班忽然晕倒在了路边,邻居和老伴把他背回了家。他疑惑:这是怎么了呢?后来他才明白是发生了低血糖。哪里出了问题?看来有病吃药只是康复的一方面,听人说糖尿病就得饿着自己,汪大爷啥都不敢吃,可是有时候血糖却显示偏高,他犯嘀咕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就在他被折磨得找不到一切原因时,老伴把他领进了百年养生健康管理机构。

坐上板凳,才明白

健康教育工作者问汪大爷:想不想控制好血糖?汪大爷说:当然想!那好吧,工作人员指指小板凳,示意他坐下学习。

上了年纪的人,重新坐回板凳上规规矩矩地听课,也是种考验,可是被高高低低血糖闹腾多年的汪大爷,跟自己较起了劲儿,非整明白不可!每场科普教育活动他都落不下。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为什么吃药还发生低血糖的答案,弄懂了自己为什么不吃饭有时血糖还高的原因。找到了一切让他困惑的根源,汪大爷心底敞亮了。他主动给自己制定了“血糖规划”:在有生之年,餐后血糖不能超过11.7mmol/L,空腹血糖不能超过7mmol/L。他的规划是怎么实施的呢?

一堂课,笔记两遍

至今,随着血糖的平稳,汪大爷已经攒下了一大摞课堂笔记。百年养生健康大课堂、海秋小课堂、雪松小课堂、饮食训练班、龙江讲坛……都分门别类进行了记录,而且被排成了目录,方便查找。例如,2010年4月10日,《糖尿病足的预防》第55页,一翻即可找到。

一位老人的笔记如此工整,相当于一位本科大学生的笔记。汪大爷说,这些都是课后重新整理的。原来,每次听课时,汪大爷都拿着草稿记录,回来后,再重新一字一句抄写在笔记本上。

血糖高不高 自己说了算

第6篇

【关键词】教育资助;贫困大学生;心理影响

一、教育资助工作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资助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引导学生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有效的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获得资助,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使学生摆脱依赖家庭的心理,从而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立自强能力。

(三)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贫寒就没有机会接受教育,高校资助工作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实施经济帮助和精神支持,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扶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或家族,甚至一个地区的发展,这将对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和社会和谐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育资助工作的消极表现及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分析。贫困生是高等学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因为长期缺乏经济基础,贫困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心理上都面临压力,存在很多心理问题。

1.自卑。对于多数贫困生而言,由于大学学费较高,个人消费增加,与高中时有一定的反差,经济上的困难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他们大多缺乏自信,看待事情消极,感觉不到生活乐趣,感受不到美好的未来,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者甚至会自杀。

2. 焦虑感。由于他们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赚钱欲望强烈,所以他们大多比其他学生更想要获得成功,但是因为学习基础不扎实、就业形势较严峻,父母期望较大,使得他们在学业和就业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有些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所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也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3.自尊心强。由于缺乏自信,贫困生大多自尊心较强,他们不愿接受别人的帮扶,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境,比较敏感多疑,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去,他们不敢面对自己,强烈的自尊心导致他们的交往能力也很查。

4.依赖心理强。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凡是补助皆伸手,以至在一些高校里,困难学生得到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的奖学金。部分贫困生也不乐于努力学习,去争取普通奖学金,这些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以及“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二)教育资助工作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学生争、抢、骗国家助学资源。由于国家对大学生资助的数额较大,在较大的金钱数目的诱惑下,很多学生编造假的家庭经济状况,出现骗取国家助学金的情况;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也可能会出现争、抢国家助学资源的情况。

2.学生消极还贷、缺乏信誉。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过程中,还贷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生诚信教育缺乏,自我约束较弱,因此,政策运行中的诚信问题还相当突出。毕业之后变更联系方式以及各种工作变动,都会给银行联系学生带来困难,学生就会有恶意拖欠还贷的机会。

3.物质资助无法弥补精神需求。虽然国家也给贫困大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但是物质资助无法弥补他们的精神需求。贫困大学生即使接受了资助,也觉得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大多缺乏自信,自卑,不敢与人交流,参加集体活动较少,所以,精神需求也应该同样受到重视。

4.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责任心不强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三、解决教育资助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影响的有效途径探索

(一)开展诚信教育。首先要创新诚信教育活动,比如诚信挂牌考试、诚信就业教育,开展名人讲座与普通案例相结合活动等;其次教育主体要完善评困、助困机制,做到评判公正、调研跟踪,效果评估。最后,受资助学生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定期做诚信笔记,定期为别人开展诚信宣传。

(二)加强励志教育。首先高校要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心理团体辅导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增强自信心;其次,社会上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帮助,政府应鼓励社会企业设立经济资助或者精神支持,让学生感受更多人的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温暖他们的心灵。

(三)强化感恩教育。首先要将感恩教育贯穿到学校各种活动中去,可通过某些特殊节日如感恩节来强化感恩意识;其次要组织贫困学生多到敬老院、农村、孤儿院等地方参加公益献爱心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最后学校应定期和家长联系,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强感恩教育。

四、结语

要想建立一个有关贫困生的长期有效机制,要想要想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要想既资助了贫困生的经济,又资助了贫困生的精神,单靠设立助、贷机制是不够的,应同时设立专门的贫困生精神资助机构,并定期反馈、评估,不断关注贫困生的状态;高校也要完善助困工作体系,专人负责与团队辅导相结合;家庭应从小为他们营造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意,毕竟,一个学生的健康心理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余辉.新资助体系下高校助困育人模式探索[J].西部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调查及帮扶模式研究,2011(12).

[2] 谭兵,张建奇.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5).

[3] 杜松涛,姚本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3).

第7篇

关键词:学生;健康心理;教育

马加爵事件是心理疾病的典型案例。15岁时曾因父母吵架想弑父亲,在与奶奶看电视争台后,笔记本上写道“恨!恨!恨!”2004年2月,在云南大学与同窗学友打牌时只因被疑作弊,将其余同一专业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四名大学生杀害。2004年6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核,云南省高级法院复核,依法严惩。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对马加爵事件时时感到痛心。良知的我执著坚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一、用健康心理感染学生

拥有健康心理的体现是积极乐观。课堂上,举止大方,态度端庄,追求学识,独创高效。生活中,不凭自己的好恶感,偏袒、庇护、鄙视、冷淡学生,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对学生公平合理,宽严适度,爱护有加。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能面对现实,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尊重事业、尊重他人、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夸、自信但不固执,心胸宽广,言行一致,不卑不亢,不愠不哀,与人交往,和谐相处。

教师最佳的教育方法是做出表率。自身拥有健康心理,为人师表,一定会感染学生,对学生健康心理产生现实、巨大、深远的影响。

二、敏锐地观察,有效地施教

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要心中有数。在平常的教学过程、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甚至学生交往过程等多方面用平静的心态认真观察学生,从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及兴趣爱好中敏锐地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心灵记录本,进行针对性教育。

刘希同学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信心,我采用赞赏式教育,有意识地一起进行课外活动,加深师生的情感。在活动中对他有思想性、思维严谨的闪光点予以肯定,树立自信心,鼓励他敢于表现,勇于参与,将自身融入集体之中,在学习生活之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张仕同学生性激动,异常活跃,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谢温同学凡事斤斤计较,生性多疑,过于敏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实施励志教育。不为小事而冲动,不为琐事而计较,性格上互补,向身边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勤于思考,处事稳妥,提高人格魅力,完善人格修养。制订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成绩,学名人,做大事,顾大局,认识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设计未来,追求事业。杨朝同学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或蛮不讲理,不进行自我反思,遇事迁怒于别人,归咎于他人,做事不可理喻,有一种反人格特性的奇异心理。与他以最亲切的情感倾心交谈,用有目的、有计划、敞开心扉、察言观色等方式获得他的心理重要信息,准确掌握他的心理或思想问题后,帮助该生客观地认识自然,科学地认识社会,理性地认识人类。从心底认可“愉快”和“成功”的取得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同时,帮助增强抗挫折的能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自然会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该生的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最好的老师。”在子女的成长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地烙着家庭的印记。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有的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娇生惯养的态度,致使他们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有的家长虽严格要求子女,但总是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对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更严重的是,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或闹离婚,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导致子女放任自流,心灵情感不健康。

我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常深入学生家中访谈。讲述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对铸就子女健康心理的作用,劝导父母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作风,还告诉父母正确的教育方法,如一言一行做子女的表率。付出见收获,荷津津、马一波、徐永健等任性、自私、骄横、烦躁、抑郁、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虽已升学或就业,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永不失理智,更是愈挫愈奋的强者。

第8篇

都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总不期然的遇到很多感动,是抬头望异乡明月时泛起的浓浓亲情,还是平日里朋友之间那份暖暖阳光般的友谊?又或者,是我们心中期待的那份纯纯的爱恋?太多太多,我们的心情需要有一个机会,去一语道破,来吧!拿起你的笔,把生活中的那一些事、那一些情,打磨成璀璨星光!

通过本次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我校文学交流,提高同学的心理素质,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色彩,让我们的理想、感情、信念有一个舞台,展现我们的青春,让五邑大学的校园更有活力!

我们将以“公平、公正、共同参与”为活动宗旨,力求将活动办得更好!

PS:轻小说(Light novel)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十多岁的中学、高中生的少男少女为主要读者群取向,偶尔使用动漫画风格作为插画的一种娱乐性文学作品,另外也有Juvenile或Young Adult小说的说法,Juvenile原意为青春期,比较属于从儿童文学到国中高生阶段间的文学作品走向;而Young Adult小说则为以青少年十五二十时期的读者取向作品。

其文体多使用读者惯常口语书写,比较轻浅易懂,是适合给少年少女轻松阅读的风格,包含的题材也是包罗万象,有如恋爱、奇幻、科幻、推理、恐怖等多样化的种类,其中也有部分作品是改编自电玩、动画、漫画。

主办单位: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化工系心理健康教育协会

纺织服装系心理健康教育协会

一、参赛对象

五邑大学所有在读学生

二、征文要求

(一) 题材限定为小说,字数500以上2000以下。

(二) 文章内容积极向上。

(三) 必须为自我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四) 稿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

(五) 网上投稿至电子邮箱者,附件电子文档排版要求:题目为二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边距为上25.4mm,下25.4mm,左31.7mm,右31.7mm。

(六) 自助投稿者稿件需以原稿或方格纸以简体字书写,版式字迹需清晰。如采用打印稿,排版要求见征文要求第(五)项。

(七) 电子版如附带插画请注明来源是原创还是网上Download

(PS:插画只影响评选最佳插画奖,与其他奖项不挂钩)

三、投稿方式

(一) 网络投稿:

申请开通电子邮箱(暂缓申请),以附件形式提交作品。(再由相关工作人员、整理并到五邑大学心理在线网站相应专栏。)

(二) 自助投稿:可以交到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办公室(主楼二楼)。(再由相关工作人员每天下午领取、整理并到五邑大学心理在线网站相应专栏。)

(三) 组织推荐:由各社团组织或各班级推荐作品。

(衷心希望看到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推荐的优秀作品)

四、赛程安排

4月13日前传单出炉,分别派发给各院系心里健康教育协会,互通有无,相互间在院系内进行宣传

4月16日前开始进行贴横幅等前期宣传工作

4月19日晚动员大会,地点待定

4月20日开始接受投稿,投稿截止日期为五月3日

4月21日开放网上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五月8日

五月5日举行插画现场投票

同月10日进行颁奖晚会

(备注: 以上日期地点均为初定,等待校方时间安排。)

五、经费预算

(一) 宣传费用:传单40,横幅20,颁奖晚会场地布置20

(二) 奖品(待定)

六、奖项设置

1 一等奖一名奖金200元、证书、宣传手册

2 二等奖一名奖金100元、证书、宣传手册

3 三等奖一名奖金80元、证书、宣传手册

其余选手奖励:笔记本一本

七、比赛评分标准

(Ⅰ)一、二、三等奖由专业评委评选

(Ⅱ)最佳插画奖由现场设点投票结果选出得票最多者

(Ⅲ)最具内涵奖以专业评委及网站投票结果选出,其中网上投票占70%,专家评委占30%

(Ⅳ)最具人气奖由网站文章点击率评选出最多者

(Ⅴ)届时我们会开通抄袭举报,被举报并经查实者取消参赛作品所获奖项,奖励顺延至顺位排名选手

八、筹备组机构设置

(一) 专业评委:暂定邀请项传军老师及傅蓉老师担任,其余人选待定

(二) 总筹备小组:张蔚睿、徐怀颖、成嘉虹、唐紫恩

(三) 网络组:黄锦鸿、张宏明、胡志辉、梁杰霞、陈杰川

(四) 宣传组:李祥朴、翁春禅、朱晓敏、梁杰坚、林沛瑜

(五) 档案组:陈丽珠、黄惠霞、曹传海

(六) 策划组:李永耀、胡志辉

(七) 主持:待定

备注:

总筹备小组:作为整个大赛筹备期间的主要筹备成员,负责和管理整个大赛。

网络组:及时跟进投稿文章,及时更新网站。

宣传组:负责比赛所有的对外宣传工作。

档案组:负责比赛筹备期间所有的资料收集、参赛者的跟踪工作。

策划组:跟进整个比赛流程,策划颁奖晚会。

九、具体工作进程

(一) 4月上旬:

1. 学习相关网络知识,让参赛者或读者更方便投稿、阅览(网络组)。

2. 开始准备第一期宣传工作(宣传组)。

3. 进一步详细经费预算(档案组)。

4. 跟进比赛流程,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策划组)。

(二) 4月中旬:

1. 与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网络部沟通,于五邑大学心理在线网站设专栏上传来稿并开放投票(网络组)。

2. 举办动员大会及在南北区饭堂定时设点派发传单宣传,挂初期横幅(宣传组)。

(三) 4月下旬:

1. 及时更新主题网站,阅读各上交文章,检查是否有抄袭、套改(网络组)。

2. 继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本次比赛(宣传组)。

3. 接受参赛者投稿,收集整理参赛者资料,制作参赛者通讯录(档案组)。

4. 对比赛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跟进,及时更改(策划组)。

5. 设点插画展示并进行现场现场投票

(四) 5月上旬:

1. 整理统计各项奖项评选数据(网络组)。

2. 准备颁奖晚会现场布置,出海报公布获奖名单(宣传组)。

3. 收集各项本次比赛相关资料,联系获奖参赛者,准备奖品(档案组)。

4. 筹划颁奖晚会流程,会场布置,工作安排(策划组)。

晚会预定邀请对象:

1>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领导:项传军老师及傅蓉老师

2>各院系心理辅导员老师及各院系书记

3>各院系心里健康教育协会主席团

4>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各部门干部

5>大赛各获奖者

6>适当考虑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或个别班级出席(视地点的大小而定)

(根据情况酌情添加或减少邀请名单)

备注:希望各筹备小组于整个活动中认真负责自己工作任务,且互相帮助。

第9篇

关键词: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75-03

引言

心理健康是一种以较高的主客观认知水准、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为核心的健全心理状态或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在各种行为反应中呈现出积极而适度的表现。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他们成长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是德才兼备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提条件。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摩擦、冲突和交融的时代,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强烈的外在诱惑、现实的竞争压力、不成熟的价值选择能力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一般认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但是,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在对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作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访谈提纲,通过方便抽样从上海市在校大学生中抽取60名受访者(其中男生29名,女生31名;从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学生各有15名),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在对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上海市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拥有比较健康的心理(例如,能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保持比较融洽的关系,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社会,对他人的意见能持包容的态度,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

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由于经常熬夜而休息不好,白天感到疲乏,上课时无精打采,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对互联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轻者表现为长时间不上网就觉得缺点什么,重者表现为只要不上网就会烦躁不安。就上网的动机而言,只有少部分同学是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而上网,大多数同学因为经不住诱惑而把上网的时间花在了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例如玩网络游戏、看电影、聊天等。由此可见,经常熬夜和上网成瘾使大部分同学耽误了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降低了正常听课和学习的效率。这说明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2.人际交往面过于狭窄,人际沟通较少

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多数同学表示几乎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集体荣誉感、集体自豪感几乎无从谈起,同班同学之间、同年级的同学之间以及同系的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非常少,交往的圈子主要局限于室友、少数几个同乡或少数几个聊得来的朋友。有的受访者表示在学校里没有任何朋友。其中有一部分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没有同伴,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可见,当前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过于狭窄,人际沟通较少。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3.学习行为不符合相关规范或要求

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逃课行为,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有学生逃课的现象。逃课行为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选修课上的逃课学生比必修课上的逃课学生多,逃课的男生比逃课的女生多,高年级的逃课学生比低年级的逃课学生多,文科的逃课学生比理工科的逃课学生多。逃课表现为以下形式:旷课、晚一节课到教室、早退。根据深度访谈,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想通过逃课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用于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上网、打游戏、逛街等);第二,有的同学早晨睡懒觉,故意不去上课;第三,有的同学认为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所以就不去听课;第四,部分同学因过多地参与社团活动而缺课;第五,少数同学利用上课时间在校外兼职打工。在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同学平时对功课不预习、不复习,只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日夜加班,突击复习。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通常以应付的心态来完成。少部分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时不交作业。上述行为表现与学校对大学生的相关规范或要求有较大的距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

4.学习的计划性、主动性不强或者不能以实际行动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在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和意志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些人中,有的同学很少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除了课程表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没有对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划;有的同学虽然制订了个人学习计划,但因未能有效付诸行动而常常导致计划化为泡影。此外,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中除了阅读教科书和课堂笔记外,几乎没有围绕专业课程进行扩展性、研究性阅读(指对专业杂志、专业著作的阅读)。

5.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竞争的心理压力大,对未来感到迷惘、焦虑,缺乏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自信心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除了少数同学对未来职业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外,大多数同学没有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激烈的就业竞争;有的同学由于对未来的前途感到迷惘而常常陷入焦虑不安的状态;还有的同学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自信心严重不足。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不能自觉地把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目标和行动。

第10篇

通过对课堂出勤抽查,来自任课老师的反馈和同学的反映,大学生逃课的比例是按年级逐级递增的。大一逃过课的在30%以下,经常逃课的在5%以下;大二逃过课的约为40%,经常逃课的占5%-8%;大三逃过课的在50%左右,经常逃课的约为10%;大四逃过课的占60%以上,经常逃课的在12%以上。

2 逃课原因

2.1自身原因

①心理问题逃课;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混文凭,缺乏毅力和耐心;②自主情怀逃课:缺课或者逃课去学其他喜欢的课程,乔晓勇调查结果显示,有32.8%的学生逃课后去自习;③急功近利逃课:急功近利轻视大学课程价值,认为考驾照、高级程序员证书等更加重要;④侥幸心理逃课:学校的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削弱了制度和条文的严肃性;⑤个性自由:干愿意干的事情,对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⑥环境适应方面:适应能力差,难以跟上教师教学的进度,毁灭学习信心。

2.2社会原因

①外界环境因素:电脑游戏而放弃课程的学习。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对精神的东西一概排斥,沉迷于眼前的物质的实用的事物,迫于压力而逃避现实;②环境恶化:市场经济影响,极端功利化,上课考虑的有没有用的问题。出入社会娱乐场所,贪图享乐;③科技发展:现代教学方式的普及很多学生选择到网络中去寻找专家教授的远程网络课程;④学费负担重:为了能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大量兼职。

2.3学校原因

①教学安排不合理:信息量太大,学生难以消化吸收,信息量太少,学生感到吃不饱;②考试方法不当:大学里的考试,一般以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没有去听课的学生,“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③教学管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排课不合理,有时上午全上理论课,学生感到疲倦,下午便不愿再去听课。教学设施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3 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采取的对策

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②提升教师水平:教师不断学习教学方法,认真专研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高校教师深入社会实践,把握学科最新动态;③建设良好学风: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教育;④加强思想教育:高校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第一,对大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树立遵守规则制度的意识。第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动机教育,只有在校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技能,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有所收获。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摆正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⑤加强就业观教育:面对空前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的无奈逃课行为,从入学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态度;⑥改革相关制度:切实执行学分制度,多设选修课。严格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完善奖助学金制度;⑦营造良好环境;呼吁全社会力量,整治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④班级方面管理。

4 消费者行为视角下对大学生逃课行为的认识

4.1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可再生,具有唯一性,“时间就是金钱”。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逃课浪费了时间,就意味着浪费了金钱。时间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所以时间是无价的。充分理解时间的定义,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时间的终结即是生命的停止。

4.2花钱不要商品:如果把大学办学看作一种企业经营行为,大学生求学就可以被视为一种购买行为。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大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生付出的是学费(货币成本)、青春(时间成本)和学习过程(精力成本),通过到教室(包括实验室或实习基地等地点)上课学习来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即教育服务的内容)。从而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就是钱支付了,但商品没有拿到。

4.3补考的代价:经常逃课,即使临时应急、加班和恶补,考试不过关的概率也比较大。因此,部分学生还得支付补考费和花时间进行补考。那么,补考的学生就意味着,一门课,花了双倍的时间和双倍的金钱。

4.4逃课是“腐败”、“堕落”:按照智力投资算成本、算效益,把逃课与父母期待做对比,“花父母的钱不按父母的期待消极逃课”,是“腐败”、“堕落”。认真上课学习是对父母的感恩,是一种责任。

4.5从明天的经济角度分析:现在感觉枯燥的课程,可能对你将来的就业与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今天没有学好,明天应用时,还得重新补课,再花时间和金钱。

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厌学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77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eariness

DAI Ying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Current filled the weariness, wear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behavior of students, is a comprehensive social phenomenon, from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other various reasons, if students weariness wind of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s adverse. How to deal with students' Weariness spread,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eariness; cause; countermeasures

大学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累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①大学生厌学是当今高校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通常意义上的大学生厌学是指大学生厌烦学习的心理态度,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学习行为水平不高、不积极等。②而今在社会经济高速运行,就业形势的改变以及各类信息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厌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1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

《中国青年报》于2008年刊登了“厌学情绪弥漫大学校园”的文章,文中显示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③事实上,学习现象的本身就会伴随有厌学现象,大学生厌学并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大学生厌学情绪的催生是多方面的。

1.1 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价值观。大学环境相对单纯,却又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在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上不乏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加之个别成功人士片面的个人求学经历曝光,致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的思想。其次,信息网络的不断进步,各种休闲娱乐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淡化了学校学习的作用。同时,在“娱乐至上”的时代,由于大学生自制力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利用身边的信息网络资源,而沉溺于电子游戏、电视剧等,大量的挤占了学习时间。

(2)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首先,自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④学生规模的扩大,就业机制的转变,以至高校毕业生工作分配体制已不复存在。由此而引出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低下等问题的凸显也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其次,个别学科的专业性太强,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无以在专业岗位上从事工作,学而无以致用也是导致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再次,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部分学生并未理解其真正用意或并未受到专业的引导,而是盲目的,片面的热衷于创业,而荒废了学业。

1.2 学校因素

(1)教学硬件存在弊端。研究表明,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之间盲目攀比,部分高校盲目扩招,导致学生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却无法满足学生数量的扩大。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空间规模不够,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尤其对音体美及理工科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来说,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学空间或实验设施,专业教学就会受到制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

(2)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无趣。首先,教学方法上,目前大多数的高校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理论考试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无趣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上课疏于听讲,下课疏于回顾,考试全靠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模式。既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学内容上,多重理论轻应用,缺少实用价值,专业和课程设置无法顺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调动起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学习不如出去赚钱等厌学情绪的增长。

(3)教师的工作态度。一方面,高校在职称评定方面,多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导致大多数教师为求自身的职业发展而忙于承担课题和上,对教学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教学内容方法无创新,教案十年无更改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把自身的教学工作仅仅作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未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甚者在结课后教师无法认全班级学生,学生也不知道教师的姓名。

1.3 个人因素

(1)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背景会对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养成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呵护过度的大学生,他们往往较于被动,存在一种畏难情绪,加之教学方式的枯燥,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出现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这类生活困难的学生,除了要完成自身的学业之外,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需要花时间打工赚钱。若不能够合理的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则可能造成忙于赚钱而疏于学习。

(2)专业兴趣度低。大学生不喜欢专业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长期以来高校招生和高等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⑥由于诸多原因,大学生并非都能够进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在无兴趣甚至反感的情绪下,对未来专业就业等问题矛盾迷茫,会滋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自然会产生厌学心理。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不甘于长此以往的从事本专业的活动而选择另谋他路,与此同时会疏于本专业的学习,导致逃课,挂科,留级甚至无法顺利毕业等后果。

(3)学习自主性差。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外部环境影响小,并且在教师的监管下进行学习,因此对于学生的自制力没有过多的要求。而进入大学以后,部分学生一个学习目标的完成并没有伴随着另一个学习目标的生成,加上离开了教师的监管,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不适应。容易使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适应性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被外部环境吸引,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 大学生厌学的对策分析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大学生厌学不仅仅取决于学生主观原因,还有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要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力量,从多方面入手。

(1)针对社会因素。针对上述成因,要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从社会的角度上来说,应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力解决就业问题。而实际上,社会环境这一外因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要降低学生的厌学心理,更多的是要在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容易受到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是无法阻挡的。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范围内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树立健康的社会主流意识,一定程度的淡化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社会现象和就业形势。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完善其教学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职业的选择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引导。

(2)针对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有教学管理因素和教师因素两部分。首先,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上来说,针对高校盲目扩招所带来的硬件设施的短缺,学校要及时的完善自身诸如校区、教学楼、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要使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能够跟的上学生数量的增长。而不能够只重收益不重投入。其次,教师的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有所创新,依托课本但不能依赖于课本,在课本内容上要有所新意,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空间上,学校应鼓励教师不仅仅把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有些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非课堂教学优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学方式的设置要根据专业及课程的特殊性来进行变化。再次,提高教师的素质素养。大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一方面,学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注重其学历背景和专业背景,还应注重对其政治、心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估。另一方面,学校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自身需先树立起良好的信仰,方可影响他人。

(3)针对学生个人因素。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心理变化,因此要降低大学生的厌学心理,除了外部条件做出改进,内在的精神调节也十分重要。首先,针对特殊家庭成长的学生,应多关心多交流,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例如,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日常的沟通,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根据相应的国家资助政策给予其帮助,同时,帮助其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合理的安排时间兼顾两者。其次,通过专业的二次选择等方式,降低部分大学生由于专业不认同所产生的厌学心理。对于其中确无法进行二次专业选择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通过丰富的专业教学的变化和专业宣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再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面对困难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调节。对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性较差的这部分学生,还应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同时,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指导并带动其学习。

3 结语

大学生的厌学之风已不是个案,若任由其发展,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高校的进步,甚至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应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蔓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伍新春.高等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4,267.

② 陈卫东.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232-236.

③ 刘瑞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8(8):84-87.

④ 罗竞红.试析当前影响大学生厌学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2008(9):37.

⑤ 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46-04

【关键词】 适应,心理学;方法;研究;学生

自20世纪50年代应对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应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应对方式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心理学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并非是直接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作为中介机制在其中起了调节作用。换言之,个体的应对方式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Andrews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以上[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后期,面临大学校园里人际关系、学业、自我发展和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的应激源。如果应对不当,可引发一系列的内在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障碍。为此,笔者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综述,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应对方式的提出与发展

应对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Freud对自我心理学的研究。Freud认为,个体通过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歪曲现实以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尤其是焦虑[2];个体是通过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来反映外部世界的,尽管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不自觉的心理活动,但它通过行为可以继发地被意识到。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ey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应激是人或动物对环境刺激的生物学反应,可由人或动物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包括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3个阶段[3],可见Seley是把生理系统的变化作为应激的突破口和客观指标。当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和反应强度过度时,会引起多种身心疾病。显然,这样就通过生理系统的变化把应激和心理反应联系起来。但应激仍然是一种无意识的消极适应,只是个体先天具有的一种保护机制,无助于个体的成长。无论是防御机制还是应激反应,都是个体面对外部刺激,为保护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免受损害而无意识做出的应答,可以帮助个体保持心理平衡和适应环境,尽管是无意识的,却具有应对的性质和功能。

人的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主要标志就是目的性、意识性,所以个体应付外部刺激的主要活动就不仅是防御与应激反应,还应该包含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努力[4]。到20世纪50年代有关防御机制及其核心概念“无意识”的研究逐渐淡化,大批心理学家在研究应对问题时开始转向从意识领域进行研究。这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应对的理论研究是以Lazarus和Folkma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他们提出的场合模式(contextualmodel)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广泛采用的一个概念模式。该模式将个体在外部刺激引起的心理紧张面前为保持心理平衡、适应环境的活动用 “应对(coping)”概念来表达。他们认为,应对是当个体意识到紧张情境对自己具有挑战性时,所做出的调整内部或外部要求的认知与行为上的努力[5];应对是复杂的,应对策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体所处的情景,而且各种应对策略在不同情景中各有效用。与此同时,应对方式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所谓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6]。

自我心理学模式强调应对方式的无意识的行为,并将其看作人格的一部分,认为应对方式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场合模式强调应对方式的意识行为,认为不同应激情境下个体的应对方式不同。这两种模型的研究暴露了各自的缺陷之后,在吸收彼此长处的基础上开始走向整合,出现了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型。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应对方式的选择是人格特质、个体差异和应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着重研究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应对方式,探讨人格特质与情境因素在应对中的交互作用及在应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个体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和发展[7]。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型的出现,理清了应对方式的研究思路和影响机制,使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借鉴、利用和拓展了应对方式及其研究领域。

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分类

按照后果将应对方式分为3类:(1)积极应对,以进取、主动、活跃、向外为特征;(2)消极应对,以回避、被动、抑制、向内为特征;(3)综合应对,同时或先后采用以上2种方法。Lazarus和Folkman按照应对方式的功能分成2类:注重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注重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8]。近几年,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的分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而且涉及的群体较为宽泛和具体,包括医学生[9-10]、师范大学生[11]、高职大学生[12]、军校大学生[13]、体育院系大学生[14]、中师生[15]。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分类,如张建卫等[16]借鉴Carver编制的量表,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8个因子,分别为积极筹划与行动、寻求社会支持、接受、求助宗教、停滞与放弃、主动克制、情绪宣泄、心理解脱。王海民[17]对师范大学生的应付方式进行问卷的编制,结果发现,大学生使用的应付方式包括6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在6个因子的基础上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应付方式,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邢建辉等[14]认为,体育院系大学生应付应激时通常采用3种应付方式,即进攻、逃避和静观等待,但这种假设缺乏经验性证据的支持。韦有华等[18]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面对压力时,主要采用的应对方式包括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寻求社会支持、逃避和听之任之。张林等[8]通过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经常采用的应对方法和行为措施,经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确定了13个因子,分别为调整心态、推诿、总结经验、转移、否认、调整情绪、宣泄、倾诉求助、调整认知、压抑、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其中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认知和总结经验4个因子构成了“心理调节机制”的维度,主要反映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所采用的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措施;压抑、推诿、否认、合理化、幻想、退避6个因子构成了“自我防御机制”的维度,主要反映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适应方式;转移、宣泄、倾诉求助3个因子构成了“外部疏导机制”的维度,是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通过将注意力转向外部,借助外部手段减少压力的行为方式的反映。李伟等[19]修订了Carver编制的COPE量表,经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可分为4个因子,即积极解决问题、消极解决问题、寻求情感支持和转移注意力。张敏等[20]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由8个因素构成,即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想、问题解决和消极情绪反应,而且编制出的大学生应对量表可适用于团体之间的比较。刘春燕[21]调查发现,师范大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努力去改变现状,如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89.7%)、吸取他人和自己经验(88.7%)、从失败中吸取经验(86.8%)、能理智应付困境(85.3%)等。

目前有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分类结果差别很大,不能有效、全面地反映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压力应对方式,无法准确地揭示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3.1 性别 传统上,人们认为男女之间的应对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但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梁执群[22]、戚少枫[12]、王海民[17]的调查显示,女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习惯于采取不成熟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张林[8]调查显示,女生的应对方式比男生更积极,男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比女生更多采用否认、推诿等自我防御机制;女生面临压力时比男生更多采用倾诉求助、调整认知、合理化与幻想等应对方式。李伟等[19]的研究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接近问题的应对策略,而女生除采取有效策略积极解决问题以外,还注重于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持,来调节问题情境带来的心理感受。谢琴[23]的研究结果表明,求助分量表上的差异却表现为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林春梅[24]研究发现,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应对方式的性别问题上,研究者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3.2 年级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体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高,对社会人生的观念会变得更为广阔和现实,相应的应对方式也更为成熟。张林等[8]对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年级越高,采用应对方式越成熟、越有效;在压力的应对方式上,大一学生以外部求助、压抑、幻想和调整情绪方式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自我防御方式和总结经验为主,大四学生较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的方式。原因是大一新生面对的主要压力源是来自于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多,只能采用比较被动的应对方式;大学二、三年级是大学阶段心理压力感受最强的时期,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应对机制,只能采取消极回避、推诿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应对方式,包括宣泄、总结经验等;大学四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应对方式,在面临压力时主要采用心理调节机制,较少采用自我防御方式。韦有华等[18]的研究认为,高年级学生更易采取“逃避现实”、“听之任之”的应付策略,而低年级学生更易采取“针对问题主动应付”的策略。提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客观准确地把握年级间的不同应对方式,确实是值得深思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3 父母养育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的养育观念、养育行为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对稳定的、潜移默化的。父母的养育方式不仅体现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子女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子女的应对方式。沈晓红等[9]的研究表明,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助于大学生采用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积极的应对方式,如致力于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着眼于积极因素;而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和偏爱,会导致大学生采用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希望性想象或自我封闭。马伟娜[25]的研究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助于大学生采用成熟的应付方式,如解决问题;而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偏爱则会使大学生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以上研究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要使大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父母健康的养育方式至关重要,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尊重、鼓励、情感的温暖,是子女应对方式的良好调节剂。

3.4 人格特点 人格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人格特点与应对方式最初的研究集中于应对的特质论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人格变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沈晓红等[26]认为,个性和心理控制源是影响医学生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王海民[17]则认为,在人格维度上,神经质和内外向对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影响显著,神经质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低于神经质得分低的,内外向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内外向得分低的。苗丹民等[27]以失眠自我报告作为个体应付策略有效性的指标(排除习惯性和遗传性失眠)。研究发现,具有内向人格和情绪稳定人格特征的学生,应付策略的有效人数均少于无效人数;外向伴情绪稳定人格特征的学生,应付策略有效人数是无效人数的2倍多,印证了Rapson[28]的研究,即不论男女,处理应对方式与外控呈负相关,回避应对方式与外控呈正相关。梁立夫[29]研究发现,医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点的相关系数不高,人格特点不是影响人的应对方式的唯一因素。

3.5 组间差异 在应对方式的研究中,许多研究也进行了不同分类组之间的对比研究。张建卫[16]的研究表明,贫困生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心理与行为解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李恒芬等[30]的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组和无心理问题组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有症状组采用消极应对者较多,且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但2组积极应对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谢琴[23]对体育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应对方式的比较发现,体育院校学生在成熟的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表明体育院校学生在面对困境与压力时,较多采取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等积极的方式去对待遇到的问题。施承孙等[31]研究发现,易羞耻者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多地使用否认回避问题、求助他人宣泄情绪、转换视角自我保护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应对方式,说明易羞耻者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陈莉等[32]研究了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在各个应付因子上的区别,发现高焦虑组较少地使用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但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低焦虑组正好相反。张雨新[33]在3种应激情境(学习、人际关系、社会与家庭)下考察个体的应付方式,发现在处理社会和家庭方面遇到的令人烦恼的事件时,使用非适应性应付策略的被试有较多的抑郁症状和躯体化症状,在人际方面使用非适应性应付策略的被试有较多的恐怖症状;然而,学习方面的非适应性应付行为与被试报告的身心症状严重程度没有联系。总之,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不同的归因方式有关,也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及人格因素有关,进一步提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

4 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

目前,应对方式的评定主要有3种途径:心理生理和表情测量、行为测量、自我报告测量。自我报告法又可采用2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开放式的、非结构式的评定方法,即让被研究者描述其在具体应激情景中的应付行为;另一种路线是采用问卷法,利用事先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让被研究者回答[34]。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大多采用自我报告法作为评估应付方式的工具。如王宇中等[35]用访谈法,借鉴有关应对方式问卷及心理咨询笔记档案材料,选出由跨情景应对问卷和情景应对问卷2部分组成的“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让来自17个城市2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报告,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问卷,编制“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张敏等[20]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对443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编制成“大学生应对量表”,此量表适用于团体间的比较。以上研究都采用了自我报告问卷法,封丹王君等[36]提出问卷法与生态瞬时评估法、关键事件分析法、日记记录法结合使用,将更为科学。其次,这2套问卷都是“当时当地”情境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由于应对方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能否普遍适用于国内大学生群体及其推广和使用价值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个体的应对方式将对其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并由此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如沈晓红等[26]报道,致力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着眼于积极因素3种应对方式有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希望性想象、自闭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吴素梅[11]研究发现,应对方式的选择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显著性相关。解决问题和求助是一种积极的、具有较好适应性、反映成熟人格特征而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是消极、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孙桂月等[10]的研究发现,个体采取的消极应对越多,心理痛苦分越高,即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刘春燕[21]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明显改善了团体成员的应对方式,在提高团体成员的社会支持程度和减少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李俊丽等[13]报道,心理健康组的军校大学生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多,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心理问题组的军校大学生正好相反,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多,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说明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个体使用的应对方式有差异;而个体使用的应对方式不同,对心理健康的水平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李艳红[37]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疾病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关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为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归因条件,提示引导贫困生选择积极性的应对方式是对贫困生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蓝劲松[38]的研究发现,积极应付方式对大学生自我认可有显著的主效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张雨新等[33]将被试使用的应付策略能否促进问题的解决作为判断应付策略是否适应的标准,结果显示,被试应付策略的一般非适应性与BDI(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得分和SCL-90的抑郁分量表、恐怖分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张月娟[6]采用路径分析方法研究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发现,应对方式对抑郁产生直接的影响;自动思维可以直接影响抑郁,同时也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生活事件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影响是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而间接实现的。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显然应对方式是作为中介变量对抑郁产生影响的。提示积极应对方式使个体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比较成熟的行为方式和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相对的,并不是积极应对方式一定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而消极应对方式一定能产生消极的效果。根据Folkman等[39]的应激和应付认知理论,只有对那些被个体评价为重要的事件来说,个体的应付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才是重要的。

6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笔者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进行了考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分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大多采用相关的方法考察应对方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属于相关研究,一般在于揭示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有一定刻板的局限性,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即理论构建不足,不宜揭示应对方式的心理实质。这些相关研究常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毕竟有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存在。在问卷的考察上,研究者大多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因子数,因素分析的方法尽管是统计中比较好的工具,但是仍然具有局限性。

其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评定效果难以统一。由于应对方式的有效性是相对于特定情境而言的,不存在任何情境中都有效的应对方式,在一些情境下成功的应对方式,在另一些情境中则可能是失败的,很难抽象地说哪种应对方式更有效,这同时也说明了应对方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再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的内在机制探讨较少。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应对方式的分类与影响因素上,而对应对方式作为心理应激中关键性的中介变量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却很少探讨。毕竟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抑制的,需要通过内在机理的探讨进一步完善。

大学阶段是应对方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年龄与知识经验使得他们面对压力可以进行很好的应对。但大学生同时又是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仍然是应关注的对象。以上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学生应对方式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不能表明因果关系,甚至有一些就是互相影响。对于心理健康工作者来讲,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具体指导,分析哪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因素是有效的,从而建立适用于具体情境下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达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7 参考文献

[1] 曾荣侠.大学新生应付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233-234.

[2] MARK R,SOMERFIELD,ROBERT RM.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Metholological challenges,theoretical advance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m Psychol,2000(55):620-625.

[3]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心理科学,1998,21(5):441-444.

[4] 王云霞,万明钢.应对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河西学院学报,2002(3):46-49.

[5] 杨昭宁.个体应对紧张情境的两种理论述评.心理学探新,1999,19(3):53-57.

[6] 张月娟.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96-99.

[7] 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2,25(6):755-757.

[8] 张林,车文博.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1):36-41.

[9] 沈晓红,黄丽.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8.

[10]孙桂月,冯向先.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2):153-155.

[11]吴素梅.广西高师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62-863.

[12]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21-26.

[13]李俊丽,梅清海.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00-601.

[14]邢建辉,谷朋超.体育院系大学生应激应付策略的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8-11.

[15]杨明辉,黄高贵.中师生考试焦虑与应付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相关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92-393.

[17]王海民.师范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47.

[16]张建卫,刘玉新.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61.

[18]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心理学报,1997,29(1):67-73.

[19]李伟,陶沙.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68-73.

[20]张敏,雷开春.大学生应对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34-837.

[21]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75-81.

[22]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07-108.

[23]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49-51.

[24]林春梅.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情绪稳定性的民族差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9(3):102-107.

[25]马伟娜.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16-217.

[26]沈晓红,黄丽.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4):25-26.

[27]苗丹民,游旭群.军校大学生应付策略有效性与身心状态.心理科学,1995,12(2):112-124.

[28]Rapson G.Locus of control and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s predictors of coping styles among adolescents. Pers Indivi Diff,1997(23):391-398.

[29]梁立夫.医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特点关系的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2):190-192.

[30]李恒芬,姚丰菊.新乡市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紧张性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16-117.

[31]施承孙,钱铭怡.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193-195.

[32]陈莉,付春江.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学生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46-48.

[33]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心理学报,1990,22(2):217-222.

[34]高艳玲.我国应对方式量表研究述评.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1):115-118.

[35]王宇中,赵山明.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郑州大学学报,2003,38(6):917-920.

[36]封丹王君,石林.应对方式的生态瞬时评估法及其他测量方法简介.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429-434.

[37]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66-567.

[38]蓝劲松.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对其自我认可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