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学的起源

统计学的起源

时间:2023-08-02 17:1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的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学的起源

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统计学的角色和课程特点

统计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同时也是年轻的工具。说古老是因为早在17世纪,欧洲的学者建立了统计学这门学科,经过历代数学家统计学家的发展,这门学科已经相当成熟;说年轻是因为在当代,依然不断有新的统计方法被提出用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事实上,统计学就是在相关学科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前进的。所以,统计学也被称为一门“寄生学科”,相关学科借助统计学得到了发展,而统计学也借助相关学科得到了发展。美国向来重视统计学的教学和研究,统计学在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第一次的海湾战争时期,美国导弹的命中误差就已经非常小了,这固然和相关的军事学科如弹道学等有关,不过也离不开统计学这门工具对它的贡献。现在,统计学是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课程。在中国,现在的普通高校也逐渐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很多专业开设统计学课程。在经管类专业中,统计学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它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数据的处理都需要用到统计学的相关知识。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统计学教学的关系

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从教材到课堂,基本都是以理论推导为主,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无论是什么专业,绝大部分开设统计学课程的院校和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大纲上都会明确注明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高等数学。这对于理工科类学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对于文科类学生例如经管类学生经常是个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数学不好或是自己觉得数学不好,于是从主观上加大了学习统计学的难度。再翻开教科书,满目的公式推导和数学符号,更加让自己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是困难的。特别是三本院校的学生,更是觉得困难重重。事实上,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可以不要求学生理解繁杂的数理关系,重点在于如何应用这门工具。所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统计学教学实践中,应该抛开基本理论的数理推导,取而代之以具体的数字性例子或案例,通过归纳法来让学生了解掌握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三、当前统计学教学的困境

1.统计学和数学关系的误解。经管类学生都会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老师告诉他们学习数学的用处在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其实学生对于这句话感到很茫然,从来不知其是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加之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需要不断的辅以练习,而数学符号及公式又比较复杂。久而久之,很多学生选择了放弃,或者是条件反射性的拒绝,这样导致很多学生都学不好。接触到统计学课程以后,学生发现统计学教材和数学教材几乎并无二致。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统计学就是数学,再加上他们同时或者已经学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更加加深了他们的这种观点。其实,统计学虽然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部分,描述统计来源于社会科学,其起源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英国学者葛朗特的《关于死亡公报的自然和政治观察》。葛朗特的方法被他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引进到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他提倡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中不能空谈,要让现实数据说话,他的工作总结在他去世后于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推断统计以概率论进入统计学为标志,因此,数学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讲的是推断统计。所以,统计学其实是使用到了很多数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而发展出一些展示、整理、处理数据的方法,然而它本身并不是数学。

2.实践性环节的缺乏。统计学是一门实践型的课程,它的教学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在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中,很容易把它上成像数学一样的课程,老师讲授,学生习题。其实除了必要的习题之外,使用各种软件去做一些联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恰恰就缺少了这一部分内容,这和不同的学校对待实践环节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政策有关。有的也是因为老师缺少这样的意识,有的是因为条件所限。于是,学生就觉得统计学的学习也是枯燥无味的。实践环节的缺乏使得学生看不到学习的效果,而只凭采用数学的办法自己计算,这样又增加了难度。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教材本身的问题是原因之一。很多统计学教材使用了大量的数学推导来解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用了大量复杂的数学表达,并没有图文并茂,这样使得学生翻开统计学教材之时就已经失去了一半的学习兴趣。课后习题过于抽象空洞,往往基于诸多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真实例子。统计学本身就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而它的习题如果过于脱离实际的话,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无好处。

4.重难点知识理解的困难。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有时确实比较困难。描述统计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因为它主要讲的是如何整理展示数据。但推断统计的知识点就相对比较抽象,因为其中使用到了概率论,很多学生对于概率论本身都是一知半解,这样就更加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如何在课堂上把抽象的知识点讲好,一直是统计学教学的一个困难问题。例如对于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理解,学生经常困扰于置信度这个概念,也无法理解到底何为置信区间。在假设检验中,对于如何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检验,由谁来检验等问题非常茫然。另外,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关系在国内很多教材上面并未提及,其实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是一对对偶问题,即如果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那么在对应的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是不包含假设值的。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关联性给学生讲解是有必要的。

5.非原生性知识造成的学习困扰。统计学起源于欧洲,20世纪以后进入中国,所有的内容都是英文文献翻译过来的。这样就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扰,诸如为何要如此表达等问题。例如很多学生经常纠结于正态分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要叫正态分布,再看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瞬间就对它产生了敬畏心理。但是,如果告诉学生正态分布的英文表达就是Normal Distribution,这样学生一下就能理解了,原来所谓正态分布就是正常的、常见的、普通的分布。也就是高斯把生活中最常见的分布形态加以总结并上升到数学的理论高度而已,它并不那么神秘。

四、对策与建议

1.理清统计学和数学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学习信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统计学的第一节课堂上,帮学生理清统计学和数学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数学不好并不影响统计学的学习,加强课程起源、实践中案例的介绍。增强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信心。

2.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体会统计学的用处。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可以选择机房,也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带电脑。通过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体会统计学的用武之地。教师也可以把相关软件操作做成视频,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对照使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3.从实际工作生活中找例子、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精心组织课堂例题和课后习题,可以参阅国外教材,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结合中国实际编写工作生活中可实现的习题。发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例子应用到课堂上来,让他们自己发现很多学习中的例子可以使用统计学工具去展示和分析,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4.重难点知识讲解的简化、多使用形象的例子。对于重难点知识,尽量抛开理论推导,使用具体数值的例子进行归纳总结。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基本上在每个知识点都使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接入,以此来解释归纳总结知识点。另外,适当使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也很重要。例如在区间估计这个知识点上,我们可以把点估计比喻为用鱼竿钓鱼,而区间估计可以比喻为用渔网网鱼,这样的比喻更具体形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自然会提高。

5.注重英文文献的使用、减少学习中的困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统计学名词和术语尽量给出英文的表达。笔者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英文习题给学生练习。这样虽然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普遍反映做这样的习题比较有意思,因为题目里所描述的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活动都是有血有肉的例子。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对于一些概念的提法和术语及名词就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便不再纠结于为什么这样表达或者这样表述为何意。因此,双语化的教学是本课程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布鲁斯・L.鲍尔曼,理查德・T.奥康奈尔,J.B.奥里斯,艾米莉・S.默弗里,著.商务统计基础(第3版)[M].韩小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贾俊平.统计学(第四版)[M].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吴兰德.统计学――原理及应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传统教学;医学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23-02

医学统计学是以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为基础,以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医药卫生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应用型学科[1],是医学科研的重要工具,已成为我院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是,由于该门课程概念抽象、公式多、逻辑性强、与数学联系紧密,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而且,即使在圆满修完卫生统计学课程后,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作为一名医学统计学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少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与学生互动为基本形式,将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现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2,3]。我们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环节中,现将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将我院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个班级随机分成试验组2个班级和对照组2个班级,试验组2个班级共有学生85人,对照组2个班级共有学生102人;试验组和对照组人群在性别、生源、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个班级的学生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所选用的教材、授课内容、课时(32学时)均相同。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即“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后布置教材上的部分习题,学期结束后采用卷面考核,考核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计算题。试验组采用新的授课方式,即“案例式”教学模式,课堂上除了教师讲授外,还要学生讨论实例分析,实例来源于教师以往的科研数据,课后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查阅临床论著中的统计学使用方法,学期结束后采用卷面考核,考核侧重于对知识点的理解,考核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原始资料的统计学处理(计算题)。课程结束后根据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同时进行课堂满意度调查。

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0双人录入数据并核对,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一般性描述和统计推断。

二、结果

1.学生对课堂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85份;对照组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除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

2.教学效果比较。试验组卷面总分100分,选择题24题48分,判断题10题20分,计算题2题32分;对照组卷面总分100分,名词解释5题15分,填空题15空15分,选择题20题30分,判断题10题10分,计算题2题30分。两组资料进行总分、计算题得分、选择题正确率和判断题正确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三、讨论

1.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除了适应性方面两组人群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方面均是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令学生满意。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较多的是传统教学法,现在换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很快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喜欢案例教学法。

2.案例教学组学生考核总分为71.07±12.69,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考核总分的66.35±15.13,且有统计学差异(p

3.布鲁纳曾经说过:“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兴趣是智慧的源泉、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通过调查对照组102名学生发现(收回问卷98份),认为医学统计学值得学习的学生只有13人,占13.3%,这就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这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要上好第一堂课,可以多举一些成功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医学统计学的巨大用处,让学生觉得这是值得他们学习的一门课程。

4.教学的效果不仅与学生有关,与教师也有较大的关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魅力,平时需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不断充实自己,在生活中要搜集跟统计学有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学生专研不同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完善、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启光,陈炳为.医学统计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

关键词:原发肿瘤;中心气道;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能谱成像

中心气道包括气管、隆突、双侧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段支气管[1],此区域原发肿瘤起病隐匿,手术难度较大,良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及预后差异很大,因此早期发现并判断肿瘤性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对未经治疗的中心气道原发肿瘤患者行能谱扫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能谱数据进行对照分析,从而探索中心气道原发肿瘤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首诊发现中心气道肿瘤且未经任何治疗者行能谱CT检查。符合条件增强者,于能谱模式下行平扫及动脉期扫描。排除不符合增强条件者。并对行能谱扫描的病例进行病理追随。

1.2 CT检查方法 扫描设备为Discovery CT HD750(GE公司宝石能谱CT)。于GSI模式下行平扫及动脉期增强扫描,静脉期采用常规模式扫描。采用德国Urich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入1.2 mg/kg,浓度为300 mg/ml的碘海醇,流率3.0 ml/s,螺距1.375:1,层厚和间隔均为5.0 mm,自动毫安,电压为瞬时(0.5 ms)高低能量(80和140kVp)变化。注入对比剂后25s后行动脉期扫描。

1.3图像后处理 将能谱数据在单能算法下重建为层厚0.625mm的图像,并传至AW4.4后处理工作站。选取肿块实质成分作为ROI,RIO大小为15~20 mm2,选取三个不同层面相同大小的ROI进行测量,记录各测量值并计算其平均值。

测量及计算内容包括:平扫水含量、钙含量、40 keV CT值;动脉期水含量、碘含量、40keV CT值;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对于平扫及动脉期[2],计算公式为:斜率=CT(40keV)-CT(100keV)/(100keV-40keV)。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纳入研究者41例,良性肿瘤13例(状瘤2例、腺瘤5例、平滑肌瘤6例);恶性肿瘤28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小细胞肺癌1例、腺样囊性癌12例、鳞状细胞癌14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6.5±23.3)岁,肿块直径0.5~2.7 cm,病变位于气管18例,隆突3例,左主支气管9例,右主支气管11例。

2.1平扫 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的水含量、钙含量、40keV CT值、能谱曲线斜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增强扫描动脉期 良性组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40keV CT值均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心气道肿瘤占人体所有肿瘤的0.1%以下[3],近年来发病趋势有所增加,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样本均不大,因此其流行病学的研究并不精确。中心气道内肿瘤病理类型繁多,术前对肿瘤性质的判断比较困难,确定性诊断仍以术后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为主,另外近年来气管镜下各种新技术的开展对于中心气道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因此对于中心气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术前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中心气道肿瘤可起源于间叶组织结构、唾液腺以及气管支气管表面上皮,间叶组织起源的以良性肿瘤为主,包括神经纤维瘤、血管瘤、软骨瘤、平滑肌瘤等;多组织来源主要是畸胎瘤;来自唾液腺的有腺瘤、黏液表皮样癌及腺样囊腺癌等;上皮来源的有状瘤、小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类癌等。目前,中心气道肿瘤的CT诊断主要以形态学研究为主,但以形态特征为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各研究之间差异较大[4-5]。CT能谱扫描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第4篇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方;慢性肺心病

 

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肺心病分级均无显著差异(P>O.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止咳平喘、控制感染、低流量吸氧,纠正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必要时加用强心利尿剂、雾化吸入、呼吸兴奋剂等。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主方为:丹参20g、桃仁15g、川芎10g、当归10g、红花5g、 赤芍药10g、陈皮10g、 牡丹皮10g,根据患者症状加减。中药汤剂口服, 每日1剂。水煎服,每天服用3次。2周为1疗程。

1.4效果判定

显效:咳喘、呼吸困难、气促、发绀消失,肺部罗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咳喘、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临床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少或消失;无效:上述指标无好转或症状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胸廓或肺部的慢性病变而导致的心脏疾病 [1],由于该病的起源为肺部,因此,多数患者机体处于长时期缺氧状态,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比容增高,常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极易形成肺动脉血栓[3]。中医活血化瘀方中主要药物有丹参、红花、桃仁、当归等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具有疏通和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局部微循环及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同时还可有效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从治疗2个疗程的效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室性早搏 谷维素 美托洛尔 疗效

室性早搏分为功能性早搏和器质性早搏,而一般的功能性室性早搏如果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不必治疗。而器质性早搏常常是由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特别是多源、频发、成对的室性早搏,可导致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应该及时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谷维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室性早搏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5~76岁,平均50.47±8.89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6.94±3.13年;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心肌炎3例,无器质性性脏病3例,心肌病2例。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3~75岁,平均51.50±8.61岁;病程2个月~19年,平均7.20±3.28年;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心肌炎2例,无器质性性脏病2例,心肌病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因素等基线资料上,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⑴纳入标准:①患者有心慌、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②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有频发、成对、多源性室性早搏。⑵排除标准:①过劳、贫血、甲状腺疾病、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室性早搏;②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③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两组均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初始剂量12.5mg,2次/日,逐渐加至25mg,2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谷维素片50mg,3次/日口服。两组均给予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抗凝、纠正心功能不全等治疗)。4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1]:①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次数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②有效: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次数较前减少50%~90%;③无效: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好转,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不足50%。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或P<0.01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上腹不适,1例轻度心动过缓,治疗组出现2例恶心、上腹部不适,2例轻度心动过缓,但均未影响治疗,经统计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异位节律点所引起的过早搏动,大多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其预后因不同情况有很大差异,因进行危险分层而施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2]。所以临床用药力求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3]。

谷维素系阿魏酸与植物甾醇的结合脂,它可从米糠油、胚芽油等谷物脂中提取,其可以调节自主神经,改善患者心慌、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还具有调节中枢、周围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对抗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作用,使心脏兴奋性降低,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4]。美托洛尔属于ⅡA类即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剂,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无部分激动活性,无膜稳定作用,可以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自律性,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美托洛尔还有减少早搏、控制心率、抗焦虑等作用,对功能性早搏所引起的不适有一定治疗作用。此次临床观察资料显示,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谷维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员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10-4l5.

2 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4.

第6篇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著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藏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研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藏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研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与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测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测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不一致,存在测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归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归(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去,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问题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模型(3)为以经纬坐标(Z[,x],Z[,y])作为扩展参数的空间扩展模型。同样可以以到中心区域的距离作为扩展参数设计模型。

将模型(3)的第二个式子右边加入随机扰动项,则为DARP模型。E.Casetti(1992)进一步提出了贝叶斯空间扩展模型。

D.P.McMillen和J.F.McDonald(1997),C.Brunsdon

,A.S.Fotheringham;MartinCharlton(1996),提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简称GWR模型)。

(三)时空数据空间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时间维增加了描述的复杂性,但综合时间空间的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模型中,这是综合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形。如果数据不存在空间相关,则可以采用PanelData模型。Anselin(1988)将似不相关(SUR)模型扩展到空间的情形,提出空间SUR模型。

三、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是较早应用空间统计学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就有人研究并应用Krige模型。空间统计学除了在地质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近十年来,周国法、徐汝梅等学者研究生态学中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于1998年出版了《生物地理统计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森林、农业、矿产、能源、作物估产、灾患检测等进行应用,开始了我国空间统计学在经济领域应用中统计调查的工作,为了将空间遥感调查技术逐步纳入到我国统计的常规性工作中,1998年10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空间统计研究室,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作,组成了“空间信息多重采样设计的空间统计学应用研究”课题组,运用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对我国农业耕地、森林、草地等资源以及城镇动态变化进行调查,该项目获得国家统计局2000年课题研究一等奖。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及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的各种调查,都属于空间统计学的范畴。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主要研究空间相关及空间估值,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研究中还包括物种的空间扩散过程。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各种Krige模型、方差图模型,以及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动态采样的研究,与地质矿产调查类似,主要涉及样本在空间上的布局、有效样本量的确定、采样误差的计算等问题的研究,根据其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也可以将其归入统计学的抽样调查分支之中。

随着我国按地区进行统计的统计基础资料不断积累,尤其是遥感技术应用到统计调查中来,都将使得按时间和空间排列的数据资料极为丰富,对数据进行空间甚至时空分析成为可能,人们将逐渐从时间的角度转向普遍从时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空间经济计量学在我国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存在差异性,因此一项政策对每个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各区域进行研究之后,找到政策在各区域上作用的关系,对于政府决策、正确制订政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可以对先进地区与后进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按区域编制投入产出表时,空间的概念将发挥作用。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在考虑外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正确评估房地产的价值有很大帮助。

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时,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污染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可以利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人员、货物在空间上的流动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通道上的不同区段进行研究。

在对某种疾病(如流感)在空间上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将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了空间的概念之后,人们对于在空间上的抽样将综合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性。而空间抽样在空间上的布点方式也可以用作商业网点的布局研究。

总之,只要问题涉及到空间的概念,空间经济计量学就将发挥其作用。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将促使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从空间或时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中,系统内的空间单元受到系统内其它位置单元的影响,但边界处的单元还受到系统外与之相邻的单元的影响,如何将这个影响考虑在模型中值得研究。

在具体问题中,距离的概念需要加以认真对待,单用地理上的距离有时并不合适,例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今天并不是距离远近决定的,电子化交易使得资金的流动非常迅速方便,因此,在研究这类问题时,如何将贸易、人员、资金的流动充分考虑到空间加权矩阵中去,尚值得研究。

贝叶斯方法在统计学各个分支的应用越来越广,空间贝叶斯模型也是目前空间经济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可变单元的问题。当数据汇总的级别变化,可能整个模型的描述都发生变化,对于不同的问题,可能影响模型变化的汇总的级别也不同,能否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对系统进行描述尚待进一步研究。

时空数据的综合分析,参数估计的渐近性质,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第7篇

1.山东阿如拉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2.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22;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50014

作者简介:马宏伟(1981-),汉族,山东人,工程师,执业中药师,从事中药及民族药物的研究工作。E-mail:sdaruratcm@163.com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手参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复方手参丸,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总有效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餐后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手参丸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 复方手参丸;糖尿病肾病;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71-02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00年全球有1.51亿人口罹患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有近5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是糖尿病的“重灾区”,糖尿病患者数量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1]。糖尿病所带来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常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之一。多数研究认为,30%~50%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肾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2]。

复方手参丸起源于藏医创始人宇妥·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是宇妥·元丹贡布以原组方“五根散”(西藏棱子芹、黄精、喜马拉雅紫茉莉、天冬、蒺藜)为基础[3],根据藏医性、味、功效配伍理论,合理配以各种药物制成的藏药经典方剂,被用于“京尼萨库”病的治疗。而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于藏医“京尼萨库”病的范畴[4]。为此,笔者对复方手参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开展了研究,以便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可靠的藏药制剂。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5]。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参照Mogensen的诊断与分期标准[6]。患者诊断分期为:早期糖尿病(III期)42例,连续3次尿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临床肾病(Ⅳ期)36例,UAER>200μg/min或300mg/d,肾病Ⅴ期不作为入选病例。入选病人的血糖经治疗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血糖(PBG)<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5,舒张压≤80mmHg,收缩压≤130mmHg;血肌酐、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在相对稳定水平。将78名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男性17人(III期10人,Ⅳ期7人),女性21人(III期11人,Ⅳ期10人),平均年龄(54.21±3.28)岁;治疗组男性19人(III期10人,Ⅳ期9人),女性21人(III期11人,Ⅳ期10人),平均年龄(55.53±4.02)岁。两组性别、平均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手参丸(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527),口服,一日2次,每次1.5g,用温牛奶或温开水送服。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蛋白尿定性、UAE、尿微量白蛋白(MAV)、HbAlc、FPG及PBG监测。统计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UAE、MAV、HbAlc、FPG及PBG监测,并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7]的标准修订。显效:FPG及PBG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治疗前水平。尿蛋白二次检查阴性,或尿白蛋白定量较前减少30%以上,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15%);有效:FPG及PBG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治疗前水平。尿蛋白检查较前减少10%~30%,肾功能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改善率>50%);无效:FPG及PBG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治疗前水平。尿蛋白检查减少和肾功能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

1.5统计学分析以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47.3%,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FPG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BG、UAE、MAV及HbAl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五个方面控制糖尿病。但化学药物容易导致药源性伤害,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糖可增强患者免疫力,抗高血糖,从而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8]。复方手参丸中黄精主要含有黄精多糖,具有降糖的药理作用。有试验研究发现[9]黄精多糖可以显著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明显升高实验动物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具有调节糖代谢和治疗实验性糖尿病的作用;喜马拉雅紫茉莉的文献报道较少,有民间秘方用其治疗糖尿病[10];天冬多糖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能明显降低胰岛功能严重丧失的糖尿病动物的血糖,对四氧嘧啶损伤的胰岛有明显的修复作用[11];蒺藜含有的蒺藜皂苷是一种高血糖控制剂,对于血糖慢性并发症的血液生化指标也有一定影响[12];西藏棱子芹(藏语名加哇)被用于肾炎的治疗[13],且有滋补作用。

总之,复方手参丸用于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这对于藏医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糖尿病的预防保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6):54-109.

[2]茅彩萍,顾振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2):148-152.

[3]宇妥·元丹贡布编著,李永年译.四部医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

[4]朗杰卓嘎.糖尿病与藏医[J].西藏研究,2007,(1):107-109.

[5]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6.

[6]MongensenCE.EarlydiabeticRenalinvolvementandNephropathyIn:AlbertiKGMM,Kraiilp[M].TheDiabetesAnnualVol3.Amsterdam:ElseviersciencePublshers,1987:306.

[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

[8]宋超,宋淑亮,刘学红.天然降血糖多糖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41):113-114.

[9]李友元,邓洪波,张萍,等.黄精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7):90-91.

[10]李娟好,李明亚,张德志,等.紫茉莉根水提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3):299,305.

[11]杨新波,陶建华,卢力军,等.天冬降糖胶囊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胰岛损伤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1):9-11.

[12]李明娟,瞿伟菁,王熠非,等.蒺藜皂苷的降血糖作用[J].中药材,2002,25(6):420-422.

第8篇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糖尿病肾病;血流灌注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7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amine wi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 the renal diameter,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left and right diameter, volume, renal blood flow EDV, PSV, Vm, PI, RI, renal parenchymal classification and blood flow classifi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nal size and volu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ig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betic nephropathy; Blood perfus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糖尿病发病率日益提高,成为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后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主要危害为血管水平并发症,其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均为糖尿病血管水平并发症引起。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DN病变演变过程可分为早期(包括肾小球高滤过与肾肿大期、早期肾小球病变期、微量白蛋白期),中期(临床肾脏病情),晚期(终末肾脏病期)。如病情发展到晚期,DN不可逆转,也不能终止,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性,可定量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检查方法,具有优良的重复性,数据准确,简单便捷,可实时动态观察,易被患者接,主要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与频谱多普勒,CDFI可清晰动态、连续显示脏器整个级别的血管,可很好的识别动静脉、显示血流方向、起源、时相等,可准备表达血流速度的快慢,频谱多普勒超声科无创评价脏器各个血管的血流参数,在显示血流动力学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2]。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评估肾脏受损功能。该文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N患者肾脏,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DN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3.1±2.2)岁。诊断复合美国糖尿病协会中Ⅱ型糖尿病\断标准[3]。选择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查体人员80例,男42名,女37名,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2.9±2.5)岁。排除合并心肺等重大脏器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原发性肾病尿路感染、恶性肿瘤等。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医师同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进行检查,仪器采用PHILLIPS公司生产的IU-22型超声诊断仪,频率为3.5~5.0 MHz。嘱患者检查前1 d禁食8 h,检查时取侧卧位,经腋中线、肋缘交界处做冠状切面,显示肾脏轮廓,观察肾脏形态、内部结构回声,测量肾脏大小、肾前后径、左右径、长径,计算肾脏体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充分显示肾脏叶间动脉(IRA)、肾内段动脉(SRA)、弓形动脉(ARA),观察肾脏各级血管走向、形态、血流充盈情况,测量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收缩期流速(PSV)、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所测数值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肾脏实质分级

Ⅰ级为肾脏无萎缩情况,皮髓质比例0.89以上,分界清,回声正常;Ⅱ级为肾脏可见萎缩,皮髓质比例为0.72~0.88之间,皮质变薄;Ⅲ级为肾脏有萎缩,皮髓质分界不清,皮质变薄,肾实质厚度低于8 mm;Ⅳ级为肾脏可见明显萎缩,实质、集合系统分界模糊。

1.4 肾脏血流分级

Ⅰ级为肾脏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各级血管呈树枝样分布,可见细小血管网;Ⅱ级为肾脏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可显示主肾动脉,有血管网缺损,血流信号无法到达包膜下;Ⅲ级肾脏血流信号减少,可显示主肾动脉、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等,弓动脉血流信号减少,小叶间动脉血流信号消失;Ⅳ级可见肾脏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叶间动脉远侧血流信号减少,段动脉血流信号粗细不同,肾脏血流信号缺损[4]。

1.5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肾脏长径、前后径、左右径、体积,肾脏血流的EDV、PSV、Vm、PI、RI。肾脏实质分级与血流分级情况。

1.6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率[n(%)]的比较采用χ2分析,均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脏大小及体积比较

观察组患者肾脏大小与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肾脏血流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肾脏血流各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肾脏实质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肾脏实质各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肾脏动脉血流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EDV、PSV、Vm显著低于对照组,PI、R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肾脏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按照Mogenesen分期标准可分为五期[5],第一期为肾滤过功能出现亢进表现,体积肥大;第二期为常规白蛋白尿期;第三期为微量蛋白尿期;第四期为临床蛋白尿期;第五期为肾功能不全期。有研究称各个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形态、回声、血流动力学变化均可呈现不同表现,与所引发疾病密切相关。患者在发展至尿微蛋白尿期以前,通过组织学检测可发现肾脏组织形态发生异常,最常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随严重程度的增加,病程延长。近年来,临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虽无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无法替代肾脏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但在一定水平上可准确检测肾脏多种疾病,临床中研究肾脏血流变化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管腔形态学的显像,且可检查肾脏的多种生理学指标数据,判断肾脏血流变化,提供无创性、实用性强、简便快捷的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成为DN患者临床检查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该研究结果中DN患者肾脏体积大小、肾实质与血流分级、肾脏血流情况与正常健康人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肾脏大小与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诊断DN疾病的发生,安全可靠、方便快捷、无创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观察肾脏大小、体积滨海,可根据肾脏内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多个参数的变化,了解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给予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贺雪华,关步云,朱莉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糖尿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4):275-276.

[2] 姜丹凤,刘锋.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75-2276.

[3] Youssef DM,Fawzy FM.Value of renal resistive index as anearly marker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children with type-1 diabetes mellitus[J].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2012,23(5):985-992.

[4] 万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2):1343-1344.

[5] Rubin JM,Bude Ro,Carson PL,et al.Power Doppler US:apotentially useful ahenative to mean frequency based color Doppler US[J].Radiology,2014,190(3):853-856.

[6] O萌,孟贺,马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经皮肾镜超声弹道气压碎石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10):754-757.

第9篇

【关键词】 艾灸治疗;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临床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20-01

明・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有言: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灵枢・官能》中亦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2]。可见灸法自古就备受医圣名贤所重视,将灸法作为治疗的重要方法,对其临床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成为当前医学界所关注的焦点课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乳腺癌术患者120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6.8±8.8)岁;64例左侧,55例右侧,1例双侧;手术方法:87例改良根治术,21例根治术,12例保乳手术;TNM分期:40例Ⅰ期,51例Ⅱ期,29例Ⅲ期。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术式、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高度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患肢功能康复操锻炼:术后第1d进行指-掌-腕-肘四处关节的主动锻炼。术后第4、5d,胸壁引流量降至10-15mL,方可暂停负压引流,胸壁继续加压包扎,可夹臂则进行肩关节小范围的前屈-后伸运动。术后第8-11d,解除患者胸壁的加压包扎,然后增加其肩关节的运动范围,锻炼其术侧肩关节的前屈和内敛功能,并松动挛缩的皮肤。术后第12d后,引导患者外展手臂,进行肩关节的内外旋转锻炼,并行手指爬墙锻炼,2次/d,锻炼期间应循序渐进,不应用力过大而撕裂伤口,坚持锻炼4-6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艾灸治疗,常选穴位包括膻中、肩中俞、天宗、足三里、光明、阴陵泉,艾灸方法:于患者术后的第5d(胸带撤下)开始艾灸,1次/d,每次30min,以预防为主的患者需坚持艾灸15d,以治疗为主的患者需坚持艾灸1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上肢水肿完全消失,功能得以康复者为治愈;上肢水肿大部分消失,功能得以基本康复者为好转;上肢水肿有所缓解,功能有所康复者为有效;原水肿部位无任何变化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以P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χ2=7.6863,P=0.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艾灸起源于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针灸医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有“灸治百病”之说。明・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有言: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大量医学研究已证实,灸法需诊断清楚,应诊其病因,取其穴位,对患者施以艾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可滥用灸法。即便灸,宜当壮数少些,不能贪大壮猛火之灸。体胖患者,其多为阳虚,可稍重灸,而体瘦患者,其皮浅肉薄,多为阴亏而木火偏旺,应当少灸。②患者施以灸后,应戒冷食冷饮,以此预防艾火之力不能取效。应适当给予温饮,以助阴液,补灼艾伤阴之缺陷[3]。③患者施以灸后,阳事易旺,乃灸火生效之功,然不可因而阳动,耗损自身真精。④患者施以灸后,应注意休息,不能过度疲劳,以致阳气耗损,必当静养数日。⑤患者施以灸后,若出现失眠心烦现象,应及时服用黄连阿胶汤,药量不能过大,取其滋阴敛降之功效即可。

综上所述,艾灸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乳腺癌患者患肢水肿的发生,对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覃彬森,李雅男.齐刺配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2,27(2):112-113.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R73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8(c)-0130-03

Influence of PDCA care on the life quality of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malignant glioma combined Temozolomide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WANG Danling ZHAO Liping GAO Xu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8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DCA care on the life quality of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malignant glioma combined Temozolomide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1 to October 2013, 28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with the same period with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malignant glioma combined Temozolomide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wa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igital way, each had 1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DCA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such as malignant, vomiting (28.6%),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7.2%), blood system response (14.3%),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7.1%, 21.4%, 35.7%),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body function, rol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pain, energy, physical were (71.3±6.0), (78.1±6.4), (68.6±6.5), (80.2±7.3), (76.5±5.5), (78.8±6.7), (68.1±6.5) score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body function, rol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pain, energy, physical [(63.2±5.5), (69.8±6.2), (60.3±6.2), (73.1±7.0), (65.7±5.4), (67.4±6.2), (57.9±6.3)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with malignant glioma combined Temozolomide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with PDCA program ca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Malignant gliomas; Radiotherapy; Temozolomide; Quality of life

恶性胶质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上皮的胶质细胞瘤,占脑肿瘤的40%以上[1],根据病理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母细胞瘤等。临床上标准的治疗方式为手术联合放疗及化疗[2]。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对28例恶心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PDCA程序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进行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5~68岁,平均(33.5±6.3)岁,病理诊断为均为星形细胞瘤,其中WHO Ⅲ级11例,WHO Ⅳ级3例;对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5~63岁,平均(39.8±7.1)岁,病理诊断均为星形细胞瘤,其中WHO Ⅲ级12例,WHO Ⅳ级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前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无放化疗禁忌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8例患者均在术后病理分型确诊后接受放化疗。放疗采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0~60 Gy/28F。放疗同期口服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1次/d,晨起空腹服用,直至放疗结束,所有患者均以止吐、补液等对症处理。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PDCA护理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护理措施的实施,步骤为:P: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D:采取积极有利的护理措施;C:对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A:对每个护理细节进行质量控制、处理。主要措施为对患者出现的恶性、呕吐、头痛、骨髓抑制及血液系统反应遵医嘱予以止吐、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升白细胞及补血等治疗;加强饮食指导,予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的营养支持,在不影响ICP的情况下多饮水;预防感冒及感染,减少外出,注意卧床休息,增强体质;健康教育等。

1.4 评估工具[3]

采用生存质量评分(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疼痛、体力状况,每个方面均以0~100分表示状态从最差到最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恶性、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占28.6%,骨髓抑制占7.2%,血液系统反应占14.3%,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57.1%、21.4%、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精力、体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3 讨论

第11篇

[关键词] 肺癌;小细胞肺癌;CT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86-01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的一种类型,占肺癌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不断上升。为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的认识水平,本文对36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CLC 36例,男32例,女4例,平均年龄 (60±12)岁,非小细胞癌(NSCLC)36例,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59±8)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层VCT,行层厚为1.25 mm螺旋容积扫描。扫描参数:探测器配置64×1.25,射线束宽度20.00 mm,电压120 kV,电流135 mAs,由肺尖到膈肌连续扫描,螺矩1.375:1,重建间隔1.25 mm;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和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100 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3.5~4) mL/s。所有图像传输到PACS系统工作站。观察两组的肿瘤位置、强化、形态、是否有支气管闭塞和肺不张、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大血管受侵犯情况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资料CT表现对照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SCLC形态以中央型最多见,NSCLC以周围型多见;SCLC与NSCLC多表现不规则,SCLC还表现有平行支气管长轴的长椭圆型;NSCLC多有支气管闭塞及肺不张和肺炎;SCLC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大血管侵犯发生率较多;SCLC和NSCLC增强密度变化、胸腔积液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3.1 概述

SCLC是一种具有独特自然病程的特殊肺癌类型,分化低,恶性程度高,极具侵袭性,易发生远处转移。SCLC病理上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细胞型,常见类型是燕麦型。

3.2 CT表现

小细胞肺癌80%见于中央型[3],CT表现为以支气管为中心的纺锤形肿块,长轴与支气管长轴走行一致,支气管受压狭窄,后期出现支气管闭塞和合并肺不张、肺炎,而NSCLC早期即发生阻塞性改变,两者有明显区别,本组SCLC病例发生支气管闭塞与肺不张同时出现,可能与治疗后有关。SCLC在首次CT检查即可发现多区域、多组别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性弥漫性转移,并且包埋侵犯肺动脉、心房、静脉干及上腔静脉等大血管,典型性表现为“冰冻纵隔”(封三图6),本组SCLC有25%(9/36)表现为“冰冻纵隔”,此与SCLC肿瘤细胞侵袭性强有关,同时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研究发现两组发生胸腔积液无统计差别。此外,部分周围型SCLC肿块CT表现边缘光滑(封三图7),与分化程度高的NSCLC和错构瘤相似,不易区别,这与SCLC肿瘤细胞倍增速度快有关,由于肿瘤对肺组织迅速挤压,远侧肺组织尚未发生继发性改变;若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均,再有纤维结缔组织限制,还可出现深分叶征;若周围肺组织出血可出现晕征。

3.3 鉴别诊断

周围型SCLC与结核、周围型腺(鳞)癌、错构瘤、炎症假瘤鉴别[4],中央型SCLC与中央型NSCLC、纵隔淋巴瘤、结节病鉴别[5],本文认为还应与类癌鉴别,因为类癌与SCLC癌皆起源于嗜银细胞。类癌发生部位多以中央型多见,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出现早,临床有咳嗽、咯血、黄痰、发热,影像学表现为类圆形肿块,浅分叶、无短毛刺、边缘光滑,有偏心性或弥散钙化,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很少有肺门纵隔淋巴增大。影像学诊断肺癌的病理类型很难,文献报道,CT检查与CT导向经皮针刺活检是诊断SCLC 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围绕支气管长轴生长的肿瘤,早期虽有支气管狭窄但尚通畅,不伴有阻塞性肺不张、肺炎,首次CT检查发现“冰冻纵隔”,伴或不伴胸腔积液,是倾向性诊断SCLC的CT表现。

[参考文献]

[1] 王卫忠,陈博,周菁华. 62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505-506.

[2] 钟润波. 小细胞肺癌治疗回顾及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2008,2(18):147-150.

[3] 侯书法,何金泉,陈方满. 螺旋CT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7,7:708-710.

[4] 侯居魁. 30 例小细胞肺癌的 CT 表现[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0:436-438.

第12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胃肠肿瘤;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86-02

临床护理路径(CNP)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已经在各个医院的护理管理方面广泛展开,它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拥有自己的特定结构和指导方针,是一种包含多个学科的护理管理综合计划,隶属临床路径的范畴[1]。CNP最早起源于美国[2],并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各种肿瘤中位于前列,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不仅生理方面要面临着癌症的痛苦,其心理和精神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其生活质量的保障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针对胃肠肿瘤的护理要格外的关注。临床护理路径则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疾病和患者进行护理,具有科学性[3]。为了验证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本文就此展开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3年内在笔者所在医院经检查诊断为胃肠肿瘤并实施胃肠肿瘤根治术以及姑息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所选患者需无心脏或其他脏器功能的疾病;(2)在治疗用药方面基本相同;(3)病情严重程度相似;(4)意识清醒,可以配合;(5)无精神障碍等疾病[4]。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心脏病或是糖尿病方面的疾病;(2)患者患有神经性疾病或是意识不清者;(3)患者被诊断为精神损伤,不能配合者[5]。所选36例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8~52岁,平均(38.5±4.2)岁。所选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均通过气管插管方式实施静脉麻醉。按照随机双盲法将36例患者分为两组,各1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前期治疗药物的种类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法将36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但均以整体护理为实施的基础。A组实施的是传统的护理方式,过程中不实施其他的任何干预措施;B组实施的是CNP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国际或国内规定的不同病种的护理常规和方法,依照临床路径,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科学的护理。CNP护理方式的实施除了护士的参与,还应有由医生、药剂师、检验师和营养师等多学科和多专业角度组成专门的CNP小组[6],并制定出科学的护理路径表格,以患者的治疗、活动、饮食或健康教育等数据结果为内容,在严格的时间下进行比对,如实施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随时标注并进行相应的记录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所选参与护士均经过CNP方式的专业培训,以便保证CNP的顺利实施,期间加强与医患之间的沟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日常精神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活动功能8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比较

B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B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项目评分均低于A组(P

3 讨论

CNP的护理方式是一种科学方式的护理,弥补了传统护理方式存在的实践性漏洞,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中只机械性填写护理表格和数据记录而忽略了患者的真实病情变化,而护士的护理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护理质量不高[7]。CNP的实施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进行操作,同时还包括医生、营养师、药剂师和检验师等多学科医师的参与,是一个有系统和有结构的团队,既有及时记录的数据,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在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在护士进行操作时会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8],对患者不同病种或是同种病种不同病情变化阶段和特点有一定治疗和护理的侧重点,既使患者得到了最有效的护理同时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两组年龄、性别、研究前的治疗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B组的住院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也少于A组,说明CNP的实施可以促进患者的痊愈速度,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并且对医院来说,提高了床单位的周转情况。不仅如此,B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项目评分均低于A组(P

CNP方式的实施实际是将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被动性工作转为了主动,既是一种整体性的护理[9],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时赋予了护理人员多种角色的转换,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科学配合,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无形中提高了工作者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胃肠肿瘤的患者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在生理方面癌症所带来的身体疼痛,自己生存时间的长短或是住院的高额费用给家里带来的沉重负担,这些都无形中给患者提增加了心理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医务人员可以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分析,提高为胃肠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存活信心。而CNP的实施目的正是完善这样一种效果,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了临床路径的内容,拥有自己的系统和结构,并具有严谨的框架性,与传统的护理方式形成了很大的差异,弥补了其存在的漏洞[10]。

CNP是种科学性的护理管理方式,其对胃肠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非常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荣.国内护理临床路径管理新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41-43.

[2]刘纬华,刘迎春,孙晓红.临床护理路径研究进展与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18):41-42.

[3]毕雪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7):1027-1030.

[4]招小红,邓瑞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3):87-88,96.

[5]丘建先.舒适护理在180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学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93-94.

[6]郭海强,王玉梅,孙建纯.晚期胃肠肿瘤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96-297.

[7]刘芳.胃肠肿瘤外科关于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56-357.

[8]肖娟,李敏.胃肠肿瘤63例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3-124.

[9]黄秋环.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护理管理的概况[J].右江医学,2012,40(3):4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