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治理规范化

社区治理规范化

时间:2023-08-02 17:1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治理规范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治理规范化

第1篇

(三)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工作督查。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印发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XX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哈社卫发〔XX〕2号)。按照《通知》要求,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分3个组深入到各区(市),对XX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力争机构建设三年达标

按照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要求,从XX年起连续3年,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此项工作任务已经列入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强力推进。

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XX年“惠民行动项目”提出的年内完成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新建、改扩建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维修任务,完成7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设备装备任务,局长慕莹和副局长李若奇多次深入到各区(市)卫生局进行调研论证和实地考察。在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采取能转型的转型、能整合的整合与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社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各区已经拟定了XX年及XX-XX年建设计划,并通过了初审。为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处配合计财处制定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哈卫基发[XX]79号)、《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治理指导意见》(哈卫计发[XX]91号)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项目投资补助及工程投标有关事宜的通知》(哈卫联发[XX]29号)等配套文件,使建设项目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三、强力推进内涵建设,实行“十统一”规范化治理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加强内涵建设,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十统一”治理(试行)的通知》(哈社卫发[XX]3号),要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布点规划、建设标准、标识标牌、基础装备、制度规范、信息治理、公示内容、医学文书、慢病防治模式和考核评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十统一”治理。二是研究设计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匾、灯箱、科室标牌、形象板和各种展板的样式,并印发了《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统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标牌的通知》(哈卫基发[XX]116号),要求各地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标识标牌更换工作。三是印发了《关于转发道里区社区卫生工作治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的通知》(哈卫基发[XX]99号),要求各区(市)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学习借鉴,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情况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工作治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使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启动大医院支援社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为充分发挥全市大中型医疗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援与指导作用,迅速提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按照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90号)、《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89号)和《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哈卫医发[XX]33号)要求,我局适时启动了“大医院支援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子”活动。

一是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推进会上重点部署了大医院支援社区工作。4月11日,道里区等8个城区卫生局局长、主管局长和市第一医院等部分市直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了推进会。李若奇副局长要求大医院要确定支援社区的专家人选、出诊时间,并进行公示,方便社区居民选择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大医院选派的专家开展服务提供条件。慕莹局长传达了张显友副市长的指示。张市长要求市直大医院在支援社区方面要带个好头,根据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选派优秀专家到社区工作,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家级的服务。

第2篇

一、工作准则和目的

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在区指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依照“街道牵头,部分协作,综合法律”的工作准则,力争用较短时间建成掩盖全区的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详细工作目的是:建成收受接管站(点)280个(分街道建设目的见附表),95%以上的收受接管人员归入规范治理,95%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化收受接管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划化买卖和集中处置,基本消除二次污染,80%以上的可用垃圾品获得收受接管应用,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应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施行步调

(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施行方案,成立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指导小组。

(二)依照全市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规划的结构要求,遵照便民和维护市容情况卫生,公共安全治理以及保证大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准则,做好网点结构规划,提出制止设立的详细地址和区域,报市县政府同意后进行布告,逐渐构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收受接管系统。

(三)依照“规范一批,整理一批,裁减一批”的思绪,普遍宣传《条例》的基本内容,指导广大再生资源收受接管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从事行业行为,取缔无照收受接管运营企业和个人。

(四)完成280个再生资源规划化收受接管站(点)的建设工作。

三、责任分工

(一)各街道办事处

依照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行业“街道牵头,部分协作,综合法律”准则,切实承当起辖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收集系统的建设和宣传工作。组织做好辖区收受接管站(点)的摸底查询和结构布点规划,提出辖区内制止设置网点的详细地址和区域;组织相关部分增强市场监管,共同工商、城管、环保等部分取缔无照收受接管运营企业和个人,施行规范化站点建设;协调做好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相关工作。

(二)区商务局

依法负责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行业治理工作,做好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站(点)的结构规划;做好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运营者立案工作,坚持全区再生资源收集信息平台;协调本能机能部分增强市场监管,规范站(点)设置,整理市场次序;监督和指导昌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施行再生资源收受接管产业政策、收受接管规范和收受接管行业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分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治理的处分细则和财务扶持政策;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施行方案,明确相关部分治理权限和相关治理办法。

(三)区发改委

负责将再生资源收受接管工作归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区商务局制定再生资源收受接管产业改革和行业发展方案;依法对再生资源收受接管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治理;共同区商务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规范化网点的结构规划。

(四)昌规土分局

共同区商务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规范化网点的结构规划。

(五)昌工商分局

根据国家相关司法、法律和《条例》规则,处理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运营者处理工商注册注销并督促其到商务局立案;增强对再生资源收受接管市场主体的监督治理,加大对无照运营的查处整治力度,公安、城管、环保等部分大力共同;共同区商务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规范化网点的结构规划。

(六)昌公安分局

监督指导各街派出所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废旧金属收受接管运营者执行立案治理;组织打击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行业中的收脏、销脏、窝脏等违法犯罪过为;组织再生资源收受接管市场、收受接管(站)点的日常治安和消防检查、车辆运输治理等工作;协助昌工商分局依法取缔无证照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运营者;共同区商务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规范化网点结构规划。

(七)区环保局

依法审批再生资源集散买卖市场和建设项目标情况影响评价文件;依法对再生资源集散买卖市场和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网点的日常运营活动中的情况维护进行监督治理;依法确定本区具有抛弃电器电子产物处置资历的企业;协助昌工商分局依法取缔无证照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运营者;共同区商务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规范化网点结构规划。

(八)区城管局

依法对再生资源集散买卖市场和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网点的市容情况卫生施行监督治理;对占道运营的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网点进行规范治理;协助昌工商分局依法取缔无证照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运营者;共同区商务局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规范化网点结构规划。

(九)昌质监分局

依法对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运营者进行计量监督治理;指导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行业制订行业技能规范。

(十)区财务局

将再生资源收受接管行业行政主管部分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务预算;参加制订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财务扶持政策;依照国家规则做好再生资源收受接管企业的增值税返税工作。

(十一)区科技局、昌国税局、昌地税局、区水务局等部分,要依据《条例》规则和政办[2012]6号文件精神,共同做好再生资源收受接管治理职责内工作。

四、工作办法

(一)增强指导。成立由分担副区长任组长,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分和单位负责人成员的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指导小组(详细构成人员名单附后,以下简称区指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监督、协调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办公,详细负责组织施行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各项工作,召集区指导小组大会,实时研讨处理有关问题。区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指导和责任部分,抓好工作落实。

(二)通力协作。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求社会各界的参加。区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增强协作,严厉监管,构成合力,保证全区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增强宣传。各街道要组织社区精心制定宣传方案,筹划好宣传报道活动,积极宣传《条例》,提高全民节省认识和环保认识,营建社会各界注重、关怀、支持、参加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系统建设的优越气氛;要在再生资源收受接管站(点)规范化建设工作进程中发现和坚持典型,充分发扬其示范带举措用;区商务局要指导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增强对基层从事再生资源收受接管人员的技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本质。

第3篇

200*年我局工作的中心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以民间矛盾纠纷排查为重点,以普法为主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力维护我区的稳定工作。具体目标和措施是:

一、认真谋划,积极部署,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一)普法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加强“三个建设”即: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寻求“三个突破”即:在普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上寻求突破;在普法工作的管理方法上寻求突破;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上寻求突破,形成“大普法”的工作格局。

具体做法:1、加强和完善普法骨干队伍建设,区建立健全普(请登陆政法秘书网)法讲师团,乡镇办事处建立普法小分队,村街建普法小组,使法律进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部门单位普法员要达到干部职工总数的10%,村街普法人员达到5—10名。2、农村普法工,作强化农村夜校的普法主阵地作用,同时组织律师、讲师团定期巡回讲演宣传普及法律。法律宣传内容有针对性,坚持同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相结合,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同村务政务管理相结合,同送法进户相结合,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相结合,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夯实基层依法治理。在全区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制定一个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和完善一套依法治理规章制度;建立一支法制宣传队伍;开辟一块法制园地;每季开展一次法制宣传咨询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建立一个安置帮教工作站,落实对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各总结一个依法治理典型,以点带面,将依法治理工作在全区铺开。

二、加强网络建设,健全制度,探讨新时期做好人民调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新途径

(一)健全基层民调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楼院长四级民调网络。每个城市社区调委会人员不少于3人,每个农村调委会人少于5人,每年对基层民调人员培训2次,提高基层民调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调处纠纷的能力。

(二)加强司法所建设。1、加强硬件建设,使所辖8个司法所全部成为规范化司法所;2、人员充实落实待遇,理顺乡镇司法所管理体制;3、加强司法助理员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三)创造性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继续坚持“四个一”工作,并进一步探索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健全人民调解制度,,严格规范调解程序,保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落实民调责任制,充分发挥)村(居)、乡镇办事处、区三级调解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到把民间纠纷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努力形成安置帮教工作良性运行机制。1、建立健全衔接制度,包括重点对象接回制、回归人员登记核实制、信息反馈制,做好衔接措施的落实。2、多方联动,帮助、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活出路问题。3、加强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对脱管、失控刑释解教人员的追查、协查、通报制度。4、加大帮教力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

三、树立大服务思想,不断开拓法律服务领域

(一)公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证源、提高业务收入。继续严把质量关,杜绝错证、伪证。

(二)司法鉴定。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医鉴定程序,加强对法医鉴定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杜绝错鉴、误鉴。

(三)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培训。每年对法律工作者学习培训不少于1次。完善法律服务所的各项制度,包括受案程序、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对落实情况每年检查2次。

(四)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提高办案质量。

四、提高队伍素质,推进行风建设

(一)抓好干警学习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4小时,每人有学习笔记,定期检查。

第4篇

一、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基本估价

(一)强基固本“出实招”。一是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基层业务用房、装备得到加强,办公设备不断完备,经费保障、基层司法所长副科级待遇基本得到落实,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全市137个基层司法所完成业务用房建设,其中独建88个,占64.2%。二是矛盾化解工作取得新发展。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接边地区联防联调机制和工作交流机制不断丰富,“以奖代补、以案定补”机制得到全面贯彻落实。20__年以来,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51021件,调解成功率97.6%。三是人民调解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四是扎实推进“法律六进”长效机制建设,有效拓宽了普法领域,提高了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提升了“依法治市”水平。

(二)关口前移“见实效”。一是法律援助渠道不断拓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完成了县区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局、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置和规范化建设任务。20__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97件,提供法律咨询20300人次。二是以“管理规范、业务规范、服务规范”为目标,加强律师公证工作的基础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继续加大了安置帮教工作指导力度。截止20__年底,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1849人,实施帮教11330人,占95.62%,安置9480人,占80%。四是强化法律服务队伍自身建设,净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执业行为,法律服务公信力不断提高。

(三)发挥职能“见真章”。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市143个乡镇(办事处)综治维稳中心大部分设在基层司法所,基层司法所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理清法律关系,制定合法有效的调处方案,矛盾纠纷分类、化解、调处中枢作用突出。

(四)自身建设“求创新”。一是继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创新工作方式,盘活普法载体,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及时启动“六五”普法“四五”依法治理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县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一法治三和谐”创建活动,把开展“法治县区”、“规范化司法所”、“规范化人民调解组织”三项创建活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二是继续深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实现收归上划基础上,积极推广外地经验,大胆探索和创新特殊人群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

(五)打造队伍“树新风”。按照“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扎实、纪律上严明、业务上精通”队伍建设标准:一是抓灵魂,促进面貌向“奋发型”转变。二是抓作为,促进作风向“实干型”转变。三是抓创新,促进管理向“规范型”转变。四是抓团结,促进氛围向“和谐型”转变。近年来,法律援助管理局等14个集体先后被司法部、省委表彰为“先进集体”、18名干部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县区司法局承担着对乡镇司法所管理、检查、指导和帮助职能,但在调研中发现,县区司法局职能发挥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头重脚轻、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和一人所现象尤为突出。法制宣传、矛盾化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县区司法局领导班子思想不解放,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重点不突出,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严重,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不畅,创新能力不足,工作打不开局面。

(二)人员总量严重不足。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539人(含市劳教强戒所)、地方行政编制167人、地方事业编制174人,共88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009%,实有823人。144个基层司法所实有工作人员268名,其中一人所57个,占39.58%,二人所44个,占30.56%,三人以上的37个,占25.69%。威信县10个乡镇仅有扎西镇司法所有3名工作人员,其余9个司法所均为一人所。

(三)保障不到位。11县区司法行政机关的公用经费、办案业务费、装备费均未达到省财政厅、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州(市)级和县级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标准〉的 通知》(云财行〔20__〕464号)规定的每人每年25000元标准,高的21300元、低的18600元,且包括了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经费,一定程度上造成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经费的紧张,给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专业化水平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全市144个司法所268名工作人员中,非法律专业研究生1人、占0.37%,法律专业大学35人、占13.06%,其它专业20人、占7.46%,法律专业专科68人、占25.37%,其它专业68人、占25.37%,中专及以下76人、占28.36%。50周岁以上65人、占24.25%。镇雄县司法局仅50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就达12人、占18.46%。

(五)社区矫正工作面临不少困难。一是社区矫正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当前,部分干部群众不了解社区矫正工作,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法院宣判、监狱释放就没事了,不愿参加社区矫正。二是社区矫正队伍力量薄弱。我市司法所一般只有1-4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且司法所工作人员学识单一。三是社区矫正决定机关与司法行政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规范的执行交付制度,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四是经费保障严重不足,影响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策思考

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对司法工作进行行政管理的专门机关,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保障民生,充分发挥“前端性、窗口性、服务性”的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在法制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攻坚期、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作为政府工作一部分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夯实基层基础、加快观念转变、推动创新发展。

一是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作为,理念创新乃工作创新之源。正确把握和认识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在新形势下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与时俱进、推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贴紧自身发展的需要,寻求司法行政工作新的发展点;贴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寻求司法行政工作的着眼点;贴近群众法律需求,寻求司法行政工作的落脚点。要从传统矛盾纠纷化解转变为矛盾纠纷发生的预防,突出“预防性”,真正体现“前端性”、“服务性”,向社会管理创新转变,主动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

二是由配合型向主导型转变。《人民调解法》、《律师法》、《公证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支撑,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而为、主动而为,正确认识县区司法局是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的主阵地;是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实践的主渠道;是司法行政工作新发展的主战场,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理念,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和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大胆实践、主动实践。

三是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首先,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舍我其谁”的观念。第一力戒消极懒散,树立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司法行政精神,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第二力戒满足现状,树立迎难而上、时不我待、座不住、等不得的紧迫感和勇于担当重任的气魄、开拓进取的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第三力戒漂浮作风,树立一抓到底的求实精神。力戒急于求成、精神萎靡不振,坚持深入到工作落实的终端跟踪问效,以求实扎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工作的落实。

四是由试点型向常态型转变。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崭新的工作职能,是社会管理创新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它大大加强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认真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建立相应的机构,搭建工作平台,构建相关制度,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办案经费,切实履行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职能,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教育有方法,管理有制度,从而实现矫正工作的常态化。

五是由基础型向规范型转变。要从过去重基层基础建设向重管理、重规范转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司法行政工作管理体制,以制度的规范化来促进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开展经常性督查,实行层级问责制,切实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提高工作质量。

六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要加强司法行政宣传工作,切实根除封闭思想,变只干不说为既干又说,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一方面要做好内部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典型经验和做法的推广力度,推动精品司法建设。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影响率和群众知晓率。再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工作,针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透,搞明白,找到问题的根结,提出解决的办法,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七是由口号型向实干型转变。要认真研究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把知晓法律法规、树立法治理念、创建法治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营造法治文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好的法律、政策关键在于落实,面对当前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量大、要求高的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统筹运用好现有的人、财、物等资源,以“高效率、快节奏、大跨越、大发展”的昭通速度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纵深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9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06-01

治理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根本方法:

真正做到城市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社科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袁振龙曾指出,这部分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天量”流动人口,并不会因为城乡接合部的改造和城中村的拆除而离开城市,只是从一个地区又被挪到了另一个地区,始终生存在城市边缘,最终造成“城市烂边”的扩散效应。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点,必须打破“不完全城市化”束缚,实现流动人口有条件、有秩序、低成本向城市转移。只有真正做到城市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污染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要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还要从政府、社区和市民三方面来着手。

1、在政府方面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出租房制度。逐步实现以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制度的转变;把房屋出租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产业来抓,有效地实施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管理。

(2)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体制。明确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划分,完善规划,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3)切实做好区域环境规划工作。根据城乡结合部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和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要切实加强污染源头控制。

(4)大力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从污染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解决环境问题;坚决打击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排污企业和无证经营企业。

(5)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在街道办事处设立隶属于环保分局的专业环保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科学定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在污染严重的区域设立环境监测点,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环境预警监控体系。

(6)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形式,积极开展示范与推广工作;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

(7)改革管理体制。由市环境部门统管全市的卫生,做到环卫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考核,实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

(8)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必需的清运设施;对现有的环卫设施进行全面整修,以保证其正常使用。经费采取市里补一点、街道拿一点、村里贴一点的办法,由村具体组织实施整修,市环卫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组织验收,使“城中村”的环卫设施能基本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

(9)制定环境教育法,完善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城市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要细化,加强可操作性;设置环境教育奖项,认可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努力;将环境教育设定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10)治理手段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现代化信息系统,可提高城市周边区域的环境治理水平。

(11)保障社区居民自治,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发展。

一、通过法规和规章,赋予城乡结合部社区各类工作委员会以一定的权利。 二、要通过各项制度,确立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职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对各组织机构工作的内外监督制度。

三、切实保障居委会的自治性、相对的独立性。

四、政府部门给环保组织提供经济援助;与非政府环保组织加强合作。

2、 在社区方面

社区要高度自治。社区的自我管理主要是通过居委会和村委会来完成的。居委会和村委会应从中介、协调和自治三个方面来治理城乡结合部污染问题。

(1)中介。将社区内居民对环境治理意见整合和当地的环境情况及时反映给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另一方面,积极向社区居民传达国家关于环境的方针政策、环境保护知识。

(2) 协调。当发生矛盾时,居委会应及时协调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达到和平共处。要使外地租赁者和本地人尽量融合,增强双方之间的交流。

(3)自治。一是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负责组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环境建设规划和涉及全体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二是组织居民制定和修改村落环境自治的章程和民约,建立健全社区、村落的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完善社区的运行机制。三是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公共环境的管理,自己动手改善社区居住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

3、对于公民

(1)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素质。不断通过广播、电视、杂志等社交媒体的学习和不断参加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了解生产、生活中的有害垃圾,学习生活中处理垃圾的环保方法,坚持分类丢弃垃圾。

(2)从自身做起,坚决不污染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注重保护和美化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

(3)积极向自己熟悉的人和社会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小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基于温州瓯海区梧田街道个案分析》,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6月21日

[2] 李元超,《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模式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10月20日

[3] 姜洪,《着力解决城边农村垃圾问题-----牡丹江市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调查与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期

[4] 路全斌,《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机制研究----以新乡市渭滨区平原乡为例》,上海财经大学,2008

[5] 王雪梅,《社会治理的首都实践案例研究》,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实践与反思:社会管理价值体系的构建论文集,2012年11月16日

[6] 福建城市建设网,《浅析城乡结合部垃圾处理及对策》,2010年5月25日

第6篇

关键词:社会资本;民族社区建设;非政府组织;和谐民族关系

一、社会资本: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的一种路径

1.“信任资本”

“信任资本”有助于增强多民族社区中民族间、各民族内的相互交流与理解,融合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这样一种信任基础上所产生的民族共同行为和集体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增进包容,协调不同民族群体间的关系,维护民族间的和谐稳定。

2.“规范资本”

“规范资本”为多民族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提供制度框架,对民族群体的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为调节民族矛盾与冲突提供模式规范。多民族社区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制度化、规范化的利益表达与冲突。

3.“参与资本”

“参与资本”亦可促进各民族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在多民族社区中形成民主协商的氛围,有利于推动多民族地区民族群体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管理,使“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转换为“以民族群体自身为主导”的治理模式,整合优化多民族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参与资本”的功能在于提高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群体管理社区事务和民族事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民族群体形成协商解决问题、相互倾听、沟通思想的意识和习惯,在此基础上增强各民族群体间、民族群体内的信任和理解。

二、非政府组织与社会资本

1.l挥“信任资本”的作用

信任是社会资本网络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增进多民族社区民族群体间相互了解、协调彼此行动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民族社区将发展的重点集中在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多元化上,民族群体利益诉求增多,为多民族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提出了挑战。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关注的重点是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多民族社区也是其资源投入、重点关怀的领域。非政府组织帮助多民族社区中的各个民族群体发展集中表达其利益诉求的民族社区组织,支持开展大量有利于多民族社区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项目,整合各民族群体对当前多民族社区发展的要求,在民族群体间达到一种利益平衡,增进多民族社区的民族信任和民族认同,为多民族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注入道德活力。

2.发挥“规范资本”的作用

规范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伦理标准和约束力量,是被灌输出来的,由模式、社会化和惩罚来维系的。在规范的框架下协调行动,必然能够促使多民族社区民族群体的行动朝着秩序化和一致化的方向发展,减少集体行动的阻力。非政府组织在发挥“规范资本”的作用中,通过积极表现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公益精神、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倡导建立一种道德上的约束力量,使民族群体通过接受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感化提升内在价值,以此来引导多民族社区中的民族群体自觉遵循社会规范,协调彼此行动,增加“规范”社会资本存量,保证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和谐有序地发展。

3.发挥“参与资本”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民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得政府不可能独立满足所有层次、所有群体的要求,政府将权力下放民间、寻求与非政府的合作已经成为社会治理转变的重点。非政府作为弥补政府和市场不足的工作桥梁,应与民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推动民众参与利益表达。在多民族社区民族和谐关系建设中,非政府组织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开展与民族群体进行深层的互动,理解民族群体真实的意见和要求,也作为桥梁在其中起到联系多民族社区民族群体与政府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机构健全。

明星社区在召开推进会后,迅速与各责任单位联系协调,成立了明星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义务劝导队、牛皮癣清除队、督导队、应急队、人行道清洗队等五支专业队伍,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制度完善。

为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有力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明星社区制定和完善了环境综合整治会议制度、督查组巡查制度、协调会商制度、监督整改制度、工作动态报告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等六项基本制度和义务劝导队工作制度、牛皮癣清除队工作制度、督导队工作制度、人行道清洗队工作制度等四项专门制度。

三、宣传到位。

为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明星社区着力从宣传入手,各责任单位加大对所负责街道的宣传,强化宣传攻势,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680份,发放日历宣传画680份;签订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6份,门前三包责任书636份,院内四自责任书1680份,综合治理小区责任书63份,三类洗车场责任书6份,专业队责任书3份,辖区各单位、小组承诺书20份,门前油渍责任书96份。

四、组织有力。

在大石桥街道党工委积极支持、社区两委正确领导、责任单位有力协助下,明星社区根据前期摸排结果,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明星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制定了门市规范化经营工作方案、明星社区整治方案、农贸市场整治方案等三个专门方案指导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五、协调及时。

明星社区前后共召开7次市、区、大石桥街道包片领导和社区全体干部、责任单位联络员参加得联席会议,统一认识,积极交流经验,及时协调各单位、居民小组的行动,确保无整治盲区、无死角,齐头并进,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六、成效明显。

在各责任单位包片治理、专业队不间断巡查整治的基础上,明星社区针对占道经营问题突出的情况,于5月25日开展了一次联合整治行动,出动装载机1台、载重货车2辆、宣传执法车2辆、人员100多人,整治商业门市53家,清理占道堆放的沙石2吨、水泥墩17个,没收部分占道摆放的灯箱、工具。目前,已治理占道经营390处,清理卫生死角73处,清除杂草1220㎡,清除牛皮癣3605处,清运生活、建筑垃圾3007.5吨。已完成一环东路23号、高灯南路13号、洗砚路165号、一环北路105号及121号、民福街青元小区旁占道经营,诗书路中段明星4组安置房、高灯南路45号垃圾乱堆乱倒,琼海路248号、诗书路中一段7天酒店门外道路硬化督促整改工作。洗砚路142号、城北洗车场、登州路、诗书路中一段、喜雨东巷7号道路硬化工作正在进行。

第8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XX年,xxx社区在街道办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干群共同努力下,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顺利迎接了省市县各级多次的检查,被县上评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认可。

建设和谐社区首先要抓好平安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确保社区平安稳定的前提条件。为此,今年将认真落实以平安社区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力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大环境。

(一)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责任意识。

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将充分认识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责任意识。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社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以居民联防、门店联防等防范模式为主的群防群治组织,充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社区、社区警务室、驻地企事业单位、居民等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努力把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和谐平安社区提供有力保证。

(二)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牢筑治安防范有效屏障。

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扩大社区居民联防和门店联防范围,把辖区内的居民都汇集在社区的综治网络之中,初步建立起以街道办为领导,以社区为核心,以社区警务室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强化治安防范为重点,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多方联动,警民携手,点线面结合,人物技配套的治安防控体系,使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步入科学化、社会化、规范化、群众化的轨道。切实提高社区社会治安整体防范水平,确保各类可防案件的发案率逐步下降,努力实现年内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事件、无吸贩毒新增人员、无新增两劳释放人员的目标。

(三)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 提高群防群治整体水平。

把平安社区建设作为推动综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平台,深入发动群众,吸收社区老居民、老党员、老干部、保洁员等人员加入社区防范队伍,科学、合理地整合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提升群防群治能力,切实提高社区治安防范的整体水平。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平安社区”、“无毒社区”“无xx社区”等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以确保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推动。

(四)着力抓好综合治理基础工作。

一是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以化解矛盾为主线,在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基础上,注意分析把握社会心态情绪,真正沉下去,及时发现群众中存在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理顺,把矛盾化解在社区范围之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着力改善社会管理,充分了解民生疾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所想、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创建平安社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第9篇

关键词:外部干预;内部治理;广场舞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场舞在丰富人们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的同时,也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广场舞,社区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一项内容也正是广场舞,虽然各地广场舞的形态不一,规模也不尽相同,但它却极大的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建设。为了让这项深受老少喜爱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发展得更科学、更健康,应当考虑为社区文化活动创造新动力,并将新活力注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以确保其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

一、广场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效应

(一)广场舞产生的时代背景

为了满足人类表情达意、娱人、娱己、娱神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民间舞蹈,广场舞也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城市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城市广场的诞生和发展催生了广场舞这种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舞蹈的发展,广场舞逐渐向平民化、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渐在我国各城市发展起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广场舞从城市扩散到了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广场舞的影响范围,使广场舞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健身项目。广场舞也被视为一种时尚、健康的运动方式。特别是随着广场舞由城市向农村的扩散,使广场舞逐渐成为了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公共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广场舞产生的社会效应

1、广场舞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的创新应当将社会治理水平进行提升,对社会发展活力进行加强,人们应共同参与对社会的创新治理。广场舞具有大众性、便利性、广泛参与性。众所周知,以前社区都是由政府制定体制、发号施令对其进行单向管理的。此种单向的管理形式导致民众不愿服从、政府没有作为、政府和民众脱离、制度变得僵化,根本无法适应实际要求。另外由于流动人口正日益增多,城镇化的进程正日益变快,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正逐步加剧,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人们都生成了强烈的自我权利意识,并形成了权利的倒逼机制。由于社区广场舞具有全民健身娱乐性、辐射范围广泛性以及超强的带动性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为了有效的治理社区公共文化,政府的职能必须从管理到服务进行转变,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也必须满足。

2、广场舞能够遏制赌博、封建迷信的活动

人们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之一就是广场舞,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简单易学、开放性强是广场舞的主要特点。街道旁的空地、社区的开阔地、公园、具有娱乐性的广场等场所都是广场舞的最佳活动场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广场舞的参与者、传承者和创造者。广场舞不仅使群众的精神内涵得到了丰富,而且使群众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还使健康文明的生活形式得到了倡导。由于广场舞广泛的包容性和参与性,使其比社区群众艺术馆、社区青少年科技工作室及社区图书馆等社区文化活动更易让群众主动参与,并使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更丰富。特别是随着广场舞从农村的扩展,对我国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广场舞在农村的普及使广大农村人民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对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进行了一定的遏制,提升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品位。

3、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因社区广场舞而被推进

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社区文化经费保障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都属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个方面都可参考借鉴社区广场舞对社区公共文化的治理作用。单从广场舞参与者的多元化、全民性来说,广场舞现今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某些地方还对广场舞进行了登记注册,并订立了公约,对文体娱乐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同时广场文化活动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也相继出现,并严格规范其活动的音量控制、地点选定及时间选取等方面的行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广场舞培养了群众的社区共同体意识,社区也实现了整合,文明生活的美好氛围也逐渐形成。在广场舞的发展进程中,不同阶层的群众被引导参与社区事务处理,使广大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参与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另外,广场舞参与者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内社会组织、政府、党委及企业的工作加以配合,自发的组织合适的活动,并对政府无暇顾及的社区文化问题加以解决。

二、正确引导广场舞健康有序发展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广场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我国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为例:全县共有16.5万人口,目前在八镇一街办91个行政村(含9个社区)中,广场舞队伍已发展到137个,参与人数已达8300多人。广场舞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娱乐项目,而且设施简单、参与自由,这也意味着广场舞的参与门槛较低,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对广场舞进行积极的引导,将广场舞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内部治理

参与就是强调个人应融入身份角色中,也是强调个人在团队中应塑造集体责任感。在广场舞的开展中,每天应专业指导部分参与群众,对其管理意识及健身常识进行培训,然后依照其参与活动的效果和程度对其进行筛选,最后在脱离核心团队的基础上,让这个自发群众性组织自主选举出一支有能力带领广场舞活动不断发展的领舞团队。

广场舞本质上是一种群众活动,因此要不断提高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和协商能力,提高其协商意识和权利意识,尽可能的使各参与主体的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避免各方的矛盾冲突。在广场舞活动的开展中,由于各方人员的协作,广大社区群众实现了追求和谐、高尚及文明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愿望,这既使利益相关者知识的互补、信任的建立、技能的展现及关系的均衡等合作精神得以塑造,同时还使群众的自治精神得以培养。各参与者的关系因合作中的互相交流和磨合变得更加亲密,进而实现多元化治理社区文化事务,这种合作治理的方式必将成为日后社区治理模式的主流。

(二)外部干预

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广场舞对于提高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广场舞的正常发展,政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广场舞及其现象进行仔细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积极应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矛盾。对于这种由群众自发形成的社区广场舞团队,有关广场舞机构的建立,以及有关广场舞公约的订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及时处理广场舞活动中发生的扰民现象。另外,各地方政府部门还应对广场舞的设备、场地、时间等细节上加以限定,按照各地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管理广场舞,并科学规范广场舞活动中的配置及音量等方面。

对广场舞的舞蹈内容进行丰富,对参与人员的组织构成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人群特点编排不同的舞蹈类型,使广场舞内部结构设置得以优化。定期举行创新、典型、先进的广场舞活动,将广场舞的比赛规程进行公平化、完善化及规范化的改进。像公益性质的广场舞活动应大力、积极开展,并倡导全民参与,将广场舞的质量进行提升,同时成立一支专业的领舞团队。社会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社会公共文化的治理进行创新,像某些地方将规范广场舞协会登记入册,以及建立广场文化活动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等的先进示范就是最好的体现。

例如可以积极参照“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发展模式,结合社区的景观、公园和河流等资源,组成多层次的社会公共活动中心,例如区域中心、新镇中心、邻里中心、邻里组团中心等,合理利用资源,有序的划分公共活动的空间,既要为本社区人民群众开展广场舞活动提供便利,又可以对公共场域的矛盾问题进行解决。

三、结语

广场舞的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注入多元化主体,并有效实行这一参与体制,可确保广场舞活动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得以推动。

参考文 献:

[1]夏国锋.从权利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话语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李雪萍,曹朝龙.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J].城市问题.2013(06).

[3]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24).

[4]许洪文,聂胜男.莆田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4(4).

[5]江滔,陈玉萍,李协吉.湘潭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广场集体健身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第10篇

一、二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承前启后一年,应该说,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在主管局的精心实施下,××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是明显的、成绩是可喜的。回顾××年工作,我概括为三句话:一个确保;巩固了两项成果;实现了三个重点突破。

(一)确保各项考核指标圆满完成。

××年共出生人口人,比去年同期减少人,出生率为‰,一孩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出生性别比,符合政策生育率为%;综合避孕率为%,意外妊娠率%,统计误差率控制在以内,低生育水平继续得到了全面巩固,圆满地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年,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代表××市接受省计生依法行政检查,成为该检查组唯一以满分通过的单位,在两次暗访中各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并被列为年终考核免检单位。

(二)巩固了两项成果。

一是全面巩固了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年我县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年,我县以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抓手,把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工作目标,以送生殖健康服务为有效载体,下基层为育龄群众开展查孕查环和妇女病普查,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努力扩大优质服务覆盖面,由关注育龄妇女转变为关注所有人群。据统计,全县知情选择参与率和落实率均达%,随访率达%,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接受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的育龄妇女达万余人次,提供各类随访服务万人次。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县人口各计生局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满意单位。

二是全面巩固了全国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年活动先进单位成果。××年,我县的计生“少生快富”工程的省、市、县项目基地在原个的基础上,又新建项目基地个、扩建个项目基地,被国家计生委领导评价为××经验。通过重点扶持、科学指导、合理运用、严格管理,我县“少生快富”项目工作呈现了蓬勃的发展生机,使计生协会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实现了三个重点突破。

一是实现了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突破。自××年我们在递铺(开发区)推行流动人口“三证合一”和“一站式”管理以来,在组织体系上,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机制;在规范管理上,经过计生协管员的调查梳理,××年已为万县域流动人口进行了登记服务与管理,占到了应管理流动人口的以上。

二是实现了计生基层基础的再夯实。以深化优质服务、继续创建“村(居)民自治先进村”、“流动人口先进社区”为抓手,从加强基本阵地、充实基层队伍、完善基本信息、规范基础资料、健全基本制度“五基”建设上重点强化村(社区)基础工作。

三是实现了社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开展了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了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了社区组织网络、完善了基础档案信息。××年,印制了三万余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宣传手册》发放到社区,并组织开展了新婚生育文化工程建设。

在××年里,县人口和计生部门工作是勤恳的,各部门配合是默契的,各乡镇(开发区)工作措施是有力的,我个人对××年以来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总体是满意的。但在平时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工作存在的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仍很艰巨。部分乡镇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干部盲目乐观情绪滋长,群众的生育观念转变较慢等可能引起生育水弹的因素还比较多,工作进一步上水平的难度还很大。二是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户籍地计生工作人员对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底子不清、查验证率低,一些乡镇在人口方面的认知、理解及宣传服务的质量、广度、深度上还有欠缺。三是在《省条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抚养费征收难、非法收养处理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有待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切实制定出可靠稳妥的解决办法。

二、二六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和任务

总体要求:以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制度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创优成果,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建设,为我县率先全面建成生态型百强县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主要任务:

(一)总结一套经验。十五期间,我县在流动人口一盘化管理、基层基础夯实强化、信息化系统有机运用、综合治理机制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要对改革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提炼,以进一步指导面上的工作,从而达到“依法管理程序化、村(居)民自治规范化、优质服务制度化、政策推动多元化和综合治理职责化”。

(二)落实一个政策。最近,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实施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户奖励扶助政策》,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从我县的实际出发,我们要建立起集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于一体的资金发放管理方式,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三)创新一个载体。社会事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实质性的抓手来推动,××年我们抓了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年我们实施了基层基础夯实年活动,××年,我们要设置好一个适当的载体,强化人口和计生阵地建设,着力推动基层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均衡发展。

第11篇

一年来,根据街道综治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为做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我社区综治领导班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研究制定了20__年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完善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分工明确,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照今年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建设的保证: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会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的活动中。社区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辖区主要道路、居民住宅区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和黑板报,使我们的创建平安社会活动宣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今年全年,我社区共出动义务巡逻队5000多人次,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佩戴义务巡逻袖章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社区居民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防范力量建设显著增强,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社区居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4、今年迎世博、庆国庆前期,我社区在街道综治办的领导下,全民动员,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三项排查”专项行动。我们将社区原有的两个警务巡逻队做出安排,要求他们分区分片负责治安巡逻,并发动居民小组长率领本组居民也共同参与。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分班分组地按照预定时间、班次、巡逻路线进行巡逻,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24小时都有人巡逻,并做好巡逻记录。同时与派出所加强联系,打防结合,保一方平安。

二、以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为突破确保小区发案率的下降:

1、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目前我辖区内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为7903人,共有出租房屋户624户。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社区签订治安责任书,社区每月对出租房屋进行治安查验至少1次以上,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

2、对小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为原则,管理好辖区的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辖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各项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依法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督促辖区周边单位坚持“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

三、深入开展禁毒与反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以“不让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社区内以禁毒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小区居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社区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__功”等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__功习练者;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组织的非法活动。原辖区内万富家具厂有一对夫妻是“__功”人员,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上门谈心,使其完全认清了“__功”的本质,现已回老家谋生。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有新滋生__功习练者及其发动的集体闹事、集体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现组织发动的非法活动。

四、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社区居委会以板报、会议、宣传栏等形式,组织辖区居民全面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开展法制学习12次,学习《条例》、“五五普法读本”等,我社区今年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及海报12条,出各项普法宣传板报4期,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800余份,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今年,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48起,排查率100%,调成率95%。

第12篇

20__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__”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__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围绕推进平安__、法治__、过硬队伍建设的总目标,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强特殊人群管控、优化法律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保障民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推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生态魅力幸福新__作出积极贡献。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深入实施《人民调解法》,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行业调解组织建设作为完善全区“大调解”网络建设的重点,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积极加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按照科学定位、完善功能、规范运行的原则,年底前,建成集舆情汇集、调解指导、矛盾调处、机制对接于一体的城市矛盾纠纷综合化解平台。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充实完善调解队伍专家人才库,全面提高调解队伍的社会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水平。

健全完善重大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调解信息员等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健全预警组织网络,认真贯彻政法委《关于建立完善重大社会矛盾纠纷预警工作机制的意见》,设立专门的重大社会矛盾纠纷预警中心,及时对重大社会矛盾纠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判、预警和处置,确保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得到有效管控和化解,维护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六进六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区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工作,推进行业依法治理的不断深入。积极开展“法治__”创建工作调研,制定出台《法治__实施纲要》,全面启动法治__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力度,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选准法制宣传切入点,研究受众心理特点和宣传媒介传播规律,在巩固广播、公共电子屏幕、公交移动、楼宇电视、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等新型传媒阵地,推进城市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等设施建设,快速普及法律知识,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围绕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总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法制文艺节目创作、法制动漫作品评选等特色法制文化建设,培育具有__特色的法制文化。为省市“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做好准备。

积极参照外地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大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经费保障、安置基地税收扶持等政策支持,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异地托管、审前调查等工作措施,完善信息平台系统,把信息平台建设成集思想教育、监管监督和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工作阵地,切实提高特殊人群管理的保障水平。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协助企业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入得来、学得好、有特长”,确保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

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积极围绕扩大内需和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目标要求,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作用,着力为“黄蓝”两区建设、重大项目等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围绕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大做强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不断扩大法律顾问覆盖面,尽快实现法律顾问在农村社区、企业、单位的全覆盖,更好地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基层单位普法依法治理中的专业优势,确保为城乡基层群众提供均等化法律服务。围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推动各级党政机关配齐配强政府法律顾问,更好地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行动”活动。紧紧围绕法律援助设施便利化、案件质量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工作运营信息化、监管执业规范化“五化建设”,扎实开展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积极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和机制,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行”活动,做大做优法律援助事业,推进公证和司法鉴定法律援助,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受援面,让更多的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强化法律服务监管。全面活跃法律服务工作。加强行业监管,依法规范法律服务队伍执业活动。扎实开展争创“零错证、零投诉、零上访”公证员活动和公证案卷质量评查工作。积极开展司法鉴定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加强司法

鉴定机构管理,不断推进司法鉴定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坚持能动司法,公正执法,将维护群众权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要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司法行政干警能力素质建设,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干警队伍。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抓住全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协调,科学制定基础设施三年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为民服务主题,以“服务基层群众,展示司法行政良好形象”为目标,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启动司法行政“四个中心”(综合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社会特殊人群管理教育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争取到2015年底,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建设规范、服务齐全的司法行政基础设施体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根据市局要求,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年底前建成与省市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