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时间:2023-08-02 17:1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

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

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第2篇

一、 整合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合理组合各种教学因素

体育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合理组合教学诸因素,使之发挥最佳整体效应,并通过整合促进和发展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整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体育教学作为整合的主体和核心,涉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综合性教学改革,衡量整合好坏的主要标准是教学的质量。只有站在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先进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使之贯穿于整合教学的始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精心研究,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然后运用系统原理合理组合上述诸因素,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整合的教学改革才能成功。

2、有利于拓宽体育课教学的设计思路

受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影响,迫于时展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学虽进行了多年教学改革,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是一种身体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模式。就是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转变过程中,给体育教学也留下了很多难以信服的理论问题,如“学生学习和练习运动技术的时间越来越少,课的运动负荷也越来越小,有些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学与认知内容和目标相关性较大的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必将拓宽体育教学设计思路,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3、 有利于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

“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共同追求,正确处理好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目标一致性、功能效应的互补性问题,是整合的主要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为主线,以运动技能、锻炼方法的学习为核心,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根本变革,使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化发展、健康教育向体育化发展,真正为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尤其强调的是运动技能的特定内涵已不仅仅是指竞技运动中的特定技能,而是指健身技能、锻炼方法的掌握。技能学习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及一般性锻炼的关键的学科要素,是体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新体育课程模式区别于传统课程模式的核心要素。

二、整合的形式

在探索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实践中,许多体育教学工作者积极探寻结合点,把人体健康及其知识体系较好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促进了学生体育知识结构的优化。综合起来,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整合形式。

1、健康教育内容渗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

第3篇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对老年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老年病科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存在问题,采取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病房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结果:培训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58-01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的深入开展以及近年来医院的快速发展,我科的护士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我科住院患者平均年龄80岁,均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预后差 ,死亡率高。临床工作中低年资护士与老年患者护患沟通能力普遍欠缺,存在不少问题, 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现将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一2015年7月住院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81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82岁。

1.2方法:利用医院统一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住院周期短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长期住院患者每月月末进行调查。

2存在问题

2.1老年病科患者特点

2.1.1生理特点:大脑功能衰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听力下降、联想速度缓慢。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缓慢,易遗忘。

2.1.2患病率特点:随年龄增加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高,病情复杂、病程长,大量复杂的专科知识,使病人难以掌握。

2.1.3心理特点:有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识、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老年患者易形成依赖行为,不易接受先进科学的健康教育知识.[1]

2.2低年资护士特点:

2.2.1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不扎实:知识面窄、理论与实际不能有机结合,健康宣教没有内涵。

2.2.2缺乏临床经验:病情观察中缺乏判断力,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没有体现个性化。

2.2.3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语言贫乏、宣教照本宣科、无法体现宣教重点、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

2.2.4不能正确使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护理程序的步骤、方法、优先原则、循环等了解较少。

3对策

3.1理论知识培训

3.1.1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积极参加院内外的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实施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学习。

3.1.2疾病相关知识:强化学习专科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药理学、营养学等。

3.2实践技能培训

3.2.1情景模拟法:一名护士扮演患者、在高年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训练。接着在病房进行“实战演练”,科室护士长督促、高年资护士现场指导。鼓励低年资护士积极利用每月科室健康教育讲堂,根据需要集中讲授教育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锻炼沟通能力。[2]

3.2.2案例分析法:由老师根据事实再现临床典型案例的发生经过,围绕案例展开讨论,低年资护士轮流分享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相关经验,最后一起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全程不断互动,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低年资护士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不断总结与思考。[3]

4讨论

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训,并教会护士充分利用护理部提供的健康教育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内网药典等资源对我科老年患者进行重点突出,反复强调,简单易行,书面总结的健康教育。使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关于健康教育的调查知晓率、满意率由86.9%上升到92%。

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 其素质不仅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而且也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等影响因素,对于先进科学的健康理念不易掌握。因此,加强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理念、实践的培训,提高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少芬,李顺燕,黄爱英.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6.

[2] 季联群.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11.

第4篇

[关键词]渗透;课文;阅读;表演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下,大家普遍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对语文的人文性研究反而有些“谨言慎行”。事实上,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语文”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完全可以水到渠成。

一、润心无痕:立根原在“课文”中

以苏教版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各学段教科书中适合渗透“心育”的课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故事类

神话故事,如《开天辟地》(担当和奉献);寓言故事,如《鹬蚌相争》(宽容);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坦诚);文学故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忍让)。

2.人物类

(1)中国历史人物。这类课文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往往带有深刻的思想教育内涵,包含博大精深的文化诉求,如《李时珍夜宿古寺》(心怀梦想)、《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百折不挠)等。(2)外国优秀人物。如《第八次》(永不言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奉献和分享)、《艾滋病小斗士》(乐观和积极)等。(3)时代优秀人物。他们身上的品质更具亲近感、更接地气,如《翻越远方的大山》(相信自己,不懈追求)、《番茄太阳》(乐观自信,心怀他人)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通过学习,走进人物强大的内心世界。

3.说理类

这类课文比较少,如《滴水穿石的启示》(持之以恒)、《学会合作》(团结一致,勇于自我牺牲)等,这类课文本身就是以说理为主,因此中心明确,主题集中。教学中,抓住主要观点、中心句和主要事例,联系自身的生活学习经历,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4.散文类

如《夹竹桃》中对于夹竹桃可贵韧性的描写,可以渗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教育。教学这类文章时可以与作者的生平经历结合起来,以深化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5.综合类

主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克服困难等。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以“明理”和“导行”为主,通过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着重培养孩子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做事习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只能通过渗透的方式进行,不能植入式的强加。课堂上的渗透要追求无痕,即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把有形的文字化为无形的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过程应是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习得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自主感悟。

二、“读”占鳌头:采得百花酿成蜜

实现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和谐共舞,教师首先要“下海”,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然后,选择一些文质兼美、适合学生阅读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但这仅仅是开始,决不能推荐完就了事。教师要根据主题,提炼出核心的东西,比如《青铜葵花》中的“苦难”,这个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线”学生顺着这条线读下去,一定会变得“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

三、“演”出精彩:万类霜天竞自由

第5篇

关键词:“和”;传统文化;和谐

当前,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重点工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已有多年,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就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和”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由西方引进的实践性教育,此教育要想在中国发展就一定要依靠中国的文化基础。而我们国家最本质的文化就是“和”文化,同样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起始点,与中国的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

“和”的理解包括以下内容:①“和”而不同是文化核心内容,是以有差别的多元化事物为前提的;②“和”是有区别的、多元化事物的高度统一;③达到“和”即可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通过分析中国的传统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人虽然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但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这一内容。因此,在初中心理健康的教学中,要多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内涵,强调“以和为贵”的理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和”基础上才能有坚实的民族文化根本。这也意味着要形成以“和谐”为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实现初中生身、心和谐

人身、心和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个人生理的和谐,即为身体健康;第二,个人心理和谐,指人在心理过程中,作为与意识相一致,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也指个性心理与行为动机高度统一,有效确保人心理的和谐;第三,生理、心理的和谐,意识是身心平衡,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轻易暴躁发怒。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中所体现的“仁爱”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常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告知学生,从以前的君臣关系至父子、兄弟、朋友等关系中,都包含了人际关系的内涵。我们所提倡的是礼让、自律、友好、宽容等,以“和”为根本,学会为人处世。由此可见,构建起和谐的人际环境与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存在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要求所有人与自己一样,在多元化的价值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并包容别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关系到每个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的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通过教学组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

(2)学校可以开展心理服务诊所,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因为消极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生活、学习、社会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和发育时期,在这一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给他们灌输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以中国的传统美德激发起学生对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第6篇

1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1.1缺乏教育意识国内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无疑会对病人的教育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2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治疗手段,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护士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教育工作。

1.3缺乏沟通技巧病人教育主要靠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护士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就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畏难和害怕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

1.4人际关系紧张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教育的基础,如果护患关系紧张或相互排斥,护士就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病人对护士所教育的内容就缺乏兴趣,因此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1.5教育时机不当当患者还在进食、睡眠、情绪不稳定或因疾病引起疼痛而痛苦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会导致病人对其反感、排斥,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1.6未明确职能和法律职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如果未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将会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合一致,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2应对措施

2.1树立健康教育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健康观念明显更新,对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有强烈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健康教育是满足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改变病人及家属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与义务。

2.2补充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只由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深入、细致地洞察病情的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病程的进展、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补充与疾病治疗、护理理论、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病人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2.3强化沟通技巧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应先注意积极倾听,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注意掌握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在护理过程中,要热情,面带微笑,仪表端庄,善于观察病人非语言信息,因势利导,使沟通顺畅。可采用讲座,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方法,掌握恰当地运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2.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入院后主动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管理规定,说明将要为病人提供教育服务的内容,并遵守承诺,取得病人信任,消除其紧张心理。住院期间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教学,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接纳并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病人出院前及时评价教育结果,征求病人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使病人满意地接受结束护患关系的现实。

2.5善于抓住健康教育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教育目标,善于抓住时机,随时进行教育。如在给病人测血压完毕,及时告诉病人目前的血压情况,服用降压药物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随时收集病人的需要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需求,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及家属发放健康处方、健康画册、观看录像资料等。这样既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共建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职学院频繁发生的高职生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各种异常社会行为,已凸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所显现的诸多不适应,也昭示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宣传、讨论、训练等多种活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情感的培养和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促进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做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单打独奏是难以奏效的。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外,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助、支持与合作,特别是良好的体制之共建,才是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靠保障。为此,各高校富有成效的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机制之共建。

一、学科资源联动机制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绝大数高校没有针对高职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各高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中,也只有基础文化课里的德育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的同时,涉及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他的课程则是单一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培育、提高的课程。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高职生,面对诸多学生难以打开与解决的心结,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现实的,仅仅靠某一门课独自应对也是不切实际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需要各学科之间携手共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担当与完成培育一代新人这一历史重托。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兼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心理调试等多项功能,但德育课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等教育中,担当育人重任与排头兵的德育课,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高职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高职生的政治信仰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在向高职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担当着锤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与培养社会适应力的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高职生的历史使命。

术道有攻,专业有别,课程迥异,但对当代高职生进行健全人格与健康心态培育与塑造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课程资源连通机制,需要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相互连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应对高职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泛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软文化建设;既涉及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也牵涉到校园局部建设与美化;既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也包括系部、班级文化建设;既包括教室文化建设,也包括公寓文化建设。各种文化之间内涵有别,特点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为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进步、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与愉悦环境。

在高职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既能使高职生精神愉悦身心放松,也能使高职生陶冶情操享受温馨,更能使当代高职生在文化熏陶中美化心灵、开启心智。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会为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心理负荷的高职生,排解郁闷与减缓压力,从而营造舒适恬静的外部环境。

当然,要完成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单靠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差强人意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为补充,要求校园文化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作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律,但服务于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另外,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开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三、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的沟通机制

高职生跨进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将会接踵而至。这些诸多问题显现于高职生活,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靠学校一方也是难以奏效的。

高职生虽然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迈入校园独自闯天下,但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家人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其仍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与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亲人家庭有着深深地情感寄托与心理依附,况且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同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这一切注定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序进行与全面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客观上需要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建立定期的、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沟通机制的构建,应以教师与学校为主,社会家庭为辅。学校要定期向家庭通报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全面了解学生在社会特别是家庭的种种表现,加强同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到有针对性。

四、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人的一生要先后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系统教育,教师是我们的人生导航师;社会教育是终极教育,是人们行为的试金石,也是心灵的考验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内涵有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共同完成对一个人的心灵塑造与人格培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要求三种教育间不仅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更要建立一种社会资源的共享机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建没有围墙的大学,使高职生走出书斋,融入社区与社会,同社会共享资源,不仅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属于社会,社会需要大学,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不仅是新时期办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放松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实践实训联合机制

高职生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校内实训,也有校外实践;既有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也有工种实习,还有高职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等。诸多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高职生书本理论知识的一个应用过程,使高职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高职生体恤民情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是高职生良好心态与健康心智的一个确立过程。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系列心理活动等。很多高校还每年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或心理健康节、心理文化节活动等,引入了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且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对象定位太狭窄。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不恰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上,过于突出了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心理咨询模式。而实际上,这不管是从教育的公平上看,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上看都是不合理的。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旨归。(2)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对“边缘学生”的关心和照顾缺乏,如贫困生、女生、非学生干部等。另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差别,根据学生性质因材施教,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地方高校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真正重视,存在专职心理工作人员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现象。(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化。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如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二是矫治型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事实上,发展性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因为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充分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对于这些不足,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2009年11月份召开的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两个转换:把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转换成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把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转换为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要真正实现这种转换,需要转变指导思想,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入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内涵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欧洲二战时期的英国,当时主要为了训练水兵的生存能力,后来被推广到世界各地。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1995年拓展训练经由香港传入大陆,目前福建、上海、广东等地的户外拓展发展极快,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早在几年前都已建立专业的拓展训练基地。很多城市已经将此训练的理念灌输到各个行业管理培训体系中。目前这种先进的训练方式主要流行于企业管理及销售团队等,在学校尚未被广泛应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以拓展游戏、拓展项目、预设情景等形式开展,注重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用心体验,真诚感悟,不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在心理、精神层面也能够得到升华。素质拓展训练中更重要的是学会迁移,把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与传统的知识技能培训所使用的说教和灌输方式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是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能力、体力的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将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拓展训练能激发个人潜能,有助于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这种训练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形式。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掘大学生的潜能。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可以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人际交往、爱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可以很好地完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运用素质拓展训练促进新生适应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新生需要面临很多的新任务,包括环境适应、人际适应、目标定位、社会角色定位等,这些都是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需要面对极大的心理挑战。任何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好都会对大学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素质拓展训练注重过程体验,通过游戏项目,让新生参与到团队中来,并从团队的互动中体验到人际沟通、信任、支持、感悟的力量,从而促进新生之间彼此很快就可以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形成团队。此外,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提高新班集体的凝聚力,改善新班集体的人际氛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此,素质拓展训练应当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内容。

(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非专业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就业岗位需要不同的非专业素质。例如,人际关系能力是管理人员的重要的胜任力特征;自信、灵活、主动和情绪控制能力等个人特质是客服人员重要的胜任力特征;自主创新是优秀软件开发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等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根据具体的专业就业方向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与大学生的就业相匹配的非专业素质。

(四)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

素质拓展训练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训练。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可以构建一个适合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体系。如针对大一新生的环境适应和人际沟通主题训练,针对大二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主题训练,针对大三学生的统筹协调、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主题训练,以及针对大四学生的面试技巧和就业压力管理训练等。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C].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成果汇编,2009:4-10.

[2]张明霞,李颖杰.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3):234-235.

[3]唐新华.素质拓展训练在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27):160-162.

[4]陈沛娥.浅议户外素质拓展大一新生心理矛盾的调适[J].中南论坛,2009(1):6-7.

[5]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素质训练手册[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6]桑志芹,邓旭阳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第9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健康教育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50-01

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逐步发展,随之带来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大众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也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健康成长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维护幼儿的健康,实施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不仅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应当把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

1 幼儿园健康教育常态化——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1.1 幼儿园健康教育常态化——一个“简单”的问题

顾荣芳老师认为,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1]

从以上可以看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常态化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丰富幼儿健康知识,改善健康态度,从而形成健康的行为。而且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进餐、游戏、盥洗、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等都是健康教育的契机,都可以适时、适地地开展健康教育。

1.2 幼儿园健康教育常态化——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文化背景下,由于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上表现出过度的功利追求,忽视了把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教育的“急功近利”现象,即学前教育功利化。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领域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存在,是否影响了教师对健康教育实践的深入了解和分析,难以持之以恒地将好的健康教育理念在常态健康教育中实践;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中是否存在以下现象:

1.2.1 关注最终结果忽视常态过程

为了获得一个好的结果,有的教师精心准备教育的形式,使得教育成了“表演”,缺乏了与幼儿真心交流的氛围,无法看到常态教育中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一次展示准备了大量的内容,超出了幼儿的负荷,完成的是常态教育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出错,选择的是自己擅长的易把握的教育内容,很难实现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2.2 关注专门教育忽视常态下的随机教育

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幼儿园的体育因为有明确的健康教育目标,因而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关注,为达到教育目标,教师也会考虑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很多随机教育容易为教师忽视:教师易错过一些良好的健康教育契机。

1.2.3 关注典型问题忽视常态问题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逐渐引起重视,但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能力的缺乏,很多幼儿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认为心理治疗,努力去关注典型个案,给个别爱动的孩子、个别不爱说话的孩子,贴上“多动”、“自闭”的标签。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具有消极导向的标签,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2 幼儿园健康教育常态化的途径

幼儿园健康教育常态化的途径,如下:

2.1 构建常态化的健康教育课程

2.1.1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源自于生活,一方面是由健康教育的领域特点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幼儿的身心特点所决定。在确定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之前,有必要“了解幼儿”。其一,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生活体验;其二,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2.1.2课程具有可推广性和普适性

构建常态化的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幼儿园需要明确本园的健康教育的基本思想。其次, 教师需要了解课程的教育理念,加强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了解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和策略等,和园长、同行教师、专家、家长等一起进行课程计划的制定和评价,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再次,健康教育课程应便于不同的幼儿园利用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借鉴。

2.1.3 关注常态化课程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常态化课程应贴近现实,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关注教师一味追求对预先设计的内容的完美呈现,当课堂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的时候,教育活动中会自然出现很多生成的内容,教师采用合理的方式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内容,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接纳的态度,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2 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

首先,幼儿园可利用沙、石、土、水等自然资源,精心设置各个区域,孩子可在石头路上行走、进行玩沙、玩水等游戏。其次,设置和自制各种户外活动器械,如,滑梯、攀登架、秋千等。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进行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最后,幼儿园自身创建的整洁、安静、安全、健康的环境也是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

2.3 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幼儿园,能够真正和孩子的心灵对话。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精神氛围的关键。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自己健康的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幼儿。其次,教师自己应以身作则,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关心他人。再次,教师要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敏锐地觉察幼儿的需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2.4 提供健康服务

幼儿园不仅对幼儿开展健康教育,还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健康服务包括幼儿园的消毒工作、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工作、预防接种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家长指导工作等。

第10篇

一、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法

本调查采用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对青春期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本量表每个题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其中“1”表示自觉无该症状;“2”表示自觉有该症状,但对受测者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表示自觉有该症状,对受测者有一定影响;“4”表示自觉有该症状,对受测者相当程度的影响;“5”表示自觉该症状十分严重,对受测者影响严重。自我评定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段时期”的实际感觉。

2.调查对象与调查结果分析①

(1)调查对象

以洛阳市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其中初中一年级713人,初中二年级701人,回收有效问卷一年级602份,二年级614份,有效率分别为84.4%和87.6%。

(2)调查结果分析

①初中一、二年级学生SCL-90筛选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SCL-90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总体反映受检者心理健康情况。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每一类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心理问题分布特点。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表1初一、初二学生SCL-90各项目筛选人数统计表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初中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心理状况需要进一步筛查。其中,初一需筛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39%,初二需筛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5.60%。

第二,在筛选原因中,因为因子分超过2分而被筛查的比例最高。

第三,在筛选项目中,无论是哪种筛查,筛查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上升。

表2初一、初二学生SCL-90因子筛选人数统计表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初一和初二学生因子筛查排在前三位的均为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是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以及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敌对因子指思维、情感及行为表现出厌烦、摔物、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人际关系敏感指与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等。这与青春期学生自制力薄弱、情绪焦躁、交际能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基本吻合。

第二,无论哪种因子的筛选,初二的筛选比例都高出初一的筛选比例,呈现出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初中一、二年级学生SCL-90结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分析

表3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好,SCL-90总分平均分均未超过160分,各因子平均分均未超过2分。

第二,所有因子上二年级得分都高于一年级,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其他、焦虑、躯体化、偏执、抑郁八个因子得分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其差异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0.001,仅在敌对和恐怖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

第三,初一、初二学生在SCL-90的总分上差异检验概率P值小于0.001,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一年级学生差。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者与相关学校教师及决策者进行了访谈。总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对心理健康内涵认识模糊、干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模糊

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有待商榷的观点。

其一,“没心理疾病不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讨论心理健康教育时,许多教师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紊乱或障碍,认为如果研究对象不存在显性心理疾病、紊乱或障碍,那就是心理健康;既然心理健康,就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美国医学研究所(1997)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健康的状态,以及在多变情境中应变的能力,包括处理压力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巧,以及作出决定的能力等。”[1]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是惠及所有学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而是面对所有学生的。

其二,视外在原因引发的行为或情感问题为心理症状。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多数行为和情感问题源于社会、文化甚至经济因素,但有些教师却急于界定这些学生是否是心理疾病患者,也常把这种问题描述成“症状”,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急于进行心理评估、治疗和干预,甚至采用精神疾病诊断方法进行处理。但往往由于缺乏信息,这种匆忙判断往往是“虚惊一场”。当然,这也不否认个别青春期少年的问题源于心理内部紊乱,只是相对而言,这类少年占比例较小。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仅针对患病个体,忽视致病因子。在讨论心理健康时,大家过于聚焦患病学生,却忽视导致其心理疾病产生的因素,以及与这一疾病产生相关的角色。很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导致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当学生把内外因导致的学习障碍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其心理问题会更加恶化。因此,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完善干预体系,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效果。

2.学校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不健全

在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中,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规章不完善、方法不周全、实施不系统等问题。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重视不够。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大多是补充性方案,或者被认为是个别教师的事务,被视为学校的枝节工作,忽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2]。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学校决策的边缘化地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决策存在随意性。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决策主要源于特殊案例。当学生心理健康演变为心理问题(如情绪障碍、暴力和自杀意念等)时,学校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才临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这些政策不仅是零散的,而且也常常被边缘化,以至于很少有人对其进行重构,或者与其他相关活动进行联结与整合。

学校、家庭、社会等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各自为政,相互脱节,“老死不相往来”,这使得心理健康干预低效、重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体系的构建

要改变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学校应积极构建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体系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体系时,决策者应关注制度的完善性、干预措施的完整连续性、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性、操作的灵活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维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第二,学校应坚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选择身心健康、有献身精神、乐于承担责任的教师制定相关战略,负责实施与评估;第三,干预体系应该确保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确保每个参与者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确保干预过程中的协调或整合,共同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专业界限带来的消极影响;第四,干预体系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预期,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高品质的服务;第五,干预体系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优势和资源,确保激励措施和资源的可利用性,确保学校和其他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整合,凝聚所有力量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第六,建立问责体系,确保每个人各司其职。

2.合理建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学校应按一定的师生比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其承担工作主要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轻度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转诊前的干预,拟定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频率的计划;制定应对普发心理健康问题或严重心理疾病的策略;心理健康问题普查等。

在应对个别案例遇到困难时,学校应组建专题案例团队。这个团队应该由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教师、精神科医生以及临床心理学专家等人士组成。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法融汇了专业人员、教师、家庭的智慧,可以有效讨论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检讨前期干预的效果,重新思考战略并做可行的调节等。

3.社会医疗卫生组织及精神卫生服务部门的融入

很多学校所在社区医院有专门的心理健康门诊,拥有医疗卫生和精神卫生服务专业人员,以及相关诊断设施。学校应与这些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开展一些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咨询活动,参与规划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开发一些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等。这种基于学校、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体系对健康知识普及以及一些特殊案例的处理非常有益。

4.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课程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策略。在目前,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使之融入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视之为教学的一部分;②邀请专业人员实施特定课程内容;③开发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

实践证明,通过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无缝”地融入到师生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3]。当然,仅仅依靠一门课程解决相关问题,其效果是有限的,所以,整合学校课程计划,结合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形成全面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Mental Health in Schools:Guidelines,Models,Resources,& Policy Considerations http://smhp.psych.ulca.edu。

第11篇

把思想建设作为核心

同志在党的十中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动的指导。用正确的、科学的观念来武装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学校要重视对思想建设方面的三观教育、理论教育以及人生理想与人生信念科学树立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认识和建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心存大爱、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巨大的帮,对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和谐社会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的思想建设要注意用正确的观念引领学生,对于提倡、允许、坚持的东西,有明确的认识与正确的理解;对于反面的、有碍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观念,要坚决予以抛弃。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时代精神等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给大学生,把具体的内涵注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用创新型的教育方式,引领教育新方向。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强调了结合健康目标开展“成长教育”。伴随着健康内涵的多元化,大学生的健康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人际健康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政治辅导教育人员的重要职责。大学生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既是现代化教育的具体特点,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课题,更是来自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真情呼唤。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渗透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在大学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中,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的途径与方式上,要改变一贯的说教式教育,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利用各种活动课和班团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拓宽教育空间等。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大学生可能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对于这些学生,学校要予以重视,教育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对这些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心理辅导,协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通过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建立起一种心理健康的沟通渠道,从而使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得到科学合理的优化,使家长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教育观的具体内容,并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得以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见于形,而要达到发挥效用的目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把“形”所体现的组织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内容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有所教”“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词汇。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状况差异化明显以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等原因,在学校里还存在着一些学业困难生、家庭经济困难生和择业困难生等。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要予以重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然后通过相关部门的举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树立信心,正视人生,健康成长。

与时俱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拓宽教育渠道,占领网络阵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落实高校网络管理的精神,加强网上舆论的引导,深化网络的道德教育,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广泛地开展网络文明计划;要切实利用网络手段开展相关理论的工作,从新的教育渠道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可以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红色网站,积极运用网络手段推广和贯彻理论工作;还要加强对网络秩序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利用这种载体,把红色文化推广好,让它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从而在红色文化的氛围内,能以较快的速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时,还要利用学校这种载体,挖掘和加强学校的典型示范教育,用发生在同学身边的实例,发扬榜样的力量,以理论育人,以感情力量带动更多学生走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中来。教师或辅导员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利用有效的宣传工具把这些精神食粮进行推广与示范,对思政教育有效渗透作用巨大。

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008-03

一 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内涵

1916年,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连带学习的概念。1966年,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是指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国内教育学者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是第三类课程,包括高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和教师人格和教育方式等。”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中,隐性课程可以概括为物质形态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们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学校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里,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课堂内外、教育过程中。以间接的、潜在的、特定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无意识地受到感染、熏陶和认同,从而产生非特定的心理反应。

2.隐性课程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和暗示性。隐性课程是隐于教育过程的某些客体之中的,教育痕迹不明显,以隐蔽的方式影响学生,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了知识信息,受到了各种载体的潜在教育影响。从物质环境到精神文化、从规章制度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到建筑物的设计等,这些隐性课程的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心理暗示和导向作用,从而形成和改变他们的人生观、理想、信念和态度等。

第二,方式的多样性。高校里隐性课程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如,校园自然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建筑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渗透、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等,还有高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校庆、颁奖、艺术节、心理健康教育节等,都在隐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此外,还有家庭和社会中的隐性教育影响因素。

第三,功效的持久性。在隐性课程中,大学生所获得的心理态度、人生观、价值观、情绪行为等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质变过程,但这些心理品质,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有较强的稳定性。

第四,差异性。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作用不是系统的和连贯的,主要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其影响与大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有很大的关系,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难以量化,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第五,无意识性和非强制性。隐性课程是通过大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而发挥作用的,受教育者一般都是通过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知识、受到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隐性课程是非强制性的,它能使大学生得到自由,在无心理压力的环境中自觉地参与,无意中得到感化,获得经验并促进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六,对象的全体性。隐性课程主要通过各种环境来对人产生影响,以各种客体为载体来实施教育,它不可能单独为某个特殊群体服务,它一经实施就面对每个学生,能使大家公平地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二 隐性课程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它不同于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获得。隐性课程能提升大学生的愉悦感,减少阻抗,能影响大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接受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砺,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1.优美的物质环境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优美的物质环境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调剂精神生活、促进心理健康。校园整齐而对称的建筑布局、雕塑、假山瀑布、石刻油画、格言等艺术作品能使大学生心旷神怡,优美的校园绿化会给大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消减一些抑郁的情绪。校园里的阳光心语横幅、励志标语能照亮大学生的心灵。教室内有美感的设备、柔和的光线、匹配的色彩和装饰、良好的卫生状况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通过情感控制人的行为。隐性课程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的创设发挥其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

2.教师的人格魅力、积极的情感和人性化的教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高尚人格就像一缕阳光,它是大学生人格的榜样。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艺术化的教学方式和优美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大学生的美感,产生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志趣,甚至影响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热爱大学生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情境性和感染性,能使学生心情舒畅,产生情感共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对大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都会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从而使大学生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

3.优良的校风、班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好的校风、班风会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氛围,一个班级、一个高校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成员发生作用,会与置身于其中的人发生感应,从而不自觉地获得某种心理认识,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愉悦情绪。大学生如果长期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不仅能陶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还能锻炼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蓬勃向上的精神。

4.隐性课程无意识反应的教育过程能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和无意识反应的教育过程,能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自觉的心理转化和行为控制,大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活动行为来认识自己。隐性课程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内在的矛盾运动,发挥其主体性。大学生通过内在的调节,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和战胜自我的愉悦,加深了自我体验水平,提高了自我控制水平。于是,隐性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人格,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5.隐性课程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心理品质、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准则等,对社会生活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按照教育要求进行优化和设计时,就会产生正向效果。

6.高校民主的规章制度、优良的管理组织和各项活动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高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由制度文化形成的教育氛围,必然起到指向、约束、矫正、激励、整合与保障等作用。校园内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教师言行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作用。校园里各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引导他们去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等环境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传递给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经验的总和。

1.建设物质形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高校的物质环境包括高校规划、建筑物的设计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以及各种自然环境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因素,良好的物质环境以它特有的象征性符号向大学生渗透某种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内化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时应注意统筹兼顾,以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建筑物设计要能体现凝重的文化氛围,整体规划要具有绿色理念,注意环境设置的人性化,尽量扬长避短,做到美观、色彩协调匹配、绿化、净化,给大学生以美的享受。受教育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会不自觉地摒弃负面情绪。班级教室设置要考虑光线、摆设以及大学生的座位排列等因素,要能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高校可创设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平台,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方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空间,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通过在空间学习、心理咨询、就业、交友、网上对话、网上调查、论坛等形式,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网络就成为了师生交流思想、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成为传播信息和知识、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合格大学生的新渠道。高校可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学城空间互动性强的优势,扎实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课程建设。

2.开发制度形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高校的制度形态是指领导体制和风格、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合理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它要求大学生按制度规定的界限办事,久而久之就形成大学生内部的动力定型,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的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导向,优化设计高校制度和组织运行,利用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高校形成民主的领导作风和学生在管理上的参与有助于大学生自主、自立和坚持性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形成大学生的坚强性格,培养责任感,锻炼意志和培养尊严感,培养大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大学生的自制程度、奖惩制度的艺术性,可使大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改善教育活动的氛围。

3.建设精神形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校园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格、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高校管理者和规划者要对校训、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等进行总体设计和构建,以此来对大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高校从培养教师的心理素质,创设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优良的校风班风,教师创设课堂教学积极的心理氛围,有利于用精神文化潜在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灵。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文化节、学术节、科技节、心理健康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用高雅的文化滋润大学生的心灵。高校开展各种咨询、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塑造健康人格,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让大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此外,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为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熊庆年.21世纪大学校园的生态[J].江苏高教,2000(5)

[3]廖传忠.培育“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J].高校理论战线,2002(2)

[4]任雪萍.从精神形态构建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2

[5]吕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J].职业时空,2010(5)

[6]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