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1 04:2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农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影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三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资源承载量过重,超负荷运行;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大,自然灾害严重;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四是人口压力不断加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收入幅度逐渐减少;五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条件差.如果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人口增减及其素质等,其中,“三农”是关键的瓶颈因素.如何减轻农业资源承载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提升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增加农民纯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科技人才不足,怎样保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从“入口”到“出口”顺畅(如无特殊说明的话,实质上应是整个农业高等教育,下同),有效服务农业经济建设,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研究,如果把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看做一个系统,那么系统内部主要涉及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关键要素,系统外部主要涉及到招生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投入改革等关键要素.就系统内部要素方面,左家哺、王松山、杨棣、刘友贵、夏金星、张大勇、蒋高明、于伟等人做了许多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实效;就系统外部要素方面,研究报道不多,如李友华作了一些尝试,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就业的“教学环境”角度,而未从就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来考察,由于这些研究成果自身的局限性而导致无法取得实质性推广效果.我们认为,系统外部关键要素仍然是阻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招生政策、就业政策和财政投入等系统外部关键要素问题,方可出现“有人报考农业、有人想学农业、有人愿学农业、学农业有出头、始终服务农业”局面,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窘境,最终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服务.
2借鉴国际农业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通过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发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均有优惠政策,在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给予补贴式销售,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农产品则又采取政策性补贴.因此,农民比产业工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好,农民是一种从事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高尚的生态职业,学习农业类专业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农业高等教育是按照农业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地循序渐进在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相反,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机构希望去除“农字”牌子,或者将农业类专业改成了类似工科类、商贸类专业,基本没有保持各自的农业特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农业类专业没有出息,技术含量不高;其次,农业政策多、实惠少,农产品廉价导致农民增收极其缓慢,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投入比工科类少,如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投资,农业类基地只有工科类的70.8%,其实农业类基地占地面积比工科类大,土地成本投入、土地生产力没有计入建设经费之中,不利于农业类基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第三,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且琢磨不定、变化无常,各类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保险品种少之又少,而且几乎不愿意承接农业保险,伤害了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反过来也影响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3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态,从事制造、加工、纺织、建筑等工作,如若城镇户口者则称为“工人”,而农村户口者则被贬低为“农民工”,这可谓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导致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农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就更加突出.农业高等教育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只有使出花招“脱离农、林、牧、副、渔”,涉农涉林等农业类高校想尽办法去并入综合性大学,教学院(系)名称纷纷改名,改为工程、科学、技术之类.这些名称已经失去了它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严重影响了涉农涉林等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属于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谓佛头着粪.目前,农、林、牧、副、渔类专业招生政策虽可以享受降分录取待遇,但由于涉农涉林等专业压根不是考生及其家长心中的期待志愿,填报考生基本不多,新生到校情况更是郁郁寡欢,实际报到率比工科类、文科类低,以湖南省2010~2013年涉农类专业为例,农业类专业比工科类、文科类专业到校率低20%~40%.除了社会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理心态外,造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一是公务员考试内容有利于法律、财经和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不利于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二是我国农场、林场及其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比较低,大多数处于半倒闭甚至倒闭状态,由于启用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成本比打工者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多.三是农业类事业单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比较少,这些单位大多数是为解决行政管理部门超编人员而设立,或者其录用人才也要参考行政单位招考公务员模式.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全部为民主选举,不能直接任命村干部,也不能在村级基层组织直接任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使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又缺少了一个平台.五是我国没有采取类似国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际会预留、空出很多就业岗位以便补充专业类人才的策略,尤其公益性质的农业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更加有政策性预留保障,这也直接影响了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六是出台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治和生活等优惠待遇,与十分艰苦的基层工作、生活、学习实际条件相比,影响力显得微不足道,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总之,归根结底是就业影响了招生,进而影响了整个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由此一来,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十分必要,其中,首要的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政策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含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相近工作以及报考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尽开绿灯,如招聘资格不得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农业行政招收公务员以及参照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总分的50%甚至更大比例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国有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总分全部或者80%以上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私有企业招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议前10年每年给予1~2万元财政补贴);对涉农类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行业者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免除,农业类院校招收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完全免除学杂费(如学费、住宿费、其他代收费用,下同),对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4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改革
据测算,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从目前教育财政投入来看,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教育大体持平,而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几乎没有收效,导致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基础办学条件较差.加之,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自我发展提升能力比较弱,很难办出各自特色,最终无法有效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政府投入远不能满足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需求,学生学杂费成为了各个院校办学收入的重要来源,学生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不降反升.以湖南省涉农类专业为例,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主体来自农村、大约占70%以上,按照湖南省2013年涉农专业学费标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费3000元/年(重点专业3300元/年),高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平均为3150元/年,住宿、书籍费和各种代收费等1400元/年,生活费用4000元/年,合计为8550元/年,完成学业每个家庭大约需要支出25650元/年.根据新华社多年报道的资料,从2003年~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年收入如表1,10年期间全国农村居民年均收入4724.2元,如果一个家庭以4口人计算(实质上只有3个劳动力、因1人在读书而非劳动力)全年所有收入为14172.6元,扣除生产物资开支、生活费用的话,基本上勉强能够供养一个子女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各级政府和院校实施了奖、助、贷、勤、补等多种措施,也只是僧多粥少,居高不下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子女迫切渴望学习需求.因此,尽快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与学费津贴标准、改革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此,我们建议:第一,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高等教育)机构拨款力度,提高生均值拨款比例,可考虑拨款比例提高到50%~100%之间.第二,对于农村或者城市贫困学生学习涉农类专业免除全部学杂费、对于城市学生(贫困学生除外)减免50%学杂费.第三,学习涉农专业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可考虑在3000~5000元/年之间.第四,国家各类助学贷款、奖学金、贫困生补助优先考虑涉农类专业学生并提高所占总数的比例,综合表现、学业成绩相当条件时优先涉农类专业学生,涉农类专业贫困生补助、奖学金评选比例可考虑比其他专业提高30%~60%的比例.
5结束语
第一,政府尽快出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减免学杂费政策,制定农业类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财政补助政策.如对涉农类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行业者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免除,农业类院校招收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完全免除学杂费(如学费、住宿费、其他代收费用),对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3000~5000元/年,国家各类助学贷款、奖学金、贫困生补助等优先考虑涉农类专业学生,奖学金、贫困生评选比其他专业提高30%~60%的比例,私有企业招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议前10年每年基于1~2万元财政补贴).第二,政府增加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拨款力度,提高拨款生均值50%~100%之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给予企业建立农业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平台.第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甚至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相近工作以及报考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甚至农业高等教育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尽开绿灯,如招聘资格不得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农业行政招收公务员以及参照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总分的50%甚至更大比例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国有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总分全部或者80%以上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
作者:左家哺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1新人文主义简介
新人文主义是“科学史之父”萨顿提出的,包括人文主义和科学2个方面。萨顿认为在科学史的研究发展中,应该采用“全部知识的综合”。其中,人文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最早的反封建思潮。14世纪下半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它是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活动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是人文科学,他们提倡属于人的东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此而得名。人文主义内容包括:提出个性解放,要求个性自由;相信人力的伟大,人性的完美和崇高;主张用人的知识来造访人生,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贯穿其中。萨顿的这种理论,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中国农业教育历史演变
中国农业教育自古就有,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将获得的经验互相交流、传授。古代的农业教育起源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是神农和后稷。还有相关农业教育的典籍《商君书》《吕氏春秋》。两汉是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时期,在大汉天朝时期,出现了大量关于农业教育的理论书籍《管子》《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时期,著名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还有《四时纂要》《耒耜经》《茶经》等农业教育著作。宋元时期,是农业教育的完善期。这时期的农业教育著作为《陈旉农书》《耕织图》《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明清时期,古代农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农说》《农政全书》《补农书》《知本提纲》等。中国古代农业教育在中国农业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封闭的农业经济中重要的支撑因素[2-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进而产生了近代教育。1862年,成立,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近代农业教育作为近代教育的一部分也随之产生。1896年,高安桑学堂成立,是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起点。此处是有争议的,另有说,1897年,浙江桑学馆成立是近代农业教育的开始。随后,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经历了书院的改造、学堂的创建、专门学校、大学农学院和独立学院等几个重要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开设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的发展中,有农政、农事、农务、农商、农学、农业等不同名称的变化。
3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后,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原设在综合性大学内的农学院和农业科、系,从原属大学分出集中成为分布各地的单科性农学院。1979年后相继确定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以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为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当今的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似乎偏重于自然科学,在人文科学的方面有所忽视。这是由一定的历史渊源的造成的。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大学改革,分文理两科,自此,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一直延续至今,从高中开始,学生就要选择文理科,之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只学习文科或理科的课程,进入大学仍旧如此,随着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研究的面会越来越窄。进入高等农业教育的生源多是理科学生。他们的课程设置往往缺少人文主义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设置人文科学的选修课,但效果不是很大。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学生们早已学会避重就轻的学习,因此即使有人文科学的课程,学生们也只是为学分而学习,很少有学生会发挥主动性学习人文学科的课程。
4建议
西方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大学几乎都是综合性大学。而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院校不是综合性的大学,在这一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是有差距的。21世纪,是综合、开放、多元化的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需要综合性的人才,萨顿的“新人文主义”符合这个时代要求。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可以尝试走“新人文主义”之路: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二是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三是培养综合性人才;四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先进作用等[4]。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直接为三农发展培养人才的组织,选择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农业院校在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实现,是高等农业院校顺应时展和增强自身竟争力的客观要求。创业型人才培养必将成为今后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
一、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创业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才能,善于发现机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开拓进取,勇于实践,推动事业发展的人。创业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创业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一)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研以及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级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开创事业的能力和意识的,乐于献身农业,能够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这些创业型人才是面向“三农”,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掌握信息和捕捉机遇的创业型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科技型人才。农业现代化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即科技型创业人才。科技型人才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研发新科技成果,并应用和推广到农业生产经营实践。
2.经营管理型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增加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经营管理型人才是地方中小型企业振兴和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
3.信息服务型人才。我国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信息人才相当缺乏。农业信息化的进程,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信息服务型人才,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种信息的充分交流,促进农业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的融合。
4.教育型人才。农村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教育型人才开拓和经营农村教育将大有可为。面向农村建立多层次教育,举办成人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并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难度,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国内外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国外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美国是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的始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四大类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内容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这四类能力素质。其中美国“赠地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赠地学院实施农业和技术教育,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知识技能教育,特别要针对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正是赠地学院的开办,提出了高等教育必须服务社会经济这一新的办学理念,增加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新职能。
2.德国的农业高等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和专科大学中实施。学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教学目标、教学实践都以应用性为导向,培养创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模式尤其重视实践教学,设置多项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职业工作实践学期和职业实习等。
3.日本高校高度重视创业人才培养。日本政府积极支持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把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基本国策,以创造性科技立国为竞争优势。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参与创业活动,促进产学研联合,推进新技术的转移和应用。
(二)国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中国农业大学采用基础平台和专业模块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平台由通用性学科或专业知识课程组成,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普适性能力。专业模块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专业特色设置的,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科研项目、实验实习、研究论文、毕业论文等。这种模式从课程设置和知识内容来看,已经弱化了专业的局限,重视了个人的通用能力发展,同时实现分流培养,体现了社会分工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2.南京农业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特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公共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包括农业科学与作物生产科学领域。专业特长则是为宽口径的就业和创业做准备,体现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建立既能够宽口径地构建人才知识结构、又能够有效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的教育体系,提高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为支撑,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为保障,实行基本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校外企业联合培养,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华南农业大学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训练三部分构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应用性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一)坚持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办学特色
高等农业院校要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开展服务,以具其有的农业科技优势为基础,整合专业和教学资源,高质量地培养创业型人才。同时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信息服务人才、教育人才,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开发。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选择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农业对高等农业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优化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同美国创业教育发展成熟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在创业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创业教育课程如何设置、创业实践环节如何开展都是农业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大部分:基础素质、能力拓展、实践教育。基础素质是通过对企业运营全过程的了解,创业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创业意识和产生创业的想法。能力拓展是通过系统的模拟和训练,将创业知识与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能力,这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实践教育是创业能力的具体运用,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到企业实习基地工作和聆听成功企业家的讲座等,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创业活动有效结合。在创业教育内容方面,创业能力是主线,贯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始终。
(三)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方面,形成以校内为主、校外结合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在帮助学生对创业进行模拟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其创业能力。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创业师资的培养,对创业教师进行各种专门的培训,同时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人士兼职教学。鼓励创业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选拔教师到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或者到企业相关岗位积累创业经验。通过案例示范教学以及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创业教育经验的交流,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教师的创业实践教学水平。创业教育需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思想碰撞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同质性弊端,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采取开放式师资培养,引进和培养并重,着力组建一支包括创业教师、农业科研人员、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官员、成功企业家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
(四)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一、高等农业院校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创建
现代法学教育不仅要求我们教给学生必要的系统的理论性的法律知识,而且要训练学生掌握法律职业特有的技巧能力和素质的“法外之功”。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技巧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通过课堂模拟练习和真实案件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并采取多媒体教学,多运用模拟法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以主动性学习,突出互动性,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角,以期达到高等院校法学教学效果。也可以采用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实践性法学教学方法,其形式和发展适应了法律实践教育的特点和需要。在诊所法学教学中,通过诊所老师的指导,学生亲自办案,在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巩固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法律职业能力,从而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方面的提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到法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具体做法为: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为必设课程,在其他必修课中适当设置农业法、土地法、房地产法等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置农业法律与政策、农业环境保护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外国农业法等课程。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在各个部门法中,除了向学生讲授相关的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外,要增加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前沿问题,作为专题进行讲授。例如,针对加入WTO的背景,在相关的部门法中,开设了“WTO背景下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创新”(行政法)、“与保护知识产权有关的旅行协议”(知识产权法)、“WTO与我国农业政策与法律”(农业法)等专题进行讲授,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众所周知,法学是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法学理论本身就是从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抽象出来,实例则是现实法律关系的具体化,而法律规范又是分析现实法律关系的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将法律理论,法律规范,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掌握法学理论基础上运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等农业院校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按照《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的要求,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的通用法律人才。但目前,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并没有把实践性教学作为必要环节予以充分重视,导致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只会死读书本,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教材,轻实践
教材内容是法学教育教学的基础,法学基础理论内容表述过多,案例过少,不能及时体现最新的法学发展动态和立法理念,更不能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新环境,缺乏适应工作能力而只能实践一些辅的工作,很难真正地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办案环节中的主要问题。
(三)毕业实习阶段流于形式、走过场
现行各高校的法学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但学生在实习阶段同时要兼顾撰写毕业论文,考研及就业录取的压力,难以在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使毕业前的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学生即使去司法机关实习,也因为实践能力较弱,只能做一些辅事务工作。
(四)高校法学教师要转变观念,进行新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师生双方既不是简单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方理解自己,也不是试图理解和接受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而是在一起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教师作为指导者,其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学生互相影响、讨论和激励,了解学生上。使知识传授更加生动、灵活、丰富。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自由、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情感,使师生双方在思想上实现共鸣。
(五)法学教学模式的“范式”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范式”又译范型、规范,这一概念为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首创。所谓的“范式”是指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模式的特定科学成就,或者说是多数或全部研究者所认同的一套成文或默许的制度,包括学科的术语、理论、方法、假设、论证方式、操作规则等。因此,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构成了学科范式的基本内容。实践型教育法律思想,是指由教育法律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法律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解决现实教育法律实践问题的思想。实践型教育法律思想以它对教育法律实践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法律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而实现了教育法律思想指导和服务于教育法律实践的功能。实践型教育法律思想是教育法律思想的重要类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法学必须研究教育法律思想,才能对教育法律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教育法律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的性质所确立的教育目的、方针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种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各类教育机构的法律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现实中很多的教育法律问题都源于教育制度问题,因此对教育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可以为改善现行教育法律制度提供依据。教育法学必须研究教育法律制度,才能为根本解决教育制度的弊端问题提供思路。
(六)课程体系亟待变革
1.沿袭法学本科模式,对课程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够。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模式为“人文社科基础理论+法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课”的简单化压缩。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由于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太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不能有效地培养能力,学习内容与实践脱节,实训课程不能形成完整体系,这与培养实务型、强技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无疑相距甚远。
2.法律专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不足,缺乏成熟模式。我国从20世纪后期起较多引用了加拿大、美国的CBE/DACUM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一些法学教育专家近几年提出“项目课程化”与“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及新引入的德国“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但这些课程改革理论多产生于工科教育领域,在工科类院校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实践,而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较少涉及。
3.课程缺乏宏观统筹与整体优化性。在学科课程模式之下,由于学科课程强调各自学科的独立性,造成和加深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分离,割裂了学科内容上的一些固有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把握法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中,一方面,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重要课程则由于课时紧张,开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各学科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和灵活配合,从而造成教学内容重复。
4.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建设成效不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实验和机制等多方面建设等,因此,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必然会对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非常巨大的示范效应。必然促使一个学校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课程内容和方法手段,都会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师资水平和软硬件建设都会得到很大提升。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应着重加强高质量精品课的建设,全面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5.实践教学师资缺乏以及实践课程教学条件不完善。目前,各高校法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大多较好,但实践技能教学经验往往不足。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机制和有效的各种配套制度保障,实际效果常常是大打折扣或有名无实。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仍然是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应予以加强。
三、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完善模拟训练教学法
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案件采用多种方式,对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和讨论。由于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案件类型和情况不同,通过模拟演示,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并使更多的同学参与案件的分析,要求多种方案,从中找出最适当的方案。
(二)加强个案分析、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hristopher columbws langdeu教授在法学教育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后来发展成为美国、加拿大等普通法系国家法学、医学、商学等学科的教学模式,被学界称为哈佛模式。案例教学法包括诸如案例印证法、案例评析法、案例讨论法、案例模拟教学法、法庭旁听法等等。
案例教学法形成多样,方法灵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文法,把握成文法的精髓,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个案分析教学法是实案指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分配不同的真实案件,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案件并提出办案方案,最后老师指导学生办案并提出最佳方案。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和责任者。从而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方面的提高,并使学生增强法律职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
(三)优化法学本科生的素质结构
有效的法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批判精神为主,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创造意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创造激情。扎实的文化素质是法学本科生素质结构的支柱,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精深的业务知识,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解决关于法律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法学本科生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
(四)注重法学教学模式的范式研究
“范式”实际上就是研究立场和方法的综合。观点和方法的保合,其内容表现为对科学研究中各种信念,认知成果,研究立场的整合与升华,是一种现代模型、框架,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解现实的思想体系,经及科学共同体的共识。在法学教学模式中注意“范式”的转变,在原有研究范式之外,提出一套全新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假定,理论和方法,任何人做研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法学教学模式构建之前要注重法学范式的研究。
(五)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法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法学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学生是来自各学科的优秀学生,他们的法学专业学习是在先前的大学教育背景基础上进行的。而在我国,高中毕业之后随即可以进入法律院系学习,使得经验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阅历方面存在极为明显的局限。法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总目标应是构建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全局发展,建设法治国家的应用型法学人才。所以应以挑战眼光整合法学课程模块,加强模块教学。
(六)加强“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变革
参与式教学法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师生双主体在学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形式多样,包括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访谈,以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练习活动,模拟设计等,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媒体,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七)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启动“PTP”教学模式
“PTP”法学教学模式,P(presentatim)指的是教师讲授,它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T(Training)指技能训练,它建立在教师讲授基础之上,当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有所了解和掌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局部性和模拟性的训练。主要通过案例、辩论、讨论课形式出现。P(Practice)指在实践教师带领和指导下,让学生接触真实案例或在此基础上组织模拟审判。通过法律诊所课和模拟法庭课实施。
国际化是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强调“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这首次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特色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和突出特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主要依靠特色引领发展和开放支撑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来讲,更应该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国际化来拉动和强化特色发展。
通过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农业强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发展。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运用法律保证了农业的三大支柱——教育、研究和推广的紧密结合,从而达到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目前,美国每个州都有一个州立大学保持着农科类的学科(院)设置,并肩负着农业推广使命。通过了解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审视和思考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发展模式、服务面向等方面进行完善,也为农业院校更好地处理与政府要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可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农业强国高等农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例如,比较典型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按照学科门类重组了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农业技术与食品科学等学科群,对农业科研和教学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在农业重大科研领域开拓研究和革新教学,为荷兰农业高速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该大学注重通过文理渗透,加强基础教育;注重科学研究与本科教育紧密结合,提出了“本科生教育不能孤立于科研活动之外”的经典观点,学校的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都向本科生公开,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最新动态;注重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量上强调少而精,留有足够时间开展学术活动或备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和学习国外知名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来思考和探索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在注重拓宽专业口径、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
北京农学院国际化办学促进特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首都高等教育在强调“特色鲜明”的同时,也注重强调高等教育的“开放融通”,充分体现了国际化和特色化之间的不可分割和有机融合。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北京市属的以农为主、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终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注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农林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发展机制以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来强化办学特色,完善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
首次将国际化提升为学校的发展战略,为促进特色发展搭建了牢固平台。学校在2009年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上,正式将“国际合作”作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六大战略”之一,强调要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走具有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的开放式办学道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拓宽国际合作办学领域、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步伐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了加快推进“国际合作”战略的实施,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国际合作”工程,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并在落实国际合作协议、实施学生“3+1”联合培养、新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师和干部境外学习交流、参加或承办国际重要会议和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突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校进一步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教育”办学特色奠定了基础。
以国际化带动和促进特色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影响明显提升。学校积极探索适应自身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等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先后派出50多名研究生攻读学位或学习交流,拓宽了研究生培养途径;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了本科生“3+1”联合培养项目,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与美国、荷兰、法国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高职生“2+1”研修项目,近百名学生赴国外农业公司实习实践,学习了国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技术。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和干部国外学习交流的力度,近3年来先后组织50个代表团200余人次教师和干部赴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启动了中层干部境外培训“百人计划”,通过交流和学习,广大教师和领导干部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北京农学院未来国际化办学的思考和布局
随着首都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地处首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所为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特别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农业院校,应该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国际合作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步伐。
要以首都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促进计划’,建设若干个中外合作办学品牌项目”为契机,继续有针对性地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和干部国际化短期培训项目,深化开展和实施各个层次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在巩固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3+1”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强与美国、荷兰、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高校间的合作,积极开辟与其他欧美国家和农业强国高校之间新的合作项目。要以实施“‘首都优秀学生留学奖励计划’,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契机,在前期中英、中澳“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选派一批素质高、基础好且有较大培养前途的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特别是农业强国的涉农院校留学深造。切实加强学生国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在国外涉农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国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动手能力。要以实施“‘留学北京行动计划’,提高学历生和研究生比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育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积极争取教育部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其他留学中国奖学金项目,力争使留学生培养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英文名称: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信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4916
国内刊号:41-1264/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C语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5-10000-00
1 引言
C语言是目前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具有丰富功能、表达能力强、使用方便灵活、执行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优点;既能实现高级语言的功能,又能完成汇编语言的功能[1,2]。它具有较强的系统处理能力,可直接实现对系统硬件和外部接口的控制。因此,它被广泛地用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3,4]。同时在高等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程序设计》也被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中。然而笔者在讲授该门课程后发现:每堂课的教与学目标不够明确,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考核方式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多数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后,仅仅掌握了它的基本语法,所学知识不够系统,缺乏开发、创新能力;该课程跟自身的农科类专业很难结合,拿了学分却不知道有何作用。针对以上情况,本学年在讲授该门课程过程中,笔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由教师选择一本教材,依据大纲逐章讲解说明,课后布置练习、作业,统一安排上机实习,学期末进行复习、考试。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主动汲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教师作为教学的另一方,实际上也处于以完成教学进程计划为目标的被动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笔者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对照程序清单讲程序,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其中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倡导的教学理论,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完整的项目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善于获取他人经验的能力以及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完全了解项目流程,真正提高编程水平。
笔者在课程讲授开始,演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吸引学生注意的“拼图”游戏程序,并向学生提问:如何实现它?然后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实现的基本思路及实现这一思路存在的问题。接下去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新的知识点介绍,再由学生上机实践,直到问题解决。这个过程实际上将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了主动的学,通过每次给出的项目,引导出新的知识点,然后讲解并实现。在上机实验教学中,利用项目教学法,精选一些有趣的习题:如“猴子分桃”、“鸡兔同笼”、“韩信点兵”等多个实例来组织基本语法、函数、基本语句的学习,掌握累加器、累乘器、质数、最大公约数、累乘求积等必须掌握的程序段的编写。这些改革重视程序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收效很大。
3 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内容并不存在深奥的理论,相互之间缺乏逻辑推理关系,更多的是一些与硬件系统有关的输出格式的规定,以及各种数据类型、语句、函数等的定义、使用说明等。这些内容的讲授不适宜采用课堂黑板教学方式。原因是:对于不同的语言、甚至同一语言在不同机器上,这些规定都不尽相同,而且缺乏知识含量,对此加以机械性地讲授,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教师也会缺乏激情;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除了把一些语法精要介绍给学生外,还要辅之于一定的程序示例讲解,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示例程序语句越来越多,黑板书写要占用太多的空间和时间。为提高教学效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设在教室和实验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现场编程,使同学们全程参与程序的调试过程,同时使用演示课件来进行语法知识点的学习。这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结合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更容易,能力提高也更快。
4 加强本课程与农科专业的联系
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讲授的对象主要是农业机械、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林学等农科专业的学生,寻找合适的切入口将程序设计与农科专业相结合,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中应该着力改革的内容之一。
例如,针对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计算复杂,涉及到不定方程组、多元、非线性方程的求解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等,计算量大且难,同学们对这类计算仍采用手算,花费大量的时间,且易出错。一方面是学了不少程序设计的知识,而另一方面在复杂的专业课计算中又采用手工计算。为了改变这种教学与应用相脱节的状况,在教学中可把相关知识引进到本课程教学和上机实习中来,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更提高了本课程作为工具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所追求的“融会贯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理想境界。
再如,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将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核心实例“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该实例涉及农业、信息、管理、编程等综合知识,而且讲授过程是从小到大、随章节的展开而逐步成长,使其呈现为逐步进化的多个版本。首先用最基本的概念和最简单的结构,给出该系统的第一个版本,以后每学习一个章节,都对该系统提出新的功能和结构上的要求,并用该章介绍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对它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和结构上的改进。每一章得到该系统的一个增强的新版本,每章要学习的内容都十分明确。为达到设计目标,学生从第二堂课开始,就可以积极投入对该系统的调试、改进的实践中。而这个实例也很好的将学生的专业与程序设计结合到一起,达到了课程与专业结合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单纯理论与知识的传授不仅抽象,而且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托专业知识,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编程能力,锻炼了学生自觉的规范意识和团队精神,加强了认识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强化了软件工程的概念,提高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的能力等等。
5 充分利用网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笔者将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历年等级考试真题等教学资源传到网上供学生自学,并利用电子邮件、本院网站的交流园地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而且,学生通过在线测试系统可以随时考核自己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网上学习、网上答题、网上测试等过程一改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真正感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等具有选择权,因而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新颖、有趣的网络学习可以做到每次完成作业后不仅可以知道对错,而且还有排行榜,这就强化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网络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学校是教师“要我学”,在网上则是“我要学”,而这种角色变换带来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网络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它是网络和新型教育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汇集了优秀教师和计算机高级人才智慧的基地,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应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广泛地采用。
6 改革考核办法
C语言课程所有考试均实行考教分离。这不仅促进了任课教师对教学的精益求精,而且也给了教师充分发挥、施展个人教学才能的空间。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多种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包括笔试和实验考核。为了强调实验考核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没有通过实验考核,则课程成绩直接记为不及格。实验考核采用上机考试和平时测验相结合的方式,上机考试使用能自动组卷和评分的考试平台,平时测验包括课后作业和随机检查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上机实验的时间,随机抽查学生的实验程序,并要求按规定修改程序,充分利用“考试指挥棒”引导和督促学生平时多编程,编好程。
7 结束语
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特点,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应寻找和农科专业合适的切入口,强调以程序设计和实验为主,充分利用网络,并通过课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学生不但要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和总结,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是每一位高校教师教学的目的和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薛小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析[J].福建电脑, 2004,(1).
[2]张敏霞.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4,2.
[3]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应用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在人文观念、历史文化积淀、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呈滞后性,[1]这决定了欠发达地区高等农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建立一种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变革的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教学基地,这对学校的应用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十分必要。
一、欠发达地区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教学基地的必要性
1.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高等农业院校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发展定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均要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予以体现。[2]而实习作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能实现学生带着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面向岗位、面向社会,让学生能结合本专业将来从事工作的岗位要求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训练。学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等于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训练的机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同时规范的实习基地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丰富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内涵。
2.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
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存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与改革,涉及到专业调整、教学模式的变革,直到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在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中,校内培养条件的完善和规范的外部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缺乏良好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没有规范的实习条件,就会导致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高校的正常人才培养进程。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条件无法像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院校那样,可以通过自身的条件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所以,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不具备优势条件的情况下要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条件优势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习是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的一个过渡阶段和交接点。学生在实习基地受到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熏陶。通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生产流程和实际操作等,使学生能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与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2]并实现逐渐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当前,适合高等院校对接的企业很多,并且许多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条件。学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情况,致力于与符合自身学科特色的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4.企业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很多企业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吸引人才。企业通过与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就是在学生上学阶段把企业的自身理念传递给学生,同时利用企业自身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条件培养需要的人才,这是一种人才竞争的手段,是与其他企业进行的一种隐性竞争。企业积极把握机会与高校合作,并通过高校的文化素养提高企业的精神内涵,这也是企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二、欠发达地区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教学基地的问题
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高校和企业合作前景特别良好,但还有一些问题客观存在,需要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才能解决。深入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研究许多都是以高职院校作为对象,高等农业院校的学校和企业合作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比还是比较薄弱,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共建基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等农业院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和农业生产发展相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例如农学、动物科学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果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简单地进行理论的教授和灌输,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并不能体现出特别明显的作用。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教室里不能种出水稻、黑板上不能养出猪,因为只有理论的掌握而没有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并不能完全掌握学习内容,特别是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校对实习阶段不够重视,根本谈不上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由于有效的人才供给,企业不可能有强烈的与农业高等院校共建实习基地的意向。
2.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合作的力度不够[3]
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没有相应政策和机制能够吸引企业进入学校合作,缺乏办校进厂的行动和决策,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属于浅层的合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流于表面化。从而使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的身份不是特别明确,企业并没有按照自身的规范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也并不把自己视为企业的员工而进行严格的自我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学到有用的东西。由于高校与企业的共建比较薄弱,除了共建一些简单的设施外,校企在共同进行教材开发、共同培训教师等方面的合作都比较少。而校企合作依靠共建基地建立研究中心,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则更难。企业和农业高等院校本来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出各自的行业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但现实中显然合作不够。
3.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成熟
高校和企业合作中需要一支在技术上拔尖的人才队伍,即具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在农业高等院校中没有条件也不可能把所有教师都培养成为能够既懂科学研究又可以给学生上好课的实践专家。目前有很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提出要培养出全能型的教师,其实这种做法相对来说是比较片面的。在知识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需要相应改革,但是就 现实情况而言,很多高校没有抓住和企业合作的机会来进行队伍建设。同时企业对于技术工人(师傅)的培训也不太到位,不应该是盲目而应该是有选择性去培训。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要有效配合企业进行队伍的相关培训。就这一点而言,培训员工水平的高低和学生实习的效果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培训的员工水平高了,也就可以给学生帮助了。
4.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教学基地的投入不足
农业院校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全面的投入,而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小,造成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条件跟不上,实践水平和实际工作有不小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就很难达到有效的目的。此外,一些教师或高校的内部单位为了短期利益“各自为战”而与企业进行短期表层的科研合作,没有那种以学校为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校企合作,这样一方面造成高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不足,另一方面造成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偏低,反映出校企在管理上投入精力偏少,缺乏有效、全面和完善的管理。
三、欠发达地区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教学基地的对策
欠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企业应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高等农业院校探索出与企业合作促进发展的新模式。
1.政府要为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支持
高等农业院校和企业是共建教学基地的两个主体,也是发展校企合作的两个核心。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校和企业都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扶持。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由于无法见到短期效益出现退缩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能够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调节,例如,企业在共建实习基地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那么国家就可以通过减免企业税收对企业进行补助。这样就可以使国家、企业和学校三方都得到好的发展。从这一方面来看,国家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起了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高等农业院校和企业要建立互信合作机制[4]
由于观念和机制不到位,现在的学校和企业合作还是一种浅层次的合作,或者可以说是表面化的合作,因此,构建互信合作机制对于协调管理较为迫切。首先,校企双方不管是学校领导、企业领导,还是基层的员工都要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的认识,要明确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本措施和原则、思路和目标。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要实现制度完善化、管理的系统化、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至于合作方式,可采用共同建设的形式,或是股份制合作的形式。[3]其次,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利益互惠互利要体现在多个层面,对于高校而言,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确保学生能力实现提升。对于企业而言,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利益目标,那就是获得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高校和企业或是技术方面的输出和输入,或是资金方面的输出和输入,但是不管是何种模式,最后的目的就是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3.高等农业院校要构建有效的合作运行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要责成相关的管理部门牵头,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探索与企业建立管理层次清晰、由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的企业发展模式。要围绕农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主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体系。要结合专业特点与企业一道完善基础设施;结合教学基地特点共同努力编制、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指导手册;结合封闭与开放的实习管理实际完善合作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学生专业对就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与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的发展监控体系,保证实习的教学质量,形同时,高等农业院校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岗位发展要求,不断增加适应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水平提高的新内容,使基地可以为需要技术服务的农民提供高层次和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要不断与企业扩大合作的领域和范围,特别是在人才培训、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通过相关的管理机制,保证这种合作模式长久发展和良性运行。
4.高等农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质量评估机制
高校和企业进行积极的强化合作,学生实践的质量是主导。学校应运用自身的优势来弥补企业缺乏理论内涵的不足,企业也应做到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和学校共享。教学基地建设必须都要把实践质量摆放在重要的位置,建立评价机制。评价应该重点放在考量高校与企业单位合作教学基地是否促进双方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要考察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学会本领,实质接触到企业的运行发展;要评价基地的运行是否扩展学生知识面,是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校企共建教学基地要培养优质“双师型”队伍[6]
人才是保障一切活动有效进行的主要因素,所以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要积极有效培养出一支高效的带教队伍。这是校企合作实现既定目标的首要保证和关键性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应以此为主要的突破口,积极促进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指导教师要积极吸收社会上先进的思想人才理念实现为学生服务。同时,高校在合作中也要积极培养或培训企业人才,不断给企业技术人员传授最新的技术和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促进企业人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更完善的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发展桥梁。
6.校企共建教学基地应着眼企业建立辅导员制度[7]
辅导员在大学期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生活指导的重要成员。企业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他们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这些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由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实习辅导员并深入到学生中加深双方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但可以扩大企业在学生群体中积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让学生更深层次感触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理论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起来,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帮助更多的学生在本行业实 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一芹.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研究,2004,(12).
[2]刘正远,段玉玺,吕杰,等.农业院校农科教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5.
[3]张影.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9).
[4]张渊,余建,程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途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5]刘正远,段玉玺,吕杰,等.农业院校农科教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5.
关键词:农业院校;翻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72-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高校翻译本科专业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建立,翻译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及学生心目中期望值较高的课程备受英语教育界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翻译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起步晚、底子薄的高等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而言,还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忽视课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整体翻译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如何让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在翻译教学体系建设中突出自己的特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翻译课程体系规划、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高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进行了理性的、尝试性的探析。
1 翻译课程体系规划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与城镇,与其他以语言教学为专长的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语言基础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明显滞后,生源质量处于劣势。翻译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的内容设置必须适合高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1.1 确立翻译基本技能训练与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3月修订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的基本特征。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决定了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既要重视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更要重视专业知识教学。翻译课程建设要顺应时代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应该以市场和社会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其培养理念应当强调实践性和专业性,翻译教学不能同“教学翻译”一样只解决学生语言问题,还应该完成通识教育和专门知识教育。因此,高等农业学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以缩小市场需求与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作为切入点,立足毕业生就业环境,将翻译课程体系与本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确立以翻译基本技能训练与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相结合为特色的课程目标定位。
1.2 建立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翻译课程体系
目前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因“人”而设的情况比较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也设置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笔译等翻译必修课,但尚未形成课程体系,所设课程教学时数有限,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渗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提高的需求。因此,应该逐渐建立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翻译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翻译课程是在第5~7学期开设,学生在1~4学期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主要侧重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因此,作为英语专业方向之一的翻译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突出农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立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整个翻译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突出语言知识技能和专业方向应用能力双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融合性发展的培养规划,突出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三农相结合的战略目标。翻译理论与实践与体现农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设置,从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到知识内容上,体现上下承接关系,即翻译理论与实践注重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而以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为特色的课程则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2 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翻译系列课程体系的确立,为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明确了指导思想。翻译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实践环节等各方面呈现新的特色,为翻译教学向科学、系统的方向迈进提供了可能性。
2.1 课程内容改革
翻译教学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介绍,对于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为目标的翻译课来说,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重要基础。以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翻译理论重视不够,认为翻译只要大量练习实践就足够了,忽略了翻译理论对译文的指导作用。杨自俭教授曾建议, 在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部分应占30%~20%,实践部分占70%~80%”。霍姆斯曾将翻译理论分为纯理论和应用理论。本科阶段的翻译课应以应用理论为主,其中的翻译专业知识是教学中的重点。包括: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翻译的形式,翻译的目的、方法、步骤,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的关系,职业翻译的特点,翻译项目管理,译员的职业素质要求等等。根据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现状,将翻译理论有机地融汇在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改革后的翻译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应用理论介绍,英汉语言对比,不同文本、尤其是农业科技英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前两项主要是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重点,而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则主要是高级笔译课的教学重点,课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既注重学生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翻译能力的提高。
2.2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翻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综合翻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大量的翻译实践。改革后的翻译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从翻译材料的选择,到教学各个环节的控制,再到学生译文的点评等等都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组织形式上改变了以往翻译课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承担部分课堂任务。每节课选出一个小组(以2人为佳)将课前准备好的译文进行讲解。学生不仅仅提供译文,还要介绍翻译的过程,如文章是什么体裁,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哪些特征,翻译此类文章需要注意什么,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点,为解决这些难点用了哪些技巧,通过此次翻译活动有哪些收获,以后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这种教学方法比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方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更好。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多细节的东西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进行考核等问题都要考虑进去。如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在翻译中撰写心得,记录翻译的难点、得失和感悟,让学生意识到作为译者身份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2.3 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翻译教学改革绝非一朝一日之事,学生综合翻译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绝非只是一门课所能解决,需要英汉互译、初、中、高级笔译、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阅读等一系列课程的有效合作支撑。因此,翻译课程体系必须在内容及设计等方面体现上下承接关系,形成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现方法手段等科学的教学体系。
其次,翻译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翻译教学改革的成败。但从事翻译教学一线的大多数教师在翻译专业领域都没有从业经验,参加各种翻译课程教学培训的机会也不多,直接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效果和改革的力度。因此,翻译教师应该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翻译课程培训,有条件的学校更要创造机会派教师到企业挂职进行翻译锻炼。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有必要和校内其他优势学科的教师加强联系,以弥补现有教师缺乏农业科技专业知识的不足。
最后,要重视学生实习这一重要实践环节。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应该逐步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以供学生实习使用。但目前实习基地的建立还面临经费、方向等各方面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建立社会调研小组,尊重本地翻译市场的需求,以社会如涉外农业公司、涉外农科事业部门和涉外农学行政部门对农科院校翻译方向的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缩小学生翻译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3 结语
总之,高等农业院校翻译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与本校其他优势学科相结合,体现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和优势。确立翻译基本技能训练与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定位,建立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翻译课程体系,改革翻译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方法以及学生的实践环节等方面,为翻译教学向科学、系统的方向迈进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李圣爱.农业院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55-60.
[3] 马会娟,管兴忠.发展学习者的汉译英能力[J].中国翻译,2010,(5):39.
[4] 许钧.外语教育:新世界展望―应该加强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2000,(2):3-5.
[5] 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
(3):38-42.
论文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就高等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论文关键词:土木工程;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程类专业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备受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开设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大约已有200多所。其中相当一部分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拥有了雄厚的实力,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而类似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这类地方性的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创建较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相对较弱,面对众多高校的激烈竞争,如果一味仿效,走别人的老路,无疑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我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区域优势,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教育与建筑市场的新变化
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毕业生人数都大幅度增加,截至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已经从“精英化”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时代,土木工程专业的生源质量也受到较大程度影响,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对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重视不足,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调整速度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速度,教育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而社会(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局面,毕业生不为社会所接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错位,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建筑市场对土木工程类从业人员提出_厂更高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要求毕业生不仅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较强的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能力素质,参加工作后不需再培训就能够迅速适应岗位,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已经逐渐从过去的科研、设计单位为主向施工单位、生产单位、管理单位为主过渡。同时,毕业后到非本行业或到相关行业的比例已开始逐步增加,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为国家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为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日标即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反映教育方向和教育思想,并指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也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慎之又慎。
社会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因此,应在充分厂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情况和毕业生的基本走向的基础上,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及生源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培养目标。据统计,我同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从事科研、教学的科学研究型人才在地方高校毕业生中所占比例很少,仅是5%左右。也就是说,未来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系应立足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竭力打造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_。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因此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除了构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的三级课程体系外,还应加强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以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其次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二年级,以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为主,为专业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在三、四年级,以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为主,根据个人爱好、兴趣以及社会需求进行选择,对于专业课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传授学生一种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四、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平台。
1.完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
大学一、二年级以基本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根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相关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通过一一些验证性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使用操作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由浅入深,逐步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独立完成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这样,在验证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从而形成基本能力培养体系。高年级阶段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提供给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平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操作,在一定的学习时问内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分析报告,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构成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建设发展实习基地,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系积极拓展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搭建实践检验平台,以签协议挂牌、订单式等方式与建筑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辟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参与施工、管理、设计等工作,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几项施工技术、生产组织、工程管理等问题。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检验了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效果,同时使学生了解了行业现状及真正的工作环境。
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确保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利措施,营造适宜教师队伍发展的平台。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同时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而我系土木工程专业白创办以来,大多数现任教师主要来源于本校留校生和外校应届毕业生。这些年青教师的实际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社会、对实践的了解,工程实践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为改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我系应立足现有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参加结构师、建造师等资格考试,逐步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另外也可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从一些企业单位、科研部门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能快速胜任教学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课程并指导相关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为本科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和培养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提供师资队伍保证。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系 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是农村综合变革又一新的起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农业、教育、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是我党针对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与高校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如何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知识优势,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发展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推进农业教育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持续发展动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这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农业人才的基地。我国具有极其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城市每年新吸收农民工约在四五百万,每年有农村高考入学的学生也多达二三百万,他们毕业后绝大数都留在城市工作。也就是说,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农村向城市输送的劳动力就多达六百万,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横跨教育、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大批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农业管理、生产、科技和教育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已成为发展科学文化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专门人才的基地。
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基础研究和国家关键技术攻坚的主力。高等农业院校是知识生产的源头,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过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态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而新知识的增长点就出现在这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上。另外,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甚至包括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成果。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除了在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中发挥作用外,还通过参与建立高新技术园区、释放基地等方式把学校中的新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中去,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
再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高等农业院校参与知识传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新学科、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术。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多层次、多形式进行产学研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高等农业院校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它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决策思考;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产出的科研成果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
(一) 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输送源,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观念,增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认真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生产、加工、营销、管理人才,所以高等农业院校在这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制度
首先,转变政府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职能。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改革政府管理高等农业院校的方式,强化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监督指导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减少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
其次,确立高校的独立性和市场主体地位。依法落实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其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增强高等农业院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高等农业院校逐步建立与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面向社会和市场,寻求自身的发展。
再次,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正确定位、突出特色、分类分层次办学。不同的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特色、传统和外部需求等科学地定位。国家给予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科学地核定各类型学校的规模、投入,制订符合各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质量评估标准。各类学校及其所举办的各种性质各种层次的教育,应研究其内部规律和外部需求,努力发展提高。
(三)不断推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首先,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就业与创业意识为重点,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加强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教材建设。制订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教材改革总体方案,对课程教材体系的改革进行指导。
再次,全面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弹性学习制度。积极进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点,全面推行高等农业院校弹性学习制度。适应高校弹性学习制度的建立,逐步改革和完善高等农业院校学籍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鼓励学生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逐步实行学分互认等。
最后,进一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招生制度,坚持执行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科专业,并使农业人才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优惠、保护政策,切实做到减免学费、政府补贴。国家应设立农业人才培养基金或农业教育捐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优秀生完成学业并回到农村服务。允许地方院校自主跨地区招生。
(四)调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积极发展农工、农理、农经、农文、农管交叉的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专业。而且要重视向适应性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空间延伸和海洋开发农业、新能源农业、文化消费型农业拓展,使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结构适应“三大产业”模糊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
(五)创新办学形式,实现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放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高等农业院校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高等农业院校要转变观念,创新办学形式,实行“开放式”办学,走产、学、研三者相结合、一体化的道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除积极发展高等普通本科教育外,还要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职教育、成人高等专业证书和各类培训教育,在拓宽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途径的同时,拓宽高校自身的办学路子。
(六)开展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在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努力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另一方面,学校要按照市场需要,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开展富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当前,要着重开展好以下几项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骨干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发挥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也为高等农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我们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贵友,刘志民,等.道路 模式 战略——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卢良恕.面向新世纪的农业与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展望[EB/OL].http://qzhagri.org.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工作 班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74-02
大学扩招后的大学班级发展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相对滞后。高校班主任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与辅导员队伍的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发展现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班级发展的多层次需求。高校的班级发展工作应逐步转向班级内部,依据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班级,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同时积极探寻高校辅导员队伍及班级发展的新途径。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学生班级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班级建设的辅导员工作模式
高校实施学生班级建设工作主要采用“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班级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班级干部”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辅导员工作内容较多,包括班级管理、宿舍管理、生涯规划等。后者辅导员工作较为明晰,辅导员大多从事学院的学生事务管理、学院行政工作,但管理的学生工作较为繁杂,包括院校评优评奖工作、贫困生认定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等。
1.“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班级干部”的班级建设模式
云南大学采取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共同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引导班级干部对班级进行建设。2001年建立了由校学生处集中统一管理的兼职辅导员制度,每年选拔一部分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一定年限后再回到学院担任专职教师或继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1]
2.“班主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班级干部”的班级建设模式
四川农业大学采取“班主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班级干部”的班级建设模式。其具体操作如下:由学院硬性要求每个小班配备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学院再公开选拔学生工作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同学作为助理班主任,辅佐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这种模式主要被用于新生班级建设当中。
(二)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班级建设的联系
1.高等农业院校班级建设内部需求分析
高校班级内部需求能直接反映高校学生工作重点内容,系统地了解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内部需求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更好地实施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总结,得出班级建设内部需求主要包括学生对优秀班级组织的需求、良好班风学风的需求以及班级内部成员自身大学规划的需求等。优秀的班级组织需要班级成员共同创建,班委与团委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良好的风气包含了班风、室风以及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良好班级风气的塑造是班级成员的内心渴望,是促使班级成员互促成长的必要环境。大学规划包括大学生的学业、职业、就业规划,从入学之初到大学毕业,学生对自身的科学规划是促使他们快速成才的核心步骤。
2.高等农业院校班级内部建设结构分析
根据学生班级建设的辅导员工作模式,辅导员与班主任共同作用于学生班级建设,其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又相互交错。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班主任主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的引导工作(如图1)。在高校学生班级内部建设中,班级干部分为两个组织团体:一是由班长牵头组织班级整体建设的班委,二是由团支书领导的团支部。班委与团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构成完整的班级建设结构(如图2)。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班级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以《高等农业教育》期刊2009-2012年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为例,分析总结当前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王效仿(2009)认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模式、学生管理理念的不适应,反映出教育内容和实践脱节、职业保障政策设计不到位等实际问题。[2]郭军洋(2010)总结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面临“岗位职责不明且任务繁重”、“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辅导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原因在于辅导员日常事务繁重,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偏重于行政工作和日常事务管理,没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学业和生活指导工作,同时也无法腾出时间给自己充电。[3]田东林(2011)指出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急剧膨胀,辅导员的总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配置效率低下、岗位职业倦怠、结构不合理、待遇偏低等问题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瓶颈。[4]叶光华(2012)指出目前“教”与“育”的分工导致了两者分化,不单是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可度和社会地位不高,且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5]
(二)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班级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结合网络搜索、文献检索以及四川农业大学班级建设的实例研究,总结当前班级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中学班级管理经验的缺失。当前班级干部缺乏培训指导,学生班级干部建设班级多沿用中学时代的治理经验实施大学班级的建设,而课程任务繁重的中学学生干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致使其升至大学后不能较好地担起班级建设重任。2.班级建设发展的随意性。大学班级建设的成果是一个集体建设的集中体现,然而现时班级建设集体共同目标的缺失以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育的缺乏,使大学班级建设发展呈现出自由发展的趋势。3.班级个体及群体的差异化。大学扩招后班级规模迅速扩大,班级集体成员的差异性突出。班级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群体与群体间的情感磨合度低、价值取向差异明显、生活习惯不统一等表现突出。
三、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学生班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班级建设三大板块,体现“班、辅”重要角色
综合各类高校学生班级建设内容,以及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班级发展需求,现归纳出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实施班级建设的三大板块:一是学生群体建设板块,主要包含了新生教育、学生宿舍建设、学生学业指导、学生干部培养等学生事务。二是学生班团活动开展,学生班团活动的开展贯穿大学班级发展始终,是班级成员实现良好沟通、互促成才的载体。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板块,它是农业院校学生接触基层、深入乡村、服务社会的重要实践环节,主要包含学生党建、寒暑期实践等工作内容。
总体来说,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扮演好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等重要角色。
(二)创建特色班级,缓解新时代班级发展压力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心系三农、在不同的岗位服务三农的创业者的客观需求”[7],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与特色,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建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特色班级”。如在农业院校内部筛选出“心系三农、思想品德优良”的学生并对其开设“特色班级”,加设课程,配备专业教师,区别培养“特色班级”成员,即着重提升“特色班级”成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特色班级”成员实践能力,打造高等农业院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与服务三农相关的“特色班级”,有助于集中选拔一批“三农”的人才,为学校人才培养树立“标杆班级”,同时提高农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出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的综合型人才,创造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4]田东林,谭淑娟,彭云.普通农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2] 王效仿. 社会分工视野中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 高等农业教育,2009(1):39-41.
[3][6]郭军洋.对高校辅导员职能定位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