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时间:2023-08-02 17:1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第1篇

一、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

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并取得成功的关键素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矫正和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形成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

(一)社会实践唤醒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对创新活动的认识与态度,包括创新的需求和动机,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意愿。大学生在课外科研和社会考察等实践活动中,有机会接触未知领域。在对新问题的探索中,他们被激发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意识被唤醒。

(二)社会实践启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用新思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寻求新关系,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法[2]。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以将新事物与实际经验相联系,这有利于形成创新思维。

(三)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提出新思想、发明新事物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能力,包括信息整合能力、科研能力和新技术开发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并且通过反复试验和调整已有理论,最终形成新认识及新方法。

(四)社会实践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引导个体正确选择价值目标,为创新活动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和创新动力[2]。主题鲜明和内容多样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增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能及时发现不足,用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顽强的意志完成创新活动。

二、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充分利用校内及校外资源,开展各类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建设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结合专业激发创新潜能,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对实践创新不够重视

当前就业形势愈加白热化,大学生“考证热”的势头愈演愈烈。很多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考取各种证书,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学习,也不愿参与社会实践,更谈不上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事实上,没有经过社会实践和具体应用而取得的一些证书,只能证明拥有了考试的能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如何还是个未知数。同时,一些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创新之路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需要经受许多挫折与失败。一些学生往往把创新看得太容易,但又不愿脚踏实地研究探索,当遭遇困难时,便怨天尤人,难以坚持。淡薄的创新意识无法应对未来的竞争和挑战。

(二)政府支持乏力

首先,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对积极参与实践创新的高校和企业,政府没有或较少提供积极的财政支持,如通过减税、专项补贴、财政拨款及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等承担一部分费用,这使得校企双方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挫伤了其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政策保障不够完善。高校组织大学生实践创新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参与实践创新过程中人身及相关权益的保护制度、规范和鼓励实践单位接收大学生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无法较好地保障参与实践创新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信息平台,不能定期全国或地区的实践创新活动信息,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也不够系统和全面。

(三)高校实践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考核制度不完善。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态度、表现和成果没有明确的考评标准;指导教师在工作量、能力和绩效上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方案,实践创新尚未纳入高校的完整体系中。其次,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经费支持不足,活动开展受限;很多教师教学工作繁重,指导实践创新的精力不足;不能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难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限制了活动的开展。最后,缺乏激励措施。对做出实践创新贡献的师生没有在业绩考核和学业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难以激发其积极性。

(四)社会缺乏有力支持

第一,家长认识不足。多数父母出于安全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不愿让子女经常接触社会,参加实践活动。第二,企业缺乏积极性。部分企业认为大学生实践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浪费岗位和时间。因此,不给学生实践机会,或者把大学生当作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第三,社会宣传欠缺,尚未形成实践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三、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实现路径

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会受到政府、高校、社会及个人多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应充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提供更多的战略规划、政策指导、资源供给

及法律援助等服务,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常态化与制度化。继续加大创新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设立实践创新专项经费,提供物质保障。对普通高校的实践创新普遍支持,对研究型大学特殊支持,既有一般又有重点,有利于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优化高校实践创新机制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高校建立起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教育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组织保障、搭建创新平台等能够对高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为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1.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指导力度将实践创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实践创新公共课、选修课和实践指导课。以专题形式如实践概述专题、选题专题或写作专题等开设公共课;结合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类型,将调研方法、文献研究、宣传策划等设计成专题讲座提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实践指导方式可以随团与远程相结合,使对学生的指导更加便捷。2.完善组织保障,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成立实践创新领导小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为各职能部门领导,切实做好实践创新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优化教师考评机制,对实践创新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晋升机会;提高师资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新教育的学术会议与实践指导培训;校企对接,选派教师到企业定期学习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课题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质量,成为“双师型”(教师、技师)人才,同时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导师和顾问,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优势互补。3.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重视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不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要善于发现问题,开动脑筋,学以致用,善于总结,依托社会实践进行论文创作和科技创新。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调研成果报告会、实践经验交流会和社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在“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4.丰富实践形式,搭建创新平台高校应强化本科生实习环节,建立校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跟进学生实习情况。制定实践创新的学分和奖励政策,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项目和课题,可以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以及同济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ITP)等。拓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与联合实验室等,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创新。

(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3-02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结构

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总和,它是现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特征,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而成:

1.1 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发明或发现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客观反映方式的一种思维过程。科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能够产生创新性结果的思维,其表现形式包括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

1.2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个体产生科技创新的动机、愿望、意图的自觉心理倾向。科学精神既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又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支配着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科技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

1.3 科技创新人格

科技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质。根据科技创新人格的内涵和作用,可以用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独立精神、乐观精神、合作精神、幽默感、责任感八种形式来表现。科技创新人格具有生动性、主动性、持久性、丰富性、自控性等特征。

1.4 科技创新技能

科技创新技能是指个体完成科技创新所必备的行为技巧和动作能力的总和。其内容主要包括“熟练的试验技巧和能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它具有现实性、操作性、具体性等特征。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现状分析

2.1 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也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由于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特别是在自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显得普遍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

2.2 有一定的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形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由于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创新技能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虽然产生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才会使灵感成为现实。

2.3 有一定的创新兴趣,但缺乏毅力和热情

创新过程中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力。现在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广度、稳定度及毅力。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由于缺乏毅力,导致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的现象。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策略

3.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创新,就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现今的大学教育,由于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摈弃过去那种片面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转变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树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并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因素。由于大学生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但更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扶持和培养。

3.3 优化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科技创新素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计划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设置情况,制定详细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3.4 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的构建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建立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体制,理顺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系和主要职责,充分利用全校的资源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阵地,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最后,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制定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实施创新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激励政策,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大工程;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李养良(1966-),男,甘肃庆阳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东(1973-),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师。(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2-17-18)、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JXJG-11-17-10)、九江学院2011年度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21-02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工程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技全球化对工程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因此,难以符合和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综合化发展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工程理念已在工程教育界受到重视。[1-2]

一、大工程观与科技创新活动

1.大工程观的提出

“大工程观”作为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之一,其渊源是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乔尔·莫西斯提出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改革美国“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重构工程教育”,“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的含义,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工程不再是局限于狭隘的科学和技术内涵,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含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协调的“大工程”。[3]大工程观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大工程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大工程观就是要求工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新挑战,工程教育观必须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目前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只有真刀真枪地深入工程系统,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才能避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应用的弊端,才能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需求反映在学生的能力方面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厚基础,宽口径;二是能诚实守信,适应性强;三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是具有工程实践的能力;五是善于思考,具有创新素质。培养学生以上能力的途径除了课堂学习外,完成课外学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

2.大学生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相关机构和学校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思想创新,如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协会兴趣小组活动等。另一类是实物、成果创新,比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维数字建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开放性实验室的科研活动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尽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并且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仍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活动的形式多样,但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校对工程实践的投入不足,工程型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施不全;科技创新的成果流于形式的多,转化率较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新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加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5-6]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

1.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能够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增强了实践能力,进而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生课堂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平台,真正体现了工程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最终目的。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工程知识的继承发展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全方位的提高提供了舞台。如: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首先要认真选题,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等确定自己的竞赛题目,然后设计方案,进行上机演练、调试、修改完善、产品制作,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完成产品期间,要和老师、同学、公司、专家以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等打交道,学生通过与他人交谈、交往、联系,学习了待人接物的道理,锻炼了个人处理好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和指挥协调管理能力。

三、架构基于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1.积极营造创新气氛和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是前提

营造创新氛围是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首先,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学校的校报、学校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其次,要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都要向学生开展创新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有思考、有综合,也有创新;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多出综合性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有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对于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要在科研活动中吸收学生,参与到课题的各个环节中。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机制,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制度是保障

完善相关制度是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实施、条件保障单位和部门的职责,成立学校层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实验中心以及相关学院之间的相互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出台相关政策,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指导教师的配备和相关待遇、经费、工作场地及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的老师,要建立和完善在成果认定、职称评定、评优评选、出外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对于学生,则从课外学分的认定、优秀毕业生推荐等方面制订奖励制度,从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3.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础

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类教学科研资源,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特别是由二级学院分管的具有共享性质的大型加工设备、分析测试仪器,应该由学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配置充足的专项经费,加大对一些创新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的支持力度;卓有成效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和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企业要舍得花精力和一些费用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学科专业为单位,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专业课程的设置论证到实施要严谨求实,每门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培养哪种技能必须明确,能够体现育人特色;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鼓励学生结合实习企业情况自选题目,指导教师把关等。

4.分阶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重点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持续开展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阶段进行。大致可以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较高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属于启蒙认识阶段,适合于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新生处于基础学科学习时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是比较缺乏,但大一的学生有热情,精力旺盛。学校要下力气,做好前期工作,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科技创新等活动来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兴趣。九江学院的“濂溪讲坛”从2006年至今已举办了101期,从开办至今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外交官、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在弘扬九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师生的学术和文化视野、启迪人生智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校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

(2)中级阶段。中级阶段属于认知阶段,通过结合大二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从学生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入手,经常举办一些专业化、体现学校特色的、与学科设置相匹配的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九江学院每年都举办全国3D大赛选拔赛、三维数字设计大赛和信息技术水平大赛、钳工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通过比综合素质,加强课题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3)较高级阶段。较高级阶段属于实践阶段,由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高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由于九江学院积极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以及全国的学科竞赛选拔赛,学校在师资力量、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按照新制定的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根据获奖等级进行成果奖励,以此来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属于实践提高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创新意识培养和熏陶,创新意识逐步成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九江学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个人的职业规划及发展要求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从2010级开始,学校开展了课外学风的选修工作,要求本专科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后还应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形式多样,有毕业综合技能测试、开放性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等;另外,学校在申报成功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托,认认真真地选拔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准工程师培养,在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大四的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以工人的要求进行管理,以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培养,力争使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够顺利进入岗位。

5.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

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素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型工程类人才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实用型人才,要求培养的过程必须注重实践环节,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要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切入点,[8]通过将教师下企业锻炼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聘用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先后聘请中铁集团大桥七处、昌河集团、6354所等企事业单位的高工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同时利用寒暑假选派部分教师分别进入企业学习、锻炼。学院采取了相关考核和激励措施,使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化、常态化,这种“双师型”队伍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源头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近年来,在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直接参与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西赛区预赛中,参赛作品11件,参赛人数48人,荣获第五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二等奖1项,江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第七届全国应用技术水平大赛中,荣获机械设计CAD全国二等奖1项。目前,2009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学生正在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和中船工业集团6354所作为江西省教育厅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同学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他们从2012年9月入企,经过了许多岗位的培训,目前已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毕业设计题目全部是企业或研究所的产品开发或实验数据整理。有些同学的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大,几乎和硕士生相当,要学习ANSYS分析软件、学习机构设计软件Pro/E、UG及产品加工、制作,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总之,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制订完善考评机制、树立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9]

参考文献:

[1]仲伟峰,何小溪,慕香永.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38-39.

[2]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3]张保森,王章忠.大工程观视野下材料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9-20.

[4]杨琳.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2):100-102.

[5]章启成,潘彩霞,陈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工程观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68-169.

[6]朱育锋.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16-118.

[7]郭庆,魏莹莹,赵中华,等.以学科竞赛为支撑构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30-133.

第4篇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影响创业选择和成功的因素各类研究中,创

>> 探析杭商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启示 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养成的作用 创新创业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研究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启示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究 融合教育背景下视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与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项目对民航机务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研究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思考 社会实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史晋川.浙江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5]舒元,谢识予等.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徐和雍,郑云山等.浙江近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韩永学.浙江历史上的主要商帮及其经营思想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2,第29卷,(1):55-57.

本课题受2009年度杭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项科研课题经费资助,课题编号:Hzszy09007

第5篇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音乐思维;创新思维;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02-01

一、音乐素质教育的含义

音乐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素质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音乐人才的素质,更是为了在传授专业音乐技巧的同时讲述音乐理论。除此之外,使用音乐思维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受教育者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通过传授音乐理论和专业的音乐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明确音乐素质教育的地位。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认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消音乐教育中的错误观念(即:可有可无),逐步提高音乐教育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管是高校的领导,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该明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音乐教育素质的重要性。只有在国家、学校的政策中,明确音乐素质教育的地位,才能有效利用音乐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优化音乐课程结构体系。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就是少年时期,而大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音乐的最佳年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专业音乐理论与技巧,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教育策略,优化课程的结构体系,选择一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课程,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音乐基础知识与作品鉴赏都是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必修课,在文化层次方面,音乐基础知识与作品鉴赏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同时又区别于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在内容方面,不仅拓宽了音乐的知识面,增大了信息含量,还减少了知识点的难度。总而言之,优化音乐课程结构体系,能够有效了解和把握音乐艺术全貌,将音乐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系统中,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强化教师教学音乐意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最初设计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利用音乐的主动性,来引导大学生开发创新思维模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大学生的目光。亦或,教师采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与音乐的共鸣,从而加速灵感的诞生。除此之外,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领会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开拓思维方式。同时,教师也应该懂得教学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言简意赅、明白晓畅,循循善诱、温婉柔和,切记不要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四)开展音乐思维实践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有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方面,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老师的重点内容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融合老师技巧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观点,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同时,学生可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展开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从而开发自身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

(五)营造校园音乐生活环境。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人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收生活环境的影响。在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音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中,音乐必不可少,音乐的缺陷会导致学生身心不能实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实现不了创新思维的高级思维模式。所以,为了能够使得校园文化、生活得到发展,必要要培养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音乐造诣,浓厚的音乐氛围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疲劳,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业务艺术团体(合唱团、民乐队以及舞蹈队等),学校有一定能力的条件下,可以成立歌舞团、交响乐团或者话剧团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结论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音乐素质教育在思维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所以,各大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可以采取音乐素质教育,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探究素质教育突进,从而培养更多的能够为我国效力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德崇.探究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艺术科技,2015(02).

[2]张文馨.对加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5(20).

[3]甄晓明.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浅析[J].时代教育,2015(04).

第6篇

关键词 专业课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为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应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专业课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根据专业特点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证明,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能使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要素就是“素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与统一,要求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能适应社会生活、独立思考,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一、前提条件

(一)改变教育观念。教师应该理解教育过程,就是不断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倡导素质教育,专业教师就必须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同时探讨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专业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的讲授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坚实基础。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要知道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教学上必须依照这一目标,师生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创造力。从创造心理学得知,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1]。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大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学习和思考,在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上发展,以独立的思想和优势去超越、去创新。

(三)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即身教重于言教。特别是要与学生多接触,其自身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依赖于教师的素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所以教师要不断通过自我提高,陶冶情操,拓宽加厚文化底蕴,成为一个具个现代文明素养,热爱学生、积极向上的人。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方法和途径

(一)课程设置宽广。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徒劳。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迅猛,而且不同学科之间交叉面广,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重视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学科交叉”的原则,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学科设置应综合化,打破课程界限,多开设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上重新优化,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来设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此外,在课程设置时适当调整必修、选修课的比例。例如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除了主干课以外,又开设了功能纤维与功能整理、智能纤维与纺织品鉴别、纺织商品学、染整分析与检测、纺织品外贸函电等课程。这样满足学有余力学生选择更多适合自己的课程,塑造学生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具备全面素质及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指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老师要科学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活动,善于传递创造性教育新观念,制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各种创造性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形成广博的思维,做到跨学科和课程规定以外内容的学习[2]。例如染整工艺学课程的印花工艺讲授完后,教师给学生观看各种印花样卡,让学生自己分析各种工艺的特点,然后自行设计一种新印花工艺,在专业实验室实践,比较每人设计的工艺特点和可行性;在纺织纤维鉴别课程中,启发学生用感官鉴别法鉴别自己穿着服用的纤维,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显著提高。

课余时间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室工作,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工作或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寓教育于实践中。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重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轻化专业毕业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自己实习,然后教师定期指导、检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与社会加强联系,了解工作中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根据我们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比较满意。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素质和创新教育,标志着大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走进了信息发展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进,它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变革,专业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即教学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印花过程、聚合物的合成过程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用教学内容的动态和知识的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探讨的意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承作用走向引导创新,教师的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逐步优化,因此科技教育将成为专业教育的共识。

三、结语

从教学实践来说,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进行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专业教师必须经常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专业教师应该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专业教师的目标和职责。

参考文献

第7篇

1.1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各高校在不断地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但仍受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①素质教育实施不够完全。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中国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播,轻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只满足于考试成绩;②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科研欲望,参与创新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③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专业课程设置落后和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视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活动和科研活动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④师生交流开放程度不够。高校教师只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传道、授业、解惑”[3]。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普遍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普遍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与遵从意识,忽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

1.3创新和科研机制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投入不足,资助经费少,实验设备陈旧以及实验器材与当前高端科技完全脱节,吸引不了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兴趣,更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多数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实践机会和科研机会不足,严重阻滞了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进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5]。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6]。素质教育则是指一种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增强素质教育观念

创新意识、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四个基本要素[7]。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教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基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条件的支撑、充实优化教学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支持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等[9]。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要积极顺应时代需要,结合实际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是全面实施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10]。因此,高校要把素质教育观念贯彻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保证完成实现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对学生的共性培养,也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把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大学生课堂内外都能长见识,增才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2改革教学体制

建立规范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实验教育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非常必要[11]。教学体制改革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上着手[12]。课程内容是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教学方法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13]。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创立新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创新;高校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开设创新系列学术报告会、成立社会实践社团等,着重建设适应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授业”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大学生的考试方式应注重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把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科研活动方面纳入大学生成绩的考查,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建立创新科研平台

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理念,增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14]。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和科研实践。因此,高校加强对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是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实验中心可以增加对创新和科研活动的投入,更新实验仪器等措施满足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基本要求;定期开发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实验研究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兴趣,鼓励大学生的参与创新实验和科研项目,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建立有效评估制度和激励政策

要调动大学生从事创新和科研的积极性,就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15].因此,建立有效的评估制度和相关的激励政策是素质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在创新活动和科研活动中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和科研成果给予津贴奖励或设立创新和科研学分,把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科研活动作为其完成学业的一部分,给予学分奖励;完善激励制度,对积极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同学进行大力表扬,同时,把科研活动和创新活动纳入奖学金评比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同学积极性,更能够作为榜样激励其他同学投身于学生创新活动和科研活动[16]。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来看,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应试教育忽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急需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进行文化素质的“补课”,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素质欠缺的需要,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这在当前至关重要。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等。为此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时代所要求的科技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而且越是科技进步,就越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教育是基础,而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

二、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高新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随着企业用人机制和毕业就业体制的变革,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因此,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检查落实,努力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的热切期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人文教育薄弱是人才培养方面最为突出的现实,在这特定时期提出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三、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

(一)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文化基础

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新思维不仅得益于对问题的深入探究,也得意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而深厚的基础知识单靠专业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创新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打破传统既定的思维模式和建构科学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加宽厚的创新思维平台和丰富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广更深的认识世界,推动人类创造性研究,提高人们创新能力。

(三)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同文化环境分不开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内容,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正是为了建设一种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民主的、进取的、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自身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智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第9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3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G.K.Prahalad)和哈梅尔(GaryHamel)提出的。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索质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才需求,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应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一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环境竞争力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条件等。

1 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质,这种内在素质和发展潜质又必然外化为一种创新的能力,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没有“你无我有”的优势,就很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可替代的人。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就必须注重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与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同时,创新不是空想,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是各种能力综合的体现,是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个人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外化,正是从这个角度,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是主线和动力,而学习能力是中心和源泉,专业能力是基础和根本,创业能力是归宿和目标。大学生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发展性学习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2 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价值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对创新的定义做了阐述,他说“创新实际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新的思想、方法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实行生产要素新的组合”。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实践活动也具有创造性、表现出不同于别人或超越自我的独特方法和途径;创新既是一个发明与发现的过程,更是一种改进和再创造的过程。”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的群体,从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从构成要素来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敏锐的思维能力、全面的智力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研究动机构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激发大学生德才兼备,学以致用的本领,成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线。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探索精神、强烈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发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其在专业的基础上思考和创造,实践和探索。

第三,从基本特征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受外在环境和自我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主动性、协作性、发展性、实践性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中必须通过构建外界环境,完善培养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发挥其主动性完善其独创性和可持续竞争力。

3 构建以创新为主线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

创新的本质是实践。创新的哲学基础强调,创新与实践有着密切的、本质的联系,创新的规定性与实践的规定性相互包含。创新是实践活动,是实践的创新;实践是创新活动.是创新的实践。

在人才培养中,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将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融人到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入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以问题解决的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思维创新的空间,有利于达到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核心能力管理:指导学生给自己的大学规划和职业发展设置预期目标,将目标细化,结合专业和兴趣,建构个人核心能力素质表,并将其付诸实践,将专业学习,品格塑造,实践锻炼相结合,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根本目的。

第二,自主学习培养:从核心能力构建出发,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自主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发挥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自觉寻找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不仅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也拓展创新思维。

第三,创新思维锤炼: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核心竞争力的主线,也是能力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思维的锻炼,需要大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小组讨论,不仅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锻炼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四,创业设计实践:创业是新时期市场发展的需求,创业者需具有更高的能力和素质:强烈的成功欲,自信积极,抗压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在核心能力构建中,组织学生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石,从项目的探讨、调研、思考、实践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自主创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为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86.

【2】王章豹,徐橄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第10篇

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质量保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作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将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在21世纪,谁掌握了这个世纪的创新教育,谁就赢得了主动权。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原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学校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首次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近年来,众多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还从多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引发了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学生评价制度上的有益实践,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本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为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体系的质量保障。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1.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阐释,学者们一致认为科研创新能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用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想象力的丰富性、思路的新颖性及发明性。

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密切相关,表现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未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因而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现状

1.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创新学习能力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前提,离开了这个动力基础,人的创新活动就无法开展,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形成,它是评价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指标。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是形成和发挥创新学习能力的动力和底蕴。创新学习能力是创新活动者个性品质、能力素质的总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应该是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善于捕捉新信息、主动更新知识和标新立异等。

(2)创新知识基础

创新离不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也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占有的知识量越大,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就越能激发其创新思维,释放创新潜能。

(3)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的观察、发现、联想、想象需要创新思维的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目标的确立需要经过创新思维的审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思维进行全程判断、分析和验证。

(4)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在理工科表现为查阅文献能力,凝练思路、实验仪器操作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5)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没有这些环境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直存在着重知识目标轻智能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因果分析法,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这一现状进行分析,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

我国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长期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没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2)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我国大多数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结构雷同,学科之间内容重复,课程设置缺乏有机的联系,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设置不够,学生接触的科学前沿知识较少,如果不主动学习,不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注重学科知识的互通性,就只是在知识中浸泡,而看不到知识的创新及主动去创新。

(3)思维缺乏创新

陈旧的教学理念及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学生惰性较大,缺乏主动思考及探索的精神,过于崇尚权威,过于自我封闭。

(4)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

由于扩招之后,设施不足,学生缺少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得实践课程的实施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创新,更谈不上创新的成果。据统计,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报专利的约为1.1万件,而美国每年受理的40多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占23%左右。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接收知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指标组成。这三个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切其它能力的基础,这既与先天水平有关,又与后天培养有关。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不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什么科学研究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但这类指标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不必追求其值尽量大。所以说,学习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科研能力的表层,可测性较高。科研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是对知识的升华。大学生做毕业论文实验过程,就是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就是根据老师给定的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科研问题的过程。科研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内层要素,实践能力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高要求,是对知识的再创造或是对于事物的规律的再认识,是科研能力的最高层次的要素,也最难以达到。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越高,越能体现出高层次人才的高水平。

2.培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将大学生科研能力分解为学习能力、主动参与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接着将这3个一级指标在逐层分解为10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

3.各指标权重设计

在二级指标中,撰写科技创新研究报告的能力、科研论文的发表、毕业设计/学位论文能够进行量化评分,其余不能量化的指标,通过设置题目,采用教师打分法进行量化。这里构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的,通过评价,使学生本人清楚了解自身素质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水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年级和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指标权重,实施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能。

四、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保障

1.实践教学目标保证

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工程教育特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用现代工程观和辨证工程思维来审视当代工程教育,科学定位并合理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保证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通过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实现过程。

3.实践教学支撑保障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件体系是指学校对实践教学起保障作用的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实验设施设备、校内外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环境等组成的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支撑、保障作用。

4.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保障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涵盖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监控方式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运行监督、信息反馈和管理调控等功能。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通过对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的评价,能够发现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能够引导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对于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推优提供参考。构建和优化大学生创新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持续不断地加大创新教育的改革力度,积极深入地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途径,才能为建设和谐的、创新型社会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纯别.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26(5):18-25.

[2]王平祥,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10):49-51.

[3]胡述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效果检验方法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3):63-67.

[4]胡瑞卿.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6):159-162.

[5]乌力更.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2,11(2):98-101.

[6]李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7):13-15.

[7]刘映池,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4):70-72.

[8]贾海宁.学分制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信息科技,2005,(17):175.

[9]刘宏新,王奕娇,杜春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5):77-80.

[10]杨育.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从科技创新的视角进行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9):105-107.

[11]张仰飞,魏萍.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6,6(4):57-61.

[12]彭健伯,欧美强.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测评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02-104.

[13]卢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探索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07.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为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提供平台,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科研的内涵及必要性

大学生科研区别于专业学术研究活动,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延伸,是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和学术认知过程,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科研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指导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科研技能、锻炼个性品质,培养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营造浓厚科研氛围的需要,对大学生深造就业、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现状

随着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各高校也逐步认识到培养科研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平台。然而,纵观目前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教学改革和师生自主性的发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方面:①对大学生科研重视不够。高校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学术科研和学生的知识学习,将大学生科研项目视为课外活动,缺乏足够重视。②科研经费不足,设施平台不健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有限,科研资助经费少,开放的实验设备及重大科研平台不能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③科研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参与科研和教师指导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方面:①课堂引导性不够。课堂教学缺乏学术性,课程与科研成果脱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②教师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力度不够。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重,缺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挫伤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学生方面:①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学生过于注重学习成绩或参与社团活动,不太关注科研活动,缺乏参与科研的主动性。②覆盖面窄。学生过分关注大型学术科研竞赛项目,忽略了普通科研项目,导致科研覆盖面窄,学生参与率低。③科研创新水平较低。本科生专业理论水平有限,科研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有技术含量、可行性高的项目较少。这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对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紧跟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目前现状和问题,结合高校实际和大学生成长特点,进一步思考、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科研工作方法,创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1.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科研保障体系。高校组织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①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应在争取国家本科生科研资助经费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拓宽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大学生科研专项资金,为学生科研提供资金保障。②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分别成立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学生科研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创业工作;建立以教研室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执行机构,为学生科研提供机构保障。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操作性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活动基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重大科研平台开放规章,指导教师工作量统计、考核评价,为学生科研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

2.创设支撑平台,完善实践实习条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各种平台的支撑,高校一方面要通过校校联合和校企合作等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从事科研创新的硬件支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建设,配备丰富的信息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向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学生开放,发挥硬件平台(特别是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学生科研团体或组织,积极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学生科技协会、专业研究协会、科技夏令营、科研与创新团队,定期进行学习研究,用浓厚的科研气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最后,高校还应提供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规范化。

3.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培养课程体系化。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要将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纳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首先高校应在保证传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实验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成长开辟空间。其次应增设专门的科研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从事科研的理论知识,引导他们从事初级科研尝试。再次要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设立特色课程,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强化课程体系对学生科研的潜在影响力。

4.充实延伸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按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及时用本学科内最新科研学术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适时把学生引入科研前沿。其次要延伸课程教学范围,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系统规划并科学设计实习教学,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科研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并给予学生体验和运用重大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启发式课堂互动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加强课堂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5.建立科研创新导师制,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建立科研导师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选拔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负责学生科研的选题、立项、研究开展及成果申报的指导工作,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根据指导学生的学历层次跨度建立学生科研梯队,拓展和延伸指导范围,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科研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大学生科研开展,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实现本科生学习与科研的全面接轨,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6.丰富培养载体,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丰富的载体和良好的氛围,高校应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学术学科带头人等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科论坛,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定期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观摩,举办科技活动节、科研讨论会、学术沙龙,探讨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以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大学生科研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必须根据大学教育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将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融入大学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加大学生科研工作力度,完善各种体制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通过多种模式、多种渠道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万荣,孙继,宁海龙,唐鑫华,李晶,魏湜.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

[2]邱学青,李正.加强本科生科研?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3]李继.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第12篇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途径与方法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潜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他们发展的竞争力,为今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这是当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必须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职业素养的相关概念论述

职业素养的概念相对比较广泛,我们都知道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工作中必备的,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出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高校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意识,要使广大的学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明白职业的实质,懂得职场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及创业理念。只有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令他们在职场上顺利打拼。

二、提升职业素养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意义

应用型高校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物。它的出现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高考的扩招,每年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同时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均反映部分毕业生职业素养缺失,对待工作只是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在面对困难时总是选择逃避,缺乏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不安分自己的工作,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究其原因,自身职业素养的缺失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职业素养中包含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它们是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产物。不断加强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逐步完善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使其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令学生真正地理解何为职业,进而使更多的学生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学会处理好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学生,能有长远的眼界,做到顾全大局,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在追逐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会不忽视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三、在应用型高校中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课堂是高校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阵地之一,课堂教育教学成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场所,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育大学生良好职业品质的重担。不能仅仅认为只要是教好专业知识,一切就没有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一)培养职业意识

云南工商学院提出“上学即上班”的理念,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得以贯穿。严格学生考勤,保持职业风貌,上学的环境即是上班的环境,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即对学生的要求。

(二)规范职业道德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进步的人生观,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职业活动中进行自觉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

(三)注重职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通用的职业心理素质如:勇于竞争的自信力、经受挫折的容忍力、不断进取的坚毅力、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力、环境变异的适应力等。当然,不同职业和岗位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是有所侧重的。

健康的职业心理具有重大作用: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个人不断适应环境,适应现代社会;能有效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支持个体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有利于群体心理环境的优化。

(四)提升创新素质

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智慧人生的源泉,也是大学生形成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素质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是在人的一般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的,是在基本素质充分发展前提下形成的,是基础层面素质的积淀和升华。由于创新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要素组成,体现着个体所具有的身心素质的最高水平,因此,重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总之,在应用型高校重视对大学的职业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在求职的过程中,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实现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

[1]杨祖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4):149-150

[2]张希玲.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46-47,61.

[3]李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J].人才培养与就业,2013(1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