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时间:2023-08-02 17:1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自然灾害的看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第1篇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1

一、调研背景

重大自然灾害历来会使国际资本市场造成波动,甚至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威胁到资本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单以地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为例,从全球范围来看, 2004年12月印尼发生地震海啸,亚洲股市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普遍下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当天,股市尾盘出现跳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亚太主要股市多数收跌,A股也受到拖累,跌幅0.79%。其后续由于地震造成的福岛核辐射泄露加重了股市不景气。我国沪深两市在市场大跌下亦难幸免,两市小幅低开后一路震荡探底。

从种种事例可以看到,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海啸等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其恶劣影响的同时,也时时影响着资本市场,引起资本市场的重大动荡,加剧风险,恶化经济。因此,及时分析总结出因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从而建立起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来及时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二、调研目的

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涉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问题。为了更准确了解当前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出重大自然灾害是如何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从而证明出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整体经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并且为探究我国政府对此的宏观调控效力,为构建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调研对象

长沙市国信证券公司、华融证券公司、华林证券公司和方正证券公司的股民、经理和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研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随机采访

五、调研时间

2011年9月至12月

六、调研内容

1.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投资者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的认识,以及对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投资调整情况。

2.以随机采访的方式对整个资本市场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冲击后造成的损失以及由国家及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全面了解。

七、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了1000张问卷,收回868张,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791张。现将这次通过调查问卷所获得的重要信息报告如下:

1.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外的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影响企业营运状况的同时也把社会弄得人心惶惶,从而对我国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不过,与国内自然灾害相比,国外的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要小一些。

2.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时间

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投资活动的影响时间较长,大致时间为一年,可见,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其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3.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当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造成波动的时候,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是最有效和最易被投资者所接受的,而法律手段过于强硬,行政手段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中比较理想的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出我国的国家调控机制比较完善,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国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力,但是所带来的影响却不是很大。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投资者基本上从事投资的时间在三年以上,因此在投资工作中有丰富的经验。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们大多能在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帮助下,通过以往经验和专业分析来对自己的投资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不过,投资者也明确的指出国家还应该改善宏观调控机制以将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波动与损失降到更低。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灾害对国家财富造成的如此巨大的威胁,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这表明了我国宏观调控机制的改善势在必行,构建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迫在眉睫。

八、调研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愈发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而深远的重要影响,灾害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国民经济从而使资本市场受到冲击。那么,重大自然灾害究竟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从而导致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的呢?

从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来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一般认为,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灾害直接造成的物质形态的破坏,如粮食产量的下降,房屋建筑、公共没施及设备的破坏等;而对于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则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如徐嵩龄等人认为,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在广义上包括:由灾害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直接破坏,并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网络而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其他破坏而带来的损失;由一种灾害引起的另一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资源上所遭受的损失。

显然,这种对间接经济损失的理解是广义上的。黄渝祥等人将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分成三部分:由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生产单位、行业和部门有着紧霸的投入一产出连锁关系;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灾害后的恢复过程需要动用原来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损失。

综上所述,虽然重大自然灾害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其损失却不能以单纯的经济数据来计量。灾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甚至民心带来致命的打击,继而加剧经济损失导致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因此,我国必须着眼于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长效的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第2篇

一、减去导入环节中不必要的教学步骤

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和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教师的导入如果能导在学生的心坎上或教材的要害处,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中,为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拖泥带水,又未揭示教材的本质问题,就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能快速开启他们的心扉,就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新课导入为例,我们先来看W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安排的几个步骤:

1.多媒体呈现1998年长江洪涝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视频。

2.请同学说说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

这一环节共耗时15分钟,很显然,导入部分存在拖沓冗长、穿靴戴帽的问题。一节课才45分钟,单在导入环节就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且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导入一般都是简洁、干净的,而拖泥带水往往是导致一堂课失败的重要因素。W老师设计前两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导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很明显,这两者内容重复,而且多个视频很耗时。

再来看看J老师对这一节课的导入:

1.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图片。

2.请学生说说那个灾害更严重,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导入共用了5分钟的时间,简单明了,既让学生感知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也让其感知自然灾害危害很严重,往往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减去授课过程中不必要的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对一些“赘余”的教学内容要大胆减去或一笔带过。在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对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危害等内容进行了不同的处理:J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省略了这一内容,而W老师在讲这个内容时却颇为详细。

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因此,在讲解这节内容时J老师选取了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以本地区的一条河流――曹娥江为例,重点分析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分类、危害等内容,花了四五分钟,简单地交代过了,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上,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而W老师却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知识一一详细讲解,结果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就出现了问题,并且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记忆内容,这样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删减教材内容得有一定的依据,既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等。课标中没有要求的内容但课本有的应尽量减去,如,“自然灾害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这些知识应该是编者为了内容的完整性而加上去的,上课时可以不讲,也可以让学生简单阅读就行。还有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的或者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的,再说也并非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也可以减去。在减去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后,就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了。

三、减去补充知识中不必要的链接与拓展

地理本来就是丰富多彩,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呈现的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阅读材料,如,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中,就增加了《中国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四则阅读材料。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教学案例,既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引用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有些教师在引用材料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动辄就链接材料,一节课下来使学生疲惫不堪的。有链接长篇大论,导致材料与问题不在同一幻灯片上,因操作不便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同一问题链接多则材料,名之曰加强巩固,实则浪费时间的。不知从何下手的。我们从以上这些链接导致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这部分内容应减去或作适当修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链接的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要有可读性和针对性。另外,还要控制总量,不能因为链接太多而冲淡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在这方面,J老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大胆取舍,减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因此,链接就比较合理。如,他在讲“洪涝灾害危害”这一内容时,选取了身边河流――曹娥江,内容如下:

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

材料二:曹娥江为绍兴市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尖公岭,流经新昌、嵊州、上虞,在绍兴县新三江闸以下注入杭州湾,流域面积6046平方公里,涉及绍兴、杭州、金华、台州、宁波等5个市。上游四大支流:澄潭、新昌、长乐、黄泽,先后在嵊县城关附近会合。曹娥江干流(自嵊县东桥始),旧时按流经县域分段命名,嵊县段称剡;上虞段(含姚江)在今百官龙山以上称舜江,上虞龙山以下到三江口,俗称前海,其北,俗称后海,即今杭州湾。东汉江安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日,曹娥之父盱,因龙舟竞渡溺于江苏,尸不得见,投江自溺求父尸,以孝女闻名,始以庙前一段江称曹娥江。民国始,统称自嵊县城关至入海口为曹娥江。

从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让学生认识曹娥江流向,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干支流情况。而材料二则具体介绍其流域特征。然后通过这两则材料分析其产生的自然灾害及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另外,教学中适时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同时又能推进教学的顺利进程。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地理课成为故事会。在这次同课异构中,金老师简单补充了泥石流爆发,在山区的你我应该如何逃生这样情景,增强了学生的防灾意识。黄老师在讲解中国洪涝灾害时,对1998年长江的洪涝灾害,淮河洪涝灾害情况做了大量描述,她想通过这些补充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很严重,但其实这块内容在这里中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只要简单提及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篇幅的拓展。这一现象很多教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都时有发生,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滔滔不绝地“一泻千里”,其结果往往是“离题万里”。

四、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

这里的知识呈现主要指的是幻灯片上显示的内容。由于受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传统“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无法在黑板上手写大量的文字,所以不重要的知识一般也不会在黑板上呈现。但自从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课件都是在备课时制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很多教师喜欢把一些知识的注解、拓展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幻灯片上。而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所限,一些教师还没等学生看清楚幻灯片中的内容就走马观花般地一晃而过,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还有些教师恰好相反,他们会详细讲述呈现的所有内容,结果往往是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前面提到的“洪涝的概念、特点”“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W老师都一一地呈现在幻灯片上实在有点画蛇添足,极大地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的确有删减的必要。

我们再来看一下J老师对这一内容在幻灯片上的知识呈现:

1.自然灾害概念。

2.自然灾害危害。

3.洪涝灾害。

(1)原因。

(2)措施。

高考答案要求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练,尽可能地用地理学科语言回答。但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除自己平时的训练积累外,也有教师的引导影响。J老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就自然灾害的概况以两个大标题呈现,灾害的原因最终概括为以上几点,简洁明了、要点清晰,符合高考答案要求,久而久之,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教师则喜欢把要讲的重要知识点、课堂设问的答案完整地显示出来,这样既不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们要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也就是说课件也需要简而精。

第3篇

关键词:乡愁;乡土情怀;地理问题;探究

故乡是人生的根,乡愁是血脉的情。乡愁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思念,也承载着对故乡人文地理的记忆。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基于“乡愁”的地理问题探究,是对家乡山水的眷恋,是对“身边地理”的关注,是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笔者生在西海固、长在西海固,又在西海固从事了二十多年中学地理教学,虽然今天行政概念上的“西海固”已经不复存在,但在笔者心中,“西海固”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在地理上却带着不可磨灭的人文痕迹和乡土情怀。“西海固”是笔者的乡土空间范围,是“乡愁”地理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

一、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深入掌握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乡土地理野外考察,不仅能获取乡土地理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获取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提升地理素养。

探究一:如何保护六盘山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2015年9月29日,在六盘山西麓、隆德县东南5千米处的一石料厂发现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保存完整、特征清晰。据专家鉴定,这是蜥脚类恐龙在湿度、粘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足迹所形成的化石,它们能够反映恐龙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以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为古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珍贵资料,具有恐龙骨骼无法替代的作用。除了科学价值外,恐龙足迹化石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家乡六盘山发现白垩系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笔者与几位同仁也到实地进行探访,此事还被微信公众平台“固原大城小事”以“地理爱好者登上六盘山西麓寻找弥足珍贵的恐龙足迹”为题予以报道。恐龙足迹化石被发现后,当地有关部门已停止石料厂生产,但将来怎么进行保护,各抒己见。于是可适时在地理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问题探究]如何保护六盘山西麓恐龙足迹化石,主要有两种意见:主张原地保护并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地;主张易地保护。你赞同哪种主张?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笔者采用辩论方式将“乡愁”引入学习,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由于问题贴近实际,辩论又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的平台,很受学生欢迎,课后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表示还想再展“辩”功。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会使地理课堂更丰富多彩,更能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二、课外观测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人人都有乡土情怀,多从生活和身边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观测探究,更易引起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情感。地理经纬度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之一,每个学生都很想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点。

探究二:探寻固原的地理坐标(经纬度)点

选择某日(最好是二分二至日),准备好长度为1~2米的直杆一根、卷尺一把、石英表或电子表一块、计算器一个、白纸和粉笔若干等观测用具。在学校操场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时间、地方时差的含义及相关计算原理和规律,简易测定固原的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并通过这些活动达到理解和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和训练地理能力的活动目标。

[问题探究]写出完成这一测定任务的主要工具等;写出计算固原二中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表达式;写出计算固原二中经度的表达式;写出计算固原二中纬度的表达式。

结合学习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章“行星地球”,可开展对本地经纬度测定的实验,因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关系,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也是本章重难点。因此,结合相关内容开展该实验观测,让学生“立竿见影”,不仅对活化教材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学以致用的很好例证。

三、文献查阅

留心查阅本地的地方志,借阅图书馆乡土书籍、阅览室报刊论文,以及浏览互联网等各种本地相关的地理信息,搜集、整理、挖掘和开发乡土地理的相关资料,可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地理校本素材。如笔者就保存有《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1、2期宁夏专辑;《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9期,(主题文章为“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世界遗产地理》2015年第10期宁夏专辑等杂志,便于随时查阅。

探究三:西海固的自然灾害

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 ,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它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原州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区)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200~400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 000mm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1920年12月16日20时,西海固大地陡然剧烈震动,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震级8.5级,主震区震中烈度12度,时称为“环球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0余万人之巨。

[问题探究]说出西海固所在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分析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和开发西海固地震遗迹资源?

第4篇

【关键词】电网;保险;理赔

引言

电力系统的财产保险和理赔工作,是专门对电力系统的电网损失进行一种理赔和对电力财产进行保险的工作。便于电力系统更好的分散电力风险、减少电网损失、促进电力增收起着关健性作用。并科学、合理、有效地处理相关保险赔案,保证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电网建设的现状和传输特点

我国目前有相对独立的五大电力网络,以自然的区域划分分别建成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中以及南方电网,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规划中我国电网逐步实施全国联网。现阶段,不但有这些区域性的电力网络,而且还建成了许多条跨区高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电力传输线路。

我国电力网络传输特点有:(1)大容量、高电压等级;(2)电网资金价值高,分布广泛,所经过的地区情况复杂,且资产多为户外资产,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破坏。电网传输属于高技术高资金资金密集型;(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是:我国陆地,从西向东。西区是高原山地,地壳变动强烈,地震、冻融、雪灾、冻害、雹灾、泥石流、沙漠化较为严重;中区是高原、平原的过渡带,以山地地抽灾害、水土流失、旱灾、洪水、雹灾为主;东区则是我国海洋与海岸带灾害、平原地质灾害、涝灾、洪水最为严重,其中某些灾害都可能直接导致电网事故。保险企业要根据保险标的所在区域发生灾害特点,做些防灾防损的预案,一旦有灾情发生,电网企业应即时与保险公司沟通交流,交换灾情信息,做好风险提示,共同做好防灾防损工作;(4)由于电网分布和传输有这些特点,因此在这些大的区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地形、气候气象,如何厘定一个合理的费率、拿出一个科学的承保条件,需要做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

二、电网企业财产保险特点

电力行业的保险种具有行业特点,分为电力财产一切险是,投保人所有账上固定资产进行投保;其次电力机器设备损坏险,是投保人的变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及仪器仪表设备、配电设备、通信设备等按双方协议进行投保。再者是供电责任险,投保人的供电区域内所有或管辖的供电设备及供电线路进行投保。在保险期限内,若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被保险财产因免除责任以外的其他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坏或损失,由保险人按照协议规定负责赔偿。

电力企业财产保险是电力企业根据合同约定,向承保的保险公司即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电力企业集团财产保险统一管理,企业集团以“低成本、高保障”为宗旨,有效地转移企业资产风险。将所辖各单位财产保险业务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手段。在财产保险统一管理中,集团下所辖各单位各自作为财产保险投保人和受益人的性质保持不变,但在被保险人进行各项保险事项时,将各单位集合后的投保资产作为基本前提。形成巨大的统一保险标的,从面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既让保险人获得合理利益,又促使其提高服务。资源集合规模优势也是电力财产保险统一管理的核心价值。

电力企业整合利用保险管理资源,提升保险管理水平。通过公司统一的运作,建立一支财产保险管理与业务团队。集中统一应对关健保险事务。通过经验积累充分发挥团队与业务水平。一方面节省了各单位在财产保险管理事务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带动提高了各单位财产保险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划分危险,正确评估每次事故的损失,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利益更大化,并且进行再保险安排。从保险协调人员到基层单位培养了一支既有业务知识又懂风险管理的队伍。充分发挥财产保险效果。高效规避资产风险。并全面惠及各单位,使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

三、防灾防损工作

防灾防损工作是保险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险企业和电网运营企业建立必要的互助关系,保险企业给电网运营企业提出必要的风险管理建议,并且根据承保电网资产所处的地域特点及发生灾情的可能情况,及时发出防灾防损提示,和企业共同做好防灾减损工作。

四、理赔工作

理赔工作是保险主要的环节,搞好理赔服务工作,是减少电网损失的关健。结合电网财务保险的特点,在统一管理模式下,保险协调人通过介入理赔管理、监督、协调。带领各单位提高索赔水平。促进电网财产理赔的利益最大化。

保险专责应与保险公司建立以总公司财产保险管理部门为核心,各分支机构财产业务管理部门参加的理赔服务小组。从事保险标的的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建立一套理赔“快速反应机制”。

(一)对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相对较小的电网事故,如盗窃、损失不大的电网事故,应该采取效率高的简单赔付方式。

(二)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属性。要求电力中断后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后,除了应在24小时内通知保险人外,按照有关电力规程先行组织抢修复电,并进行现场事故点拍照,再保留修复现场以供保险查勘。

(三)对于保险责任理赔,有统一管理基本程序:出险报告、查勘定损、收集索赔资料、提出索赔、理赔结案。

(四)现实理赔工作中,出险单位和保险单位经常在经赔偿结果上发生分歧,导致赔案悬而不决,拖延结案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损失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利益补偿、财务决算等事项。所以要求机构人员结构上,应配备保险、电力、财务等相关业务人员当中着力培养具备谈判、研究、理赔能力的人才。

第5篇

作为中国当下足迹最广的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葛剑雄教授开朗、健谈,烦杂的历史现象经过他的释义很容易就让^看到“症结”,这是一个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的人留给“黄河讲坛”聆听者最直观的感受。

除了出游广阔与学识渊博之外,学界更常称慕葛剑雄视角独特,观点别致。无论对于人口、统一、移民、以及教育等等问题,其实葛剑雄体现的更多是一种务实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结合。虽已年过六旬,但葛剑雄精力之旺盛,思维之敏捷与逻辑之缜密令人难忘。对于研究数据的严谨要求不仅让人想起江浙学派的考据传统,而他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又让人觉得颇具海派开放神韵。

透过历史地理看环境变迁

数十年的治学生涯中,葛剑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地理、人口史、移民史等领域,而横跨了历史、地理、人口、文化、环境等,不同维度也使得他的眼界放得更宽、思考得更远。

“历史地理是怎么一回事,好多人并不知道,以为就是历史加上地理,其实不然,历史地理主要指历史时期的地理”。在阐述历史地理之于自然环境影响之前,葛剑雄认为有必要廓清何为历史地理这一概念性前提。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地理和当代地理也有很大不同,历史地理研究的依据、信息主要是通过历史文献来搜集。

针对近年国际上颇为流行的“地球变暖说”,葛剑雄认为如果通过历史地理的视角或能洞悉堂奥。倘若从历史长时段看,变暖说其实尚有存疑之处,不一定是唯一可能。重要的是作为科学工作者来讲,应该更加密切地注意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一旦这个奥秘能够得到解决,人类应对环境的变化就会更加主动。

针对时下的另一种说法:自然灾害是越来越频繁了,越来越大了。葛剑雄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仅仅根据文献记载的统计结果说自然灾害必定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是不靠谱的。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人类的活动就是产生或扩大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从历史地理研究看也不是这样的,因为现在所知道的最大的一些灾害,或者说造成破坏性最大的一些灾害,恰恰是发生在工业化之前。

就历史文献对地震、洪水的记载来说,葛剑雄的观点还像他以前一再强调的一样:这仅仅说明目前我们所知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还是基于自然本身的变化,至于规律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没有了解。当然,现代人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很有必要,但并不因此就认为只要人类约束自己注意保护环境,灾害就能消灭了。关键还是要用主要的精力来关注自然界本身的变化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找到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防止的办法。

对未来环境变迁不必过虑

在葛剑雄看来,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先天优势在于史料家底比较丰厚。但同时也有其软肋,缺憾往往来自历史文献的疏漏、不确定,历史地理的研究者如果不注意研究的科学性的话,很容易会得出错误的、模糊的、片面的结论,对现实会产生一种误导。以前的史料一方面非常丰富,但是另一方面多数史料都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记录的,而且中国的史料有一个先天的不足,以前的学者文人习惯了程式化的表述,甚至是夸大性的描述,而缺少精确的量化。对历史上的记载仅仅根据它本身进行量化是很困难的,一定要用现在科学的眼光认真地作比较,看看它采用什么标准,然后才能比较科学地把它复原。否则就很容易没有自己的主见,为现时的一些需要或者比较流行的说法所左右。

现在一些生态学家、环保学者在批判人类。葛剑雄认为从长远的角度讲是对的,但是现阶段还是不现实的,为什么不现实呢?他觉得首先我们要肯定自然为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能否成为现实,要靠人类自身的努力。界别这个标准,离开人的标准,不行。要真正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那就需要找到一个途径,就是人怎么样能够正确地反映出自然的规律,从而去主动顺应它。处于这样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要学会适度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人的精神生活、人的创造力不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定是不断提高的,它甚至可能出现倒退。物质条件是可以逐步积累的,但精神生活却不一定随之积累。现代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往往不惜将欲望推向极致。如果说我们整个社会比较多的注重精神生活的话,那么不仅可以吸引相当大一部分人的余暇时间,满足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欲望,同时,可能产生更伟大的精神成果,说不定人类能够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在葛剑雄看来就不是简单的节约资源能源的问题了。

正因为明乎此,葛剑雄还是秉承一贯的观点,对未来的态度,对环境的变化,他认为首先不能无忧,我们要有一种忧患意识,但是不必过虑,过分的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他的这种看法也是基于历史地理学对以往中国的研究,正是这些研究使人们相信,自然的变化自有规律。自然环境不是说一定只有越变越坏的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调解我们的期望值,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历史地理看河流伦理

在一次演讲中,葛剑雄曾这样深情地说文明因河流孕育,受河流滋养,随河流流淌,与河流共存。受惠于河流的人类离不开河流,应该与河流和谐相处。问及;可流伦理问题,葛剑雄认为人类和河流的关系应该通过历史地理的视角作充分的认识,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他特别指出黄河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尽管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古代文明如满天星斗,遍布中国各地,但这些文明大多没有延续到今天,不是中断了、迁移了、消失了,就是被来自黄河流域的文明所融合,所替代,或者影响范围有限,发展程度不高。这是由于形成和发展于黄河中下游的文明具有巨大的优势,较早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而这―优势的物质基础正是黄河中下游的特殊地理条件――黄土冲积平原最适合早期的农耕,当时气候温和湿润,黄河及其支流水量充沛,使华夏诸族得以拥有东亚最大的农业区,形成了最发达的文化。

当然,数千年来人类或为了生存的必需,或出于愚昧无知,或陶醉于自身“征服自然”的能力,曾经向河流提出过度的索取,如盲目扩大灌溉面积,无节制地使用河水,破坏流域的植被,污染水源和河床,任意建造水利设施或开辟航道,随意改变流向或流量,用耕地或堤坝限制河道,诸如此类,无不在破坏河流、影响河流的生命力的同时,给人类本身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或加快了河流文明的衰落。这类惨痛的教训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类的重视和思考,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人类与河流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具体途径。

第6篇

面对灾难,我们冷静思考,这次四川汶川县出现的大地震,为什么之前都没有预报到?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报呢?很多人对此非常关注。

专家介绍:“地震多数发生在地下15公里以下的地壳里,当前人类对于地壳的研究只能通过钻机钻至地下12公里,远远做不到直接观察到地震孕育发生的全过程,只能在地表凭借有限的仪器设备捕捉地壳内部结构和状态变化的间接信息,以此来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专家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法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在此之前,我国也曾有极少数成功预报的先例,然而,由于各地的地震地质环境差别巨大,历史地震记载不全,地震观测站点密度偏少以及地震预测理论水平等原因,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报现在还做不到。尽管地震所在地区也会出现一些先兆,但能否用于临震预报,还要积累和研究。”

2008年,可谓是中华民族的多事之秋,年初一场50年未遇的雪灾,让人至今还后怕,瘫痪了南中国的交通枢纽。就连火车也会撞车,改变了许多人对“地球上最安全的长途交通工具”的看法。

一个企业集团,正如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一个企业同样会遇到各种危机事件。不同的是国家可以有许多客观理由,无法预测到各种自然灾害,但是企业却没有任何理由,无法预测各种危机,因为一场危机就足够让一个企业破产。尤其像“撞车事件”那样的危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不能出现,太低级。

许多企业因为一次危机事件而沉默下去,甚至是破产,一个“常德事件”,让巨人三株倒了下去;一瓶假酒,坏了整个汾酒;一时趋利,葬送了整个冠生圆。当这些事件出来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如何去处理危机事件,如何去搞好企业公关,为此许多企业都专门成立了公关部,还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来处理和应对危机事件。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等到危机到来之后才去处理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去出击,去预防呢?许多企业往往都园囿于“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思想,却忽视了要防患于未然。如果说地震不可以预测,那是因为自然太复杂,目前非人力可为,而企业的潜在危机,是可以预测,可以预防的。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有很多可以借鉴,可以学习的经验,为了企业能够快速稳健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学会去预测企业的潜在危机,去引导企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规避风险。一个优秀的企业,优秀的战略发展部,必须把预测企业潜在危机、规避企业发展风险,放到重要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还被形象的解释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爆发一场龙卷风。然而很少有企业把它的精髓用于实际的企业发展中,才导致了上述企业的悲剧!

对于企业来说,要预防潜在危机的发生,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管理好企业的每一个细节,时刻关注企业内的任何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做好预测。具体如下:

1、树立全员的企业安全发展意识,尤其是企业的中高管理层;

2、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

3、建立一整套细节管理制度,强调全员的细节管理,把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

4、鼓励大家积极提建议,针对公司存在的潜在危机,提出自己的预防措施,并进行一定的激励;

第7篇

关键词:环境美学;非美自然;审美价值;自然全美

中图分类号:B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12—06

当人们开始欣赏自然中过去认为不具有审美价值的部分时,对于自然的审美观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例如18世纪早期发生的对于山的审美观的变化。目前,我们正亲眼见证我们国家的始于一个世纪前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克服18世纪后半期建立起来的对于自然环境的“如画性”的欣赏模式。以对影像如画性的强调来欣赏自然环境,使得我们认为一系列的景观都是由二维图案组成的。这种方式使得我们主要寻找并欣赏自然环境中有趣的和风景优美的部分。结果,环境中不具有如画性的部分都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例如,约翰·缪尔在塞拉利昂的里特尔山遇到的两位艺术家就持这样的看法,缪尔抱怨他们只对那些能引人入胜、令人惊奇的景观感到满意。然而,其它的像被秋色笼罩的牧场和沼泽这些能吸引缪尔的景观对这两位艺术家来说却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因为他们没有画面的美感。

半个世纪后,利奥波德发出了与缪尔同样的抱怨。利奥波德认为,人们喜欢聚集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那些拥有瀑布、峭壁和湖泊的山,通常被认为是壮观的,因为我们总是期待被自然中壮观的、有趣的、引人入胜的部分(例如国家公园)所愉悦。我们认为堪萨斯州平原是乏味的,爱荷华州大草原和威斯康辛州南部是令人厌烦的。利奥波德反对这种普遍的倾向,他提醒我们:与人一样,自然中平淡无奇的外表背后往往隐藏着宝贵的财富。此外,他还敦促我们培养善于从平凡中发现潜在的价值这种敏锐的审美能力。

当代画家艾伦·格林斯潘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不反对将国家公园系统视为“王冠上的宝石”这种普遍的观点,同时他又号召“培养对湿地和野生动物栖居地这样的更朴素的、不怎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环境的审美能力”。根据格林斯潘的观点,与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黄石公园或者里特尔山相比,那些环境的美建立在有益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它们的美比较不明显,不易被人注意到。

当代的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重申了对贬低自然中残缺部分的美的普遍倾向的担忧。出于对腐烂的长满蛆的麋鹿尸体这样的通常认为不美的东西的正面审美价值的辩解,罗尔斯顿建议我们不要只是局限于欣赏那些适合作成明信片的美丽的事物和如画的景色。罗尔斯顿认为:“人们起初总是寻找外观美丽的或者色彩斑斓的事物。景观总是可以满足我们对如画性的需求,但是当有些环境不能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时,我们不必认为它们没有审美价值。”

艾伦·卡尔松在他近期关于自然美的著作中,也对“如画性”这种欣赏自然的模式提出了质疑。卡尔松认为,将自然视为一系列如画的景观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并非是自然的本真状态。这种欣赏自然的景观模式要求我们将环境看做本质上是二维的、静止的、具象的东西。这无疑会限制我们的欣赏,甚至误导我们的欣赏。卡尔松认为,利用适当的方式(后来卡尔松又对这一方式进行了具体的说明),自然中有缺陷的事物将会呈现它们的正面的审美价值。卡尔松的这一观点已被人们对高山、热带丛林、昆虫、爬行动物的态度的转变所证实。

上文提到的作者都一致地批评用欣赏图画的方式欣赏自然,而且都还关注自然中有缺陷部分的审美价值。然而,为什么克服大众普遍的景观欣赏倾向如此重要呢?因为这样的欣赏模式忽略了自然中有缺陷的部分,使我们对自然的欣赏被那些如画的令人愉悦的东西所限制或者误导。然而,这种回答避开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我们不能只欣赏吸引我们的景观而忽略那些令人讨厌的东西,比如那些散发着腐烂气味、爬满驱虫的动物死尸?正如卡尔松所指出的(虽然他自己并不接受这样的观点),我们当然能够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自然,这意味着我们只是欣赏它的形式和色彩或者只是感知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是只欣赏自然中和艺术相似的东西呢?

卡尔松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认识论的基础上。他声称:“如果我们想要做出那些没有疏漏的和欺骗性的正确的审美判断,我们必须用正确的科学的范畴来解释和欣赏自然物,而不是用图案设计的方式。”罗尔斯顿也总是作出类似的结论:“用娱乐消遣的模式或者欣赏图画的标准来理解野性的美难免会犯错误。”然而,单是这种理由还不能证明为什么这种认识论上的因素应该高于其它因素。如伴随着不恰当的审美欣赏而产生的愉悦、和享受这些因素。就艺术来说,最令人愉快的经验并不总是对应于基于艺术史知识的了解而做出的最正确的判断。与欣赏抽象派的作品一样,欣赏表现主义的作品,单是通过免除对耗时费力的象征内容和隐喻的解读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愉悦。另外,一个误读可能会使令人讨厌的、单调乏味的物体变得看起来巧妙,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而将被视为杰作。用审慎的不合潮流的眼光和非科学的方法来读一部文学作品可能会使平淡无奇的作品焕发出不同寻常的光彩。同样地,有人会争辩说非科学的解释可能会使我们从对自然物的审美经验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如画性的景观欣赏模式能够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并受到普遍的欢迎本身已经显示了这种方式的迷人之处,之所以这样很可能是因为用这种欣赏方式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另外,当我们将家门口一棵普通的橡树当做枫树来欣赏时,它看起来更有趣。虽然将橡树当做枫树来欣赏是错误的,然而它却很独特,带给我们新鲜感。

我认为,现在倡导科学的欣赏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首先,让我们审视为什么一件艺术品即使可以给我们提供最大的享受和娱乐,那种非科学的欣赏依然是不恰当的。我们拒绝根据艺术对象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欣赏对象,这表明我们不愿(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放下自己的立场,即使它是具有种族主义优越感的或者视角狭隘的或者只是为了追求单纯的享乐。正如约翰·杜威所说,艺术的道德功用是消除偏见,消除蒙蔽视线的东西,撕去由于习惯和风俗而造成的面纱,完善感知能力。艺术引领我们进入由艺术家创造的陌生的有时甚至让人感到不太舒适的世界,使得我们“进入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其它形式的关系之中”。当然,可能会由于艺术品的质量低劣而致使我们的艺术之旅被证明是令人失望的,然而这种可能性不应该阻止我们怀着敬畏的态度去欣赏每件艺术品,给它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同样,就自然而言,我们试图准确地了解它的起源、结构和功能,这意味着我们愿意承认自然和我们相当不同,还意味着我们不再只是从自然中寻找乐趣。我们不将自己的审美价值标准(例如像欣赏绘画一样欣赏自然)强加给自然,相反,我们更愿意承认和赞赏自然多样的言说方式,虽然起初我们并不能清楚地领会这种言说方式。

虽然和卡尔松一样,罗尔斯顿也援引认识论上的论据,但是他还力主对自然的正确欣赏还具有道义上的重要性。要求自然像图画一样带给我们愉悦是将自然看做构成带图画的明信片的素材了。然而,环境伦理使我们从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视角中摆脱出来,进而考虑整体的、系统的美。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游览国家冰川公园时不应该“只将它当做图画来欣赏,并认为即使它不能够使我们满足至少也可以使我们获得愉悦”。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自然中的残缺部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道义上它可以使我们克服将自然当做用来娱乐的视觉资源来感知这种欣赏自然的方式。

利奥波德更具体而明确地从道义的角度来拥护对自然中被低估部分的审美欣赏。他担心“美国的保护政策关注的仍然是那些由细小的碎片组成的大的环境”,“我们还没有学会从小齿轮和螺丝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自然中这些被低估的部分,像大草原上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通常是不美的。但是,它们对于维持自然环境的正常运行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有关这些小齿轮和螺丝钉的知识必须辅以对自然物的高雅品味。这种高雅的品味以对相关科学事实的了解而产生的感知为先觉条件,而不仅仅只是满足那些无知的人,因为门外汉对大部分被破坏的土地是视而不见的。利奥波德希望,用这种感知能力,我们将会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这些非美的部分。这为我们用对生态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自然提供了一个桥梁。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度地褒扬从道义的角度对自然作出适当的欣赏,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图画式的欣赏方式。欣赏自然和欣赏艺术一样,必须有一个出发点,正如利奥波德所认可的:“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像对艺术的感知一样,始于美。”在这一部分的叙述中我赞成从道义的维度来欣赏自然,是为了表明我们对自然审美的教育应该朝向的方向。

前面陈述了对自然中有缺陷的部分进行审美欣赏的原因,现在要讨论如何来对自然中不令人满意的部分进行正面的审美欣赏。

首先让我们来考虑罗尔斯顿提供的纠正我们的如画性的欣赏模式的策略。他认为,我们对长满蛆的麋鹿的死尸先验的负面的审美判断源于我们将这些物体从广阔的背景中隔离出去。

“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孤立来看,而应该在大的环境的框架之下来看待,这种大的框架又反过来使事物变成了我们不得不欣赏的更大的图画——不是一个框架而是一出戏剧。”

我们应该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背景中观察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以便我们可以理解它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简而言之,“人们应该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自然之中,这样自然就不会让人失望”。这种观赏方式的结果之一就是自然景观拥有理想中的美而从不会让人失望。

然而,我发现这种策略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对整个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动物死尸和蛆)这个更广阔背景的强调使得确切的审美对象变得不明显了。审美对象是整个生态系统还是个体的对象(像动物的死尸)?如果这种看起来丑陋的部分只是“正在播放的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一块拼图,或者是一部戏剧中的演员”,而不是审美客体,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整部电影、整个拼图游戏或者生态系统是审美对象,而并非动物死尸和蛆就是审美对象。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我们赞同整体具有正面的审美价值,也并不意味部分都具有审美价值。

有人要回答说,事实上,自然中的审美对象不是个别的碎片而是由个体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然而,这种回答会产生更多的问题。首先,像罗尔斯顿所主张的(其它科学家可能也会持同样的主张),包含麇鹿死尸和蛆虫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反过来会变成我们不得不欣赏的更大的图画,欣赏的客体实际上不是环绕这些事物的具体的环境而是全球环境。如果我们将自然作为一个大的机体来欣赏,就会导致和用直觉来欣赏不同的结果。对自然的审美经验的合理的客体是全球生态圈。其次,即使我们赞成生态系统是美的(由于它的和谐、整一和各部分相互依赖),它也只是我们通过口头描述和图表经验到的高度概念化的东西。除非我们是能够长期观察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及其活动的生态学家,不然的话,生态系统的美是我们日常所无法感知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是很容易看到麇鹿的尸体和驱虫并感知它们的。通过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审美价值,对于生态系统中的个体的经验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如果生态系统的美决定了个体成员的美,那么个体的正面的审美价值就是先定的,这就使得我们对于个体的色彩、形状、气味、质地及活动的实际的经验变得与它们的审美价值没有关系了。

但是,我们强调生蛆的麇鹿的审美价值,并不仅仅是我们对它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概念性的理解,而更多的是它们通过多样的感性特征来证明或表达它们的重要性。刺激的生活、奋斗及短暂的生存必须在正在腐烂的动物死尸及驱虫的气味及结构中呈现出来。由对动物死尸和驱虫的感知激发的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的概念性的理解必须马上回归到对这些个体的欣赏中。

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卡尔松关于用自然自身的言说来科学地阐释自然的理论。卡尔松在其著作中多次强调在对自然的适当的审美欣赏中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说,如同对艺术的适当的欣赏必须始于对对象的艺术史的准确了解一样,对自然的恰如其分的欣赏也必须基于对相关信息的掌握。这些信息必须是由自然自己提供的,与我们无关。因为“自然是天然的,不是我们的创造物”,这意味着我们会发现它们是独立于任何我们参与创造的东西。关于自然物的结构、历史和功能的科学知识将有利于我们通过对不同环境的最适当的欣赏方法来对自然做出最正确、最有价值的欣赏。此外,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通过使自然的秩序变得更明晰、更易于理解或者通过把秩序强加给自然来使自然显得有秩序”。

我们欣赏里特尔山刻在石头上的天然的诗的言说方式,而且我们还喜欢读造物主刻在岩石上的记号。据利奥波德描述,鹤的审美价值包含在它的叫声之中,这种审美价值通过地球的历史之谜慢慢被人们揭示更容易把握到,这象征了古生物学的优良的特性。通过对自然的学习,尤其是学习进化论和生态学的知识,将会提升我们的感知能力。这不仅仅是对自然表面的感知,更是自然的起源、功能和机制得以表现在外部的方式。尽管起初很难看出来,也很难理解,但是适当的科学知识会使心灵发生变化,使得我们能够破解并欣赏“大地的合唱”、“河流的歌唱”、“山脉的诉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和谐的局面——它的乐谱刻在山上,旋律随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和死亡而动,节奏跨越瞬间和永恒。动植物群落的错综复杂是不可思议的。

对自然的欣赏所作的描述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这些欣赏植根于对自然对象的起源、历史及功能的科学理解。之所以需要将科学的理解掺入其中,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在一看到对象时就立即产生感官上的。我相信感官的享受贯穿审美欣赏的全过程,虽然这种感官上的享乐可能常常被概念性的东西所改变。利奥波德以此反思他自己在对自然的欣赏中感官的重要性:“最初我对野生动物的色彩、所处的环境及其捕食的方式保留了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这是我半个世纪前以专业的经验获得的印象。这种印象一直没有消失或者变化。”

自然通过它的感性特征来言说自己。如果我们考虑以欣赏这种言说来对自然进行审美欣赏,我们就可以解释艺术和自然之间的不对称的审美价值。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即使我们接受杜威的劝告,努力适应对象的表达方式,对象依然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和意愿而使我们得到满足。首先,如果此时我们作为讲述者来分析艺术作品,不管我们的叙述多么生动,这故事本身依然会使我们失望,因为它太令人反感了。比如,一件恭贺第三帝国或者赞美和虐待儿童的艺术作品,是很难让我们从中获得纯粹的审美愉悦的。

相反,即使我们不反对艺术对象所叙述的内容,它们与我们如此不相干,以致于我们很难在对象中发现它的审美价值。我们批评那些贫乏的、表现不成功的作品。因此,就艺术而言,即使我们尽最大努力来提供必要的框架和背景,某些表达方式仍然被认为是缺乏审美价值的。

然而,上述因素并不适用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这使得自然全美这一概念看起来似乎是可信的。因为自然是超道德的。考虑它的起源、结构及生态功能,而从道德的角度来反对它、不接受它是不成立的。另外,我认为没有乏味的、无价值的自然。正如利奥波德委婉地强调的,城市中的杂草与红杉传达出同样的讯息,驱虫如何分解动物的肉并将其作为食物以及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此所作的解释与大峡谷在千万年前是如何形成的,同样地吸引人。不管最初看起来多么不重要、多么乏味、多么令人反感,自然的历史和生态科学还是能揭示出自然的每一部分的神奇。

此外,自然在言说技能的高低方面可能不同,然而,自然中没有沉默的部分。单是通过展示各种感性特征,它们就能见证它们自己的起源、结构和功能,使我们清楚明白地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事实上,由于自然具有可视性,我们才得以对其进行科学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卡尔松的见解:“自然的所有部分都必然能显示出自然的秩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秩序更容易被感知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自然都可以同样被欣赏。”

也许,我可以将这段话重申如下:自然的每一部分因其言说能力而具有积极的审美价值。在我们的欣赏中,我们正从科学的解释回溯到感性的方面。因为感性在科学的解释中处于首要的位置。

然而,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审美欣赏价值吗?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日常经验,有人可能会说,即使我们试着去倾听自然的言说,自然中的某些东西还是那么令人讨厌,毫无吸引力,以致于我们无法对它们作出正面的审美判断。跳蚤、苍蝇、蟑螂、蚊子这些东西,不管它们的解剖结构多么有趣,它们在生态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它们依然是令人讨厌的。蝙蝠、蛇、鼻涕虫、蠕虫、蜈蚣和蜘蛛只会使我们毛骨悚然,看到就发抖。蒲公英、杂草看起来就不顺眼。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负面的反应超过它们所包含的正面的审美价值。

对这些自然物作出负面的反应有好几个理由,其中之一是由于我们没有体会到自然物在它的环境中的经验。当蒲公英和其它杂草出现在我们精心维护的高尔夫球场草坪上时,我们会谴责它们。当它们出现在野生草地上时,我们就没必要厌恶它们。当蛇溜到我的地下室时,我就会痛恨它,但是当它穿过森林时,我对它的负面的反应可能会少一些——这是我对森林的经验的一部分。

此外,对这些事物的某些负面反应可能是由于某种文化的因素。在西方蛇象征着邪恶,黑色的、在夜间活动的蝙蝠也与黑暗和邪恶联系在一起。“野草”这个概念看起来似乎也与文化和历史有关。小孩通常总是对粘乎乎的生物和爬行动物很着迷,到长大以后他们才会对那些动物产生厌恶的之情。看起来似乎拉开我们与那些东西的距离可能会克服我们对它们的某些负面反应。科学的、客观的立场或许能使我们从阻碍对这些对象作出正面的审美价值的东西中解放出来。

有人可能还会指出这种拉开距离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基于现实考虑所作出的负面的反应。例如,我们因为那些令人讨厌的东西有时候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对它们产生负面的反应。蝙蝠可能会携带狂犬病毒,苍蝇和蚊子会引发多种疾病,有些蛇和蜘蛛是有毒的。此外,当我们面对那些拥有超强力量和巨大体积的鲨鱼、狮子和熊这些动物时,我们也会为我们的安全担心。因此,如果我们不用为安全担心,我们就能够镇定地去观察和欣赏这些动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通常总是在我们和那些危险的动物之间设置有形的障碍来拉开和它们的距离,比如说用玻璃窗、壕沟、铁栅栏来将我们和那些动物隔离。也可以通过抽取标本来实现这种距离的设置。在动物园和水族馆这样的场所可以和那些动物面对面而不感到有切身的和心理的危险,但在野外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当有足够的空间使我们的审美欣赏得以产生的时候,这种距离化还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的。我们将会失去对对象的感性特征的审美经验。比如说,如果动物被隔离起来或者做成标本,我们就难以欣赏它们的活动。此外,我们剥夺了对象的环境,而这环境对于对象的审美特性来说是很重要的。正如卡尔松所指出的,自然对象与它的环境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与许多艺术品不同。旷野里狮子的吼叫所表达出来的是雄壮的威严,而当一个被囚禁的狮子发出同样的声音时却变成了可怜的哭泣。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像动物园这样的地方欣赏自然付出的最高的代价是:它使我们倾向于做自然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到自然中与它互动。我们通过对对象的静观驱除了自然对我们的威胁,然而这却剥夺了自然对我们的直接影响。在这儿我用的是阿诺德·伯林特提出的欣赏方式,即审美经验是来自主体的参与而不是远距离的静观。据伯林特所说,用远距离的、漠不关心的态度静观自然物将导致自然物与我们隔离而无法对我们产生影响,而这会损害我们对自然的审美经验,因为“我们对自然的许多也可能是大部分的审美经验超出了对自然静观冥想的范围并拒绝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来说,我们试图使自然客观化并掌握自然的努力不会克服由于我们的软弱无力而造成的对自然的恐惧感。然而,直接影响或参与到对象之中,这种恐惧感就应该成为我们对危险的自然对象的欣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简而言之,在对自然中的危险的对象的审美欣赏中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需的,然而过分的距离将会剥夺我们完全沉浸在审美对象中的机会。

涉及大规模的、大能量的自然灾害如飓风、地震、龙卷风、雪崩、海潮、火山喷发、洪水泛滥时,这种矛盾就变得更加尖锐。虽然我不能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作出一个先验的判断,但这些威胁我们生存的现象的急剧的和戏剧化的方式使得要对它们的庄严崇高作出审美欣赏是非常困难和极具挑战性的。如果我们身陷龙卷风之中,或者流动的熔岩逼近我们时,我们当中还有几人能够以审美的态度欣赏它们?

有几个策略使得对这种自然灾害的审美欣赏成为可能,但是我仍然怀疑它们成功的可能性及其可取性。第一种策略是通过从远处(例如透过双筒望远镜或者在飞机上)观察自然灾害以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看电视或者电影来感受自然的戏剧场面所带来的刺激和令人敬畏的庄严。

然而,对自然灾害的距离化欣赏所付出的代价比对危险动物的距离化欣赏更明显一些。远距离地欣赏龙卷风或火山喷发的景象与身处这些场景之中欣赏是不同的。正如伯林特所提醒的:“在环境之中感知环境,似乎不是在观看环境而是成为环境。”自然成为由人们参与其中的一个王国,人们并不是作为旁观者。“山,做为景观的一部分,主要靠视觉来欣赏,然而参与到环境之中来欣赏将会影响我们的整个身体。”与此相似,通过远距离地审视自然灾害所获得的替代性的经验会使我们成为自然的戏剧性场面的旁观者。然而,对自然灾害的实际经验会通过可怕的地面晃动、火山岩浆的飞溅及倾盆而下的火山灰或雪崩的咆哮和震动来影响我们的整个存在。此外,通过身处这些自然场景中,对自己弱点的痛苦了解,对于我们的审美经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有人可能会提出另外的方式,自然灾害被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这种方式与我们意识到并超越在对自然灾害的恐惧性的经验中暗示出来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关。如保罗·萨特认为:人是唯一能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存在物。地质的褶皱、暴风雨都不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至少不会直接造成那样的破坏。它们只是改变许多存在物的分布情况。暴风雨过后和它来临之前,没有多大区别。

换句话说,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实际上既非正面的,也非负面的。我们对它们的负面反应完全取决于我们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问题。而实际上自然本身的运作完全无视人类的需求。

赛迪斯·卡玛也持这种超越人本主义的视角,他以此解释了印度人的世界观:如果某物是自然的,那么它就是美的。在印度,甚至一根刺,或者一个蠕虫,甚至一次地震都是神圣的,因为某事要发生是因为地球在维护自身、修正自身,使自身得以平衡地运行。

地震只是地球板块表现其碰撞、撕裂、移动和挤压的方式。火山喷发是热岩浆通过地表的裂缝而向上升腾引起的。其它的天气现象也有可以解释的原因,使得它们能够被理解。在地球这个大的系统中,它们成为地球运转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像动物死尸看起来这么丑陋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灾害之所以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是因为它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有着自己应有的位置。

然而,我发现用这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定位自然灾害依然存在着问题。一方面,采用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与过于站在人类立场上的视角是矛盾的,因为它否认了我们的健康的首要性。它反映了这么一种潜在的假定:自然的所有部分,甚至是最具威胁性质及给人以压倒性力量的部分,都在我们的控制和掌握之中。伯林特对于康德崇高概念的批判有助于我们解释当前的问题。根据康德所说,我们在对自然中给人以压倒性力量及危及人类的部分的崇高的经验中获得的,来源于最终我们认识到人类理性能力的无上权威。在这儿,伯林特指出,通过有目的、有秩序的思考,西方传统中的理性主义能够方便地将我们从对自然巨大的体积和力量的恐惧中解救出来。但是,他继续说道:“这种手段已经不再有用,因为自然不会停留在规定的范围内,而是参与到人类之中。”这即是说,“我们的理性再也不能将自然囊括在内。”虽然卡玛解释并信奉的印度人的世界观最初看起来似乎是完全放弃以人为本的视角,而实际上却是试图在人类的理性控制之下努力囊括和控制自然。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概念性的方法与我们人类的感性能力太隔膜。因为在制服并压倒我们的自然灾害中,虽然地球通过它的活动及气象现象来向我们言说它的运行方式,然而它所表达给我们的太过于戏剧化也太过于激烈,以致于我们无法倾听、理解并欣赏。理论上,通过超越自然对人类造成影响这种现实的担心,我们应该能够欣赏自然现象表达地球运行的方式。但是,当我们处在实际经验中,我不敢肯定在心理上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种彻底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毕竟,我们的审美经验要由我们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感觉器官、我们的倾向、我们关心的东西来支持。我们不关心超人可能有的审美经验。超人可能会以全球的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自然灾害,这种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与我们的不同。

此外,如果我之前所提出的主张是正确的(对自然的恰当的欣赏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基于道德考虑的),那么这种不考虑自然的影响而对自然灾害作出审美欣赏,即使是可能的,也是与道德考量相冲突的。通过采取超人的视角,发现这些有害于我们生存的自然现象的正面的审美价值,这意味着我不考虑它们对我以及其他人造成的灾难性的影响——死亡、受伤、对财产的破坏。因为自然不是根据道德律创造的,不像广岛上空的蘑菇云,因此我们不能对它作出负面的道德判断。然而,道德因素会质疑我们对蘑菇云的恰如其分的审美判断。我相信,这对于给人类造成痛苦的自然灾难的审美经验也是适用的。

有人可能会问,麋鹿的受难和死亡与某些自然灾害造成的人类的受难和死亡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前者可以成为审美欣赏的源泉,后者为什么不能呢?仅仅由于属于不同的物种,使得人类对待人类的痛苦和动物的痛苦就具有不同的态度,彼得·辛格将这称为“物种主义”。我们会为这种“物种主义”产生内疚吗?

我相信在某种程度我们会。不管是可取的还是不可取的,明智的还是不明智的,我们的以人为本的道德情感都表明我们不会从人类的灾难中获得,即使这种灾难是地球的正常运行造成的。赛迪斯·卡玛声称地震可能对人类来说有一些疼痛、一些苦难、一些困难,但是如果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有着它应有的位置。与此相反,我认为虽然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有它应有的位置,但是必须由人类来决定它们是否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而对于这些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疼痛、苦难和困难的道德考虑否定了自然灾害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

总而言之,我强烈反对自然全美的观点。那些用危及人类的部分来压倒我们的自然现象,使得我们即使可能,也很难用足够的距离、足够的理性去倾听它们并对它们进行审美欣赏。另外,即使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还是会质疑这样做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只要我们讨论建立在人类的情感、能力及思考尤其是道德考虑的基础上的审美经验,我们就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都具有审美欣赏价值。

第8篇

【关键词】管道 安全隐患 安全对策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这种大背景下天然气集输管网也在日益的发展壮大。但正是由于输气管网的发展,管道里程、管道直径和管输压力持续增加,而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随之而来的就会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管道破裂、爆炸、起火等等事故,管道运输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

发生在2010年5月5日的永秦唐天然气管道15#阀室雷击爆炸起火的惨剧还历历在目,由于阀室内天然气管道沉降导致引压管变形,受应力影响产生裂纹,造成天然气泄漏,遭雷击而爆炸起火。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它对当地居民带来的生活问题的干扰以及对当地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做好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管道变形产生裂纹甚至泄漏。

2 石油天然气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管道腐蚀的危害

腐蚀失效是在役长输管道主要失效形式之一。腐蚀既有可能大面积减薄管道的壁厚,导致管道过度变形或破裂,又有可能导致管道穿孔,引发输送介质的跑、冒、滴、漏事故。如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川渝管网,服役已超过40余年,已经进入老龄期,再加之当时设计标准较低、管道材质缺陷较多,出现腐蚀现象,已然进入事故高发期。即便是新建管道因为穿越不同类型的土壤、河流、湖泊,由于土壤的多相性,冬季、夏季的冻结、融化,地下水位变化植物根茎对涂层的穿透、微生物、杂散电流等复杂的埋地条件给管道造成复杂的腐蚀环境。

2.2 设计与施工缺陷

(1)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危害,如不注意场站选址及内部的建筑物布局、分区、防火间距、防火防爆等级、消防设施配备等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危及相邻设施;若管道应力分析,强度、钢度及稳定性校核失误,就会造成管道变形、弯曲甚至断裂;材料、设备选型不合理,就会使控制系统数据失真,这些直接关系到管道的安全运行。

(2)施工缺陷的危害,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更直接影响管道的安全可靠性。管道一旦建成、投产,一般情况下都是要连续运行的,如若存在焊接缺陷,不但难以发现,而且不易修复,会给管道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2.3 第三方损伤

第三方损坏是指由于在管道附近进行采挖、耕种、偷盗等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管道结构或性能的破坏。一些非管道公司人员或单位由于不了解油气管道的具置或忽视油气管道事故的危险性,对管道造成的无意或故意损坏,管道周边违章建筑既构成了对管道基础的破坏、引起基础下沉,又增加了管道的负荷,造成管道弯曲变形甚至损坏;或受利益驱使,打孔盗油、盗气,给企业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上述因素的存在给管道安全运营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4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和环境灾害这三大自然灾害也是引起管道破坏的主要因素。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导致电力、通信系统中断、毁坏,以至于管道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地震、塌方、管道地基沉降引起管线变形、扭曲甚至断裂,从而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事故。

2.5 材料和设备的缺陷

天然气管道用钢及钢管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可焊性与耐腐蚀性能优良的特点。若钢管的质量不合格,会留下安全隐患。输送设备如压缩机、阀门等存在缺陷或故障,也会引发输送介质的跑、冒、滴、漏。

2.6 违章操作

违反操作规程操作,甚至,也会使事故在所难免。

3 天然气管网系统安全对策

众所周知,由于天然气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在对其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丝毫大意和疏忽,因此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下面就如何避免上述安全问题谈下个人看法。

3.1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律法规

管道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十分重要的工作,为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管道保护工作者首先应认真学习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律法规并做好管道保护的宣传工作,让沿线的各级政府和群众都能了解管道的走向、管道安全的重要性及管道事故的危害,使各级政府和群众增加对保护管道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自觉地加入到管道保护行列。

3.2 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加强协调和沟通

现在很多安全事故还是由于安全责任不明确,没有明确的负责人造成的。一般来说,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企业是法律、法规明确的油气管道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是管道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而各级政府则承担着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各级政府与管道运营企业应明确安全责任,统一协调解决油气安全管理上的重大问题,建立长输管道安全联防制度,进一步加强涉及管道企业纵横相间的联系与沟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3.3 强化管道完整性管理

所谓完整性管理即是在管道的可研、设计、施工、运行各个阶段,针对管道不断变化的因素,对管道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因素,采取各种风险减缓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最终达到持续改进、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的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以预防第三方损坏来说,在对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后为了防范第三方损伤,要定期开展管道巡护检查和风险排除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将第三方施工风险评估和控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好管道巡线;强化对第三方施工过程的管控,加强信息收集,做好有效预防,变传统的被动告知为主动发现;强化对巡线工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充分利用GPS监督手段,调动巡线工的积极性;做好管道标识整治,杜绝标识缺少、不清、不准等情况;加强对管道浅埋点段的整治,排除由于管道埋深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3.4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完善应急预案。通过教育、培训、演练以及考核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自身安全素养及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减低人为失误,提高应急抢险业务能力,加强应急演练;建立资金和设备物质保障,健全企业长效安全保障制度,使生产工作安全进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天然气管道还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作为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企业,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规章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科学技术、舆论导向等多种方式,促进相关单位依法、科学、超前进行安全管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天然气管道平稳安全运行,才能促进天然气管道工业的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 堤坝防渗 加固技术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76-01

前言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想要发挥出工程的质量优势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促进水利工程市场实现快速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个行业也开始不断完善自身,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就是为了对地表以及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利用,在此基础上来修建的工程的总称。为了及时消除水害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水资源所修建的工程。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存在着水资源丰富、需求量相对较大的特点,这样也就使得水利工程存在着规模大以及技术方面比较复杂的现象。对于堤坝来说,主要是针对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来说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堤坝的建筑工作,避免出现水患等问题。就目前的水坝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两个类型:土石坝以及混凝土坝。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一些大型堤坝主要以钢筋水泥建筑为主。就防渗来说,就是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来避免渗入等现象的发生。且在实际工作中防渗工作就是通过堵塞与加固的方法来将面对液体表面的固体涂抹一层高分子化合物,以此来避免液体的渗入。加固其实就是对一些可靠性不足或是业主提出较高要求的结构以及构建等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是采取局部更换等方法来满足安全性上的要求。所以对于堤坝加固来说,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自然灾害,提高堤坝的耐用性,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1]。

二、现阶段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现状

(一)经验上的不足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水利堤坝处于井喷的建设时代,这样也就使得一些工程中并没有关注到质量上的问题,这样也就使得出现了老化等问题。就我国来说,虽然自然灾害相对较多,但是在水利堤坝的建设上却并没有吸取教训,这样也就使得防渗加固等并没有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最终造成了水利堤坝工程存在着质量不足的问题。其次,由于防渗加固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住哪也的操作,在建设时其设计上也存在着不规范等问题,这样也就给建设施工、后期养护等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想要提高水利堤坝的防渗加固技术效果,就需要专业素养高与技术强的人员来进行[2]。

(二)抗洪能力上的不足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水利堤坝的抗洪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防渗加固技术应用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水利堤坝的稳定性不足,使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其次,由于水利堤坝能力上的影响,使得水流长期处于水位溢满的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操作上的难度。

(三)后期综合效益上的不足

由于受到前期阶段的影响,使得后期水利堤坝需要时常进行翻修。加之水利堤坝难以发挥出长时间的效益,一旦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就会直接威胁到下游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在出现问题后,政府方面就需要花钱进行维修,这样也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最终也就难以提出水利堤坝的综合效益,造成了水利堤坝建设上的现实意义不足。

三、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作用

(一)抵御自然灾害

对于我国来说,季节性供水多发,所以开展水利堤坝防渗加固处理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尤其是针对洪水来说的。高质量的水利堤坝可以保证人们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影响[3]。

(二)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对于水利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来说,可以提高堤坝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可以抵抗住水方面的影响。水流的冲击其实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型能源。所以在堤坝中就可以安装出相应的发电机,以此来提供出更多的电力,减少污染等现象的发生。

(三)提升综合效益

使用防渗加固技术还可以提高水利堤坝的综合效益,同时也可以减少洪水等对周边农田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次,是可以为周边地区中提供充足的水源,以此来保证人们饮水上的问题。组以后,是可以提高运船行驶等方面的效果,凸显出河运的功能,借助水利来提高区域经济。由于水利堤坝的效益是长期且稳定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好防渗加固技术,以此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满足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要求[4]。

四、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运用好防渗处理的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最长使用的防渗方法就是灌注浆液方法。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好现阶段中所出现的渗透现场,尽可能的将浸润降至到最低。而对于防滑桩以及压重等技术来说,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其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在选择防渗材料时要结合好时展的变化,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目前市场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土工合成材料以及复合土工膜等。在选择防渗措施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好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借助帷幕灌浆等措施来提高防渗墙的拦截效果,避免出现渗漏等问题。对于堤坝的下游段来说,就可以采取导渗治理的方法,同时还要做好排水沟以及减压井等方面的修筑工作,以此来减轻下游中的压力。

(二)灌浆防渗技术

第一,劈裂式。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好堤坝的曲直,借助钻具来开展简单的施工方法。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堤身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渗漏等问题。且在灌浆的过程中还要掌握好灌浆的技术,结合好相关的技巧,从上而下遵循“水量关注多次重复”的原则,以此来应对好压力发生的变化情况。为了减少冒浆以及隆起等问题的出现,提高堤身的整体质量,要在强化与坚固的过程中运用好施工技术,避免堤身出现渗漏等问题。第二,高压填充。在灌注浆液的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高压填充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先设置出需要进行灌注浆液的位置,做好钻孔工作。通过实践可以看出高压填充可以有效避免管涌现象的出现。在灌浆以前,还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堤身的干燥性。第三,灌浆加固。提高堤坝的抗渗透能力,提升其承载力。在实际施工中还要确定出凿孔的位置,选择好材料,实现勾缝的目标[5]。

(三)在防渗墙上采用加固技术

第一,运用好高压喷射。借助水泥来进行灌注,可以提高堤坝的渗透性,减少渗透问题。第二,运用好垂直铺塑。对于垂铺塑来说,可以借助相关的机械生成连续的槽孔,在泥浆的影响下加固孔壁,并产生出防渗膜。第三,运用好水泥土搅拌。将水泥浆液喷射到土体中,借助两者之间的融合产生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凝固成墙体。对于这一方法来说,主要是运用在细粒沙尘中,可以有效减少成本的投入,O备携带上也比较便捷。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分析工作,找出现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避免隐患的出现,完善好各个环节,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 工程 抗震 设计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他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地震灾害占灾害造成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建工程抗震设防任重而道远。

一、建筑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震深处或者他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没有感觉到;而人们感觉到的地震,也即有感地震,仅占总量的1%左右;能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为数更少,平均每年十几起。然而,就是这些每年尾数不多的地震,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和触目惊心的人身伤亡事故。据有关方面对世界上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震害资料所做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无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低的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典型的例子如,日本是个多发地震国家,政府一贯重视建筑物抗震设计,其防震设施和技术相当先进,建筑物通常具备了抗御7~8级地震的能力;而阿尔及利亚当地房屋建筑质量普遍低劣,抗震性能差,地震时易坍塌。由此可见,对建筑物进行有效地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二、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1.设计不合理。建筑物的破坏随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形式的不同和抗震措施的多少而

有差别。房屋平面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质量分布不均匀、刚度变化较大,地震时引起扭转或变形不协调,加重房屋局部震害;砌体房屋的高度、高度与宽度比超过规范要求,地震时产生平面玩去破坏;结构不合理、构件之间、节点构造不牢固,抗拉压、剪切强度不足、房屋整体性差,使构件丧失承载力而倒塌。

2.设计图纸质量较差。受经济利益的支配和不正之风的影响,设计粗糙、深度不够,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计算书、对计算结果不分析不审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员重计算、轻构造,忽视对抗震设防节点做法的设计,对抗震设防既没有提供足够的详图,也未按设计规范规定提出对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而仅笼统地概括为按抗震规范的要求施工,可操作性差。在接受工程变更时,不对抗震设防作通盘考虑,常常前后矛盾,不便施工。

(二)施工、监理方面的问题

1.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技术素质的下降给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留下隐患。目前建筑工人当中,有一大部分是民工,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技术不熟练;施工企业的领导者中,还有不少人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观念,自身质量意识差;监理部门需要旁站监理的工序不能做到现场旁站检查、监督;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偷工减料现象仍然存在,劣质建材以次充好进入工地使用,这是目前造成工程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突出表现在砖砌体的组砌方法不正确、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连接、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与梁柱之间连接不牢、框架节点施工质量差等方面。

三、对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的探讨

(一)依法进行抗震设防的法律依据

近年来国家为了规范抗震管理工作,对建设工程依法进行抗震设防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法律法规,要如下:(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4)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范》;(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6)地方行政法规:主要包括各地出台的防震减灾条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等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

人类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种: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主要是指震后救援;工程性措施主要是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使工程在承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我国由于抗震设防工作起步较晚,依法进行抗震设防,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工程首先要确定设防标准。设防标准低了,工程设施安全度降低,地震时起不到抗震的效果。相反,设防标准高了,会增加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工程项目因资金不足而缓建或停建。确定科学的、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只是通过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来实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抗震设计的一部分,他要求所设计的工程在常遇(使用期内可能遇到几次)的小震下,工程基本无损,无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难得一遇的中震下,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而在不大可能遭遇的特大地震下,可以容许工程破坏,但仍不倒塌,以保证人身安全,即所谓“小震不坏、中震(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图层地震反映,直接提供不同年限、不同概率水准的基岩与地振动工程参数。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切实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2.抗震设防措施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要使建筑工程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致避免地震灾害,必须把抗震防灾工作自场址选择、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贯穿始终,其中最重要的是选址、设计、施工三个环节。

首先,在选址时选择地震危险性较小的地段作为建设场地,因为场地条件对震害有明显的影响,新建工程一般不应在地震断裂邻近地段进行建设,不应在覆盖图层厚的冲击、淤泥软土层级严重不均匀土层上进行建设,不应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陡坡上进行建设。其次,在抗震设计中,一定要严格按“二阶段”的设计步骤和“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进行设计上,不得马虎。此外,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要全面贯彻抗震规范要求,充分体现抗震设计意图,使建筑物防御地震的能力得到保障,从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三)可靠度理论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在进行构件强度设计时就采用了可靠度理论,但是各设计表达式的分项系数是采用可靠度分析和优化思想确定的,这样就可以保证结构构件的可靠度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之间,对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由于要更明确地确定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水准,就应该更合理地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就应该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结构抗震设计,这点在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FEMA)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框架应该是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我国学者也提出相同的看法。目前抗震设计在可靠度分析中考虑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结构反映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应考虑进去,不过一些不确定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需要做长期大量的统计调查和试验研究,所以要很完整地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还需要做长期的工作。

四、结束语

地震是一种突发式的自然灾害现象,从世界各国减轻地震灾害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主要有三条:一是加强地震预报,力争在地震发生前采取行动以减少损失;二是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提高各类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包括对已建建筑进行抗震能力鉴定机加固;三是加强地震时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总之,从各个环节上重视和把关,把地震灾害尽量降到最小、最轻。

参考文献:

[1]高靖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3(15)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有“育人”的情怀,要树立“育人”的意识。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让学生健康成长。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

先说说什么是生态价值观。

要弄清生态价值观,首先得弄清价值观的概念。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观点与看法”。有概念可知,“价值观”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指个人对周围事物的价值判定,是评判这些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尺度;二是指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表现为个人价值目标。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与评价构成了价值观体系,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价值观也会有所区别。反过来,人在不同价值观的引导下又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接着,说说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指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生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方面。其含义主要有三:其一,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是相互依存的,个体之间互为生存的条件;其二,任何个体的存在都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三,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人类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

现在,说说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生态价值观培养的内容。

首先,是自然生态观的培养。人类生活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条件当中,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我们今天的环境已经遭到了工业文明的严重的破坏,致使生态系统失衡,人类频繁地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要让学生知道自然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都是相互依赖的,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同样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体现了这样的主题,要把书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提高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并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其次,是弄清生命敬畏观的内容。对生命的敬畏是指对自然界所有生命体的尊重,表现了人类珍惜生命的态度。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古来有之,佛教就提倡“众生平等”“不能杀生”等理念。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已经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物种的消失都为人类的未来增加了安全的隐患,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肆意伤害其它生命。《斑羚习渡》这篇文章就是以珍惜与关爱生命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感悟过程中体会对生命的敬畏。教材中类似的作品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再次,是厘清生态利益观的内容。“生态利益观是指人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价值的认可,以及由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整体利益观念。”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自然中的任何事物对于人类来说都具有生态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如果离开了自然界中的空气、水、阳光等资源就无法生存,人类保护自然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类自己利益得到实现。培养学生的生态利益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并能够从自我做起,要通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呢?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通过多种措施达到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不影响后展的需求。它是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方式,新时代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充分证明了对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在教学《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来之不易,应和它们共生互生,才能保证长远发展。具体可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合理利用课程资源。首先要挖掘教材内容,将生态价值观融入语文课堂。生态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初中各年级的教材,要不失时机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其次是要恰当地利用与语文课相关的课外内容。为加深学生对课内内容的深入理解,可以通过课件、视频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对课内内容进行延伸,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语文教学必须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把课内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效果会更好。在教学《大雁归来》时,可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候鸟迁徙活动进行观察,体会环境变化对鸟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教师身体力行。想要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师就必须拥有良好的生态价值意识。教师要做好自己,在生活方面力行节俭,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二要积极参与到生态价值观的宣传当中,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第四、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让学生体验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比如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自然灾难片、到生态保护基地参观,体验自然生态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开展环境绿化、进行低碳环保产品的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

教育的天职在于育人。培养一个对生态充满敬畏的信的社会群体,是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内容载体,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这个方面的作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促使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12篇

汶川地震羌族移民生计方式教育问题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批的灾民,在汶川县城居住的多为少数民族,震后由于地理位置的险要和施工的难度,大批的灾民都被安置到其它地区,其中位于汶川龙溪乡的灾民主要是羌族,具体有117户,共433人,国家把这批灾民安置到现今安南山油榨乡的直台村。为了对此村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笔者在假期跟随导师陶斯文教授前往直台村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为考察整个村子概况以及对村民进行家庭访谈。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本村的羌族人民已被安置妥当,生活上也得到政府的补助,基本适应当地的生活。

一、异地安置后的总体概况

直台村全部为羌族,总共117户,共433人,政府根据各家庭情况给予了妥善的安置。具体情况如下:

规划总建设面积24905㎡,总建筑面积15798.3㎡,住宅面积15198.3㎡;户型分别为:一人户5户,二人户5户,三人户42户,四人户33户,五人户32户;非住宅面积:600㎡;容积率:0.643;建筑基底面积:6400㎡;建筑密度:25.7%;机动车停车位:20辆;非机动车停车位:160辆;安置人数:433;房子总套数:117。

直台村总总幅员面积1.2万㎡,耕地面积1093.68亩,总劳动力258人,该集中居住区配套给水、排水、排污、道路、绿化、电视、网络等各项基地设施,还有健身广场、小型超市、文化娱乐中心、卫生室等基础设施。此外,政府每人每天发放1斤大米,2两清油,过年期间一人一斤肉,老人还有每个月60至97元的补贴。这些都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但是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村民也有很多困难之处,总体来说就是未来生计和孩子上学问题。

二、生产方式的转变

原本在汶川的居民,每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耕地,有自己的牲畜,有的甚至还养上百头羊,他们就靠耕地种庄稼为生,有一个可靠的生活保障,但搬迁至直台村之后,这种生产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由于地质和规划面积的原因,新居住区没有什么耕地,附近山上都是红壤,地处四川的边缘,海拔在1800米左右,气温较低,由于气候和红壤的原因,此地只能种植茶树。所以这就面临这生产方式的转变,从种植庄稼蔬菜转变为种植茶树,。目前,茶地的管理工作全部移交给了当地移民,由移民自行承担茶叶管理的费用并享有茶叶收获的全部利益。就茶叶的种植管理和收益问题,直台村村民的看法是: “刚种植的茶树,茶苗刚长出来,三年不一定见成效。况且茶树总共才四百多亩,人均分到的不到两亩,因此总收入也不高。还有就是卖茶得看季节,还得关注市场,讨价还价,不一定卖的好价钱,你本来该卖得到高价钱,没管理好,他就冲苔了。”当移民自行管理茶园后,他们还会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种植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可能使得移民很难以防范自然灾害,比如茶树生病导致产量降低。其次,新茶树投入生产产周期长,持续投入的成本给移民带来了压力。新茶的投产时间应当是在4 到5 年以后,这其中的投入必定不小。除此以外,移民们还需更多的人手管理,这样就困住了还多可以外出打工的人。第三,茶叶收益不稳定。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移民的收入就无法保障。我在跟居民谈话中了解到,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收入问题,他们告诉我,搬迁到这里身体上不累了,但心理却很累。

在访问中还得知村民除了政府的补贴之外,就只能靠打工为生了,人口多的家庭有年轻人出去打工,每年大约汇款10000元左右,那些没有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家庭就没有太多的办法了,每天吃的蔬菜自己要买,孩子上学的费用自己还得承担,其它的生活用品自己出钱买,电费、水费都得自己出,政府给予的家用产品就是一套房子,一台电视机,其它的都是自己买的。

三、学生教育的困境

谈到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前的村民不太重视教育,也没有钱供孩子一直上学。有的家庭孩子多,供不起,就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其他的出去打工。现在父母都意识的上学的重要性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念书,学更多的知识。但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不通公交车,孩子们上学都跑很远的路程,访谈中村民们谈到,孩子们上学都是走很远的路程,下午三点放学要到五六点才能到家,一周回家一次,有的孩子年龄特别小,走路走不长,就没办法花钱坐车,大点的孩子父母也给钱坐车,但他们不舍得花,就一路走到学校。在学校的费用大概是一个学期1300元,这个费用还是很高的,况且年龄小的孩子住校父母还不是很放心。村民们都反映希望政府能帮助他们在村子里建一所学校,但考虑到人数太少,建学校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些父母都非常担心孩子的教育与安全。

四、对生计问题和教育问题的建议

第一,对于生计问题,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这种异地迁移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生产方式上的冲击,对现在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当迁移过来之后,移民们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模式,关于茶树的种植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政府应该给予其更好的政策,比如对其茶叶进行集体收购,给予相对高的市场价格,保证其盈利。再者,笔者发现直台村的风景,空气十分宜人,美丽的大山,新鲜的空气,非常适合现代城市人旅游,因此如果在此投入资金多一点,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对于教育问题,由于考虑到人数少,对建设学校这个建议可能不会被采纳,我觉得政府可以给村子里配一辆车接送孩子上学,每次派一个家长照看孩子,这样可以集中起来,让家长放心,也让孩子们可以安心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