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学科语文教学

跨学科语文教学

时间:2023-08-02 17:1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学科语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跨学科语文教学

第1篇

语文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范畴。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那么现代语文课程的改革如何进行,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知识综合化的明显加强,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五)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性

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提出“跨学科”这一概念的背景在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隔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湮灭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生活”,其他课程当然也包含在内,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就会有语文。新教材编写中尽力体现跨学科这一思想。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尽在其中;练习设计注意跨学科照应;综合性学习尤其强调跨学科,专题设计常常是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建立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就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使用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语文教学方法的双法性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这个问题,只要考察一下过去的语文课程设置,就不难找到答案。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远离现实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就足够了,无需考虑学生的学,也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进展缓慢的时代要求。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课程应该综合化、趋优化。要适应课程的这种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该研究学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已是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这方面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即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以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便成了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了。

5.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性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阐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标准中还提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再也不是单纯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和开放的视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让他们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得到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

一、语文跨学科学习对学生价值观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人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订和实施,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这些做法和认识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局限于语文这么一个主体课程,没有从整体性、全面性出发,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存在很大的障碍。跨学科学习刚好消除了那个阻碍,其意义综合起来主要有两个:

(1)跨学科学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基础。中学生的生活圈子小,走的几乎都是三点一线,对外部世界的理解甚少。跨学科的学习能够及时补偿这一个缺口。教师好比一扇窗,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学生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国家大事,明白做人道理,清楚别处的地理风俗。久而久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开始形成。相反,如果教师一味地只是呆板枯燥地讲解语文知识,那样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2)跨学科学习是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的条件。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单一的、旧的那些理念开始受到冲击,价值观也一样。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单纯地判断事物的正或负,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错误。跨学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形成多样的价值观做好了准备。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跨学科教学的方法探索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思索跨学科教学的问题。2006年3月~7月,我担任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教授工作,4月份的一天,学校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在全校的三个初中学年组范围内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的活动,活动主题不限。接到这个任务后,我犯了难,因为我对办手抄报感到特别困惑,文字方面的内容我指导起来没有问题,但办手抄报更多的是版面设计、色彩、构图方面的东西。我深深感到仅凭我一人的力量,或者是仅凭借语文老师的力量是无法圆满地完成这项任务的。考虑再三,我决定与美术老师沟通,把学校对这次手抄报的要求重申一遍,并希望各位美术老师积极配合。美术组的老师欣然应允,他们专门拿出一节课讲解如何设计手抄报的标题、版面及手抄报的要求、设计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语文老师又结合手抄报的文字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两周后学生设计的手抄报交了上来,不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效果明显好于往届,语文组和美术组的老师也得到了学校的表扬,我的这次跨学科实践活动获得首次成功。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我也从这种跨学科教学中尝到了甜头。如果说办手抄报的活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话,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就是有意而为之了。讲九年下的第六课《黄河颂》之前,先请音乐老师上一节《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课,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作者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这实际上也就是把《黄河颂》的背景进行了介绍,音乐鉴赏放到音乐课中去实施。有了音乐的感召,学生再学习文本,内容的理解,情感的熏陶就水到渠成了。这两节课上完以后,马上进入到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这样一石三鸟,使学生对黄河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既有形象化的理解,又有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升华,教学内容一气呵成,效果斐然。

由我自己的教学探索可以看到:综合渗透学科教学不仅是整合各学科的具体知识,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学到系统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合作学习、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的好处。学科整合能够真正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体现我们新课改的思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生也更加喜爱语文学科的学习。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跨学科教学就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课程教学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3篇

一、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点、线、面、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美术课上欣赏苏州园林和故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苏州园林和故宫形式的不同,感受不同的形式带来的美感,了解苏州园林和故宫的特点。语文课学习《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这两篇文章时,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很快把握住苏州园林和故宫的特点。

二、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自然很广泛,人类对自然审美也很广泛。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蓝天碧海,冰峰雪谷,湖光山色,风雨雷电等都成为文人墨客所审美、所抒写的对象。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竣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把学生带到校园里,感受一年四季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让学生为这四篇课文配上插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我所在的内丘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太子岩、扁鹊庙、寒山等旅游景区风光优美,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旅游,既让学生进行了写生,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为学生今后的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社会生活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学生在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角色设计形象,用各种材料制作简易服饰,并设计制作小舞台和必要的道具、布景、乐器和海报。学生在全校元旦联欢会上演出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演出服饰、道具、布景、和海报的制作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美术课上学到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不断激发他们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

四、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艺术美是人类对客观现实进行审美观察、感受和审美体验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又高于生活美。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可以说,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最集中的反映,对艺术美的欣赏,就是对别人审美活动的结果进行再审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审美。

艺术美包括艺术作品描绘和反映的生活内容的美、意蕴美和情感美、艺术作品的结构美等,诸如典型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细致的描绘、生动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巧妙的构思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改造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

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进行,课外活动也是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的广阔空间。如创办文学社及演讲社,出墙报或手抄报等,集体过生日的班会活动,举行化装舞会等,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所创造的形象、海报、服装等的欣赏和评述。

第4篇

【关键词】立体;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语文学科的局限

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就是时长、低效,要想在语文教学时有所建树,就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积累与学习,但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也让社会对语文教学有了不少的批评,究其深层原因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体系的平面性、封闭性是限制语文教学提速增速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材编排的封闭性与单体化

纵观各个语文教材,它们都缺乏应有的学科间联系,过于强化分科课程,而忽略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导致知识分类过细、知识相互重叠等不足,并且由于教材编排的封闭性与单体化,导致课程不断走向孤立。

(二)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相互脱节

在教材编排中,已经有不少内容渗透了各学科的联系,但仍没有脱离传统的授课、教研方式,仍然由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执行,各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探讨非常少,更多的只是关注于本学科教学,不去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使得丰富而立体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走进了“高耗低效”的困境。

(三)茶壶之中掀波澜,忽略了学科之外的天地

由于教材上的局限与很多教师只关注于本学科教学,使得教师有意无意中只注重在本学科的天地中反复折腾,忽略了其他学科综合资源的使用,直接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协调发展。如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只能获得极少的实践机会,直接经验的获取非常难,而像物理、化学、生物等这些学科,有着充裕的实践活动空间,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发展。

结合上面三点认知,我觉得应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一个立体式、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打破学科壁垒是将传统教学中学科教材限定的框架进行重构,在课堂上将各学科知识、资源进行相互渗透,相互利用,从原来平面化教学转化为立体化教学,将原来封闭式的教学体系转化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构建这样一个立体式、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是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学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二、建构语文教学新体系的途径

要建构立体式、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体系,需要在教材编排上既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更要体现学科间的相互联通与有机联系,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注意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沟通各科的教学资源,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可以有以下三个途径使各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教学新体系。

途径一:把其他学科知识立体渗透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首先有一个课程意识,把语文教学看作是一个课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行为,从中发现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自然、哲学、科学等知识,拓展课程资源,将其他学科知识立体渗透教学中,以给学生更多新知。

途径二:调用各学科的资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不论哪个学科,其本身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文学内容,如数学科目中那条理分明、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物理、化学科目中对实验出真知,强调动手实践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中那些千奇百怪、鬼斧神工的地形地貌等。这些精彩的知识、多变的实践活动都是我们语文教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着力点,我们要多多留意并合理利用这些学科资源。

途径三:突破学科壁垒,实现全学科的“大备课、大教研”

教师的任教科目是不同的,但不同学科的教师备课、教研应该是共通、互通的。语文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进度时,还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心中有数,这里还特别提倡教师要搜集、积累相关学科间共性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共享、交流、补充,通过不断地完善、修订,最终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特色内容、资料包。

三、建构语文教学新体系的细节

打破学科的壁垒,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沟通、融合,打造一个立体式、开放式的教学新体系,在这其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不能为了打破而打破,为了构建而构建。

细节一:扎根本学科,不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新体系的建立是以本学科为基础的,应建立好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主次关系,这是一个根本原则。新体系强化创新,强化了跨领域、跨学科的渗透,但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或历史课,要做到既能丰富本学科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不会影响本学科教学。

细节二:选择合适的科目进行整合、渗透

在中学里开设了九门中考课程、五到六门的考查课程,因此各学科之间借鉴、渗透、融合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这就需要精心选择学科间的结合点。在教学实际中还要根据学生学情确定学科间整合、渗透的具体内容,不能为打破而打破,为了构建而构建,这样不仅不能优化教学体系,还会偏离学科教学的本意,影响教学质量。

细节三:构建新体系的目的就是学生的发展

构建一个立体式、开放式的教学新体系,是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难易度、广度,尊重学生的实际成长程度,做到知识与接受能力同步,避免额外增加学习难度,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形成反作用。

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立体式、开放式的教学新体系,把更多、更适合的内容整合、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去,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实现语文课程资源再拓展,这样既能减少教学的时长,更提升教学实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范荫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2]梁鸿京.建构主义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1(01).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第5篇

关键词:语文 改革 继承 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正和着时代的脚步前进。面对课改,语文课将如何变革?我们常说“破旧立新”,一个新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旧的理念完全背弃。今天的课程改革,虽然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但我们的教学在着力求新的同时,应将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与现代语文课堂相融合,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不断吸收新鲜养料,在继承中创新。具体方法和途径有:

一、既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忽略语文基础和语文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新的基本主线。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人才,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而“课程标准”系统提出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可见新课标依然是非常重视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叶圣陶指出:“如果青年学生没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可见,语文知识的运用对个人乃至对社会的作用不可低估。语文素养来自日常的积累,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如果学生错别字连篇,拼音句读不准,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抛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变革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但有些教师“矫枉过正”,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整个课堂就应全部交给学生,一味追求所谓的“新”课堂形式,满堂问,问题太多太杂;讨论热闹,效果甚微;不遵从事实,一味夸奖。教师退出了“主导”的角色,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就需要引导,引导学生要学些什么,怎么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对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等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既重视开展探究式学习,也不忽略传授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把探究式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而传授式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传承知识和技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可每节课都完全放弃传授式教学而搞探究式教学,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能“探”的“探”,不能“探”的不“探”。

四、既重视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也不忘仍要立足于课本

语文老师讲课时,眼光不能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把生活之水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山,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但教材编选的都是好文、美文、名文,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与名师大家对话,领略其中的哲理和意境,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趣。围绕课本这一圆点,描绘语文资源的圆面,给学生提供多而精的语文学习资源。

五、既重视多媒体的运用,也不放弃板书书写

多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使语文教学的许多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形象,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语文。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现在,能否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评价语文教师的一项指标。但板书还不能完全淡出课堂。面对思维活跃多变的课堂教学,而且灵感随时迸发的信息流程及智慧的闪光点需及时整理显示,课前预设好的课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板书则可以作为随机应变的补充手段,解决这一难题。

六、既有必要的跨学科渗透,也要牢记语文为本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进一步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但同时也要牢记,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而不是地理课、物理课,我们要学习和鉴赏的是“文学”的“美”,而不是“科学”的“理”。因此跨学科学习一定要从语文出发再回到语文,跨得出去收得回来,真正做到以语文为本。

唯物史观认为,没有继承,便没有发展和创造。“改”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弊病,“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惟有如此,“改”才有根基,“改”才出希望。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更新教育观念,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另一方面要正视学情、重视学情,求实务新,走出只追求形式的教学误区,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在实处,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语文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趣味课堂;情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53-01

每当和学生交流,同学们往往会说:"老师,您这堂课真有味道,听起来真过瘾。"确实,学生喜欢有味道的课。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要使课堂有滋有味,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激活教学,教活学生。而我认为,语文课要上得有"味道",就得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使教学充满趣味;就得巧妙运用情感熏陶,使教学饱含情味,就得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融入生活味;就得调动学生感官,使教学中点缀些艺术味;就得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教学富有韵味。

1.以生为主,增添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课堂生命的所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从而收到实效。因而课堂上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不断激发、巩固和升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死海》时先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即拿一个鸡蛋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然后观察现象,并要求学生探讨不同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课文阐述的道理不讲也明白了。原本单调、沉闷、平淡抽象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创设情境、开展各类活动、引入现代教学手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多方面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就会使课堂充满趣味,洋溢着生机和灵气。

2.挖掘教材,饱含情味

不少教师在上课时就教学内容的完成和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来说无可挑剔,但课堂气氛好似一潭死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教师的"一言堂"'传声筒""搬运工"的教法有关,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缺乏人情味所致。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语文教学要实现其教学目的和任务,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理想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一杯水,而融进了情味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3.跨越学科,引发兴趣

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就是以语文为中心,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优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学习其他学科的经验,也可以拓展教师原有的学科知识,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如病句:"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教师完全可以将数学科里集合的概念引入到语文课堂上来。"报刊""杂志"是两个不同的集合,它们是"一切出版物"这一集合概念的子集。然而并列关系的各项在集合中体现为相离的关系,可是这三者是全集与子集,亦或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这个病句犯了并列不当的错误。又如在关联词"只有……才"和"只要……就"的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拿出来进行比较讲解。再如讲解《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的特点时,可以将统计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要求学生统计课文的引号出现的频率,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小品文具有艺术性的特点。还有如高考语文科技类文章的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已然" "将然"语气,完全可以和英语学科中的"过去时"和"将来时"对应。实践证明实施跨学科教学,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4.巧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输和转化的过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先进发展,多媒体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辅工具,它能吸引学生主动去看,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主动去探求。在语文课上巧用多媒体,教师在课件上插入的图片、音乐和视频,学生能直观地从多媒体上获取知识,思维更加清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得记忆更加深刻,及时枯燥沉闷的课堂也会活跃起来。然而教师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若过度使用,则会令学生造成学习疲劳而对之产生厌倦,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失去多媒体教学本身的价值,所以教师一定要巧用多媒体,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

5.国学也能让语文课堂更有趣

"国学热"是近年出现的新名词,大家似乎都很注重国学对孩子的思想启蒙。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国学中有许多中华传统精华,语文教学渗入国学精华,学生的精神修养也会得到升华。然而国学不是简单的认识生字、读书、背诵,即使学生能倒背如流,面对试卷得心应手,但其中的道理在实际中也不能做到,这样的教育是悲观的。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学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即使学生真的不能一字不漏背诵出,那也不是重点,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国学教学不是简单的解读就能明白个中道理,需要时间慢慢体会。国学中的经典能带给学生深思,学生汲取其精华并能能运用于实际,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语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纵使没有语文课本,我们也能从各方面接触到关于语文的领域。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师耳提面命教导学生、学生认识和学习生字和简单朗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枯燥沉闷的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能在乐趣中学习记忆。同时,教师结合课堂内外进行一些班集体活动,让师生融成一体,一起体验语文世界,从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慢慢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7篇

摘要: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

关键词:历史知识;优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78-01

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2013年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在语文部分明确指出,"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用一些历史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首先,在我们在语文教学进行导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故事法导入,即教师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引用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从而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浓。例如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诸葛亮的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能够在讲述课文内容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例如在讲授课文《杨修之死》时,关于杨修的死,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第二种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针对这两种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辩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引出了《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历来对曹操的评论和曹操的其他言行来分析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因此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知识。

再次,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解决学生在理解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在中学课本当中,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最难以理解的,倒不是完全由于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隐喻,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只凭借语文老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根本无法理解。例如他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鲁迅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文化专制迫害而死的五位青年作家而做的,可以说,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些文章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受到熏陶。例如的诗词《七律・》:"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讲授时向同学们介绍战略大转移这一节的内容,是同学们对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那么学生不仅能记住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等事件更能领略到的大无畏的精神,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总之,自古"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强调文史紧密结合,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应该成为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品,积累历史素材,增强人文精神,必将会带来学科间知识的沟通、整合,对于学生思维灵性的开掘、人文情怀的养育和大语文观的形成必将大有裨益。这样学生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与中考形势的变化要求。

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地位重新作了科学的概括,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为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语文,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呢?通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从中感悟到,要落实这一核心任务,就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四个性”。

一、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历史的多元文化,去实现语文教学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这一目标,从而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实践性

语文课程不是主要获得知识的课程,而是获得运用能力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课上要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在组织协调学生对文体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又促使文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推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是对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师爱护、尊重和期特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信任学生,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学生才能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激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智慧力量,往往是出乎教师意料的。

四、开放性

语文是社会交际工具,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交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把语文课堂建设得开放而有活力。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开阔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而且要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充分运用课程标准所列出的20多种课外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既能够在语言文字方面得到提高,又能获得跨学科,多角度的知识。

过去,学生只是通过读书来学习语文,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语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这毕竟已经是过去。如今《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把语文学习以轻松,活跃的本身真面目还给学生,学生可以尽情“享受”语文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把那一颗颗充满童真的心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放飞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吧?

第9篇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第三,师资培训加力度。《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转变为现实的功效,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其次是已有教学习惯的挑战,再次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陈旧的知识、观念、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46-01

谁不会不亲近母亲呢?莘莘学子的恋母情结又用什么言语来表情达意呢?我想,忘不了母语来帮忙,那就更体现我们语文学科功效。探究语文课而言,它是语言、文化、社会、学习者、教师等诸要素统合起来的一个综合系统;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来看,它涉及了政治、经济、天文、地理、音乐、美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诸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综合系统。这些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我们开设拓展性课程提供了契机,根据笔者近些年教育教学的积累,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拓展。

第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正是依据语文学科这种综合性的特点,注重语文学科内部诸要素的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相关内容能够在逻辑上密切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学习对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学科教学的拓展成为贯彻课程综合性的最显著的形式和最有效的平台。那么,什么样的拓展才有价值呢? 在笔者看来,具有学科特点是评判语文课堂教学拓展有无价值的首要标准。语文学科教学的拓展不能离开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背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能远离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不能抛弃听、说、读、写中的任何一项。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月亮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简单地回答了老师的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之后,就让学生闭眼想象月亮湾的美丽,紧接着又请学生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象摹画出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专心致志地“作画”,然后就是“展画”,最后进行“评画”。虽然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但在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语文教学本质的背离,是语文学科拓展本末的倒置!

第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固然有必要,能够拓展文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但并不是所有的拓展都是必要的。我们的拓展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之上,这样的拓展才是必要的,才是有价值的!

记得一位老师在介绍自己的课堂拓展经验时,曾列举其执教的《詹天佑》一文,大体的执教步骤为: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之’字铁路设计是否科学?你有什么别的方法让火车爬上山坡?”等两个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找几口直井才能既增加工作面又缩短工期”的问题。据该老师讲,学生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但我想追问的是: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工程学?如果是语文课,那这样的拓展至少荒废了学生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文中那么准确描写建铁路全过程的词语,学生掌握了吗?詹天佑在建成举世震惊的“之”字形铁路时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领悟到了吗?在遇到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勇气与善于克服困难的智慧,学生体会到了吗?詹天佑那种“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爱国情怀,学生感受到了吗?……恐怕都没有达成吧!这岂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拓展有必要吗?

第三,初中语文课堂的拓展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可控制的课堂拓展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我们有些老师可能尝试过“意外”的拓展所带来的精彩与难忘,但千万不要忘记,一切看似“意外”的拓展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挖掘,没有对学生的准确把握,一切“意外”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记得一位老师在执教《夜晚的实验》一课时,围绕“超声波”这一学生认知上的难点,紧扣“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这一句话,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辅之以非常简洁形象的简笔画,再加上老师具体生动的介绍,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明白。试想,如果那位老师在学生还不理解的时候,又没有直观的体验,就放手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超声波”,那又会取得什么样的课堂效果呢?

表面上教学气氛可能热烈,小组合作学习似乎也能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但如果请同学来回答的话,笔者断定:学生要么支支吾吾,要么答非所问。这样的拓展就毫无价值可言了!因此,我们的拓展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以执教者有效的引导去唤起、去预约拓展中的精彩!

第11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做到哪几方面呢?

一、要加强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大,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掌握更多课程资源,并努力发挥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二、教师应加强对主体资源的示范作用

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自身资源意识,提高自我认识,真正做好学生的示范。教师应当自觉学习新课程,新理论,形成新思维、新视角,最终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与创新意识形成的优良教育渠道,使课程开发意识,真正有效地贯彻到教学实践中。

三、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共享意识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源的共享。现在,许多一线教师都认识到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于是出现了集体备课、跨学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学生与家长、教师与社会间的各种交流与协作。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语文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完成教学,学生们也学到了多领域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也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四、对语文教学主要素中学生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在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径。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生活有多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就有多广阔。在纷繁复杂的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鲜切实有用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有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就一定能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语文; 心理健康

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高中生年龄一样,具有同样的成长问题。但是中职学生是一个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中考失败而被迫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在就读高中的同学面前总感觉低人一等,再加上对所学专业感觉陌生和对未来职业茫然,导致中职学生尤其是中职新生对陌生环境感觉无所适从,体会不到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的乐趣,从而在学习上也不感兴趣,无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出现因自身原因而无法认可所学专业,这样的专业学习态度和学习心理必然会成为中职学校学生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教学计划中,语文教学基本都被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学习课程之一。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有文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外,实际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还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等。在锻炼思维、加强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强化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的过程中,着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并加强语文教育的功能,更能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身心健康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会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也不会误导教师课堂教学思路出现偏差,非但不影响语文教学,反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因为,中职学生基本都处在青少年时期,心智尚不健全,性格也不够沉稳,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教育管理。如果学生心理健康,就能以正常的心态投入到校园学习和生活,有助于接受语文和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教育,建立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出现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或者思维习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出现严重的自卑、偏见或固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会发现,语文课程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地取材。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涵养,具有众多的精神高尚、意志坚强、品格高贵的国内外文学人物形象,也有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依靠团体力量战胜困难的伟大事迹。这些文学素材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和思维产生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李白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努力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和做人尊严;《擦鞋合同》中男主角在就业困境中抛开世俗杂念,诚信做人,勤恳工作,从最简单的擦皮鞋做起,最终成功创建了自己的事业,等等。

2.隐蔽性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基本都会分析文章中的正面或者反面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或者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更复杂的非典型性案例。只要表述得当,教师就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隐蔽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3.说服力强,效果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入选进教材的,这些文章要么是名家名作、要么是民族文化瑰宝、要么是在一定时期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不断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例如,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中,除表达了真爱是建立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的爱情观外,还强调了男性的阳刚美和女性的阴柔美的性别特征和性别意识——教师要帮助中职学生区分当今社会日益凸显的男生女性化和女生中性化等性别形象混乱的社会现象;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项链》中,女主人马蒂尔德虽因极度爱慕虚荣而失去美丽的青春和容颜,但是她却没有逃避现实,勇敢地承担赔偿的责任,整整花费十年时间来偿还全部债务——要教导学生在犯错误或面临困境时,一定要有承担责任的魄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害怕或逃避。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要认真钻研课本和选取适当的角度,就能借助名家、名人帮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4.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提高在校学生的文学修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经实践研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在文学作品艺术赏析中,仔细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或者情感变化曲线,再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通过专题演讲、辩论赛、作文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现内心世界,宣泄积累已久的郁闷情绪,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辨明前进的方向,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三是通过专题的影视欣赏、情境表演等释放学生的紧张、压抑情绪,以直观的教育或有意的暗示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然,语文教师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也不是职业心理辅导师,语文课堂也不是心理辅导课。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或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社会知识,特别是多掌握常常和语文相联系的诸如音乐、美术、书法、经济、天文、地理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有与教学技术相关的例如教育学、思想政治等学科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并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跨学科的教育教学,教师需要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才能将综合的语文教学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采用多种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存在或隐藏的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辅导和教育引导。

2.自然引申,不能牵强过渡。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具备适合的教学内容或者讨论话题时才能进行,通过作者、作品人物、典型事件等媒介自然而然的引申或过渡,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勉强过渡,也不能强行向学生灌输具有教师强烈个人色彩的观点和看法。

3.控制范围,及时回到课文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延续或扩展,不能影响既定的语文教学内容,更不能把语文课当成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过多,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计划,也会让学生误解或反感,不利于今后开展正常的语文教学。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在心理上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减少或防止学生因社会不良现象和风气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性;而且,学生在学习语文技能、提高文学修养的过程中,还能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人生哲理,拓展对职业、社会、人生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的信心都能获得很大增强。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教育,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