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二地理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初二地理,根据上学期教学成绩和教学实际分析:
(1)每个班会学中国地理,会用地图,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力,对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多。
(2)每个班学习地理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分析问题阅读地图还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选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占比例的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多。
(3)地理基础知识差,基本概念不清,根本不会看地图、不会学地理,完全靠死记硬背取得一点成绩的占不足四分之一。
二、本册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的农业 第八章中国的工业 第九章中国的交通 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属于中国地理总论,是在上册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之后逐章讲述的。第十一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着重指出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选择每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上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辨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铁路干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资源、区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重点。工业的分布及原因、铁路干线的分布、区域地理是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我们第四册的教材这学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按照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摘 要:参加吉林省地理年会及东北师大附中活动化课题推广会,学习了关于《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模式建构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感受着师大校园浓厚的地理教研团队,吸取着富有生命的地理课堂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的成果让我的学生受益。
关键词:活动化课题;高效;创新;学生
2012年5月17日,我有幸参加吉林省地理年会及东北师大附中活动化课题推广会,在会上听了刘晓洁老师的《挺进南极》、杨志老师的《全球变暖》两节课和王瑶老师做的关于《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模式建构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听后我也有许多想法,如今十多天过去了,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姑且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备以后听课、学习、教研中参考!
一、强大且高效的地理团队
踏进校园感受到师大附中文化的厚重,走进会场感受到强大的地理气息。其实通过网络的提及早就知道了附中王的大名,但没想到的是附中王老师还带领着一个强大的地理教研团队,而且这个团队中每个老师都是地理教学的精英,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们县的地理老师都这样的话,还要我们教研员干什么呢?到那时真的无事可做了!会议回来后我在反思我们县中心教研组的发展方向在哪儿呢?说道高效,这个团队从2009年到2011年仅仅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四本地理活动化手册的编写,手册内容鲜活,贴近学生,关注生活常态、异彩纷呈,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和学习价值。反观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是枯燥无味、内容寥寥,目的仅仅是为了一个证!相比之下真是汗颜!
二、精读课标创新教材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和观看手册,了解了附中地理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教材的挖掘和知识的整合梳理。如,刘晓洁老师在讲《极地地区》时设计了两课时(我们的做法是一节课就拿下)其中一节设计为《挺进南极》,仅一个“挺”字,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赋予课堂以生命力,有无限的教学设计空间,教者采取了“了解南极到认识南极再到挺进南极”的次序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可以说用一个“挺”字,贯彻了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这样的设计符合教育规律,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易于学生接受新知。杨志老师的《全球变暖》是作为一个专题来讲的,听后我想学生和与会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低碳生活”。教学中教师运用了精美的课件给学生视觉的冲击;震撼的音乐吸引学生的听觉产生净化心灵的效果;民主和谐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了完美的体验。而且杨志老师比较风趣幽默,比如恰当地加入了“我爸是李刚”“100年后,我走了,你们还在”等等。总之,两节课都达到了“活动化”高效课堂的目的,可以说在教学中教师有空而不失控,学生热闹而不胡闹,使课堂真的“活”起来。完美地把握了课标的理念教学,通过附中的努力把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丰满且富有活力。
三、幸福的学生
活动化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最终定格为关注的是“人”,这样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每个”。传统的课堂,往往忽视课堂中的死角学生即习惯上的“差生”,而通过活动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多地关心到了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参与才有理解,才有情感的升华和知识的生成,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所以我说附中的学生是幸福的!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学生毕竟是学生,对一个事物第一次接触有新鲜感,而且积极性也高,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情绪。所以我个人认为,到初二年级就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有的“活动化”教学的基础上,加上“知识性、文学性”增加教学的深度,给学生一些理性思考的时间、空间和问题,也可以适当走一走“开心辞典”“幸运52”的答题模式融入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六中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提高;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27-01
21世纪的一代新人要靠素质教育的甘露来滋润,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全面构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崭新教学模式,才能将知识的传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能力、文化素质、思想教育及地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地理素质教育可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及经济规律,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地理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心,从而勇于探索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新课程改革教学所应努力的方向。
一、因材施教,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包含道德素质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地理教材是一部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初二《中国地理》每个章节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根据教材内容让每个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地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例如在学习《台湾省》一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总结台湾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启发学生回答:台湾省除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外,还有那些美称?学生通过读图可以寻得宝藏:如台湾素有“森林宝库”“海上粮仓”“东方甜岛”“祖国东南盐仓”“茶叶之乡”等美称。我们还可以巧用地图带领学生总勾画宝岛轮廓入手寻找其在祖国地图上的位置范围,找出美丽富饶的台湾之最:降水量最多地方最大的海港最大的湖泊及日月潭水电站岛上最高峰最长河流人口最多的城市樟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等。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台湾的了解,而且台湾丰富的资源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通过“读一读”进一步认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是同胞兄弟,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海峡两岸人民都期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二实现自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地理教学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理解掌握,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地理模型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举办地理墙报,地理知识竞赛,组织地理活动兴趣小组。特别是利用乡土教材,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去气象站、文化馆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既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能充分实现自我,展现才华,跟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献身地理科学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去多发明都源于问题,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领略到创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创新的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中的《西北地区》时,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发挥西部的资源优势,改善西北地区最脆弱的生态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面对“西部大开发,中学生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结合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展开调查、访问观察等活动,提出自己独特的间解,最优的方案,拓展“生活化”地理环境,迈出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四、指导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教会学生会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