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园林设计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园林设计要素研究现状
总体来说,对园林设计要素的研究不少,但研究的内容大多为地形、水体等能实实在在的要素。最具代表性就是诺曼K.布恩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中,详细的讲述了园林设计要素之地形、植物、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以及水体的设计方法[2]。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境”二字。“意境”二字的体现,通常需要借助其他的一些元素。例如诗词、山水画甚至声音,如罗枫将“声景”这一概念引入园林中,尝试利用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带给人们听觉上的和美感[3]。本文所要探讨的“天文气象”,虽时时发生,但常被忽略,其实只要巧妙运用,也能为园林景观增添浓浓的一抹色彩。
2 中国古典园林中天文气象的运用
2.1 天文及气象的概念
天文,指的是宇宙中的各天体及天体的分布、运动等,如太阳、月亮、日出日落;气象,指的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及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见的云、雾、雨、雪等。
2.2 中国古典园林中天文气象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乏对天文气象运用十分成功的例子,如拙政园就有“听松风处”、“听雨轩”、“与谁同坐轩”等景点,它们融入了自然界中的风、雨、清风以及明月;网师园的“梯云室”取意“梯云取月”,留给游人无限遐想。明代计成在《园冶》中也提到“蓉蓉月色,瑟瑟风声”,这都证明,古代的造园者不但知道运用实在的山水风景,也懂得利用自然无价的明月清风,云气霞光,使之成为园林景观的点缀。
2.3 “西湖十景”中的“天文气象”
“西湖十景”是对天文气象这一要素成功运用的典范,其中绝大多数景点都与天文气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平湖秋月”展现的是皓月当空,湖天一碧的美景,尽管这一景点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固定选址,但从观赏角度来看,观赏的重点都是月亮以及月亮在湖中的倒影,引发游人“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三潭印月”同样离不开月亮,作为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在建造时恪守“一池三山”模式,空间处理巧妙非常,营造了“湖中湖”、“岛中岛”的景致。更有趣的是利用了月亮和石塔,形成了天上月、塔中月、水中月与游人心中的明月相互呼应的33个月亮的奇景。“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俗称黄妃塔,因民间传说《白蛇传》带给这座塔几分神秘艺术色彩。“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过是也。”从这样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若缺少了“夕阳”这一要素,这一景点必将失色不少[4] [5]。
另外,与天文气象相关的季节变迁,也是“西湖十景”一些景点不可缺少的设计要素。“苏堤春晓”乃西湖十景之首,苏堤与宋代文人坡有关,因此也叫苏公堤,堤上间桃间柳的植物配置,形成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醉人春色。对苏堤描述的诗文很多,“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湖柳湖波尽可怜,不只春在阿谁边”,从这些诗句不难发现,“苏堤春晓”的精髓便是一个“春”字,正如《西湖志》所言“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云” [6]。同样体现春季之美的还有“柳浪闻莺”,当春天来临柳树发芽,风摆成浪、啼莺争树,给人带来浓浓的春意。另外还有“曲院风荷”,这里原是南宋朝廷的酿酒坊,其中有一水池,池中栽植荷花,到了荷叶茂盛、荷花盛开的夏日,徐徐微风拂面,带来沁人心脾的酒香与荷香,令人不饮自醉。
再如“断桥残雪”中的冬雪、“双峰插云”中的蓝天白云等。综上所述,只要细心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十景”的许多美景与天文气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这一要素也是营造如斯美景锦上添花的一笔。
3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从单纯考虑视觉上的美观,到注重视觉、听觉及嗅觉多种感观的感受,人们都在试图发现新的设计要素以丰富景观。天文与气象时时发生,却常常被忽略。其实蓝天白云、朝阳晚霞、春风冬雪等皆是大自然赐予我们很好的园林设计要素。烈日当空,园中绿荫翠盖;春雨朦朦,檐下兰香满盈;当轩雨滴蕉响,临池秋雨残荷……这种种引人遐思的景色都和天文气象密不可分,天文气象也是创造园林景观、营造园林意境时绝不可忽略的重要要素。中国古典园林中对天文气象应用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相信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灵感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诺曼 K.布恩.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1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与特点
现代设计理论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法国印象主义学派认为物体是由具体的形状组成的轮廓构成。1925年以后,随着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开始进入现代设计课程中去,现代设计理论开始进一步得到延伸和拓展。进入20世纪后半期以后,现代科技开始在现代设计理论中广泛应用,并提出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把点、线、面全面系统结合。现代设计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具有广泛的系统性,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兼顾系统的各个要素,达到整体的融合性效应。第二,强调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把特殊的地形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第三、综合应用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技术,使得多种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技术的广泛结合。
1.2古代园林特点
1.2.1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
中国古建园林建设源于审美艺术的环境而产生,强调自然与景观的天然和谐,浑然一体。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一直秉奉“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我国古代的苏州四大园林中就可以体现出以人为本、自然生态以及整体性的巧妙结合,完全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和古典哲学理念。
1.2.2园林布局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实际
古建园林建设应该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风土人情相适应。我国北方园林主要以北京的皇家园林为主,讲究大气和权利的张扬位置,显示帝王的尊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我国南方以私家园林为主体,主要以风景秀丽、园林典雅为主体,强调我国古典哲学的主次分明、天人合一的思想。
1.2.3造林设计手法
中国古建园林设计手法主要以山、水、花木、景观、画为要素。在整个园林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把这些素材进行巧妙的结合,创造出美的景观效果。通过山水的交融、花木、景观的衬托以及画的点缀,形成了空间效果在视觉上的美的感受,达到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浑然天成,显现出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园林意境。
2现代设计理论在古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古建园林设计中的优势
计算机在中国古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末期,到目前位置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是它为古建园林设计提供了创新和飞速发展的平台,在古建园林设计中立刻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效果明显,成绩卓越。由于以现代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传播快、精密度好、快捷方便、效果较好、效率较高,而且补充、完善和修改教方便。比如pro/e软件三维立体设计,其内容涵盖了三维模拟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同传统的二维CDA计算机设计软件相比,功能更加强大、直观效果更加理想、立体效果更强、设计切合面更加优化,使得设计者能以更真实和直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另外对模型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也提供了极大方便。如果用手工进行古建园林设计同pro/e三维软件绘制相比差距较大,可谓是天壤之别。用pro/e软件进行古建建设三维立体直观效果达到最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实时修改这些参数的设置,实现古建景观特征的修改和再生,而不需要重新绘制图形,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2信息化、智能化体现古建园林设计的未来
在布局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山水结构,同时也应当因地制宜围绕地势合理布局,并结合当地主要文化特色建筑庭廊等要素。原理艺术设计还可以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当中的意蕴,着重从文化内涵与意境当中把握园林设计,而不能只是具备古典文化意蕴的形式。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古典艺术风格的园林设计更加在意自然环境与人之情感的巧妙结合,通过对土壤以及植物环境的考察,形成自然舒适的设计灵感,创造一种诗画情景,形成了一种“中国画”式的园林景观。古典园林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现一种具有一般性的文化内容,表现当地历史发展路径,并将景象提升到一种精神层面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教育人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素养。利用现实生活的环境空间,形成全新意味的景观特征,通过利用当地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加之新的景观内容,构建人文景观、园林景观、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以当地的中国古典文化为背景展开设计,建造具有欣赏价值的人工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艺术设计与构思中,需要匠心独运地利用当地具有特色的花草树木,园林艺术设计应当形成地域性特色。植物应当是这种园林色彩当中的重要角色,例如,文竹搭配等,有意识地利用区域环境当中的特色植物,更好地表现古典园林艺术创造魅力。
2古典园林艺术表现方法
2.1园林艺术设计中的休闲设计
对于本园林的休闲设施设计,应更加注重景观的宁静感,以符合人在散步中的视觉规律。园林中所设置的园林小品均采用古代景观手法以及材质,从而使得整个园林在休闲设计上,营造一个曲径通幽、荷香四溢、碧水盈盈、杨柳婆娑以及极具古代气息的休闲场所。另外,通过采取绿化把围墙隐掩,让人感到空间的无限,再充分结合同类绿丛和园外行道树梢的相互交融,及公园绿地与河滨绿地视线互通,把游人视线引向无际的天地。
2.2园林艺术设计中的布局
园林艺术设计中,有时候需要展现古典园林设计当中的“曲折性”,为此,园林的布局应当着重采取“化简为繁,化直为曲”的说法,采用错落纵横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这种“曲折”的意蕴,令观赏角度与视角更加立体化。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观赏视角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还能够提升城市景观融合自然风光的艺术审美效果。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达到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柳暗花明”的艺术特征,对园林种植布局也应当“巧经营”,设计城中湖等艺术景观,这正是古典园林艺术景观艺术的完整表现。
2.3园林景点设计分析
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形成古典山水园林景观的特征需要在绿化方面给予一定的艺术加工,通过保留绿地景观相关的原生态特征,搭建庭廊与门洞,结合跌水以及叠山等形式创造性地构建一种古典山水园林景观效果。景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具有景观效果,还应当形成一种天然合成的自然历史文化内涵。
2.4园林种植艺术设计分析
在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方面表现出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形成景观当中的四季变化效果,需要综合利用造景艺术设计思路,形成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植物景观内容。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汲取观赏景观艺术设计的思路,通过对不同花木的搭配对园林植物种植文化加以展现。除此之外,在绿地设计中,应当将植物充分覆盖在园林的每一个角落,植物的种植则应做到四季常青,充分展现植物季节性与个性美,同时,还应当表现出植物群落的艺术美感。
3结语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园林的艺术
1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
2我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园林应充分地尊重自然传统,有意识地改变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更具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进而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是:石、水、植物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植物是园林中四季美景的艺术表演团。当然园林设计中还涉及到一些动物,比方说:鱼和天鹅等。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史相通。在手法上现代园林常常讲究大面积的铺排,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游逛起来却非常累,让人无所适从。而传统的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强化造园意境,反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当然现代园林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引进了西方园林大面积的草坪的设计,给予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应用
集天下名山胜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实物形象的摹写,而是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使游人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应该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在建设和研究的背后,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要体现地域特点富含时代气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正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园林的设计受限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同时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这种差异首先应该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梳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剖析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解析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简约为手法。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具体而言,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都分为6大方面:场地分析、设计思想、设计原型、设计要素、空间布局、设计意境。一方面,就每一个步骤分析二者的理念和理法;另一方面,分析古典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时代特征,尝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和相通之处;最后,以此审视中国传统园林,得出值得传承的方面,以及值得反思的方面。
关键词:勒诺特尔式园林;特点;现代园林
1.典型的勒诺特尔式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是法国17世纪沃克斯·勒·维康特设计的众多邸花园表现出来的造园手法,并逐渐形成了勒诺特尔风格,枫丹白露城堡花园、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圣·日耳曼·昂·莱庄园、凡尔赛宫苑圣克洛花园、克拉涅花园、默东花园等都是勒诺特尔风格的典型代表。
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是勒诺特尔负责设计的,花园的布置由北向南延伸,由中轴向两侧过渡,地势由北向南缓缓下降,其花园中轴长1km,两侧矩形花坛,外侧是茂密的林园。凡尔赛宫苑代表着当时法国在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上的最高成就,完美地体现古典主义的造园原则。其宫殿坐东朝西,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东面是3侧建筑围绕的前庭,路易14面向东方的骑马雕像。庭院东入口处“军队广场”,朝西的2层中央为著名的“镜廊”,花园中轴线的焦点,西望中轴线为水花坛、河神雕像。枫丹白露宫苑是在森林深处沼泽地上建造的府邸花园。府邸建筑前3层台地,大水池以西,中轴线草坪散步道,视线开阔,南北向轴线,1500m长大运河,连续水台阶,形成南北向轴线。
2.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
勒诺特尔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其风格是古典主义的灵魂,反映出辉煌时代特征,使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贵族、主教们的别墅庄园都黯然失色。勒诺特尔式园林成为路易十四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其表现了王权至上的主题思想,通过延伸数千米的宫殿中轴线来表现惟我独尊、王权浩荡的思想。在园林构图中,勒诺特尔园林的中心是府邸,府邸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体现出了以君主为中心的等级制度。从府邸到花园、林园,人工味及装饰性逐渐减弱,林园既是花园的背景,又是花园的延续。园林的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特点,将其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次分明的几何网格之中,体现出良好的几何构图感,使得中央集权的政体得到合乎理性的体现。在植物种植方面,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勒诺特尔园林的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可以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河流也是勒诺特尔式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展示静态的水景来获得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效果。
3.我国现代园林的设计风格
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美学是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上引申过来的,主要是通过概括、精简的造园手法表达园林的美。我国现代园林设计通常会对园林景观元素组合、布局和构图方面进行精细构思,通过随性、自由来进行景观塑造,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层理解翻。在实际园林设计中,我国现代园林通常会运用序列的手法,通过对景观元素的重复使用或间隔重复形成简单的几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在材料的应用上,除了传统的草地、林木、水、石头等自然材料外,还会使用钢材、玻璃、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来丰富园林构造的元素。现代园林的植物大都是按网格种植,将灌木进行人工修整,并充分发挥花卉的整体的色彩和质地效果。
4.勒诺特尔式园林对我国现代园林的借鉴意义
摘要: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意境构思、空间经营、要素利用是造园手法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国园林设计的特色。本文意在总结中国园林设计的特点,来发现造园的规律,从而展现造园的美。
关键词:中国园林设计 造园 构成 美
中式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出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空间,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眸与回归。其艺术特质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就是任其自然之意,即重自然,抑人工,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园林文化美学命题,其精神涵义便是“道”之境界。“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对自然人性化的审美境界的追求。
一、意境与意象
园林创作是为了把主人的意愿反映于园林的意象之中,达到主人、匠人、游人在意境认定和感受上的一致。中国园林的逻辑过程是意、言、象,而意象定位于几个相对范畴:仁山与智水、人之喜与物之哀、繁华美居与枯石陋室、儒林雅意与佛身道气。在 “天人合一”文化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呈现出几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往往重天然而轻人工(雕琢),尽管艺术离不开人工,但总是以不露人工痕迹的艺术视为高一等的艺术。所以,计成《园冶》中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之言。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原则之一。
2、“内敛含蓄,曲径通幽”。中国古典园林将人置于“自然”之中,做“浑然一体”看待,在“天人合一”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大多内敛含蓄、曲径通幽,绝不张扬。
3、“移步换景、巧于因借”。“移步换景”是造园师通过极其巧妙的设计,引导游客在各具特色的景区或景点之间游憩,是一步一景,而不是一览无余;“巧于因借”强调借景,《园冶》中借景分为 “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五种,聪明才智可见一斑。
4、“小中见大、意境高远”。中国的艺术是非常注重“写意”的,如宗炳《画山水之序》中所言:“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遥。”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师为了在一个有限的环境里表现出具有无限的或更加广大的物镜,往往会极其巧妙地运用“小中见大”的方式,从而集中而概况地表现出自然之美,并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主要反映在江南园林中。而大凡中国的艺术,都讲究“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权贵或文人雅士们“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或“存神养性”的地方,自然要求造园师能够设计并营造出充满意境魅力的园林景观,在“意境高远”处下功夫。
二、景区构成
在设计的领域中,表现美的规律基本是相通的,只是表现手法会各不相同。从视觉上的感受来说,不管是哪一件艺术作品,它们总离不开点线面的构成体现,所以园林设计也不例外。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固然是住宅、树木、假山置石、理水、道路等等,他们以点线面的方式呈现在构景中,以表现整体形式美。
1、 园与宅的关系
在园与宅关系上,居住、会客、办公的实用功能建筑称为宅,游览、观赏、休闲的精神场所称为园。中国园林大多以南为前,以北、东、西为后侧,也有以入口为标准的,不是绝对的。入世处事在前,休闲享乐在后,于是,形成前宅后园之局。北园、东园和西园统称为“后花园”,而且成为中国宅园的代名词。另外,前宅后园与中国地处北半球有关,把重要的建筑放在南面向阳之位,把次要的园林放在北面背阴之位。
2、 构图中心
在园林设计中,有构图中心,平面中心,平面重心等.中国园林以假山和建筑为构图中心和视觉中心,从而产生心里的景观重心,如皇家园林颐和园万寿山与佛香阁。另外,私家园林构图中心常是水池或是水池中的小岛及建筑。如拙政园的池与岛、网师园水池、小莲庄的水池等。总之,中国园林设计中,注重视觉中心,而且是多级中心,以山水建筑为中心为主。
3、 轴线
谈到轴线,一方面,中国皇家园林服从于城市规划轴线,处于城市宫殿区的北面节点或结点,一般在轴线的后部。而且中国园林本身呈现出轴线的关系。另一方面,从风水的角度来说,中国园林在造园过程中,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是会比较注重轴线的,乃至如今的设计师也会利用轴线的确定来切入园林设计。
4、 一池三山
提及中国园林设计,不得不的提到的就是“一池三山”。一池三山源于中国的神仙思想,即在一个池上造三岛。一池象征东海,三山象征方丈、蓬莱、瀛州仙岛。由于用地面积和内容的限制,一池三山的利用在中国皇家园林的范例最多,而私家园林中极少。
三、景点创造
5、 障景与分景
为符合中国的美学结构,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造园者有意地创造了许多障景的手法,用于两景间去丑存嘉,而分景用于个取佳妙,两者时分时合。其中,最直截了当的障景法莫过于壁障,有影壁障、墙壁障等。影壁,也是我们常说的照壁,常独立于建筑群体成为小品建筑,它既可以防止风、煞从门口直贯而入,又可以成为风景,还可以遮挡住正门所对的不良外部景观,同时隐藏内部景观。其实这也是一种距离美的表达。
6、 框景与漏景
分景求境界之别,漏景求意境之形。框景是用画框裁剪的漏景,画态与画心兼备。传统框景以粉壁为纸,以皴石为绘,四友为伴等。如拙政园中梧竹幽居是四面圆窗的亭子,可摄四方佳胜:西纳池景,北箭勤耕亭,南和海棠春坞。
7、 借景与收景
《园冶》说:“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却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 如颐和园“湖山真意”近借玉泉山远借西山。借景中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远借在远古以设台为主,近世以立亭为主。
8、 众横起伏、韵律节奏
中国园林的山性,形成了以山水对比为主的众向起势做法。中国园林惯用的竖向布局主要体现于理山法式的成熟。如魏张伦造景阳山于华林园中“重岩复岭、深溪洞壑、高林巨树、悬葛垂萝、崎岖石路、涧道盘纡”。可见园山与自然山没有两样。
中国园林的韵律型表现于山水的来龙去脉和建筑联络相属上。还是说清朝的颐和园后湖与昆明湖的分和是理水韵律的表现,美在韵律里。就好比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刚柔并进,恰到好处。
四、总结
这些形式表达是中国园林之美学观,而它的哲理性,则隐含在深层,甚至造园者也不是从哲理出发,而只作为园林的艺术,作为手法来处理。无论是假山池水、林木花草、房舍亭榭,人们对这些对象(包括总体的园景)的欣赏,可以说是园林的“能”和“妙” 的语言层次,在园林形象中,造园之美就在于此。然而悠久的园林历史,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美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洪成.园林景观设计要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现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造园艺术的奇观。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西方园林艺术显现出“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迥然不同。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要取得进步和发展,既不能片面照搬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内容和手法,又不能忽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和设计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1. 园林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上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别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看到了空间局部的交错,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空间,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自然之景,创造真山水之趣。
2. 园林的景观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拟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体现着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取胜,配以适当的植物,其山石采自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皱”等特点。园林中花木的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地方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如拙政园的紫藤,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体现出近景远景的层次。
3. 园林的建筑群体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还有密集的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应顺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
4. 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淳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二、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把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作为基本信条,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
1. 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建筑物体积巨大,矗立于园林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将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分别布置于园林的主轴线旁的几条副轴上,并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点状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来表现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2. 园林的景观配置
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物、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植物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出其各自的形状,完全被一丝不苟地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花圃。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对称性和整一性,也被严格地规划成矩形、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几何形状以达到自然的和谐。西方园林造园之美就在于其所有要素之间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明晰和匀称。
三、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吸取她的造园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将其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从而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并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文脉,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 陈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极简主义,影响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极简主义,以其简约的形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对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艺术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在文学、音乐、建筑、舞蹈、戏剧甚至时装等领域中,极简主义以有其独特魅力,深深影响着各种艺术领域。对于景观园林设计,极简主义也对其发挥了创新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步伐,世界各式文化、思想潮流向我国大量涌入,景观园林设计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就面临着西方景观园林设计层出不穷的设计思潮和其日趋成熟的设计流派,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
二、极简主义和极简主义园林
在艺术史上,极简主义通过把造型艺术剥离到只剩下最基本元素而达到纯粹抽象,把视觉经验的对象减少到最低程度,力求以简化的、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极简主义的特征是极少,但不显枯燥简约,不失美感,以简单纯净和简单的重复实现事物的内在韵律。
极简主义在空间造型中注重光线的处理,空间的渗透,讲求概括的线条、单纯的色块和简洁的形式,强调各相关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布局。
极简主义艺术,对西方的景观园林设计产生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极简主义以其独特的简约的形式语言,给景观园林设计师们带来了极强烈的思想冲击;以其强烈的艺术感官,激发他们对园林设计的创作灵感,将极简主义这种艺术思想与景观园林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极简主义艺术与景观园林设计的结合,营造了极简主义园林这种园林风格,作为西方现代园林中性格特点十分强烈的园林形式,极简主义园林在神秘而壮观的外部特征下极富张力地表达出其深刻的内涵。这种园林景观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所述的几种:
第一,内容的简约化,这一点是直接沿袭了极简主义艺术最鲜明的特征。极简主义园林,和极简主义艺术类似,所运用的园林形式大多十分简练,所采用的设计元素数量少但质量精,往往在朴素的形式中突显出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情趣。
第二,形式的系列化和规则化,这一点显然也是秉承了极简主义艺术的创作手法。通过进行系列化和规则化的形式处理,可以完美实现统一全局的视觉效果,是实现简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线条的明晰化和纯净化,这一点是简约化追求并能够实现的效果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园林景观的一种视觉追求。
第四,高科技在园林中的大胆运用,受极简主义艺术影响,极简主义园林大部分都积极迎合时代进步,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大胆运用科技进步所能够实现的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
第五,表达的戏剧化,受极简主义艺术影响,极简主义园林在运用极简的创作手法的同时,也常常借鉴其他艺术类型的创作语言,来努力达致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效果,实现预期的艺术目的,给人以戏剧化的强烈的艺术效果,极具吸引力。这样戏剧化的处理手法,往往也能为作品营造了一个标志性形象,令观众难以忘怀。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秩序感、隐喻和仿真等艺术特点,追求一种独特新颖的形式,以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欣赏环境,强调观者所见便是这个景观作品的真实存在。
三、极简主义园林要素
极简主义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充分表现在它的园林要素里,如下所述:
1.对传统要素的借鉴
传统方面,从20世纪初期西方现代景观园林到现在,西方古典主义成分一直存在,不断地影响着园林设计师。景观园林中常常能看出古典主义的内在特性,即纯洁性和清晰性、人性表达和自然的精神。法国著名的景观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他所设计的规则式园林,既能体现出古典主义的内在和真正精髓,也为现代主义园林揭开了创造性的开端。
极简主义园林中,有不少设计吸取了规则式园林的图案式种植、秩序之美和强烈的节奏感,比如德国慕尼黑机场附近,凯宾斯基酒店的花园。这个花园反映出规则式设计的主要特征。黄杨绿篱围合起来的一个正方形空间,被暗沉的红色的碎石子和绿茵茵的草地所划分,形成不同的各式区域,在草地上种植了几棵高耸的杨树,突兀张扬,而在绿篱的一角,则是被修剪成为立方体的紫杉篱。整个正方体单元系列化排列,留出统一的步道,形成规整式图案的构造,形如勒·诺特园林中的花坛。
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创新引入
自然环境要素中的风、雾、云、光,被极简主义园林设计师以抽象的形式,运用各种手段创新地引入到风景园林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设计师的思想,为都市人提供一处感受自然的场所。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以聪颖的智慧抓住了风的特征,捕捉在自己的作品中。她以横向思维的方式,以及基于场地垂直高度较高与多风的条件,在旧金山的一家美国银行屋顶花园,为银行职员设计了一处令人耳目一新的与风对话的休憩场所。
设计师们在法国每年一度的国际园林展利用新思维和新思想,将雾所独有的神秘与飘渺以及丰富的变化运用到园林景观中。受极简主义艺术语言影响的彼德·拉茨设计的花园,在多雾的自然环境中,薄雾在石板中时隐时现,削弱了石板的重量,增加了花园的静谧氛围。使得极简主义园林中简洁的要素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给人留下丰富的视觉感受。
极简主义园林设计师巴拉甘设计的结构简约但蕴涵丰富的波里达住宅园里,矩形的水池清澈地反射着蔚蓝的天空,利用阳光的照射,倒映出白墙以及远处的蓝墙,不但景致变化无穷,而且还与高耸的墙体形成非常和谐的阴柔和阳刚的对比。
对传统设计要素的独特运用
传统造园要素包含水、石、植物,极简主义同林对其进行了独特运用。极简主义特色园林借助其他媒介将水的雕塑特征完美体现,用原始石块的稳固、耐久、可靠、不朽与神秘显示它的各种象征意义,将植物作为独立的景观可以用雕塑的形式来展现。
日本直岛艺术博物馆为了不破坏周围景色,建筑以及内部环境都被设计成几乎在地面之下,而平面则呈现简洁的椭圆形。安藤忠雄设计的中部水景同呈椭圈形,而俯视的水景中,就好像是被柱廊围成了3个水的雕塑,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以及椭圆的空间效果,致使水平面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水平,而是略微地升起。就如同是要流入远处的大海。安藤忠雄本人也认为这便是一种水的雕塑。
叠山理石,造园之根
所谓七分山三分田,山石向来是古典园林的造园之根本,古典园林善用“师法自然,巧于因借”来借用自然形成的高山流水。北方皇家园林常以自然的高山峻岭来形成巍峨的气派之色,江南园林巧用假山堆石造景来达到小巧与婉约的效果。
在《红楼梦》中的山石本事静态之物,经过人工的处理,才构成了石的如鬼如兽的雅趣。这种叠山理石的形式常用来塑造奇、峻、深的艺术效果。
高檐翘脊,造园之魂
高檐翘脊指的是古典园林建筑,它常常利用类似的形态来创造结构与形态之美。建筑是古典园林的载体。《红楼梦》中的亭、台、楼、阁、轩、舫、榭等等都是古典建筑的建筑形态,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构形形似,构图一致,都在古典园林要么彰显气派,要么体现婉约,要么尽显风流。可以说古典园林建筑是造园之魂,它占据着园林的总体,成为园林的脉络。
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六角重檐亭以琉璃作瓦,以青砖为地,掩映在竹影与绿梅之中,使游客在那份古雅的氛围中品位人生,感受到古建筑的雄浑与大气。这些传统的植物、诗画或建筑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宣扬与传承,无形的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洗礼,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那份纯真与美好,成为中华民族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不朽的载体。
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正殿,贾政认为它太过富丽了,其实说的是反话,正是这“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琳宫合抱,复道萦纡”等等词汇彰显的是主人显贵的身份。建筑带来的威慑作用可见一斑,也正说明了造园离不开对建筑的合理把握。
山因水活,造园之声
所谓山因水活,若是山石离开了水,注定只是一团死物,而动态的水体能让山石都活络起来,它潺潺的流动声成为古典造园中的独特的一道声音。因为有了水体,所有的景致才有了生机与活力。
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中,水是园子的主体物,因水才有“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的美景;因水才有“水声潺潺,出于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的景象,从这些语句也可以看出水在造园中的作用。
用青山绿水抒写着光境之美。透过细碎的光影,斑驳的古城丽影投泻在小巷阡陌的青石板路上,护城河里倒映着杨柳的疏影,驳岸的矮石剪影重重,不管是光影、城墙的倒影,还是杨柳的疏影、矮石的剪影,通过流光溢彩的光色之景,让人感叹古城的峥嵘历史,折服于古典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流失在岁月的光影中。这就是意境中的光境给人们带来的别致的视觉感知。道路曲折自由、水景不规则、雕塑小品等带有地域的文化意境等,布局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表现手法上采用较含蓄隐晦的方法,显而不露。把某些精彩的景观藏在偏僻幽深之处,观赏者需通过一定的方向与途径才能发现景观所在之处,这是对古典园林中借景、障景、对景、主景、漏景、框景、夹景等造景方式的借用。
君子植物,造园之色
这里说的君子植物是指梅、兰、竹、菊,用四君子作为园林植物的代表,因为植物的美丽色彩常被用作古典造园的点缀色彩。植物常常根据自身的生长特性来塑造景观,古典园林常用竹、梅、菊、兰等植物来表达古雅的情怀,梅的高洁与孤傲,菊的舒雅与淡泊,兰的幽美多情,竹的峻拔细爽。古典园林常将植物与建筑相结合,用植物的繁茂和多枝来掩映建筑轮廓的硬朗与冰冷,两者相辅相成共同。
例如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外,以桃花和绿松为障景,从一排的绿树花木掩映的镂窗花墙中望出去,可见大观园外被花木环抱在一片古朴与幽雅的景致中,在《红楼梦》中正是利用植物的来掩景,使其形成障景,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最后千转百折突出植物之后的建筑的气派与宏伟。
曲径通幽,造园之趣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古典园林常用茂密的树林与悠长的石步道来展现园子的自然与野趣。《红楼梦》中无论是建筑风格、景观小品,还是植物的种植搭配,无不展现园林造景的优雅魅力。步栈都采用古砖铺砌而成,道路依地形穿行,与其说是步道,不如说是传统村落的自然而成的曲径幽巷,高低起伏,延绵而至。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随之上升,园林设计行业中兴起了古典园林设计潮流。发达国家在建筑设计领域里提出了古典园林设计的新理念,《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通过各种形状、色彩、机理等造型要素,将传统文化融入古典园林设计作品中,激发人们的联想,陶冶情操,产生共鸣。
结语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对比;影响
游园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从一人之园到民众共享,园林一直是中国人日常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在当今社会,大众更愿意寻找现代景观园林中古典园林的足迹,品味中国景观园林中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旨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艺术成就,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一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园林对比
1、造园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道家学说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尤其在私家园林中,由于作为园主的官僚世大夫们既期望城市中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又希望 寄情于山水之中。因此,园址绝大多数都在城内,与住宅紧挨在一起。在这样有限的基地环境中,在高墙大院之中,古代匠师们通过高超造园技艺和创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令人陶醉的效果。
与此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也留下了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当人们表达渴望追求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时,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而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道家学说的哲学理念、
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表达了古代造园思想自外而内、浑然一体的设计理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而现代景观园林则深受“维理”学说的影响,即强调理性对于实践的认识作用。其风格为规则式几何园林。一
方面完全讲究人工美和几何美,形势上的对称均衡,另一方面则运用相关科学技术,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造园思
想上,与中国古典园林形成强烈的对比。
2、空间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因地制宜”、“法无定式”、主要通过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运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多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从而形成应对不同需求的空间形式。另外,在空间与空间的结合部,例如,边界空间的构成、内外空间的流动、层次空间的景深和序列空间的组织等方面,也表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空间曲径通幽,曲折变化。(图1)
而现代景观园林则讲求轴线性几何布置,以建筑作为作为主景基准, 采用直白、理性的表达手法,确定园林的主轴线,而后再以其他景观要素衍生出相对应的副轴线,强调轴线点、对称、均衡比例,使得整个园林体系都在建筑的隐形控制中。(图2)
3、景观配置
所谓传统园林“园必有水,水必居中”―――主要景物都围绕着水面来布置,既能控制视距,又能如镜映景,给园林增添活力。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配以适当的植物,崇尚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含蓄、委婉。山石采用太湖石,讲究“瘦漏透皱”等特点,神似真山;植物配制形式多样,讲究季节性、地域性及文化寓意,注意植物的自然美,意境美,韵律美,除采用孤植、对植等形式外,还有一些规律性的做法,如高山栽松、岸边植柳等常采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园林之水,园以水活,水富神韵,讲究水型美、水声美,动静相映、曲折多变。整体表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向性格。
现代景观园林则以采用建筑、雕塑、植物和人工喷泉作为主要造园要素,表现出以建筑为中心的发散式的外向性格。植物配置常常修剪为人工性很强的几何图案,为了陪衬建筑、雕塑、喷泉。喷泉则作为现代园林中水的主要形式,几何图案的水池配以水柱、跌水等,
4、建筑群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匠师们精心设计之中,为了使其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在园林中精心设计建造了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等。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
而现代园林中的建筑则总领全局,建筑偏欧式风格,一般位于园林的中轴线上或者是较为显眼的位置。
二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国家,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在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中,人们渐渐意识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性,中国现代园林在喧嚣的城市中,更加呼唤自然,人们都怀着渴望中国文化、山水画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国现代园林在发展中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多方面影响,去粗取精,探索中国现代园林特色的发展之路。
1 、造园思想影响的体现
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是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对中国山水的崇拜。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肯定离不开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夯实基础。虽然中国古典园林的某些形式与某些观念可能已经不符合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要求,但作为一门艺术成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表现手法,高超的艺术涵养,是现代景观园林学习的精髓所在。
在这个方面,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很多时候过于强调唯理思想,而忽视了历史流传至今的文化内涵,园林在丰富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同时承担创造民族文化,唤醒后代对中国文化、园林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与思考。随着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进一步发展,设计师开始考虑人性化空间,考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考虑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承载的时代意义。就此,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项目。
当今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崇尚“新中式”景观设计,即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居住生活时尚品味需求相结合,以中国人特有的中庸之道出发,内敛沉稳的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孕育文化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从现代需求出发,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的安静、祥和,可以尽情体味寄情山水的快乐,品酒吟诗的情趣,回归自然、体味自然的现代生活环境。
2、空间设计影响的体现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追求服务大众,休闲娱乐,而且随着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增多,观赏者要求观赏视野扩大并从多角度欣赏现代景观园林。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进考虑公众的安全,疏散问题以及与建筑的协调配合,空间的开敞性、公众的参与性和私密性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空间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相比有所变化,但也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因地制宜”,“法无定式”,在边界空间的构成、内外空间的流动、层次空间的景深和序列空间的组织等方面, 堪称世界园林空间组织的典范。
最后,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借鉴框景、障景、抑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以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3、景观配置影响的体现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景观配置设计中,植物种植以自然型与修剪整齐的植物配合使用,且采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等形式外,还有一些规律性的做法,形成不同的植物配置层次。另外,植物与水体的配合,石头限定的自然水面空间,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等景观配置,营造出景观的层次性。例如,万科第五园,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等,营造宁静、飘逸的氛围。在售楼处近处的竹子与中景的鸡蛋花及远景用规则种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构成远、中、近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
同时,盆景、盆景、盆栽等形式也是中国在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园林,甚至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曾经的室内室外、厅前屋后、轩房廊侧、山脚池畔,如今,已进入各家各户的庭院和阳台空间,花台已演变为现代的花坛、花境等形式。此外,现代景观园林的植物配置由于设计手法的更新和植物配置多功能的要求,使植物配置形式有在平面和立体空间层次的营造上和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使得现代景观园林更加丰富。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中在叠山理水方面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很多私家园林与主人个人的性格志向有着紧密的联系。
4、建筑群体的影响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还有密集的建筑,厅、堂、轩、馆等。这些建筑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顺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先天环境的无限情趣。然而,在现代城市中,建筑大都成为高楼大厦,建筑的庞大体量已经不足以淹没于景观园林之中。但是怎样能够很好的融合协调,使得建筑生在其中,并不破坏景观园林的情趣,仍然是中国现代景观园林中需要追求的天人合一。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精神所在,其造园思想精髓、空间设计的巧妙手法,景观配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建筑生在园中的幻龙点睛作用,都是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中华民族园林宝库。中国景观园林设计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置身其中,不仅仅是学习其造园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以更好的吸取她的造园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于此同时,要深入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深入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的影响,将其造园思想、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柏苓. 理解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 2003 (4) : 51 - 53.
[2]周志议、龙春英、江婉平.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虚实论,2007.35(6)
[3]丁灿.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观念的扬弃,2007.10
关键词:古典园林 心理学 心理环境
(一) 心理学古典园林的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也呈飞速发展趋势,同时设计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理论也渗透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要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有很多地方都存在心理学的设计思想,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心理学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研究高速发展的今天,西方设计理念的更新速度更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在心理学、行为学等许多学科中所作的研究成果对指导设计,分析传统建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中国古代造园中并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但其古老的工艺理念却渗透着行为心理学的概念。杨曙光在他《传统园林设计中暗藏的心理学应用》一文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心理学对设计的影响。如对曲廊的分析:心理学上认为,长时间在直路上行走会产生乏味,无聊的感受,而曲线性行走却会相对降低这种视觉疲劳的感受,行进中的趣味性也随之增加。所以,曲廊这种形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园林建筑交通联系的主要选择之一,“集景模写”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一种传统手法,清代北京西郊诸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运用这个手法特别突出。在清漪园建造之初,就派出许多画师和工匠,到全国各地去参观和模写有名的风景和建筑物,把它们仿造在园里。颐和园中的景色,可说是汇集各地有名建筑和胜景而成。但是,设计人和造园工匠绝非生搬照抄,而只是仿其风格而已。如谐趣园和无锡惠山园神同形异,涵虚堂、景明楼也和黄鹤楼、岳阳楼不完全一样,园里的苏州街和江南苏州的市街更相去很远。这说明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在参考借鉴的时候,绝不生搬硬套,很注意创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我国园林艺术和造园技巧中的又一传统经验。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二) 心理学在园林中的应用
自然的地理、山水要素基本上沿用了古典园林的手法,特别是对“边缘区域”的钟爱。但在现代城市里,这些要素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设计师不能够根据理想的模式来设计,而只能运用现代的技术进行改造。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就开始,历经三千多年漫长历史,探索和创造了蓬莱、昆仑和胡天等、仙道景域的幻想模式、风水佳穴模式和须弥山佛国理想模式(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6页)等人类最理想的生活境域。这些理想景观模式,具体是山绕水围、面水背山和闭合式四面围廊的建筑结构等样式,其基本原型是原始人的“满意生态环的建筑特色”自1900年,Landscape Architecture 作为一门现代独立学科开始,西方的造园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学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基于GIS上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使得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化。同时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的提出,把人性的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心理更加直观化、理性化,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下的建筑理论, 自上世纪年代确立以来, 迄今已逐渐发展完善。它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 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 寻求最佳刺激, 再根据心理需求, 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 近几年景观规划设计提倡人性化的设计与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我国景观规划设计起步较晚,关于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虽然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蕴藏着行为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但并没有总结完善成理论体系,国外这方面比较深入和完善,这就值得我们吸取精华和借鉴,在古典园林设计中,人的行为心理学理论在考虑特殊人群的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老人、儿童、弱势群体等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对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从而使人与环境达到最佳的状态,在个人化得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运用植物营造不同的空间,比如运用植物应在私密与公共空间的不同手法。
(三) 心理学的古典园林
自古以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古典园林受到世界的欢迎,欧美各国纷纷引进其中也包括了我国的古典式园林建筑。我国的造园传统,园林的艺术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叠山理水和建筑的式样来构成的。园林建筑及其小品,如亭、台、楼、阁、榭、廊、厅、舫、轩、桥等中国人选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傍水。人们之所以会有亲水的情感,可以从生态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来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当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中国传统的绿色空间园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古典园林”是指在园林营造时使用了一些传统的造园手法、技术以及一些传统的建筑特征,并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典园林也可称为中国传统园林。它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从生态学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水体有调节气候、滋养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调养肌肤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功能。就心理学而言,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是可以怡情养性的美景,此外水景与植被优化配置的问题同样非同小可。有的水景只重视在水边铺草坪,而忽视了水边种树。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住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住得宽敞、住得舒适、而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添了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池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古典园林主张水边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
总结:
现今的社会,心理学在古典园林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同时也成为时代一门艺术,人们的生活追求理念不断的提高,使得古典建筑不断的加固,这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心理学的古典艺术美,进一步是建筑更符合人们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一、景观的符号传达
(一)景观中的符号学特性
在景观设计中,囊括了符号的能值、所指、实物等要素,能指是景观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空间,所指是指景观表达的意义,实物就是具体的景观。对于设计者来说,形式具有直观和感性的特征;意义具有文化背景,同时是间接的;景观是通过对一系列符号的利用和组合构成的,可以作为人类思维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也就是将景观变成了可以进行阅读和理解的文本。比如在古典园林中富含丰富的装饰符号,用来表达一定的涵义。例如,图腾、动物、植物和故事性符号的运用,这些符号蕴含了古人对自然、图腾和祖先的崇拜以及当时人们的神话意识与社会意识。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设计要素被诠释成符号表象,并赋予动植物和山水石头这些符号以特殊的象征意义,通过象征手段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人文情怀和精神状态。具体的手段包括在地面铺嵌各种图案符号,以符号的象征性进行表达。有史料证明,最早图腾的符号就嵌入在地材铺设中,后来象征图案变得越来越丰富,动植物、故事、山水等各种图案符号都成了古典园林中象征表意的元素。
(二)景观设计的符号传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不断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虽然词汇与语法具有趋同性发展,但是环境中符号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符号表达像我们的方言一样,景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善于将“乡音”融入,强化了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和乡土气,增强了景观的感染力。天津有个格调竹境小区,其中最有符号特色的景物是用瓦片堆叠的月洞门,对于我国月洞门这种建筑符号进行了总结与创新。景观设计者在使用和创造符号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准确贴合、恰如其分,要做到符号语言和其他景物造型的浑然一体。符号表象可以选择艺术品、器物或者是动植物、山水石头,具有创造性的景观设计师可以将现实生活里所有具有意义的东西变成环境语言符号。沈阳大学新建成的校园里选择了水稻作为符号,在园区内开辟了一片稻田。在一个现代化的校园里,利用最平凡、最实惠的材料,讲述了一个农耕社会的耕读故事,贯彻了“白话”景观的设计理念,同时可以看出设计师在土地危机与粮食危机面前的思索和态度。在这个校园里,我国悠久的耕读传统得到了新的诠释,将我国的农业文明和农耕传统形象直观的展现在莘莘学子面前,与我国古典园林中造作的田园意境有天壤之别。
二、景观设计中符号运用的传承和创新
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导致了现代文化和传统的差距,表现在景观设计中即难以实现传统园林表达手法和现代文化的协调、融合。表面看来,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发展到现代由于缺乏植根的土壤无法实现文化上的传承和延续。从深层次看,我国的传统景观社会的精神内涵已经内化到我国的现代的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设计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以及以小见大、因地就势等表现形式,具体到假山石和景窗景洞的符号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都很常见,由此实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延续[5]。结语: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年流传的园林设计传统为今天的景观设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元素。景观作为符号传播的一种媒介,传承记录了当地的自然与社会发展史。景观设计者通过对传统造型和各种现代符号的运用,将各种不同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造了新颖别致的景观符号。
作者:程诗宇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