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

时间:2023-08-02 17:1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

第1篇

(一)部分《管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滞后,教材选用模式化。

目前,我院的《管理学》教材完全依赖引入教材进行教学,与我院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基础与培养目标不同步。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的教学学时安排不完善,且部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新意与创新。

(三)部分《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单调,依旧保持在一张试卷、一份作业的笔试答题考核的模式阶段,出现学生应付上课、应付考试,教师任务型组织教学、任务型考核学生的模式化考核范式。

(四)《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旧属于任务型的课程教学阶段,教师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完成课时目标的制度化模式中,无法对从专业角度对《管理学》课程作出新思维、新趋势的研究与探讨,全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既没有精品课程与核心师资,也缺少对教学资源整合与师资后续培训的跟进。

(五)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缺乏相关的学生实训机制,管理活动的实践环节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鉴于以上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再结合我院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我们务必针对《管理学》课程教学做出改革与创新。《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综合层面的指导与微观层面的操作。以下从微观层面的六大可操作性的构思出发,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科学、实用之处。

一、创新《管理学》教材的新知识体系,编写我院实用的《管理学》教材,全面进行学生教材与教学案例参考书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我院部分《管理学》教材选用脱节。各系(部)选用的诸多《管理学》教材,在知识框架与理论体系上大体上沿用国内本科院校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教程,存在着理论体系前后脱节、知识层次构造单一、案例借鉴较为空泛、教材内容难易不定等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缺陷。

因而,我们需要从我院归属于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技术型高校层面出发,在学生层次、专业设置、师资储备、教学资源等层面作出调整,建构我院最贴切的《管理学》教材体系。在管理学大类核心师资的主导下,我们需要从《管理学》教材编写入手,打破传统的教材框架尘封固定的模式,专注编写一本我校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最实用、最客观的《管理学》教材,坚持在新教材中以创新性的结构体系、多元化的适应模式、实证性为特色,适合于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创新教学内容,全面重构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体系与范畴

现有部分《管理学》教材的内容主体覆盖面广、知识层面较为空洞,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编排上延续一下流程:管理的相关概念――管理学思想――管理环境与道德――管理的基本职能细说――管理学新发展学说与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从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开设的教学宗旨出发,从教学学时、理论体系、实务框架、案例探讨等方面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这些建构将会呈现在第一步改革中新编写的《管理学》教程中。在动态、静态、整体、局部等涉及到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面立足,运用知识框架的总述――分述――总论等知识建构模式,对我院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作出改革。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学》专业知识讲授时,我们必须保证传授专业知识要精,增加相关知识要泛的目标实现。必须要使专业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所传授专业理论的正确、清晰。必须将专业化的知识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语言,深入浅出,必须开阔专业视野,增加相关知识的实践讲解,随机增加相关现实案例分析。比如增加相关诸如企业文化、战略管理、MBO、企业战略、HRM等相关实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有趣,从而保证知识层面的深化与丰富,不能把课堂教学理解为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

另外,我们要坚持在内容上以管理思想启蒙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类型组织中涉及的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引导学生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培养优秀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践行新的指导模式

目前,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延续高校课程的教师主体、学生辅助的课堂教授方法,缺少新意与创新,理论体系与管理活动的实践操作脱节。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主讲、学生细听、教师主论、学生静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本《管理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辅导、领悟《管理学》知识的全部,已经完全违背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务必在教学方法与方式范畴中进行改革,打破现状弊端,做到教、学、行一体化。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教材内容为主线,案例探讨为辅线;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素养为主导;讲授为中心,案例教学为延伸。

其次,我们需要实践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第二,分层(目标)教学法;第三、专业(方向)区分指向教学法;第四、能力导向教学法;第五、实践教学法等。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传统的书面习题作答的考核办法

目前,部分教师选用《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与枯燥。现有《管理学》课程在对学生的知识考核中,延续着书面纸质的闭卷考题的形式,简单的圈题、背题、答题等脱离《管理学》教学目的与意图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程教学检测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对《管理学》课程考核机制与方式作出改革,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与衍生模块。

我们需要作出以下的考核方法与方式改革:

第一,课堂案例探讨考核;第二,章节实训作业考核;第三,管理实务的项目策划考核;第四,知识风暴与头脑风暴考核等。

五、整合师资与教学资源,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

目前,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不足。绝大部分相关专业的教师属于理论型、学院型的教学人才,基本上延续“高校专业学习――高校教学岗位就业――高校教学科研”的人才发展路径。这样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化、理论化的阶段,不明确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新发展,不清楚社会对于管理实操型人才需求的标准。同时,缺乏对教研活动与交流的导向性认识。

鉴于此,我们务必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现状,作出以下改革与探索。

(一)整合师资,打造实务型师资队伍。结合我院实际,重提《管理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与实战经验,尤其对于实际管理活动与流程务必清晰与熟悉,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团队协作、MBO、ERP、TQM、JCM、CI、文化建构等诸多最前卫、最重要的管理实操技能方面,重新对专业教师提出实务型培养建议。

(二)培养教研综合性师资队伍,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教学方法改进、教材教案编写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核心管理学教学团队。

(三)制度化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扩展《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综合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院管理学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务必要求教师依据综合知识型教师的目标要求自己,保证自身不断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输入新的知识血液。在规范的备课环节之外,我们应该从书籍、网络、电视、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扩充知识视野,必须增加最新、最全的实践管理活动的知识,以备随机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

(四)联系校外一线管理实务型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引入利于我们管理学教学活动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提升管理学教学与指导技能。

六、创新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训机制,进行教、学、行一体化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务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这也需要在阶段性的课程教学中贯穿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我院,《管理学》课程属于专业课基础课,但是在部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上没有紧紧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此,我们需要坚定做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入到人才市场、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从而对《管理学》课程作出以下的改革与探索。

(一)在这一模块的改革期间,我们务必做到三个原则: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基准的原则;督导教师参与实训为依托的原则;实现校企互赢为目的原则。

(二)依据经管类、工程类、狭义的管理类等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差异性,由各专业结合实际的实训背景下,动态的渗透管理学实操知识的训练,不可以模式化与范式化。

第2篇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构建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真实任务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抽象概念的教导。

目前,我国的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对管理学知识以及相关理论进行背诵与记忆,这种被迫的机械式记忆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则主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对管理学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且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是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进行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改革的方向应该突出教学的互动性、课堂的开放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习的自主性。

二、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在对我国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现状以及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之后,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推动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步伐,为社会输送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1.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由10人左右组成的团队,每个团队可以通过选举等方式选出能够领导团队的负责人,教师在规定一些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之后,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制定学习目标与团队活动内容,在教学结束后将自己团队的学习状况、写作情况等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积极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引起学生们对管理学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他们的意见给予积极的指导,最后再详细地讲解实际案例中所蕴含的管理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在进行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时间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实践运用能力。具体可以采用管理环境调查、团队自我管理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让他们能够学会运用管理学角度去观察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并且能够运用管理学知识去判断与分析,这对学生管理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玲燕单位:河南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实践能力 药事管理 教学模式探索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药学科学与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药学类边缘学科,是药学类各专业学生从事药学工作的基础,其发展和完善对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保障。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以及使用的相关监督和管理的能力,能运用药事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也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全面掌握药事管理的实践能力。药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每位药学相关的毕业生都需要了解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培养实践能力的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实践,以期为药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的探索

1.1 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的法规规章条文,专业术语多,书写严谨,导致内容生硬、抽象,然而药事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关于药事管理方面的案例很多,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更多的采取典型的案例加以阐述各章节的知识点,从而将枯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文的讲授穿插到形象生动的案例中去,适当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式学习,更好的活跃了课堂氛围。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需注意几点问题。一是要采用经典案例,经典案例通常富含有大量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从而有助于完成本章节的知识点的讲授,又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经典、热点案例齐二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美国辉瑞公司的“伟哥”商标争夺案、安徽华源“欣弗”事件等,以这些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讲授案例,从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的角度进行剖析,并结合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解读。二是要有针对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精心挑选授课案例,不是每个章节都适合采用案例分析法,因此需要因不同的章节特点进行有目的的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避免教学方式与知识点要求相冲突,造成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1.2 互动型专题讨论法

采用互动型教学方式对老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挑选和设计课堂讨论的专题,同时该专题必须含有与我们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和信息。在专题讨论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在选题上出现了针对性不强,无法实现专题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下去,讨论环节出现了方向的失控现象,因此就需要教师在选题时,花费大量时间搜集适合教学内容的专题,讨论的过程紧扣教学内容展开。此外,在互动过程中,课堂的节奏也需要教师更好的拿捏,否则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出现了聊天课或学生发言和思考不够,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施展。互动型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更好的把握教学节奏以及课堂氛围,进行引导式学习与思考,从而把老师从“主角”变成了“导演”的角色转变,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和辅助角色。

2.教学中的课程实践的探索

充分利用教学实训基地,结合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进而更易于懂得知识的应用[1]。药事管理学课外调研实践场所主要包括医院药房、药企、零售药店以及医药管理部门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基地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参观或调研相关基地。例如,我们在校外建立了药企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可以进入工厂了解药企的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以及药品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把课堂的理论教学搬到了课外实践基地中去,结合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去零售药店、药事管理部门以及实习医院药房进行调研或参观,让学生自己接触现实中医院制剂的生产、管理,药事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零售药店的经营管理等,从而更直接的了解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和药事管理活动。笔者认为,为了保证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也需注意几点问题。一是要求教师课前设计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程序,否则很难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没有带着问题的参观和调研,使得教学成为走过场。例如选好教学实践场所后,教师对相关场所进行走访,完成教学内容和程序的设计,并列出一些知识点和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知识点去实践学习,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加以点评。二是进行分组学习,将课堂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有组长带队和带着每组的任务去实践学习,这样有组织的进行学习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出现混乱,也不打乱实践单位的正常工作。三是要加强教学实践单位沟通,最好是让学生分批分次去调研和参观,或将学生分成不同实践单位分批分次进行,每次不宜人数过多,这样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花大量精力进行设计并安排好教学计划,如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安排相关学时和教师,共同带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3.结束语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在我国医药领域发挥着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的重大作用[2]。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合理用药要求的提高,我国的制药行业、医药商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药品事故的频发,暴露了药事管理的很多漏洞[3]。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药学人才,构建药学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药学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学成为高校的主要培养人才的载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不断探索与改革,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把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和发放融入到教学中去,形成一套既符合药事管理学的课程特点又能够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教学模式,我们采取分章节、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针对性的把教、学以及实践相结合在一起,逐步提高了学生们对药事管理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形成了良性互动模式,并促进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海洋生物医药的药学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于美玲,文友民.药事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药事,2012,26(3):311-312.

[2]孟锐,李娜,丁丽曼,高继友.对药事管理学的再认识[J].药学教育, 2006,22(2):17-20.

[3]张华林,夏敬民.化工制药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东化工,2012,39(13):168.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结构

一、知识产权人才的类型

1. 知识产权人才的界定

知识产权人才的特质是由知识产权的工作特性以及知识产权工作对从业者知识和技能的特殊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知识产权人才的概念应建立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功能、职责等作出清晰判定的基础上,对从业者的专门素质提出类型和水平界定。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其理论和实践尚属开拓阶段,加上知识产权工作涉及的主体较多,对于不同主体的素质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对于知识产权人才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和界定。广义上,知识产权人才是指系统掌握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从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或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的各类人才;狭义上,知识产权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本文的研究对象属于狭义的知识产权人才范畴。

2. 知识产权人才的类型

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类型的划分,目前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纵观不同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分类路径。广义的分类把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纳入到知识产权人才体系之中,将之粗分为知识产权创造人才和工作队伍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源于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2004年1月13日在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此为基础,田文英等人依据知识产权人才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又将其细分为五类,即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实务人才[1]。狭义分类路径从知识产权研究与实务等知识产权工作实践出发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分类——该分类路径以北京大学郑胜利教授的观点代表。他也把知识产权人才分为五类,即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社会从事知识产权中介或服务的专业人员、大学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和研究所(中心)中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研究人员[2]。

显然,广义分类路径比狭义分类路径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有利于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全方位认识与把握,但缺陷是由于过于宽泛的外延淡化了知识产权人才的个异性特质,不能凸显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心和特点。狭义分类路径关注于知识产权工作本身,强调从知识产权工作性质或职责分工的视角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分类。这种分类路径有利于突出知识产权人才特质,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教育与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

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是法律人才的一种还是不同于传统法律人才的新型专门人才;二是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总体是相似的还是存在类型差异。实际上,从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看,知识产权工作不限于知识产权保护,创造、管理、应用也同样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不能涵盖知识产权人才的全部;另外,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的工作性质差异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因此,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一般结构

宏观上,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是指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都应掌握的专门知识,可以称之为一般知识结构。这类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从事特定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具备的、对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专门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对有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发挥基础和铺垫作用的各类知识;相关知识是指对所从事的特定知识产权工作发挥积极影响的背景知识。

2. 分类结构

显然,不同知识产权人才由于其从事的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差异,虽然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但这三类知识的类别、掌握程度和侧重存在差异。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中的领导干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其中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类专门知识,企业和中介机构管理人才应重点掌握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类专门知识;相关知识主要是指此类人才应具备一定自然科学的背景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包括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知识产权律师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深厚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广博的一般法学知识(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知识);相关知识主要是指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业务人才。包括政府部门从事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事务的业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业务人员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业务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业务人才,其必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和经济学一般知识;相关知识是指此类人才应具备一定自然科学的背景知识。

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主要是指大专院校、研究或培训机构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或研究的工作人员。众所周知,这类人才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存在于高校、研究所或社会培训机构中,他们通常对于知识产权各类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都有所涉及,但精于某些特定方向或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因此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像其他知识产权人才那样进行作出明确划分。一般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往往精于知识产权规划、保护、运用、管理、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某些专门领域,甚至主要是集中于某个领域中的某些特定方向;对于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而言,其基础知识是指对他们教学和研究的专长起直接支撑作用的其他知识产权知识或法学知识;相关知识则是对教学和研究的专长起间接支撑作用的其他知识。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知识产权人才存在类型上的差异,社会对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可能仅靠某种单一的模式来实现,而是需要多种社会力量相结合,多种培养模式相互补充,才能够较快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1. 机构设置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商标法》、《专利法》的颁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首家知识产权学院,此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知识产权学院(系)或设置相应的专业、中心、基地等[3]。据统计,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迅速发展并壮大起来。近两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一些大型城市中还出现了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这些机构虽然还不能成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流力量,但由于其运行机制灵活,善于整合师资力量,紧跟市场需求,因而受到欢迎并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经历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仅从知识产权的机构设置上看,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是在各高校法学院(系)或专业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相当一部分知识产权学院并未从法学院中真正独立出来。这样的机构设置培养出来的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或者说这种知识产权人才的专长主要是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难于胜任知识产权管理或业务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新近创建的一大批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起步较晚,基本沿袭了高校封闭式传统办学模式,还未能同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本区域重要企事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缺乏稳定的实习、实践和研究基地,致使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十分迫切,这种体制上的再设计是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迈向通用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创新性与实务性相结合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首先,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主、社会办学力量为辅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制。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或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办好学历教育,兼顾普及教育,并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机构主要从事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其次,高等院校以法学院(系)为基础创办的知识产权学院(系)要形成同管理类学院和理工类学院联办知识产权教育的格局,为突破以法学为单一主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体制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整合达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实际上,在美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除了一部分设置在法学院,还有一部分就直接设置在管理学院和工学院[4],说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能仅由传统的法学院独立完成。第三,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要尽快形成开放办学的整体格局。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型、实务型特征,在完善和加强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突出抓好实验、实践以及实务教学环节,建立起与所在区域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赢机制,设置足够的教学研究、实习实践基地等,加强办学的开放性。第四,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加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工作。对于知识产权社会办学机构一方面要在政策、资金和人员上给予适当支持;另一方面要在资质认证、培训质量、软硬件配备等方面进行必要规制,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 专业设置

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一点是学界的共识,但是这类人才究竟属于法学大类还是属于某种新兴交叉学科,抑或是属于法学、管理学或工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这在学术界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主流观点强调其法学性质,将其列为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例如北京大学陈美章和郑胜利教授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专门人才[5]。大多数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应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有扎实的法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知识(如无形资产评估、许可证贸易等)的法律专业人才[6]。但也有人暗示知识产权人才分属于法学和管理学,如同济大学王珍愚、单晓光等人在论及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设置时主张,“……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考虑单独设置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以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7]美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分布于法学院、管理学院和工学院的现实也表明,知识产权人才并非属于某种新兴学科,而是法学、管理学或工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

厘清知识产权人才的学科性质对于高校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1986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将知识产权法列为法学本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知识产权双学士学位班以来,人才的培养层次不断提升,一些有条件的高校早已开始了硕士和博士的教育和培养,不过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一直定位于法学专业。经历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这种法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显露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呈现出了专业性、实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已不再是社会对知识产权需求的全部,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人才的需求显得日益急迫,因此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必须从专业设置上进行及时调整,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化配置。

根据郑胜利等知名专家的分析和预测,我国未来10年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需求量占知识产权人才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不仅不能满足人才总量上的需求,也无法满足职业适应性需求,因此设置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十分必要。原则上,知管理专业应首先在一些较早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并建有管理学一级学科或相关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中进行试点,经过3~5年的探索再逐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应隶属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位。在前期可以参照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模式采取双学位教育的方式,逐步过渡到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的生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选拔,一是理工科学生,二是法学或管理学学生。前者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培养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知识产权基层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后者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与实务、自然科学基础和科技管理实务等课程,培养政府、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和业务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基层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考虑到学习成本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双学位教育可以在有攻读双学位意向和能力的在校本科生中进行择优选拔后采用“五年制两阶段”培养方式,即在校工科、法学或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第一阶段用三年时间修满第一学位规定的主要学位课程后,再在第二阶段用两年时间修满第二学位(即管理学学位)规定的学位课程,考核合格后授予工学与管理学或法学与管理学学位。

优化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必须考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无论是知识产权法学专业还是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都需要在根据社会需求和宏观环境的改变不断凝炼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特色。这也就是说,各办学单位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形成专业方向的区位和校际差异,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打造相同或相近方向的区位和校际特色或服务领域特色。通过专业方向的凝练和特色的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

3. 学科设置

尽管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学科的性质、地位和归属还很不明晰。实际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其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提出要“提升知识产权的学科地位”,但实际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学科定位;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但至今仍未对其学科性质和归属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学科设置工作仍未纳入议事日程。虽然在部分从事知识产权教育的高校中已经在硕士、博士层面展开了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但是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个别高校之外,没有知识产权专业硕士或博士点,有些学校只能在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等学科下面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学历和学位教育,各个人才培养单位普遍感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名不正、言不顺[8]。基于此,许多业内学者强烈呼吁要尽快设置知识产权学科,有学者甚至建议应将知识产权定位为一级学科,下设技术性知识产权和非技术性知识产权两个二级学科[9]。

纵观有关知识产权学科设置的各种研究和论点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未能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之一与学界对于其学科性质的认知分歧有关——知识产权究竟应归属于法学,还是分属于法学、管理学和工学,抑或是属于一种独立的新兴学科?国内对此颇有争议,尚无定论,因此学科设置的条件尚不成熟。当然,因为存在争议而将学科设置问题搁置显然不利于人才培养,甚至会影响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但是在学科定位尚未明晰的情况下仓促设科,势必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上出现偏颇;当然由于很难将其归属与某个现存学科而将其直接设置为一级学科也是一种冒进之举,有违学科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原则。据此看来,根据目前国内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状况,率先在法学一级学科和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置知识产权法学和知识产权管理两个二

级学科不失为适当选择。其理由主要是,如果仅设知识产权法学二级学科虽然有利于满足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部分知识产权业务(如)人才的社会需求,但不能有效满足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从法学和管理学中分别下设知识产权相关二级学科有利于强化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人才专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动员更多优势资源和师资力量投入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和质量。

当然,一个新兴学科的创建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哄而上,需要经过深入论证并逐步推进。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现实情况,可行的方式是先选择10所左右办学条件好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试办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参照MBA、MPA以及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选择20所左右办学条件较好的大学开展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专业学位教育,面向相关在职人员招收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种学历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双重路径,不仅有利于探索和解决学科设置中的分歧和问题,也有利于较快缓解知识产权各类中高层知识产权人才短缺的局面。预计经过五年左右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存在的知识产权学科设置难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田文英, 纪梦然.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及其结构探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4): 37.

[2][6][7][8]郑胜利. 论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思考. 中国发明与专利[J]. 2008(8):15-18.

[3][5]陈美章.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 知识产权, 2006(1):3,10.

[4]王珍愚, 单晓光. 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J]. 法学评论, 2009(4):119-124.

第5篇

论文摘要:本科教学改革的开展使得本科管理学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被大量采用,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缺乏有效互动、缺乏恰当案例甚至是缺乏充分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案例教学开展者和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两方面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所在,只有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创新制度,科学开展本科管理学案例教学,才能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其积极的教学效果。//html/zongjie/

管理学课程则是向学生讲授从事现代管理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管理知识和管理规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掌握、管理思维模式与习惯的养成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增强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定特定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情境下模拟开展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连接,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其更多的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mba教学所采用,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开展,管理学的本科教学也开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开始被大量采用,但受传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mba教育中发挥积极功效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sixianghuibao/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队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法学院将真实“案件”引入法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分析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后,哈佛商学院开始将工商业管理方面的实例整理成管理案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将具体案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以企业的真实情境为背景,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来分析企业状况,解决企业问题。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出色教学效果使得这种方法被大量采用并迅速推广至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初,案例教学法进入中国,被广泛应用于mba教学过程中。/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知识。/

“学”以致“用”,而“用”又能促进“学”的巩固与深入,“学”与“用”的紧密结合,能强化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教师的举例解释只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知识只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不是直观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缺乏真实性,学习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给定具体真实的管理情境之后即退出,学生成为主体,他既需要思考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又通过最终的结果来验证所学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在分析、选择、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管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实现对管理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实现了问题与对策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sixianghuibao/

“管理学”课程不仅讲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出题人”,又是“解题者”,通过提问与解答实现知识的传授,这一过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的身份都发生改变,教师成为组织者,而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他必须开始分析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案例教学的持续开展,学生的参与性由被动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并增强。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后还需要恰当的语言组织以将其呈现表达出来,从而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品质。/

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其主动性得以锻炼,而依据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主动性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特征,这就使得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生向成熟的“社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在分析给定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需要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合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同时,学生需要依据小组内的分工开展工作,有助于学生发觉自身的特长与潜能,锻炼了学生的自信与勇气。/

三、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本科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开展,案例教学法被引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讲-听”的师生课堂形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管理学案例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讲-听”的师生单向沟通模式,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渠道互动沟通模式,但在很多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依然是绝对的主体,只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工具,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有效互动,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zuowen/

2、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恰当素材 作文 /zuowen/

达到理想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不仅要求给定具体案例,更要求学生能够进入案例情境中,以案例中的角色展开相关分析,这就表明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案例才是恰当的案例,才能导致有效的教学结果。但在当前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案例素材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成型的国外教学案例和国内着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这两种案例尽管具体明确,但却存在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缺陷——与mba学员的经验背景不同,作为尚未进入社会的本科学生,其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很难清楚理解案例背景,游离于案例之外的学生在展开相应决策时要么凭空想象,要么敷衍了事,缺乏恰当的案例成为制约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

3、管理学案例教学缺乏充分开展

实现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充分开展,而案例教学的充分开展,需要学生在了解案例情境的基础上,充分查阅相关资料与知识,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案例反映的问题展开相关决策,其后在课堂上各小组陈述各自观点并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加以点评总结的完整过程。但在大部分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通常都被作为某一次的课堂任务在教室中加以完成,团队成员间、团队间既缺乏充分资料的收集更缺乏有效的讨论与辩论,“搭便车”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严重影响了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html/zongjie/

(二)本科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案例教学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却在本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上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教学参与者的原因,更包括现行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案例教学参与者原因 作文 /zuowen/

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和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会深刻影响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导致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首先,案例教学参与者的认知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方面存在认识偏差。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将案例教学方法等同于举例讲授法,而实际上两者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举例讲授法强调运用列举实例的方法来向学生阐释知识,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这种讲授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显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强调学生主体,教师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其更多的是案例的阐述者、相关知识的咨询者以及必要的纪律维护者。两种方式的认知混淆使得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中不能明晰自身定位,从而影响教学互动性;学生方面,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的教学大多开设于学生的第一、二学年,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尚未从高中学习情境中转换出来,被动学习倾向明显,这就使得其很难正确认识案例教学这种更加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其课堂参与度,造成案例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

第6篇

关键词:鱼骨图 药事管理 教学质量

一、鱼骨图

鱼骨图又名特性因素图,因形如鱼骨而得名,是日本石川馨教授设计的一种发现事物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能够清晰明了地显示造成问题的各种原因,并指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使决策者对问题有整体的把握。鱼骨图分为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原因型鱼骨图和对策型鱼骨图,本文使用的是原因型鱼骨图。它可以针对事物的问题找出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现场调查的数据,计算出每种原因或相关因素在产生问题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决策者可以根据问题因素所占比重不同,有所侧重的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药学类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专业种类、教学方式亦呈现多样化发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跟上时展步伐,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培养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药事管理学是研究有关药品管理活动的内容、方法、原理及其规律的学科,是药学与管理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1]。由于该学科覆盖面广、社会需求背景复杂多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仍需不断在摸索中前进。笔者在对该门课程的讲授期间,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理解、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文就如何改善学生学习《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困境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同仁探讨研究。

三、影响因素

(一)课程

1.课程内容

药事管理学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事活动进行研究,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国内的相关专业教育中,《药事管理学》包含了对药事活动管理的基本介绍,内容以宽泛介绍为主。与此同时,学校在根据专业不同,设置学时有所侧重,但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药事活动有了更多的变化,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将《药事管理学》讲解清楚,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对重点章节有所侧重,致使学生对于《药事管理学》的学科前沿和药事实事缺乏了解。

2.课程设置

根据调查显示,各院校开设的药事管理学科课程,除《药事管理学》或《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法规》设置较普遍外,各院校其他课程设置的差异较大,多至10余门,少则1门甚至没有[2]。学校在开设《药事管理学》课程时,各专业学时、考试性质均不相同,使得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学校在开设《药事管理学》时,相关课程如《药物经济学》、《医药商品学》等开设或先或后,课程间的关联和层次不清,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关知识。

3.教材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药事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其中药事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信息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等内容都有相关的改变,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教材为《药事管理学》(第5版)在相应的章节并未与时事接轨,纸质教材的时限性和不足无法跟上药事活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致使学生在了解药事活动相关动态时存在困难。

(二)教师

1.教学能力

近三年的调查显示,学科教师占药学全部教师的比例一直不足5%,明显低于国际10%的平均水平[3]。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数量较大,约占30%~40%[4]。而从师资来源看,药事管理学可由于其特殊性,很多学校往往由院系行政领导或其他人员兼任;一些院校甚至由药剂学、药理学等教师兼任,没有专门的教研室甚至教学组。这样不利于教学的计划,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计划

在我国一些二本医药院校,《药事管理学》只作为一些专业的基础课,如药学、药剂学、临药、医药营销等,药事管理学并不是一门单独学科,学科比较弱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计划时,仅作为一门常规课程讲授,这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和知识。

3.教学模式

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才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学科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当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课程的讲授时,会使得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在《药事管理学》的授课过程中,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

1.学习方法不当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一些学生并未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一些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效率很低,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无法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就《药事管理学》而言,在理解了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和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未将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联系于理论知识,如近年频发的假劣药事件、《药事管理法》相应的变化等。

2.学习动机

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相关药事组织等。因此,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就业目标或学习目标。由此,选择提早就业的学生会较早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会更多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四、对策

(一)策略教学

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特点,有意识地实施策略教学手段的集合。策略教学手段包括有活跃课程教学气氛,针对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如在药事组织的章节中,通过登录CFDA网站,查询CFDA的机构职能,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于CFDA相关机构职能了解,并进行PPT讲解,发表个人看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策略教学还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接轨,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力量。通过多种策略教学方式的组合,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困难,加深他们对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并更好的掌握。

(二)增加《药事管理学》学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

我国大多数院校对于药事管理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状态,暂不具备将药事管理学科分化为药事法规、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等专门化课程的能力,故可将《药事管理学》增加学时的基础上,将一些重点章节,如药品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药品管理立法、特殊管理的药品等重点向学生讲述。一些章节如药事组织、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章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药学专业其他课程如药剂、药分、药化等均有较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然而《药事管理学》均为理论学时,并未开设实验学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强化实践能力。设置《药事管理学》实践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药事活动、药事组织相关职能、药事法规等信息的变化,《药事管理学》所使用的教材是无法跟上步伐的,因此在对于《药事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和建设,需在认真研究我国药事活动的基础上,弥补纸质教材存在的不足,将相关变化有效的体现在教材中。同时,加强与友校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影响药事管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教师教授心得以及药事活动的相关信息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四)加强师资建设,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和完善《药事管理学》课程体系,师资是关键。首先引进药事管理学相关专业高学历人才;其次加强对现有教职员工的知识培养,通过相关讲座培训、对外交流学习、内部研讨会等形式,弥补师资的不足,加强学术交流;最后可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国家药事组织的行政人员来开办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更好的让学生和教职员工了解药事活动主体的情况等。

(五)强化制度约束

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困难、学习能力差等特点,强化制度约束,开展学校、教师、家长联动机制,尽可能地采用有效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度的强化,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在面对未来困难的就业前景,能够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发挥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非,郭淑英,申蕾,冯波. 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药事管理教学质量[J]. 亚太传统医药,2012(12):240-241.

[2] 胡明,蒲剑,蒋学华,吴蓬,周乃彤. 我国高等药学院校药事管理学科本科课程体系调查[J]. 中国药房,2008(22):1683-1687.

第7篇

[关键词] 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学;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092-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变革,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及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类民营医院、外资医院大量涌现,多种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方式并存,市场竞争压力剧增,传统医院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需要变革、需要重新构建、需要知识整合、需要从全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医院管理的变革。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大批同时具备医学和管理学知识结构的医院管理人员,通过知识的互补来增强医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医疗机构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取得医疗卫生事业良好的外部效益。可见,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院管理学,不仅是《执业医师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更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开设医院管理学的必要性

为了努力实践、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核心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把科学的医院管理提到了重要日程。为了落实党和国家对医院管理制定的方针政策,并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在前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设医院管理学课程势在必行。

《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或管理专业陆续开设了医院管理学课程,为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这不仅可以完善医疗卫生相关学科体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开阔的人文视野,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的质量、效益、服务、法制等管理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医院管理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通过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医院管理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教育,使医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认识整个医疗体系的工作流程。首先,对于提高医学生医德水平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高尚的医德才能忠于职守,以高度的同情心、满腔的热情、端庄的言行给病人以慰藉、勉励,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医护措施,有利于疾病的防治和康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更能使病人及其家属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从中受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熏陶,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发挥医院的社会主义“文明窗口”作用。同时,通过对医院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可以使医学生对医疗工作抱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并能够促使他们严格遵守和自觉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整个医院建立起良好的诊疗环境和有条不紊的高效能的工作秩序,从而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

2.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随着人类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谱的变化,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步取代。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卫生系统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制、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同步推进和深化,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实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阵地,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作为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对医院管理学知识的学习,不但能提高医学生的医德水平,更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现状与形势,特别是医院所处的机遇和挑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增长自己对新局面的适应能力与才华,因此要求医学生在提高医术的同时,认真学习与医疗工作息息相关的医院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才干,做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以迎接医学和医院发展的新挑战。

2.3有利于树立医学生的法制观念,推动依法治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融洽的医患关系有日趋紧张的势头。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日趋完善,一些针对我国医疗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所制定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医患双方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案件的数量增长较快。通过讲解一系列现实中的案例,让医学生熟悉医疗安全、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意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医疗法律在维护医院、医生、患者三方权益过程中的作用,客观地认识医事法律,并树立依法行医、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的长期发展,更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的综合素质更加完备,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得紧张的医患关系逐渐走向融洽,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同时,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将有助于推动医院依法办院、依法管理医院方针的实施,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4有利于完善现代医疗卫生学科新体系

现代医学在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为框架的学科群。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出现了纵横交叉发展的新趋势。医学科学也受到了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医学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相互渗透,相继出现了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这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理论医学新学科群,而医院管理学也因医学社会化而逐步完善起来的。同时,我国的医院尤其是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但管理水平的滞后成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多数医院管理者在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缺少医院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这些全新的应用型学科的学习,因而很难走出经验管理的圈子。如今,我国在医院管理学的研究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坚持医院为人民服务、重视专家和技术骨干的作用等,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学科理论,并将进一步地推动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在校的医学生中开展医院管理学知识的教育,将有利于完善现代医学学科新体系,为未来的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奠定基础。

3 医院管理学的教学设想

3.1教学内容上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

医院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医院管理新理论的不断出现,可以现有的多本国内权威的医院管理学教材为主线,以国家的医院改革发展政策和国内外医院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辅助,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不断补充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之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3.2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医院管理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进行医院管理学教学上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首先,要认真讲解医院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深入阐述新形势下反映在医院经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患关系等医院管理中的新问题。其次,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调查并收集在医院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实例。理论联系实际,并紧密结合医院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开拓学生思考医院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新思维。再次,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医院管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接触各式各样的知识情景。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为学生们提供大量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应使学生以医院领导者、管理者和普通医生的身份参与讨论,而作为教师将积极倾听,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但对正确的、独到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允许学生开放式的辩论,从而加强学生对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最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活跃的思想,树立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对于医疗卫生、医院管理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学生们的回答与讨论内容为依据,深化医院管理知识的讲解。同时,通过利用平时的写上课体会、案例点评等方式督促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促进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并扩大其对当今国内外先进的医院管理方法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互动”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成为进行科学化、人性化医院管理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陈洁.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王萌,李倩.青年医师医事法律观念调查[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2):127.

第8篇

相同点:

都必须涉及对数学的进一步学习,且对数学逻辑分析,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

不同点:

应用数学所学数学内容较为精深,涵盖面广,对人的逻辑思维是一个较大挑战。统计学主要针对数学领域中与统计计算有关的各门课程深入学习,同时也必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该专业不仅重理论,也重实践操作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 管理学 应用领域维 精品教材 研究与实践

管理学是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非管理类学生的主要选修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中国大学生通常是直接走进校门的,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二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后续的课程中以及在未来的实践中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原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多数观点认为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但从教学实践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是很大的,笔者在经过多次教学改革的尝试和实践后,认为应首先从教材改革入手,并更应建设精品教材,而这首先需要对课程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析。

1 课程特性对应用领域维的要求

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涉及三个重要维度:管理的过程维,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层次维,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战术管理和作业管理;管理的应用领域维,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应用领域。管理的应用领域维是管理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而该课程的特点需要对这一维度进行强化。

(1)管理学的基础性要求强化课程间的联系。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基础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将在后续的课程中学习其他知识和方法,而管理的应用领域维是联系这些课程的纽带。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尽管后续会学习会计学等专业知识,但财务管理本身就是管理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并且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更应全面了解公司运作的基本过程,而管理的应用领域维则可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

(2)管理学的抽象性要求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管理学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很难直观而形象地表达,特别是对于直接走进校门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管理的应用领域维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是因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需要首先通过管理实践中的背景知识加以引导,而实践中的管理多直接体现为不同部门的具体活动,比如:财务部、人事部、生产部等部门的具体工作,这些都对应于不同的管理应用领域。

(3)管理学的应用性要求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管理学主要是为了将这些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其他课程以及管理实践,管理应用领域维的介绍为此打下了基础。一方面管理应用领域维的知识涉及了管理实践中的不同部门、人员和主要活动,可使学生增加对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一个部门或岗位都要求与其他部门或岗位相联系,而管理应用领域维不但介绍不同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还介绍了不同岗位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2 现有教材对应用领域维的处理方式及问题

对于管理应用领域维的讲解,不同的教材有各自的处理方法和教学建议,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综合讲解型、专题介绍型和案例体现型,目前每种类型的教材都各有优缺点。

2.1 综合讲解型教材及其问题

许多主流教材并不直接出现管理的应用领域维,而是将相关知识的介绍融入到其他内容并综合讲解。比如斯蒂芬·P·罗宾斯主编的《管理学》系列,这在全世界的基础教材销量中名列榜首。教材虽然没有直接对管理的应用领域进行介绍,但每一次改版时,作者对管理的认知也有较大的深入,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颇多调整,其目的是帮助读者最大可能地理解:管理者所面对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管理者在实践中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再如周三多等人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这是目前的主流教材之一,作者采取了将管理应用领域的知识、原理和方法相结合的写作思路。在不断改进的版本中介绍了许多“方法”,并形成了下列管理原理体系: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伦理原理等。

虽然这一类教材销量较大,但是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认为管理虽然是普适的,但管理的应用领域是不一定要区分的,并且每个应用领域的差别是不大的;(2)容易将不同的管理维度混淆,比如对于生产管理领域,可分为战略管理、战术管理和作业管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上管理人员的工作都包括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全过程。现有的教材没有加以区分和梳理。

2.2 专题介绍型教材及其问题

也有许多教材用专门的章节或专题介绍了管理的应用领域,比如鄢敦望主编的教材《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用两章分别按工商企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思路进行介绍。但是对管理的应用领域仅以工商企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划分是不够的,至少应涉及到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基本内容。

再如李庆远和杜远阳主编的教材,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管类),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在此基础上分四章专门讲解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应用领域。但是,介绍的顺序是先讲理论再讲应用,而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应该是先通过实践的引导,然后介绍相关理论,最后再讲如何应用。

2.3 案例体现型教材及其问题

案例教学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讲解的过程通常强调结合具体案例,近期的教材增加了许多案例或实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刘涛和赵蕾主编的《管理学原理》等,近年来这种写法的教材呈增加的趋势。

3 精品教材建设的框架设计

3.1 章节结构的安排

多数教材是以管理的过程为主线编写的,即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顺序介绍,由于课程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材可以在第一章就建立一种三维金字塔的体系结构,把管理的应用领域维、管理的过程维和管理的层次维建立有机的联系,这有助于学生的整体理解。第二章就应对管理的应用领域维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强化对管理实践中背景知识的讲解。第三章则专门介绍管理层次维的有关知识,后续的章节以管理的过程维为主线分四章讲解,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第二章而言,由于管理的应用领域较多,不宜对所有的领域都用独立成节的方式介绍,因此在章节的设置上,应选择最主要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并独立成节,对于其他应用领域的主要内容则可以融入到这些章节中,最后专门用一节分析各管理应用领域的关系,并通过综合案例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

3.2 讲解内容的选择

在教材的内容设置上应考虑选择什么行业和类型的组织,重点讲解哪些应用领域,现分析如下。

(1)组织类型的选择。从组织类型来看,通常可分为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不同性质的组织涉及的管理范围和内容差别很大,由于多数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场所仍是企业,并且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以公司为背景的,所以组织类型应以企业为主。

(2)行业类型的选择。管理实践中不同行业的业务差别很大,涉及的管理内容也不同,如果只介绍供应链中某节点企业则内容不全面,比如以销售或物流为主的企业通常不包括生产管理的内容,因此应选择有上下游关系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加工制造业为主,这样能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3)应用领域的选择。管理的应用领域与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相关,但也不能对所有的部门全部介绍,因此在选取时应考虑两个主要因素:①这些部门的工作内容应明显不同;②这些部门的工作联系应相对紧密。由于不同企业的部门设置不同,所以应选择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部门讲解。

3.3 阐述方式的设计

虽然不同应用领域的工作性质不同,但都涉及到管理的另外两个维度,即管理的层次维和管理的过程维,因此教材应慎重考虑两个方面:(1)注意逻辑和思路,对涉及的内容始终按照管理的过程来进行整理,并注意不同层次的关系;(2)加强知识的联系,写作中每次涉及到其他维度的知识点时,都应指出在哪些章节中出现。

对于教材中的其他章节,则通过案例和实训等形式将管理应用领域的知识融入其中,案例选择时应尽量来自不同的行业和管理部门,涉及主要的管理应用领域,这样就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在具体介绍和阐述时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经历:认知和了解、理解和掌握、思考和应用这几个阶段。由于人类阅读的基本规律是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比文字强,因此阐述方式应尽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并辅以思考、讨论和习题等形式。

4 精品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成果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立项资助,编写了教材《管理学原理:领域、层次与过程》(第二版)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过精品教材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同步改革,管理学原理已成为南京林业大学的精品特色课程。此外,还将对管理学的科学研究和对教学的研究相结合,撰写了专著《管理金字塔——成功企业三维集成管理体系研究》,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不但对管理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可作教学参考书使用,该专著获得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张智光.管理金字塔——成功企业三维集成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九版)[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10篇

摘要: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问题之间存在模糊认知,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应包括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艺术管理学学科定位目前较为合理,短期之内难以改变学科位置,而研究队伍和平台分别经历了政界牵头到学界奠基的主导身份转变,以及问题导向到知识导向的主导性质转变。

关键词:艺术管理;基本问题;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

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正在经历如火如荼的发展,艺术管理学也俨然具备“显学”之势,从专业到学科的背后需实现学科规范的目标,其中基本问题始终贯穿学科发展进程。对于以往艺术管理学研究,学科基本问题已有初步探讨,但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具备同等价值却缺乏学术重视。鉴于此,本文拟就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作出界定,从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方面,为中国艺术管理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探索。

一、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界定

伦理学称为“道义论伦理学”的经典形态,原因在于康德第一次明确地把伦理学基本问题界定为研究“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基本问题之于学科价值毋庸置疑,而何为“艺术管理学”“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关系尚付阙如,因此需要通过合理视角确立问题范畴,才能界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1.何为艺术管理学1987年,文化部牵头召开首届全国性“艺术管理学研讨会”;[2]之后各地纷纷开始举办“艺术管理”相关主题会议。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一批院校开展了与艺术管理名称类似或相同的专业人才培养及研究尝试,以专训班、政府代培、高等院校专业方向等形式出现,如1955年,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制片管理专训班;1988年,上海戏剧学院为完成上海市文化局代培任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1992年,山东艺术学院通过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文化艺术管理,分别招收专科生、本科生。直到新世纪之后,田川流的《艺术管理学概论》等才开始试图从“学”出发,构建独立的艺术管理学。长期以来,“艺术管理”与“艺术管理学”在研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混淆,两者侧重点有所差别。“艺术管理”是主要针对艺术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艺术管理学”则是以“艺术管理”为核心而展开规律及其特性研究的学科,前者只是后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后者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然而在学科建设中,“艺术管理学”常被误视为仅是关于“艺术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导致两者研究范畴一致,但“艺术管理学”显然需更注重“学”的额外含义。“学”是学科理论化、规范化的标识,既具有学术意义,也拥有学科意义。“艺术管理学”需发展学术、形成学科,这更符合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而“艺术管理”研究则更适合以实践需求为主的专业建设。2.艺术管理学的差异化价值学科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专业在教育上是指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3]学科与专业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强烈的需求动力是发展艺术管理学的首要价值。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的兴起与文化体制改革关联密切;[4]时至今日,艺术管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之中仍保有发展动力,对文化艺术的作用不容忽视。2020年,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大会中提道,艺术管理专业在近年新兴文科建设新专业设置排名中列居第四。然而,艺术管理是否值得发展为学科,在于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否解决艺术管理专业的需要,因为设置专业未必一定要成立学科。学科通过课程影响专业,课程是两者之间的桥梁。2014年,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AAAE)曾过艺术管理研究生项目课程标准①,具体课程的相关知识和设置逻辑完全能够通过管理学生发和解释。这种将艺术管理当作管理“艺术”的视角,学科创建的独立性价值并不高。中国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价值实际是将艺术管理看作艺术活动中的独特行为进行研究,目的是形成中国语境下的特色艺术管理,解决艺术乡建等涉及艺术、管理等多元素融合的现实问题,直接借用管理学的框架解释中国艺术问题难以实现专业、课程和学科之间的紧密衔接。3.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问题的关系“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研究分为以下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是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存在,但两者侧重点存在差异。如李精明认为前者是限定在学科建设角度研究基本问题,后者则是从知识分类体系上研究基本问题,范围更大。[5]从研究侧重点来看,“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主要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基本问题”则以“学术”为中心;从学科建设与学科的逻辑关系分析,前者属于后者的一个下位概念,那么“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即是“学科基本问题”范畴中的一个二级问题,后者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是前者存在的基础并且能够直接运用的“结论”。在这一观点中,“学科建设”强调的是“发展”之义。如《辞海》所叙“建设藩屏,以强守圉”,建设具有设置、创立与发展之意。[6]“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注重的则是学科从无到有的路径。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只是“学科基本问题”的一种指代意义,实际并不存在。闫建璋、李静认为现代学科的建设是由学科制度推动学科体系,“学科基本问题”中的学科建设路线就是学科的建设问题。[7]这种观点背后默认了“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只存在共识性问题,即“学科建设问题”,而无法形成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不是热门问题也不是主要问题,“基本”是“问题”的形容词,决定了问题根本、起始的属性,“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根本应是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若以此理解,这一问题又转回到了“学科基本问题”,两者也就不具备划分研究的意义。综上,第一种对于“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认知需从“学科基本问题”的结论中进行“拿来主义”的使用,但两者实际研究范畴不存在交集;第二种认知是将其视为“学科基本问题”中的一部分,无法独立成为基本问题。本文立场倾向第一种观点。“学科基本问题”是需要解决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知识体系所需要的构成要素,即对象、目的、范畴等,重点在于基本研究形态的形成,而“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则应解决从基本研究形态发展到基本学科形态的路径。因此,本文探讨的“学科建设基本问题”需要“学科基本问题”的支撑,但不涉及后者的研究。4.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范畴过往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多以“几个、若干、理论”等词汇进行限定,这从侧面反映了难以确定这一问题的范畴,上述论述发现解决关键在于基本学科形态的形成,实际以基础学科建制呈现。学科是由“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两方面功能构成。[8]在二元理论语境的分割下,学科基础建制就是学科“组织体系”基本形态的成型。学科组织体系目前多以公约意义形式存在。学科组织体系建设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学科共同体观念、规则的建制建设;学科相关组织的建制建设。[9]换言之,分别在学科本体层面和学科支撑层面形成共识性制度。其中学科定位表明了学科组织体系存在的价值和位置;研究队伍和平台提供了学科组织体系存在的基础资源。另外,学科研究对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问题与知识体系关联紧密,应属于“学科基本问题”的范畴。因此,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

二、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我国学科分类标准存在多个官方来源,与“艺术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文件包括以下三个。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虽没有艺术管理的数据代码,但在管理学下存有一级学科“GLX文化艺术管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负责艺术类项目申报,其将“艺术管理”问题放置在了艺术基础理论主题下研究。另外,在其他官方分类标准文件中并未直接出现“艺术管理”的踪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中“760艺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置“760.99艺术学其他学科”群体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中“艺术学门类”下设置了一级学科“1301艺术学理论”,“艺术学门类”这一层级,相当于《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艺术学一级学科。艺术管理学在以上两种学制中的合理位置都应处于学科体系中的第三层级。通过上述我国学科分类标准层面的文件能够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伴随着艺术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艺术管理专业脱离原管理学下的位置归属,并与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划清界限。现存标准中的一级学科“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文化艺术管理”,与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曾关系密切。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开设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伴随着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变动为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专业。[10]同时,部分院校还设置了“艺术管理”专业的早期萌芽“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与“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占据相同位置,归属同一学科。目前,针对事业管理的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已然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只留存了当时处于目录外专业的“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过演化后的“艺术管理”专业。伴随着以“文化艺术管理”命名的学科成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艺术管理”专业并没有沿用原有归属“路线”,而是寻觅艺术学下的独立学科“庇护”。第二,艺术管理学尚不具备成为艺术学下次级学科的条件和要求。现存的艺术学一级学科音乐、戏剧、戏曲等至少具有独立、系统的“历史”和“理论”下级学科作为支撑,而“艺术管理学”史论研究目前缺乏足量成果,相关研究如今尚未并未成型。

三、艺术管理学的研究队伍和平台

学科建设的研究是知识支撑下资源与能力的动态结合过程。[11]学科支撑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处于不断完善进程中的理论化模型,是不具备封闭性的人为建构系统,而学条件,本文聚焦于学科基础支撑系统的研究。我国学者武建鑫借用Anggraeni等人的组织生态系统内的关键变量和内在机制理论,从学科组织、耦合网络、绩效考核和治理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了学科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12]系统构建的基础逻辑在于关键变量的确立,否则学科系统将进入一种无序状态且不能称为系统。学科基础支撑系统作为学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亦同样具有关键变量。人、财、物作为系统管理共识性的基本元素,具体到艺术管理学支撑系统层面,即为研究队伍和研究平台。前者供给了学术生产的基本劳动力,后者提供了学术生产的基本途径,确保了财与物的输出。艺术管理学研究队伍经历了由政界牵头到学界奠基的主导身份转变。早期政界研究者起到了学科发起作用。首届与第三届全国艺术管理研讨等早期会议都是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发起组织,政界参与程度高;[13]在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需求与学习西方解决中国问题的社会思潮下,政界研究者的前沿意识促成了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发生。而艺术管理学在中国真正的发展来自我国学界研究者的奠基。他们认识到了艺术自身的特殊性,艺术管理也必然具有特殊规律,建构了艺术管理学的独立体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军的《困扰与转机——文化艺术管理学初探》、索世晖等人的《文艺管理学导论》等研究,并未实现艺术管理学的独立研究,文学艺术、文化艺术管理与艺术管理完全视为等同概念。直到2003年,田川流指出重视艺术学理论的应用性发展,应推出艺术管理学等分支学科。[14]之后,谢大京、曹意强、余丁等一大批学者纷纷就艺术管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构建。艺术管理学研究平台经历了从问题导向到知识导向的主导性质转变。问题导向是学科组织的设置根据实际问题来构建跨学科组织;知识导向是根据学科分类标准设置学科组织。早期问题导向阶段的研究平台与现实问题“同频共振”的现象极为明显。高校和文化部直属教育培训机构等平台多以“任务”为导向,针对各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短期艺术管理教育培训;艺术管理学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也将现实问题作为重点议题。1988年上海艺术管理研讨会,从会后通讯反映出,我国艺术管理人员和学者对英美学者谈及的融资方式具有浓厚兴趣,这与当时艺术单位资金筹措困难等现实状况息息相关;[15]《四川戏剧》《戏剧艺术》也发表了《一体化计划型艺术管理模式改革初探》《科学的艺术管理——剧团走向文化市场的必由之路》等文章,针对当时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艺术管理模式滞后及艺术团体转型危机等问题展开研究。新世纪之后,艺术管理学研究平台逐渐过渡到知识导向阶段,形成相互支撑的系统组织。第一,各艺术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的艺术学院、艺术科研院所成为研究成果的主力产出平台。如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成立艺术管理系、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也将艺术管理作为硕博阶段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招生。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教育与研究并立,成为艺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供给。第二,各艺术类刊物成为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示平台。《艺术百家》《艺术教育》等成为目前艺术管理研究的主要刊文期刊,《艺术研究》专门开设了针对“艺术管理”的研究专栏;《艺术管理》(中英文)成为国内首个主要针对“艺术管理”研究的学术刊物。第三,学会成为前沿问题的主流研讨平台。2006年,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成立;2011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下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正式建立,两大学会携手为学科发展搭建了专业学术交流阵地,是艺术管理学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李雨昊 王祥华 单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第11篇

一、缺乏适应案例教学的教师

我国高校教师一般是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大学担任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组织引导能力不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实际的财务管理讨论少。3.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考试通过,所以在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很难调动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理解案例,不能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思考问题,最终会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模式

1.适当选择教学案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等来选择。教师应选择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教学目的比较好的案例。选择教学案例不仅要反映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对课程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有较深的理解,便也要恰当联系学生所关注当前的国内经济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培养适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选送教师到开展案例教学成功的高校或相关机构培训,比如让教师定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培训,积累一些的实践经验,把学到的知识就用到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当然有条件可以聘请CFO走进课堂,对企业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实践进行专题讲座,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讨论。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财务管理现实中典型实例与各章节联系起来,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的财务基础与财务管理知识,预先发放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的有关背景知识,避免学生对案例了解较少而缺乏积极性。在案例讨论的环节中,让学生有机会发言和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

三、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1.组织恰当的教学案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根据财务管理学各章节知识点选择案例,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案例来源尽可能选择带有“中国特色”的真实案例,在案例的选择和内容上能与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问题、知识点相结合。案例选择之后,教师在备课时还要深入掌握案例相关的知识点,总结案例中每个问题并得出结论,在课堂中给学生准确的指导。学生应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充分理解案例中包含的相关知识。2.课堂分析讨论。教师在组织和引导案例教学讨论中起主要作用,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同时为了不让学生不偏离案例讨论的主题要对讨论的方向加以引导。采用分组讨论或让个别同学先发言的分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分析相关问题。为避免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在讨论中教师不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还应该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理解别人提出的一些较新的观点。3.案例总结。案例教学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课堂讨论的内容,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加以运用。教师还应该分析和评判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明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较合理的评价,并给出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一部分。4.撰写案例教学分析报告。案例教学的最后一步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是引导学生把口头表达的内容通过书面的形式写出来。学生应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案例讨论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独立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总之,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管理学科。因此,实施案例教学,只有对以往传统案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正确地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校也应在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使案例教学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东

第12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近年来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我认为,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使学生毕业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这恰恰成为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科毕业生的最大弱项,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工商管理学科较为重视课堂教学和与之相联系的课堂教学研究。而工商管理学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重视非常不够,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方面也缺乏深入研究,直接导致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的困难,正式就业率不断走低。

一、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观念上轻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二是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尚不完善;三是管理学科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比较低;四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五是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六是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将工商管理学科各个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对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合理设计,并付诸于实践。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内容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研究,应该在理论上通过创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分解原则和检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综合测评实践教学效果,科学地评估学生管理技能和管理能力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上通过创建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法,为实现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和提升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管理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做到“三懂”和“四会”。“三懂”是指懂财经法规、懂商务礼仪、懂管理业务操作;“四会”是指会表达、会交际、会写作、会用电脑;二是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以及公文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即席发言、系统仿真和辩论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完成管理者角色扮演的管理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特别是创新竞争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承担各项管理工作,满足社会需求的“产成品”。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目的是: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最高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按照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能力分解,以管理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模块式,单元式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项目驱动式和自主学习式的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将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施上,按照实践教学单元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专项管理能力的训练到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分层次逐步实现管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计划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保障体系、教材体系、考试考核体系等子系统的建立,应该具有学科特点明显、科学体系完善、符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突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第二,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根据管理学科特点和所属专业课程性质来确定,应从动态性和相关性角度来创建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实施细则,突出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第三,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的主线,进而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提供科学工作方法,突出本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四、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研究既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它实现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的重大转变,将会起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作用。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把实践教学具体目标分解为多层次和多个模块来实现,按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科技竞赛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社会调查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主要包含三个模块:(1)实验教学模块。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教学和专业性实验教学,一般包括理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与探究创新性等实验类型。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应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来建立以综合性、职业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管理实务操作能力、管理工作应变能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能力的培养。(2)实训教学模块。实训是指职业技能实际训练,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一般包括社会调查、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情景模拟实践等实训类型。这一模块由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组成,进而在教学功能上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管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3)实习教学模块。实习教学一般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通过实习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内容,对学生进行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训练,使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促进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巩固和提高,获得从事管理、经济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向管理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转换。

2.实践教学计划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计划是进行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依据,也是在规定时间内对实践性教学作出的总体规划和程序安排。在具体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应规定学生必须达到的实践技能与能力,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应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操作程序、实施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并将其落实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同时,在处理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时,应采用理论先行、实践验证、重点提高能力的策略,使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而管理实践融会管理理论,并使实践教学融于管理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3.实践教学教材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材是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它是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要编写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材。在编写实践性教材时,要把其技术指导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详细阐述学生该掌握的本专业的知识要点、实习目的、实践方法和技能要求,把一些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列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及时引进一些新的教学软件和辅助教学工具。在实践环节设计上,要注重管理学科相关专业课程的完整性;在实践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反映教学重点及管理过程的实际要求,使管理学科实践教材涵盖所属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完整统一。同时,在专业综合实训中,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管理理论,编制专门的实训指导手册和材料,以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岗位要求,系统训练管理技能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4.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实验、实习与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社会调研与实践及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模拟实践、ERP软件教学法等。

(1)管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案例讨论前期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第二,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在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学生要积极发言并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第三,案例讨论后的教师在案例讨论后作简要总结,要针对讨论的思路、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第四,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2)沙盘模拟对抗。沙盘模拟对抗是源自西方军事战争推演,它将军事上指挥作战时模拟战场情景的沙盘移植到财务管理课程之中。沙盘模拟实验课程采用体验式培训方式,即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进行学习。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可以让学生在沙盘模拟对抗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及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一般分为以下步骤:第一,准备阶段。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一般为4~5人,组成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制定企业运营需要遵循的规则,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生产设备购买、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融资贷款等方面的约定。第二,对抗阶段。对抗开始后每一个企业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和业务策略,开展竞争经营,制定重要经营决策,决策的结果会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结果中。几个经营年度完成后,将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比较,效益优异者获胜。第三,评审阶段。每年的经营结果出来后。各方都要对其进行分析,适时调整企业战略。第四,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评审经营效果。

(3)课程实验与实习。实验主要是学生在管理技能实验室中,通过基础实验、单项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等方式,完成经营战略、市场营销、商务洽谈、人才招聘、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电子商务、信息开发等实验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管理技术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对管理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4)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往往与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是对大学四年学生系统学习的总结。学生通常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求到实习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实习,就是通过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学生在固定的实训基地完成实习任务,分散实习是在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以保证学生完成实习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并借此机会使学生能够找到较好的就业单位。

作者:王怡红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2]吴耀兴,陈政辉.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策略[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8(12)

[3]张冷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及实践[J].文教资料,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