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8-02 17:1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部分教师还是一如既往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为了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该合理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下去。

一、多元化教学的特征

多元化教学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思维的多元化及教学性质的多元化。初中语文知识相较于小学语文知识更丰富、知识点更复杂,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与时俱进,势必就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开展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实际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进而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理应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重视。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背景下进行学习的,完全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双向教学活动逐渐变成单向教学活动,从而导致教学效率逐渐降低。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转变教学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创建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以便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语文课堂。1.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即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研究,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譬如:教学《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过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感动疑惑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下列句子的表现手法,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并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分析文章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要求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回答,待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与整合,做到查漏补缺,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放任自流,任学生发展,而是在一旁指导,发挥主导作用。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仅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还走进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用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教学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便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譬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功能,播放有关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并给学生范读课文。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把文章中的优美辞藻和句子勾画出来。最后,教师引入正文,与学生探讨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保证教学质量。

三、结语

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又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转变教学观念,从而使教学方法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作文多元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曾雅雪.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6辑)[C].2015:1.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一、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

1.依存性

所谓的依存性,就是语文教学方法不能独立地存在,而是受各种语文教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语文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目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其次,语文教学方法依存于一定的教学理论。最后,语文教学方法还受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等的制约。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依存性,既不能主观随意地盲目设计,又不能机械效仿。

2.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语文教学方法在运用上有较大的伸缩性,即“教无定法”。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存在绝对好的,绝对坏的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要求语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采用灵活的态度,既可以继承一些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又可以移植一些国外先进的适合我们的教法,更应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原理,结合实际,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思考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影响较深,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乏味,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很难掌握、吸收语文知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直接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语文老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老师的教学思维固定不变,工作素质不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学问题,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只注重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中学生情操、意境、兴趣的培养,以致教学重点的流失,造成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下降。所以,老师应改变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素质,保证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不注重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老师应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打破学生心理防线,增进师生间的友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压力,从而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实践

1.“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闻趣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常用的创设情境方法有:通过多媒w技术再现情境;联系生活展现实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因地制宜采用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无论用哪种方法创设情境,作为教师都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进行,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融合,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3.小组学习探讨法

学生学习过程是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体的认识存在思维定式,不容易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只有通过与外部的交流、对比才能发现。在小组学习中,大家积极发言,不同的思维碰撞弥补了思维的局限性。学生从他人那里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合作学习形成的生生互动是一种宝贵资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能自由地参与探究和讨论、深入学习,学生学得最投入,自然也学得最好。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的探究基础上,个人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参与讨论,有话可说。

4.教学角色互换法

老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摆架子,使自己真正融入学生当中,进行平等对话和教学,不断为学生探索知识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实际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和素养,有效地展开中学教育工作。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进一步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意志,达到教学目的,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3篇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内在因素,自觉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就是说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既面向学生的能力,又要面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更广阔的领域。中职语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学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我执教中职语文十数年,从中认识到:语文课教学有它特有的社会性、科学性、情感性、艺术性。其中我对其情感性和艺术性认识较为深刻。

语文教学的情感首先取决于教材内容。中职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费尔巴哈说过“感情的对象只能是感情”。此外,参与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既有满足认知的要求,也有满足情感的欲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以共同认知,共同感受为动力的。而一定的情感能够促进和强化这种信息交流。因此,情感的有无,强弱,直接决定着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高低与好坏,一般来说,只有当教材中的情感被充分挖掘出来,变成师生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达到合拍甚至共鸣的时候,教学就呈现出最顺利,效果最佳的状态。如《访山人故居》一文的情感被师生共同挖掘出来时,学生就能发自肺腑地吟唱出“山人的民族气节和坚持正义,敢于反抗的硬骨头精神是我们的楷模,要爱国就要学山人”的心曲。因此,增强语方教学的情感性,也是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魅力和生机的重要途径。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以丰富多彩的内容面对性格各异、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要处理多种矛盾,选择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这决定着语文教学是最灵活、最细致、最富于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创造性要求,决定了语文教学富有极强的艺术性。这表现在教师要对学生心灵的深邃洞察和强烈感染,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宏观把握和精密设想,对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娴熟,而灵活的处理技巧,使教材的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中职语文教学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智力教育,把培养新世纪人才落实在学生个体发展上,例如《莲池水鉴》所倡导的为政清廉,《重访传字营》赵德霖所说的“只要靠诚实劳动就能过上好日子”的美德通过教师采取艺术的手段和技巧,对教学“加入自己的个性”,使课上得充满勃勃生机,拔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创造性的为塑造学生的灵魂打牢了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不仅是自然科学方法论的主要依据,也同样是研究语文教学方法的理论根据。马卡连柯说:“教育学是辩证法的科学,绝对不允许有教条存在。”还语文教学辩证,最多样的本来面目从“封闭式”、“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中杀将出来,也是势在必行的了。

首先,语文教学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且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基本素质。只有采取那种既适合教学目的和内容,又适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离开一定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方法,就会造成教学的随意性;离开学生实际的方法,势必是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离开教师本身的素质和特点的方法,势必是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基于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师特点整体考虑的方法,就不能不是综合的、多变的。方法离不开教学整个体系,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如果离开了,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变成时好时坏,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理由如下:

(1)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即使是那些被人称为“最佳”的方法,受到社会的普遍赞同,也只是解决了当前教学中的某些矛盾或问题,也丝毫不意味着它是永恒的,绝对的“最佳”。特别是当这种教学方法凝固成一种模式之后,它的局限性也就越来越表露出来。这时教学实践就势必呼唤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以便去修正它或者代替它。如“启发式”替代了“填鸭式”,“读讲说练”替代了“精讲多练”,“全脑阅读法”替代了“形象思维法”、“五步法”替代了“串讲法”等等。

(2)各种教学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这不仅表现在传统教学法向现代教学法的纵向渗透。而且现在同一时期的各种教学法的横向渗透。如魏书先生的“六步教学法”同黎世法先生的“六课型教学法”;钱梦龙先生的“导读法”与钟德赣先生的“五步三课型”教学方法等等,都是建立在语文教学规律上的教学方法,各有特色相互关联。但如果简单地拿来照猫画虎地模仿,不仅发挥不了这些教法的作用,往往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各有千秋。

(3)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是“虚与实”的关系,也就是理论和事例的关系。理论从哪里来?从事例中来。事例又从哪里来?从观察中来,从实践中来。一定的教学实践的需要,最佳的方法也只能是通过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学实践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果我们固有的教学方法不变,势必脱离实际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选择和确定新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中职教学实际,对各类文章体裁的教学的一种新的综合,而这种综合,实际上就意味着一种新的探索和创造。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问题 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欠缺针对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针对性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职语文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大纲要求,同时也包括每个学期和学年的教学目标,也包括每个单元教学以及每节课堂的教学目标。当前教学目标有待明确的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师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研究不够透彻,同时体现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明确性与科学性欠缺。教师并不明确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中职语文教学与教学目标脱离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也让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衡量,从而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制约作用;其次,教师对学情缺乏了解。学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对学生和学情做出了解是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的开展需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基础不够了解,所以难以有效地制订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并且学生个体性的差异也容易被忽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形成学生语文素养提升速度的两极分化;三是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脱离。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来推动学生职业发展,但是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多强调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与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差距,这一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欠缺学习动机。

(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有教育部进行统一制定,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统一编制,这种模式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存在明显缺陷,这种缺陷表现为专业不同的学生需要使用统一的教材,这种教材并没有关注到学生专业的差异,对于具有鲜明特性的专业难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欠缺兴趣。具体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了口语、阅读、写作以及文学作品鉴赏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文学作品鉴赏包括诗歌、戏剧、散文、小说欣赏,写作则包括实用文写作和应用文写作技能培养。虽然这种教材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中职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要求,但是对于财会、幼师、计算机等专业来看说,学生难以在语文学习感受到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推动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三)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呆板僵化。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方以及教学手段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从中职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构建来看,对专业课的重视显然要高于对语文课的重视,许多中职学校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对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却相对滞后。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但是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建设不完善或者受到教师精力与时间的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并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明显作用;二是中职语文课欠缺浓厚的教研氛围。中职学校对语文教改欠缺重视的问题普遍存在,学校很少组织公开课、评优课等教学评比评价活动,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只能依靠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落后使教师难以高效、合理、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而面对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确定明确而科学的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应当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明确而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依据以及对课堂效率做出评价的依据,所以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言,确定明确而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着基础性与先决性。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落实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保障;其次是在对学生实际情况作出调研的基础上确保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学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难度方面,要承认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偏低并且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兼顾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在教学中要杜绝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将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确定的中心。

(二)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的选择和组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需要注意一下三点内容:一是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强调双基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而由于中职学校担负着向高职院校输送生源的任务,所以中职学生需要具备高中阶段的语文素质要求,这决定了中职学校语文教育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并强调双基教学;二是从实用性出发,强化语文实践训练与技能训练。中职学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为教育目标,语文实用能力包括应用文写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中职院校专业设置做出了解,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探讨与交流来对专业教学特点做出把握,在了解专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让中职语文教学突出专业前瞻性,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专业素养同步发展;三是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员工能够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思想品德与人格,其中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忠诚度等。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在完善大学生这些思想和品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这类内容的挖掘与运用,从而让大学生素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三)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必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遵循教学规律。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都是在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同时也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所以只有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能够发挥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二是以教学目标位依据。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与教学目标与发展目标相适应,尽量确保使用最少的教学资源达成教学目标;三是以教学内容特点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必要以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四是以学生特点为依据。所选取的教学方法需要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以及生理特点相适应,确保学生能够在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中掌握语文知识。为了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以上原则,同时要重视对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包括思想熏陶、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等多样化的目标,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使用多样而灵活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中职学生所具有的语文基础具有较大差异,并且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也是中职语文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要求。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学生需求为依据,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出合理选取并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在学生语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春香.关注生成,构建和谐的中职语文课堂[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3) .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充分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设置更具趣味性的情境,将语文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之中,进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以纯灌输的方式开展,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教学法之一,其存在价值高,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将语文知识点渗透到情境之中,将语文知识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设置一个生动、具体的环境与场景,情境设置要具备足够的情感色彩,根据教学目的,设置情境方向,让学生开展深度的体验,进而辅助学生来理解知识点,感悟教材内容,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开展情境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元素,且情境的设定,都是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1],学生在日常生活会经常见到,学生在参与情境设定时,会有深度的感触。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其意义重大,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能大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语文知识点的把握不足,对初中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多个方面,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都是教师按照教案进行程式化的教学,教学缺乏新意[2],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感,进而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导致教学体系出现问题。新时期,为积极响应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需求,若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转换原有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其中,打造更为情感色彩与趣味性的语文情境,注重学生角色扮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1.注重师生互动,打造趣味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应强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设置合理的课堂情境,注重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自然、随意的状态下设置教学情境,将语文知识点渗透到情境氛围之中,在学生融入到情境氛围时,从中吸收足够的语文知识点,相较于传统的课本教材满堂灌输方式有了明显的进步。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应强调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为课堂增添浓郁的艺术色彩与情感元素[3],能打造更为融洽的语文教学环境。为了实现更好的情境教学效果,应强调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一定的人物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入。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时,为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情境,要求几名学生来对“三顾茅庐”的典故进行再现,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对诸葛亮与刘备的这一经典环节进行演绎。在演绎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分析人物性格,从中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点,对《出师表》的学习做好铺垫,对学生语文知识点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2.设置生活情境,贴近学生实际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趣味性、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为了设置更为科学的教学情境,应设置更多的生活情境,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接受与理解起来难度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上设置生活情境,能从一些案例与现象中寻求更多的元素与知识点,对学生能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与引导效果[4],对初中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根据先就日常生活中和谐美景进行畅想,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对小桥流水人家、大同社会情境的展望,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根据《桃花源记》的实际情况,描述泉水叮咚作响,小溪曲折蜿蜒,在溪边有成片的小草,且桃花落英缤纷,男耕女织,将整个画面记录下来,进而达到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3.融入多媒体技术,设置个性化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在情境设置中渗透一定的信息化元素,融入足够的多媒体技术,打造个性化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图片、文字与视频等元素来丰富教学,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打造更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对未来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时,若仅仅依靠黑板与课本方式无法将新闻的格式进行明确的讲述,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常见的新闻格式进行展示,利用PPT课件来丰富课堂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条“关于某地区希望小学在建进程”的新闻,让学生仿照新闻格式进行写作,以锻炼学生的新闻把控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堪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凸显,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权,不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强化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设置个性化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之中,更有动力参与课堂,并在参与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创情境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9:201-202.

[2]陈华君. 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其应用分析[J]. 亚太教育,2015,31:40.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谈到语文教学,必然论及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前人众多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前人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其核心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亦如巴班斯基所言,"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即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的那些做法。"①

对教师的教来说,是"选择最有效的能解决相应任务的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来说,是"在学习中合理的自我组织,自我砥砺,自我检查。"②

语文教师都应清醒认识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曾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最有效,这还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检验。

但总体来讲,明确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原则,对于我们科学地运用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大有益处,这也是教学方法优化的前提。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化,选择和应用语文教学方法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地灵活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花费最少的教育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具体到每一节课上,应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的,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就可采用讲授法;要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写作的技能技巧,教师就可采用练习法;要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采用提问或讨论法。

教学内容决定了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因为方法是内容的运动形式,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来加以优化选择。例如,抒情散文和诗歌的教学多采用诵读的方法,而文言文的教学则大多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那些较难读懂的文言文。讲读课侧重于精读精讲和启发思考,而阅读课的教学是在讲读课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师生的预习检查和合作交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接受能力,顾及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性选用教学方法,启发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这样才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学方法的实施者,每个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教学风格、语言表达、心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都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可以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语言表达欠佳的老师,则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如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再辅以适当的讲解,教学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确定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力求做到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师的可操作性。

3、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地、整体地、辩证统一地看待教学方法。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结构也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则又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就形成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要有教师的活动,而且还有学生的活动,还要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也就是要有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教师从整体去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甚或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就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和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

4、创造性原则

语文教学方法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批判继承的过程,便是推陈出新,便是创造,便是发展。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带有鲜明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组合和创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风格,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佳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有改革的创新精神,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5、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为数学术语,其含义是按照一定标准设计最佳方案,以求获得人力、物力消耗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结果,这一原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达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和遵循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与学双方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教学法亦是如此,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结合影响语文教学方法选用的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用切合自身实际的语文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注释

①、②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教育研究》1982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学科出版社2001年4月第2版

[2]马华磊《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创新教学;高效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我国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正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一定要很好的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随时根据社会环境、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创新探索、研究。随着时代与科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创新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性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创造力,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变得异常机械化和程式化。当下的多数初中语文教学课本教材枯燥无味、僵化死板,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与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及质量较低,教学效果较差。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思考、求知以及善于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进步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和能力,不断借鉴之前的教学反思,探讨与解决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过程以及自身方法、态度、情境等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2.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采用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看、多听、多写。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气氛,更好、更快的进入课文情境,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一步促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革新与优化。

例如我在教《变色龙》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发展变化的情节在课堂以图画或是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六幅画面,让学生清晰、明了的对主人公的六次变脸进行观察、分析,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陋人物形象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生动形象的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理解能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教师应积极的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学生抛出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思考。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提出问题如:作者描写的为什么是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正面?作者问什么要详细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如果是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提出这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认真进行思考,并将每个学生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行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快的学习、理解语文知识。

4.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是一项看似简单却也繁杂的工作,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教学,进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初中语文教师的应有的人格魅力;贯彻审美教育,培养、塑造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心灵交流,造就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初中语文的学科魅力和影响力,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状态。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同,让学生分角色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或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亦或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分角色朗读或将角色人物表演出来,进一步将人物性格特点更好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作为课程革新的先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进行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等等一系列的创新教学,以实现高效教学,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推动新课标下的现代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大闯.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苏人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泰格特作品《窗》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71.

[2]何小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99.

第8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误区

语文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基础课,是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忽略了语文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很低,这样导致教师对上语文课的热情不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低,没有体现出中等职业语文的教育特点,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影响了中等职业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误区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教学的目标不能准确定位,其二是教学的目标发生一定的错位。职校语文的教学目标应与职业教育的大目标相统一,而不单单是为了加强知识的识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目前,中等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职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实际操作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应用写作水平低,人际交往能力低。其最终结果是语文教学目标与实际相脱节,无法造就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

(二)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评价还是以卷面考试为主,缺少对学生能力测试以及实际运用方面的评价,而考试内容也往往以对语文知识的测试为主。这是因为在很多语文老师的身上有一种改不掉的习惯和认识,那就是他们一直认为语文考试就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无法使教师的劳动得到一个合理的量化,况且,出什么样的语文试卷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

(三)语文教学手段的误区

相对其他专业课的大量实践教学,语文学科大多或全部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加上语文在职校中算不上是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教师常常采取因陋就简的满堂灌方式,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而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掌握认知的手段,懒得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更缺少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二、改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语文教学误区

鉴于上述中职语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对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一)更新观念,科学定位语文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要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道德教育价值。学习的适应、社会互动与社会生活的适应,是建立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基础上的。汉语是一个人掌握自己的生活、建立认同感的重要工具。中等职业语文课程教学要特别重视语文自身的工具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中等职业语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强调“问题学习”,听、说、读、写要有目的,突出言语交际功能,满足更贴近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要求,突出“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语文教学还要关注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价等能力,要求学生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来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此外,中等职业语文还要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意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念,将其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善于汲取当今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中等职业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从事语文的教学和指导。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程度,必须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重视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力图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

(三)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

1.教学过程要增强适应性

要改变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尴尬状况,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增强语文的“适应性”。一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等职业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等职业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另一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中等职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性和相互关联,以此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了德育渗透之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2.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作为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和教学同等重要的。作为教师,自我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控制好整节课的节奏和教学效果,就要学会自我控制。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概念;特点注意;问题

在教学中要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探讨语文教学方法问题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特点。

(1)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达到另一种目的起到妨碍作用。

(2)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3)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

(4)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从教师角度看。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

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翻译式串讲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二)从学生角度看。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已转变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从师生兼重角度看。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 愉悦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科目,小学语文是基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今后的成长。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愉悦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愉悦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愉悦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愉悦教学法是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愉悦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运用愉悦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愉悦教学法是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

一、愉悦教学法

愉悦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愉悦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愉悦教学法不仅强调课堂教学,还带有愉悦教学的性质。

愉悦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愉悦教学法有其自身特点。我们通过对愉悦教学法进行研究,发现愉悦教学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一致性。所谓一致性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上,相同年级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存在明显差异。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愉悦教学法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愉悦教学法主张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愉悦教学法的对象是学生全体。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愉悦教学法的对象是学生全体,而不是单个学生,这是与其他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区别。四是愉悦教学法的目的是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愉悦教学法的一个根本目的,教学效率不高的愉悦教学法是不成功的,至少是需要重新进行评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有效教学放在首位,同时要注重愉悦教学,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提高自身语文成绩。加强愉悦教学法的应用,了解愉悦教学法的特点是关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愉悦教学法特点的研究。

二、愉悦教学是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

愉悦教学本身的目的是实现有效教学。加强愉悦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愉悦教学法,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环境。愉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进行有效教学。采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为学生营造适宜的环境。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同,愉悦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通过培养学生主体的学习精神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愉悦教学法是情感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愉悦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通过愉悦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小学时期正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在小学阶段受到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培养。人格精神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愉悦教学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愉悦教学法的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应用愉悦教学法,我们认为必须从营造课堂氛围、变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等角度进行考虑。总的来说要想加强愉悦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实现情景教学,创设愉悦环境;二是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以下详细分析这三个措施。

(一)实现情景教学,创造愉悦环境。情景教学是愉悦教学的应有之义。愉悦教学能否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景教学的目的。所谓情景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创设愉快情境实现有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愉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主要是用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加强情景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师生地位平等。愉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师生地位平等。在愉悦教学中必须保证师生地位的平等。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要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同学生沟通,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只有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地位的平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2.树立良好的风气。树立良好风气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班级风气对小学生有很大影响。歪风邪气会影响教学质量,最终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歪风邪气下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出现变化,小学语文教学就会存在定位偏差的问题。为了创设愉悦情境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健康的心态,而要有健康的心态就必须树立良好的风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等手段创设愉悦情境。

3.教师必须带着真情实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创设愉悦情境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是带着真情实感进行教学的。情景教学的本质就是真情实感。只有带着真情实感进行教学,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散发魅力,学生才会用心学。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学会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语文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小学语文课本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有两个宝》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领会课文中形象的语句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的语言十分生动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特定的手势激发学生兴趣;二是通过教学道具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时,就可以找一个瓶子和一些石子,通过往瓶子里装石头使瓶中的水溢出来。通过这种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表演等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讲解《春晓》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愉悦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快乐游戏法进行教学。小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集中精力听课,教师可以采用快游戏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成语时,教师可以通过成语接龙等智力游戏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心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游戏教学法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春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春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历史悠久的春节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对对联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未来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愉悦教学法是教师的必然选择。在人们对愉悦教学法的了解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加强愉悦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愉悦教学法的含义,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愉悦教学法应用的三个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按照上文提到的三个措施来做,努力创设愉悦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成绩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愉快教学[J].课外语文,2013,(6).

第11篇

一、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一)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二)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三)通过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四)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有诗质,教师要动脑子,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进入生活;让语文贴近学生的感性实际,在课堂上让学生动乎情,悦乎心,用生命去诠释语文。

(五)依托课堂活动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课堂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精彩的课堂活动课堂里的珍珠,让语文课堂闪光。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课中的细节活动,通过课堂活动来进行以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训练,逐步地提高语文能力。

二、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进程的外在体现。从课堂教学的进程来说,语文课的教学结构最好是疏密相间的波浪式结构。密的地方容量大,速度快。要求学生集中注意,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坡度缓,进展慢,让学生心驰神往,静观默想,思索回味。这种波浪式结构,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符合课文内容有详有略的特点。在此理论指导下,我们改变了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形成了一些“变式”。这种变式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语文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多样化

语文教学方式是指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语文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选择语文教学方法的总体把握原则

不同的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语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把握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选择和运用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的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学方法。例如:传授新的文知识时,要充分发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的效用。其次,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把握好不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例如:议论文多采用讲授法,而重在过程探索性的知识内容则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二)选择语文教学法的最佳效果原则

最佳效果,是指语文教师选用的教学法必须在一节课内取得最好的效果,达到方法和效果的统一。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有的语文教师选用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自身对各种教学法驾驭的能力,选用那些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语文教学法。例如:善言者可选用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善书善绘者可利用板书纲要、图表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三)选择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原则

各种语文教学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都是为一定的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因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例如:语文教学中的讲授法能在短时间内传递信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但片面使用这种方法,就会妨碍学生直观记忆能力的发展,不能充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每种方法都有长处和短处,因此,语文教师在运用语文教学法时不能单一化,必须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以长克短,灵活地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创造性,以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合理布置课后练习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基本原则 创新策略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3.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1.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房贞政.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N].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