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3-08-02 17:1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管理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

学校图书室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效果升华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当前,小学图书室的建设却存在诸如藏书不足、管理滞后、应用率低的严重情况。如何才能让这一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平台发挥其重要作用呢?

一、增加投入,严格管理,广辟书源,让师生拥有丰富、优质的精神粮仓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在逐年增加,国家财政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确立图书室建设专项资金,制订专项督察考核制度,确保经费不截留、不挪用,保障图书室建设能不断增强;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机构、团体的支持,接受公益性赠书;学校要注重书、报刊、资料的收集、整理、入室存放。

二、热爱学生,提升素质,广辟舞台,让师生得到热情、高效、温馨的服务

图书管理员能否热情地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这是图书室管理水平高低和服务质量好坏的先决条件。热爱学生是图书管理员工作的前提,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启蒙老师,图书管理员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和耐心细致的态度将胆小、懵懂、幼稚的学生带到神奇的浩瀚书海中来;图书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图书管理员要自觉努力学习,加强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文化知识的欠缺,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让图书室真正发挥它的教育职能;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如《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图书借阅制度》《图书丢失、损坏赔偿制度》等,保障图书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教读结合,提高效率,广辟途径,让师生能够愉悦、便捷地阅读

图书借阅率是图书室管理水平与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如何提高图书借阅率呢?首先要调动阅读兴趣。小学时代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黄金时代,学校要以开放型、探究型学习模式为契机,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一定的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鱼在水中总是交替地向上向下游动,引导学生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的读物来阅读等等。通过开展专项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校园的生命力。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组建学生阅读小组,搭建阅读写作展示平台,让他们收获阅读的成功与喜悦。其次要强化管理创新。为了提高学校图书的借阅率,除个人借阅图书外,还可以班级集体统一借阅。每班培养两名小图书管理员,协助班主任负责借阅登记管理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料,可按年级、学科特点、知识点分类建立专档,在教研组设立书柜,由组长对书籍进行具体管理;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图书管理服务模式,创造条件开通电子图书室和移动图书室,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提高图书借阅率。

图书室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只要国家、社会和相关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图书室这座知识的宝库一定能够成为培养富国强民的栋梁之才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省沁县东风小学】

第2篇

1科学化管理

1.1加强目标管理医学图书馆的目标管理是由医院管理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完成同一任务,共同协商拟订出的管理目标,由此形成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的自我目标管理体系,并依此制定工作计划,自我调控管理活动,适时考核工作业绩,进而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及其方法。医学图书馆是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必须加强其目标管理,切实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源。在临床应用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临床科研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有关情报,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选题时查阅文献,可寻求选题的依据和价值,完善科学假设;设计时查阅文献,有助于确定实验对象、样本大小、施加因素、指标的制定及误差的控制等方法;在论文撰写阶段,也应查阅有关文献,讨论实验结果,加深理论认识,提高论文质量。因此,加强医院图书馆目标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相关的专业文献,优化资源,优化管理,并根据管理者的各自职责及个人能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以实现预期目标。

1.2强化组织管理医学图书馆是专业性图书馆,其服务对象较固定,文献的收藏较专一,规模相对较小,因而在加强组织管理时除应充分考虑人、财、物等直观的显性要素及职位、职权、职责和利益等抽象的隐性要素外,在图书馆组织的划分上,还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些必要的分组。在管理体制上,充分考虑组织内部环境,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其组织管理的最大的效益。

1.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使医院图书馆的各种工作有章可依,照章办事,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如对还书难这一问题,通过严格的执行管理规章制度就可得以有效解决。

1.4完善物力管理广义的图书馆物力资源主要包括经费、馆舍、设备和馆藏文献等物质条件。物力的管理重点在于对文献资源的管理。在严格管理条例的基础上,要从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情报性和服务性对文献资源进行管理。一是系统性,要求医院图书馆根据本院临床需要及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方向、科研动态全面系统地收藏国内外较高水平的论著、有关的中西文核心期刊和相关期刊及其他相关文献。二是实用性,要求从文献的重要性、利用率、作用对象综合考虑,实施管理。从使用对象看,专业性读物,科研用书,学术性著作种多册少。从期刊利用率高低看,新到刊、利用率高的过刊、利用率低的过刊要区别对待。三是开放性,要求馆藏资源向读者开放,改善管理方式,树立"藏乃为用"的观念,实现资源共享。四是情报性及服务性,要求图书馆及时跟踪科技动态,调整文献资料的收藏重点及采购方向,特别是二次、三次文献,通过分编,使之能成为各级医务人员方便利用的信息资料。此外,经费是支持图书馆系统运转的重要保证,医院应根据其发展规划,对经费的使用时间、方向、数量进行综合平衡,合理确定经费开支项目。以补充藏书为重点,有计划添置复印、缩微、声像、计算机等设备管理原则等。

1.5科学的时间管理时间的管理着眼于速度、效率。科学制定文献在各个环节、工序上的运行时间,制定采访、编目、图书保管、借出、归还的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提高有效工作时间,严格控制文献在各部门运转的时间,减少无效时间。尽量延长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最大的方便。

1.6注重信息管理由于图书馆事业正进入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用户需要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医院图书馆信息的管理应着眼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收集、传输、处理、控制和使用。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局域网,引进书目式和全文医学数据库,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在文献加工处理方面,及时系统地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介绍文献的选择方法和阅读方法。在服务方式和手段方面,应开展复印、委托复印、中外文检索、参考咨询、全文查询、互联网服务、电子邮件传输等。

2提倡管理创新

2.1管理理念创新图书馆能否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念,管理思想必须实现以下转变。首先,从一般化建设向特色化建设转变。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来考虑资源建设问题,把资源建设建立在合作和共建的基础之上。各个图书馆在分工的基础上,应加强自己的特色化建设。其次,在图书馆的发展途径上创新。图书馆必须转变发展观,树立竞争与协作的思路,克服传统图书馆独立、封闭的办馆模式,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协作,建立图书馆联盟,加强合作,走共同发展之路。再次,在图书馆的职能与功能认识上创新。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有许多新问题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管理者只有主动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图书馆的发展才会有新的活力。

2.2管理制度创新应根据制度的构建原则和运作机制进行制度创新。从管理体制等变革创新人手,实现人事、财务、分配等制度的全面创新,科学制定制度、合理配置资源,宏观和微观创新并重,采用纵向继承、横向移植和综合创新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其次要构建创新的制度体系。创新制度体系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权限及编制、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础。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主要涵盖文献工作的采、编、藏、阅、咨询等相关制度,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规则。四是读者服务规范,主要明确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和主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

2.3服务管理创新除继续以传统的服务内容、方式、方法为读者服务之外,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服务创新。一是建立网络化综合服务体系。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既可实现馆与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还可完成网上采购和联机共享编目。这样,在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之间便能构成松散又统一的社会化网络信息、综合服务体系。二是开展网上信息导航。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用户需要图书管理员提供详尽的有针对性的网络导航服务。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学科导航,为用户提供学科咨询服务。三是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证完成其教学、科研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变化,在传统的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馆际互借服务等服务之外,还应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阅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管理人员的培训

3.1岗位培训按照岗位工作的需要,进行上岗前达标性、基础性或上岗后适应性、提高性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活动。这一培训是按照一定的规范,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图书管理人员业务再教育活动。这种措施的实施,是由现行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对图书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初涉及此领域的图书管理人员,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大致分为以下两个内容:①基础资格培训,图书管理人员在上岗前未达到标准,不具备上岗资格需要进行培训。使全部在岗的图书管理人员都能基本胜任本岗位工作,这种培训对图书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初涉图书管理工作者非常重要,要抓住机会,学深学透,为工作打好基础。②适应性培训,也叫应急性培训或专题培训。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运用,某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需要进行专门的适应性应急培训,如图书检索查新、计算机管理培训等。它的特点是培训对象单一,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技术性强,专题视需要而定,灵活掌握。这是图书管理工作者在具体分工后根据自己工作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培训,这是对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所必备的条件;是真正意义上的立足本职的对象培训。这种培训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注重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第3篇

2016年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因为丰富的藏书、舒适的阅读环境能给师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空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校图书室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本年度学校图书室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转变观念,加强建设意识,确立服务意识,强化指导意识,努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引导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室,爱上图书室,用好图书室。同时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收获读书快乐,体验读书价值,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利用图书室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围绕着上面的目标,学校图书室努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做了工作:

一、明确目标、任务,步步落到实处

在这一学期中,学校大力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切实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图书管理员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图书软件系统,热情为师生服务,从而使图书室办公管理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培训好一批小图书管理员,发挥他们的管理职能,加大图书的借阅与流通,使学校现有图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适时对图书进行补充更新,使图书室真正成为学校教学科研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基地。

各班也各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各种富有意义的益智读书活动,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书籍可以到图书室借,也可由学生捐献。组织红领巾读书兴趣小组,开展图书漂流、讲故事、办报纸、知识竞赛等活动,如:名作欣赏、热点问题探讨,书评等活动,使一本书的价值和作用充分体现。高年级可采用各种形式办墙报,如:名人名言,知识园地,世界各地等栏目。还可把知识性强、趣味性浓、富有创意的报纸在学校橱窗内展出,供学生浏览,激励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期末进行了总结评比,表彰读书积极分子和先进班级,鼓励大家开展课外阅读。

二、领导关心,措施具体

1、做好图书室常规工作,管理好图书,做到一切图书有记载,出借有手续。规范图书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图书室特点,依照第四版《中国图书室分类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正确分类、上架,同时做好规范、正确、有序的管理。

2、认真做好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图书借阅工作。通过个人借阅、集体借阅、定期轮流阅读,开展各类读书竞赛活动,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使学生乐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向学生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和新到书刊,对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障碍或思想障碍要热情指导和帮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4、图书室应不断増加室藏量和数种,认真确定选购文献的种类、比例和数量,有目的、有计划地采购文献资料,避免重复采购保证校图书室的室藏质量。大力提高藏书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育人熔炉的作用。确保导读工作有高质量的文献资料可提供。

5、期末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读书积极分子和先进班级,鼓励大家开展课外阅读。

三.规范管理,优化基础服务

1.努力使图书室管理上台阶,争取图书管理现代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既方便读者,又有可操作性。

2.对全校师生实行全方位开放阅读,为方便各年级有秩序地借还书,制定了班级借还书时间安排表,并发放至各班级,图书室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对师生实行全天候全开架借阅制度,确保师生有充足的借阅时间。

3.为每位老师按时借阅,建立对师生借阅制度。

4.完善排架,更新导引标识。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我室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图书进行全面倒架整架,实现严密规范排架。为了让读者利用图书资源更加得心应手,我室还对全室的书架进行了重新标识,使图书标引更加规范。

5.做好图书借还、整理及破损图书修补工作。热情地为每位师生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本学期为节省师生的时间,我们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是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本年度生均借书10册以上

6.从一至六年级学生每班选出二名学生图书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室的服务工作,从而保证了图书室全天开放并始终秩序井然,本期共346个学生,借阅图书3208册。18位老师借阅图书136册,

7.认真做好报刊杂志的征订归类工作,并为教师、为学生推荐好的书刊杂志,为读者了解各种信息动态、知识前沿提供帮助。

8.图书室网络化管理更加完善,托依学校校园网,建立图书室网页。

第4篇

1)文献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之前,图书馆文献编目依靠手工完成,仅仅是目录文字采用打印方式,整个文献管理全依靠手工。尽管这种方式节约成本,但工作量大,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容易出错,难以满足读者资料查询,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文献管理方式得到根本转变。通过应用计算机进行图书编目,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该方式可避免目录和数据重复编写,提高编目工作准确性和效率;也能提高目录使用效率,有利于信息及时传递,目标也可以供多个图书馆使用;并且这些目录大大方便读者进行信息查询,为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便利。另外,图书借阅也离不开检索,传统借阅主要依靠著录规则排序,或以目录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而利用信息技术之后,读者通过搜索引擎就能很快搜索所要借阅的书籍,大大节约时间,方便读者获取资料,也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管理水平提高。

2)图书馆管理应用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中,计算机是最为核心的设备。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局域网,并向校外开放,进一步增大图书资料应用范围,提高管理效率。同时,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也转变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实现图书编目、采购、借阅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读者和管理人员都能迅速获取所需信息,对所有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也能全面、及时掌握借阅者信息,对借阅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另外,读者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展预约、续借、新书推荐等多种业务,及时解决文献短缺问题。让图书流通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提高高校图书管理水平。

3)图书馆服务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利用,能为读者提供不同服务,例如,电子资料、电子书、多媒体读本、影像资料等,能适应不同读者需要,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类型。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分析用户需求,促进文献价值提升。例如,重视用户需求分析,听取广大师生意见,优先采购最新期刊先进科研成果。引入光盘数据库,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读者需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最先进、最专业成果,最个性化服务,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2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

1)技术水平较低

尽管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但由于受到资金制约,一些图书馆技术装备水平低,软件和硬件更新速度慢,没有引进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忽视软件更新和升级,从而制约信息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提高也带来负面影响。

2)专业人员缺乏

一些工作人员年龄较大,习惯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影响工作效率提升。一些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不够,不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咨询服务、节借阅服务等。对读者的疑问不能及时解答,对数据库建立、维护、管理等不熟练,影响工作效率提升。

3)管理制度缺失

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信息技术使用、维护制度,给整个图书馆日常工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也难以有效规范日常工作。缺乏健全完善的责任制,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馆员工作热情。导致他们工作不负责,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对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有效开展也带来不利影响。

3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图书馆,促进技术水平提高,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要做好规划工作,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使用,确保资金落实到位。重视数据库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为开展各项工作准备条件。加强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做好杀毒工作,重视对系统和软件的升级,确保系统处于良好性能与工作状态,促进图书馆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2)重视人才引进,增强馆员素质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建立高素质的馆员队伍。高校应该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吸收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水平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图书馆日常管理。对现有工作队伍应该加强培训,促进他们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通过现场授课、观看视频、对外交流学习等方式,促进馆员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提升。馆员也应该加强自身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图书管理各项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图书管理,促进自身工作水平提高。

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

健全高校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信息技术应用。完善管理流程,对利用信息基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曹凤丽(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77)摘要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文献管理、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等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专业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为应对这些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得到更好应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引进、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各项建设,并建立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资金投入;管理制度,进行图书借阅、查询、搜索等各项服务进行详细规定,促进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工作人员职责和权限,促进他们更好履行自己职责,提高工作水平。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调动工作人员热情,促进工作水平提高,确保信息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4)利用网络技术,健全各项建设

例如,建立自动化信息资源处理系统,创建快速、高质量的检索系统,实现读者与图书馆良性互动,便利读者对信息资料获取。进行各项系统建设时,应该立足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整理好图书馆各种资料、图书、文献等,为资料检索创造便利。同时应根据不同专业资料要求,对各种信息进行选编,制作精确的导航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的服务。

5)建立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为提高服务水平,应该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为促进服务水平提高奠定基础。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料,能为人们获取各项信息资源提供便利,为促进其作用最佳发挥,应该优化各项资源,提高服务质量。馆内各种信息服务也应该具有自己的标准,加强不同图书馆之间合作,促进工作水平提高。另外,还要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速度,建立高效图书馆工作信息网,对图书、文献、资料等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便利日常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4结束语

第5篇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将一些新型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我国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现代化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综合化的控制管理,为我国社会文化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下面我们就对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1.图书馆管理创新意义研究

(1)在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对其管理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改进,不仅使得图书馆管理职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使得图书管理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增强。而且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也将许多现在现象管理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这样在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综合化和高效化的管理同时,也让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满足了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2)而在图书馆服务中,人们已经将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作其核心内容之一,它的创新有利于社会文化传播,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图书馆信息数据资源的相关要求,使其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对其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创新灌浆,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而且我们在对其进行创新改进的过程中,并不是只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还对其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变革,进而保障图书管理的高效性和畅通性,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2.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研究

(1)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在其文化资源进行馆藏的过程中,其资源并不丰富,而且许多学科管理领域中也存在着配置不合理的情况,这就对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图书馆管理的形式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也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需求,但是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相比,人们在对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还使得文化资源的利用水平大幅的下降。另外,在当前我国图书管理管理工作中,学科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是一种存在的,这也现阶段我们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中,需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2)在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大多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人们在图书馆管理中容易出现许多的问题,也对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对现阶段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其管理工作并不重视,而且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修养等方面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这就使得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大幅度的降低,使其工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3)虽然目前人们为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益得到提升,就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以实现,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建设,但是由于其软硬件技术不够完善,这就使得人们在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用进行控制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让整个管理系统在使用的工作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给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我国在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虽然其管理模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人们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对图书馆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就使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导致读者在对部分书籍或者文献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权限的现状,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文化资源,给我国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模式以及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就要根据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创新改进,进而有效的解决人们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1)图书馆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在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人们为了使得管理工作的效果满足人们对相关要求,就要通过图书馆管理工作出现的方法,来对其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且将一些新型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而且在对工作理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从而使其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方面是,对图书馆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理念进行根本性的改进,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其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使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使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实现图书馆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对其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行更新,使得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当然,我们在对其服务理念进行更新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服务方式进行改进,还对服务理念进行创新,使得我国整个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内容逐渐向着专业化、现代化的发现发展。

(3)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对图书馆管理制度的革新,通过强化制度管理来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首先必须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建立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在工作人员的聘用考核以及激励管理上,完善具体落实措施,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保障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分析

(1)对图书馆管理创新改革必须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在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改革中,首先必须遵循系统性的原则,从整体全局考虑,统筹协调处理,以实现管理改革效果的最优化。由于任何一项图书馆管理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工作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因此调整管理模式也必须充分考虑内部要素的协调以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将图书馆管理工作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全局考虑各项措施,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图书馆管理创新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中以人为本的原则有2层含义:①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将读者作为根本,以读者的客观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实现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②就是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来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

(3)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必须遵循可行性的原则。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适应时展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因此,在对图书馆管理创新改革中,应该注重对现实环境的考量,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可实施性,以现有的整体环境为基础,对现在图书馆管理现状进行革新完善。

5.图书馆管理创新落实措施研究

(1)强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图书馆的管理经费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文献资料的收集采购部门,在采购决策之前应该经过充分的调查分析,明确图书动态信息以及读者的普遍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图书文献采购计划。此外,应该在完善图书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保存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图书文献资料资源的利用。可以采取馆际共享的方式,或者是与知网、万方等数据信息库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提高图书文献的检索效率,为读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文献资料查询借阅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传播知识,推进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完善信息服务水平,①应该建立一整套的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为读者提供完善热情的服务;②应该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积极与读者交流沟通,详细调查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节约要求,丰富读者的借阅选择性;③通过数据库资源的建设,满足远程访问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多样性,并及时总结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

(3)加大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构建数字化的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上,应该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作为发展趋势,图书馆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图书馆内部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利用图书馆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其次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上,除了保证扩大数字资源的收集储备与检索查阅功能外,还应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特点,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的检索机制以及文献搜索引擎的建设。同时,对于内部检索率以及利用价值较高的文档资料,可以将其进行数字化的处理,通过网络实现馆藏资源的互用共享。

第6篇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几年来,尤其是九九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校师主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级普通中学,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959人,教职工54人,校园面积为31亩。九八年六月,我校通过了自治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后,我校加大“普实”工作的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标准要求,切实加强了对“普实”工作的领导,增加投入,不断改善教学装备条件,认真负责又扎扎实实地开展“普实”工作,基本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规范严密,使用注重实效。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教学普及达标程度

      (一)人员配备:

        我校属于二类学校,有专职实验员4人,专职图书管理员1人,体育器材兼职管理员1人,这些人员中获中师或大专毕业的70%,其中获中专毕业的1位人员已就读大专,均能胜任本职工作。

      (二)配套设施:

        我校有仪器室____间,面积____rn2;仪器柜33个,总容积_____m2  实验室3间,面积____M2  实验桌凳_____套,图书室___间,面积_____m2;阅览室____间,面积______m2桌凳______套。做到危险品专柜保管,实验室采光通风良好。此外,我校均能按要求设有体育器材室、团队活动室。

        (三)教学仪器和图书的配备:

         1·物理、化学、生物仪器配备:能按标准配备,配齐率达_____%以上。

         2·体育器材配备:能按标准配备,配齐率达______%以上。

         3.图书:共藏书15000册,生均15册。

         4。自制教具:自制教具        种共           件。这些教具全部用于教学。

        (四)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开出率:2000-2001学年上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       %,学主分组完成率      %,,2000-2001学年下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100%,学生分组完成率这98%;2001-2002学年上学期(本学期),教师演示完成率达          %,学主分组完成率         %。

          各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均有记录,学生分组实验基本达到熟练、规范,完成率较高。

          三、经费投入

          自98年以来,配套设施及仪器配备经费达                   万元。

          四、基本做法和措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学校成立“普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普实”工作,指定“普实”工作人员,落实职责。学校”普实”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本校的“普实”计划实施, 使“普实”工作有计划, 有步步骤, 扎扎实实地进行.

        (二)确保经费投入,是实现" 普实" 的基本保证

         1·每学期都从有限的经费中提取一定量资金投入“普实”设施。

         2.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收入中, 提取一部分收入用于“普实" 教学设备。

       (三)抓好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1.实验人员的配备,从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 各方面表现较好的教师担任。

        2.由教导主任具体抓好此项工作。

        3. 组织实验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职责。

        4。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规范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以及各种教学功能室明确管理规章制度、将制度公布上墙,每个室有管理领导和管理人员。全部仪器设备均分类记账,做到账物相符仪器摆放整齐有序,清洁无尘, 取用方便。配备各种仪器维修所需的基本工具,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检查实验室账务管理情况。

      (五)开足实验课,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按照教学大纲开全。开好实验课,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学科的教师每期都有实验计划,学生做实验均有实验报告。经常开展实验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以及实验员的操作技能规范管理的评比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实验课教师。管理人员自觉坚持自制教具, 为实验教学服务。

        (六)制定奖惩制度

        1.为了奖励在"普实”工作中做出成绩突出的实验员和管理员,每个学年评先进、评优时与其他教学人员一视同仁。

        2.对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实验员或管理员,不发给岗位职责补贴,有失职行为的, 限期改正或书写整改意见。

        3.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经常了解“八室" 情况,掌握实验员和管理员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普实”管理。

      (七)自觉查找差距,认真自查整改,努力达到验收标准

第7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

民办高校资产性质不同于公办高校资产,在资产管理中呈现出一些特殊性,只有准确把握民办高校资产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资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缺乏政府财政支持,所以大部分民办高校资产仅来源于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同时学校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也是购置资产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

(二)资产管理权利集中

民办高校资产购置决策往往由举办者独断,并委派自己的亲信负责资产采购工作。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大型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等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存在较强的主观臆断,忽视了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资产购置决策不科学,易造成资金浪费。

(三)资产性质多样

民办高校资产兼具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高校负责人有权决定资产的性质。在民办高校资产闲置的情况下,可将一部分资产以出租的方式租赁给其他单位机构,如教学仪器、教师、宿舍等,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所以说,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更加复杂,需要考虑资产增值问题。

(四)资产产权不清

民办高校的房屋产权、办学土地尚未全部归属于学校所有,而是挂在投资者名下,使得民办高校无法落实法人财产权。在资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资产实际上归投资者所有,所以会对校方管理资产带来了诸多限制。

二、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中,受民办高校办学体制、资产特点、校外竞争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校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管理机构不完善

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造成资产管理缺乏统一领导,一直处于松懈、无序、粗放的管理状态。具体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未能全面认识到资产管理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设置负责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未配置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管理人员,从而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的学校将资产管理的职能分解到了各个部门,如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等,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致使各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只走过场,实效性不强。有的学校在资产管理上习惯采用多头管理模式,如设备部分负责校内所有设备的管理、财务部门则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虽然各部门也都做好了本职工作,但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对资产的核对工作开展不到位,严重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是民办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这部分资产是高校的基础,所以对它的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还要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同时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此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从目前国内民办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上看,普遍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无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的现象,甚至有的民办高校连最为基本的管理办法都未制定。有些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规章和制度,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规章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更是无从谈起。除此之外,有的民办高校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间过久,其中部分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这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三)资产投资随意性大

由于民办高校的大部分机制都相对比较灵活,从而使其在各类资产的购置上存在较大的自主性,但当自主性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资产随意购置的情况发生,换言之,过度的自主性容易造成资产投资的随意性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的各级院系纷纷开始购置资产,虽然多元化的资产购置使学校的整体教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资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致使学校的资金严重浪费。一部分资产在购置后,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资产使用计划,使得资产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资产利用率。如,一些教学科研设备在专业调整或科研项目完成后,就会面临着闲置问题,造成了学校资源浪费。

三、加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

民办高校要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认清资产管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实现对资产的全方位监管。在机构设置中,高校要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设立资产管理部门,由学校负责人统一领导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负责制定有关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学校资产的统一协调领导;负责监督管理资产采购、验收、安装、使用、报废等环节的工作,并对资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制定资产保值增值计划;负责大宗物资、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负责资产日常登记、统计、清查、变更审批工作,保证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为了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还应在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管理科室。具体如下:

1.设备管理科。该科室负责管理校内所有的仪器设备,其职责包括:建立账卡记录,收集整理设备报损、报废、报失的相关资料,做好资产的残值回收工作;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制定规范的仪器设备维修养护计划,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建立起仪器设备技术档案,为仪器设备维修提供必备资料;对学校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

2.房产管理科。该科室负责制定民办高校房屋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确保分配方案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编制房屋修缮计划,参与修缮招标工作;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挂名在投资者名下的房产过户到民办高校名下。

3.图书管理科。该科室负责图书馆内的资产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掌握馆内图书资料的基本信息;根据学校师生的具体需求,制定图书购买计划,丰富馆藏资源;做好防火、防盗、防潮工作,避免因图书资料损坏而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4.无形资产管理科。该科室要明确无形资产范围,制定无形资产计价、处置、使用的规章制度,负责管理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维护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权限,实现责任与权利相统一。具体制度包括:

1.建立资产购置验收制度。该项制度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资产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与审核、资产的具体购置方式及相关的采购流程、资产验收入库等等。学校应当对各级院系提出的资产购置计划从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需求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借此来确认计划中的各类仪器设备是否需要购置,从而加强对购置环节的管理。同时,还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核,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购置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杜绝浪费。针对学校自行采购的资产,可设立招标采购小组,并由学校的采购部门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和专家小组进行评标,并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及签字确认。

2.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资产的利用效率,并使校内所有的资产都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运转,学校应当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同时为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落实,还应建立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资产管理不善及使用不当造成资产损坏或是盲目购置引起浪费的责任人,应依据奖惩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罚;对于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学校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借此来调动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学校的资产与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相挂钩,有助于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3.执行资产清查制度。由于校内的资产数量较多,种类繁杂,为防止资产流失,必须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对校内资产的清查,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要求,每年对校内所有的资产进行盘点,并与财务部门进行对账,资产清查时,应当将盘盈和账外资产全部估价入账,对于盘亏和报废的资产,则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相应的财务调整,从而确保账实相符。

4.健全资产处置制度。对于资产管理而言,资产处置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具体包括资产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等内容,为防止各级院系和相关人员对学校资产进行随意处置的情况发生,学校应当健全资产处置制度,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资产处置程序与方法,严格规定各类资产的转让、变卖、出租出借等报批程序,减少并杜绝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资产投资管理

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资产利用率偏低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加强资产投资管理,杜绝盲目、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强化对资产投资的管控。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资产投资决策程序。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尤其对于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方案,要进行充分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从学校教学科研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预测资产投资的效益,综合各种因素作出投资决策。民办高校要健全资产投资决策程序,程序如下: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备选方案、收集决策有关资料、优化最佳方案、监督方案实施。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作用,避免个人主观臆断。

2.建立资产投资审计机制。在民办高校审计工作中,要加大资产投资的审计力度,进一步规范资产投资管理,实现资产投资效益目标。资产投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对资产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使学校管理者了解资产投资情况;另一方面,对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3.合理规划闲置资产。通过对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减少校内的闲置资产,并且可以使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其自身的效益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学校可依据发展需要对闲置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将长期闲置的资产以出售、转让等方式变现,而对于常用的固定资产,如电脑、空调、办公设备等等则要做到合理配置,以免频繁挪动造成资产损坏。

四、结论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要重视资产管理,将其作为教育教学事业有序开展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资产的性质特点,建立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资产管理规章,保障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民办高校要重点加强资产投资管理,避免因盲目投资给学校造成经济负担,从而推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作者:黎会友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秀明.创新战略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66-68.

[2]田惠霞,杨凯茹,王建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4(6):77-69.

[3]郭孟杰.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99-101.

[4]倪建发.新时期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动因分析及策略思考[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5(4):44-46.

[5]江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8-51.

[6]关会林,车忠强,刘兰涛.新时期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179-180.

第8篇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是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工作也不能一直延续原来的运作模式,应该以创新的视角,去促进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的人性化发展,以最大化的满足教育需求。

1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特点

图书馆管理工作应该与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相互吻合,成为促进高职高专教育质量提高的辅助设施。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渗入到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具体来讲,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特点为:其一,高职高专图书馆特色馆藏构建工作更加迫切,这对于培养专业化人才有着积极作用;其二,高职高专图书馆环境更加需要规划,以保证其与专业职业化的培养目标相互吻合;其三,高职高专服务对象更加需要一个科学,健全的图书馆管理环境,以便其在开展专业学习。

2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于多所高职高专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调查发现,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还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2.1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服务意识淡薄

图书馆成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更好给予学生提供资料信息服务,以促进高职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但是现阶段,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服务意识淡薄,从上级到下级都缺乏服务学生的概念。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环节:其一,图书馆开放时间不统一,存在断断续续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二,图书馆服务渠道相对有限,难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去促进图书馆服务升级,难以给予更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2 高职高专图书馆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高职高专在图书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普遍的将注意力放在硬件设施上,往往忽视了软件设备。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其一,图书馆馆藏建设力度不足,图书馆数据库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其二,图书馆学习环境比较差,基础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常常出现了学生抢座位的情况;其三,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利用不足,仅仅几台查询系统,难以满足高峰期学生的查询需求。

2.3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制度体系不全

严格来讲,高职高专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学子系统,同样需要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但是,现实中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过于老怀,在规定学生还书期限,书籍整理归类方面缺乏适应性,难以很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制度体系难以发挥作用,是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的状态。

2.4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技能,素质,经验,职业精神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员去进行,才能保证期有效性。但是,实际上,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人员:选拔机制缺乏,存在随意性;职员图书馆管理培训活动形式化,职业技能不高;图书馆管理人员待遇,薪酬不公平,难以给予其创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

3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策略

上述存在的各种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缺陷,都忽视了尊重学生需求,尊重教师需求,尊重管理员需求的重要性,难以将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以人为本观念,去改善和调整高职高专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图书馆管理工作应该始终讲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以人为本。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员工作守则体系,保证其以热情,耐心,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以最大化的体现出服务于学生的宗旨;其二,建立健全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员考核体系,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去,以此去激发图书馆管理员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满足学生需求;其三,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去,是的图书馆服务内容得以扩展,服务方式得以延伸,服务质量得以提高;其四,从细节入手,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自己的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保证学生舒适性的提高;其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去,听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需求,以此为切入点,对于图书馆管理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得其更加符合学生阅读习惯。

3.2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在图书馆受众中,教师同样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秉持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准则的过程中,同样应该考虑到教师的需求。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依据其课程需求,合理的将部分书籍纳入到图书馆馆藏中去,为教师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其二,积极给予教师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设置相应的教师阅读室,以保证教师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进行备课,学习和深造;其三,可以依据教师的需求,合理的延长教师使用工具书籍的时间,保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

3.3 从图书馆管理员的角度出发

图书馆管理员是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开展的执行者,在图书馆良好学习环境构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据此,应该告诉重视图书馆管理员的管理工作。具体来讲:首先,给予高职高专图书管理人员合理的待遇和薪酬,将其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做到一视同仁,发挥其作为教职工的效能,使得其保持着热情的工作态度;其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使得其在此过程中得以发展和进步;最后,积极深入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帮助其解决困难,以便形成更加理想的凝聚力,从而使得其更好的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

第9篇

关键词:新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党的“十”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批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高等院校。陕西学前范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几年后将对我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图书馆评估。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既面临着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也面临着图书馆员水平提高的任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服务基地,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仅是开展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的保障。因此,作为高校培养现代化人才重要基地的图书馆 ,应根据学院专升本后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新建本科学科、专业为基础 ,围绕学院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作出一些探索。

1 新建本科院校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1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内容,这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要求。教育部2002年3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必须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建立科学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体系,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1.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随着学院办学层次的提高而改变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层次的提高,其学科结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工作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图书馆面对的读者群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同时,还要接受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因此,我院图书馆应当利在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及丰富的馆藏资源的同时,必须调整馆藏文献资源结构,系统地收集与学科、专业相关联的各类资源,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出文献资源的服务价值,满足学校本科教学、科研的要求。

1.3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

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是地方高校中的主要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也必须积极参与到地方的经济建设,积极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价值,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服务价值。

2 新建本科院校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层次不甚合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由陕西教育学院改制成为地方普通高校,过去主要是以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为主,现有各类藏书72万余册,虽然在数量上满足了教育部本科设置评估的要求,但文献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并没有起到根本性改变。种类单一,缺乏专业性强、层次性深的文献资源,而且在重点专业和并新开设专业的文献资料严重不足,无法为本科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也不能满足读者深层次的需求。特别是我院图书馆要根据学前教育特色,在合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的同时,如何合理配置学前教育文献资源,解决学院学前教育特色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院图书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学院在馆藏资源建设中都是以存贮数量来评价自身的建设情况,纸质图书新购的较多,电子类资源正在建设中,缺乏学科专业类专用图书资源。随着本科教学的开展,文献资源结构单一,服务手段落后等矛盾就凸显出来。馆藏服务平台无法根据读者专业类别进行个性化定制,图书馆馆藏推荐不够及时和全面,这就要求新建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增加文献资源的数量,改善文献资源结构,对本馆文献资源进行梳理,加强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和学科建设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实现从基础类型齐全,重点文献资源突出的结构体系。

2.3 专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培养。我院图书馆应当把如何培养出一批高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馆员队伍作为图书馆开展各项业务服务工作基础。作为学校教学辅助单位,图书馆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业务水平低,服务效率差。图书馆专业人员较少,缺乏高学历、懂管理和掌握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才,管理上又缺少激励机制,造成专业队伍建设不稳定等局面,无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培养在图书馆建设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 新建本科院校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建立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体系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5年内学院的在校生要达到1.2万人,本科专业设置达到25个,打造2个省级品牌专业,培养2个省教学名师和3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等目标要求。结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求,学院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制定的长期发展建设规划中,重点突出学院在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等相关文献资源的建设,同时兼顾其它学科藏书,加大对学术著作、教材参考书、各类工具书以及课外阅读图书等为基础性文献资源收藏,增大本科层次书籍的藏书量,并积极开展与省市级图书馆和其他兄弟院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以此形成基础全面,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特色。

3.2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图书馆的专业化发展

更新管理理念,加强人力资源调配,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图书馆专业人才。我院图书馆要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要让全体馆员认识到制度不仅仅是对个人的约束管理也是对馆员和保护,通过这种制度建设来发挥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出发,馆员们要改变过去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为支撑,利用电子服务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要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提供特色服务,树立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地位,促进图书馆向专业化、信息化、特色化发展。

3.3 建立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体系

首先要重新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进行规划和布局。掌握根据读者的兴趣、层次、类型等需求,建立学科、专业信息导航,通过收集某一领域学科、专业中研究机构、实验室、图书、期刊、工具书、会议论坛、专家学者、科研报告等信息资源[2],加强馆藏文献资源的整合,使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实现纵向整合,构成一个系统化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把馆藏局部资源优势转化成为整体优势,方便读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要加强校内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信息资源的整合。采取集中管理模式,把资料室的建设统一到学校整体文献资源建设上,充分利用院系在专业领域中的强项,重点加强专业数据库建设。使学校的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充分达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最后要加强校内信息资源与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整合。通过高校信息资源与地方文献资源的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校内外读者能阅取到更多的资源,扩大了服务范围,发挥出文献资源更大的利用价值,从而带动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真正做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目的[3]。

4 建立学科馆员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专业化

建立学科化、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人员是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关键因素。面对不断增加的读者群,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开发,以丰富的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聘请专家、教授从事信息采集与组织工作,让图书馆馆员学习信息的开发与组织工作,从而带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加强与系部的联合,通过协作机制,发挥出系部在学科、专业上的优势,充分利用他们现有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加强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专与强,从而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水平的文献资源的加工与开发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保障,所以要鼓励图书馆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能及时了解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趋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学科馆员专业化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为完善图书馆服务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原有的文献资源状况与现在高校师生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纸质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如维普、CNKI、万方等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把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图书馆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图书馆要把全院师生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方面快捷程度作为图书馆内部评估的重要指标,通过图书馆员的积极推动作用,使我院师生提高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和评价,接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重点把握学校的学科、专业化发展,通过科学的文献资源建设,构建出专业化、学科化等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从而推动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出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秦丽华.信息化环境下的期刊管理工作【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 (2):62-63

[2]李静.合并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探索【J】.管理学刊,2009,(12):102-103

[3]李育娥。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与分析

[4]林梦笑.图书馆活体资源刍议———以“活体图书馆(LivingLibrary)”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