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作者:李向党 文秘站原创投稿
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培训班
为加强县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在双节(元旦、春节)来临之际,防止烟花爆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烟花爆竹经营安全工作,11月3日,在商务大酒店多功能厅(会议厅),__县安监局副局长__*同志就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教育培训。县公安局、供销联社、日杂公司等单位领导也分别在培训会上就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
充分认识烟花爆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__县日杂公司对零售网点的产品要统一配送,要有专用运输车辆,严禁搭客运、货运车辆。严禁非危险品运输车辆送货。根据实际,要科学地确定烟花爆竹需求总量,统筹规划、合理布设烟花爆竹批发和零售网点。县烟花爆竹销售中心要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杜绝不合格烟花爆竹产品批发和进入市场,确保全县烟花爆竹经营安全。加强对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网点的安全监督管理。从事批发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从事季节性零售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当地安监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零售网点供货由批发单位统一配送,配送车辆、人员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十一月份,全县将开展一次烟花爆竹经营专项整治活动。相关部门(公安、安监、工商、质监、交通运输部门、县供销社部门、县城管部门、县文物、教肓、卫生、电力、工信局等单位都要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面构筑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强大氛围。联合执法、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查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要通过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公益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识别合格烟花爆竹产品、燃放注意事项等安全常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从合法渠道购买质量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
此次培训,县公安局、安监局、供销社、日杂公司分别结合烟花爆竹经营的实际情况,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 ,对从业人员讲授了烟花爆竹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和经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就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燃放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和消防安全等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就烟花爆竹经营场所及面积、安全距离、消防设施的配备以及储存的数量方面等进行了重点的培训。通过培训,使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对如何对烟花爆竹进行安全经营、如何发现安全隐患和避免违规操作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的价值意义
事实上,采煤作业安全管理关系着采煤企业社会形象的建立。煤矿企业是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只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够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稳定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活动的展开,进而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采煤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最终目的是以安全促进生产,也就是说安全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能够高效地发挥和调动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促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2加强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2.1加强采煤设备的投入与使用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与使用是采煤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现代化采煤设备具有安全性高、精度高、采煤质量高等众多优点,其可以应对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同时一些较大的煤矿也专门设置了设备的中控室以监测采煤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极大地减少了采煤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现代化设备操控精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性。此外,在现代化采煤设备中,针对生产环境安全监测的设备越来越多,如瓦斯浓度监测仪器等。总之,现代化采煤设备的投入与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稳定煤矿生产。2.2加强采煤过程中的支护管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在采煤作业活动中,采掘工作面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护,同时支护措施及支护点的分布需要按照地质结构及煤层分布的结构进行科学布置。为了有效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严禁空顶作业,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工作面支护需要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的要求,进而才能够有效地保障采掘作业的安全性[2]。在煤矿生产中,采掘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已经由单体支柱发展为液压支架,最常见的为组合悬移支架,其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众多优点,在对采煤过程中的支护安全管理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a)保证初撑力的稳定。对于液压支架来说,泵站应该提供充足的压力,并且保证液压回路密封完好,同时需要将安全阀调整安全标准之内,这样才能够保证液压支架具有稳定的支撑力,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在进行支撑操作时,要保证液压支架具有充足的初撑力,并且对液压支架设备及液压油的完好性进行检查,确保液压支柱的完好性;b)对矿压进行有效监测。在液压支架支护期间,应该定期对一些安全因素及指标进行相应检查,这项工作主要由煤矿生产厂长负责,主要监测的指标包括:活柱压缩量、支柱载荷、顶板下沉量等。同时,对于重点区域及异常区域应该重点关注,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就应该进行及时整改,保证采掘工作面的生产安全性。2.3加强采煤技术工艺改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现有煤矿产业开发来说,应该进一步深化采煤技术改革,深度挖掘安全性较强的采煤技术,加强技术改革不仅能够促进煤矿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证采煤工艺的安全性,如现代采煤工艺中已经极少用到普采及炮采工艺,实现了现代化采煤技术的改革。除了对采煤技术进行革新以外,也应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制。首先采煤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将采掘作业活动划分为多个安全作业活动区队,每个安全作业活动区队安排专人对区队内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并且落实责任制,当某一安全区队出现安全问题,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能够对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且能够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
3构建采煤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办法
3.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并执行相关的采煤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是采煤企业构建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早在2010年4月份,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就颁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确立了采煤企业以及其它安全生产行业的标准。采煤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时必须要落实并执行国家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在企业内部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设立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安全知识素养,进而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采煤作业中的相关操作是否符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为了能够让企业所设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更为细化,企业可以邀请安全顾问,为企业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其中应该包括一些工具设备的使用、维护的方法及进行采煤操作时所应该设置的一些安全措施等等[3]。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形成与落实,应该不断进行完善,尽量能够让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实现对采煤作业的全方位监管,进而有效地保证采煤作业的生产安全。3.2加强人文管理提高生产人员的技术素养据调查,采煤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为因素。因而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同时,应该重视人文管理。所谓的人文管理,就是在企业中应该加强采煤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采煤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操作知识的培训与考核,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造成生产事故。同时,对于新入厂的员工,应该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岗位安全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之后才能够进行生产作业。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作业中的错误操作,既能够保证采煤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够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的安全隐患。3.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采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往往会作为采煤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因而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改革时,应该加强采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在生产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进而降低事故的严重性[4]。此外,企业的安全教育应该定期进行开展,同时安全培训内容也应该定期进行更新,其中应该包括设备安全操作相关知识,采煤安全操作相关知识等。
4结语
采煤安全生产事故已经严重损害了采煤企业的企业形象,危害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采煤企业要想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尤其是对采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就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情况,针对不同的生产岗位,综合分析各个岗位中不同的安全要素,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监管制度,并坚持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5]。此外,也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及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对于新入岗、复岗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三级安全培训方可使其上岗。同时,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也应该起到一定的监管力度,对采煤企业应该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于企业内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应该及时整改。
作者:陈春林 单位:山西煤销集团巨开元煤业有限公司
为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特制订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培训教育实施意见。
一、培训目标
为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及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的实施意见,结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注重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快实施《纲要》及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部署的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和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食品经营户从业素质,促使食品经营者牢固树立第一责任意识。
二、培训对象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范围内的食品流通环节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本实施意见所称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从业人员是指经符合要求的培训考核机构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在食品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及从事食品流通经营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要求
1.食品经营单位根据其生产经营规模和范围,应当配备一名以上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鼓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通过培训考核合格担任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培训。
2.食品经营单位依法配备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业务。
3.各类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的集中培训。
4.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集中培训,坚持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5.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定期协助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6.食品安全管理员有接受食品安全法律和其它相关知识培训的权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义务支持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员接受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为其学习活动提供便利。
7.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参加组织的培训,必须遵守培训纪律,不得缺课,食品安全管理员须每年参加由培训和考核机构统一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更新培训和考核。
8.根据各直属局(分局)辖区食品经营市场主体数量,各单位2012年的最低培训户数如下:常熟局、张家港局,各5000户;昆山局、吴中局,各3500户;吴江局、相城局,各3000户;太仓局、高新区(虎丘)局,各2000户;沧浪分局、平江分局、金阊分局,各1000户。根据局下发的2012年度考核细则,各单位的食品经营培训教育工作将列入年终考核。
四、培训组织和机构
1.工商局食品监管处负责对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及所有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指导和监督管理。
2.动员食品经营者成立市食品流通行业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3.工商局食品处和市食品流通行业协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确定食品安全管理员及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做到“教员统一、流程统一、材料统一”,并组织对培训对象进行测试,确保培训质量。
4.食品安全管理员及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工商局食品处和市食品流通行业协会另行制定。
五、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要求应当包括与该食品流通环节、经营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专业知识以及禁止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济的规定等。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工作要求,通报有关情况,交流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收集检查各单位综合自查情况等。培训大纲和考核要求由工商局和市食品流通协会另行制定。
六、培训方式
1.初次申请时培训。在食品经营者申请流通许可时,由受理人员一次性告知应具备的条件,加强事前行政指导,分发宣传手册供申请人学习,直观了解从事食品经营的要求。
2.颁发证照时培训。在颁发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时,受理人员应当告知申请人领取食品经营进货查验台帐,并就如何规范装订进货凭证作示范,并再次提醒经营者应规范经营行为,提高自律诚信、守法经营的意识。
3.定期组织集中培训。组织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的集中培训。多方对食品经营者持续加强业中教育,注重培训的长期性,并系统反馈培训效果。
4.巡查监管时培训。日常巡查既是对经营行为的检查,也是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巡查工作中,并借助年检、验照等时机,加强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
5.依托网络培训。充分利用“食品流通网”网络平台,采取网络远程培训形式。实行个人自学与集中收看相结合、自主练习与网上考试相结合、网上答疑与交流互动相结合。为确保培训取得成效,参训人员培训结束后,采取网上随机抽题组卷方式进行考试,检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网络不断地向经营者传递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及信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提示。
6.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培训。对外与卫生、食药、质监、农林等部门联合,发挥多层面、专业化培训效用;对内将食品业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合同监管、公平交易、个企监管、广告监管等条线联合,壮大完善师资队伍,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各地要高度重视食品经营培训教育工作,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并上报当地食安办和上级工商局。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分期实施的原则,统筹安排教育培训活动。涉及收费的,应严格按照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1.1加强技能培养过去由于医学教育的缺陷、教育理念的落后及知识来源的匮乏,有资料显示,在现有的医护人员中,对有关防护知识的了解来源于教师的仅占10.8%[4],而有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但却不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这正是与发达国家在学科建设理念上重要的差距之一[3]。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普遍预防观念,所有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发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规和文件。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广大的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成为既懂“临床检验”,又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合格专业人才。
1.2了解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及生物危险如微生物气溶胶包括飞沫核气溶胶、粉尘气溶胶。实验室生物危害常见有:微生物气溶胶的吸入、刺伤、割伤、食入、感染的动物咬伤、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
1.3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强调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自觉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掌握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熟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如生物安全柜、隔离衣、防护服的使用等。
2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免遭生物危害提供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是生物安全的受益者,又是管理者,是最容易受到生物危害的群体,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因此要建立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建立好实验室个人档案。
2.1实验室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入口处应有安全警示标志或限定无关人员进入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半污染、污染区的工作区域;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与实验室无关的动物不得带进实验室,禁止食用品与试剂或标本放置同一冰箱;实验室消毒灭菌与废弃物处置制度: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后处理,以免污染实验室工作人员及环境。
2.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时,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的配备原则穿着适应的工作服、鞋套或专用鞋等;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手套(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实验室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乳胶手套或双层手套,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工作人员结束或者离开实验室,防护用品应先消毒、后摘除,随后必须洗手,根据(GB19489-2004)洗手要求,在感应水龙头下流水肥皂洗手,使用酒精擦手。标本采集时工作人员应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操作者均要穿着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克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侥幸心理,要加强普遍性预防(uiversalprecau-tion,UP)的理念[5]。血液、体液标本是实验室的主要标本,也是实验室潜在危害的主要物质,血液体液检验中心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在采集血液、体液标本时尽量减少检验人员在体液收集、采血、运输、处理、上机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与血液、体液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
3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清洁与消毒是保障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正常到位的清洁与消毒才能保证在安全环境下安全工作。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要按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遵守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要彻底消毒,不留死角,凡接触病原微生物的器材、环境、人员均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
3.1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可采取加强通风、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消毒法;公共场所物体表面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喷洒至湿(约10ml/m2),作用25min,使用抹布、拖布擦拭两遍。抹布、拖布要保持清洁与干燥;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用拖布浸消毒液拖擦两遍或喷洒至湿润(约10ml/m2),作用25min。
3.2确保实验室消毒用品及消毒器械的安全
实验室必须储存足够的消毒剂及消毒用品以备补充,定期检查消毒器械(紫外灯的紫外线照射强度,定期擦拭灯管);实验操作中意外出现扎伤、皮肤污染血标本,应马上用肥皂清洗再用大量的流水冲洗伤口,挤压伤口出血后包扎。黏膜、结膜被污染应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如接触特殊标本应特殊处理。
从2011年12月开始,四川达竹煤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达竹公司”)推广应用了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了职工的行为,减少了工作中的隐患违章,切实做到了“人人事事有标准、事事人人有考核,工作日事日毕、日清日结、日事日高”,向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
推广安全信息系统 统一认识
2011年,达竹公司在煤炭开采中死亡4人,轻伤事故多发,安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通过总结分析,达竹公司发现,其根源在于安全意识差、管理方式粗放和现场执行力差。因此达竹公司党政决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各基层矿井和单位推广应用安全信息系统。
达竹公司提出“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系统配套、经济适用、先试后推”的原则,在基层矿井白腊坪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系统基础上,开发安全信息系统,确保新开发的软件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从而实现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流程化的工作定量化、定量的工作信息化,打造本质安全高效矿井。
2011年底,达竹公司在强化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宣传教育基础上,加大了安全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首先,统一领导认识,坚定领导信心,加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宣传学习力度,让领导充分认识安全信息系统的功能;其次,落实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员,专门确定安监局、技术中心、电信分公司及相关人员为项目负责部门和管理人员;第三,通过对安全精细化管理系统运用前后的对比,让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推广安全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通过各种会议和学习时间灌输安全信息系统相关知识。
开发系统软件 充实管理模块
2011年初,达竹公司在认真研究安全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及时拟定报告,向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汇报,申请成立了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项目。2011年1月,达竹公司组织并完成招标工作,开始着手需求调研。经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等阶段,7月份进行系统测试,8月2日在斌郎煤矿开始试点,并在试运行中不断完善系统,在12月1日前实现7对生产矿井全部正式运行安全信息系统,完成了安全信息系统的前期开发工作。截至2012年9月,安全信息系统已在达竹公司本部机关及各二级单位广泛推广应用,川煤集团为此在达竹公司召开了安全管理信息建设推进会,在川煤集团各单位推广运用安全信息系统。
安全信息系统按照川煤集团、子公司、矿井三级架构设计,能够保证川煤集团、子公司、矿井同时使用该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安全信息系统前期开发了9个子系统,即安全管理信息门户系统、从业人员培训考试监察系统、隐患(“三违”)闭环管理系统、事故管理系统、责任考核系统、规程措施管理系统、班组建设管理系统、安全文化建设系统、高层管理系统。后期研发力争在2012年内完成生产调度、设备安全管理、安全评估、数据集成等系统,实现与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的数据集成。
其中,高层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系统内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能够自动生成任意时段公司、矿井、区队安全管理需要的20种统计分析报表;隐患(“三违”)闭环管理系统建立了各专业、各岗位的隐患(“三违”)分类分级标准4 167条,进行了编码,并明确了每一条隐患(“三违”)的扣分和处罚标准;事故管理系统建立了人身伤害事故、非伤亡事故分类和事故致因分类编码176条,通过对各类事故进行详细统计,深层次分析查找事故致因,统计分析事故要素,为预防控制各类事故初步建立了数据库,为建立事故预控模型提供了真实依据;责任考核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达竹公司机关部门与基层单位之间互相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单位当月管理层绩效工资挂钩;从业人员培训考试监察系统可以对从业人员从登记注册到培训、考试、监管等全过程进行闭环管理,系统收集、编撰了煤矿47类工种基本知识题3万4 270题、培训课件109个、培训视频152个、培训问答题6 762题,可根据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变化对各类题库和知识进行增减完善。
安全保障措施推动系统运用
为了使安全信息系统的系列管理办法得以实施,达竹公司斌郎煤矿出台了各项保障措施,并通过安全信息系统进行了试运行,让广大员工形成了共识,提升了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该矿推行了管理人员“123”带指标走动式管理法,即机关非生产口管理人员每次下井必须揭1条隐患或违章行为,机关生产口管理人员每次下井必须揭2条隐患或违章行为,区队队干每次下井必须揭3条隐患或违章行为,从而让各级管理人员带着指标和任务下井,切实转变其工作作风。目前,由于井下安全隐患和违章现象逐步减少,该矿正在修订此办法,减少管理人员揭隐患和反违章指标。
斌郎煤矿还实施了隐患申报制度,现场员工将自己发现的隐患及时向调度室申报,讲清隐患情况和整改时间。在隐患整改期间,管理人员现场查到已经申报的隐患,只算揭隐患指标,不对隐患进行罚款。这项制度增强了现场员工自查、自治和自主管理隐患的积极性。
由于违章行为具有随意性,管理人员不可能任何时候都监督员工作业,因此许多违章行为只有员工身边的工友才能发现。为了让被隐藏的违章行为公之于众,斌郎煤矿专门开展了“揭、评、述、亮、帮”活动。“揭”就是在班组员工内部互相以无记名的方式揭发各级管理人员未发现的违章行为,对揭发属实的员工进行奖励;“评”就是班组员工针对揭发的违章行为进行评论,指出违章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让违章员工接受安全教育;“述”就是让违章员工利用员工学习时间到各区队进行巡回宣讲,讲自己的违章经过、违章性质和违章可能带来的后果,让更多的员工吸取教训;“亮”就是在宣传专栏上贴上违章员工的相片,进行公开曝光亮相,让矿区员工家属对违章员工进行监督;“帮”就是区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要对违章员工进行思想教育。
如果员工因安全隐患、违章行为或其它原因受到处罚,感到不服,可以向矿工会进行申诉,由工会对员工受到处罚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对处罚失当的行为进行纠正,对按规定处罚的行为进行维护,并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理顺员工的思想情绪,使其以正常心态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这就是斌郎煤矿的罚款申诉制度。
关键词:安全管理;儿童预防接种;效果
计划免疫在我国比较常见,它是根据一些传染疾病的发生规律,把相关疫苗根据科学的免疫程序计划性的接种于人群中,从而使人体能够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的一种方法[1]。近年来,安全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本研究对本院接受预防接种的540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受预防接种的540例儿童,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0例。实验组男159例,女111例,年龄1.5~12.0岁,平均年龄(7.8±1.8)岁;对照组男130例,女140例,年龄1.5~11.6岁,平均年龄(7.5±1.3)岁。儿童及其家属对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方法、护理措施等知情。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预防接种中实施常规干预,儿童入院后护师加强对其预防接种的目的、方法以及预防接种的流程等的宣传教育,讲解相关知识,使得儿童能够主动预防接种[3]。实验组预防接种中实施安全管理,具体如下:①人员管理。为了提高预防接种的质量首先要提高接种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业务素质。所有进行接种的医务人员必须通过考试,对在岗人员要施行岗位责任制度,对于对接种工作态度不认真或者服务态度不好的酌情给予处罚甚至调离该岗位[4]。②接种流程管理。进行接种以前必须详细的了解接种儿童的接种史、疾病史、过敏史、有无接种禁忌,并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常规检查。③急救药品及仪器管理。接种时护师应该在接种墙壁上张贴接种的相关流程及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抢救室内应该配备好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并备好血压计、听诊器等仪器,并将急救药品和仪器放在指定地方进行专人保管。④健康教育。儿童接种疫苗后应该加强儿童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指导,对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等进行教育,提高家属相关知识掌握能力;同时护师为家属发放相关接种手册,告知儿童及其家属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疫苗接种率、家属安全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家属对接种疫苗的满意度及其儿童的配合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预防接种效果比较
实验组儿童接种率为97.4%(263/270),儿童配合率为93.0%(251/2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239/270)、77.8%(210/270)(χ2=24.32,25.49,P<0.05)。
2.2两组家属知晓率和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儿童家属知晓率为92.2%(249/270),儿童家属满意率为93.7%(253/2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223/270)、79.3%(214/270)(χ2=24.32,25.49,P<0.05)。
2.3两组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12例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2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预防接种在我国比较常见,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于预防接种也越来越重视。预防接种即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法,也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5,6]。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不仅需要护士娴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加强儿童护理。传统的干预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儿童能够顺利完成预防接种,但是部分儿童接种后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较多,影响儿童生活质量[7]。近年来,预防安全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疫苗接种率、儿童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管理和其他护理方法相比优势较多,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在儿童疫苗接种前健康教育,告知儿童家属疫苗的种类、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适应证等以及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得家属和儿童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让家属能够了解预防接种是保证儿童能够顺利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尽可能让儿童能够配合,并且降低儿童接种预后后的不良反应,提高儿童接种的依从性。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儿童家属知晓率、儿童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数儿童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后心理不免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认为预防接种相对比较疼痛,从而造成儿童肌肉过于紧张,部分儿童甚至出现哭闹现象[8]。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为儿童设置温馨的接种环境,接种前和接种过程中可以多于儿童进行沟通、做游戏等,帮助儿童转移注意力,从而能够消除儿童内心的恐惧、害怕等心理,提高预防接种率。综上所述,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接种率和儿童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晓霞 陈燕梅 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辛崇干,李冰洁.实施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问题及策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64-65.
[2]曹雷,刘大卫,曹玲生,等.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成本测算.中国疫苗和免疫,2007,13(3):240-244.
[3]谢亚利,李汉华,李贺兰,等.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6):72-74.
[4]袁中草,王定清,吴柳玲,等.卡介苗集中接种在新生儿疫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南医学,2012,23(6):111-112.
[5]谢超波.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医学信息,2014,27(9):155.
[6]叶丽芬.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903-1904.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
一、前言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朝着具体化和规范化发展方向转变。建筑工程的承建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范与标准进行施工,要尽最大努力确保施工的安全。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将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影响承建企业的施工信誉,同时给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施工企业今后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首先,建筑施工的固定性,导致有限的施工场地与空间中,聚集了大量的施工材料、器械与人力等,当进行多层次主体的交叉施工作业时,容易出现物体撞击等人身伤害安全事故。而一些在城区内的超高层和特殊形体类的建筑施工,围护工作由于受到施工空间限制,导致施工操作者的危险程度进一步加重,更易出现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
其次,施工一般需要具备各类专业技能知识,而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技术、装备和资金实力等参差不齐,使得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施工周期较长和露天作业,导致施工工作环境比较差,促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进一步上升。而生产工艺多变,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差异性也较大,因此为完成建筑施工任务,需要依据工程进度与现场实际状况,及时进行安全管理措施的调整,这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人员缺乏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
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在施工时没有采取相关安全措施,促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而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使得许多施工企业没有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很多工程施工都是处在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环境下进行的。
(二)施工安全相关设施落后陈旧
在施工时,一些施工企业为减少施工成本,没有及时更换施工安全相关设施。这些施工安全设施长期连续使用,并且常年在露天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等气候影响,容易发生结构不良和腐蚀破旧等问题。然而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可以看到,许多施工企业仍然在采用这些已经明显存在安全缺陷设施,这给施工现场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三)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
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缺乏及素质水平的偏低等情况,导致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同时,大部分建筑施工一线员工缺乏全面的技能培训与严格的施工安全培训,培训教育的滞后,使得许多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事故发生频率进一步加大。
四、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分析
(一)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意识的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施工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施工管理者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及责任。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力度,有助于促进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普及,并且可以促使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理念深入到所有施工人员的心中,以切实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
(二)加大对于施工安全设施的资金支持力度
施工安全关系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要将安全管理放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对此,施工企业应当完善施工安全相关标准建设,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同时要加大对于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与资金的投入,促进施工安全设施的更新换代,针对已经落后和老化安全设施要及时进行更换,并且要积极引进新型先进的安全设施,针对重点安全防护部位,要进行实时安全监控,以提高施工安全科技防范水平。
(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水平
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素质培训工作时,应当重点加强对于新工人的安全强化教育工作,在确保其通过安全教育的相关考核以后,才可以获准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操作岗位中。尤其是一些特殊工种类的操作人员,如电气、电焊、起重等,要经过专业安全操作的技能培训,并且考核合格之后,再进入施工现场上岗操作。同时通过现场宣传、观看相关安全教育片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管理的意义非常大,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既可以有效的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确保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最终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平。然而从建筑工程自身施工特点来看,制约施工安全的因素非常多且复杂,从而给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对此,施工企业应当认真分析制约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兰红泽.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3(15):255-256
[关键词]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93-02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飞速发展,短时间内建立起了高速铁路的研发、建设、运营体系,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了使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沿着安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继续前进,应当加强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深化地方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铁路运输安全运营和管理机制,提升运输安全水准。
一、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现状
据《2014年铁路安全情况公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发生较大事故6件,同比减少2件,下降25%。国家铁路未发生责任较大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232人,同比减少104人,下降7.8%。总体看来,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情况持续好转。该《公告》同时显示了影响我国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的几大主要因素:其一是铁路沿线因素的影响,全年有3起较大铁路交通事故由行人非法上道、机动车抢越道口和其他治安原因造成,同时,燃气管道非法穿越铁路、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私搭乱建、上跨公路桥坠物等现象也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其二是洪水灾害的影响,全年有3起较大铁路交通事故是由水害原因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上道引起的;其三是营业线施工因素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擅自在铁路沿线周围进行现场作业或侵限作业,干扰了行车安全;其四是主要行车设备因素的影响,线路接触网故障和机车车辆故障等时有发生,导致出现行车安全隐患。
在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政企不分的现象,铁路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划分不明,导致铁路领导缺乏对自身社会责任和安全义务的正确认识,在运输安全管理上麻痹大意、安全意识薄弱,致使出现安全隐患和运输安全事故。随着国民经济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地方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地方铁路运输能力与地方铁路运输量的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长假期间和春运期间的客流高峰,使地方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运输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使铁路运输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地方提炼运输安全管理部门现有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脱离,管理层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管理效率和质量较低,安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铁路工作人员和安全人员缺少相关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导致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总体工作水平低下。
二、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策略
(一)加强地方铁路运输法治管理
为了加强新时期的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和护路联防工作,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惩戒、保障等作用,严格按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所规定的职责和要求,依法规范铁路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铁路犯罪、依法解决涉路矛盾、依法维护运输稳定。例如针对《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设施及其附属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有关单位管理、维护。”国家铁路局于2014年展开“打非治违”活动,把110作为提交上跨高铁立交桥列为挂牌督办重点任务,并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析原因,加大沟通协调、联合执法以及行政处罚力度,消除高铁安全隐患。上海铁路监管局对辖区内51座上跨高铁立交桥移交情况与相关单位逐一对接;沈阳铁路监管局制定辖区内18座未移交上跨高铁立交桥督办推进明细表,逐人逐处包保,定责任、定时间、定效果,及时协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整改遗留问题。同时,地方铁路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落实相关涉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铁路沿线地方政府、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职责和责任,强化基层执法、监管力量,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进铁路依法治理。
(二)加强地方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管理
地方铁路部门要在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铁路护路联防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铁路护路“信息网上传递、办公网上流转、工作网上考核”模式,力争实现物防、人防、技防的三位一体,确保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深入发展。铁路运输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铁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系统的丰富信息资源,在已开发、已投入使用的各种铁路应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服务的应用信息系统。地方铁路运输安全领导部门和铁路决策层应当成立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领导工作组或领导办公室,对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工作展开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将铁路运输安全信息化落实到日常铁路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铁路电务管理工作中,可对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和程控式铁路电话网进行改进、改善,并逐渐转向全路段数据信息网,开展宽带、窄带综合信息业务,建立健全铁路运营信息系统和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为铁路运输安全的日常管理提供可靠数据信息保障。在建设列车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和控制信息系统的工作中,加强电务、工务、机务、车务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尽快使车站实时监控系统、区间抢险救灾系统以及路基、道口、列车检测系统等联网运行,并在各个调度中心设置多媒体技术告警设备设施。例如今年上海铁路局在所有高铁上都配备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该系统能帮助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通过对铁路运行状态和周边区域安全程度的分析和判定,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人为事故、恐怖袭击事故进行事前预防、快速定位、快速处理,落实灾难备份和灾难处理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铁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建立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铁路沿线具有线长、面广、点多等特点,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发挥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统领作用,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完善、融入、创新的原则,从人、路、物、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强化各负责人在体现建设中的职责,明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在日常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相关岗位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的承担要素,并对要素构建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形成由上至下的全员式运输安全管理建设形势。为保障地方铁路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有序进行,相关领导和部门要注重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相关人员可充分利用宣传栏、牌板等传统手段和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化电子信息手段进行运输安全宣传体系建设活动,并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强化安全知识学习效果。针对薄弱地点、薄弱人员和薄弱时间,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将事后查处逐渐转变为全程预防,并调整、改善运输组织方案,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例如太原铁路公安就从今年6月1日起至今对辖区线路治安隐患进行长期、全面的排查工作,加大了夜间对易发案区和重点行车设备的巡逻守护,提高了警力上线率和管事率,加强了对铁路要害部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太原铁路公安及时对线路两侧出现的侵限放牧、焚火烧荒等现象进行处理,对排查出的治安隐患一律下发整改通知,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提供了保障。
(四)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开展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地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要充分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传达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基础知识,让爱路、护路成为基础群众的自觉行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各种方式深入社区和各级单位,通过分发宣传手册、讲解相关知识、组织相关活动等各种形式向铁路用户普及铁路运输安全知识,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维护铁路运输安全不只是政府和铁路部门的职责,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上下关联性问题,认识到铁路安全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联的网,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以及对铁路安全的重视程度。例如今年春运工作正式开启后,内蒙古赤峰火车站就联合赤峰市公安局组织基层群众开展了“查隐患、保冬运”铁路治安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该行动组成了由五百多名治安管理专项人员和一百多名群众构成的工作小组,沿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涵盖的19个车站和46个社区、村展开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排查、分析工作,工作小组中的参与群众积极配合专业工作人员通过步巡、车巡等方式,清查铁路沿线内部单位、废旧品收购场所等,全面检查铁路沿线重点路段、桥梁涵洞以及其他重点部位,查处各种危及行车安全的重点治安问题,如闲杂人员线上行走坐卧、在铁路安全保护区挖沙取土、拆盗铁路器材等。在该项“查隐患、保冬运”活动中,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提高了铁路治安排查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方铁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运营和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运输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机制,将安全运输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明宗良. 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82-83.
[2]马金宝,季宏杰.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2,07:624-625.
[3]谢俊. 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及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J]. 金融经济,2012,12:132-134.
[4]袁毅. 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民营科技,2012,08:188.
[5]李东旭. 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1,09:408.
[6]刘计辉. 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33-134.
安全教育方式的探讨
1.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目前,很多项目部安全教育方式主要是对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法律法规等书面教程采取照本宣读这种枯燥而严肃的教育方式,工人进场教育也是流于形式,授课者讲得枯燥无味,听课者更是心不在焉,甚至是心生抵触,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事倍功半。如何转变传统教育模式,采取有效方式吸引听课者,使其真正将授课内容记在心里,用在实处,重点还在于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转变。
安全教育的内容即为安全课程的设置,它决定着安全教育的方向及理念,是提高工人安全意识的重要保证。课程的设置建议多以指导如何识别危险源、针对危机的处理办法为主(也可适当增加些生活中健康常识以增加听课者的兴趣),同时针对不同的工种、施工阶段、季节等因素课程内容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授课者事前应多做准备,特别是针对自身项目特点,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良安全行为等提前考虑,结合相关安全事例,并配以丰富图片。授课方式建议以课堂问答等互动方式或者多媒体方式为主。
采取课堂问答这种互动方式的,授课者应尽量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组织课程,对要表达的内容可先提问,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听课者明白相关知识,增加听课者活跃度,提高人员听课效率;当采取多媒体的教育方式时,建议课题设置多以安全事故案例为主,配以丰富的事故现场图片,这种直觉性恐怖图片能够大大地唤起听课者对不良安全行为及安全隐患的认识,对类似情况的出现有着较好的预防与警示作用。
2.安全教育的巩固
一般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因此安全教育应经常进行,时间间隔宜控制在15~20天,并应针对不同的工种开设不同的课程,课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h以内(过长的课程设置会减弱听课者的注意力)。课程设置时间段宜为清晨或晚上,对于晚上开设课程的,有条件的在课程结束后可放映电影等娱乐性节目,增加工人对于听课的期待值。
安全教育应与安全演练结合。现在很多安全演练空洞而笼统,往往只针对施工现场的防火、生命救助等设置演练内容,并没有起到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效果。建议对于平常的安全演练可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加对现场安全隐患的识别、自我防护、危机下的自我救助、互助等内容,让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工人对课程的理解,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企业支持
安全教育知识涉及面广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仅仅靠项目部自身力量编制安全课程是不现实的。
施工企业作为项目部的支撑应依托企业的整体优势结合企业特点编制相关教学课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方式,定期对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个人素质,进而带动项目部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还应时时关注各区域建筑市场的变化,掌握项目部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适应情况变化,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化工园区;事故分析;消防;安全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化工园区的设备也是越来越高端,化学合成的每个反应所涉及的设备是很多的,而且各个化学反应都不相同,因此各个化工园区所发生的事故类型就会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工园区制定出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化工园区的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杜绝隐患,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的消防和演练方法的。
1化工园区事故的分析
1.1不合理的布局。科技带动社会的发展,化工园区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对化工园区的发展是大力支持的。然而,现在有些商家为了赶快将化工产品投入市场,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化工园区的建筑布局上。化工园区在设计的时候就存在安全隐患,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没有办法得到保障,有些化工生产车间与易燃易爆化工储备室相邻,而有些化工园区的防护措施并不完善,这就犹如在化工生产车间放置一枚定时炸弹。因此,不合理的化工园区布局,大大提高了化工事故发生的概率。1.2维护管理力度不够。对化工园区内的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虽然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各类建筑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消防审核,但是有些化工园区为了避免消防维修的巨大资金的消耗,导致消防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有些化工园区的灭火剂甚至都失效无法使用,但是却没有管理人员进行替换。无人管理的设备,很有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化工园区的设备可能存在大型环境污染的潜在危机,因此,对化工园区的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力度的不够也是影响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3消防设备不全。有些化工园区大多是在之前的一些企业基础上建立的,那些企业年代久远消防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社会,但是化工园区管理者却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消防设备不全的问题。化工园区的起火事件一度非常频繁,随着化工园区内企业的,数量更加密集,人口更多,可能会大大增加火灾的安全隐患,因此消防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杜绝火灾隐患的重要保障。随着化工园区的不断发展,对消防设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有些化工园区的消防设备出现损坏和无法正常使用情况,有些危险性较大的化工园区甚至缺少了重要的泡沫灭火器。消防设备的不齐全,导致事故发生的开始无法及时采用相应的消防措施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化工区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2.1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政策。一个完善的安全政策是在消防安全源头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化工园区的管理者应当依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消防法规制定出适当的消防安全政策,同时也要结合各个化工园区生产的不同情况进行消防安全政策的完善。消防管理人员需要监督将消防安全政策落实到位,不然所谓的消防政策只是一纸文件,丝毫没有任何作用。消防管理人员必须要定期的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必须立即维修或者更换,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政策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2.2消防规划的改善。对于化工园区来说,消防规划与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如何将消防设备建设在最有利于企业的安全是消防规划和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消防设备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要能够及时方便的使用,不能离化工园区距离过远,而且需要均匀分布,这样才能够在事故发生的起初就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而且设置的消防设备必须数量要适当,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对消防设备规划和设计的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消防设备的作用,而且也避免了事故发生时的进一步扩大,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2.3完善人员管理制度。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是与管理制度的完善有着密切联系的,无论是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发现破旧损坏不能使用的消防设备时必须要立即联系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替换,管理人员还要时时监督生产车间的工作情况,避免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不正当的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工作人员,企业需要定期进行消防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否则他们在面对车间出现的突发状况,只能手足无措。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让企业的人员各司其职,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效率。2.4开展消防演练。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一味地传授消防相关知识却没有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工作人员在拿到消防设备的时候却不知如何正确使用。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消防演练,让有经验的消防人员在一旁指导,让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况,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应对突况的处理能力。完全杜绝火灾是不现实的,因此,消防演练是非常必要的,在化工园区根据实际的布局和厂房分布,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安排合理的消防排练和消防人员,将消防知识做到深入每一位基层员工的内心,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基础。
3结束语
化工生产在人们的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化工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单一的消防安全管理无法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消防安全政策,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才能够有效降低化工园区的事故发生概率。
作者:龙洁 单位: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潘杰.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55–156.
[2]崔娟娟.化工园区事故分析与消防安全管理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5,(18):47.
[关键词]电梯 安全管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42-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电梯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至关重要的承载工具,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电梯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矛盾和安全隐患,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是我们必须要关心的问题。电梯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我们出行的人身安全。加上近几年民生工程的不断发展,电梯安全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焦点。
一、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梯在制造和安装环节存在隐患
我国在电梯设计和制造方面有多年的发展史,但在制造环节依旧存在一些隐患,例如:建筑物的土建设计与电梯所要求的土建设计不完全匹配;电梯质量以次充好,翻新电梯层出不穷;电梯设计方案中对安全的评价不够充分以及电梯的设计理念陈旧和过于局限等问题。且在安装环节中,安装单位未按正确的安装程序、一个有安装资格证的老员工带几个无证学徒一起安装电梯的现象很常见,这样的安装队伍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1.2 电梯的维护保养不到位
目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电梯维保单位,参差不齐,而使用单位关注的是维保费用的多少,而非维保质量的高低。这也间接导致电梯维保行业的恶性竞争,使得维保费用一再降低、再加上维保单位的人员流动性较大,维保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其次,大多数维保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都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质量监督不到位、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对维保人员的技能培训不足、缺乏能够熟练操作的维保人员等问题使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另外,部分住宅单位的物业管理公司因各种纠纷撤出,业主大会尚未选聘新的物业管理公司前,电梯常常处于无人看管、无人维护的状态等问题不能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维护从而影响使用安全。
1.3 电梯安全使用意识淡薄
在住宅竣工初期,业主沉重不规则的装修材料碰触着轿厢的四周,严重时甚至引起了轿厢内部的变形,从而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公众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乘坐方式不正确、超载、超时、粗暴操作、电梯故障强行扒门等现象。有数据显示,目前电梯安全隐患有5%是质量问题,而95%是由日常不合理维护和不规范使用引起的,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电梯安全使用的意识淡薄。
二、电梯安全管理的改善对策
第一、加强电梯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电梯主管部门,要求其一方面要加强对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单位及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按安全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从事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对辖区内在用的电梯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安全普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对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后果严重的重点电梯建立专门档案,要提高监管级别和监管频率,对存在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使用单位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同时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同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到相互协调,共同解决重大问题。
第二、加强电梯的维护保养。采用维修和保养人员负责制,应该指派专业的人员来进
行电梯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要使维修人员坚守自己的岗位,一旦发生异常就要及时解决。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还取决于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一个合格的电梯维修保养人员,首要的就是要具备专业的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其次,电梯维护工作要求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机构培训。通过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具备应有的业务水平,并通过相关技能考试,持证上岗。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相关规定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当电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并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迅速、准确的检修,使其能及时投入正常工作。
第三、强化人们的安全责任意识。电梯使用单位以及受产权人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是电梯安全管理的主体,应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强化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
另外,相关部门、组织应加强宣传,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宣传法律法规、电梯相关知识以及正反面典型案例,让使用、管理和维修的相关单位加强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视,剔除侥幸心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开展工作、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要做好电梯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及乘客乘梯知识宣传等工作,除了监管、使用、维护之外,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也是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中的重要因素。
三、小结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全管理责任大于天,容不得丝毫的大意。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管理依靠的是一朝一夕的积累,只有平日里不断总结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才能够使得电梯安全水平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最终保障电梯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林.电梯的安全使用[J].电梯工业,2006,(3).
[2]李军平.电梯的安全管理[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5).
[3]李明阳.关于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1 当前的建筑物常发生的安全事故。
20世纪50年代的结构设计方法,与现在近似,当时所用的混凝土强度很低,只有110-140号,比现在的C15还低。20世纪50年代初期施工手段也很落后,混凝土用体积配合比,人工搅拌,没有振捣器,而当时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较少。有一些建筑物使用至今近50年,因此可以说,现在的安全事故,只要施工质量保证,设计不出错误,安全程度已能满足要求。所以不必做出全面的变更,个别地方有不够的,则可作局部修补。规范对安全度的要求只是最低值,设计人员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必要时采用高于规范规定的数值。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这些新变化,使安全生产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得力,有的责任没有真正落实,措施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粗放;四是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当前,很多工程项目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中标,施工人员中都要有一大部分从劳务市场招聘来的农民工。有的企业没有对农民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有的虽有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与现场施工要求差距很大,导致农民工不熟悉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2 建筑物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建筑物常发生安全事故,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不到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领导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成败。领导的不重视是最大的危险源。部分管理层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地位,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事故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与处罚不到位;为了在施工中抢速度,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对操作员工进行安全教育,造成员工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下,自我防护能力极差;一些企业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保证设施也不愿购买。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忙于日常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的安全性。主要有一些几点:
2.1 安全意识淡薄。企业领导长期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充分重视,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加上大部分工人由于自身素质较低,相应的也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安全事故。
2.2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谈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而造成的。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二是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2.3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我国虽然颁布了许多有关建筑业的安全施工、劳动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还有不少的缺陷,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与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
2.4 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此外,目前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还有:大量的是属管理腐败,违法违规,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等;其次是野蛮施工,不按施工顺序,不按验收标准,粗制滥造;极少是由于设计错误,不符合设计标准规范要求的。我们要从结构设计理论、标准设定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 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建筑物的安全管理方面,监理在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安全监理是指对工程建设中的人、机、环境及施工全过程进行评价、监控和监督,并采取 法律 、 经济 、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度范围以内,以确保安全性,是维护建筑业安全发展的卫士。因此,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有:
3.1 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为了适应当前工程建设监理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行为,应尽快修编《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增加安全管理方面的章节和内容,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便于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规范地操作,使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3.2 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针对监理企业监理人员普遍存在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缺乏的状况,建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举办安全管理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班,使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关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监理企业内部亦可通过经常性的学习、讲座、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这就要求监理企业必须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承担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为此,监理企业对安全管理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如报告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把责任从上到下层层落实下去,对项目监理部的安全管理具体工作应作详细规定。
3.4 建立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根据项目监理部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编制安全管理方案,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把安全管理置于程序文件中,并使监理人员的监理行为有规范、服务质量有标准、检查考核有章程,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兴建越来越多,提高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确保工程建筑的安全问题,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安全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昊: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探讨[J].市政技术,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