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围术期护理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thoracic surgery. Method: To select 100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urgery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does not take risk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takes risk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accordingly propose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after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are are all superior than before,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关键词: 风险管理;胸外科;围术期护理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thoracic surgery;perioperativ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12-02
0 引言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护理人员识别、评价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能够将护理风险事件对医院及患者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尽量降低。一般来说,胸外科中,大多数患者为肺癌、贲门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均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较大创伤,并且术后患者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该要将风险管理贯穿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的整个过程中,评估潜在风险,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给予患者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术后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例数为5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贯穿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基本上,医院中的所有部门均与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临床护理中贯穿风险管理必须要得到医院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医院中其他部门的协调,首先,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致的观点,才能将风险管理在下级进行贯彻。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为:评估与分析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评估计划的结果。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的文书错误、输液反应、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采取问卷调查(自制问卷)的方法统计在围术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风险管理之后,观察组的文书错误、输液反应、并发症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风险管理前,上述结果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影响因素
3.1.1 患者自身心理影响因素 由于胸外科患者大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不但会对患者的生理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在围术期会出现悲观、恐惧、忧郁、焦虑等消极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行为改变,对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3.1.2 术前疾病导致的风险因素 胸外科的贲门恶性肿瘤及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严重程度不一的恶心、进食哽噎、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导致患者减少进食,进食减少就不能保证患者营养充足,继而引发机体营养不良症状,患者体内发生营养不良,就会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症状;而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大多数存在呼吸困难、咳痰及咳嗽等不良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发生大咯血的不良症状;上述不良症状均会对手术及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1.3 手术治疗导致的风险因素 给予患者开胸手术,由于开胸手术切口通常较大,就会导致较大的创伤,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术后护理人员没有详细监测患者的病情,没有及时发现不良症状,没有对患者的输液速度进行良好控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另外,不规范的引流管道护理及健康指导,也会导致发生术后并发症,一般来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吻合口瘘、肺炎、出血等。
3.2 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3.2.1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以将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护理人员负责的领域不同,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培训及指导,提高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时间操作能力,经过指导,使护理人员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充分贯彻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2.2 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医疗文件中,患者病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件在法律上的严肃性不容忽视,所以,文书书写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书写,保证文书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还要保证文书的记录与医护人员的记录相符合。
3.2.3 加强风险识别能力 患者在入院前,护理人员就应该对患者的以往病史、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活动能力及体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术后,还应该加强对病情不稳定患者、老年患者、严重病情患者等的巡查。护理人员在病房巡视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主诉,同时,还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呼吸、表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就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初步评估,马上通知医生,必要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关于陪护措施、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详细落实,并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3.2.4 加强风险监控 在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还要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各个基础及环节质量加强监控,特别是重点对象、重点患者、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等重点内容的质量控制,保证每天均做到“四看五查”,四看为:看医嘱单、护理记录、患者体温单、重点患者的病情变化;五查为:①是否妥善处理新住院患者;②查患者术前物品是否完善准备;③查病情严重及长期卧床患者是否出现压疮、床单是否平整及是否按时翻身;④查是否妥当处理大小便失禁患者;⑤查各种引流管是否妥当安置。另外,还要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状况,及时反馈结果,针对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2.5 护理风险发生后的处理 一旦出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程度,护士长要马上赶到风险现场,对风险的发生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护患纠纷,然后将风险事件及时上报。
参考文献:
[1]梁润华.基于管理失误论的顶岗实习风险防范对策[J].价值工程,2012,(28).
围术期与围术期护理的界定及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1998年中国第一届普通外科围术期学术讨论会上,对围术期做出的定义是“围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而围术期护理是指“从患者确定入院治疗时起,对患者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整体护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患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外科护士在围术期的重要职责是在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采取措施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和残障,实现早日全面康复的目标。由此可见,围术期护理是患者在整个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中心阶段[1],现将围术期护理评估的定义、目的、技巧、内容分述如下。
1 围术期护理的定义与目的
根据围术期的概念和处理的目的,可将围术期护理评估的定义与目的归纳为: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着“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这一最终目标,采用观察、交谈、体检、参阅各种相关文字资料等方法,连续性地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的主客观资料,进行动态的分析判断,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围术期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和制定实施恰当的护理计划,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依据,也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反馈的信息资料。具体地说,通过围术期的估计与处理,术前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能够安全地耐受手术并确保手术成功;术后尽早顺利康复。因此,护理质量管理的定位同样应建立在护理工作是否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上,因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是护理服务产出效果的标准[2]。为了保证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必须做好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交接工作,且要做好手术后及时随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痊愈出院。
2 围术期护理技巧
2.1 系统观察 是指护士用感官或借助一些器具有意识的收集支持或否定护理诊断的资料。要求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但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还要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系统观察是临床护士每日运用的护理技巧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2.2 有效沟通 指护士通过交流技巧与患者之间进行的一种流畅友好的,有目的的信息交流。为确保沟通有效护士需注意以下技巧:首先自然地自我介绍和说明来意与目的;合理的运用开放性提问;恰当的目光交流;随时把握语言、语调和交谈内容;巧妙的运用引导语引导患者;适时扼要地归纳和总结。
2.3 护理体检 指运用基本的视、触、叩、听技巧以及护理测量的工具与手段,去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临床护士既要熟练运用基本的体检方法,也要掌握具有专科特点的体检方法来准确地获得客观资料。
3 围术期护理内涵
患者手术治疗得到满意的成功,既要有完善的围术期护理,也要有优质的服务与优良的护理技术,三者缺一不可[3]。从重要性来讲,完善的围术期护理较护理技巧更为重要。围术期护理是从患者的整体来考虑,包含患者的生理、社会、环境对疾病影响的转归因素,患者对手术需求与精神准备的护理需求、特殊情况的护理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确保患者度过围术期,取得手术成功。概括起来,围术期护理分3个阶段,内容包括如下。xz
转贴于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技巧;内涵
围术期与围术期护理的界定及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1998年中国第一届普通外科围术期学术讨论会上,对围术期做出的定义是“围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而围术期护理是指“从患者确定入院治疗时起,对患者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整体护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患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外科护士在围术期的重要职责是在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采取措施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和残障,实现早日全面康复的目标。由此可见,围术期护理是患者在整个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中心阶段[1],现将围术期护理评估的定义、目的、技巧、内容分述如下。
1 围术期护理的定义与目的
根据围术期的概念和处理的目的,可将围术期护理评估的定义与目的归纳为: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着“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这一最终目标,采用观察、交谈、体检、参阅各种相关文字资料等方法,连续性地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的主客观资料,进行动态的分析判断,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围术期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和制定实施恰当的护理计划,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依据,也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反馈的信息资料。具体地说,通过围术期的估计与处理,术前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能够安全地耐受手术并确保手术成功;术后尽早顺利康复。因此,护理质量管理的定位同样应建立在护理工作是否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上,因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是护理服务产出效果的标准[2]。为了保证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必须做好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交接工作,且要做好手术后及时随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痊愈出院。
2 围术期护理技巧
2.1 系统观察 是指护士用感官或借助一些器具有意识的收集支持或否定护理诊断的资料。要求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但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还要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系统观察是临床护士每日运用的护理技巧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2.2 有效沟通 指护士通过交流技巧与患者之间进行的一种流畅友好的,有目的的信息交流。为确保沟通有效护士需注意以下技巧:首先自然地自我介绍和说明来意与目的;合理的运用开放性提问;恰当的目光交流;随时把握语言、语调和交谈内容;巧妙的运用引导语引导患者;适时扼要地归纳和总结。
2.3 护理体检 指运用基本的视、触、叩、听技巧以及护理测量的工具与手段,去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临床护士既要熟练运用基本的体检方法,也要掌握具有专科特点的体检方法来准确地获得客观资料。
3 围术期护理内涵
患者手术治疗得到满意的成功,既要有完善的围术期护理,也要有优质的服务与优良的护理技术,三者缺一不可[3]。从重要性来讲,完善的围术期护理较护理技巧更为重要。围术期护理是从患者的整体来考虑,包含患者的生理、社会、环境对疾病影响的转归因素,患者对手术需求与精神准备的护理需求、特殊情况的护理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确保患者度过围术期,取得手术成功。概括起来,围术期护理分3个阶段,内容包括如下。
3.1 手术前期 护理包括以下9个方面:(1)患者入院至确定手术日之间心理调整,护士应了解患者环境改变、角色改变、心理状态改变,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影响。(2)护士传授给患者及其有关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和配合治疗的知识、方法。(3)与手术相关的康复训练知识,如肢体功能锻炼、肺部深呼吸等要领。(4)为患者提供各种术前信息,如手术方案、手术操作者、手术麻醉方法选择、术后疼痛处理等。(5)患者机体包括合并疾病对术后恢复影响的防治,如术前有肺功能障碍,改善肺部状况的超声雾化、拍背。(6)疾病或手术本身需要的特殊准备。(7)特殊的器械、药物和方法使用知识,如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剂量、方法及观察不良反应处理。(8)了解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手段,如患者担心术后疼痛,可以介绍止痛技术,如担心无人陪护,可与陪护中心联系等。(9)让患者了解围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如手术方法、护理方法。手术前护理的关键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期。
3.2 手术中期 护理包括以下5个方面:(1)手术中配合的实施与管理,保证患者与手术器械万无一失。(2)术中监测与常规护理。(3)麻醉清醒者的语言保护性措施和心理安慰:如保暖、抚摸、关心体贴等。(4)意外情况的预防、发现与抢救配合。(5)特殊药物的应用及护理。手术中护理的关键是使患者能够安全地耐受手术,并保障手术成功。
3.3 手术后期 护理包含以下8个方面:(1)患者术后良好环境。(2)生命体征与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异常情况的观察。(3)术后常规护理技术:如床上洗漱、擦浴、口腔护理、洗脚以及术后肢体的功能锻炼。(4)专科护理技术,如肺部护理、各种引流管护理、呼吸道管理等。(5)康复训练技术实施与管理。(6)维持内环境平衡与良好的代谢支持:如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各种静脉穿刺技术应用。(7)术后所需特殊治疗与护理。(8)患者出院健康教育与家属康复知识实施教育,护士对所做护理进行效果评价和总结,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后护理的目的在于使患者尽早顺利康复。
围术期护理是从手术前准备与手术后护理发展起来的,由于许多护理问题贯穿于手术前中后3个阶段而不能分割,护士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患者对手术的过程及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时间、术后的饮食情况、注意事项及手术费用情况,都需要护士全过程体贴入微的关怀,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治疗方法和认识上的发展,要求护士的护理技术也应有先进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陆丹.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J].家庭护士,2007,5(11):80981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79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内镜黏
>>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配合体会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异位胰腺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内镜粘膜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术期的实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护理告知在内镜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围术期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围术期护理 分层级管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分析 浅谈胃间质瘤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下胃转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配合探讨 二氧化碳气体灌注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黏膜下肿物临床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Resar R,Pronovost P,Haraden C,et al.Using a 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J Qual Patient Saf,2005,31:243-248.
4 郝晋雍,黄晓俊.ESD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6):58.
5 单君,朱建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90.
6 Masaki Tanaka,Hiroyuki Ono,Noriaki Hasuike.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early gastriccancer.Digestion,2008,77(1):23-28.
7 Conio M.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7(4):248-250.
8 令狐恩强,卢忠生,冯佳,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964-96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3例)和B组(42例)。B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A组患者VAS评分为(1.8±0.6)分,明显低于B组的(4.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
优质护理;食管癌;围术期
食管癌是目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并发症多,均可影响患者恢复,因此临床日渐重视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等确诊[2];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手术及麻醉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3例)和B组(42例)。A组患者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30~65岁,平均(42±6)岁;B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B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常规禁食禁水,做好肠道准备,常规消毒。术后密切注意患者意识、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A组患者于B组护理基础上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创建温馨、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房内干净、安静、整洁,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展开,减少噪声,室内不可吸烟、饮酒,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维持26℃左右,湿度70%;保证光线柔和,阳光充足,适当摆放绿色植物、书籍,播放轻柔音乐,使患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身心愉悦。
1.2.2健康宣教
术前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医院规章制度、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疾病相关知识,讲述手术目的、安全性、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其陌生、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认知干预、放松干预等措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术后基础护理
术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1.2.4疼痛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展开腹式呼吸锻炼,以减小胸部活动幅度,减轻胸部疼痛,术后根据其疼痛程度给予相应护理。理解患者痛苦,满足患者需求,鼓励、支持患者,缓解其焦虑情绪。必要时给予镇痛护理。镇痛可采用硬膜外镇痛泵,向患者讲述镇痛泵原理及作用,指导其如何使用,并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1.2.5营养支持
患者禁食期间可静脉补液,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第2天患者肠胃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液,减少输液量;术后第5天可逐渐恢复饮食,由流食过渡至半流食,再逐渐过渡至普食,禁止暴饮暴食,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饮食量。
1.2.6早期活动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其适当翻身并按摩肢体,适时叩背排痰,适当增加床上活动,拔除胸管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次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时间。生命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高[3]。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0分:无痛;10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4],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命质量比较
A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A组患者VAS评分为(6.8±1.1)分,B组为(6.8±1.2)分,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患者VAS评分为(1.8±0.6)分,明显低于B组的(4.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A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目的,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确保患者安全、躯体舒适,平衡患者心理[5]。食管癌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对生命安全担忧、对治疗措施不了解、对治疗费用担忧等,大部分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影响治效果。因此,应加强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缓解其围术期的不良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首先应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面带微笑,迎接患者,向其介绍医院管理制度,以减轻其住院期间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术前展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常规基础护理,使患者能够掌握手术基本情况,以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术后实施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等,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护理期间应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给予其全程健康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度健康意识及安全意识[6];需定时巡视病房,对危重、躁动患者予以相应约束。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A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提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康复。并且A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表明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调节患者精神状态、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唐阳 单位: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慧娟.黄珍珍.113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5B):37-38.
[2]陈莉.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23-524.
[3]刘光英,张娜,潘爱春,等.Orem自理理论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杂志,2010,25(14):1278-1280.
[4]孔美菊.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159-160.
[关键词]肝癌;围术期;细节化护理;临床效果
我院就将以细节化护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将其作用于肝癌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50.3±1.4)岁,平均病程(3.3±0.2)年,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经CT及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本组患者行肝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本组患者行细节化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1)心理疏导,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将关于肝癌的基本知识、手术必要性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以消除患者由于未知引起的恐惧,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患者构建战胜疾病的信心;(2)中医对症护理,对于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遵照医嘱对患者耳穴埋豆:神门、交感、胃、十二指肠,中医认为肝喜条达、恶抑郁,因此告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避免恼怒使肝气条达;对于有便秘或大便干结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每日清晨1次,每次持续5~10分钟[1];(3)管道护理,要求各引流管标识清晰,严格各导管出现避免堵塞、扭曲、受压、脱落及过度牵拉的情况,对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和记录,若发现异常则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并配合其采取针对性处理,同时做好患者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的护理,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疼痛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和各引流管的刺激等原因,患者多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感且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3],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由于疼痛引起的不适应,同时对于疼痛感过于明显的而患者可遵照医嘱指导其使用镇痛泵或镇痛药物[4];(5)并发症护理,从本次研究来看,患者术后并发症多以肝功能衰竭为主,由于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多会误以为是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所导致,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肝功能进行系统性的评估,遵照医嘱对其使用保肝药物和水化治疗,及早发现肝性脑病的先兆比如多语、嗜睡、表情冷淡和烦躁不安,对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行动态监测,3~5d内对患者行静脉滴注白蛋白,并避免对患者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等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术后持续对患者行面罩给氧以增加肝细胞的供氧量,对于术后3d未排便的患者可对其行灌肠处理,以降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3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细节护理管理与常规护理的差距在于,将具体护理内容更加细化,有预见性的对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预判性的干预,保证了护理的科学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其次,根据每一名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基本情况,对其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结合本次研究来看,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均无差异的情况下,这也从侧面提示了细节化护理管理作用于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万小琴.加快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7:223-225.
[2]李宁,黄芙蓉,黄跃英.循证护理对肝癌术后并发症中的预防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33:117-118.
[3]侯妙珍.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3:3570-3572.
[关键词] 综合康复理念;乳腺癌;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1(a)-0100-04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ncept on 9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JIAO Yongqian
Harrison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of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Hengshui 0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ncept o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1, in Harrison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of Hengshui City,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urs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monitoring the patients closely, drainage nursing, wound nursing and so 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urs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ncept based on the routine care. The bed activity, under bed activity,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ion, limb lymph edema, wound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so on were monitored, the situation of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lymph circumfluence and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t 1, 3, 6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gener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13.33%)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1.11%), the situation grades of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lymph circumfluence and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t 1, 3, 6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ncept can improve effectively situations of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lymphedema effectively .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ncept; Breast cancer; Perioperative
综合康复理念以减少、消除患者生理和心理创伤以及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为宗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所认可。同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及淋巴转移率也困扰着广大临床医师[1]。乳腺癌近几年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2]。但是,随着人们防病意识的增强,无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较多。目前无转移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3]。有报道[4]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完手术后有15%~25%会出现淋巴水肿或者慢性疼痛,为防止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确综合康复理念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作用,本课题组对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综合康复护理理念,在术前、术中、术后提供“三位一体”的综合康复护理。术前,主要是医务人员的仪表,按照护理接诊程序,向患者讲解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宣传能够早期活动患者防止淋巴水肿的意义,同时告知医务人员以优质康复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强化服务意识,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术后,根据患者个体化的特点,给患者提供功能康复、饮食、用药、生活习惯、健康促进等指导,同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治疗康复效果进行随访。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增强癌症患者的适应,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于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97例无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48岁,平均(40.23±3.14)岁;均经过病理组织检查证实,其中单纯癌10例,乳腺腺癌67例,浸润导管癌9例,髓样癌4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例因病情变化退出研究,5例失访,最终有效病例为90例。将90例患者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术前常规禁饮4 h,禁食8 h。随后为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并进行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B超和X线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肺部疾病及糖尿病等[5]。手术过程中将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25~26℃。进行手术时,依据麻醉类型,协助患者摆放并予患者吸氧,打开静脉通道,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为患者插导尿管。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语言技巧,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术中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术后,协助患者过床,至患者神志完全清醒且无明显不适,再将其送至病房。在病房内对患者进行后续观察和治疗,并认真观察切口恢复状况、镇痛效果、引流液的量和颜色、管道有无堵塞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综合康复理念进行护理,成立综合康复小组,由腺体外科主任、手术室主任、外科总护士长、腺体外科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高年资经验丰富的腺体外科护士共计12名组成。具体方法:①术前禁饮食较对照组更为宽松,患者可于术前6 h服非固性食物,术前4 h饮用10%葡萄糖溶液500 mL。②不为患者置入导尿管,若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再予导尿,观察管道中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拔除导尿管。③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宣教指导,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掌握平卧位咳嗽排痰技巧,向患者说明术后患侧肢体床上练习的必要性,将快速上肢康复训练纳入健康教育内容,由所分管护士按照康复计划单内容指导患者进行练习,直至患者能掌握术后所要进行的训练。④术中由手术室护士长指导配合手术中镇痛;手术完成后自控镇痛2 d。⑤采用刘殿臣等[6]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予以含有氢化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的药物雾化吸入,有效缓解了气管插管术后患者的咽部不适。⑥患者无明显不适可术后4 h饮水,12 h后进食流质食物。⑦术后综合康复外科小组进行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尽早进行患肢活动,活动强度循序渐进,以防止患侧肢体淋巴水肿形成。若患者术后2~3 d体温都保持正常,且镇痛效果良好、伤口无感染、患肢能自由活动、进食顺畅,即可认定患者达出院标准,患者可在术后2周内出院。出院前,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功能恢复训练方案,建立患者随访记录档案,指引患者随访时注意事项及随访时间,需要完善及携带的资料,促进患者家庭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及依从性,将每次随访内容记录、整理、汇总。护理小组在综合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肩活动度、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以及淋巴回流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计划。随访期间患者遇到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由综合康复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生活习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的自身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化状况予以一一解答。并在每次的随访中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给予患者直接的心理援助,把负性情绪可诱发乳腺癌再复发事件的危害告诉患者,并加以指导训练。⑧熊彦等[7]报道家庭支持作为家庭功能的一部分,在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应激方面有巨大的作用,故本课题组充分利用家庭保证患者的情感支持,尽可能促进丈夫和患者的情感交流,建立长期的家庭支持计划,争取家庭支持作用的可持续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包括床上活动、床下活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监测患者术后2周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患肢淋巴水肿、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术后1、3、6个月随访记录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淋巴液回流及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依据活动范围、是否肿胀、功能、疼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肩关节活动度、患肢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术后一般情况
观察组床上活动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一般情况(x±s)
2.2 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情况比较
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应用综合康复理念后明显降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综合康复理念是近年来新涌现的医学理念,指的是对围术期患者实施的一整套由循证医学证实的优化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心理和身体遭受的创伤应激,实现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目的[8]。医院作为乳腺癌患者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将综合康复理念渗透于乳腺癌患者围术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立围术期安全管理流程,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重要环节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循医护双方围术期互相监督管理乳腺癌患者,切实做到零风险管理,从而保证患者手术安全[9]。仲艳[10]报道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对于参与社会回归有着共同的正性认识,回归社会有益身心健康,减轻家庭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床上活动、床下活动、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 < 0.01),同时住院费用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患肢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 < 0.01)。可见,综合康复理念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管理的效果确切。因为综合康复理念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加大了对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获取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术前调整禁食方法并口服葡萄糖,减少了术后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适;术中注意保持体温,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心脏不适、免疫功能下降的发生;术后加强了康复护理指导和饮食、饮水护理,有助于淋巴回流保护,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有报道[11-12]不良情绪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中介作用影响免疫功能,从而促使癌细胞快速增长,使复发发生。改变了乳腺癌患者在围术期要承受较大的麻醉、手术创伤大、疼痛刺激等的影响,规避了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使其能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促进术后患者康复及遵医行为。
目前,癌症仍被视为不治之症,人们对癌症的正确认识普遍不足,从而引起患者不确定感,这主要来源于患者本身,如手术是否成功、是否出现化疗副作用、癌症是否转移和复发等。治疗的长期和迁延性,个人角色发生的转变,有的被迫离开原岗位在家休养,不善于主动收集与疾病相关的各种信息。这可能与现有获取知识途径单一有关。现阶段医务工作者由于人员和时间的原因,对患者进行深入系统的教育不现实;同时,虽然现有网络非常发达,但是由于本次调查患者多为农民,其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上网能力较差,无法获取网上的大量信息[13]。综合康复理念的介入,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易懂、便捷的信息,让患者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取相关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管理能力。
护士要主动收集患者的信息,综合康复小组成员与患者需采取有效交流、营造宽松的就医环境,主动关心、同情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提供依据,患者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患者感觉病情症状减轻,同时,能提升患者康复的进程。因此,树立情感化护理服务理念,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十分重要,研究报道乳腺癌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认知能力患者需求不同。利用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有效解决患者的恐惧、孤独和身体意向问题[15-16]。杨柳等[17]报道,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监控和管理自身癌痛的症状和征兆,能使患者自己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减少癌症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会家庭和自我管理多元协同乳腺癌术后至2年内,局部肢体功能锻炼和全身体能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以改善自身功能状况和肢体功能,乳腺癌患者趋于年轻化,患者从“社会人”到成为“病人”是患者的“虚弱线”,悲观抑郁以及化疗,可引起患者食欲不振、莫名发怒等,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18-19],而综合康复理念结合辅助化疗,在缩小肿瘤、降低肿瘤临床分期、判断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还可通过组织“癌友协会”,请自我照顾好、社会回归度高的患者讲解自身感受,现身说法,交流心得,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鼓励家属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协助患者从不同的角度调试好自己,适应现阶段的角色转变,重塑自我价值观,摆脱失助感的困境,帮助其获得良好的社会回归做铺垫。改善自我效能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因素,而改善受教育对象的行为旨在通过有效途径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患者表现出的对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信心的不足现象,应帮助患者与医方建立从“主动-被动型”转为“共同参与型”的管理模式,对患者愿意参与治疗积极给予表扬和肯定,体会患者的经验分享,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21-24]。
综上所述,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一系列围术期优化处理措施,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效果确切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闫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65-1667.
[2] 龚振琴,闫风玉,刘丽华.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10):2590-2591.
[3] 张华,吕淑玲.中医辨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疗效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3):279-280.
[4] 唐强,陈惠玉,林奇,等.老年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与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6):4712-4713.
[5] 吴国豪.重视老年普通外科病人围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2):109-111.
[6] 刘殿臣,张冰.雾化吸入氢化泼尼松对乳腺癌气管插管术后的呼吸道保护作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2):188-189.
[7] 熊彦,袁海娟,杨慧.家庭支持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23(19):2922-2923.
[8] Kehlet H. Fast-track surgery-anupdate on physiological care principles to enhance recovery [J]. Langenbecks Arch Surg,2011,396(5):585-590.
[9] 崔丽君,何剑.围术期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策略[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2):197-198.
[10] 仲艳.青年乳腺癌患者回归社会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28-1130.
[11] 袁静.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298-299.
[12] 常云丽.早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20-121.
[13] 王卫青,卢伟华.农民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强化护理宣教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0-112.
[14] 李红丽,符蓉,赵海平,等.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人格特征与情绪状况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45-47.
[15] 黄玉玲.人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3,10(18):62-63.
[16] 周文,于风燕.系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7):113-115,118.
[17] 杨柳,徐锦江,顾立学,等.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哲学,2013,34(2B):40-42.
[18] 苗露丹,赫英娟.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43-145.
[19] 方群英.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7-9.
[20] 龚丽,邹天宁.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42-44.
[21] 孟鲜艳.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28-130.
[22] 韩改章,孙忠丽.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45-146.
[23] 崔小玲,刘艳华,韩素霞,等.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26-127,129.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实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科学的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提高护理技术,而应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的始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择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112例,其中男65例,女46例,年龄19~65岁,初中以上文化69例,小学35例,文盲8例。
1.2方法 将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即优质护理组和传统组,每组56例。一组采用优质护理,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文化背景,心理需求,制定患者围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另一组采取传统护理,术前常规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巡回护士按传统手术护理配合为主,术后未随访。
2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2.1围术前
2.1.1术前访问护理 加强术前访视,手术前1d下午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护士应仪表整洁,端庄大方,向患者作自我介绍,使之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依赖感[1]。向他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陪伴他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
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尊重其隐私,细心观察病人情绪变化,与患者交谈时注重技巧与态度。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做好患者的支持工作[2]。
收集患者相关手术资料,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除急诊手术外,术前禁食12h,禁饮4~6h,吸烟患者禁烟2w,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患者入手术室前去掉随身携带饰物,义齿,及贵重物品,应穿已消毒病员服,减少对手术造成的污染。
术前及时为患者解答疑惑,让患者了解手术医生及手术过程,以温暖,亲切的语言使患者精神放松,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3]。做好术前各种准备工作,各项检查指标是否正常,心电图,血常规,血型,术前用药等,督促患者家属各种签字如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等,介绍麻醉方式,麻醉,手术,以便患者很好的配合手术。
2.2围术中 手术中护理是从患者安置在手术台准备手术到手术结束,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为患者实施的全期护理。
2.2.1心理护理 患者进人手术室后,对于患者来说,入室是心理上最紧张的时刻。这时应由术前访视患者的护士热情友善地迎接患者,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腕标识等信息,清点由病房带入的物品,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消除患者紧张的心情[4]。术前30min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50%左右。护士在术前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可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消除患者由于陌生带来的拘束、恐惧感。同时说明手术麻醉与术中必要时需配合的注意事项。
2.2.2麻醉期护理 协助患者摆好麻醉,特别是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身边,对患者的身体做小范围的暴露并给予解释,保护患者的自尊。手术患者进入麻醉阶段,大多处于睡眠状态,此时,巡回护士应在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输液通畅。对于非全麻患者,可以简略介绍准备进行的工作。进行输液等护理操作时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刺激带给患者的不适。由于手术室工作随变性很大,当突发病情变化情况危急时,护士应沉着冷静,机智灵活,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配合共同完成急救工作。同时,在术中,为了防止患者损伤及污染,眼部、耳廓等部位用敷贴保护。电刀负极板避免浸湿,其接头下方垫海绵垫保护[5]。术中随时观察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受压、受损情况,有效的保持身体皮肤的完整性。洗手护士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及器械提早15min上台,密切与手术者配合,力求做到稳、准、快,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护士的面部表情需要与职业有良好的协调性,不为情况所左右,要通过柔和自然的表情来传递关心、同情和果断的信息。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术前制订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准确记录护理记录单,及时提供、补充术中所需物品,用实际工作使患者从内心感到放松,科学有效的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在执行手术过程中保证一切安全制度的同时,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亲切,满意的服务。
2.3围术后 手术完成后,协助包扎伤口,用温水擦净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专人守候患者加强固定约束,防止患者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手术部位及全身情况,搬动病人时选择移布单法,动作要轻巧,防止突然改变影响血液动力改变,使血压下降。
术后1~2d当台护士前往病房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给予鼓励和相应的指导,让其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观察固定处有无引起神经循环障碍,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同时征询患者围术期意见和感受,了解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并向其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进一步完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了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愈合良好,优质护理组满意率为83.93%,高于传统组60.71%,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评分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明显优于传统组(P
4 讨论
实施优质护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要求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护士的专业技能及服务态度,也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更新,提高的需要。要以“患者为中心”这是护理的核心,要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并让其感到关怀,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实施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减轻手术治疗病人带来的思想顾虑及恐惧,使患者主动地配合麻醉和手术,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并利于手术后尽早康复。另一方面,开展了优质护理后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能力,责任心得到升华,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促进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态度的提高,增进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革.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4-121.
[2]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1-3.
[3]吴荣华,朱丹,朱志聪.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准入管理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7-11.
[4]田秀梅.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的探讨[J].北方药学,2012,02.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甲状腺;腺瘤 临床护理路径(CNP)为高品质、高效率、低费用的全新护理管理模式,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特殊患者制定出有序、恰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速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利于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持续改进的照顾品质[1]。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2例,为我院行甲状腺肿瘤及囊肿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肝、肾功能衰竭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者,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均不符合本次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8例,女24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3±15.7)岁,其中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2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切除术3例,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4例;观察组男9例,女23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7.9±15.1)岁,其中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3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7例,双侧甲状腺切除术4例,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切除部位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护理,创造良好环境给患者,术前给以心理护理、指导术前检查、术前禁食8h禁水12h,术前药敏测试等。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做出对症治疗,嘱咐患者逐渐恢复饮食,应从流质食物恢复到普通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心理,术后第4d身体恢复可办出院手续出院。
1.2.2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给以CNP护理,CNP参照卫生部公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2]及普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疾病护理标准[3]等,由医生、护士等医护相关人员共同制定的CNP,并根据医生的诊疗计划及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随时调整,由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CNP内容从宣传教育、评估、检查、化验、用药、饮食、活动、出院、出院计划等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的日程工作计划表。将医生的诊疗与护士的护理内容都有序的放在每天的CNP 里。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病例上标示:“临床护理路径”由主管的护士负责做好每日的住院计划单,向护理人员讲解,并有当班护士安装CNP的内容观察患者的病情,实施当日CNP护理,当患者的病情平稳时,则在相对应的表格栏中打“√”,如病情有变化,则在相应的表格栏中打 “×”,同时在表格的下方给以注明,患者病情具体的变化,及给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签名。进行临床护理小组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加强协作,提供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显示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手足麻木6例、后上神经损伤4例、呼吸困难2例、头痛24例、呕吐7例、切口出血5例;观察组出现手足麻木1例、后上神经损伤1例、呼吸困难0例、头痛2例、呕吐1例、切口出血0例;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满意22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1.2%;观察组满意27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8%。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多数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有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部分患者术中有喉痉挛出现,有头颈部疼痛,头晕、恶心、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出现。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选择有效预防及减少甲状腺腺瘤手术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为摆在临床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CNP由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可指导护理人员有预见性地工作,为一种高效率、低费用的护理管理模式[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NP护理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文献检索及查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个人护理技能、临床经验、治疗原则,制定出的甲状腺腺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工作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及整体护理改革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振红,王庆文,王金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腺瘤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6):933-934.
[2]何洁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59-160.
[3]杨锐.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124.
【关键词】 泌尿外科; 腹腔镜; 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应用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17.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085-03
现阶段,腹腔镜技术因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应用优势已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较长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发现,腹腔镜技术虽然具有上述应用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应用风险,可能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2]。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不仅仅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能有关,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也存在密切关系[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指导方法,目前已在多种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得到应用,且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4]。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针对该种护理指导方法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做出以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类型:肾囊肿开窗术19例,肾上腺腺瘤切除术13例。采用单双号法将32例患者分为加速康复组和一般组,每组16例。加速康复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9~72岁,平均(55.8±2.1)岁。一般组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7~75岁,平均(56.3±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在开展前已事先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和同意。
1.2 方法
采用泌尿外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常规指导、术后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对加速康复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的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1)术前宣教,术前向患者讲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关知识及疾病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和临床护理的认识,缓解患者的担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2)术前1晚对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术前8 h要求患者禁食、禁水,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协助部分疾病治疗需要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3)术后24 h内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24 h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一些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产生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4)患者住院期间,定期清扫患者病房,适当开窗通风,确保患者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床单、物品整洁。(5)患者术后未排气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营养液或进食半流质饮食,排气后恢复正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为主,禁食油炸、辛辣、坚硬类食物。(6)出院前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嘱咐患者定期复查病情。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选取的用于评价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指标包括:(1)术后引流时间;(2)术后住院时间;(3)术后并发症情况;(4)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获取方式问卷调查,自制含有十分满意、满意和一般三个选项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患者进行单项选择后回收统计结果,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Y果
2.1 两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对比发现加速康复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一般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加速康复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一般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06,P=0.044),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加速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5%,高于一般组患者的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71,P=0.036),见表3。
3 讨论
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导致患者围手术期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治疗所具有的创伤性[5]。而相对于开放手术,微创手术的创伤性明显减轻,在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但与此同时,微创手术也存在一些风险因素,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影响,如术后并发症等。这一状况,提示临床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也不容忽视[6]。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依托于微创手术所诞生的一种护理指导方法。有临床研究发现,采用该种理念指导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更加精细化,护理有效性得到提高,继而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7]。本次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发现,该种理念指导的精细化护理,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疾病康复对临床护理的需要,同时还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及远期自我保健需要,能够减少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加速康复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一般组患者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一般组患者低,护理满意度较一般组患者高。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的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具有优越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钱萍,高兴莲,刘波,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36(2):204-206.
[2]王鸿雁,赵晓蓓,韩路,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37-2040.
[3]何莹,高美玲,范志平,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术期的护理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0(1):93-95.
[4]李丽莎,雷花,李艳,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44):207-208.
[5]胡艳香.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6):217-221.
[6]宋真,丁萍,岑婷,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围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3):16-17.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腰椎结核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17
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多使用局部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6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腰椎结核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结核,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平均(41.38±5.46)岁;有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形成者19例,有窦道形成者6例。观察组男17例,女6例,年龄平均(41.83±5.47)岁;有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形成者20例,有窦道形成者5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腰椎结核患者多会产生焦虑,恐惧和失望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增强其治疗信心。
1.2.2饮食护理:结核患者长期低热,盗汗以及食欲减退,护理人员依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多食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饮食。
1.2.3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轴线翻身及床上四肢运动,防止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1.2.4围术期护理:术前需完善各项检查,术前一天备皮,配血。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于术后72h内密切观察双下肢的活动和感觉情况。
1.2.5并发症的护理: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术后泌尿系感染、便秘、压疮、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等,并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情况和脊柱后凸畸形角度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设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ASIA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SIA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治疗前后脊柱后凸畸形角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前脊柱后凸畸形角度为(32.62±9.25)°,与对照组的(32.34±9.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脊柱后凸畸形角度为(15.48±5.6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53±7.26)°(P
3结论
脊柱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主要目的为矫正畸形、缓解疼痛、稳定脊柱以及保护神经,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确切,但术后需严格卧床,增加了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腰椎结核患者营养状态不佳抗感染和组织愈合能力差,且术后需长期卧床,易导致泌尿系感染、便秘、压疮、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研究表明,对择期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从心理护理、饮食管理、护理、围术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结核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至关重要[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SIA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满意,可快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李卓,刘晓艳,申勇,等.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6):837-840.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围术期;护理;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5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15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 in infants.Methods 80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7.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5.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Newborn;Congenital duodenal atresia;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Quality care
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疾病中,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较为常见,是胚胎时期肠管空泡化不全而引起,同时可伴其他畸形。此类患儿在出生后即可发生呕吐,且呕吐次数较多,量多[1]。手术治疗是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治疗手段。而此类患儿围术期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此类患儿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儿的预后[2-3]。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新生儿,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此类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新生儿共80例,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呕吐等症状,经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所选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实验研究,本实验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同时排除不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不能顺利完成本实验的患儿。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病情、记录患儿呕吐情况、嘱咐患儿家属为患儿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①病情监测优质护理。术前严格观察患儿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监测患儿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改变情况,一旦发现病情改变及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术后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对患儿术后至关重要,详细记录患儿呕吐物的量和颜色等,如果患儿呕吐物为胆汁样,患儿体温升高以及肺部听诊有湿音等,这可能是术后并发症,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作出正确处理。②做好术后呼吸道优质护理。此类患儿呕吐物容易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发生;麻醉时气管插管可导致患儿喉头水肿而导致气道口径变小,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要及时发现并告知医师作出处理;术后做好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及时控制肺部感染;通过叩背、吸痰等方式清理呼吸痰液。保持病房内湿度和温度适中。每天对病房消毒,并通风换气。③体温优质护理。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对体温调节功能有限;再者,新生儿皮下脂肪和成人有差别,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较多,外界温度对其影响大,容易使患儿发生硬肿症,所以对患儿要做好保温。把要做的护理集中在一起,避免患儿身体长时间暴露而影响体温。定时测量患儿体温,预防此类患儿发生硬肿症。④胃肠减压优质护理。当患儿出现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时,要对此类患儿做好胃肠减压,胃肠减压过程中,记录引流的量和颜色,同时告诫患儿家属做好胃管方面的保护。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硬肿症、肺部感染、肠粘连致梗阻等)发生情况。②评定两组患治疗效果比较: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患儿术后痊愈顺利出院,为治愈;患儿术后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为好转;患儿呕吐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术后并发症并没有改善,甚至患儿死亡,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③自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护理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措施、术后护理管理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25分,总评分为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划定满意情况(>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新生儿在胚胎时期十二指肠发育障碍引起,患儿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在呕吐发生过程中可导致患儿发生吸入性肺炎,长时间呕吐容易导致患儿发生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4-5]。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解除十二指肠闭锁状态,改善患儿呕吐等临床症状,使十二指肠闭锁得到治愈。根据患儿具体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检查,此类患儿的诊断容易确定。
c其他疾病一样,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护理对提高此类患儿手术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认为,此类新生儿的手术和一般患儿手术不同,此类患儿的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承受能力比一般患儿差,在对此类患儿输液时,要注意滴注速度,避免发生心力衰竭[6-7];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体温护理,因为此类患儿对体温调节能力更差。还有研究认为,此类患儿在围术期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术前因为呕吐可导致脱水,术前要处理脱水[8-9];在术前和术后做好保温措施,特别是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及时处理。针对此类患儿护理情况,本研究为观察组患儿提供了优质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强化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护理干预和护理责任,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10-1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儿提供了严格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体温、胃肠减压等方面的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疗效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13],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这与优质护理的宗旨分不开的,优质护理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质量,利于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14-16]。所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青江,楼毅,高志刚,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746-749.
[2]肖志华,钟健.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外科诊疗体会[J].广西医学,2011,33(8):1036-1037.
[3]宋东建,王家祥,杨合英,等.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549-550.
[4]吴典明,崔旭,郭斌,等.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26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20-22.
[5]郑丽丽,诸纪华,钟菊红,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1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1):38-40.
[6]张丽娟,王松,胡宝莉,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89-90.
[7]武晋萍.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5):570-572.
[8]黄儒,晏胜兰,高小阳,等.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 24(4):177-181.
[9]张春燕.优质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实效性[J].西部中医药,2015,28(8):166-168.
[10]曹淑荣,闫玲,韩华,等.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0):799-800.
[11]谢丽丽.小儿腹部外科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98-7898.
[12]辛文琼,童英,尹莉,等.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9-21.
[13]吴雪红,戴文献,张冬,等.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32例围术期管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8):2476-2477.
[14]林宇航,余冬英.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阑尾炎患儿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3):82-83.
[15]高林,李炳,蔡久英,等.腹腔镜诊治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1):69-71.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医护一体化 护理模式 围术期应用 发展
医护一体化模式作为近年来比较受到临床与患者青睐的护理管理模式[1],其仍然秉持着“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由专科护理人员、医生共同组建一个专门性一体化小组,在患者院内治疗、护理、康复期间为其提供辅助,从而为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提供保障,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质量,因此该模式对医生与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2]。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将人本理念贯穿于患者的围治疗期,并要求医生与护理人员协同合作,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为其提供辅助,一方面加深了医护人员协作的深度,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在整体层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3-4]。医院应结合专科需求与患者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医护一体化模式小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在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出其所具备的能效,最终为患者实现早期康复创造较好的基础条件[5-6]。
1 术前应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的应用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评估与宣教。医生需要评估患者全身系统,明确疾病情况,以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护理协同功能,并针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疼痛情况、血栓情况、心理状态等进行测评;最后结合医护人员的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健康宣教与对症处理方案,以减少患者术前的顾虑等,提高其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7]。(2)功能锻炼。患者入院之后,医生需要协同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喜好、具体病情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案,常规的锻炼方案包括直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除此之外,也提倡患者通过骑脚踏车,或是散步等方式展开锻炼,注意锻炼期间应严格把控运动量,避免给患者患肢造成负担,加重病情。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其患肢普遍不具备较好的活动功能,术前适当的开展有效的功能锻炼,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意义,同时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效果[8]。(3)禁食禁水。参考《中国麻醉指南与共识》(2014版)[9],医生、护理人员、麻醉师、营养师等需要协同合作,对患者麻醉前最短禁食水时间可能存在的适应症加以明确,并由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前对此展开宣教,术前患者应个性化禁食,避免禁食时间过长术后出现胃肠道并发症,且在麻醉前2h,需要摄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4)超前镇痛。即患者有疼痛感之前通过一些措施加以干预,避免出现伤害性刺激。要求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测评患者疼痛情况之后,需要立即与医生协商,并实施阶梯治疗,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5)糖皮质激素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期间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以此对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减少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的风险性。但给药剂量过大,或是周期过长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骨坏死、高血糖等情况,临床需多加谨慎。(6)导尿管。下肢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可以为尿量检测、液体控制等提供便利,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可能性。但留置导尿管属于侵入性操作,不仅会给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出现关节假体感染,或是尿路感染的风险,甚至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也会对早期下床活动造成不便,影响患者功能锻炼。因此认为在患者具体以下指征时方可留置导尿管:(1)手术时间超过90min,且术中出血量在300mL以上;(2)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HA)。
2 术中应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麻醉方式。常规麻醉有两种,即硬膜外麻醉、全麻,均会影响患者凝血功能,而且麻醉也会对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麻醉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稳定患者凝血功能。有研究指出硬膜外麻醉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风险,椎管内麻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作用等同硬膜外麻醉,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二选一,或是联合使用[10]。(2)镇痛方式。常规镇痛方案包括神经阻滞、关节腔周围注射“鸡尾酒”,一般临床多在患者关节囊关闭前多点注射“鸡尾酒”,注射点包括滑膜、股四头肌肌腱、髌腱、关节囊、髌下脂肪等[11]。有研究指出,以此为基础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避免患者术后早期出现不耐受疼痛;或是在股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辅以丁丙诺啡也能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促进作用。(3)使用氨甲环酸。受术中显性出血、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有很多学者认为治疗期间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术中显性出血、术后隐性失血风险,同时并不会给患者造成其他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但该药临床使用途径、时机、剂量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不同给药方式、剂量所产生的临床影响也各不相同。但该文总结发现,可在患者术前、术后分别取15mg/kg氨甲环酸静脉给药,虽然不存在上述作用之外的收益,但也不会给患者机体造成负担[12]。(4)留置引流管。因患者术后出血量与引流量较大,因此需要放置引流管,但会增加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假体周围感染、切口感染等,延长患者的康复周期。所以在一体化模式中,引流管理为重点内容,需要医护人员多加注意。目前临床尚未统一患者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但均应妥善止血,若留置引流管,需在术后将引流管夹闭4h以上,且留置时间不能超过24h;引流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引流情况报告给医生,医生明确引流管拔除时机。(5)下肢加压包扎。患者围术期多需要通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是绷带包扎处理伤口,借助软组织填塞效应避免组织出现水肿,或是切口出血等情况。有学者[13]研究发现,相对而言以绷带对患者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可以缩短康复周期,同时改善膝关节屈曲角度,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性较小。但其影响因素较多,例如绷带张力、绷带层数、肢体表面柔韧度、护理人员包扎经验等,因此提倡护理人员常规包扎后需要对患者患肢末梢血运情况、感觉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若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
3 术后应用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胃肠道管理。患者从麻醉中清醒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吞咽功能、精神状态进行测评,医生协助护理人员评估其营养状况,排除误吸风险之后需结合患者麻醉方案制定胃肠道管理方案。例如全麻,需要在清醒后立即进食、进水,若硬膜外麻醉、腰麻,需要在返回病房后进食进水。术后需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患者摄入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避免长期禁食禁水导致患者胃肠道出现不适的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2)疼痛管理。护理人员每天均需要测评患者的疼痛情况,若评估在3分及以下,可行常规疼痛护理方案,例如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心理辅导、更换等,或是王不留行籽压耳穴镇痛,患者有明显的止血带反应性疼痛、肿胀症状时,可涂抹消肿止痛膏,维持7h左右;若患者评分超过3分,应测评4次/d,若评分达到7分时,应测评6次/d[13]。护理人员完成测评后需要立即告知医生,由医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镇痛方案。注意医生制定镇痛方案时,需避免同类药物重复使用,以产生耐药。(3)功能锻炼。当患者不再受到麻醉影响之后便可以基于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功能锻炼,常规锻炼方案包含直腿抬高(20次/5min/组,共10组)、伸膝(15min/次,2次/d)、踝泵运动(500次/d)等,争取患者术后1周膝关节伸直角度<10°,弯曲角度介于90°~120°之间[14-15]。医生、护理人员需要协同测评患者的疼痛情况、肌力情况、生命体征等,只有综合测评合格的患者方可下床活动,并由医生制定(非)负重位屈曲/伸直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期间需要由护理人员全程跟随,避免患者出现意外事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16-18]。(4)恶心呕吐管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恶心呕吐预防工作,此方案等同于术前措施;对于存在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干预:抬高患者的脚、软枕垫高患者头部等,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需要立即告知医生,通过止呕药加以干预。
4 结 语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将人本理念贯穿于患者的围治疗期,并要求医生与护理人员协同合作,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为其提供辅助,一方面加深了医护人员协作的深度,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在整体层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减少了患者围治疗期的风险隐患;可以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同时,改善其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瑾.健康促进管理模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系统管理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6):168-169.
[2]郭建英.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6,056(20):80-81.
[3]Zhen-JieYao,JieBi,Yi-Xin Chen. Applying Deep Learning to Individualand Community Health Monitoring Data:ASurv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2018,15(6):643-655.
[4]ShuaiYang,YangHe,JinsongLeng.Review:Recent Progresson Poly(etheretherketone) andIts Composites for Biomedical,Machinery,Energy and Aerospace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Series),2020,27(3):243-258.
[5]宋荣,王春艳,陈雪,等.医护康一体化工作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健康之友,2019(1):192.
[6]YiJiming,WangJian.The Establishmentofan Overarch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J udicial System[J].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20(2):72-102.
[7]李悦.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27):256.
[8]石晓娟.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163,165.
[9]朱晓娜.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55,158.
[10]杨伟毅,梁桂洪,刘军,等.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促进快速康复[J].广东医学,2019,40(9):1199-1204.
[11]郭美容,詹文英,吴淮,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2):187-189.
[12]王媛媛.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182-183.
[13]王成海,李沙,刘月梅,等.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33-135.
[14]杨春练,陈玲炫,陈培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度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6,31(1):135-137.
[15]赵丽.膝关节置换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的构建及试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7.
[16]冯振伟.体医融合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