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时间:2023-08-02 17:1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尺度;单元学习设计;学科素养

如果从素养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常规教学,我们会发现单一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孤立的活动、不充分的学生体验很难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很难承载素养的发展。深度学习强调已有经验与新经验的联系,强调知识、经验的整合和结构化,强调把握学科本质从而实现迁移。地理学科区别其他学科的优势特征也正是不断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人类活动各要素之间及人地之间建立联系。由此可见,建立“联结”,整体性、结构化是地理学科深度学习发生的重要判据。深度学习倡导的“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这样的单元完成了从“内容单元”到“学习单元”,从“教材单元”到“学生素养发展单元”的进阶。所以,单元学习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如何进行地理单元学习设计呢?笔者认为对与能力素养目标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最先需要考虑的。我们需要挖掘出地理学科核心知识所承载的学生素养发展的价值、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评价方案,这样才是素养目标导向的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尺度”是指地理事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量度,即空间范围大小和时间间隔长短,又可指观察和研究地理事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和时间单位。地理学研究对象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共轭尺度和时空耦合关系之中。《地理教育国际》将尺度界定为地理学关键概念。张家辉、袁孝亭教授对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核心概念进行了筛选、释义,其中就包括“尺度”。可见,“尺度”概念有助于学生“地理视角”的形成,从而能“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中学地理课程需要关注的核心概念。现行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版本的教材对尺度概念都有隐性的表达。例如从课程内容基本结构来看,“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的认知区域“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就是引导学生用尺度的视角认知世界。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我国气候主要因素”,教材就通过不同尺度呈现出纬度、海陆、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但由于初中地理课标和教材中尺度表达不够外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容易忽略,从而造成初中学生难以构建尺度概念。

一、“尺度”概念单元目标解析

笔者通过对“尺度”相关文献的学习,明确了尺度概念内部结构及与其他地理事象的关联,通过不同空间尺度划分、关系、功能的方法,进而了解到尺度思想独特的教育价值。即帮助学生增强对不同尺度间相互影响的敏感性,养成划分不同尺度认识世界的思维习惯,建立改变尺度看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以此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如图1所示。

二、“尺度”单元学习主题确定

笔者发现,现行七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中,中国区域地理中区域选择都关注到了长江流域及其下属各区域,但不同于其他区域(东北地区、黄土高原等),其在教材中呈现的区域尺度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笔者发现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是不同尺度下的范围呈现。笔者进一步将各版本长江流域的教材呈现内容进行梳理发现,长江三角洲是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整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其形成、演进依赖于这个地区、长江流域、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需要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对它的发展进行分析,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个区域的特性。因此本单元选择“长江三角洲”作为单元学习主题,尝试从空间、时间的尺度进行认识区域的单元学习设计。

三、尺度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1.设计思路初中地理单元设计思路基于核心概念,但不是脱离事实机械记忆概念性知识,而应聚焦由典型事实和论据走向相对抽象的核心概念,形成方法和观念,进而迁移运用到新情境、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样呈现知识建构,思维不断进阶的单元学习目标设计路径才是指向素养达成的单元学习,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11-15.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张家辉,袁孝亭.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核心概念:筛选、释义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1):113-1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琳.基于空间尺度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改进探讨[J].中学地理参考,2020(19):31-34.

[6]张家辉.人教版和湘教版地理教科书体现尺度思想的现状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10):42-46.

[7]袁孝亭.交给学生用地理空间视角观察世界的方法[J].中学地理参考,2014(13):27-29.

第2篇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G633.55

一、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采用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固然有其内在的优点和优势,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是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背景在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的。由此可见,关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1.地理核心素养简介

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四大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识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等。但是,要想真正实现上述目标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2.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实例探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初中地理核心素B培养的培养,笔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说明:

我们以《西北地区自然和农业》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素养提升应该说是在前三个方面,即人地观念、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识等方面,在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较弱。为此,笔者建议按照如下方式设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就是要引入知识的连接,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来完成对新课的引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填图的方式来复习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图,另外通过一些景观照片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完成知识链接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西北地区的地图空白图,让学生完成位置范围界限、地形以及河流信息等的填写,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空间定位,进一步落实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区域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意加强观察,并及时进行调控。

再次,就是要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顺利完成本环节,笔者建议通过承转的方式完成,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跑出如下问题,即西北地区之所以会有多季节性河流这样的特殊气候,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干旱的气候,那么是不是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都一样呢?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样干旱的气候会对西北地区的植被分布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呢?

在抛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重点以及难点,并进行必要的点拨,进而让学生边合作、边探究,最终成功完成任务,找到“基于这样的特殊气候,西北地区的农业和种植业应该如何发展呢?如何有效避免上述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呢”?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后可以通过检测反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就是本章及的拓展活动,也就是实际运用环节,让学生完成呼伦贝尔草原房车样板房的制作,这也是对前三种核心素养的深化与拓展。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本节课,学生可以运用地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地形、河流的空间位置,可以.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特点与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可以举例说明西北地区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活动,学生往往可以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而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更加容易实现了。

但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就是教师一定要充分备好课,备好教材,即在哪一个环节抛出问题教师都要实现设计好,要事先预料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突况。

其次就是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在知识水平、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分组,保证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再次就是教师的介入、点评以及总结都要恰到好处,教师的点评不仅仅要以鼓励为主,同时要具体、有针对性。

最后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专业素养,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为更好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这种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应该是过程性的,应该是能全面、客观、科学反应学生实际水平的,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由家长参与的。

三、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提升初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为此,笔者建议教师要树立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在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既定教学目标,围绕实际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手段,切实做好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为全面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孝伟.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洋流”一课为例[J] .地理教学,2015,22:31-32.

[2] 王文涛.初中地理“微课程”设计初探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5:44-45.

[3] 曾早早,何妮妮.运用核心概念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44-45.

[4] 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09:51-53.

第3篇

关键词:学科素养;地理学视角;校本课程

地理视角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编写说明中把“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作为教材编写的第一个指导思想,认为地理视角是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高中地理教材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即综合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视角。笔者综合各研究中对地理视角的有关论述,将地理视角定义为: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两方面,即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点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中,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地理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对于学生,地理学习成了记忆的过程,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考试之后就忘记了。也造成大多数人以为地理就是一门有关地名的学问,影响着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

既然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对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地理眼”?笔者认为,近年来大量的校本课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校本课程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校本课程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

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中,紧抓地理思维特性,通过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只有把握校本课程中地理视角的特征,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许缺点,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国家课程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地区性和个性。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免带有普遍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老化和知识的陈旧成了国家课程的通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正如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视角。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注重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其中课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特色会因他人的借鉴而不再鲜明,所以学校要有特色地办学,要不断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根据本校的师生特色、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发挥自主性的权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有个性的课程,使其内容更贴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往往穿插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能从授受式的学习定式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参与,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地理视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和广阔。另外,地理校本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地理视角的形成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名能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地理学视角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2]胡红杏.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观的转向: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意识

引言

纵向教学衔接就是指高中地理老师培养学生拥有高度地理素养的全过程,并整体掌控初中和高中两个学年段地理课程的“性质、基本思维、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相关条件和教学现实效率,并探研和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保障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完善性和持续性。

1.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培养

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在后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建立在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之上的,任意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不到位,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其后阶段的教学质量。从“应然”的角度出发,高中教学是建立在义务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而更深层次的教学实践。而事实上,由于现在的升学竞争影响,义务教育的地理教学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自然也就出现了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很弱化,而因为初中和高中的学校分离情况,即使部分初中和高中学校没有分离设置的学校,那么大部分地理老师也没有进行初中和高中大量的循环教学,也从而使得老师无法全面去清晰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使得造成了“初中、高中”地理学习脱离,这不仅影响了其老师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的培养和挖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衔接认知度,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去真正地实行新课程所提倡的培养现代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思维意识。

1.1从理论方面引导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

促使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形成的有效前提是“理论引导”。通过在教育理论上的引导,使得高中地理教师子啊教学过程中逐渐达成清晰的衔接意识,并且能够培养他们所制定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衔接意识方案。倘若老师真的有趣制定方案,那么他们就会在教学的实践中去有所尝试。当进行尝试之后,发现期许的教学效果和自己所设想的一样,那么老师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就会进一步去激励老师巩固自己的教学衔接认知,从而去改变过去不确定的教学理念并使得运用现在所实行有效果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可以从研读地理课程标准下手,因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析、考试命题”等相关方面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其具有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目的和检测教学结果的意义,因此,老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标准认知能力。而老师的课程标准认知是指老师在“备课、上课、课后”等教学环节中,对课程标准的“本质、内容、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并以此来进行不断的调整自身教学准则、学生、教材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性”。此外,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挂钩的,所以,老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和研讨高中新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思维、目标”等方面去把握高中地理课程的新标准要求,来使得保障高中地理教学的“持续性”和“前景性”,从而达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更好的衔接目的。

1.2从实践方面培养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

“衔接意识”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达成的。而地理老师也只有从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去积累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际经验,并将其地理课程相关专家所提供的理论与自己所学导的地理专业知识进行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树立教学衔接认知。比如说,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因为教学活动场地是老师形成教学衔接意识的重要实践基础,只有老师亲身经历了才有可能去进行深度理解,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衔接角度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深思,要不断地跟进当下时新有效的教学思维方式,进而让自己的教学衔接意识能够有更深度提升。

1.3从建立体系方面培养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

“理论引导”和“实践培养”对于唤醒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些举措是必须要实地进行的。当然,除了高中地理教师自身的付出外,还需要去建立完善合理的体系来做有效保证,使得将高中地理老师教学的衔接意思进入“规范化”管理的日程中。比如说,可以建立老师互动交流体系。地理老师需要一定的教学衔接能力,那么地理老师互相之间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地理老师只有互相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长期的合作沟通。学习可以组织一些地理老师到其它的初中或者高中去听课,尤其不是教不同学段的地理老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方式去讨论他们在教学现实中的得与失。通过老师之间这样互相交流的活动,来最终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

2.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培养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理论引导、实践培养、体系建立”等三个方面加以唤醒,从而达到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内容;信息技术;谚语

学生的现实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同时课堂上的地理知识也难以脱离现实生活,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地理是对生活环境、区域信息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念和区域认知能力,能充分表明地理和人们的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尊重教学的一般规律,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加强生活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观察力。

一、生活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内容多姿多彩,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为教学内容增添趣味性的内容。在融入生活内容的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营造出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能产生乐学好学的心理感受。当结合生活内容讲解地理知识时,教师能将一些新颖的图片、视频、物品等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能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当代初中生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忽视了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内容能带领学生了解某些社会事件,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另外,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讲述地理知识、生活内容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和生活内容中的精神品质,这对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能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是当前初中教育的主要背景,指导着教师的教学。在课程实施方面,新课改提倡教师践行综合教学思想,一方面加强不同学科的结合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学科教学与生活内容、科学技术的联系。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内容恰恰符合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要求,能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通过生活内容的渗透,教师能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现象、生活语言、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提升综合教学的效果。所以,生活内容的渗透有利于教师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各个教师都提升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运用。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内容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分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增强区域认知素养。另外,生活内容的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推动学生树立实践探究意识,对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生活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景

情境化教学能带给学生真实的学习感受,帮助教师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些地理现象难以通过语言详细地描述出来,需要教师通过特定的情景进行展示。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内容和地理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图像情景、声音情景等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展现在课堂上,以此加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放松紧张的学习情绪,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例如,在传授《地球的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信息设备展示学生熟悉的学校教学楼白天景象的图片和夜晚景象的图片,播放日出和日落的相关视频,以此创设生活化的图像情景,向学生讲解“地球沿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变化”的相关知识,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学习。

(二)结合生活谚语进行课堂教学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结合实践活动和一般地理规律创编了许多生活谚语,这些生活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现象。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地理认知,选择一些正确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谚语,将这些生活谚语穿插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然后带领学生分析生活谚语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生活谚语帮助学生记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使学生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巩固对抽象地理知识的记忆。例如,在传授《中国的气候》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不懂得看天就看地板”这句平潭当地的生活谚语,向学生讲解“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特点:一到春夏季节,学生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室内地板湿漉漉的,即使不懂得分辨东西南北(“不懂得看天”),看地板(潮湿)也可以知道这是南风天(平潭话叫作“南风潮”),使学生对夏季风是偏南风以及温暖湿润的特征形成深刻的记忆。

(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是一般教学规律的体现,适用于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研学旅行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被地理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推动学生深入社会领域,使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学习素材。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践,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传授《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当地的渔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观察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农业类型,使学生自主探究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农产品类型的联系(海岛与渔业)。

(四)联系生活案例设计地理习题

学与练的有效结合是学生提升地理成绩、增强知识应用能力的必然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利用相似的题目引导学生练习,导致地理练习题具有“换汤不换药”的特点,这不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习题教学的作用。基于此背景,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融入习题教学,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内容、案例等创编新的地理试题,推动学生在解答地理试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有利于锻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顺应中考试题逐渐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发展趋势。例如,在传授《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平潭当地多发的台风灾害设计练习题,如设计“2001年6月23日,第2号强台风‘飞燕’在平潭正面登陆,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破坏(107位渔民葬身海底,财产损失7亿元),试分析台风多发生在什么季节?”的练习题,以此引导学生运用“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知识解答地理习题。在解答该题时,学生可以根据“6月23日”“第2号”等关键信息分析出台风发生的季节。总而言之,生活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地理综合思维、提高在社会中进行地理实践的能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深度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含义,不断提升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掌握程度,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发掘适用于地理教学的生活素材,积极探索将生活内容融入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中品.初中地理渗透生活元素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第6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建构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67-02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很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发地理学习资源,丰富地理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观察地理事象,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降低学习地理的难度。再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表现地理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初中地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方式,学会利用地图分析相关区域的地理情况、气候温度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高度,而信息技术通过声像技术、视听技术等,将图文、动画、视频等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更为直观和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地理发展变化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二、目前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然而,由于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二者的整合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科学融合。很多教师都误解了课程整合的概念,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就是进行了课程整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运用,不能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二是过度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盲目追求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三是忽略教师的课堂组织功能,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误区,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达到设备与教学的优化组合。四是用课件演示来代替学生的实验活动,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忽略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互动的缺失。五是地理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较低。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理论分析

3.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该理论强调学习者是对外来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适当加工的。学习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有时会出现一些冲突,包含着学习就是对这些冲突所导致的对认知结构进行重组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以及地理能力的运用,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为了消除个体所做出的非期待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对个体的反应施以强化。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有七个方面:一是反馈和即时的强化;二是个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做出反应;三是反应从简到繁;四是个体做出的错误反应要逐渐减少;五是回答必须与正确的反应完全相符;六是个体可以自定学习速度;七是必须详细说明终点行为。将该理论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地理信息,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行构建地理问题模型和进行地理探究。

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4.1 改革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只占50%,师生互动产生的内容占40%,学生自行创造发挥的内容占10%。因而,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地理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改为动态的传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增大学生的信息输入,使地理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知识性,从而有效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让初中地理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由被动吸收转为主动思考、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利用好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一方面,现在的初中地理教材融入了很多信息技术知识,比如说火山、地震、人造卫星照片等等,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另外,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解释地理概念、地理现象以及地理规律,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从而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以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讲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时,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地理教师利用地球模型或者在黑板上描绘,有误差的描绘容易让学生形成误解,空泛的理论知识讲解对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也造成阻碍,从而教学目的无法达成。而笔者利用动画演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使古海洋消逝,陆地挤压后隆起而成。学生在动态的图文展示中掌握准确的板块运动知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主动思考、合理质疑、发展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建立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资源库,丰富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地理教育现代化的重难点是建立地理课程资源库,其重点就在于地理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入库管理与检索,地理信息资源库的资源包括两类:一类是地理教材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图片资料以及其他一些校内资源,另一类是各种媒体图书馆专家学者互联网等校外资源。地理信息资源库的资源需要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收集,需要保证资源广泛性有效性和深度性以及代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多媒体为核心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能反映地理科学发展的地理教学内容。

4.4 创造适宜的地理教学环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社会生活环境,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还可以丰富和活跃现有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教学有关“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课题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关于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山区道路交通状况和地质灾害等的相关媒体报道,以及对山区地区带来的经济及环境的影响等,让学生们对山区面积广给当地社会带来的利与弊有了初步的印象;导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开发和保持山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课中,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如九寨沟、拉萨、天山等关于山区旅游点和山区的蜀道、吊桥、山区常见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泥石流等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课后,讲一些山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4.5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多媒体教室讲授演示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讲授。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的课件演示,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二是多媒体网络教室主导研究学习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出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知识辅导作用,教学任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三是多媒体网络讨论研究模式,教师组织引导,提出问题,师生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在线讨论或离线讨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能及时被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看见,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四是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确立学习方向,通过各种资源实现课题的目标,并发表研究成果,形成互动探讨。

五、结论

总之,地理学科是一门思维综合能力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方法和思路。作为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教育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彩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J].教育,2011(36).

第7篇

(深圳市龙华中学,广东深圳518109)

影响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比如:①学生方面,包括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地理技能、地理学习的兴趣等;②教师方面,包括教师的地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对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等。因此,本文以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例,通过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分析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划分,七年级地理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地球与地图”和“世界地理”。其中,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内容可以细分为6个部分,有“地球与地球仪”“地图”“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和“地域发展差异”。可以看出,这6个部分属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更偏重于自然地理知识,但由于初中阶段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所以相对于高中阶段的难度有所降低。七年级下册的地理知识内容是“认识区域”,分为“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和“认识国家”3个部分。可知,这3个部分属于世界地理知识,认识的范围由大到小,旨在让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探究和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以下就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教学片断的举例来进行分析。

一、利用生活化的地理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地理知识是培养学生形成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而地理知识也源于生活。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使地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融合为一体。因此,教学时创设的生活情境应是真实的、科学的,能正确反映出实际地理问题并带给学生共鸣的,教师不应想当然的将成人生活经验放到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

案例1: “陆地地形的类型”的教学片断

讲世界五大地形时,按照学生最容易混淆的“高原和平原”与“山地和丘陵”进行对比学习,先说共同点,再分析不同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结果,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最后再单独地讲“盆地”的地形特点,这样就完整地说明五大地形的内在区别。在了解了五大地形的概念以后,教师出示深圳的自然景观图,让学生从身边的例子出发来分析它们属于什么地形。

教师:深圳的“梧桐山”“羊台山”和“莲花山”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学生: “梧桐山”“羊台山”和“莲花山”都是属于山地。

教师:深圳的“梧桐山”和“羊台山”属于山地,而“莲花山”则属于丘陵。学生学会判断地形的关键,并不是名称有“山”的都叫山地,而是要从地形的根本属性入手。由于“梧桐山”和“羊台山”的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且坡度较陡,属于山地;而“莲花山”的海拔在500米以下,坡度较为和缓,因此属于丘陵的类型。

教师通过挖掘学生熟悉的、贴近其生活体验的地理事象,让学生亲切地体会到“地理源自生活,地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认知年龄和原有学科基础,精选适合学生的生活化地理素材。比如,案例2讲述降水形成的条件,涉及到物理学科知识,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入手,适当地弱化物理专业性知识的解释。

案例2: “分析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的教学片断

对于“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的教学内容,湘教版地理教材是在正文中直接以概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呈现的结果会比较生涩。由于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涉及到物理方面的知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学科是在八年级开设的,所以这部分知识储备还不足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来讲解这部分内容。

教师:学生在夏天喜欢去买冰冻的饮料喝,当饮料从冰柜里拿出来,过了一会,饮料瓶身就会有一层“水雾”,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冰冻的饮料瓶会变成小水滴、外面的空气比较热等等……(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基本能说出气温降低、水汽的条件,但是凝结核,由于学生没学过,教师可在后面适当解释)

教师: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有: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二、设计地理小实验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实践性是指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仍过于强调知识性的学习,缺少实践性的地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表现出动手操作能力低、不擅长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改善实践性地理学习活动缺失的问题,从而真正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育的性质,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案例3: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中的直射与斜射实验

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导致地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方,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热越多。在讲述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之前,要先和学生说明直射和斜射的差异,这里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上课的前一晚做一个家庭小实验,在没有开灯的房间里,用两个相同大小的手电筒,分别垂直和倾斜照射到地板上,观察哪一个光束更亮,试着分析观察到的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把观察结果和原因告诉大家。

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能类比地理解,相同的一束太阳光线在直射的情况下,比斜射单位面积获得的光热更多。

通过以上简单、安全且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家庭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的“生活性”,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三、以地理学整体论思想构建地理知识思维网

地理学整体论思想的本源是整体性和关联性,其地理性体现在置于“空间一地域”“地理事象的整体关联”“人地交互作用”中研究地理。教师可运用地理学整体论思想,指导学生学习地理时从联系的角度去认识地理要素和地理事象,将地理要素的学习置于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关联性、要素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关联使地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运用地理学整体论思想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可将过去零散的地理知识,整合成以地理要素相互关联为特征的综合地理知识思维网。

案例4: “区域地理”的分析与综合

七下的地理知识主要是从世界地理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宏观上学会和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湘教版地理教材以“亚洲及欧洲”作为开篇,详细地阐述了亚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在分析亚洲地理特征的过程中,通过亚洲和欧洲的对比学习,让学生把刚学到的分析亚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方法运用到对“欧洲”的学习上,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由于“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地理的开篇内容,教师在讲完这节课的全部内容后,要注意归纳和总结区域地理的方法,可以通过板书或者表格的形式向学生完整地展示分析区域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1所示)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的各个要素以后,让学生学会综合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让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的水系结构呈辐射状的特点。教师可向学生呈现地形和河流的叠加图,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从而分析出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从高处往低处流,因此水系结构呈辐射状的特点。

四、创设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地理信息的加工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之一。现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通过教师、课堂和教材获得,而且可以通过课外书籍和网络获得。在七下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小组展示课”的方式,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让每个小组组员收集不同国家的相关资料,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整合,然后向全班介绍不同国家(详见案例5)。

案例5: “学生小组展示课”的教学活动

七下第八章“走进国家”总共介绍了七个国家,教师把全班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8个组员。在第八章开课前,教师组织七个小组的组长抽签决定每个小组负责介绍的国家。教师向小组长说明要求、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小组介绍一个国家有特色的一个方面内容,每个组员必须参与,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时间在5~8分钟。比如:第一节“日本”可介绍它著名的火山,并且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在每次开新课前一个星期.让学生把制作好的课件或者其它形式的成果先给教师“试讲”。根据学生试讲的内容,教师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每个小组毕竟初次以“小老师”的角色向全班展示成果,学生准备要展示的内容难免偏多偏杂,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一次课前的改善和预热,让组员知道如何介绍一个国家的内容,如何说明和解释清楚一个地理问题。

地理课堂教学涉及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并没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或模式。教无定法,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追求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真正地落实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从地理课堂教学来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地理图像判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地理技能与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佳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3,(13):9-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素质化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探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和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地实现了广泛式共享,为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师,笔者积极顺应新课程理念,在“创新教学艺术、探索有效教学、促进地理课程的素质化教学”方面,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和点滴体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简要阐述,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加强阅读解析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素养

自古以来就有“阅读是学习之母”的美誉。在坚持以能力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下,重新提倡并强调阅读教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解析地理阅读材料,从根本性质来讲,对于提高地理信息的捕捉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素养,势必会对学生的一生有所影响。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根据阅读材料能否进行有效的直接作答,可以将地理阅读材料解析的方法分为“直接解析法”和“间接解析法”两大类。本文仅以直接解析方法为例来说明问题。就一般情况来说,此类问题的基本特点是材料的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意思清楚。对此,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从中找出一些重要的中心语句抑或关键性词语,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语句或词语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找出答题的线索甚至相关答案。对初中生而言,教会他们地理材料的直接阅读解析方法,既能为进一步学习间接解析法打下必要的能力化基础,又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地理学习成功信念。

二、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有效深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情感

教学是感彩较浓的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渲染学习心境,实现由境生情、情景交融的理想化状态,在此结合有关材料来讲解地理知识,可以赋予教学内容以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使得理论内容更加形象起来,从而促进教学效果。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并能充分增进思维、培养能力、启智导行,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良好的有效支撑。

本文以游戏情境教学法为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熟识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在政区图上的具置和轮廓特征,在他们较好地掌握其名称和简称来历的基础上,有教师准备了一张巨幅中国行政区填充图和34张事先标识好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的纸牌,让学生从中任意抽出10张纸牌,在最短时间内把之粘贴到填充图内的适合位置上,放错一处扣除10分(满分100),直到扣完为止。由此激活了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

三、注重开展整合教学,有效增强学生的优化学习意识

作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理学科,可谓既包罗万象又异彩纷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其独特的写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把之与其他学科进行优化整合,能够有效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把握,也能为学生创造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良好平台。对此,新课程强调,学校教育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而且应当“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

四、因需开展活动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参与精神

第9篇

关键词 衔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感觉到因为学生能力与知识的欠缺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开展下去,而解决这类问题却常常又十分的棘手。尤其是涉及区域地理原理知识和规律的分析、理解、应用时,学生往往表现的无从下手,特别是在自然地理知识教学中,地球运动、气候、洋流分布与影响、自然带的学习;人文地理中城市、工、农业、交通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地理中以区域作为载体研究区域间的环境与发展差异、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其主要原因在于:1.相关地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缺乏;2.地球基础知识和原理、规律掌握薄弱;3.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以形象记忆为主;4.教师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没有兼顾到与初中地理的很好的融合与衔接。

初中倾向于“是什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高中更倾向于“为什么”,着重于综合分析能力。与初中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往往学生在学习关于气候这部分内容时感觉到非常困难,很难获得理想的课堂效果,教师往往会仅仅选择将初中的相关气候知识再回顾一遍,而这种教学行为打破正常教学程序,产生低效教学效益。面对师生都很纠结的知识点,更需要教师师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将初高中相关气候的进行重组融合。

一、注重初高中气候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课程标准来进行比较两学段要求不同点。初中地理只需要了解气候名称、分布,气候是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点,也是重要的工具性、规律性知识点,是学习中的难点,需要掌握气候分布规律、特点、成因、判读以及会分析气候对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影响。在教学时不能只是简单将初中与高中相关气候知识叠加与罗列。因此在教学前应该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的变化情况,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情适时将初中内容穿去,并进行一定的拓宽延伸,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使知识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加深印象。课后对学生在课堂或者练习中普遍存在的、暴露的问题作以记录,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做到处理教材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效率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学科受重视的程度影响,所以初中教学内容通常形象直观,学生只需要掌握“是什么,在哪里”即可,更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老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讲解的方法,同学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高中地理则要求更重于“为什么,怎么办”,要求能够在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础上,学会原理性、规律性知识,而后以此去解决更多的地理问题,所以高中地理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单纯初中形象直观甚至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要做大幅度的调整,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启发性、自主性、课堂充满浓郁的探究氛围,更倾向于对学生的方法的指导与能力提高。

三、注重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衔接

初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高中地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深度、广度显著增加,很多同学因为初中不重视,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素养欠缺,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于地理学科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门相对“陌生”的学科,以至于在分科选科时,选择地理的同学非常少。所以高一的教师在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尤其重要。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核心思想是: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由“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理解型”主动学习转变。第一,学习任何知识点,都需要心中有图,更要会用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灵魂。第二,必须要理解高中地理课程中概念、法则、原理产生的原因,并非只是初中时要求识记。第三,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个体向一般规律总结归纳。第四,要有一般向特殊深度思考,甚至有针对性进行逆向性思维。第五,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运用所学原理性知识。

学生学习气候的一般方法指导:

①是什么气候,在哪里?(气候表征、区域定位)

②在该区域为什么形成这种气候?(灵活运用地图分析)

③以此推理其他种种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同一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不同、分布规律不一致的原因。(发现问题,由一般到特殊深度思考)

⑤能够依据分布、特点等判断气候类型。(逆向思维)

⑥解决分析某一具体区域气候的特点、成因、影响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学习方法的引导,不仅仅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更是学习能力培养和提升,学会了“会学”的本领。

四、注重评价的衔接

初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在评价机制上也应该深度研究和调整。初中阶段地理课堂对于学生评价更多关注学生呈现的结果,而对于呈现这个结果的思维过程通常不会太多关心,更不用说评价。而高中阶段最主要任务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过程中,所以评价应该是发展的,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整个发展变化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的、即时的、动态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袁少民.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1):9-11.

第10篇

[关键词]STEAM;初中;地理课堂

STEAM教育模式是在美国最先提出的STEM模式的基础上,由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出的更为完善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笔者经过对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大多数学者只是对STEAM教育内涵、原因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将STEAM教育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比较少。基于此,结合地理学科特征,笔者尝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行STEAM教育模式,致力于丰富我国对STEAM教育模式研究的内容。

一、实施背景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7位,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提高全民创新能力,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力成为中学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新课标的出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STEAM教育所倡导的创设真情实景、跨学科知识结合、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等理念与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这也说明了STEAM教育模式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初中地理课堂上落实STEAM教育理念的可行性

(一)地理学科的特性地理学科中的大气、水圈、岩石圈的知识囊括了物理、生物、地质等学科,体现了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更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征。[2]地理知识的价值体现在为工农业建设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熟练掌握并运用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助力于“两型社会”的建设。[3]因此,地理学所具有的特性与STEAM教育理念相契合,STEAM教育理念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倡导主动发现问题,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与我国当前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课程标准与STEAM教育理念契合性STEAM教育模式是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验、交流总结反思等环节来完成课堂教学,这与我国最新出台的地理课标的要求是一致,重点都是学生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热爱地理、热爱生活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与STEAM教育理念中培养创新人才目标也是高度一致的。

(三)课程内容与STEAM内容的一致性初中地理的内容较为基础和广泛,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大部分。世界地理中的地球面貌、气候、居民聚落等,属于STEAM教育模式中的基础科学层次的内容;中国地理中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与发展等属于STEAM教育理念中技术层次的内容。由此可见,初中地理课程中很多内容与STEAM教育的内容是相契合的,可以使用STEAM教育的范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三、STEAM教育模式的案例探究

(一)甄选主题,创设情境初中地理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但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STEAM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所以甄选主题是第一步,接着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教师在运用STEAM模式进行教学时,应创设契合主题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定主题:中国河流———滔滔黄河。情景设定:播放《黄河颂》、黄河水系图、上中下游三张地貌图。

(二)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导线,教师应紧扣课程标准,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符合,能达到教学目的的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尽可能多收集资料。根据主题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提出问题:本节课以“河流地貌”知识点为中心提出问题,①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②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③如何治理黄河。收集资料: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资料内容包括黄土高原没有遭到破坏前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流经的地形区,“地上河”的形成,两岸人们采用的治理措施等。实验器材:两个30cm×50cm的塑料盒,两堆同样粗细不一的泥沙,花洒、勺子、铁架各2个,一块10cm×10cm的纱布。

(三)构建知识框架,指导学生实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在构建知识框架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对实验方案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问题解决。活动前,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落实分工;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太多,应再次检查实验流程,调整实验方案,重复实验。1.构建知识框架。①课本知识点:河流侵蚀会受到流水速度、被侵蚀物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治理洪涝灾害的方法。②STEAM知识:技术上要认真设计实验步骤、核实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工程知识上特别要关注黄河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地上河”的防护工程;数据上学生仔细观察,做好实验数据记录,确保实验真实性和准确性。2.实验操作。实验一:分两组实验同时进行。在两个塑料盒里装上已备好的沙子,放置于铁架倾斜面上,分别在盒子顶端插入小彩旗,用勺子挖泥沙在河床两侧筑成两个堤坝,铺好河床。在距离小彩旗5cm的地方,一个盒子盖上纱布(模拟地表绿植),一个不盖纱布。两个花洒同时匀速浇水,学生记录水流过后河流的深度、宽度、长度的数据。实验二:两个盒子都重新回填沙子,把纱布拿开,一个花洒加大浇水的强度,另一个依然保持匀速浇水,学生记录河流被冲刷后的深度、宽度和长度的数据。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一个盒子放在倾斜角度30°的铁架上,一个放在平面上,同时用匀速的水冲刷,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四)交流总结反思1.交流。实验一表明,有纱布的河床深度、宽度、长度均比没有纱布的河床要小。实验二表明,同样的裸露泥沙的河床,强度较大的水冲刷的河床深度、宽度和长度要比匀速浇水的河床要大些。实验三表明,坡度越陡,受冲刷的程度就越严重。2.总结。实验结论:水土流失的程度与地表植被、流水强度、坡度的大小等因素有关。河流的治理方法:植树造林、疏通河道、加固大堤等。3.反思。不足:实验过程中,花洒冲刷的强度难以保持一致,河床泥沙恢复也难统一,会导致实验数据有出入,影响实验结果。综合以上分析,STEAM教育模式符合我国当前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此文初步探讨了STEAM教育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验结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STEAM教育模式作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促进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STEAM教育的相关研究来,丰富我国STEAM教育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2018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

第11篇

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热词。在相关教育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在教师朋友的日常交谈中,在教育报刊的重点文章中,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成就一件大事,造势是至为关键的一步。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修订,就营造出了一种积极的改革发展态势,改革信号已深入基层学校,课程理念已进入教师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蓝图已经绘就,深化教育改革的种子正在迅速萌发。

目前,一些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一些不够清晰的地方。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思考和实践过程。结合个人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在两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期望能给教师朋友们些许启迪。

一是应把握好知识教学与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从这个概念来看,知识是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养培养并不是忽视知识教学,相反对知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地理课程目标是素养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掌握,应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是应处理好素养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学习是个体与情境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情境不是学习了学科知识或技能之后,检验掌握程度的试验田,而是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逐渐形成,学科知识和技能不断结构化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石漠化这一内容时,就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也许将石漠化的现象、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等内容讲解清楚即可,最多再列举实例进行说明,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但是,就素养培养的角度而言,应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并依托情境设计问题链条,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以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取贵州毕节石漠化治理的真实情境,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如下情境的描述。毕节通过开展山、水、田、林、路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创造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栽植物、坡改梯横耕聚拢系带子,坡地种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科技种谷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

题设计:结合贵州的区域特征,分析其石漠化严重的原因;“五子登科”模式为什么能够较好地治理石漠化?贵州毕节难道不能大面积退耕还林,让岩溶山区全部披上绿装吗?从人地协调的角度,讨论“五子登科”模式的重要意义;模拟实验,探究“五子登科”模式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

“立德树人”、“百年树人”都指向学生的人格培育和素养培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即为社会培育有知识、有能力、有独立人格的有用之人,为社会培育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能给自己带来幸福之人,而非高分低能或人格欠缺之人。此乃家长愿望,社会愿景!

刘新民,现任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国家初中、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第二主编。担任多项社会职务: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读物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新闻出版署阅卷专家、湖南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雨花区第二(三)届人大代表等。荣获湖南省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诸多殊荣。

第12篇

【摘要】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素养是新课程精神理念的核心因素。多少年来,即使在以应试教学为根本追求的传统教育中,依然有许多教师在围绕能力培养方面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具有迟效性的特点,无疑决定了这实在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发展性课题。作为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和社会核心生产力的缔造者,我们应当本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奋力拓新、积极施为,以智慧和力量全力服务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学校教育 学生能力素养 地理教学 培养与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一直强调“以教为本、以教促学”的关系模式,而前者则鲜明地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大力倡导积极开展以培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这就为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奠定了基调,并指明了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主导者、推动者,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类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积极有效地培养其能力素养,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本文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希望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是以形象思维为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地里课程教学活动中,地理现象是联系教与学之间的手段形式和平台载体,也是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性材料。它从形式内容上来说,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感可观的地理形象,主要表现为各类模型、实物、幻灯片、音像和别的资料等;(2)生动活泼的地理情境,主要通过执教者丰富的语言描绘来体现。那么,什么是地理形象思维呢?顾名思义,这就是通过上述几类地理现象来着力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及其形象本质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这是由于一方面初中生对形象思维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而且相对于地理课程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机能,全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二是以加强表达为主抓手,努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个人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必须历经一个无可绕避的发展时期。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感性材料,对初中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在观察学习、认识思考和应用探究中,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黄河水系”的内容时,有教师安排如下: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看出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比中上游流域面积明显地缩小。这种反常现象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接着,组织并引导学生从直观视觉中进行“读、思、说、论”,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根本原因我们知道――那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而下的大量泥沙在下游华北平原逐步沉积而形成“地上河”现象,它自然不可能接纳支流而进入黄河干道。虽然这不可能从流域平面图中直接观察到,但是,由于教师在讲述黄河中游特点时早已讲清了这些内容,因此,经过适当的抽象思维而得出上述结论,这对于初中生而言并非太大的难事。整个一节课下来,在教师的有效主导下,学生们说的很多而且成功。

三是以生活实际为联结点,努力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初中地理内容丰富多彩,要求记忆的也较多,这对于缺少自控和责任意识的初中生来说,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对于有些学习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如果把它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则既可以有效激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又能从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是以学科特点为焊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长江大堤上湖北荆州地段的“万寿塔”塔基深陷在九米多深的地下,对于这一人文地理现象,如果没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则难以作出符合史实、合乎科学的解释。原来该塔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塔基本来是建造在高出河面数米的长江大堤之上,前后历经的年代比较久远,由于泥沙逐步淤积导致河床不断超过塔基,人们为了保护塔身免遭江水浸蚀而年复一年地叠砖筑土,就这样,在四周越来越高的映衬之下,塔基也就“越陷越深了”。形成这种独特景观的原因何在呢?原来长江上游多穿行于高山深峡之中, 其植被较好,尽管水流湍急而且落差很大,泥沙却无法沉积下来。而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可以沉积而导致河床逐年抬高,这才有了“万寿塔”塔基现象。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善于引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实现深化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在能力素养方面的有效训练和培养,并把它深入到发展性课题和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厚积薄发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