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小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运用。小学三年级学生思想还不是十分成熟,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比较贪玩,不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少。这就要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小组学习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学习的具体方法
小学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格外关注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不能听从老师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难度。因此,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通过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教学。
1.生字合作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学中,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在认识生字以后,让同桌组成小组,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两个同学相互提问并检查生字。一个学生进行听写生字,另一个学生进行监督,然后角色互换。最后两个同学针对错的生字再次回到原文学习,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并提高双方的学习效率。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在课堂上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词语练习
在小学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学中,学生认识基本的生字以后需要对词语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学到更多词语知识。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增加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教师让学生说出词语“热闹”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时,需要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通过大家的观点集合在一起,在能够回答出教师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还能判断哪些是近义词,哪些是反义词,挖掘到更多词语。另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朗读合作
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断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字词发音,从小锻炼学生学习普通话。教师可以将课文的长度合理划分,让学生分层次进行朗读,并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把文章分成哪些层次,再让学生朗读,也可以根据小组进行朗读比赛,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朗诵最具有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写作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涉及写作。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写作探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求在教师安排写作内容以后,对小组分析的形式进行讨论,正确把握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在小组讨论中,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灵感,提高写作思路。
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运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有些小组讨论学习模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代的教育需求。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教学效率,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以下几种小组模式。
1.常规小组模式
小学三年级在进行分组时,要合理分配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成员合理分配任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使得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发挥自身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2.兴趣爱好形式
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一系列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性格及兴趣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习。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喜爱植物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方式形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组,使得小组成员能够在一个平等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学生喜欢朗读课文,有的学生喜欢默读课文,有的学生喜欢拿笔记录。通过教师观察,将具有相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之间能够高效率地配合学习,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结语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香.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04).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范文一过去的成绩和不足是并存的,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的个人工作也有各种问题,现在我们要总结一下,承前启后,争取今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参加科研实践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
2、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中的先进教育经验我订阅了包各级各类教育类报刊杂志,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3、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与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学校同事与名师的教学方法,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我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
二、思想政治方面
我积极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我知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我认真参加新课程
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学期我还认真制定了自我发展三年规划,给自己定下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
三、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我积极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备好课我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听课,听讲座,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撰写课后反思回到学校,我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教学上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改,虚心向名师及同事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查资料、做教具,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内容
(2)上课我听了许多名师的课,发觉他们上课有激情,有很深的教学艺术,也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力求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做练习巡视时,我注意对后进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争取让他们更快地进步
(3)做好课后辅导,对后进生做到从友善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能及时倾听学生意见,想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虚心向名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博采众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每天我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和时间,坚持独立地思考,即时做好教学后记,反思自己这堂课上得怎样,学生掌握了吗?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或是哪个问题没有讲透,怎样讲会更好。
四、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我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通过多种渠道锻炼,提升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成学校新的教学能手
五、反思工作,不断进取
我常常静下心来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是否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在看到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醒自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
水平,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还要做得更加细和实
一学期来,我不但在教学上有了长足提高,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充实提高然而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骨干教师,我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才能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范文二紧张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这学期我仍然担任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学生14人,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其中男生,3名,女生11名。其中有2人较差,不能合格。普通学生为中等成绩,底子良好。学生都来自附近的农村。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期以“_”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了十六大精神,加强了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抓好了语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 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服从领导的分配,责任心较强,自觉遵守纪律。
二 工作方面
1、加强了班级纪律教育。
2 关心了每一个学生,对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做到了多鼓励,让他们赶上其他同学。注意了发展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进行动手创作。
3 让学生能力和思想有了一个提高。
4 加强了学生的作业管理。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我问他为什么没交作业,他告诉我说忘了做了,于是,我就让他在下课时间把作业完成了。并进行了教育。经过这番教育,他在班里不写作业现象渐渐的减少了。所以我觉得孩子有时候出错也是很正常的,应该帮助他解决问题改正自己的错误,保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在犯类似的错误。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
5 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
6 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加强阅读这方面的知识。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从文章阅读中获得感悟,受到启发,让生主动地对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等作出大胆评价,形成自己的看法见解,并能综合利用文中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对别人的写法进行大胆评价,既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
三、关心爱护学生。
关心了每一个学生,对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做到了多鼓励,让他们赶上其他同学。采取多了重视的方法,不断给他们讲,认真管理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了发展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动手实践。
以上就是我个人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当然我做的还很不够,有时是没注意到,因此才让班级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不是太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工作是长期的坚持,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积累经验,会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范文三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本资料权属教育园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jyyd.net)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在学校举行的作文评比中好多同学还获了奖。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学校里举行的三年级铅笔字比赛中,本班学生获得了一等奖。
三、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语文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只有以教材为依据,并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戏剧教学法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拼音能力、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其次要做到既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等。在教授这样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排小戏剧、小话剧分角色来进行排演,让孩子们真正地“动”起来。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说不定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这一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改编自古典小说《封神演义》。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挑选角色,分别饰演哪吒、东海龙王三太子、东海龙王等,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实用的道具,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就向孩子们呈现了主要的故事情节,故事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等孩子们表演完毕,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然后教师再根据课本,详细地讲解课文内容。这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集中了孩子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与孩子们及时沟通,形成互动,加深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精神的感悟,使孩子们领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除暴安良、敢于与邪恶斗争的精神。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既获得了书本知识,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还感受到无限的快乐。所以,戏剧教学不失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和采用。
二、游戏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起始阶段,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能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地采取游戏教学活动,能使儿童学得既愉快又有效,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孩子们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学习态度、集体荣誉感以及发展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方面,都有很大益处。
低年级语文的游戏教学,可从汉语拼音教学开始。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它是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汉语拼音教学中可开展游戏活动的内容较多,从声母,韵母到音节的教学,教师都可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灵活适当地安排游戏。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单韵母的发音口形,教师画了6座不同式样的小房子,每个房子上是一个单韵母卡片的发音口形(分别由6个小朋友拿着),让手持单韵母卡片的小朋友去找自己的家。孩子们边唱边走边找,“aoe,iuü,我的家在这里”,在愉快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家”。同时,还必须把这个单韵母正确地读出来,才能算是拿到了打开家门的“钥匙”。通过找“家’的游戏,将声母的发音和口形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单韵母的读音,也为学习复韵母和鼻韵母做了铺垫。
除了汉语拼音的教学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以外,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教学内容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例如,二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这一课,三年级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一课等。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而孩子们也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一味接受了,他们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真正地“动”了起来。
三、故事教学法
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一部好的故事作品,语言规范,简洁明了,生动优美,富有情感。听故事,可以让学生学到大量的新词和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料”。有的故事还可让学生学习复述,发展学生连贯性的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在当今社会,口语交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发展,因此,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开始,因此,要重点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把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重点,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当前的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作者通过长期的调查,总结了以下几点及其原因。
1.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语言表达不完整和不连贯,他们在表达时,往往是一段一段进行叙述,甚至一会说一个字,或者上一句话和下一句话完全没有关系,转换非常大。
另一种问题是由于性格或环境的影响,导致有些学生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往往在说话时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有时都不敢说话。
还有一种就是有些学生的表达不规范,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足够的思考时间,往往会带一些口头禅,这些口语的出现破坏了表达的规范性。
2.小学生口语交际问题出现的原因
首先,家庭中亲人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了懒惰的习惯,有的甚至形成了命令式或者耍赖式的口吻。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因此,对于喜爱孙子或者外孙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心头肉,往往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对于孩子的要求和胡搅蛮缠,不是顺从他们就是通过暴力解决,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孩子不爱说话,出现说话语气不正确的现象。
其次,由于长辈对其过于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说一些吃饭饭、喝水水等孩子气的话,表达对孩子的喜欢,然而,长辈的语言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对孩子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往往会影响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再次,就是家庭不和谐和单亲家庭中,孩子往往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不爱说话。另外,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只是关注教学任务,往往会造成学习差的学生无法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一直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注重语言的积累,帮助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平时能够畅所欲言的学生,在教师的课堂上往往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现象主要是学生脑中的词汇量太少,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晨读是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候,这时可以让学生朗读诗词和优秀的文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语言素材,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晨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的重要延续,将晨读合理的利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
晨读课不仅可以是自己读书,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演讲,在演讲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的演讲,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他们在公共场所说话的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素材搜集和整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2.加强口语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的分层。为了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可以进行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做到要点明确,使学生能明白。像苏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口语交际训练中,是关于学生春游的建议,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像首先、其次、再次这些顺序词的使用,以及一些逻辑性的口语的使用。
在进行专项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过程是结果产生的前提,只有抓住了过程,才能保证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在进行口语教学中,要遵循合理的教学顺序。像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有一个“学会商量”的口语交际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来进行学习:小红有一个铅笔盒,但是她又喜欢上了一个新的,她的铅笔盒是前几天才买的,因此,妈妈不同意给她买,这样,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在看完视频后,让学生开始进行讨论。
3.关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因此,要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交际环境,同时,营造一个融洽的交际氛围,使学生产生相互交流的愿望,这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角色的添加等手段,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像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放飞蜻蜓》一文中,关于蜻蜓的介绍内容过于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可以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来改变教学方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学习负担。
三、总结
在语文课堂上,有很多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上述所说的方法只是作者长期实践得到的一些可行的方法,然而,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断发现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卢玉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4,(6):132.
[2]王翠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15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插图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06-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传统的串讲串问、烦琐分析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情意浓浓,让小学语文回归简约之美。教材插图与文本文字相比,形象具体,是实现小学语文简约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教材插图,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简约之美
一、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色彩性较强,小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理,对课文中的插图兴趣很大。同时,插图与文字相比,更形象、更具有艺术性,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插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材插图具有艺术之美,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素养、科学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教材插图。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插图的使用,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教材插图,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利用教材插图,教师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开展教学;利用教材插图,教师能更好地将课文的文字内容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可见,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强的应用性,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但是目前国内教材插图在编绘和使用上还存在问题,如插图缺乏童趣、插图与文本内容不符、插图与课文语境不符、教师利用插图的意识不强、插图使用形式大于内容、可操作性不强等。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
二、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引入插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正式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插图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开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金色的草地》一文教学时,教材插图的主色调是淡黄色,纯色调给人一种简洁、清新、亮丽的感觉,图中两个小孩在蒲公英飞舞的背景下嬉戏打闹,组成了一幅妙趣横生的图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结合小学生自由快乐的性格特征,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蒲公英的约定》,利用网络资源找出与教材插图一致的动态图像或者视频,创设出情境,并让学生根据所见口述插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种简便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合理利用教材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发展需求利用教材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是合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看图造句、看图说话、看图交谈、看图写话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插图中的景物、司马光的活动场景、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活动场景以及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场景分别进行交际,然后结合四个场景,以故事的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让学生组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教学中,针对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傣族、阿昌族、景颇族这三个代表民族的词,文字上也不好解释三者之间的区别,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后资料中三个少数民族的不同民族服装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利用教材插图设问,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插图进行提问,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一文教学中, (下转15页)
(上接6页)教师结合教材插图,向学生提问:“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是什么样的?春天里的桃花开得怎么样?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设问,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插图,并结合文本文字内容,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得整堂课都生动活泼,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连串提问、一连串解答的烦琐教学,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将教学简约化。
(四)引入课外插图,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改对学生的德育要求更高。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从课外资源引入教材插图,既能丰富教材的插图,还能借用课外插图,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如在《赵州桥》一文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事先准备好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充分了解赵州桥设计的历史和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又如在《母亲的恩情》教学中,教师在网络上收集一些有关母爱的图片,“孟母三迁”、“椅中圣母”、“母爱”等,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的同时,对文章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口述给学生,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学会感恩的情怀。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简约化的教学,这种简约化不是单纯的简单,是在简单中蕴含着深刻,在平淡中体现着绚烂,是一种从容的简约之美。而插图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从容简约之美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合理利用插图,提高教学质量,让语文回归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四月份,是极为忙碌的一个月,各类活动相继进行,现对本阶段主要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工作内容:
1、“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按计划完成:丁玉梅、伍绪等13位老师分别上了公开课。各组分别进行了评课,并且每位授课教师在评课后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各位授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听课老师评课时也能畅所欲言。
2、 检查了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情况:各位老师书写认真,备课及时,教案质量日渐提升。教案书写认真,清晰展示了教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师生双边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检查了所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教务处抽查了一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二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语文和六年级数学作业。各班作业书写情况良好,格式统一,保管比较整齐,老师能及时批改和复批。作业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已与老师进行了个别交流。
3、六年级继续进行了月考,让教师和学生自己查找了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情况:
本月我校组织大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学竞赛观摩活动,听取了不同年级的课程,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表示以后要珍惜机会多学习。
二、工作成绩:
三、存在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 角色扮演 背景音乐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建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氛围和环境,从而促使教学活动在积极的情感与生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进行探讨。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为主,教学工具为粉笔+黑板,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即多媒体技术,它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手段,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且达到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课堂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中《桂林山水》这一课时,若是只凭借书中作者的描绘和教师口头语言的讲解,学生很难准确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纪录片《桂林山水》,静谧高雅的视频画面,生动悦耳的声音解说,将桂林山水的秀丽美景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使学生如痴如醉,加深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又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中《开天辟地》这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这篇神话故事的内容,从中感受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在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开天地》,将文章乏味的知识以动画的方式生动有趣地表现了出来,这极大地引起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对本篇课文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帮助我们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造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和探索中。
二、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如果只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很难准确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然而,活泼好动、喜爱模仿和表演确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他们的天性,设置合适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以此拉近他们与文章人物的内心距离,并对人物产生亲切感。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比如,在学年级下册中《卡罗尔和它的小猫》这一课时,我选了几位热情度较高的学生分别扮演卡罗尔、爸爸、妈妈等主要人物,让他们到讲台上,通过自身表演使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得以再现。学生的卖力表演不仅完整地将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呈现在其他学生面前,课堂气氛也显得轻松愉快,这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于人物性格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利用背景音乐,创设情感式教学情境
古人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确,人们在音乐氛围中更容易敞开心扉,情感也会更加丰富。所以,我们在构建语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创设情感式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音乐的感染力下,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继而对文章的情感有更准确的把握,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与时间赛跑》这一课时,讲课之前我先为学生播放了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平淡悠扬的旋律,温和暖心的歌词,使学生感受到了时间的飞快流逝,当我们正式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也就能更容易体会出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珍惜时间的主题,从而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在上小古文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小古文教学从哪儿出发?教什么?怎么教?我们认为,小古文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依据儿童特点来开展和进行,最终实现为了儿童发展的教学目标。下面就以《蜻蜓》为例谈谈我们对小古文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一、立足儿童视角,选择教学内容
面对浩如烟海的小古文,教师选择哪些小古文作为教学内容,才更能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呢?
1.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以三年级为例,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年龄在9~10岁,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需要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正确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和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
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方面不易过浅,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或借助工具书就能学会的小古文就不用教了,如《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当然,另一方面,也不能选择生字偏多、内容深奥的小古文作为教学内容,否则会让学生对学习小古文产生恐惧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选择的小古文要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就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2.要与学段教学目标一致
还以三年级为例。该学段目标重点是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词和句的基础上,重视词和句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选择《蜻蜓》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默读小古文,想想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的什么呢?这一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这正是三年级学生训练的重点。
3.要与语文教材匹配
小古文进入课堂,需要占用语文课的部分时间。如果我们选择的小古文能与我们的语文教材相匹配,可以成为语文教材的有效补充或拓展,那就保证了小古文教学时间的有效落实。如在一年级读背古诗《村居》时,我们把《放风筝》穿插在其中进行教学,借助插图,一目了然,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放风筝》这篇小古文的学习让《村居》的教学更生动、更有情趣。三年级学了现代文《李广射虎》,让学生对照着读一读小古文《李广射虎》(适当补充一些注解),无须教师过多讲解,适当点拨即可。这样的小古文学习是轻松、高效的,学生们也很乐意去学。
遵循以上三点,我们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几篇小古文。例如小古文《蜻蜓》,这篇古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有情趣,学生通过诵读,便能大致了解主要内容;其次,三年级教材中《放飞蜻蜓》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信息,对于学生们学习这篇古文真是雪中送炭。而且,蜻蜓这种小昆虫,是学生很喜欢的,很乐意去了解的一种益虫。教学证明,我们所选择的这一教学内容,是符合儿童学情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二、关注儿童兴趣,渗透教学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或力求参与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我们认为,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一样,它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分不开的。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关系到小古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积极思维,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我们还以《蜻蜓》为例,谈谈我们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1.读画结合,分享画面之美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学生的生命。”这充分说明游戏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将小古文的学习与游戏般的画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古文的画面之美,从而达到读懂、读好古文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
师:小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生动的画,请再读这篇小古文,边读边想:读着每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把你看到的画下来。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下面的注解。(生:读文,画图)
师:你画了什么?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我画了像墨汁一样黑的乌云。
师:为什么说乌云像墨汁一样黑?
生:古文中说“雷雨之前,乌云如墨”。
师:你还画了什么?
生:我还画了蜻蜓。
师:(师故意数一数画中的蜻蜓)你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吗?一共八只蜻蜓?
生:不是,我看到了许多蜻蜓。
师:为什么?
生:因为文中说“蜻蜓千百成群”。
师:“千百成群”表示?
生1:成群结队。
生2:不计其数。
师:那该怎样表示很多蜻蜓呢?
生1:加上省略号表示就行啦!
……
让学生在课堂中“画”起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加深对古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读图的质疑环节,透过文字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想象,并读出丰富的画面感。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学会了细致地思维、认真地观察和排除假象去寻找目标。 当古文阅读与绘画相遇,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文的准确理解,这样的教学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2.读吟结合,感受音律之美
小古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向着有意识记忆转化,他们容易接受易记、有趣又同他们年龄相适应且可以理解的事物。教学中让学生跟着节奏,摇头晃脑地吟诵,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学生吟诵小古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古文意境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教学中,我们给《蜻蜓》加上合适的简单节奏,让学生带上节奏拍着手欢快地吟诵。小手拍起来了,小脸乐开了花,在声调的强弱、节奏的变化中,学生们学习古文的热情更高涨了。
3.读写结合,体会运用之趣
精彩的语言,除了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外,还要感悟它的精髓,最终会运用自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对于动物名片的设计在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一些专项训练。而《蜻蜓》的学习,仿佛给学生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创作之门。当我们提出“请同桌合作,为小蜻蜓设计一张动物名片,要从它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两方面来介绍,你可以学着用文言文来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写”,话音未落,学生便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他们讨论、交流,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或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学生习作一:
嗨,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小蜻蜓。我有一对宝石般的大眼睛,那可是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的,所以我被称为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我有两对透明的翅膀,六条细长的腿,上面还有许多绒毛哩。我一节一节的身子像细长的竹子。当天空乌云密布,快要下雷雨时,我和兄弟姐妹就飞出家门,可不是贪玩哦,我们是忙着去捉蚊虫呢!你们喜欢和我做朋友吗?
学生习作二:
蜻蜓复眼,六足四翼,身有节,能屈曲。雷雨之前,黑云如墨。蜻蜓千百成群,飞于空中,往来上下,觅小虫食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学过动物名片的习作,而《放飞蜻蜓》一文的学习,对于这次动物名片的设计有了很好的资料铺垫。这次水到渠成的读写练习,是一次难得的练笔机会。这样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度,符合年段教学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我们的教学就是带学生‘到文章中走个来回’。”其实这次小古文教学不仅是带学生到文章中走个来回,更多的是借助古今文本,到不同时代的语言长河中走个来回。
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对小古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运用,而且是对课外收集资料的有效筛选甄别、整合运用,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三、基于儿童成长,落实教学目标
一、精心备课,有计划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课前备好课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精心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通读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实际情况、水平进行备课。教师要在开学之初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按部就班地、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水平,采用适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之处、薄弱点等进行教学。例如:小学生对于写作文有抗拒的心理,写作时经常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布置写日记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将生活中、身边的事物、人、风景记录下来,写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小结出来的所感所悟,培养学生观察的良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多动笔的方式,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应利用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开展语文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位教师的评价和意见,对教学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以此不断地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创设具有趣味的语文教学氛围,寓教于乐。
1.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小学的心理特征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湘教版五年级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师:遇难者是谁?他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他为什么要拨出第三个电话?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进行解答。通过提问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行探究问题,开动思维能力,教师再适时地进行引导,顺利地开展新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制定、实施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实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2.创设趣味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趣味游戏、讲故事环节、话剧表演等教学活动,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加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在进行教材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例如: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虞卿,学生在朗诵中进入课文角色,感受课文内容,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语文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愉悦。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多媒体已经被广泛使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播放视频、音频的作用,拥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扩大教学内容量、多信息、高效率的优点,教师要合理的、科学地利用多媒体辅助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应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播放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为有趣。例如: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导入这门新课,在音乐播放过程中让学生朗读课文,增加课堂的学习气氛,然后播放相关的《牛郎织女》的动画片,将平面的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动态方式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嫦娥奔月的勇气。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内容,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将抽象的课文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地画面,有效地吸引学生地注意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要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教学目标。首先时间抓起,养成早读的习惯,学生早晨到校之后,应自觉拿出语文课本,预读新课文,做好上课准备。在上课中专心听讲,不开小差,老师所强调地重点在课文内容旁边做简单批注,积极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在遇到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解决,实在不能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不堆积问题。
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的成绩的提高。预习是初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学生做好预习的准备,有利于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阅读课文方法,帮助理解课文,首先从识字识句入手,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课后要解决学习之中问题,学会举一反三,总结积累。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在课前做好精心备课的准备,设计精巧的语文教学活动,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心理特点,开展趣味语文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学习的动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不断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一、领悟课文内涵。把握文章尺度
依据教材编排的目的,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要求多于内容的要求。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还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和习得,鼓舞、引领学生熟练地掌握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二、重视培养阅读能力和课文预习
教师应逐步增加略读课文的预习量。三年级起,为学生安排课内预习,鼓舞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不同的字词,诵读课文;四年级时,引领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领会表达方法;五六年级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预习,应用“摘抄积累、审题读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阅读略读课文,训练学生喜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略读课文的效率。
三、从整体入手,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
关于略读的整体评价,课程标准要求:重点在于学生是否能掌握阅读教材的主旨大意。其他老师指出:课堂教学结构要“简单化”;略读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要分清不是课文的略读或精读,而是课堂上的表现方式为略读与精读。学生应学会“粗读、略读、精读”的方法。
四、适当地延伸阅读范围。积累运用
一是延伸阅读。应当在学生阅读好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课文范围外的相关资料。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有利于学生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提高文化品位,铸就健全人格,提升语文素养。 二是拓展实践机遇。老师应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给学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打造平台,让其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三是积累语言知识。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自习阅读,积累名人名句。运用读书笔记、做书卡的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地进行语言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05-02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要诵读的材料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其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进行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在学生脑中形成反复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而经典中浓缩的都是精华知识,对这些内容不断的进行巩固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教学对策。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经典诵读素材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偏差,且一些经典诵读材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现阶段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教学任务硬性安排的组成部分,基本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发组织开展,这就导致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无法保证。大多数老师为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已经安排了满满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另外,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自己安排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也是不现实的。以上的原因皆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以及深入的学习经典诵读材料中包含的知识。
2、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认识
虽然近年来教育界相关人士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的认识。经典诵读的理解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关于“经典”,一提到经典,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古诗文,但事实上经典并不局限于古诗文,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学著作等内容,教师应当为学生丰富诵读材料,而不只是让学生背诵一些古诗文;另一方面,关于诵读,经典诵读教学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文章,并在脑中加深印象,以达到记忆更多的经典文章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之前,老师应当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
3、注重形式,忽略实质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没有对诵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改革的推动下很多学校也是在被动的作出改变,只注重形式,忽略了诵读教学的实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也没有与学生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诵读经典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教学质量在与未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之前相比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位老师首先应当重新认识经典诵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来深入的开展小学语文经典教学。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精心筛选经典诵读内容
对于经典诵读内容的筛选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基础,恰当的诵读内容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经典诵读内容选择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年级要选择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分层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低年级的主要需要的阅读的基本技能,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诵读材料,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根据我国一些经典著作,为学生选择的诵读内容如下:
一年级上:《弟子规》《三字经》及古诗15首;
一年级下:《百家姓》《千字文》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上:《中华成语千句文》(上)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下:《中华成语千句文》(下)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上:《论语》(一)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下:《论语》(二)及古诗15首;
四年级上:《论语》(三)《大学》及古诗14首;
四年级下:《论语》(四)《中庸》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上:《老子》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下:《孟子(选)》及古诗文32首(篇)。
2、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准备充足的时间来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有关经典诵读的情境。并且,经典诵读并不仅仅局限于古诗文的背诵,新课标明确说明一切具有典范性、时代性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也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
比如,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那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从经典著作中了解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背诵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背诵的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尤其小学生都是比较爱玩好动的,所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背”,即在课堂上把背诵的文章或者古诗文表演出来,并且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并建立一定的奖励体系,小学生的表现欲也比较强,在奖励的带动下会更积极主动诵读经典。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选择科学的教学对策来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复式教学始于清朝末年。后,为了普及教育,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和农村仍采用复式教学,到了五十年代空前昌盛。近几年来,由于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农村小学的设点、编班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复式教学班(校)也就逐渐增多了。复式教学对于我国农村普及小学教育、推进新课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仍将是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一、以作文课为突破口,整合教材,化复为单
复式班学生差异大,教师工作辛苦,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付出双倍甚至数倍的努力。新课改倡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给复式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整合教材,化复为单,才能推进复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互通识字(在一、二、三年级复式班中)。例如上低年级识字课,可以与高年级互通识字,即通过让高年级领读或范读,老师点拨,以达到低年级识字、高年级巩固识字。但教学时应区别对待,如教学“日”、“月”、“水”、“火”,一年级只要他们了解到“日”、“月”、“水”、“火”是自然界某种事物的名称;二年级则要他们了解到“日”、“月”、“水”、“火”在自然界的作用性等;而三年级就要引导他们当看到“日”、“月”、“水”、“火” 要把它联系到日常生活上来,如日常生活中哪些都离不开“日”、“月”、“水”、“火”。
2.互通造句(作文)(在一、二、三年级复式班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时时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学生一听作文就拧眉头,就害怕,低年级段(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更是不知从何入手,笔杆在手千斤重。在指导时,对一年级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听听三年级怎么说自己想说的话、怎么写想象中的事物、怎么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二年级的要求则是让他们品味三年级在写话中如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如何“正确、完整、通顺、具体”地写一句话、一段话(一个句群)。那么,从何入手写一个人?首先,引导学生把人找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其次,引导学生把学过写人的词语找出来:白发苍苍、明亮的眼睛、又扁又平的鼻子、厚嘴唇、薄嘴唇、苹果脸、粗壮的大手、衣着整洁等等。 然后,引导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思考:我为什么要写(目的),写什么(题目、内容),怎么写(顺序及表达方法),为谁写(读者)。最后,让学生自由写,不要限制孩子必须写几句话,能写几句写几句,另外,当孩子实在不会写的情况下,还要允许模仿。
这样,只要重点指导好三年级作文课,一、二年级的作文也就自然跟随达到了目的,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
二、帮扶互动,以高带低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复式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2.优化复式教学多边关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好复式教学中的“动”与“静”、教与学和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处理好师与生、师与小助手、生与生的关系,挖掘复式教学过程中的潜在优势,引导各年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3.培养得力助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复式教学班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课上的工作――组织同学完成自动作业、维持课堂纪律等,课前的工作――检查出勤情况、检查同学对上课用具的准备情况等,课后的工作――把教具送回办公室、收齐作业本并送到办公室等,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
4.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们都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灵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通过小助手,大帮小、好帮“差”,互相督促,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化互相干扰为互相带动
首先,教师做到精讲。教师讲课要言简意明,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实施课堂教学。
其次,合理“动、静”搭配。“动”就是教师直接教学,使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动”时教师启发得当,指点得宜,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学生思考得法,领悟得体。“静”是要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认知活动。“静”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去学习,去探索新知识。一堂成功的复式课,“动”、“静”要合理搭配,要有灵活性,交替进行,“动”、“静”交替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频繁,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