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足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高校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不足是不容人们忽视的。
1.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2.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往往陷于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得不到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院系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许多学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加强,教学任务反而被严重削减,因此文献检索课备受冷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第一,将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第二,将信息素质教育片面认为是专业技能教育;第三,将信息素质教育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及教育的效果。
(2)信息素质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文献检索课作为唯一的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方式。模式是老三套: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式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为选修课,课时设置多的为一个学期,少的仅仅为几节讲座,而且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虽然增加了计算机检索内容,但大部分仍局限于数据库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
3.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涵盖面窄
教育部“四个文件”的下发,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四个文件,就不会有文献检索课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现在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但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与教育的课程,显然原文件的有关内容,特别是[1992]44号文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滞后。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高校现用教材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44号文件《关于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为依据编的,内容主要是信息技能教育,部分涉及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又不全面,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层次不分。学生年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应不同,对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大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层次不分。因此,实施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分段教学也势在必行。
4.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其中,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
(1)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陈旧。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它们四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知识素质是基础,信息意识素质是核心,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准则与保证。而我们许多院校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仅仅理解为文献检索课教育,只着重于信息技能教育,忽视了理念教育,只重视手段应用,忽略了观念更新。
(2)学生信息意识淡薄。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
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路一般不是很开阔,往往局限在与自己所喜爱的某种信息接收上,主动捕捉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浓厚。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语言较贫乏、缺乏信息创新能力,不善于积累信息。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针对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价值成为价值实体中的独立构成部分,信息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的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把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性的成果。吁请教育界权威机构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要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各部门人员的合作创造条件,并统一部署和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准则和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和切合实际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各高校要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规划制定人应有校长、主管教学的领导、图书馆员、各院系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选择某个年级或院系为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对象和范围不同,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2)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信息素质能力和细则。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其别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检索、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指定达到上述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几次培训讲座来实施完成。应该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制定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
[1].对刚入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及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和培训,讲授图书分类法及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等的加工和管理、图书馆馆藏查询的使用方法。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检索专业数据库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专业信息及信息资源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重组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为全面学习中外文的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3].对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专业信息收集、获取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全面讲授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重点在于明确表达检索需求,精确而有效地构建检索策略;介绍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检索与获取;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理论和技能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4)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准则,各高校可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也可通过社会需求的考察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既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又可为信息素质能力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1].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信息需求的能力相协调,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2].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的认识相一致。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
[3].在信息检索与应用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相联系,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能够遵守关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4].在信息交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整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其他教育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行需要在全校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院系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与各院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合作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管理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具体方法如下:
(1)图书馆参与学校教学规划的制定,承担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利用方法、信息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介绍某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技巧。并对学生提供像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这样的实践场所,并能给予辅导和咨询。
(3)积极与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建设模式提出要求,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内容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总之,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熏陶。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们高校之间顺利实施,高校之间要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机制,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樊宏利.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5(2).
朱媛媛 长春科技学院
摘要:目前在提高高校教育职能的大背景下,高校团委的职能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高校团委肩负着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职
能。本文主要通过对如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对团委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几点建议。就如何才能成功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
几点要求。
关键词:课堂体系;高校团委;建议
我国的素质教育应经开始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初它的
主要作用领域是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领域,很少触及到高校领域。
但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逐年开始实施扩招政策,进入大学的人数
逐年增多,学生质量开始参差不齐。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逐渐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2 年,《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
计划的意见》正式,并迅速在各大高校产生积极影响。
1.构建多个课堂体系加强素质教育
很多人认为学生的素质高低指的就是他们的分数高低,其实
不然。学生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
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由此可见成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
面,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高素质人才,那么在高校中该如
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呢?首先便是构建四大课堂体系。第一
课堂体系毫无疑问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场所。但现在
社会存在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单纯的书本知识显然已不能满足
的社会的需求,因此学生更需要获得的是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
所收获到的知识。因此不能只寄希望于第一课堂来加强学生的素
质教育。这时校团委就应该充分发挥它们的工作优势,组织其下
属的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高校日常的教学中去。此时还需要有一
个第二课堂来调节高校学生课堂以外的素质教育。这个第二课堂
主要应包括学校的各类社团、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基础设
施。其中最利于高校团委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的就是各类社团。各
大社团的性能不同,但他们都具备不同方向的素质教育功能。因
此团委必须积极引导各大社团积极发挥他们的素质教育功能。此
外,现在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就是动手能力,这比理论知识重要的
多。因此就要为学生提供第三课堂——实习课堂。此时也需要团
委发挥出独特的资源优势,在第三课堂的受教育领域发挥出独特
的作用。共青团在带领学生“走出去”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贯
彻党和国家的号召,创造性地安排各类活动。由于素质教育涉及
到的范围面太过于宽泛。因此必须专门为学生们设立单独的第四
课堂,开设素质教育课堂。由于素质教育内容过于宽泛,因此给
高校团委的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因
此这也为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2.高校团委的工作理念
2.1 做出准确定位
近几年来高校团委在高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逐年
提高,但很多团员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
择则加入团委是因为觉得这是一份特别清闲的差事。他们觉得自
己要做的就是在班级发展更多人成为团员,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
工作了,并没有意识到团委与学校教育方面的关系。他们认为那
些都是学生会的任务,对工作缺少积极性与责任心。次就下去,
这样会导致团委逐渐丧失威信,工作停滞不前。如果想改变这种
状况就要求团委的每个成员都对自己及自己的工作作出准确的
定位,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相关的工作中去。只要他们所做的事
情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校有益、对同学有益那他们就
没有越位,他们做的就是他们分内的事。
2.2 积极进取,勇于开拓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勇于创新,作为高校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位的团委更是应当如此。对高校团委来说在他们的日常
工作中随时随地都存在可以创新的地方。这就要求团委成员决不
可畏手畏脚、墨守成规。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积极
进取,勇于开拓才能得到新的生机。可以创新的方面很多,如部
门设置问题、人手分配问题、资金分配问题等方面都可以大胆创
新。
3.素质教育顺利实现的几点建议
3.1 上级应给予支持
学校乃至上级教育部门应当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指出高校团
委的职责范围,及给与他们更多的权益保障,与优惠政策。让他
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有所依照与保障。并且学校也应提高对他们
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支持,让他们有充足的物质保障,这样
他们在工作时心里才能有底,才会有动力。这样也会对他们产生
极大的鼓励,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学校
与校团委才会产生双赢的局面。
3.2 教师积极帮助
高校的教师不应单纯地认为团委只是学生的组织,而且他们
已经脱离团部,因此学校团委与他们毫无关系,那只是学生消磨
时间的地方。而应关注高校学生的成长,给与他们极大的关注与
鼓励。老师的鼓励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在平时,团
委的许多活动都会与教师产生关联,需要教师的协助,如果教师
平时多关注他们这对教师自己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高校学生十
分渴望老师的配合与鼓励。老师的鼓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老师
应尽一切努力帮助学生成才,因此需要高校老师在平时多对团委
给与关注,对高校团委工作给与最大地支持。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即对自己有益也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
3.3 高校学生的配合
高校的学生是校团委工作的直接获益者。因此在校团委开始
努力发展与完善的阶段。高校的学生应给与校团委最大的鼓励与
支持。学生应积极配合团委的各项工作,不应有任何的抵触或畏
惧情绪,并应尽量多提有利于团委发展与完善的好的建议。团委
需要更多更好的建议来帮助他们发展与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为
广大高校的学生与老师服务。他们十分渴望鼓励与好的建议。
结语
对于每一个高校大学生来说素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
团委应当尽全力去帮助同学们,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与此同时,
高校团委也需要上级部门及学生对它们的工作给与大力支持,给
与他们工作的保障。团委的成员更应该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定
位,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实现自己的职能,让高校团委发
挥出它最大的作用,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夏科家,陈郭华,钱海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复旦.
中国青年研究,2003.7.
[2]王军海.发挥共青团优势 提高大学生素质——关于高校共
青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思考.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05-01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进行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学生主体在现实生活自主学习和相互作用下积极实践的结果,学生素质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学校教育,而是为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和谐教育的发展。决定学生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不是学校因素,而是取决于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学校环境和道德体验。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有哪方面的发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和谐素质发展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和谐素质发展的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某高校大学生为参照群体,可分为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年龄层次,其中男女各占总数的62.8%、36.2%,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各占总数的25.3%、23.5%、21.2%、16.8%、10.2%。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检查回收有效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
1.2 促进和谐素质发展的方法
关于加强大学生和谐素质的发展有很多方法,我们对其做出具体情况的分析和归纳如下。
(1)加强科学管建设,明确发展目标。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3)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4)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全面发展。
(5)加强文化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6)重视安全责任,创建平安校园。
以上这些都是关于大学生和谐素质发展的有利的方法,素质教育发展的实质性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做好各方面的措施,加强大学生潜能的合理开发,让大学生逐渐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教育,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以及个性化的多元性发展。
1.3 和谐发展素质的措施
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工程中,要做好各方面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需要注意,一是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二是提供良好环境,培养良好素质;三是合理选择专业,适应社会发展;四是指导大学生工作,解决生活困难;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努力做好各个措施的同时,保证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积极关注大学生整个精神的成长和发展,全面唤醒人的素质潜能和社会性素质的养成,完善大学生的素质全面性和谐发展。
2 大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结果和分析
2.1 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体上表现为积极向上,但同时它也存在很多我们难以避免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面对的两大难题:一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也就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问题;二是怎样科学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即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大学生素质发展具有发展的共性,但每一个大学生发展的路径和节奏都有所不同,在发展中往往会有错误和曲折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好好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向好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2.2 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分析
我国很多大学里都有贫困生,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贫穷农村或贫困山区,生活水准一般都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由于家庭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异常的艰难,学费就成为压在他们身上的沉重负担。为了帮助这些大学生完成学业,许多省市的学校都相继采取了奖、贷、助、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措施。然而由于这支贫困大军人数过多、难度较大,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学生脱贫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贫困生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国情,想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权宜的方法,而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并长期执行的工作,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永久动力,也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但是,毕业后寻找工作却成为近年来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成为了他们的巨大压力。
2.3 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
就业趋势难,和一些人才需求市场萎缩及近似于饱和的客观原因有关,也与大学生择业的种类、择业的地区过于集中有关,大家都集中在同样的单位、同样的地区,这样竞争能不激烈吗?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问题,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力合作。其中,高等教育自身需要进一步对教学进行改革,需要上级正确的政策导向,也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就业指导机制,还需要大学生改变以往过于单一的就业模式,到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去。比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西移”、“下移”、自谋职业等多元化就业途径和方式。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其实归根结府就是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一是就业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大学生也需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就业市场。作为当代大学生和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我们必须提高素质及能力来应对以后发生的任何事情。和谐之美,和谐之悦不仅体现在社会中,大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小到个人与他人的和平相处和交流沟通。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在和谐社会中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和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去。
3 结语
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表面是说考核学校办得好坏,实际上是以升学率为标准的教学;通常教师看一个学生学习的情况,是以分数为标准的,这就可能会造成智育第一,一切为了考试、升学而学习,这种状况的存在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是典型的人治经济,一切以政府为统管,要求教育为其培养相应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不同,导致在国家所倡导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出现很多误区。笔者认为,探讨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必须从对其内涵的理解入手,而要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必须分析其与相关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文化素质教育概念做出科学界定。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素质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内在地、综合地体现了人的身心特点。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1]国内学者认为:“素质可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文化素质是指人所掌握的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的程度,并将这些成果内化到个人身上,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个人发展的动力。正确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厘清其与以下概念的关系。第一,文化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文化素质是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做人方式等品质;而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所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政治倾向等品质。因此,两者不是并列关系,文化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第二,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其反映在人身上的气质和修养。“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而文化素质教育既包括人文教育,又包括科学教育,是二者的统一。第三,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补充。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学习非专业的文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其次,两者互相促进。这是高校把握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4]因此,高校必须同时抓好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第四,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两者都注重培养人文精神,都以培养“完整的人”为追求目标。但两者有关键的不同之处。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的内容丰富。通识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开设一定相关的课程,而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5]。其次,通识教育要求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通识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广博性,而是知识的文化意蕴及由此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陶冶作用。”[6]通识教育的目的明确,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文化熏陶。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育,它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宗旨。
2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对这一概念存在着许多片面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出现了些许偏差。
2.1对文化素质概念完整性的认识有误
近年来,由于专业分工细化,一些人将文化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和归类,存在着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对文化素质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不足,从而引起了几类素质本身之间的此消彼长乃至相互制约。”[7]一些医学院校将专业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硬性指标,极力塑造其“特色教育”,而把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一种附加。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2.2片面强调医学本身的科学性,忽视其人文性
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医学必然具有人文属性,医学发展的历程,积累和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8]一些医学院校将人文素质教育视为单纯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种文化艺术节等,甚至认为这些活动就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从而造成文化素质教育的边缘化和弱化。虽然很多医学院校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验区等建设项目,但是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规划性。
2.3管理者的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医学院校以科研为主要发展导向,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大都未引起学校的重视,所以一些管理者缺乏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的意识。有的医学院校不重视人文学科领导班子的建设,在任命人文学科干部时,不注重其开拓精神,不注重考察其学历学位和学术水平,未将本单位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提拔上来。人文学科是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和龙头,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4教育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体制结构是依据学术领域的分工原则设置院系。“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主要工作,而将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负担。”[9]一些院校不注重实施人文学科人才的引进,生搬硬套地实施医学人才的引进政策,也不注意自身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造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医学专业教师来讲,由于学校各项政策的导向,他们往往过分关注自身科研和专业的发展,从而导致自身缺乏人文素养。
2.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不规范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深入开展医学人文学科研究,设计了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类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未真正实施。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呈现出散、乱、杂的状况,缺乏精心设计和整体规划。”[10]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都很难增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较多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并未形成一个科学体系。各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差别更是很大,不利于国家从总体上推进医学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3关于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新途径的思考
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只有真正适应文化素质教育特性的途径与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困境。笔者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专门人才,应该成为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教育质量观。”[11]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切实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发展战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开创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新局面。
3.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力推进
医学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涉及到全校的各个部门,这就需要从机关部门到各院系,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都要形成共识。“在这里强调学校领导的作用,因为许多工作的开展需要物质保障,没有物质保障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大多会流于形式。”[12]学校应设立由校长或主管副校长(副书记)为组长的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任命一个强有力的人文学科领导班子;组建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所(中心);院系可设立兼职教研室,定期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3.3文化素质教育为学校整体建设服务
首先,正确处理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强化其中的一方,而削弱另一方,“要把‘单一型’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转变为培养全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13]其次,构建与医学院校发展相关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笔者认为,目前医学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划分为四个模块,即人文基本素质、道德伦理素质、人格艺术修养、交往沟通能力。各个模块的课程设置都应与医学专业有关。
3.4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实践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是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形式,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教育过程中,实践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化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激活知识、激活思维、体悟人生。”[14]医学院校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医疗服务、医院实习等实践活动,充实和提高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锻炼和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15]。
3.5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的水平
师资水平是决定文化素质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医学院校应加大文化素质教育类人才引进力度,专门制定文化素质教育人才的引进政策,给予他们相应的经费及政策支持。对于专业教师,学校应规定他们参加一定量的学校文化建设,并在其考核指标中增加若干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内容,培育和鼓励广大教师研究和承担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4结语
关键词: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白燕(1975-),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14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05-02
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和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简言之,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素质教育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主要针对的是一种狭智教育。[1]中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被指为狭智教育,是因为它一方面仅将教育偏于专业知识而忽略人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在知识教育中尤其疏略人文知识。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学知识结构的狭窄与片面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提出了这种“全人”教育理念。由于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大学的素质教育常被人们特称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
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是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而提出的。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正轨的过程中,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即从着重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进而深入到关注素质。这一变化本身说明了人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大学的终极关怀还应落在由知识和理性提升的健全人格上;高等教育的一切价值目标都应以人的更优质发展这一根本命题为旨归的。这正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所在。
二、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困境与误区
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文化素质教育三个主要实施途径,其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实施渠道。许多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可谓有声有色;但是在课堂教学,尤其是第一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却严重偏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这突出地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和学分被严重挤压
第一课堂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国内理工院校(尤其是省属理工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较少设置为必修课。而在选修课中,其学时和学分仍被严重挤压。以省内一所理工大学(称为“S大学”)为例,其2010年的培养方案(简称《A培养方案》)中,全校51个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中都规定了人文选修课的最低学分要求,其中1个专业为10学分,5个专业8学分,14个专业为7学分,16个专业为6学分,14个专业为5学分,1个专业为4学分。其中6学分(含6学分)以下共31个专业方向,占全校专业的61%;7学分以上(含7学分)共20个专业方向,占全校专业的39%。但问题在于,这4~10学分中真正承载的并不是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内容。在《A培养方案》中发现,各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是将“形势政策”(3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和“健康教育”(1学分)这几门非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嵌入到人文素质选修课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量缺失。这意味着S大学有31个专业(61%)的学生只要修满6学分的必修课就无需再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因此,从理论上说,全校有31个专业的学生将无缘通过第一课堂的方式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排除不计学分自愿选择的情况),只有20个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更加遗憾的是,在这20个专业中只有10个专业是理工专业,而其余10个则是该校不占主体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文科专业(这同样违背了“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的精神)。
透过S大学的《A培养方案》可以看出人文素质教育在该大学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这也折射出了在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尴尬处境,即在理念上其重要性被不断肯定,但在实行中却被严重忽视。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S大学在2006年、2002年和1998年的各版培养方案中实际都设有“大学语文”限选课(2学分),作为全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经过了十几年的开设,在经历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学语文”复兴热之后,这门相对成熟的课程却在培养方案中突然消失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禁让人发问:十余年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在当下究竟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S大学并非孤例,据了解S大学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还参考了其他同类大学的做法,这说明在其他理工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任意削减课程和学分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长期以来单科院校发展模式形成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以及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在一些理工院校仍然十分强势。在这种观念束缚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际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一旦学分和学时与专业课程发生冲突时,便成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包袱”。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明显误区
教育部《意见》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对照这一精神,国内许多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明显误区。这集中表现在其课程内容明显缺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有的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和深刻性等特点。仍以S大学为例,在《A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素质选修课名义开设的课程共65门,而在这65门课程中真正能称得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仅20余门。其余40余门课有相当一部分是法律、经管、体育、就业等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诸如“个人理财与证券投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形体礼仪”、“网球裁判法”、“中国经济改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充斥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个大箩筐,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面填塞,这必然会模糊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甚至背离了它的初衷。另外,文、史、哲、艺等人文课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方向过于狭窄和深度欠缺等问题,与“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三、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出路与设想
第一,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摒弃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早在1996年,周远清在提出素质教育以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为内容的同时,即明确了其作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的性质。[2]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思想的统照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仅仅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而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等也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要与专业教育融合,不仅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专业教育成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实现平台。
第二,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自己独立的学分;同时,应至少开设1~2门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通过这种钢性规定确保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第一课堂得以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以下是省内另一所理工院校2011年的培养方案(简称《B培养方案》),有可资借鉴之处:
在《B培养方案》中,全校各专业都设有“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这一课程类别,其下设两个基本模块: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与专题教育。在公共选修课中又分别设有三个类别:人文素质教育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类。这三类分别都是2学分。“素质教育拓展与专题教育”这一模块中,则包含“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由此方案可知,虽然从课程的性质和学分要求来看,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倾向;但相对于《A培养方案》,它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这样的课程安排可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能够有自己独立的2学分,它既可以与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等选修课并行不悖,又与“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有区别。
第三,进一步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加深对人文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理解,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真正落实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上。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以“核心课程”名义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却更能体现出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值得理工院校研究和借鉴。如复旦学院的六大核心课程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评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其主导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前瞻性的思维和历史的眼观。[3]又如哈佛大学开设的文学艺术类核心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能力”;开设的历史研究类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以历史的眼观去认识世界”。[4]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非技艺技巧性的,也并非纯知识性的,它应该直接指向人的内在素质。
第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大学必须涵咏于人文之渊薮,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依托高水平的文史哲教学资源,更要培育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土壤。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大学无不特别注重人文精神的涵蕴;而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对于中国未来大学之发展必将产生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理工院校需要人文精神的深厚滋养,这是理工院校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以及求得自身长久发展的基本保证。当然,人文教育的影响并非如理工学科那样立竿见影,可以被人们直观了解,对此需要有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长远的未来眼光。
参考文献:
[1]张廷楚.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2]周清远.周清远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38.
【关键词】体制滞后性;内容碎片化;法规不健全;经费与宣传不足
公民生态素质是指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公民应具备的生态品德、生态知识、生态技能和生态情感等基本修养,它是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内化物。从理论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强调的是公民自身的内在生态修养;从现实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关系到公民个体外在行为的生态质量,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现代公民素质的必备要素,体现了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态度、情感、价值和行为。具备生态素质的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富有活力的生命体。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不竭的动力,是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与养成。
一、生态素质培育的体制滞后性制约了公民生态价值观念的养成。
近年来,我国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开始增加,对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生态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完善的教育机制给于保障。学校是对公民进行生态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个公民至少有9年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是人生主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生态素质的教育是不足的,更不要说在其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全民教育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态素质教育已经是现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公民基本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态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系统机制,致使生态素质教育在某一阶段出现断档或突击,不能形成自始至终、从小到大的内化的个人品德、修养,也不能转化为个人素质能力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生态素质提出迫切的要求,自然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污染的防治、农业、工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产业和行业的生态化建设等都急需公民具备良好的生态素质从事这些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公民用生态方式进行生活和消费,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处处都能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事事都能做到生态化处理。这样的社会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生态社会。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中没能形成从幼儿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完备生态素质教育机制,不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效制度保障,不能为公民价值观形成中注入规范标准的生态认知,导致公民对生态的感觉、直觉、思维、记忆等心理特质很难在身心中形成内化的生态品质和道德修养等生态价值观。因此,生态素质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滞后性阻碍了公民生态价值观与其观念的共生与发展,导致公民素质的不完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素质培育的内容碎片化制约公民生态自主意识的养成。
新世纪以来,我国公民的生态素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自身发展条件、主客观环境与发展阶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公民对生态文明的相关认知还不成熟与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和由上至下的完整的生态素质教育体系。我国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处于一种分散的、零星的、间断的过程。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宣传栏、报刊杂志、书籍图画、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等方式认识和了解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这些生态文明知识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往往具有集中性、临时性、任务性和局部性,但却不能全面、系统、详细地呈现出来。这种生态素质教育环境影响到公民生态素质的整体形成,公民也就不能自主自觉地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上升到大众认同的境界,也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感觉转化为自我的生态素质,更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党和政府对公民生态素质培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要性都已经大大提高,也开始意识到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育的重要性。这些只是刚刚起步,而其中大多是被动型和应对型的。国内对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还是流于形式、枯燥空洞,不能直接贴近公民生活,不能直接操作,不能直接运用在行为中,从而使得这种素质教育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公民在生态素质的零散、空洞的培育中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更不能外显在日常行为中,所以公民不能养成自主的生态意识。众所周知,公民对生态的认知是一个经由心理特质转化为身心属性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有意识的接纳和吸收,期间对于生态素质的情感、意志是一个动态系统过程。如果期间一旦出现生态内容的混乱、生态信息的中断或变化都将影响个体对生态认知的内化,不利于生态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链,还没有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从初级到高级的知识库。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公民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素质教育内容。这些都制约着公民生态素质的最终养成。
三、生态素质培育的法制不健全制约了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公民生态素质的养成与培育不仅是公民自身的行为与要求,还需要国家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民素质培育的规制。公民在生态素质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历心理认知和社会环境影响。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开始纳入法制轨道,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生态素质培育的完善的法律规章。从目前的情况看,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生态实践活动的相关法律制度较为缺失。在认知制度方面,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等的知情权仍得不到保证。在评价制度方面,国家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前的听证会制度还不能发挥实质,多数政策评估机制和制度取向仍然摆脱不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对GDP崇拜,忽略甚至无视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单靠自身的养成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建立系统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不健全的,公民在生态方面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全面、不明确和不具体的。这样难免造成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一个可以遵守的健全的法律规章,缺乏一个予以保障的有效力的法律规章,对公民的生态行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导致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局部效果,不能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A治理B损坏,C付出D享有”的反差现象。当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生态治理的成果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公民的正能量得不到应有弘扬时,公民的生态潜意识就会被抹杀,公民的生态良知就会被埋藏,公民的生态心理特质就不能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构成部分,公民的生态素质也就不能养成。
四、生态素质培育的经费和宣传的不足制约了公民生态行为的养成
如今,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新阶段。最近几年,全国许多学校在素质教育工作中都进行了充分地实践和有益地探索,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很困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这个问题,本人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一个民族观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人才观,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树立新的人才观。树立新型人才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转变观念更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政治保障。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建立素质教育宣传活动。让素质教育的新型人才观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争取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教学方法的改革很重要。老师既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必须有引导者的素质,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成为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新理念,学新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和教学艺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要有巨大的魅力,感召学生投入紧张的学习中。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搞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课改,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是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这样,课程改革就不会到位。教师要解放思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学,都学得好。
课堂上每一步,老师都要把关,正确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思考,灵活运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自学是一种能力,教师要教授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使得每个学生能有适合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时间一长,就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和手段。教授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让他们能自主学习,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进步。
第三,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现在的教学课堂与以前的有了很大的变化,新课堂紧紧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完全实践了新课程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新课堂,给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氛围。
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自己支配时间,自己和同学讨论问题,可以向老师提m自己的想法等等。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让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使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中实现互相提高。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凡是同学们讲了的,老师不讲,老师讲的是更正和补充。
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对于学生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新奇引趣法、活动启示法、动手操作法、质疑探究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
教师指导,学生主导,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充分提高,这样也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效率很快提高,这样的课堂也就能成为孩子们向往的天地。实践证明,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有很大的提高。
第四,素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在之前的应试教育下,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不成功的。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长,有能力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如果只是呆板的掌握一些知识,而不能灵活运用的话,这样的教育也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我们要转变的是过去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在创新机制下,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青少年的才智、审美和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都有着显著的提升。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合理结合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而舞蹈艺术教育学因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与意义也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加强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其审美水平,还进一步的推进了青少年道德思想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和全面的推行又在舞蹈艺术教育中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目前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成为国民广泛关注的话题,而教育者也在探索两者互不相悖的教学新路径。
本文将结合吕艺生编著的《舞蹈教育学》一书展开了解我国现代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从舞蹈艺术教育者视角探索利于舞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有效路径。吕艺生编著的《舞蹈教育学》共分为四个板块。在该书中以舞蹈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为研究基础,首先从原理上讲解了现代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与制度,其次循序渐进的在舞蹈教学的计划、原则、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又层层递进的分析了舞蹈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定位与两者的关系,并探索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在舞蹈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推行舞蹈艺术教育可以深化加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我国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青少年的道德与思想建设在舞蹈教育学下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效,实施高效的舞蹈艺术教育路径是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此书在原理篇的第三章节叙述到,舞蹈教育目的要以教育目的为基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理念,通过推进受教者的全面参与,最后实现舞蹈生在审美和艺术素质等方面的高度提升。虽然我国现代舞蹈艺术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但这也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由此本书在教学篇第六章开始为舞蹈教育者提供了重要指引,想要培养德、智、体全方位优秀的舞蹈人才必须要在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下,制定创新的教育方案。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互糅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依据受教者的时间进行分配,传统应试教育包含的学科以及舞蹈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文化课程应该遵从长期分散、短期集中的原则。在教学内容方面,舞蹈课程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性,让学生可以得到循序渐进的纵向发展,思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横向全面发展,这类课程的内容需要有更宽、更远见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是现在舞蹈艺术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该书从课堂的构成、类型、环节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为教学者具体实施者日后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信息。由于我国对于综合性人才需要的紧迫性,课堂教学与线下教育和实习等方式的结合也变得极其重要。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是比较抽象的,教育者要以长远的目光探索出可以让受教者全面发展的有效渠道和高效方式,达到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效果悉数提高的最终目的。德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吕艺生老师在该书中也阐述了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德育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德育所承担的艰巨任务。舞蹈受教者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树立起舞蹈生正确的道德观、政治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能为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人民艺术家。
舞蹈艺术和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要依据我国关于该方向政策和法规的宏观约束,又受到中观管理部门的布局与调整,最后由舞蹈院校为主的微观管理系统具体实施。三个管理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的教育者都要怀揣爱才之心,并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全方面的舞蹈人才。该书对舞蹈院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深化的分析,并对教职工思想和行为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方案。舞蹈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之一。舞蹈艺术教育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又升华了舞蹈对青少年的影响,两者由点及面,由面到点相互进步。舞蹈教育者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价值与地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展知识深度、培养爱国的政治情操,方能在舞蹈教育中展现独特的教育功能。
作者:柯媛媛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前言:我国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最早在十八届三种全会上提出,相关《决定》中明确指出,新时期,我国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深化改革,从教育思想以及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教育活动的新鲜感和生命力,促使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全面发展。在实施教育领域中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以及x务教育的提升是两大重点内容,本文有针对性的对其展开了研究。
一、素质教育的开展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原则
在积极坚持将学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过程中,应当从两个层面对其加以理解。一方面,教育开展的最初核心是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关键目标展开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知识的广泛应用范围,应用快乐教育的理念不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自身的喜好及兴趣被完全忽视。同时,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通常也会给予较大的厚望和期待,导致学生学习长期处于沉寂的环境中,被动的接受知识,强迫自己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等。这种大的的学习和教育环境给予学生面对较大的压力,无法从学习和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快乐[1]。由此可见,在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的主要性。
另一方面,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新时期,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将学生最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实施教育活动至关重要。素质教育不仅从理论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从精神上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过程中,学生原始的被动学习状态得到改变,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从主观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德育
我国在积极进行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其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因此,新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德育的创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而培养人才的创新性能力应当从德育入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和平、民主等内容,新时期在进行形成培养中应增加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从而促使我国全民逐渐养成良好的价值观[2]。新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德育教育当中就是德育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
现阶段,我国在快速发展中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开放程度更深,这也将成为我国积极发展中展开德育教育的关键因素。人才在接受德育教育以后,能够将其有效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当中,在积极培养学生德育的过程中,促使其应用诚信的品质,并逐渐加强社会责任感[3]。
二、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中的体现
(一)加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化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对国家相关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措施进行彻底的贯彻、落实和创新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支持,因此在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是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过程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交流经验的平台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多个地区在积极贯彻和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都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和政策,例如江苏以及湖北等地。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提出的《教育规划纲要》,符合我国新时期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制度[4]。我国国务院曾指出,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各个地区在日常发展中,应针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师交流文件,促使教师的交流工作能够逐渐形成一种完善的制度,在提升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职业素质的过程中,还能够为当地学校聘用高素质、专业教师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而学校还应当根据自身当地教育环境,为教师的互相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鼓励不同地区加大高中招标到校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大对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治理力度,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各地区优质高中学校来讲,学生和家长应严格遵守招生制度,招生比例应高于百分之三十,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有针对性的对招生比例进行扩大。这一改革项目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和家长择校中的难度得以有效缓解。
现阶段,我国多个地区在积极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普通高中学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指标到校的标准的实现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一百的比例,如我国的山东和山西等地[5]。而针对地方学校来讲,多数学校在短期内对这一指标进行实现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借鉴一下城市的工作经验。大量地区在实施指标到校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最初每年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现阶段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这一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政策内容具有十分详细的划分[5]。
结论:综上所述,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拥有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于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积极加强教育领域中综合改革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利民. 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人民教育,2013,10:10-15.
[2]刘晓.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张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西南大学,2011.
关键词: 中学素质教育 多元图景 教师作用 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个充满探索与争议的历史性课题,中学素质教育更因为其基础性地位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压力而身处争论前沿。当前,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向,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大家都在尝试、摸索,并没有形成共识性的答案。我们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探讨,以达引玉之效。
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多元图景
进入新世纪,中学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素质教育”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时,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民间话题,自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等重要会议明确把“素质教育”写入报告,连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从全局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十多年来,我国中学教学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形成的浓郁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
我们在为素质教育的盎然生机和广阔前景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探讨与具体操作不但没有达成更大的共识,反而呈现出各说自话的多元图景。
什么是素质教育?在概念与内涵上,可以说始终没有一个共识性的说法。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人把它看作一个过程,有人则认为是一种理念,还有人认为是一种模式,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的表述这里不再枚举。有人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争论,甚至产生相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创新教育。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跑、跳、唱、画”。而1956年的首批特级教师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则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绝不是被一些人理解的特长教育。”[1]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则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转知为识,转识为智,转智为能,就是素质教育。”[2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素质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多样性可见一斑。以至于前任教育部长周济主张:“不过多地争论素质教育的概念性问题,不用概念去框住理论的发展,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实践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使理论之树常青。”[3]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概念的纷争。
与此相一致,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更有着不同角度的试验。从哪里入手推行素质教育,大家的选择多种多样。有的学校从考试评价机制改革入手,或者改革评分制度,或者紧跟高考制度改革实践,或者实行个别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或者试行各种形式的自主招考、选拔录取考生,等等。有的学校从课程改革破题,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建立高效课堂,实行研究性学习,等等,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还有很多学校直接把一些特长性质或者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文体项目等同于素质教育,比如钢琴、笛子、古筝、葫芦丝等各种乐器的教育与培训,戏曲、民间工艺、中西书画、中外歌舞等各类艺术兴趣的培养,等等。这样的素质教育形式上最好操作,最易出效果,在各级各类中学中也最普遍。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学校的入手点发生了偏离,以为参加各种学科培训班,提前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素质教育,希望达到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双赢。
如上所述,素质教育呈现出的多元图景虽然表明了它的旺盛生命力,但是具体到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素质教育的碎片化却会使人产生困惑,不知所措。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阶段性探索,几十年也许是短暂的,出现偏差也可以理解和容忍,但是,对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个体而言,他的受教育经历只有一次,经不起试验,不能有所闪失。在此背景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操控者,其作用尤为重要。
二、多元图景下教师作用的凸显
关于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有太多的精辟见解,本无需多言。但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我们认为,有三个基本的方面还是需要再次强调。
首先,由于素质教育歧义纷呈,教师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效。比如高中数学,圆和椭圆、双曲线的图形函数变换,是教学重点难点,令许多同学感到枯燥,但是正是在这里,柔和的曲线与优美的公式展现着数学之美。具备素质教育理念的老师就会结合生活与历史中的例子,在一两句话之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人文的相通,接受着对匀称、协调、秩序的认同。相反,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的老师则不会考虑这些与考试无关的问题。对于眼花缭乱的各种特长教育更是如此,有的教师把它当作展现素质的载体,有的则把它视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短视行为在一定时期内并不一定能够显现出直观的负面效果。如果教师对素质教育有着强烈的认同和较为完整的理解,那么素质教育的推进就是扎实的。相反,在多元理解下,如果仅仅靠一些指标评价体系来约束,换来的往往是肤浅地走过场。
其次,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凸显中学教师加深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4]所谓关键时期,从中学生自身成长发育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有思想,但不够成熟;张扬个性,但易受到诱惑而偏离方向;外形成熟,追求成人世界的生活方式与认可,而又内心敏感,抗压能力弱。从社会环境来看,在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又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机遇多、选择多、诱惑多、危险多。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学教育与小学、大学等其他阶段教育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加强帮助与引导。
最后,素质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流、对话、融合,教师是关键,是连接的纽带和桥梁,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接受人类经验与智慧的精神财富,这构成了素质的基础。教师通过行为的示范树立良好国民素质的形象。“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行为是功利性还是充满人文关怀,能够为学生所感知,影响学生。教师还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实践素质教育。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5]他告诫我们,不要轻视、放弃每一个学生,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教师素质的养成
“给人以火星者,必怀火炬”。素质教育真正意义的百花齐放,最终取决于一线教师的良好素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1.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首先要建立在爱心的基石上。著名意大利教育家爱德蒙多・亚米契斯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6]教师的能力有高低,知识有多少,教学模式有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唯有倾注了爱,千姿百态的教育才灵动起来。有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关注丰满的人性及其养成,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关注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育,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了对事业之爱,才会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沉浸于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乐此不疲,从而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师要具备更加完善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施教知识。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做足功课,完善所教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的知识。要对所教学科有宽厚扎实的基础,把握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当前知识专业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学科渗透的加强,也要对学科相关的知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有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必须充实科学的施教知识,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完成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人类文明精神的传承。《大学》曰:“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拥有渊博的学识,多样的教法,再加上对学生的了解,精心的准备,教师才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地展现教育魅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师要形成持久的学习和发展能力。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在今后整个人生道路上自我完善。如果教师自己都体会不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能力欠缺,那么,口号喊得再多,也只能流于形式。同时,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传统的知识传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触摸到了学科的前沿,不仅掌握了老师所不知道的课外知识,而且掌握了老师所不熟悉学科专业知识,师生之间由原来的传授接纳型单向度模式转为互补性模式,这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挑战。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尽快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没有爱就没有素质教育:霍懋征谈素质教育.北京青年报,2001-3-8.
[2]人民日报,2011-6-12.
[3]人民日报,2005-12-29.
[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途径。①在中央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时期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摇篮,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二十
多年的历程中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一些状况,具体表现为:
(一)人生价值观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社会在急剧的转型变革,各种思潮波澜起伏,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他们由以前的“精神至上”原则逐步发展为“精神与物质兼重”的价值观念,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由以前信奉的“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转变为“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在奉献与回报问题上,由以前遵行的“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转变为“多奉献多回报,少奉献少回报,不奉献不回报”。
(二)多元文化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发展,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结合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更成为了中外文化之间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多元文化观。很多大学生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善良、勤俭、励志的观念,也接受外来文化中竞争、创新、自由、现实的思想,同时亦有部分大学生滋生了拜金享乐的物质至上思想。
(三)择业就业观
在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传统的大学生工作分配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打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完善,“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②而当前仍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就业问题上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1、艰苦创业的少,想一劳永逸的多。不少大学生以毕业后能进公务员单位为荣,形成多年来考公务员热的不正常局面。而打算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却很少。2、见异思迁的多,持之以恒的少。不少大学生没有成熟的择业就业观,属于迷茫困顿状态。他们心情浮躁,态度不端,频繁跳槽,很容易陷入一事无成的境地。
二、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现行教育制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诸多因素制约着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期间被纳入到无数的考试之中,形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强。③而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社会就业市场要求的是有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矛盾对用人单位和高校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使社会对高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怀疑。
(二)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制约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确立到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循序渐进不断扬弃的过程。④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急需完善的体制。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效果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
(三)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从幼儿园到高校开展的系统教育工程,而不同层级的教育单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不尽相同,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单就高校层面来看,不少学校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就是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有的学校理解为就是搞些学生素拓活动。他们都没有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方法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笔者针对目前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加强和完善的方法: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每个学校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把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工作改革方案,并把素质教育工作效果作为职能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业绩考核项目之一,真正把素质教育工作改革落实到位。
(二)加深对素质教育认识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改变当前对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解误区,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做到不仅对学生传道授业,更要做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觉悟,做到与时俱进。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期里,每一位教职工应明确自己肩负的改革重任,意识到加强素质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过努力把素质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丰富他们的实践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他们的德智体综合方面在素质教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早日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作的潜在规律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融汇贯通于该系统工程中。打造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孔繁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4
[2]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413
[3]姜鹏.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8
[4]武 康星华.现代市场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37
一、规范教育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1.规范什么?
20多年来,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出台了无数政策、文件。然而,这些文件的执行确实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得到多少执行。但尽管如此,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仍然是要清理和规范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关于学校管理的各种文件和政策。目的无非两个一是通过文件政策的清理,搞清楚我们到底要管什么;二是给大家重新打招呼,否则,如果我们直接依据这些文件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特别是对一些违规单位进行处理,大家就会觉得很冤枉。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组织制定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内容很多,但在我看来,其中有3个方面最重要:(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2)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3)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详细的内容在《规范》中已经体现,在此不再赘引。
2.如何规范?
我们把全面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管体系,作为构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关键环节,逐步建立以下8个监管和自我约束机制:(1)加强对各级政府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专项督导。(2)建立中小学基本办学标准。(3)建立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社会监督机制。(4)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5)建立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6)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7)建立学校自主发展评价机制。(8)建立教育者自我约束机制。
3.如何对待违规现象?
提高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就要加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按照我们的管理权限,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处罚。
(1)对违规学校进行处罚。对违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令其限期整改。撤销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其的各种先进称号,如规范化学校,等等。取消其一定期限内的评优、评先资格。
(2)对相关县乡进行处理。如对出现多个学校多次违反《规范》行为的县(市、区)、乡镇,进行通报批评,令其限期整改。撤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授予其的各种荣誉称号,如果是教育示范县(市、区)的,建议上级相关部门撤销其称号。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其参加基础教育先进单位的评选资格。
(3)对相关个人进行处理。对因违反《规范》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学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行政或法律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对或建议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2008年,我们已经对一些违规的学校和个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制度建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所有改革创新最终都要体现到制度和机制的建构上来。制度和机制,既是对改革创新成果的固化,更是对教育者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制度建构是最终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1.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1)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教育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仍最为薄弱。同时,我们不能不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混乱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地方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举办高等教育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却挤压了基础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使基础教育发展受到影响。
(2)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这里,我们最关注的还是尽快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体制,以及高中阶段教育如何真正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问题。在建立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方面,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地方财政中用于教育的具体份额,二是建立透明的、可监测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建立真正的教育经费单独预算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国家学制系统。这个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校之间的衔接问题,学校体系之间学历的等值问题,现代学校制度问题,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问题(如建立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课程资源开发委员会、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等)。
(4)教育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其中应包括教育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执行机制、执行效益的评估机制、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
(5)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重点有三个方面:法制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2.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1)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已往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给我国教育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当前必须尽快建立有一定权威性的多元教育评价制度。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一位校长干得好坏,一位教师教得好坏,不仅看学生升学率、考试成绩,还要看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看学校是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否全面执行课程方案;不仅看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要看后进学生的发展,等等。
(2)引导各级政府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逐步建立对各级政府的素质教育督导制度。
(3)改革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要还日常教学评价以真正的诊断和改进功能。我主张在中小学的日常考试评价中推行无分数评价。就是日常的各种考试评价,教师不要给学生打分,只指出正误,指出错在哪里。
(4)建立学生初中、高中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制度。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发展状况,特别是标志着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些成果,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要尽快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5)建立学生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评价制度。总的方向是逐步实行等级制评价。
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即使学生在高校联考中得到满分,也可能被哈佛、耶鲁这些名校拒绝。原因就是美国的著名高校录取新生并不是完全依据高校联考的成绩,而是同时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等。考试并不能完全考核一个人的全部素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阅历等等未必能够通过现在的纸笔测验得到有效检测。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呼吁尽快改变现在的单纯依靠纸笔测验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的状况,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