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

时间:2023-08-02 17:1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辅导练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辅导练习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增效减负 策略

当今社会,小学生的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外,学校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分数和成绩,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高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省教育厅颁发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增效减负”是当前形势下的教育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贯彻落实“增效减负”精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前――精心备课,删繁就简

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树立起有效备课的教育理念,备课时删繁就简,找准教学重点,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树立有效备课理念。有效备课,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形成有亮点、有创意、有效率的教学设计。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树立起有效备课的教学理念,关注教材内容,关注学生整体接受状况,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备课时就要预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应怎样总结和处理这些问题等等。

2.删繁就简,找准备课重点。如《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是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的意思;二是指导学生剖析乌鸦是如何一步一步掉入狐狸的陷阱的;三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理解。明确了重点和难点之后,在上课时就可以围绕这一中心讲解课文内容,化繁为简,学生也更容易把握重点了。

二、课堂――精讲多练,当堂掌握

课堂教学是“增效减负”的主要阵地,要想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就要做到“堂堂清”,老师要精讲、细讲,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课后不会为上节课的包袱所累,全身心地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

1.少讲精讲。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上课的45分钟里,小学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兴致盎然地听课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少讲精讲,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一般说来,老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这就要求老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将最核心的部分教授给学生。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以及刻舟求剑的涵义和应用方面,而不应在课文细节中深究。

2.随堂练习。如在讲解完《刻舟求剑》的重点知识以后,就要留出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巩固性练习,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字词的写法和应用,并让学生练习运用“刻舟求剑”来造句,加深学生对这一成语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做到“本堂课,当堂毕”。

三、课后――合理安排,增效减负

要想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就要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后作业的多样性。课后作业不一定全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有口头作业、动手操作性作业、思考作业、观察类作业、记忆性作业、互动性作业等等。多样性的课后作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控制好作业总量。课后作业不宜过量,对于小学语文作业,严禁惩罚性的大量抄写类作业,因为大量的机械的重复性作业会使小学生感到厌烦,从而迁移到作业科目甚至科目老师,长久下去,便会产生厌学倾向。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数学老师等其他科目老师的作业量,要给孩子预留出玩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们对“增效减负”认识的加深,这一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任务之艰巨、路途之遥远,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增效减负”真正贯彻落实下去,使其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江小姜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3)。

第2篇

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也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其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衔接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主要包括:备课、授课、作业布置等环节。

环节一、备课——研究目标,确定目标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保证。有言道:“功在课前,力在课堂”。因此,备好课当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备课时,不仅需要吃透教材,融会贯通,而且还应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前提下,研究教学目标。面对教材、面对学生确定好每节课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使师生的教学思维活动能紧紧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随意的说教,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教学《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②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③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环节二、授课——讲授目标,完成目标

授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上教与学的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尤为必要。授课初,教师可用较少的时间直接向学生亮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目标,围绕目标主动自学探究。授课中,在学生充分自学、展开讨论、对教学目标已有大概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再精深的讲授目标。教师讲授主要是将学生不懂的问题和没有完成的目标进行引导、讲解、答疑。师生在认真讨论、练习训练的基础上,再小结授课内容、概括目标。再例教学《金色的草地》这一课,针对小学生好奇多问的特点,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答平时自己观察蒲公英的情况,在孩子们回答之后与学生们一起研讨蒲公英在不同时间的表现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总结、告诉课文要表明的道理。

环节三、布置作业——测验目标,补充目标

布置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收集反馈教学信息的主渠道,是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测验,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因此,布置作业不仅要根据授课内容认真选用教材中的有关习题,而且还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检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富有趣味性的“目标”题。让学生充分练习,通过练习,了解情况,对没有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再进行辅导补标。以达全体、全面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以教学《金色的草地》为例,这一课不妨布置以下的练习:①组词:蒲( )普( )瓜()爪( )②填写:早晨的草地颜色()花的形状( )

中午的草地颜色()花的形状( )

傍晚的草地颜色()花的形状()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意义;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征进行分析,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问题,通过教研小组的分析讨论来提升教学任务完成质量,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得到提升。虽然教学效率已经得到了教师的重视,但在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语文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奖赏能力,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明确弊端问题,开展有效的解决方案。文章针对此方面内容展开讨论,帮助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交流。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分析

(一)教学理念狭隘

语文科目中涉及到的内容广泛,现存问题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教师注重在课堂讲解中突出重点知识,并没有留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讲解占据大部分时间,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这样所培养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并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处,缺乏独立思考意识,造成课堂效率下降。

(二)课堂互动不足

小学生很难适应枯燥乏味的课堂环节,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为学生营造互动机会。最常见的互动形式也仅仅是课堂提问,这会造成学生厌烦语文课堂的情况,但在现实教学中却广泛存在。只有在师生平等互动的情况下,小学生才能够将经历投入到学习中,相反教学效率便会受到影响。

(三)教学目标笼统

小学语文中基础知识占有比重较大,其中也会涉及到一些奖赏类的文学作品。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中,教师并没有完善的教学目标,只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缺乏有效引导学生也很难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所选择的学生方法效率低并且浪费时间。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更习惯于依赖书本和黑板进行讲课,不太习惯甚至不用较为先进的多媒体工具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这对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让他们觉得学习变得十分枯燥,甚至造成他们对课堂的厌烦,直至失去学习兴趣。

(五)小学生本身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正处于贪玩好动的时候,让他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同时,他们自己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还比较差,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下课又忙于嬉戏打闹,最终导致学习效率和质量都较低。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也是最要紧的就是激发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其用最大的热情和最浓厚的兴趣来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老师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相符合的情景,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去理解、去感受。此外,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常见的字词讲解时,可以组织竞赛的形式,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间接促进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提升。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不要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可以适当扩展课外的知识与内容,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教师高效的备课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载体

小学语文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互动的场所,在教学理念上,老师要把学生设为课堂学习的中心,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准备。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老师本身要不断深入学习,在开课之前,自己对要教授内容进行深刻理解掌握,真正理解要讲解的知识,将教材内容中的重点、要点、难点等进行总结提炼,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地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延伸。在一堂语文课下来,教师要确保学生除了对于课本内容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外,还能够拓宽视野,不断促进其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地提高,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自由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环境

在一些人眼里,会把学生和老师说成是天敌,究其原因,就是课堂学习氛围过于严肃和凝重,学生在学习时精神过于紧张,思维自然不会活跃,学习效率也不会提升,所以创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谓自由、民主,不是说课堂秩序混乱、无组织纪律,而是指老师和学生间强调平等和互动,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并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深入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讨论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不断提高。

(四)做好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保障

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所谓“温故知新”,小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练习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课间针对学习重点内容、重要素材,进行主动多做复习巩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此外,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也能很好地促进后续学习效率的提升,对于后续课程内容的再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会促进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素养提升。针对当前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及老师教学理念的落后,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老师要努力在组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注重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实践,真正让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切实发挥小学语文本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里,能长时间听到朗朗读书声的已不多见,这或者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缺失所在。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加强朗读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手段。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中,有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二是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语文课堂就应该书声琅琅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精妙绝伦的语段:“‘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情形,其实是让人非常羡慕的,尤其是对先生读书入神的情景的描述,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里,能长时间听到朗朗读书声的,已不多见了,这或者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缺失所在。

有人说,现在读到高中甚至大专毕业的学生,语文水平还比不上以前读了几年私塾的。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也并非完全没道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和谐的现象呢?这与现在中小学语文课堂缺乏朗朗的读书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到优质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语文朗读指导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如果教师的朗读能让学生“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阅读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二、教师指导朗读的三个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各个“阶段目标”都写着“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每个年级每篇精读课的第一道练习题,也同样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体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地方。就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来说,听和读都是学习的输入,说和写是学习的输出。输出的效果如何,输入的摄取量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加强听与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和深入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一)跟读模仿,激发兴趣。不难发现,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朗读始终进行得很好。朗读的花样也层出不穷,如,教师范读、听录音读、跟教师读、全班齐读、小组赛读、指名朗读、自由朗读等。每天,学生在这种“口读耳听,口耳并用”的良好读书氛围当中,提高语文素养。因为书读得朗朗上口,对语文学习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低年级的学生都能把所学过的课文背诵下来,讨得家长和教师的欢心,也因此换来了高效的学习质量。因为他们的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学校举行文艺表演,教师大多喜欢在二、三年级学生中挑选节目主持人。人的学习,大多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把汉字写好,一般都要经过刻苦临摹练习,习字的“描、摹、临、写”循序渐进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值得语文朗读教学学习的。如果把习字的过程变为朗读学习的话,那就是“跟(读)、模(仿)、诵(读)、创(新)”。开始进行朗读训练时,要尽可能让学生跟着“录音带”或教师的标准范读去练习,让他们从跟读模仿开始,到逐渐放开,最后达到“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的效果。

(二)句读停顿,读通读畅。朗读从模仿开始,到“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这需要经过系列的辅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教师不但应该注重标点符号的朗读指导,还应该更加注重以词语或短语为单位的句读停顿的朗读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畅。

(三)轻声重音,突出关键。不同的轻重音能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我已经吃过了。”“过”重读,表示完成态;“北京我以前去过。”“过”轻读,表示经历态;等等。《桂林山水》一文有这么一句话:“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由于生活在粤方言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不注意轻重音的朗读指导,往往没有把“看见过”“玩赏过”“没看见过”等的“过”字轻读,这样就体会不到作者那种美好的心情。又如,老舍先生的《养花》写道:“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句中“工夫”的“夫”,应读轻声而不读阴平调。如此,轻重音读法的例子不一而足,读好轻重音,是读出作者丰富情感和文本重要内容的关键。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121-01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应付。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小学中语文学困生的困难,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使其尽快摆脱困境,热爱学习,这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下面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罗陂中心小学某班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一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往往成绩不好,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有些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有些学困生对语文有着很复杂的情感,他们有学好语文的期待,但又表现得不自信;他们总是想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自控能力较差,总因为贪玩或其他原因没有做完作业,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信心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又担心自己成绩太差而不敢表现自我,导致他们在班上成了“沉默者”。

2.教师的原因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教师因为教学方法不当,导致部分学生适应艰难。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而对学生的练习关注过少,学生的思维处在被动应付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及时巩固知识,使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出现片面性而又没有得到及时矫正;作业设计不合理,学生普遍把作业当成任务来完成,作业的完成效率低;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提出过高的要求,从而加快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教师对学生进行“好学生”“中等生”与“差生”的分类,对学困生采取批评或忽视的态度,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同样因为讨厌一个教师而讨厌一门课。

3.家庭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学困生的家庭环境较差,有相当部分家长是常年在外的打工者,孩子则以留守儿童的身份留在农村就学,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者,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本身文化水平就不高的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难以起到帮助、辅导的作用,只能听之任之。

有的学困生为单亲儿童,相比较其他学生,他们表现得较自卑、自闭,学习主动性不强,又有着极为强烈的自尊心,对一些事情较为敏感,导致他们即使在学习语文遇到困难时也不会找同学、老师帮忙解惑。

4.社会的原因

由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大量存在,有些学生会沉迷其中,导致厌学、弃学情绪,不愿读书。

二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尊重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困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与鼓励。教师应蹲下来,与学困生平等交流,走进学困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学习语文的障碍,及时辅导、纠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与表扬,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提升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习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要善于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找到解决之道。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重视语言的积累,重视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教学模式,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困生,适当降低难度,详细讲解重难点,教法上可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等一系列措施。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爱的过程,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尤其是留守儿童及单亲儿童的学困生,他们心中有一些难以言说的困难,但自尊心又很强。教师要通过家访以及积极与家长联系的方法,了解此类学困生的困境,及时进行沟通,促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

4.社会配合,构建良好的环境

教师要取得社会各界的配合,加强对学生进出游戏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避免学生沉迷其中,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环境。

总之,教师要积极探索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转化策略,尊重他们,与之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尽快从学习困境中走出来,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现状 方法与措施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硬件设施不足、经济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素质和意识观念较低、学生学习条件和习惯较差、教师稳定性不足、课堂教学资源匮乏、学校管理较弱等现象。可这些都是先天因素,我们不能一味的停留在这些因素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因新课程教材为本,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目标,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课前要充分准备

1.1重视教学目标的渗透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我们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在备课时,要钻研课程标准、通读并掌握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制定出单元课时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课件,避免课堂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课程目标真正逐步落实,从而有效的为优质课堂导航。

1.2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语文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教师备课中要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备课时一定要总观教材,思考课文与单元的关系,单元练习与课文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农村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主动学习的习惯较差,获得知识的渠道较少。所以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多提前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补充学生学习的资料,让学生从多角度去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借助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前做好多媒体课件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3注重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结构化,就要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我们只有细致、认真地设计这一环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绽放光彩。

二、联系实际,巧用教学方法,注重课堂实效

2.1在实践中创新

随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对不断快速更新、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新成果,我们农村教师应寻求出自己教法:在实践中创新,使之赋有自身的特色。农村小语教师多数较为朴实,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了解熟悉教材、学生。但他们中间学历深的人不多,因此在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的“朴实”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指导上,教出扎实的成果。

2.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农村学生现有知识较少,教师必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在课堂上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比如: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发言有问题和看法时,应让大家各抒己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回答有创造性时,学生可以自由为该生鼓掌喝彩。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说 “你再想一想”,“谁来帮帮他”,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应允许改正,并允许慢慢思考思考。老师评价学生答问时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增强表现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三、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3.1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内化语言、感悟内容和体验情感的重要手段。农村语文教师应适时利用电教手段,将文本内容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同学们身临其境后才能感悟、体味和体验,才能和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要注意启发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不要模仿范例读书。教师要把学生引领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或角色中去,启发学生体会角色当时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渲染和激发,以情促读。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出做适当的点评,适时地鼓励,促进学生从感知到认知的转变。

3.2.教学中要强调“精讲”。农村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讲到位,培养学生“思”的能力。有时学生会发表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但我们不要轻易否定,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才表露了他们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3.3.重视“写”。农村孩子学前教育不足,家长对孩子的写字教育不够重视,学校设立的写字课也流于形式,写字姿势也各种各样:有的歪头伏桌,有的耸肩斜纸,有的胸贴桌沿,还有的跷脚踏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汉字,养成书写认真、规范的习惯,指导学生写好字。最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字进行评议和展示,积极表扬,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四、巩固课堂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老师课讲完后布置作业没有思考,不考虑个体差异。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之间差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家做作业需要家长的辅导,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有限,有时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要做到作业在课内完成,这样能纠正教师讲与学生消化慢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的及时理解、掌握和巩固。

总之,农村教育比较薄弱,教师一定要下大力气,本着朴实、真实、扎实的态度,切实从农村实际出发,任重道远,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把握好新教材的要求,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对象,优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绽放出独特的美。

参考文献:

[1]孙采平,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探,教育革新[J],2011年第01期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教学策略

在慢慢历史长河中,中国汉字有着悠久历史。同时,它在我国文化得以传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来说,写字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语文学习中,识字及写字是小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的基础。但就我国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看,并不乐观,需要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本文从小学语文的角度对写字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已成为当下谈论的火热话题之一。想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对它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当然,对于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来说,它存在的问题很多。

首先,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写字兴趣的重要性。对于这些刚进入启蒙教育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多行为都会受到年龄的影响。比如,在课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然而,在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这些方面引起重视。在写字教学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他们一贯采用的。简单来说,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难度是否合适小学生当下的水平及小学生对老师讲解的这些知识是否都已掌握,而这些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其次,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曾经习以为常的粉笔已经被多媒体教学设备代替,教师的示范作用削弱了许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影响之下,多媒体设备不断出现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模仿。很显然,教师的板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写字的各个方面予以正确示范。比如,在写字的时候,需要怎样握笔,写字的笔画笔顺等,这些都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应的,虽然多媒体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但它使教师进行板书的时间大大缩短,也不利于把最直观的模仿与检查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范本。更重要的是,在多媒体的作用之下,教师对学生在写字方面出现的错误也不能及时予以纠正。最后,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写字与识字相融合,把重心都放在了识字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语言环境的识字没有正确认识,以至于出现把识字与写字分开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对有限的时间予以优化配置,过多地呈现知识,却忽视了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写字和对学生加以指导。同时,教师对于写字没有正确认识,以为在课堂教学以后,学生只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加以练习就行。

二、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字教学是关键的方面之一,能够为以后语文的学习埋下伏笔。针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现状,采取有效对策完善是语文写字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对于写字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写字兴趣。首先,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整个班级中,建立书法兴趣小组。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成长,而且能够使原本枯燥的写字变得有趣,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字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规范予以合理监督与辅导。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使他们的书写更规范。

第二,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对语文基础方面的学习。由于汉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上小学生年龄都很小,他们还不具备特别强的反应及接受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比如,对所学习的字需要书写多少遍比较合适;在写字的时候,需要保持怎样的速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安排。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没有兴趣。

第三,在小学语文写字改革过程中,要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有全新的认识,将它的优势在写字教学中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多媒体当做教学的辅助设备,而不是完全依赖与它,削弱板书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向学生展示一些既有趣味性又不脱离写字教学内容的视频或其他信息。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示范效果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其他策略。比如,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需要把识字与写字结合在一起,并凸显出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方面,写字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写字教学的完善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方法予以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它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写字教学的完善为语文教学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的历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王霞.浅谈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2:60-61.

[2]童爱梅.让“兴趣”为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导航[J].大众科技,2013,04:166-167+155.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

课堂是学习的重要阵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从课堂抓起,下面我将从四方面谈谈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心得及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很多,如:故事、游戏、音乐、图画、多媒体等,哪一种方法适宜,应根据授课内容和不同课时进行创设。在学生兴趣浓厚、动机强烈时,揭示新课,师生同写课题。接着指导学生读好并理解课题,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就抓住了文章主旨,必要时对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作简单介绍。最后向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到那些教学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要太多、太难,要立足主体,面向全体,要具体、有层次,保证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

二、遵循规律,有针对性选择方法

在实施目标过程中,教师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或与同伴合作能够理解的不教,学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须要教的才教。努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亲和度、整合度,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收获。这一步分为六环节,两教时完成。

1.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时可提出如下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有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想一想或做上记号。

2.发挥主体,检查效果

(1)读准字词记住字形

①利用多媒体、小黑板、卡片等手段出示课文中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并用多种形式反复读,个别易读错或读不准的要领读、教读。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学生“开火车”说生字结构和字形的组成,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要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加以区别运用。

(2)指导读书正确流利

教学时,指明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中等生和学困生为主,随时纠正他们读书时的唱读、漏字、添字、连读、等一些毛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必需时要领读,甚至教读。把书读正确、读流利是小学语文课的“保底工程”。要“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要逐段地“过”。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做。

(3)感知大意理清脉络

在书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学生说出课文大意已水到渠成,但仍要教一些方法给学生。如:让学生找出: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教学生如何概括课文大意,如可以从课题入手概括课文大意,找出文章中心句概括课文大意等。然后让学生纵观全文,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理清文章脉络。教学时采用指名学生说、相机评议的形式进行。

3.指导写字,美观匀称

语文书上每一课生字一定要指导写好。因为写字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教学时,先让学生认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学生临帖时,教师巡视其中,临写完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点评,针对学生书写出现的不规范的地方,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再读帖。这时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最后学生再临写。

4.精读课文,做好批注

教师要针对课文,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问题要大,要让学生有思考空间,还要与课后练习、本节课教学目标关联)。让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阅读的方式精读课文,做记号,加批注。要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教师巡视其中发现问题或辅导学困生。

5.交流汇报,品味词句

交流时,涉及本节课教学目标和与课后练习有关的内容,要利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呈现给学生,以便直观的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词句。品味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品味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根据品出的情感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表情朗读。好的语段或故事性强的内容要指导学生背诵或复述。品味当中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到位的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为完成课后习题和验收目标打下基础。品味词句当中可根据需要适时运用多媒体、表演等手段,调节学习气氛,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品味词句当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验收目标:精炼习题及时调控

有效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当堂检测。课前教师应当将最能扣住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最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提炼出来,精心设计好题目,做到题型多样、新颖有层次,兼顾不同学生。一节课目标教学完后,利用多媒体、小黑板等手段出示课前设计好的习题对学生进行目标验收。反馈时,要全面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控,解决问题,坚决不把问题留到课后。

第9篇

( 贵州省兴仁县百德镇紫泥小学562300)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比较熟悉的课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效果呢?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把握好练习的最佳时机

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不能一讲到底全部包干。既要安排好讲授的时间,又要考虑到练习的足够时间。一般来说,当其某一内容的某一方面教完后,可设计相关练习予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或在学生听课感到疲倦时进行练习,用以调节学生大脑,对低年级来说,还可起到维护课堂秩序的作用。

二、要安排好适中的练习份量

这里的份量是指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心里学认为要掌握好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指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那种呆板的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只能对学生笔墨和纸张造成浪费。对于练习份量的确定,一方面可根据我们所教的内容和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合理安排,另一方面有关心理学家提出的“过渡学习论”也可借鉴。

三、要有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

光把适中的练习份量交给学生,任其自然,要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是不够的。因为制约练习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练习的方式方法。方法错误则会“费力不讨好”;方式单调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除了交给正确的方法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如竞赛、抢答、上台演示等等。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既使学生乐于练习,又使学生享受到练习的乐趣,达到巩固所教内容的目的。

四、及时处理好练习反馈

反馈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和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及时讲解,不能积压拖延。并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充分肯定;做得差的,要耐心帮助,给予鼓励,或指定“小老师”课后个别辅导。

五、注重学习语言和发展智力的统一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提出“熟读精思”,并提出了“精思”的公式“无疑——有疑——解疑”,都是这个意思。大家都知道,一切智力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疑”才会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比如,余永正教《白杨》,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设疑。学生提出了一下问题:(1)白杨树是什么样子?(2)什么地方的白杨树?(3)为什么要写白杨树?(4)只是为了写白杨树吗?教师就引导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学得非常投入,效果自然不言而喻非常好。当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的白杨树特点的

关键词 语是“高大挺秀”时,余老师让学生通过与“高大挺拔”、“高大挺直”比较,去思考白杨树“秀”在何处,课文中的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方法探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10-02

1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内涵

小学语文活动课即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以往只是强调注重课堂质量,忽视了语文教学活动课的辅导与实施。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体现在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议、演、画、唱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进行交流与探究。

2 活动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学生始终是知识、能力、情操等的主动获取者。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语文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必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动机是行为的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活动课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语文问题人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语言警察巡逻、相声表演会、绘画日记展、语文联谊会、信息擂台赛、新书介绍会、十分钟演讲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适时地开展。

3 活动课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课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矛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在活动过程中放任自流。而是要求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与培养。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

5 语文活动课的方式需要丰富多彩

中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描述类活动。如“课本剧场”,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课本剧表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了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再如“故事会”,在学生自由或有组织地阅读他们喜爱的故事的基础上,先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家人、同学、朋友听,再安排有这个方面特长的学生在班级或学校故事会上去讲述。另外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开展朗读比赛,首先要根据学生朗读水平与特点,帮助学生选取不同体裁的朗读内容,然后先给一定的时间去自我练习,教师可以指导。最后再参加比赛。

6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有连续性

第11篇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语文作为充满我国文化特色的科目和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就要不断地发挥其先进作用,不断地探索创新。在小学阶段,语文这一科目作为基础性学科,是小学生获得认知主要形式和途径,对于小学阶段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能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要介绍的就是“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作文先导式

历经漫长的历史变迁,我国积累了深厚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被初步传承下来。在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作文先导式”就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通过应用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就可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内容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现代小学教学中,有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作文先导”。所谓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把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把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作为评价的标准[1],通过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探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作文先导式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促进作文教学创新改进的同时也促进小学语文不断改革。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容

作文先导式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注重对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的训练。主要表现形式为看图说话、编写故事、观察日记。一般是在一、二年级阶段加强学生的“说”的练习,在二年级向三年级过渡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写”的能力的培养;2.写观察日记就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某一植物或动物,并运用文字将其变化记录下来,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和其他的同学以及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3.对听看说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一段音乐或是作品后记录所感所想,并能同其他的同学交流。

在作文先导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中能够主动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积极的与同学交流讨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 “作文先导式” 基本教学模式和变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引入作文先导式这一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能加密切,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应用的过程中,作文先导式渐渐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发生演变,衍生出变式。

(一)作文先导式的基本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基本的作文先导式这一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更加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求,并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来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并能积极地参与到交流与讨论中[2]。在教学的过程汇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交流和讨论的内容,并且能够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语文学习突破“学科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思考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变式

1.表达交流型教学模式

所谓表达交流型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该模式下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在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初步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内容进行一定的点评与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体验并再次进行交流,以此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的情景内再次体验,相较之前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 1 表达交流型的教学模式

2.阅读拓展型教学模式

在 “作文先导式” 的基本教学模式下,教师积极的创设出刺激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教学环境,通过扩展为表达交流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阅读扩展性的教学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知识累积的高年级学生,通过让学生对一些范文进行赏析、修改或者是在主题活动中开设阅读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 语】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长期的写作训练实践活动,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的的能力,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情感合理的释放出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13(16)

第12篇

新课程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高效课程教学应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诸多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不高,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顾自己的讲解,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存在,以至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师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模式下,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分析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性的影响,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组织工作呈现多变性,即学习内容日益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或学习方式日益变化、学生的位置日益变化,学生有时候是练习者、有时候是指导者、有时候是帮助者,由此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将演变出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善于做好体育教学组织工作,尽可能地创造更多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知识宣传培训,确保学生和教师均能够充分认识到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落实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教学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从中得到诸多人生启示;另一方面,身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需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合作学习规划,通过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分组合作学习尝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第三步,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第五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二、分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给教师提出更好的要求

语文教师实行分组合作教学后,其教学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够过于简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回答上来,又不能够太难,让所有的学生都无法应答;其次,在监督学生辩论时切勿随意打断学生的讨论思路,为学生更好的开展辩论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次,必须能够准确解答问题,了解问题的全部过程,当学生解答时语文教师需有针对性地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需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在解答时,一旦偏离主题,语文教师需及时引导学生到正确的主题航线上,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该题的中心。

综合上述可知,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教学模式,运用该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小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优中差生结合分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分组合作教学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分组时切实规避优等生一组、学困生一组,这样不仅不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而且还极有可能造成优等生恶性竞争,学困生越来越困。所以,必须严格按照优中差三者结合分组,在学习及讨论过程中,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习,学困生需以优等生为榜样,共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内提问题时必须打破歧视心理,统筹兼顾,必要时尽可能多给予学困生一些表现的机会,使其能够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优越感,从而树立起自身的学习兴趣,以便日后更加发愤图强。

四、分组时人数不宜过少或过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每组人数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我国相关教育法之规定,小学、初中、高中每班学生固定为56人,代表着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若将56人划分为28个小组,当辩论时将导致班级内较为吵杂,并且难以获取良好的辩论结果;若将56人划分为两个小组,将失去辩论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每组小学生控制在3~5人更为合理,这样既能够规避辩论嘈杂现象,也能够获取良好的辩论结果。

五、分组开始时,每组需指定一名小组发言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当小组开始活动时,语文教师需指定一名小学生承担汇报问题的工作。语文教师之所以指定学生而不是随机选取学生,其原因在于在每一小组中势必将存在着一些学困生、不擅于表达的学生,如果让这样的小学生汇报问题,不仅造成所汇报的问题没有针对性,而且还极有可能让这样的小学生当众出丑,从而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指定的小学生只是暂时的,待大家都熟悉这种课堂模式后,语文教师将给予每一位小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卜廷才.语文合作学习中的不良局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07).

[2]陈宝云,王静.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的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3]石蕾.农村小学班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探析[J].现代阅读,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