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7:1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创新创业;广告学;融合;教学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1]因此,探索双创教育结合的合理化途径,是我国不同阶段高等教育中,专业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经过5年的发展,双创教育从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丰富成果。但是,分析既有文献和实践研究发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开发和设计处于零散状态、数量有限的问题”[2]。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课程开发与实践体系设置中体现为简单叠加。因此,双创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双创属性,找准专业教育中的双创元素,以融合式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一、融合的可能性:广告学专业与双创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双创教育与广告学专业教育融合问题,首先要探讨将双创教育融合于广告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创新创业核心能力与广告学专业核心素养之间的交融性、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创新创业教育引入高校;二是21世纪初,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设置试点并进行推广。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正式展开。三是自2015年开始,全国各类高校几乎都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或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从创业课程、创业基地到创业基金都得到了高速发展和大力投入阶段。”[3]纵观这三个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双创教育更加注重通过赛制展开双创能力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然而实际上,“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必须深入紧密的依赖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4]专业教育与双创素养的结合点,需要依托专业能力训练展开。围绕专业技能发展双创教育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实现以创新促进专业技能,以专业素养助力创业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找到未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广告学专业本身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应用技能为基础,以广告学专业现有教学资源为依托,在理论教学环节将专业创新与创业创新理论相融合,以更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展开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符合广告学学科属性和专业特点;在教学实践环节将专业训练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将其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符合广告学专业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因此,将双创教育理念切实融入广告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人才培养诸多环节具有可行性和关联性。
二、融合的要素:广告学专业双创“融合式”教学体系构成要素
广告学专业双创“融合式”教学体系构成要素图
创新创业教育应兼顾“创新”和“创业”两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关注学生参加了多少双创活动和项目。应以培养具有拔尖广告学专业素养的双创人才为指向,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专业性研究学习、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知识传授向重视专业创新能力和双创素质培养转变,强化对学生的“融合”培养。从教学体系层面探究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广告学专业与双创的融合式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将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环节、考评环节与效果环節结合起来构建双创融合式教学体系。广告学专业双创“融合式”教学体系构成要素包括课程、实践、考评、人才四个核心要素,如上图,在课程要素中坚持专业课程与双创教学结合,依托项目制教学、模拟教学、创新主题教学等课程形式;在实践要素中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依托赛事实践、行业协作、校企孵化等融合实践形式;在考评要素中融入双创素养考评,依托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业界评估等;在人才要素中注重人才的综合素养形成,通过创新创业与就业等方面划定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三、融合的路径:广告学专业双创“融合式”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一)融合式教学体系课程路径
课程路径方面探索“融合式”人才培养的课程实现途径,目前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以“集束式教学”和“融入式教学”为主,“‘集束式教学’是在现有的广告学科中,开设广告学相关课程,向学生传授相对完整、系统的广告理论和技术要领”[5]。“融入式教学”则是在原有的广告课程里,融入双创教育的同时融合实践、反思、参与、创新等互动内容。在“融合式”课堂体系中可以将每个核心“知识板块”凝结成需要解决的广告创业项目,专业知识讲解为项目简报部分,学生小组实践为项目运营部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对应实践训练的课程结构模式,以团队任务包的形式将实践训练环节细分。在“融合式”考评体系中避免以往“期末一考”定成绩,“期末作业”定成绩的考评方法。考评中以模拟项目组的方式考察队员在每次训练中的表现并累计计分;设计终极考核,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双创技能完成创新创业运作。
(二)融合式教学体系实践路径
实践路径角度将探索“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融入多种实践方式重新界定实践的含义与实践的多样性。可以将实践途径分为课堂实践、赛事实践、实习实践等。结合广告学专业高度的应用与实践属性,构建课程实践与实验教学结合的双创实践路径,训练学生在广告创意制作、广告市场调查等方面的能力;构建以“大广赛”“学院奖”等广告专业赛事为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内容的学科竞赛体系,利于双创知识在广告学专业赛事中的具体应用;构建培养基地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创新孵化的实习实践路径。深入行业协作、校企合作,“广告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可以通过广告综合项目展开。”[3]构建开放平台,将优秀的企业引进来,深度的校企合作营造双创情境,企业导师入驻校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带动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摘要】化学知识的产生和获取以实验为依托,对于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实验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前提。在教育领域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笔者也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路径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观察能力变化观念科学精神
一、鼓励总结流程,提升观察能力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辨识宏观物质、探究和分析微观物质,同时强化对证据的推理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这些素养都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之中。对此笔者鼓励学生们自主总结实验流程,提升观察能力。比如在组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前,笔者先鼓励学生们构思实验的流程及其准备,包括首先整理制取氧气的表达式;进而总结制取氧气需要用到的药品;之后构思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的过程;最后,猜测实验的结果。同时,笔者会鼓励学生们在实验时认真观察,并且布置自主总结实验流程的作业。当学生们完成实验及其学习之后,笔者会分发给学生们每个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们回忆并总结实验的流程,学生会写出观察到的所有事物和过程,主要包括宏观上的实验器材、步骤和结果,微观方面的化学药品受热或者受到催化作用产生了氧气以及对氧气如何产生的推理(化学方程式的整合)、氧气产生的证据(气体收集和验证)分析等。这样的形式,激励学生们认真观察实验流程,细心回忆和总结,不仅强化观察能力、提升总结能力,而且重点发展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一举多得。
二、积极推进思考,强调变化观念
化学实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产生新的物质。而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则是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化学实验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则需要推进学生积极思考,强调变化的观念。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在初中阶段会让学生们初步进行感知,比如在组织实验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时,笔者强调学生们运用变化的观念来学习。在探究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通过外观、质量、软硬度以及导电性等物理性质判断金属的方法,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究金属的性质,可以试着从变化的观念出发思考金属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判断。许多学生们仔细思考,变化自己的思维,之后提出如果之前物理性质的判断都可以看作是静态情境下的判断,那么我们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利用一些化学变化来判断金属,进而联想到金属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再想到已经学过的物质,如氧化物、酸、碱和盐等,思考金属与这些物质能否反应的问题。根据变化的观念,产生猜想,进而构思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实验,就为实验教学进行了铺垫。这样的形式推进学生思考,强调变化的观念,也使实验教学事半功倍。
三、培养科学精神,推动自主创新
实践创新是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创新是对实验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实验的必备环节。对此,笔者积极培育学生们的科学精神,推动他们基于实验自主创新。比如完成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教学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们思考实验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进而发挥自己的科学精神,自主创新实验促使其更加顺利或者效果更加明显。于是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实验的误差容易受到影响,进而使得结果产生误差。朝着这样的方向,学生们再一次开始讨论如何让实验受到的影响减弱、减少实验误差。许多同学想到用塞紧橡皮塞的试管和注射器组成一个密闭的装置,将玻璃棉和白磷放入试管,注射器装入染色水,这样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过后,氧气被消耗,之后打开止水夹,这时注射器的水进入试管的体积则一目了然……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和创新,得出了具体的实验操作想法,笔者则根据学生们的创新想法准备器材,带领大家一起验证创新实验的效果。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并发展其核心素养,也彰显了教学的科学精神。总而言之,化学教学应紧跟核心素养的要求,实验教学也不例外。笔者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组织化学实验教学,鼓励学生总结实验流程来提升其观察能力;积极推进学生主动思考并强调变化的观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推动他们自主创新。实践证明,这样的路径十分可行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随着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数学课程目标的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诸多研究指出,深度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致使深度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深度学习,即深层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并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1]。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的特征具体体现在:认知深度,即高阶思维的运用;参与深度,即积极主动地参与;目标深度,即通过学习达到知识理解迁移及发展批判创造性思维[2]。因此,作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智力资源的有效路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并从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一种有意义学习过程[3]。近年来,学者们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论述主要聚焦于宏观视角下的深度学习或零散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研究[4-7],而对深度学习落实于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分析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从理解性、思想性、整体性、逻辑性四个方面对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对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教学要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8]。对此,数学教师应切实做好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即深入理解分析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蕴涵的思想方法、梳理教学内容内在的框架结构、遵循教学内容严密的逻辑生成。简言之,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体现“注重理解性”“渗透思想性”“把握整体性”“恪守逻辑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注重理解性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方式,学习者可通过深度学习灵活理解学科知识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所谓注重理解性,是对知识通性、通法、共性的深度认识,它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9],但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仅通过简单记忆和机械式应用无法达到课标的要求。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解和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理解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活动,使体现学科本质、关注学习过程和富有深度思考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10]。可见,深度学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并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中把握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总之,要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就必须基于学情,确立“适切”的深度学习目标,且精心设计教学及评价任务,进而引导学生深度理解。
2.渗透思想性
在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提升学习效率。所谓数学思想,是指数学知识、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和最本质的认识。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研究发现:教师深度教学与学生深度学习相结合是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方式,即深在学生参与,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深在课程内容,倡导知其所以然的思想意识;深在学习过程,倡导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深在学习结果,倡导批判思维的学习策略[11]。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深度学习将自身获取的点状、片段、孤立的知识、思想内化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经历深度学习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得到显著发展,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把握整体性
整体把握数学学科主题,聚焦核心素养主线,系统设计课堂教学是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基本策略。所谓把握整体性,即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点”,数学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彼此联系的基本命题或概念体系等[12]。从深度学习的目标来看,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从中体现数学的抽象性;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从中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中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从深度学习的内容来看,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解教材中显性知识时,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数学的本质,深度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等隐性知识,进而达到显隐知识的动态转化;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能系统梳理知识框架,能架构科学的、合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把握整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在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总之,整体把握数学教学设计需要有效解决课时间的零散性与知识间的孤立性,单元间的割裂性与学科间的无关联性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类推,进而达到深度学习,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4.恪守逻辑性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引领和驱动,而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问题不断得以解决的认知过程,故问题特色是设计教学的逻辑起点,它贯穿于目标、过程、评价及反思等环节之中。同时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总是遵循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框架的逻辑结构。对此,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恪守逻辑性是重中之重。所谓恪守逻辑性,是指教学内容设计符合逻辑框架、具有一定的逻辑特点和逻辑规则。可见,教师需按照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学习要求,整体梳理数学知识框架、把握数学本质促进知识理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深度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要求,从知识逻辑结构的视角研究课程、组织学材,关注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使得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结构体系,从而把握知识的系统性,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13]。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学科知识本质和学生学习的具体的、深入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体理解教学内容、目标、学情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具体应掌握如下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
数学本质是教学设计的本意和本然状态,教学中的创意不能偏离教学的本真意义,不能脱离学生的原有经验,更不能背离教学目标制造虚假的创造。如“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情境引入环节,教师可设计:一个游乐场的摩天轮设施,假设它的中心离地面高度为h0,它的直径为2,以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2分钟,若此刻座舱中的你从初始位置OA出发,过了15秒后,你离地面有多高?过了30秒呢?45秒呢?教师借此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相关数学教学资源,教学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本质,从而构筑栩栩如生的数学课堂。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中的深度探究由数学问题情境引发,在解决数学认知冲突中展开,并在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总结两个核心目标。如“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探索新知环节,教师可设计:若在摩天轮座舱中的你从初始位置OA出发,过了15秒后,你在什么位置呢?你离地面有多高呢?过了30秒呢?45秒呢?60秒、75秒、90秒、105秒呢?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可见,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思路及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整体把握教学思路,引领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课中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应数学分支中的点,只有教师站在整个分支的高度来设计教学,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所授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能力与要求、系统与建构,才更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内涵、方法运用、思想本质。如“三角函数的概念”的巩固训练环节,教师可设计:小明同学在游乐园乘坐旋转木马,他在半径为2的圆上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1rad/s,求2s时他所在的位置。可见,教师在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应整体把握教学思路,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讲解,也要注重基本思想方法及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并通过巩固训练环节引领学生探析知识的迁移运用,增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巧妙设计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厘清逻辑关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晨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物理学科品质和物理核心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物理知识、物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具有整合性。如何在物理教学特别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一直是物理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要方面。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物理课堂教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和物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物理素养。如果物理教师有较高的物理素养,在授课时描述生动有趣,犹如学生身临其境,学生自然爱听,感触也深。授课时如果需要绘图,教师能信手绘制,惟妙惟肖,学生必然惊叹而敬畏。讲授原理时,言简意赅,学生定能听课不走神。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随手在黑板上画的圆,必让学生发出惊叹!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同身受。
二是开放课堂,联系生活。探究性课堂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物理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通过谚语、出示一张图片等再现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寻求问题答案。
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时,教师可以放一个短片演示一个表演:在气功大师身上压一块大石头,气功大师躺在地面上.提问:气功大师身上所受到的压力能有多大呢?然后用大铁锤打石板,继续发问:气功大师身上受到的压力怎么变化呢?再问:如果让铁锤直接打在气功大师身上会怎样?这样就容易进入探究课题
三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关键,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微视频的引进,翻转课堂的尝试等。
四是借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新授课中开展看图说话,看图提问,校外实践课等活动。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52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
(一)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由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正式提出并委以重任。那么,又该如何界定这个“新名词”呢?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而成,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需先正确认识“学科素养”。目前,关于“学科素养”的界定缺乏较为统一的意见,有侧重于能力层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了解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也有综合性要求的,如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性要求;甚至还有侧重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学科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追本溯源——首先正确理解“素养”的含义,才能准确把握“学科素养”,进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一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二是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取的技巧或能力,如军事素养等。笔者认为,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素养”应指后者,即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并使之终身受用。当然,“素养”有很多,在此,我们只讨论“核心素养”,即最重要的最具价值性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素养要求。而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择要挑出具备鲜明学科特征的素养要求。
正如前述,素养需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因此,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侧重于能力层面,但绝不止于能力,更需将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与自觉的行动。当然,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要教师的引导。为此,我们应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着眼点放在素养内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这种“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能不丰富,能力可能不突出,但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旧是美好的。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传导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学生将能力内化为素养,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只是简单拼凑现有的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的相关表述,有的则是照搬其他学科核心素养表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为此,有必要从现有的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等教学资源入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代背景,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鲜明特征等基础上建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此,很多人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笔者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虽然呈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外延,也指出了几个必要的环节,但仍没有突出把握“素养”的要旨——既要讲求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习。
既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的界定,那我们能否尝试用几个关键性词汇概括,并以此为基础窥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准确内涵。在这个方面,嘉兴市教育学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沈毓春做了大量探索,他认为可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思维训练”等加以概括。笔者认为,首先,这个概括基本涵盖了现有浙江省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如“经济参与”主要指代经济生活(必修1),“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5);其次,这个概括立足学科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公民实践”既突出了“公民”这一主体,也展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再次,这个概括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如“思维训练”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断培育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最后,这几个词语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国家认同包括了文化认同,而只有做到了文化认同才会有文化自觉,所以文化自觉是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正因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有的德育属性,教师在教学上需要更为重视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如在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时需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因此,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仍要讲究课堂引领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课堂引领的模式有很多,下面这个模式就较为完整,值得借鉴。 思维引领多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或以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入题,或以新近时事入文,用以引发学生感性思考相关知识乃至人生道理。问题对话引领和情感素材引领主要用在推进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如问题对话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环节,在你来我往中进行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进而厘清材料主旨,落实相关知识,引领学生思想;情感素材引领就是强调教师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究,既能满足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素材有自己的多元体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得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教师要自主设计一些“新”作业,如可把题目的背景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所谓教学关键问题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为紧要的教学困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认为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但更多的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当然教学困难问题也许很多,这里指的是最典型的师生反映最多的教学困难问题。只有抓住并妥善处理了教学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时,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抓住教学关键问题并妥善处理之。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教学关键问题。为此,可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在各自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教学关键问题,同时经教研组全体教师讨论确定本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关键问题。遵循以上原则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力量,使讨论的结果尽可能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尽可能接近学生实际情况。在对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柏彬提出的四条判定原则,即源于自己教学实践的;自己提出并想解决的;对改善自己的教学状况有帮助的;自己力所能及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广泛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出、确定教学关键问题,使学科核心素养也能“接地气”,适应本校情况。
(三)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应关注学科特殊属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本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般功能,更有进行德育的特殊职责,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而不仅仅只关注某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可能会使具有德育性质的特殊学科沦为“普通学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也是我们在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时不得不关注的要点。又如新课标关于政治生活(必修2)的总体目标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政治生活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均可视作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属性,在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公民意识内涵,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着力点,同时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做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笔者坚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认与培育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关键词]学生能力高校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作者简介]郑勇军(1970- ),男,江西浮梁人,景德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景德镇3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基础教育发展性评价研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125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77-02
面对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的现状,以及提升其就业能力的要求,目前各高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活动。实践表明,教改不仅涉及文本材料环境适应性改造,还需要从师资素养上进行提升。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教改成果发现,大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精品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撰,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结构等。从成果中固然能够感知高校教改的丰硕成果,但这种基于静态视角的成果展现无法证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应在动态视角下解读教改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能力”范畴涵盖十分广泛,但从高校教育的职能范围来看,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板块。有同行提出需要使大学生具备零适应期的岗位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一、对大学生能力的内涵解析
1.专业知识方面。目前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采取的是宽口径的美国模式,能激发学生在某一课程领域的兴趣而自觉拓展,有助于针对未来的岗位需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就理论层面专业知识来说,应使学生获得本专业领域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使各课程知识之间形成融合。可见,高校教改仍遵循宽口径的专业知识结构,只是在课程安排和课程文本资料的处理上需要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从诸多大学生毕业后又重新学习操作技能的事实来看,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十分重要。
2.专业素养方面。以“专业素养”替代“业务能力”在于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能力的培训实则已经超越了高校教育的范畴。关于专业素养,大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支撑起他们的专业素养,即为业务自学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专业素养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自学的意识和能力。现状表明,许多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却往往忽略了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3.职业素养方面。职业素养可以理解为团队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笔者曾经面向企业进行过电话访问,其中一题为:你们最看重大学生的什么。问题的设计较为宽泛,有助于企业方自由发挥。结果,企业普遍看重大学生的上述精神,或者说是职业素养。反观当前的教改活动,因为忽视了对传统公共课的教改需要,使得教学仍停留在固有模式中,未能发挥培养学生上述精神的功能。
二、解析基础上的教改方向定位
1.优化教学体系方面的定位。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教材体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系统性优化等。在定位方面主要考察第二类,即教材体例应提出专业岗位实际需求;教学模式应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增加情景教学元素;教学资源应在配合教改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应用。目前,各高校都十分强调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突出实训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但在涉及教师主观层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应用上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定位给予纠正。
2.强化学生自学方面的定位。业务素养是提升大学生未来就业竞争的重要支撑点,也是顺应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手段。从自学的一般解释来看,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不乏有习惯自学的个体。他们的这种自学存在兴趣使然,并具有随意性和发散性。随意性体现在自学行为上,发散性则针对所自学的内容。教改的重要工作在于使学生能清晰感知本专业知识结构的轮廓,并在未来的岗位兴趣引导下相对系统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融合公共学科方面的定位。融合公共学科的教学功能来支撑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这也是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结合前面的观点,应强调高校体育教学在支撑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作用,并在当前教改的大背景下切实落实体育课程的教改活动。目前,许多高校将社会体育项目引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拓展运动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定位驱动下的教改路径构建
1.教改前的现状分析。高校教改需要从上到下各个职能部门的参与,使大家对学生能力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且符合校本原则的应成为教改前的任务。为此,进行有关学生能力的现状分析十分必要。分析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针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元素进行分析;结合未来的岗位需要,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元素进行分析。对于第二个方面,因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不同,从而在职业能力元素分析上不能一味通过校际交流来获得。
2.优化教学体系方面的路径构建。教学体例方面,可以向高职院校学习,通过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来进行校本教材体例的优化,若不具备这一条件可以在内部辅导材料的编写上遵循这一逻辑。教学模式方面,教师需要认真贯彻教改精神和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广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精讲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学资源方面,应努力拓展校外教学资源,特别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3.强化学生自学方面的路径构建。上文已经指出,强化学生的自学应督促他们系统完成自学任务,这就需要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来实现。除了教学部门需要在教学环节中传递这种信息外,招生就业部门还应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岗位需求信息讲解上,为学生建构起自学内容的路径指向。
4.融合公共学科方面的路径构建。包括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在内的公共学科,都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着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以大学英语教改为例。大学英语在教改中应主动与专业教学需要相契合,通过挖掘专业学生未来可能的涉外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听说读写教学与辅导,从而增强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参与度。
四、问题的拓展
1.高校管理层方面。高校就业引导与学科教育间的契合,本身属于机制创新。在高校传统体制下设置这一机制,需要高校管理层在舆论和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高校管理层应结合本校实际,在各学科教育与就业引导的关系上进行充分调研,从而形成审批各院系提交专业教学计划的参考。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高校的本职工作在于教书育人,而就业作为当前考核高校办学的硬性指标,并不能成为弱化育人水平的理由。因此,针对各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抓住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所创新。
2.高校中层方面。大学生进入职场从事基层工作,包括管理和应用技术。不论怎样都需要突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此,在教学管理层面需要在教学计划上增强实训课时,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加大校外实训的力度,从而在参观、顶岗实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务处主要起到外协和内控的职能,特别在内控中不仅以监管者的身份出现,也应以收集各院系信息并汇总传递给管理层的身份出现。
3.高校基层方面。一线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应贯穿职业思想。在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并结合教师自身经验突出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尽量以现实岗位需求作为案例引导大学生自觉思考专业能力问题。在实训环节,可以把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模式引入其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水平,前置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以上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以笔者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认为,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教改成果发现,大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基于静态视角的成果展现无法证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从高校教育的职能范围来看,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板块。为此,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改路径可围绕着教改前的现状分析、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自学和融合公共学科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使大家对学生能力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且符合校本原则的应成为教改前的任务;应在教学体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强化学生的自学应在于督促他们系统的完成自学任务;公共课程教在教改中应主动与专业教学需要相契合。最后需要指出,公共学科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着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永宁.高校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张浩.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3).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其在语文学科中的一种具体化,也是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品格和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而语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育人价值,进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就在于通过高中语文教育这种特有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语文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不单单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不再只是乏味的读书,同时体会到语文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学生有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其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生活实例的同时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还能够使教学任务得到有效的完成。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将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当中,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生活,真正的体会学有所用,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进而开拓视野。
最后,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策略
(一)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带动起来之后,必然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中。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情境中逐渐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建构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将大量的生活案例应用于课堂之中,这样能够支撑学生知识的建构。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知识有着真实的体会,对知识的记忆也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规律中。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境,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播放红楼梦电视剧中关于“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的选段。当学生的兴趣被视频内容所吸引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成功的引出本堂课程的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想要使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认真的学习课文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程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将活动中的内容当做生活化教学资源,应用于将来的教学过程中,使生活化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创新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当地地标性建筑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生们各抒已见的探讨,对所参观建筑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增长,且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增长课外学习资源。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素养
在学生周边的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内容随处可见,但学生往往却并不能发现它们,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文知识中,就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应用性,就能够将其转变成高中语文问题,让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融合,能够为语文新课改注入鲜活的动力。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而奉献于生活,其并不是单一理解生活概念以及回归生活,而是利用生活中进行学习,运用生活中的场景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将探究问题作为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实践路径与策略[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14-118
关键词:技工教育;养成教育;技能人才;行者
一、实施背景
(一)面向国家产业梯度转移
目前,我国产业梯度转移正有序进行,人力资源的积累和使用、技能人才的培育和联合也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最高的层面。学校所在的广州地区作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高梯度区,是产业转移中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领头雁,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由此发生重大变革,对人的职业精神、做人准则及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丰富现代技工教育内涵
技工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发展之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技能人才技、艺、道一体的高技能、高境界、高素质培养,而学校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及职业道德的提升等,将在技能人才技、艺、道一体的高技能、高境界、高素质培养方面赋予现代技工教育全新的内涵。
(三)立足校企合作长期实践
在过去30多年的办学进程中,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立足校企合作,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广州市和广东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而在这30多年的长期实践中,大量事实证明学校人才培养的传统理念、目标、质量与规格,途径与方式逐步表现出与新时代技能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即知即行,知行合一,行必有果,果必利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加以研究与破解。
二、主要目标
(一)建构“行者”养成教育理念
形成“行者”养成教育理论,“行者”养成教育的“渗透”理念。
(二)培育“行者”养成教育文化
培养师生“即知即行,知行合一,行必有果,果必利他”的良好“行者”意识与品质,体现“交通行者,以行致胜”的行者文化精髓。
(三)推进“行者”养成教育示范
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及相关企业中推广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模式。
三、实施过程
(一)确立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意识
1.“即知即行”意识。“即知即行”是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的基础意识。技校学生所有一切好习惯的养成,都必须建立在“即知即行”意识上,他们知识体系的建立,现代就业观的形成,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以及继之而来的面对挫折的能力,都离不开“即知即行”意识。确立了此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修身立德躬行成事”校训的深刻内涵,以更进一步契合交通“行者”、“人文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特色。2.“知行合一”意识。“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即知即行”意识基础上的。只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意识与行为相融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造就新时代真正优秀的技能人才。3.“行必有果”意识。“行必有果”的“果”,主要从做人做事,成就事业的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一种信念,相信“天道酬勤”,相信“行必有果”;一种理解是一种要求,要求行事必须求成绩,有结果,行必有果。4.“果必利他”意识。“果必利他”的“他”,一方面,是指有个人价值、团队价值;另一方面,是指有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如此,则使“利他”意识上升到了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通过“利他”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现代职业精神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是一种社会担当。
(二)明确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路径
1.物质环境渗透路径。学校将校园里的建筑、广场、植被、雕塑等进行完善、改造和命名,并赋予一定的涵义。学校卫生环境、展览橱窗、板报海报、标语横幅等均高标准、严要求,形成良好的氛围,以润泽心灵、彰显文明意识,内化人文素养,升华职业道德,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育化功效。2.制度环境渗透路径。学校加强制度规范教育,奠定养成教育基础。学校详细规定各类章程,同时加强管理,把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制度化,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并且反复践履,循序渐进,使养成教育形成无意识的存在。[1]3.教育环境渗透路径。学校遵循学生思想行为形成规律,强化阶段性、过程性教育:第一是针对新生的“好习惯养成”阶段;第二是针对二年级及以上的“人文素养培育”阶段;第三是针对的是二年级及以上,尤其是毕业班的“职业道德提升”阶段。通过日常生活、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态度、作风、荣誉观等。4.生态环境渗透路径。首先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生态环境,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如志愿者活动、服务企业、顶岗实习等),使学生培养的结构层次和质量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对学生的合力教育。其次是“朋辈”生态环境,通过朋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同宿舍、同班级、同社团之间正能量的传递,潜移默化地达到相互影响的效果。
(三)开发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课程
[2]1.人文精神方面。学校依托学院专兼职教师,整合校内相关素质教育资源,开设演讲与口才、音乐素养与社交礼仪、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欣赏、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内在潜质,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2.职业素养方面。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学校针对这些职业素养开展多种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3.素质拓展方面。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开设素质拓展课程,编写出版相应教材,并且发挥学院现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资源优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社会实践方面。学校把学生实践纳入教学体系,推行社会实践学分制,开展学生“校内社会实践周”活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的实践周活动。
(四)开展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活动
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五位一体”活动体系是指两节一会+学生社团+节假日主题活动+社会活动+校企合作活动。[3]1.两节一会。“技能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传统全校性大型活动,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全校全员参与。2.学生社团。学校有注册及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社团3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直接带动了养成教育各项内容的习惯灌输和习惯养成。3.节假日主题活动。全年节假日主题活动先后围绕“清明”缅怀先烈、“五四”爱国教育、党的生日、国庆等主题展开,形式活泼,丰富多彩。4社会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义务献血、参加志愿服务,关爱独居老人,帮助智障人士,参与企业交流走访等,从这些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增强社会责任感。5.校企合作。学校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例如,“宝马”的“悦”文化与学校“行”文化结合,增强了养成教育各项内容的育人导向功能。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党、政联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各部门联动,院系互帮互助,反应机动迅速,形成完整的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管理运行体系,奠定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强大的组织保障基础。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并实施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成果推广计划,提升宣传平台,加强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品质”的美誉度。建立一系列制度,不定期督查,相关考核纳入学生操行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师课堂评价当中。
(三)团队保障
学校先后组建了突出人文特色的(德育)模式研究团队、校园行者文化建设团队、荔湾校区品牌建设团队等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理论的专题研究团队。将上述课题研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保障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研究团队的人员调配和组织管理、调查研究开展,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课题研究的验收等。
(四)资源保障
学校高标准、严要求建成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训练中心。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升级学管系统,教学系统等网络平台,使得学生课程选修、考核、评价等更为全面、及时。学校提升完善现代化的信息宣传平台,加强校园网、QQ群、微博、微信等的管理和信息更新,出版新的专门面对学生的学生校园文化读本《一路同行》,改版校刊《立交桥》、提升校报《交通驿站》办报品质。这些都给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五、反思与体会
(一)现代技工教育需德与能并重
在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时代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个性”、“激情”等特点与以往学生截然不同,现代企业对毕业生“技术”、“礼貌”、“合作”、“责任”各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信息不断表明,德与能并重将成为现代技工教育培养人才的一种趋势。
(二)现代技工教育需技与文相交
技工院校学子的真正成才需要将“技能”与“人文”协同培养,在加强拓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需要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决不能忽略他们对优秀文化的吸纳和熏陶,忽略他们的精神修养和内在气质的修炼。现代技工教育的技与文相交相融,将对技能人才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起到重要作用,对技能人才的真正成才起到重要作用。
(三)现代技工教育需知与行贯通
现代技工教育的发展要求技工院校的学生知与行贯通,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只有努力培养他们的知识与行为合一,做到知行贯通,才是技工教育的真正成功。
作者:曾剑 刘曼华 伍松林 单位: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现代技工教育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1-14,48-52,164-165.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外作业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其包含了地理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核心功能,倡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控[1]。在传统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课外作业多数是以参考书上的大量习题为主,枯燥无味,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影响高中地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变这样的格局,教师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基本诉求,对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文章结合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探讨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立足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作业活动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而对于课外作业而言,教师必须充分调研了解学生的趣味点,并将其有针对性地融入课外作业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生能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价值观,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形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并树立危机意识,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绿色食品知多少”一课教学为例,学生在接触绿色食品相关知识之后,对于生活中的绿色食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增强课程的交互性,教师可以绿色食品知识为背景,让学生设计绿色食品知识普及及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人们对绿色食品的看法、生活中绿色食品的选择情况、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形成关于绿色食品相关知识的系统化认知,在问卷调查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懂得合作共享以提升效率,使整个课外作业展现出实践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其所获取的数据来自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前景的客观认知,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显然,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兴趣点与生活是关联的,由此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对于学生兴趣点的寻求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关注社会热点等,并将其融入课后作业设计,以实现相关兴趣点的升华。
二、关注乡土性,活化课外作业活动的资源配置
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所蕴含的自然风物、生存智慧、文脉习俗、道德精神对于开启民智、塑造人格、传承文明等方面影响深远,从某种角度来讲,乡土地理可以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体验,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做到与实践充分融合,而地区性的教学资源必然成为课外作业设计的重要素材,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需要高度重视乡土教学资源的挖掘,关注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知识点教学环节,课文中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视角,教师可将其换成厦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数据信息,并结合相应知识体系的建构组织教学,依照这样的思路,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和整理本市区工业城市化发展的资料和信息。学生收集资料可通过以下途径:图书馆、报纸杂志、上网查询、企业调查、人物访谈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城市设计规划者的身份谈论我们的城市应该如何发展工业,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城市化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克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联系全国的情况加以延伸拓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时间,可选派学生代表讲述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且补充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使问题的互动交流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可见,倡导课外作业的乡土性,其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从局部认知向整体认知发展,使学生可以站在区域分析的视角审视和解决问题,随着对于本地区相关问题认知的不断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目标也得以实现。
三、倡导合作性,形成课外作业常态运行机制
传统高中地理课外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就需要落实合作性原则,营造良好的知识交互和应用氛围,以活动促发展,通过类型多样、主题丰富、组织灵活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业,使学生学用结合,促进其思维和智慧的发展及技能和能力的提高[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综合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良好训练,并学会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审视世界,使思维能力展现出综合性的特点。以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中“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设定了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分小组充分利用自身收集到的材料构建对应南水北调的模型,并体现以下程序:“明确主题—分配角色—设计情境—学生展示—讨论评鉴”,该作业需小组成员在相互探讨之后进行展示,并讲述清楚南水北调是如何运作的?南水北调带来的巨大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最好让学生制作成PPT,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诸多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要懂得进行有效的知识体系构建,实现地理学科知识的应用,使课外作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形成共同探究的习惯,久而久之将此部分成员固定为兴趣小组,进而成为推动课外实践作业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小组长的效能及学生的主体性,要懂得处理不同意见和建议之间的关系。实践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最佳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使学生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朝向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四、注重实验探究,加强地理实践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由此可见,地理实践力主要包括野外考察、地理实验和社会调查三个方面[4]。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实践力是每个地理教师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区域分析方法,实现区域认知素质的提升。如在学完工业区位后,教师可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厦门可口可乐公司进行调查,并设计如下问题:①可口可乐公司生产饮料的原料有什么?来源于哪里?②其工业要素投入包括哪些?占比分别是多少?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哪些因素?③其经济效益如何,近几年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是什么?④其对周边有没污染?有没有搬迁的可能?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采访公司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多方了解,通过亲身探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深切体验,从而激发其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高中地理知识中很多研究都是以某个区域为背景进行的,大区域和小区域的研究视角是地理要素认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高中生地理知识认知的重要路径。如讲完旅游地理后,教师可结合鼓浪屿申遗成功组织学生参与研学小课题探究实践,其实施主要从三个步骤进行。第一,研学前,学生查阅资料,熟悉区域特色。具体而言,鼓浪屿研学旅行小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课题一:厦门鼓浪屿倾听人文历史。厦门鼓浪屿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一百多年以来在这小小的弹丸之地演绎了无数的繁华与传奇,还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追寻历史踪迹、探访名人故居、领略万国建筑、了解海岛人文文化,感受历史文艺之岛的魅力。课题二:厦门鼓浪屿主要景点分布及成因,游览价值。课题三:探寻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了解风琴种类、风琴珍品的历史渊源、主要特色、文化内涵及旅游开发价值。课题四:鼓浪屿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课题五:对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作出评价。课题六:对鼓浪屿景区规划设计做出评价(景区形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课题七:设计一次主题游(收集信息,确定目的地,合理选择路线,保证旅游安全)。第二,地理研学过程中,学生观察探讨,寻找课题价值点。第三,地理研学旅行后,学生执笔总结,形成研究小报告。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将有价值的内容整合成PPT,在课堂上围绕学生发现的问题与疑惑,展开讨论,对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整个研学旅行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及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意志,提高了其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综上所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外作业需科学设计,优化内容及形式,改进课外作业的推进方式,关注高中生的兴趣点,巧妙渗透乡土资源,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驱动,使高中地理教学更优质高效,高中生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董瑞杰.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1):57-61.
[2]曹东.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14-15.
关键词:信息素养;分类培养;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3-02
当前,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在信息时代里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要有适量的信息知识作基础,要有敏锐的信息嗅觉发现潜在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机会,还要有掌握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手段,这样的过程,同社交礼仪一样,要有符合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息道德做约束。
一、信息素养及其分类培养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培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他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美国的迈克・艾森堡和鲍勃・伯克维茨两位学者在1955年首先提出“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用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人认为,Big6技能是“信息素质重大成果”。胡家荣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中认为,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看,国内高校培养大学生掌握信息基本原理、提高信息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检索课(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基础课”,其他课程门类非常少。目前,国内外针对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证研究更是尚未深入探究,较为相关的研究热点是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导向和推介机制等问题,而不是指向教育教学本身。
二、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反映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少有基于本科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质量标准进行的研究与改革工作,具体到某一基础课程如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更是少之又少。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具体实施
1.开展非计算机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对信息素养要求的调研。作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对于教育的价值和教育质量,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全面地加以审视,从整体上辩证地加以考量,结合客观情况,实施分类分层教育。许多著名高校都有针对性地提出或实施分类、分级、分层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案,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计算机科学原理(概论/导论)”、“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兴趣特长拓展”。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设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实训式教学等。继续深入研究发现,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给出明确的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要求或目标(与计算机关联紧密的电气和信管类专业除外)。
2.开展抽样调查,分析处理调查数据。作者参考了国内外重要的标准和大量实用资料,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编写了《南华大学隐性知识和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新生用)》,用于测量大学新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共印制问卷600份,根据我校的专业类别构成和教学任务分配情况抽取了12个专业班级作为样本,发放591份问卷,实际回收503份,具体发放情况如下。
对原始数据中的答案项(含100题)分解成100个独立项,然后进行筛查,清除严重缺项和马虎作答的,再逐条核对、更正机阅出错的项,清理后得到可用数据471条,再将其进行数字化编码转换;接着应用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国际专业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如下统计分析:项目分析,剔除个别鉴别力低的题项(84题的t检验结果p=0.303>0.01,相关分析结果p=0.654>0.01,鉴别力低,删去);计算调查数据的克朗巴哈α系数,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验证调查数据的效度,整理问卷题项形成两级评价指标。
给多位信息化领域专家发放《南华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试用版)专家意见征集表,填写比较判断矩阵,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目前收集到15位专家的比较判断矩阵,录入计算机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除1位专家以外,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另考虑到1位校外专家对信息素养领域熟悉程度不高,最后确定13位专家的判断矩阵用于指标权重的计算。将上述权重用于制定《南华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再以本评价体系计算之前调查到的471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3.依托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数据,制定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路径。作者从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中分析得出,当前新进校的大学生一般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但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还有很大欠缺,且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差异,亟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素养培养并分类实施。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结合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制订详细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计划,具体路径为:首先,确立信息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其次,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按照不同的层级和需要制定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案;第三,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信息素养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专业信息能力并整合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最终把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各专业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第四,依托大学优质信息化资源,广泛开展各类综合素质提升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素养培育环境。
4.结合研究成果,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提升本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力度,作者所在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了一批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管理和实践的专职教师,不断深入研究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各项方法和手段,同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和不同专业后继学习的需求,从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移以及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着手,充分融入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理念,自2012级新生起,对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采取了“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改革。其做法是,依据新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数据,按学生信息化掌握水平将之划分为两级,分别编入高级班和普通班,开展分级分类课程教学。具体划分如下:
①高级班:入学后通过上机考试(相当于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选拔,免修相应课程,单独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C++)》、《软件技术基础》(含综合实践)、软件开发讲座等课程,推荐参加ACM计算机程序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模竞赛、挑战杯等竞赛培训。
②普通班:再按专业类别划分为3类。
理工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C)I、II,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经管、医学、建筑学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VB)I、II,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文法、外语、艺术设计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VBA I、II,要求达到国家一级水平。
同时,依据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结合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际情况并兼顾学生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的需要,重新编制修订了计算机公共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包含3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并根据新版大纲和新编教材改写了教学日历、教案、课件等其他教学文件。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强了立体化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搭建了在线测试和考核平台。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按照专业的职业特征和人才培养的不同点,深化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分专业教学改革及实施,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分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路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研究内容新颖,包括:一是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取向和人文取向为价值导向和质量标准,来设计和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施标准,研究视角新颖;二是分专业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为所用”、“学为所愿”,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满足学生在信息素养上的社会要求和个人内在要求,研究过程具有创新之处;三是将探索出一条适应高等教育教学需要的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路径,并力求分析构建出一套适应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模型,这项研究内容本身就是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丛荣华.基于任务驱动法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116-118.
[2]胡家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6,(1):14-1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26-01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材资源的利用问题、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学生主动性及教学实施偏向化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整体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新课改的整体进程,我们需要提高认识,深入思考,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应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新路子。笔者在此结合社会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教育实践的经验,以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引起教育界同仁对高中政治教育的关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原因简述
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这篇文章中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了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的需要,我们简单概括一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①教材资源的利用问题;②过于注重理论、脱离了实践;③学生主动性的缺失;④教学实施偏向化。大多数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导致教学质量很难全面地提高。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首先,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非社会体制的问题,而是社会环境问题;其次,市场经济的转型对国民思想的影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最后,外来思想的入侵和国内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完善是问题的根源。我国在经历改革开放后,不仅带来了政治思想方面的主流指导思想,同时各种不同思潮的入侵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民思想的稳固和核心思想的健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德育建设密切相关,与时事政治动态紧密相连,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轴心。因此,走出一条既适应学生学习规律、心理规律又符合社会现实的教学途径是迫切需要的。
(一)更新教学理念
理念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真实反映,是行动的灵魂。在应试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将影响整个教学体制的改革,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但是,在现有教学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的老师依旧因循守旧、不肯变通,把以往习惯性的应试教育观念带入到日常的教学教育生活中,影响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降低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影响了学生健康思想理念的形成和完善。
(二)转换教学模式
应试教育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老师和学生大都是拿来主义,利用那些固定的无味的知识应对教学和考试,没有把知识内化到自身、转化为自身的修养成分,因此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负担,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工具,这种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政治课堂上那种死气沉沉的氛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真正实践思想政治的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改造成塑造学生道德品性和实践修养的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这种传输性模式,用以探究性学习模式取而代之。
(三)完善教学过程,修正教学目的
教育目的的实现一般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素质教育要改变以往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的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轴心。把以往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探究性学习、研究性讨论的过程,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精选教学资料,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这里我们认为,现有的教学课本大都是经过专家或学者总结之后的条条框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教师应该有选择性地把握好教学资料。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发挥自我能力的机会,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调动起来,鼓励每个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问题。最后,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结语
解决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必须从教学理念、模式、手段及方法入手。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和目的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性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把日常的教学过程塑造成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完善过程,当成思想政治的实践过程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充分准备。然而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前的精英教育中,是否具备生产劳动能力并没有进入教育的视域,并且这种精英教育观念至今仍对教育理想与实践发挥着或明或暗的重大影响,是职业启蒙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重要根源。事实上,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对学生健康整全的发展都具有巨大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职业启蒙教育是养成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必由路径。职业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既指特定职业的劳动能力,也包括对职业的合理认知与积极认同、职业选择与转换能力、对通过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体认等丰富的内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必需的六大核心素养,其中“问题解决”这一关键词,意在弥补我国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缺陷,但并未上升到职业素养的高度。职业素养既不是纯粹的知识,也不是单纯的工作能力,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职业素养需要在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中逐渐习得,不论是大学教育,还是职业院校的教育,都无法独力完成这一任务。因此,中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对于学生获得基本职业素养、夯实职业生涯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
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深度学习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学校教育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遵循这样一种认识论逻辑,即知识是思维的结果,学习主要是发生在认知或思维过程,与身体活动无关。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各种认知活动都受身体和身体感觉运动图式制约和塑造,身体在认知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要求重视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职业启蒙教育要求整合心理与生理、思维与身体活动,连接校内知识学习与社会系统中的职业或工作,强调身体不仅是承载头脑的器官、认知的工具,更是个体在场学习的有效平台,为知识学习指明实际目的,并提供知识理解、应用的情境。因此,职业启蒙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深度的知识学习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职业启蒙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品德既具有个人特质,又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与反映,只有在长期、真实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德素养才能有效形成。职业启蒙教育主要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以相对简化或虚拟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职业世界的D景,让学生从事真实的职业劳动,完成固定的工作任务,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这样的活动虽然与成人的实际工作有距离,但保留了真实工作的基本元素,尤其是对品德形成极有价值的元素,对于打破我国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扎根于劳动世界的美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