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7: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十二五”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牢牢把握主线,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下功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线,对此,全省上下必须必须要有统一的认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推进“两个率先”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省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这些都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使江苏的经济发展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到那时,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江苏是经济强省!
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必须把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只有在自主创新上实现突破,才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我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原有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已难以为继,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既是水到渠成,又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主攻创新型经济,当前的任务是重点实施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和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这“三大计划”体现了科技进步的最新趋势,符合江苏经济的客观实际,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是构筑新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全省要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保证“三大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建设创新型省开好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是主要驱动力。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紧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步伐,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要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把江苏的科教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要围绕实施“三大计划”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选择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课题进行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以技术领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
前几年一直说,中国经济存在着内外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不足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使得我国GDP的持续平稳增长缺乏内在动力。过去30年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因为消费需求不足,一直缺乏内在动力。前几年我们是依靠出口导向政策,用对外出口来弥补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足,维持了比较好的增长。可是到了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几年出口受限,出现了经济下行趋势。2009年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把增速又拉起来了,但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从2009年到2010年,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一些消极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资产价格剧烈上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和泡沫出现,另外就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这导致一个两难状况,一方面是内在动力不足,想要维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就需要有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首先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的后续后果显现出来了,又不能继续用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持增长。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研究这种现象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通常用所谓“三驾马车”的说法,认为今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看“三驾马车”,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什么2008年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三驾马车”中有两驾已经不行了,出口遇上了金融危机,同时消费也上不去。很明显,“三驾马车”的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用来分析宏观形势的方法。
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凯恩斯主义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从来没有说过可以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来处理长期问题。我们长期发展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中国面临“两难”困境的症结,就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分析。2008年的问题在于,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进出口顺差一下降,就造成了总需求不足。因此,2009年的政策重点就是尽力扩大需求。只要能够扩大总需求,就能够把增长的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脱胎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即使凯恩斯本人也从来没有说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所以,单纯依靠短期政策来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误读。
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的政策来赢得时间,抓紧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两难困境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西方国家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也就是两次产业革命之间的那种增长模式,特点就是靠投资来驱动增长。苏联在“一五”计划后沿袭了这一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病,因为它要靠投资来驱动,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也是走的这条路。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东亚经济体用进出口来弥补内需的不足。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造成了两个积极后果,一些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大量闲置劳动力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我国大量劳动力,大概是1.5-2亿人口,从农村低效领域转移到了城市相对高效的出口加工业就业,使得整个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可是我们看到,所有采取这种出口导向政策来支持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经过10-20年用出口导向政策所支撑的高速增长之后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带来了后续效应,资产泡沫膨胀到一定阶段就会破灭,造成整个市场崩盘。日本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在高速增长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内需不足,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至于采取了贸易立国的政策,用出口导向政策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出口导向政策有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汇率本币低估的政策,这一配套政策在前期是有效的,但当这个政策成功地执行了10-20年之后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出口企业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也就是补贴,创新的动力就会削弱。有些经济体就此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专业户,不再搞创新了,减弱了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宏观问题,在出口导向政策非常成功的情况下,外汇结余将会大量增加,这就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造成贸易摩擦。这时就需要选择:其一,让本国货币升值,如果本国货币升值,出口导向政策就会持续攀升,追求外汇结余肯定就不行了,因为在均衡汇率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不会有外汇存底增加的。其二,坚持出口导向政策,这就需要保持本币的低估,因为改变这种本币低估状态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比如出口企业的利益,出口地区的利益。继续保持本币的低估,采取中央银行干预的方式,让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结果就是收购外汇来支持外币汇率,压制本国货币。这样,央行就只能被动超发货币,货币多了,无外乎就是流向两个地方,一是资产市场,二是消费品市场,走到资产市场上去就会形成资产泡沫,走到消费市场上去就会造成CPI快速提高,也就是通货膨胀。
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才能营造吸引人才、鼓励创业的环境。因此,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使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三、全面改革要有顶层设计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走出上述的两难困境呢?在我看来,就是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把“标”和“本”结合起来治理。从短期层面来说,应该采取总体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仍然要充分灵活。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前功尽弃。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了,也有人认为中国恐怕就要“硬着陆”了。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绝对化,一方面,“硬着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另一方面,我们还有30年经济发展实力的积累。另外,我们的宏观当局、央行的专业水平很高,如果方针决定了,他们能够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大。所以,要用稳健、灵活的财政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种短期政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在采取这样的宏观政策来保持脆弱平衡经济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去。所谓长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发展服务业。有人说服务业在西方国家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其实在20世纪初期服务业就脱颖而出,很快就超过了制造业,每年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都是三大产业中份额最大的,比如中国香港地区的服务业占到了90%。特别是生产业,它的发展是和分工同步的,随着分工而深化,服务业中有很多都不是像早期那样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是为生产者服务的,我们把它叫做“生产业”。分工继续深化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一直到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也在研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呢?这是因为转变遇到了“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来反映供求关系,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可是我们的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支配资源的大部分权力,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之后,现在的产权结构使得政府手里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支配,那就是土地。各级政府都很容易用低价格把土地拿到手,变成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上其他一些机制上的原因,各级政府对于支配信贷资源也有相当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各级政府就会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营造政策,政绩的主要表现就是GDP的增长。因此,这一体制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步履维艰了,特别是到了“十一五”时期,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开倒车的现象,不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走,而是朝着相反方向走,强化了政府对资源的支配。
再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似乎也非常困难。如果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甚至突破了前沿。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然非常困难,原因就在于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技术有了发明却变不成产品,有了产品却又发展不成产业,一些企业勉强在市场上站住了,却总是长不大,而现代技术的进步非常快,几年过去以后,原有技术就不先进了,就沦为二流技术了。
此外,由于法治的地方化、司法的地方化,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因为“你创新我仿冒”,我只要争取到了司法管辖权,你都告不了我,因为有地方保护。所以,我们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但是体制上有障碍,好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费了很大劲,始终转不过来。
“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动力是改革,因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只有改革,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为此,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为了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改革要有顶层设计”被提了出来。现在国有部门的财税体制、金融市场、法治建设、教育科研体制等,都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的任务庞大而艰巨。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呢?首先要有顶层设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在新的平台上又面临新的选择。这就需要由我们的执政党在顶层设计上做选择,在这个大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都要有这样的设计,包括经济系统、法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等等。
从经济方面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国有经济,如何真正完成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改革目标;二是财政体制的完善,如何实现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对应;三是金融体系建设,如何解决好我国的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的银行体系和政府监管体制下,这一问题越来越尖锐。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如果小企业没有好的经营环境,我们的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都会碰到很大障碍。所有这些问题根本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所有这些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政府自己,政府应该下决心进行自我改革,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根据前几个“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经验,全面改革势必遇到来自既得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种种阻力和障碍,主要有两个阻力: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就是在原有格局下得到利益的人们会有惯性来阻碍改革;二是意识形态的阻力,因为我国长期受到从苏联接受过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这种意识形态的阻碍,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受到影响。所有这些改革不但要有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还要有去除各种阻力障碍的决心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完善现行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科研和教育体系;建设完备的法制体系;实现政府自身的改革。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3]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3):69.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辨析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11-02
一、引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早是由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的,但研究者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是在十七大报告之后才正式开始。因此,专门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还很少见。如:曾培炎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中系统全面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特别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 “三个转变”[1]。周叔莲在《深刻领会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中对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给出了定义及其理解。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定义以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作了阐述,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范畴的辩证关系未作具体论述[2]。本文拟从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学的角度对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论述,并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对应范畴进行全方位的辨析。
二、发展的内涵及其与增长关系的辨析
发展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等,最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但对发展内涵的表述并不统一,有代表性的表述,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P)认为,“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段。”[3]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交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的文件中则指出:“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目前这已被国际社会承认。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主管理、环境以及左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3]可见,发展比增长的内涵更为广泛和丰富。因此,要正确认识发展的内涵,必须正确区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从统计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即仅仅从二者的数量计算关系上来测定“发展”与“增长”。有以绝对量表示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量”,“发展水平”是计算“增长量”基础性指标;还有以相对量表示的“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从经济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不是简单的观察二者的数量关系,即不是把“发展”与“增长”简单地用数量计算关系来表达。即“增长”主要是指GDP的提高,是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的;“发展”则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还包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劳动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完善、卫生发达、教育普及、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秩序井然等方面。可见,增长强调的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从更大的视野更大的范围研究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进化。因此,增长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增长只需回答“涨多少”,而发展既要回答“涨多少”,还要回答“涨得有多好”,这正是我们十七大指出的“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具体体现。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则认为,“发展”与“增长”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在有的场合还可以互相替换,但它们的含义又是有区别的。并认为发展是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以至文化结构的变化[3] 。
我们从现代意义上出发,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将发展的内涵表述为:是改变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长论英雄),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应由单一目标转化为多层次发展目标,增长只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结构目标、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等;发展政策调整为重视速度、规模、数量转变为强调效益、结构、质量;发展模式需培育新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辨析
对经济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即从经济运行过程来看,经济发展是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有效健康运转,只强调某一个环节的发展都会是跛脚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过去我们一味地强调生产的发展,过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经济发展应该是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社会安定局面。从科学发展观来看,经济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过程[4]。早期发展经济学是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后来,发展经济学接受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 Clark)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结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的变化,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对增长的速度与数量有明确的要求。而经济发展主要反映经济活动质量关系的变化,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对增长的速度与数量仍有明确的要求,但更注重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故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一般来说不应当相互矛盾。但在现实中也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一个社会可以有经济增长,但却不一定有发展或者发展起来十分缓慢。俄罗斯便是如此。俄一直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辨析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既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一个大系统的共同协调发展,也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的程度不同,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跛脚的发展状态)和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传统发展观(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长论英雄)的指导下,只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跛脚的发展状态。其主要特征有:发展的观念陈旧;发展目标单一;发展模式陈旧――农业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不平衡(结构、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质量不高等。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观(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既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又考虑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共同协调发展创造的各类成果,主要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有:发展的观念更新;发展目标多层次(经济增长只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结构目标、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等);发展模式创新――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平衡、协调高质量的发展等。可见,经济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分支。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辨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通过转变传统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改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跛脚的发展(即 “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另一条腿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除了包括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实现“三个转变”外(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还应包括五大转变:发展观念的转变――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目标的转变――单一目标向多目标转变;发展环境的转变――资源耗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政策的转变――从重视速度、规模、数量转变为强调效益、结构、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改革CHINA REFORM,2007,(2).
[2]周叔莲.深刻领会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7,(1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公路经济;应对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构建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科学发展路径,这是我们当前应该重点考虑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做好公路经济发展对新时期发展需求的适配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新时期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转变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对于城镇发展来说,公路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化发展建设的关键工具。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趋势,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类交通需求。第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公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地对于地域距离限制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公路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更好地对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进行带动,同时实现对产业发展的有效引导。第三,推动工业健康发展。在公路经济健康发展中,可以对于当地周边交通条件进行合理的改善,同时实现对当地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推动。不同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不仅相同的,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推进公路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当地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实现对工业体系布局的合理调整,这对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的转变思路
第一,对于经济路产核算机制进行改进。路产核算对于该公路经济管理来说是悱恻重要的,同时也是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调整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地展开路产核算工作,可以对于公路路产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与核算。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公路路产核算需求,对于公路修建技术标准进行明确,为不同公路提供不同的核算方式方法,同时对账目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处理。只有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对于路产核算机制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对于路产情况进行科学、准确地统计,对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让公路路产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引入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这对于公路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公路经济管理中,要对于路产核算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投资成本进行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让公路经济发展方式与策略的转变获得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第二,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行政保障。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来说,行政保障也是必不可少和发展关键的。对行政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更好地为经济改革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和保证,同时这也是当前相关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在展开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过程中,要从局部入手进行分析,再从科学的角度对整体进行分析。以点带线是实现改革突破的重要思路,同时也是确保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有效的必要前提。在公路经济发展中,要提前进行局部试点,通过实践论证之后,在确保具备一定改革发展经验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推广工作,这样也才能提升管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现阶段,我国公路经济发展中,行政保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有关部门要对自身职能进行改进和调整,在对改革方式进行改进的同时,完成公路经济发展方向的有效调整。另外,针对于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也要对执法工作进行相应的强化。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执法机构,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发展保障。第三,加强公路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在公路经济发展中,公路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重视相关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管理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念,认识到公路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工作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重要属性和职责。在日常理念宣传和培养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一些研讨会议,让从事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的见解和意见进行表达,通过不断地交流,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树立先进典型和榜样,为整个队伍构建一个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提升认识,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观念与思路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相关发展需求。另外,我们也要积极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相关从业人员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身服务的方式进行改进,打造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提升队伍的先进性和业务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需求下,公路经济自身的发展方式要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对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于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全面贯彻和落实,对当前路产核算机制进行完善,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行政保障,加强公路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只有对于影响公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和调整,这样才能让我国公路经济步入正确发展路径,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36)
[2]汪小兰,罗芳.公路经济效益限制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国外资.2013(21)
[3]郭秀凤.浅析如何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关键词】 江苏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转型
一、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及阶段分析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加速扩张相对应的发展轨迹。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实现了“由农到工”的历史性转变。果断作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江苏根据基本省情和所处阶段,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节奏,更新工业化和现代化思路,提出“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在计划经济夹缝中办起了以市场为纽带、集体经济为依托、加工工业为主导的乡镇企业。到198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3.3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88元增加到1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4元增加到876元。在这一阶段,江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城乡布局,由一个农业大省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省。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下,实现了“由内到外”的历史性转变。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江苏把积极呼应浦东开发开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提出“坚决支持、主动服务、迎接辐射、促进发展”的方针,积极实施沿沪宁线、沿江、沿海“三沿”生产力布局调整,全省出现了新一轮外向型经济发展热潮。1990到2000年,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则达到480.5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012.11亿美元。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使我省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并于1993年比全国早7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第三阶段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江苏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五大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确立了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六放”方针,制定颁布了《江苏省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条例》,两次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呈现阶梯式高速增长。但受发展阶段、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式难以摆脱粗放、低效率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偏重。江苏产业结构整体层次仍较低,农业弱质局面尚未有效扭转,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而江苏这一比重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平均值(44%),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较高。二是创新能力不强。江苏对外技术依存度大约在60%,与国家提出的30%以下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江苏每年固定资产投入中约有40%用于设备投入;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约为1:0.27(日本、韩国达到1:8)。三是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尽管我省单位GDP产生的COD和SO2分别仅为全国的2/3和1/2,但每平方公里国土上的COD、SO2负荷量分别是全国的6.41倍、5.66倍,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全国最高。全省工业增加值率在25%左右,制造业加工组装多、高端环节少,进料加工多、本地配套少,贴牌生产多、自有品牌少。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路径和原则
“十三五”期间,江苏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呈现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从工业化进程看,江苏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钱纳里工业化标准模型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工业化进程处于高级阶段。“十三五”期间,江苏人均GDP将实现迈过10000美元台阶,与之相伴随的是产业、就业等结构性变动,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总体上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从城市化进程看,江苏仍处于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依据诺瑟姆曲线,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标志着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超过70%则意味着进入趋终阶段。“十三五”期间处于在城市化加速阶段,苏南一些地区城市化率超过70%,城乡人口转移将处于互动状态,江苏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等现象开始出现。从国际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开放型经济全面转型升级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江苏凭借自身优势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受国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现有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逐步显现出来,适时实施“以资本换市场、以管理换市场、以产品换市场”,大力推动“走出去”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生态环境状况看,江苏将处在生态建设和补偿的阶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所提出来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后被应用到生态建设中。随着人均GDP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会逐年呈现下降趋势。江苏环境污染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十三五”期间是江苏实施大规模生态补偿的阶段。
“十三五”期间,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出以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个高地”、实现“三个提升”。
实施“三大战略”:第一,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消费主导战略。把扩大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第三,绿色增长战略。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壮大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三个高地:建设产业高地,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创新高地,成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热土;建设人才高地,成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密集区。
“三个提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
1、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增加收入。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问题,从宏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从微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但缺乏购买力,高收入者购买力强但消费倾向低。“十三五”期间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着力点,更加突出提高“两个比重”、缩小“一个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高低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特别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业领域;以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规模技术优势,使新兴战略产业尽快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改造为重点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3、更大力度推进自主创新
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强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转变。重点提高“三个能力”,就是提高规模型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骨干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抓好“四个一批”,就是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创新载体;构建“五大体系”,就是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国际一流的知识创新体系、国内领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机制灵活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技术服务、科技创业、科技投融资等公共服务体系。
4、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市化伴随着资源要素由农村转向城镇集聚、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转移、居住由农村转到城市集中。一方面要根据人口密度大、土地面积少的特点,继续坚持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按照“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完善村镇布局规划,形成建设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功能清晰的空间开发格局。
5、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制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创造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模式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建立以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为主体框架的主体功能区布局,严格控制各类区域的建设行为,从区域空间层面控制资源侵害与环境破坏。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虽然我国虽然资源总量较大,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人均耕地、淡水、森林、草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14%和32%,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除了钨、稀土较高以及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铜、镍等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石油、天然气人均存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程度低。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些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保持高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二)投资、消费、出口占GDP比重的结构性矛盾
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表面原因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所致,从深层分析则是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
1.高投资率。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是启动经济增长的最快引擎,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2008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增加投资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第一选择,我国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配合以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2009年投资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
世界上多数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投资率一般分布在22―40%,虽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投资率偏高,但是是符合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变化规律的,同时,高储蓄率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东亚经济体的兴起经历了高投资的过程。投资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创造了需求,也创造了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消费率低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大,保持一定的投资率仍很重要。同时应该注意,我国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投资效率低下,同样的投资规模,我国获得的产能增加比美国要低将近30%。应重点关注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布局投资的地区分布,提高投资效率。应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应引导投资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分布。
虽然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但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投资是GDP中变动最大的部分。在一般的市场经济中,衰退时期总支出的下降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下降引起的;经济过热时期,总支出的增加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增加引起的。投资和消费的波动相比,投资的波动更大。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2.低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更是迅速下降。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定,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从横向比较,中国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978―2005年,全球平均消费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到2005年的78.8%。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年均消费率分别为86.5%、75.2%、77.7%和85.6%。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2007年的消费率也分别达到75.7%、64.9%和67.0%。中国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而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消费的不足源于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显然,要提高消费率,需要增加居民收入。中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劳动报酬,而1996―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53.4%下降到39.7%。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同时,我国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够完善,在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额度不够大,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国际相比较,我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是45.6%,美国是30.2%,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2009年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了消费,消费率上升,这种由于政策刺激的增长,如果政策退出将难以持续。比照国际经验,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677.86美元,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靠内需拉动经济增
长的条件,应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3.出口占GDP比重高。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37.57%,高出全球平均值10%左右。
出口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出口占GDP比重过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货物出口额仍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我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货物进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开放,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参与国际分工能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交换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竞争是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使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提高价值竞争力和财富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一些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低于我国,也生产能替代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外,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多碳排放量高,可以说我国的高出口一部分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新定位我国在国际分工领域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不是单纯扩大出口规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当前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进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城市化率偏低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虽然不断提高,到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6.6%,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明显滞后,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由于城市化率偏低,限制了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
(五)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不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技术进步的脚步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多数工业行业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生产,大都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进口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在国际知识链的位置处于低附加值,工业品处于低端。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仍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1/5、韩国的1/2。中国与世界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人力资源总量多但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不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39%,而创新型国家高达70%以上。高新科技立足跟踪国外先进技术,核心专利技术少,虽然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当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也可能增加社会财富,但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则必定与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有关。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应注重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例如,制定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改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状态;适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完善二次分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进城,提高城市化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等。
(二)消除体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体制因素可以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因素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绩效,而且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消除体制,去除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因素,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进行引导,制定扶持性政策,不设立过多的行政
许可和市场准入。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把优化产业结构同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不能超过农业的支撑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升级重要的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核心的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占我国经济比重高的加工制造业。
(四)通过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率是影响人们长期生活水平的三个因素,三个影响因素中只有技术进步具有无限潜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度量的。教育、培训、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2009年美国推出以绿色经济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计划、欧盟委员会宣布,将投资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三个领域的科技研发。我国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升对于重要产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又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二五”及未来发展的主线。作为集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其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使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如何做好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这篇大文章,关键要突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和以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转型。
一、突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领转型
新晃县作为湖南西部典型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虽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但发展工业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工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围绕资源禀赋和当前全县工业经济转型成本低、压力小的后发优势,重点抓好肉牛加工、矿产品加工、机械铸造、铬铁冶炼“四大支柱产业”,切实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从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向能耗低、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转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的快发展。
第一,狠抓园区建设,集中打造特色工业产业发展促产业集聚。按照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服务集成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三面环黔,地处湖南“西大门”的区位优势,狠抓园区建设。目前新晃侗族自治县前锋工业园、酒店塘化工区、柏树林食品加工区、胜利竹木加工物流区“一园三区”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来势较好。特别是前锋工业园,规划建设面积8600亩,规划建设矿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产业、新型材料等6个片区,规划总投资15亿元,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园区打造成初具规模的省级生态科技工业园。要根据园区功能特点,做好以商引商、产业链条延伸、企业抱团发展的规划引导。要依托“一园三区”工业平台,推进在建工业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持续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狠抓技术创新促增长转变。支持和鼓励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引进新项目、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装备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矿产化工方面,要依托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大对重晶石精深加工的支持,重点扶持鲁湘钡业、红星化工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拉长产业链,推进重晶石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同时,抓好新中化工废汞回收冶炼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对秦箭炉料的扶持力度,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促进高碳铬铁冶炼炉项目的落实,争取打造湖南西部铸造加工基地;肉牛加工方面,要以“新晃黄牛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契机,不断整合资源,提升工艺,形成规模效应;机械铸造方面,要发扬传统技术优势,借助信息化平台和现代经营理念,提高产品档次;铬铁冶炼方面,要充分把握省市给予改造升级的机会,完成几家企业入园技改升级任务,争取年内建成投产。要从政策、资金、用地、用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第三,狠抓方式转变促产业提质。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武汉凯迪生物质能源综合项目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于铬铁基地建设,引进不锈钢生产企业,拉长产业链条,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特色经济园区建设,打造创新创业的高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实施教育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大创新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突出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统筹转型
城镇化既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加快经济转型,关键靠推进城镇化来增强内生动力。
第一,高起点规划。要以建设生态宜居县城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集镇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继续完善县城交通物流区、商贸文化区、旅游休闲区、政务服务区和环舞水生态带的“四区一环”城市功能布局。认真抓好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县城建设区、长昆高铁新晃张家湾站区及高铁站至县城中心区连接线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详规编制工作。将县城向舞水河外围拓展,把新晃镇、兴隆镇、大湾罗乡、方家屯乡四个乡镇临城郊范围纳入城区规划,将长昆高铁客运专线新晃西站所在的方家屯乡张家湾一带开发为人口1万以上的县城“次中心”,不断拉开城市骨架,促进城市提质扩容。
第二,切实加快县城扩容提质进程。以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为目标,通盘考虑生产、生活需要,加快城镇道路、能源、供水、通讯、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水平。启动实施县城主干道沥青路面改造、临街面低矮房屋的改扩建工程和陈旧建筑的“穿衣戴帽”,全面完成背街小巷硬化工程;以长昆高铁张家湾车站建设为契机,按照“一河两岸”的开发架构,重点实施320国道入城连接线的规划建设,结合旅游开发的实质推进。启动龙滩风雨桥、八江口温泉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和标志性建筑。以县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古镇建设、高档住宅小区开发为切入点,着力提升主城区的城市品位。
第三,高速度推进。完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定》,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创业,让更多的农村群众逐步走出农村,变农民身份为居民身份,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动”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县城面积由现在的5.5平方公里扩大到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5%提高到30%以上。创新开发模式,积极鼓励县外房地产与本地民营企业投入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建设速度。加强政府引导,采取下派城镇挂职领导与小城镇建设指导员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三、突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转型
旅游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工程。对于新晃这一后发展地区而言,旅游产业是最具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加快经济转型,旅游产业是重要的着力点。
第一,加快旅游规划。按照“民族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的基本思路。做好《新晃·古夜郎旅游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编制及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编制,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初步具备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条件,成为大西南旅游圈中的重要一极。
第二,挖掘整合资源。按照“边陲重镇、舞水风光、民族特色、夜郎文化”的总体定位,打好生态、温泉、漂流及神秘夜郎文化这几张牌。精心整合夜郎文化与北侗文化资源,突出培育夜郎王温泉的旅游景点龙头地位,着力做好夜郎谷、水上夜郎、龙溪古镇、宗教一条街、夜郎古乐城等景点的深度开发。深入探索和挖掘传统鼓乐表演、神秘竹王祭祀、傩文化、风情晚会、动物打斗表演等为主的民族、风俗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经济模式。加快对已启动的八江口夜郎王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夜郎十里长街项目建设,加大对龙溪古镇、凉伞冲首侗寨、贡溪四路天井寨、夜郎大峡谷、黄家垄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促进傩技傩戏、动物奥运等民族民俗文化市场化开发和旅游商品开发。
第三,加大宣传促销。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以招商团为主力,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长、株、潭等地举行的旅游促销和新闻会,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对新晃夜郎旅游文化进行宣传,提高新晃的知名度。特别是2010年10月23日,与湖南玖联股份有限公司签约50亿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夜郎古国、夜郎大峡谷、燕来寺、舞水长廊4大景观组团共20个分主题景区。该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成为新晃城市发展及打造大湘西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工程。
四、突出加快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支撑转型
农村建设转型的难点在农业,落脚点在农民。必须找准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找准夯实基础的着力点,找准服务“三农”的新载体,按照“产业带动、交通先行、水电并进、坚持底线”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一,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根据新晃山多田少的实际,着力在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上做文章,强化特色品牌带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肉牛、烤烟、中药材三大产业。依托新晃黄牛肉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我县承担的“20万头湘西黄牛健康养殖及加工产业化”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老蔡“富桥牌牛肉”荣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等大好契机,重点围绕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目标,坚持以加工促生产,引导和鼓励老蔡、嘉信、小肥牛等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肉牛产业化水平;在烤烟方面,依托“天堂”牌烤烟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新晃县的优势烟叶基地,进一步巩固新晃县在全省烟叶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药材上,重点开发冰片生产,加快发展右旋龙脑樟,积极申报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力争三年内把新晃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冰片加工基地。同时,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0万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市场前景好、生产效益高的其他种养业。
第二,狠抓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增产增效能力。实施农村经济改革是破解瓶颈制约,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现实途径。要继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民通过签订短期和中、长期流转合同,以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破除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制约。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产业发展,加快促进林业产权市场化,提高林地效益和增加林农收入。继续规范发展肉牛、烤烟、蔬菜等农民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业担保公司,有效破解农民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资金瓶颈。
第三,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认真做好松从高速公路、长昆高铁客运专线的建设协调工作,大力推进通乡公路改造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和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确保通畅率达到88%以上;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完成5500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流域治理,积极推进小水电开发;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1.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深入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抓好农村剩余台区电网改造,力争100%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参考文献:
1、姚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J].江汉论坛,2010(1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的环境,指出了在当期大的国际环境下,世界经济逐渐呈多级化的方向发展,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当前经济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不能再依赖资源的消耗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企业;转变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从1980年以来,中国GDP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着,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黄金发展阶段的增长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GDP的增长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仍然保持了9%的增长速度,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保8”的目标,指出经济的增长不再追求高速,而是要向质量上的转变,同时提出要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逐渐转移,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并加快企业创新、优化劳动力素质,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再依赖资源的消耗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1.当前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几大油田的开采的枯竭,以及煤炭资源的储量也越来越少。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局面是高能耗化、低产出化,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严重依赖资源的消耗,且效益低、污染大、消耗高的增长模式。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GDP能耗总体下降20%的目标【2】。十五期间,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比重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占能源比重最高的国家,和世界平均煤炭消费水平的26.5%以及传统发达国家的21.4%相比,能源结构过于畸形,这使得我国能源系统效率明显降低;同时我国企业在煤炭的利用率上也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据中国能源研究会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率仅为34%,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我国每公斤标准煤创造出的GDP仅为0.36美元,而日本则为5.58美元,相当于我国的15倍;另外我国能源浪费数量十分惊人,据陕西煤炭工业局数据显示,我国煤炭的回采率平均不到30%,多数煤矿开采了一次就废弃去开采新的矿藏,显然这样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我国企业要转变发展思路,不要在依赖人力成本优势和资源成本优势,而这两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正渐渐的失去了。08年金融风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厂家逐渐的向内地甚至是王越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首先是受了金融风暴的影响,根本因素还是长、珠三角地区经济依然成型,人力成本的优势不复存在。有项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成本上,这两个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是2000-3000,而越南地区的工资水平只有1000不到。而随着这两地的土地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的逐渐抬升,同时政府又作出相应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措施对那些劳动型产业和高能耗产业政策优惠不再,因此这些生产厂商不得不转移。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着大量的代加工的厂商,许多企业没有自主品牌,有的有自主的品牌但是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国应急需建设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作为标榜,来引导广大的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企业。
2.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于企业来说,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无非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二是企业自身。社会方面包括政府和市场【1】。对于一个企业,来自政府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就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来说,这应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发展方式不是说转变就可以转变,这种抽象的东西不是说像自行车掉个头拐个弯那么简单,一家企业在某地落户经营,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一种习惯,一下子就改变这种生产习惯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需要经济上的支持,如某些能耗产业,许多老旧的设备由于能耗过高,需要更换新的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才能实现低碳化生产,但是更新设备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这时候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企业在为降低能耗上更新设备而给予经济方面或政策方面的支持,就会在这个行业内形成影响,最终降低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水平。其次是市场方面,记得姚明宣传的一个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确实如此,市场上没人需要的产品,厂家肯定不会去生产的。也许还可以反过来讲,正是企业生产了什么产品,才会引导消费者去购买什么【3】。这样来说企业和市场的影响是相互的,消费者地购买意向能帮企业制定怎样的生产方针,而企业也能引导消费者购买怎样的产品。
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制度和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立。这一措施已经提了几年,到现在越来越沦为形式化、口号化的宣传标语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方面做得相当不够,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大量缺乏技术创新性人才,这跟我国的教育背景有关,我国教育历来注重的是基础和理论类型的教育,而一般来说人在10-18周岁是思维塑造阶段,如果在这阶段只注重基础和理论方面的学习,往往到后面高等教育阶段会形成思维定式,创新思维缺乏;其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自主创新的理念以及研究资金支持还不够,没有意识或者说不敢花钱投入创新研究。用一张表来表示我国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见表1
表1 企业研究实验发展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10亿本国货币单位)
或许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品牌创新,代加工生产企业也能产生效益,也能解决大量的劳动就业问题。举个例子,富士康国内著名的代加工生产厂商,苹果旗下的ipone4S就是其代加工生产的,4S刚上市期间,大陆的上市16G版上市价是5181元,刚上市3天就售出了400万部。4S的代加工费具体数据我们找不到,找出其旗下的另一品牌ipad
,其代加工费用约为每台11.2美元,按其工序计算,平均每个员工不到1美元,占其售价的2.24%,而90%的利润都落入的苹果的腰包,这是多么大的利润差距,我们还有理由不进行自主品牌的创新吗。
3.结语
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时间处于发展中国的阶段,如何在提升我国经济实例的基础上,又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是我们这代人要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尽快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转型;增长的外延和内涵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12-02
《资本论》之中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叙述,虽然主要是针对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而言的。但就情况而言,基本上可以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也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中央已经提出要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来对待,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其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显然对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经济发展转型问题的提出
1.经济发展的转型。经济发展转型对于我国而言是比较迫切的问题,但就更广泛的范围而言,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的时候,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已经基本上同步开始了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型,而且就当下的效果而言,发达国家的转型固然有其产业空心化的过度弊端,但就发展程度和结果而言,也确实是做到了经济整体效益乃至于社会发展的和谐运转,并且成功地做到集约化和全面发展。因此,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从原有的粗放式的、投资主导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结构均衡的、资源环境友好的、以经济全方位发展为目的的新的发展方式。
2.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发展转型的论断。马克思最早在讨论农业经营的时候,采用了粗放和集约的概念,并且简单阐述了一下两个阶段的经营差异,即投资是否集中和持续性的问题,可以看作后来的粗放型和集约型差异的滥觞。再者,在讨论再生产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使用了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外延”是指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而“内涵”对于扩大再生产而言则是通过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提高来实现生产效能的增长。通过这一论述也区分了扩大再生产方式的差异,并且进一步可以扩展到经济增长方式上面来[1]。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问题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而言还算好,但是旧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开始遇到瓶颈,有些地方难以寸进,付出的代价和消耗逐渐难以令人接受,而问题的凸显也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单纯的增长来解决。因此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
1.过度依赖投资和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投资和国际市场是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持续性不足的一大原因,由于对该投资拉动和外贸利润的过度需求,导致了这样的经济发展存在持续性不稳定需求也不稳定的情况,而一旦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弱化,就很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对于经济形势的依赖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任由外部因素主导,不去发掘内生性的动力的话,那么很难保证发展的持续性。毕竟投资也好,出口也罢,都是不常有而不稳定的东西,更不可能长期持续地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如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样,虽然用起来的时候很痛快,但是必须得考虑在没有的时候应当如何去保持、去适应,否则便无法保持持续性的进步。
2.超过资源环境和人的承载能力。资源和环境不友好也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大弊端,由于生产效能比较低,需要足够的产出不得不依靠高消耗高投入,进而导致大幅度地破坏环境,这些都是因为生产方式的低水平导致的。而且,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有其极限性,不可能无限度地进行开发和破坏。如果继续吃子孙饭,超强度地掠夺性发展,那么必然会导致无法持续的后果。同样的,人自身的承受能力也会受到资源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人的承受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而这也是粗放式发展方式所不能带来的。
3.产业结构发展不具有持续性。现阶段在产业结构方面也不具有很好的契合性,首先表现是第二产业的畸重,工业的发达本身是好事,但是如果是非正常的发达就未必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活动空间,然而自身的发展粗放,缺少持续空间,更是内部以低附加值的低端加工业为主,自主内生推动的工业部分比较缺乏,可以说在制造业的发展中也是很难过于看好。
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不得不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始终偏低,也很难能够真正完全地发挥作用,更不容易吸纳劳动力,对于产业转型之后的富余劳动力问题也显得滞后很多[2]。就总体而言,第三产业的进步比较有限,发展前景虽然广阔但是现阶段确实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不足。需要承认的是,在技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方面我国也只有在少数部分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技术应用率和贡献率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自主拥有和开发的核心技术数量还比较少,能够在实践中发展壮大的更加有限。不得不说在科技水平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大短板,如果不能有效的克服,将会带来相当的阻碍和迟滞作用。
三、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的指导意义
1.对于社会生产的结构方面。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有着比较详尽的描述,并且通过剩余价值累积率、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作为决定因素构建了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增长范式。应当说在市场经济的整体框架下,这属于可以通用的东西,也是可以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基础性构建的材料。
2.对于经济发展的类别和应用方面。在《资本论》中,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别和应用同样有一定的研究,通过以小见大,从微观的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而达到宏观方面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以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展作为主要增长方式的外延增长和以生产效率和技术改进为主要手段的增长作为内涵增长作为区分,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同时,通过对于以上的阅读,也可以了解到经济转型方面最需要做的几点。协调全面的发展以及通过技术进步的内生式核心创造,都是值得去注意和深究的地方。
四、在实践中完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注重内生式发展,扩大内部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自身的发展才是推动经济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在推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做得不太好而且畸形化,如果不能够将居民消费向需要的地方引导,反而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消费,压缩生活成本之外的机动空间,或者鼓励对于生产没有有效刺激的无效消费,则必然会导致消费的拉动提不上来。
事实上随着本身的经济发展,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都会下降,但是对于消费而言,这个因素所占的比率只会不断提高,因此提高和引导消费,对于经济转型而言非常重要[3]。
2.建设资源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经济转型而言,致力于发展的持续性,就必须保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合理运用,才能够保证经济发展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协调,能够使得经济发展在社会效果方面达到正相关。
建设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氛围,首先需要从制度上保障,然后要从结构上调节,再者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相关的配套措施,保证能够严格地执行下去。在法律和行政手段之外,也应该充分运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惩罚对于资源环境的损害行为,保证转型的及时和彻底性。
3.针对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单一的结构模式。在产业结构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改变盲目的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小工业企业的状况,改善工业的技术结构,促进产业转移,以避免工业畸形的状况。然后则是通过工业对工业的反哺,以及二、三产业对于多余人口的容纳,促进农业进一步的集约化发展和现代式经营,以及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扩大其覆盖范围,保证第三产业能够推进更多的实体发展。
在总体上,需要保证产业结构的均衡和协调,并且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避免损害到工农业生产,在各个产业之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就能够有效地推动三大产业的共同进步。
4.加强核心技术开发,推动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归根结底是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作为最终的推动力,依靠投资拉动确实有其增长的限制,但是科技的进步是无限发展的,而且只有通过自己掌控的核心技术,才能够保持高起点下一个比较低成本的快速发展。
对于科技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并且不断地通过引进和对比来强化自身的开发水平。其次就是对于技术研发的制度方面应当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宽容度,并且有足够的实践和鼓励来激发人们的开发热情。在获得研发的技术进步的时候,其效益通过应用是可以达到很大的倍率的。因此,对于科技的进步,是属于经济发展最根本性的依赖对象,作为经济转型的源头活水来对待,是不会有问题的。
总体而言,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是从抽象的,一般性的构建方面来进行阐述的,因而在进行具体的执行操作的时候,是必须将实际情况加以考量,并且根据理论的结合加以运用的[4]。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就是经典的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的有机结合,既有传承的部分,也有自身的发展。将经济的增长转变到发展,也不仅仅是词义的变化,更是整个理念的变动,从单纯的经济量的进步,变为实质上的效果的发展,能够做到又好又快的时候,就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本质性变化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方面占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据相关报告显示,调整经济结构,需要把握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1 有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叙述
1.1 有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主旨
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等企业,科技企业具有这两方面的能力。目前,在各开发区中,有很多小微企业,主要从事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开发等新兴企业。通过实践验证,已经证明科技型小微企业能够培养高技术产业的人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特征
第一,对其投资较少,其规模也比较小。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其员工数量在十人到一百人之间,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该企业具有其自己的财务体系,可以凭借自己的资金和财产从事一些民事活动,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有法人资格,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企业财务制度还不够完善,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财会方面的信息资料不够全面,信用度低。因为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小,其融资的难度就相对增加,促使融资的成本高、代价高,从而导致各个银行不信任大多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不愿对其给予资金支援。第二,在年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内部员工素质相对较高,而且员工都比较年轻,在该企业中,技术型人才很多,其素质也高,他们都有高学历,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企业市场的时效性强,灵敏度高。高科技产业可以靠自身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占据市场,其原因就在于这种产业可以领先竞争对手。因此,在创业期、发展期到成熟期,各个阶段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因为各阶段的收益是无法预知的,从风险控制角度看,银行需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采取观望政策。
1.3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重视不够。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一直都是侧重于大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其认为大型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却忽略了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其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为其提供资源,另外,小微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造成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举步艰难。第二,营业状况不佳。企业规模小,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低,而且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阻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因为其规模小能力有限,同时管理方法不够规范导致许多小微企业面临倒闭。第三,小微企业的负担很重。根据了解,小微企业也要缴纳各种税金,而且税率和那些大型企业都一样,还有其他一系列费用,如此重的税务负担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进步。
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出发,经济增长就是产量的增加。通常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增长,也就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产品与劳务增加,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优化经济结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技术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方面的改进;第三,对经济质量进行改善和提高,即经济效益的提高、卫生健康状况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的提高及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改善等。
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方法及模式,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向着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所谓的良性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打破现有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及相关的结构,重新构建合适的结构。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第一,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其次对城乡结构进行调整;最后,调整地区的经济结构。第二,提高效率。首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然后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素质;最后,改革事业单位,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第三,建立经济体制。转变增长方式,重在打破传统的增长模式,建立全新的增长模式及体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者之间具有交互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科技型小微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低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福建社科院课题组,李鸿阶.世界各国(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借鉴意义[J].亚太经济,2012(06).
[2]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发展观察,2012(04).
[3]叶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2(03).
摘 要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甚至根本转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个国家长期面临的共同任务。从经济发展理论来分析,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历程以及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综合判断,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即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只有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以逐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甚至根本转变。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经济发展源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源于制度激励,源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总体来看,由科技的重大革新而导致的产业革命只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产业领域发生,而对于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或支柱行业来说,其技术进步不是跳跃式,而是渐进的,特别是产业技术瓶颈制约问题不可能在短期轻易地获得突破,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在逐步克服产业结构刚性、劳动力技能低下、就业结构刚性、产业技术水平低、制度演进缓慢的基础上才能慢慢地实现。西方国家在自然资源不存在稀缺、生态环境压力较小、全球温室效应不明显的工业化时期以及中国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发展经济,几乎不存在要推进或者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不仅是艰难的,而且是很艰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与整个工业化进程相一致的。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基本上都是粗放型的或者比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为主,到后期才逐步转变为以消耗资本和技术为主,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边污染边治理”最后转变为“先保护后发展”。不仅产业发展有路径依赖,而且经济发展方式有路径依赖,相应的制度变迁也有路径依赖。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经济发展是由粗放型、集约型、粗放与集约结合型等多种增长方式同时起作用而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同时存在的多种增长方式共同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某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作用的结果,只是其中某一种方式可能发挥主要的推动作用。即使是当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也还同时存在多种增长方式,并不是其所有的经济发展全部是由单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的。
三、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决定其路径的选择。中国特别是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要想尽快走出“发展方式陷阱”,以促进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主要思路有:
1.从思想上长期树立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企望在短期很快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伴随着整个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当工业化的基本目标实现之时,就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实现根本性转变之日。由于经济发展是在同时存在的多种增长方式共同推动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根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客观要求来逐步推进,不能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多种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并存的条件下应该采取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要标准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包括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科学认识。这需要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认识,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科学的经济发展观来指导产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的思想前提。
2.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工业化、城化发展路径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它们二者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以最小资源消耗为标准、以不损害环境或者改善环境为标准; 建设节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协调扩大内需与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将消费方式的转变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3.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优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重点不是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而是重点调整产业的技术结构和要素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为此,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需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长期实施“压存量、扩增量”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扩大低耗能低污染产业发展,使“两型”产业和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这就是要求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推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优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