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是讲授法,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突破教学疑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以通过失败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严谨的科研态度。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实验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更理想。因此,国内外学者和中学一线教师对有关于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展开了探索。目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意在提出目前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中学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实验教学很早就进入国外中学地理课堂,国外中学教师提倡学生通过地理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尤其是注重野外考察的进行。日本《高中课程标准(理科编)》中《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在大自然的事物和现象中,对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历史及宇宙的结构进行观察、实验等,使学生理解原理和规律,培养地学的考察能力。”在此意见的指导下,教材内容中设计了很多涉及观察、实验的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过程,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发展。此外,在自然灾害课程的学习中,日本教师组织“0416号台风对香川县高松市造成的风暴潮灾害调查”,让学生自行组成考察小组,确定实验项目,收集、处理实验数据并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以利于激发学生对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中对“使用简单的仪器直接观测和记录天气”、“在室外进行测量,并画出一张精美的剖面图;在室外画一张有注记的地图,记录并说明地形”等也做了要求,尤其重视让学生通过处理地理信息来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为培养能与时俱进、具有实践能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1994年,美国在《国家地理标准》中,将“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定为培养地理能力的五项核心技能,也确定了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美国不仅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理实验要求,而且在地理教材中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如美国加州高中教材ERATH SCIENCE每单元导言部分都设计了一些小实验,单元结束后也设计一个小实验,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教材之外,美国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地球科学实验手册》,如加州地球科学教材配套编写的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earth science。可见,无论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还是实验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都为中学地理教师实验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因此,实验教学在国外中学地理教学中已经得到很好地贯彻和实施。
2.国内研究进展。1956年,我国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初级中学一年级里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但是这并没有得到中学教师的重视。直到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明确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要求,为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然而,在中学地理实践教学中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还普遍存在,很多学校都没有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实验教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倡促进了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不仅在地理教材中增添了部分实验内容,而且在地理实践教学中也引入实验教学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广大教师和学者纷纷意识到实验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展开大量研究。据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上看,2000~2010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地理教学杂志上发表
的与地理实验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123篇,其中中学一线教师所著的达106篇,且呈逐年增多趋势,说明近几年来全国地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如图所示)。从研究内容上看,包括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地理实验的类型、地理实验资源、地理实验方法和模式、地理实验具体操作设计和地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等。中学一线教师主要侧重实验教学实践的研究,而高校在读硕士主要从实验教学意义、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特点等角度进行较为理论性的研究。如熊曳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提出基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地理实验教学价值。王培培讨论了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GPDI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在高中的使用范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史利杰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了高中地理中49项必做实验和44项选做实验,建构了演示类、制作类和实践类等三种实验教学模式,并归纳总结了实验教学的5个特点,包括地理性、活动性、探究性、多样性和可行性。
二、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一、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科学内涵
地理实验教学就是再现科学家们发现规律、探索真理的过程。学生是实验的主体,他们将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实验的手段真实地还原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思考、归纳、发散和创作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来看,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创新要求的教学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并非我们肉眼看到的那么简单,需要我们运用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认识它。而地理实验教学则能化抽象为形象,将大自然的变化直观地、形象地呈现出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然而,地理实验教学不同于化学、物理学科,它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需要我们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因为它与真实的自然现象差异甚大。总体来看,实验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将更加自主地学习,进而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二、提升高中地理实验技能
(1)提升教师指导地理实验教学的技能。教师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应包括三个小方面,即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实验准备能力的培养和实验示范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通过参与实验教学的专项研讨活动以及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指导能力。实验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实验课也具备其他类型课程不一样的特点,它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操作水平的提升都将起到关键性作用。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大部分还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对待实验教学态度消极,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地理教师应针对这方面开展系统的全面的教学培训,努力扮演好地理实验教学中指导者的角色。其次,教师应深入理解地理教材,科学安排实验课程,做好地理实验的相关准备工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明确学生与自己的关系,合理分配学生任务,将实验与提升学生的实际水平紧密联系,将地理教学的理念融入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第三,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实验教学的技能比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教师不断提升实验示范能力。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鼓励他们定期举办创新设计大赛,将地理实验的设计理念与实际学相结合,将地理实验的最新成果教授给学生。
(2)提升学生参与地理实验教学的技能。要激发学生进行地理实验的兴趣。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提升对地理实验的关注度,充分掌握地理实验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观察教师的试验示范获得对地理实验的初步认识,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实验技能的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学生应开始进行实践,深入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并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地球公转和自传现象的探究。高级阶段,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难”,即不仅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步骤,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实验过程及其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必要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取新的认知。
三、规避地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各种问题不断被纠正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总结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地参与地理实验。
(1)教师示范和学生参与应分清主次。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师和学生的职能关乎到实验的最终效果。地理实验教学首先离不开教师的亲身示范和指导,但教师毕竟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并非主要角色。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使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地理实验的整个过程。
(2)地理实验教学应注重差异性。不同的学生自身素质、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自然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学有所得。
1初中物理科学实验课堂要以科学探究为前提
科学探究为前提的物理实验教学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物理实验教学观,让学生更能够深刻地理解到物理的魅力所在.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后,衍生出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和探究方法.这一点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物理教材为载体,在实验的过程中注重科学,依赖科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探究方法,从而具备物理的自主应用能力.现阶段的学生探究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活动是大相径庭的,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自主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指导,而是要给出操作的程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方法,然后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例如在教师进行大气压强测定的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颠覆传统意义上看挂图或者是录像的实验教学方法,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并且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压强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教师可以有一个如下的教学设计:(1)明确压强的定义式;(2)提出关于压强的测量问题;(3)引导学生关于压强测量的方式;(4)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进行压强数据的测量;(5)要求学生给出一个测量方案;(6)验证学生的方案;(7)让学生进行方案的最终完善与敲定.这一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在科学探究的指导下进行的物理实验自主探究,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托里拆利实验结论的明确,学生的吸收与理解会更好.这样的自主实验科学探究前提下的指导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锻炼和提高,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
2物理实验教学以生活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
社会层面物理自主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自主应用能力.要想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联想到生活实际,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的有效教学方式即为教师以生活中能够喜闻乐见的物理事物或者是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方面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物理角度上关注社会.例如在教授《汽化与液化》这一课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能力,教师首先不要直接讲解关于物体汽化与液化的抽象概念,反而先猎取生活中的实例,例如以晾衣服为题,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引入水的物态变化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十分了解熟悉的生活现象会让学生意犹未尽,并且日后会在生活中加以考证,注意观察.另外,除了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要以生活为切入点外,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也要多考虑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避免过分复杂无味的物理作业出现,以免扼杀学生的物理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诸如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与压强息息相关的现象并加以演示,或者是找出与密度与水之间浮力关系的实例等等.这样的实验作业有科学依据,且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的作用与魅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模型化的繁杂计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这就是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物理实验教学,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物理实验教学除了可以应用于实验课之前,还可以应用于实验课之后作业的布置.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更侧重于人性化,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无论是以科学探究为前提的物理实验教学,还是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物理实验教学,其侧重点都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将物理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地学习物理,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实践能力.
3总结
本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两种物理实践教学方式,其教学方式都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物理与科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带来实验教学以及自主能力培养上的教学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教学方法,达到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曲庆浯 单位:邹平县焦桥镇初级中学
地理实验教学日益成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earth science: geolog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verse》)(为方便表述,以下简称“美国教材”)作为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涉及众多实验项目,本文侧重于分析其中“地学实验”的设计,以期对我国地理实验教学有所启示。
一、“地学实验”概况
美国教材中的地理实验,非常注重学生地理技能、思维方式、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全书共124个实验项目,分为探索实验、迷你实验、技能实验和地学实验四大类。其中“地学实验”共31个,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又分为地学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四小类,每类实验大致包括四个环节,但又各不相同。
较之于该书其他三类实验,每个“地学实验”都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结构极为完整的大型实验,它设置在章节之后,是对本章所学内容的总结升华。每一个地学实验都设置简短的引入,用来介绍本实验的目的。在环节设置中,四类实验都含有“实验准备”和“结论与应用”两个环节,而“实验准备”又因不同类型的实验各异;实验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在“结论与应用”环节应用于社会问题;每类实验又因实验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分别设置了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步骤等不同的环节。设计实验还添加了安全警示,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网络实验因需借助于网络平台特别说明了实验数据的来源,地学制图实验则附有实验底图。
二、“地学实验”栏目的特色分析
1.实验设计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
美国教材中的“地学实验”具有完整科学的体系结构。在实验准备环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列出实验器材并明确目标;在实验步骤中,明确具体的实验细节;在实验分析中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分析实验现象;在结论与应用中,将实验的结果应用于具体的现实社会中。这样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完整体验实验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美国教材中的“地学实验”的四个环节涵盖了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验设计注重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引导,例如在设计实验“设计一个能量高效利用的建筑”中,实验准备环节要求学生开展头脑风暴,讨论设计要点及其结合方式,进而找到所需材料;实验设计环节循序引导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分析数据—设计建筑—检测效果—绘制图表—改进设计”;实验分析环节则从不同层面提出实验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思维行进的方向,使学生在操作中由浅入深,寻找由问题到措施的解决途径。
3.实验设计注重严谨与开放的结合
美国教材中的“地学实验”具备自然科学实验严谨科学的特性,也具备社会科学开放兼容的特质。实验有其严格的步骤,量化指标并不容许被轻易改变,如“模拟水团”实验中需要的食盐和淡水的分量、实验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如若这些量化指标有所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然而,在实验中设计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你可以”“你认为”之类的字眼,第二人称作主语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操作实验,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4.四类实验各自特色鲜明
地学实验往往用来验证某一问题,或寻找某一问题的答案,具有相对完整的实验步骤;网络实验最显著的特色在于该实验需要借助于网络完成,从提供的网络数据来源中收集资料,并将实验结果和数据共享在网络上;地学制图实验提供实验底图,学生需要在底图上作图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和技能;设计实验需要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实验假设,并进行实验设计去验证假设,这类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地理实验教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形式。
三、“地学实验”对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启示
1.设置综合性的实验板块
美国教材中的地学实验是四类实验中难度最大、设计最系统、综合性最强的实验。我国教材中的实验模式类似于美国教材中的迷你实验和探索实验,步骤简单、规模偏小,像“地学实验”一类的综合性实验根本没有涉及。然而,地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实验观念,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国教材中设置系统的、综合的实验项目符合学生及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2.建立地理实验室
地理在中学的文科地位使得地理实验教学实施面狭窄,实验形式大多限于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美国教材中的地学实验结构完整、规模大、综合性强,在课堂上并不容易完成,只有在专业的地理实验环境下才能够发挥其价值。而这类科学实验的实施又是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因而,建立像理化生那样的学科专业实验室对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3.实验内容设计要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
我国地理教材上设计的实验大都规定了实验的相关细节,设置的探究问题也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课堂主体作用的塑造,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以人教版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中“模拟河流冲积扇”的实验为例,该实验步骤详细,学生自己思考实验设计的空间狭小,设置的问题“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前冲积扇的特征”简单地询问学生是或否,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思考探究价值。实验分析所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度控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参与知识发现的过程。
一、传统中职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中职电子实验教学中,首先,由于受实验室电子设备的限制,一些电路的设计调试要求很难得到满足,而且设备更新慢,一般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一些富有创新性的设计、想法和思路很难实现。其次,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安装、调试、测量,均是在实验箱和面包板上完成,为了完成一个电路的设计,往往要反复多次,一旦连线错误,很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和仪器、仪表的损坏。最后,在对电路进行调试时,不仅麻烦而且受电子元器件和仪器仪表功能的限制,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评价,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厌烦,更严重的可能会增加他们对设计型实验的抵触情绪,电子实验课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EWB概述
EWB软件是专门用于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它具有更多的内存元器件和更强的虚拟仪器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和灵敏性。EWB工作平台的工作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直观形象,简单、易学、易懂,其元器件和仪器仪表与实际的元器件和仪器外形有着较高的相似度。
2.元器件库和仪器仪表库种类齐全,而且容易操作。EWB软件除了提供数千种电子元器件和仪表外,还提供了相关元器件的特性参数,特别是提供了很多中职学校实验室不具备的仪器仪表,如:扫频仪、数字信号发生器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EWB对中职电子实验教学的意义
与广大高等院校相比,中职学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因此在中职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他们很难一下子理解和掌握一些复杂的电路设计和仪器仪表功能操作。将EWB引入中职电子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EWB进行模拟仿真实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
因此,EWB对中职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EWB软件与其他电路仿真软件相比,仿真度较高。首先,EWB软件可以提供电阻、电容、三极管以及集成电路等十几类数千种元件。而且EWB可以提供包括示波器、扫频仪、数字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十几种设计及仪器仪表工具,具有较强的绘制电路图以及显示波形功能,可以将实际电路的结果仿真出来。其次,EWB软件不需要采用文本方式,可以直接从EWB软件中的元器件库和仪器仪表库中选择所需的元器件和仪器仪表。
2.利用EWB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非常方便。由于EWB软件采用了虚拟技术,设计和开发仿真电路就和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一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所需的元器件和仪器仪表,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改。如果设计的方案没有成功,可以重新进行,不用担心出现元器件损坏和仪器仪表出现出现故障等问题,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利用EWB软件,可以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功能操作。如,教师在进行信号源的占空比实验时,从理论上来说占空比只对三角波和方波有效,对正弦波无效,但中职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特性参数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EWB软件,教师可以在讲解信号源占空比理论的同时,调整相关参数,并用示波器将最终的结果演示出来,这样中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信号源的占空比概念,为后续的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利用EWB软件,有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电路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在进行电磁继电器特性的实验教学时,本身学生理解这一理论就有困难,很难真正掌握其实际应用。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防汛报警装置,鼓励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防汛报警装置,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初中教学 生物实验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43
从初中生物的学科属性来看,实验是初中生物的学科基础,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生物学科的课程教学要求,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调研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与提升学生素质的科学方法。
一、初中生物实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
第一,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的教学过程。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创新,因此,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
第二,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方法。因为实验能够通过直接的操作和直观的现象来展示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很好地解释生物现象的内涵所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条理性的总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也会更加能够掌握生物学习的规律。例如,教师在讲授水中生物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因为学生难以用肉眼进行观察分析,所以学生会存在困惑和疑问。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水中生物,这能够给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和感受,从而更加容易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知识内容。
(二)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生物实验能够带给学生较大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之前的生物教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仅如此,实验教学还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显微镜的使用是实验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其他生物实验的重要基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是富有乐趣和挑战性的,也具备一定的难度,显微镜的使用的学习过程相对复杂,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并且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因此,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严格地遵循取镜、安放、对光、观察以及收镜来进行操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为以后的生物实验操作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操作行为,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加以纠正,同时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操作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信心。
第二,能够加强学生观察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要准确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传达,及时向同学介绍实验的操作要领,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在实验中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
第三,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主拥爻晌教学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操作空间,同时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规范实验演示环节
实验演示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有效手段。实验演示能够直接地展示生物理论知识,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学生学习实验操作规范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必须要重视自身的规范性。因此,针对实验演示的具体操作来看,教师要重点注意把握这些问题:实验演示的内容要结合相应的教训内容;突出学生的观察和感知力的培养;要强调实验演示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在具体的演示操作时,要结合相应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具体而言,优化和规范实验演示教学的策略包括:第一,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验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同时,还要对实验的重点进行反复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第二,初中生物教师自身的实验操作要规范。在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操作规范,清楚正确地演示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认识和掌握,并且要主动地讲解相关的操作要领。
(二)拓展课外实验,提高科学素养
生物教学并非完全依靠教材,也需要适当地拓展课外的内容,因此,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还需要主动地获取适当的课外实验内容,充分地利用周边的资源,组织开展富有趣味的课外实验,可以包括下面几种形式:
第一,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需要的器材简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会到实验的乐趣所在。例如,制作细胞模型、自己配制饮料等等,这些实验能够让学生在欢乐学习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科技小发明。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废物利用,制作一些有用美观的工艺品。通过参与制作科技小发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运用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客观严谨的实验态度。实验教学的核心特征在于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从中体会到实验所包含的生物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电学演示实验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113-02
物理中的电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电看不到又摸不着,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直观化与具体化地理解电学,无法更好地掌握电学的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电学时会使用电学演示实验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辅助教学。电学演示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电学中抽象的知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认识和理解电学概念,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物理成绩,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现状
新课改提出,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但我国高中教学在高考的压力下,过分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的培养。就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对电学演示实验教学不感兴趣
电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实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但部分学生对物理有恐惧心理,认为物理知识点繁多,公式难背,物理概念生硬难懂,自己根本就学不会高中物理,在没开始实验前就打起了退堂鼓。这在心理上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使得教师在电学演示实验教学时,老师讲的累,学生也没有心思听,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二)教师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不重视
在高考压力下,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将高考这一关过去了,就是“人生的赢家”,因此不太重视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味地让学生做题,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而电学演示实验教学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因而部分教师认为,在实验室教学是在浪费自己的课时,从而忽视演示实验教学,更愿意按照原本的教学过程进行“填鸭式”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实验对物理教学而言影响不大,也不那么重要,只要让学生理解了物理中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地做题,就能够将成绩提升。这让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也使得部分学生在课业的压力下对物理产生抵触心理。
为了节约课时,有的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来代替演示实验操作,有的教师虽然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给学生看,但没有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消化,更不会让学生做。对需要学生参与的实验课,也只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没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过程。这样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降低,甚至让学生认为物理实验教学不需要自己动脑,只要跟着老师做就不会有太大的失误。这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实验课本身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课,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提升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提高电学演示实验效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电学演示实验时,为了提升实验效果,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知道这节课需要做的实验,步骤是什么,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以便在实验中找到答案。例如在进行“测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通过已学知识点预习新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电路来测量家用小电器的内阻,比如测量干电池的内阻。之后到课堂上,教师分别利用内接法和外接法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去感知这两种接法的明显区别,提高实验效果。由此让学生知道对不同的电器,当我们要测量它的内阻时,要考虑什么条件。只有根据电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才能精确地测量出电器的内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学好物理。
(二)教师边教学生边学做实验,增强师生互动性
传统的电学演示实验,学生都是按照教师设置好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实验,对实验的原理以及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学生自己并不一定知晓。如果教师不充分利用好实验时间,那么要想在短短的45 分内让学生自主掌握实验过程还是有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边教边学的模式来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例如在教学“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这项电学实验时,教师可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对所做实验进行讲解,分析其中的物理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电学概念。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甚至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在学生做演示实验过程中在一旁进行教学与分析,使学生自然融入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让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思考,把一些已学过的知识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进行自我探索,并在课堂探索中与教师进行互动,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许多高中学生对物理有兴趣,但在实验时常常因为时间不够或是只跟着教师做,渐渐失去了兴趣。使用边教边学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师生的互动性。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教学
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使得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对于电学演示实验教学来说,部分实验操作复杂的实验,如果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课程时间完全不够,也无法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实验内容。有些实验因为学校器材不完善,不能够进行实验。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实验软件,模拟一些复杂实验,例如模拟电分布的变化,或是电在不同电表中的反映状况以及复杂电磁场的运动等,利用计算机模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
网络上有许多模拟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下载一些物理实验来进行观看,直观、形象地感知实验,以此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电学内容部分有许多演示实验,教师进行电学演示实验教学时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及其对物理的理解能力制订切实有效的实验方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电学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电学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忠政,张春红.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2]余淡远.两个电学实验的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35)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学生获取化学概念、理论、计算等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有效的实验教学是新课程化学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很需要了解新课程高中化学业实验教学的特点;然后讨论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为的方法,以及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一种自觉、探讨、团结、民主公平的学习形式。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怎样建立友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有着重要意义。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笔者将通过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辅助建议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联系生活,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兴趣点并不高,其主要是因为实验过程和效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只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所以学生兴趣点得不到激发。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多进行联系生活的实验和相关教学策略,就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愿意参加化学实验。在教学目标的意义上说,不仅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完成,而且更重要是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把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尽可能的联系实际生活。比如说笔者在讲氢气一课时,我通常会举例公园里面卖的气球为什么能飘起来,是因为里面充进了一定量的氢气。通过对氢气的介绍,可以延伸到日常所用的醋酸与电池表面的金属锌为什么能够制造出氢气,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铺垫了教学情境,更是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通过情景教学模式还可以刺激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联系所学实验对教师进行发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思维,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思维,要从以前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播者过渡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独立开展化学实验,这样可以大大的发挥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于一个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全面,不仅要考虑化学实验的难度,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的知识水平,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笔者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进行小组式实验操作,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分为几个小组,给出几个实验方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找到合适自己小组的实验,然后分组开展化学实验,在学生们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随意的进行创新性实验,也可以和其他小组进行实验竞赛,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也对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力有相应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发现,高中学生对于化学试题中的实验设计题一直很头疼,总是不能达到教师的满意效果。分析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这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较其他题偏大,而且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这类题一般主要包括气体制造、化学物品提纯、以及各仪器设备的连接以及相应化学计算等。另一方面,学生平时学习中大多只是看教师的实验操作,或者在完成实验后没有仔细完成实验操作报告,对于出现的现象没有进行思考。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此类问题,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教师应认识到化学学科与社会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化学试题上的知识放在学生基础知识上来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后,仔细写好实验报告,并且要对于化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进行刻意的指导。然后在下节课堂中对于之前学生所操作的实验进行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此加深学生实验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们对于化学试题中的实验设计题就不会太陌生,做起来也能得心应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做到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质量,目前高考的压力不仅对学生也对老师都产生了很大压力,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上还做得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在适当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而非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要想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客观上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的要求,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新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辅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仅仅这几点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未来时间里积极探索、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来促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临床促教学
1背景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专业基础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学的教学目的是力求让医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疾病尤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以及疾病的转归,从而认识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病理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上将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病理实验教学以看为主,包括看录像、看标本、看切片(包括虚拟切片)、看课件等,形式不够多样,病种不够齐全,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直观性、能动性,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达不到最佳[2]。而全国大多医科院校都配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或临床教学基地,且多为三级甲等医院,平时接触病种较全,手术切除后常规送病理,故而病理资源丰富,但这些标本在明确诊断后放置一段时间,将会被集中销毁;而医学院这边,很多院校再从外或公司购买实验所需标本及切片,这样大大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实验耗材,若能将基础和临床资源优化整合,将既可节约教学成本,又能充实病理资源库,还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室带教老师的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2实施意义
2.1节约教学耗材成本,丰富病理资源病理实验教学所用耗材主要是病理切片大体标本,以往多有学校国资处从各大公司购买,由于所需数量较多,耗损较大,成本较高。而滨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与附属医院二位一体,并集医、教、研于一身。故而可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收集典型病理标本或制作切片以供教学使用,即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又为学校节约了实验耗材经费,还大大丰富了病理标本库,实现了基础与临床资源的优化整合[3]。
2.2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了实验教学方式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医学生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而应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尤其是病理学,病理学作为桥梁学科,是医学生从认识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到真正接触疾病,对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的改变进行认识和理解,从而把握疾病的本质。病理学来源于临床实践,是为临床服务的,传统病理实验教学以看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丧失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是不符合当前社会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基础医学院病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教研室充分利用两所附属医院病理科丰富的病理资源,为同学们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实现对实践教学的优化调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化书本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摄取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实施措施
3.1我们从日常临床工作中收集典型的已诊断明确的病理标本进行处理,分成三类进行制作。一类最典型相对完整的制作成大体标本,放入大体标本库供同学们参观学习;另一类制作成病理切片,分系统按章节供同学们观察学习;还有一类,象临床多见的、重复的如各系统肿瘤标本录入实验室虚拟网络学习平台,并设计相应的病例,供同学们选择并实际动手操作,进行从标本分检、取材到切片制作、染色、镜检、诊断等一系列训练,然后老师对其系统的进行讲解点评。通过此方式让他们来体验作为一个真实的临床医生或病理医生所需的基本功和正确的临床思维,并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的牢固度和融会贯通程度,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培养他们认真仔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2利用网络构建“虚拟临床”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将挂入从临床收集的实验教学资源(病例、切片、标本),并分本专科、研究生及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供学生随时使用,也供远程教学使用。同时引入专业网站及搜索引擎,开设网上论坛,方便各层次学生、教师、各级医院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或远程会诊使用,即丰富病理学资源库,又节约了实验成本,实现教学、科研及临床相结合,三位一体。
3.3举办科学讲座:请资深临床专家,让学生掌握前沿发展态势。举办病理学术报告会、临床病例读片讨论会等,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欲望。在活动中我们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学术氛围更加浓厚、更有利于学生禀赋和潜能充分发展的宽松的环境。
3.4开展病理学大奖赛:此项活动我们已举办多期,在最近一期的病理学大奖赛中我们开设了新的环节———模拟临床[4]:从病人和医生不同角度来描述病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知识并使其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同时加深了医学生对病理科工作特点的认识,培养其与病理科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学生对合理诊治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4实施效果
4.1通过临床促教学“虚拟临床”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室模拟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深了对疾病的理解,并使其将所学的病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素养。
4.2同时培养了一批懂教学、通临床、会开发、善应用、能研究的教学骨干教师,真正实现医、教、研的结合,对病理学临床基础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实现了临床促教学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化了高校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梅松竹.临床病理讨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85-787.
[2]任淑婷,徐长福,韩蕾,等.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J].科技视界,2015,5:14-15.
[3]郑桂银.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9):3027-3029.
【关键词】有效性 开发和利用 课堂实验室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18-01
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当前科学实验的关键,而开发和利用科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
一 实验教学的优点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设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自行探究,获取知识,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实验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通过动手探索,完成实验过程,大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2.实验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实验有助于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在理想的环境中,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学生能比较容易或精确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等方面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能力仅仅靠教师的指导和讲授是得不来的,需要靠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通过实验教学,既培养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逻辑思维分析的能力。
科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指在有利于实现科学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实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开发、利用科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指寻找一切可能进入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资源,并且深入挖掘被开发出来的科学实验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使其开发利用成为实施科学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
二 实验教学的实际操作
1.挖掘实验室资源
第一,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实验次数,充分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实验室从封闭式改变成开放式,从教材和课外习题中收集各种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根据各种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初步的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自由探究。
第二,开发实验器材,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比如滴管,在探究“金属与空气流通的关系”时,去掉胶头的滴管代替玻璃管,所呈现的效果会更好。在学习浮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试管制作浮子,还可以制作潜水艇模型,演示潜水艇原理。
2.挖掘生活资源
第一,身体是学生自身的科学实验资源。例如: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时,可以让学生在手臂上一面涂酒精,另一面不涂酒精,然后将手臂置于电风扇处,通风时,人会感到涂有酒精的一侧很凉,从而说明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蒸发越快。
第二,用生活、学习用品做实验。用日常器具做实验,简便直观,原理单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例如:用易拉罐研究小孔成像;用篮球、足球、乒乓球研究日食、月食;用玻璃水杯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惯性。
3.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由于学校实验器材配置雷同、整齐划一,不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同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限制,所以教师与学生应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例如: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有何特点时,可让学生准备一个饮料瓶、一个气球、一个盛水瓶,将饮料瓶底部剪掉,口部用线把气球扎住,然后从底部注水,发现气球各个方向都膨胀了,这说明了液体由于受到重力对底部有压强,而且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对侧壁也有压强,接着慢慢地把气球放入水盆中,发现随着深度的增加,气球越来越小,这使学生知道了流体的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
正确地认识实验,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充分利用实验的资源,开发实验的资源,提高教学实验的有效性,发挥实验的作用是所有教师应去实践的,通过高效的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对科学、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质量;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现代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教学科研、品质控制、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性”和“工程性”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元素。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工程性”方面。要符合工程类人才培养需求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是如何开展实验实践环节的教与学。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组成与现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该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化学类、食品微生物类、食品加工类、食品分析与检测类,以及工程设计类实验。实验类型主要有验证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实验训练目标层次包括基础层模块、综合层模块和提升层模块,分别培养学生动手、综合和创新能力。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相继调整培养方案,增加实验教学比例,加大本科实验室建设投入与实验室管理力度,实验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仍未改变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现状,尤其是日益增加的招生规模远远超过实验室软硬件投入,原有设备设施老化,更新程度不足,实验室专职管理队伍不够、实验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管理较弱等,导致很多高校根据实验教学条件开设实验项目,根据教学工作量组织实验教学和评价考核学生、实验教学监督管理无法正常执行、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验少、实验项目更新率低,难以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出食品行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采取循序渐进培养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应以现代大工程为前提,革新实验教学理念,体现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尤其是工程化能力。为此,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项目内容的优化和改革不能单纯地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比例,而是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建立三层次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即基础层模块、综合层模块和提升层模块,三个层次均贯穿着研究和创新设计型理念。
大一和大二的化学类课程实验、食品微生物课程实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及工程制图实验等,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仪器使用、基本操作规范和基本实验现象理解能力。针对该阶段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和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特点,实验教学内容应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通过验证性实验、模拟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等方式,多开设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内容与过程尽量保持规范化、系统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各类实方案的设计与制作、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为后续专业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三层次模块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革实验教学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
以往传统实验教学是集中授课与操作,实验前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分组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该法可以作为基础层次和综合层次项目训练时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组织方式。实验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创新和设计能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增设能力提升层次的创新设计性实验。该类实验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兴趣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实验项目,具有较强的探索创新性,并可能存在实验结果的未知性,采用集中实验模式完全不能满足该类教学需要,只有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即在时间开放、仪器设备开放和实验内容开放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工程设计能力。不管是集中实验还是开放实验,都需要有效的项目组织实施。实验项目都应设定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教学和相关文献资料,书写实验项目、主要试剂配制、操作步骤、所需相关设备与操作方法等内容,实验前进行抽问回答,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操作行为、实验记录情况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实验完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抽阅实验报告,并对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实验教学综合考核内容与方式
目前,实验报告和形式化的实验技能抽测,是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的考核模式。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个实验项目涉及实验目的意义、原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内容的考核,范围较广,因此需要同时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核:(1)课前预习与实验了解情况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过程;(2)实验操作考核,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科学实验素质;(3)实验报告考核,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纪律卫生考核,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与良好的实验习惯。笔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计算公式、误差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操作考试内容可以节选教材上的必做或选做实验,也可以是没有学过,但可以运用所学理论和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可以顺利地完成的实验。
四、结语
除了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和完善实验教学综合考核内容与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外,其它措施如实验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的监督、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实验教学比赛、评优、改善实验室环境等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73-01
检验医学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对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是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临床上新的医学技术、治疗方法、医疗器械不断应用,临床上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越发迅速,此种检验方法属于实验室医学,因此,实验课成为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加强对免疫学检验的理解和记忆。
1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是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免疫力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研型、综合性等特点也是理论教学过程中所不可替代的。但是,当前对于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进行,还只停留在理论验证和现象演示的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按照教材进行操作,较为盲目和被动,很难实现对知识的探索、革新和创新实践,由此导致很多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较差。此外,很多相关的免疫学教学设备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索能力的提升,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1开展免疫学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但如果只看老师演示,或者是只能够按照书本上的描述进行被动操作,很难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行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免疫学兴趣小组,进行小组竞赛设计,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验的相关实验设计越来越多,如设计性、综合性等提高性的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更深层次认知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安排实验目的、要求及需要制备的抗体,组织学生3-5个人一组,指导学生在免疫学检验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小组独立进行实验,并得出最终结果。
2.2加强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中,有一些较为经典的实验,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这些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协作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这需要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要点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如果出现其他情况,学生也能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加强对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在进行某个实验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区别实验室中的三种标签脱落的血清,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2.3加强对学生的临床实验技术培养对于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来说,临床实验技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如免疫比浊法、免疫标记技术等临床常用技术,这些技术的操作熟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基本能力。因此,应当加强对学生临床实验技术的培养,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实验问题,如临床上对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经常采用哪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等,让学生根据问题找答案,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验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不断强化实验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能够有效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免疫学检验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于临床医学上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此也就对临床检验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学检验是培养医学人才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加强对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日益加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免疫学检验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不断地实现免疫学检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慧玲,邬剑,张吉生,辛华.综合性实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05).
[2]徐军发,吕世静,杨维青,陈章权,何德.《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尝试[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