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文化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就是艺术设计,它同样也是文化、美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融合,有着实用性、跨学科性、集成性等特点,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大文化,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应当具有造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也应当加强心理学、社会学、表演、法学、综合艺术、地理、历史、哲学、民俗学、新闻学、数理、文学、美学等方面文化知识的储备,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既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便于创意设计,又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其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学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设计艺术学主要包括艺术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等方面,这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忽视了这类课程的教学,一些学校甚至放弃了此类课程的教学。这两门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明确设计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成为懂得市场和社会经济规律、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人才。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各自存在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当关注其基础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若忽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暴露出后劲不足的弊端,进而失去发展机会。为此,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不但要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当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艺术设计作为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负责具体的管理、施工和设计,成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所具备的能力通过社会活动的总结归纳则形成实践能力素养,它包含创新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设计实践,不但能够真正了解企业市场营销理念、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生产的决策过程、生产状况,以及国情国策、风土人情、区域文化、人们购买力以及消费心理等问题,甚至能够体会到职场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够提升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尤其锻炼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在企业、公司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将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初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获得对未来工作的认同感,为以后正式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科学、合理地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实习或兼职能够得到一定的职业技术能力,使自身的动手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专业能力素养,为以后顺利择业、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四、培养学生的商业素养
艺术设计是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诞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及生产力的影响。若学生每天只是在教室内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商业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行为习惯、生活情趣、理想追求、精神风貌、价值理念等方面没有清醒的认识,会丧失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和与市场的沟通能力,这样脱离社会的艺术设计人员是很难有发展前途的。商业文化素养是一种深藏于人内心的,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商业理念和商业精神。如果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来看,商业活动中的各种艺术设计会给人以全新的感受,这主要是由于商业文化会将商业更深处、更优秀的内涵表现出来。良好的商业素养会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得到提升,使其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伦理情操,树立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求真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商业素养的教育会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内驱力,缺少这种内驱力将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结语
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时,教育界应当时刻把握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建立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教育体系。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商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性人才。
媒介商业化是指媒介系统及其产品的产生和传播被纳入到市场化进程中,实现媒介生产的工业化和销售的市场化。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承认,商业化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一种明显现象与趋势。
(注:表1、表2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抽样调查总体报告》)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商业化的各种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媒介商业化的原因何在呢?在笔者对央视、新华社等媒体从业人员的采访情况以及对中国传媒大学部分学生所作的调查情况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媒介的商业化是源于商品的双重性的。媒介的商品是一种信息商品,其价值能否实现要取决于该产品在市场中的命运。①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一方面,它要生存必然会有各种的生产资料损耗,它的“资源补充和价值增值”以及产品流通都要依赖市场来完成。另一方面,媒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不得不遵循商业规律,以商业利益为第一位。
其次,我国大众传媒素养不高也是导致媒介商业化的原因之一。早期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是“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进而出现了一种受众观,那就是把受众作为消费者和大众传媒市场。②当今社会新闻媒介商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受众观。
再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记者们逐渐地演变成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波的人。为了生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类媒体必须遵循效益原则,最大限度地谋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本。
媒介亘古不变的社会责任
《负责的新闻业》的作者丹尼・埃利奥特说:“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他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那么表2中的数据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中新闻人对于处于商业化环境中媒介社会责任的态度。
施拉姆说:“大众媒介的责任问题乃是媒体、政府和受众三种力量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媒介必须承担一个中心责任,恪尽应负的使命。”作为一定政治形态下的大众传媒,履行相应的良知功能是它亘古不变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媒体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媒体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专门组织,它的文化标识和形象代言永远不是它的经济收入。传媒事业的发展并不是它的融资赚钱能力,媒体永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媒体的综合实力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功能。③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处于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媒体不仅不能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同时要认识到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合作与互利以及平衡和制约的三种关系。④媒介的确要恪守其社会责任,但是却不能完全不顾及发展问题,从而避免导致媒体自身陷入经济危机无法存活的困难境地。
媒体平衡自身商业化与社会责任的双赢
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化利益追求之间,媒体是可以两者兼顾并且获得平衡商业化和自身社会责任的双赢的。
第一,遵循媒介运营规律,采编和经营分开。新华社和央视的从业人员都很认同一种运作方式――财政收支两条线,也就是制作新闻的部门只需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不需要考虑赚取利润问题,与此同时,广告制作部门全面负责财政收入,那么广告收入自然多多益善。
第二,要提高大众媒介的素养。从个人和群体的层面上提高受众素养,在政治、法律和道德素养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其知识,帮助他们“把握传媒基本特点”和“追求现代社会的新鲜信息”。⑤
第三,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新闻公正性,维护公共利益。高校新闻教育也要重视新闻道德教育的开展,树立一种科学的传媒行业就业观。同时要明确一点,媒体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在市场化经济的环境中生存也是可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的。
此外,有学者在新闻商业化与媒介社会责任之间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针对媒介一味商业化的批评方法:当发现媒介不良内容所占比例上升时――予以警告,适时批评,进而把负面报道限定在一定范围中。⑥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7年便对格调低级庸俗的电视剧《红问号》下了禁播令。
注释:
①宋建武:《中国媒介经济与媒介运作》,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时统宇:《绿色收视率与媒体社会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
④韩晓:《传媒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3)。
⑤陈先元:《大众媒介素养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陈龙:《媒介批评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重创新,轻传承,结构失衡。文化载体的创新引发了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言:网络社会的第一特点就是分散权力。网络文化的权力结构扁平化,大众媒介不再是少数人的地盘。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性,网络对文化传播形态的影响彻底改变了这一点,网络传播拒绝等级与秩序,赋予了公众最大的话语自,淡化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文化交流变成了快餐式的盛会。网络社会的文化生产成为初级产品的大生产,缺少精英的聚会,创建文化品牌的基础就会缺失,打造传统文化世界品牌也只能是梦想。
虚实失据,文化心态浮躁。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地缘性的禁锢,形成了数字化、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置于虚拟情景下的精神生活过程,网络生存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不会影响现实社会,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现实与虚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由虚拟的人物角色,虚拟的城市社区和虚拟的财富建构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最直接的挑战,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域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文化心理智能。网络激愤的情绪宣泄与文化深沉的本质格格不入,文化的生产流于表浅的形式,肤浅的产品显然难以承续文化的庄重,试想,文化大气象的浮躁怎么能够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脉呢。
商业文化盛行,主体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进,主体文化的商业色彩日渐浓厚,网络社会市民文化兴起,功利价值盛行,注定了现实文化缺乏深远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思想自由和行动严谨的精神洗礼,而网络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市民的口味,网络社会市民呼啸聚集,没有行动的一致目标,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谓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时空关系,个人的意志不断被强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兴起,追求经济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成为主导价值观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难以流行,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经营
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的逐步扩张给中国的文化经营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网络拥有技术创新和媒介整合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理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条件。强国的文化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大气象,要有强势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大片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本动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韩剧,无不承载着一个强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品牌战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空间拓展扫除了障碍,不仅如此,文化产品的推广拓宽了市场渠道,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精神性与物质性二位一体,强势的渗透力岂能小觑,其影响的深度、远度当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须坚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作为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积极交流,勇于吸纳,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网络传播下的文化的经营充满挑战,但也是重要的机遇,网络媒体在全球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力量竞争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网络传播的长远战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网络媒体成为先进文化最为直接的创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促进政治清明,引导民众乐观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
其次,做强媒介品牌,为文化品牌成长构建战略支点。媒介与文化相互依存,中国的网络媒体要树立全球意识,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视野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传媒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市场的改革,从大局出发,以我为主,稳步推动。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展开文化营销,把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做强媒介品牌,我国的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否则,让国外媒体为我国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陷入被动混乱的局面。
第三,文化载体创新。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技术手段和包装样式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但网络媒体仍大量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的传统传播技术与思想,独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媒,理应在传播理念上大胆创新,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新技术文化的特点,整合各媒体的优势,发挥合力效应。近年来,流媒体、动漫、博客(微博)、网游和论坛等技术成为网络媒体的新时尚,遗憾的是这些技术目前仍只停留在商业和娱乐领域,其文化含量不高。反观国外的情况,新媒体技术被赋予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意义,在意识形态的传播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我国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的经营者对网络的文化战略价值认识不足。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19-0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推进高职德育创新,是当前高职德育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就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二者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高职德育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对如何促进高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进行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及其开展的一系列与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实施主体。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政治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它直接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对教育的要求,直接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二,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和时展,与时俱进。第三,导向性。它对其他教育活动具有价值引导和评判作用,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方向保障。第四,文化性。在教育过程中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引入文化元素,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第五,普遍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针对所有高校,对各类高校各专业学生是统一适用的。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是指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帮助高职大学生适应并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特点是:第一,个体性。职业素养是职业岗位要求在从业人员身上的内化和行动体现,职业素养教育直接是为高职学生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第二,实践性。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它让学生在职业体验和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第三,差异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职业规范,因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然表现出鲜明的行业差异性和职业差异性。
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创新高职德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业务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的“职业人”。
形成教育合力,提高高职德育实效 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相关课程培训、主题教育活动项目和实践锻炼等。在上述途径中,实现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把握职教目标,凸显高职德育特色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都是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鲜明特色。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只有把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起来,才能更多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走上高职德育的创新之路。
(二)融合的可能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内涵不同、自成体系、各具特点,分属于不同的教育学科和教育领域,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它们也具有很多的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就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可能空间。
教育主体的一体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都是高职德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德育队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
教育对象的同一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对象都是在校高职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根据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行为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设计合理的教育模式。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二者都是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才需求,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一点上,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教育内容的共通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内容;职业素养教育主要包含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情感教育、职业习惯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等内容,其中,职业道德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这个核心内容上是相通和相互渗透的。
教育途径的共享性 由于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共通,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完全可以实现共享。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职业素养教育完全可以借鉴和利用这些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在其各个环节上嵌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新的突破口,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教育功能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功能互补,不可偏废。离开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就难免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功利化;离开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素养的政治性、导向性也难以发挥其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职业素养教育的政治和价值导向性;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新的途径和载体,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合的基本途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立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理念
高职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必须渗透在职业素养教育之中,成为职业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立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一般要求,又符合特定行业、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理念,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前提。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服务业、以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有金融与证券、会计税务、连锁经营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语言文化等七大专业群。商务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商务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院把“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确立为商贸职业素养的核心目标理念,并用“财贸素养”概念来总括这一目标理念。“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素养核心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财贸职业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又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互相贯通,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人的内在素养,都是一个由知、情、意、行诸要素构成的系统。通过正式的、课程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理性认知,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方式。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了财贸素养教育课程化模式。财贸素养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正式教学计划,连续开设五个学期,每个学期开设24课时,按照“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主题设计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每个学期的课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理性认识、自我行动和总结交流。在理性认识阶段,我们根据不同教育主题,主要依托学院财贸素养教育基地,通过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等商业历史文化专题教学,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理解财贸素养的重要性。自我行动阶段,即财贸素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主要依托宿舍建设、班级建设、社团活动和重大节庆四个平台,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品格的养成。财贸素养教育课程由学生辅导员具体实施。
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职业素养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我院开设了财贸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和职场成功人士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实训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职业素养意识。
(三)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为纽带,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
先进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好载体。行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充分发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特色之路。我们除了通过课堂学习向学生传授中华商业历史文化,进行财贸素养教育之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着重表现“财”“贸”行业历史文化,突出“财”“贸”行业特色。以古代布币和刀币为主题造型的学院大门,以“钱币发展史”为主题的青铜铸雕,以“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京杭大运河”为主题的“商苑”石雕园,以“北京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为主题的“算盘”金属雕塑,共同构建了有“财贸元素”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展示了我院的财贸办学特色,加深了全院师生对财贸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其对财贸职业的热爱。
(四)实施职业素养证书制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评价机制
我们制定了财贸素养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并实施了财贸素养证书制度,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方式。根据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财贸素养课程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达到标准的学生在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可获得财贸素养证书。现在,我们的财贸素养证书制度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王府井集团、菜市口百货等首都知名企业都会优先录用获得财贸素养证书的学生。
(五)以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为标准,建设专家化的德育教师队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建设专家化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无论具体工作岗位如何,高职德育工作者都必须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必备的理论功底和教育能力,必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和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专家,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合格的高职德育工作者。我院要求所有的德育教师(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既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善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又必须熟悉相关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工作业务和素养要求,以指导学生为适应未来岗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世闻.关注与创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马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品牌创建、基地拓展与实效检验[J].江苏教育,2011(18).
[3]马金岭.创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
[4]孙建明,刘先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5]叶菊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云传播;信息素养教育;创新
在云计算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促进下,当前已实现云传播目标。这一新兴媒体形式以其独特的功能与终端,不但彻底颠覆以往的信息传播常态,还对广大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学校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新兴媒体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学习载体,切实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是高校教育重点任务之一。在全新的云传播时代中,大量资源实现共享,教育主体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高校中传统教育理念形成冲击,因此,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将适应云时展要求作为目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做出正确调整。
一基于云传播的教育理念变革
(一)向提高信息的传播参与能力方向变革
信息素质教育是将大众文化批判作为基础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大众传播得到快速普及,广告行业发展迅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媒体更倾向于向商业化目标发展,如何正确引导公众合理参与媒介,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相关学者指出,大众传播文化实际上就是具有商业化与机械化特征的文化,并且这样的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无法适应,仅可提供低水平服务,对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严重腐蚀,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媒介教育的大力普及,能更好的保护孩子,和接种疫苗十分相似,可使学生们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自觉抵制媒介文化带来的不良诱惑[1]。除此之外,将文化研究作为核心的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学派主张从社会批判的角度针对大众文化实施批判性的分析,得出的主要观点包括:文化工业和人性实质上是相悖的,是将商业逻辑作为外表的商品,吞噬着人们的自主性,文化工业主要发挥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借助文化产品带来的影响作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完成对人们心理与思想上的控制。基于此,媒介批判是早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意识形式,其主旨为对媒介信息机制进行全面的解析,注重培养社会大众对于众多信息符号的辨别和分析能力,确保大众能够正确认识到媒介信息真正意义,媒介自身真实性通常是借助信息符号完成构建的,是不同因素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总的来说,信息素养教育初期是将提高信息免疫能力作为重点的,忽略了人们认知环境下信息造成的实际影响,针对信息传播始终给予一种批判态度。然而,在现实中,云传播能将受众置于网络当中,人们始终被海量的网络信息围绕,如果丧失媒介的终端,将举步维艰。这是因为,云传播不但能提供新颖的传播形式,还能借助其鲜明的特征,有效改变以往的人际交流形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从最初的免疫能力提升,转变为提高信息传播的参与能力,以此培养更高的伦理规范,大力发展学生自身综合性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参与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根本目的。
(二)向本土化方向变革
我国实行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主要参考西方国家。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理论分析与实践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将引用国外理论作为核心,缺少对我国本土文化形式的分析,使得理论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实际的教育过程过于形式化。其次,信息素养教育没有充分吸收传统内涵。我国的社会信息传播经历长时间发展,形成固定、独特的特色,信息的传播和言论表述都有一定规矩,若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则能很好的构建符合中国特征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改革[2]。将这一认识作为基础,向本土化的方向进行变革,不仅要认识到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实际状况,还要创建满足基本国情的原则体系,也要形成较高的自信意识和文化自觉,以免其他国家使用其较为先进的传播媒介进行文化垄断。
二基于云传播的教育模式创建
(一)政府部门主导
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应创建具备战略指导作用的教育模式,这一创建过程需得到政府部门肯定和支持,官方的教育机构需要给予帮助,同时站在全局高度,促进教育规划的创建。社会及人民的发展必须得到信息支持,但是云传播时代也会因为国民生教育水平的较大差异性出现信息鸿沟,对此,必须使全体国民正确了解云传播,有效提升国民的参与力度,逐渐缩小现存的信息鸿沟。这不但是教育核心宗旨,还是包容性发展策略重要体现。促进广大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教育,政府部门需要充分汲取国外先进经验,持续增大投资力度,编制满足国情的教育政策,确立整体方针及目标,将教育真正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培育专业的教育力量,完善必要硬件条件,推动素养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二)校内、校外融合
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阵地,高校虽然具备充足教育资源,但在具体的教育形式上还不够完善,即便是存在实践的过程,但大多也是模拟式的实践,对于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还不够显著。信息传播机构为制作、传播信息的主体,将高校内部的传播机构真正纳入到教育实践范围,同时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科学的实践平台,对保证教育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
(三)馆、院合作
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服务提供机构,在教育开展方面有明显优势。图书馆所具备的资源、设施是规范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多官员都具备信息学的专业背景,并存在十分扎实的服务技能,拥有丰富的信息采集经验,是不可多得的素养教育人员[3]。基于此,在教育教学方面,应着重突出图书馆的重要主体职能,构建常态化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此将素养教育引入到深处。
三基于云传播的教育实现策略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为实现广泛普及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实现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构建最佳的课程体系。从教育现状看,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员都没有正确认识信息素养教育,将其等同于基本的资料检索能力。事实上,在云媒体发展形势下,单一形式的资源检索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4]。与传统能力要求相比,基于云传播的信息素养能力更加全面,不仅支持基本的资源检索,还应掌握信息传授的方面的技能,深度理解媒介内涵。因此,当前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顺应这种需求,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课程的具体调整需要使内容具备阶段性与层级性,尽可能的贴近学生实际。
(二)教育形式革新
运用现代化教育方法是对信息素养教育形式进行革新的有效途径。基于技术学视域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使用现代化技术构建云媒体,还要创造出一种教育教学的“云环境”,以此实现信息化、个性化教学,以此调动学生自身自主性。在高校内充分应用IT技术实施教学,舍弃传统复杂的课件,不但是教育形式重大变革,还成功开启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云技术的先河,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完善教育的保障机制
完善、系统的教育活动保障机制是推动教育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建立和完善教育保障机制的过程中,首先需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将立法作为主要形式,借助法律法规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上升至更高的战略性地位。其次不同高校需要依据自身的人才培育形式与发展现状,尝试性组建专门的研究与教育机构,负责教育方案制定、教育任务执行以及评价考核实施等职责,再通过师资培训政策等的规范建立,进一步强化师资团队[5]。最后,由于云媒体在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媒介环境会因此变得十分复杂和多变,社会将成为继高校以后的教育实施环境,对此,社会组织和媒介需要对这一教育工作给予足够重视,从而打造出社会、高校与媒介“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平台,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当前社会进入云传播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重要意义。然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对教育理念进行变革,摆脱传统教育束缚,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发展;其次,根据实际要求创建适宜的教育模式,借助政府主导力量,实现校内、校外融合与馆和院的有效协作;最后,采取必要的教育实现策略,如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变革教育形式与完善保障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张明海,龙献忠.云传播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图书馆,2014,10(05):99-101.
[2]潘燕桃,廖昀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1(04):21-27.
[3]周剑,王艳.世代特征,信息环境变迁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12(04):25-39.
[4]薛婧.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1(04):15-16.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英语词汇 英语句式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逐渐被各国人民应用到商业交流中,商业英语翻译逐渐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在我国国际商业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句子的无歧义和准确性可以解决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与国的商业交流,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句式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中国人一般都比较注重形象的思维。在翻译时,中国人一般较为突出句子中的动作,但是在英语的习惯中,对抽象、逻辑、严密性的思维模式较为重视。一般情况下,均直接对事物进行直接客观地表述,对人称的运用频率很少。一般在商务交流中,习惯运用被动语态,对商务活动中的事物采用被动语句进行阐述。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对这两种形式多加重视,掌握这两种语式的运用方法和翻译技巧。
在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中,翻译者要将英语中所表达的内容准确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对原文的意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准确理解,避免因词汇含义的差异导致翻译的混淆。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的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与此同时,要掌握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必备技巧,运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对其进行翻译。在英语表述中,有些词汇组合具有固定的含义,翻译者要很好的掌握这些含义,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不得按照主观的判断,对其按照自身对其的理解进行翻译,这样很容易出现翻译失误。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词汇翻译不准确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分析
在进行日常的商务英语翻译时,往往会出现对有些词汇翻译不准确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英语词汇的缺失,在所需翻译的文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解释。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很容易造成翻译不够准确或者翻译失误等情况,从而导致整个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有些词所表述的中文和英文的含义有所不同,对其进行直接翻译,往往会导致词义被曲解。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要考虑到我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对含义有差异的词汇进行准确的翻译,以免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词汇含义的曲解,而造成商业纠纷或者商业矛盾。在日常的商务英语翻译中,专业性词汇较多。因此,在翻译时会非常困难,往往会出现同一个词汇有不同解释的现象。因此,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比如在endorse这一词汇,在一定背景下,可以表示为对某种货物表示满意,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介绍给外界;也可以表示为在书的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因此,在对这类词汇进行翻译时,要根据所给语句整个意思的表述,对这类词汇进行分析,从而结合语境得出正确的解释。
在进行商业英语翻译时,要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遇到一些翻译不对等的现象,因此很难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落到实处上来。这就要求广大翻译者,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东西方文化的相同之处,分析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促进翻译工作能够更加准确,并且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例如,中国的“红茶”,对其进行正常翻译时,应该为“red tea”。但是在英语的表述中却是“Blake tea”,因为,在英文中,主要是对茶叶本身颜色的描述。如果翻译者对这一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就会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会出现很大的错误,导致相当程度上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这些技巧,把握好这些词汇的不同之处。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同一个词汇所表达的意思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还要具备灵活的思考能力,能够通过一定的语境,判断相同词汇的不同含义,从而避免在翻译中出现错误。例如,在翻译“Welcom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这句广告语时,本意是“欢迎到天涯海角来”。但是如果按照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翻译,就会有“世界末日的含义”。因此,翻译者要注重这方面的内容,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同时培养自身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结束语
商务英语作为各国商务往来的重要用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商务英语翻译者,对英语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保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商业往来。
参考文献:
[1]龚佳文.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4.18:291.
[2]李蔚.英语翻译中的跨语言文化问题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68-70.
关键词:职业学院;财贸素养;途径构建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建校时间短、基础薄弱,人才培养质量还处于合格与不合格的动态之中,迫于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将主要精力放在校园硬件建设及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日常的思政教育仍以灌输、说教为主,针对性差、缺乏特色、教育效果不理想。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化、目标性及自身特色这一现状,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提炼出了“5+1”财贸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教育目标、实施方式路径、考核评价方法等,重点对当代学生比较缺乏的爱心、形象、责任、创新、创业及徽商文化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模块化教育,并与专业建设、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相关内容紧密融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一改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忽视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与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片面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这一现状。
一、“5+1”财贸素养教育的内涵
“5+1”结构为:“5”代表五个阶段五个主题(第一学期爱心教育、第二学期形象教育、第三学期责任教育、第四学期创新教育、第五学期创业教育)。“1”代表徽商文化。该体系是以财贸职业技能岗位为依托,把职业能力培养、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使社会需求、职业素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会创新”的商业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并积极传承徽商文化,提高他们的商业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职业素养,弘扬徽商精神,努力实现“能财会贸、财贸双全”的育人目标,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传承徽商文化,培育财贸精英”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5+1”财贸素养教育的组织架构
(1)建立财贸素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财贸素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能是负责学院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及考核监督等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并下设财贸素养教育中心,主要职能是:一是负责研究丰富财贸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探索完善财贸素养教育的运行机制。二是制定财贸素养教育大纲及实施方案。三是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施全过程监控管理。
(2)财贸素养教育中心内设组织。
财贸素养教育中心内设爱心教育、形象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徽商教育6个研究室。研究室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五个主题教育大纲、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编写主题教育学生使用手册,更新财贸素养网站内容,组织业务专题培训,指导开展活动等工作。
三、“5+1”财贸素养教育方法途径的构建
(1)以五主题教育为主线。
每学期的学生思政教育及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职业技能节活动项目都围绕五主题教育来开展与设计,由学院党委办公室会同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统一计划安排。各教学院系学生学期工作计划要围绕主题教育进行策划与设计。
(2)以四个平台为抓手。
学院在利用思政课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在实践中探索出开展主题教育的四个平台,分别是口语训练、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实施财贸素养证书认定。每个平台下可以综合多种手段加以开展。
(3)以四个结合为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将主题教育和校内开展的专业教育进行有效对接,丰富了主题教育的内涵,增强了主题教育的活力与实效。在7年的教育实践中,学院已探索出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统一指导和分项探索相结合,入学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以四个进入为手段。
为确保财贸素养教育入教材、进课堂、融活动、入头脑,学院专门编写了校本教材《五阶段五主题》和《徽商》校本教材,并作为新生的必修课程,坚持做到有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就要适时进行主题教育,让主题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形象、责任、创新、创业”的良好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5)传承徽商文化理念,提高学生徽商文化底蕴。
学院把“传承徽商文化,培养财贸精英”作为育人目标,传承徽商文化教育是财贸素养教育的核心与精髓,把徽商文化教育融入“五阶段五主题”教育板块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徽商文化底蕴。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财贸素养教育基地,举办专题研讨会、报告会等方式与途径开展财贸素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新徽商”品格,弘扬徽商“七种精神”,即人本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财贸人才。
四、“5+1”财贸素养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
(1)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各教学院系在制定各专业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同时,将财贸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财贸素养教育中心在每年新生入学前,科学制定出该年级实施财贸素养教育的总体规划,分五个学期组织实施,并在实际运行工作中不断予以充实完善。
(2)制订财贸素养教育考核办法。
根据财贸素养教育的目标要求,分别制定爱心教育、形象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五个板块主题教育的具体考核办法,并将徽商文化的相关知识融入主题教育之中,以丰富主题教育的内涵。每个主题教育实施过程分为学习提高、实践活动、总结交流、考核评价四个阶段,按照财贸素养教育考核标准,对每位毕业生财贸素养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并将财贸素养水平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五、“5+1”财贸素养教育的考核认定
每个学期末,由辅导员、班主任对每个主题教育阶段学生的财贸素养水平进行评价打分,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报所在院系审核认定。学生在三年学制期间内须完成财贸素养教育计划规定的学习和活动内容,第六学期由财贸素养教育中心负责组织对毕业生进行综合考核评定成绩。
(1)获取财贸素养证书的资格。
经财贸素养教育中心认定,对同时具备以下资格的学生,在毕业时由学院颁发《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财贸素养证书》:1)每学期财贸素养教育考核成绩合格以上。2)每学期综合测评成绩75分以上。3)在校期间取得一项劳动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4)在学院、系部开展的财贸素养教育活动中获得过奖励的学生。
(2)直接认定颁发财贸素养证书的条件。
凡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品学兼优毕业生”;院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毕业生,直接发放《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财贸素养证书》。
【关键词】商业媒体广告;色彩艺术;运用
商业媒体广告作为新型的广告形式之一,在科技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随着人类科技技术等不断的发展前行,商业媒体广告将会有更精密的布局格式和更深广的发展,以更丰富的形式和色彩呈现出其影响力。各种方式、营销手段,各种媒质载体的选用构成了商业媒体广告的各环节,尤以画面的色彩艺术最为直观。色彩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是广告设计表现形式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它与文字、图形一起,对广告内容进行着诉求传达。
色彩艺术的运用不但可以营造广告艺术的美感,而且还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广告的感染力和美感,承载着诉诸情感与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成了近年来广告设计中最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此形式,笔者对商业媒体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艺术运用技巧进行了简单探讨。
1、商业媒体广告色彩运用的重要作用
业媒体广告采用文字、图形、图像等表现手段,其主要载体可以使日常生活中的任意商品,与电视、报纸等广告相比,更方便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且该类广告往往时效非常长,人们触手可及,增加其广告宣传的效应。因此其色彩合理的运用,让人一眼看上去感觉舒适,便极易引起人们的购买欲。其具体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1色彩的认知作用
我们生活世界色彩斑斓,可以说世界的万物与色彩都息息相关。环顾四周,首先映入眼帘的也即是五彩缤纷的色彩。无论是温雅、细腻还是淑静的浪漫色彩气息都会令人心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色彩正是人们通过眼睛感受各种可见光的产物,是我们人类视觉神经反应最迅速的一种信息,同时通过视觉所产生的信息,也会让我们产生更加认知的感觉。
商业媒体广告中的色彩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表现,其认知作用是产品信息传达的重要要素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色彩的艺术作用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如同人类自身历史一样漫长。在漫长的色彩的应用史上,装饰功能要先于再现功能。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其色彩的功能运用也越来越凸显,色彩设计的运用与人们审美的情趣产生共鸣,并以此产生强烈的色彩梅花动机和欲望。在商业媒体广告设计中,色彩艺术直接影响着整个广告的情趣和艺术美观,可以说色彩在商业媒体广告美感设计中意义重大。因此可以说色彩在商业媒体广告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美学作用。
1.3色彩的科学作用
代生活中,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等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除了追求色彩运用的美感外,对色彩运用的科学性也更加关注。商业媒体广告中色彩所承载种种信息与人类的情感力量,正是广告设计所要借助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商业媒体广告中色彩艺术功能科与学功能将取得更高的统一,并发挥着我们难以估量的作用。
2、商业媒体广告色彩应用方法
如何运用商业媒体广告色彩艺术,设计到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复杂因素。且这部分必须依赖设计者敏锐的感性格调和美学素养。色彩所带来的情愫感染,是无法通过文字叙述来表达的。但商业媒体广告的难点还在于,它的面貌取决于企业的形象风格、品牌的个性以及受众的价值观、文化素养等影响因素。因此可以说色彩艺术的应用是商业媒体广告设计的难点。笔者总结了如下规则:
2.1依据商品的属性
媒体广告色彩的属性色调也即是指各类商品都有其独特的属性色调或倾向色彩。尤其是同类商品,当存在不同性质或口味时,需要借助色彩予以区分。属性用色、表现手法和构图等,将共同构成商品所特有的属性特点。
如通过视觉色彩来体现不同的味觉差别,对于糕点类食物可选用基础黄色,因为黄色可有效促进人们的食欲;而清爽物质的食品如纯净水等饮料,则可选用蓝色为基调,因为蓝色可令人感觉爽朗,具体色彩系数,可参见图-1。
2.2依据思维模式
由于教育、生活环境、联想的呢过各种原因影响,往往会让人们形成一种较为固化的色彩思维模式,而这汇总模式不但具有感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理性的因素。如果依照人们对色彩理解形成的主体思维模式进行媒体广告的色彩设计,必然是一种不错的表达。
2.3依照受众对象文化背景
每种商品都有其针对性的消费群体,这部分特定群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处理和接受广告信息,等这些文化背景都直接关系到广告的效果。因此,其广告的设计必然要遵循其对象对色彩的文化思维模式定位,根据其消费群体对色彩的定位,进行设计,这也是广告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2.4依照艺术美学因素
随着广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以与人们的外在生活和内在精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已成为大众广泛接受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因此商业媒体广告不仅是纯粹讲求其艺术美,更要将其功能效应与审美相互结合,将美实现与经济文化生活的大融合。从艺术美学角度出发,广告设计不一定非要遵循其严格意义上得尺度、色相、比例等关系,但力求简练直接、鲜明生动的表现形式。
3、结论
总之,色彩艺术作为强大的、速度的表现工具,已形成了一种色彩营销推广品牌的效应,它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器官,从而影响人们对商品的判断,通过在商业广告中合理应用其色彩艺术,科有效实现商品的脱颖而出,并实现其最终受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媒介素养;知识产权;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3-0008-03
1、引言
2011年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Borders宣布倒闭,旗下600余家分店陆续关闭,一万多名职工将丢掉饭碗;英国HMV公司也因为销售额逐渐下滑而出售旗下Watcrstone’s连锁书店。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书业商会调查,在过去10年里,我国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这种趋势还在加剧。这些实体书店的遭遇绝非偶然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各类新型媒介的巨大冲击。作为图书产业链之一的图书馆也必将逐渐受到各类新媒介的影响,因为新型媒介的传播模式、传播速度和信息承载量比传统媒介更具优势,使人们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接触到各种信息。在这样的多媒介共存的时代,如果图书馆还停留在原来的保存书刊、借书还书的状态,已很难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而要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首先要提高图书馆人的媒介素养,增强图书馆人的信息甄别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
2、媒介素养涵义
媒介素养理论最早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提出,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做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通俗地讲,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解读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类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不同于“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而媒介素养是一种综合文化素养,其范围更宽泛,内容更丰富。媒介素养与道德素养、法制素养、科技素养等一样应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社会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人们必备的一种素养与能力。
近年来,关于传播业媒介素养的研究较多,而作为文献信息传播主要途径的图书馆界对此探讨的甚少,而且基本是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研究。如钟进华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提出图书馆要建立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的新构想;黄丹指出了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的几个途径,等等。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介视阈中的图书馆员的媒介素养问题。
3、图书馆员媒介素养现状
3.1 主动接受新媒介意识缺乏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进行信息互动的重要平台,但是部分馆员对新媒体的接触相当不够,主动接触新媒体的意识淡薄,馆员媒介素养的程度参差有别。据调查,图书馆副高以上职称的职工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查阅中外文书刊或数据库、参加各种会议、与同行交流等;中级职称的职工主要通过互联网或纸质书刊来获取信息;其他职工获取信息途径主要为馆内人员相互交流或互联网,他们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3.2 媒介利用能力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读者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咨询往往具有随时性、零散性和个别化等特点,他们经常会在借还图书时向馆员们咨询有关数据库、电子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图书馆员自身的媒介素养较低,不会使用这些新型媒介,使读者常常无法得到及时解答和帮助指导。据河南省郑州市北区5所高校图书馆调查显示:20%的馆员从没有使用过多媒体;55%的馆员不能熟练使用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45%的馆员不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5%的馆员不知道BBS、博客。
3.3 媒介道德意识淡薄
目前仍有许多图书馆不重视知识产权问题,馆员对知识产权、网络信息传播权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多,对媒介道德的认知也比较淡薄。为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员有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大量下载科研论文,通过复印收费提供给用户;将网上搜来的软件或信息挂在图书馆的FTP上供下载;将学校的VPN账户给非图书馆法定用户使用,等等。
3.4 媒介创造能力薄弱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一种无形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塑造者,加上它和商业社会消费文化的联姻,便催生了一种盲从的潮流,这将影响到人们的思考力和鉴别力。许多图书馆员对如何鉴别媒介信息的真伪缺乏思想认识和知识储备,不具备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更不会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和传播信息。著名的希腊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如果物质文明毁灭了,只要图书馆存在,人们还可利用它保存的知识去重建新的文明,但图书馆连同物质文明一同毁灭了,则重建人类文明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图书馆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图书馆员的责任主要是保护好纸质文献,而现代社会需要图书馆员掌握更多的媒介使用技巧,甚至创造一些新的储存信息资源的媒介,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保存和传播信息的“宫殿”。
负面广告现象的屡禁不止固然有种种复杂的原因,处于广告生产链条中的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者等皆有责任,但无论如何,作为始作俑者之一的广告人终宄难辞其咎。如果广告专业人员能有更好的媒介素养,养成更好的自律意识,上述现象是应该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的。由此可见,担负着为广告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重视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英国,它是顺应大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目前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的部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已被广泛接受,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思路,被纳入小学、中学和大学正规的课程体系。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正在起步,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政府的支持。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加深对大众传媒的理解,培养人们具有一定的媒介批判能力,因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在广告学专业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传者责任感。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大量知识和信息进行筛选、辨别真伪、独立决策的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所在。要帮助学生了解媒介、识别媒介信息、深刻理解媒介性质,使之能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最终养成批判性地思考各种媒介本质的素养。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除了要引导学生认识大众媒介以及它所具有的倌息传播、教育宣传、舆论监督等功能之外,还要认识它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尤其要对大众媒介的权力本质保持足够的警惕,应认识到媒体权力与资本权力存在着复杂关系,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很可能对公众利益构成烕胁和伤害。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广告的逐利本质,对此保持警醒和反思。
(二)培养传者的责任感
媒介素养教育原本是为受众而设的公民教育,但它在进入我国之后的本土化过程中,增加了重视传者媒介素养的内容。作为大众传播中的主体,媒介和媒介从业人员担当着重要的职业责任和社会化责任,广告作为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也在向社会、向受众传递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毫无疑问,广告传播对包括经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规范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广告的传者责任尤其重要:“在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主流媒体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一定权烕性。广告信息在经由媒介的过程中,借用了这种权烕性显现出其公众影响力。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普通老百姓,把‘报上说的’、‘电视里说的’作为信任的依据。”①我国媒介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我们的广告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因而要求广告从业人员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一)认识媒介自身属性和媒介生产机制
了解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认清媒介是由人操持和控制的现实,学会科学合理地评判媒介。大多数大众媒介文本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目的或某种商业利益而生产和传播的。而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国情导致了媒介管理法规的差异,媒介不同的经营状况和广告收入也必然影响其生态环境,决定其生产机制。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1、科技。哪些科学技术被用来生产与传播媒介文本?它们使文本产生了哪些不同?2、媒体工业。谁拥有买卖媒体的公司?他们如何获利?3、媒体间的联系,如公司如何跨媒体销售产品?4、管制。谁掌控媒体的生产与传播?5、发行与传播。文本如何传送给受众?受众有多少的选择权和控制权?6、参与。哪些人可以在媒体中发出声音、哪些人被排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二)认识媒介文本内涵
媒介文本有其独特的文本建构规则,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着一套编码与解码机制,学会洞察其中的机理,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关于编码与解码机制的关键问题是:1、意义和惯例。媒介如何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传达意义并被广泛接受?2、符码。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语言与符号。这些符号可能是字、词,也可能是动态影像。媒介产品的生产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其编码规则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三)认识受众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
由于年龄、性别、种族、阶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存在着巨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最终学会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受众研宄的关键问题有:1、锁定。媒介如何确定目标受众、如何吸引受众?2、使用。受众在日常生活是如何使用媒介的?其习惯和模式是如何形成的?3、社会差异。在受众行为上,年龄、性别、种族、阶层、文化等因素发挥了什么作用?产生了哪些差异?
此外,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应该在认识一般媒介现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展和深化对各种广告现象的认识。诸如广告的编码、广告的欲望修辞、广告的消费主义倾向、广告的文化误读、广告对性别形象的塑造、广告对儿童形象的利用等广告现象都应纳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三、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
有学者总结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5种形式“一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种正规课程中的一种组成部分。三是融于所有的科目中。四是作为一门整合的、跨学科的课题。五是作为课外选修课。”②广告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一)开设独立课程
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完整地传播媒介素养理念,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帮助学生丰富和发展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获得参与社会事务、共享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相关的教材也较少,仅有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邵瑞的《中国传媒教育》以及刘勇、汪海霞编著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等,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在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中注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作为广告学专业,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可结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当丰富。传播学、社会学、广告心理学、广告法规与广告伦理、广告媒体研宄、广告效果研宄等课程都可以贯穿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而在广告见习、广告考察、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实践环节中,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关注媒介、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
四、广告学专业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它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泾渭分明。传统教育注重的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而现代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由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不断超越。教育理念的更新,必然伴随着教育方法的改变。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宜采用对话讨论型的教学方法。应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应避免课堂知识的单方面灌输,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赋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选择可供讨论的话题文本,创设适宜的互动情境。通过以讨论为形式的活动来分析媒介文本。可以要求学生多次阅读印刷文本、观看视听文本,其间伴随着提出问题、开展讨论。通过渐进的过程和“阅读”过程的公开化和共享性,学生可在互动讨论中积极地评判和争论,最终形成正确的观念,获得媒介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广告学属于应用型文科专业,在办学中往往强调实践性和技能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在强调其工具理性、重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强调价值理性,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广告教育应贯穿人文教育的根本理念,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文化和媒体的理解,学会反思和洞察人的欲望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识别文化的表征和文化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广告教育,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办学愿景的重要一环。
商业文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科领域,这种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注重将其广泛应用于商业实践活动之中。重视和加强现代商业文化建设,将不仅直接有益于商业自身的繁荣与发展,而且由于商业文化在社会生活里具有纽带、载体和窗口等独特功能,因而对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亦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业与商业分离,商人职业群体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完成了经济领域基本分工的构建。商业的利益驱动和独特功能,始终促使着商人阶层不断壮大,并与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一刻未离地相伴而行,不可或缺。
文化因素作为人类智慧积淀凝聚,自古便与商业交换活动有机融汇在一起。商品流通过程也是人们相互沟通的过程,频繁的商业活动即是其间的桥梁。远方贸易、跨域交换的增多,极大地加强了人类大范围的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的载体正是商品、商人和商业。事实上,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无不存留着文化的印记,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核。从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商业文化之所以成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固然是由于其渗透于流通领域各个过程、各个部门和附着于各类商品之中的文化含量,但这还不是商业文化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商业自身规律产生的特色文化,其核心内容诸如商业伦理道德以及商业社会心理等等,都具有特殊社会价值。
现代商业高度发达,其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结构,早已远非传统社会可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商业在社会生产和交换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加快商业现代化进程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单纯的资源和劳力的竞争,更多的却是科技、文化含量的竞争。倘若今天丢掉文化,明天就可能丢掉市场,这绝非危言耸听。当此之时,在实践中加强和发展现代商业文化理当受到高度重视。
充分发挥商业文化提升现代商业层次的能动作用
商业现代化显然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及其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现代商业的体制、组织、管理和运行,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现代营销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众多新型业态的开拓,越来越多地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对商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和人才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化之于商业和商业之于文化,二者早已相互渗透,商业运行过程携带着文化传播功能,而文化因素也有力地推动着现代商业的发展进程,其依存关系和一体化程度日趋明显。现代社会对商业和商品的需求层次已大为提高,琳琅满目的优质商品除了实用功能之外,匠心独运的设计、精美绝伦的装潢等附着其中的文化因素,也能带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情趣,满足其消费心理,从而构成商业效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商业营销活动中,通过购销调存等流通环节,实现商业的交换职能,其间也包容着诸多文化因素,需要进行科学的行情预测,还要运用各种现代经营方法技术和营销策略,深谋远虑,以把握市场主动权。而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种新节庆,更是多冠以“文化节”的名称,实际上主要从事产品销售、商品洽谈和商品的质量、品种、效益宣传等活动,即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口号反映了经济需要文化、走向文化的客观事实。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商业活动,文化因素总是体现着其独到的价值,通过精心组织运作,其间尚有很大的创新、开拓和发展的余地。
商业文化建设贯穿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商业文化融汇在商品流通领域的整个过程,文化的魅力和商业的活力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无数事实证明,举凡商业名店、名品的形成,无不深具文化的底蕴,除了质量、效益等可量化指标以外,文化因素的确是其企业形象定位的重要来源之一。营造商业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当有切实可行的具体策略,落实在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大至规章制度,小至企业标识,均能从不同角度构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整体性的企业文化。显然,先进的经营设施、丰富的商品展示、优雅的店容店貌不仅是商业企业实力的外在体现,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投入,是造就具有文化品味的商业环境、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激励方式。在此方面并无固定的套路和模式,不同的商业企业在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经营方式、技术手段、生活福利、思想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现实条件,均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整体策划,全面建设,充分发掘其文化资源并吸引广大员工的自觉参与,共同致力于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生机活力。
大力倡导商业伦理文化和敬业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问题更加引人注目。近年我国商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成龙配套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渐成风气,这是现代商业正在走向成熟的体现。不过所有这些最终要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和人们的自觉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竞争必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对此除了建立健全各种商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外,在商界乃至全社会弘扬优良的商业伦理文化,促进良好的行风和商德的形成,提高商业职业道德水平,才是治本之策。在商言商,激发业内人士的商业竞争意识是必要的,同时更要培养着眼于商业长远发展的公平、诚信、敬业等行业理念。对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商业道德规范,应当加以整理吸收,去粗取精,锤炼出能够体现现代商业时代风貌的先进文化。为此需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商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者阶层的文化素养,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信念,通过加强员工培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劳动竞赛,落实民主管理等有时代特点的文化建设,引导从业人员文明经商,童叟无欺,礼貌待客,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形成符合现代商业规律的新型的义利观和价值观,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我们应当看到,商业伦理文化是与整个社会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加快这一领域的文化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将有助于带动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准提高,更将直接有利于塑造出良好的商业形象并由此成为现代商业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
摘 要:企业文化集中体现着企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文化水平。产品的文化含量越高,附加值就越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就越强。商业银行要确立良好的文形象,精心设计,精心实施,以扩大企业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品牌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文化日益显示出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灵魂的作用。更直接体现了企业的传统、企业的价值观和品牌的力量,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价值观念的“软件”与企业管理机制“硬件”的结合,是企业管理与人际关系调整的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文化是人类文明外在表现,各国的文明表现为各国的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表现为各具特色的文化。如古希腊、古雅典、古印度的文明。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如俄罗斯、泰国、巴西、南非,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外部影响、民族发展过程及不同,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多元、多民族的文化。 企业的文化也不例外,它依据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行业性质、产品特征,反映出一定企业在一定阶段的文化。 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产品都凝结着丰富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文化水平。产品的文化含量越高,附加值就越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就越强。茅苔、王粮液 、格力电器、海尔电器都反映了现代新文化的品牌潮流,著名品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兴起则体现了企业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品牌特征。
企业文化与生产力。生产力的文化含量包括人的文化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包括企业生产设备的文化含量即装备的技术水平,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和工艺水平的文化含量,还包括新的技术成果、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流程、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群体关系,人际关系,教育培训水平等等,都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含量高、等级高,人员技术素质和装备素质就高,这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企业文化素质越高,即技术装备、工艺技术、采用材料和企业各项管理越先进,企业的生产力就越高。企业文化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文化、教育、技术投入、 加大“软投入”和“无形投放”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纵观中外卓有成效的大企业集团,如日本的丰田、美国的波音、中国的阿里巴巴等现代企业集团都十分重视企业教育和培训,以整体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文化含量,使企业产品不仅质量高,而且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从而确保了企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牢牢站稳了脚根。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企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和谐的、协调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企业管理人员到企业的广大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精神动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它体现着企业员工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团结一致的协调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凝聚全体员工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风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风景线。企业精神的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商业银行的企业精神建设应在从金融形势的实际特点出发,培育以爱岗敬业的核心,突出反映职工的优良传统作风和主人翁意识的,也体现现代经济制度和市场意识的精神,把精神动力转化为工作动力。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反映了企业的外在风貌和精神面貌,也是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外部民众对企业的认识、感受及评价,是企业自我塑造和社会公众认识的统一体。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塑造企业形象,首先要树立领导者、管理者的良好形象,既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作风,又有较高的文化、道德和学识修养,有较强的决策力、创新力、感召力,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受群众拥护和具有较高的威信,在本企业内部和所在地区社会中都具有良好形象。其次,要有良好的员工形象,按照“四有”职工队伍要求,建设一支具有良好道德风尚、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有战斗力的、良好作风的员工队伍,爱岗敬业、守纪律,对外又讲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再次。要有良好的环境形象,商业银行的广告、新闻宣传等设计创作,都应精心设计,精心实施,以扩大企业影响。
企业文化与企业信誉。良好的品牌、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本身就是良好的企业文化,换句话说,它是企业文化的凝结。创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是一种无形资产。伊利、茅苔、淘宝、百度等著名商标的无形资产都在几十亿甚至几佰亿以上。创品牌需要高质量的文化,包括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全体员工的强烈的群体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这种战略实际上就是创建高水平的企业文化战略,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在这方面都是不含糊的和舍得花血本、下力气的。
企业文化与企业生活。企业文化与企业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丰富企业生活,企业生活的丰富发展会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与企业生活的结合,特别注重企业员工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生活环境、人文环境、营造健康向上、奋发有为、亲民亲情友爱的良好氛围。在物质上的激励机制、现代分配机制,精神文化生活上的现代娱乐、学习、培训等基础设施,图书馆、体育馆、健身室、发泄室、甚至有企业内部的“小酒吧”、“小茶楼”等现代文化,还举办大型集体婚礼、集体舞会、现代汇演、社会实践、封闭培训等一系列人文设施和活动。活跃了员工生活,使之更融入企业,形成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