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管理技巧

幼儿园管理技巧

时间:2023-08-03 17:2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管理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管理技巧

第1篇

关键词: 幼儿园 管理者 领导作用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属于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预备期,对我国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关系到我国学校教育开端的质量。有人曾把幼儿园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其中幼儿园管理者扮演着顶梁柱的父亲角色。由此可见,幼儿园的管理者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幼儿园管理者关系到一个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其办学理念、行为方式和风格无不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管理者是一个幼儿园形象的主要代表人物。因此,我们要加强幼儿园管理中的管理者领导性作用,不断体现幼儿园管理者的领导精神,为幼儿园整体上获得科学、健康和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早就存在于人类生活当中。对于幼儿园来说,它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学前教育管理,或者更为通俗地称之为幼儿园管理。一般来说,幼儿园管理指的是幼儿园里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在一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依照客观的保教规律,在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式合理有效地组织人、财、物等各种因素,尽可能地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并顺利高效地完成幼儿园任务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幼儿园进行管理工作,是为了发挥管理层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对于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更好地实现幼儿园预想目标,并且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在幼儿园管理中,人、财、物属于有形的物质管理要素,其中的管理者作为幼儿园的领导最高层,也处于管理者的地位,必须发挥好管理和领导职能,才能真正办好幼儿园。

三、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园管理者的领导作用

我国的幼儿教育已经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办园形式也层出不穷,但是,传统落后的办园手法已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管理者整体素质不够高,导致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容易使幼儿园管理目标与实际工作脱节。幼儿园管理还缺乏评价管理效果和质量的可靠标准和方法。而作为决定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关键性人物,幼儿园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要能够带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环境为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提高服务和努力。那么,幼儿园管理者如何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呢?一般来说,幼儿园管理者必须认清自己在幼儿园中所处的位置,不仅自身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较高,更要充分调动其他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关键是要把握好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并充分发挥这些角色的作用。具体来说,管理者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

1.幼儿园管理者要首先认清自己的领导特性,并把之上升为一门艺术性手法,运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和经验等来灵活使用各种领导策略、技巧和风格。管理者必须具备勇气,更必须具备谋略,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统筹全局,采取一定的决断。管理者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管理者的前提条件,能够认识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明辨事情的主次之分,能够多角度观察事件,适时地做出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并及时实施,这种管理手法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积淀来完成,才能使得管理者具有刻苦磨炼之后的实践体会。

2.幼儿园管理者担负着重要的管理义务和责任。但是,管理者不能一味地以领导者的姿态自居,必须学会运用各种非权力性质的领导方式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才能使幼儿园管理工作顺风顺水。这就要求幼儿园管理者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比如说管理者要首先具有坚强的毅力和精神,不畏竞争压力,在其他教职员工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全心全意地为幼儿教育事业作贡献。管理者还要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能够言传身教,带领其他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平等平凡的姿态面对下属和幼儿家长,做好幼儿园的团结工作。

3.幼儿园管理者要不断挑战传统,勇于开创幼儿园管理的新局面,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具有全局性思维和长远的眼光,做出具有先行性的决策。因而,幼儿园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管理和服务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观察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符合时展要求的手段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并不断实现自我知识技能和思想的飞跃,善用情感艺术,以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还要最大限度地把握好人才,本着人本原理充分发挥领导者知人善用的能力和气度,从而铸造出一支和谐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办园环境,营造温馨家园,不断推动幼儿园管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笑岳.组织管理中的领导心理[Z].广州高峰论坛上的讲话,KM-BA,2005.

[2]董汉民.我国当前幼儿园管理者有效领导行为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第2篇

1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强幼儿园文化的人性化构建

其次,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相互促进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相互之间可以密切联系,分享经验,共同反思,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通过教师之间的广泛交往和专业分享,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工作氛围,大家在密切合作的工作集体中形成明确的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法,强化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强化教学动机,增强继续从事幼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2多方交流,形成幼儿教师的有效交流机制

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交流,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创造条件学习教育理论,帮助其升华原有经验,完成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化;为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提供条件应用科学理论,提高转化能力和技巧,帮助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所有教师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不断成长进步。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教师与幼教专家之间的交流、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等等。幼教专家是幼教界的权威,总结幼教的实践经验,预测幼教的发展趋势,引领幼教的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可在与专家的交流中领会最新的幼教理念,并把幼教理念与自己的幼教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幼儿园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专长,大家互相交流,各取所需,共同构建园本文化;教师通过业务教研活动、业务评比等方式互通有无,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组织家长听课、评课、指导家长构建家庭区域等等,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幼儿管理能力。通过多方交流,幼儿教师可以不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巩固和强化教学动机。

3.1 评价主体多元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各项教师评价结果可独立使用,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本人的参考,各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断做出合理调整,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无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评价,还是教师同行评价,它们要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作用,最后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教师的认同、内化,最终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3.3 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要有明确的标准,这对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时也为教师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但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在职业素养、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师往类型等方面均表现出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中检验统一性、标准适用性,在统一的标准与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4关注幼儿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自主化发展

4.1 要关 注幼儿教师的生活。幼儿教师承担了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家庭中的配偶、父母、子女,工作团体中的教师、同事、班主任、园领导,社会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等等。幼儿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们的工作繁忙、紧张,很可能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影响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动机下降。管理者应适时适当地关心她们的生活,为她们排优解难,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学动机。

4.3 关注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的工作价值与其专业成长关系密切,专业发展机会越少,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低,工作价值也就越小,教学动机的强度也就越来越低;反之,享有的专业发展机会越多,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高,工作价值也就越大,教学动机的强度也就越来越强。所以,管理者应尽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合个体个性特征和专业特长的专业发展机会,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她们在工作中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激发其教学动机。

参考文献

第3篇

幼儿园管理内容的构成要素:相互结合,综合运用

幼儿园的管理内容,按照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规律,主要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教养业务管理、幼教科研管理、行政事务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质量管理、保教队伍管理和园长自身建设以及幼儿园工作评价等。

这些基本内容是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们既相对独立地存在,又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中有机地构成幼儿园管理系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就存在于这个集合体的有机结合之中。贯穿于上述管理内容中的所有客体,就是管理的要素,主要有人、财、物、事、时空、信息、手段等。

这些要素,在管理过程中都不能孤立存在,必须在特定的管理活动内,通过相互结合、综合运用,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能。管理活动的功能及效果绝不是上述要素的简单累加,只有合理优化配置,有机构成整体系统,才能提高功效。这些要素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发展、变化,既表现在各要素的质和量上,也表现在要素结构关系及其作用上,由此使整个管理系统的特性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实行“动态管理”。

尤应强调的是,上述管理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人。因为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事与物的管理者、时空资源的利用者和信息流通的驾驭者,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人又是最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只有把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管理活动运转有序,富有生命力,获得理想的管理效能。

幼儿园管理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人人都是管理者。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发挥着各自的管理功能,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相互影响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有如下特点:第一,管理者是多层面的,不仅指园长、副园长等,也包括全体教职工。在这个系统中,人们只有“管什么”之分,而没有“管与不管”之分。第二,管理效能取决于管理系统的构建。管理的好坏是由整个管理系统决定的,无论哪个管理层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管理效果。当然,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园长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第三,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能动性。由于管理层的扩大,原来的被管理者也承担了管理职责,他们不再只是消极的被管理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会积极想办法,主动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系统要素的三基元:“物质”、“能量”和“信息”

管理内容及其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管理对象”这个子系统。而任何系统的要素又都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简称“三基元”。管理系统的运动,表现为三基元的相互作用及其流通。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各要素所表现出来的流动着的物质流、信息流及能量流在相互作用和沟通,才有可能使诸要素相互交叉地有机结合为系统的运动形态。这个理论上的新观念,是深入认识“管理对象”的一把钥匙。

众所周知,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运动着的物质都具有“做功”的本领,并表现出一定的“能量”,质量可转化为能量,能量又可转化为质量。信息必须通过物质方可贮存和传播;物质的能量是传输信息的载体。例如,教育的内容是知识信息,它既贮存于教材、教具、人脑等物质中,又通过教师的发声器官、示范、演示、动作、面部表情等物质载体发出,并通过其声波、光波等能量传播给幼儿的。由此得知,信息和物质好比“毛”与“皮”的关系,获得与传播信息需要物质的能量,驾驭能量又需要信息。正是由于上述密切关系,所以把物质、能量、信息称为现代科学的三大基元。

既然三基元是管理要素的核心成分,那么管理的关键应是努力促使信息、能量、物质的流通。如果三者的流通在管理过程的某一环节上受阻,或者流通方向错误,或流通速度缓慢,都会降低管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融合,会影响管理系统动态有序的运转,从而造成管理效率不高。尤其在“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当今时代,对流通(如信息交流、人才流动、资源周转等)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认识管理对象和研究管理活动必须把握这个关键。

为了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发挥管理的整体效能,园长必须树立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全园人员的管理素质,在幼儿园内部形成一个能动的管理系统。园长是幼儿园的最高决策者,他的管理素质决定着幼儿园的管理水平。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分为园长、副园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普通教职工四个层面,每个管理层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责,其管理素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构建幼儿园系统化管理:多层面的阶梯管理

各个管理层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以管理目标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当然,不同规模的幼儿园的管理层次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基本的管理职责以及系统管理的理念是相同的。

第一管理层――园长。园长的管理职责首先是要确定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对幼儿园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其次是要构建管理系统,包括确定管理层及各管理层职责、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树立良好园风等。第三是要进行科学决策。决策是园长的重要职责,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园的命运,能否科学决策反映着园长的管理水平。根据以上三项职责,园长的主要管理素质应该包括决策水平和能力、宏观把握和驾驭大局的能力、对本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敏感性及洞察力、语言与行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

第二管理层――副园长。副园长是沟通园长与教职工的桥梁,在幼儿园具有行动指导、监督和保障作用。其职责首先是要有执行决策的行动力。副园长要执行园务会的决策,将理性的决策变为具体的行为。其次是要协调好关系。第三是要进行业务指导。副园长是业务干部,应发挥业务指导职责,指导教职工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第四是要有参与决策的能力。根据以上职责,副园长的主要管理素质应该包括将决策转化为行为的行动力、协调组织能力、应急变通能力、业务应用能力、管理人的艺术与技巧等。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教师 教学动机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动机是驱动幼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动力,对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整个幼儿园的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1幼儿教师教学动机概念分析

为了明确幼儿教师教学动机的分析,首先要明确教学动机这一概念。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决定个体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而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就基于此,幼儿教师教学动机指的是幼儿教师积极参与幼儿生活、幼儿教学、幼儿游戏和幼儿园与家庭双向合作等个性工作的心理动力,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和人机交往具有激活、维持和调解的作用。

2幼儿教师教学动机对幼儿教育的重要影响

教学动机是幼儿教师参与幼儿教学的心理动力,一方面对幼儿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对幼儿的态度和对幼儿的教学效果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幼儿园管理甚至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2.1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

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幼儿教育良好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事业心是幼儿教师教育素质的核心。在良好的教学动机推动下,干一行爱一行,使得幼儿教师会主动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把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在工作中能高度负责、因材施教,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2.2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从幼儿自身的发展来看,在幼儿园时期,是其语言、性格、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健全的人格具有Q定性的影响。幼儿能否主动参与和投身于学习和活动中是重要影响因素。幼儿教师在幼儿心中具有权威地位,其教学动机朝着培养幼儿发展的方面,就会体现积极的教学态度、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动机,跟随老师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身心健康状态。

2.3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关键是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直接推动其在教学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反思自身教学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3激发幼儿教师教学动机的对策

3.1培养社会支持,激发幼儿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幼儿教师常常受到忽视。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积极性低下,主要原因在于工资待遇偏低、社会尊重度偏低,教学动机很难被激发。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另一方面,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对幼儿教师给予合理的尊重,肯定他们的工作和付出,实现家校和谐,物质投入和精神支持并存,共同激发幼儿教师良好的教学动机。

3.2完善幼儿教师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持续培养教育素养和教学动机

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后,要有一个持续培养其发展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在其专业素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激发教学动机。学习是终身学习,不仅针对学生,更针对教师。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是促进其学习进步的一种手段,贯穿于整个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教育素质,并在自我价值的体现中不断提升其教学动机。这样,教学动机与职后教育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发展。

3.3优化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提高教学工作参与主动性

幼儿园管理者要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利用绩效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幼儿教师对于管理工作的参与性,最大限度地激励其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加强交流,形成自下而上的管理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提高教学动机。例如,湖北某幼儿园成立了幼儿教师园内管理组织,以每周例会和常设部门形成长效机制,幼儿教师可以在管理中积极献言献策,并且设立院长信箱,在不暴露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大胆提出意见。

4结语

关注幼儿教育是当前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提升幼儿教师教学动机是其中重中之重,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激励幼儿教师提升教学动机,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俊楠.幼儿教师与家长矛盾的根源性问题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汕尾;成长成才

汕尾市地处粤东,全市总人口340万,经建市二十多年的风雨砥砺,全市教育已逐步走向成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学前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汕尾市共有登记注册幼儿园144所,学前教育正在逐步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我们对汕尾市2011年学前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汕尾市学前教育现状

(1)学前教育事业管理现状。

①无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学前教育事业管理。根据调查,汕尾市教育局尚未设立独立的学前教育管理科室,同时也无一名专职的学前教育干事,即使有兼职幼教干部,也是经常变换或同时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学前教育的管理是纳入到基础教育科负责。在汕尾市教育局的网页中,机构职能安排如下:“五、基础教育科:综合管理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工作;指导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指导管理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的学制、教学计划等行政管理工作及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录取工作。统筹管理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指导全市化技术教育、社区教育和职工教育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制改革、学籍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训中心建设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全市中等职业技术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协调高等教育。”这种情况严重削弱了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所以,建立幼儿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应是加快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②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仅占教育财政性投入的1.2%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巴西(8%,2003年)等发展中人口大国,远远不能支撑学前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根据调查,除了对公办幼儿园编制内教师拨发的财政工资外,汕尾市对学前教育其他几乎没有任何投入,这说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够。

③幼儿园管理归口不一。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里指出: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而汕尾的幼儿园管理归口不一,以汕尾市城区四所比较大型的正规幼儿园为例,一所归市政府管理,一所归城区政府管理,一所归汕尾市妇联管理,一所为私立幼儿园。在幼儿园管理部门不一致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相互推诿的状况。

④非法办园现象严重。从教育局统计的数据看,汕尾市共有各类幼教机构379个,其中登记注册幼儿园144所,未登记注册幼儿园共235所,占62%,而且不包括尚未统计到的数据。

在这些非法幼儿园里,幼儿享受不到正规合格的保教质量,而且国家也尚未出台对这类幼儿群体的保护政策。非法幼儿园之所以得以大规模的存在,与政府监管的力度,以及市场的需求有很大的联系。

(2)学前教育机构现状。

①幼儿园数量不足,公办幼儿园少。按照国家全日制幼儿园编制计算,师幼比应为1∶6-1∶8。据调查,2011年汕尾市3岁~6岁儿童共105988名,按照国家编制比例要求,汕尾市共需要至少13221名幼儿教师。而目前汕尾只有144所幼儿园,1594名幼儿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学前儿童的需要。为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有的幼儿园实行大班制教学,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学质量下降;有的幼儿园则顺势提高保教收费,从而导致“入园贵”问题出现。

可喜的是,汕尾市幼儿园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据统计,2011年已新增幼儿园11所,2012年已报增幼儿园22所。

在幼儿园增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不足,编制不够。为应付这一局面,一些新增幼儿园主要采取的做法是对小学附设的学前班进行改制,从小学划拨一名教师作为幼儿园负责人,享受国家编制,从而这所幼儿园就成为了一所公办幼儿园,而幼儿园中其他教师则基本上都没有编制。这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②幼儿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汕尾地区幼儿教师共1594名,全为女性教师,缺少男性教师。在学历层次上,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很多教师学历提升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函授、电大教育的形式,此类学历含金量不高,同时很多教师在提升学历时就读的专业也极少为学前教育专业。一方面是因为汕尾的继续教育中缺少学前教育专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不高。

在教师职称上,幼儿教师评定的是小学职称系列。另外,汕尾市幼儿教师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意识淡薄,以统计到的数据来看,至2011年为止,本地区共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共三项。

③学前教育办园方向出现偏差,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汕尾很多幼儿园里,即使有幼儿专用教材,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却采取教师讲、幼儿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管理方式上,整齐划一;幼儿游戏几乎都是幼儿的自主游戏,较少教学游戏。

在幼儿园的兴趣班中,美术、唱歌、绘画等兴趣班偏重于追求艺术活动的结果,仅仅关心幼儿的作品是否达标,而忽视幼儿美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这种过分强调表现技能技巧的偏向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会导致幼儿失去信心,产生无能感,害怕或讨厌艺术活动,或只会机械地服从或模仿成人,完全违背了幼儿美育的宗旨,因此必须加以纠正。

学前班的小学化倾向尤为严重。很多学前班以集体教学为主,作息时间、课程安排、教室布置等都仿照小学一年级的做法。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这样能减少幼小之间的差别,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而事实上,小学的教育内容有很多抽象的书面知识,幼儿难以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只能较多地采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式,幼儿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导致幼儿“厌学情绪”的产生,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发展。再者,即使幼儿能理解小学的内容,但进入小学后,他们发现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会,就会觉得上课没新鲜感,于是开始养成做小动作、随便说话等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而到后面接触到新知识时,这些不良习惯再想纠正已经很困难了。所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准备,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知识,而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3)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情况。

①培养力度不够。根据汕尾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汕尾市计划从2011年起三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所。这就需要大量的学前教育师资。

从2011年对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只有26%的学生毕业后一直在幼教机构工作,而46%的学生毕业后从未在幼教机构中工作,还有26%的毕业生在幼教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最后也转行了。这说明幼教师资流失非常严重,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不太愿意进入幼儿园工作。

同时,据调查,目前汕尾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学校共8所。其中有一部分学校是在2011年后开始进行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到2013年才开始有毕业生,因此尚不能满足当地当前对学前师资的需求。

②培养层次不高。全市8所学前师资培训学校中,仅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从2011年开始招收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30名,其他学校招生层次全为中专。在2003年时,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始招收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招收了三届,共培养大专层次毕业生69人。根据统计显示,69人中没有1人在汕尾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由于汕尾职院学前教育大专招生是面向全省,就业也是面向全省,所以很难保证2011年开始招收的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能否会进入汕尾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

三、相关对策建议

(1)政府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设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学前教育专职干部,将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纳入教育部门管理。目前,造成学前教育市场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监管,由于没有专职的管理机构,部门之间出现了相互推诿的情况。1997年,国家教的“关于印发《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教基[1997]12号) 里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中幼儿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内应设有幼儿教育机构或配备专职干部”。2006年广东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配备专职幼教干部和管理人员,负责审批和管理幼儿园。乡镇要设有幼教辅导员,可以由中心幼儿园园长或在中心小学增聘一名副校长兼任,专门负责全乡的幼儿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

201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粤府〔2011〕64号):“学前教育以县为主,县、乡镇(街道)分级负责,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各级各类幼儿园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县(市、区)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教育部门设立学前教育科室,配备专职幼教干部,将幼儿园统一纳入到教育部门管理。

(2)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是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当前,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希望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水平的幼儿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而汕尾目前连公办幼儿的编制数量都不能保证,其他的投入就更没有了。这导致很多幼儿园为保证成本的收回而降低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待遇,或招收不合格的幼儿教师,降低保教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幼儿师资流失严重,幼儿保教质量越来越差。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保证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数量,并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待遇。

(3)加强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落实除了靠规章制度的监管外,广大的幼教干部、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要认真学习,革新教育观念,端正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4)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师资培训途径,培养一支为汕尾学前教育服务的教师队伍。就汕尾学前师资现状来看,必须加强培训。具体可采取职前和职后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扩大高职层次学前教育招生规模,通过职前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幼儿教师;其次,要扩大专业在职培训的规模,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可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进行;第三,建立以省市一级幼儿园为龙头的二级培训,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建立市级示范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的紧密联系,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此外,幼儿园内要加强理论研究,可以通过做课题、参加研讨会、公开课观摩、小组研讨等方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总之,只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幼儿园都来关注汕尾市的学前教育,就一定能助推幼儿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志平,等.河北省学前教育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2]倪健.新形势下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1(4).

第6篇

木桶原理教研组长工作技巧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其根本的变化在于,把过去完成任务似的教研活动转变为研究自己的问题,自己研究问题,研究有问题的自己;变自上而下的被动教研为自下而上的主动教研。在这种以问题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活动中,作为教研组中的核心与灵魂人物——教研组长,是各项研究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教研组长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教研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是组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指导者。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与作用发挥是幼儿园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更体现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教研组活动的效果,也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从“木桶原理”说起

如何有效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让我们从“木桶原理”中一起感悟。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更进一层,我们可以知道: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任何一个组织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

如果将“木桶原理”应用到教研组长管理中,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如果把幼儿园教师团队比作一只“木桶”,园长是铜箍,主任是铜线,教研组长便是一块“木桶板”。要想使这只“木桶”多装一些水,那么,“木桶板”应该是“长”一些再长一些。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发挥教研组长的“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不断引发和要求组长做到“想的比大家多一些”“思考的比大家深一些”“研究的点比大家新一些”。组长的引领作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的促进者,用自己的反思促进教师的反思,用自己的思考加深教师的思考,用自己的感悟暗示教师的感悟。

二、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

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是:研究活动的参与者;自我反思的促进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教学的引领者;研究氛围的营造者。

三、教研组长的工作技巧

1.学会倾听

如何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使她们在个体间的交流中发展,在群体的智慧分享中提高?教研组长要学会“倾听”教师的声音。认真倾听理解教师的话语,“倾听”远比发言重要,“倾听”是引领的前提。

2.促进思考

教研组长的专业引领不仅仅追求教师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改变线性思维,促进教师专业思考。在思考中实现观念与实践的链接,提升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专业论断。引导思想、重视思想、发展思维方式比补充知识更重要。

3.以问题为线索

布鲁纳曾强调:“人唯有凭借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的方法。这种实践愈积累,就愈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掌握这种概括的方式,对他解决各种问题是有效的。”教研组长专业引导应以问题为线索,这些问题应该是教师自己认为的问题,是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专家认识到的应该研究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

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教研组长应预先公告活动目标、内容。活动方案策划必须提前一周完成,实施预先公告制度,预先公告制度有利于每位教师有备而来,有话可说,让管理者提前介入指导,让策划者有机会不断修改调整,使活动方案设计趋于完善,使活动效果更加有效,使参与教师活动前有所思、活动中有所讲、活动后有所获。

教研组长在组织实施中把握教研核心问题,引发有价值的研讨,善于适时质疑,引发教师思维的碰撞,不断提高问题价值判断能力,对教师生成的有价值问题要有敏感性,及时追问。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挑战的活动,体现研究精神。

教研组长,一名普通的组员,与其他组员面对相同的教育情境、相同的困难与问题,她们有着共同的实践体验,也有着共同的话题;教研组长,又是教研组殊的一员,他不完全等同于普通组员,把握着教研组的研究方向,掌握着教研组的互动步伐,他的背后是组员们信赖的目光,肩上是领导交付的重任。

教研组长,就像是参加了一场长距离耐久型的越野拉力赛。有时需要领跑,有时需要超越,有时要以最大的马力穿越危机四伏的林间小道……可是,无论开多快,无论开多远,一定要定期给车加油。作为教研组长,阅读、上网查阅、听报告、观摩现场教学等都能让你的油箱变得满满的。只有给油箱加满了油,一踩油门才能自信满满,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在这场长距离耐久型的越野拉力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幼儿教育,2005,(3).

第7篇

关键词家园 投诉 幼儿园

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最怕家长投诉,请看下面几个片段:

投诉之一:在晓辉上幼儿园以前,他特别向往上幼儿园。可是,真正开始上幼儿园后,却不是这么回事,几乎在每天醒来睁开眼睛就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耐心地询问他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而他给我的回答虽然每天不一样,但有一点很肯定,就是他在幼儿园里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所以才不愿意上幼儿园。

投诉之二:小哲上幼儿园回来,很委屈地告诉我,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小红花,他却没有。对于正需要鼓励的孩子来说,一朵小红花就是莫大的荣誉感。难道老师多准备一点小红花发给小朋友,会有那么难吗?

投诉之三:我家阳阳是有些顽皮,喜欢捉弄人,但那也只是小孩子的一些天性,老师加以引导完全可以改正过来的。可是,阳阳回家,却哭着告诉我,被老师罚站了。我自己都舍不得罚孩子,老师怎么能这么乱罚孩子呢?

投诉之四:自从小晨上幼儿园以来,他就三天两头感冒生病。这些情况,在小晨没上幼儿园之前都很少有。听一些妈妈说,孩子午睡起来时,老师根本就不会帮孩子穿衣服,让孩子特别容易着凉,有时孩子尿了裤子,也没及时更换,有的孩子喝水需要别人督促。妈妈不在身边,老师应该担起责任。正是她们照顾不周到,才让孩子频频生病。

家长的投诉大到孩子受到的人身伤害、小到孩子裤子尿湿了没有换等。每件家长投诉个案都有其特殊性,“迁就家长”只会让问题更复杂。家长的投诉,有的老师会很紧张,并不是所有的投诉都是老师的错。做为管理者或当事人,既不要为此过份忧虑,也不要想方设法回避。应该分析其原因,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

分析家长们的种种表现,家长投诉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l、家庭结构复杂,工作压力大,家长无暇照顾孩子。

受现代生活快节奏、高压力的影响,部分家长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力不从心,有的甚至于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只在周末才去探望一下孩子。还有的家长干脆在外地工作,一年都见不到孩子一、两次。而部分孩子来自单亲家庭、二胎家庭……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解决后顾之忧,谈不到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观念偏执,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师的了,自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支付了费用,就没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了。

3、对幼儿园工作性质缺乏了解。

极少数家长印象中的幼儿园就是孩子聚集的场所,幼儿教师也就是看孩子的阿姨,故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对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家长投诉有道理的投诉,有没有道理的投诉,也有因误解而投诉。幼儿园做为一个面向大众的服务机构,形形的家长,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无论家长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来幼儿园投诉,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要减少家长投诉,应建立本园规范的家长投诉处理程序,坚持以平和及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事件的全过程,这样做既使自己在处理问题时有效避免了走人误区,也使家长从另一侧面深入了解幼儿园,从而更加支持幼儿园的工作。要破解这个难题,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园有效互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更为有利的平台。

如何进行家园互动呢?特提出如下建议:

1、丰富形式,调动家长参与热情。

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家长的心理,掌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用自己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家长才能充分地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积极配合。幼儿园应抓住家长这一心理,丰富互动的形式,吸引家长的参与。如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孩子品尝营养午餐;六一庆祝会上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环保小制作比赛;让家长充当幼儿运动会的裁判;请家长参与孩子的玩具拍卖会,竞拍孩子捐来的玩具,用于灾区重建等等。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激发家长的活动兴趣,使家长对下一个活动充满期待。

2、针对需求,提高家长认识水平。

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育儿知识却很有限,盼望得到指导,渴望与人交流是一种普遍心理。在让家长感到幼儿园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时,要在活动内涵上下功夫,力求使家长感到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如举办“家长辨析会”,让各种家教观念得以碰撞、升华;召开“好爸爸好妈妈经验交流会”,互相交流育儿经验,提高他们家教水平;举办各类亲子活动,让家长在横向、纵向比较中,掌握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使家长们认识到配合幼儿园工作的重要性。

3、避繁就简,减轻家长参与负担。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的工作较繁忙,家长们也不例外。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在组织活动时,将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留给家长少部分但又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内容,有时甚至只是举手之劳。如让家长配合填一些调查表之类表格时,家长只需打打勾即可;家长要写活动后的感想,由教师设计好漂亮温馨的纸页,留出填写部分,家长要写几页,自己随意选取即可;再如家长要参加“亲子制作比赛,”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家长苦于不知做什么好时,幼儿园提供大量的玩具制作的做法,供家长选择。

4、拓宽渠道,提供互动机会。

第8篇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支持;幼儿一日活动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在园新教师在不断增多,我们面临了一些问题:新教师拥有很多工作的热情和活力,拥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却缺少将理论有效转化为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实际工作。如何让新教师尽快地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带班的技能,发挥出她们更多的才能和潜力,以此来保证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轻松组织开展好幼儿的一日活动,成为了园所管理者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幼儿园管理者不仅要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更要知晓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在不同阶段,给予教师不同的关注与支持。 关注新教师保教基本功的学习和打造过程,帮助新教师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从而组织开展好幼儿的一日活动,推动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一、岗前培训,帮助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细则的内容

1、新教师情况分析:

新教师入园后往往拥有满腔热情同时又有些茫然,幼儿园虽然通过多种途径对新教师进行了岗位培训,使新教师初步了解了课改中的一些理论和要求以及一日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方法。但是从新教师的一日活动组织和反思过程中,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 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中重学习和游戏,轻运动和生活。

(2) 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关注、跟孩子的互动不够。

2、三个文本指导,有效开展好幼儿一日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因此,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来说,只有参照这三个文本中的要求努力学习与提高自己,才能真正关注并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3、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环节和内容。

在幼儿园规范化发展阶段,将我们应将课程领导的重心放在形成规范化的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和一日活动实施标准上,制订“一日活动”常规要求,给教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使新教师明确“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一日活动的组织规范,保障“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有序性、稳定性,为保教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各幼儿园还可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具体要求,拟定幼儿园一日生活细则,给新教师一个明细,帮助其更好、更轻松地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二、管理支持,督促新教师规范一日活动组织

1、采取“走动式”、“互动式”、“接纳式”、“赏识式”的管理模式。

沉到第一线,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走进了教室,才能和教师拥有“共同语言”。经常地深入教学第一线不厌其烦地反复指导和帮助新教师,了解新教师的需求与困惑,及时地发现问题,认识到其研究的价值。才能为新教师营造平等、开放、互助、自主的工作氛围。关注新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心理调适,为她们增强自信。

2、通过支持关爱,帮助新教师自我需要的构建。

环境是新的,从青青校园演变成了工作的战场;伙伴是新的,那么多的“不熟悉”阻碍了新人们大胆地与身边的人交往沟通。新手上路,在校的理论知识很难马上转变成实践带班技巧,一下子面对那么多孩子们,新手老师会产生应接不暇的状况,半日活动“险象丛生”,一天下来精力疲惫。在这种状况下,新手老师很容易萌生对自己的不自信,生怕身边的老师们对自己评价不佳。针对这些现状,建议采用:

(1)“温馨对话”对新教师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其建立自立自信的品格。幼儿园管理者要针对新教师的不同个性,找他们对话,像大姐姐似的关心、关爱、支持新教师的想法、做法。让他们感到温暖胜于严寒,把幼儿园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家。

(2)“温馨会所”、将一个空置的教室布置成温馨的小屋,点上烛火、泡上咖啡、放点轻柔的音乐、甚至于在空气中洒上点淡淡的花香,老师们都会换上自己漂亮的衣服,一起轻言欢笑、品茶小憩……当然,最主要的是在这里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在一日活动组织中遇到的的困惑、彼此学习各人身上的闪光点与长处。

(3)搭建支持平台,让其充满自信。根据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特长优势,幼儿园管理者适时为新教师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更能让在职老师们看到她们的闪光点,更快地接纳她们。园领导对新教师的呵护和关爱也是在向整个团队传递一个信息、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合作共赢、携手共进”。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在职教师,都是校园文化中的一份子,都和整个团队的发展息息相关,“彼此接纳、互相欣赏”是和谐校园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三、专业引领,帮助新教师找到轻松组织一日活动方法

1、师徒结对,全面辅助指导。

在工作中,有一个好师傅就象有了一个引路人,能够帮助自己多走捷径、少走弯路。我们为每一个青年教师都量身拟配了一位师傅,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薄弱环节及兴趣所向,从生活上、工作中给予全方位、手把手的带教,将成熟型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传递给青年人,让她们尽快地掌握带班技巧,从而增强自信,锻炼她们的能力。

2、观摩互助。

我们要把加强新教师的培养,促进她们的专业化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将一些优秀的公开课、讲座活动录像进行摄像刻盘,组织新教师观摩学习,并一起讨论集体活动的设计要点、老师的回应策略等值得学习的地方。帮助新教师全面地熟悉、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引入成熟型教师的力量,来缩短她们独自摸索和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时间,推动她们的专业成长。

3、教研支持。

借鉴经验加强园本教研,促进行知结合,提高实践能力,使教育理念真正成为教师实施教育的行动指南。在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成长手册”和“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讨、实践研讨等帮助新教师懂得如何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只有认知上真正理解,新教师才会表现出正确的教育行为,从而也能进一步感悟到幼儿的需要和教师的责任。

四、科学的评价和新教师自我反思,帮助提高其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

1、以科学评价、自我评价、管理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幼儿教育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让新教师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自评、互评、园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她们学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新教师间的互学、互助,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新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2、撰写活动反思,提升专业水平。

第9篇

内容摘要:优秀园长专业成长一般都经历了职前预备、适应、称职、成熟四个相互联系、前后街接的阶段。在园长专业成长历程中,专业信念是原动力,学习和反思是关健,实践经验是基础,外在环境是条件。园长要发挥主体意识,促进自我提高,同时上级部门要为园长提供条件,促进园长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的概念是在专业化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所谓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从园长的职业现状看,园长职业还未达到专业性职业标准,尚处于准专业阶段。

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园长专业化是指园长职业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并逐步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个体角度看,园长专业化被称作园长专业成长,是指园长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园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园长专业成长的实质,是园长完成从教育专业向管理专业转化,园长角色从教师角色向领导者角色转化的过程川。

当前,由于我国幼儿园园长基本上都是幼儿教师出身,不少园长认为自己是教师或行政官员,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专业性认识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幼儿园园长中有许多优秀个人,他们是园长中的佼佼者,是其他园长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因此,研究优秀园长的专业成长,对园长职业专业化、提高园长整体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秀园长专业成长阶段

优秀园长不同于普通园长,其内涵不仅是指园长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公认的高质量,还在于园长的不断进取、突破和发展。他们普遍具有的特征,即强烈的进取心、坚忍不拔的毅力、乐观豁达的性格川;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决策和组织、改革创新能力;所在幼儿园在当地同类幼儿园中处于前列,有一定知名度;办园理念先进,思路明晰,工作成绩突出,在师生中有较高威望,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优秀园长专业成长一般都经历职前预备、适应、称职、成熟四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阶段。在整个专业成长过程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提高,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职前预备期。在任园长之前,她们几乎都是教职工群体中的优秀者,其中大部分是幼儿教师中的佼佼者,她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职前园长一般已在幼儿园中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有了局部管理经验的积累,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对她们的工作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2.适应期。初任园长职务,园长首先需要适应管理工作,加强园内人际间相互了解,彼此适应。在这一阶段,园长渴求学习理论和他人的办园经验,尤其是从其他园长或老园长那里学习实践管理经验,从间接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直接管理寻求依据。A园长谈到:“在我任职初期,老园长的民主领导经脸对我影响很大,她总能看到每个教师的长处,从且让教师充分发挥特长。受她的影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总能谦虚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对待教职工一视同仁,定期与教职工交流,对待同事、来访者都充满热情……”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园长担任职务后,适应环境、掌握管理经验和规律、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发展的时期。

3称职期。该阶段的园长已具有较高的幼儿园管理能力与技巧,同时拥有多方面的信息来源,并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学习和研究,能进行有效的园所管理。调查中发现,处于这一阶段的园长,都会通过学习、培训、反思等不同方式来提高自身素质。这一时期,园长不仅已掌握了管理常规,管理工作游刃有余,获得了较多的工作主动权,而且能够探索本园办园规律,使所在幼儿园获得持续的发展,办园取得了明显成效。

4.成熟期。在积累了丰富的幼儿园管理经验后,园长专业成长进人最后一个阶段,即成熟期。具体表现在:园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管理行为摆脱了单纯经验的局限,有了独到的办园见解,能够按照本园实际情况科学地管理幼儿园;实际管理工作中,园长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科学批判思考,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办园成绩显著,并在园长群体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

每位园长的专业成长历程并不相同,但大体会经历以上四个阶段,园长应从自身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这一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园长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

二、影响优秀园长专业成长的因素

优秀园长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园长有不同的专业成长历程。然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优秀园长的专业成长也有着共同的规律,影响其专业成长的因素也有相似之处。

(一)内在因素

园长专业成长作为园长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升,理所当然,园长本人在其自身专业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园长的专业信念。信念可以转化为勇气和恒心,树立专业信念是做好园长的重要条件,是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内在因素之一。热爱幼教事业,这是许多优秀园长共同的特点,她们坚信把自己的命运与幼教事业联系起来是有价值的。在访谈过程中,园长们处处洋溢着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之情。B园长谈到:“自从成为幼儿园教师后我就爱上了这行,爱是干好工作的基础,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热爱幼儿,尊重、团结、依靠教职工,全心全意为广大教职工、幼儿和家长服务。”

2.个人的学习和反思。每个优秀园长的成功都离不开长期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学习使人进步,反思使人提高,善于学习和反思的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C园长在担任园长14年来,一直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思考,从幼师毕业后,通过继续教育读完专科、本科,现正在攻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她学习特别刻苦,那一本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是最好的见证,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读教育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幼儿杂志等。再如,A园长每天坚持写反思笔记,对自己的行为作详细记录,并及时进行反思,通过这种形式提高自己。可以说,学习和反思是优秀园长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正是通过这种不懈的学习和反思,才使她们成为理论水平扎实、管理水平高的优秀园长。

3.丰富的管理经验。优秀园长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园所管理的实践基础上的,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园长都认为经验是很重要的,她们一致认为一个优秀的园长应当有教师、班长、保教主任及园长的相关实践经验。园长的成功来自对工作的参与、了解、熟悉和把握,来自园长在各个岗位上的教育管理经验的积累,来自学习理论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可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园长,就必须熟知园所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了解各个岗位上的管理常规,要能自如地驾驭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不断努力,持之以恒。

(二)外在因素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规律,园长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

1.上级教育或主管部门及其领导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在我国幼教行政管理体制下,园长工作总是会受到其上级教育或主管部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领导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来体现,如领导的教育价值取向、决策水平、支持程度、情感倾向、工作作风、工作方式、领导艺术等方面,它们的好坏对园长能否获得可持续成长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园长专业成长影响更大。在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园长都会提到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对自己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园长说:“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园长,和领导的支持、重视是分不开的。刚上任(园长)时,幼儿园在师资、园所建设方面有很多困难,经过自己一年的探索努力,幼儿园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领导也开始关注我了。每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领导第一个想到我,把这个机会给我。在幼儿园实际管理中,无论在哪方面提出要求,领导都会认真听取、采纳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发展。”

相反,有些园长在谈及上级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程度时,略显无奈。深人了解发现,在现行幼教管理体制下,上级教育或主管部门往往重于运用行政权威对幼儿园进行监督与管理,园长常常忙于执行上级的各类政策、文件,或忙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缺乏应有的办园自主权。另外,由于有些领导对幼儿园实际情况不了解,指挥组织协调不当,园长难以发挥自主办园权。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长专业成长,也影响到幼儿园的自主发展。

2.园所环境。园所环境是优秀园长专业成长的微观环境,是其成长的沃土,如幼儿园教师的资源状况与成长水平、园领导班子的团队精神与成熟程度、办园物质条件、内部管理体制、办园历史等,都是园长专业成长的条件性因素。一个良好的园所氛围,尤其是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共同营造的宽容、团结、积极向上的园所文化,可以为园长的专业成长提供精神支持,从而使园长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其专业成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优秀园长专业成长不但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内部个人主体因素的影响,园长主体的成长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它是发乎于主体内心的一种执著。笔者认为,优秀园长专业成长历程中,园长的专业信念是原动力,个人的学习和反思是关键,实践管理经验是基础,外部环境是条件。因而,我们在探索促进园长专业成长的途径时,需从内外两方面人手。

三、促进园长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发挥园长主体意识,促进园长自我提高园长作为其专业成长的主体,必须要发挥主体意识,主动、积极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在自主成长中提高。

1.重视平时学习和实践。园长要经常不断地学习、培训、进修,吸纳与接受现代幼儿教育、管理理论,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形成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要从所在幼儿园实际出发,选择并确立适合自身成长的目标和方向,逐步实现专业成熟。

2.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反思精神。园长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坚持教育创新,改革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开展创造性工作;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不断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究,将表层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保持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园长要摆正自己作为一名专业管理人员的位置,有意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保持专业自主之自觉,为专业自主权的发挥奠定基础。

(二)优化外部环境,为园长专业成长提供条件

第10篇

一、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从社会学上讲,幼儿园是服务机构,幼儿和家长是幼儿园的“客户”。全体教师应该以良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们合理、有益的建议,诚心诚意为家长排忧解难。特别是每年秋季新生入园时,因为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孩子会不适应,家长也会格外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园的教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

有个叫栋栋的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整天哭闹着找家长。我们专门安排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带这个孩子,上课时鼓励他先发言,吃饭、睡觉时都对他进行重点照顾,让他感受到幼儿园对他的关爱和呵护。我们还坚持每天跟他家长通两次电话,告诉家长孩子的情况并请家长放心。两周以后,栋栋不但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喜欢上了幼儿园。他的家长逢人便说我们的老师好,并送来锦旗以表谢意。

我在园里教师会上经常强调,对所有幼儿家长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幼儿家长是市里的还是乡里的,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对自己的孩子都是百分之百的爱。所以从他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家长负责,跟他们多沟通、交流,使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二、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1.要注意语言技巧

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要巧妙使用语言。可以采取欲抑先扬的方式,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更易于接受。

2.要避实就虚

当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害怕教师从此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看法。这时教师可以先不谈孩子犯的错误,而是谈一些这个孩子在园里的平时表现,家长不但会减少心理顾虑,还能深入了解孩子犯错的根源。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要学会倾听

一些家长因为孩子的事情容易着急冲动,所以老师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先让家长把话说完,分析一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再跟家长进行解释。有一次,一位妈妈因为孩子没有按时吃药而气冲冲地找到班主任,说:“你们老师太不负责了,都不知道让孩子按时吃药!”还说要到教育局投诉。班主任刘老师没有急于辩解,等这位妈妈把话说完以后,才心平气和地告诉她孩子没按时吃药是因为奶奶送孩子时忘了把药给老师。孩子的妈妈当时非常不好意思,诚挚地向刘老师道了歉。虽然这件事责任不在幼儿园,但如果刘老师当时急于跟家长争辩,家长就会更加生气而造成家园关系不和。

三、搭建畅通的家园沟通立交桥

在教育局和后勤处的支持下,我们邀请幼儿家长跟我们一起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在做一些重大决策时,会首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对家长意见的重视,也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积极为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

我们还经常邀请在幼儿教育、保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来幼儿园,给家长讲授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等),传授教育幼儿的经验(健康与保健、心理问题与治疗、行为偏差的原因与治疗等)和家园配合的意义和途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个月都会安排各班班主任进行家访或是电话拜访,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鼓励家长与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我们还会在园刊、宣传橱窗中刊登幼儿园近期的活动动态、卫生保健知识、教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家长的育儿经验等信息,让幼儿园成为家长汲取专业育儿知识的“加油站”。

四、开展活动,增进家园感情

第11篇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工作条例》为准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南,以提高保教质量为中心,以教研教改为动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二、工作目标:

在实践新《纲要》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落实教育行为,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内涵建设。在课程改革、创特色教育、树自身品牌上下工夫,树立经营学校的新理念,加强校园建设与管理,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将幼儿园建设成为乡镇一流的幼儿园。

三、主要工作:

(一)园务管理: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1、办园思想:依法治园,严格按标准收费;依法治教,注重行风建设。幼儿园一切工作以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推动幼儿园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

2、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刚柔并重,以开放而弹性的管理、灵活而务实的作风激发教职工工作内驱力。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领导参与实践教育教学第一线。

3、班子建设:注重学习反思、倡导批评监督,内省与外力共同推动班子队伍的建设。班子人员在思想上强化三个意识:“一体意识”、“开拓意识”、“服务意识”,形成一支“开明、团结、廉洁、高效”的好班子,使幼儿园整体工作快速发展。

4、师资建设:通过不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多途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主要方法有:一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搭建舞台,施压锻炼;三是园本培训有的放矢,促进成功;四是加强对话与交流,鼓励优势互补、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不错的5、家长工作:宣传与沟通并举,引导与合作并重。召开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继续做好家教讲座、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提高社会的信誉度。

(二)教改科研:立足实际,大力提升

园部工作重点:各层次团队围绕目标加强协作,酝酿较高组织智慧,大力提升个体教育能力,把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思想上:

教研合一,教中有研,研不离教。教师一要咀嚼消化有关理论,二要厚实实践基础。教师要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

实践中:

在“存精、吸纳、创新”的总原则下,教师要提高教育艺术、积累教育智慧、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不任务意识。

1、教研工作:

本学期着力细化管理,分层提高,注重两头教师的培养提高,进行更合理更有效的分层管理。园部“成长组”教师着力课堂集体教学的研究,分科、分类入门过关;“研究组”教师着力于“研究、创新”,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培养骨干教师。继续进行理论引进、专题讲座,内化研讨,检查落实,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师培养,运用表彰、鞭策、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成长,要求青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定位,向着各级骨干教师的目标奋进。

2、科研工作:

本学期科研工作的总思路是研究要深、操作要实,成果意识要强。园部小课题研究要进一步精简整理,做到课题有实效。在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择优积累。

3、加强0-3周岁婴幼儿教育

认真贯彻县、镇的学前教育精神,继续推进0-3周岁的婴幼儿教育,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的普及率和保教质量。作好宣传,加大力度开展0-3岁教育的研究,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效仿有关托幼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建构托班系统课程,尝试开办亲子班,在实践中求实效,不断寻求科学做法。

不错的(三)后勤管理:优质服务,提高素质

1、依据依法办园的思想,收好用好经费,处理好节约开支与幼儿发展的矛盾,加强班级、幼儿园物品的管理工作,以实效为原则合理添置物品。

2、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细化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防患在先,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定期检查维修,合理考评,台帐齐全。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好保健卫生工作,做细做实,严格规范。注重消毒、防病的过程工作;加强食堂管理,严格把好进菜关,做好人员体检工作。保证餐点的质量安全,科学合理制定菜谱;及时更换橱窗,向家长宣传防病知识,积极做好预防传染工作。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校园环境布置

2、继续学习《纲要》,商讨集体备课方案

3、家长园地的布置评比

4、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三月份:

1、优秀教师示范课

2、园内幼儿绘画比赛

3、课件制作培训

4、园内教研活动交流

5、班级环境布置评比

四月份:

1、区域活动心得交流

2、园内唱歌比赛

五月份

1、园内舞蹈比赛

2、教学反思交流

3、课件制作培训

4、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5、迎“六一”家园联谊活动筹备

六月份:

1、“六一”艺术节,家长开放日活动

第12篇

论文摘要:当前,园本教研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但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一些不利于园本教研的因素:短期效应、内容老化、重理论,轻技能。为此,我们就要确立适宜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真正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中小学中的校本教研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个重要方面,成为学校面临的暂新课题,受其影响,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也在蓬勃发展,幼儿园“园本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1 园本教研韵含义及意义:

园本教研,亦称园本教学研究。园本研究指的是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提高幼儿园教师科研水平的研究活动的总称。根据其涉及的领域,又可以将园本研究分为园本课程研究、园本教学研究、园本管理研究、园本教师培训研究等,其中,园本教学研究是园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园本教研所倡导的是“以园为本”,是针对以往的教研工作以教科研机构为中心、基层幼儿园缺乏教学研究自主意识的弊端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帮助幼儿园教师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刨造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什么要开展园本教研?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还是课程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创造,勇于探索。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着的是一群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和不同想象力的幼儿,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要想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个幼儿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另—方面。当前社会改革日新月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会出现—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研究,升华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教学的技艺,这就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目前,随着幼儿园“园本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很多幼儿园已经自觉地投身于园本教研的实践中。然而,笔者在深入幼儿园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些影响幼儿教币专业化、阻碍园本化深入开展的因素,例如:教师的理论水平偏低、科研意识不强、缺乏合作等等。然而我认为,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要想培养适应园本教研的新型幼儿教师,增强其科研意识,还必须从职前抓起,即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培养适应园本教研的新型幼儿教师。这是当前研究和推动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幼儿园“园本化”的—个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些不利于幼儿园“园本化”的问题。

2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2.1急于求成、短期效应

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为提高就业率.使其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极力凸现其在培养学生技能技巧方面的优势,忽视教育基本理论的培养。

2.2课程设置单一、内容老化

长期以来旃堆睃置和教育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幼教改革的发展,有些教材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几乎没有开设与教研和课程开发密切相关的课程。

2.3重理论,轻技能。

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生对理论知识的偏重容易导致专业技能技巧的缺乏,这就使得学前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由于自傲及在技能方面的欠缺,而在应聘幼儿园教师职位时屡遭排挤。

3 如何确立适宜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1调整改进课程计划,加强新的教材编写和建设。

适应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强化:自身建设。特别是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具有课程指南意义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两份指令性文件,并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如儿童发展的整体观、主体观、教育整合观、活动与建构观、儿童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终身教育观等等,已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特色方面,以一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层出不穷.如艺术教育、双语教育、蒙氏教育、早期阅读、特色体育、思维训练等等百花齐放。

由于学前教育呈现出这样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幼教专业人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研究,调整培养目标。从纵向上看,应有不同的学历层次,如大专生,培养应用型人,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等。从横向上看,需要有不同专长的幼教专业人才,如英语类、艺术类、体育类、双语类、特教类等等,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这就要适应幼教市场的需要,在目标定位明确之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前教育专业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相应的教学内容。

3.2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

适应幼儿教师向高学历、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对新生—代的教育日益走向社会化。使得学校等家庭之外的专门化机构成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幼儿教师也日益成为除父母外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者。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即不仅有较高的学历层次、较深的文化底蕴及^文素养,还应体现在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上、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同时针对目前幼儿园教育更加注重通过科学研究来探索幼儿发展与教育的规律,所以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的形象,做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从职前就应该打好基础。

3.3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在课程结构上,三大类课程缺一不可,文化类课程帮助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提升其人文及科学素养;专业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艺体类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掌握进行艺术教育的基本功。三大类课程应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和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比例,其中专业理论课程应占相当的比例,在这其中还必须有“幼儿园课程研究”、“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管理”、“游戏理论”、“当代最新幼儿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介绍”等课程,以适应现代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要求。此外还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转化为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发展的教育能力上,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基本胜任幼教工作。因此也需要建立完善—整套从入学直至毕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入学教育、见习、观摩、参观、实习等,体现其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系统性、指导的规范性,以保证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3.4学前教育的执教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作为执教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吸收当代学前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深人幼儿园的教学和科研中,研究分析幼儿教育的规律,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探讨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成为幼儿教育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