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物流管理核心

现代物流管理核心

时间:2023-08-03 17:2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物流管理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物流管理核心

第1篇

1现代物流管理的状况分析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物资管理的水平和策略越来越高,并且一直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物资管理模式状态,主要体现在运输和仓储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现代物流的管理体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是某一个单一因素。当前需要把一系列的系统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整的物流管理体系,构成物流体系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积极的效应。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策略需要物流系统的运营主体、物流网络中心、物流体系的组织方法、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支持。

现代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不仅是技术、人才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物流之间的竞争。物流开始只发生在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随着物流重要性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也开始通过物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市场竞争力弱、管理水平低等状况,导致物流管理水平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企业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环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优势和生产成本优势。可以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抗风险能力弱、资金有限等问题,企业物流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企业的总体规划没有纳入物流管理。从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看,由于企业产品品种变化频繁,生产的批量小,如果管理过程中不能积极有效的管理,所产生的物流成本费用比大企业的还要高。所以中小企业需要合理优化资源,达到满足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环境。

从我国企业的结构看,中小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9%,因此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是根本,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如果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策略和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相当有利的。企业物流管理必须从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内外流动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对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加工、储存、物流信息等环节进行控制和实施,保证各个环节按照计划向前推进。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每一个环节展开工作,才能保证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不仅要从物资实体出发进行管理,同时需要对流动的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设施、设备、资材等选择、设计、规划,需要从技术、劳务、经济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审查,保证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分析

物流市场是现代物流管理需要高度关注的内容,需要把物流市场做活最终达到完善管理策略的目标。物流市场的建设需要从物流的主体、客体、载体、中介机构等方面出发,按照物流活动的需求进行科学处理,保证物流市场能够满足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装备现代化建设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需要依托现代化物流管理装备做支持,保证在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物流效率的提高与现代化物流装备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达到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目的,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帮助企业节约经营生产成本。从当前实际看,物流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可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对企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库存过大同样是现代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半成品、成本、原材料等角度看,企业都有很多的库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通过现代物流管理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物流企业需要降低成本,真正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企业物流中心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物流实现机械化、信息化、高速化,达到现代化标准,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产品只有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缩短产品和客户之间的流动时间,才能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通过现代物流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物流管理质量,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只有按照少量化、多频度的模式开展工作,才能实现物流业务流程一元化管理策略,打破传统物流管理过程中多元化模式,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商品流动时间是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缩短流动时间以防止商品流通过程中出现断货现象产生,最终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条件。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需要建设一流的物流管理中心,促使物流管理中心向着综合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把信息管理系统融入现代物流管理中心,实现商品信息一元化管理,减少库存增加收益。现代物流管理中心不仅是对商品流动进行管理,同时需要按照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策略进行优化,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物流管理分类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任务,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可以把物流活动分为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卸装搬运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储存管理、物流回收管理等。当前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物流信息,企业只有根据市场变化状况实时掌握有效的市场物流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运输管理在企业物流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周期长、消耗大、可节约潜力大,因此采取科学的运输管理策略,以更好的帮助企业完成运输管理任务。装卸搬运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该坚持高效、够用、简单的原则,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合理的搬运管理策略,合理控制搬运工作量。采购是整个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供货管理的流程处理问题,保证采购环节的合理性、科学性,合理的采购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防止进货不及时、价格过高的现象发生。物流储存管理是企业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储存过程的商品对企业资金周转产生重要的影响,为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必须把商品储存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状态。物流回收是物流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视,绿色环保理念已经称为社会倡导的重要理念,所以对商品回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应该重视物流回收,保证物流工作更加合理,达到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的目标。

3现代物流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第2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战略

1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概况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钢”)是一家拥有年产钢650万吨以上规模、总资产达32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270亿元、年利税总额超20亿元的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现有在职员工近2.3万人。

2邯钢的物流系统运行现状

2.1邯钢物流系统组织结构情况

目前,邯钢从事物流专业活动的部门设置有:

(1)邯钢汇达汽运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公司内外汽车运输任务。(2)运输部,主要负责进厂车皮的解体送达和出厂车皮的编组送出以及邯钢内部中间产品内部转运铁路运输管理。(3)生产管理中心,基本职责是为运输活动的组织协调、原材料的仓储保管、铁路运输外联协调、销售物流的公路运输管理、物流计划制定等。(4)销售部,主要负责产成品库的库存与产成品的装车、发货管理,铁路运输的月计划与日计划的填报以及运单的生成等。

物流组织结构图(见图1)。

2.2公司物流系统业务流程的介绍

各物料需求单位需要的物料首先经过物料主管部门进行需求审批后,然后传递需求到生产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收集各类需求计划,根据公司总体物流信息,通过调整后,制定公司物流实施计划,根据具体计划安排物流运输及运输方式。流程如下(见图2)。

2.3物流管理人员素质状况

邯钢物流管理人员共110余人,分布在生产管理中心、销售部、采购部、运输部等主要物流相关部门中,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1人,大专学历16人,占物流管理人员的24.5%,但物流管理从业人员中受过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不到8%。

2.4物流信息化现状

自2005年5月公司筹划建立实施ERP系统。邯钢实施了物料(包括采购、仓储、供应)、销售、财务等三大模块,建立了集中的业务处理平台,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高度统一;实施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打通企业内部供应链;实施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企业整体资源的最大化;正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从而实现以企业为核心的全过程的价值链管理。先后对200多个流程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极大的改善了系统的集成性和实时性。3邯钢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厂房及物流设施布局缺乏长远规划

邯钢是20世纪50年代的地方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产量规模不断扩大,一直以来受场地狭小的因素限制,使得公司内部的工艺布局、货场货位存在很大的不足,致使内部物流成本较高。厂区范围内受地形的制约,形成道路线路直线短,弯道多,曲线半径小,铁公路平交道口多的局面。

3.2现代物流管理意识还很淡薄

公司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物流的认识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传统的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上,往往意识不到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对物流计划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被动地为生产、销售服务,处于一个附属的位置。

3.3物流成本高

物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成本高,运输成本包括物资进出厂对外支付的运输成本,内部生产运输成本,以及运输设施的折旧等等,约占邯钢销售收入的14%左右。二是仓储成本,仓储成本包括对外支付的仓储费用,占用资金的利息,物资的损耗、报废损失,货物搬运与加工,仓储设施的折旧,人员工资等等,约占邯钢销售收入的6%左右。

3.4管理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为:一是物流设备及其管理手段的投入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信息反馈速度、准确性不高。二是物流管理手段上没有形成系统,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三是邯钢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导致物流作业过程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3.5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保障。目前,邯钢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明显不足,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邯钢“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通过现代物流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邯钢现有物流现状和所处的内外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邯钢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利于邯钢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邯钢的物流管理加以认真的改进。

4邯钢物流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4.1增强和培养现代物流的意识

从邯钢高层决策者开始,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把制定邯钢物流发展战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和优化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获取新的利润源的重要手段。

4.2构建邯钢物流信息平台

邯钢要在现有的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建立、完善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积极促进物流管理系统尽快从人工系统向计算机系统发展,由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发展,由业务型向决策型发展,由单机向网络发展。优化邯钢内部的资源配置,努力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

4.3强化物流功能环节一体化管理

强化物流各功能环节的管理,实施邯钢物流管理一体化。(1)将现在分散在生产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销售部、采购部的物流管理职能集中归并到一起,将物流与生产、采购、销售部门的目标冲突集中起来,放在整个邯钢公司的利益高度去进行统一协调,从而实现邯钢的整体最优。(2)强化邯钢物流各功能环节的管理,提高邯钢物流管理专业化水平。

要进一步强化采购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员从事采购业务。强化储存管理,建立健全储存管理规章制度;利用科学方法对库存量和库存结构进行有效控制。

4.4创新邯钢物流模式

(1)邯钢属于典型的规模大、供应资源、生产流通资源、营销流解决方案,通过选取最优的运距组合、品种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邯钢物流成本最低。

(2)参与建立物流联盟。对物流条件和环境较优越的企业,可以考虑建立物流联盟,通过协商与谈判,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物流优势,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3)邯钢可以和铁路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赢。一方面邯钢可以优先保障自身的物流需求,解决物流制约邯钢生产经营发展“瓶颈”的问题;另一方面,铁路物流企业可以在为邯钢提供货运的同时,逐步融入供应链管理,有效降低客户的物流成本。

4.5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第3篇

关健词:现代物流企业 管理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76-0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知识管理被认为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有力保障。现代物流企业是集物流运作现代化、物流技术现代化、物流管理现代化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型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知识资源的管理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1.现代物流企业的特征。现代物流企业是相对于传统物流企业而言的,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功能实行高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价值链。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物流管理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十分严密,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知识已替代实物资本成为企业增长的根本动力、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2.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的特征。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指可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如书本知识、物流企业的制度、法规等,隐性知识指那些非正式的、难以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显性知识容易通过计算机进行整理和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存储在各个雇员的大脑里,是雇员的个人经验。在现代物流企业中。制度、法规、管理诀窍、经营理念等显性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乃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各种物流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及基层操作人员互相配合,通过交互式学习和知识共享,共同贡献知识智慧,增加组织知识储量,最终转变成现代物流企业生产力,这是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的特点。

3.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知识管理指对知识资源进行组织、利用和再生产的过程。针对现代物流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就是物流技术人才、物流管理人员、基层操作人员乃至客户互相配合,通过交互式学习和知识共享,共同贡献知识智慧,增加企业知识储备,最终转变成现代物流企业生产力的过程。

在知识共享和交流的过程中,“人”在其中起着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在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所以现代物流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员工知识和组织知识的更新,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从而得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在带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同时,也会由于分工层次的增加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抑制了分工的进一步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构成了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杨小凯等人提出的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定量角度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企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开始不足以弥补内部组织成本的增加,企业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时便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使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分工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功能将进一步细分,企业或部门之间将有更明确的专业分工,各方之间的协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总之,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的重心不能仅仅放在生产线的优化和技术创新上,要在物流管理上下手,通过卓越的物流效率,创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增加企业市场份额和提高企业利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的源泉”。

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兴起,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采购、制造和分销物流的范围日益扩大、运作日益复杂,任何企业物流都不可能在每个物流环节上专而精,从培养企业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出发,每个企业物流都应该选择某一或某几项物流活动,选择物流供应链上的某一段作为核心业务,而在其他方面应更多借助其信息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物流业信息化革命导致的直接产物就是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表现出集团核心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各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企业所在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必须挖掘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又促进了企业之间进行不同的分工,从原材料供应商到顾客之间,包含了很多集中于各自核心能力的供应链成员。各个企业必须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体现出系统化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才有可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在价值链上体现出独有的价值。因此,企业越是能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就来源于企业对内部及外部资源所具有的长期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也就是说,现代物流管理是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业务流程。

三、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对生产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物流环节顾及较少,可控能力有限。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等传统观念和作法,使企业物流服务水平还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

1.企业内部轻视物流服务,不能上下一致遵循物流服务规定,以至物流服务水平不能与需求方达成共识,物流服务不能获得顾客满意。

2.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程序不清,高层管理人员不关心物流水平的确定,一味强调低成本运作,未从全局考虑就予以确定或直接交由物流部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责任不清。

3.在物流水平的确定过程中,未能详细了解顾客有关物流方面的需求,也缺乏对竞争对手物流服务水平的了解。

4.企业对物流服务外包认识不到位。目前企业对使用专业物流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的态度,仍然是阻碍专业物流供应商吸引客户的最大的障碍之一。许多物流企业在开发潜在客户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自己能做,包出去干什么。这说明许多企业可能就没有将物流外包的想法,没有认识到使用外部物流服务是提高企业自身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的物流服务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物流服务没有融入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的目标收益和长期的竞争优势。

四、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能力。由于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力能力的高低,因此,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一是转变观念,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二是开发差别化物流服务。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应当保证服务的差别化,即与其他企业物流服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是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物流服务战略的重要特征。三是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为了谋求物流服务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迅速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的信息系统,这是物流服务的中枢神经和支持保障。四是借助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和设备,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减少投资和物流运营成本。其次,外包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服务。专业物流企业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顾客服务水平上,有其独到之处。同时,通过其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保证货物及时、安全送达到目的地。

注释:

1.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第4篇

一、当前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主要表现在:

(1)对企业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上;

(2)在企业经营战略的规划制定上,往往没有考虑到物流部门,物流部门在企业中的总体地位低下;

(3)对物流计划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重视程度不够;

(4)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企业物流成本,缺乏全面供应链成本观,重视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采购成本等显性成本,对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库存积压成本、占压资金机会成本等隐性成本重视不够;

(5)物流管理的体制结构不合理、不科学,分散的物流管理忽略供应链的整合,本应是一体化的企业物流活动被人为地分割为独立的几块。

2.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反馈速度、准确性不高;内部信息集成性、共享性差。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老企业没有进行物流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物流格局不清晰,各分销机构要货计划准确率低、整机发货与调配计划性差,导致外地库位频繁地调库与过高的产品返修率,信息沟通困难,部门间信息阻塞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3.销售物流管理粗放。销售行为中的漏洞很难控制,销售提货、结算比较随意,存在大量手续不完备的混乱现象,导致企业财产的大量流失。这类现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没人管”———没有专职的会计、出纳、库管人员,只是简单地记录现金收支、货物进出、欠款欠货;“不会管”———没有专业知识、经验不足,造成重记、漏记,账目混乱、货款不清;“管不好”———库管、出纳两本账各管一摊,货账脱节,库存积压,资金运转不灵。

4.缺乏专业物流人才。物流是一门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就当前我国企业人才储备现状看,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的几点对策

物流管理应该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物流管理贯穿于从原材料管理到提供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协调物资和信息在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流动,从而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如何完善企业物流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把物流能力确定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整合优化供应链。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销售效益充分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运输、仓储、保管等物流活动正逐步提升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物流业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利润源泉。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三流“一体化”的过程,只有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具备现代物流组织管理和实现内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将成为竞争中的取胜者。

2.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客户导向的供应链全程管理体系,多功能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高效、系统的综合运输配送网络,对物品流通全程的监控体系。在该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遵循客户导向、客户服务驱动原则。在当今消费者占主导的客户经济时代,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时刻牢记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导向、客户服务驱动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供应链物流规划设计时应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的立场看问题。要考虑给客户提供时间、地点和交易上的方便,尽可能增大产品或服务的额外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良好的信誉保证,促使供应链的建立健全。

(2)充分考虑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在进行企业供应链物流规划时,应追求系统总成本最优,而不能是单项成本最优,不能只考虑到某个部门、某项物流活动的效益,而应该追求供应链系统整体的总效益。在物流管理理论中有这么一条规则:每增加一个仓库,公司产品安全库存将以平方根的速度递增。同时仓库的增加还使得产品资源的共享度差,管理成本增加。若想降低存货,加快资金周转,企业必须对现有的库存管理体系进行深度调整,其中合并减少各地仓库数量、分销售片区建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通过建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片区内资源共享,并引入第三方物流管理,变“仓库”为“产品流动站”,将大幅降低库存量,提高资源共享度和运输整合度,从而提高客户订单完成率,减少库存持有成本、产品调拨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综合物流成本。

(3)创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撑点。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技术支撑,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前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造商、供应商和用户联结起来,达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外,应积极采用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电视监控等先进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的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还应积极推广和开发“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立口岸信息管理平台。

(4)按照分拨合并原则,分别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情况提供相应的个性化物流服务。这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规划的另一基本原则。它要求企业针对自身产品的不同特征、不同销售水平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客户服务水平标准,即在同一产品系列中采用多种分拨战略。相反,合并原则强调物流、供应链作业活动中的规模经济效益,主张将小批量运输合并为大批量运输(合并运输);将早到达的客户订单与稍后到达的客户订单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如沿线配送等,这样可以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配送成本。这时要注意平衡由于运送时间延长而可能造成的客户服务水平下降与订单合并的成本节约之间的利害关系。

3.加强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尽快培养出更多的现代物流人才。首先,要切实认识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制度和物流管理人员资质认证体系,并与企业激励机制相结合,运用相关激励措施,促使企业加强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并形成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从制度上对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加以规范。再有,可采取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尽快培养现代物流人才。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还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

参考文献:

[1]李军,等.企业物流配送网络系统设计及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3).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5702

1中小企业的地位、作用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在企业数量上、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经济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

2物流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方利润源”,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的灵活的反应者,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对物流的战略积极的反应,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与此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国内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中小企业只有从“第三利润源”入手,才能更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其具体表现如下:

(1)物流是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的和提供保证的。

(2)物流是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缺的。

(3)物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加企业利润,通过改进物流直接取得效益,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4)物流对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有优化效应。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这两项竞争优势的确立都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持。物流作为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企业原有的资源围绕核心竞争力拓展的需要重新配置组合,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效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一般都是自营采购、自行运输、自营仓储保管、自营包装、自行处理物流信息。由于中小企业在辅助业务上的劣势和条件限制,不可能把各项物流功能一体化,使物流管理整体质量差、成本高、效率低。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自营物流仍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物流管理观念薄弱,不了解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在具体经营中重生产,轻物流,对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被动地为生产、销售服务。忽视了物流管理制度的建立,物流管理人员多凭个人经验开展工作,缺乏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运营水平的专业性和创造性。

很多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自营物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据调查和测算,目前我国企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有18%。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这种自营物流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求的特定要求。

(2)中小企业物流环节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

在中小企业内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管理。相互脱节的供、产、销基本活动协调性差,无法形成相互协作的价值链,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静态、单级的库存管理是以高库存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库存决策缺乏与供应商的联系,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相关物流资源,致使库存成本太高。在客户服务方面,中小企业往往不重视客户服务,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难以保证,从而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另外,在企业物流资源整合问题上,中小企业也常常是重内不重外,导致企业外部环境不能互相作用而缺乏动态适应性。

(3)物流技术相对落后,信息技术应用尚未普及,整体水平低下。

企业物流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人工作业多、效率低、浪费损耗大;企业物流计划评价技术、预测控制技术、物流作业方法等多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虽然应用了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但效果不佳。

同时,中小企业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应用不普及,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实现信息化的仅10%,大多数中小企业仍采取手工处理方式,即使已采用信息管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是极不完善,数据处理技术落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无法及时、准确处理相关物流信息。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严重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4目标及对策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的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合理设定企业物流管理目标,以真正发挥物流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及顾客价值创造方面的支撑作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应表现在货畅其流、财尽其利、物尽其用,具体反映为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从而使企业通过物流的改善取得如下实质性的收益: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以物流合理化为基础,促进企业的供应链整合。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树立正确的物流管理观念及实施有效的物流管理策略:

(1)不设定固定的物流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但并不是转变成为统一模式。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只有发展和不断优化的趋势,没有既定的现行模式。适合自身企业实际的就是有效的物流模式,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物流模式,必须根据企业、行业的具体特色制定出适合企业、量体裁衣式的物流解决方案,才有利于中小企业物流平稳、健康地发展。

(2)学习和创新物流管理观念,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及运作。

中小企业强化物流运作管理必须在思想上深刻革命,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创新,导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其一,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彻底改变过去只重生产与销售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其二,形成供应链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采购网络,依靠先进的预测方法进行准确预测,尽量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使得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最短,从而带动资金运作的加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达到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其三,建立绿色物流观念,顺应绿色潮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为企业物流合理化运作及管理提供基础。

信息化是企业实施高效物流管理的基础,缺乏信息化或低信息化的企业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中小企业必须借助各种有效而可行的渠道如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依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或购买相关软件等构筑起自己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实施、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为企业高效、一体化物流的合理化运作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4)专注于核心业务,合理选择物流运营模式,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如果不能正确界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并重点突破而试图全面开花,结局就是在竞争中被剔除出局。因此要求中小企业在识别与强调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在自营、外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上进行权衡,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服务性、快捷性、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规模适当化及合理的库存控制,并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5)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作为经济、技术、管理及人才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应走出“小而全”的误区,联合其他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联盟伙伴关系,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中小企业物流合作,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物流效率。由于通过物流战略联盟使众多中小企业实现集约化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而且在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娜.中小企业提升物流管理竞争力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36):124125.

[2]章劲松.浅论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及策略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7,(1):176177.

[3]刘华.中小企业的物流推进策略[J].中国市场.2005,(5):6465.

[4]徐剑.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J].电子商务世界.2005,(1):4041.

[5]李湘.企业的物流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10):3032.

第6篇

【关键词】物流战略;战略联盟;Schenker物流;供应链评估改善

一、物流企业管理

(一)物流的涵义[3]

物流英文为“logistics”,它涵盖了从原材料的最初供应者到产品生产者――进入了生产过程、从产品的生产者到最终用户--进入了消费过程,以及其间所包含的流通过程在内的全部物品(产品、商品)的运动过程。按照目前被全球普遍认同的,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下的最新的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就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完成原材料的采购,优化库存管理以减少营运资金占用,合理规划配送路线以降低运输费用,利用先进的运输方式以减少商品转移过程中的消耗,从而在整体上优化企业的供应链,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创造新利润。

相应的物流功能性活动则包括: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二)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4](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为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1)物流管理既要实现最低化的成本管理,又要确保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满意,可见,成本和服务是物流管理的侧重点。(2)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对单个构成要素的管理,而是一个动态的、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3)物流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合理地组织各种要素的搭配,实现整体最优。

在物流战略管理过程中,制定物流系统战略目标主要包括:服务水平目标、物流费用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等内容。

(三)物流管理的目标

(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这里的客户不仅指物品的需求方,还包括物流服务的接受方,即物流业务的委托方。客户满意是一个综合指标,具体包括效率、质量、速度、成本、安全等等。

(2)现代物流管理以整体最优为目的,这里的整体最优表现为对运输、储存、装卸、库存、配送、信息等基本功能要素实施优化管理,处理好物流各要素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在保证物流系统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3)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即在确保整体最优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环保、公害、交通等因素,积极发展符合21世纪发展潮流的绿色物流。

(四)物流管理的原则

(1)在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的原则,就是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

(2)在宏观上,除了完善支撑要素建设外,还需要政府以及有关专业组织的规划和指导。

(3)在微观上,除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管理目标外,还要实现服务的专业化和增值化。现代物流管理的永恒主题是成本和服务,即在努力削减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物流增值。

(五)物流战略管理目标的确立标准[5]

(1)成本最小。成本最小,是指降低可变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成本,例如物流网络系统的仓库选址、运输方式的选择等。面对诸多竞争者,公司应达到何种服务水平是早已确定的事情,成本最小就是在保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选出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然,利润最大一般是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标。

(2)投资最少。投资最少,是指对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在保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投资,例如,不设库存而将产品直接送交客户,选择使用公共而非自建仓库,运用JIT策略来避免库存,或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显然,这些措施会导致可变成本的上升,但只要其上升值小于投资的减少则这些方法均不妨一用。

(3)服务改善。服务改善,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竞争的激烈,顾客在选择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及时准确的到货也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有力的筹码。当然高的服务水平要有高成本来保证,因此权衡综合利弊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服务改善的指标值通常是用顾客需求的满足率来评价,但最终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收入。

二、物流企业战略

(一)物流企业战略

什么是战略?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所采用的谋略叫做战略。大多数组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可以有若干种选择,战略就与决定选用何种方案有关。战略包括对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的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选定将要实行的方案。

(二)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战略管理(logistics strategy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物流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物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物流战略的基本内容

物流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宗旨(使命)、物流战略目标、物流战略导向、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类型、物流战略态势,以及物流战略措施和物流战略步骤等内容,其中物流战略导向、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类型和物流战略态势又称为物流战略的基本要点。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是由物流系统宗旨引导、表现为物流系统目的并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量化成果或期望值。物流系统战略目标对物流战略基本要点的设计与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物流战略规划中的各种专项策略制定的基本依据。

(四)物流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企业战略一般由四种要素构成,即产品与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安索夫认为这四种要素可以产生合力,成为企业的共同经营主线。有了这条经营主线,企业内外的人员都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的方向和产生作用的力量,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服务与市场范围

它说明物流企业属于什么特定的服务领域,因为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其产品就是物流服务。按照物流企业服务的功能领域可以划分为:国际物流服务、区域物流服务和市域物流服务。按照其核心业务能力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物流管理服务、商品配送服务、区域性时效性运输、快递服务、现代仓储、传统物流服务以及其他物流服务。

(2)成长方向

它说明物流企业从现有服务与市场相结合向未来服务与市场组合移动的方向,即企业经营运行的方向,而不涉及企业目前产品与市场的态势。市场渗透是通过目前的物流服务与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达到企业成长的目的。市场开发是为企业物流服务寻找新的消费群,使物流服务承担新的使命,以此作为企业成长的方向。服务创新是创造新的物流服务项目,包括一些物流增值服务等,以逐步提升或替代现有的物流服务,从而保持企业成长的态势。多种经营则独具特色,对于物流企业来讲,它的服务与使命都是新的,换言之,企业步入了一个新的经营领域。在前三种选择中,其共同经营主线是明晰的和清楚的,或是开发新的市场营销技能,或是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但是在多种经营中,共同经营主线就显得不够清楚了。应当看到,增长向量指出了物流企业在一个行业里的方向,而且指出企业计划跨越行业界线的方向,以这种方式描述共同的经营主线是对以服务与市场范围来描述主线的一种补充。

(3)竞争优势[6]

竞争优势说明了企业所寻求的、表明企业某一服务类型与市场组合的特殊属性,凭借这种属性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地位。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或寻求兼并,谋求在新的服务领域或原服务领域中获得重要地位;或设置防止竞争对手进入的障碍与壁垒;或进行新技术开发,产生具有突破性的增值服务,以替代旧服务。

(4)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指明了一种联合作用的效果。安索夫指出,协同作用涉及企业与其新产品和市场项目相配合所需要的特征。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协同作用意味着物流链各环节的协同一致和整体性,也就是追求整体的最优性。这种协同作用通常又被描述为1+1>2的效果,也就是说企业内各经营单位联合起来所产生的效益要大于各个经营单位各自努力所创造的效益总和,这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共同化趋势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作为体现协同作用的一个实例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兴起。第三方物流通常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得物流服务的各个功能环节能够协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获利能力。协同作用是衡量物流企业新服务与市场项目的一种变量。如果企业的共同经营主线是进攻型的,该项目则应运用于企业最重要的要素,如物流服务网络、物流技术等;如果经营主线是防御型的,该新项目则要提供企业所缺少的关键要素。同时,协同作用在选择多种经营战略上也是一个关键的变量,它可以使各种经营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以上四个要素是相辅相成、互不排斥的,共同构成了物流企业战略的内核[7]。服务与市场范围指出寻求获利能力的范围,增长向量指出这种范围扩展的方向,竞争优势指出企业最佳机会的特征,而协同作用则挖掘企业总体获利能力的潜力,提高了企业获得成功的能力。

(五)物流战略要点

物流战略要点是物流战略系统基本方面的设计与选择,对道路运输企业(集团)而言,重点内容是要将传统概念上的两点(城市、货运站、运输枢纽等)之间的货物位移与两端点上的延伸服务(如订货、取货、分拣、包装、仓储、装卸、配送、咨询及信息服务等)紧密

结合为一体,使货物(物品)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用户间各个物流环节成为完整的物流链管理。在此基本思想指导下,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的物流战略要点主要包括在物流战略导向、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类型和物流战略态势之中。

(1)物流战略导向

物流战略导向指的是物流系统生存、成长与发展的主导方向。物流战略活动领域中的服务、市场、技术、规模、资源、组织、文化等方面都可能成为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经营的物流系统生存、成长与发展的某一主导方向。

(2)物流战略优势

物流战略优势是指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和地位。构成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的主要方面有: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技术优势、组织优势和管理优势。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研究物流战略优势,关键是要在物流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上形成差异优势或相对优势,这是取得物流战略优势经济有效的方式,当然也要注意发掘潜在优势,关注未来优势的建立。

(3)物流战略态势

物流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的有效方位及沿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它反应了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参与社会物流系统运作时,在客观上的物资、人力资源表现的竞争能力积聚与实力,以及在主观上智慧谋略表现的动态组合运作状况。

(4)物流战略类型

物流战略类型是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流战略作的划分,以更深刻的认识物流战略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完善物流战略规划方案。物流战略类型的基本划分,划分依据物流战略类型服务项目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发展方向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有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等战略行为扩张型物流战略、稳定型物流战略、收缩型物流战略等战略重点物流系统生存战略、经营战略、发展战略等。

三、现代物流企业战略

现代物流的精髓就是客户服务。物流企业是为目标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支持的。物流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客户服务必须以真实物流需求为依据。同样,物流企业在宏观层面上的发展战略也必须以客户的物流战略调整为依据。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和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集中经营战略――确定服务与市场领域增强核心业务能力;多样化经营战略――拓展增值服务领域,增强竞争能力;企业协同战略――快速形成服务网络和经营网络;信息化战略――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现代物流人才战略――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现代物流企业可选择的具体的发展战略有:

(一)培养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核心竞争力主要满足以下条件:①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核心专长必须能够实现用户价值,它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核心的。②具有独特性。公司是否有出色的业绩或者就长远来说稳定的优势,最终还要由企业的上帝――顾客来评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为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都必须使产品具有顾客认可的实用价值;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③具有延展性。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真正的核心专长,必须能够为企业向未来新领域拓展作好准备,具备延伸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能力。企业通过培养核心专长,获得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发展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整合作用,它可以把企业的内部及外部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积聚到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的形成上来;同时,增长极又具有扩散作用,它能够把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以及外部进行有效扩散,带动其他专长或其他企业发展。

(二)即时物流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其中即时制管理(Just-In-Time)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必要的时间、对必要的产品从事必要量的生产或经营”,因而不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浪费和造成成本上升的库存,即所谓的零库存。即时制管理是即时生产、即时物流的整合体。即时化的物流战略又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即时采购。即时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或商品调达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从上游厂商向企业提供恰当的产品。它是从平准化生产发展而来的,是为了消除库存和不必要的浪费而进行持续性改进的结果。平准化生产是为了及时对应市场变化而组织的一种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生产特点的敏捷作业管理体制,其特点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在生产线上同时加工由多个品种组成的生产批量;在生产计划上,以天为单位制定每个品种的生产计划,而且允许生产计划的随时变更;在生产工程上,各种零部件被放置在生产线旁的规定位置,不同的零部件以小批量的方式混合装载搬运。显然,平准化生产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物料或上端产品的采购必须是即时化的,亦即采购部门根据生产经营的情况形成订单时,供应商立刻着手准备作业,与此同时,在详细采购计划编制的过程中,生产部门开始调整生产线,做到敏捷生产,在订单交给供应商的时候,上游厂商以最短的时间将最优的产品交付给用户。所以,即时采购是整个即时制生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即时销售。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物流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机能就是销售物流。在构筑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确立即时销售过程中,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推行即时销售一个最明显的措施是实行厂商物流中心的集约化,即将原来分散在各分公司或中小型物流中心的库存集中到大型物流中心,通过数字化备货(DIgital Packing)或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实现进货、保管、在库管理、发货管理等等物流活动的效率化、省力化和智能化,原来的中小批发商或销售部以转为厂商销售公司的形式专职从事销售促进、零售支持或订货等商流业务,从而提高销售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而在零售企业当中,物流中心有分散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即物流系统的设立应充分对应一定商圈内店铺运营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商品配送、流通加工的效率,减少销售中的损失,同时也使物流服务的速度迅速提高。当然,还应当看到的是,即时销售体制的建立除了通常所说的物流系统的构建外,信息系统的构筑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很多企业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内部的销售物流效率(如POS系统、数字库存管理系统等);另一方面,也积极利用EOS、EDI等在生产企业与批发企业或零售企业之间实现订、发货自动化,真正做到销售的在线化、正确化和即时化。

(三)物流企业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在战术选择的层面上,资源整合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虽然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协议联盟、租赁托管、建立信息共享或交易平台等均是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手段,但资源整合的目的无外乎增强客户服务能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所以,尽管不同的物流企业在实际运作中所采取的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范畴需要纳入物流企业的视野。它们是客户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和信息资源整合。其方法目前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类,横向整合以功能为主,纵向整合以规模扩张和网络化为主。从整个物流系统出发,可以知道物流整合力就是硬件和软件的合一,是物流企业对市场发展所具有的适应力、协调力和综合力的总和。物流整合力=物流设施×营销能力。具体到资源整合的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物流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另一种是物流企业内外资源整合,包括物流企业及其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物流企业与外部企业的资源整合。目前,在中国物流行业,与物流有关的资源整合有以下几种情况:物流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非物流企业将物流作为核心业务的资源整合;在企业资源整合中引入物流概念;物流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物流企业与非物流企业之间资源整合;非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总之,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把握,物流企业的决策层在实施资源整合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住两点: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是利益的调整,对企业外部资源整合是价值的交换。

(四)物流供应链管理

伴随着人们对物流管理认识的逐步加深,些学者从理论上对物流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企业为有效完成物流活动,提高自我竞争优势,必须引入供应链思想,与供应商及顾客合作形成整合式管理。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管理”进行了重新定义[8],将物流作为“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之后,Bowersox DJ和Closs DJ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书中进一步对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一体化物流的观念,认为一体化物流的功效在于,它与供应链保持同步,把供应链连接成为一个全程的、完整连续的运作过程,是供应链有效衔接的基础[9]。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系统的角度看,供应链物流管理是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彼此合作,信息共享,实现库存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10]。供应链物流管理意味着物流管理整合的范围已经由局限在个别企业扩展到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物流合理化的范围也扩展到流通的全过程。零售业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关键是核心企业如何管理好彼此企业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共同的信息平台来实现对最终消费者需求期望的满足,而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和共同的技术标准则是企业间合作和联系的纽带,因为,只有建立共同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标准,才能降低彼此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我国物流理论与发展相对落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引入是近几年的事。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物流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发展。供应链管理是随着当今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下产生,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理念来来看。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即行使正常管理的职能,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来达到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把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强调根据客户的状况和需求,决定服务方式和水平。在供应链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供应链成本包括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为支撑供应链运转所发生的一切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供应链管理方法,也是有效管理供应链的一种新思路。

(五)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关系模式开始向物流模式关系转化。为达到生产的均衡化和物流的同步化,企业各部门间及企业之间开始合作与沟通。但这种基于物流关系的合作,仅仅处于运作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企业之间的合作,于是就产生了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式。未来的竞争,不仅发生在企业之间,更多的将发生在联盟之间。企业经营业绩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好坏和行业平均利润的函数,而且主要是企业所在联盟管理好坏的函数。合作不再局限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而且扩展到竞争者之间,以及所有企业之间。竞争也不仅仅被看做是产品与产品、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主要是联盟内部或者整个企业系统中为取得中心地位而进行的竞争。物流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可以向供应链中的顾客和供应商延伸,共同合作,确立实现最大价值的最佳模式;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还可以与其他资源互补的物流企业合作,建立行业内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要努力使自己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强化同主导客户、重要供应商和主渠道的关系,增强自己的讨价还价能力。一个物流企业与战略联盟,如果具有特异化的能力,能为顾客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同时,还能帮助合作伙伴参与到新的市场中去,那么,它就会成为联盟的中心。许多物流企业在与供应商和客户缔结联盟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己的核心专长,就成为双方面的附庸,没有主动权,也没有获利的潜力。

(六)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运用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那么,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化的来临导致了物流功能的改变,物流不再仅仅传输工业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信息社会使物流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至于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公司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同等重要。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物流企业,特别是从事全球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运作过程中环节众多、信息量大、信息动态特性和准实时特性突出,信息化十分必要。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物流企业必须及时掌握货物运输的过程、库存的确切数量、资金的使用状况,合理地调配和使用运输工具、库房、人员、资金等资源,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提供准实时的信息查询,以及提供各种有关的标准或非标准指标数据。信息技术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最佳条件,为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与战略伙伴之间、与上下游客户之间、与其他社会资源之间的准实时信息交换提供了方便。物流信息管理网络化,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活动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我国的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步伐,在各个层次上都要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物流一体化管理。

(七)全球物流战略

当今,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不断延伸,出现了一大批立足于全球生产、全球经营和全球销售的大型全球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使世界上都在经营、消费相同品牌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核心部件和主体部分也趋向于标准化。在这种状况下,全球型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资源,通过采购、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全球化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11]。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两点是必须加以关注的,一是全球市场的异质性或多样性,决定了企业“从外到内”的思维方式,即企业不仅要考虑通过规模经济的实现来降低成本,而且更要考虑积极发挥范围经济,既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又能有效降低费用;二是当一个企业服务全球市场时,物流系统会变得更昂贵、更复杂,结果导致前置时间延长和库存水平上升。因此,综合上述两个问题,企业在实施全球化物流时必须处理好集中化与分散化物流的关系,否则将无法确立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

国内市场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十分旺盛,物流配送正在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这一形势,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改变多个部门管理物流配送的不统一、不协调、不明确的现状,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物流配送的市场宏观调控。建立全国性的物流权威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管理物流配送业和相关市场,增强物流配送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保证和促进物流发展的同时,保证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物流配送企业应勇于迎接挑战,抓住发展契机,积极组织和参与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物流活动或者向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要急于求成,要有步骤、有层次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参考文献

[1]陈清泰,谢伏瞻.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4-30.

[2]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3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纪要[R].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7-1-12.

[3]2002年美中物流研讨洽谈会招商材料[R].2002.

[4]王健.现代物流概念――现代物流理论与实物丛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5]邹东涛.哈佛模式*物流管理国际通用执行标准[C].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6]中国物流企业战略营销发展研究报告[R].2007.

[7]兰洪杰.物流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8]Bowersox DJ.Closs DJ.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9]Bowersox DJ.Closs DJ.供应链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1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11]夏文汇.物流战略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8.

[13]哈里森.物流管理与战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8).

[14]佛莱哲利.物流战略咨询:供应链一体化的方法论、工具和实践――财经易文供应链物流系列经典译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09).

[15]金润圭.现代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4).

[16]梁晨.如何进行物流服务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1).

[17]白世贞.现代物流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3).

[18]牛鱼龙.日本物流经典案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0.

[19]甘卫华,尹春建.现代物流基础――21世纪本科应用型经管规划教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05).

第7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现代物流;转型升级

[DOI] 10.13939/ki.zgsc.2016.28.020

1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的联动作用

基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强依赖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物流理念出现进一步转型升级,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有益于避免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强风险性。由此可见,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具有紧密的联动性。

首先,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现代物流。从根本上说,现代物流的发展基于国际贸易大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现代物流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现代化的物流理念的引入,需要现代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以支撑企业的现代化转型。通过现代物流系统的优化升级以适应国际贸易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系统过程,不但有利于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还能有效地节约成本。其次,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有利于现代物流的一体化运作。现代物流的发展理念是规模化、专业化和一体化,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使企业的现代物流分工日趋明晰,只有分工明确才能获取更优化的服务质量,基于这样的发展基础,现代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将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贸易环境的深刻影响。

其次,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第一,现代物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物流的服务水平大大提高,有效推动了产业的整体效益。具体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为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巨大贡献,它在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同时,有效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带来巨大的降本空间,它通过现代物流理念的要素作用,使企业物流过程中的环节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第二,现代物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对外贸易格局。在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道路上,改善物流管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业务范畴。现代物流的很多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从而适应市场需求,获取经济效益。通过不断的发展可以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实现国际贸易的优势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中的交通运输等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的建立,它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优化;第三,现代物流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国际贸易中,现代物流所创造的低物流成本、高服务效率将致力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通过国际化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贸易是贸易活动的新方向。

总之,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现代物流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最终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同时,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快了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速度和进程。

2 现代物流管理的转型定位

物流管理,即根据物质资料流动的规律,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主要包括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和企业废弃物物流内容,是对物流活动中诸要素的管理,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是对物流活动中的具体职能的管理。第一,与传统的物流管理理念相比,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具一体化的特点,一体化不仅体现在内部现代物流管理的集成化,也包括内部与外部市场的一体化;第二,信息化这一因素在现代物流理念中也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带来了现代物流管理的深刻变革,无论是条形码、EOS、POS等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是ECR等供应链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践性应用,这些都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让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理念发展的中心;第三,最优化是现代物流理念的又一核心。现代物流理念强调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为宗旨,追求客户服务的个性化,通过物流配送、作业流程等综合运用,在追求客户满意度最大化的前提下,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不仅是物流过程中单个流程的最优化,不是片面追求单个物流功能的量化,更应实现企业整体的最优化;第四,讲究实际效率和效果是现代物流理念的另一个特点。传统的物流理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重点,现代物流理念中更强调整个物流过程的效果,尽管从成本角度看有时处于上升状态,但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整体实现,因此这样的现代物流理念更容易推行。这些不仅是现代物流理念的内涵特点,也是其理念发展的最终目的。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逐步认识到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用以增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发展。从现代商业模式来看,很多企业开始聚焦于在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寻求利益增长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企业。

3 现代物流在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应积极致力于整合运用行业资源,谋求降低总成本的发展路径,建立高效的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为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企业要在现代物流管理上下功夫:

第一,基于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营销。价值链分为研发、采购、制造、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寻求降低价值链成本的方法是关键。从企业内部看,这些价值链的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的,在整体的成本管理中,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优化,考虑到它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成本有效性控制。

第二,整合流通渠道适应经济全球化。整合流通渠道是加强自身物流实力的有效途径。整合流通渠道可以使企业的控制力增强,减少了物流作业的经济成本,更加灵活化、规范化,能够能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灵活化的需求。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营销渠道指产品从生产商向消费者终端传递的过程中,取得产品或帮助传递转移所有权的企业或个人,是一种具体的路径,专门的通道。营销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和用户个人,参与者涉及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层中间商,内容是对商品所有权进行转移,营销渠道自身具有系统性,它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转移的过程中,旨在消除二者之间的差距,通过收集信息,对供应产品进行沟通,通过寻找购买者进行商洽,最终符合购买者的需求。

第三,通过物流供应的并购与联盟进行企业的经营。企业的海外市场发展模式要与本土经营模式产生协同效应,用以构成展现自身能力的战略性资产。借鉴成熟市场的经营模式,通过海外市场并购和业务整合,以“反哺”国内市场经营模式创新。一方面,在国内市场销售新兴产品;另一方面,可通过复制、转移在国外市场成功的运营经验及规模经济优势,拓展带动国内企业的发展。通过海外市场渠道的扩张,不仅可以借助海外同业企业资源,而且可以与企业建立产销国际化发展同盟,彼此提供更多市场支持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二者相辅相成,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背景下,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是企业适应全球化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力途径。通过现代物流的转型应用可以让企业吸取现代物流体系中的系统论思想和对各个环节逐个控制的特点,在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唐哲玄.国际贸易背景下的现代物流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省义乌物流业为例[J].中国商贸,2012(16).

第8篇

[关键词] 正泰集团 物流管理 信息化 自动化

现代物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整合集成各种物流资源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以生产、流通和消费为服务对象,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对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和拉动园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正泰集团从一家小型的民营企业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集团,物流管理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一、正泰集团简介

正泰集团始创于1984年7月,现辖正泰电器、正泰仪器仪表等7大专业公司及50余家持股企业,800多家专业协作厂,并在全国各地设有2000多家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在国外设立了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销售总,产品畅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生产经营高低压电器、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通信设备、汽车电器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20000多种规格的产品。正泰集团现有员工15000多人,厂房面积30万平方米,总资产50亿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前茅,系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产销企业。“正泰”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大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部分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二、正泰集团的物流管理模式

鉴于现代物流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利润源和竞争资源,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蕴含的巨大潜力。发展现代物流、构建现代供应链,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空间,并形成适应未来市场需要的、以下游需求为导向的产、供、销系统,正成为诸多企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

创立之初,正泰集团就高度重视物流管理,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善物流管理模式,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物流潜力,逐渐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模式。

1.利用物流园区树立企业形象

物流园区作为社会物流产业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产业整体运作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整合作用。物流园区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物资集散和流转配送聚集到较为合理的区域,如靠近交通便利的城市间交通主干道、多种交通方式的接驳点,并就城市的核心制造或服务产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综合分析,建设出一个为社会物资流通服务的大型基地,减少了城市由于不合理的物资流动而造成的交通混乱、物流效率低下,使得城市的职能分工更为清晰;物流园区在聚集各种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同时,也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了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物流园区建设,也有助于建立起整个国家的物资流通网络。

2009年3月31日,正泰集团在西北区域面积最大的形象店――乌鲁木齐中美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开业。该形象店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广汇美居物流园。据了解,广汇美居物流园是目前全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商品种类最为齐全,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商品交易中心。中美正泰形象店就在物流园的临街商铺。良好的地理位置、充足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资源,为树立正泰集团的企业形象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建立现代物流中心

现代物流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社会化大流通中发挥了枢纽作用。现代物流中心是整个物流网络的支撑所在,不仅对优化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流通基础设施发挥着衔接、协调、枢纽的作用;现代物流中心的运作能够实现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运距、最低的耗损、最高的效益,拉长了流通产业的链条,拓展了流通产业的空间,为企业高效地配置了流通资源;现代物流中心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一,逐步成为商品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中心和检验检疫中心。

正泰集团高度重视物流中心建设。2009年2月2日,正泰集团位于西班牙的第一个物流中心挂牌成立。这个专门分销正泰产品的物流中心,由正泰集团与西班牙企业家共同投资兴建,占地面积9千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700万欧元,成为西班牙乃至葡萄牙销售中心的物流平台,每年的销售额将超过150万欧元。在物流中心的启动仪式上,西班牙投资人表示:“如果一样产品可以提供与西班牙本地生产的产品同样的质量,拥有同样多甚至更多的证书,而价格却可以便宜30%到40%,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种产品带到西班牙来?”

3.发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用

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又称立库、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仓库,是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托盘输送机系统、尺寸检测条码阅读系统、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如电线电缆桥架配电柜、托盘、调节平台、钢结构平台等辅助设备组成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

正泰集团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其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高度指挥下,高效、合理地贮存各种型号的低压电器成品;准确、实时、灵活地向各销售部门提供所需产成品;为物资采购、生产调度、计划制订、产销衔接提供准确信息。同时,它还具有节省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储运损耗、减少流动资金积压等功能。

4.提供“保姆式”的物流服务

营销实践表明,在产品越来越趋同化的情况下,市场竞争的关键集中在产品附加价值的高低上。为了提高产品的附件价值,正泰集团实施了“电器保姆”战略,即提供客户所需要的全套电器,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其中,“保姆式”的物流服务主要体现在:及时响应用户个性化的要求;实施“零库存方案”,合理利用办事处和电力公司的库房资源,使产品供货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通过定期走访各地计量所,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动向,并将这些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技术部门,抢先研发和供货,抢占市场先机。

例如:为了加强品牌传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正泰电工对全国部分核心商配送物流服务用车。商可按照“自愿、按需”的原则提出申请,正泰电工将按照商的申请情况,集中团购,并统一喷上“正泰电工照明”车身广告。正泰电工为大客户配送物流服务用车活动,得到了商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很多商纷纷致电咨询相关情况。

三、正泰集团物流管理的特点

1.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正泰集团非常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加信息化投入,努力提高包括物流管理信息化在内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据正泰电器公司企管信息部副总经理肖飓介绍:近年来,正泰信息化投入近1个亿,今后每年将持续投入约1000万元。现在,正泰已建成覆盖各地办事处和各大生产公司的广域网,具备全球范围内的移动接入能力,实施PDM、CAPP、CAD、QC、SPC等系统上线运行;系统成功地支撑了公司财务、销售、生产、物流、人事等业务运行,不仅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的快速流动与共享,而且大大提升了物流管理水平,提高了物流管理效率。

2.物流管理的自动化

正泰集团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在高达十几米的物流仓库内,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原料进库和产品出库全靠肩扛背驮,效率低不说,物流的周转还极其不合理,进进出出全是外层的货,靠里边和底层的货一直积压着。现在采用了全套微机控制的现代化仓储物流系统,货物像流水一般此进彼出,操作全是由机械手完成,每个环节的数量、品类和有效期限一目了然,货物周转周期缩短为55天,从而使得企业的资金运转始终处在最高效的匹配点。

3.全方位的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采购、储存、保管、供应等环节在内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发挥出协同作用。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不但要统筹兼顾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等因素,而且要建立起有效的物流管理控制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物流管理,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正泰集团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坚持走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在信息流的引导下,正泰集团能够为客户设计最合理、最优化的物流链,可以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天候、24小时实时跟踪控制,这样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使得服务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同时,正泰集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物流自动化的发展,便于为客户提供仓储、加工、包装、中转、配送等各种物流服务,并为客户在物流规划、模式设计、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信息技术支持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正泰集团得以开展全方位的物流管理,多角度地了解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准确把握市场脉动,从多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沙金霞:现代物流中心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环球物流(GLS),2008(01)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3]物流园区对物流业发展的作用探讨[J].物流知识网:省略

第9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54-02

物流对于现代人们来说都不陌生,《现代物流管理》的开展也是为现代物流进行服务的,是一门比较基础的专业课程,在物流众多课程中属于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认同,从而为学习其它的物流课程奠定基础,《现代物流课程》还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现代物流的理念,从而使得物流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思想,所以说物流管理课程对当今的物流发展有着推动作用。现代物流课程由于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所以理论性较强,不能够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适应。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學习的兴趣,所以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能够从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发动作用和维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思维,所以在现代物流当中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在进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授课时,需要学生的思维活跃,在进行教课时也要采用多形式的授课方式,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进行对教学模式设置,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学生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物流涉及的方面较广,主要涉及采购、制造、物流、仓储等等,对于《现代物流管理》的学习也是涉及很多的内容的,一些物流技术、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都要学生们去学习,但是对于教材的设置却不是非常的科学,教材的章节相对较独立,要求记忆的知识量较大,同时在进行授课时理论性较强,所以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兴趣

(一)科学的修订教学大纲,精选教材

教学大纲是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要方案,能够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今,我国物流管理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多数都是侧重理论知识,而且教材的相似程度较高,在众多教材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教材也是比较困难的。现代物流专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物流管理教材也要不断的进行更新,编制出利于学生学习的教材,对于学生来说物流管理课程是比较新的专业,学生对物流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关注,所以不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在进行对教材编排的时候要了解行业的最新内容,对最新的动态及时的进行补充,也可以融入实际的案例,增前教材的真实感。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今,科技迅速的发展,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进行教学当中可以采用影音形式的教学方式,在进行语言描述学习内容时是比较苍白的,应用影音教学解决了这一弱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实行案例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一些教学内容的模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进行案例模拟时要对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同学通过自己的理解明白管理中的原理,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要当方面的进行讲解,学习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事情,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要互相协作,进行配合式教学,这样使得教学的更加的有效果,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 宁夏 中小企业 物流管理 第三方物流

中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加社会就业、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国力,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李子彬,2007)。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内经济加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产品、市场、人才和技术上展开,也开始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良好的企业物流管理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和价值优势,同时也是竞争性市场营销的有力工具(高伟,2006)。尤其宁夏的中小企业虽然已经意识物流管理成为现代企业之间竞争的又一领域,是“第三利润源”,但认知程度有限,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都跟不上竞争的需要,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小企业物流管理问题。

一、中小企业发展及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2007,王黎明),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已形成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新产品占全国的82%,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成为解决城乡就业问题的主渠道。与其他省区市中小企业一样,宁夏中小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2008年上半年,银川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23.3%的增长,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实现了“半壁江山”。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宁夏中小企业发展相对滞后,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区GDP的比重为4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其中的大部分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的科学指导,企业的生产运营,还沿袭传统的方式,物流管理没有跟上市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1.中小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的“第三利润源”(张铜学,2007)。相比之下,宁夏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大多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缺乏专门的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管理。

2.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人才、资金等的限制,加之大多数信息系统的成本较高,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多数开发商认为,物流信息系统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史晓原,2007)。即便是今天中国IT行业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但中小企业仍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已提高自身竞争力。

3.中小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少

目前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要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加之缺乏规模效益与科技含量,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要高于大企业(丁俊发,2007)。陷入这种“怪圈”使企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些不擅长的领域,分散资源,被迫同各个领域的对手竞争,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中小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中小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企业还没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没能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中小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对策

鉴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分析并判断面临的生存发展环境,制定适宜本地企业发展的对策。

1.学习和创新物流管理理念,实行合理有效的物流管理及运作

中小企业必须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创新。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建立现代物流管理新模式。形成供应链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连体系(章劲松,2007)。在我们看来,一个国家经济内部只有实现向产业链条中价值实现的高端区位通过,才有在市场上收取制定标准和铸造抽象证券巨额收益的优越性地位,才能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叶静怡,2006)。同理,中小企业也是如此。

2.专注核心业务,合理选择物流运营模式,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全面化

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且必须具备核心业务,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稳固自己在供应链中的成员地位并让自己成为合作伙伴主动选择的对象,尤其是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如果不能正确界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并重点突破而是试图全面开花,一个显然易见的结局就是在竞争博弈中被剔除出局。因而也就要求中小企业在识别与强调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在自营、外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上进行权衡,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为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大通关”、“大物流”战略,加快宁夏外向型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改善宁夏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高、货物运输速度慢、进出口通关程序繁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减轻进出口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宁夏一批物流基础正加紧建设, 宁夏已经拥有密度最高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陆江,2007),国家级高速公路网在宁夏境内基本建成。随着银川市“空港、陆港和国际物流港”规划与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已经具备了有利条件。第三方物流在宁夏已经有很好实践,宁夏中邮物流公司在促进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肩负着全区药品“三统一”的统一配送任务;“‘宁夏红’借助邮政网络渠道,利用现代的物流方式,改造和搞活传统的农村流通渠道,探索了一条企业依靠资源和产业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路子。同时,扩大了‘宁夏红’在全国的影响力和销售。通过‘宁夏红’品牌的宣传,宣传了宁夏,宣传了宁夏的枸杞产业,使‘宁夏红’真正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的、世界的枸杞加工产品第一品牌。”截至目前,“宁夏红”在全国邮政系统累计销售额达到了1个亿;预计年底将达到1.2亿元的销售额,将近占宁夏红集团全年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自2006年12月20日中国邮政物流与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宁夏红”凭借其良好的品牌、过硬的质量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全国果酒行业中率先搭上邮政快车,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邮政物流把价值上千万元的“宁夏红”枸杞果酒送进了千家万户。宁夏红集团携手中邮物流,共同拓展了一片新天地,走出了一条邮企联姻的双赢之路。这一切为中小型企业筹划物流管理提供了机遇。

3.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为企业物流管理合理化运作提供基础

信息化是企业实施高效物流管路的基础,缺乏信息化或低信息化的企业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物流信息化可实现企业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徐国良,2008)。企业还需要通过物流信息管理敏锐掌握环境变化状况,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使得企业更好生存发展。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上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促进各行业中小企业的合作、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共同搭建不断加快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物流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整体水平(曹顺文,2006)。鉴于中小企业特点、地位,以及发展中的困难,2008年8月央行宣布给中小企业调增5%的贷款额度。中央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支持中小区企业健康发展。为扶持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企业,2008年1月10日,银川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先后动员和组织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硕士核心课程学习班,组织重点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赴深圳知名企业“取经”,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流。尽管中小企业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也更加严峻,宁夏的中小企业还需要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充分争取政府培训引领、税收、资金、技术发面的支持,使之在现代物流管理观念、物流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发展物流管理惟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子彬.首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工作报告. 2007,12

[2]高伟: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初探[J].现代商业, 2006,5

[3]王黎明.工人日报,2007.07.21

[4]张铜学:西部中小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小企业科技, 2007,7

[5]史晓原:中小企业物流运作的思路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6

[6]丁俊发:中国物流.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5

[7]章劲松:浅论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及策略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7,1

[8]叶静怡:中国供应链现状: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9]中国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6-2007.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第11篇

一、企业物流发展现状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物流观念落后。通过制约企业发展的物流方面研究,企业管理人员的物流观念落后,无法意识到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性。企业对于生产过程里的物流管理较为忽略,对于做好物流管理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欠缺认知。管理人员将主要经济放在确保按时交货以及产品质量方面,针对物料的耗费、占用等形成的生产成本提高等现象,欠缺合理的规划与把控,对管理过于忽视。

其次,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因为人才、资金的束缚,并且大部分信息系统的成本较高,市场中欠缺符合中小企业初期的信息系统,大部分开发商并不认为物流信息系统市场的低端研发具有价值,所以基础信息以及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过于迟缓,及时是在当前的IT行业中,中小企业依旧无法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再次,企业欠缺合作竞争理念。对于迅速多变的市场竞争而言,企业只通过自身的资源进行速度的调整,较难顺应市场的变化速度,企业还没有把有限资源集合在核心业务方面,加强自身的核心功能,没有把自身欠缺的核心业务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外包。

最后,企业欠缺物流管理人才。由于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意识到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物流人才的欠缺已经变成束缚中小企业物流迅速发展的障碍,并且,现代物流属于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复合型产业,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所以,针对教育体系改革的需求也逐渐明显,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企业物流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创建公平信息平台创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能够通过最短的时间集合到源自不同渠道的物流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展现企业信息相互间的资源互换,进而提升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转效率,降低物流运转成本。创建灵活度较高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与反馈的平台,因为被市场环境所束缚,使得物流产品成本产生变化,市场信息的快速获取,可以直接有效的评估物流产品变现价值以及销售情况。通过市场行情进行选择,企业必须考量信息市场的完全性,获取完善的信息,要提高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创办公平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销售情况以及价格变动趋势给予监督和评估,在最高效率上将市场风险降低[2]。

(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企业物流的综合专业管理人才,是影响目前物流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强化对物流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透过社会方式,还应当通过企业内部进行培养。通过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对物流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激励和支持员工多多参与到物流培训课程当中,将培养高级物流技术管理人才为目标。成为了物流人才管理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培育公司物流技术的核心力量,构成具备创新实力的物流管理人才,提高公司物流人员总体物流技术能力水准。

(三)完善企业物流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创建从整体上符合企业本身的物流绩效审核制度。创建企业物流行业的会计制度,将会计项目进行入账处理。

(四)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物流高科技技术转变传统物流采取的管理方式,转变物流运行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束缚。创建物流信息共享知识,提升物流管理观念。结束语物流管理作为企业进行竞争的主要形式,也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所影响,企业只有准确的分析物流管理的现状,并加以改善,才可以让企业的物流管理逐渐符合当前的发展。

作者:张国卫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发展战略

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开发上,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物流系统做出科学规划,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物流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使企业保持敏捷的反应能力。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企业强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集合整个采购、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通过一体化管理,来统筹安排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通过组织设置的一体化,来实现供应链的统一控制。所以,企业加强物流管理,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再造,对加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1、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实施物流系统再造,能够减少库存积压,降低总成本,提高利润。企业通过对内部物流系统进行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由此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存货成本,提高库存的周转速度和资金的回笼率,使企业从物流这一巨大的利润获取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海尔集团从1999年开始创新了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现代化的立体自动化仓库,构筑了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

2、企业加强现代物流管理,无需占用流动资金,便可实现无本获利,能有效地提高竞争力。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特定的需求进行商品生产。通过对产品交付期、质量及价格的预测,利用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资源。由于是采用需求管理和柔性生产技术,以批量产品的价格完成生产过程,所以无需占用流动资金,便可实现无本获利。

3、企业加强现代物流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现代物流管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分装、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生产厂家可以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样一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准时制生产。

二、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1、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对物流在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的协调机制处于分散状态,近年来,虽然在我国流通领域内成立了一些物流协会或类似的行业组织,但效果不佳。由于行业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从微观环境来说,企业物流管理与运作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造成物流资源分散,资金短缺、产品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多、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等。首先,企业内部物流各自为政,供、产、销相互脱节,物流系统协调性差。大多数企业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使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有些物流业内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能、跨部门设置,且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其次,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使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无法追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很难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再次,粗放型经营突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进行物流自营。这些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不去市场找生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和粗放型物流经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三、我国工业企业物流运作再造

1、政府要为企业物流运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一,政策环境。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技术环境。政府要鼓励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第三,市场环境。政府要为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检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

2、企业内部要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确立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物流发展模式,构筑一体化物流。第一,企业间要建立起战略联盟,优化物流服务,创造新的物流价值。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并通过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本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对于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发展完善企业自我服务的物流系统,要从成本核算和作业环节的最小单元开始,以降低成本和系统优化为原则,对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确定物流活动内容和管理范畴,优化物流服务,创造新的物流价值。第二,企业要积极开展并购,对物流能力进行内部整合,确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物流模式。中小企业的自办物流规模小,物流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只有通过并购,来整合各企业的物流能力,将各企业的物流特色能力集合在一起,增强企业竞争力,构筑起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所以中小型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业中,将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生产活动中剥离出去,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去经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义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

3、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和发展物流,把物流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树立先进的物流理念,促进企业物流理性发展。企业要充分认识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企业在构筑内部物流体系时,要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物流信息流来协调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对物流系统的各要素,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权衡利弊,使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处于一种合理的水平上。其次,企业要从战略高度审视物流发展问题,构筑企业的核心发展能力。企业要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环境与资源,确立正确的物流发展战略。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管理。这样,企业就可以将精力放在核心产品的生产上,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生产力。再次,积极引进JIT、MRP等管理技术,按供应链理论对企业内的生产管理进行整合。准时生产方式(JustInTime,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JIT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通用管理模式在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MRP是一种将库存管理和生产进度计划结合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它以减少库存量为目标,统筹地为制造业管理者提供满足生产计划需要的物资供应手段。最后,按物流管理思想对销售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关键在于用户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要按物流管理思想对销售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建立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第一,企业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统一企业的规范,实时采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实现透明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二,企业要建立一个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平台,降低客户服务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或利用信息系统建立虚拟客户服务中心,通过自动发送电子邮件、传真、短信等通知模式,实现企业统一的、规范的客户服务要求,为客户提供快速的、准确的、主动的服务。第三,企业要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使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不同分支机构之间、与合作伙伴、与客户、与供应商都可以实现全面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协同工作,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再通过简单的买卖关系或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来维系,更多的是依赖优质便捷、可增值的服务来维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可以获取最直接的、最快速的商业信息与服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第四,企业要将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连接起来,使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和保持更多的现有客户。通过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不论客户大小、所在地域以及业务发生的时间,客户都可以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

总之,企业要从长远和战略的观点去思考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要将物流从企业日常管理系统水准升华到经营结构层面,建立起战略物流的理念,将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魏际刚、郑志军:企业物流管理基础[M],海天出版社,2004.

[2]蔡淑琴:物流信息系统[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3]顾煜:试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5(12).